黨員幹部三問心得體會感想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6W

通過對黨員幹部三問四觀的學習,我們要牢記黨的幹部是人民公僕,要始終擺正自己與人民羣衆的關係,樹牢正確的羣衆觀;要時刻擺正同人民羣衆的關係,視人民羣衆爲親人,把人民羣衆當父母,牢記自己也是人民羣衆的一份子,在此分享心得體會感想。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的黨員幹部三問心得體會感想,歡迎大家閱讀。

黨員幹部三問心得體會感想
黨員幹部三問心得體會感想篇1

說實話,能夠坐下來、沉下心,正兒八經、原原本本地學點理論,這些年來在本人還是第一次。通過這段時間的集中學習,特別是通過學習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段革命家有關羣衆路線的重要論述,本人的思想也有所觸動,雖然還遠沒有達到“觸及靈魂”的地步,但感觸也不少。

在全體黨員中深入開展“三問四觀”大討論,回答好“爲了誰、依靠誰、我是誰”,解決好“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羣衆觀”上的認識問題,很有必要。如果這是一份考卷,要求作一篇紙面文章,相信絕大多數機關幹部都能夠答出一份“優秀”卷。本人沒有多少理論水平,這次討論,想結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和思想實際,談一點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按本人比較狹義的理解,開展“三問四觀”大討論,對於一個像我這樣的普遍黨員機關幹部來講,主要應該是解決好自我認識、職業態度和處世原則問題,也就是如何清醒地看待自己、如何理性地對待工作、如何正確處理好與他人、同事和羣衆的關係問題。

人要有自知自明,清醒地知道“我是誰”,找準自己的社會定位。作爲機關幹部,受黨教育多年,顯然知道“三問”從政治層面上回答,應當是“我是人民的公僕,一切爲了羣衆,一切相信羣衆、依靠羣衆”。本人認爲,一名普通機關幹部,雖然有可能在思想境界上沒有達到“人民公僕”的高度,但也應當在心中時刻裝着一杆稱,這杆稱當然是用來稱量自己的,應經常在心中稱一稱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用老百姓的話講,就是估摸一下自己到底“能吃幾碗米乾飯”。經常稱一稱,就不會“忘乎所以”,不會產生“老子天下第一”的想法,也不會讓我們的孩子鬧出“我爹是李剛”之類的黑色幽默。稱的準了,你就會知道,自己到底是誰,才能在家庭、單位、社會找準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我是誰”,我們都只不過是,一個承擔着家庭、社會雙重責任和壓力的小角色而已。

要有一個好的職業態度,即使不能完全做到“兢兢業業”“公而忘私”投入工作,起碼也應理性地看待自己的職業,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機關幹部,公務員,說穿了、說的層次低一點,也是一份謀生的職業。這份職業比較穩定,有一份不薄的收入,只要是要求不高,養家餬口綽綽有餘;還有不低的令不少平頭百姓羨慕的社會地位,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也有比較好的發展前景。曾經不知道在哪兒看到過一個調查資料,調查結果是,公務員的幸福指數比較高。所以,我們要“惜福”,懂得珍惜這份職業。曾經有一次在機關班車上和同事擡槓,有的感覺對比物價的上漲速度,現在公務員的收入低了,我說不低呀,應該是社會平均水平以上,屬於上三分之一的人羣收入。別說不低,就是真低了,在現有的收入水平上再砍掉一千元錢,我也不會、不敢辭職。我現在拿黨給的工資四千六百多元,聽說這次調工資,將拿到近五千元,砍掉一千,也是接近四千元,我這個歲數,這點能力和水平,想在社會上找到收入四千元的職業,絕對不容易,很難。不僅是我,大家可以捫心自問,有幾個敢辭的?這確實是本人的真實想法。我的同學、朋友、過去的同事,也有出去掙大錢的,有時也羨慕,但冷靜地想一想,自己也確實沒有付出像他們那麼多的汗水和心智。只有懂得珍惜了,才能解決好“事業觀、權力觀”問題,才能在本職崗位上“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出事”。也就是說,只有懂得珍惜,纔會“想幹事”,始終保持積極進取、奮發有爲的精神狀態;纔會“能幹事”,勤於學習和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勇於擔當、敢作敢爲;也只有懂得珍惜,才能“幹成事”,工作起來有目標追求、有進步提升;才能守住底線,不爲名利浮華所累,自覺做到嚴於律己、清正廉潔,最終“不出事”。

要有正確的處世態度,處理好與他人、同事和羣衆的關係。一個人,只有真正學會學人之長,容人之短,善於記住別人對你的好,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和長處,纔會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才能活得幸福快樂。在樹立羣衆觀上,實實在在的說,我們這個部門、特別是我們監獄科直接接觸羣衆的機會不多,接觸羣衆主要是通過信訪渠道。對待羣衆,可能我們做不到真正把羣衆當“親人”,但也絕不要把羣衆當“下人”。要理解羣衆,體諒羣衆。多做換位思考,理解普通羣衆的工作和生活處境,體諒他們的難處。要親近羣衆,融入羣衆。我們本身就是羣衆中的一員,曾引用過一句話,據瞭解,這可能是舊社會南陽內鄉縣衙的一副對聯:上聯是“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聯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古人尚且如此強調爲官之道,我們共產黨的幹部更應該把親近羣衆、融入羣衆作爲開展工作的立足之本。要信任羣衆,尊重羣衆。和羣衆打交道,態度和作風決定工作效果。要端正對羣衆的態度,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一言一行上去傷害羣衆的感情。面對羣衆,我們不能有“怕”的思想,我們本來就沒有做過令自己害怕、被羣衆揪住尾巴或者把柄的事情嘛,別見了羣衆跟見了自己領導似的,跟老鼠拜見貓似的,不“怕”但也絕不應該故意“做姿態”、“端架子”,給人一種高不可攀的感覺,好像真“張嘴就能吞下天”似的。到機關來說事、求助的老百姓,絕大多數情況下要求都很低,本來他們就是硬着頭皮進來的,往往是,我們給句好話就行,給個笑臉就行,把理說通就行。我們要做的往往只是動動嘴、說說理而已,跑跑腿調查調查、動動腦協調協調就把工作做好了。和平年代的羣衆工作,不需要我們去流血流汗、傷筋動骨,只要我們憑着良心去做、憑着公心去做、憑着耐心去做,就會是一名好黨員、好乾部。

黨員三問四觀心得體會5篇心得體會,學習心得開展大討論,解決“三問四觀”問題,我認爲對本人來講,大實話就是:說應說的,做該做的,拿黨給的,收穫的必定是正當付出所得的。

黨員幹部三問心得體會感想篇2

自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我堅持把學習教育擺在首要位置,組織開展“三問三觀”學習討論,引導村兩委認真思考與百姓的感情深不深、與百姓的距離遠不遠、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牢固樹立人民創造歷史的唯物史觀,以人爲本、人民至上的價值觀,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執政觀,切實增強了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打牢了反“四風”的思想根基。

一、以“三問”樹“三觀”,要認真學習,解決好認識問題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擺在第一位的任務就是要搞好學習教育,不斷增強宗旨意識和羣衆觀點。

(一)以“三問”樹“三觀”,首先要突出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理想。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的黨,代表的是全體人民大衆的利益,任何一個黨員、一個領導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我黨的宗旨,“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是我們的理想,這些,作爲共產黨員,是需要時刻記在心頭上的。“三問”羣衆在心中的地位、與羣衆的距離,可以讓我們更加珍惜作爲人民羣衆政黨的理想信念,時刻端正宗旨觀念。我們是人民的政黨,我黨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這是息息相關的,不可分割的。

(二)以“三問”樹“三觀”,其次要認識到人民羣衆與我黨事業的關係。回想革命戰爭年代,是人民羣衆把自己的子弟送上戰場,作爲革命力量的不竭源泉;是人民羣衆爲了掩護共產黨員,不惜挺身面對敵人的刺刀;是人民羣衆用自己的乳汁挽救了傷病戰士的生命。社會主義建設階段,更離不開人民羣衆的力量。要實現我們社會偉大復興的力量,必定來自人民大衆,因爲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不是少數人的事業,而是整個中華民族、千百萬人民的事業。離開廣大人民羣衆,整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將毀於一旦。

(三)以“三問”樹“三觀”,要明白實現“中國夢”,最終取得共產主義事業勝利的力量源泉是人民羣衆。我黨的羣衆路線,就是要對人民大衆以無限的信任,併爲人民大衆謀利益。人民羣衆是創造歷史的重要力量,共產黨人只有堅持對信仰的執著堅守和不懈努力,並以此來贏得人民羣衆對黨的信任和擁護,才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只有凝聚中國力量,凝聚來自於全國各族人民的力量,才能最終取得共產主義事業的勝利。

二、以“三觀”掃“四風”,要處理好思想和行動的關係

思想上認識到位,是我們事業能否成功的第一步。認識到了,還需要做到。而知行合一,是最難的,也是必須的。

從自己做起。“我們正處在一個鉅變的時代,一個轉折的時代,一個充滿誘惑、機會良多、又使我們感到無可奈何的年代”,這幾句話比較準確地描述了我這個時代、我們這些人的心情。很多事情,我們感到着急、感到憤恨、感到無奈,如環境污染、如資源爭奪、如誠信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不能坐等,更不能只是指手劃腳。每個共產黨員、每個領導幹部都應該有一種時代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不能做個旁觀者,要把自己擺進去,做自己應做的事,儘自己應盡的義務。每個共產黨員、每個領導幹部有比一般羣衆更多的機會和可能去改變現狀中存在的不合理問題,更有機會和可能去爲祖國、爲人民多做一些實事,爲實現中國夢盡一份力量。無論中國怎樣,請記得,你所站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會黑暗。

(二)從現在做起。習講了,我們抓作風建設,發佈八項規定只是開端、只是破題,還需要下很大功夫。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自今年七月份,可能會在不遠的將來告一個段落。但是羣衆觀念卻要永遠地貫穿在我們的工作中,羣衆路線是要我們永遠走下去的。平時多到羣衆中走一走,聽一聽,聊一聊,儘可能地多瞭解羣衆所思所想所望;政策制度出**,多徵求徵求意見,以公開求公正是最好的辦法;多聽聽羣衆對我們工作的意見,政府內部自娛自樂的活動少搞搞,自我表揚自我陶醉的舉動少出現;權爲民所用,要以情爲民所繫爲前提,心繫羣衆不能是官樣文章,而應該落實到我們的每一件工作中去。

(三)從小事做起。慎微,告訴我們的是一種態度,面對小事不馬虎,走羣衆路線,要從小事着手、從小事着眼。不同類別、不同層次的黨員幹部對“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的羣衆觀點的理解不同,而人民羣衆所能體會到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也是落實到具體的一件一樁小事上的。羣衆路線不能只停留在活動中,而應該是在日常平凡的工作中。基層羣衆是最單純、最善良、最感恩的,只要真心實意的爲他們做一點點小事,他們就會無比的感動,就會當你是親人。把羣衆最急、最想、最盼的每件小事辦好,哪怕是蓋個章、辦個證、指個路的小事,就是最生動、最具體的踐行羣衆路線,就會得到羣衆真心實意的擁護和讚揚。

黨員幹部三問心得體會感想篇3

在6月18日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指出,“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黨只有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才能做到堅如磐石。”爲了鞏固我黨的執政地位,爲了保證黨的事業不斷取得勝利,那麼我們必須牢牢堅持羣衆路線這個政治優勢。

開展“三問四觀”學習討論活動是進一步強化羣衆觀點,踐行羣衆路線的重要舉措,是深入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三問”要求黨員幹部必須回答好“爲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我是誰”是一個身份和角色認知的問題,對於我們來說,就是要正確定位自己,始終擺正同人民羣衆的關係。“爲了誰”是一個工作目標的方向問題,對於我們來說,就是要找準目標方向,堅持一切爲了羣衆,真心服務羣衆。“依靠誰”是一個工作力量的源泉問題,就是要找到力量根源,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我們應該樹立正確“四觀”,把樹牢正確的世界觀與強化自身責任意識結合起來;把樹牢正確的權力觀與強化自身服務意識結合起來;把樹牢正確的事業觀與強化自身進取意識結合起來;把樹牢正確的羣衆觀與強化自身爲民意識結合起來,推動自己思想有改進,工作有進步,形象有提升。

“我是誰?”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但我也是一名人民羣衆。只有置身人民羣衆之中,才能瞭解人民羣衆的疾苦、所需和願望,才能更好地依靠和服務人民羣衆。古語中的“居官,無官官之事”,就是說我們不要走路坐臥總把自己當個官,而高高在上,脫離羣衆。(本文來自於範-文-先-生-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工作中“丈夫立世,獨對八荒”,才能在工作中內心坦誠,寧靜致遠。

“爲了誰?”爲人民服務,簡簡單單的五個字我認爲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這個五個大字,承載了共產黨人的使命感,煥發着共產黨人的生命力,是共產黨人的法寶。歷史告訴我們,植根人民,是我們特有的政治優勢,現實警醒我們,脫離羣衆,將是我黨面臨的最大危險。

“依靠誰?”黨的強調,“完善黨員幹部直接聯繫羣衆制度。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從人民的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切實落實好會議精神的要求,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相信羣衆,依靠羣衆,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這就很好地回答了“依靠誰?”這個問題。

樹牢正確的世界觀,做敢於擔當的時代先鋒。世界觀是個“總開關”、“總閘門”,只有解決好、解決準這個問題,人生之路纔不會偏離正確方向。說得好,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國夢的正確道路,也是我們應該牢固樹立的人生信念。

樹牢正確的權力觀,做善於服務的優秀標兵。作爲一名共產黨員,只有認清“依靠誰”,牢記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唯物主義觀點,才能不斷從羣衆的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樹牢正確的權力觀。“公權爲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我們一定要牢記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爲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始終把權力看做責任、壓力和重託,築牢思想防線,正確看待和使用權利。

樹牢正確的事業觀,做富有朝氣社會棟樑。樹牢正確的事業觀要以黨章爲鏡、以羣衆期盼爲鏡、以先進典型爲鏡,深刻反思自身在“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增強責任心,積極主動想事幹事、用心做事,真正從思想上、行動上杜絕精神鬆懈、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拈輕怕重的現象。

樹牢正確的羣衆觀,做用心服務的人民公僕。我們要牢記黨的幹部是人民公僕,要始終擺正自己與人民羣衆的關係,樹牢正確的羣衆觀;要時刻擺正同人民羣衆的關係,視人民羣衆爲親人,把人民羣衆當父母,牢記自己也是人民羣衆的一份子。

把握好“三問四觀”,對我們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各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爲此,我們必須以此次學習討論爲抓手,積極推動幹部作風建設,進一步激發黨員幹部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內在動力,自覺地把開展教育實踐活動與推動建設西部中心鎮有機結合起來,以教育實踐活動的豐碩成果促進我鎮的進一步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