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河北的一些導遊詞

來源:瑞文範文網 6.98K

河北你去過嗎?下面是幾篇關於河北的導遊詞,歡迎閱讀借鑑,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關於河北的一些導遊詞

河北邢臺九龍峽

尊敬的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您來到九龍峽自然風光遊覽區。我是這裏的導遊員,今天的遊覽路程有我爲大家講解,如果旅遊中有什麼困難和問題,我將會盡我所能爲大家解決,希望九龍峽(龍宮)的一景一色能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

九龍峽自然風光旅遊區位於古襄國國都邢臺縣漿水鎮,東距邢臺市區62公里,總規劃面積64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27平方公里,主峯王帽山由海拔1800米,自上而下,龍的蜿蜒,萬泉如涌,深潭清冽,飛瀑跌宕,宛若蛟龍,極峯俯瞰,九峽蜿蜒匯向一珠型山峯“九龍戲珠”渾然天成,“九龍峽”因此而得名。

九龍峽自然風光旅遊區,山幽景奇,四季如畫,攀棧而上,依次爲上龍宮、上龍宮羣峽、原始次生林,草原、明長城、師傅寨古蹟、大觀光遊覽,上百餘個景點。卓異的高山飛瀑,罕見的幽谷奇峽,豐厚的文化積澱,濃郁的民俗風情,理想的休閒場所是九龍峽自然生態風景區的五特點。兼有《盤古降九龍》、《觀音度九龍》、《佛圖澄與石勒》等古典神話傳說。九龍峽山高峽深,夏無暑氣,山地氣候顯著,年均氣溫10.5℃左右,加之構造特殊,地貌奇特,有九寨之美,黃山之秀,張家界之麗,華山之險,享有“太行自然風光明珠”之美譽,明朝的詩人宋儀望這樣描述九龍峽:

無題(明)

邢洲西雲有重關,

亂疊芙蓉萬仞山。

野色遠連蒼藹外,

鐘聲遙入翠微間。

雲歸洞口僧初定,

月上峯頭客到閒。

讀罷黃庭無一事,

恍疑身世隔塵環。

九龍峽已成爲華北別具特色的一處遊覽勝地。歡迎四海賓朋前來盡享最後一片淨土的自然生態妙趣、探尋龍族文化、抒發思古幽情、樂賞高原奇景,登“龍門”,飲“龍泉”,騎“龍馬”,攀龍扶鳳。

九龍峽又名龍宮,下分九條支溝,彎轉起伏,氣勢宏偉,猶如九條巨龍,山伴有清泉涌出,疊疊瀑布下注老龍潭,高百餘米,猶如飛龍,故名“龍宮”。龍宮的名字從上古的夏商周時代叫起,延續至今有好幾千年了。相傳,龍便以上龍宮“龍泉”生出,並生九子,九條巨龍在此居住,九龍在一起經常打鬧,興風作雨,有時幾年洪水滔天,有時幾年乾旱無雨,給當地人們造成嚴重災害,後來觀世音菩薩知道此事,駕祥雲來到龍宮,度化九龍,他們棄惡從善,以後成道昇仙,分往四海,各管一方。龍宮景區九道龍峽便是九龍成道後留下的軀殼。

據《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華民族的始祖伏羲和女媧的形象的“蛇身”是龍的原始形,“龍”也因此成爲中華民族的圖騰。龍的形象集中了許多動物的特點,鹿的角、蟒的身、魚的鱗、鷹的爪、牛的頭、馬的耳,口角有須,頜下有蛛,它能大能小,能升能降,呼風喚雨,縱火施術,歷來就是英雄、和尊貴的象徵。

龍形態各異,變化萬端,有鱗的爲蛟龍,有翼的爲應龍,有雨的爲虯龍,末昇天的爲蟠龍,好戲水的爲晴龍,喜火的爲火龍,黃色的爲金龍,白色的爲玉龍。龍宮的各個龍峽,便是古人以龍的形態命名的。

九龍峽的特點

一、奇特的高山飛瀑

太行山雖然有瀑布景觀,但具有較大流量和較大落差的瀑布極爲少見,而龍宮瀑布具有如下特點:一是流量有一定規模並穩定;二是落差達百米以上;三是成羣出現;四是造型奇特,音響、色彩多種多樣。從造型上看,老龍潭瀑布飛流直下百餘米,猶如巨龍從天而降,聖水泉瀑布從半山崖上的石縫中噴溥而出,優美至極,南龍宮、金龍撒珠瀑布猶如捲簾,銀珠四濺,潭底石頭斑“點”猶如鮮血,世人罕見,潭、溪清澈,均從石底流過。山泉星羅棋佈,水的來源全部來自山泉。

二、罕見的幽谷奇峽

龍宮景區進入上龍宮區域,全部爲峽谷,北龍宮、南龍宮、中龍宮、蟠龍峽,總長都在1—2公里間,加上各條支峽有40餘條,峽谷最寬不過20米,最窄只有1.5米左右,由於河北方面暖流與山西方面冷氣流在此會流通渠道,氣候和各種自然侵蝕,這裏的峽谷均形成U字形直立,形上口小,下口谷底寬,峽谷延伸全部爲之字型,能見度只有10—20米,都好象自然裂開一樣,步步都在屏障中,如此峽貌實爲罕見,並具有一定的地質學研究價值。

三、優越的休閒場所

龍宮除了懸崖即爲茂密的森林,整個山頂、棧道全被植被覆蓋,即使峽谷的石頭也被一層綠苔覆蓋,春天滿棧道野桃花盛開,夏日各種山花競放,秋來黃櫨 紅葉滿山,冬至處處玉樹盛妝,極具觀賞價值。

蟠龍峽、原始次生林,這裏谷底有泉,氣候溼潤,峽谷兩側絕壁上樹木相互交叉,遮天蔽日,涼爽至極。唐朝詩人的“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很能解答這裏的景色。

四、豐富的文化積澱

龍宮據歷史記載:《管子》、《春秋經》、《邢臺縣志》載:“邢西有一百四十里有夷儀城,城西十里,山勢險峻,夏無暑氣,有兵防口……猶人伐

河北十瀑峽導遊詞

各位朋友:

我們今天的目的地就是白石山十瀑峽景區!

十瀑峽,就是一條有溪流瀑布的峽谷,景區以飛瀑流泉怪石碧潭爲主要特色,主要有雙龍瀑、飛龍瀑、臥龍瀑、龍虎泉等景觀,瀑與瀑不同,潭與潭各異,有的飄飛秀美,有的宏大灑脫,有的清幽怡人,有的靈動活潑。行走其間您一定會爲自然造物之神奇而感嘆不已,爲之沉醉,爲之動容,流連忘返,不過您千萬不要忘記集合的時間,還要注意安全,不要到瀑布的邊緣等危險的地方去。景區內只有一條路,遊覽完畢要原路返回。

現在請大家跟着我往裏走。這是“十瀑鐵峽”,爲什麼叫“鐵峽”呢?這裏屬太行山脈,山體氣勢雄渾壯美,山石大都體態寵大宏偉,旦鏽跡斑駁具有鐵的質感,於是就有了這別出心裁的“鐵峽”稱謂。

大家請看,這座山嶺叫做風動嶺,風動嶺得名是因嶺上有塊風動石,這塊風動石很有特點,風大的時候,風吹石動發出聲響。它還有個特點:一人推大動,二人推小動,三人推不動。這是什麼原因呢?您先想一想,回來時我再告訴大家。因風動石底部是弧形,一人推時可來回搖晃,幅度較大,二人推時幅度反而減小,三人推時石頭傾斜到一定角度,就再也推不動了。考試大-全國教育類網站

走到這裏我們回頭看一下,高高的山樑上松樹旁邊有一塊石頭,您看它象什麼?對,像人臉,有鼻子、有眼睛、有嘴,它就叫人頭石,民間流傳“有人推倒人頭石,金銀鋪滿趙家溝”。據勘探,人頭石下面的山體裏蘊藏着豐富的金礦,那麼它站在這,大概是爲了看住滿山的寶物吧。再看右邊一點,高聳直立的那塊巨石,它高16米(五層樓高),北面凹刻斗大楷書“福星石”三字,據說是唐上谷文人李瀛所書,並找石匠刻上。古人以爲,能上此山的人已不多,上了山能看到此石的人更少,實屬不易,非有福之人莫能見啊!這塊石頭也就成了好運、福氣的代表了,也成爲了公認的“福星石”。此石還有一特點越遠觀越顯見其宏偉。

聽見水聲了嗎?前面就到龍門潭了,傳說,在很早的時候,潭中有一個生靈──鯉魚精,後來經過文殊菩薩的點化,脫離凡胎得道成仙了。後人就依“鯉魚躍龍門 ”之意,把此潭叫做“龍門潭”了,魚過龍門就會達到新境界有新發展,體現了山裏人的淳樸和嚮往美好的未來。現在也有人把它稱爲“吉祥池”,大家不妨試一試,洗洗手,劃劃船、沾上一點靈氣,今後就會吉祥如意,事業、生活再上新臺階,再有新發展!

對面的山坡是魚鱗坡,是鯉魚成仙時抖落的一身鱗片形成的,科學地說,是層狀花崗岩風化成的,那是雙龍瀑,雙龍瀑總高差50多米,分兩層迭落,這一折一轉,轉出了變化,折出了韻致,飛瀑與青山相輝相映,別具情趣,有詩道“爽借清風明借月,動觀流水靜觀山”山勢雄渾壯美具有陽剛之勢,水態飄動潑灑又有陽柔之美;山借水美,變得生機勃勃;水隨山勢,又添不少韻味,動靜結合,剛柔相濟,盡現完美組合,展示自然之神奇,有人讚歎:“北方雄山南方色”。

爬過這段險峻的臺階,離飛龍瀑就不遠了。飛龍瀑寬10米,落差30多米,水勢浩大,激盪而下,矯若飛龍在天,聲震如雷。面對着它總想好好讚美一下,但只想出一句“噴珠濺玉”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請大家發揮一下自己的聰明才智,每人形容一句,怎麼樣?這裏冬季形成的冰瀑非常壯觀,而且到5月初垂掛的冰瀑方纔消融塌落。野花,冰瀑相映,是十瀑峽一大美景。本文來源:考試大網

這裏往上,林木茂密,環境清幽寧靜,在林間小路上穿行,別具一番景緻,但請大家注意防火。大凡隱士常以“臥龍”自居,此瀑隱於山林綠野,人跡稀少處,是不是也具有隱士的“臥龍”風範呢?

好了,前面就到了我們遊線的終點──龍虎泉了,龍虎泉是十瀑峽溪水的源頭,此泉旱年不減,澇年不增,冬暖夏涼,甘冽清爽,泉水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是絕對的純天然礦泉水,飲之有百益而無一害,這裏環境清幽,如是夜晚別有風味,“明

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這是何等的境界呀!

關於龍虎泉的名字,還有這樣一個來歷。相傳很早以前,平原地區連年大旱,唯有白石山一帶雨量充沛,一片生機。一天去口外做買賣的幾個平原趕腳人途經插箭嶺,看到這裏不缺雨,認爲這裏的龍王靈,便將插箭嶺龍王廟中的黑臉龍王偷偷馱走了。民間求雨有“偷龍王”和“搶龍王”的民俗,偷、搶的一般是黑龍王,因爲黑龍王下雨又大又急。被偷的村知道龍王被偷後要及時將龍王搶回;偷龍王的村,等龍王下雨後也要及時將龍王還回。黑臉龍王被偷走,插箭嶺人不知到何處去往回搶。黑臉龍王見插箭嶺人不搭理他了,就生了氣,要將滋養這一帶的龍虎泉毀掉,山大王老虎見龍王毀泉,便和龍王打了起來,鬥了數回合不相上下,後來經山神、土地、花木諸神調解,雙方停戰,後來這股泉水就被稱爲龍虎泉了。

河北天后宮經典導遊詞

我們今天要去的天后宮位於河北省的秦皇島市!來到天后宮之後大家背過身去會看到,海神廟正殿背後有一副楹聯,上寫着:“五湖四海都是我,九江八河一家人”。這副楹聯也是一則謎語的謎面,哪位朋友能夠猜出它的謎底呢?它的謎底就在對面。天后宮宮門的上方,有四個大字:“盛德在水”,謎底就是――“水”。在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之中,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的星球,是一個擁有大量水體的星球。水,孕育了生命,養育了生命。在地球表面,海洋佔了總面積的71%,在海洋從事捕撈航運的人們,盼望風平浪靜,盼望有一位海上保護神。這樣,媽祖就應運而生了。

傳說這位女神曾生活在人間,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逝世於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民間說她有特異功能,能知人禍福,通曉天文氣象,擅長海上救護,精通醫學,治病救人,深受漁民的愛戴。她死後,當地人在湄州島上建了一座小廟來紀念她,並尊稱她爲媽祖。據說,媽祖十分靈驗,影響越來越大,後來,就逐漸成爲沿海居民供奉的海上保護神。宋元以來,媽祖屢受朝廷賜封,從“泉州神女”到“護國天妃”,清代時封爲“天后”。可是,民間百姓更願意直呼“媽祖婆”。漁民們傳說:在大海遇到了驚濤駭浪,萬分危急的時候,如果喊一聲“天后娘娘”,救援的速度就比較慢,因爲天后娘娘要鳳冠霞披,車水馬龍,好長時間才能出現;如果喊一聲“媽祖婆”,“則立即現身,常服不妝飾”。看來,還是平易近人的媽祖婆對老百姓更爲關切,與老百姓更爲貼近。來源:考試大

隨着移民東渡,媽祖也到了臺灣。現在,媽祖已經成了聯繫海峽兩岸中國人的和平使者。大陸的媽祖神像多次到臺灣,受到極其熱烈的歡迎,各界人士頂禮膜拜;臺灣的漁民也經常到大陸來參拜媽祖。媽祖是華夏兒女尊崇的海峽女神。

天后宮有一幅八仙圖。二樓上還有八仙的塑像。八仙的傳說,始於唐代。唐代時,道教受到統治者的大力支持。唐高宗以老子李聃爲李氏祖先,並封老子爲太上玄元皇帝,道教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八仙是道教裏的八位神仙。八仙的故事傳說千百年來不斷演變,到了明代,八位神仙的姓名才最終確定下來。這八位神仙是:張果老、漢鍾離、曹國舅、藍采和、李鐵柺、韓湘子、何仙姑、呂洞賓。

天后宮的後面,有一座深入海中的華亭,亭亭玉立,八面來風,海風習習,波濤陣陣,我們去那裏休息片刻,領略一下海上的風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