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真武閣導遊詞(通用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2W

玉林真武閣導遊詞 篇1

廣西容縣真武閣在城東繡江北岸,建於明萬曆元年(1573)。閣下有石臺,稱古經略臺。樓閣平面矩形,三層,高13.2米,加上石臺,總高近20米,是周圍區域觀賞的對象。登閣遠望,也可遙瞰東南遠處的都嶠山與繡江景色。真武閣二層以上比底層收小很多,三重屋檐出挑深遠而樓層很低,比一般樓閣的出檐節奏更快,有強烈的韻律感和動勢,使得它不象是一座三層建築,倒更象一座單層建築而有三層重檐。但它又較一般重檐建築更爲從容和層次鮮明。屋坡舒緩流暢,角翹簡潔,增加了舒展大度的氣魄,非常清新飄逸,是充分表現中國建築屋頂美的佳作。真武閣不以濃麗華貴取勝,而以輕靈素雅見長,灰黑色的鐵黎木不加油飾,屋面爲小青瓦鑲綠脊,色調極清雅柔和。

玉林真武閣導遊詞(通用16篇)

屹立於容縣城東繡江之濱的真武閣,相傳建於唐代乾元---大曆年間(758年---779年),因詩人元結任容管經略史時所建而得名,臺上原有建築早廢,現在我們所見到的三層純木結構真武閣,是創建於明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的原物,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真武閣輕盈秀美,玲瓏剔透,“隆棟蜚樑,鬥窗雲檻”,“摘星辰於尺五”,“縱目以四方”,“爲一邑之具瞻”。

古經略臺真武閣是文化公園中最珍貴的古建築,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略臺是唐乾元二年(759年)著名詩人元結任容州都督府容管經略使時,爲了操練兵士和觀賞周圍風光所建,臺上原有建築早廢。到明代萬曆元年(1573年),爲奉祀真武大帝以鎮火災,在經略臺上建起了三層樓閣,即真武閣,至今已有400多年。閣高13.2米,面寬13.8米,進深11.2米,黃瓦寬檐,全閣用近3000條格木構件,以槓桿結構原理,串聯吻合,互相制約,合理協調組成一個優美穩固的整體,全閣未用一件鐵器。更爲奇特的是,二層樓的四根大內柱,雖承受上層樓板、樑架配柱和閣瓦、脊飾的沉重荷載,柱腳卻懸空不落地。400多年來真武閣經歷了多次地震和暴風的襲擊,仍巋然不動,安然無恙。1962年我國著名古建築學家樑思成教授親自到真武閣進行詳細考察後說,在木結構建築中,乃至現代任何金屬建築中,主要依靠這種槓桿作用來維持一座建築的平衡,是從來沒有看見過的。樑教授發表的有關真武閣的專題論文,引起海內外專家學者廣泛關注,紛紛前來參觀研究,無不爲真武閣的奇妙結構和優美壯麗的造型而感嘆。

真武閣踞高臺,瞰繡江,下臨古城殘垣,以其豐富的科學、文化、宗教內涵,成爲容縣唯我獨有的壟斷性人文資源,充分展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堪稱世界古建築奇蹟,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和藝術觀賞價值。

文化公園內的景子銅鐘,爲自治區級保護文物。銅鐘用青銅鑄造,重3500斤(古制),是廣西現存最大銅鐘之一。據鑄於鐘身的文字所載,此鍾是唐代河南人房儒復任容管經略使時於貞觀十二年(796年)鑄造的,那年是農曆丙子年,爲避唐高祖之父李丙名諱,以“景”字替代“丙”字,稱爲景子銅鐘,至今已1200餘年。此鍾原鑄於唐代容州開元寺內,該寺早毀,銅鐘歷經滄桑,倖存至今。景子銅鐘色澤光潤,造型渾厚莊重,鐘身浮雕的縱橫絃線條流暢,體現了我國古代高超的冶鑄技藝,也富於歷史研究和觀賞價值。

在經略臺真武閣周圍,歷史上還有多座古建築,如唐代面面亭、明代靈鍾亭、清代遊廊及臨江古城牆等,都已毀廢。容縣博物館關於擴大真武閣景區範圍的構想一文中,提出將上述古建築修復,建成一個古建築博物館的設想是可行的。此外,文化公園向東擴展後,還可恢復貴妃梳妝檯,並適當修建一些仿唐代、明代建築,如演藝場、手工作坊、美食購物街等。定期演出唐代、明代樂曲和歌舞,如楊貴妃霓裳羽衣舞等,以及唐明兩代服飾表演,並可觀賞仿代明代工作仿的技藝表演,購買能反映當時風貌和特色的紀念品、工藝品,品賞當時美味佳餚和風味小吃。上述旅遊項目,必將大受廣大遊人的歡迎。將真武閣以西的船廠舊址及鄰近的繡江湖水面開發成爲繡江樂園。繡江湖平靜寬闊,波光粼粼,是開展水上游樂活動的理想場所。遊人在湖上泛舟,放眼四望,西爲宏偉的長268米的繡江大橋,如長虹凌空橫跨江上;東北面古樸端莊的真武閣掩映在綠樹叢中;北邊容城臨岸建築高低錯落,鱗次櫛比;東南方雄奇的都嶠山八大峯歷歷在目;而西北面,氣勢恢宏、延綿起伏的大容山奔來眼底。繡江湖美景如畫,在繡江樂園各項水上游樂項目建成開放後,將成爲容城一處遊樂和度假的勝地。

玉林真武閣導遊詞 篇2

真武閣在容縣城東繡江北岸一座石臺上,建於明萬曆元年(1573)。真武閣,閣三層,三檐,屋檐挑出很大而柱高甚低。登閣遠望,隔着南岸廣闊的平原,東南山嶺巍然矗立,氣勢雄壯。閣本身高13米,加上臺高近20米,也是周圍區域觀賞的對象。1982年被國務院定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略臺始建於唐乾元二年(759年)。著名詩人元結到容縣都督府任容管經略使,在容州城東築經略臺,用以操練兵士,遊觀風光。明朝初年在經略臺上建真武廟,明萬曆元年(1573年)將真武閣廟增建成三層樓閣,這就是現在的真武閣。

經略臺真武閣座落在在廣西容縣城東繡江北岸。60年代初建築學專家、清華大學教授樑思成經詳細考察,稱之爲“我國古代建築史上罕見的一顆明珠”。1982年真武閣被國務院定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經略臺建於唐代,真武閣建於明代。唐乾元二年(759年),容州刺史、御史中丞、容管經略使元結在容州城東築經略臺,用以操練兵士,遊觀風光,取“天子經營天下,略有四海”之義而得名。明朝初年在經略臺上建真武廟,明萬曆元年(1573年)將真武閣廟增建成三層樓閣,這就是真武閣。現在我們所見到的三層純木結構真武閣,是明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的原物,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

真武閣,閣三層,三檐,屋檐挑出很大而柱高甚低,感覺比一般樓閣的出檐節奏加快,使得真武閣不象是一座三層建築,倒很像是一座單層建築而有三重屋檐,有強烈的韻律感和動勢,但又較一般重檐建築從容和層次鮮明。再加屋坡舒緩流暢,角翹簡潔平緩,給全體增加了舒展大度的氣魄,非常清新飄逸,是充分表現中國建築屋頂美的傑作。底層平面比上二層大出很多,也使輪廓更顯生動。

在廣西容縣城東繡江北岸。容縣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位於東經110°15′─110°53′、北緯22°27′─23°07′之間。東西最大橫距51公里,南北最大縱距73.5公里。全縣面積2257平方公里,其中陸地佔97.51%,水域佔2.49 %。 縣境西北面有大容山,東北至西南走向,綿延35公里;西南面有天堂山,西北至東南走向,長約35公里;東面有容岑界山和平貫高地,橫亙約70公里;北面有較低山巒羅列。境內嶺谷相間,丘陵廣佈。

容縣古稱容州,西晉置縣,至今1700多年。唐設容州都督府,宋置容州路,領11州六十餘縣,明改容州爲容縣。建國後五十年代稱容縣專區,轄梧州、玉林等縣市,一度成爲嶺南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容縣地傑人靈,歷代名人輩出, 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世界壯學和嶺南民族歷史文化研究先驅徐松石的故鄉,民國時期有黃紹雄、黃旭初、夏威、伍廷、楊願公等5位省主席,將級以上軍官79人,其他軍政要員380多人。

玉林真武閣導遊詞 篇3

真武閣是一座佈局精巧,技術高超,風格獨特的木構建築物,顯現出中華古時代文明,今天,我就給你們介紹一下真武閣的壯麗奇觀吧!

真武閣真武閣曾有一個傳說......古時候,人們還處於迷信當中,他們住的地方也非常的乾燥,稍微不留神,就會引起火災,造成嚴重的損失.由於起火多次,他們就開始懷疑是上天的火神與他們過不去.於是就修築了真武閣賑災.......真武閣就這樣建成了,至今保留容縣.

真武閣始建於明萬曆元年,(也就是1573年).閣樓下有一座石臺,它被人們稱爲"古經略臺".閣樓平面爲矩行,一共高三層.真武閣既是周圍區域觀賞對象,也是人們旅遊最佳選擇的風水寶地.

如果你登上閣樓極目遠眺,整個城市便盡收眼底,還可以望見東南遠處的都橋山和繡江景色,真不愧是有一種"上天入地"般的感覺.

真武閣的第二,第三層比最底層(第一層)收小了很多,三重屋檐出挑深遠而樓層特別低,比一般的閣樓的出檐節奏更快,會有一種強烈的韻律感以及動勢,使得它在人們眼中不像是一做三層的建築物,爲而更像一座雄偉的單層建築有的三重屋檐特色.但是它又與一般重疊屋檐建築物更爲較小,更爲從容了,而且層次特別鮮明.

它的屋坡舒緩流暢,角翹簡潔,增加了真武閣舒展大度的氣概,非常清新飄逸,而且充分表現了中國建築的屋頂美麗的佳作.真武閣不以濃麗華貴而取勝,而是以輕靈素雅的見長;灰黑色的鐵黎木不加任何油漆的典雅裝飾;屋面爲小青瓦鑲上的綠脊,色調極清雅柔和而取勝的.

在二樓的四根內柱,柱腳空懸空,離開樓面二到三釐米,更爲奇特的是全閣柱腳不落地,而是擱在一個方形的沙盤上,這充分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築技術上有着卓越的才能!

400多年來真武閣經理了多次地震與暴風雨的襲擊,仍然巋然不動,安然無恙.真武閣在木頭結構中,主要依靠一種槓桿來維持一座像建築的平衡,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真武閣還表現了中國人民的知識,科學,精神上的完美結合.

玉林真武閣導遊詞 篇4

都嶠山,又名南山,是廣西省級風景名勝區,桂東南名山之一,以典型的丹霞地貌著稱,距容縣縣城7公里,是全國道書所稱三十六洞天的第二十洞天。山中有勝景“二洞、八峯、二十巖”。歷代以寺觀衆多,風光奇麗而聞名於世。古時山上有九寺十三觀,有著名的講學所太極巖等,宋代著名詩人蘇東坡、名相李綱、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等名人曾慕名遊覽題詠,是集宗教、文化、風光於一體的名山。

都嶠山方圓37平方公里,現已闢爲五個景區,其中文化內涵豐富的是慶壽巖標誌性的文物是已故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所書高108米、寬88米的描金佛字。這個佛字佔據了大半個山面,被認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個佛字之一。據說到了晚上,這個佛字便會放射出神祕的金光。山腳下池塘邊有個觀佛亭,是這個佛字和金光的最佳觀賞處之一。

玉林真武閣導遊詞 篇5

巴林奇石館始建於1995年,位於巴林右旗大板鎮查幹沐淪街中段北,坐北朝南三合院落,清代建築。紅漆大門,館門頂上“園頂”飾件爲仿出土於“那日斯臺文化”遺址中的玉龍和玉鳳。巴林奇石館內設三個展廳,一個銷售廳,佔地六百多平方米。館內陳列巴林雞血石王、王后各一塊,巴林奇石五千餘件,各類圖章、工藝品若干件,供遊人參觀欣賞和購買。巴林奇石館還收藏了黨和國家領導人、衆多知名學者的題詞近千幅。 巴林奇石館,是巴林石品質和藝術精品的集中展示地。

相傳在十三世紀,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各部宴會上,以酒祭天,祈禱全蒙古民族永遠團結、富強、昌盛。這時,一位首領上前進獻一塊產於黑河岸邊(即查幹沐淪河)雅瑪吐山的奇石,觀之晶瑩如玉,險峯、飛瀑、野獸隱約可見,猶如畫家濃墨重彩揮灑而就的傑作,觸之似石非石,似緞非緞,細膩光滑無比。成吉思汗觀後拍手稱奇,仰天大笑曰:“此乃騰格里朝魯”(意爲“天賜之石”)。

巴林石是一種含葉蠟石、高嶺石、地開石的天然彩石,品質在韓國、日本、印度尼西亞的葉蠟石之上。石質中含有多種化學成分,質地潤澤細膩,斑斕多彩,微呈半透明,硬度適中,脆軟相間,是雕刻、鑲嵌等工藝品的最佳原料。該石因產於我市巴林右旗而被命名爲巴林石,爲我國國石之一。據專家測定和社會公認,巴林石色澤、質地、硬度與我國傳統雕刻原料福建壽山石、浙江青田石齊名,尤其是其中的雞血石更是獨具特色,可與浙江昌化雞血石媲美。

爲此,巴林右旗與福建壽山、浙江青田、浙江昌化並列成爲我國四大彩石基地。目前,在壽山、青田石礦礦源日益枯竭的情況下,巴林石的開採,標誌着我國印材雕刻已進入了一個巴林石時代。巴林石礦位於巴林右旗查幹沐淪蘇木境內的雅瑪吐山北側,在大板鎮北約50公里處,這裏有廣闊無垠的草原,奇特的地質構造,孕育了巴林石獨特的自然寶藏資源。 關於雅瑪吐山盛產巴林石,傳說是女媧的“補天之遺石”。

在“天陷西北,地傾東南”的危難之時,拯救蒼生的女媧,曾尋遍天下萬物但唯選五色彩石爲補天材料,什麼“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廣緣石”、“雨花石”等均在選擇之列,終於驚喜地發現了巴林化石這一最好的材料。女媧補天歸來,乘着飛龍,佩帶着剩下的巴林靈石,到處漫遊。過巴林大草原上空時,見蒼原碧水,奇光旖旎,不覺翩翩起舞,而所佩帶的靈石便化成千萬朵鮮花,飄落下來,或在荒原、或在溪澗……而一塊較大的補天之石,降落在今赤峯市巴林右旗查幹沐淪蘇木地域內,化爲雅瑪吐山,也稱化石山。巴林石品種多,優劣懸殊很大,因而銷售價格也很不一樣,以雞血石的售價最高。

世人把雞血石當成珍貴的寶石,競相收藏。雞血石內部汞化物的含量和分佈情況沒有明顯的外流特徵。有的外部情況甚好,血足且豔,而開料到中間部分時“雞血”全無;有的外部只有絲絲縷縷的散血,但中間部分卻可能出現大面積“雞血”,有如紅瓤西瓜。這種現象有時連長期從事印材加工的人員也很難準確判斷。所以購買雞血石,除認真觀察和選擇外,還確實存在一個“運氣”問題。

這並不是付出代價、積累經驗所能解決的。巴林石中還有一些凍石品種,檔次較高。但對這些凍石的鑑別就比雞血石容易多了,起碼是有章可循。首先是顏色,各品種都有其獨特的顏色。只要顏色純正、典型、無雜質、無綹無裂,即是上品。這在外觀上就能基本把握。不過對顏色的鑑別很有一些講究,那就是觀察中要注意光源。我們在鑑定一些高檔材料時,切忌在燈光下進行。任何一種燈光都會給人視覺造成誤差。唯一正確的觀察是在日光下,即自然光下,而且要選擇晴天室內,採用漫射光線進行。特別是雞血石,絕對不可以讓陽光直接照射,否則會使雞血褪色,造成損失。目前,巴林石價格在國內外市場上如日中天,已由原來的按噸計量變爲按公斤和克計量。

玉林真武閣導遊詞 篇6

阿里山列爲中國臺灣風景區之一,美景紛陳早爲人所稱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偉大”的說法。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中國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春季的阿里山,花團錦簇[注: 錦:有文彩的絲織品;簇:叢聚。形容五彩繽紛,十分鮮豔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辭藻華麗。],遊人如織,美不勝收[注:勝:盡。美好的東西很多,一時看不過來。]。炎炎夏季中,倘徉在森林裏清爽宜人,聽鳥語,聞花香,陰離子,芬多精處處瀰漫,令人享受森林浴的樂趣。秋季,除了觀賞日出的朝陽與夕陽餘暉璀璨絢麗的晚景外,更是欣賞雲海翻騰波濤起伏的壯麗美景的最佳季節。冬季,是觀賞楓紅層層落葉繽紛的季節,滿山的青楓,豔麗脫俗耀眼極了!

“阿里山”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故事:相傳250多年前,達邦有一位酋長叫阿巴里,英勇善獵,隻身翻山越嶺[注:翻越不少山頭。形容走山路的艱苦。]來此打獵,滿載而歸[注: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穫很大。],後來常常帶族人來此打獵,收穫頗豐,人們敬仰他,便以其名命名此山。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阿里山!

玉林真武閣導遊詞 篇7

大嶼山是香港最大的島嶼,面積相當於兩個香港島。從東涌乘坐巴士前往昂坪,沿途樹木蔥蘢,山嶺起伏,其間的鳳凰山和大東山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風貌。向南的海岸擁有許多岬角和海灣,大嶼山海岸線漫長曲折,港灣與沙灘、高山與流水、自然景觀和歷史古蹟交相輝映。遊遍全島,恍如完成交錯時光的穿梭之旅。

遊大嶼山西南部,可說是一步一古蹟。從石壁水壩出發,沿引水道向西南走個多小時,便到達狗嶺涌。此地方除被不少郊遊人士列爲最佳露營地點外,豎立?的「嶼南石碑」,更見證了一百年前英國迫中國簽下不平等條約、強租借新界的事件。站在這租借分界線,背後無盡的南中國海、索罟羣島、桂山島、萬山羣島全近在咫尺,遊人在這裏可盡享無限好風光。

再往西走便是香港境內的極西——分流。據悉,這裏是西面珠江三角洲的黃泥水和東面南中國海清澈鹹水的交匯,清水與濁水的分隔,故名分流。彎月形的分流東灣邊緣有座雍正時期的炮臺,當年曾負起鎮守大嶼山至珠江一帶水域的重任。此外,附近的分流村、分流大學和天后廟,儘管皆空置破落,卻又古意盎然,值得參觀。

位於昂平大路的“竹園精舍”不可不去,裏面有一幅中堂蓮花圖。這一朵蓮花並非平常畫家所畫,而是出自慈禧太后御筆,畫上印有慈大後玉璽,是鎮山之寶。相傳早年香港淪陷時期,日軍經過竹園精舍時,連走路都不敢用力,只靜悄悄地走過,更加不敢進入騷擾,慈禧太后御筆蓮花圖由此得以保存。在此參觀,雖則沒有寶蓮寺的香火鼎盛,卻更添禪院的幽雅脫俗。從東涌經沙螺灣、深屈,到大澳寶珠潭,有一段全長約8公里的古道。古道沿海而修,歷來是遠足者最喜歡的路段。沿途還有一些客家排屋,這在大嶼山是很少見到的。

大澳漁村水鄉風情極爲濃郁,是大嶼山最有生活氣息的遊覽勝地。這裏的河道,呈“入”字形伸展。那一撇的末端,就是大澳村的入海口,海就是着名的伶仃洋。傍晚時分,站在渡口的橋上看“伶仃落日”,景色壯美中另有一番滄桑。渡口租一艘遊艇,進入水鄉河道,一路前行,大澳水鄉最有特色的吊腳樓讓人目不暇接……

位於大嶼山昂坪高原上的寶蓮寺是香港規模最大的佛門勝地之一。寶蓮寺創建於1920xx年,雖僅70餘年,但因建築規模之大,地形環境之優美,有“南天佛國”之稱,爲香港四大禪林之首。禪寺牌坊正對的木魚峯,有一座新建的世界最大的銅佛像———“天壇大佛”。大佛底座有三層,內一口大鐘,每隔七分鐘敲打一次,供人“解除108種煩惱”。它和寶蓮寺共同組成了聞名遐邇的佛教旅遊大區。

鳳凰山是大嶼山的最高山峯高達九百三十四米,是本港遠足人士的旅遊勝地,旅遊人士每多摸黑登山,觀看日出。

玉林真武閣導遊詞 篇8

尊敬的遊客們,您們好,我是你們的導遊——盧思琦。今天我要帶你們去一處世界遺產——長城。在去長城之前,我先提幾點注意事項:1、不可以在城牆上亂塗亂畫;2、不可以隨地吐痰;3不可以大聲喧譁。好了,現在就跟我一起出發吧!

遊客們,注意了!我們現在來到了長城腳下,我來介紹一下長城的結構吧!這段長城修建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方磚築成的。城牆上鋪着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你們看!那麼寬,五六匹馬都可以並行了。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城牆頂上,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就可以互相呼應了。

遊客們,現在我們感受一下,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是不是很自然得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呢?我們看一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都有兩三千斤重了;想一下,那時侯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着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擡上這陡峭的山嶺,那真是一個奇蹟啊!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遊客們,今天我們就抱着“不到長城非好漢”這句話登上了長城。這次的旅遊結束了,希望下次我還能做你們的導遊!

玉林真武閣導遊詞 篇9

“萬盛米行的河埠頭,橫七豎八停泊着鄉村裏出來的敞口船。裏面裝載的是新米,把船身壓得很低,齊着船舷 的菜葉和垃圾被白膩的泡沫包圍着,一漾一漾的,填沒了這隻船和那隻船之間的空隙……”

“早晨的太陽從破了的明瓦天棚裏斜射下來,照在櫃檯前那幾頂晃動的舊氈帽上……”

這是葉聖陶先生的小說名篇《 多收了三五斗》開頭的一段描述。

小說《多收了三五斗》曾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選進中學語文教科書,其中描寫 糶米場景的片段以《糶米》爲題,也被選進了國小語文教科書。萬盛米行也隨之聞名海內外。

其實,萬盛米行的原型是 甪直鎮南市的萬成恆米行,位於甪直鎮南市河的西岸。它地處甪直古鎮南大門,從南塘港北行進南大橋,或從鎮域西側的田肚江東行過衙門浜橋就來到萬成恆米行的河埠頭。

新中國成立後,這家米行跟其他米行一樣,被改造爲當地糧管所的糧食收購站和糧食倉庫,一直承擔着爲國家收購甪直地區農村的夏糧小麥和秋糧稻穀的任務。進入20世紀80年代末期,我國農村改革不斷深入,農業結構不斷調整,國家對農民糧食生產和收購政策不斷放開,地方糧食收購的職能逐漸完善。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末,地方糧管所的糧食收購和居民糧食供應走向市場化,“萬盛米行”也從此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今天我們看到的“萬盛米行”,是甪直人民政府爲開發古鎮旅遊業,於1998年籌資改造的,地點在與“萬盛米行”原址相隔一百多米的南市河東岸。改建後的“萬盛米行”,力求再現民國年間江南的米市風貌,三開間門面的屋檐下懸掛着“萬盛米行”的金字招牌,店鋪內設有收售糧食的櫃檯,上掛“萬商雲集”牌子。店鋪後是寬敞的石槔大院,穿過院子來到“耒耜堂”,堂內陳列着江南舊式稻作農具和加工穀米的器具,成爲一處獨具水鄉風情的“農具博物館”。

陝北萬盛米行十八年來一直從事雜糧貿易,並致力於 粗糧深加工項目研究。一九九一年,從延安訪得幾近失傳的紅色硬糜子深加工民

間傳統技術,開始對糜子進行深加工生產。十幾年來,在產糧基地實行定單式種植,糧源嚴格把關,在技術上不斷探索、發展,直至生產出如今這款粗糧精品。我們的特色產品——延安糜子米,從糧源,到工藝,到貯存,都保障了它的有機本性。萬盛誠招有志之士,將這款深加工粗糧精品和文化發揚光大!

玉林真武閣導遊詞 篇10

老師們、同學們:

衆所周知:吸菸傷身,吸毒致命。一支香菸就像一個小小的化工廠,在點燃時產生的多種化合物中絕大部分對人的健康都是有害的;毒品更是萬惡之首。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肩負着振興中華的使命,任重而道遠。爲了老師、同學們的身心健康,養成良好文明的生活習慣;爲了創造文明、潔淨、優美的校園環境,學校團總支、學生會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拒絕第一口煙,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一、珍愛生命,抵制誘惑,拒吸第一口煙。

青少年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樹立健康科學的人生觀,改變對吸菸的錯誤認識。摒棄吸菸這一不良習慣,拒絕吸菸,共同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二、認識毒品,遠離毒品,構築牢固的思想防線。

吸毒損害身體健康,引發惡性犯罪,滅個人前途,貽害家庭和社會,我們要認識毒品的危害,提高拒毒、防毒的能力,築起終身抵禦毒品的思想防線。

三、崇尚文明,倡導新風,做尊紀守法的好學生。

當代青年要胸懷祖國,放眼未來,刻苦學習,樹立科學觀念,徹底革除陳規陋習,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有思想、有道德、有紀律的學生。

四、積極參與,禁菸禁毒,做文明風尚的建設者。

青少年是社會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禁菸禁毒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積極投身到“拒絕第一口煙,遠離毒品,珍愛生命”的活動中,成爲宣傳禁菸禁毒的生力軍,爲我們的校園成爲一方淨土而努力。

“拒絕第一口煙,遠離毒品”任重道遠。全校師生們,願我們攜起手來,唱響“拒絕第一口煙,遠離毒品,珍愛生命”的主旋律。請相信,無煙的花季將更美麗,遠離毒品的我們將更燦爛!

倡議人:

倡議日期

玉林真武閣導遊詞 篇11

玉皇閣是道教道院,在天津市舊城東北角。昔是天津市區最大的道教廟宇。玉皇閣的原建築羣落十分龐大,由旗杆、牌樓、山門、鐘鼓樓、前殿、八掛亭、清虛閣、南鬥樓、北斗樓以及三清殿組成。

其中清虛閣是廟內的主體建築。但到了近代,由於帝國主義的侵略,玉皇閣的建築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現僅存的清虛閣是玉皇閣建築羣中唯一保留下來的一座明代建築。只是至今仍然沿用着玉皇閣的名稱。現存的清虛閣建築在磚石壘成的臺基上。臺階踏步六級,兩側設有垂帶石。整個樓閣分爲上、下兩層。上層檐下設有木製迴廊,站在廊中可憑欄遠眺;殿內雕樑畫棟,栩栩如生,原來安放在上層的神龕,在修繕後,改設在一層殿中。

神像與人間的帝王極爲相似,是人間帝王形象的再現;在玉皇大帝神像的兩側,還有兩尊侍奉玉皇大帝的侍者,其中的一尊,就是“三隻眼的馬王”,它是守護玉皇大帝的官員。馬王也叫“靈官”;樓閣的頂蓋爲九脊歇山頂,檐心爲黃色琉璃瓦,脊、獸和檐頭瓦件是綠琉璃,這種建築做法在古代建築中是極爲少見的,是當時津城等級規格最高的木結構樓閣。

玉林真武閣導遊詞 篇12

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貴州西北部黔西、大方兩縣交界處,是迄今爲止中國已查明的面積最大的天然杜鵑林帶。整個杜鵑林帶延綿50餘公里,寬1—3公里,呈半月形分佈。公園總面積180平方公里。百里杜鵑已成爲貴州西線旅遊的重要風景區。

百里杜鵑屬貴州西北部次生地帶性植被中保存最好的一部分,初步查明公園內有馬纓杜鵑、大白花杜鵑、水紅杜鵑、露珠杜鵑、鏽葉杜鵑、映山紅、樹形杜鵑、狹葉馬纓杜鵑、美容杜鵑、團花杜鵑、銀葉杜鵑、皺皮杜鵑、問客杜鵑、腺萼馬銀花、多花杜鵑、錦繡杜鵑、貴定杜鵑、暗綠杜鵑、復瓣映山紅、川杜鵑、百合杜鵑、多頭杜鵑、落葉杜鵑等23個品種,佔世界杜鵑花5個亞屬中的4個、貴州 70餘種的三分之一。花色多樣,有鮮紅、粉紅、紫色、金黃、淡黃、雪白、淡白、淡綠等。暮春3月下旬至4月末各種杜鵑花先後怒放,杜鵑花漫山遍野,千姿百態,鋪山蓋嶺,色彩繽紛。最爲奇特的是“一樹不同花”,即一棵樹上開出若干不同顏色的花朵,最壯觀的可達7種之多。被有關專家譽爲“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園”。

在舉世聞名的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賀龍、肖克於1936年初率紅二六軍團,曾在烏蒙山區迴旋,在黃坪花區進行過著名的“黃家壩阻擊戰”,流傳着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的故事,花區建有“黃家壩阻擊戰紀念碑”,憑弔當年在這裏浴血奮戰的革命英魂。

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距省會貴陽130公里,距歷史名城遵義100公里,距畢節80公里,距百里杜鵑黔西縣城30公里,距大方縣城40多公里。景區與主幹道的連接公路有四條,第一條是從杭瑞高速(遵畢高速)百里杜鵑站至普底景區西門景;第二條是黔西縣城杜鵑大道至金坡景區至普底(黃坪景區)的二級公路,全長27.7公里;第三條是從大方縣城至化育(國道326線)至普底景區,全長42公里;第四條是從貴畢高等級公路林泉出口經紅林鄉至普底景區,全長28公里;第五條是從貴畢高等級公路黃泥塘出口至普底景區;第六條是黔大高速(貴陽—黔西—畢節)經百里杜鵑連接線至普底景區,現正在建設中,預計20xx年建成通車。

玉林真武閣導遊詞 篇13

大家好,我姓樑,名叫梓迪。大家可叫我小迪。歡迎大家來“東方威尼斯”麗江古城遊玩。現在小迪將先帶你們去古城最中心最熱鬧的地方——四放街。大家一邊走一邊聽我解說。

麗江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麗江古城又叫大研鎮,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組成。麗江古城是由玉龍泉水貫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東河三條支流,再分成無數股支流。城內亦有多處龍潭,泉眼出水。古城就利用這種有利條件,街道只自由部居,不求網絡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鎮,穿牆過屋,“家家流水,戶戶垂揚”的詩意是着座古城的真實寫照,頗有江南水鄉的特色。所以麗江古城的一大特色是:水傍街,街依水。

說話間,我們便到了古城口,大家看到城口有一隊水車吧,有人說它是子母車,也有人說它是情人水車。往前進我們就看到古城裏有三房一壁的居民,往右是水龍柱,龍是管水的,古城裏的土木建築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這個水龍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災的願望。

馬上就要進入古城,來到四放街了,這是麗江古城的街巷心臟。這裏是購物的天地,你想買什麼,就有什麼。

現在,大家自由活動,兩個小時後再集中吃飯。請各位先生不要吸菸,以防古城着火,大家待會再見!

玉林真武閣導遊詞 篇14

長城導遊詞

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的奇蹟,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

它與天安門,兵馬俑一起被世人視爲中國的象徵。

因長度逾萬里,故又稱作“萬里長城”。

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各國爲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臺,用城牆連接起來,形成最早的長城。

以後歷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

長城東起遼寧丹東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10個省區市。

今天的長城,早已失去軍事價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廣大中外遊客。

隨着旅遊業的發展,長城這一中華民族的象徵,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遺產,會煥發出新的生機。

“不到長城非好漢”,各位放心,您馬上就成了登上長城的好漢了。

玉林真武閣導遊詞 篇15

蘭州刻葫蘆——阮氏傳習館各位親愛的團友,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導遊蘆愛靜,也是蘭州土生土長的姑娘,今天我就帶大家看看我們蘭州有名的刻葫蘆。

曾幾何時,每逢週末,城隍廟的刻葫蘆攤位上,都會擠滿前來觀賞的市民。尤其是在入門左側的攤位上,葫蘆無論大小,15塊錢自己挑來,然後告訴師父要刻什麼,無論飛禽走獸還是花鳥蟲魚,保證五分鐘內刻好,若刻馬,踏會追問一句,“坐着的?蹲着的?跑着的?哪個蹄子騰空?”。這個有趣的蘭州爺們就是蘭州有名的刻葫蘆大師阮文輝,與衆多的葫蘆大師一樣,只是從那專注的眼神裏,就可以讀出他們對手中這個小玩意的熱愛,也只有他們才知道,這枚小小的葫蘆裏,浸透着多少蘭州刻葫蘆的心酸和歷史,阮文輝大師也因爲對刻葫蘆的熱愛和傳承,成立了阮氏傳習館,蘭州刻葫蘆始見於清光緒年間,許多說法都提到一個姓王的裁縫,說他是蘭州第一個在葫蘆上刻圖案的人,而據《皋蘭縣誌》記載,光緒十八年,藝人王鴻平等人在葫蘆外皮上刻畫戲劇臉譜,也有人說王鴻平就是王裁縫,但實情現已無據可考。到了民國初年,有幾個人別出心裁,在雞蛋上雕刻以刀馬人物和風景名勝爲主的情節,作爲兒童玩具銷售,這才引起人們的注意。葫蘆,音同“福祿”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奉作吉祥物,而在蘭州說起葫蘆,是個怎麼也繞不過去的情結,在蘭州,說葫蘆即指刻葫蘆,是久負盛名的傳統工藝品,屬微雕藝術的一門,在這座黃河名都裏只在一枚葫蘆上,就能將蘭州的風情演繹的活靈活現。

那蘭州刻葫蘆的學問體現在哪裏呢?專用的葫蘆講究大小均勻,即所謂的“大如珠,小如拳”,刀法要輕於金石,重於微雕,點、挑、劃、拉、勾……要求輕重有致,力求眼心手配合默契。圖案取材更是包羅萬象,從傳統戲劇,古典文學,神話故事,明間傳說,到山水花鳥蟲草,名勝古蹟,民族風情,甚至蘭州小吃,應有盡有。沒有親眼見過蘭州刻葫蘆之前,你一定想不到,在這樣一枚小小的葫蘆上,竟能演繹出一個如此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蘭州葫蘆種類很多,最小的雞蛋葫蘆僅有算盤珠大,一般做裝飾物和旅遊紀念品。另一種單吊葫蘆通常裝養蟈蟈和蚱蜢。這種葫蘆講究圓潤無疤結,以便聚音,頂上旋有圓口,刻上圖案,有一種天然的拙趣。如今通過一代代藝人的努力,刻葫蘆這個集蘭州傳統文化,明間工藝和地域特色於一身的工藝品,漸漸走出了蘭州,走出了甘肅。隨着小葫蘆的聲名遠播,刻葫蘆也不再只是人們把玩,收藏的物件,小葫蘆蘊含的大文化,已展示出新的風景。謝謝大家!

玉林真武閣導遊詞 篇16

到了普陀山,我們一同祭拜了南海觀世音菩薩,然後就分散了:我和弟弟由爸爸媽媽帶到百步沙玩,爺爺奶奶和嬢嬢叔叔去普濟寺上香。

我們來到百步沙一看,這個沙灘從南到北大約100米,難怪叫百步沙呢。南海的海水一眼望不到邊,從遠處慢慢地衝向沙灘,捲起一排銀白色的海浪,整齊的前行,非常好看。沙灘上有很多人在挖沙坑衝浪,我和小弟弟按耐不住了,迫不及待地從岩石上往下爬,站在沙灘上手忙腳亂地脫掉鞋襪,由老爸負責看管。我們光着腳丫就想往海水中間走,被媽媽一把拉住,媽媽教我和小弟弟把袖管擼到胳肢窩,把褲管捲到膝蓋上面,還叮囑我們不許跑離沙灘太遠,然後由她牽着手拉手向海水跑去。

光着腳丫踩在沙子上面,細細的軟軟的沙子好像在按摩我的腳底,非常舒服。再往前走,腳丫慢慢地被海水包裹,涼絲絲的,細細的沙子嵌滿了我的腳丫縫隙,讓我的腳再次享受了天然按摩器的功效。我和弟弟乾脆閉上眼睛享受起了這天然的按摩器,可是,不想一個比較大一點兒的浪衝了過來,把毫無發覺的弟弟的褲腳管給衝溼了(幸好我的褲腳管翹的比較高一些,沒被衝到),衝得我和小弟弟前俯後仰站都站不穩,幸虧媽媽在旁邊拉着我們倆,這時我明白了爲什麼不能走得離岸邊太遠,離得越遠海水的衝擊力越大,容易把人捲走,很危險。

海水慢慢地退去了,我們腳丫中間的沙子也跟着海水一起流走了,我用腳丫使勁地把沙子夾住,可是跟海水相比,我的力量太微薄了,沙子還是從腳丫中間溜走了,腳丫一下子變得空落落的,沙灘上只留下我們腳丫站着的沙坑。

看着海水的潮來潮往,我們的心情 就隨着海水此起彼伏,用手撩起海水甩向遠方,用腳挑起細沙踢向海水,手牽手迎接一個個涌向我們的海浪,沙灘上留下了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

一個小時後,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這個天然遊樂場,百步沙讓我們留下了腳印,帶走了喜悅。百步沙,有機會我還會來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