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導遊歡迎詞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9W

甘肅有五種宗教:伊斯蘭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其中伊斯蘭教和藏傳佛教信仰的人口較多。小編精心爲大家整理了一些導遊詞,僅供參考學習,希望你們喜歡呀。

甘肅導遊歡迎詞

甘肅敦煌陽關介紹導遊詞

陽關位於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外的南湖鄉境內,爲漢武帝開闢河西,列四郡,據兩關”的兩關之一,自古爲絲綢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經關卡,西部邊境之門戶。唐代詩人王維首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更使陽關名揚千古。

陽關建於漢元封四年(前120xx年)左右,曾設都尉管理軍務,自漢至唐,一直是絲路南道上的必經關隘。歷史的久遠使關城烽燧少有遺存,據(元和郡縣誌)載陽關,在縣(壽昌縣)西六裏。以居玉門關之南,故曰陽關。本漢置也,渭之南道,西趣鄯善、莎車。後魏嘗於此置陽關縣,周廢。”巴黎藏敦煌石室寫本(沙州地誌)(P.5034)載:陽關,東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右在(壽昌)縣西十里,今見毀壞,基址見存。西通石城、于闐等南路。以在玉門關南,號日:陽關”(注:古人以山南水北爲陽)。可見唐時陽關已毀,僅存基址。古壽昌城在今敦煌市南湖鄉北工村附近,陽關在壽昌故城西6裏,或10裏處,當指約數而言。專家考證,陽關故址就在今南湖鄉西面對‘古董灘”的流沙地帶。

出敦煌市西南行75公里路程即可到達陽關故址:古董灘”。1943年向達先生在這裏考察時寫道:今南湖西北隅有地名古董灘,流沙壅塞,而版築遺蹟以及陶片遍地皆是,且時得古器物如玉器、陶片、古錢之屬,其時代自漢以迄唐宋皆具,古董灘遺蹟迤邐而北以迄於南湖北面龍首山俗名紅山口下,南北可三四里,東西流沙湮沒,廣闊不甚可考”。1972年酒泉地區文物普查隊於古董道西14道沙渠後,發現大量版築牆基遺址,經試掘、測量,房屋排列整齊清晰,面積上萬平方米,附近有繼續寬厚的城堡垣基。陽關故址當位於此處。

古代陽關向北至玉門關一線有70公里的長城相連,每隔數十里即有烽燧墩臺,陽關附近亦有十幾座烽燧。尤以古董灘北側墩墩山頂上的稱爲陽關耳目”的烽燧最大,地勢最高,保存比較完整。

陽關古塞何以建在這片荒漠之中?考古學家研究發現,陽關佔有一夫當關,萬人莫開”之險要地勢。附近在古代又水源充足,渥窪池和西土溝是最大的獨立水源,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這裏就已成綠洲盆地,有發達的火燒溝文化;漢唐時期,陽關軍士即藉以此水而生息。西土溝平時上游乾涸,下游有泉水匯成水溪北流,時有山洪暴發。洪峯過後,溝岸紛紛塌落,河牀加寬,大量泥沙順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積。泥沙在西北風吹揚搬運下,形成條條沙壟,陽關古城送逐漸被水毀沙埋。

遊客到絲路必到敦煌,到敦煌必到陽關。古蹟並沒有多少好看,關鍵是去憑弔歷史,在想象的空間裏去延續歷史的哀音。陽關附近有一南湖和葡萄長廊,風格殊具,可參觀當地民俗。

甘肅敦煌市榆林窟簡介

榆林窟,俗稱萬佛峽,位於安西縣城西南75公里的榆林河(亦名踏實河)畔,現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洞窟42個,分佈在榆林河東、西兩岸的懸崖峭壁上,東崖31個、西崖11個、壁畫4200平方米,彩塑259身。由於自然和人爲的原因,榆林窟的彩塑原作已所剩無幾,現存彩塑多爲後代重修或重塑。

作爲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其內容、藝術風格以及彩塑、壁畫的製作等方面,都與莫高窟有着密切的聯繫或相同之處,但在許多方面又存在着明顯的差異,並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現存最早的洞窟,建於初唐的17、28、39窟,雖然都是中心柱窟,但與莫高窟北魏時期盛行的中心塔柱窟有着明顯的不同。

唐前期第6窟23米高的大佛窟的型制與莫高窟的大佛窟也不盡相同,顯示了榆林窟初創時期的個性特徵。唐中期的第25窟是一個顯密結合的大乘淨土窟、壁畫保存得非常完好,技藝精湛、藝術手法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莫高窟此時期洞窟中尚無可以與之相比的作品。榆林窟西夏、元時期的洞窟尤爲精彩。西夏第3窟的千手千眼觀音手中所持物件多達140件,其中有冶鐵、釀酒、鏟、鋸、雙尾船等,還首次出現了拉絃樂器的鼻祖胡琴。文殊、普賢經變中的山水畫一改以往背境裝飾的陪襯作用而具有了明顯的獨立性、畫面所氣勢磅礴、意境深遠,是十分罕見的古代山水壁畫精品。西夏第2窟的水月觀音線描精緻、設色富麗、意境高雅,令人賞心悅目、遐思神往。

元代第4窟藏密曼荼羅和多種度母、觀音、文殊、普賢均以外來技法繪製、造型嚴謹,準確,色彩對比強烈、氣氛神祕。特別是榆林窟和所屬的東千佛明顯繪製的6幅玄奘取經圖,十分珍貴。除此之外,榆林窟西夏、元時期的供養人畫像和裝飾圖案也有十分明顯的民族特徵。裝飾圖案除流行的花草、鳥獸、幾何型外,還有以"天""王"等字變化成的圖案,極富創意。

總之,榆林窟具有自身獨特的藝術體系。特別是五代以後,莫高窟藝術呈顯出明顯的衰落趨勢,而榆林窟無論從內容、繪畫風格,還是藝術水準方面,都顯示出其時代特徵和獨到的藝術魅力,從而更加充實了這座寶庫的內涵。

1961年,榆林窟被國務院列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劃歸敦煌文物研究所管轄。

甘肅慶陽北石窟寺導遊詞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歡迎你們到甘肅慶陽北石窟寺觀光旅遊!我很高興能爲大家提供導遊服務,滿足諸位客人的需求,使北石窟寺能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

慶陽北石窟寺與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一樣,屬甘肅早期的一座規模較大的石窟寺,其風格與山西雲岡石窟和河南龍門石窟相近,在中國佛教石代佛教聖地,全面體現了古代隴東佛教活動的興衰與發展。也是古絲綢之路東段上的一顆藝術明珠。

隴東,爲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周先祖曾在董志塬一帶開創了華夏農耕文化的先河。北石窟寺位於董志塬的西側,東北距慶陽地區行署所在地西峯市25公里。這裏古屬雍州,秦屬北地郡,西漢至晉代爲安定郡,北魏時歸涇州,唐代爲寧州,五代、宋時屬原州彭陽縣,元代爲鎮原州,明清屬鎮原縣。其地東抵陝西榆林,西通黑水,南接涇渭,北達賀蘭,自古以來,就是中原地區北達寧夏、內蒙、西抵河西的軍事重鎮和交通要衝。北魏以來,隨着佛教的興盛和開窟造像的風靡,這裏又成了蕭關古道上的一大佛教勝地。據史料記載,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20xx年)涇州沙門劉慧汪聚衆反,詔華州刺史奚康生討之。”康生久爲,及臨州尹,多所殺戮,而乃信向佛道,數舍其居宅以立寺塔,凡歷四州皆有建置。”奚康生在涇州平定了沙門劉慧汪叛亂後,爲了安定民心,鞏固北魏王朝的統治政權,於宣武帝永平二年,大耗民財,命匠呈奇,競工開剖,積節移年,營構乃就”創建了北石窟寺和涇川的南石窟寺。無論奚康生當初開窟建寺的動機如何,足見當時佛事活動之興盛,而隴東的勞動人民竟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聰明的才智,在粗獷的黃土高坡上爲後世留下了一份極爲精美的藝術瑰寶。

北石窟寺自北魏開窟建寺後,歷經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不斷增修擴建,形成了這樣一處規模宏大的石窟羣。宋、清碑文記載,古代寺院、殿宇軒昂、龕像儼然,丹素炫彩、金玉垂輝、佛光普照、僧衆雲集、閣樓峻麗、蔚爲壯觀。歲月悠悠,斗轉星移、清末兵燹。戰亂烽起、寺院建築,付之一炬。僧衆遭戮,佛事廢棄。新中國成立,1959年甘肅文物工作隊在隴東進行文物普查,重新發現了北石窟寺,1963年成立文管所,對這一佛教文化古蹟開始清理保護。寺院現有大小窟龕296個,石雕造像2126尊,碑碣7通,各代遊人題記150餘方。其窟龕分佈密集,形如蜂房,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窟院南北長125米,寬40米,面積爲5000平方米。窟龕分佈的岩石斷面南北長120米、高20米,大小相間,可分三層雕鑿,造像均爲高浮雕和圓雕,形象逼真,風格各異。現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隴東著名的旅遊勝地。

165號窟是北石窟寺最大的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洞窟,位於窟區正中,是北魏永平二年奚康生主持開鑿的七佛窟”。窟門兩側高浮雕兩尊守門天王,其事高5.8米,身着鎧甲,足蹬戰靴,怒目鎖眉,神情威嚴,大有震懾一切邪魔的氣魄。身旁橫臥兩尊雄獅,雖年久殘損,然張口舞爪,威態猶存。

該窟好象一座高大的殿堂,空間宏大,氣勢磅礴。覆鬥式頂,距地面高14米,南北寬21.7米,進深15.7米,平面爲長方形,面積340多平方米。窟內東(正壁)、北、南三壁雕七尊立佛,佛高8米,磨光高肉髻,面相方圓,細眉大眼,鼻大脣厚,體魄雄建,褒衣博帶袈裟,施無畏手印。儼然一派華夏民族偉人的形象。關於七佛圖和七佛造像題材,全國早期開鑿的其他石窟出有實例,然而完整意義上的七佛窟和七佛造像,唯北石窟寺最早最宏偉最有代表性,爲以後七佛窟的興建開創了先例。《魏書·釋老志》簡述佛教經義時,曾說:釋迦前有六佛,釋迦繼六佛而成道,處今賢劫。文言將來有彌勒佛,方繼釋迦而降世。”《增一阿含經》卷四雲:七佛天中天,照明於世間。”這些記載,說明七佛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佛經中的七佛,不但能宣說法教”,照明於世間”,而且可解除”一切衆生的生死病痛之苦。北魏王朝編造七佛的種種功德”,對七佛和彌勒的宣揚是在於極力溝通人神之間的界限。北魏從太祖拓跋硅到宣武帝元屬正好七位皇帝,奚康生稟皇帝即當今如來”之義旨,爲北魏七個正式皇帝大造七佛,一則歌頌佛教歷史,加強佛教正統思想的傳播。二則討好朝廷,歌頌皇帝功德,安撫民衆,鞏固北魏統治政權。因而供俸七佛在當時隴東地區十分盛行。七佛造像成爲北石窟寺的一大特色,從北魏一直延續到晚唐,題材形象十分突出。這說明北石窟寺在隴東古代是一處非常正統的佛教聖地。而當年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隴東勞動人民用自己的雙手,不惜血汗來雕鑿如此宏偉、衆多的七佛像,也寄託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種種願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