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旅遊導遊詞(通用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3W

河北旅遊導遊詞 篇1

白洋澱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省中部。舊稱白羊澱,又稱西澱。因電影《小兵張嘎》而馳名中外。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沖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上匯水形成。現有大小澱泊143個,其中以白洋澱較大,總稱白洋澱。面積336平方千米。水產資源豐富,淡水魚有50多種,白洋澱由堤防圍護,澱內壕溝縱橫,河澱相通,田園交錯,水村掩映。澱上波光盪漾,水鳥啁啾,蘆葦婆娑,荷香暗送,構成了一幅生態美景。素有華北明珠之稱、亦有“北國江南、北地西湖”之譽。20xx年,保定市白洋澱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爲國家5-旅遊景區。

河北旅遊導遊詞(通用16篇)

白洋澱(Bai-yang Lake,亦作Baiyang Lake),又名西澱,古稱掘鯉 白洋澱

-澱。白洋澱上游接納海河水系中大清河上源唐河、瀦龍河來水,下游由大清河排出。湖區水產豐富,蘆葦分佈面積廣。環湖窪地大多已改爲稻田。

白洋澱是國家級5A景區白 洋澱在河北安新縣境,地處京、津、石腹地,各距離150公里左右,總面積366平方公里,這裏古有“北地西湖”之稱,今有“華北明珠”之譽,詩讚“北國江南”,歌詠“魚米之鄉”,是帝王巡幸之所,“荷花澱派”誕生之地,雁翎神兵揚威之處,“小兵張嘎”造就之域。

白洋澱水域遼闊,煙波浩淼,勢連天際,總面積366平方公里,澱區被39個村落、3700條溝壕、12萬畝蘆葦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143個澱泊。

白洋澱氣候宜人,風景絕美,四季競秀,妙趣天成。春光降臨,蘆芽競出,滿澱碧翠;每至盛夏,“蒲綠荷紅”,岸柳如煙;時逢金秋,蘆蕩飛雪,稻俗飄香;隆冬時節,堅冰似玉,坦蕩無垠。

白洋澱是典型的北方溼地,自古以來就以物產豐富著稱。它是鳥的王國、魚的樂園、多種水生植的博物館,有着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白洋澱遊區分六大景區,即鴛鴦島民俗文化景區、荷花觀賞景區、生態遊樂景區、休閒娛樂景區、碼頭觀光景區、民俗村觀光景區。每個景區各具特色,它們集吃、住、行、遊、購、娛爲一體,使所有的客人遊得盡興,玩得開心、吃得爽意,住得溫馨。

河北旅遊導遊詞 篇2

在碧波萬頃的渤海之濱,綿延起伏的燕山山麓,有一座雄偉的城樓,依山臨海,景色十分壯麗,這就是歷史名關,萬里長城東部的重要關隘,被譽爲“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

山海關是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存的山海關關城和附近長城、城堡、墩臺都是明代建築。據歷史記載,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將軍魏國公徐達見這裏“襟山枕海,實遼薊咽喉,乃移關於此”,建關設衛。“山海關”因關在山海之間而得名。

山海關位於秦皇島市東北部,北依燕山,東臨渤海,地扼東北通向華北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平時,這裏是關內外經濟、文化交流的要道,戰時,則是兵家必爭之地。前人曾以“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的詩句,來形容其險要。把它比作燕京(北京)、盛京(瀋陽)之間的“鎖”是恰如其分的。山海關之所以又稱爲“天下第一關”,乃極言其地勢險要,修築精巧,作用重大。當年,山海關關城周長8裏多,外有寬5丈、深2.5丈的護城河,城高4.1丈。城的四面各有一個關門,其東門曰“鎮東”,即“天下第一關”門。在關城的東西各築羅城,關城南北各築翼城,以駐軍隊,互爲犄角。關城東數裏外又築威遠城、烽火臺、敵臺等附屬工程。以上這些建築,好像衆星捧月般拱衛着主體建築山海關關城,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起着長城東首要害重鎮的作用,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建築藝術和軍事才能。

山海關東門城樓上懸掛着“天下第一關”匾額,這五個字每字高達1.6米,筆力頓挫凝重,雄勁渾厚。其中“一”字一筆,不顯淡薄;繁體“關”字筆畫雖多,不顯臃繁。匾額的藝術風格與關山險隘的建築格局十分諧調,使整個城樓顯得更加奇偉俊秀。它是明朝當地進士肖顯書寫的。現在,原匾收藏在箭樓內,樓外懸掛的是公元1920xx年摹刻的。

登上“天下第一關”城樓,南眺渤海,白浪滔天,煙波浩渺;北望長城,蜿蜒起伏,氣勢磅礴。在那連綿起伏的城牆上,每隔半里或一里,就有敵臺高聳,臺上的箭窗宛如一隻只睜大的眼睛,注視着祖國的山河和原野。在城樓上,俯瞰附近座座敵樓、烽火臺,凝視樓內兵器盔甲和青龍偃月刀的寒光,頓時感到關高城重,壁壘森嚴,彷彿置身於古代戰場。面對這一幅壯麗圖景,人們會想到,古代勞動人民爲了建築如此浩大的工程,曾經付出了多麼巨大的犧牲。

長城自關城蜿蜒南下,在南海口急驟轉折與海岸平行,在距山海關4公里的渤海入海。長城入海的端頭部分,俗稱“老龍頭”。如果把萬里長城比作一條巨龍,那麼長城入海的部分,就宛如這條巨龍在引頸戲水,“老龍頭”正是這條巨龍之首。伸入渤海的這段長城,築於渤海之濱,伏在燕山支脈松嶺高地之上,長674米,牆體沿海岸線自然彎曲延伸。“老龍頭”素來享有“中華之魂”的盛譽,它英姿勃發,每日迎風擊浪,形成了海濱長城的獨特風貌,稱爲萬里長城中的一絕。

河北旅遊導遊詞 篇3

天桂山,位於河北省會石家莊市西北90公里處的平山縣境內,總面積60平方公里,是河北省著名的山嶽古剎型風景名勝區,20xx年1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爲“4A”級景區,20xx年5月,又被國務院審定公佈爲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桂山景區,距石市90公里,主峯海拔1270米,總面積60平方公里,分爲青龍觀、萬佛巖、玄武峯、滴翠谷等八個小景區。這裏峯險、石奇、洞幽、泉多、林木繁茂、雲霧繚繞。山上古建原爲崇禎皇帝歸隱行宮,後改爲青龍觀道院,又稱“北武當”。

天桂山是太行山的名峯,素以山勢奇險,風景秀麗著稱。在元、明時期,因其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之險固,被稱爲“三門寨”,曾在其上設立垛口,駐兵守護。其山脈形勢,因酷似桂林山形,向有“北方桂林”之稱。明末清初,這裏修建了青龍觀,在純自然景觀中增添了一組富有皇家園林氣派和道家宮觀風采的建築羣體,因爲湖北的武當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隨之又有“北武當”的美譽。

天桂山位於平山縣西南部,屬平山縣古月鎮北冶鄉,距石家莊市80公里。景區面積60平方公里,是 我國北方著名的山嶽古剎型風景名勝區。天桂山的西面與山西的盂縣接壤,南面是著名的沕沕水生態旅遊區,北面與平山縣境內的第一高峯坨樑遙相呼應,其東面就是美麗富饒的華北平原,登上望海峯,可以遙望崗南水庫和黃壁莊水庫就象兩顆明珠一樣鑲嵌在華北大地上。

天桂山的主峯望海峯海拔1000多米,山脈呈東西向。其山腳下是滹沱河上游。

整個景區由青龍觀中心景區和玄武峯、望海峯、銀河洞、翠屏山等八個景區組成。景區內山勢雄偉,山形秀麗。樹木花草繁茂,時有云霧纏繞。山上山下,泉水遍佈。

玄武峯景區位開青龍觀山頂,由天梯、天桂石林、靈霄勝境三部分組成。寬令尺餘的天梯斜嵌在斷崖間,險峻陡峭,高插雲天,有一步登天之感。天桂石林位開海拔1000多米的主峯頂部,境內山徑曲幽,步換景移,古木參天,靜野瑰麗,怪石竟秀,似柱似塔,如禽如獸。蒼龍伏地,羣象演陣,金龜望月等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石林、雲屏、瑤臺、傲骨、真假山等造型奇特,千姿百態。

尤令人嘆爲觀目的是林立的怪石中,多有松柏、櫟樹、山桃等樹木,或叢生石上,或匐匍山岩,或曲折斜出……石林之上生樹林,樹林之中隱石林,如詩如畫,令人拍手叫絕,樂不思歸。

河北旅遊導遊詞 篇4

大家站的這個地方,清代有一座“御詩亭”,亭內鑲臥碑,雕刻了清代諸皇帝的詩眩但1920__年八國聯軍侵華時,都給毀壞了,連澄海樓也毀於一旦。

天開海嶽碑

明清時,澄海樓附近城臺上是有不少碑的,經過八國聯軍的洗劫,只剩下這塊碑了。天開海嶽四個字把老龍頭美景作了高度概括。“開”字用的最好,可以做“開創”講。這四個字的意思是老成頭海山美景天造地設,是大自然的賜予。“開”也可作“開拓”講,這四個字的意思是:老龍頭美景在天地間展開。怎麼講怎麼有理,怎麼講怎麼有味。

這塊古碑很古老,專家鑑定是唐碑,當地羣衆口口相傳叫“薛禮碑”,雖然跟“薛禮(仁貴)”不一定有關係,但也反映了大致的年代。即使是唐朝末年建的吧,到現在至少也有一千年了。這塊碑是讚美景色的,足可以證明老龍頭成爲遊覽名勝已有一千多年。

關於這塊碑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哩!相傳英國侵略軍佔了老龍頭後,看見石碑傲然矗立,很不舒服,於是用幾匹馬把它拉倒了。可是從這以後每天晚上,夜空裏伸出一隻大手把英國哨兵一把抓走。如此幾夜,英國官兵害怕了,不得不恭恭敬敬地把這塊碑重新樹立起來。傳說總是傳說,事實是1920__年張學良將軍來到這裏,發現倒地的石碑,馬上派人把它樹立起來。“天開海嶽”碑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尊嚴。

靖滷臺

這是明萬里長城的唯一的海上的敵臺。

嘉慶44年(1565),山海關兵部分司主事孫慶元始建這個臺。萬曆初年,薊鎮總兵戚繼光整修長城,築敵臺1017座,這是第一座,命名爲“靖滷臺”。“滷”指海水,又取諧音爲敵虜的虜。所以,這個臺有兩層意思:一是使海水平靜,一是平定敵虜。一名雙關,各有意義。

敵臺的主要功用是防禦工事,可以駐兵、屯武器,觀察敵情,還有箭窗,可以向外射擊。如果您想了解敵臺的構造或眺望遠方。不過樓梯狹窄請注意安全。

[入海石城]

明萬曆七年。薊鎮總兵戚繼光將軍派參將吳惟忠修築了七丈入海石城,這是偉大的創造。戚繼光早年在山東蓬萊修水城,北門修在海邊,大船從城門進入。這裏則是把長城插進海里,使龍頭入海闢風斬浪。這兩處奇觀都是戚繼光將軍的傑作。

請看這裏陳列的巨型條石,是當年築入海石城用的石料。最長2.6米,重達3噸,也就是6000斤。條石邊緣用鐵水澆鑄連在一起,這樣疊上了九層,工程多麼艱鉅!擺在這裏的花崗岩條石在海水裏泡了400多年,形體不變,多麼堅固。人們常用花崗岩腦袋形容頑固不化,是有道理的。

[大-炮]

這門大-炮,是八國聯軍侵華以後英國營盤炮臺的大-炮。英國營盤炮臺的大-炮。英國在老龍頭寧海城駐兵4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才匆忙撤走.

[南海口關]南海口關建於明太祖洪武年間,是真正明長城的第一關,按順序說第二關是南水關,第三關纔是天下第一關。南海口關內外不通大道,爲利於防守,關口較校明朝末年,出於防守的戰略需要,用土將城門堵塞。以後經歷320__年海風揚沙沿城堆積的沙土有幾米高,人們就找不到南海口關了。有的歷史學家曾按圖索驥誤認爲老龍頭東北面的鐵們關是南海口關,直到1987年重修澄海樓,清除濱海長城的積沙時,才使南海口關再見天日。

[土牆遺址]1988年重修寧海城時從土中挖出來的,全爲夯築,外不包磚。有人說,這是寧海城西門的內甕城;有人說,這是明朝初年南海口關的一段土牆。

[鐵門關]請看這個城門不是明長城的一個關口,也不是中國人修的。它是近代意大利兵開鑿的。1920__年《辛丑條約》以後,山海關城南有六國營盤:蕭莊南面有“四炮臺”是日本營盤;小彎村有法國營盤;小彎村南,今鐵路療養院一帶有比利時和意大利營盤’另外還有德國營盤和印度營盤,當地羣衆叫它“英國下邦”(附屬國)寧海城裏是英國營盤。意大利兵到海上游泳,要經過英國營盤,英國士兵不讓過。意大利兵就拆牆,把這裏的長城挖成了一個大窟窿,這樣到海灘就很近了。意大利兵在城牆窟窿安上包上有洋鐵皮的門,所以羣衆叫它鐵門關。

河北旅遊導遊詞 篇5

觀音寨位於邢臺市西南45公里處,是小西天奶奶頂的姊妹峯,海拔1052米。該景區身後高山呵護,左右低坡迴環,山石溝貧間長滿了高低粗細、千姿百態的野生林木,植被覆蓋率達80%以上,山林中有野雞、山兔、短尾雉等野生動物。

傳說從前此處有一小白龍經常興風作亂,擾民不安。小西天碧霞宮宮主碧霞神三月七年級從明山回來,正在樓上梳妝更,童子來報,前殿一善人叫屈。碧霞元君一算,知是小白龍作怪。便命靈官速 去解救被小白龍掠走的善人的新娘。靈官與小白龍大戰30回合敗下陣來。恰在此時,南海觀音到北海路過此處,用手一指,一座山從正中裂開一條大縫,靈官且戰且退,把小白龍再也不能胡作非爲了。現在如遇颳風下雨,觀音寨壁上還經常銀光閃閃呢。

河北旅遊導遊詞 篇6

各位朋友,一路辛苦了,我代表祖山森林公園全體員工歡迎大家的光臨。

下面我爲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森林公園的概況:祖山是大約一億年前燕山造山運動的花崗岩侵入體,經過多次斷襲和長年風化等地質過程,形成了地勢險峻的一座獨立山體。因燕山東端、渤海以北諸山皆以此山分支盤撥,它如羣山之祖,故名“祖山”。祖山位於秦皇島市的西北部,青龍滿族自治縣東南境,東距秦皇島50公里(指現在的北路),西距青龍縣城100公里。祖山總面積118平方公里,有五大景區:北龍潭景區、望海寺景區、響山景區、花果山景區和背牛頂景區。自然景觀100餘處,是一處以奇險的山景和明秀的水景爲主體特色的山嶽型自然風景區。

北龍潭景區

我們現在來到的這個景區就是北龍潭景區,這裏由絕壁、怪石、奇鬆、飛瀑組成。

龍潭飛瀑(站在關瀑臺或倒掛鬆景點處)我們現在來到的這個地方就是北龍潭景區的龍潭飛瀑景點,這裏有幻鬆、絕壁鬆、倒掛鬆和龍潭飛瀑。這個瀑布長年有水,落差60多米,頗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韻致。

幻鬆祖山不僅有那茫茫的林海,而且更有那奇妙的幻鬆。大家隨我手指的方向往對面那座山看,在那座山頂上自然生長着六棵松樹,順着我們眼前的這條步遊路走下去,那麼這六棵松樹將按6、5、4、3的順序變化,大自然的數字遊戲堪稱世界一絕。

伯牙彈奏(站在看六顆鬆處)大家對高山流水的故事可能非常熟悉。據在,俞伯牙是戰國時期一位琴師,他彈奏的曲子沒有人能聽懂,爲此他感到很悲哀,於是四處遊蕩,尋找知音。一天,他途徑祖山,忽見這裏美景,頓發彈奏之情,鍾子期砍柴歸來,耳聞琴韻,便駐足聆聽,那悠揚的琴聲使子期隨口道:“洋洋乎若水兮”。伯牙聽到有人能聽懂他彈奏的曲子,非常驚喜,隨即又狂奏一曲,子期又道:“巍巍乎若高山兮”,伯牙聽後爲自己終能尋到知音激動萬分,便與子期結爲知音,從此,子期每次砍柴,伯牙都扶琴相接,彈琴相送。若干年後,子期因病亡故,幾年以後伯牙攜琴來探望子期,途中遇一老夫,伯牙便問:“老人家可相識子期?”老人沒有搭言,卻落下兩行淚水。伯牙感到奇怪,繼續追問,才知老者便是子期的父親,並得知子期已經去世,伯牙悲痛萬分,並求老者帶他到子期墳前跪拜,又最後彈奏了一曲。子期已故,伯牙失去知音,他回到他經常爲子期彈奏的這裏,摔琴於崖下(指瀑布下),以謝子期。這就是伯牙摔琴謝子期的故事。琴絃變成了我們眼前的這六顆松樹,琴韻化爲這谷間飛瀑。

北天門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北龍潭景區的一個景點北天門,大家望這裏看,這是祖山的迎客鬆(指迎客鬆),他雖然小了點,但他代表着純樸、熱情的青龍人民歡迎各位的光臨,在迎客鬆後面的這塊突兀的石柱叫無字碑,千百年來風吹雨打,但它初衷不改,操守如一,默默鏤刻着人間的是非功過,詩人劉章游完此景做詩道:“祖山雄奇而著名,山花野草喚文宗。高碑無字雲間立,留着詩家寫不平”。

河北旅遊導遊詞 篇7

各位遊客:

今天我們一起來遊覽北國的名山聖水——景忠山。

景忠山位於遷西縣境內,是集佛、道、儒於一體的宗教名山,其佛道文化博大精深,自然風光秀美,人文古建蔚爲壯觀。距京、津各180公里,承德130公里,秦皇島160公里,唐山市區95公里。景區面積15平方公里,有大小景點30餘處。

據史料記載,景忠山“舊有二名,南曰明山,北曰陰山。”明初于山頂建三忠祠,祀諸葛亮、岳飛、文天祥,“欲人景行仰止”,故改名“景忠山”。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薊鎮總兵官馬永重修三忠祠,並在祠東增建碧霞宮,奉碧霞元君像,香火日漸興盛。此後,戚繼光等薊鎮官兵經常登臨此山,留下許多名篇佳句。崇禎八年(1635年),碧霞宮毀於火災。後善首張天禮、住持性春率衆重建碧霞宮正殿,明毅宗撥帑金增置了配殿及上下牌坊。順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登臨此山,別山法師性在出知止洞迎駕,“對詔稱旨”,龍顏大悅。順治九年(1652年),性在被請入皇宮萬善殿供養。順治十六年(1659年),世祖“以建儲之議遠卜元君,賜銀千兩”。順治十七年(1660年),清世祖又撥帑金二萬,重修殿閣及山上山下附屬建築。從此,景忠山名揚天下。康熙皇帝即位後,多次登臨景忠山,先後爲景忠山題寫了“名山初步”、“天下名山”、“靈山秀色”等匾額,並賜重達十六斤四兩的金娘娘一尊、大藏經一堂。此後,景忠山古建羣又經多次增建和修繕,愈加壯麗。

至清末民初,景忠山已有山腳署院、四帥殿,一、二、三道茶棚,靈官殿、朝仙門、望海樓、南天門、碧霞元君殿、三忠祠,東山玉皇廟、鬼王廟,西山舍利塔羣等近百座建築。這些建築,爲1872級臺階臺階所串聯,錯落山間,蔚爲壯觀。

195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將景忠山列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撥款修繕碧霞元君殿及其附屬建築。1960年前後,由於年久失修,山腰兩道茶棚和峯頂東側古寺廟相繼自然傾塌。期間,峯頂寺院、僧舍和山腳四帥殿、頭道茶棚等先後被毀。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發生大地震,除碧霞元君殿外,景忠山上的古建築損毀殆盡。

景忠山海拔610米,“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作爲京東聞名的宗教聖地,景忠山既有佛教的佛祖殿、菩薩殿。四帥殿,又有道教的碧霞元君殿、玉皇殿、真武大帝殿,還有以祭儒家推崇的三位傑出忠臣諸葛亮、岳飛、文天祥的“三忠祠“,始有廟宇建築可上溯到宋代。明嘉靖三年,馬永又於“三忠祠”東側建碧霞宮、奉元君像。之後,薊鎮總兵戚繼光先後進行了兩次大規模修繕。從此,景忠山香火日益興盛。清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對景忠山格外垂青,他們曾經6次登臨景忠山,不僅撥給大量田產帑銀,修復山上山下廟宇建築,而且御賜一尊十六斤四兩的金娘娘及《大藏經》一堂4500餘卷,此外還召景忠山和尚入京城大內講佛,且每議要政都到景忠山禮佛問卜。據碑刻記載,順治立太子,就是在景忠山問卜後而欽定的。景忠山在清初實際被看做皇室家廟。由此,景忠山聲譽雀起、名馳天下。景忠山廟宇建築逐步形成了當時廟宇七十二,金面百六尊,山腳山中峯頂完整的體系。但後來多年曆經戰亂和76年唐山大地震,景忠山建築幾乎蕩然無存。從1992年開始,當地人民和政府對景忠山古建築進行了大規模修復。景忠山山門、四帥殿、登山盤道、三道茶棚、朝仙門、望海樓、碧霞元君殿、東佛殿、南天門等主要建築已復建完成,並接待遊客。

景忠山自然風光十分秀麗。山上野生植物資源多達80餘種,森林覆蓋率爲98%,樹種以松樹爲最,僅200年以上的古鬆就有20__多株。另有鳥類20餘種。這裏,初春山花爛漫,盛夏綠林成蔭,深秋層林盡染,寒冬銀裝素裹,一年四季皆是景!株株古鬆立於懸巖峭壁之上,造型獨特;條條峽谷,險峻幽深;塊塊峯石,似人似物逼真入化。此山危巖崢嶸,峽谷清幽,雲霧飄渺,當年康熙皇帝登臨此山後,有感而發,御筆題下“靈山秀色”。

景忠山自然風景優美,蒼松蔽日,峽谷清幽,時而霧截山腰,時而霧落峯頭,時而霞光盡染。1872級臺階,似雲梯、彩練,由峯巔直瀉山底,氣勢壯觀。山間奇石、仙洞、幽谷遍佈,登高臨攀,猶若天上人間,不愧爲“京東第一名岫”。山上野生植物資源多達80餘種,森林覆蓋率爲98%,樹種以松樹爲最,僅200年以上的古鬆就有20__多株。另有鳥類20餘種。這裏,初春山花爛漫,盛夏綠林成蔭,深秋層林盡染,寒冬銀裝素裹,一年四季皆是景!株株古鬆立於懸巖峭壁之上,造型獨特;條條峽谷,險峻幽深;塊塊峯石,似人似物逼真入化。此山危巖崢嶸,峽谷清幽,雲霧飄渺,當年康熙皇帝登臨此山後,有感而發,御筆題下“靈山秀色”、“天下名山” 。

景忠山不僅歷史悠久、廟宇衆多,其自然風光也以峭拔綺麗名聞遐邇。那高聳的危崖、蔽日的蒼松、飄渺的霧嵐、幽僻的巖洞,似天然的詩篇,流淌的畫卷,充滿了美麗與神奇。《重修景忠山功德碑序》曾這樣寫道:“……試言其形勢,奇石突起,怪樹游龍,幽洞常滴,險壑萬丈,非不足以遊目騁懷,極視聽之娛。此猶尋常景色。若其變幻恍惚,忽深於染,忽淨於洗,或霧截山腰,或霞橫樹梢,或淡煙隱隱,搖盪晴暉,或嵐氣浮浮,掩映曙色,日照之而成紫,月臨之而生白,風吹之而聲吼,雨灑之而潤寒,插天掛漢,龍虎肖形。至於白雲飄渺,若抱樹而流,攜石而走,勢與醉石共懸,澤同瀑布爭瀉,散則如蝶,結則張幔,千態萬狀,巧繪之士未能描其萬一也……”

從宗教門類來看,景忠山融儒、釋、道三教於一山,因此歷來香火極盛。每年農曆四月十八和十月十五,這裏都將舉行規模盛大的傳統廟會,屆時香客雲集,熱鬧非凡,各種民俗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每年農曆四月十八和十月十五廟會期間,津、唐、承、內蒙等地遊客蜂擁而至,各路商賈雲集,香客如潮,歌舞、評劇、馬戲、皮影、花會等民間文化活動豐富多彩。人們或是出於對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宗教聖地的崇拜,或是民間文化活動吸引,一年兩次廟會期間遊人可突破10萬。

景忠山自1992年開放以來,先後投資1200萬元。隨着旅遊業的發展,景區設施日趨完善,客源不斷擴大,到目前接待國內外遊客130萬人次,20__年,景忠山被評爲國家“三A”級旅遊景區。

好,遊客朋友們,景忠山就爲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持!

河北旅遊導遊詞 篇8

普樂寺中國古代佛教寺院建築。位於河北省承德市武烈河 東岸山崗上。據《普樂寺碑記》載,乾隆三十一年(1766) 清政府平定了準噶爾部上層分子的民族分裂活動後,西 北邊疆地區多年的分裂混戰局面得以統一。因巴爾喀什 湖附近和蔥嶺以北各少數民族首領每年來避暑山莊朝見 乾隆帝、扈從木蘭秋□而建此寺。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普樂寺佔地面積2.17萬平方米,面西。以宗印殿爲 界分前後兩部分,前部佈局爲典型的漢族佛寺傳統形制, 依次爲廟前廣場、山門、鐘鼓二樓、天王殿、配殿和宗 印殿。宗印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建於1.36米的基座 上,前後各出三階,正面中央設御階,雕刻精美。屋頂 爲重檐歇山綠剪邊、黃琉璃瓦頂,正脊滿飾三彩琉璃雲 龍紋,中置□嘛塔寶頂,兩側飾佛教八寶。殿內供奉三 方佛和木雕八大菩薩。殿前及兩側之山門、配殿、鐘鼓 樓均爲一般清制官式做法。

宗印殿後部爲以條石砌築高3.36米的金剛牆圍砌而 成的高臺。臺上建有 4門和與之連接的 72間圍房(已無 存)。正門西向,爲面闊 3間,進深一間前後廊單檐歇山 式。內置乾隆御筆鐫刻《普樂寺碑記》碑 1通。圍房正 中爲44.4米見方的2層石砌方臺,下層高7.2米,四面正中 闢拱門,臺上砌雉堞,儼若城池。南北拱門爲深龕,東 西拱門內左右有石級可登臺頂,出口處各建三間捲棚歇 山風雨蹬道亭。臺頂正中爲32.8米見方的石臺,高 6.6 米。四面正中亦闢拱門,東西爲深龕,南北拱門內東折 有石級可登臺頂,出口處亦建有風雨亭。這 2層方臺稱 爲“□城”,即壇城,爲□嘛教密宗修煉、傳授密法之 地。此形制爲中國僅有的實例。

□城正中爲普樂寺後部主體建築旭光閣。閣平面爲 圓形,直徑21米,高24米,重檐黃琉璃瓦攢尖頂,檐柱、 金柱各 12 根,環布成兩個同心圓,東西南北四方設門。 檐柱支撐下檐,金柱支撐上檐。額枋、墊板及檐桁均爲 圓弧狀。閣內頂部飾龍鳳天花和雲龍戲珠藻井,溜金斗 □逐層上收,藻井構件滿敷金葉,爲中國古建藻井之冠。 在英武石雕砌的圓形須彌座上建有中國最大的立體“曼 陀羅”,內供□嘛教密宗本尊“上樂王佛”。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普樂寺一直受到重點保護, 1980~1981年國務院撥專款進行了重點大修。

河北旅遊導遊詞 篇9

白洋澱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省中部。舊稱白羊澱,又稱西澱。因電影《小兵張嘎》而馳名中外。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沖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上匯水形成。現有大小澱泊143個,其中以白洋澱較大,總稱白洋澱。面積336平方千米。水產資源豐富,淡水魚有50多種,白洋澱由堤防圍護,澱內壕溝縱橫,河澱相通,田園交錯,水村掩映。澱上波光盪漾,水鳥啁啾,蘆葦婆娑,荷香暗送,構成了一幅生態美景。素有華北明珠之稱、亦有“北國江南、北地西湖”之譽。20xx年,保定市白洋澱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爲國家5-旅遊景區。

白洋澱(Bai-yang Lake,亦作Baiyang Lake),又名西澱,古稱掘鯉 白洋澱

-澱。白洋澱上游接納海河水系中大清河上源唐河、瀦龍河來水,下游由大清河排出。湖區水產豐富,蘆葦分佈面積廣。環湖窪地大多已改爲稻田。

白洋澱是國家級5A景區白 洋澱在河北安新縣境,地處京、津、石腹地,各距離150公里左右,總面積366平方公里,這裏古有“北地西湖”之稱,今有“華北明珠”之譽,詩讚“北國江南”,歌詠“魚米之鄉”,是帝王巡幸之所,“荷花澱派”誕生之地,雁翎神兵揚威之處,“小兵張嘎”造就之域。

白洋澱水域遼闊,煙波浩淼,勢連天際,總面積366平方公里,澱區被39個村落、3700條溝壕、12萬畝蘆葦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143個澱泊。

白洋澱氣候宜人,風景絕美,四季競秀,妙趣天成。春光降臨,蘆芽競出,滿澱碧翠;每至盛夏,“蒲綠荷紅”,岸柳如煙;時逢金秋,蘆蕩飛雪,稻俗飄香;隆冬時節,堅冰似玉,坦蕩無垠。

白洋澱是典型的北方溼地,自古以來就以物產豐富著稱。它是鳥的王國、魚的樂園、多種水生植的博物館,有着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白洋澱遊區分六大景區,即鴛鴦島民俗文化景區、荷花觀賞景區、生態遊樂景區、休閒娛樂景區、碼頭觀光景區、民俗村觀光景區。每個景區各具特色,它們集吃、住、行、遊、購、娛爲一體,使所有的客人遊得盡興,玩得開心、吃得爽意,住得溫馨。

河北旅遊導遊詞 篇10

各們朋友:

我們現在要遊覽的是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中山西路北側,佔地面積21萬平方米。是1948年根據朱德總司令來石家莊市視察時提議修建的。陵園於1950年3月動工,1954年8月1日建成並對外開放。園內安葬着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犧牲在華北大地的316位團職以上革命烈士遺骨和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柯棣華的靈柩,安放着640多位革命烈士、老紅軍的骨灰。其中有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工人運動領袖年僅19歲的高克謙烈士;有著名的冀中回民支隊司令員--民族英雄馬本齋;晉察冀民兵爆炸英雄李混子;著名戰將楚大明;紅軍騎兵團創始人--第一騎兵團團長劉雲彪;以及聞名全國的"子弟兵母親"戎冠秀等。

陵園整體設計採用我國傳統的主軸線佈局。整個建築工程由鄔天柱規劃設計,經我國著名建築專家樑思成、張開濟等同志審定後施工,是我國建園時間較早,規模較大,建築藝術品位較高的著名烈士陵園之一。主要建築物分佈在幾條軸線上,建築物南北呼應,東西對稱,佈局嚴謹,層次分明。園內蒼松翠柏偉岸挺拔,草坪花壇點綴其間,整個園區氣勢宏偉、莊嚴肅穆、生機盎然。園內主要烈士紀念建築物有:革命烈士紀念碑、銘碑堂、不朽的豐碑光輝的歷程--烈士陵園建園50週年回顧展館、烈士紀念館、烈士紀念碑亭、文物廳、白求恩和印度援華醫療隊紀念館,白求恩、柯棣華陵墓,董振堂、趙博生紀念碑廳,烈士墓區和銅鑄雕像羣等。

好了,各位朋友,下面就請大家隨我進入這忠魂凝聚的地方進行參觀。

穿過鐫刻着"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烈士陵園"15個金色大字的陵園大門之後,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氣勢宏偉的"烈士紀念碑"和廣闊的紀念碑廣場。

烈士紀念碑碑高25米,爲鋼筋混凝土結構。碑身全部由淺灰色花崗岩貼面。碑身四面分別鐫刻着我們黨的三代領導集體核心毛澤東、鄧小平、題詞和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爲紀念碑撰寫的碑文。碑身下部的碑基四周是四組漢白玉浮雕。從幾個側面再現了華北人民英勇奮鬥的光輝業績。下部基座呈坡形。坡面由黑色磨光花崗岩砌成。八組臺階拾級而上。基座上方的四角各建有一剁斧石飾面的大型火炬臺模型。整個建築雄偉、明快、富有新意。

紀念碑的四周是一個面積爲6300平方米的紀念廣場。廣場寬闊壯觀,平坦如鏡,是舉行大型追悼活動的場所。靠近紀念碑的中心地帶由灰色花崗岩鋪就,外圍爲水泥地面。廣場前方中間,一不鏽鋼旗杆直插藍天,五星紅旗在頂端迎風招展。廣場四周花壇錦簇,更襯托出紀念廣場的壯美。

各位朋友,請大家隨我手指方向往北望去,映入眼簾的就是矗立在銘碑堂廣場前的三組大型銅鑄雕像。它們由我國著名的雕塑專家張松鶴、溫庭寬和著名畫家蔣兆和等同志設計塑造。中央的主羣雕由3名全副武裝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組成。所塑人物高舉"八一"軍旗,目視前方,象徵着我軍勇往直前,無往不勝的英雄氣概;東側的這一組是由兩名手握鋼槍的八路軍戰士組成,象徵着我黨領導的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西邊一組是兩名男女民兵警戒着埋雷的勃勃英姿。這兩組塑像體現了當時華北戰場上的兵民兩支主要武裝力量。主羣雕前兩排松柏間,矗立着1998年建成的十位著名烈士半身銅像,在中心花壇的襯托下,蔚爲壯觀。

河北旅遊導遊詞 篇11

國家地質公園——百里峽 百里峽由三條峽谷組成,全長105華里.峽谷分佈形如鹿角,最外邊一條被稱作 “蠍子溝”:全長25華里,在百里峽景區入口處有一“仙官引路”景點將遊人引進蠍子溝,此溝長達25華里,因溝中遍生蠍子草而得名。該草形如幼桑,如肌膚觸動其葉,頓覺疼痛難忍,但少時即愈。蠍子溝內有“龍潭映月”、“摩耳崖”、“鐵鎖崖”等壯景,令人歎爲觀止。

中間的一條峽谷爲“海棠峪”:因溝內遍佈海棠花而得名,全長35華里,此處翠壁兀立,叢巒萬仞,直插雲天,令人望而生畏。沿溝遊覽,奇險的“老虎嘴”,狹窄的“一線天”,維妙維肖的“回首觀音”,規模宏大的“下天橋”和“上天橋”等奇絕景觀,使遊人目不暇接。每逢仲夏時節,野生海棠花開滿溝谷,清香四溢。

第三條峽谷被稱作“十懸峽”,因溝內分佈着數十處弧形的懸崖而得名,全長45華里。此溝長達45華里,因峽谷內分佈着十幾處造型各異的懸崖而得名。進入峽谷,“抻牛湖”瀑布、靈芝山“水簾洞”、弧形懸崖形成的“不見天”、令人費解的“怪峯”、峭崖剔透的“雄獅出世”等景點映入遊人眼簾。可謂步步有景、如入童話世界。

三條峽谷全長105華里,故此得名“百里峽”。峽谷內奇巖聳立、絕壁萬仞、草木橫生,千奇百怪的岩溶壯景集雄、險、奇、幽爲一體,構成一幅濃墨重彩的大自然“百里畫廊”。

河北旅遊導遊詞 篇12

天桂山,位於河北省會石家莊市西北90公里處的平山縣境內,總面積60平方公里,是河北省著名的山嶽古剎型風景名勝區,20xx年1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爲“4A”級景區,20xx年5月,又被國務院審定公佈爲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桂山景區,距石市90公里,主峯海拔1270米,總面積60平方公里,分爲青龍觀、萬佛巖、玄武峯、滴翠谷等八個小景區。這裏峯險、石奇、洞幽、泉多、林木繁茂、雲霧繚繞。山上古建原爲崇禎皇帝歸隱行宮,後改爲青龍觀道院,又稱“北武當”。

天桂山是太行山的名峯,素以山勢奇險,風景秀麗著稱。在元、明時期,因其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之險固,被稱爲“三門寨”,曾在其上設立垛口,駐兵守護。其山脈形勢,因酷似桂林山形,向有“北方桂林”之稱。明末清初,這裏修建了青龍觀,在純自然景觀中增添了一組富有皇家園林氣派和道家宮觀風采的建築羣體,因爲湖北的武當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隨之又有“北武當”的美譽。

天桂山位於平山縣西南部,屬平山縣古月鎮北冶鄉,距石家莊市80公里。景區面積60平方公里,是 我國北方著名的山嶽古剎型風景名勝區。天桂山的西面與山西的盂縣接壤,南面是著名的沕沕水生態旅遊區,北面與平山縣境內的第一高峯坨樑遙相呼應,其東面就是美麗富饒的華北平原,登上望海峯,可以遙望崗南水庫和黃壁莊水庫就象兩顆明珠一樣鑲嵌在華北大地上。

天桂山的主峯望海峯海拔1000多米,山脈呈東西向。其山腳下是滹沱河上游。

整個景區由青龍觀中心景區和玄武峯、望海峯、銀河洞、翠屏山等八個景區組成。景區內山勢雄偉,山形秀麗。樹木花草繁茂,時有云霧纏繞。山上山下,泉水遍佈。

玄武峯景區位開青龍觀山頂,由天梯、天桂石林、靈霄勝境三部分組成。寬令尺餘的天梯斜嵌在斷崖間,險峻陡峭,高插雲天,有一步登天之感。天桂石林位開海拔1000多米的主峯頂部,境內山徑曲幽,步換景移,古木參天,靜野瑰麗,怪石竟秀,似柱似塔,如禽如獸。蒼龍伏地,羣象演陣,金龜望月等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石林、雲屏、瑤臺、傲骨、真假山等造型奇特,千姿百態。

尤令人嘆爲觀目的是林立的怪石中,多有松柏、櫟樹、山桃等樹木,或叢生石上,或匐匍山岩,或曲折斜出……石林之上生樹林,樹林之中隱石林,如詩如畫,令人拍手叫絕,樂不思歸。

望海峯是天桂山東峯一脈,這裏終年雲霧繚繞,時而山頂“帶帽”,時而云徑流山腰,支海波濤,變幻無窮。在望海峯遠眺,可見千峯況秀,萬壑爭流,向東望去,革命聖地西柏坡蒼翠蔥鬱,崗南水庫波光鱗鱗,早上觀日出,紅日東昇,黃色如桔,圓如蛋黃,在崗南、黃壁莊水庫水面映照下,象一團火球從大海里噴薄而出,天空五彩繽紛,峯巒盡染霞光,景色蔚然壯麗。銀河洞高30米,寬25米,深20xx多米,洞廳相連,洞下有洞,恢宏瑰奇。

因洞內罕見的系列圓穹景觀極似羣星燦爛,故名銀河洞。洞中“玉貓”乃稀世奇景,爲一天然巨型漢白嵌入泥質灰巖中,在我國絕無僅有。該洞冬暖夏涼,常年溫度保持在10℃左右,享有天然“空調洞府”美譽。

河北旅遊導遊詞 篇13

奇山秀水野三坡:野三坡位於我國北方兩大山脈交匯處。巍巍太行從這裏沿冀/晉/豫邊界千里南下,崢崢燕山從這裏順京、津、冀一路東行。

在天成地造的600平方公里內,地質遺蹟豐富多彩,拒馬河水川流不息,生態環境原始自然,歷史文物稀有珍貴。這裏濃縮了太行之情、燕山之華,匯聚了五嶽神秀,再現了十四億年來地質演化過程,傳承着中華古老文明。是融雄山、碧水、春花、秋葉、瀑布、冰川、奇峽、怪泉、摩崖石刻、長城古堡、名樹古禪、高山草甸、空中花園於一體的獨特自然風景區。

華北地質歷史的縮影:野三坡雄距紫荊關深斷裂帶北端之上,多期強烈的構造運動和岩漿活動留下了一幅幅雄偉的歷史畫卷。雄偉、險峻、神奇、幽深的百里峽構造—沖蝕嶂谷和氣勢磅礴、巍然矗立的龍門天關花崗岩斷裂構造及深邃莫測的佛懂洞塔—魚谷洞構造岩溶洞泉,體現了其內容豐富、類型齊全、典型獨特的地址遺蹟特點,造就了它峭壁千仞、如箭插天之雄,危崖絕壁、夾澗而立之險,怪石嶙峋、千姿百態之奇,深邃曲折、移步換景之幽。

野三坡的地址遺蹟具有典型性、稀有性、系統性,是華北板內造山帶的典型代表。此外,野三坡還有完整的地址遺蹟,各類不整合面清晰,侵入岩、火山岩、沉積岩、變質岩各類岩石遺蹟齊全,異常發育的構造節理、斷層、褶皺等構造遺蹟突出,山地夷平面、河流階地各種擬態等地貌遺蹟豐富多彩。它是一部生動的地質教科書,是一座天然地質博物館,它濃縮了華北30億年來地質構造的演化史,是專家學者研究全球構造和板內造山帶的最佳區域,是學生教學實習的理想基地,是科普教育的生動課堂。

大自然的神奇寵兒:野三坡有七大景區,108個景點,或峯巒聳立、上臨霄漢;或碧翠漫野、幽泉叮咚;或奇巖嵯峨、巍然屏立;或蔥鬱險峻、妖嬈連綿。

河北旅遊導遊詞 篇14

親愛的遊客朋友,您好。我們現在來到了著名的狼牙山。今天,就由我帶領您來了解歷史聞名的狼牙山吧。狼牙山位於河北易縣城,霧海雲騰,莽莽蒼蒼,主峯海拔1105米,屬於太行山脈,與山西五臺山綿延相連,方圓百里,大小山峯七十二座,當地有“狼牙山七十二尖,保定府七十二官”的民謠。我們可以看到狼牙山高聳入雲,非常壯觀,酈道元的《水經注》中也介紹了狼牙山,它的山峯像鳥的翅膀一樣舒展,像寶劍一樣鋒利。所以當地百姓看它萬柱擎天,像野狼的牙齒一樣猙獰,便把它叫作“狼牙山”。

狼牙山古稱“郎山”,“郎山競秀”是“古燕十景”之一。狼牙山到了近現代更是充滿紅軍文化的英雄之山,以八路軍五壯士浴血抗擊日寇,捨身跳崖而聞名於世。現爲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百家紅色經典景區之一。半個多世紀以來,千千萬萬愛好和平的人們登上狼牙山,瞻仰五勇士紀念塔,憑弔先烈英靈。所以狼牙山既是一座國家級森林公園,又是河北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風景秀麗、自然資源豐富的狼牙山成爲了集愛國主義教育、山嶽、溶洞、森林觀光爲一體的旅遊景區。20_年,狼牙山景區被評爲國家級森林公園,20_年被批准爲國家AAAA級景區。接下來,就由我帶領您一起感受狼牙山的歷史人文和壯麗的景色吧。

1942年1月,抗日戰爭尚未結束,晉察冀一分區決定在棋盤坨頂峯五勇士跳崖的地方修建紀念塔。三層樓高的“三烈士紀念塔”於當年9月底便基本建成。然而在1943年9月,在日本帝國主義再次大掃蕩中,“三烈士紀念塔”因遭到敵人山炮的轟擊而被毀。爲了紀念五勇士的英雄功績,傳承他們寧死不屈的精神,1959年易縣人民重修紀念塔,聶榮臻(zhēn)親自題寫了"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的塔名。但由於"_"和地震的破壞,六十年代末再次遭到毀壞。

紀念塔兩次修建、兩次被毀,但毀不掉人民對五勇士的懷念。1986年第三次修建 “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新塔便是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這座塔有5層,呈正五邊形,塔頂設有涼亭式黃琉璃的瓦塔帽,塔身正面還嵌着聶榮臻題寫的“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9個金黃色大字。現在歷史的動盪已然過去許久,我們處在一個沒有戰爭,沒有內亂的新興時代、富強國家。正是這些無懼無畏的英雄給了我們現在的生活,我想,我們現在應該做的,是秉承着他們的精神和信念建設祖國更美好的未來。

河北旅遊導遊詞 篇15

各位先生、女士,歡迎來到碣石山景區來領略古碣石的絕美風光。

[介紹碣石山]

碣石山是古今有名的觀海勝地,也是歷史上頗負盛名的“神嶽”。

碣石山由燕山山脈猛伸過來的上百座顛連起伏的山巒組成,羣峯逶迤,綿延答數十里。它的主峯仙台頂(又名漢武臺,俗稱娘娘頂)位於昌黎城北這一字排開的羣峯障嶺正中。大家看,這仙台頂的頂尖突起於猶如刀削斧劈一般的寬闊山胸之上,呈現的是圓柱形,多像架設天橋的柱石直插雲霄,顯得是那樣奇險、峭麗。更加神奇的是,在海上航行,又茫茫滄海向這裏眺望,恰似一個天造地設的導航標石。大概正因碣石山有着如此獨特的形貌,從遠古時起,這座渤海沿岸的奇特山峯就成了北方沿海地區醒目的地理座標,被古人記入了《山海經》和《尚書?禹貢》等古代地理名著。《尚書?禹貢》記冀州入貢之道時雲“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說的就是碣石山爲循海入河必望的目標。

[行至碣石門]

欲蹬碣石,先進碣石門。

迎面撲來的着兩座橢圓形小山,夾成的是碣石山自然天成的門戶——碣石門。相傳,秦始皇在公元前220xx年來到碣石山求仙觀海,就是在這裏向碣石山頂禮膜拜,令丞相李斯在這裏的山崖峭壁上刻下著名的《碣石門辭》。《碣石門辭》上的“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記載的秦始皇北巡碣石這一年爲鞏固統一而拆毀戰國時留下的以鄰爲壑的水、陸長城等險阻的功業;“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謳歌的是剛剛統一天下的封建社會歌舞昇平的理想景象。

“往事越千年”。據史書記載,自秦始皇起,到唐太宗止,在公元記年開始前後的820xx年間,先後有七位帝王在這裏留下旅跡遊蹤;如果加上領兵去遼東和高麗鏖戰,途經這裏的晉宣帝司馬懿和隋煬帝楊廣,來國這裏的皇帝就有九位之多。只是,如今我們在碣石門這裏倒映碣石羣峯的碣陽畔,已很難想象當年秦皇、漢武等帝王是怎樣前呼後擁在這裏蹬臨着高大而險峻的山峯了。

現在我來提一個問題,秦始皇爲何要到這裏,到碣石山一帶海邊求仙呢?

河北旅遊導遊詞 篇16

早上八點,我們騎車 開始從邢臺市出發,行程15公里到張果老山。

沿途路線:邢臺市——南小郭——邢臺縣電臺——南石門法庭——益德耐火材料廠——小石頭莊衛生所——富麗宮集團——皇臺底中學——坡上村——北坡寨——景劉村——張果老山

男朋友帶我到皇臺底中學時已經是滿頭大汗,一副筋疲力盡的樣子看着讓人心疼。這時我決定帶他了。當我從他手中接過車子他坐上去之後,我感覺自己也沒力氣來支撐整個車子向前走的動力了。只見我使勁了渾身的力氣車子也絲毫沒有向前走動的跡象。無奈之下我開始亂髮脾氣。

“你看一下車子有氣嗎?感覺可沉了”我毛躁躁的對他說。

他連看也不看的就回答:“有氣呀!”

聽他的語氣我就氣不打一處來:“你看了沒有呀到底?”說着我順勢下了車,自己看了起來。

車子果然沒氣了。就這樣我們從皇臺底中學開始了步行。沿途經過了好多農田,看到了好多美景。最有意思的是我們快到張果老山時,路邊有好多的野酸棗樹,他去路邊摘了幾個,嘗罷感覺好吃我也興致來潮把車子放到一邊去摘了。

大約中午12點的時候我們到了張國老山。吃了點東西后,我們買票便開始從山底向上爬了。

這是我第一次爬山,還沒爬多遠就氣喘吁吁了。山路不是很崎嶇,沿途的風景很美,有好多叫也叫叫不上來的樹和花。我們手牽着手爬過了200多登的時來到了一個石凳前休息。這時我們已經到了半山腰,坐在石凳上向下看看到的是一望無際的農田,還有對面的幾座不知名的山。

一個小時之後我們爬到了山頂,山頂的感覺真好。從山頂能望到好多景物。然而,山底卻什麼也看不到。這是我回去晚上做夢的時候的嘴裏說的一句話。是的山頂真好,能使我的視野變得很開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