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導遊詞(精選1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W

安徽的導遊詞 篇1

女士們、先生們:

安徽的導遊詞(精選14篇)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羅田縣!我們這幾天將要去遊覽的是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

說到大別山,我想大家的第一個反映就是這是一片紅色的土壤,是革命根據地。無數革命先輩們在這裏留下了戰鬥的足跡。其實,大別山還是一個旅遊、避暑、度假的勝地。這裏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已經被開發爲“大別山生態旅遊區”。在這裏不僅可以讓你飽賞奇峯、險嶺、怪石、雲海之神奇,還可以讓你盡情領略天堂秀水的風韻。

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羅田縣北部高山區,公園分設天堂寨大別雄風自然風光遊覽區、青臺關古關名剎遊覽區、薄刀峯避暑休閒遊覽區、九資河大別山田園風光遊覽區、天堂湖水上樂團等五個景區,公園總面積300平方公里,公園常年降雨量1350mm,平均氣溫16.4℃。現有野生植物1487種,動物634種。一九九六年五月林業部組織專家組對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旅遊資源進行了綜合考察和評審,一致認爲具有極大的開發價值,並正式批准爲國家森林公園。

大別山橫臥中原,逶迤綿亙,素以雄、奇、險、幽而聞名於世,主峯天堂寨海拔1729米,號稱“中原第一峯”,位於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北角,主峯周圍無限風光,競顯風流。

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是以中山山嶽地貌,原始森林景觀爲特徵,融民俗風情、農藝景觀、歷史人文景觀於一體,待開展避暑度假、旅遊觀光以及會議、科教休養、健身等活動的綜合型國家級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89%,根據國家風景資源評價委員會評審,公園各景區景點中,上上景佔12.7%,上景佔54.9% ,中景32 .9% ,上上景和上景之和達67 .6% ,定性評定等級爲勝景,定量評價結果爲80.82分,綜合評價公園景色等級爲勝景。

大別山橫跨湖北羅田縣東北境內,逶迤綿長,素以雄、奇、險、幽聞名於世。頂峯天堂寨位於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北角,高1729米,號稱“中原第一峯”。天堂寨史稱多雲山,大自然霧海使它蒙上了一層厚重的神祕色彩。

一、山景

天堂美景數主峯爲最,登上主峯,可見十萬大山擁拜於下,北望中原,南眺荊楚;在主峯西側,九道箍與和尚堖引人注目,一道高几百米的懸崖峭壁,酷似一大腹便便的和尚,笑容可掬。在摘星峯上向東北方面遠眺,一支山脈到此戛然中斷而成一萬丈懸崖,每逢春夏之時,無數石燕結伴飛來,棲身於懸崖壁縫之間,飛翔于山野叢林之上。

此外,筆架山、拇指山、架上金盆、仙人觀景、含風洞、觀音洞、考慮洞、仙人牀、石棺、捨身崖等名勝風景皆令人留連忘返。

二、秀水瀑布

天堂寨森林公園不僅可以讓你欣賞奇峯、險嶺、怪石、雲海之神奇,還可以品味天堂秀水之風韻。在海拔1700多米的主峯上,有一泉眼,終年不絕,清澈甜爽,泉眼前有一平米的小池名曰“天池”;天堂水的神奇還在於“山中一日雨,到處是飛泉”,最著名的有天堂瀑布、百丈崖瀑布、雲崖瀑布。

三、動植物

天堂山森林公園方圓52平方公里,有植物550多種,珍稀植物有三光杉、香果樹、厚朴、珍珠黃楊、劍葉海桐、墨蘭、雲錦杜鵑、葉上珠、石玉蘭;珍稀動物有修蟒、香獐、狸貓、娃娃魚等。

四、歷史

古有李成之亂、陸遜追曹、徐壽輝起義、王鼎率蘄黃四十八寨抗清、馬朝柱天堂聚義、太平軍浴血奮戰松子關,今有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陳少敏、張體學轉戰大別山。

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五個景區也各具不同特色,這些在這幾天的遊程中我將一一爲大家講解。

聽了我的解說,你們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參觀大別山森林公園呢?不用急,我先在就帶大家一起進景區參觀!今天我們主要是遊覽天堂寨景區!

天堂寨景區

我們現在就來到了天堂寨風景區!

天堂寨是大別山主峯,號稱中原第一峯。公園內最神奇的景觀便是山!景區以山雄、壑幽、水秀而著稱。行於天堂山中,層巒疊障,仿若溶入萬山懷抱之中。或見孤峯獨秀,拔地而起,直刺蒼穹;或見雙峯對峙,壁立千仞,一爭高下;或見羣峯林立;遮天蔽日,氣勢磅礴。攀緣而上,遙見羣山爭雄競秀,千姿百態。有的如同猛虎長嘯,有的神似雄獅怒吼,有的仿似靜坐彌勒,有的如佛臥天堂,有的好像巨型筆架。形態逼真,令人歎爲觀止。

天堂睡佛、哲人觀海(徐公崖)、大別神龜被人們譽爲“天堂三絕”,更是尉爲奇觀。天堂寨溝壑縱橫,曲折幽長,競顯深奧之形。澗中泉石錯落,鳥語喃喃。溪畔林木掩映,翠竹藏幽,盡顯自然本色。天堂水色秀麗,碧波流長。這裏的水以清澈透明、甘甜滋潤而稱著。景區內溪流蜿蜒曲折,縈迴于山谷之中,常呈幽邃、深奧之形,時而流水穿山破巖,揮灑自如,似銀河傾瀉,如玉練常舞,噴珠濺玉,吞吐瓊漿,造就了美妙絕倫的瀑布景觀。時而澗流瀟然舒緩,時而迂迴輾轉,碧綠澄清,波光粼粼。谷中流水,大堰如鏡,小潭似珠。堰潭相連,鏡珠相嵌,清純透明,幽雅絕俗。

天堂寨景區以山雄、壑幽、水秀而著稱。

①山雄:行於天堂山中,層巒疊障,仿若溶入萬山懷抱之中。或見孤峯獨秀,拔地而起,直刺蒼穹;或見雙峯對峙,壁立千仞,一爭高下;或見羣峯林立;遮天蔽日,氣勢磅薄。攀緣而上,遙見羣山爭雄競秀,千姿百態。有的如同猛虎長嘯,有的神似雄獅怒吼,有的仿似靜坐彌勒,有的如佛臥天堂,有的好像巨型筆架。形態逼真,令人歎爲觀止。天堂睡佛、哲人觀海(徐公崖)、大別神龜被人們譽爲“天堂三絕”,更是尉爲奇觀。

② 壑幽:天堂寨溝壑縱橫,曲折幽長,競顯深奧之形。澗中泉石錯落,鳥語喃喃。溪畔林木掩映,翠竹藏幽,盡顯自然本色。

③水秀:天堂水色秀麗,碧波流長。這裏的水以清澈透明、甘甜滋潤而稱著。景區內溪流蜿蜒曲折,縈迴于山谷之中,常呈幽邃、深奧之形,時而流水穿山破巖,揮灑自如,似銀河傾瀉,如玉練常舞,噴珠濺玉,吞吐瓊漿,造就了美妙絕倫的瀑布景觀。時而澗流瀟然舒緩,時而迂迴輾轉,碧綠澄清,波光粼粼。谷中流水,大堰如鏡,小潭似珠。堰潭相連,鏡珠相嵌,清純透明,幽雅絕俗。

神仙谷

這兒就是神仙谷,它美景如畫,充滿了神奇色彩。神仙谷傳說是太上老君所鍾愛的和活動頻繁的地方。大家看,塊巨石,巨石上天然生成一平臺,叫做天台。巨石下有一深洞,洞前有一水池,水池上有一兩級相連的瀑布,相傳池中有一對鯉魚被太上老君的仙氣所感染,遊入不遠處的雙龍潭,聽老君誦經傳道。雙龍潭實爲天堂九井中最大的兩口“井”,且兩井相連,兩潭之間有一巨大平臺即“誦經臺”。此即太上老君誦經佈道之道臺。每當老君潛心佈道時,兩鯉魚也潛心聆聽,日久皆羽化成龍,修成正果,所以後人稱此二井爲“雙龍潭”。

仙人洞

大家眼前的這個洞,相傳是太上老君的起居飲食的地方,所以人們爲它取名叫仙人洞。仙人洞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洞內有10平方米左右的空處,靠洞底還有太上老君下榻的石牀,這是太上老君的仙人竈,在不遠處還有太上老君下棋的“仙奕洞”,在仙人洞旁邊還有“雙龍出谷”。神仙谷河水至此被一巨石一分爲二,從其兩側潺潺流下,似兩條銀龍歡快地奔出山谷而去。

哲人峯

大家現在所看到的就是被人們譽爲“天堂三絕”之一的哲人峯。大家請細看,這個峭壁高約100米,酷似一碩大頭顱,闊額濃眉,高高隆起的鼻樑,肉質豐厚的嘴脣,凝思北望,彷彿在思索着一個重大的哲學命題。這裏的建築,統一爲明清式。大多都是依山就勢掩映佈局。相當具有山寨特色。山路崎嶇,請大家小心腳下,注意安全。這裏看似不起眼,其實呀它具有相當有利的軍事條件。

在解放戰爭中,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我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的歷史轉折點。1947年6月30日,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劉鄧大軍,依照黨中央的戰略方針,以超人的膽識和氣魄人魯西南強渡黃河,躍進大別山,勝利的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大反功的序幕。到10月中旬,劉鄧大軍已控制了長江北岸江防150多公里。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了哲人峯的峯頂了,在這兒,環視天下,則可見十萬大山擁拜於下。向北可望中原,南眺荊楚山水盡收眼底。凌晨觀日出好似置身於九天之外,傍晚看日落則如在仙宮信步。每當雨過天晴,早晨登峯觀雲海更是氣象萬千,茫茫雲海,層層煙流,青黛色的羣山,像白浪淘天的大海中的漁舟,時隱時現,又似條條蒼龍翱翔起舞,吞雲吐霧。景色壯觀,令人歎爲觀止。可惜呀,我們時間有限,不能一同欣賞這種美景,如果下次你有機會再來大別山,一定不要錯過這景色哦!

摘星峯

這邊就是摘星峯,故名思意,我們已經快到天邊了。它兩面都是萬丈深淵,只有一條石徑攀援而上,其險境程度令人處目驚心。山脊上長滿了千年古鬆,松樹的根皆攀崖而生,向人們展示其巨大的生命力。摘星峯頂上的幾塊巨石,獨立於峯頂之上,彷彿天外飛來之物。

如果站在摘星峯上向東北方向遠眺,還有一險景會躍入你的眼簾。一支山脈至此戛然中斷而成萬丈懸崖,與其他處不同的是,此處每逢春夏之時,便有無數石燕結伴飛來,棲身於懸崖壁縫之間,飛翔于山野叢林之上,人稱石燕崖。

昨天我們遊覽了天堂寨風景區,今天我們的旅遊形成是這樣安排的,上午我們將去遊覽青苔關景區和九資河景區,下午我們再去遊覽薄刀峯風景區。

青苔關景區

這裏是青苔關風景區,它是古今軍事、交通要地,歷史悠久而聞名於世,古時有青苔關、岐嶺關、翁門關,關上古城稱“老城”,近代國民政府軍構築石城稱“新城”,爲羅田北通之鎖鑰,具特殊的地理位置。還有龍盤山莊原始森林、筆架山奇鬆險嶺。

九資河景區

接着我們來到了九資河風景區,九資河景區以古國遺風和農藝景觀爲主。

一、九資河鎮春秋戰國時期爲鳩鶿國,古風遺留,民俗風情別具特色。

二、田園風光美不勝收,一層層梯田夏日滿眼碧波,秋天金黃色稻浪翻滾,更爲吸引人的是田更上的一棵棵烏桕樹,葉色隨季節的變化而由翠綠變至火紅,遙望象一把把向天燃燒的火炬,與黛青色的遠山,山間白雲、蘭天、小鳥、小河旁浣衣的村姑相印成趣,組成一曲美妙無比的田園風光圖

薄刀峯風景區

現在我們就來到了薄刀峯風景區,它位於大別山主峯天堂寨西側,原名鶴皋峯,是羅田縣乃至鄂東有名的避暑勝地。因其高聳入雲,巖壁陡峻,側看形如薄刀,故取名薄刀峯。海拔1404.2米,景區面積30平方公里,自古以地勢險要著稱。景區歷史悠久,人文景觀十分豐富。現存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爵主廟遺蹟”、有南宋時期的“獨尊古寺”、有元朝時期的“銅鑼峭壁”、有元末明初的“鶴皋古寨”、還有明朝時期的“獻旗嶺”、“搖旗崗”、“歇馬亭”、“就義場”等人文景觀。相傳魏晉南北朝時,巴水蠻田氏的一支曾聚居於此,常遠掠長江沿岸富豪。南宋時建成鶴皋寨,至今“鶴皋寨”3個大字在寨門上仍清晰可見。

薄刀峯西北經銅鑼關、松子關與河南相通,東北經天堂寨與安徽毗連,西南居高臨下,西至麻城26公里,南到團風、浠水邊境50公里。山上古寨遺蹟處處皆是,主要景點有搖旗崗、歇馬亭、獻旗嶺、羅漢現肚、牛脊嶺、錫鍋頂、鋸兒齒、半山寨、五垸寨、洪家寨、銅鑼關、栗子關、棋盤石、爵主廟等。山上風光旖旎、景色迷人,是避暑的好去處。

薄刀峯景區以峯險、石怪、鬆奇而見長

一、峯險:薄刀峯原名鶴皋峯,因其峯高聳入雲,鶴鳴九天,聲聞於外而名之。諸峯中部的牛脊嶺,山峯奇拔,形如薄刀刺天。“身入雲霄足壓刃,下視青天萬里開;盡騰莫訝不知險,曾觀仙境下凡來。”

二、石怪:薄刀峯石景以臥龍崗爲最,此處怪石嶙峋,百態千姿,山作屏風石作臺。螃蚌石含珠吐玉,笑天哇(石)仰天長笑,犀牛石望月思鄉。“鬼斧神工施巧幻,猿梯鳥道絕塵寰。”

三、鬆奇:薄刀峯貧瘠的裸岩地貌是奇鬆的生長之地,由於長期受風力的影響,使之形成獨特的形態。峭壁間,陡崖上,黃山鬆飽經風霜,傲首從容。或如孔雀開屏,或如神鹿回頭,舒展灑脫。迎風搖曳,可謂奇觀。

景區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森林覆蓋率達90%,常年降雨量爲1450mm,平均氣溫16.4攝氏度。景區現有賓館5座,木屋別墅3處,接待牀位600餘張。有歌舞廳7家,大小會議室6間。景區投資400萬元建成鄂東第一索道。開發了攝影照相、體閒娛樂、購物及綠色食品加工等項目,形成了吃、住、行、遊、購、娛一條龍服務體系。

薄刀峯古老而又年輕,如今她正煥發前所未有的青春活力,笑迎四海賓朋前來觀光旅遊,休閒避暑,獵奇探險,科研考察,尋求品味大自然原始、古樸、神祕的野趣,更歡迎前來投資開發,共圖發展。

天堂湖景區

現在,我們就來到了大別山的最後一個景區——天堂湖景區。

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江浙有蘇杭,湖北有天堂”,凡來過大別山的人誰都不會忘記天堂湖。

天堂湖位於九資河和大地坳之間,這是一個長約10華里,寬約一華里的人工湖。遠遠望去,整個湖就像一塊巨大的長方寶鏡鑲嵌在薄刀峯、天堂寨、筆架山等諸峯腳下,亦如蜿蜒的銀帶飛舞在羣山之中,勾勒出一幅山水掩映、雲霧繚繞、村舍錯落的風景畫。

天堂湖景區以高峽出平湖而令人留連忘返。天堂湖湖面狹長,水域寬廣,環湖山光水色,風景迷人,船行其間水天一色,微風吹過碎銀滿地。

乘車沿風景區東面的公路,經艾弧坪直下約7公里就可到達天堂湖大壩所在地大地坳鄉。登上壩堤,最醒目的自然是那微風輕掠、波光粼粼的水面,水面上碧水漣漪、遊船飛渡,畫舫徐行,鳥兒凌撲,水下魚蝦嬉戲,龜鱉漫遊……處處給人一種生意盎然之感。

乘上機動小船,放眼湖區周圍景色。東西天堂寨、筆架山拔地而起,蒼茫巍然;西面薄刀峯,三省堖流雲飛渡;南面雞鳴尖、狗耳尖,沉碧潮涌;北面青苔關、翁門關橫截東西,湖區附近,有著名的仙人堖和美女峯,把人帶入一個浮想聯翩的夢幻世界。湖水邊數十里地更是山山入畫、景景有情,依山傍水的農家小院、渙紗姑,是不是讓你們感覺走進了山水畫、田園詩?

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不僅自然風光優美,而且人文景觀也十分豐富,古有鳩鶿之役、李成之亂、陸遜追曹、傅高立寨抗元,徐壽輝起義稱帝,王鼎率蘄黃四十八寨抗清、馬朝柱天堂聚義、太平軍浴血奮戰松子關,以及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陳少敏、張體學等前輩轉戰大別山留下的遺蹟遺址,參觀遊覽價值極大。

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規劃總投資3.21億元,目前各景區共已建成了功能齊全的賓館、旅社8個,高中檔牀位1200多個,新開展景點60多處,遊覽線路10條。並開通了程控電話,基本形成了吃、住、行、遊、購、娛一條龍的服務體系。

大別山是一座古老的山脈,如今正在渙發前所未有的表春活力,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正在敞開她喧鬧的懷抱,笑迎四海賓朋前來觀光、遊覽、考察、探險、品味大自然原始古樸、神祕的野趣,更歡迎前來投資開發,共圖發展。投資合作形式不限。

好了,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游完了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謝謝大家在這幾天中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同時也希望大家對我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多多包涵並提出寶貴的意見。最後,歡迎大家的再次到來!

安徽的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是安徽旅行社導遊員王兵,這位是我們的司機李師傅。首先,我代表安徽旅行社,司機師傅以及我本人向大家表示歡迎,歡迎大家來到合肥。我非常榮幸能夠成爲大家這次文化之旅——安徽名人館站的導遊,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會帶領大家瞭解、認識一些安徽歷史名人。在遊覽過程中,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向我提出來,我會盡我所能爲大家解答,希望大家乘興而來,盡興而歸。

安徽名人館位於大蜀山北麓,有23個場景佈置和2個羣體蠟像廳,採取了聲、光、電、多媒體等一系列高科技手段,向大家展示了形象逼真的50多位安徽歷史名人。我們今天遊覽的順序是先看一樓二樓的場景佈置,再看羣體蠟像廳。

好了,我們到了,請大家攜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準備下車,來,大家慢點,注意安全。

進了名人館,我們看到的第一位名人是大禹,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大家都應該聽過,那大家知道這個故事發生在哪裏嗎?在安徽的塗山,大禹在塗山會盟,娶塗山女爲妻,生下了兒子啓,這邊這位就是啓,他是中國歷史上奴隸制王朝的締造者,他建立了夏朝。

請大家跟我來,這邊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管仲和輔周滅商的姜子牙。與其相臨的這位仙風道骨者就是莊子。他是蒙城縣人,是道家鼻祖之一,(那大家知道道家的另一位鼻祖是誰嗎?對了,就是老子。老子和莊子合稱爲“老莊”。那麼看完了莊子不能不看老子了,)老子的展位是全館最精美的。大家請看這副畫面,只見一縷紫氣嫋嫋升起,一位老人騎着青牛緩緩而來,後面還跟着一個小書童,這時隨着呼嘯而來的風聲,天空飄起了鵝毛大雪,而我們這位老人已經到了秦國的邊境,大家有沒有看到函谷關?只見這位老者沉靜執着,朝函谷關邁進,看完以後,大家也應該記住這位老者了吧?他就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接下來是鴻門宴的場景,請大家先安靜,聽一下琵琶曲,怎麼樣?有沒有扣人心絃驚心動魄的感覺?這就是著名的十面埋伏。鴻門宴故事中有兩位重要人物都是安徽人。一位就是亞夫范增,另一位是謀士張良。好,請大家繼續往前走。這位便是豆腐鼻祖——淮南王劉安,其實他發明豆腐也純屬無意而得。本來他是爲求長生不老,在淮南的八公山與八位高人一起煉丹,用大豆磨成漿,配以石膏,結果丹沒煉成卻意外發明瞭豆腐。接下來這位便是一代神醫華佗。他是亳州人,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劑——麻沸散。他還曾經用麻沸散,他還曾經用麻沸散進行剖腑手術,是世界醫學應用全身麻醉進行手術的最早記載。因此他享有外科鼻祖的美譽。另外,他還模仿虎、鹿、熊、猿、鳥設計出健身體*五禽戲。來,大家請看這組浮雕,這就是五禽戲的動作。這邊是一個場面恢弘的戰爭佈景,展現的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戰。那站在船頭的就是曹*,他字孟德,小名阿滿,亳州人,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傑出的文學家,開建安文學之風,其《觀滄海》、《短歌行》等作品歷來爲後人傳誦。站在赤壁岸上的便是周瑜,字公瑾,舒城人,年輕俊郎,戰功卓著,人稱周郎。

下面請大家跟我上二樓,這些平臺上的是一組宋代時期的安徽名人。有著名理學家—朱熹;還有人稱包青天的包拯;再往前走,這位便是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畢昇,他是歙縣人,他的對面是明代數學家程大位和新安畫派的創始人漸江。他們都是休寧人。現在大家看到了一座金碧輝煌的金鑾殿。正中這位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他是安徽鳳陽人。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大殿裏有這些龍,這裏一共有99條,而朱元璋在南京的宮殿上確有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飛龍9999條,再加上朱元璋這個真龍天子,共記一萬條。這一萬的萬既頌揚萬歲,又暗喻朱明王朝萬世江山。出了金鑾殿接下來大家看到的就是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和影響了近代中國近半個世紀的晚清軍政重臣李鴻章。以及紅頂商人胡雪巖。下面我們去羣體蠟像展廳,那裏有《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甲午海戰的抗日英雄丁汝昌以及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到的唯一中國人——王茂蔭,還有桐城派人物。來,大家看這處充滿海島風情的展位,那位站立椰樹邊的就是肥西人劉銘傳。1885年中國臺灣設省,他被任命爲中國臺灣第一任巡撫。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安徽名人館展出的最後一位歷史人物,他就是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程長庚,200多年前,他率三慶、四喜、和春、春臺四大徽班進京演出,之後徽劇又不斷融合了漢調、崑腔等戲種的唱腔,逐漸演變成中國的國粹——京劇。而程長庚也被稱爲京劇鼻祖。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幕場景是京劇《武家坡》中的一段。

好了,今天的遊覽到這就結束了,我相信通過今天的參觀大家對安徽的歷史名人有了一定的瞭解。我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如果在工作中有什麼不足之處請大家指出來,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改進。最後,再次感謝大家,謝謝!

安徽的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大家好!

歡迎你們來龍窯寨觀光遊覽!

龍窯寨地處太平湖中心湖區,是一個融陶瓷文化、原始風貌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的新景點。寨中三面環水,山青林幽,龍窯臥坡,陶具香古,門內的情侶鬆、三姊妹鬆,輕搖綠意,時刻歡迎中外賓朋光臨。

大家看,這是龍窯寨的標誌物—陶輪,左邊是陶坊,上面長如巨龍、張開巨口的就是龍窯,龍窯寨名便由此而來。在講解這些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國的陶瓷文化。

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有四大發明,造紙、火藥、指南針和活字印刷。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可是,除四大發明之外,瓷器也是我國的偉大發明,而且比國外要早一千五百多年,它不僅是中華民族寶貴的遺產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瑰寶。陶器出現在距今約8020_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勞動和生活中,逐漸發現泥土與適量的水混和後,就會有粘性和可塑性,可以用手隨意把它塑成各種形狀,在太陽下曬乾,泥坯變硬,可盛幹東西。當先民們把打來的野獸、山雞用泥包裹好放在火中燒烤,等燒好後再把泥敲開,發現泥經過火燒後變得堅硬,再燒到一定溫度後,不僅能盛水,而且耐火,能用以燒煮食物。這樣,人類創造的第一個新物質——陶器就誕生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說,人類學會製陶術標誌着人類矇昧時代的結束。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雖有塑料及金屬容器和飲具,仍無法代替陶器的位置。所以,陶器從誕生之日起,便永遠陪伴着人類。

太平湖水域內燒製陶器的歷史可上溯到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太平湖在商周時期就有硬陶,秦漢時出現釉陶,晉宋時已有完整的陶器可考。如果你們有興致沿湖漫遊,隨手就可拾各類古陶片,運氣好的時候還能在被湖水洗出的古墓邊拾撿到完整的古陶器。

好,說到這裏,讓我們先仔細看一下作爲龍窯寨標誌物的陶輪。陶輪是製陶最原始的也是最主要的工具。是人類製造的最早的簡單機械裝置,是現代車牀的雛形。遠在七千年前,人類就利用慣性原理製造了陶輪。距今四千多年的龍山文化,在製陶上已廣泛採用了輪制技術。今天,我們要使一個輪盤轉動已是輕而易舉的事了。但在六、七千年前或者更早的年代裏完成這一動作,那可算是一個創舉了。我這麼說,大家只知道一個抽象的概念,還是隨我到陶坊看看吧。

這就是陶坊,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車間。裏面不大,也很簡陋,但它能把你帶回遠古時代,領略我國古人制陶的技藝和情趣。大家看這牆壁上的陶器,有罐、盆、碗、壺等,共有七、八十個,這都是來我們龍窯寨的四方遊客的作品。雖做得很簡單,但難得那份製陶的樂趣。大家再看這位製陶的師傅,他把泥放在陶輪上,用力轉動陶輪,在轉動中又利用同心圓的原理,在離心力的作用下,一邊轉動,一邊手捏、提、拉成型,成型後一邊轉動陶輪,一邊用竹刀等工具整型修坯,使內外形狀規整,以後再去燒成,這是除選淘泥、練陶泥後的第一套工序。(製陶師傅邊操作,邊作適當講解)。用這種輪製法做成的陶器,器形規整,器體厚薄均勻,器壁表裏大多遺有平行密集的輪紋,器底也往往遺留線割的偏心紋。大家看清楚了,呆一會每個人都可以試試。不論做得好壞,貴在參與。

下面請各位隨我到外面看龍窯。製造陶器最後的也是最關鍵的一道工序是燒成。新石器時代初期,陶器曾有一個平地堆燒的過程,後來人們發明了窯,有蛋形窯、龍窯、饅頭窯等,聞名於世的景德鎮瓷器,就是在蛋形窯中燒成的,而龍泉青瓷就是在龍窯中燒成的。我們眼前的這座窯,就是龍窯。這座龍窯有40多米長,兩邊各有48個煙孔,(取事事發之意)是燒窯過程中調節火候用的。除窯頭窯尾兩大進出門外,靠兩邊還開有兩道小門,供裝窯出窯之用。龍窯是在饅頭室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早在東漢晚期就出現了龍窯雛型,到了五代和北宋時期,龍窯已經有了很大發展。

很多龍窯都像這座一樣,多依山勢或土堆傾斜而築,由於窯身細長,高寬不過2米左右,而長度卻達幾十米,甚至上百米,宛如一條巨龍躺臥在山坡上,因而被叫做龍窯。龍窯大多建在南方,因爲燒陶需要燃燒的火焰,而發揮長火焰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窯的長度。南方多山,在山坡上砌建長形窯,使在窯頭燒的火焰順着山勢由下向上,升至窯尾出去,這種窯的本身也起了煙囪作用,燒陶的效果很好。1961年,在太平湖北岸發現了三座明清古龍窯址,另有一座清末時期古龍窯,窯內有許多陶器,據說是因戰爭丟棄的。遺憾的是這幾座古龍窯都被湖水淹沒了。

這龍窯的上面,是太上老君廟。太上老君就是道家學說之祖老子的仙稱。大家都知道,先有道家學說後生道教,道教以老子的《道德經》爲教義精髓。老子主張“天道自然、天人合人”的哲學業思想,認爲世間萬物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循環反覆、物極必反,提倡世人應當順應自然、效法自然、知足常樂、與世無爭。說到這裏,大家可能要問:製陶史與道教相差幾千年,如何會尊太上老君爲陶神呢?其實,陶文化歸根結底是人類在發展的歷史進程中順應了自然法則的產物,在製陶過程中,又充分了體現了老子倡導的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驗證了老子所說的世間萬物相互轉化、物極必反的道理,陶文化與道教文化是一脈相承的。關於尊太上老君爲陶神,還有另一個民間傳說:傳說在很久以前,太上老君造出過很多煉丹的爐子,當他雲遊到人間時,發現沒有燒製陶器的窯爐,於是他點化了窯師,便誕生了窯爐。後來,陶工們每砌建一座窯爐,每燒一窯陶器,之前都要祭拜太上老君。每年的2月15日是太上老君的生日,陶工們都舉行祭神儀式,對太上老君頂禮膜拜,祈求保佑。

大家請隨我上去,到陶瓷展廳去看看。先看看展廳門前的這個木輪子。打眼一看,它像古老的水車,實則是練陶泥的木碾子。將經過選採、粉碎、淘洗、配料的陶泥堆放在這個圓型的石板上,或人或牛推着碾子轉磨,直到將陶泥轉磨得勻細、潤滑,可以放陶輪上製陶爲止。

好了,我們去看陶瓷展廳。

這是一間土木結構的土房子。大家可能會說,展廳一般都是寬亮、明淨、高雅的,而這裏也未免太土氣了些。其實,我們認爲,中國的陶瓷文化本源於原始和古拙中。泥土是製陶的最基本的原料,所以,我們沒有刻意打造這間展廳,原汁原味,更能貼進這些陶瓷。大家看,這牆壁上陳列着70多件古陶瓷品,其出土年代、品種、色彩、大小都不相同。我國的陶瓷分九個時期的產品,即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夏商西周春秋時期的陶瓷、戰國秦漢陶瓷、三國兩晉南北朝陶瓷、隋唐五代陶瓷、宋遼金西夏陶瓷、元代陶瓷和明清陶瓷。看,這是……(簡要介紹主要陶瓷的年代、出土地及陶瓷特徵)。各位,這些陶器還是歷史學家劃分人類史前社會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中國社會到了商代才進入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階段。在此之前,比較能說明當時社會現狀的就是陶器。在浙江餘姚縣距今7020_年的地下堆積層中出土了一隻陶型小豬,這隻小豬與現代家豬的體態十分相似,無疑是當時所飼養的真實豬的縮影。由此可見在7020_年前,我國就已開始飼養家豬了。

這是製陶工藝流程的介紹。陶瓷生產的工序是繁多的,主要包括瓷土的選採、粉碎、淘洗、配料、練泥、成形、乾燥、修坯、素燒、上釉、燒成、選瓷、包裝等十多道工序。大家再看這展廳的邊上,堆放着零零散散的製陶工具,這是木杵,是粉碎瓷土礦用的;這是獨輪車,是拉運陶泥用的……這些木船等是窯工的生活和生產用具,也堆放在這裏。

各位遊客,我們已經看了陶坊,看了龍窯,看了陶瓷展廳,但還有一樣重要的東西沒看呢,那就是陶泥。不是什麼樣的泥土都能製陶的,不然,古代的那些陶器在外觀上、斷面上和器形上就不會那麼光滑、勻稱和規整。那麼,什麼樣的泥土才能製陶泥,大家還是隨我到上面去看一下。

我們腳下的這條羊腸小路,就是這裏的窯工用獨輪車拉運陶泥的通道。箇中辛勞,可想而知。在六、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選用的陶土,就是現在稱之爲含有高嶺石、雲母、長石和其他粘土礦物的粘土。高嶺石是製造白陶的泥土,出產於景德鎮東西45公里的高嶺村。它的使用不僅對由陶過渡到瓷奠定了物質基礎,而且對後世我國瓷器質量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各位,我們現在已經到了龍窯寨的陶土產地。這裏土質紅軟,樹葉搖翠,空氣清新、寧靜幽美。這兒的陶土雖不是道地的高嶺土,但土質同樣優良。不要以爲這是粗糙的砂粒土,這種砂粒經水一泡,便會變得十分粘軟。粘性大,氧化鐵含量很低。氧化鐵含量低,陶器的胎骨顏色就趨向潔白,可以用更高的溫度燒成。我國原始社會的陶器含鐵量有時竟高達百分之九,而到了周代已降低到了百分之二。選擇陶土不僅要除去泥土中的砂粒和草根等雜質,而且要降低它的含鐵量。這在製陶技術上是第一個重大突破。

各位遊客,今天我們遊覽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我們對古老龍窯、對中國傳統的製陶工藝、對太平湖流域的陶文化和風俗,都已經有了大致的瞭解。

我們已在遠古的陶瓷文化中暢遊了一番。很高興能有機會給大家服務,但願龍窯寨能給大家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

謝謝大家!

安徽的導遊詞 篇4

歡迎大家來到安徽,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我的家鄉吧!

我的家鄉居住在偏北地區,全省南北長約570公里,東西寬約450公里,總面積13.96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國土面積的1.45%。我家鄉的名字還有來歷呢,我的家鄉也就是安徽,於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因最初江南左布政使司地轄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鳳陽七府,及滁、和、廣(德)三州。

官方文書便簡稱爲“安徽寧池太廬鳳滁和廣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其後又成爲“安徽布政使司”,最後從安慶、徽州各取兩個首字,簡稱“安徽”。安徽地名由此出。東周時期安慶是古皖國所在地,“皖”爲“美好”之意,“皖山皖水”意爲“錦繡河山”,安徽省簡稱“皖”即由此而來。

我的家鄉還有好多美麗的風景線,比如我們的首都北京的八達嶺長城,它居住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八達嶺長城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一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向遊人開放最早的地段,八達嶺景區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着稱於世。八達嶺長城還有一個傳說。

傳說:“十口金钁露着袢,十口金鍋露着沿,百樣草藥到處見。”這是流傳在八達嶺上的歌謠。怎麼回事呢?有一段故事傳說。秦始皇修長城時候,徵集了全國各地的民工和能工巧匠。北方人還好說,特別是南方人來到北方,不服水土,再加上吃不飽,勞動又重,死的人就多了。

閻王小鬼把死在長城上的魂拘去,到城隍廟裏註銷戶口。城隍爺打開戶口簿,挨個一查,說;“這些人都不到死的歲數,不能註銷。”小鬼回稟閻王,閻王來找城隍說理,說他們已經死了,填了長城餡,爲什麼不給註銷戶口?城隍說:“他們壽數未盡,根本就不該把魂拘來。”倆人各說各的理,誰也不服誰。沒辦法,就去找玉皇大帝打官司。玉皇大帝聽了倆人爭執的理由,官司一時不好斷,就讓他倆先回去,然後讓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去做調查。

太白金星變化成一個老頭,來到長城上一瞭解,確是死人太多,冬季一日上千,夏季一日上萬。死的原因,主要是兩個:一是吃不飽,二是活太重。同時還了解到修長城是爲了防禦外族侵略。太白金星迴天稟告了玉皇大帝,玉帝爲了拯救民工,加速長城的工程速度,就派老君爺和藥王爺下凡。老君爺造了十口金鍋,十把金钁,這兩樣可是寶貝。

那十口金鍋煮上飯,不管有多少人吃,也吃不完。民工們再也不餓着肚子幹活了。那十把金钁更是厲害,不管多大的石頭,用金钁一比劃,一塊四棱見線的大石條就出來了,民工們再也不用費力開鑿石條了。藥王爺爲了治民工們的病,就在長城內外撒下了許多藥籽,長出了許多草藥,什麼柴胡啦、知母啦、蒼朮啦,不下幾十種,民工們有了病,一吃就好。

有了這幾樣寶貝,工程速度果然很快,不久,就把萬里長城修好了。那十口金鍋,十把金钁,老君爺沒收回去,一直就在八達嶺埋着,光聽說露着沿,露着袢,就是誰也找不到。藥材可是到處都有。回頭再說閻王爺和城隍爺的官司。修長城的民工,陽壽未盡,本來就不該死,不應把魂拘去,玉皇大帝斷的是城隍有理,閻王無理,閻王的官司打輸了。

所以後來,人們給城隍修了廟,叫城隍廟,給玉帝修了廟,叫玉皇廟,也給老君修了老君廟,給藥王修了藥王廟,唯獨沒人給閻王修廟。不知旁處有沒有,反正圍繞着長城八達嶺一帶沒有閻王廟。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到現在,至於那幾件寶物至今還沒有發現。這就是我的家鄉,這就是我的家鄉——美麗安徽!

安徽的導遊詞 篇5

各位開心日假日的旅行社的團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紅色革命聖地大別山,我是大家大別山之旅的導遊吳蝶,大家可以叫我小蝶。在此次旅途中,小蝶一定會盡心盡力的爲大家服務。有人說相逢就是緣分,能和大家相逢在美麗的紅色土地,併爲即將能和大家一起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小蝶感到非常的榮幸。大家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可以儘管來找小蝶。這位便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這段時間就有我們倆共同爲大家服務。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便是神仙谷、仙人洞、哲人峯、摘星峯。好了,我們的紅色之旅即將開始在此預祝各位在此次旅途中玩得開心,玩得盡興。來到大別山大家會不由自主的想到些什麼呢?對,“紅色的土壤”“革命根據地”“黃麻起義”“將軍縣—紅安”“劉鄧千里躍進大別山”,就是這些了。

水有源,樹有根。任何事物的名字由來也是有緣由的,大別山名字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她得名於李白,相傳當年李白登上了大別山主峯白馬尖,觀賞了南北兩側的景色,發現山南山北兩側景色截然不同,不禁讚歎道:“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山大別於他山也!”大別山由此得名。另外一個說法是大別山由於它分開了長江和淮河兩大水系,也分開了吳國、楚國兩地,從而使得南北兩地的氣候環境和風俗民情截然有別,所以叫做大別山。還有一個說法傳說在洪荒時,億萬生靈被擠壓在昏暗的天地之間,大別山分出了天和地,分出了白天和黑夜,使天地有別,便取名爲大別山。大別山是神聖的。她雄踞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處,北挽淮河,南瀕長江,地理位置很特殊,當年實在是與敵人周旋,堅持游擊戰的好地方。因而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得大別山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還有無數革命先輩們在這裏留下了戰鬥的足跡。其實,大別山還是一個旅遊、避暑、度假的勝地。這裏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已經被開發爲“大別山生態旅遊區”。在這裏不僅可以讓你飽賞奇峯、險嶺、怪石、雲海之神奇,還可以盡情領略天堂秀水的風韻。

大別山是美麗的。遊客朋友們現在是否感覺到了一路走來陣陣飄香,瞧!那邊有着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我們的大別山山清水秀,可與桂林比奇,與黃山爭秀,與天下名峯論險。尤其是天堂寨,是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更是大別山一顆璀璨的明珠。1996年5月正式批准爲國家森林公園。大別山是團結的。大別山使鄂豫皖三省、五市、二十多個縣共一個家鄉,同一種文化,講一種鄉音。興衰相依,榮辱與共,祖祖輩輩,世世代代,心心相息,一脈相連。黃梅之音綿綿不絕於耳。大別山是富饒的。大別山山上長金,土中埋銀。茶葉,板栗、竹筍、天麻、長江河魚等特產無奇不有。雲母、石英石等礦石無寶不生。近千種野生動物,豐富的中藥材的寶庫世界聞名。大別山是英雄的。當年,這裏誕生了兩位_,四百多位將軍,走出了三支紅軍主力,有五十萬大別山兒女爲國捐軀。

今天,又有無數大別山精英,他們在四面八方,成就事業,施展才華,爲家鄉爭光。咦!遊客朋友們不知不覺紅四方面軍的誕生地—天堂寨景區快到了,請隨小陳下車,讓小陳爲您打開這幅神祕的畫卷,一頁一頁地領略欣賞“天堂寨”的神奇風光。“花的海洋,動植物的天堂”,山以云爲衣、雲以山爲體、煙雲繚繞、氣象萬千,說的就是被譽爲“人間天堂”的天堂寨。天堂寨因“晴日飛空,雲亦不斷”而得名多雲山,自元以後義軍聚寨屯兵,改名爲天堂寨。主峯天堂寨海拔1729米,是大別山的第二主峯,有“吳楚東南第一關”之稱。遊客朋友們我們登上了主峯,環視下面,不知你們是否感覺到有“會當臨絕頂,一覽衆山小”的感覺呢。我們還將遊覽"天堂三絕"天堂睡佛、哲人觀海(徐公崖)、大別神龜。我們沿天堂寨風景區管理處往西走,就進入神仙谷。

遊客可挽起褲腳踩河中岩石一跳而過和沿岸邊崎嶇小道緩緩而行;傳說是這兒是太上老君所鍾愛的和活動頻繁的地方。大家看,神仙谷入口處有一塊巨石,巨石上天然生成一平臺,叫做天台太上老君常來此臺上誦經佈道。巨石下有一深洞,洞前有一水池,相傳池中有一對鯉魚被太上老君的仙氣所感染,遊入不遠處的雙龍潭,終於修成正果,羽化成龍。雙龍潭是天堂九井中最大的兩口“井”,而且兩井相連,兩潭之間有一巨大平臺即“誦經臺”。此即太上老君誦經佈道之道臺。每當老君潛心佈道時,兩鯉魚也潛心聆聽,日久皆羽化成龍,修成正果,所以後人稱此二井爲“雙龍潭”。欣賞完了神仙谷,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仙人洞!相傳這裏是太上老君的起居飲食的地方,所以人們爲它取名叫仙人洞。仙人洞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洞內有10平方米左右的空處,靠洞底還有太上老君下榻的石牀,這是太上老君的仙人竈,在不遠處還有太上老君下棋的“仙奕洞”,在仙人洞旁邊還有“雙龍出谷”。神仙谷河水至此被一巨石一分爲二,從其兩側潺潺流下,似兩條銀龍歡快地奔出山谷而去。大家請順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那便是被人們譽爲"天堂三絕"之一的哲人峯。

大家請細看,這個峭壁像什麼?酷像不像一個碩大頭顱,闊額濃眉,高高隆起的鼻樑,肉質豐厚的嘴脣,凝思北望,彷彿在思索着一個重大的哲學命題。這裏的建築,統一爲明清式。大多都是依山就勢掩映佈局。相當具有山寨特色。山路崎嶇,請大家小心腳下,注意安全。這裏看似不起眼,其實呀它具有相當有利的軍事條件。在解放戰爭中,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我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的歷史轉折點。1947年6月30日,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劉鄧大軍,依照黨中央的戰略方針,以超人的膽識和氣魄人魯西南強渡黃河,躍進大別山,勝利的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大反功的序幕。到10月中旬,劉鄧大軍已控制了長江北岸江防150多公里。這邊就是摘星峯,它兩面都是萬丈深淵,只有一條石徑攀援而上,其險境程度令人觸目驚心。

山脊上長滿了千年古鬆,松樹的根皆攀崖而生,向人們展示其巨大的生命力。摘星峯頂上的幾塊巨石,獨立於峯頂之上,彷彿天外飛來之物。如果站在摘星峯上向東北方向遠眺,還有一險景會躍入你的眼簾。一支山脈至此戛然中斷而成萬丈懸崖,與其他處不同的是,此處每逢春夏之時,便有無數石燕結伴飛來,棲身於懸崖壁縫之間,飛翔于山野叢林之上,人稱石燕崖。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我們今天的大別山之旅到此就要結束了,我們也即將面臨着分離。在這段快樂的時光裏我們看到了大別山的自然風光,瞭解到了它的歷史和神話傳說,小蝶在旅途中有什麼做的周到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包涵多多原諒。古語有云相逢便是緣分,我們在這裏相逢又相知,這便是前世修來的福分啊,小蝶我呀期盼着在不久的將來還能和大家相會。在此祝願各位旅途順利、生活幸福美滿,工作順順當當。

安徽的導遊詞 篇6

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所處的大地構造位置,屬於華南地質板塊與揚子地質板塊的結合部,處於“江南古陸”北緣。擡升、冰融、沖刷、剝落、溶蝕---大自然漫長的地質演變,賜予了牯牛降謎一般的神奇、夢一般的畫卷。牯牛降自然景觀古樸原始,集雄、奇、險、幽於一身,奇鬆、怪石、飛瀑、雲海和佛光爲牯牛降風光“五絕”。

清晨牯的牛降,用氣象萬千形容一點也不爲過。當人們大多還在夢鄉時,第一縷陽光已經喚醒了牯牛降。羣峯突雲破霧,迎接新一輪朝陽。有霧的清晨,霧氣蒸騰,橫無際涯,如千軍萬馬,呼喊衝殺,蔚爲壯觀。

牯牛降首先奇在牯牛降的鬆,鋪天蓋地的牯牛鬆,蒼勁挺撥,鬱鬱蔥蔥,有的樹冠如華蓋,有的乾枝似虯龍,或似怪獸張牙舞爪,或似仙女輕舒廣袖。一日日,一天天,默默無語的牯牛鬆,期盼着人們欣賞的目光。

牯牛降以峯爲體,花崗岩奇峯林立,絕壁千仞,怪石嶙峋。形態各異的石頭,或獨自成景,或與青松相伴。飛來石、天狗望月、烏龜拜壽、二仙弈棋、王母梳妝、中華石、渡仙船---一塊塊石頭形神兼備,讓人想象無窮。牯牛降峽谷衆多,深幽曲折,跌宕起伏。谷內怪石遍佈,瀑布成羣,十步一小瀑,百步一大瀑。景區大小瀑布達百餘處,衆多瀑布中,尤以九龍池羣瀑爲代表,從倪村入口,沿河而上,遠見瀑布從山間跌落,潭深水急,終年不涸,清幽深邃。三龍瀑水流湍急,落差數丈,幾經轉折,形成一瀑三折。七龍瀑布在九龍池瀑布中最具特色,山溪從兩峯之間奪路而出,浩浩蕩蕩,勢若奔馬,聲若洪鐘,噴霧飄雲,瀠回直瀉,真可謂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鍾天地之靈秀,牯牛降精華所在的觀音堂景區,羣山逶迤,竹海松濤,澗泉淙淙,是牯牛降的核心景區。牯牛湖碧波瀲灩,青翠的山峯與碧綠的湖水互爲映襯,山因湖而妖嬈,湖因山而嫵媚。船在湖上,人在畫中,令人心曠神怡。

沿湖畔棧道進入峽谷,潺潺的水聲不絕於耳,清澈澄碧的潭水,水花飛濺的瀑布,洗盡了心中的煩憂,衝去了塵世的喧囂。

牯牛降氣候溫暖溼潤,四季景色獨具魅力,春山如夢初醒,淡妝含羞;夏山碧綠青蔥,滴翠生涼;秋山萬嶺紅遍,層林盡染;冬山玉樹瓊花,分外妖嬈。二十世紀的一個春天,當代嶺南畫派巨擘楊善深,著名畫家、美國華人藝術家協會會長蔡楚夫先生,相約來到牯牛降。相見恨晚的楊善深先生即興賦詩道:“何處桃源許問津,移家便作避秦人。洞門一片紅雲影,遮住中原逐鹿塵”。

安徽的導遊詞 篇7

朋友們,你們好!現在我們已經到達黃山風景區南邊重鎮湯口。在這裏先向諸位介紹一下黃山風景的概況。

黃山,位於中國安徽省南部,屬中國南嶺山脈的部分,全山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黃山山系中段,是黃山的精華部分,也就我們要遊覽的黃山風景區,面積約154平方公里。它在黃山市境內,南鄰歙縣、徽州區、休寧縣和黟縣,北連黃山區;這五個縣、區也都屬於黃山市管轄。

黃山在中國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樣子,因爲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給它起這樣一名字。傳說咱們中華族的先祖軒轅黃帝在完成中原統一在業、開創中華文明之後,來到這裏採藥煉丹,在溫泉裏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這個說法,就在天寶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詔書,將黟山改名黃山。意思是,這座山是黃帝的山。從那以後,黃山這個名字就一直到現在。

朋友們,你們不遠千,甚至萬里到這裏,就要親眼看一看黃山的美嗎?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樂嗎?是的,黃山是絕美絕美的,可說天第奇山,能夠登臨它,親眼看看它,確實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長地質歷史代,大自然的無窮力,塑造了黃山那絕美的風采和種.種奇特的景觀,令人傾倒,令人心醉。

黃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峯。這裏競秀,峯峯稱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韻。黃山奇峯到底有多少,還沒有一個確切數字。歷史上先後命名的有36大峯、36小峯,近年又有10座名峯入選《黃山志》。這80多座山峯的高絕大多數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蓮花峯最高(1864米),光明頂次之(1841米),天都峯排行老三(1829.5米),這三大峯和風姿獨秀始信峯(1683米),是黃山的朋友,哪怕登上這四座奇峯中的一個,也算不虛此行了。

下面,我再把黃山“四絕”分別作個介紹。

說起黃山“四絕”,排在第一的當是奇鬆。黃山鬆奇在什麼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無比頑強的生命力,你見了不能不稱奇。一般說,凡有土的方就能出草木和莊稼,而黃鬆則是從堅硬的黃崗岩石里長出來的。黃山到處都生長着松樹,它們長峯頂,長懸崖峭壁,長在深壑幽谷,鬱鬱蔥蔥,生機勃勃。千百年來,它們就是這樣從岩石迸裂出來,根兒深深扎進岩石縫裏,不怕貧瘠乾旱,不怕風雷雨雪,瀟瀟灑灑,鐵骨錚錚。你能說不奇嗎?其次是,黃山鬆還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從總體來說,黃山鬆的針葉短粗稠密,葉色濃綠,枝幹麴生,樹冠扁平,顯出一種樸實、穩健、雄渾的氣勢,而每一處松樹,每一株松樹,在長相、姿容、氣韻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種奇特的美。人們根據它們的不同的形態和神韻,分別給它們起了貼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鬆、黑虎鬆、臥龍鬆、龍爪鬆、探海松、團結鬆等等。它們是黃山奇鬆的代表。

怪石,是構成黃山勝景的又一“絕”。在黃山到處都可以看到奇形怪異的岩石,這些怪石的模樣兒千差萬別,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都活靈活現,生動有趣。在121處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飛來石”、“仙人下棋”、“喜鵲登梅”、“猴子觀海”、“仙人曬靴”、“蓬萊三島”、“金雞叫天門”等。這些怪石有的是龐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瓏;有的獨立成景,有的是幾個組合或同奇鬆巧妙結合成景。還些怪石因爲觀賞位置和角度變了,模樣兒也就有了變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雞叫天門”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鵲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換景的緣故。也還有些怪廠,在不同條件下看,會產生不能的聯想,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字,如“猴子觀海”又叫“猴子望太平”便是。

再說雲海。雖然在中國其它名山也能看到雲海,但沒有一個能比得上黃山雲海那樣壯觀和變幻無窮。大約就是這個緣故,黃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黃海”。這可不是妄稱,是有歷史爲證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學家叫潘之恆,在黃山住了幾十年,寫了一部60卷的大部頭書——黃山山志,書名就叫《黃海》。黃山的一些景區、賓館和衆多景觀的命名,都同這個特殊的“海”有關聯,有些景觀若在雲海中觀賞,就會顯得更加真切,韻味也更足了。這些也都證明,“黃海”這個名字是名副其實的。

最後,介紹一下溫泉。我們常講的和遊覽的溫泉是前山的黃山賓館溫泉,古時候又叫湯泉,從紫石峯涌出。用它命名的溫泉景區,是進入黃山南大門後最先到達的景區。溫泉水量充足,水溫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質良好,並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有一定的醫療價值,對皮膚病,風溼病和消化系統的疾病,確有一定的療效。但是隻能浴,不能飲;過雲說它可以飲用,是不科學的。

其實,黃山溫泉不止一處。在黃山北坡疊嶂峯下,還有一個溫泉,叫鬆谷庵,古稱錫泉。它與山南的賓館溫泉水平距離7.5公里,標高也近,南北對稱,遙相呼應。這也夠奇的了。不過因爲它地處偏僻目前還未開發利用。

除了“四絕”之外,黃山的瀑布、日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壯觀和奇麗的。

黃山,山高陂陡,溪流從高山峽谷中奔涌出來,從陡谷懸巖上飛落下來同,就形成瀑布。“山中一夜雨,處處掛飛泉”,就是黃山溫存的生動寫照。黃山瀑布很多,最壯觀的有“九龍瀑”、“人字瀑”和“百丈瀑”。

黃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峯滴翠,山花爛漫;夏季清涼一片,處處飛瀑;秋天天高氣爽,紅葉如霞;寒冬則是銀裝素裹,冰雕玉砌。黃山確實是一個旅遊、避暑、賞雪的絕好去處。

安徽的導遊詞 篇8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富春江畔——桐廬。自古以來描寫的詞句比比皆是如:“錢塘江進到以來,水碧山青畫不如。"“山行盡千山水,猶到桐廬清自美。”“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等等。由此可見,我的家鄉有多美麗迷人了吧!

富春江分爲上下兩段。從杭州聞家堰到桐廬爲下段。稱富春江下游。從桐廬到建德梅城爲上段。稱富春江上游,也是富春江最美麗的一段。

嚴子陵就是位於富春江上游,在富春江鎮2500米的富春山。它是東漢古蹟之一,因東漢嚴子陵隱居而得名。釣臺分爲東西二臺。都在高有70米的半山上,兩臺相距八十多米。中間還有一座“清風亭”。有許多文人墨客都來過此地,並留下了許多墨寶。"富春江還有着許許多多讓人目不暇接的風景,富春江山水不愧爲“桂林山水甲天下,富春山水甲桂林”之稱。我爲我的家鄉驕傲,爲它喝彩!

安徽的導遊詞 篇9

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好!首先我要代表_旅行社歡迎各位的到來!我是大家的導遊,我叫__,可以叫我__。我右手邊的這位是司機趙師傅。今天將由我們爲大家服務,這一路上,如果你們有什麼需要或要求請儘管提出,我們會竭盡所能的幫您解決,願我們的服務能過讓你們渡過一段愉快美好的旅程。話說歷史上有劉鄧挺進大別山,在大別山譜寫了血與火的壯麗史詩。那今天就讓我帶領各位踏上這片紅色的土地,抒發我們對這片土壤的情懷。說到大別山,我就想問問大家,知不知道它爲什麼叫大別山呢?其實呀這裏面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傳說在洪荒之世,天地渾然一體,億萬生靈被擠壓在昏暗的天地之間。後來有一座山訇然升起,用他的的脊樑把蒼天高高撐起,萬物生靈也得以獲得光明。由於這座山分出了天和地,分出了白天和黑夜,使天地有別,便取名爲大別山。當然它只是一個傳說,其實從地理位置上看是因爲它分開了長江、淮河兩大水系,隔開了吳國、楚國兩地,使南北兩地的氣候環境和民俗風情有別,所以才叫做大別山。

大別山除了是中國紅色革命的發源地和根據地外,其實它還是一個旅遊、避暑、度假的勝地。這裏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已經被開發爲“大別山生態旅遊區”。在這裏不僅可以讓你飽賞奇峯、怪石、雲海之神奇,還可以讓你盡情領略天堂秀水的風韻。1996年5月大別山被正式批准爲國家森林公園。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分設天堂寨大別雄風自然風光遊覽區、青臺關古關名剎遊覽區、薄刀峯避暑休閒遊覽區、九資河田園風光遊覽區和天堂湖水上樂園五個景區。這些景區各具特色,又渾然一體,盡顯大別山的獨特神韻。

天堂湖山水環繞,風景秀麗,並隨風雲變幻而各得其妙,深得“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意境。青苔關風景區地處大別山主峯之北的鄂皖交界處,佔地106平方公里,是一個以訪古覽勝、觀光休閒爲主的風景區。薄刀峯風景區位於天堂寨西側,佔地面積30平方公里,植被蓊鬱,並且歷史文化悠久。九資河田園風光遊覽區則是以古國遺風和農藝景觀爲主。

今天我們遊覽的是天堂寨大別雄風自然風光遊覽區。景區內最神奇的景觀便是山!行於天堂山中,層巒疊嶂,彷彿溶於萬山懷抱之中。或見孤峯獨秀,拔地而起;或見雙峯對峙,一爭高下;或見羣峯林立,遮天蔽日。攀援而上,遙見羣山爭雄競秀。有的如同猛虎長嘯,有的神似雄獅怒吼,有的仿似靜坐彌勒,有的如臥佛天堂。形態逼真,令人歎爲觀止。天堂睡佛、哲人觀海(徐公崖)、大別神龜被人們譽爲“天堂三絕”,更是蔚爲奇觀。天堂寨溝壑縱橫,曲折幽長,澗中泉石錯落。溪畔林木聳翠,鳥語花香,盡顯自然本色。

現在我們所在的地方就是神仙谷,神仙谷長約1500米,寬30—40米,以壑幽、水秀爲主要特點。它美景如畫,充滿了神奇色彩。神仙谷傳說是太上老君所鍾愛的地方。大家看這塊巨石,巨石上天然生成似平臺,叫做天台。巨石下有以深洞,洞前有一水池。水池上有一個兩級相連的瀑布,相傳池中有一對鯉魚被太上老君的仙氣所感染,遊入不遠處的雙龍潭,聽老君誦經傳道。雙龍潭實爲天堂九井中最大的兩口井,且兩井相連,兩潭之間有一巨大平臺,即”誦經臺”.此即太上老君誦經佈道之道臺。每當老君潛心佈道時,兩鯉魚也潛心聆聽,日久皆羽化成龍。修成正果,所以後人稱此二井爲“雙龍潭’。

大家眼前的這個洞,相傳是太上老君的起居飲食的地方,所以人們稱之爲仙人洞。仙人洞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洞內有10平方米左右的空處,靠洞內有一牀狀的巨石,相傳是太上老君下榻之處。不遠之處有傳說太上老君下棋的“仙弈洞”。洞的前面有一壯麗景觀——‘雙龍出谷’,神仙谷河水自此被一巨石一分爲二,從其兩側潺潺流下,似兩條銀龍歡快地奔出山谷而去,氣勢格外宏偉。

大別山主峯旅遊線一帶或孤峯獨立,或雙峯對峙,氣勢非凡。主要景點有小華山、哲人峯、佛光崖等。現在我們所到之地就是哲人峯。哲人峯海拔1518米。大家請細看,這個峭壁高約100米,酷似一個大頭顱,闊額濃眉,高高隆起的鼻樑,肉質豐厚的嘴脣,形態逼真,栩栩如生。你看它凝思北望,彷彿在思索着一個重大的哲學命題。這就是天堂三絕之一的‘哲人觀海’。這朋友們,山路崎嶇,請大家小心路滑,注意安全。

現在我們就來到了佛光崖,佛光崖海拔1609米,因偶爾能看到神奇的佛光而得名。這裏自古就是佛教聖地,有“老寺廟”、“彌勒佛寺”等遺址。眼前羣山形態各異,千姿百態,像一個個仙人在這裏碰頭聚會,因此叫做“羣仙聚會”。這裏呀,有座山非常特別,形狀就是一山三佛,有睡佛、彌勒佛、和尚三個石佛,其中“天堂睡佛”被譽爲天堂三絕之一。

我們沿着鄂皖兩省邊界處的山脊繼續爬,就可以到達大別山的主峯,山脊一起一伏,長而平緩,山脊上有一石形如一隻龜,遂命名爲“大別神龜”,它也是天堂三絕之一。好了,各位遊客,經過我們的長途跋涉,我們就來到了大別山的主峯——天堂寨的山頂。天堂寨海拔1729.13米,素有“中原第一峯”的美稱。

在這兒,環視天下,則可見十萬大山擁拜於下。向北可望吳地安徽的千山萬水,南眺荊楚大地的無限風光。凌晨觀日出好似置身於九天之外,傍晚看日落則如在仙宮信步。每當雨過天晴,早晨登峯觀雲海更是氣象萬千,可惜呀,我們沒有好的時機,不能一同欣賞這種美景了,如果下次您有機會再來大別山,一定不要錯過這美景哦!

好了,遊客們,時間已經不早了,請大家和我一起下山吧,下山的時候還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安徽的導遊詞 篇10

唐模村,原爲歙縣所轄,現屬徽州區。是唐朝越國公汪華的太曾祖父叔舉創建的。公元920xx年,汪華的後裔汪遷回故鄉,起先居住在山泉寺。年近古稀的汪思立博學多才,精於天文地理。他用八卦相中了山泉寺對面的獅子山,而且那裏有太祖叔舉種植的大片鬱鬱蔥蔥的銀杏樹,認爲在這裏居住可以發子發孫。故汪思立率兒孫遷到獅子山居住。經過幾代人的辛苦勞動,先後建立了中汪街、六家園、太子塘等建築物,逐步形成了一個聚族而居的村落。汪思立率兒孫重返徽州時正值五代年間後唐建立,諸侯紛爭,強盛的唐朝已不復存在。汪氏子孫不忘唐朝對祖先的恩榮(即隨朝名將汪華歸順唐朝後被封爲越國公,死後諡“忠烈王”),決定按盛時的規模建立起一個村莊,取名“唐模”(一說按盛唐時的模式、風範、標準建立)。1087年,郡北許村的許貴一、許貴二兄弟倆因父母雙亡,投靠唐模姑父家。經過幾代繁衍,許氏比當地的汪、程、吳三姓人丁更爲興旺,成爲唐模的大姓望族。但他們不忘姑父的收養之恩,仍沿用“唐模”這個村名。唐模村莊的形成、命名,是古代的徽州人重視風水與忠君思想結合的產物,深深地烙上了歷史文化的印製。

忠君鑄造了唐模,盡孝則成就了名聞遐邇的檀幹園。相傳,清初唐模許氏有一位富商在蘇浙皖贛一帶經營36爿當鋪,時稱36典。其母想往杭州西湖遊覽,苦於山高路遠,年老體衰不便成行。於是這位孝子不惜巨資在村邊挖塘壘壩,模擬西湖景緻,修築亭臺樓閣、水榭長橋,湖堤遍植檀花和紫刑,供母娛樂,並報答鄉鄰相助之恩。田園內遍植檀花,又有一泓小溪緩緩繞流,取《詩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之意而名曰“檀幹園”。現修葺一新的園林,由94歲高齡的原上海博物館館長顧廷龍老先生於1997年4月題寫了“檀幹園”三字,古樸蒼勁,題字數月,顧老先生即飄然仙逝,令人扼腕長嘆。

園中有“三潭印月”、“湖心亭”、“白堤”、“玉帶橋”等,所以有“小西湖”的美稱。以“玉帶橋”分外湖、內湖,形成“外西湖”、“內西湖”格局。過橋便是園內的中心“小瀛洲”(鏡亭),3塘相連,寬亙10畝,灌田60畝,把“36典”也巧妙地隱喻進去了。

鏡亭是全園的中心,四面環水,結構精巧。亭外留有石砌平臺。亭柱有楹聯曰:“春桃露春濃,荷雲夏淨,桂風秋馥,梅雪冬妍,地僻歷俱忘,四序且憑花事告;看紫霞西聳,飛布東橫,天馬南馳,靈金北倚,山深人不覺,全村同在畫中居。”全聯格律謹嚴,意境高遠,恰如其份地寫出了“小西湖”的四時美景、山形地貌。亭內四壁用大理石建築,上嵌歷代名家書法長刻石貌。亭內四壁用大理石建築,上嵌歷代名家書法長刻石18塊。當中6石較短,刻朱熹、蘇軾、倪雲路、趙孟頫、文徵明、查士標6人的行草。旁12石較長,刻米芾、蔡襄、黃庭堅、董其昌、祝允明、羅洪先、羅牧、程京萼、陳亦禧、八大山人的行草書和陸嶽的篆刻等,石質細膩,石刻精美,鐵畫銀鉤,龍蛇隱壁,氣勢恢宏。一室之內竟珍藏曆代書法大家世擘之精品如此之多,簡直像一個書法珍品的博物館,可見徽商經濟的繁榮和由此帶來的文化昌盛。據悉十年動亂時期,此亭發作了牛欄,才使這些無價之寶倖免於難。

檀幹園邊有一棵已有400多年的古樹。樹端下部中空,猶如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在張口凝目,電視劇《天仙配》中爲七仙女和董永開口做媒的槐蔭樹就是在此拍攝的。離樹不遠有一座“沙堤亭”,建於清康熙年間。此亭形式獨特,亭分上下兩層,上層中空,四邊有虛閣,八個角的飛檐上各懸鐵馬飛鈴,微風吹動,叮噹作響。從不同角度看,每個平面均爲八角,故又名“八角亭”。由“沙堤亭”前行便是同胞翰林石坊,爲紀念清康熙欽點許承宣、許承家兄弟倆同入翰林而建,因其工麗典雅,雕刻精美,被譽爲唐模的門戶和象徵。

高陽橋連同建於其上的廊房現已改建成茶室,置身橋上,衝一盅黃山毛峯,邊細細品茗,邊瀏覽水街的景色,邊欣賞旅遊部門組織的歌舞或戲曲演唱,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水街兩岸分佈着近百幢徽派民居和夾溪而建的街道市井。街上雜貨店、百貨店、油坊一應俱全,杏旗飄揚,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色彩。沿街築有40餘米長的避雨長廊,廊下臨河設有“美人靠”,供人來往歇息聊天。映入眼簾的還有衣袖上卷在溪埠浣洗的村姑的倩影,以及聲聲入耳的搗衣槌聲和她們相互用當地方言交談的喁喁細語。“千門萬戶搗衣聲”的意境,於今已十分難尋,聞之真如置身明清街市之中,頓惑古韻悠悠,鄉情淳濃。這種平靜祥和、樸素恬淡的生活給人以極大的安定感和無限的憧憬。

安徽的導遊詞 篇11

大家好,今天由我來擔任導遊,你們可以叫我燕子姐姐,今天,我們一起在黃山開始我們的旅程。

黃山自古以來就是旅遊勝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遊覽黃山推崇備至,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又以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於世。

黃山鬆是黃山景區的一絕,最爲人稱道的是崖鬆和山頂。看,在玉屏左側,懸崖峭壁邊長着一顆松樹,你們說這是什麼鬆呢?對了,這就是有八百年樹齡的迎客鬆。他一側的枝椏伸出,好像黃山人伸出臂膀歡迎山的標誌性景觀。遊客們,在放眼看看其他的松樹,許多是在懸崖峭壁上縱橫堆疊,形成各和絕妙的組合。且不說那展翅欲飛的鳳凰鬆,玉麒騰躍的麒麟鬆,也不說輕歌低吟的豎琴鬆,纏綿親暱的連理鬆,但是那漫山遍野普普通通的無名鬆,就足以把黃山裝點得妙不可言,男的古人說:”黃山之美始於。“

快看,那些千奇百怪的石頭就環繞在我們的身邊,有的像報曉的雄雞,有的像步履蹣跚的老人,還有的像龜魚對望……山峯也千姿百態。筆架峯,飛來峯,仙人指路……數不勝數,最具特色的還屬海拔在1864米之上的黃山第一最高峯——蓮花峯,相傳當年觀音菩薩自己乘坐的蓮花寶座點化成黃山一座雄起秀麗的山峯。哈哈,蓮花峯的來歷神奇吧!

看着白茫茫的雲海,大家知道它是怎樣形成的嗎?原來啊,雲海的形成,是由於黃山高谷底,樹木繁茂,日照短,水分不易蒸發,因而溼度大,水汽多,雨後常見縷縷輕霧自山谷升起,全年平均有霧達250日左右,真可謂”雲霧之鄉“

遊客們,今天的”遊程“即將結束了,大家一定腰痠背痛吧,可以享受一下我們黃山的最後一絕——山腳下的溫泉。溫泉的水溫常年保持在42℃,屬於高溫碳酸鹽型,既可以飲用,又可淋浴。游完黃山後,洗個溫泉浴該是多大的享受啊。

好,朋友們,黃山迎客鬆天天歡迎您,再見!

安徽的導遊詞 篇12

辛卯歲末,應常州好友增紅兄之約,兩個語文人自駕赴皖,至滁州醉翁亭小遊。

我們由蘇入皖,從寧到滁,漸近琅琊景區,便不由自主地欣然背起《醉翁亭記》:“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

車子經琅琊古道,直至山門。只見山門樓牌高聳,飛檐鬥角,門楣處有蘇軾題寫的“琅耶山”三字,遒勁有力,顏色斑駁,蒼古深邃,遠處琅琊逶迤,層巒疊嶂,寒樹叢立,讓我油然而添幾份肅穆之感。

是日天不晴朗,滿目灰暗。走進山門,不見很多遊客,少熙攘,少喧譁,偶聞幾處鳥鳴,感覺很靜。我們很喜歡這樣幽靜的氛圍。

首景即琅琊墨苑。琅琊墨苑建築爲蘇州園林風格,亭堂飛檐翹角,色彩淡雅和諧,山上峯巒疊翠,山下亭、臺、軒、廊、小橋、假山曲徑相通,景色宜人。特別吸引我們的是墨苑碑廊的黑白碑刻,這裏有很多關於琅琊山、醉翁亭的墨寶鑲刻於此。我與增紅選擇在文徵明書《醉翁亭記》的巨型橫式碑刻下以及蔡元培書的“山水清音”碑刻前留影。

離開琅琊墨苑,經醉翁潭,我們到了醉翁亭。只見醉翁亭前橫臥一條淺淺的山澗,業已水落石出,一座窄窄的小石橋跨越山澗,聯接琅琊古道與醉翁亭。一塊巨石上勒刻“千古醉翁亭”五個大字,系李瑞環在醉翁亭千年之慶時所書。跨越石橋,踏四五級石階,過一道門楣上刻有“醉翁亭”三字的窄窄方門,連過兩道砌有三兩級石階的門檻,眼前便是醉翁亭。千年醉翁亭,赫然在眼前。站立在醉翁亭裏,四柱之外是粉牆黛瓦的鏤空圍牆,透過由古圖案鏤空的牆窗,我看到遠山邈邈,古道盤旋,古木幽森,山澗蜿蜒,我忽然有思接千古的感覺,千年之前,歐公就是在此寫“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泄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

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的吧?醉翁亭正是如歐公文章所言“有亭翼然”,我還想,千年前的歐公就是於此亭之上享用“宴酣之樂”“衆賓歡也”“太守醉也”的吧?駐足小坐,忽見幾枝臘梅已開出黃燦燦的花來,且香氣盈盈,我又在遐想,這香氣一定發自千年之前,歐公當年就是在此聞香把盞、作文寫詩的。想到此,我不由感動,我與歐公已經有了一回晤面了,我彷彿看到當年“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譁者”的情景了。逗留醉翁亭,見亭柱上有兩副對聯,我很是喜歡,一幅是,“飲既不多,緣何能醉;年猶未邁,奚自稱翁”,另一幅是“翁去八百載,醉鄉猶在;山行六七裏,亭影不孤”,可謂妙絕。環繞醉翁亭的亭閣不少,比如,二賢堂,寶宋齋,馮公祠,古梅亭,意在亭等,與醉翁亭相映生輝,構成了一組古亭堂齋羣,或粉牆相隔,或曲徑通聯,或拱門相望,別有一番風景。世稱醉翁亭爲“天下第一亭”,這不僅有史爲證,更是以物爲證的。

醉翁亭屬於千年遺址,歐陽公館則屬於現代建築。它位於醉翁亭西400米處,分東西兩院,以亭廊相連,庭廊兩側鑲刻了蘇軾、蘇唐卿、祝枝山、趙孟頫、文徵明、董其昌等歷代名家書寫的《醉翁亭記》碑刻,置身其中,令人歎爲觀止。歐陽公館即歐陽修紀念館,由郭沫若親筆題寫匾額。館內正中懸有“一代文宗”巨匾,且塑有歐陽修塑像和全面介紹歐陽修生平的三十幅壁畫,充分展示了歐陽修的爲人、爲政、爲學、爲文,以歷史本來面貌,將歐陽修的形象再現於廣大遊人面前。

館內還陳列着歷代收有歐陽修詩文的書籍。館內沒有他人,只有我與增紅兩人。我們細細閱讀三十幅壁畫,並站在歐陽修的塑像前,大聲誦讀由蘇軾親書的《醉翁亭記》,感覺到幽古豪放之氣充盈我身。我特別喜歡歐公塑像兩側柱子上的一副對聯:“一代文宗建名亭撰名文流芳百世,雨番宰輔樹正氣立正義曠典千秋”。斷句誦讀了好幾遍以致成誦。一個語文教師,在醉翁亭下,置身歐陽公館,立於歐公面前,大聲誦讀由蘇軾書寫的《醉翁亭記》,這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情。於是,我想起了1997年的春天,我在武漢黃鶴樓上面對長江默唸《黃鶴樓》,20_年的夏天,我在岳陽樓上,面對浩浩湯湯的洞庭湖朗誦《岳陽樓記》的情景。現代與歷史一次次地交匯,我與古人一次次地面晤。穿越時空,總會有偶然的相遇。

從歐陽公館到深秀湖還是有段距離的。用《醉翁亭記》裏的句子來說,“峯迴路轉”,我們“山行六七裏”,過“蔚然深秀”門,眼前忽見一泓湖面,四面環山,一湖如鏡。深秀湖因“蔚然而深秀”而得名,湖水源自琅琊溪,清澈透底,九曲橋、湖心亭、玉帶橋與四周山色相映成趣。我禁不住快步來到湖邊,俯首蹲身,用手撩撥湖水,清涼透心,水花飛濺,湖面頓時展開漣漪。

我們到深秀湖已是午後,無奈飢腸轆轆,但是,因爲時至歲末,飯館已都休業,我們只好在湖邊一家小店裏泡了盒快餐面充飢,然而,儘管如此,我們也覺得心滿意足,且與增紅戲言:面客之意不在面,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面也。臨別時,我還買了一把書有《醉翁亭記》的扇面以作紀念。

離開深秀湖,我們又是一路照相,把不少石刻攝進相機,有喬石書的“琅琊山”,沈鵬書的“與民同樂”,歐陽中石書的“千年醉翁”等。

我與增紅一路下山一路聊天,慨嘆此行無悔,收穫頗豐。增紅說:“何處無亭?何處無湖?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我連聲稱好。晚上,我們在南京與朋友聚,席間觥籌交錯,言談甚歡,其間我自然少不了講述小遊醉翁亭所見所感,不知不覺酒多興濃,便隨口而出:“蒼然白髮,頹乎其中者,樵夫醉也,樵夫謂誰?崑山老劉也。”

歐公從前建亭撰文雅乎千載,樵夫如今遊山抒懷快哉一日。滁州歸來,遂寫《醉翁亭遊記》以述感並備忘。

安徽的導遊詞 篇13

歡迎大家來到安徽,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我的家鄉吧!

我的家鄉居住在偏北地區,全省南北長約570公里,東西寬約450公里,總面積13.96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國土面積的1.45%。我家鄉的名字還有來歷呢,我的家鄉也就是安徽,於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因最初江南左布政使司地轄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鳳陽七府,及滁、和、廣(德)三州。

官方文書便簡稱爲“安徽寧池太廬鳳滁和廣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其後又成爲“安徽布政使司”,最後從安慶、徽州各取兩個首字,簡稱“安徽”。安徽地名由此出。東周時期安慶是古皖國所在地,“皖”爲“美好”之意,“皖山皖水”意爲“錦繡河山”,安徽省簡稱“皖”即由此而來。

我的家鄉還有好多美麗的風景線,比如我們的首都北京的八達嶺長城,它居住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八達嶺長城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一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向遊人開放最早的地段,八達嶺景區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着稱於世。八達嶺長城還有一個傳說。

傳說:“十口金钁露着袢,十口金鍋露着沿,百樣草藥到處見。”這是流傳在八達嶺上的歌謠。怎麼回事呢?有一段故事傳說。秦始皇修長城時候,徵集了全國各地的民工和能工巧匠。北方人還好說,特別是南方人來到北方,不服水土,再加上吃不飽,勞動又重,死的人就多了。

閻王小鬼把死在長城上的魂拘去,到城隍廟裏註銷戶口。城隍爺打開戶口簿,挨個一查,說;“這些人都不到死的歲數,不能註銷。”小鬼回稟閻王,閻王來找城隍說理,說他們已經死了,填了長城餡,爲什麼不給註銷戶口?城隍說:“他們壽數未盡,根本就不該把魂拘來。”倆人各說各的理,誰也不服誰。沒辦法,就去找玉皇大帝打官司。玉皇大帝聽了倆人爭執的理由,官司一時不好斷,就讓他倆先回去,然後讓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去做調查。

太白金星變化成一個老頭,來到長城上一瞭解,確是死人太多,冬季一日上千,夏季一日上萬。死的原因,主要是兩個:一是吃不飽,二是活太重。同時還了解到修長城是爲了防禦外族侵略。太白金星迴天稟告了玉皇大帝,玉帝爲了拯救民工,加速長城的工程速度,就派老君爺和藥王爺下凡。老君爺造了十口金鍋,十把金钁,這兩樣可是寶貝。

那十口金鍋煮上飯,不管有多少人吃,也吃不完。民工們再也不餓着肚子幹活了。那十把金钁更是厲害,不管多大的石頭,用金钁一比劃,一塊四棱見線的大石條就出來了,民工們再也不用費力開鑿石條了。藥王爺爲了治民工們的病,就在長城內外撒下了許多藥籽,長出了許多草藥,什麼柴胡啦、知母啦、蒼朮啦,不下幾十種,民工們有了病,一吃就好。

有了這幾樣寶貝,工程速度果然很快,不久,就把萬里長城修好了。那十口金鍋,十把金钁,老君爺沒收回去,一直就在八達嶺埋着,光聽說露着沿,露着袢,就是誰也找不到。藥材可是到處都有。回頭再說閻王爺和城隍爺的官司。修長城的民工,陽壽未盡,本來就不該死,不應把魂拘去,玉皇大帝斷的是城隍有理,閻王無理,閻王的官司打輸了。

所以後來,人們給城隍修了廟,叫城隍廟,給玉帝修了廟,叫玉皇廟,也給老君修了老君廟,給藥王修了藥王廟,唯獨沒人給閻王修廟。不知旁處有沒有,反正圍繞着長城八達嶺一帶沒有閻王廟。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到現在,至於那幾件寶物至今還沒有發現。這就是我的家鄉,這就是我的家鄉——美麗安徽!

安徽的導遊詞 篇14

各位遠道而來的朋友們大家好:

大家一路辛苦了,歡迎大家來天柱山旅遊觀光!天柱山景區因爲你們的到來而倍添光彩!我是來自安徽旅行社的導遊,我叫王萍,三橫一豎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導.坐在我們旁邊的着位呢,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王師傅可是一位有着多年駕駛經驗的老司機了,所以大家坐他的車可以儘管放心!在今天的遊程中呢,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向我們提出來,我們將盡可能爲大家解決.好了,最後,我提前預祝大家本次天柱山之旅愉快!

現在時間還早,先讓我來介紹下天柱山的大致概況吧!天柱山在長江北岸、安徽省潛山境內,因其高聳挺立,如巨柱擎天而得名。天柱山過去還有潛山、皖山、萬歲山稱。據說,稱萬歲山是因漢武帝南巡時,親臨皖山設臺祭嶽,敕封皖山爲“南嶽”,在祭嶽時,人羣高呼萬歲,所以將此山稱爲萬歲山。隋唐以後,南嶽改爲衡山,天柱山被列爲國內五大鎮山之“中鎮”。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寫了一着讚美天柱山風景奇秀的詩“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詩云:“奇峯山奇雲,秀木含秀氣。清晏皖公山,絕稱人意......”

車過旌駕橋,我們就進入了天柱山的南哨——三祖寺景區.三祖寺景區是天柱山人文景點最集中、文化品位最高的一個文化精品景區。我們將在這裏感受到天柱山神祕的宗教文化和帝王文化,觀賞到具有歷代書法藝術長廊之稱的國家重點文保單位摩崖石刻羣。

(進入其南大門野人寨上行不遠就到達三祖寺。這是天柱山最著名的景點。相傳,寺始建於南朝,現僅存藏經樓、偏房數間和屹立於寺前的覺寂塔。三祖寺西,有大石累累的山谷,谷側陡巖直立,谷中流水潺潺,松竹遮天蔽日,稱之爲“山谷流泉”。山谷門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狀如臥牛,稱“石牛古洞”。相傳,北宋人黃庭堅曾坐此石上讀書,並自號“山谷道人”。在這裏的一塊巨石上刻有黃庭堅的詩和同時代大畫家李公麟所繪的黃庭堅坐於石牛上的畫像。這件珍貴的古代詩畫刻石,現仍清晰可見。)

話不多說,我們現在就出發吧 。很快我們就到野人寨景區了!野寨是“野人寨”的簡稱。這樣依山傍水、風景如畫的地方怎麼取名“野人寨”呢?這裏有兩個動人的傳說:一說是很早以前,這一帶常有野人出沒,傷害人畜。當時的一位縣令決心犧牲自己,解救民衆。他帶上好酒好菜,深入野人洞中,陪野人喝酒,命人用生鐵水將洞口凝住,和野人同歸於盡。其二,說是在南宋末年,本地土豪劉源率十萬義兵在天柱山抗元。他自號“劉野人”,在谷口扎的第一寨命名“野人寨”。劉源抗元前後十八年,最後被內奸出賣壯烈犧牲。後人爲紀念他,野人寨的名字延用至今。

現在我給大家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大家可以隨意拍照,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那我們一個小時後見吧!

一個小時的時間過的可真快啊,不知道大家玩的開心與否!好吧,現在我們繼續我們的遊程吧!。我們現在來到了三祖寺前的廣場了。擡眼望去,紅牆黛瓦的寺院建築,被綠樹翠竹包圍着。整個山形宛如一隻振翅欲飛的綵鳳,覺寂塔就建在鳳冠上,東西兩側逶迤的山崗呈環圍合抱之勢,恰如鳳翼護衛着莊嚴佛地。常言道:“遠看山包寺,近看寺包山。”三祖寺,全稱“三祖山谷乾元禪寺”,是中國禪宗三祖傳經布法的場所,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3年,國務院批准公佈爲全國漢族地區重點開放寺廟。

三祖寺的建築羣,沿着鳳形山的山勢自下而上依次架造。從山門一直通向祖師殿,全都處在一道中軸線上。燒香禮佛,應從山門進入。三祖寺的山門,也叫三門殿。正門名“般若門”,即“智慧之門”;東邊門名“解脫門”,意爲擺脫煩惱業障的束縛而獲得自由,也稱“自由之門”;西邊門名“精進門”,意指在去染濾淨的修行過程中,要不懈地努力,也稱“勤修之門”。門楣上,懸掛着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乾元禪寺”匾額。

進了山門,大家看到殿堂兩邊,站立着5.5米高的“金剛力士”各一尊。佛教漢化後,這兩尊像按《封神榜》中的“哼”、“哈”二將的形象來塑造的。

穿過山門殿,步上“通天階”。三祖寺因山勢陡峭,一路上去,有360級臺階。大家不妨從現在開始數一數,“通天階”高差15米(60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