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晴川閣導遊詞範文(通用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02W

湖北晴川閣導遊詞範文 篇1

晴川閣位於武漢市漢陽區龜山東麓、洗馬長街的禹功磯上,北爲漢水,東爲長江,與黃鶴樓隔江相望。晴川閣景區的整體建設從1984年開始復建,歷5年而完成,是武漢市著名的文物旅遊景觀。整個晴川閣佔地約8000平方米,主要由晴川樓、禹稷行宮、鐵門關三大主體建築和其他附屬建築羣組成。1992年,禹稷行宮被湖北省政府公佈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後又獲選爲湖北省十佳文博單位,並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爲AAA級景區。

湖北晴川閣導遊詞範文(通用16篇)

晴川閣,又名晴川樓,位於武漢市漢陽區晴川街,坐落在長江北岸、龜山東麓的禹功磯上,北臨漢水,東瀕長江。

晴川閣景區整個佔地約一萬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閣、禹稷行宮、鐵門關三大主體建築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荊楚雄風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樓、臨江駁岸、曲徑迴廊等十幾處附屬建築組成。

晴川閣晴川閣景區與武昌黃鶴樓夾江相望,江南江北,樓閣對峙,互爲襯托,蔚爲壯觀,有“三楚勝景”之稱。名冠四方的樓閣隔岸相對,在萬里長江上唯此一處。20xx年獲批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

晴川閣最早爲明嘉靖年間漢陽知府範之箴在修葺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的禹稷行宮(原爲禹王廟)時所增建,取崔顥《黃鶴樓》中的“晴川歷歷漢陽樹”句意命名。現爲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晴川閣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其名取自唐代詩人崔顥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有"楚四名樓"之譽。因與對岸黃鶴樓隔江對峙,相映生輝,被稱爲"三楚勝境"。曾多次被毀,現閣系按清光緒年間式樣於1985年重建,佔地386平方米,高17.5米。其底層面闊5間,進深4間;頂層面闊3間,進深2間。麻石臺基,紅牆朱柱,重檐歇山頂黑筒瓦屋面,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門窗欄杆爲木質,朱漆彩繪。屋面四角向外伸出,深出檐,高起翹。正面牌樓懸掛"晴川閣"金字巨匾。

其北側爲"園中園",園中青草如茵,竹木蔥蘢,瘦石嶙峋,幽靜雅緻。禹稷行宮並立于晴川閣西南側,原名禹王廟,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也曾數度毀壞。現存建築爲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佔地350平方米。其建築爲硬山式磚木結構,帶墀頭布瓦屋頂,屋脊微呈凹形曲線。中軸線兩側捲棚吊頂廊廡與宮室連通,形成長方形天井。其西側有一個院落,院外建有一座六角攢尖頂禹碑亭。亭內立有毛會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所刻禹碑殘片及摹刻的毛會建禹碑石刻。禹稷行宮與重修的鐵門關和晴川閣組成古建築羣,爲武漢名勝之一。

湖北晴川閣導遊詞範文 篇2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將帶大家參觀的是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着“三楚勝境”之稱的晴川閣。

晴川閣位於漢陽龜山東麓的禹功磯上,東對長江,與武昌黃鶴樓隔江相望。江南江北,樓閣對峙,互爲襯托,蔚爲壯觀。清順治年間文人程封在其《登晴川閣》詩中寫道:“憑欄高倚半江秋,楚國晴川第一樓”。晴川閣的歷史雖然沒有黃鶴樓、岳陽樓那樣悠久,但由於其所居獨特的地理環境、獨具一格的優美造型以及諸多文人名士的贊詠,使它贏得了重要的歷史地位。所以用“楚國晴川第一樓”冠譽晴川閣是不爲過的。

晴川閣由三大主體建築組成,包括主樓、禹稷行宮和鐵門關。現在請大家和我一起去領略一番這座歷史上與黃鶴樓齊名的古建築羣的風采吧。

晴川閣主樓,又稱晴川樓。它始建於明代初年,爲當時漢陽知府倡議興建,取唐代詩人崔顥登黃鶴樓寫下的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中“晴川”二字命名。歷史上晴川閣屢毀屢建。明清兩代,晴川閣先後進行了五次維修,其間遭受最大的破壞有兩次,一次是明末農民起義中,晴川閣作爲軍事要地,在硝煙瀰漫的戰火中幾乎成爲廢墟;另一次是太平天國運動中,太平軍在武漢與清軍進行殊死戰鬥,在戰亂中晴川閣毀於大火。屢毀屢建的晴川閣重建後規模一次比一次宏偉,清湖廣總督張之洞曾親自爲修葺後的晴川閣題寫楹聯:

洪水龍蛇循軌道

青春鸚鵡起樓臺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龜山屢遭重炮轟擊,晴川閣受損嚴重,雖未全毀,但已成搖搖欲墜之勢。到了1934年,一場大颶風吹塌了晴川閣。1983年,武漢市政府在重修黃鶴樓的同時,依照清光緒年間的樣式修復了晴川閣。閣名是由中國佛協主席、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所書。從此,晴川閣與黃鶴樓再次雄踞大江南北,樓閣對峙,交相輝映,成爲江城一大旅遊勝景,有“三楚勝境,千古巨觀”之美譽。請大家與我一起去登閣遠眺,真切的去體會一番臨江而立,縱覽晴川全景的獨特感受吧。大家可以在此憑欄遠眺,前後龜蛇之巔黃鶴樓、電視塔赫然在目。

現在請大家隨我一起參觀其他的景點,此時映入眼簾的是“荊楚雄風”碑,碑上的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是由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荊南觀察使李振義所書。“荊楚”是指古代楚國大地,“雄風”本意是指楚國人的那種英勇頑強,開拓進取的精神。而在這裏則主要是讚頌晴川閣依山傍水,居高臨下的磅礴氣勢。

湖北晴川閣導遊詞範文 篇3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禹碑亭。相傳大禹治水“功成刻石衡山”。這塊石刻被後人稱爲“禹碑”,由於原刻在湖南衡山的岣嶁蜂,故又稱“岣嶁碑”。唐朝時期就有關於禹碑的傳說,當時的大文豪韓愈還爲此賦詩。但是好多人尋遍衡山卻未曾見過此碑。直到南宋嘉定年間這塊碑才被人們發現,並被人摹刻於三峽的夔門和長沙的嶽麓書院。禹碑上共有77個字,文字奇特難識,有人認爲是“蝌蚪文”,有人認爲是“鳥蟲篆”,還有人斷其爲“篆書”,歷代想辨識者衆多,但都不能解其中義。雖各家解釋都不相同,但都認爲碑文大意是:禹受舜命,堅苦卓絕地治理了洪水,使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至此以後,禹碑聞名天下,被摹刻於全國各地的名山之中,大江之畔。晴川閣的禹碑就是清朝著名文人毛會建歷盡千辛萬苦自衡山摹刻於此,後又摹刻於西安碑林。但晴川閣的原碑已毀,現在的這塊是從西安碑林摹刻於此。歷經了百轉千回,才得以呈現於此。

這個大殿叫禹稷行宮,也就是禹和稷的別墅。“禹”就是指治水英雄大禹,“稷”則是指后稷,是大禹的助手。相傳大禹治水,救民於水火,稷則教民種植五穀雜糧,救民於飢寒,由此禹稷得以並稱。

再看這塊無字碑,它是明代的遺物,用整塊的漢白玉雕刻而成。1983年出土時是斷裂的,經修復成現狀。或許大家在全國各地見過不少類似的碑,但我們此刻所見的這塊卻同大禹治水有着不解之緣。古神話傳說龍生九子,九子九樣,都似龍非龍。這隻看起來像龜的,也是龍子之一,名叫贔屓。傳說贔屓好負重,揹負着三山五嶽到處興風作浪,而大禹降伏它以後,它轉而幫助禹治水,並立下汗馬功勞,大禹爲表彰其功績,便讓它揹着這無字碑漫遊神州大地。大家想想看,禹表彰其功績,卻爲什麼碑上一個字也沒寫呢?之所以隻字未寫,是爲表明它功績卓著,書之不盡。告訴大家區別贔屓和龜的一個簡單的方法:看它的腳,龜足像鴨掌,有蹼;而贔屓的腳和龍爪一樣,五指是分開的。

這個圓形的透雕物,叫“落地罩”,也叫“垂花門”。你若細心的觀察體會,則會發現上面許多有趣的裝飾。大家請看落地罩的上方有一塊雕刻牌,若直觀地看其外形像“鳳”字的外框,因此,此牌叫“鳳”字牌。這個牌的左右兩邊各有一條龍,上方正中間有一個珠,合起來爲“雙龍戲珠”之意。珠的下面是一個“壽”字,“壽”字下綴着兩枚方孔錢幣;上方則刻有一隻倒飛的蝙蝠,這裏,“倒”通“到”,“蝠”通“福”,合起來就是“福到了”的意思。因牌中包含有“龍”、“鳳”,所以又稱“龍鳳呈祥”。以上這些都反映了清代建築的裝飾技巧。再看上邊橫樑上的木刻圖案中,有四個小海馬,其寓意爲大禹治水的精神和功績名揚四海。大殿廊檐下的“萬世蒙澤”四字門額,意思是大禹治水使世世代代炎黃子孫享受幸福和快樂,是由書法大師沙孟海所書。檐柱上的這幅對聯:

三過其門虛度辛壬癸申

八年於外平成河漢江灘

上聯講的是大禹爲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新婚時也只在家呆了幾天;下聯意爲大禹經過八年治水,治理了黃河、長江、漢水、淮河等河流。這幅對聯是書畫大師劉海粟的手筆。院子兩邊廊亭的壁畫,體現了古時的社會風情。

湖北晴川閣導遊詞範文 篇4

晴川閣 現在名稱:晴川閣;用途:名勝古蹟(原),名勝古蹟(現);地址:漢陽晴川街;設計:武漢市建築設計院;施工:雲夢縣第四建築公司;結構:石木;層數:2層(禹稷行宮1層);建成時間:1864年(1985年重建)。

晴川閣位於漢陽龜山東麓功磯上,始建於明嘉年間(公元1522-1566年),爲漢陽太守範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宮(原爲禹王廟)時所增建,取唐崔顥《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句意命名。晴川閣與武昌黃鶴樓隔江對峙,有"三楚勝景"之稱。晴川閣與禹稷行宮在歷史上屢毀屢建六七次,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漢陽郡守鍾謙重建。

1935年晴川閣被風吹倒,禹稷行宮倖存。1983年武漢市人民政府組織修葺禹稷行宮後,重建晴川閣。晴川閣按原樣重建,規制略有擴大,高臺砌築,二層石木傳統結構,重檐歇山,屋頂前方仍設一水騎樓,匾書"晴川閣"三字。兩層飛檐四角銅鈴,臨風作響;大脊兩端龍形飾件,凌空捲曲,神采飛動;素潔粉牆,灰色筒瓦;兩層迴廊,圓柱朱漆;斗拱樑架,通體彩繪;對聯匾額,字字貼金。

富有濃郁的楚文化氣息。禹稷行宮(禹王宮)按"保持現狀,恢復原狀"的原則進行修繕。修繕一新的禹稷行宮,由大殿、前殿、左右廊廡、天井等構成院落式建築。正立面爲磚體牌樓式(四柱三樓三門)面牆,其他三面爲青磚半砌風牆。大殿爲硬山頂式廳堂,正立面前檐用如意半拱裝飾並承托出檐,正脊兩端升山較大,但屋面無折水。天井兩廂如廊式,均爲單坡屋面。行宮屋面蓋青小瓦,檐頭屋脊裝飾溝頭、滴水、脊吻、坐獸等。

湖北晴川閣導遊詞範文 篇5

晴川閣 現在名稱:晴川閣;用途:名勝古蹟(原),名勝古蹟(現);地址:漢陽晴川街;設計:武漢市建築設計院;施工:雲夢縣第四建築公司;結構:石木;層數:2層(禹稷行宮1層);建成時間:1864年(1985年重建)。

晴川閣位於漢陽龜山東麓功磯上,始建於明嘉年間(公元1522-1566年),爲漢陽太守範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宮(原爲禹王廟)時所增建,取唐崔顥《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句意命名。晴川閣與武昌黃鶴樓隔江對峙,有"三楚勝景"之稱。晴川閣與禹稷行宮在歷史上屢毀屢建六七次,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漢陽郡守鍾謙重建。

1935年晴川閣被風吹倒,禹稷行宮倖存。1983年武漢市人民政府組織修葺禹稷行宮後,重建晴川閣。晴川閣按原樣重建,規制略有擴大,高臺砌築,二層石木傳統結構,重檐歇山,屋頂前方仍設一水騎樓,匾書"晴川閣"三字。兩層飛檐四角銅鈴,臨風作響;大脊兩端龍形飾件,凌空捲曲,神采飛動;素潔粉牆,灰色筒瓦;兩層迴廊,圓柱朱漆;斗拱樑架,通體彩繪;對聯匾額,字字貼金。

富有濃郁的楚文化氣息。禹稷行宮(禹王宮)按"保持現狀,恢復原狀"的原則進行修繕。修繕一新的禹稷行宮,由大殿、前殿、左右廊廡、天井等構成院落式建築。正立面爲磚體牌樓式(四柱三樓三門)面牆,其他三面爲青磚半砌風牆。大殿爲硬山頂式廳堂,正立面前檐用如意半拱裝飾並承托出檐,正脊兩端升山較大,但屋面無折水。天井兩廂如廊式,均爲單坡屋面。行宮屋面蓋青小瓦,檐頭屋脊裝飾溝頭、滴水、脊吻、坐獸等。

湖北晴川閣導遊詞範文 篇6

晴川閣位於武漢市漢陽區龜山東麓、洗馬長街的禹功磯上,北爲漢水,東爲長江,與黃鶴樓隔江相望。晴川閣景區的整體建設從1984年開始復建,歷5年而完成,是武漢市著名的文物旅遊景觀。整個晴川閣佔地約8000平方米,主要由晴川樓、禹稷行宮、鐵門關三大主體建築和其他附屬建築羣組成。1992年,禹稷行宮被湖北省政府公佈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後又獲選爲湖北省十佳文博單位,並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爲AAA級景區。

晴川閣,又名晴川樓,位於武漢市漢陽區晴川街,坐落在長江北岸、龜山東麓的禹功磯上,北臨漢水,東瀕長江。

晴川閣景區整個佔地約一萬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閣、禹稷行宮、鐵門關三大主體建築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荊楚雄風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樓、臨江駁岸、曲徑迴廊等十幾處附屬建築組成。

晴川閣晴川閣景區與武昌黃鶴樓夾江相望,江南江北,樓閣對峙,互爲襯托,蔚爲壯觀,有“三楚勝景”之稱。名冠四方的樓閣隔岸相對,在萬里長江上唯此一處。20xx年獲批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

晴川閣最早爲明嘉靖年間漢陽知府範之箴在修葺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的禹稷行宮(原爲禹王廟)時所增建,取崔顥《黃鶴樓》中的“晴川歷歷漢陽樹”句意命名。現爲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晴川閣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其名取自唐代詩人崔顥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有"楚四名樓"之譽。因與對岸黃鶴樓隔江對峙,相映生輝,被稱爲"三楚勝境"。曾多次被毀,現閣系按清光緒年間式樣於1985年重建,佔地386平方米,高17.5米。其底層面闊5間,進深4間;頂層面闊3間,進深2間。麻石臺基,紅牆朱柱,重檐歇山頂黑筒瓦屋面,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門窗欄杆爲木質,朱漆彩繪。屋面四角向外伸出,深出檐,高起翹。正面牌樓懸掛"晴川閣"金字巨匾。

其北側爲"園中園",園中青草如茵,竹木蔥蘢,瘦石嶙峋,幽靜雅緻。禹稷行宮並立于晴川閣西南側,原名禹王廟,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也曾數度毀壞。現存建築爲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佔地350平方米。其建築爲硬山式磚木結構,帶墀頭布瓦屋頂,屋脊微呈凹形曲線。中軸線兩側捲棚吊頂廊廡與宮室連通,形成長方形天井。其西側有一個院落,院外建有一座六角攢尖頂禹碑亭。亭內立有毛會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所刻禹碑殘片及摹刻的毛會建禹碑石刻。禹稷行宮與重修的鐵門關和晴川閣組成古建築羣,爲武漢名勝之一。

湖北晴川閣導遊詞範文 篇7

好,現在我們一起到禹稷行宮的主殿參觀。禹稷行宮始建於南宋時期,距今已有八百年的歷史,原名爲禹王廟。明朝天啓年間更名爲禹稷行宮。我們眼前的這座建築是清同治年間重建的。殿內有大禹治水的塑像,高3.8米,是用玻璃鋼製作的。大禹身着布衣,頭戴斗笠,手持疏導流水的工具“耒”。他雖爲首領,卻身先士卒,積極投身於治理洪水的艱苦鬥爭中,且“三過家門而不入”,這種敢於與自然抗爭的勇氣和公而忘私的可貴精神,深得後人敬仰。塑像的背襯是“禹跡圖”,根據1137年的石刻放大繪製的山川流域圖,該圖記述了大禹治水的歷程。上方的“德配天地”匾,是表明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可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牆壁的左邊是古代文獻中有關大禹治水的文字記載,右邊則是全國各地現存的大禹紀念地的圖片。

這幅照片名爲“望夫石”,它好似一位婦人端坐於塗山山坡上,凝望遠方。相傳,大禹到塗山(今安徽懷遠)治水,娶一塗山女爲妻,剛結婚三天便奉命去治水,結果,一去十三載,與洪水搏鬥,曾三過家門而不入。塗山氏懷抱幼子,日日在山坡上遙望,盼着丈夫治水成功早日歸家。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由於望夫心切,與山石化爲一體,人們稱它“望夫石”。而大禹治水成功後,卻因積勞成疾在紹興會稽去世,這幅照片就是紹興大禹陵。

各位朋友,我的講解到此結束。希望晴川閣之行能夠給您留下一次美好的回憶,謝謝大家!

湖北晴川閣導遊詞範文 篇8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將帶大家參觀的是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着“三楚勝境”之稱的晴川閣。

晴川閣位於漢陽龜山東麓的禹功磯上,東對長江,與武昌黃鶴樓隔江相望。江南江北,樓閣對峙,互爲襯托,蔚爲壯觀。清順治年間文人程封在其《登晴川閣》詩中寫道:“憑欄高倚半江秋,楚國晴川第一樓”。晴川閣的歷史雖然沒有黃鶴樓、岳陽樓那樣悠久,但由於其所居獨特的地理環境、獨具一格的優美造型以及諸多文人名士的贊詠,使它贏得了重要的歷史地位。所以用“楚國晴川第一樓” 冠譽晴川閣是不爲過的。

晴川閣由三大主體建築組成,包括主樓、禹稷行宮和鐵門關。現在請大家和我一起去領略一番這座歷史上與黃鶴樓齊名的古建築羣的風采吧。

晴川閣主樓,又稱晴川樓。它始建於明代初年,爲當時漢陽知府倡議興建,取唐代詩人崔顥登黃鶴樓寫下的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中“晴川”二字命名。歷史上晴川閣屢毀屢建。明清兩代,晴川閣先後進行了五次維修,其間遭受最大的破壞有兩次,一次是明末農民起義中,晴川閣作爲軍事要地,在硝煙瀰漫的戰火中幾乎成爲廢墟;另一次是太平天國運動中,太平軍在武漢與清軍進行殊死戰鬥,在戰亂中晴川閣毀於大火。屢毀屢建的晴川閣重建後規模一次比一次宏偉,清湖廣總督張之洞曾親自爲修葺後的晴川閣題寫楹聯:

洪水龍蛇循軌道

青春鸚鵡起樓臺

1920xx年,辛亥革命爆發,龜山屢遭重炮轟擊,晴川閣受損嚴重,雖未全毀,但已成搖搖欲墜之勢。到了1934年,一場大颶風吹塌了晴川閣。1983年,武漢市政府在重修黃鶴樓的同時,依照清光緒年間的樣式修復了晴川閣。閣名是由中國佛協主席、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所書。從此,晴川閣與黃鶴樓再次雄踞大江南北,樓閣對峙,交相輝映,成爲江城一大旅遊勝景,有“三楚勝境,千古巨觀” 之美譽。請大家與我一起去登閣遠眺,真切的去體會一番臨江而立,縱覽晴川全景的獨特感受吧。大家可以在此憑欄遠眺,前後龜蛇之巔黃鶴樓、電視塔赫然在目。

現在請大家隨我一起參觀其他的景點,此時映入眼簾的是“荊楚雄風”碑,碑上的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是由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荊南觀察使李振義所書。“荊楚”是指古代楚國大地,“雄風”本意是指楚國人的那種英勇頑強,開拓進取的精神。而在這裏則主要是讚頌晴川閣依山傍水,居高臨下的磅礴氣勢。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座連接龜山的古代城門就是鐵門關。鐵門關始建於三國時期,它背倚龜山,俯控江滸,自古以來爲兵家必爭之地,上可追溯至春秋戰國,下至近代的武昌辛亥革命,其間三國時期的爭戰最爲激烈。據史料載,孫吳軍爲扼守龜山這一軍事要地,依山傍水修築這鐵門關,北可防曹魏南下,西可擋蜀漢東進,其關雄峻險固,易守難攻,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孫權曾先後令陸渙、陸遜、諸葛謹領兵駐守,以抗魏、蜀。從三國到唐初的數百年間,鐵門關經歷多次攻守激戰,聲名日噪,又被稱爲“虎豹關”。唐玄武德年間,漢陽建磚城,鐵門關軍事要隘的作用漸退,逐漸成爲漢陽城對外文化、經貿交流的一條重要通道,而這一歷史遺蹟也成爲人們遊覽的場所。鐵門關在明代初期、中期保存還是比較完好的。它的軍事作用日漸削弱,但其文化、旅遊、觀賞價值卻隨着時間的推移愈來愈突出和重要。明代末年,鐵門關遭到毀滅性的破壞。當時清兵南攻,明王朝搖搖欲墜,而統治者又迷信風水,輕信鑿斷龍脈便可保江山。因明從 “火”,清從“水”,水能克火,而龍則是水中精靈,要使大明朝不滅,須鑿斷龍脈。於是,他們在武昌蛇山南樓處開山鑿洞,在漢陽龜山鐵門關處毀關挖山,稱之爲“龜斷頸,蛇斷腰”。然而,此舉並未保住大明江山,卻使得一代名關鐵門關毀於一旦,僅剩一段段土基牆座。清代,有人在鐵門關的土基上修建了一座關帝廟。相傳,三國英雄人物關羽曾在龜山東麓長江邊洗過他的赤兔寶馬,故而將此地命名爲洗馬口。到民國初年,由於戰亂,鐵門關僅剩的遺蹟連同廟宇等都一起成爲廢墟。

1990年鐵門關開始復建,於1993年元月竣工。從此,一座氣勢巍峨、雄姿英發的鐵門關又展現在江城人民面前。復建後的鐵門關爲三拱城門形制,與北京天安門城門內拱相比,此處的鐵門關要高出一倍,它比南京挹江門之拱也要高出三分之一。可以說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並且比歷代的鐵門關都要宏偉壯觀。關上有二層樓,一層廳內陳列有《三國演義》中人物塑像。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禹碑亭。相傳大禹治水“功成刻石衡山”。這塊石刻被後人稱爲“禹碑”,由於原刻在湖南衡山的岣嶁蜂,故又稱“岣嶁碑”。唐朝時期就有關於禹碑的傳說,當時的大文豪韓愈還爲此賦詩。但是好多人尋遍衡山卻未曾見過此碑。直到南宋嘉定年間這塊碑才被人們發現,並被人摹刻於三峽的夔門和長沙的嶽麓書院。禹碑上共有77個字,文字奇特難識,有人認爲是“蝌蚪文”,有人認爲是“鳥蟲篆”,還有人斷其爲“篆書”,歷代想辨識者衆多,但都不能解其中義。雖各家解釋都不相同,但都認爲碑文大意是: 禹受舜命,堅苦卓絕地治理了洪水,使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至此以後,禹碑聞名天下,被摹刻於全國各地的名山之中,大江之畔。晴川閣的禹碑就是清朝著名文人毛會建歷盡千辛萬苦自衡山摹刻於此,後又摹刻於西安碑林。但晴川閣的原碑已毀,現在的這塊是從西安碑林摹刻於此。歷經了百轉千回,才得以呈現於此。

這個大殿叫禹稷行宮,也就是禹和稷的別墅。“禹”就是指治水英雄大禹,“稷”則是指后稷,是大禹的助手。相傳大禹治水,救民於水火,稷則教民種植五穀雜糧,救民於飢寒,由此禹稷得以並稱。

再看這塊無字碑,它是明代的遺物,用整塊的漢白玉雕刻而成。1983年出土時是斷裂的,經修復成現狀。或許大家在全國各地見過不少類似的碑,但我們此刻所見的這塊卻同大禹治水有着不解之緣。古神話傳說龍生九子,九子九樣,都似龍非龍。這隻看起來像龜的,也是龍子之一,名叫贔屓。傳說贔屓好負重,揹負着三山五嶽到處興風作浪,而大禹降伏它以後,它轉而幫助禹治水,並立下汗馬功勞,大禹爲表彰其功績,便讓它揹着這無字碑漫遊神州大地。大家想想看,禹表彰其功績,卻爲什麼碑上一個字也沒寫呢? 之所以隻字未寫,是爲表明它功績卓著,書之不盡。告訴大家區別贔屓和龜的一個簡單的方法:看它的腳,龜足像鴨掌,有蹼;而贔屓的腳和龍爪一樣,五指是分開的。

這個圓形的透雕物,叫“落地罩”,也叫“垂花門”。你若細心的觀察體會,則會發現上面許多有趣的裝飾。大家請看落地罩的上方有一塊雕刻牌,若直觀地看其外形像“鳳”字的外框,因此,此牌叫“鳳”字牌。這個牌的左右兩邊各有一條龍,上方正中間有一個珠,合起來爲“雙龍戲珠”之意。珠的下面是一個“壽”字,“壽”字下綴着兩枚方孔錢幣;上方則刻有一隻倒飛的蝙蝠,這裏,“倒”通“到”,“蝠”通“福”,合起來就是“福到了”的意思。因牌中包含有“龍”、“鳳”,所以又稱“龍鳳呈祥”。以上這些都反映了清代建築的裝飾技巧。再看上邊橫樑上的木刻圖案中,有四個小海馬,其寓意爲大禹治水的精神和功績名揚四海。大殿廊檐下的“萬世蒙澤”四字門額,意思是大禹治水使世世代代炎黃子孫享受幸福和快樂,是由書法大師沙孟海所書。檐柱上的這幅對聯:

三過其門虛度辛壬癸申

八年於外平成河漢江灘

上聯講的是大禹爲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新婚時也只在家呆了幾天;下聯意爲大禹經過八年治水,治理了黃河、長江、漢水、淮河等河流。這幅對聯是書畫大師劉海粟的手筆。院子兩邊廊亭的壁畫,體現了古時的社會風情。

好,現在我們一起到禹稷行宮的主殿參觀。禹稷行宮始建於南宋時期,距今已有八百年的歷史,原名爲禹王廟。明朝天啓年間更名爲禹稷行宮。我們眼前的這座建築是清同治年間重建的。殿內有大禹治水的塑像,高3.8米,是用玻璃鋼製作的。大禹身着布衣,頭戴斗笠,手持疏導流水的工具“耒”。他雖爲首領,卻身先士卒,積極投身於治理洪水的艱苦鬥爭中,且“三過家門而不入”,這種敢於與自然抗爭的勇氣和公而忘私的可貴精神,深得後人敬仰。塑像的背襯是“禹跡圖”,根據1137年的石刻放大繪製的山川流域圖,該圖記述了大禹治水的歷程。上方的“德配天地”匾,是表明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可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牆壁的左邊是古代文獻中有關大禹治水的文字記載,右邊則是全國各地現存的大禹紀念地的圖片。

這幅照片名爲“望夫石”,它好似一位婦人端坐於塗山山坡上,凝望遠方。相傳,大禹到塗山 (今安徽懷遠)治水,娶一塗山女爲妻,剛結婚三天便奉命去治水,結果,一去十三載,與洪水搏鬥,曾三過家門而不入。塗山氏懷抱幼子,日日在山坡上遙望,盼着丈夫治水成功早日歸家。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由於望夫心切,與山石化爲一體,人們稱它“望夫石”。而大禹治水成功後,卻因積勞成疾在紹興會稽去世,這幅照片就是紹興大禹陵。

各位朋友,我的講解到此結束。希望晴川閣之行能夠給您留下一次美好的回憶,謝謝大家!

湖北晴川閣導遊詞範文 篇9

晴川閣 現在名稱:晴川閣;用途:名勝古蹟(原),名勝古蹟(現);地址:漢陽晴川街;設計:武漢市建築設計院;施工:雲夢縣第四建築公司;結構:石木;層數:2層(禹稷行宮1層);建成時間:1864年(1985年重建)。

晴川閣位於漢陽龜山東麓功磯上,始建於明嘉年間(公元1522-1566年),爲漢陽太守範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宮(原爲禹王廟)時所增建,取唐崔顥《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句意命名。晴川閣與武昌黃鶴樓隔江對峙,有"三楚勝景"之稱。晴川閣與禹稷行宮在歷史上屢毀屢建六七次,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漢陽郡守鍾謙重建。

1935年晴川閣被風吹倒,禹稷行宮倖存。1983年武漢市人民政府組織修葺禹稷行宮後,重建晴川閣。晴川閣按原樣重建,規制略有擴大,高臺砌築,二層石木傳統結構,重檐歇山,屋頂前方仍設一水騎樓,匾書"晴川閣"三字。兩層飛檐四角銅鈴,臨風作響;大脊兩端龍形飾件,凌空捲曲,神采飛動;素潔粉牆,灰色筒瓦;兩層迴廊,圓柱朱漆;斗拱樑架,通體彩繪;對聯匾額,字字貼金。

富有濃郁的楚文化氣息。禹稷行宮(禹王宮)按"保持現狀,恢復原狀"的原則進行修繕。修繕一新的禹稷行宮,由大殿、前殿、左右廊廡、天井等構成院落式建築。正立面爲磚體牌樓式(四柱三樓三門)面牆,其他三面爲青磚半砌風牆。大殿爲硬山頂式廳堂,正立面前檐用如意半拱裝飾並承托出檐,正脊兩端升山較大,但屋面無折水。天井兩廂如廊式,均爲單坡屋面。行宮屋面蓋青小瓦,檐頭屋脊裝飾溝頭、滴水、脊吻、坐獸等。

湖北晴川閣導遊詞範文 篇10

晴川閣取崔顥《黃鶴樓》中的“晴川歷歷漢陽樹”句意命名,有“楚國晴川第一樓”的美譽。晴川閣的歷史雖然沒有黃鶴樓、岳陽樓那樣悠久,但由於其所居獨特的地理環境、獨具一格的優美造型以及諸多文人名士的贊詠,贏得了重要的歷史地位。

晴川閣坐落在武漢市漢陽龜山東麓禹功磯上,北臨漢水,東瀕長江,與武昌黃鶴樓夾江相望,江南江北,樓閣對峙, 互爲襯托,蔚爲壯觀,有“三楚勝景”之稱。晴川閣整個佔地約一萬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閣、禹稷行宮、鐵門 關三大主體建築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荊楚雄風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樓、臨江駁岸、曲徑迴廊等十幾處附屬建築組 成。晴川閣景區的整體建設從1984年開始,分前後二期(1984年—1986年;1990年—1993年),歷時5年多時間完成。復 建後的晴川閣,以南方建築風格爲主,融合南北建築風格之長,使樓閣的雄奇、行宮的古樸、園林的秀美渾爲一體,成爲 武漢市着名的文物旅遊景觀。

晴川閣原汁原味地再現了楚人依山就勢築臺,臺上建樓閣的雄奇風貌,並富有濃郁的楚文化氣息。兩層飛檐四角銅鈴,臨 風作響;大脊兩端龍形飾件,凌空捲曲,神采飛動;素潔粉牆,灰色筒瓦;兩層迴廊,圓柱朱漆;斗拱樑架,通體彩繪; 對聯匾額,字字貼金。總體上晴川閣的裝修構件以木石爲主,在門窗上採用了玻璃及少量金屬部件。

禹稷行宮(禹王宮),本名大禹廟,是武漢地區現存不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清代木構建築。由司農少卿張體仁於南宋紹興年 間創建,後成爲武漢歷代祭祀大禹之地。元大德八年(公元1320xx年)重修,明天啓年間(公元1621—1620xx年)改大禹廟爲 “禹稷行宮”,在原祭祀大禹的基礎上,又加祀后稷、伯益、八元、八愷等先賢。現存建築爲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 修建,1984年按“保持現狀,恢復原狀”的原則進行修繕。修繕一新的禹稷行宮佔地面積爲380平方米,由大殿、前殿、 左右廊廡、天井等構成院落式建築。正立面爲磚體牌樓式(四柱三樓三門)面牆,其他三面爲青磚半砌風牆。大殿爲硬山 頂式廳堂,正立面前檐用如意半拱裝飾並承托出檐,正脊兩端升山較大,但屋面無折水。天井兩廂如廊式,均爲單坡屋面 。行宮屋面蓋青小瓦,檐頭屋脊裝飾溝頭、滴水、脊吻、坐獸等。

鐵門關,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魏相爭,設關於此。”從三國時期到唐初的數百晴川閣年間,鐵門關一直是武漢重要 的軍事要塞,曾歷經多次攻守激戰。唐武德四年(公元620xx年),漢陽建磚城後,鐵門關軍事作用日漸削弱,成爲文化、 經貿交流的一條重要通道。明代末年,鐵門關被毀,僅剩土基牆座,清初在殘存的土基上建關帝廟,民國初年因戰亂,鐵 門關遺蹟連同廟宇一起成爲廢墟。1990年12月,鐵門關復建。復建後的鐵門關,佔地面積爲800平方米,通高爲26米。關 體牆面由紅沙石砌成,城牆內部結構爲鋼筋水泥,關上城樓翹戧飛檐,翼角升騰,表現出濃郁的民族風格。

湖北晴川閣導遊詞範文 篇11

晴川閣取崔顥《黃鶴樓》中的“晴川歷歷漢陽樹”句意命名,有“楚國晴川第一樓”的美譽。晴川閣的歷史雖然沒有黃鶴樓、岳陽樓那樣悠久,但由於其所居獨特的地理環境、獨具一格的優美造型以及諸多文人名士的贊詠,贏得了重要的歷史地位。

晴川閣坐落在武漢市漢陽龜山東麓禹功磯上,北臨漢水,東瀕長江,與武昌黃鶴樓夾江相望,江南江北,樓閣對峙, 互爲襯托,蔚爲壯觀,有“三楚勝景”之稱。晴川閣整個佔地約一萬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閣、禹稷行宮、鐵門 關三大主體建築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荊楚雄風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樓、臨江駁岸、曲徑迴廊等十幾處附屬建築組 成。晴川閣景區的整體建設從1984年開始,分前後二期(1984年—1986年;1990年—1993年),歷時5年多時間完成。復 建後的晴川閣,以南方建築風格爲主,融合南北建築風格之長,使樓閣的雄奇、行宮的古樸、園林的秀美渾爲一體,成爲 武漢市着名的文物旅遊景觀。

晴川閣原汁原味地再現了楚人依山就勢築臺,臺上建樓閣的雄奇風貌,並富有濃郁的楚文化氣息。兩層飛檐四角銅鈴,臨 風作響;大脊兩端龍形飾件,凌空捲曲,神采飛動;素潔粉牆,灰色筒瓦;兩層迴廊,圓柱朱漆;斗拱樑架,通體彩繪; 對聯匾額,字字貼金。總體上晴川閣的裝修構件以木石爲主,在門窗上採用了玻璃及少量金屬部件。

禹稷行宮(禹王宮),本名大禹廟,是武漢地區現存不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清代木構建築。由司農少卿張體仁於南宋紹興年 間創建,後成爲武漢歷代祭祀大禹之地。元大德八年(公元1320xx年)重修,明天啓年間(公元1621—1620xx年)改大禹廟爲 “禹稷行宮”,在原祭祀大禹的基礎上,又加祀后稷、伯益、八元、八愷等先賢。現存建築爲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 修建,1984年按“保持現狀,恢復原狀”的原則進行修繕。修繕一新的禹稷行宮佔地面積爲380平方米,由大殿、前殿、 左右廊廡、天井等構成院落式建築。正立面爲磚體牌樓式(四柱三樓三門)面牆,其他三面爲青磚半砌風牆。大殿爲硬山 頂式廳堂,正立面前檐用如意半拱裝飾並承托出檐,正脊兩端升山較大,但屋面無折水。天井兩廂如廊式,均爲單坡屋面 。行宮屋面蓋青小瓦,檐頭屋脊裝飾溝頭、滴水、脊吻、坐獸等。

鐵門關,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魏相爭,設關於此。”從三國時期到唐初的數百晴川閣年間,鐵門關一直是武漢重要 的軍事要塞,曾歷經多次攻守激戰。唐武德四年(公元620xx年),漢陽建磚城後,鐵門關軍事作用日漸削弱,成爲文化、 經貿交流的一條重要通道。明代末年,鐵門關被毀,僅剩土基牆座,清初在殘存的土基上建關帝廟,民國初年因戰亂,鐵 門關遺蹟連同廟宇一起成爲廢墟。1990年12月,鐵門關復建。復建後的鐵門關,佔地面積爲800平方米,通高爲26米。關 體牆面由紅沙石砌成,城牆內部結構爲鋼筋水泥,關上城樓翹戧飛檐,翼角升騰,表現出濃郁的民族風格。

湖北晴川閣導遊詞範文 篇12

晴川閣位於武漢市漢陽區龜山東麓、洗馬長街的禹功磯上,北爲漢水,東爲長江,與黃鶴樓隔江相望。晴川閣景區的整體建設從1984年開始復建,歷5年而完成,是武漢市著名的文物旅遊景觀。整個晴川閣佔地約8000平方米,主要由晴川樓、禹稷行宮、鐵門關三大主體建築和其他附屬建築羣組成。1992年,禹稷行宮被湖北省政府公佈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後又獲選爲湖北省十佳文博單位,並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爲AAA級景區。

晴川閣,又名晴川樓,位於武漢市漢陽區晴川街,坐落在長江北岸、龜山東麓的禹功磯上,北臨漢水,東瀕長江。

晴川閣景區整個佔地約一萬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閣、禹稷行宮、鐵門關三大主體建築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荊楚雄風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樓、臨江駁岸、曲徑迴廊等十幾處附屬建築組成。

晴川閣晴川閣景區與武昌黃鶴樓夾江相望,江南江北,樓閣對峙,互爲襯托,蔚爲壯觀,有“三楚勝景”之稱。名冠四方的樓閣隔岸相對,在萬里長江上唯此一處。20xx年獲批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

晴川閣最早爲明嘉靖年間漢陽知府範之箴在修葺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的禹稷行宮(原爲禹王廟)時所增建,取崔顥《黃鶴樓》中的“晴川歷歷漢陽樹”句意命名。現爲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晴川閣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其名取自唐代詩人崔顥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有"楚四名樓"之譽。因與對岸黃鶴樓隔江對峙,相映生輝,被稱爲"三楚勝境"。曾多次被毀,現閣系按清光緒年間式樣於1985年重建,佔地386平方米,高17.5米。其底層面闊5間,進深4間;頂層面闊3間,進深2間。麻石臺基,紅牆朱柱,重檐歇山頂黑筒瓦屋面,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門窗欄杆爲木質,朱漆彩繪。屋面四角向外伸出,深出檐,高起翹。正面牌樓懸掛"晴川閣"金字巨匾。

其北側爲"園中園",園中青草如茵,竹木蔥蘢,瘦石嶙峋,幽靜雅緻。禹稷行宮並立于晴川閣西南側,原名禹王廟,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也曾數度毀壞。現存建築爲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佔地350平方米。其建築爲硬山式磚木結構,帶墀頭布瓦屋頂,屋脊微呈凹形曲線。中軸線兩側捲棚吊頂廊廡與宮室連通,形成長方形天井。其西側有一個院落,院外建有一座六角攢尖頂禹碑亭。亭內立有毛會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所刻禹碑殘片及摹刻的毛會建禹碑石刻。禹稷行宮與重修的鐵門關和晴川閣組成古建築羣,爲武漢名勝之一。

湖北晴川閣導遊詞範文 篇13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將帶大家參觀的是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着“三楚勝境”之稱的晴川閣。

晴川閣位於漢陽龜山東麓的禹功磯上,東對長江,與武昌黃鶴樓隔江相望。江南江北,樓閣對峙,互爲襯托,蔚爲壯觀。清順治年間文人程封在其《登晴川閣》詩中寫道:“憑欄高倚半江秋,楚國晴川第一樓”。晴川閣的歷史雖然沒有黃鶴樓、岳陽樓那樣悠久,但由於其所居獨特的地理環境、獨具一格的優美造型以及諸多文人名士的贊詠,使它贏得了重要的歷史地位。所以用“楚國晴川第一樓” 冠譽晴川閣是不爲過的。

晴川閣由三大主體建築組成,包括主樓、禹稷行宮和鐵門關。現在請大家和我一起去領略一番這座歷史上與黃鶴樓齊名的古建築羣的風采吧。

晴川閣主樓,又稱晴川樓。它始建於明代初年,爲當時漢陽知府倡議興建,取唐代詩人崔顥登黃鶴樓寫下的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中“晴川”二字命名。歷史上晴川閣屢毀屢建。明清兩代,晴川閣先後進行了五次維修,其間遭受最大的破壞有兩次,一次是明末農民起義中,晴川閣作爲軍事要地,在硝煙瀰漫的戰火中幾乎成爲廢墟;另一次是太平天國運動中,太平軍在武漢與清軍進行殊死戰鬥,在戰亂中晴川閣毀於大火。屢毀屢建的晴川閣重建後規模一次比一次宏偉,清湖廣總督張之洞曾親自爲修葺後的晴川閣題寫楹聯:

洪水龍蛇循軌道

青春鸚鵡起樓臺

1920xx年,辛亥革命爆發,龜山屢遭重炮轟擊,晴川閣受損嚴重,雖未全毀,但已成搖搖欲墜之勢。到了1934年,一場大颶風吹塌了晴川閣。1983年,武漢市政府在重修黃鶴樓的同時,依照清光緒年間的樣式修復了晴川閣。閣名是由中國佛協主席、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所書。從此,晴川閣與黃鶴樓再次雄踞大江南北,樓閣對峙,交相輝映,成爲江城一大旅遊勝景,有“三楚勝境,千古巨觀” 之美譽。請大家與我一起去登閣遠眺,真切的去體會一番臨江而立,縱覽晴川全景的獨特感受吧。大家可以在此憑欄遠眺,前後龜蛇之巔黃鶴樓、電視塔赫然在目。

現在請大家隨我一起參觀其他的景點,此時映入眼簾的是“荊楚雄風”碑,碑上的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是由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荊南觀察使李振義所書。“荊楚”是指古代楚國大地,“雄風”本意是指楚國人的那種英勇頑強,開拓進取的精神。而在這裏則主要是讚頌晴川閣依山傍水,居高臨下的磅礴氣勢。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座連接龜山的古代城門就是鐵門關。鐵門關始建於三國時期,它背倚龜山,俯控江滸,自古以來爲兵家必爭之地,上可追溯至春秋戰國,下至近代的武昌辛亥革命,其間三國時期的爭戰最爲激烈。據史料載,孫吳軍爲扼守龜山這一軍事要地,依山傍水修築這鐵門關,北可防曹魏南下,西可擋蜀漢東進,其關雄峻險固,易守難攻,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孫權曾先後令陸渙、陸遜、諸葛謹領兵駐守,以抗魏、蜀。從三國到唐初的數百年間,鐵門關經歷多次攻守激戰,聲名日噪,又被稱爲“虎豹關”。唐玄武德年間,漢陽建磚城,鐵門關軍事要隘的作用漸退,逐漸成爲漢陽城對外文化、經貿交流的一條重要通道,而這一歷史遺蹟也成爲人們遊覽的場所。鐵門關在明代初期、中期保存還是比較完好的。它的軍事作用日漸削弱,但其文化、旅遊、觀賞價值卻隨着時間的推移愈來愈突出和重要。明代末年,鐵門關遭到毀滅性的破壞。當時清兵南攻,明王朝搖搖欲墜,而統治者又迷信風水,輕信鑿斷龍脈便可保江山。因明從 “火”,清從“水”,水能克火,而龍則是水中精靈,要使大明朝不滅,須鑿斷龍脈。於是,他們在武昌蛇山南樓處開山鑿洞,在漢陽龜山鐵門關處毀關挖山,稱之爲“龜斷頸,蛇斷腰”。然而,此舉並未保住大明江山,卻使得一代名關鐵門關毀於一旦,僅剩一段段土基牆座。清代,有人在鐵門關的土基上修建了一座關帝廟。相傳,三國英雄人物關羽曾在龜山東麓長江邊洗過他的赤兔寶馬,故而將此地命名爲洗馬口。到民國初年,由於戰亂,鐵門關僅剩的遺蹟連同廟宇等都一起成爲廢墟。 1990年鐵門關開始復建,於1993年元月竣工。從此,一座氣勢巍峨、雄姿英發的鐵門關又展現在江城人民面前。復建後的鐵門關爲三拱城門形制,與北京天安門城門內拱相比,此處的鐵門關要高出一倍,它比南京挹江門之拱也要高出三分之一。可以說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並且比歷代的鐵門關都要宏偉壯觀。關上有二層樓,一層廳內陳列有《三國演義》中人物塑像。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禹碑亭。相傳大禹治水“功成刻石衡山”。這塊石刻被後人稱爲“禹碑”,由於原刻在湖南衡山的岣嶁蜂,故又稱“岣嶁碑”。唐朝時期就有關於禹碑的傳說,當時的大文豪韓愈還爲此賦詩。但是好多人尋遍衡山卻未曾見過此碑。直到南宋嘉定年間這塊碑才被人們發現,並被人摹刻於三峽的夔門和長沙的嶽麓書院。禹碑上共有77個字,文字奇特難識,有人認爲是“蝌蚪文”,有人認爲是“鳥蟲篆”,還有人斷其爲“篆書”,歷代想辨識者衆多,但都不能解其中義。雖各家解釋都不相同,但都認爲碑文大意是: 禹受舜命,堅苦卓絕地治理了洪水,使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至此以後,禹碑聞名天下,被摹刻於全國各地的名山之中,大江之畔。晴川閣的禹碑就是清朝著名文人毛會建歷盡千辛萬苦自衡山摹刻於此,後又摹刻於西安碑林。但晴川閣的原碑已毀,現在的這塊是從西安碑林摹刻於此。歷經了百轉千回,才得以呈現於此

這個大殿叫禹稷行宮,也就是禹和稷的別墅。“禹”就是指治水英雄大禹,“稷”則是指后稷,是大禹的助手。相傳大禹治水,救民於水火,稷則教民種植五穀雜糧,救民於飢寒,由此禹稷得以並稱。

再看這塊無字碑,它是明代的遺物,用整塊的漢白玉雕刻而成。1983年出土時是斷裂的,經修復成現狀。或許大家在全國各地見過不少類似的碑,但我們此刻所見的這塊卻同大禹治水有着不解之緣。古神話傳說龍生九子,九子九樣,都似龍非龍。這隻看起來像龜的,也是龍子之一,名叫贔屓。傳說贔屓好負重,揹負着三山五嶽到處興風作浪,而大禹降伏它以後,它轉而幫助禹治水,並立下汗馬功勞,大禹爲表彰其功績,便讓它揹着這無字碑漫遊神州大地。大家想想看,禹表彰其功績,卻爲什麼碑上一個字也沒寫呢? 之所以隻字未寫,是爲表明它功績卓著,書之不盡。告訴大家區別贔屓和龜的一個簡單的方法:看它的腳,龜足像鴨掌,有蹼;而贔屓的腳和龍爪一樣,五指是分開的。

這個圓形的透雕物,叫“落地罩”,也叫“垂花門”。你若細心的觀察體會,則會發現上面許多有趣的裝飾。大家請看落地罩的上方有一塊雕刻牌,若直觀地看其外形像“鳳”字的外框,因此,此牌叫“鳳”字牌。這個牌的左右兩邊各有一條龍,上方正中間有一個珠,合起來爲“雙龍戲珠”之意。珠的下面是一個“壽”字,“壽”字下綴着兩枚方孔錢幣;上方則刻有一隻倒飛的蝙蝠,這裏,“倒”通“到”,“蝠”通“福”,合起來就是“福到了”的意思。因牌中包含有“龍”、“鳳”,所以又稱“龍鳳呈祥”。以上這些都反映了清代建築的裝飾技巧。再看上邊橫樑上的木刻圖案中,有四個小海馬,其寓意爲大禹治水的精神和功績名揚四海。大殿廊檐下的“萬世蒙澤”四字門額,意思是大禹治水使世世代代炎黃子孫享受幸福和快樂,是由書法大師沙孟海所書。檐柱上的這幅對聯:

三過其門虛度辛壬癸申

八年於外平成河漢江灘

上聯講的是大禹爲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新婚時也只在家呆了幾天;下聯意爲大禹經過八年治水,治理了黃河、長江、漢水、淮河等河流。這幅對聯是書畫大師劉海粟的手筆。院子兩邊廊亭的壁畫,體現了古時的社會風情。

好,現在我們一起到禹稷行宮的主殿參觀。禹稷行宮始建於南宋時期,距今已有八百年的歷史,原名爲禹王廟。明朝天啓年間更名爲禹稷行宮。我們眼前的這座建築是清同治年間重建的。殿內有大禹治水的塑像,高 3.8米,是用玻璃鋼製作的。大禹身着布衣,頭戴斗笠,手持疏導流水的工具“耒”。他雖爲首領,卻身先士卒,積極投身於治理洪水的艱苦鬥爭中,且“三過家門而不入”,這種敢於與自然抗爭的勇氣和公而忘私的可貴精神,深得後人敬仰。塑像的背襯是“禹跡圖”,根據1137年的石刻放大繪製的山川流域圖,該圖記述了大禹治水的歷程。上方的“德配天地”匾,是表明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可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牆壁的左邊逝代文獻中有關大禹治水的文字記載,右邊則是全國各地現存的大禹紀念地的圖片。

這幅照片名爲“望夫石”,它好似一位婦人端坐於塗山山坡上,凝望遠方。相傳,大禹到塗山 (今安徽懷遠)治水,娶一塗山女爲妻,剛結婚三天便奉命去治水,結果,一去十三載,與洪水搏鬥,曾三過家門而不入。塗山氏懷抱幼子,日日在山坡上遙望,盼着丈夫治水成功早日歸家。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由於望夫心切,與山石化爲一體,人們稱它“望夫石”。而大禹治水成功後,卻因積勞成疾在紹興會稽去世,這幅照片就是紹興大禹陵。

各位朋友,我的講解到此結束。希望晴川閣之行能夠給您留下一次美好的回憶,謝謝大家!

湖北晴川閣導遊詞範文 篇14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座連接龜山的古代城門就是鐵門關。鐵門關始建於三國時期,它背倚龜山,俯控江滸,自古以來爲兵家必爭之地,上可追溯至春秋戰國,下至近代的武昌辛亥革命,其間三國時期的爭戰最爲激烈。據史料載,孫吳軍爲扼守龜山這一軍事要地,依山傍水修築這鐵門關,北可防曹魏南下,西可擋蜀漢東進,其關雄峻險固,易守難攻,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孫權曾先後令陸渙、陸遜、諸葛謹領兵駐守,以抗魏、蜀。從三國到唐初的數百年間,鐵門關經歷多次攻守激戰,聲名日噪,又被稱爲“虎豹關”。唐玄武德年間,漢陽建磚城,鐵門關軍事要隘的作用漸退,逐漸成爲漢陽城對外文化、經貿交流的一條重要通道,而這一歷史遺蹟也成爲人們遊覽的場所。鐵門關在明代初期、中期保存還是比較完好的。它的軍事作用日漸削弱,但其文化、旅遊、觀賞價值卻隨着時間的推移愈來愈突出和重要。明代末年,鐵門關遭到毀滅性的破壞。當時清兵南攻,明王朝搖搖欲墜,而統治者又迷信風水,輕信鑿斷龍脈便可保江山。因明從“火”,清從“水”,水能克火,而龍則是水中精靈,要使大明朝不滅,須鑿斷龍脈。於是,他們在武昌蛇山南樓處開山鑿洞,在漢陽龜山鐵門關處毀關挖山,稱之爲“龜斷頸,蛇斷腰”。然而,此舉並未保住大明江山,卻使得一代名關鐵門關毀於一旦,僅剩一段段土基牆座。清代,有人在鐵門關的土基上修建了一座關帝廟。相傳,三國英雄人物關羽曾在龜山東麓長江邊洗過他的赤兔寶馬,故而將此地命名爲洗馬口。到民國初年,由於戰亂,鐵門關僅剩的遺蹟連同廟宇等都一起成爲廢墟。

1990年鐵門關開始復建,於1993年元月竣工。從此,一座氣勢巍峨、雄姿英發的鐵門關又展現在江城人民面前。復建後的鐵門關爲三拱城門形制,與北京天安門城門內拱相比,此處的鐵門關要高出一倍,它比南京挹江門之拱也要高出三分之一。可以說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並且比歷代的鐵門關都要宏偉壯觀。關上有二層樓,一層廳內陳列有《三國演義》中人物塑像。

湖北晴川閣導遊詞範文 篇15

晴川閣取崔顥《黃鶴樓》中的“晴川歷歷漢陽樹”句意命名,有“楚國晴川第一樓”的美譽。晴川閣的歷史雖然沒有黃鶴樓、岳陽樓那樣悠久,但由於其所居獨特的地理環境、獨具一格的優美造型以及諸多文人名士的贊詠,贏得了重要的歷史地位。

晴川閣坐落在武漢市漢陽龜山東麓禹功磯上,北臨漢水,東瀕長江,與武昌黃鶴樓夾江相望,江南江北,樓閣對峙, 互爲襯托,蔚爲壯觀,有“三楚勝景”之稱。晴川閣整個佔地約一萬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閣、禹稷行宮、鐵門 關三大主體建築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荊楚雄風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樓、臨江駁岸、曲徑迴廊等十幾處附屬建築組 成。晴川閣景區的整體建設從1984年開始,分前後二期(1984年—1986年;1990年—1993年),歷時5年多時間完成。復 建後的晴川閣,以南方建築風格爲主,融合南北建築風格之長,使樓閣的雄奇、行宮的古樸、園林的秀美渾爲一體,成爲 武漢市着名的文物旅遊景觀。

晴川閣原汁原味地再現了楚人依山就勢築臺,臺上建樓閣的雄奇風貌,並富有濃郁的楚文化氣息。兩層飛檐四角銅鈴,臨 風作響;大脊兩端龍形飾件,凌空捲曲,神采飛動;素潔粉牆,灰色筒瓦;兩層迴廊,圓柱朱漆;斗拱樑架,通體彩繪; 對聯匾額,字字貼金。總體上晴川閣的裝修構件以木石爲主,在門窗上採用了玻璃及少量金屬部件。

禹稷行宮(禹王宮),本名大禹廟,是武漢地區現存不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清代木構建築。由司農少卿張體仁於南宋紹興年 間創建,後成爲武漢歷代祭祀大禹之地。元大德八年(公元1320xx年)重修,明天啓年間(公元1621—1620xx年)改大禹廟爲 “禹稷行宮”,在原祭祀大禹的基礎上,又加祀后稷、伯益、八元、八愷等先賢。現存建築爲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 修建,1984年按“保持現狀,恢復原狀”的原則進行修繕。修繕一新的禹稷行宮佔地面積爲380平方米,由大殿、前殿、 左右廊廡、天井等構成院落式建築。正立面爲磚體牌樓式(四柱三樓三門)面牆,其他三面爲青磚半砌風牆。大殿爲硬山 頂式廳堂,正立面前檐用如意半拱裝飾並承托出檐,正脊兩端升山較大,但屋面無折水。天井兩廂如廊式,均爲單坡屋面 。行宮屋面蓋青小瓦,檐頭屋脊裝飾溝頭、滴水、脊吻、坐獸等。

鐵門關,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魏相爭,設關於此。”從三國時期到唐初的數百晴川閣年間,鐵門關一直是武漢重要 的軍事要塞,曾歷經多次攻守激戰。唐武德四年(公元620xx年),漢陽建磚城後,鐵門關軍事作用日漸削弱,成爲文化、 經貿交流的一條重要通道。明代末年,鐵門關被毀,僅剩土基牆座,清初在殘存的土基上建關帝廟,民國初年因戰亂,鐵 門關遺蹟連同廟宇一起成爲廢墟。1990年12月,鐵門關復建。復建後的鐵門關,佔地面積爲800平方米,通高爲26米。關 體牆面由紅沙石砌成,城牆內部結構爲鋼筋水泥,關上城樓翹戧飛檐,翼角升騰,表現出濃郁的民族風格。

湖北晴川閣導遊詞範文 篇16

晴川閣位於武漢市漢陽區龜山東麓、洗馬長街的禹功磯上,北爲漢水,東爲長江,與黃鶴樓隔江相望。晴川閣景區的整體建設從1984年開始復建,歷5年而完成,是武漢市著名的文物旅遊景觀。整個晴川閣佔地約8000平方米,主要由晴川樓、禹稷行宮、鐵門關三大主體建築和其他附屬建築羣組成。1992年,禹稷行宮被湖北省政府公佈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後又獲選爲湖北省十佳文博單位,並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爲AAA級景區。

晴川閣,又名晴川樓,位於武漢市漢陽區晴川街,坐落在長江北岸、龜山東麓的禹功磯上,北臨漢水,東瀕長江。

晴川閣景區整個佔地約一萬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閣、禹稷行宮、鐵門關三大主體建築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荊楚雄風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樓、臨江駁岸、曲徑迴廊等十幾處附屬建築組成。

晴川閣晴川閣景區與武昌黃鶴樓夾江相望,江南江北,樓閣對峙,互爲襯托,蔚爲壯觀,有“三楚勝景”之稱。名冠四方的樓閣隔岸相對,在萬里長江上唯此一處。20xx年獲批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

晴川閣最早爲明嘉靖年間漢陽知府範之箴在修葺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的禹稷行宮(原爲禹王廟)時所增建,取崔顥《黃鶴樓》中的“晴川歷歷漢陽樹”句意命名。現爲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晴川閣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其名取自唐代詩人崔顥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有"楚四名樓"之譽。因與對岸黃鶴樓隔江對峙,相映生輝,被稱爲"三楚勝境"。曾多次被毀,現閣系按清光緒年間式樣於1985年重建,佔地386平方米,高17.5米。其底層面闊5間,進深4間;頂層面闊3間,進深2間。麻石臺基,紅牆朱柱,重檐歇山頂黑筒瓦屋面,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門窗欄杆爲木質,朱漆彩繪。屋面四角向外伸出,深出檐,高起翹。正面牌樓懸掛"晴川閣"金字巨匾。

其北側爲"園中園",園中青草如茵,竹木蔥蘢,瘦石嶙峋,幽靜雅緻。禹稷行宮並立于晴川閣西南側,原名禹王廟,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也曾數度毀壞。現存建築爲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佔地350平方米。其建築爲硬山式磚木結構,帶墀頭布瓦屋頂,屋脊微呈凹形曲線。中軸線兩側捲棚吊頂廊廡與宮室連通,形成長方形天井。其西側有一個院落,院外建有一座六角攢尖頂禹碑亭。亭內立有毛會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所刻禹碑殘片及摹刻的毛會建禹碑石刻。禹稷行宮與重修的鐵門關和晴川閣組成古建築羣,爲武漢名勝之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