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旅遊美景導遊詞(精選1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7.7K

廣西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1

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儀山、沉水山,簡稱象山,位於廣西桂林市內桃花江與灕江匯流處,是桂林名山之一,主要景點有水月洞、象眼巖、普賢塔、宏峯寺及寺內的太平天國革命遺址陳列館等。附近還有隋唐開元寺僅存的舍利塔。水月洞緊靠江邊,灕水流貫其間,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又如象鼻飲水灕江,景緻極佳,唐宋以來即爲遊覽勝地。宋薊北處士《和水月洞韻》詩:“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形象地描繪了這一景緻。國家首批4A級景區,位於桂林市濱江路,桃花江與灕江的交匯處,2、23、16、57、58、88路公交車可到達。佔地11.88萬平方米,屬於喀斯特地貌自然風景區,因山形酷似一匹豪飲江水的巨象而得名。早在唐宋就成爲著名遊覽勝地,有1000多年的遊覽史。

廣西旅遊美景導遊詞(精選13篇)

象鼻山在桃花江與灕江匯流處,西距文昌橋200米。海拔200米,高出江面55米,長108米,寬100米,山體面積1.3公頃。由3.6億年前海底沉積的純石灰岩組成,酷似一頭巨象伸長鼻子吸飲江水。其神奇,首先是形神畢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間造就一輪臨水皓月,構成“象山水月”奇景。因此,象山成了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徵,桂林乃至廣西地方產品多以象山作爲標記。

水月洞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間。距今1.2萬年前,地殼擡升,灕江縮小,加速了水月洞的發育,形成一個東西通透的圓洞。長17米,寬9.5米,高12米,面積約150平方米。水月洞洞口朝陽,亦名朝陽洞。但洞在水上,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所以水月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與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對,一懸於天,一浮於水,形成“灕江雙月”的奇特景觀。

明代詩人孔鏞寫道:“象鼻分明飲玉河,西風一吸水應波。青山自是饒奇骨,白日相看不厭多。”這一百看不厭的象鼻山位於城南灕江和桃花江的江流匯合處。山形酷似一頭巨象,伸長鼻子臨江吸水,因而得名。象鼻與象身之間的大洞,便是著名的水月洞。范成大說它“其形正圓,望之端整如月輪”。水月洞裏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則構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象山水月”奇觀,使歷代詩人吟詠不止。洞內外崖有古代石刻文物五十餘件,其中以宋代愛國詩人張孝祥、范成大和陸游的作品最爲有名。陸游雖然沒有到過桂林,但對這裏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他把詩和信札寄給當時任昭州(今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太守的朋友杜思恭。杜思恭則“命工刻與崖石,與世人共之”。

象鼻山的山腳有石級小路通上山頂。山頂平展,綠樹成蔭,當年太平軍在此架炮攻城。在山頂的東端有明代的實心磚塔,因嵌有普賢菩薩像而得名普賢塔。塔身好似圓形寶瓶,又像劍柄,又有人稱之爲瓶塔或劍柄塔。

象鼻山的南麓有近年改建的始創與唐代的雲峯寺,寺內陳列着太平天國的歷史文物。在寺的西面是一座舍利塔,這裏原來還有個開元寺。唐代的鑑真和尚第五次東渡日本失敗,漂到海南島,在北歸的途中,經過桂林時,居住於開元寺,在此主持大典,-傳經。可惜古寺早廢,只留下這座佛塔敘說當年盛事。象鼻山,景色優美,是桂林山水的象徵和桂林城的標誌,最令中外遊人喜愛。

廣西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2

德天瀑布位於大新縣歸春河上游,距中越邊境53號碑約50米,離自治區首府南寧市約208公里。主體瀑布寬100米,縱深60米,落差70米,與越南的板約瀑布連爲一體,瀑布總寬208米,是東南亞最大的天然瀑布,也是世界第二大跨國瀑布。

遊德天景區,首數德天瀑布。德天瀑布位於大新縣歸春河上游,距中越邊境53號界碑約50米。清澈的歸春河是左江的支流,也是中越邊境的國界河,德天瀑布則是它流經浦湯島時的傑作。浩浩蕩蕩的歸春河水,從北面奔涌而來,高崖三疊的浦湯島,巍然聳峙,橫阻江流,江水從高達50餘米的山崖上跌宕而下,撞在堅石上,水花四濺,水霧迷朦,遠望似縞絹垂天,近觀如飛珠濺玉,透過陽光的折射,五彩繽紛,那嘩嘩的水聲,振盪河谷,氣勢十分雄壯。瀑布寬100多米,縱深60多米,落差近50米,是東南亞最大的天然瀑布,也是世界第二大跨國瀑布,被國家定爲特級景點。它與越南的板約瀑布連爲一體,就像章一對親密的姐妹。中越邊民在瀑布的下游,進行着邊貿往來,以前是肩挑人扛,現在已用車船運載了。

德天瀑布位於廣西南寧地區邊陲大新縣,在中越邊境交界處,歸春河上游,瀑布寬100米,高40米,氣勢磅礴、銀瀑飛瀉、三級跌落,蔚爲壯觀。若與緊鄰的越南板約瀑布相連,堪稱爲世界第二大跨國瀑布。

瀑布上游,河水時急時緩,時分時合,迂迴曲折,於參天古木間,花草掩映,百鳥低徊,江水忽遇斷崖,飛瀉而下。恰似一巨大銀練,高懸於峽谷之上。站在瀑布之下,水氣蒸騰,上接雲漢,其滾滾洪流,折而復聚,飛瀉而下,連衝三關。濤聲迴盪于山間,聲若巨雷,數裏可聞,仰望瀑頂,羣峯若浮動,巨瀑如海傾,水沫飛濺,如萬斛明珠,若遇晴日,彩虹橫跨瀑布,爲雄奇的瀑布增加了幾分嬌媚。其魄力,其氣勢,其風采,震魂攝魄,搖動心旌。

德天瀑布雄奇瑰麗,變幻多姿,碧水長流,永不涸歇。瀑布四季景色不同,春天凌草泛青,山花吐豔,瀑布四周被鑲起五彩繽紛的花邊;秋天梯田鋪金,層林盡染,高掛的銀簾霧氣沖天;冬天瓊珠閃閃,玉液潺瀑,山風把細流吹得飄飄灑灑;夏天激流如龍,排山倒海,似萬馬奔騰而來。

廣西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3

樂滿地主題樂園佔地90公頃,是樂滿地度假世界第一期工程投資最大的項目,且在20xx年度通過了ISO9001質量認證及ISO14001環境認證,同時又被國家旅遊局評爲“AAAA”景區。

園區共有五大主題區:歡樂中國城,美國西部區,夢幻世界區,海盜村,南太平洋區及森林遊樂區。園區裏所有的服裝,餐飲,景觀,表演及遊樂設施,都與各區的主題有關。它是一個刻意營造不同時空背景的遊樂場所,讓你置身其中,亦真亦假,享受在主題區猶如進入時空隧道中模擬環境所提供的樂趣。

樂滿地主題樂園引進國際級大型遊樂園的設計,拮取世界各地的夢幻情境。在樂滿地的夢幻王國中有:時空交錯的歡樂中國城、驚險刺激的美國西部區、奇妙魔幻的夢幻世界區、充滿神祕的海盜村、熱情洋溢的南太平洋區將帶人進入時光隧道體驗奇幻多變的精彩樂趣。

小木屋區。依山勢而建了數十座造型獨特的小木屋,晨露晚鐘,推窗臨湖,樹木繁茂,果樹成林。春天桃李爭豔,綠柳成行;夏季夾竹桃怒放,碧水紅花;秋天丹桂飄香,一片金黃;寒適冬霜雪壓枝,臘梅競秀。在這裏,一年四季都能看到不同的景色,令人心曠神怡。小木屋有歐式、日式兩種建築風格,木屋內部按四星級酒店客房標準,併爲旅遊者提供全方位服務。

露營平臺區。內有160座露營平臺,5座大營火場,是遊客進行燒烤及焰火活動的極佳場所。在露營平臺裏,配備了帳篷、睡袋等一整套野營裝備。

森林遊樂區。遊客可玩驚心動魄的霹靂滑車、挑戰極限的人工滑草場、體能攀爬。在遊樂區內,遊人還可感受風徑通幽的情人步道,匠心獨具的親水渠道,爛漫璀璨的茶花谷,一線情牽的月老閣。遊樂區內建造了一座全國最長的侗家風雨橋,全長108米。風雨橋及湖上古色古香的畫舫,與周圍景觀渾然一體,將整個森林度假村的獨特魅力展現無餘。

高爾夫俱樂部。桂林樂滿地高爾夫球場,現爲廣西最大,也是全國唯一的國際標準18洞美式丘陵球場。球道全長7084碼,標準桿爲72杆。球隊場自1997年開始動工興建,一直都以符合美車USGA的規定爲建場原則。球隊場豪華舒適,讓前來打球的球友都有賓至如歸的感受。

休閒度假酒店。爲五星級酒店,主樓爲地下一層和地面六層。地下一層主要是一些娛樂設施,如舞廳、KTV、三溫暖、按摩中心、娛樂室等。地上一層設有:大堂、中西餐廳、商場。此外尚設有商務中心,以及可容納400人的大型會議中心。二樓以上設有客房368間,其中三套4套,雙套間17套,其餘爲標準間。主樓外設有室外游泳池、網球球場及一個大型花園,爲遊客營造了一個可全身心融入大自然的休閒度假環境。

廣西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4

桂林市象山景區位於城市中心,它包括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三座山相距不過二三千米,瀕臨灕江,半枕陸地,半沉江流,山水相依,是桂林山水的精華。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秀,加之千年的開發遊覽,早已成爲一方旅遊勝地,遠近文明。

早在隋唐時期,桂林城中諸山就留下了古人尋芳覽勝的足跡,吟詠贊美的詩篇。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更是出現過車馬爲之堵塞的遊覽盛況,那滿山遍佈的摩崖石刻造像就是最好的歷史見證。在宋代桂林環城遊覽水系中,三座名山更是重要節點,古人或由此乘舟,或系舟登岸,或泊舟山岩水洞,掃葉烹茶,把酒臨風,覽山水之色,探巖洞之奇。時移世易,滄海桑田,許多盛極一時的名山沉寂了,但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三座名山遊覽之勝卻千年不衰。我們是否還記得,在剛剛過去的二十世紀的後半葉,對桂林山水的集體記憶,或者說高度概括是什麼?回答是“三山兩洞一條江”。與古人的文雅情趣相比,這樣的歸納或許過於直白,但它畢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代表了桂林山水的含義並主導着桂林的旅遊,其中的“三山”就是指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

“三山”中的象鼻山位於桂林城南的灕江西濱,桃花江與灕江的交匯處,是桂林城的象徵,桂林的城徽即以象鼻山爲標誌,也簡稱象山。象山海拔220米,高出水面55米,由3億6千萬年前海底沉積的純石灰岩組成。山形孤拔陡峭,岩石古蒼。在象鼻與象腿之間有一水月洞,有如一輪明月靜浮水上,形成著名的“象山水月”。此景集清山、秀水、奇洞、美石、倒影於一體,成爲歷代詩人吟詠不絕的千古題材,是遊人至桂的必遊之地。

“三山”中的伏波山位於桂林城中心東北部,孤峯突起,海拔213米,半枕陸地,半插灕江。山體高出平地63米,陡然直立,如刀劈斧削一般,尤其是臨江一面,給人以壁立千仞之感。灕江流經此地,被山體阻擋,形成巨大的匯流,古人取其“麓遏瀾洄”,制服波濤之意,稱其爲伏波山。而民間傳說伏波山的得名則是因爲漢代伏波將軍馬援曾於此山射箭退敵,削石試劍的緣故。

“三山”中的疊彩山位於桂林市中心偏北部,由三億六千七百萬年前沉積的石灰岩和白雲質灰巖組成,石質堅硬,岩層呈薄層、中厚層及厚 層狀,一層層堆疊起來,如同堆緞疊錦,唐代文學家元晦因“按《圖經》,山以石文橫布,彩翠相間,若疊彩然”,因而將其命名爲疊彩山。

天生麗質的桂林經過了世紀之交的城市大建設,觸目皆景,一橋一路,一花一樹,一江一湖,皆有可觀。加之桂林旅遊圈的景點開發,桂林的旅遊景觀更是異彩紛呈,早已不是一句話能概括,更不是“三山兩洞一條江”所能涵蓋。但當我們歷數桂林的觀光景緻時,我們發現,桂林的“三山兩洞一條江”仍然是桂林旅遊線路的軸心。備受世人矚目、獨具桂林特色的兩江四湖景區,更是將三座名山納入了它的範圍,灕江從象鼻山到疊彩山段遊程更是兩江四湖遊覽、尤其是夜遊的高潮和重點。

廣西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5

靖江王城位於桂林市市中心獨秀峯下,廣西師範大學內。爲明代靖藩府城,又因南明永曆帝朱由榔蒙塵曾駐蹕在此,故又稱“皇城”。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封其任孫朱守謙爲靖江王,就藩於此。五年始建王府,二十六年築府城。府第建築悉依藩王規制。主體佈局有承運門、承運殿、寢宮、左宗廟、右社壇。主體兩側有衆多的廳堂樓閣、書屋軒室。獨秀峯東北麓的月牙池還辟作亭臺橋榭相連的御花園。城垣東南西北四門,名爲:體仁、端禮、遵義、廣智,南北長556.6米,東西寬335.5米,通高7.92米,厚5.5米,內外警以方石,內充片石澆灰漿。所有建築系大式歇山頂,紅牆碧瓦。靖江王室在這裏繁衍子孫11代,襲王14人,歷 270餘年,是有明一代封藩最長的一支。清順治九年(1652),農民軍李定國攻克桂林,清定南王孔有德將王府焚燬自歿。現保存府第的門、殿、宮須彌座臺基及石雕欄柱、陛階和城垣。1988年起修復城埃及馬道。

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侄孫朱守謙爲靖江王后,此處設爲藩邸。朱守謙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開始建府,歷時20xx年才完工。它有承運門、承運殿、寢宮,左建宗廟,右築社壇,亭臺閣軒,堂室樓榭,無所不備,紅牆黃瓦,雲階玉壁,輝煌壯觀。王城周圍是3里長的城恆,內外以方形青石修砌,十分堅固。城開東南西北四門,分別命名爲“體仁”(東華門)、“端禮”(正陽門)、“遵義”(西華門)、“廣智”(後貢門)。堅城深門,氣勢森嚴。桂林王城先後經歷了14代靖江王,後來被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所佔而成爲定南

靖江王城(16張)王府。農民軍李定國攻克桂林後,孔有德縱火0,使有250多年的王城化爲焦土。現在王城尚完好,還有承運門、承運殿的臺基、石欄和雲階玉陛供人遊覽。 靖江王城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孫朱守謙-爲靖江王時修造的王城。據明代黃佐《廣西藩封志》記載, 王城闢有四門, 南日端禮(後改正陽), 北迴廣智(後稱後貢); 東日體仁(後謂東華); 四日遵義(後改西華)。城垣左爲宗廟, 右爲社稷。城內有承運門, 承運殿。圍繞宮殿主體建築, 還廣建樓堂廳院, 亭閣軒室, 構成一個舍碧輝煌、規模宏大的建築羣。獨秀峯挺拔俊秀, 矗立城中。山上建有玄武閣, 觀音堂, 三客廟、三神祠等。

廣西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6

遇龍河位於廣西桂林市陽朔縣的一條河,是指白沙世外桃源至大榕樹工農橋段,長約16公里,寬38-61米,深0.5-2米,常年水質清澈,水流緩緩。遇龍河兩岸山峯清秀迤邐,連綿起伏,形態萬千,江岸綠草如茵,翠竹蔥鬱,樹木繁蔭。遇龍河的水如同綠色的翡翠,清澈透亮,魚兒閒遊,水筏飄搖,一一可見。微風拂過水麪,泛起陣陣漣漪,如同小提琴奏出的音符,靜靜的,輕輕的。

遇龍河是灕江在陽朔境內最長的一條支流,全長43.5公里,流域面積158.47平方公里,流經陽朔縣的金寶、葡萄、白沙、陽朔、高田等5個鄉鎮、20多個村莊,人稱"小灕江",不是灕江勝似灕江。尤其是從遇龍橋到工農橋15.36公里水程,有28道堰壩,景點百餘處,整個遇龍河景區,沒有任何所謂現代化建築,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痕跡,沒有任何一點都市喧囂,一切都是那麼原始、自然、古樸、純淨,實爲桂林地區最大的純自然山水園地。如果把灕江比成"大家閨秀",那麼遇龍河則是讓人怦然心動的"小家碧玉",人們也稱"小灕江。

國內外專家一致確認,"遇龍河是世界上一流的人類共有的自然遺產。"遇龍河兩岸一派田園風光,賞心悅目。天平綠洲、情侶相擁、平湖倒影、夏棠勝境、雙流古渡、夢幻河谷等等,讓人彷彿進入了天人合一的詩意境界,返璞歸真的自由天地。

遇龍河是灕江在陽朔境內最長的一條支流,全長43.5公里,流域面積158.47平方公里,流經陽朔縣的金寶、葡萄、白沙、陽朔、高田等5個鄉鎮、20多個村莊,人稱“小灕江”,不是灕江勝似灕江。尤其是從遇龍橋到工農橋15.36公里水程,有28道堰壩,景點百餘處,整個遇龍河景區,沒有任何所謂現代化建築,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痕跡,沒有任何一點都市喧囂,一切都是那麼原始、自然、古樸、純淨,實爲桂林地區最大的純自然山水園地。如果把灕江比成“大家閨秀”,那麼遇龍河則是讓人怦然心動的“小家碧玉”。

國內外專家一致確認,“遇龍河是世界上一流的人類共有的自然遺產。”遇龍河兩岸一派田園風光,賞心悅目。天平綠洲、情侶相擁、平湖倒影、夏棠勝境、雙流古渡、夢幻河谷等等,讓人彷彿進入了天人合一的詩意境界,返樸歸真的自由天地。

廣西最著名的三座古橋――遇龍橋、仙桂橋、富里橋都在遇龍河景區;而被譽爲“將軍府第”、“進士樓閣”的舊縣村就在遇龍河畔;唐代歸義縣遺址、潘莊遺址、徐悲鴻畫室、明清時期留下的古宅民居,使人頓生懷古憶舊之情。不過,最刺激、浪漫、瀟灑的還是漂游遇龍河,竹排過壩,驚險刺激;盪舟平湖,輕鬆愉悅,被人們視爲擋不住的誘惑,酷煞人的時尚。人們只用一個字來形容漫遊遇龍河的感覺:那就是:“爽”!

遇龍河是灕江在陽朔境內最長的一條支流,全長43.5公里,流域面積158.47平方公里,流經陽朔縣的金寶、葡萄、白沙、陽朔、高田等5個鄉鎮、20多個村莊,人稱“小灕江”。

整個遇龍河景區是桂林地區最大的純自然山水園地。從遇龍橋到工農橋15.36公里水程,有28道堰壩,景點百餘處,各景點沒有人工雕琢痕跡、都市喧囂,保持着原始、自然、古樸與純淨。國內外專家一致確認,“遇龍河是世界上一流的人類共有的自然遺產。”

遇龍河兩岸一派田園風光,賞心悅目。遊覽該景區可領略到可最美的山水田園風光和地方上千年的歷史文化。主要有廣西最著名的三座古橋——遇龍橋、仙桂橋、富里橋;遇龍河畔被譽爲“將軍府第”、“進士樓閣”的舊縣村;使人頓生懷古憶舊之情的唐代歸義縣遺址、潘莊遺址、徐悲鴻畫室、明清時期留下的古宅民居等。

桂林山水是“大家閨秀”,遇龍河是“小家碧玉。這裏更平靜,更舒適。灕江,江寬山高讓人讚歎,這裏水小山小兩岸盡是田間樹影更輕柔些。

富里橋:位於遇龍河上游,石結構單拱,長30米,寬5米,高10米,築於明代永樂年間,距今約500餘年歷史,造型美觀,水中倒影恰似一滿月。橋頭各有古樹一株,立橋頭觀田野,青山環抱,綠水繞莊,河壩浪花滾滾、溪水潺潺,田疇井然,阡陌如織,令人陶醉留連,是觀賞田園風光的最佳處。

古城遺址:遇龍河畔,仙桂橋上游約100米,有一四方泥壘城牆爲歸義古城遺址。史料記載:唐武德四年(公元620_年),陽朔縣分置歸義縣設縣址於此,貞觀元年(公元620_年)廢。遺址佔地39餘畝,現存有城牆。遺址對岸有一川巖,登巖憑眺,水天一碧,達10餘公里,巖內氣候冬暖百夏涼,不燥不溼,是天然讀書靜養之地,清咸豐年間桂林進士唐墨香曾在此講學;遺址東邊山有一東暉巖,巖內一溪流出,水質清瑩,經冬不涸。

八仙岩:隱藏在遇龍河畔遇龍村前的山峯中,明代有人題“懷安境”於石壁上,上有石洞坦平如室,寬約丈餘,層巖重疊如樓。洞內有形如圓月的扁石門;下又有七個小洞,深不可測。可謂洞中有洞,天外有天。

廣西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7

潿洲島位於北海市東南面的0大海中,距北海市36海里,由南至北長65公里,由東至西寬6公里,面積25平方公里,島的最高海拔79米,島上住有20xx多戶人家,16000多人口,85%以上都是客家人,島上不但氣候宜人,資源豐富,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四季如春,氣候溫暖溼潤,富含負氧離子的空氣清新宜人,具備世界旅遊界向注的“三S(海水sea、陽光sun、沙灘sand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的島嶼;故素有“大蓬萊”仙島之稱。

潿洲島與北海銀灘隔海相望,爲人山噴發堆凝而成,是中國最大的、最年青的火山島,潿洲島海蝕、海積及溶岩景觀奇特,其沿海海水碧藍見底,海底活珊瑚、名貴海產瑰麗神奇,種類繁多;南部海蝕火山港灣奇特優美,沙灘迷人,邊漫步邊拾海螺、撿貝殼。其龜豕拱碧、滴水丹屏爲北海景中二景。島上濃廕庇日,四季飄香。三婆廟、聖母廟和天主等建築各具特色。島民熱情好客,勤勞淳樸,古風可擷。1994年被闢爲省級旅遊度假區。

斜陽島位於潿洲島東南海面上,亦由火山噴發堆積形成,距潿洲島9海里,距北海市區44海里,面積1.89平方公里。因從潿洲島可觀太陽斜照此島全景,又因該島橫亙在潿洲島東南面,南面爲陽,故稱斜陽島。狀似一朵盛開的蓮花,中部凹陷,四周凸出。沿岸陵巖壁立下臨深淵,飛鯊怪魚,貝類珊瑚清晰可見。島上冬暖夏涼,野花繁多,森林原始,山徑迷離,海蝕、海積及溶岩景觀奇特,是尋幽探險的樂園。

斜陽島上住着20xx多客家人,島民熱情好客,民風民俗淳樸。島上目前沒設菜市場,沒有小偷,各家各戶捕撈回來的魚,吃不完,就放在岸邊海水裏,隨用隨取。到斜陽島來旅遊,可欣賞到形似原始生活的情調。

漫步島上,那濃郁的宗教氣氛,原始古樸的海島風情令人流連忘返。比較著名的景點有青蟹抱甌、龜豕拱碧、天主教堂、海底綵帶、島上觀日出、滴水丹屏及三婆廟和湯顯祖觀海處等。

目前,潿洲島上有爲旅遊者提供的配套服務設施,北海至潿洲島每天有往返輪班。

廣西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8

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龍脊梯田景區,那麼在這之前,大家知道哪些關於龍脊梯田的信息呢?恩,沒錯,它確實是有“世界梯田之冠”的美稱。

在遊覽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龍脊梯田吧。龍脊梯田始建於元朝,成形於明朝,完工於清朝,距今已有近7_年的歷史。龍脊梯田距龍勝縣城22公里,距桂林市區103公里,景區面積共66平方公里,主要是以平安壯族梯田和金坑紅瑤梯田爲主體向周邊村寨輻射的梯田羣體。梯田分佈在海拔300至1100米之間,坡度大多在26至35度之間,最大坡度達50度。梯田羣如鏈似帶,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層層疊疊,高低錯落,集壯美與秀麗爲一體,堪稱天下一絕。從高處望去,梯田的優美曲線一條條、一根根、或平行或交叉,蜿蜒如春螺、披嵐似雲塔,顯示了動人心魄的曲線美,龍脊開山造田的祖先們當初肯定沒有想到,他們爲了生存用血汗和生命開闢出來的梯田,竟變成了如此嫵媚瀟灑的世界曲線。其線條行雲流水,瀟灑柔暢;其規模磅礴壯觀,氣勢恢宏,有“世界梯田之冠”的美譽,比起精緻的巴厘島德格拉朗梯田壯麗許多,是中國南方農耕文明的集中體現。

雖然它的規模磅礴壯觀,但有趣的是,在這浩瀚如海的梯田世界裏,最大的一塊田不過一畝,大多數是隻能種一二行禾的“帶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塊田”的碎田塊,有個笑話這樣形容每塊田的小:有個地主要農夫耕完山腳的206塊田,農夫把地耕完後,數來數去一共只有205塊田,怎麼也找不到那最後一塊,無奈之下,農夫準備回家,可是當他拾起了地上的蓑衣,這才發現原來還有一塊田被蓋住了,因此,這裏還有“蓑衣蓋過田”的說法。而且啊,龍脊梯田的景色還會隨着一年四個季節的更替而變幻無窮,各顯神韻,春來,水滿田疇,如串串銀鏈山間掛;夏至,佳禾吐翠,似排排綠浪從天瀉;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頂玉宇;隆冬,雪兆豐年,若環環白玉砌雲端。這種景象可以稱得上是人間的一大奇觀,告訴您一個小祕密,領略龍脊梯田魅力的最佳時機是農曆“芒種”和“中秋”兩個時節的前後。您知道這是爲什麼嗎?對,沒錯,因爲“芒種”爲當地村民的春耕時節,但見雲霧瀰漫於閣樓梯田間,如鏡的梯田中點綴着耕牛、衣着火紅的耕者、碧綠的秧苗,絕對是一幅氣勢磅礴的寫意畫境;而在“中秋”時的秋收時節,漫山鋪金,層層梯田若級級金階,梯田環繞的山峯又似座座金塔,那綿延起伏的山,一級一級蜿蜒的梯田,像天與地之間一幅幅巨大的抽象畫。看見這種景色,遊客的心靈都會被深深地震撼,他們敬畏於人們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的堅強意志,也折服於人們在認識自然和建設家園中所表現出來的智慧和力量。

龍脊梯田包括平安北壯梯田和金坑紅瑤梯田兩個景區。兩處梯田既有大刀闊斧的砍削,又有絲絲入扣的精雕細啄;既顯得氣勢磅礴,又含着清秀的藝術情調。由於山行各異,呈現兩種互不雷同的詩域畫境。兩者一南一北如雙壁輝映,分別構成北壯和紅瑤兩個文化空間,可謂組合巧妙,相互輝映。

平安梯田橫跨平安和龍脊兩個行政村,宛如一條行進中的巨龍,騰越在一個四五里長的坡面上,騰越出一種叱吒風雲的野性力量。平安梯田內有“九龍五虎”和“七星伴月”兩個獨特的景觀。“九龍”指龍脊主脈在這裏分出來的九條小山樑,“五虎”指這裏五個略微凸起的小山頭。“九龍”、“五虎”全部被梯田所盤繞。“七星”指當初開田時特意留下來的七個小山包,7個小山包分別疊立在7塊田的中央,遠遠望去像七顆閃爍的星星,守護着龍脊那塊彎彎的月亮田。因爲“九龍五虎”和“七星伴月”的存在,使得平安梯田像田園一樣景中有景,平添許多情趣和意味。

平安梯田是廣西北部壯族文化的載體,金坑梯田則是紅瑤風情的搖籃。龍脊壯、瑤人民像修築梯田,保持水土一樣精心保護這裏瑰麗多姿的民族文化。這裏有被梯田擁在懷裏、被水光映照、被雲影拂弄、被空靈成天上空闋的吊角木樓,有似梯田一般延綿不絕、飲唱不熄的山歌,有別具一格的民族服飾,有奇特的風俗,有釀香的水酒。所以這一切,都和高山、森林、雲海在一起,構成龍脊梯田深厚的文化內涵。

好了,各位遊客朋友們,看了龍脊的自然風光,現在小雷爲大家介紹一下龍脊四寶吧,這一寶呢,就是龍脊香糯,它也是釀造龍脊水酒的主材,是隻有在龍脊才吃得到的哦;這二寶呢,就是有着“東方魔水”美譽的龍脊水酒,它是用土製酒藥釀造密封后兌衝甘泉而成,芳醇爽口,潤脾生津,營養豐富。人說龍脊十三寨人,肌膚紅潤,健康長壽,是常年飲食佳釀之故;三寶就是龍脊辣椒,它產於龍脊景區海拔800米以上的雲霧山中,椒呈牛角形,顏色鮮豔、肉厚籽少、辣味濃、香味獨特誘人,除富含辣椒素和揮發性芳香油外,還含多種人體所需的維生素,食後開胃提神,驅寒除溼,增進食慾,是獨特的佐料佳品;第四寶就是龍脊雲霧茶了,龍脊雲霧茶品質優良,是中國28大名茶之一,在乾隆年間曾爲貢品,各位遊客朋友們知道原因嗎?這是因爲呀,雲霧茶茶園有着獨特的地理環境,茶園海拔高度在八百米以上,屬亞熱帶季風區,受冷暖空氣交替影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有機物含量高,日照短,終年流水潺潺,雲霧繚繞,無任何污染,這可是形成優質茶的理想之地。所以啊,有很多人十分羨慕此地極得老天之眷顧。

好了,各位遊客朋友們,今天對龍脊梯田的講解就此結束了,大家現在可以自由參觀一下景區,1個小時候我們在此集合,謝謝!

廣西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9

潿洲島位於北海市東南面的0大海中,距北海市36海里,由南至北長65公里,由東至西寬6公里,面積25平方公里,島的最高海拔79米,島上住有20xx多戶人家,16000多人口,85%以上都是客家人,島上不但氣候宜人,資源豐富,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四季如春,氣候溫暖溼潤,富含負氧離子的空氣清新宜人,具備世界旅遊界向注的“三S(海水sea、陽光sun、沙灘sand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的島嶼;故素有“大蓬萊”仙島之稱。

潿洲島與北海銀灘隔海相望,爲人山噴發堆凝而成,是中國最大的、最年青的火山島,潿洲島海蝕、海積及溶岩景觀奇特,其沿海海水碧藍見底,海底活珊瑚、名貴海產瑰麗神奇,種類繁多;南部海蝕火山港灣奇特優美,沙灘迷人,邊漫步邊拾海螺、撿貝殼。其龜豕拱碧、滴水丹屏爲北海景中二景。島上濃廕庇日,四季飄香。三婆廟、聖母廟和天主等建築各具特色。島民熱情好客,勤勞淳樸,古風可擷。1994年被闢爲省級旅遊度假區。

斜陽島位於潿洲島東南海面上,亦由火山噴發堆積形成,距潿洲島9海里,距北海市區44海里,面積1.89平方公里。因從潿洲島可觀太陽斜照此島全景,又因該島橫亙在潿洲島東南面,南面爲陽,故稱斜陽島。狀似一朵盛開的蓮花,中部凹陷,四周凸出。沿岸陵巖壁立下臨深淵,飛鯊怪魚,貝類珊瑚清晰可見。島上冬暖夏涼,野花繁多,森林原始,山徑迷離,海蝕、海積及溶岩景觀奇特,是尋幽探險的樂園。

斜陽島上住着20xx多客家人,島民熱情好客,民風民俗淳樸。島上目前沒設菜市場,沒有小偷,各家各戶捕撈回來的魚,吃不完,就放在岸邊海水裏,隨用隨取。到斜陽島來旅遊,可欣賞到形似原始生活的情調。

漫步島上,那濃郁的宗教氣氛,原始古樸的海島風情令人流連忘返。比較著名的景點有青蟹抱甌、龜豕拱碧、天主教堂、海底綵帶、島上觀日出、滴水丹屏及三婆廟和湯顯祖觀海處等。

目前,潿洲島上有爲旅遊者提供的配套服務設施,北海至潿洲島每天有往返輪班。

廣西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10

桂林市象山景區位於城市中心,它包括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三座山相距不過二三千米,瀕臨灕江,半枕陸地,半沉江流,山水相依,是桂林山水的精華。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秀,加之千年的開發遊覽,早已成爲一方旅遊勝地,遠近文明。

早在隋唐時期,桂林城中諸山就留下了古人尋芳覽勝的足跡,吟詠贊美的詩篇。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更是出現過車馬爲之堵塞的遊覽盛況,那滿山遍佈的摩崖石刻造像就是最好的歷史見證。在宋代桂林環城遊覽水系中,三座名山更是重要節點,古人或由此乘舟,或系舟登岸,或泊舟山岩水洞,掃葉烹茶,把酒臨風,覽山水之色,探巖洞之奇。時移世易,滄海桑田,許多盛極一時的名山沉寂了,但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三座名山遊覽之勝卻千年不衰。我們是否還記得,在剛剛過去的二十世紀的後半葉,對桂林山水的集體記憶,或者說高度概括是什麼?回答是“三山兩洞一條江”。與古人的文雅情趣相比,這樣的歸納或許過於直白,但它畢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代表了桂林山水的含義並主導着桂林的旅遊,其中的“三山”就是指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

“三山”中的象鼻山位於桂林城南的灕江西濱,桃花江與灕江的交匯處,是桂林城的象徵,桂林的城徽即以象鼻山爲標誌,也簡稱象山。象山海拔220米,高出水面55米,由3億6千萬年前海底沉積的純石灰岩組成。山形孤拔陡峭,岩石古蒼。在象鼻與象腿之間有一水月洞,有如一輪明月靜浮水上,形成著名的“象山水月”。此景集清山、秀水、奇洞、美石、倒影於一體,成爲歷代詩人吟詠不絕的千古題材,是遊人至桂的必遊之地。

“三山”中的伏波山位於桂林城中心東北部,孤峯突起,海拔213米,半枕陸地,半插灕江。山體高出平地63米,陡然直立,如刀劈斧削一般,尤其是臨江一面,給人以壁立千仞之感。灕江流經此地,被山體阻擋,形成巨大的匯流,古人取其“麓遏瀾洄”,制服波濤之意,稱其爲伏波山。而民間傳說伏波山的得名則是因爲漢代伏波將軍馬援曾於此山射箭退敵,削石試劍的緣故。

“三山”中的疊彩山位於桂林市中心偏北部,由三億六千七百萬年前沉積的石灰岩和白雲質灰巖組成,石質堅硬,岩層呈薄層、中厚層及厚 層狀,一層層堆疊起來,如同堆緞疊錦,唐代文學家元晦因“按《圖經》,山以石文橫布,彩翠相間,若疊彩然”,因而將其命名爲疊彩山。

天生麗質的桂林經過了世紀之交的城市大建設,觸目皆景,一橋一路,一花一樹,一江一湖,皆有可觀。加之桂林旅遊圈的景點開發,桂林的旅遊景觀更是異彩紛呈,早已不是一句話能概括,更不是“三山兩洞一條江”所能涵蓋。但當我們歷數桂林的觀光景緻時,我們發現,桂林的“三山兩洞一條江”仍然是桂林旅遊線路的軸心。備受世人矚目、獨具桂林特色的兩江四湖景區,更是將三座名山納入了它的範圍,灕江從象鼻山到疊彩山段遊程更是兩江四湖遊覽、尤其是夜遊的高潮和重點。

廣西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11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壯鄉——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行政區域總面積23.67萬平方千米,分設爲14個地級市,12個民族自治縣,世居着壯、漢、苗等12個民族,總人口爲4800多萬人。是中國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中唯一的沿海省區,是西南部便捷的出海通道。 廣西位於全國地勢第二臺階中的雲貴高原東南邊緣,地勢自西向東南傾斜。廣西地形特徵:周高中低,狀若盆地,山地多,平原少,喀斯特地貌廣佈,山水獨秀。廣西具有沿海沿邊沿江的區位優勢同時處於中國的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是西南 西北地區最便利的出海通道,也是重要的經濟樞紐。

廣西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廣西曆史源遠流長。距今1萬----5萬年前,就有白蓮洞人、柳江人、甑皮巖人、麒麟山人生活在廣西的土地上。在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廣西屬於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廣西名稱由此而來。到了明朝時期,叫廣西承宣布政使司,廣西名稱由此固定下來。又到了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

廣西交通順暢。民航有6個機場,168多條航線;鐵路有5條國家幹線公路,在水路方面,廣西常年通航的河流有40多條,其中西江航運還被譽爲“黃金水道”。

廣西旅遊資源豐富獨特。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中國第一灘的北海銀灘、富有南國情調的邊關攬勝、多姿多彩的壯、瑤、苗等少數民族風情、世界長壽之鄉的盤陽河流域、被譽爲亞洲第一大跨國瀑布的大新德天瀑布、神奇的百色大天坑羣等等。廣西的動植物也十分豐富多彩而又珍稀,如廣西獨有的白頭葉猴、金花茶等。廣西的礦產資源也很富有。品種多,儲量大。

廣西農副產品非常豐富。四大風味地方名菜;風味小吃。 廣西的土特產可多了去了像合浦珍珠、柳州奇石、陽朔畫扇等工藝品,金嗓子喉寶、桂林西瓜霜等中成藥,柑桔、容縣沙田柚等果品,桂花茶、橫縣茉莉花茶等茶類,還有東園家酒、西山乳泉酒等酒類。

廣西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12

桂林美最美是灕江,它發源於桂林東北興安縣的貓兒山,流經桂林、陽朔,至平樂縣恭城河口,全長170公里。由桂林至陽朔84公里的灕江,像一條青綢綠帶,盤繞在萬點峯巒之間,奇峯夾岸,碧水縈迴,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風光旖旎,猶如一幅百里畫卷。這百里灕江,依據景色的不同,大致可分爲三個景區

第一景區:桂林市區至黃牛峽。兩岸奇峯林立,城鎮、農村、田園錯落分佈,景觀多樣,是觀賞遠山近水與人文民風的佳處,構成了畫卷的開頭部分。這一景區的主要景點有象鼻山、鬥雞山、淨瓶臥江、奇峯林立、父子巖、龍門古榕、大圩古鎮、磨盤山等。

第二景區:黃牛峽至水落村。夾岸石山連綿不斷,奇峯圍巒映帶,是灕江風光的精華所在,構成畫卷的主體部份。主要景點有望夫石、草坪帷幕、冠巖幽府、半邊渡、鯉魚掛壁、浪石風光、童子拜觀音、八仙過江、九馬畫山、青峯倒影、興坪佳境等。諸多景點中,冠巖水府、九馬畫山、興坪佳境最令人興奮,令人陶醉。

第三景區:水落村至陽朔。兩岸土嶺青蔥,翠竹、茂林、田野、山莊、漁村隨處可見,給畫卷添上了幽美的田園色彩。

灕江風光的美,不僅充分展現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點,而且還有"深潭、險灘、流泉、飛瀑"的佳景。同時灕江有着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氣候,自然有它不同的神韻。晴天的灕江,青峯倒映特別迷人。可煙雨灕江,賜給人們的卻是另外一種美的享受;細雨如紗,飄飄瀝瀝;雲霧繚繞,似在仙宮,如入夢境。

廣西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13

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儀山、沉水山,簡稱象山,位於廣西桂林市內桃花江與灕江匯流處,是桂林名山之一,主要景點有水月洞、象眼巖、普賢塔、宏峯寺及寺內的太平天國革命遺址陳列館等。附近還有隋唐開元寺僅存的舍利塔。水月洞緊靠江邊,灕水流貫其間,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又如象鼻飲水灕江,景緻極佳,唐宋以來即爲遊覽勝地。宋薊北處士《和水月洞韻》詩:“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形象地描繪了這一景緻。國家首批4A級景區,位於桂林市濱江路,桃花江與灕江的交匯處,2、23、16、57、58、88路公交車可到達。佔地11.88萬平方米,屬於喀斯特地貌自然風景區,因山形酷似一匹豪飲江水的巨象而得名。早在唐宋就成爲著名遊覽勝地,有1000多年的遊覽史。

象鼻山在桃花江與灕江匯流處,西距文昌橋200米。海拔200米,高出江面55米,長108米,寬100米,山體面積1.3公頃。由3.6億年前海底沉積的純石灰岩組成,酷似一頭巨象伸長鼻子吸飲江水。其神奇,首先是形神畢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間造就一輪臨水皓月,構成“象山水月”奇景。因此,象山成了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徵,桂林乃至廣西地方產品多以象山作爲標記。

水月洞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間。距今1.2萬年前,地殼擡升,灕江縮小,加速了水月洞的發育,形成一個東西通透的圓洞。長17米,寬9.5米,高12米,面積約150平方米。水月洞洞口朝陽,亦名朝陽洞。但洞在水上,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所以水月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與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對,一懸於天,一浮於水,形成“灕江雙月”的奇特景觀。

明代詩人孔鏞寫道:“象鼻分明飲玉河,西風一吸水應波。青山自是饒奇骨,白日相看不厭多。”這一百看不厭的象鼻山位於城南灕江和桃花江的江流匯合處。山形酷似一頭巨象,伸長鼻子臨江吸水,因而得名。象鼻與象身之間的大洞,便是著名的水月洞。范成大說它“其形正圓,望之端整如月輪”。水月洞裏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則構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象山水月”奇觀,使歷代詩人吟詠不止。洞內外崖有古代石刻文物五十餘件,其中以宋代愛國詩人張孝祥、范成大和陸游的作品最爲有名。陸游雖然沒有到過桂林,但對這裏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他把詩和信札寄給當時任昭州(今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太守的朋友杜思恭。杜思恭則“命工刻與崖石,與世人共之”。

象鼻山的山腳有石級小路通上山頂。山頂平展,綠樹成蔭,當年太平軍在此架炮攻城。在山頂的東端有明代的實心磚塔,因嵌有普賢菩薩像而得名普賢塔。塔身好似圓形寶瓶,又像劍柄,又有人稱之爲瓶塔或劍柄塔。

象鼻山的南麓有近年改建的始創與唐代的雲峯寺,寺內陳列着太平天國的歷史文物。在寺的西面是一座舍利塔,這裏原來還有個開元寺。唐代的鑑真和尚第五次東渡日本失敗,漂到海南島,在北歸的途中,經過桂林時,居住於開元寺,在此主持大典,-傳經。可惜古寺早廢,只留下這座佛塔敘說當年盛事。象鼻山,景色優美,是桂林山水的象徵和桂林城的標誌,最令中外遊人喜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