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範文(通用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6.34K

最新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範文 篇1

各位遊客朋友:

我們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天安門廣場。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們現在的位置是在天安門廣場南北方向的中軸線上,距我們南面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大約有100米左右的距離。 我們今天在天安門廣場遊覽的時間是30分鐘。

好好好,大家向我這裏聚一下,我先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天安門廣場的主要景觀。 (手勢,向北指)大家先向這邊看。(稍停頓,待遊客目光集中於手指方向)我愛北京--天-安-門。一會兒,我會向大家詳細介紹天安門的的滄桑歷史。除了天安門城樓外,我還要向您介紹天安門前的金水橋、以及橋前的華表和石獅。 大家回一下頭,您看到了,這就是莊嚴挺拔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了,隨後我也將向您講一講她的故事。紀念碑南邊的建築就是"毛主席紀念堂",我們今天的行程沒有安排大家瞻仰毛主席遺容,如果您有意去的話,可以告訴我,我會盡量滿足您的願望。 天安門廣場東側的建築是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這裏陳列了大量珍貴的革命歷史文物。和她相對着的,(手勢,向西指)西邊的這座建築,就是非常著名的"人民大會堂"。關於她,一會兒我也會向您做詳細介紹。

好好好,大家現在可以在廣場上拍照留念。拍照前我給大家提個醒,大家儘量避免站在這條中軸線上拍照,旗杆可能會影響您的拍攝效果。另外,大家如果在紀念碑前拍照的話,建議您到紀念碑的那一側去拍,在這邊是逆光,會影響照片的效果。給大家10分鐘時間,拍完照請到這裏集合,我在這裏等大家.

最新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範文 篇2

辛亥革命以後,天安門廣場對外開放。由於其處於城市中心,便成爲了羣衆集會、演說遊行的地方。1920xx年爆發的“五四”運動、1935年的“一二九”學生運動、1947年的“反飢餓、反內戰”等,都發生在天安門廣場。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親自升起了新中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首都30萬羣衆參加了這一隆重的開國大典。

在天安門廣場的最北面是一條貫穿北京東西的大街——長安街;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廣場北沿;人民英雄紀念碑聳立在廣場中央;紀念堂位於紀念碑南側,原大明門、大清門、中華門的所在地;正陽門城樓和箭樓是廣場最南端的建築;人民大會堂坐落在廣場西側;中國國家博物館坐落在廣場東側。

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長安街。明清時期的長安街分兩段,東長安街是從長安左門到東單牌樓;西長安街是從長安右門到西單牌樓,全長約10裏,俗稱“10里長街”。1966年長安街進行改造,成爲了一條橫貫北京城東西的交通要道。今日的長安街東起通州區,西至石景山區,平均寬度70米,最寬處100米。全長92華里,號稱“百里長街”。

經過長安街,就到了廣場北側。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國旗和旗杆。國旗的設計者是曾聯鬆先生。1991年,我國頒佈了《國旗法》。爲適應新的升、降國旗儀式的要求,對原旗杆基座和旗杆進行了改造。改建後的旗杆基座面積爲36平方米,四周環繞漢白玉欄杆,周圍有2米寬的臺階通道。基座外環鋪2米多寬的赭紅色花崗岩,最外層爲5米寬的綠化帶。綠化帶的外的護欄由56個金色銅製隔離墩組成,象徵56個民族團結在國旗下。新旗杆由無縫鋼管制作,高32.6米,分4節組裝,重達7噸,經過了特殊處理,可以20xx年不生鏽。

另外,《國旗法》規定,升旗儀式分爲節日升旗和平日升旗兩種。逢國家重要慶典或每月1日,舉行節日升、降旗儀式。屆時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國旗護衛隊官兵36人和軍樂隊隊員60人,組成儀仗隊,由軍樂隊現場演奏國歌。平日升旗儀式只有36名國旗護衛隊官兵執行儀仗任務,儀式進行時播放國歌錄音。國旗升降時間依據每天日出和日落時間來確定,整個過程爲2分零7秒。

人民英雄紀念碑位於廣場中央.1949年9月30日,中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天安門廣場豎立人民英雄紀念碑。當天下午,毛澤東主席率全體政協委員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隆重的奠基儀式。一年多後,確定以樑思成的設計方案爲主,並徵求多方意見形成今日之造型。1952年動工興建,1958年5月1日舉行了揭幕儀式。

我們今天看到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建在兩層月臺之上,通高38米,碑頂採用盝頂規制,碑芯重達60多噸,碑身由413塊花崗岩壘砌而成,整體建築使用花崗岩和漢白玉1.7萬多塊。碑身正面是由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背面碑文由毛澤東主席撰文,總理親筆書寫,碑文內容是:“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爲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碑身下面是小碑座,小碑座南北方向各雕刻3個花圈,東西各一個,四面共有8個花圈,花圈由牡丹、荷花、百合、菊花組成。小碑座下面的大碑座四周鑲嵌着10幅漢白玉浮雕,內容按歷史順序依次爲:“虎門銷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勝利渡江。”在“勝利渡江”的兩旁另有兩塊裝飾性浮雕,內容爲“支援前線”和“歡迎人民解放軍”。全部浮雕共有180個任務,概括了我過100多年的革命史。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新中國的第一座大型紀念性建築物。

紀念堂位於紀念碑南側,門額上懸掛有題寫的“紀念堂”金字匾額。紀念堂的全部工程僅用了6個月的時間,於1977年9月9日毛澤東主席逝世週年時正式對外開放。紀念堂的一樓分爲3個部分,北大廳是舉行紀念活動的地方。北大廳中央是漢白玉坐像,坐像後面是一幅巨型絨繡祖國山河圖。瞻仰廳中央是水晶棺,水晶棺放在黑色的花崗岩棺牀上,水晶棺內安放着遺體,遺體上覆蓋着中國共產黨黨旗。南大廳北面的牆壁上刻有詩詞《滿江紅 和郭沫若同志》。紀念堂北門和南門外各有兩組人物羣雕,四組雕塑中共有62個人物,是由來自全國18個省的100多名雕塑家共同完成的。

廣場西側是人民大會堂,它是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週年而建的。1958年破土動工,1959年國慶前完工,是五十年代十大建築之一。人民大會堂平面呈“山”字形,中央最高處46.5米,是天安門廣場中最高的建築,它的建築面積超過了故宮的建築面積。大會堂四周共有廊柱134根,其中東側正門有廊柱12根,每根高度25米,直徑2米。均用天然大理石鑲砌。門額上國徽直徑4米,重達2噸。人民大會堂主要分爲三個部分:南部爲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區;中部是萬人大禮堂,可容納一萬人舉行會議;北部是宴會廳,可容納五千人的宴會和一萬人的酒會,是我國最大的宴會廳。

廣場東側是中國國家博物館。20xx年2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館名由題寫,是五十年代十大建築之一。國家博物館的南半部是中國歷史博物館,裏面的基本陳列是“中國通史”,時間從170萬年前的元謀人開始,一直到清王朝滅亡;北半部是中國革命博物館,裏面收藏的是自1840年戰爭以來的近代和現代文物。其中珍品有: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奏摺、清宣統皇帝的退位詔書、開國大典時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等。

最新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範文 篇3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講解的是明清時期的天安門及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和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歷史悠久,它建成於明朝永樂十八年即1420xx年。天安門是皇城的正門,明代叫“承天門”,取“成天氣暈,受 命於天”之意,後來多次被毀又多次重建。直到清初順治年間,順治皇帝下命按照明代的建築規制重建承天門並改名爲“天安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天安門廣場 在明清時期爲一個“T”字形的封閉廣場,這裏屬於皇宮的前導部分。解放以後,這裏經過多次的改建與擴建,形成了今天的建築格局。

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明清時期的天安門及周邊建築。明清時期的天安門通高33.7米,1970年重修後通高34.7米,佔地面積4800平方 米。它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城臺上建有城樓,重檐歇山頂建制,覆蓋黃色琉璃瓦,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體現出皇家的“”至尊。城臺開有五個券門,中 間最大,向兩側遞減。券門南面正對着五座漢白玉三孔石橋,稱“金水橋”。橋下是從西北流向東南方向的水,稱“金水河”;金水橋南北兩側各有一對石獅,金水 橋南側有一對華表。

天安門城樓的主要用途是什麼呢?在明清兩朝這裏是舉行頒詔禮的地方。所謂頒詔禮就是皇帝向全國頒佈詔書的儀式。凡遇國家大典,如新皇帝登基、冊 立皇后、冊立太子、命將出徵等,都要在天安門城樓上舉行隆重的頒詔儀式。頒詔禮的大致過程是這樣的:屆時,皇帝在太和殿將詔書用寶後,內閣大學士從黃案上 捧詔書至太和殿前檐下,授予禮部官員,禮部官員將詔書置於雲盤內,捧出午門放入龍亭。鑾儀衛校將龍亭擡往天安門城樓之上交與奉詔官,奉詔官再將詔書交與宣 詔官,有宣詔官宣讀詔書,文武百官在金水橋南跪班聆聽。宣詔完畢,宣詔官在將詔書交與奉詔官,奉詔官將詔書從天安門城樓順牆降下,禮部官員用朵雲期盼承 接,放入龍亭內擡往禮部。禮部官員負責將詔書譽寫若干份,分送各省,頒佈天下。明代詔書,用的是“龍頭杆”系黃絲繩栓詔書降下,清代時改用木雕金鳳口銜詔 書順牆降下,所以清代的頒詔禮俗稱“金鳳頒詔”。

天安門城樓前有什麼設施呢?在城樓南面有一條河稱“金水河”。它爲什麼叫金水河呢?因爲五行中西方屬金,北方屬水,此河從西北流向東南,故稱 “金水河”。金水河上有七座漢白玉石橋,中間五座正對着天安門城臺的五個券門,中間的橋最寬等級最高爲御路橋,橋欄望柱上雕刻着精美的雲龍圖案。它是供帝 後專用的;御路橋兩側爲皇族橋,橋身比御路橋略窄,等級次之,它是供宗室帝王行走的;皇族橋兩側爲品級橋,橋身比皇族橋略窄,等級更低,它是供三品以上官 員行走的;另外兩座橋分別位於太妙和社稷壇的南大門前稱公生橋,等級最低,它是供四品以下官員、兵弁、雜役行走。皇族橋、品級橋、公升橋望柱均是火焰式。 上刻有陰線24條,稱“二十四氣”式。

天安門前有一對雕刻於明永樂年間的漢白玉石獅子,東側的雄獅是腳踏繡球,雨衣一統寰宇;西側的都是雌獅腳踩幼獅,寓意子孫綿延。兩對石獅的頭部都面向內側,以示保衛御路。石獅爲鎮物,一般至於大門前。

最新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範文 篇4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講解的是明清時期的天安門及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和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歷史悠久,它建成於明朝永樂十八年即1420xx年。天安門是皇城的正門,明代叫“承天門”,取“成天氣暈,受命於天”之意,後來多次被毀又多次重建。直到清初順治年間,順治皇帝下命按照明代的建築規制重建承天門並改名爲“天安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天安門廣場在明清時期爲一個“T”字形的封閉廣場,這裏屬於皇宮的前導部分。解放以後,這裏經過多次的改建與擴建,形成了今天的建築格局。

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明清時期的天安門及周邊建築。明清時期的天安門通高33.7米,1970年重修後通高34.7米,佔地面積4800平方米。它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城臺上建有城樓,重檐歇山頂建制,覆蓋黃色琉璃瓦,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體現出皇家的“”至尊。城臺開有五個券門,中間最大,向兩側遞減。券門南面正對着五座漢白玉三孔石橋,稱“金水橋”。橋下是從西北流向東南方向的水,稱“金水河”;金水橋南北兩側各有一對石獅,金水橋南側有一對華表。

天安門城樓的主要用途是什麼呢?在明清兩朝這裏是舉行頒詔禮的地方。所謂頒詔禮就是皇帝向全國頒佈詔書的儀式。凡遇國家大典,如新皇帝登基、冊立皇后、冊立太子、命將出徵等,都要在天安門城樓上舉行隆重的頒詔儀式。頒詔禮的大致過程是這樣的:屆時,皇帝在太和殿將詔書用寶後,內閣大學士從黃案上捧詔書至太和殿前檐下,授予禮部官員,禮部官員將詔書置於雲盤內,捧出午門放入龍亭。鑾儀衛校將龍亭擡往天安門城樓之上交與奉詔官,奉詔官再將詔書交與宣詔官,有宣詔官宣讀詔書,文武百官在金水橋南跪班聆聽。宣詔完畢,宣詔官在將詔書交與奉詔官,奉詔官將詔書從天安門城樓順牆降下,禮部官員用朵雲期盼承接,放入龍亭內擡往禮部。禮部官員負責將詔書譽寫若干份,分送各省,頒佈天下。明代詔書,用的是“龍頭杆”系黃絲繩栓詔書降下,清代時改用木雕金鳳口銜詔書順牆降下,所以清代的頒詔禮俗稱“金鳳頒詔”。

天安門城樓前有什麼設施呢?在城樓南面有一條河稱“金水河”。它爲什麼叫金水河呢?因爲五行中西方屬金,北方屬水,此河從西北流向東南,故稱“金水河”。金水河上有七座漢白玉石橋,中間五座正對着天安門城臺的五個券門,中間的橋最寬等級最高爲御路橋,橋欄望柱上雕刻着精美的雲龍圖案。它是供帝后專用的;御路橋兩側爲皇族橋,橋身比御路橋略窄,等級次之,它是供宗室帝王行走的;皇族橋兩側爲品級橋,橋身比皇族橋略窄,等級更低,它是供三品以上官員行走的;另外兩座橋分別位於太妙和社稷壇的南大門前稱公生橋,等級最低,它是供四品以下官員、兵弁、雜役行走。皇族橋、品級橋、公升橋望柱均是火焰式。上刻有陰線24條,稱“二十四氣”式。

天安門前有一對雕刻於明永樂年間的漢白玉石獅子,東側的雄獅是腳踏繡球,雨衣一統寰宇;西側的都是雌獅腳踩幼獅,寓意子孫綿延。兩對石獅的頭部都面向內側,以示保衛御路。石獅爲鎮物,一般至於大門前。

天安門城樓前後各有一對立於明代的漢白玉華表,每座華表高約10米,由三部分組成:底部是圍繞有護欄的八角形臺座,中間柱身,通體雕有盤龍和雲朵,柱頭橫插雲板,東部城露盤上有一蹲獸,俗稱“望天吼”。華表通常置於宮殿、陵墓、壇廟前後,也立於橋頭、渡口、關津等處,起到美化景觀和標誌作用。華表起源於“表木”立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作用和名稱。立在墳墓神道兩側的稱“墓表”,立在交通要道和驛站作爲路標使用的爲“路標”或“恆表”,其中雕刻華麗的便稱爲“華表”,另外,也有華表源於誹謗木的說法。

明清時期的天安門及周邊的建築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下面我在介紹一下明清時期的天安門廣場。明清時期的天安門廣場用紅牆圍成“T”字形,北面是承天門,清順治年間改爲天安門;東面是長安左門,西面是長安右門,南面是大明門。清朝順治年間改爲大清門。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之間東西長約370米,南北寬約80米,稱爲“天街”,是頒詔禮時文武百官在此桂婷詔書的地方。

長安左門俗稱“龍門”。科舉時代,殿試中選者,在故宮太和殿舉行“金殿傳臚”儀式後,禮部官員把進士皇榜張掛於長安左門外臨時搭建的“龍棚”裏,信科進士們均由長安左門出皇城依序看榜。榜上提名者猶如鯉魚躍龍門,頓時身價百倍,故此門稱“龍門”。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東側五行方位中屬木,主生,四象中東方屬青龍,故此門稱“龍門”。長安左右內千步廊拐角處還是吏部、兵部選拔官吏及禮部複查鄉試、會試試卷及考生資格的地方。

長安油門時廣場的西側門,每年八月初,三法司會同王公大臣在長安右門千步廊拐角處集中會審未決死囚的案件。屆時,犯人從長安右門外下車,進入長安右門受審,猶如羊入虎口凶多吉少,故此門稱“虎門”。此外,西方在五行中屬金,主殺,四象中西方爲白虎,故此門成“虎門”。1953年味了改變北京的交通狀況將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拆除。

廣場南面是大明門,建於明初。它由三個券門組成,紅磚壘砌,上覆黃色琉璃瓦,單眼歇山頂的建築,磚牆兩側與廣場的紅色圍牆相連。當時這裏懸掛着明朝大學士解縉寫的一副門聯“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清朝順治年間將此門改名爲大清門,民國元年改名爲中華門。1958年擴建天安門廣場時將此門拆除。

廣場紅牆內側,御路東西兩側是由南向北各有通脊連檐廊坊110間,到天安門廣場北側各向東、西折轉,各有廊坊34間,因此千步廊共有廊坊288間。御路東側千步廊外爲戶部米倉,御路西側千步廊爲工部木倉。民國初年,千步廊被拆除。

明朝承天門廣場紅牆外東西兩側基本上按照文東武西的規制排列着國家中央機關。廣場東側的國家中央機關主要有宗人府、兵部、吏部、工部、戶部、鴻臚寺、禮部、欽天監、太醫院。廣場西側的國家中央機關主要有五軍都督府、太常寺、通政使司、錦衣衛。

清朝天安門廣場紅牆外東西兩側的國家中央機關基本上承襲明制。廣場東側增加了翰林院;廣場西側的設置有:鑾儀衛,清初設置,清末爲避宣統皇帝溥儀的名諱,改“鑾儀衛”爲“鑾輿衛”;都察院,最高行政檢察機關;刑部,掌管刑法獄訟之事的機關;大理寺,古代中央司法審判機關,負責評判各地奏報的案件。

廣場的最南端是正陽門建築羣。在明清兩代它是北京城內的正門。正陽門城樓於大明門之間有一個小廣場,俗稱“棋盤街”。它是北京內城東西城市民來往的重要交通樞紐。由於明清時期皇城使不準百姓穿行的,所以這條街道就顯得尤爲重要。正陽門的“正陽”兩字取“聖主當陽,萬國瞻仰”之意。這組建築是由城樓、箭樓、甕城組成。城樓高40.36米,三層重檐歇山頂建制,覆蓋綠色琉璃瓦。箭樓上面設有箭窗94個,在打仗時這裏可以射殺城外的敵人。城樓和箭樓是當時北京內城中最高大的宏偉的建築。城樓和箭樓圍成的空間稱“甕城”。甕城內東側是觀音廟,明清時期這兩座廟的香火非常旺盛。甕城前是正陽橋與五牌樓。

明清時期的天安門及天安門廣場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謝謝!

最新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範文 篇5

各位遊客們,我是你們的導遊--王益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天安門廣場,面積達到了44萬平方米,而且北京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就是以廣場的經緯度(東經:116°23′17″,北緯:39°54′27″)來確定的。它坐落在北京市中心,一直注視着北京自古至今的歷史變革。在明代,這裏曾叫做承天門廣場,出現了T型廣場,當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清代的時候才改爲現在的天安門廣場。

在辛亥革命以後,天安門廣場成了最好的羣衆運動集結地,著名的五四運動,一二九學生運動等等就是在這裏發生的。而在這裏最著名的事件,相信大家一定知道,那就是在1949。10。1的開國大典,當時這裏聚集了30萬人,共同來慶祝新中國的成立。解放以後,將T型廣場拆除,建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和歷史博物館,革命博物館等大型建築。而在76年,毛主席去世後,在原來中華門的位置上建立起了毛主席紀念堂,從而形成了廣場今天的建築格局。而在國慶50週年的時候,天安門廣場經歷了一系列的整修,使廣場更加美麗壯觀整潔。

各位一定很嚮往我所描述的天安門廣場,沒有關係,在接下來的遊覽過程,我將向大家一一介紹。

明代永樂年間,這裏叫做承天門,只是一個木牌坊,取“承天啓運,受命於天”之意。可是明代的時候被燒燬了,後來修建了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的城樓,真正體現了帝王的之尊。但是明朝末年,又被毀了。而在清順治年間,重修城樓以後,改名爲天安門,將另外的三個皇城門兒都改名爲帶安字的,將故宮三大殿都改名爲帶和字的,體現了內和外安的美好願望。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的城樓,它由城基、城臺、城樓三個部分組成。基座是漢白玉須彌座,這是我國古代最高等級的基座,高1。59米。城臺高14。6米。而城樓重檐歇山頂,這也是當時殿宇屋頂的最高等級。整座建築高33。7米,在70年重修後,升高了一米。這座建築等級非常高的城樓,它的作用也同樣非常重要。

最新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範文 篇6

各位遊客們,我們現在來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天安門廣場,面積達到了44萬平方米,而且北京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就是以廣場的經緯度(東經:116°23′17〃,北緯:39°54′27〃)來確定的。它坐落在北京市中心,一直注視着北京自古至今的歷史變革。在明代,這裏曾叫做承天門廣場,出現了T型廣場,當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清代的時候才改爲現在的天安門廣場。在辛亥革命以後,天安門廣場成了最好的羣衆運動集結地,著名的五四運動,一二九學生運動等等就是在這裏發生的。而在這裏最著名的事件,相信大家一定知道,那就是在1949.10.1的開國大典,當時這裏聚集了30萬人,共同來慶祝新中國的成立。解放以後,將T型廣場拆除,建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和歷史博物館,革命博物館等大型建築。而在76年,毛主席去世後,在原來中華門的位置上建立起了毛主席紀念堂,從而形成了廣場今天的建築格局。而在國慶50週年的時候,天安門廣場經歷了一系列的整修,使廣場更加美麗壯觀整潔。各位一定很嚮往我所描述的天安門廣場,沒有關係,在接下來的遊覽過程,我將向大家一一介紹。

明代永樂年間,這裏叫做承天門,只是一個木牌坊,取“承天啓運,受命於天”之意。可是明代的時候被燒燬了,後來修建了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的城樓,真正體現了帝王的之尊。但是明朝末年,又被毀了。而在清順治年間,重修城樓以後,改名爲天安門,將另外的三個皇城門兒都改名爲帶安字的,將故宮三大殿都改名爲帶和字的,體現了內和外安的美好願望。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的城樓,它由城基、城臺、城樓三個部分組成。基座是漢白玉須彌座,這是我國古代最高等級的基座,高1.59米。城臺高14.6米。而城樓重檐歇山頂,這也是當時殿宇屋頂的最高等級。整座建築高33.7米,在70年重修後,升高了一米。

這座建築等級非常高的城樓,它的作用也同樣非常重要。明清時候,凡是遇到國家大典,都要在城樓上舉行“金鳳頒詔”的儀式,(就是頒詔時,在城樓正中堞口設宣詔臺。宣詔後,用黃絲線機上一隻木雕金鳳,金鳳口中銜着詔書順牆而下,禮部官員用朵雲盤接住,然後放入龍亭,頌到禮部,隨後頒佈天下。)而且每當皇帝出宮祭祀的時候,這裏是必經之路。對於新中國最重要的時刻也是這裏產生的,毛主席就是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新中國成立,並且親自生氣了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城樓上掛的毛主席畫像,在每年國慶之前都要更換一次。

在天安門城樓前面的這一條河,被稱爲金水河。那這裏爲什麼被稱爲金水河呢?因爲這條河是從北京的西北方向被引過來的,而在陰陽五行中,西屬金,北屬水,所以這條河命名爲金水河,而河上的7座漢白玉橋,就是金水橋。其中最旁邊的這兩座橋叫做公生橋,分別對應着太廟和社稷壇,也就是現在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和中山公園。而中間的這座是御路橋,是皇帝皇后專用的,它旁邊的兩座是皇族橋,供宗室王公行走,在旁邊的兩座是品級橋,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纔可以通過。

在金水橋前面,左右各有一個石獅子。左邊的是雄師,右邊的是雌獅。我們是如何分出雌雄的呢?因爲雄師腳踩的是繡球,而雌獅則是幼獅。現在爲了保護文物,這對獅子已經被圍欄保護起來了。在天安門前後各有一對華表,其實華表的原名叫做誹謗木,是皇帝爲了表示自己能夠採納意見和接受意見而設立的,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華表。它的頂端的異獸叫做吼,北華表上的叫做望君出,意思是爲了讓皇帝出宮體察民情,而南端的 則叫望君歸,意思是皇帝不要留戀宮外的花花世界,應該及時回宮處理政務。

現在請大家向後轉,在我們身後,就是天安門廣場。在明清時候,這裏是成T字型的,中間是南北走向的御路,在御路兩側,建有千步廊,兩邊都有廊房110間,到了長安街南側,在隨着紅牆向東西兩側延伸,有廊房34間,所以千步廊共有228間廊房。而在御路的最南端明代時是大明門,清朝則改爲大清門;東西兩側的門分別是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也分別稱爲龍門和虎門,因爲在科考之後,黃榜在長安左門公佈,考中的進士要從這裏進入皇城,所以稱之爲龍門,而虎門的來由則是每年霜降以後,朝廷都要對犯人進行審查,而審定的犯人則被帶出長安右門,等於落入虎口,所以稱爲虎門。而訂立這些,都是與五行有關。

在我國古代,有文東武西之說,所以在千步廊東西兩側就是五府六部的所在地。在廣場東側,現在的歷史博物館一帶,基本上都是中央文職機關,而西側,也就是人民大會堂一帶,則是五軍都督府和特務機構錦衣衛。爲了方便這些官員進入皇城,所以就在龍門虎門外各建了一道南北走向的大門,東公生門和西公生門。

在廣場西側,是人民大會堂。它於1958年10月動工,歷時一年,在59年國慶節前就完工了,佔地面積17.18萬平方米。整座建築像一個“山”字,中央最高處是46.5米,是整個天安門廣場中的最高建築。大會堂分爲三個部分:中央是萬人大禮堂,總面積達36000平方米,有席坐一萬個,禮堂頂部有巨大的紅五角星,放出70到光芒,整個穹頂的裝飾佈局不僅很壯麗,而且還象徵着萬民一心,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北部是宴會廳,總面積7000多平方米是我國最大的宴會廳;南部則是人大辦公樓,這裏包括全國37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特區格局特色的會議廳,例如重慶廳,香港廳等等。

在廣場東北部是中國革命博物館,61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主要展品是五四以來的革命資料,而周恩來同志紀念館爺在博物館中,展品內容極爲豐富。廣場東南部是中國歷史博物館,它的前身是北京歷史博物館,在20xx年改爲國立歷史博物館,過了4年,改爲中央研究院北平歷史博物館,而在34年4月,這裏又改爲中央博物館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它的展品內容是從奴隸制社會夏商周直到清王朝滅亡數千年曆史的文物,貨幣,圖畫等30多萬件,分朝代展出。

正對着天安門城樓的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根據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決議,在天安門廣場修建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向全國徵集了240多幅設計方案,選出了3個方案,最後決定以樑思成的設計方案爲主,在綜合其他三個方案,融爲一體。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紀念碑。52.8.1正式興建,在58.4建成,5.1隆重揭幕。重達百噸的碑芯巨石是由青島運來北京的,經過一系列的加工雕琢後,成品高14.7米,寬2.9米,厚1米,重60噸,碑身有413塊花崗岩組成。而石碑基座是由17000多塊花崗岩和漢白玉組成,面積爲3000多平方米。

紀念碑的正面向着天安門,刻有鎦金板鑲嵌,毛主席親筆書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則是由毛主席起草,周總理書寫的158字的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爲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碑座四周共有8幅浮雕,高2米,總長40.68米。從東面起,由歷史順序排列,依次是:虎門銷煙,今田起義,武昌運動,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勝利渡江。在勝利渡江的兩旁,還有兩幅裝飾性的圖案,內容是:支援前線和歡迎人民解放軍。全部浮雕共有180個人物。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南邊,就是毛主席紀念堂。紀念堂在1976.11.24動工興建,僅用了六個月,就全部建成。於毛主席去世一週年時正式開放。在紀念堂北門前有東西兩組泥塑,都以革命史詩爲內容。主體建築南門則是以繼承毛主席遺志、各族人民顯示出無比信心爲內容的。南門外的30面紅旗,代表了我國三十各省市自治區。紀念堂的臺基四周是用來自大渡河畔的棗紅色花崗岩砌起,基石周圍砌進了來自珠穆朗瑪峯的石頭和澆灌了臺灣海峽的水。整個紀念堂主體建築由三個部分組成:一進入碑大廳,迎面有三米高的毛主席塑像,這裏市舉行紀念活動的地方;從北大廳南側的金絲楠木大門進去,就是瞻仰廳,毛主席的遺體就安放在這裏;瞻仰廳的南側是南大廳,毛主席的《滿江紅》詩詞鐫刻於這裏。三個大廳的東西兩側,有休息廳和老革命家紀念室,現在信增了鄧小平和陳雲同志的紀念室。

在毛主席紀念堂後面,就是內城的正門——正陽門。在過去,正陽門就是全國最高的建築,取意:聖主當陽、日至中天,萬國瞻仰的意思。現在這裏是北京所剩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城樓和箭樓。 在明清時代,西城和南城市民來往的交通樞紐是棋盤街,現在位置大概在毛主席紀念堂和正陽門城樓之間的廣場上。

其實天安門廣場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景觀,那就是升旗和降旗儀式,每天都會有數以萬計的人來觀看儀式。我國國旗圖案的設計者是曾聯鬆,第一面國旗製作者是國營永茂實業公司的宋樹信,這面特大的國旗長5米多,寬3米多,在開國大典上,毛主席親手升起了這面象徵新中國誕生的國旗。

天安門廣場原來的旗杆基座是封閉的,升降旗不方便,而且設備已經陳舊,所以在1991.2.25改建新基座,同時改建旗杆。新基座平面爲三層,第一層是漢白玉製成,四周都有出入通道,第二層是紅褐色花崗岩,象徵人民江山萬代紅,第三層是綠化帶,象徵社會主義祖國欣欣向榮,另外,四周是56個金黃色銅製的隔離墩,象徵着56個民族手拉手、心連心團結在國旗下。

新的旗杆是首鋼製造的無縫鋼管制成,分4節,重7噸,高32.6米,20xx年不會鏽蝕。

在每旬的第一天或者國家重要慶典,都要舉行節日升降旗儀式,其他日子也要舉行平時升降旗儀式。每天升旗的時間以日出爲準,降旗則是以日落爲準,要奏國歌,節日的時候是軍樂隊現場演奏,而平時則是放錄音。如果各位有興趣,也可以在方便的情況下來觀看這一重要景觀。

北京天壇

各位遊客,我們今天所要參觀的就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壇。

明朝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以後,在北京南城仿照南京的大祀殿建立了這作用於祭天的聖壇,佔地面積達到了273萬平方米。主建築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祈年殿的位置上。天壇有外壇牆和內壇牆,北面是圓形,南面是方形,取意天圓地方。在一開始,祭天和祭地都是天壇,直到明嘉靖年間在北城修建了地壇,才分開的,並且新增了圜丘壇,用於孟冬祭天,把原來的大祀殿改爲大享殿,專門用於孟春祈谷,當時殿宇屋頂已經是三重檐了,從上至下的藍黃綠三色瓦分別代表了天地萬物。而在乾隆年間,有將大享殿改爲現在的祈年殿,而將屋頂瓦片都改成了藍色的琉璃瓦。從而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築羣。

可是這樣一個祭天聖地,卻也曾經在1860年時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繼而在1920xx年的時候又遭到了八國聯軍的蹂躪。在1920xx年袁世凱登基的時候也曾經在天壇上演了一出祭天的鬧劇。在1920xx年,天壇最終還是以公園開放。解放以後天壇不僅成了著名的旅遊景點,而且還是北京城市綠地的組成部分,來這裏的不光是旅遊者,還不乏一些專門爲了強身健體的老人們。

現在我們正沿着天壇建築的中軸線向南行進,將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壇。圜丘有兩道圍護牆,使外方內圓,符合天圓地方的說法。每道牆都有四組櫺星門,從東面依次是泰元、昭亨、廣利、成貞,每組三門,共有24座,稱爲“雲門玉立”。大家可以注意到,櫺星門的大小都不一樣,這是因爲中門是上帝專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從左側的門進入;而其他的官員只能從右邊最小的門通過。而門外的一座平臺就是皇帝在祭天大典之前更換祭服和盥洗的地方,叫做具服臺。來到了圜丘壇下,我們馬上要開始登壇了,不過我請您留心每層壇面都要有多少臺階。到了最高層,大家也就都發現了,壇上所有的臺階數,護板數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數。每登上一層,都要有9層臺階,檯面上的石板中間的叫做天心石,外圍第一圈砌着9圈巨大的扇形石板,第二圈18塊,以此類推,到了最外邊的第九圈正好是81塊;而大家擡頭就可以看到的圍護板被四面臺階分爲四個部分,每個部分也都有9塊,而中層的圍護板是18塊,下層的是27塊,這些難道都是巧合麼?當然不是,因爲根據陰陽五行來說,9是極陽數,所以古代的工匠便用這個數字來賦予圜丘臺意念上的崇高。

說完了神壇的奇妙,我在給您介紹一下祭天大典的盛況。到了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這裏祭天。在大典前兩天,皇帝要在故宮裏進行齋戒,而到了第三天,也就是冬至前一天,就要到天壇的齋宮進行齋戒。冬至那天,在日出前七刻,現在的凌晨四點多,奏報時辰,皇帝起駕,齋宮東北角的鐘樓開始鳴鐘。到具服臺盥洗更衣,神牌都送到檯面相應的位置,也就是七組神位,稱作七幄;在圜丘前燔柴爐上放一隻牛犢,用松枝燔燒,西南的望燈杆望燈高懸,點燃蟠龍通宵寶蠟,臺南廣場上排列着奏樂隊,配合着中和韶樂,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下,祭天大典就正式開始了,皇帝由南櫺星左門登壇,這時鐘聲停止,到了第二層南側拜位站好後,聽候司贊人報儀程。恭讀至皇天上帝的祝文。禮儀結束以後,要將神位前的貢品分別送到燔柴爐(從正位幄次撤下的祭品再次焚燒,皇帝也要一旁恭立目視,稱爲望燎)和燎爐(圜丘壇共有12座燎爐,在瘞坎北側,從東向西排列着8個;內圍護牆東西櫺星門外各有一對。從配位幄次車下的祭品分別送到8個燎爐內焚燒,而四個從位幄次的祭品送到櫺星門處)焚燒,煙霧騰空,象徵着送到天庭。而後還要將牛尾、牛毛、牛血送到瘞坎掩埋,象徵不忘祖先茹毛飲血之意。在這個典禮上,需要特別提到的是皇帝恭讀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就是剛纔所說的檯面中心天心石。他是天壇三大聲學現象之一。在這裏朗讀的時候聲音特別洪亮,而且現在這裏也是一樣的,各位遊客不妨體會一下這奇特的效果,也像當年的皇帝一樣,向上天訴說自己美好的願望。

現在咱們繼續沿着中軸線行走,面前的建築叫做天庫,而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皇穹宇建於明嘉靖九年,起初叫做泰神殿,到了十七年,改名爲現在的皇穹宇,它的作用就是在平日存放圜丘壇祭祀主神的地方,所以這裏也叫圜丘壇寢宮。殿內正面的圓形石臺上安放的就是皇天上帝的神牌,而前邊兩側的四個方形石臺上安放的則是八位祖先神主,還有東西配殿用來存放從祀神位。而皇穹宇三個字也分別代表了至高無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顯示出它的神聖和至尊。

它是一座建築藝術價值非常高的殿宇,總體呈圓形,下邊是高2.85米的圓形須彌座,爲青白石築成,有東南西三個方向的出陛,也就是臺階,而在南向出陛還有二龍戲珠的丹陛石。上邊是藍色筒瓦單檐攢尖鎏金寶頂。而在殿內還有八根檐柱和八根金柱,大殿上架沒有橫樑承託,全都是靠各類斗拱層層上疊來支撐,步步收縮,從而形成了精美的穹隆圓頂。這裏邊還運用了物理學中的槓桿原理。這組建築不僅十分精美,而且還有迴音壁和三音石,這和剛纔我們說的天心石合稱天壇三大聲學現象。迴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牆,圍牆建造的磨磚對縫,十分的平滑,是很好的聲音載體,可以傳聲,在傳遞途中對聲音損失極小,只要對着牆說話,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見不到面,都可以清晰的聽到對方說話。而三音石則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塊石頭,您站在第一塊石頭上拍手可以聽到一次迴音,第二塊石頭可以聽到兩次,而第三塊就可以聽到三次迴音,所以稱爲三音石。在後來也有人把它叫做三才石,取天地人三才的意思。

也許您剛纔就已經注意到了,天壇有非常多的柏樹,不錯,它就好像北京一個天然的氧吧。而在這許多古柏當中,有一株500餘歲的檜柏,就是迴音壁西牆外的這棵九龍柏。它的樹幹紋理非常的奇特,佈滿了溝壑,而且旋轉扭曲,好像9條蟠龍纏繞嬉戲,所以叫它九龍柏真是一點也不過分。

在遊覽過了圜丘壇和皇穹宇之後,我們就即將走進祈谷壇了,而現在我們腳下連接兩個祭壇的就是丹陛橋,也叫做海墁大道,而它也是皇帝登上祈谷壇的唯一通道,長360米,橋面上分爲三條道,中間的是神道,東邊是御道,西邊的就是王道。而它作爲通道爲什麼又要稱爲橋呢?這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路面南低北高,步步高昇,好像與天相連接的橋;而另一種就是說路面下邊建有進牲門,類似立交橋,所以稱之爲橋。說到進牲門,就是在祭祀前,牛羊都要通過橋下的一個券門被趕到500米外的宰牲亭宰殺,製成供品,所以這個通道也被叫做鬼門關,因爲一進去就有死無生了。

好,回到正題,現在呈現在您面前的就是祈谷壇的完整建築羣。前面的這個石臺是具服臺,在每年孟春祈谷祭祀之前,皇帝照例還是要來到這裏搭建幄次,盥洗更衣,所以這裏還有小金殿之稱。

到此,祈谷壇的主體建築祈年殿就出現在我們面前了。祈年殿下的基座是三層的圓形石臺,而在正面三層石臺階中,分別裝飾着巨大的浮雕,叫做殿前丹陛石雕。從下之上內容分別是:瑞雲山海,雙鳳山海,雙龍山海。各層排水孔的圖案和浮雕的內容也是對應的。東西兩旁的配殿個有九間,原來是安放從祀牌位的地方,不過在家靖年間,把它們挪到了先農壇,所以現在這裏也就沒有什麼實際用途了。而祈年殿本身就是一座極具中國特色的獨特建築。圓形三重檐攢尖屋頂向上層層收縮,都是用藍色的琉璃瓦覆蓋,以此來象徵天。頂部是鎏金寶頂,擡頭仰視,便是龍鳳藻井,中心是龍鳳成祥的圖案。而巨大的三層殿頂就是靠殿內的28根落地柱支撐的,中間的四柱名叫龍井柱,東南西北方向分別代表了春夏秋冬;而龍井柱外圍的12個紅漆金柱所分割出來的12個開間,則分別代表了一年的12個月份;外面兩環的24個開間有分別代表了一年的24個節氣;同時,這28根大柱,也代表了天上的28個星宿。據說這祈年殿是仿照古代明堂設計建造的。在感嘆殿內建築的同時,也讓我們把注意力逐漸轉移到殿內的陳設上來。這裏的陳設是按照清朝咸豐年間原狀恢復的,正面的雕龍寶座上供奉着的是滿漢合璧的皇天上帝神版,左右兩側的石臺上供奉的是清朝前八位皇帝的牌位。

和每年的祭天一樣,這裏是用來祈谷的地方。在祭祀的當天,有樂隊在殿外月臺上奏樂,身穿祭服的皇帝虔誠步入神殿,向牌位行大禮,祈禱上蒼,然後把供品送到祈年門外東邊的燔柴爐和燎爐焚燒,送上天宮。祈谷禮節和祭天的差不多。

到這裏,祈年殿也差不多講完了,而它還有一個附屬建築,作用和皇穹宇差不多,也是存放祈谷壇祭祀神主的地方,就是祈年殿北側的皇乾殿。

現在我們從祈谷壇的東門出來,可以看到一條連檐通脊的長廊,共有七十二間,俗稱七十二連房,它不僅用來連接神廚神庫,而且也是祭祀時運送祭品的通道,在長廊的東頭,就是宰牲亭,就是前面所說過了鬼門關的牲畜要道這裏來屠宰。而在長廊的東南方向,有八塊巨大的青石,稱爲七星石,都是風水鎮石。可是這裏命名有八塊石頭爲什麼叫七星呢?原來明代在這裏放的的確是七塊石頭,而最小的那一塊則是清代增添上的。關於七星石的說法每個朝代都不同。在明代,有個道士和皇帝說祈年殿的方位不好,不利於國家,所以就在這裏放了象徵着北斗七星的七塊石頭。而在清代,康熙皇帝爲了給滿族愛新覺羅氏尋找從東北如主中原的理論依據,就派人考察山脈,發現泰山是長白山的餘脈,所以就在原來七塊石頭的東北方有放了一小塊兒青石,象徵東北長白山,如果按這種說法,那八塊石頭就應該叫做七峯東嶽。

最新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範文 篇7

辛亥革命以後,天安門廣場對外開放。由於其處於城市中心,便成爲了羣衆集會、演說遊行的地方。1920xx年爆發的“五四”運動、1935年的“一二九”學生運動、1947年的“反飢餓、反內戰”等,都發生在天安門廣場。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親自升起了新中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首都30萬羣衆參加了這一隆重的開國大典。

在天安門廣場的最北面是一條貫穿北京東西的大街——長安街;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廣場北沿;人民英雄紀念碑聳立在廣場中央;紀念堂位於紀念碑南側,原大明門、大清門、中華門的所在地;正陽門城樓和箭樓是廣場最南端的建築;人民大會堂坐落在廣場西側;中國國家博物館坐落在廣場東側。

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長安街。明清時期的長安街分兩段,東長安街是從長安左門到東單牌樓;西長安街是從長安右門到西單牌樓,全長約10裏,俗稱“10里長街”。1966年長安街進行改造,成爲了一條橫貫北京城東西的交通要道。今日的長安街東起通州區,西至石景山區,平均寬度70米,最寬處100米。全長92華里,號稱“百里長街”。

經過長安街,就到了廣場北側。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國旗和旗杆。國旗的設計者是曾聯鬆先生。1991年,我國頒佈了《國旗法》。爲適應新的升、降國旗儀式的要求,對原旗杆基座和旗杆進行了改造。改建後的旗杆基座面積爲36平方米,四周環繞漢白玉欄杆,周圍有2米寬的臺階通道。基座外環鋪2米多寬的赭紅色花崗岩,最外層爲5米寬的綠化帶。綠化帶的外的護欄由56個金色銅製隔離墩組成,象徵56個民族團結在國旗下。新旗杆由無縫鋼管制作,高32.6米,分4節組裝,重達7噸,經過了特殊處理,可以20xx年不生鏽。

另外,《國旗法》規定,升旗儀式分爲節日升旗和平日升旗兩種。逢國家重要慶典或每月1日,舉行節日升、降旗儀式。屆時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國旗護衛隊官兵36人和軍樂隊隊員60人,組成儀仗隊,由軍樂隊現場演奏國歌。平日升旗儀式只有36名國旗護衛隊官兵執行儀仗任務,儀式進行時播放國歌錄音。國旗升降時間依據每天日出和日落時間來確定,整個過程爲2分零7秒。

人民英雄紀念碑位於廣場中央.1949年9月30日,中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天安門廣場豎立人民英雄紀念碑。當天下午,毛澤東主席率全體政協委員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隆重的奠基儀式。一年多後,確定以樑思成的設計方案爲主,並徵求多方意見形成今日之造型。1952年動工興建,1958年5月1日舉行了揭幕儀式。

我們今天看到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建在兩層月臺之上,通高38米,碑頂採用盝頂規制,碑芯重達60多噸,碑身由413塊花崗岩壘砌而成,整體建築使用花崗岩和漢白玉1.7萬多塊。碑身正面是由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背面碑文由毛澤東主席撰文,總理親筆書寫,碑文內容是:“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爲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碑身下面是小碑座,小碑座南北方向各雕刻3個花圈,東西各一個,四面共有8個花圈,花圈由牡丹、荷花、百合、菊花組成。小碑座下面的大碑座四周鑲嵌着10幅漢白玉浮雕,內容按歷史順序依次爲:“虎門銷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勝利渡江。”在“勝利渡江”的兩旁另有兩塊裝飾性浮雕,內容爲“支援前線”和“歡迎人民解放軍”。全部浮雕共有180個任務,概括了我過100多年的革命史。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新中國的第一座大型紀念性建築物。

紀念堂位於紀念碑南側,門額上懸掛有題寫的“紀念堂”金字匾額。紀念堂的全部工程僅用了6個月的時間,於1977年9月9日毛澤東主席逝世週年時正式對外開放。紀念堂的一樓分爲3個部分,北大廳是舉行紀念活動的地方。北大廳中央是漢白玉坐像,坐像後面是一幅巨型絨繡祖國山河圖。瞻仰廳中央是水晶棺,水晶棺放在黑色的花崗岩棺牀上,水晶棺內安放着遺體,遺體上覆蓋着中國共產黨黨旗。南大廳北面的牆壁上刻有詩詞《滿江紅 和郭沫若同志》。紀念堂北門和南門外各有兩組人物羣雕,四組雕塑中共有62個人物,是由來自全國18個省的100多名雕塑家共同完成的。

廣場西側是人民大會堂,它是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週年而建的。1958年破土動工,1959年國慶前完工,是五十年代十大建築之一。人民大會堂平面呈“山”字形,中央最高處46.5米,是天安門廣場中最高的建築,它的建築面積超過了故宮的建築面積。大會堂四周共有廊柱134根,其中東側正門有廊柱12根,每根高度25米,直徑2米。均用天然大理石鑲砌。門額上國徽直徑4米,重達2噸。人民大會堂主要分爲三個部分:南部爲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區;中部是萬人大禮堂,可容納一萬人舉行會議;北部是宴會廳,可容納五千人的宴會和一萬人的酒會,是我國最大的宴會廳。

廣場東側是中國國家博物館。20xx年2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館名由題寫,是五十年代十大建築之一。國家博物館的南半部是中國歷史博物館,裏面的基本陳列是“中國通史”,時間從170萬年前的元謀人開始,一直到清王朝滅亡;北半部是中國革命博物館,裏面收藏的是自1840年戰爭以來的近代和現代文物。其中珍品有: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奏摺、清宣統皇帝的退位詔書、開國大典時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等。

最新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範文 篇8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講解的是明清時期的天安門及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和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歷史悠久,它建成於明朝永樂十八年即1420xx年。天安門是皇城的正門,明代叫“承天門”,取“成天氣暈,受 命於天”之意,後來多次被毀又多次重建。直到清初順治年間,順治皇帝下命按照明代的建築規制重建承天門並改名爲“天安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天安門廣場 在明清時期爲一個“T”字形的封閉廣場,這裏屬於皇宮的前導部分。解放以後,這裏經過多次的改建與擴建,形成了今天的建築格局。

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明清時期的天安門及周邊建築。明清時期的天安門通高33.7米,1970年重修後通高34.7米,佔地面積4800平方 米。它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城臺上建有城樓,重檐歇山頂建制,覆蓋黃色琉璃瓦,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體現出皇家的“”至尊。城臺開有五個券門,中 間最大,向兩側遞減。券門南面正對着五座漢白玉三孔石橋,稱“金水橋”。橋下是從西北流向東南方向的水,稱“金水河”;金水橋南北兩側各有一對石獅,金水 橋南側有一對華表。

天安門城樓的主要用途是什麼呢?在明清兩朝這裏是舉行頒詔禮的地方。所謂頒詔禮就是皇帝向全國頒佈詔書的儀式。凡遇國家大典,如新皇帝登基、冊 立皇后、冊立太子、命將出徵等,都要在天安門城樓上舉行隆重的頒詔儀式。頒詔禮的大致過程是這樣的:屆時,皇帝在太和殿將詔書用寶後,內閣大學士從黃案上 捧詔書至太和殿前檐下,授予禮部官員,禮部官員將詔書置於雲盤內,捧出午門放入龍亭。鑾儀衛校將龍亭擡往天安門城樓之上交與奉詔官,奉詔官再將詔書交與宣 詔官,有宣詔官宣讀詔書,文武百官在金水橋南跪班聆聽。宣詔完畢,宣詔官在將詔書交與奉詔官,奉詔官將詔書從天安門城樓順牆降下,禮部官員用朵雲期盼承 接,放入龍亭內擡往禮部。禮部官員負責將詔書譽寫若干份,分送各省,頒佈天下。明代詔書,用的是“龍頭杆”系黃絲繩栓詔書降下,清代時改用木雕金鳳口銜詔 書順牆降下,所以清代的頒詔禮俗稱“金鳳頒詔”。

天安門城樓前有什麼設施呢?在城樓南面有一條河稱“金水河”。它爲什麼叫金水河呢?因爲五行中西方屬金,北方屬水,此河從西北流向東南,故稱 “金水河”。金水河上有七座漢白玉石橋,中間五座正對着天安門城臺的五個券門,中間的橋最寬等級最高爲御路橋,橋欄望柱上雕刻着精美的雲龍圖案。它是供帝 後專用的;御路橋兩側爲皇族橋,橋身比御路橋略窄,等級次之,它是供宗室帝王行走的;皇族橋兩側爲品級橋,橋身比皇族橋略窄,等級更低,它是供三品以上官 員行走的;另外兩座橋分別位於太妙和社稷壇的南大門前稱公生橋,等級最低,它是供四品以下官員、兵弁、雜役行走。皇族橋、品級橋、公升橋望柱均是火焰式。 上刻有陰線24條,稱“二十四氣”式。

天安門前有一對雕刻於明永樂年間的漢白玉石獅子,東側的雄獅是腳踏繡球,雨衣一統寰宇;西側的都是雌獅腳踩幼獅,寓意子孫綿延。兩對石獅的頭部都面向內側,以示保衛御路。石獅爲鎮物,一般至於大門前。

最新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範文 篇9

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原爲明清王朝宮廷廣場,新中國成立後擴建爲面積約44萬米2,可容納100萬人集會的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人民大會堂、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毛主席紀念堂等具有民族風格的現代建築環列廣場。

天安門原爲明清兩朝皇城的正門,原名承天門,清順治八年(1651年)改建後稱天安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通高33.7米,城樓重檐飛翹,雕樑畫棟,黃瓦紅牆,異常壯麗。進天安門就步入了皇城,皇城是皇家宗廟、社稷和禁園所在。按“左祖右社”的宗法禮制,天安門東側建有太廟,是明清兩朝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廟,今改爲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西側建有社稷壇(北京六壇之一),爲明清兩朝帝王祭祀土地神之場所,今爲中山公園。

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天安門廣場中心,1958年4月落成,碑通高37.94米,用17000多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雄偉壯觀,莊嚴肅穆。

人民大會堂於1959年建成,有萬人大會堂,五千人宴廳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各省(市、區)的會議廳。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於1959年建成,其建築合爲一體;收藏並陳列中國歷史文物和革命文物。

毛主席紀念堂於1977年落成,由北大廳、瞻仰大廳、南大廳組成,瞻仰大廳是毛主席紀念堂的核心部分。

天安門廣場是我國近現代政治活動中心。20世紀以來,我國爆發的“五四”、“一二·九”等偉大革命運動均發源於北京,並且都在天安門廣場留下了它們歷史的輝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及新中國成立初期每年慶祝“五一”、“十一”遊行均在此舉行。莊嚴的天安門是我國現代史最忠誠的見證者,是當代中華民族的象徵。信步天安門廣場,每個炎黃子孫都會產生一種凝重的歷史感和民族自豪感。

最新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範文 篇10

各位遊客朋友:

我們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天安門廣場。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們現在的位置是在天安門廣場南北方向的中軸線上,距我們南面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大約有100米左右的距離。 我們今天在天安門廣場遊覽的時間是30分鐘。

好好好,大家向我這裏聚一下,我先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天安門廣場的主要景觀。 (手勢,向北指)大家先向這邊看。(稍停頓,待遊客目光集中於手指方向)我愛北京--天-安-門。一會兒,我會向大家詳細介紹天安門的的滄桑歷史。除了天安門城樓外,我還要向您介紹天安門前的金水橋、以及橋前的華表和石獅。 大家回一下頭,您看到了,這就是莊嚴挺拔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了,隨後我也將向您講一講她的故事。紀念碑南邊的建築就是"毛主席紀念堂",我們今天的行程沒有安排大家瞻仰毛主席遺容,如果您有意去的話,可以告訴我,我會盡量滿足您的願望。 天安門廣場東側的建築是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這裏陳列了大量珍貴的革命歷史文物。和她相對着的,(手勢,向西指)西邊的這座建築,就是非常著名的"人民大會堂"。關於她,一會兒我也會向您做詳細介紹。

好好好,大家現在可以在廣場上拍照留念。拍照前我給大家提個醒,大家儘量避免站在這條中軸線上拍照,旗杆可能會影響您的拍攝效果。另外,大家如果在紀念碑前拍照的話,建議您到紀念碑的那一側去拍,在這邊是逆光,會影響照片的效果。給大家10分鐘時間,拍完照請到這裏集合,我在這裏等大家.

最新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範文 篇11

天安門及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城市的中軸線上。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佔地面積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

辛亥革命以後,天安門廣場對外開放。由於其處於城市中心,便成爲了羣衆集會、演說遊行的地方。1920xx年爆發的“五四”運動、1935年的“一二九”學生運動、1947年的“反飢餓、反內戰”x威遊行等,都發生在天安門廣場。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親自升起了新中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首都30萬羣衆參加了這一隆重的開國大典。

在天安門廣場的最北面是一條貫穿北京東西的大街——長安街;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廣場北沿;人民英雄紀念碑聳立在廣場中央;毛x席紀念堂位於紀念碑南側,原大明門、大清門、中華門的所在地;正陽門城樓和箭樓是廣場最南端的建築;人民大會堂坐落在廣場西側;中國國家博物館坐落在廣場東側。

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長安街。明清時期的長安街分兩段,東長安街是從長安左門到東單牌樓;西長安街是從長安右門到西單牌樓,全長約10裏,俗稱“10 里長街”。1966年長安街進行改造,成爲了一條橫貫北京城東西的交通要道。今日的長安街東起通州區,西至石景山區,平均寬度70米,最寬處100米。全長92華里,號稱“百里長街”。

經過長安街,就到了廣場北側。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國旗和旗杆。國旗的設計者是曾聯鬆先生。1991年,我國頒佈了《國旗法》。爲適應新的升、降國旗儀式的要求,對原旗杆基座和旗杆進行了改造。改建後的旗杆基座面積爲36平方米,四周環繞漢白玉欄杆,周圍有2米寬的臺階通道。基座外環鋪2米多寬的赭紅色花崗岩,最外層爲5米寬的綠化帶。綠化帶的外的護欄由56個金色銅製隔離墩組成,象徵56個民族團結在國旗下。新旗杆由無縫鋼管制作,高32.6米,分4節組裝,重達7噸,經過了特殊處理,可以20xx年不生鏽。

另外,《國旗法》規定,升旗儀式分爲節日升旗和平日升旗兩種。逢國家重要慶典或每月1日,舉行節日升、降旗儀式。屆時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國旗護衛隊官兵36人和軍樂隊隊員60人,組成儀仗隊,由軍樂隊現場演奏國歌。平日升旗儀式只有36名國旗護衛隊官兵執行儀仗任務,儀式進行時播放國歌錄音。國旗升降時間依據每天日出和日落時間來確定,整個過程爲2分零7秒。

人民英雄紀念碑位於廣場中央.1949年9月30日,中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天安門廣場豎立人民英雄紀念碑。當天下午,毛澤東主席率全體政協委員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隆重的奠基儀式。一年多後,確定以樑思成的設計方案爲主,並徵求多方意見形成今日之造型。1952年動工興建,1958年5月 1日舉行了揭幕儀式。

我們今天看到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建在兩層月臺之上,通高38米,碑頂採用盝頂規制,碑芯重達60多噸,碑身由413塊花崗岩壘砌而成,整體建築使用花崗岩和漢白玉1.7萬多塊。碑身正面是由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背面碑文由毛澤東主席撰文,周x來總理親筆書寫,碑文內容是: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爲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碑身下面是小碑座,小碑座南北方向各雕刻3個花圈,東西各一個,四面共有8個花圈,花圈由牡丹、荷花、百合、菊花組成。小碑座下面的大碑座四周鑲嵌着10幅漢白玉浮雕,內容按歷史順序依次爲:“虎門銷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勝利渡江。”在“勝利渡江”的兩旁另有兩塊裝飾性浮雕,內容爲“支援前線”和“歡迎人民解放軍”。全部浮雕共有180個任務,概括了我過100多年的革命史。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新中國的第一座大型紀念性建築物。

毛x席紀念堂位於紀念碑南側,門額上懸掛有華x鋒題寫的“毛x席紀念堂”金字匾額。毛x席紀念堂的全部工程僅用了6個月的時間,於1977年9月9日毛澤東主席逝世週年時正式對外開放。紀念堂的一樓分爲3個部分,北大廳是舉行紀念活動的地方。北大廳中央是毛x席的漢白玉坐像,坐像後面是一幅巨型絨繡祖國山河圖。瞻仰廳中央是毛x席的水晶棺,水晶棺放在黑色的花崗岩棺牀上,水晶棺內安放着毛x席的遺體,遺體上覆蓋着中國共產黨黨旗。南大廳北面的牆壁上刻有毛x席的詩詞《滿江紅 和郭沫若同志》。紀念堂北門和南門外各有兩組人物羣雕,四組雕塑中共有62個人物,是由來自全國18個省的100多名雕塑家共同完成的。

廣場西側是人民大會堂,它是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週年而建的。1958年破土動工,1959年國慶前完工,是五十年代十大建築之一。人民大會堂平面呈“山”字形,中央最高處46.5米,是天安門廣場中最高的建築,它的建築面積超過了故宮的建築面積。大會堂四周共有廊柱134根,其中東側正門有廊柱12根,每根高度25米,直徑2米。均用天然大理石鑲砌。門額上國徽直徑4米,重達2噸。人民大會堂主要分爲三個部分:南部爲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區; 中部是萬人大禮堂,可容納一萬人舉行會議;北部是宴會廳,可容納五千人的宴會和一萬人的酒會,是我國最大的宴會廳。

廣場東側是中國國家博物館。20xx年2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館名由江x民同志題寫,是五十年代十大建築之一。國家博物館的南半部是中國歷史博物館,裏面的基本陳列是“中國通史”,時間從170萬年前的元謀人開始,一直到清王朝滅亡;北半部是中國革命博物館,裏面收藏的是自1840年x片戰爭以來的近代和現代文物。其中珍品有: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奏摺、清宣統皇帝的退位詔書、開國大典時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等。

最新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範文 篇12

明清時期,天安門廣場是北京紫禁城正門外的一個宮廷廣場, 東、西、南三面用圍牆圍成一片普通百姓不可進入的禁地。廣場北起天安門,南至正陽門,東起歷史博物館,西至人民大會堂,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達44萬平方米。廣場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紀念碑和莊嚴肅穆的毛主席紀念堂,廣場西側是人民大會堂,東側面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南側是兩座建於14世紀的古代城樓--正陽門和前門箭樓。天安門城樓坐落在廣場的北端。天安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通高33.7米。天安門兩邊是勞動人民文化宮和中山公園,這些雄偉的建築與天安門渾然一體構成了天安門廣場,成爲北京的一大勝景。

最新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範文 篇13

天安門及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城市的中軸線上。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佔地面積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

辛亥革命以後,天安門廣場對外開放。由於其處於城市中心,便成爲了羣衆集會、演說遊行的地方。1920xx年爆發的“五四”運動、1935年的“一二九”學生運動、1947年的“反飢餓、反內戰”x威遊行等,都發生在天安門廣場。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親自升起了新中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首都30萬羣衆參加了這一隆重的開國大典。

在天安門廣場的最北面是一條貫穿北京東西的大街——長安街;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廣場北沿;人民英雄紀念碑聳立在廣場中央;毛x席紀念堂位於紀念碑南側,原大明門、大清門、中華門的所在地;正陽門城樓和箭樓是廣場最南端的建築;人民大會堂坐落在廣場西側;中國國家博物館坐落在廣場東側。

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長安街。明清時期的長安街分兩段,東長安街是從長安左門到東單牌樓;西長安街是從長安右門到西單牌樓,全長約10裏,俗稱“10 里長街”。1966年長安街進行改造,成爲了一條橫貫北京城東西的交通要道。今日的長安街東起通州區,西至石景山區,平均寬度70米,最寬處100米。全長92華里,號稱“百里長街”。

經過長安街,就到了廣場北側。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國旗和旗杆。國旗的設計者是曾聯鬆先生。1991年,我國頒佈了《國旗法》。爲適應新的升、降國旗儀式的要求,對原旗杆基座和旗杆進行了改造。改建後的旗杆基座面積爲36平方米,四周環繞漢白玉欄杆,周圍有2米寬的臺階通道。基座外環鋪2米多寬的赭紅色花崗岩,最外層爲5米寬的綠化帶。綠化帶的外的護欄由56個金色銅製隔離墩組成,象徵56個民族團結在國旗下。新旗杆由無縫鋼管制作,高32.6米,分4節組裝,重達7噸,經過了特殊處理,可以20xx年不生鏽。

另外,《國旗法》規定,升旗儀式分爲節日升旗和平日升旗兩種。逢國家重要慶典或每月1日,舉行節日升、降旗儀式。屆時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國旗護衛隊官兵36人和軍樂隊隊員60人,組成儀仗隊,由軍樂隊現場演奏國歌。平日升旗儀式只有36名國旗護衛隊官兵執行儀仗任務,儀式進行時播放國歌錄音。國旗升降時間依據每天日出和日落時間來確定,整個過程爲2分零7秒。

人民英雄紀念碑位於廣場中央.1949年9月30日,中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天安門廣場豎立人民英雄紀念碑。當天下午,毛澤東主席率全體政協委員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隆重的奠基儀式。一年多後,確定以樑思成的設計方案爲主,並徵求多方意見形成今日之造型。1952年動工興建,1958年5月 1日舉行了揭幕儀式。

我們今天看到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建在兩層月臺之上,通高38米,碑頂採用盝頂規制,碑芯重達60多噸,碑身由413塊花崗岩壘砌而成,整體建築使用花崗岩和漢白玉1.7萬多塊。碑身正面是由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背面碑文由毛澤東主席撰文,周x來總理親筆書寫,碑文內容是: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爲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碑身下面是小碑座,小碑座南北方向各雕刻3個花圈,東西各一個,四面共有8個花圈,花圈由牡丹、荷花、百合、菊花組成。小碑座下面的大碑座四周鑲嵌着10幅漢白玉浮雕,內容按歷史順序依次爲:“虎門銷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勝利渡江。”在“勝利渡江”的兩旁另有兩塊裝飾性浮雕,內容爲“支援前線”和“歡迎人民解放軍”。全部浮雕共有180個任務,概括了我過100多年的革命史。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新中國的第一座大型紀念性建築物。

毛x席紀念堂位於紀念碑南側,門額上懸掛有華x鋒題寫的“毛x席紀念堂”金字匾額。毛x席紀念堂的全部工程僅用了6個月的時間,於1977年9月9日毛澤東主席逝世週年時正式對外開放。紀念堂的一樓分爲3個部分,北大廳是舉行紀念活動的地方。北大廳中央是毛x席的漢白玉坐像,坐像後面是一幅巨型絨繡祖國山河圖。瞻仰廳中央是毛x席的水晶棺,水晶棺放在黑色的花崗岩棺牀上,水晶棺內安放着毛x席的遺體,遺體上覆蓋着中國共產黨黨旗。南大廳北面的牆壁上刻有毛x席的詩詞《滿江紅 和郭沫若同志》。紀念堂北門和南門外各有兩組人物羣雕,四組雕塑中共有62個人物,是由來自全國18個省的100多名雕塑家共同完成的。

廣場西側是人民大會堂,它是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週年而建的。1958年破土動工,1959年國慶前完工,是五十年代十大建築之一。人民大會堂平面呈“山”字形,中央最高處46.5米,是天安門廣場中最高的建築,它的建築面積超過了故宮的建築面積。大會堂四周共有廊柱134根,其中東側正門有廊柱12根,每根高度25米,直徑2米。均用天然大理石鑲砌。門額上國徽直徑4米,重達2噸。人民大會堂主要分爲三個部分:南部爲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區; 中部是萬人大禮堂,可容納一萬人舉行會議;北部是宴會廳,可容納五千人的宴會和一萬人的酒會,是我國最大的宴會廳。

廣場東側是中國國家博物館。20xx年2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館名由江x民同志題寫,是五十年代十大建築之一。國家博物館的南半部是中國歷史博物館,裏面的基本陳列是“中國通史”,時間從170萬年前的元謀人開始,一直到清王朝滅亡;北半部是中國革命博物館,裏面收藏的是自1840年x片戰爭以來的近代和現代文物。其中珍品有: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奏摺、清宣統皇帝的退位詔書、開國大典時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等。

最新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範文 篇14

各位團友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天安門廣場及天安門。

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佔地面積達44萬平方米,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國家機構按文東武西的格局分列廣場兩側。東邊建有國家博物館,西邊是人民大會堂,中間聳立國旗旗杆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堂在廣場南部。最南端是正陽門及其箭樓。

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皇城的正門天安門。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門,取“承天啓運,受命於天”之意。開始時僅是一座三層樓式的木坊。屢毀屢建,直至清順治八年(1651年)才重建爲九五開間的重檐歇山式頂樓,取“受命於天,安邦定國”之意。改名爲天安門。天安門除了舉行其他盛大儀式之外,也曾經是清朝皇帝舉行“金鳳頒詔”禮的地方。每逢冬至去天壇祭天,夏至到地壇祭地,孟春到先農壇耕,以及皇帝大婚或出兵親征,都要從天安門出入。舉子們的黃榜也是從此捧出的。

現在的天安門城樓在城臺正中大門上方掛有一幅巨型畫像。畫像高6米、寬4.6米,總重約1.5噸。每年國慶節前都要重新繪製。第一幅畫像的作者是周令釗。現在畫像的工作由北京美術公司的葛小光先生接續。在城樓重檐正中懸掛的國徽是以周令釗和張仃的創意爲基礎,最終由樑思成設計完成的,國徽的圖案由天安門、國旗、齒輪、麥稻穗和紅綬帶組成。城樓內根據開國大典時的環境佈置有國畫“鐵骨傲霜雪,幽香透國魂”及董希文創作的著名油畫《開國大典》。

城門前面是與故宮內相通的金水河,河上橫跨7座漢白玉金水橋,中間5座分別與天安門城樓的5個門洞相對。正中是供帝后行走的御路橋,兩側爲宗室王公行走的皇族橋。再向外的兩座是品級橋,供三品以上官員行走。最外面位於太廟和社稷壇門前的,是供四品以下官員及其其他人員行走的公生橋。在金水橋南北兩岸各有一對雕刻於明永樂年間的石獅子,東側的都是雄獅子。腳踏繡球,象徵一統寰宇。西側的都是雌獅子。腳踩幼獅,寓意母儀天下,子孫綿延。它們都把頭微微傾向內側,以示保護御路保護皇上。金水河南岸還有一對立於明成化元年高約10米,重達20噸的漢白玉華表,與其對稱在天安門內側也有一對。華表頂部承露盤上有一小獸,俗稱“望天吼”。其作用是用來警示皇上。據說華表源於用作路標的表木和聽取意見的木。現在的華表只是用來起裝飾作用。

最新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範文 篇15

各位遊客朋友:

我們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天安門廣場。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們現在的位置是在天安門廣場南北方向的中軸線上,距我們南面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大約有100米左右的距離。 我們今天在天安門廣場遊覽的時間是30分鐘。

好好好,大家向我這裏聚一下,我先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天安門廣場的主要景觀。 (手勢,向北指)大家先向這邊看。(稍停頓,待遊客目光集中於手指方向)我愛北京--天-安-門。一會兒,我會向大家詳細介紹天安門的的滄桑歷史。除了天安門城樓外,我還要向您介紹天安門前的金水橋、以及橋前的華表和石獅。 大家回一下頭,您看到了,這就是莊嚴挺拔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了,隨後我也將向您講一講她的故事。紀念碑南邊的建築就是"毛主席紀念堂",我們今天的行程沒有安排大家瞻仰毛主席遺容,如果您有意去的話,可以告訴我,我會盡量滿足您的願望。 天安門廣場東側的建築是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這裏陳列了大量珍貴的革命歷史文物。和她相對着的,(手勢,向西指)西邊的這座建築,就是非常著名的"人民大會堂"。關於她,一會兒我也會向您做詳細介紹。

好好好,大家現在可以在廣場上拍照留念。拍照前我給大家提個醒,大家儘量避免站在這條中軸線上拍照,旗杆可能會影響您的拍攝效果。另外,大家如果在紀念碑前拍照的話,建議您到紀念碑的那一側去拍,在這邊是逆光,會影響照片的效果。給大家10分鐘時間,拍完照請到這裏集合,我在這裏等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