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閣主閣導遊詞(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W

蓬萊閣主閣導遊詞 篇1

聞名天下的蓬萊閣自建成雛形後,歷代文人騷客慕名而來者甚多,置此佳景勝地,他們往往雅興大發,揮書潑墨。

蓬萊閣主閣導遊詞(通用3篇)

在天后宮前院的戲樓兩側各有紅褐色巨石三尊,兩兩相對,像三臺星座。爲此清代大學者阮元命名此石爲三臺石,刻石嵌於天后宮前殿外壁上。阮元在清代官至湖廣、雲南總督,精於書法,善於雕刻金石,墨跡傳世不多,此隸書刻石極爲珍貴。

天后宮前院彎處,有一塊草書體“壽”字碑特別引人注目,這個“壽”字是五代時道人陳摶老祖寫的,看起來遒勁有力,瀟灑飄逸。它的另外特別處在於草寫的“壽”字竟是由“富、費、林”三字組成。據說含有“植好林木,富足長壽”的意思。

在蓬萊閣主閣的閣底正門懸掛的橫匾“蓬萊閣”,是清代書法家鐵保的手跡。字寫得雄渾有力,剛健俊朗。主閣後面間隔不遠避風亭和臥碑亭內,也各有珍貴的書法刻石。避風亭內有刻石25方,其中9方是曾任登州軍事首腦袁可力的《觀海市》詩,字是明朝書法家董其昌寫的,一代石刻高手爲其刻石。因此,這九方石刻確爲珠聯璧合之作,堪稱三絕。臥碑亭裏的橫臥石碑則因留有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手跡而彌足珍貴,臥碑正面刻的行草《題吳道子畫》,背面刻的是蘇東坡的正楷《登州海市》。

衆多名人的墨寶中,有兩處別有典故。一處是蓬萊閣主閣後壁上的“海不揚波”,細看這氣勢雄偉的字體,你會察知那“不”字明顯是後來補上的。這是怎麼回事?據介紹,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山東巡撫託渾布兼辦海防。當有一天他登上蓬萊閣時,望着廣闊無際的大海,觸景生情,揮筆寫下了“海不揚波”四個字,表達了他希望萬里海疆平安無事的心情。哪知道,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了,戰火蔓延至蓬萊。1895年1月18日,日艦炮擊蓬萊,一發炮彈(碰巧是啞彈)擊中了“不”字,於是“海不揚波”成了“海揚波”。這啓發人們沒有富強的國家和強大的海防,海不揚波的願望始終是個幻想。

另一處是蓬萊閣東側的“碧海丹心”石刻,這是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的手跡。馮將軍當年爲何要寫這幾個字呢?據說,1939年5月,正值抗日戰爭最爲艱苦的時候,馮玉祥將軍與國民黨元老李烈鈞等人同遊蓬萊。憂於時局的李先生對馮將軍說:“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寄希望於你們身上了。”馮將軍對蔣介石當局明抗日、暗賣國的做法不滿,但又不能明說,只得苦笑。之後,李烈鈞先生揮毫寫下對聯:“攻挫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畫,全憑赤手挽乾坤。”並讓馮玉祥將軍題橫幅。馮玉祥略一思索,提筆寫下了遒勁有力的“碧海丹心”四個大字,抒發了他忠心報國的情懷。後人感念他的愛國豪情,便把“碧海丹心”單獨刻石存留。

東坡先生於1820xx年曾到登州(今蓬萊)任知府,只不過時間非常短,10月15日到任,10月20日便被調回京城,總共只幹了5天登州知府。但就是在這短短的5天時間裏,他深入民間,體察民情,發現當時因新法中的鹽法禁止百姓賣鹽,所以導致不少原靠賣鹽爲生的百姓生活困苦。爲此,蘇東坡寫了《訖罷登萊榷鹽狀》,列舉了許多事實,陳述了得失利弊,終使皇帝允許百姓隨便買賣食鹽,就市論價,官府只收取一定的稅金。

爲了紀念他爲民請命的功德,當地百姓集資興建了蘇公祠。後人有感而發,留下了“五日知州府,千年蘇公祠”的詩句。這啓迪世上的當權者,只有爲民辦好事、辦實事,才能流芳百世。

蓬萊閣主閣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您來到蓬萊閣觀光旅遊。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我很高興,望各位能在這裏度過美好時光。

從東而來,這是“人間仙境”的大匾,是蘇東坡的手跡。這裏是隱仙洞。相傳這裏是呂洞賓精心修煉的山洞。

這兒是天橋。能從瞭望口瞭望大海。現在我們所處於戚繼光雕像範圍內。戚繼光是著名的大將軍,蓬萊是他的故里。他死後,人們爲了紀念他,便在此處雕刻了他的雕像。

現在我們在古船博物館。這兒有着古代較好的船模。很久以前,人們就懂得了造船。

此刻我們來到了避風亭,這兒很神奇。即使外面大風猛烈,亭裏卻依舊燭火旺盛。雖然它表面看起來很奇異,可其中也有科學道理。因爲亭內無窗,空氣不能對流,就形成了這種景象。

這兒是八仙殿,殿裏充盈着神祕。八仙有呂洞賓,張果老,荷仙姑------他們爲我們創造了一個美好的神話。

主體建築蓬萊閣爲雙層歇山並繞以迴廊,上懸書法家鐵保手書的匾額,給人渾重而不失亮麗的感覺。這裏自古就是名人學士的雅集之地。

蓬萊,是有靈氣的地方。今天感謝大家前來遊賞。祝你們事業發達,學業有成!歡迎各位下一次再來旅遊!

蓬萊閣主閣導遊詞 篇3

在蓬萊,元宵佳節是傳統遊閣的日子。這天上午,薄霧籠罩着大地,正是遊覽蓬萊閣的好機會。我隨着潮水般的人流向風景別緻的蓬萊閣走去。遊蓬萊閣,首先必須經過古登州水城。水城沿丹崖絕壁銜海向南築起,由小海、城牆、炮臺、空心臺、碼頭、燈塔等部分組成,結構嚴密,氣勢雄偉,是我國現存的著名古海軍基地之一,也是我國古代海上運輸的樞紐和對外交通的重要口岸。現在還可以看到許多貨船、漁船在這裏進進出出,這裏仍是一個重要碼頭。

站在水城小海仙橋上,翹首北望:飛閣流丹在蒼松翠柏中隱現,那便是馳名中外的蓬萊仙閣了。蓬萊閣並非只有一閣,而是一個古建築羣,主要有呂祖殿、三清殿、蓬萊閣、天后閣、彌陀寺等六個建築單位。主建築“蓬萊閣”面南背海居中,被這些大大小小別具風格的樓、殿、亭、閣所簇擁,猶如衆星捧月一般。整個建築佈局得當,渾然一體,層層迭迭,錯落有致、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高度的建築藝術和無窮的智慧。按《蓬萊閣導遊圖》,我們首先來到了西廂。西廂珍存着許多古人妙手的石刻水墨畫,筆法純熟,精美動人,別具風彩。石刻內容就是廣爲傳頌的“蓬萊十大仙景”。這十幅石畫,風格不一,各具千秋,而其中最奇的莫過於“神仙現市”了。“神仙現市”也就是海市蜃樓。自古及今,多少人渴望見到這個人間勝最。從蓬萊閣上那許多前人刻石的詩詞就可以看出人們的這種心情。在這衆多的詩詞中,多數是題海市蜃樓的,其中最著名的要算蘇東坡的《海市》詩了,幵頭幾句寫逍:東方二海空復空,羣仙出沒空明中,蕩搖浮世生萬象,豈有貝闕藏珠宮?”可見海市是怎樣的迷人了。

今天登上蓬萊閣,真想見到那虛無縹緲的奇景。可惜我們來的不是時候。一般春天,雨後,刮東風,纔有海市,現在正值數九寒天,豈不空想?儘管我從來沒有見過海市,仍它常使我神往,遐想萬千。穿過西廂,沿石階而上,即可登臨主閣。主閣結構精巧,裝飾華麗。丹窗朱戶.飛檐列瓦,雕樑畫棟,色彩絢爛,具有中國古典建築藝術特色。閣內高懸一塊金色橫匾,上有清代著名書法家鐵保親自手書的“蓬萊閣”三個雄渾大字。東西兩壁懸掛着葉劍英、董必武同志的題詩,更爲古閣增添了光彩。主閣西側,有避風亭,它髙踞山巔,面臨大海,.然而不管是什麼風,都難吹入亭內。儘管當時北風吹得正緊,然而亭內卻紋風不動,燭火不驚。主閣東側是臥碑亭,裏面有一大型刻石側臥地上,這就是有名的臥碑,碑的一面刻楷書《登州海市》,一面刻行草《題吳道子畫後》。亭內牆壁上還嵌有古代書法名人的手跡刻石。

臥碑亭東側是賓日樓。這裏是看海上日出的地方。觀瀾亭位於蓬萊閣最東端,足踏丹崖,俯視大海,前面毫無遮攔。當我們來到這裏時,已經霧收宇朗。極目眺望,只見碧波萬頃,水天一色,長山列島象一條巨龍,橫臥在渤海咽喉。我們遊覽的最後一站是仙人橋。它坐落在蓬萊閣左下側,連通“仙人洞”,結構精美,造型奇特,它是神話中八仙入海的地方。蓬萊閣不愧爲“仙閣”,它逛鑲嵌在山東半島的一顆閃閃發光的明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