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海南五公祠導遊詞(精選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8W

精選海南五公祠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位於的西沙羣島中的永興島,永興島是一座珊瑚島,行政上屬於中國海南省三沙市管轄。永興島東西長1850米,南北寬1160米,陸地面積2.13平方公里,是西沙羣島和整個南海諸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島上的主要景點有西沙海洋博物館、西沙將軍林、收復西沙紀念碑、西沙軍史館等。永興島位於中國西沙羣島東部的宣德羣島中部,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貝殼沙堆積在礁平臺上而形成的珊瑚島。永興島地勢平坦,平均高約5米,最高爲8.3米。四周爲沙堤所包圍,中間較低,是瀉湖乾涸後形成的窪地。窪地掘井取水方便,由於鳥糞的污染,井水不能食用,只能用來洗滌。永興島島嶼面積大,植物茂盛,淡水充足,中央低地不積水,且有高大沙堤防風,故本島是南海諸島中地理環境最優越的一個島。永興島上有超市、郵政營業廳、人民醫院、圖書館、工商銀行等,還有賓館、飯店、髮廊、燒烤吧和一個KTV,但受條件所限,不具備大規模接待能力。永興島地處北迴歸線以南,屬熱帶季風氣候,由於周圍被海包圍且陸地面積小,有海洋性氣候的特點,雨量充沛,終年高溫,高溼,高鹽。空氣潔淨,陽光明媚,紫外線格外強烈。

精選海南五公祠導遊詞(精選17篇)

在歷史上中國漢、唐、宋、元、明、清時期的數據文獻對該島均有記載。宋朝曾派海軍巡視,並將南海諸島劃歸宋朝版圖。元代時,地理學家郭守敬曾在南海進行天文測量。明朝鄭和下西洋,標繪過南海諸島地理位置。清朝宣統皇帝年間,曾派廣東海軍赴西沙羣島查勘,刻碑升旗。現在大家可以自行遊覽30分鐘,30分鐘後我們在這裏集合,希望各位遊客朋友們遊覽愉快。

精選海南五公祠導遊詞 篇2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爲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五公祠風景區位於海口市與瓊山府城接壤處,距市中心約5公里,是爲紀念唐、宋時期貶謫到海南島的五位著名歷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綱、李光、趙鼎、名臣胡詮而建的,故名五公祠。

五公祠爲一組古建築羣的統稱,它由觀稼堂、學圃堂、東齋、西齋組成,並和蘇公祠、兩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軒、遊仙洞等連成一片,建築面積2800餘平方米,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佔地100畝。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後又多次修繕,現仍是熠熠生輝。

五公祠歷來被譽爲瓊臺勝景,它以“海南第一樓”爲主體,這是一幢以上等木料精心構築的紅樓,樓高十幾米,分上下二層,四角攢尖式屋頂,素瓦紅椽,與四周爛漫的綠葉繁枝相輝映,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二樓正面,"海南第一樓"橫額赫然入目;樓下大廳楹柱上有二副膾炙人口的對聯:"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幾人才置諸海外;道契前賢,教興後學,乾坤有正氣在此樓中。" "只知有國,不知有身,任憑千般折磨,益堅其志;先其所憂,後其所樂,但願羣才奮起,莫負斯樓。" 讀罷,撫古悠思,五公英烈之氣蕩然而生。五公祠右邊有學圃堂和五公精舍。學圃堂是浙江名士郭晚香講學故址。五公精舍是晚清海南學子研習經史詩文之地,兩廂房均是以素瓦紅木建築,典型明清風格.庭園花木繁茂,四季凝蔭,景色絢麗,環境幽靜.郭晚香來海南時帶書8000多卷,置五公祠樓供五公精舍學生研習。郭晚香病逝後,五公精舍爲五公祠圖書館,藏郭晚香遺書。後來,歷經洗劫,圖書所剩無幾。而後,學圃堂和五公精舍被政府重新修繕一新,陳列海南部分文物,有明代禁鍾、黎族古代銅鼓、宣德爐等。

五公祠歷代有重修,民國四年(1915)瓊州道尹朱爲潮曾主持修繕。解放後,在1954年、1973年、1992年、1996年由廣東省和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口市人民政府先後撥款對這組古建築進行修繕。五公祠(海南第一樓)最大規模的一次維修是在20_年10月,由國家文物局、海口市人民政府和五公祠管理處共同出資對其進行搶救性的維修。搶修後的海南第一樓,光彩奪目,煥然一新,再現了百年古樓的風采和雄姿。

精選海南五公祠導遊詞 篇3

歡迎大家來到海南五公祠!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爲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在海南思古抒懷,一定要去五公詞。該祠位於海口市區與瓊山市接壤處,由五公詞、蘇公飼、觀稼堂、學圃堂、五公精舍、瓊園等一組古建築羣構成,人們習以五公祠統稱。有“海南第一樓”之譽,海口市八景之一的“聖祠疊彩”就在這裏。這片園林式結構建築羣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 (1573-1620xx年),陸續建至本世紀初。這裏奇花異木掩映樓閣,地近鬧市,獨有清幽。該祠是爲紀念唐、宋時期貶謫到海南島的五位著名歷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綱、李光、趙鼎、名臣得詮而建的,故名五公祠。

建築面積2800餘平方米,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佔地100畝。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後又多次修繕,現仍是熠熠生輝。至今已有百餘年。這是一幢以上等木料精心構築的紅樓,樓高十幾米,分上下二層,四角攢尖式的屋頂,素瓦紅掾,爲海南最早的樓房,故稱海南第一樓。與四周爛漫的綠葉繁枝相輝映,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

精選海南五公祠導遊詞 篇4

朋友們,來到海南前您曾聽說過海南第一樓嗎?如果沒有聽過,那請你現在猜一猜,它會是哪座樓呢?大多數的朋友您一定會在腦海中搜索哪座摩天大樓去了。其實海南第一樓就只是一座十幾米高的木結構建築,可爲什麼稱這個只有10幾米高的樓爲第一樓呢,是因爲它是古代海南最高的樓,在當時站在此樓上眺望可是一馬平川。他現在就是位於五公祠內,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五公祠看看吧!

五公祠位於海口市海府路上,這裏原是海口市與瓊山市的分界線,整個五公祠建築面積達2800平方米,佔地約7公頃,是海南現存最大的古建築羣,是爲紀念唐宋時期貶到海南島的五位名相、名臣李德裕、李綱、李光、趙鼎、胡栓而建,故名。該祠由五公祠、蘇公祠、觀稼祠、學圃堂、五公精舍、瓊園等一組古建築羣組成,人們習慣以五公祠統稱。這裏齊花異木掩映樓閣,地近鬧市,獨有清幽,自古有“瓊臺勝景”之美稱。

有人稱在海南思古抒懷,一定要去五公祠,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我剛剛和大家說的海南第一樓,它是五公祠中最大的建築,此樓還有一個非同小可的地方,那就是它全部由木材搭建而成,原來是無一釘一鐵的,現在已經進行了修建。至今已有100多年了,據說能保持這麼久是因爲有五公的正氣鎮住了此樓。

大家跟我來,我們來看這五個塑像,知道他們是誰嗎?中間的這個是李德裕,/考*試*大/他在唐文宗和武宗時爲宰相,因遭奸黨陷害,被貶到海南,在三亞崖州地區有許多李姓人家自稱是李德裕的後代,兩旁的四位是宋朝的李綱、李光、趙鼎、胡栓。

大家來看這副對聯“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幾人才置諸海外;道契前賢,教興後學,乾坤有正氣在此樓中”這兩副對聯概括了五公只知有國不知有身,憑百折不撓的精神,五公的民族氣節,千百年來對海南人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爲海南人民廣爲傳頌。

在海南第一樓的左邊是學圃堂和五公精舍,右邊是蘇公祠。說道蘇公祠自然就是爲紀念蘇東坡而建的。據說是先有蘇公祠,重建後纔有五公祠的。大家來看看在蘇公祠前這一石碑,這可是國家一級文物,爲宋徽宗趙詰手書《神宵玉清萬壽宮詔》碑,趙詰自創的瘦金體書法剛勁清秀,由此可窺一斑。

大家來這邊,這裏就是瓊園了,看到那個浮粟泉了嗎?傳說,蘇東坡被貶至此地時,指地鑿泉。發現了“浮粟泉”,因爲泉涌如浮粟,甘爽純淨而得名。

好了,朋友們,現在我們有半個小時的時間讓你們自己去更加親密的接觸五公祠,半小時後我們在大門口集合

精選海南五公祠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海口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_。

五公祠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爲一組古建築羣的統稱,它由觀稼堂、學圃堂、東齋組成,並和蘇公祠、兩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軒、遊仙洞先進連成一片,形成一組文物古蹟羣,人們習慣上統稱爲五公祠。各個古蹟既有自己的獨特風貌,又形成一個協調的整體,蔚爲"瀛海人文"之壯觀。這裏,樹木蓊鬱,流水潺潺,環境清雅,饒有幽趣,好一派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建築面積2800餘平方米,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佔地100畝。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後又多次修繕,現仍是熠熠生輝。

五公祠佔地面積6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800平方米,自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於紹聖四年(1097)被貶來瓊,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內)留存遺蹟以來,宋、元、明、清及民國曆朝不斷在其周圍增建、重修古蹟,習慣上把這組古蹟羣稱之爲“五公祠”。它包括:海南第一樓(又稱五公祠)、學圃堂、觀稼堂、西齋(五公精舍)、東齋、蘇公祠、兩伏波祠、洞酌亭,浮粟泉、瓊園和新建的五公祠陳列館。

五公祠近千年的歷史,孕育着豐富的文化內涵,蘊藏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它是全面瞭解海南歷史、政治、文化發展的名勝古蹟。

觀稼堂

原名爲觀稼亭。椐《瓊山縣誌》記載:觀稼亭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是一座六角飛檐大亭,它爲紀念蘇東坡指鑿雙泉,造福桑梓鄉里的豐功偉績而建。“觀稼”兩字,寓意爲:觀浮粟泉水旺盛,灌溉金穗千畝之意。該亭在明末清初時被毀,康熙四十三年(1704)瓊州知府賈堂深感觀稼亭對教化當地百姓黎民、思憶先賢豐功偉業有遠深意義,便在舊址重建。道光十四年(1834)又經擴建,形成爲當時海南最大的亭榭。據清人張育春撰寫的《重修觀稼亭記》記載:觀稼“亭前爲平阪,旁浥清泉,有溪流一道,自東環流而西,兩旁綺麗交錯,阡陌縱橫,士大夫遊息於此,比之裴中立綠野堂,洵城北一名勝”。

清光緒十五年(1889)朱採在修建五公祠時,又重修了觀稼亭,並改名爲觀稼堂。在他撰寫的《五公祠記》中記載:“五公祠左附觀稼堂,循舊例藏瓊崖歷代名賢文物遺著”。自此觀稼堂也就成爲海南文人學子品茶賦詩與進行學術交流的地方。

學圃堂和西齋

朱採當時增建學圃堂和五公精舍的目的在於興辦學堂,講學明道,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據他撰寫的《五公祠記》中記載:“右側建學圃堂,聘海內碩儒講學其中,又建橫宅一連四間,名五公精舍,爲學子研習之地,本道契五公,教興後學之意”。民國四年(1915)瓊州道尹朱爲潮在《重修五公祠記》也記載:“五公精舍仿學海堂例,選全瓊庠生,秀才三十名,研習經史詞章之學,聘寧波郭晚香在學圃堂講課”。郭晚香浙江寧波人,晚清著名學者,朱採在建學圃堂和公精舍後,向當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推薦聘請郭晚香來瓊講學,他來瓊時帶來了八千多卷古版文獻書籍,置於海南第一樓上,學圃堂就是他當時講學的地方,五公精舍和東齋分別是學生和老師的宿舍。郭晚香在學圃堂講學不久便病逝,因後繼無人,諸學生便由朱採保薦到廣州的學海堂繼續學業,五公精舍便用於收藏郭晚香的遺書和典冊,民國六年(1917)五公精舍也因此更名爲五公祠圖書館。

蘇公祠

爲紀念蘇東坡而建。他北返後,海南學子經常在他曾借寓過的金粟庵入飲酒賦詩,進行學術交流,懷念這位“一代文宗”,久之便把該處題名爲“東坡讀書處”。元代在此基礎上開設“東坡書院”,大書法家趙孟頫爲之題匾。書院幾經變遷,至明初毀廢,但遺蹟尚存。明萬曆45年(1620_年)瓊州副使戴禧在原址重建。並改書院爲“蘇公祠”,奉祀蘇東坡與其子蘇過。清順治、乾隆年間又對該祠進行重修,光緒20_年(1889年),朱採在修建海南第一樓時對蘇公祠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整修,並增建山門等建築。現在的蘇公祠基本上是光緒年間建修的規模。蘇公祠山門口陳列的石雕系明代修建蘇公祠時的原物,山門口懸掛明太祖朱元璋贊海南詩句“南溟奇甸”橫匾。蘇公祠正廳陳列着蘇東坡及其子蘇過和學生薑唐佐的牌位。大廳圓柱懸掛民國四年(1920_年)由朱爲潮撰聯,現代著名書法家麥華三重書的“此地能開眼界,何人可配眉山”的楹聯一付。

泂酌亭

始建於北宋紹聖年間,因蘇東坡“指鑿雙泉”而建。當時瓊州郡守承議朗陸公品賞浮粟泉水後,贊其泉水甘甜,便在井泉旁甜,便在井泉旁建亭,經常邀請朋友、同僚在亭上品茗賦詩。元符三年(1100)六月蘇東坡遇赦北返,再借寓金粟時,陸公邀蘇東坡爲亭命名和賦詩,蘇東坡欣然命筆,即席寫了《泂酌亭詩並敘》:“瓊山郡東,衆泉觱發,然皆冽而不食。丁丑歲六月,予南遷過瓊,得雙泉之甘於城東北隅,以告其人。自是汲者常滿,泉相去咫尺而味異。庚辰歲六月十七日,遷於合浦,復過之。太守承議郎陸公求泉上之亭名與詩,名之曰泂酌。其詩曰:“泂酌彼兩泉,挹彼注茲。一瓶之中,有澠有淄。以瀹以烹,衆喊莫齊。自江徂海,浩然無私。豈弟君子,江海是儀。既味我泉,亦嚌我詩。”明朝該亭被毀,清乾隆年間,瓊州學使翁方綱在原址重建,同治八年(1869),郡守戴肇辰又整修該亭。現在的泂酌亭基本上保留了清代修建時的風格。清代海南學者王國憲重刻的《泂酌亭詩並敘》現陳列在五公祠碑廊裏。

浮粟泉

蘇東坡在五公祠留存遺蹟及之一。北宋紹聖四年(1097),蘇東坡來瓊時,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內),這時間他教導當地百姓掘井之法,並親自“指鑿雙泉”一泉曰金粟,一泉曰浮粟,由於泉水其味甘甜,水源旺盛,常冒小泡浮於水面很象粟米,因此“汲者常滿”。民國初金粟泉被毀,餘下浮粟泉。清乾隆58年(1793)瓊州太守葉汝蘭品飲該泉後,感覺水質甚佳便爲該泉題匾名,寓意:水源旺盛,五穀豐登。清著名金石家汪垢爲泉撰聯:“粟飛藻思,雲散清襟”,鑲刻其旁。後又有人在“浮粟泉”,匾下增刻了“神龍”兩字,該匾被毀。

浮粟泉歷經近千年滄桑,從不枯渴,不論大旱或大澇水位都保持現狀不變。傳說取水之人只要在井旁用腳一跺,井底下如源源不斷的冒出水泡,那麼來年一定會財源滾滾,生活蒸蒸日上。解放前,海府地區的財主和商人第到除夕都會到此踏上幾腳,祈求來年生意興隆,財源廣進,並僱用人力或牛車把該水拉回家飲用。該水經化驗屬礦泉水,含有多種人體需要的礦物質。

粟泉亭

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年(1612),爲紀念蘇公“雙泉”造福桑梓鄉里而建。該亭在清代列爲八景之一的“蘇亭蘸(zhàn)翠”。粟泉歷代有重建修,現在的粟泉亭系民國四年(1915)重建。

因何修建粟泉亭有這樣的傳說:明萬曆四十年的一天,瓊州郡守翁汝遇率郡城官民在金粟庵禱雨,禱雨事完,作稍事休息,翁汝遇便到浮粟泉中取水解渴,並贊其水甘美,突然間雷電交加,天降大雨,翁汝遇認爲是浮粟神龍顯靈保佑,喜降甘霖,便決定在浮粟泉北角坡上建亭以志紀念。施工時掘得一磚,上該有詩云“泄儘先天祕,再修來世身,若思逢故友,二姓草頭人”。旁落“東坡行書”款,翁汝遇覺得此事甚爲奇異,便把磚刻揣回收藏。據考該詩是蘇東坡初到瓊時,借寓金粟庵時寫的,由於當時他初來乍到,面對生疏的環境和生活的困境,因而產生了佛家的思想,認爲他會客死海南,於是寫了這首詩,埋在該處,好讓後人知道他的不幸遭遇。

瓊園

民國四年(1915)擴建五公祠時增闢的一組園林古蹟羣。主要建築有洗心軒與遊仙洞。瓊園兩兩字取:“南溟奇甸,瓊臺勝境”之意。1986年又在該園增建了五公廟和五公祠佛祖廟,供遊客遊覽時參拜。

洗心軒

建於民國四年(1915),是一間亭榭式的古建築,四周闢廊。正門走廊園柱懸掛朱爲潮主持修建洗心軒時撰寫的楹聯意義深遠,耐人尋味:“一水可曾將耳染,纖塵絕無上心來”。這付楹聯的來源包含着一個傳說。據傳朱爲潮修建瓊園時,應如何規劃,同僚衆說紛紜,莫衷一是,使他對此拿下定主意,有一天他親率同僚到實地勘察地形。衆官又爲此爭論不休,加上正是酷熱的響午時分,使得他煩躁不已,這時他走到浮粟泉邊,叫隨從取水止渴,並用泉水洗臉清熱,突然間他感到大腦豁然一亮,瓊園的規劃在大腦中已清晰成形。他便決定在瓊園建一中心建築,併爲之命名爲“洗心軒”,以此告訴後人,在心煩意亂的時候,到此遊一遊,喝上一口清心爽口的浮粟泉水,心中所有的煩惱與雜念將遠離而去。洗心軒解放後有重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民國期間的建築風格。

遊仙洞

用海南火山岩壘砌而成的人工假山,它根據民間傳說而建。據說宋朝年間有一道士,自幼出家修道,修煉多年,總不能成仙得道。有一天,他在夢中見到一神仙點化說:大海中有一神龜,在你垂暮之年訪得此龜,並在其首坐化,定能成仙。醒後,他苦思不解其意,便決定外出雲遊尋訪。苦經十多年,踏遍了東南沿海,總悟不到夢境中的神龜。有一天他來到雷州,聽說蘇東坡被貶在海南,便決定到島上游一遊,順便結識和請教於這位大學者。一天,當他踏上這塊神奇的荒島時,他頓然一悟,海南的地形正酷似他夢中的神龜,於是他便到儋州拜訪蘇東坡,請教龜首在何處,經過幾個月的交往,這位道士爲蘇東坡的博學所折服,而蘇東坡也深被這位道士的精神與決心所感動,於是便告訴他說:瓊州地形似神龜,郡城瓊山是龜首。道士便辭別了蘇東坡來到瓊山探訪他夢中的龜首。幾經折磨他終於發現了現在的五公祠正是他魂牽夢迥要找尋的地方,於是他便在遊仙洞這地方結茅苦修,他的意志與決心感動了玉皇大帝,一天玉皇大帝派來了一位神仙把他引接到天界授予了神位。因爲這位道士是在此得道成仙,神遊而去,爲紀念這位道士堅韌不撥的意志,民國四年朱爲潮便在此建起了這座假山,並命名爲“遊仙洞“。

精選海南五公祠導遊詞 篇6

朋友們,來到海南前您曾聽說過海南第一樓嗎?如果沒有聽過,那請你現在猜一猜,它會是哪座樓呢?大多數的朋友您一定會在腦海中搜索哪座摩天大樓去了。其實海南第一樓就只是一座十幾米高的木結構建築,可爲什麼稱這個只有10幾米高的樓爲第一樓呢,是因爲它是古代海南最高的樓,在當時站在此樓上眺望可是一馬平川。他現在就是位於五公祠內,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五公祠看看吧!

五公祠位於海口市海府路上,這裏原是海口市與瓊山市的分界線,整個五公祠建築面積達2800平方米,佔地約7公頃,是海南現存最大的古建築羣,是爲紀念唐宋時期貶到海南島的五位名相、名臣李德裕、李綱、李光、趙鼎、胡栓而建,故名。該祠由五公祠、蘇公祠、觀稼祠、學圃堂、五公精舍、瓊園等一組古建築羣組成,人們習慣以五公祠統稱。這裏齊花異木掩映樓閣,地近鬧市,獨有清幽,自古有“瓊臺勝景”之美稱。

有人稱在海南思古抒懷,一定要去五公祠,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我剛剛和大家說的海南第一樓,它是五公祠中最大的建築,此樓還有一個非同小可的地方,那就是它全部由木材搭建而成,原來是無一釘一鐵的,現在已經進行了修建。至今已有100多年了,據說能保持這麼久是因爲有五公的正氣鎮住了此樓。

大家跟我來,我們來看這五個塑像,知道他們是誰嗎?中間的這個是李德裕,/考_試_大/他在唐文宗和武宗時爲宰相,因遭奸黨陷害,被貶到海南,在三亞崖州地區有許多李姓人家自稱是李德裕的後代,兩旁的四位是宋朝的李綱、李光、趙鼎、胡栓。

大家來看這副對聯“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幾人才置諸海外;道契前賢,教興後學,乾坤有正氣在此樓中”這兩副對聯概括了五公只知有國不知有身,憑百折不撓的精神,五公的民族氣節,千百年來對海南人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爲海南人民廣爲傳頌。

在海南第一樓的左邊是學圃堂和五公精舍,右邊是蘇公祠。說道蘇公祠自然就是爲紀念蘇東坡而建的。據說是先有蘇公祠,重建後纔有五公祠的。大家來看看在蘇公祠前這一石碑,這可是國家一級文物,爲宋徽宗趙詰手書《神宵玉清萬壽宮詔》碑,趙詰自創的瘦金體書法剛勁清秀,由此可窺一斑。

大家來這邊,這裏就是瓊園了,看到那個浮粟泉了嗎?傳說,蘇東坡被貶至此地時,指地鑿泉。發現了“浮粟泉”,因爲泉涌如浮粟,甘爽純淨而得名。

好了,朋友們,現在我們有半個小時的時間讓你們自己去更加親密的接觸五公祠,半小時後我們在大門口集合。

精選海南五公祠導遊詞 篇7

朋友們,來到海南前您曾聽說過海南第一樓嗎?如果沒有聽過,那請你現在猜一猜,它會是哪座樓呢?大多數的朋友您一定會在腦海中搜索哪座摩天大樓去了。其實海南第一樓就只是一座十幾米高的木結構建築,可爲什麼稱這個只有10幾米高的樓爲第一樓呢,是因爲它是古代海南最高的樓,在當時站在此樓上眺望可是一馬平川。他現在就是位於五公祠內,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五公祠看看吧!

五公祠位於海口市海府路上,這裏原是海口市與瓊山市的分界線,整個五公祠建築面積達2800平方米,佔地約7公頃,是海南現存最大的古建築羣,是爲紀念唐宋時期貶到海南島的五位名相、名臣李德裕、李綱、李光、趙鼎、胡栓而建,故名。該祠由五公祠、蘇公祠、觀稼祠、學圃堂、五公精舍、瓊園等一組古建築羣組成,人們習慣以五公祠統稱。這裏齊花異木掩映樓閣,地近鬧市,獨有清幽,自古有“瓊臺勝景”之美稱。

有人稱在海南思古抒懷,一定要去五公祠,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我剛剛和大家說的海南第一樓,它是五公祠中最大的建築,此樓還有一個非同小可的地方,那就是它全部由木材搭建而成,原來是無一釘一鐵的,現在已經進行了修建。至今已有100多年了,據說能保持這麼久是因爲有五公的正氣鎮住了此樓。

大家跟我來,我們來看這五個塑像,知道他們是誰嗎?中間的這個是李德裕,他在唐文宗和武宗時爲宰相,因遭奸黨陷害,被貶到海南,在三亞崖州地區有許多李姓人家自稱是李德裕的後代,兩旁的四位是宋朝的李綱、李光、趙鼎、胡栓。

大家來看這副對聯“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幾人才置諸海外;道契前賢,教興後學,乾坤有正氣在此樓中”這兩副對聯概括了五公只知有國不知有身,憑百折不撓的精神,五公的民族氣節,千百年來對海南人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爲海南人民廣爲傳頌。

在海南第一樓的左邊是學圃堂和五公精舍,右邊是蘇公祠。說道蘇公祠自然就是爲紀念蘇東坡而建的。據說是先有蘇公祠,重建後纔有五公祠的。大家來看看在蘇公祠前這一石碑,這可是國家一級文物,爲宋徽宗趙詰手書《神宵玉清萬壽宮詔》碑,趙詰自創的瘦金體書法剛勁清秀,由此可窺一斑。

大家來這邊,這裏就是瓊園了,看到那個浮粟泉了嗎?傳說,蘇東坡被貶至此地時,指地鑿泉。發現了“浮粟泉”,因爲泉涌如浮粟,甘爽純淨而得名。

好了,朋友們,現在我們有半個小時的時間讓你們自己去更加親密的接觸五公祠,半小時後我們在大門口集合,請記住我們的車牌號碼:瓊A

精選海南五公祠導遊詞 篇8

朋友們,來到海南前您曾聽說過海南第一樓嗎?如果沒有聽過,那請你現在猜一猜,它會是哪座樓呢?大多數的朋友您一定會在腦海中搜索哪座摩天大樓去了。其實海南第一樓就只是一座十幾米高的木結構建築,可爲什麼稱這個只有10幾米高的樓爲第一樓呢,是因爲它是古代海南最高的樓,在當時站在此樓上眺望可是一馬平川。他現在就是位於五公祠內,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五公祠看看吧!

五公祠位於海口市海府路上,這裏原是海口市與瓊山市的分界線,整個五公祠建築面積達2800平方米,佔地約7公頃,是海南現存最大的古建築羣,是爲紀念唐宋時期貶到海南島的五位名相、名臣李德裕、李綱、李光、趙鼎、胡栓而建,故名。該祠由五公祠、蘇公祠、觀稼祠、學圃堂、五公精舍、瓊園等一組古建築羣組成,人們習慣以五公祠統稱。這裏齊花異木掩映樓閣,地近鬧市,獨有清幽,自古有“瓊臺勝景”之美稱。

有人稱在海南思古抒懷,一定要去五公祠,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我剛剛和大家說的海南第一樓,它是五公祠中最大的建築,此樓還有一個非同小可的地方,那就是它全部由木材搭建而成,原來是無一釘一鐵的,現在已經進行了修建。至今已有100多年了,據說能保持這麼久是因爲有五公的正氣鎮住了此樓。

大家跟我來,我們來看這五個塑像,知道他們是誰嗎?中間的這個是李德裕,/考__/他在唐文宗和武宗時爲宰相,因遭奸黨陷害,被貶到海南,在三亞崖州地區有許多李姓人家自稱是李德裕的後代,兩旁的四位是宋朝的李綱、李光、趙鼎、胡栓。

大家來看這副對聯“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幾人才置諸海外;道契前賢,教興後學,乾坤有正氣在此樓中”這兩副對聯概括了五公只知有國不知有身,憑百折不撓的精神,五公的民族氣節,千百年來對海南人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爲海南人民廣爲傳頌。

在海南第一樓的左邊是學圃堂和五公精舍,右邊是蘇公祠。說道蘇公祠自然就是爲紀念蘇東坡而建的。據說是先有蘇公祠,重建後纔有五公祠的。大家來看看在蘇公祠前這一石碑,這可是國家一級文物,爲宋徽宗趙詰手書《神宵玉清萬壽宮詔》碑,趙詰自創的瘦金體書法剛勁清秀,由此可窺一斑。

大家來這邊,這裏就是瓊園了,看到那個浮粟泉了嗎?傳說,蘇東坡被貶至此地時,指地鑿泉。發現了“浮粟泉”,因爲泉涌如浮粟,甘爽純淨而得名。

好了,朋友們,現在我們有半個小時的時間讓你們自己去更加親密的接觸五公祠,半小時後我們在大門口集合

精選海南五公祠導遊詞 篇9

各位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位於的西沙羣島中的永興島,永興島是一座珊瑚島,行政上屬於中國海南省三沙市管轄。永興島東西長1850米,南北寬1160米,陸地面積2.13平方公里,是西沙羣島和整個南海諸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島上的主要景點有西沙海洋博物館、西沙將軍林、收復西沙紀念碑、西沙軍史館等。永興島位於中國西沙羣島東部的宣德羣島中部,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貝殼沙堆積在礁平臺上而形成的珊瑚島。永興島地勢平坦,平均高約5米,最高爲8.3米。四周爲沙堤所包圍,中間較低,是瀉湖乾涸後形成的窪地。窪地掘井取水方便,由於鳥糞的污染,井水不能食用,只能用來洗滌。永興島島嶼面積大,植物茂盛,淡水充足,中央低地不積水,且有高大沙堤防風,故本島是南海諸島中地理環境最優越的一個島。永興島上有超市、郵政營業廳、人民醫院、圖書館、工商銀行等,還有賓館、飯店、髮廊、燒烤吧和一個KTV,但受條件所限,不具備大規模接待能力。永興島地處北迴歸線以南,屬熱帶季風氣候,由於周圍被海包圍且陸地面積小,有海洋性氣候的特點,雨量充沛,終年高溫,高溼,高鹽。空氣潔淨,陽光明媚,紫外線格外強烈。

在歷史上中國漢、唐、宋、元、明、清時期的數據文獻對該島均有記載。宋朝曾派海軍巡視,並將南海諸島劃歸宋朝版圖。元代時,地理學家郭守敬曾在南海進行天文測量。明朝鄭和下西洋,標繪過南海諸島地理位置。清朝宣統皇帝年間,曾派廣東海軍赴西沙羣島查勘,刻碑升旗。現在大家可以自行遊覽30分鐘,30分鐘後我們在這裏集合,希望各位遊客朋友們遊覽愉快。

精選海南五公祠導遊詞 篇10

歡迎大家來到海南五公祠!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爲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在海南思古抒懷,一定要去五公詞。該祠位於海口市區與瓊山市接壤處,由五公詞、蘇公飼、觀稼堂、學圃堂、五公精舍、瓊園等一組古建築羣構成,人們習以五公祠統稱。有“海南第一樓”之譽,海口市八景之一的“聖祠疊彩”就在這裏。這片園林式結構建築羣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_年),陸續建至本世紀初。這裏奇花異木掩映樓閣,地近鬧市,獨有清幽。該祠是爲紀念唐、宋時期貶謫到海南島的五位著名歷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綱、李光、趙鼎、名臣得詮而建的,故名五公祠。

建築面積2800餘平方米,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佔地100畝。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後又多次修繕,現仍是熠熠生輝。至今已有百餘年。這是一幢以上等木料精心構築的紅樓,樓高十幾米,分上下二層,四角攢尖式的屋頂,素瓦紅掾,爲海南最早的樓房,故稱海南第一樓。與四周爛漫的綠葉繁枝相輝映,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

精選海南五公祠導遊詞 篇11

五公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海口市青少年德育基地,位於海口市美蘭區海府路169號。管理單位是海口市博物館。

五公祠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19),陸續續建至20世紀初,總體建築依地勢而構建,佔地面積99畝,主要由五公祠、蘇公祠、伏波祠、觀稼堂、學輔堂、洗心軒和五公祠陳列館組成,人們習慣以“五公祠”統稱。

五公祠爲該建築羣的主體建築,是一座二層木質結構、單式斗拱的紅樓,佔地面積560平方米,樓高10米,人稱“海南第一樓”。

該樓始建於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是爲紀念唐宋兩代被貶謫來瓊的李德裕(唐朝宰相)、李綱和趙鼎(均爲宋朝宰相)、李光和胡銓(均爲宋朝的大學士)五位歷史名臣而建的,由於人們景仰先賢“五公”而得名。

樓正前方及兩側,豎立着這五位歷史名臣的大雕像,個個栩栩如生,它們經歷了海南的滄桑和見證了海南的變遷。

精選海南五公祠導遊詞 篇12

歡迎大家來到海南五公祠!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爲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五公祠正門懸掛“五公祠”的金字匾額,樓上掛有“海南第一樓”,落款署:“光緒十五年嘉興朱採”,樓內大廳掛“安國危身”橫匾。樓下供奉五公神位和展出五公史蹟,大廳圓柱掛楹聯二副,其一:“只知有國,不知有身,任憑千般折磨,益堅其志;先其所憂,後其所樂,但願羣才奮起,莫負斯樓”。原爲民國觀察使朱爲潮一九一五年撰聯,著名學者容庚先生一九八0年重書;其二:“於東坡外,有此五賢,自唐宋迄今,公道千秋垂定論;處南首級中,別爲一郡,望煙雲所聚,天涯萬里見孤忠”。原爲民國廣東學使徐祺撰聯,著名學者商承祚一九八一年重書。樓上大廳圓柱有楹聯二副,其一:“唐嗟未造,寧恨偏安,天地幾人才置諸海外;道契前賢,教興後學,乾坤有正氣在斯樓中”。由清朝海南舉人潘存撰聯,著名書法家麥華三先生一九八0年重書。其二:“五賢系兩代興衰,報國投荒,唐宋迄今留正氣;一身睹萬民憔悴,籌邊弭亂,冰淵夙夜凜遺規”。爲民國瓊崖鎮守使黃志桓撰聯。這些楹聯驚天地、泣鬼神,正氣浩然,雄姿勃發,充分表達了五公高風亮節和剛正不阿的品質和精神。

建築面積2800餘平方米,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佔地100畝。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後又多次修繕,現仍是熠熠生輝。至今已有百餘年。這是一幢以上等木料精心構築的紅樓,樓高十幾米,分上下二層,四角攢尖式的屋頂,素瓦紅掾,爲海南最早的樓房,故稱海南第一樓。與四周爛漫的綠葉繁枝相輝映,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

五公祠爲樓閣歇山頂建築,建築面積498.88平方米,高12.26米,後牆柱處砌牆,其餘三面闢爲廊,整座大樓由18根木柱和10根石柱支撐,其建築風格有鮮明的海南地域特徵,帶有南洋建築的痕跡,也深受嶺南建築的影響,有較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

五公祠之所以稱爲海南第一樓,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建築規模和所奉祀的五公他們高風亮節的品德在當時都堪稱第一。

精選海南五公祠導遊詞 篇13

五公祠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國興街道海府路,是爲紀念唐、宋朝時期貶謫到海南的五位著名歷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綱、李光、趙鼎、名臣胡詮而建的,故名五公祠。

五公祠爲一組古建築羣的統稱,它由觀稼堂、學圃堂、東齋組成,並和蘇公祠 、兩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軒、遊仙洞先進連成一片,建築面積2800餘平方米,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佔地100畝。

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後又多次修繕,現仍是熠熠生輝。

自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於紹聖四年(1097)被貶來瓊,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內)留存遺蹟以來,宋、元、明、清及民國曆朝不斷在其周圍增建、重修古蹟,習慣上把這組古蹟羣稱之爲“五公祠”。

它包括:海南第一樓(又稱五公祠)、學圃堂、觀稼堂、西齋(五公精舍)、東齋、蘇公祠、兩伏波祠、洞酌亭,浮粟泉、瓊園和新建的五公祠陳列館。

五公祠佔地面積6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800平方米,20xx年6月26日國務院列爲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公祠悠久的歷史,孕育着豐富的文化,蘊藏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它是全面瞭解海南歷史、政治、文化發展的名勝古蹟。

這裏樓閣參差,疏密相間:亭廊宛轉,錯落有致:疊石假山,丘壑分明;泉井湖水,浣羨渺彌:樹木花卉,滄古灑灑,素有“瓊臺勝境”、“瀛海人文”和“海南第一名勝”之譽。

精選海南五公祠導遊詞 篇14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海口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五公祠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爲一組古建築羣的統稱,它由觀稼堂、學圃堂、東齋組成,並和蘇公祠 、兩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軒、遊仙洞先進連成一片,形成一組文物古蹟羣,人們習慣上統稱爲五公祠。各個古蹟既有自己的獨特風貌,又形成一個協調的整體,蔚爲"瀛海人文"之壯觀。這裏,樹木蓊鬱,流水潺潺,環境清雅,饒有幽趣,好一派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建築面積2800餘平方米,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佔地100畝。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後又多次修繕,現仍是熠熠生輝。

五公祠佔地面積6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800平方米,自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於紹聖四年(1097)被貶來瓊,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內)留存遺蹟以來,宋、元、明、清及民國曆朝不斷在其周圍增建、重修古蹟,習慣上把這組古蹟羣稱之爲“五公祠”。它包括:海南第一樓(又稱五公祠)、學圃堂、觀稼堂、西齋(五公精舍)、東齋、蘇公祠、兩伏波祠、洞酌亭,浮粟泉、瓊園和新建的五公祠陳列館。

五公祠近千年的歷史,孕育着豐富的文化內涵,蘊藏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它是全面瞭解海南歷史、政治、文化發展的名勝古蹟。

觀稼堂

原名爲觀稼亭。椐《瓊山縣誌》記載:觀稼亭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是一座六角飛檐大亭,它爲紀念蘇東坡指鑿雙泉,造福桑梓鄉里的豐功偉績而建。“觀稼”兩字,寓意爲:觀浮粟泉水旺盛,灌溉金穗千畝之意。該亭在明末清初時被毀,康熙四十三年(1704)瓊州知府賈堂深感觀稼亭對教化當地百姓黎民、思憶先賢豐功偉業有遠深意義,便在舊址重建。道光十四年(1834)又經擴建,形成爲當時海南最大的亭榭。據清人張育春撰寫的《重修觀稼亭記》記載:觀稼“亭前爲平阪,旁浥清泉,有溪流一道,自東環流而西,兩旁綺麗交錯,阡陌縱橫,士大夫遊息於此,比之裴中立綠野堂,洵城北一名勝”。

清光緒十五年(1889)朱採在修建五公祠時,又重修了觀稼亭,並改名爲觀稼堂。在他撰寫的《五公祠記》中記載:“五公祠左附觀稼堂,循舊例藏瓊崖歷代名賢文物遺著”。自此觀稼堂也就成爲海南文人學子品茶賦詩與進行學術交流的地方。

學圃堂和西齋

朱採當時增建學圃堂和五公精舍的目的在於興辦學堂,講學明道,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據他撰寫的《五公祠記》中記載:“右側建學圃堂,聘海內碩儒講學其中,又建橫宅一連四間,名五公精舍,爲學子研習之地,本道契五公,教興後學之意”。民國四年(1915)瓊州道尹朱爲潮在《重修五公祠記》也記載:“五公精舍仿學海堂例,選全瓊庠生,秀才三十名,研習經史詞章之學,聘寧波郭晚香在學圃堂講課”。郭晚香浙江寧波人,晚清著名學者,朱採在建學圃堂和公精舍後,向當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推薦聘請郭晚香來瓊講學,他來瓊時帶來了八千多卷古版文獻書籍,置於海南第一樓上,學圃堂就是他當時講學的地方,五公精舍和東齋分別是學生和老師的宿舍。郭晚香在學圃堂講學不久便病逝,因後繼無人,諸學生便由朱採保薦到廣州的學海堂繼續學業,五公精舍便用於收藏郭晚香的遺書和典冊,民國六年(1917)五公精舍也因此更名爲五公祠圖書館。

蘇公祠

爲紀念蘇東坡而建。他北返後,海南學子經常在他曾借寓過的金粟庵入飲酒賦詩,進行學術交流,懷念這位“一代文宗”,久之便把該處題名爲“東坡讀書處”。元代在此基礎上開設“東坡書院”,大書法家趙孟頫爲之題匾。書院幾經變遷,至明初毀廢,但遺蹟尚存。明萬曆45年(1620xx年)瓊州副使戴禧在原址重建。並改書院爲“蘇公祠”,奉祀蘇東坡與其子蘇過。清順治、乾隆年間又對該祠進行重修,光緒20xx年(1889年),朱採在修建海南第一樓時對蘇公祠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整修,並增建山門等建築。現在的蘇公祠基本上是光緒年間建修的規模。蘇公祠山門口陳列的石雕系明代修建蘇公祠時的原物,山門口懸掛明太祖朱元璋贊海南詩句“南溟奇甸”橫匾。蘇公祠正廳陳列着蘇東坡及其子蘇過和學生薑唐佐的牌位。大廳圓柱懸掛民國四年(1920xx年)由朱爲潮撰聯,現代著名書法家麥華三重書的“此地能開眼界,何人可配眉山”的楹聯一付。

泂酌亭

始建於北宋紹聖年間,因蘇東坡“指鑿雙泉”而建。當時瓊州郡守承議朗陸公品賞浮粟泉水後,贊其泉水甘甜,便在井泉旁甜,便在井泉旁建亭,經常邀請朋友、同僚在亭上品茗賦詩。元符三年(1100)六月蘇東坡遇赦北返,再借寓金粟時,陸公邀蘇東坡爲亭命名和賦詩,蘇東坡欣然命筆,即席寫了《泂酌亭詩並敘》:“瓊山郡東,衆泉觱發,然皆冽而不食。丁丑歲六月,予南遷過瓊,得雙泉之甘於城東北隅,以告其人。自是汲者常滿,泉相去咫尺而味異。庚辰歲六月十七日,遷於合浦,復過之。太守承議郎陸公求泉上之亭名與詩,名之曰泂酌。其詩曰:“泂酌彼兩泉,挹彼注茲。一瓶之中,有澠有淄。以瀹以烹,衆喊莫齊。自江徂海,浩然無私。豈弟君子,江海是儀。既味我泉,亦嚌我詩。”明朝該亭被毀,清乾隆年間,瓊州學使翁方綱在原址重建,同治八年(1869),郡守戴肇辰又整修該亭。現在的泂酌亭基本上保留了清代修建時的風格。清代海南學者王國憲重刻的《泂酌亭詩並敘》現陳列在五公祠碑廊裏。

浮粟泉

蘇東坡在五公祠留存遺蹟及之一。北宋紹聖四年(1097),蘇東坡來瓊時,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內),這時間他教導當地百姓掘井之法,並親自“指鑿雙泉”一泉曰金粟,一泉曰浮粟,由於泉水其味甘甜,水源旺盛,常冒小泡浮於水面很象粟米,因此“汲者常滿”。民國初金粟泉被毀,餘下浮粟泉。清乾隆58年(1793)瓊州太守葉汝蘭品飲該泉後,感覺水質甚佳便爲該泉題匾名,寓意:水源旺盛,五穀豐登。清著名金石家汪垢爲泉撰聯:“粟飛藻思,雲散清襟”,鑲刻其旁。後又有人在“浮粟泉”,匾下增刻了“神龍”兩字,該匾在“文革”期間被毀。

浮粟泉歷經近千年滄桑,從不枯渴,不論大旱或大澇水位都保持現狀不變。傳說取水之人只要在井旁用腳一跺,井底下如源源不斷的冒出水泡,那麼來年一定會財源滾滾,生活蒸蒸日上。解放前,海府地區的財主和商人第到除夕都會到此踏上幾腳,祈求來年生意興隆,財源廣進,並僱用人力或牛車把該水拉回家飲用。該水經化驗屬礦泉水,含有多種人體需要的礦物質。

粟泉亭

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年(1612),爲紀念蘇公“雙泉”造福桑梓鄉里而建。該亭在清代列爲八景之一的“蘇亭蘸(zhàn)翠”。粟泉歷代有重建修,現在的粟泉亭系民國四年(1915)重建。

因何修建粟泉亭有這樣的傳說:明萬曆四十年的一天,瓊州郡守翁汝遇率郡城官民在金粟庵禱雨,禱雨事完,作稍事休息,翁汝遇便到浮粟泉中取水解渴,並贊其水甘美,突然間雷電交加,天降大雨,翁汝遇認爲是浮粟神龍顯靈保佑,喜降甘霖,便決定在浮粟泉北角坡上建亭以志紀念。施工時掘得一磚,上該有詩云“泄儘先天祕,再修來世身,若思逢故友,二姓草頭人”。旁落“東坡行書”款,翁汝遇覺得此事甚爲奇異,便把磚刻揣回收藏。據考該詩是蘇東坡初到瓊時,借寓金粟庵時寫的,由於當時他初來乍到,面對生疏的環境和生活的困境,因而產生了佛家的思想,認爲他會客死海南,於是寫了這首詩,埋在該處,好讓後人知道他的不幸遭遇。

瓊園

民國四年(1915)擴建五公祠時增闢的一組園林古蹟羣。主要建築有洗心軒與遊仙洞。瓊園兩兩字取:“南溟奇甸,瓊臺勝境”之意。1986年又在該園增建了五公廟和五公祠佛祖廟,供遊客遊覽時參拜。

洗心軒

建於民國四年(1915),是一間亭榭式的古建築,四周闢廊。正門走廊園柱懸掛朱爲潮主持修建洗心軒時撰寫的楹聯意義深遠,耐人尋味:“一水可曾將耳染,纖塵絕無上心來”。這付楹聯的來源包含着一個傳說。據傳朱爲潮修建瓊園時,應如何規劃,同僚衆說紛紜,莫衷一是,使他對此拿下定主意,有一天他親率同僚到實地勘察地形。衆官又爲此爭論不休,加上正是酷熱的響午時分,使得他煩躁不已,這時他走到浮粟泉邊,叫隨從取水止渴,並用泉水洗臉清熱,突然間他感到大腦豁然一亮,瓊園的規劃在大腦中已清晰成形。他便決定在瓊園建一中心建築,併爲之命名爲“洗心軒”,以此告訴後人,在心煩意亂的時候,到此遊一遊,喝上一口清心爽口的浮粟泉水,心中所有的煩惱與雜念將遠離而去。洗心軒解放後有重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民國期間的建築風格。

遊仙洞

用海南火山岩壘砌而成的人工假山,它根據民間傳說而建。據說宋朝年間有一道士,自幼出家修道,修煉多年,總不能成仙得道。有一天,他在夢中見到一神仙點化說:大海中有一神龜,在你垂暮之年訪得此龜,並在其首坐化,定能成仙。醒後,他苦思不解其意,便決定外出雲遊尋訪。苦經十多年,踏遍了東南沿海,總悟不到夢境中的神龜。有一天他來到雷州,聽說蘇東坡被貶在海南,便決定到島上游一遊,順便結識和請教於這位大學者。一天,當他踏上這塊神奇的荒島時,他頓然一悟,海南的地形正酷似他夢中的神龜,於是他便到儋州拜訪蘇東坡,請教龜首在何處,經過幾個月的交往,這位道士爲蘇東坡的博學所折服,而蘇東坡也深被這位道士的精神與決心所感動,於是便告訴他說:瓊州地形似神龜,郡城瓊山是龜首。道士便辭別了蘇東坡來到瓊山探訪他夢中的龜首。幾經折磨他終於發現了現在的五公祠正是他魂牽夢迥要找尋的地方,於是他便在遊仙洞這地方結茅苦修,他的意志與決心感動了玉皇大帝,一天玉皇大帝派來了一位神仙把他引接到天界授予了神位。因爲這位道士是在此得道成仙,神遊而去,爲紀念這位道士堅韌不撥的意志,民國四年朱爲潮便在此建起了這座假山,並命名爲“遊仙洞“。

精選海南五公祠導遊詞 篇15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爲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五公祠風景區位於海口市與瓊山府城接壤處,距市中心約5公里,是爲紀念唐、宋時期貶謫到海南島的五位著名歷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綱、李光、趙鼎、名臣胡詮而建的,故名五公祠。

五公祠爲一組古建築羣的統稱,它由觀稼堂、學圃堂、東齋、西齋組成,並和蘇公祠、兩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軒、遊仙洞等連成一片,建築面積2800餘平方米,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佔地100畝。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後又多次修繕,現仍是熠熠生輝。

五公祠歷來被譽爲瓊臺勝景,它以“海南第一樓”爲主體,這是一幢以上等木料精心構築的紅樓,樓高十幾米,分上下二層,四角攢尖式屋頂,素瓦紅椽,與四周爛漫的綠葉繁枝相輝映,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二樓正面,"海南第一樓"橫額赫然入目;樓下大廳楹柱上有二副膾炙人口的對聯:"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幾人才置諸海外;道契前賢,教興後學,乾坤有正氣在此樓中。" "只知有國,不知有身,任憑千般折磨,益堅其志;先其所憂,後其所樂,但願羣才奮起,莫負斯樓。" 讀罷,撫古悠思,五公英烈之氣蕩然而生。五公祠右邊有學圃堂和五公精舍。學圃堂是浙江名士郭晚香講學故址。五公精舍是晚清海南學子研習經史詩文之地,兩廂房均是以素瓦紅木建築,典型明清風格.庭園花木繁茂,四季凝蔭,景色絢麗,環境幽靜.郭晚香來海南時帶書8000多卷,置五公祠樓供五公精舍學生研習。郭晚香病逝後,五公精舍爲五公祠圖書館,藏郭晚香遺書。後來,歷經洗劫,圖書所剩無幾。而後,學圃堂和五公精舍被政府重新修繕一新,陳列海南部分文物,有明代禁鍾、黎族古代銅鼓、宣德爐等。

精選海南五公祠導遊詞 篇16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爲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五公祠風景區位於海口市與瓊山府城接壤處,距市中心約5公里,是爲紀念唐、宋時期貶謫到海南島的五位著名歷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綱、李光、趙鼎、名臣胡詮而建的,故名五公祠。

五公祠爲一組古建築羣的統稱,它由觀稼堂、學圃堂、東齋、西齋組成,並和蘇公祠、兩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軒、遊仙洞等連成一片,建築面積2800餘平方米,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佔地100畝。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後又多次修繕,現仍是熠熠生輝。

五公祠歷來被譽爲瓊臺勝景,它以“海南第一樓”爲主體,這是一幢以上等木料精心構築的紅樓,樓高十幾米,分上下二層,四角攢尖式屋頂,素瓦紅椽,與四周爛漫的綠葉繁枝相輝映,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二樓正面,"海南第一樓"橫額赫然入目;樓下大廳楹柱上有二副膾炙人口的對聯:"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幾人才置諸海外;道契前賢,教興後學,乾坤有正氣在此樓中。""只知有國,不知有身,任憑千般折磨,益堅其志;先其所憂,後其所樂,但願羣才奮起,莫負斯樓。"讀罷,撫古悠思,五公英烈之氣蕩然而生。五公祠右邊有學圃堂和五公精舍。學圃堂是浙江名士郭晚香講學故址。五公精舍是晚清海南學子研習經史詩文之地,兩廂房均是以素瓦紅木建築,典型明清風格.庭園花木繁茂,四季凝蔭,景色絢麗,環境幽靜.郭晚香來海南時帶書8000多卷,置五公祠樓供五公精舍學生研習。郭晚香病逝後,五公精舍爲五公祠圖書館,藏郭晚香遺書。後來,歷經洗劫,圖書所剩無幾。而後,學圃堂和五公精舍被政府重新修繕一新,陳列海南部分文物,有明代禁鍾、黎族古代銅鼓、宣德爐等。

精選海南五公祠導遊詞 篇17

思古抒懷,一定要去五公祠。該祠位於海口市區東南部,由五公祠、蘇公祠、觀稼堂、學圃堂、五公精舍、瓊園等一組古建築羣構成,人們習以五公祠統稱。它建築面積2800餘平方米,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佔地100畝。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xx年),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後又多次修繕,現仍是熠熠生輝,奇花異木掩映樓閣,地近鬧市,獨有清幽,自古有“瓊臺勝景”之美稱。 五公祠爲該建築羣的主體建築,兩層木結構,單斗拱,面積560平方米,樓高9米,人稱“海南第一樓”。該祠爲紀念唐宋兩代被貶謫來海南的李德裕、李綱、李光、趙鼎、胡銓五位歷史名臣而建。祠內五公石雕栩栩如生,滿面思緒。樓上高懸“海南第一樓”金字橫匾。祠內柱上,清人長聯落地有聲:“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幾人才置諸海外,道契前賢,教興後學,乾坤有正氣在此樓中。”“只知有國,不知有身,任憑千般折磨,益堅其志;先其所憂,後其所樂,但願羣才奮起,莫負期樓。” 五公祠右邊有學圃堂和五公精舍。學圃堂是浙江名士郭晚香講學的故址。五公精舍是晚清海南學子研習經史詩文之地。兩廂房均爲素瓦紅木建築,典型明清風格。庭園內花木繁茂,四季凝蔭,景色絢麗,環境幽靜。郭晚香來海南時帶書8000多卷,置五公祠樓供五公精舍學生研習。郭晚香病逝後,五公精舍爲五公祠圖書館,藏郭晚香遺書。後來,歷經洗劫,圖書所剩無幾。而後,學圃堂和五公精舍被政府重新修繕一新,陳列海南部分文物,有明代禁鍾、黎族古代銅鼓、宣德爐等。 五公祠等古建築羣隔橋相望的是五公祠陳列館。該館建築面積4200平方米,是有8個展廳的多功能綜合性的仿古建築,規模壯觀、氣勢宏偉,1996年初建成並向遊人開放。館中心二、三樓展出海南歷代名人生平事蹟,格調高雅,內容充實,爲’瀛海人文’憑添風采。 補充:《海口導遊詞》 朋友們!我們現在來到掩映在茂盛的椰林叢中 美麗城市 --海口! 她就是 海南省 的省會。海口市位 於海 南島的北端,北臨 瓊州海峽 ,總面積爲2346.8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 約150萬。海口市是海南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海、陸、空交通樞紐,同時又是一座具有熱帶風光、濱海特色的外向型、國際性的 旅遊城市 。 海口是我國最年輕的省會城市.她擁有着悠久的歷史。西漢 漢武帝 元封元年(公元前120xx年), 伏波將軍 路博德征服 百越 ,在海南設置了珠崖、儋耳兩郡;南宋時期朝廷在這裏設置了海口浦,海口自此得名。此後,海口逐漸發展成爲我國南北貿易和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並且於1920xx年開始設市。1858年 《天津條約》 的簽定後,海口被闢爲商埠,先後有美、日、英、法等十個國家在這裏設立領事館。老城區的中山路、博愛路及解放西路一帶至今還保留着成片的法式 巴羅 克風格的建築,那是當時外國領事和商貿機構集中之地。1950年4月23日,海口市解放,此後成爲海南行政區公署的所在地,1988年4月13日海口正式設市,從此成爲海南省的省會和 海南經濟特區 對外開放的窗口,城市的面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海口市有 秀英 美蘭龍華和瓊山四個直轄區,在海口市的主要街道有:海府大道,它集中了 海南省委 、 省政府 的主要 職能部門 和辦公機構;海秀大道,是海口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有樂普生商場、DC城廣場、第一百貨商場和明珠商廈等大型購物商場;解放西路,以服裝、鐘錶、皮具、珠寶和 音像製品 、電器爲主的購物一條街;博愛南路,海口的小商品市場一條街;龍昆南路,以海鮮酒家和娛樂城爲特色; 濱海大道 ,富於海濱特色,有衆多的酒店及生生百貨商場、海口市體育館、 萬綠園 、 濱海公園 等。有人說海口是"小城市的底子,中等城市的規模和大城市的氣派",這一說法概括了海口在較低 起點 上向着較高目標起飛的奮 斗方 向。海口 世紀大橋 、 粵海鐵路 通道火車站等浩大工程,展現了海口未來國際化都市的美好前景。 美麗的海口市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她那迷人的風光、宜人的氣候、滄桑的昨日、繁榮的今天,都值得我們探尋追求、 駐足 流連。讓我們一起來祝福她--海口明天會更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