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精選2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1W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

袁家界位於張家界森林公園北部,是鑲嵌在武陵源核心景區的一顆明珠。袁家界名稱相傳來源於後唐時期,黃巢起義失敗後,朝庭爲徹底肅清亂黨,四處張榜,捉拿反賊。當時黃巢手下有一名將士,姓袁,爲躲避追捕,便來到了這遠離人世的深山野嶺——青巖山隱居,他在這裏結廬爲舍,墾荒種糧,並以自己的姓氏爲這裏命名,起名“袁家界”。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精選22篇)

袁家界面積約1200公頃,平均海拔1074米,它東鄰金鞭溪、遠眺鷂子寨;南望黃石寨,連接天波府;西通天子山;北距索溪峪。

從山下往袁家界有兩條通道,一是走“金鞭溪”中段上“亂竄坡”到“後花園”;另一條則是乘“世界第一梯”——百龍天梯至下坪,乘電梯上山只需3分鐘時間,既輕鬆又安全,不僅這壯觀的電梯工程奇觀令人驚歎,更令人叫絕是當電梯馳出豎井的那一瞬間,一幅神奇的畫卷直入眼簾,那列隊森嚴,高大威猛的“天兵聚會”,就像是一支整齊、雄壯的儀仗隊,正等待着您的“檢閱”呢;電梯到達山頂,走出站房,舉目遠望,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園山水畫凌空突出,如海市蜃樓般悄然而至,這便是大家嚮往已久的“空中田園”。

袁家界風景以雄、奇、險、峻著稱,在十多華里的環山遊道上,沿途景色美不勝數。山上居住着一個村莊,幾十家土家族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這青山綠水之間,他們勤勞善良,與世無爭。在居戶外面的牆壁上,掛滿了一串串火紅的辣椒,一串串紅薯、土豆;屋內的火炕上,琳琅滿目的掛滿了臘肉、臘魚、臘腸、臘豆腐等等。如有幸在他們家裏做客,您將會享受一種從未有過的一種尊貴和殊榮,那令人唾涎欲滴的十大碗,那透着誘人醇香的土家米酒,會使您夢迴故里,永世不忘!

從百龍電梯乘環保車前往“後花園”約需十分鐘車程,沿途峯巒連綿,綠樹成蔭,中途會經過一片尚未開發的景區,山的名字叫“松子崗”。這裏只有本地農民和少量的寫生者曾涉足此地,但究其景觀並不比其他景點遜色,整個“松子崗”灌木蔥蘢,山蕨遍野,沿一條幽徑小路到達後山一山凹處,眼前豁然開朗:只見千峯嶂疊,萬石竄空,婉如仙境,即似是而非;細觀眼前,一石婷婷玉立,丹眼、娥眉、巧鼻、小嘴、盤發,秀麗的臉蛋,清晰的面容,這不是大家心目中的“夢中情人”嗎?當地人都稱她爲“美女峯”。左邊的石崖下,常年放置着幾隻筒狀蜂箱,因爲這裏沒有任何污染,蜜蜂採摘的都是原始花粉,天然水分,這種蜂蜜營養豐富,含鈣極高,其中又有大量對人體有利的微量元素,對美容養顏,延年益壽,增長智力都具有極好的作用,特別是還具有防癌和治癌的功效,品一口這特殊的蜂蜜,會使您沁甜入脾,回味無窮……。

下車後小走幾步,便是上山遊道,再沿着左邊的臺階下行50米,便可見一橢圓的石門,請大家屏住呼吸,不要出聲:請看在門前的左上角,有一石突出,像一隻兇猛的動物,但此時卻特別安靜,你看它四肢伏地,抿嘴翹鼻,閉目養神,感覺中似乎伴有輕輕的“鼾”聲。大家沒有想到吧,它可就是鎮守後花園的雄獅啊?大家千萬別吵醒它。透過石門往裏看,這裏真是別有洞天啊,您看那生意盎然的“盆景”,那似是而非的“假山”;那櫛次枇鄰的“屏風”、“壁畫”、“雕刻”;那形狀逼真的石桌、石椅;還有那川流不斷的“小橋流水”……這是誰的“大宅院”呢?不是,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瞭如此精美秀麗的“後花園”。進“後花園”往右走,在一石崖下有一條棧道,要貓着腰、低着頭,方能過去,站在中間向對面大叫一聲:“我愛你——”,將會有經久不息的回聲從中傳出,愛——你——,愛——你——,愛——你……這種釋放會使您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輕鬆和快感。

在“後花園”的對面,是一座巍峨的山巒,山上古木參天,遮天蔽日。森林中常有野山羊出沒,夜深人靜之際,常能聽到野羊羔“咩洋”地叫聲,因此被稱作“羊寨”。民國時期,此地曾爲土匪佔領,直到現地,山上還殘留有卡門、暗堡、斷壕、屋場、水井、碓臼、磨坊等殘跡。粗大的松樹上還留有土匪當年留下的“V”字型標誌。站在“山寨”上,舉目眺望,可看見金鞭溪全景,只見一條美麗的溪水從數百座石林中緩緩穿過,顯得是那樣的幽靜、和諧。從“後花園”向前步行約100米,便是袁家界又一處絕世奇觀——迷魂臺,走上迷魂臺,只見上百座山巒拔地而起,峯涌而至,它們姿態萬千、氣勢非凡;有的似“天狗望月”,有的像“海螺出水”;有的像“將軍列隊”,有的如“一柱擎天”。幾道山坳和屏障將這些山巒有序的分開,使這些石峯更顯得層次分明,井然有序,在萬道霞光的點綴下,顯得蔚爲壯觀,不同凡響。這更像是一幅畫家筆下的水墨丹青,“迷魂臺”攬勝,真宛如仙境神遊啊。

“後花園”至天下第一橋,有一條全長20__多米的遊道,路面多爲白色的條石鋪成,站在遠處觀望,很像一條白色的綢帶打了兩個結,一頭系在“迷魂臺”,一頭第在“天下第一橋”。信步漫遊,沿途可欣賞到“拜仙台”、“百丈絕壁”、“小洞天”、“情人谷”等別有情趣的景點,這裏海拔不高,一般不受氣候影響,慢慢品味,定會使您賞心悅目。 “天下第一橋”是張家界“十大絕景”之一。也是袁家界的標誌性景點,它是居於兩山之間形成的一座天然石橋,而兩山原爲一體,橋身是兩山相連的關鍵部分,但因中間石質較爲薄弱,由於風化、崩塌作用的影響,又經過日曬雨淋、流水洗刷、山洪衝擊,久而久之,終於形成今天這一特別的奇景……。

“天下第一橋”橋面寬兩米,厚四米,跨度爲二十多米,高度爲三百多米,是世界是迄今爲止所發現落差最高的天然石橋。縱觀橋下,只見白雲飛渡,奇峯突出;才一舉目,已不覺心曠神怡。放眼對面,便是最大的凌空觀景臺——黃石寨,那高高矗立的“六奇閣”在陽光下更是顯得褶褶生輝,在黃石寨與袁家界之間有一道長長的峽谷將兩山隔開,峽谷中有一條小溪水,溪水邊萬木爭春,奼紫嫣紅,溪水從“天下第一橋”下面淙淙流過,這便是有名的“沙刀溝”。

說到“沙刀溝”的來由,我該爲大家講個傳說故事了。相傳在很早以前,在袁家界住着婆孫三人:爺爺、奶奶和七、八歲的小孫女,小女孩父母早逝,她從未享受過幸福和快樂。從小就幫爺爺、奶奶擔負起沉重的家務活和體力活,爺爺、奶奶對她管得可嚴了,她每天都得掃地、抹灰、洗衣服、扯豬草,還得去砍柴禾。一天,小女孩子砍柴回來,爺爺和奶奶因爲沒有看到小孫女把刀帶回家,便厲聲地責問她:“鬼丫頭,你把沙刀丟哪去了,找不到,今天就不要回家!”可憐的小女孩含着眼淚一個人上山尋刀,太陽下山了,天越來越黑了,樹林中傳來野獸、怪鳥的叫聲,小女孩驚恐地望着四周,她好害怕,可她不敢回家。她在黑夜中跌跌撞撞地走着,突然一腳踩空,小女孩從“天下第一橋”掉下了深淵,小姑娘帶着驚駭,帶着恐懼,永遠地離開了這個原本屬於她的世界,只有山谷在爲她哀慟,只有風兒在爲她哭泣。不知何時,從山谷中飛出一隻小鳥,邊飛邊發出淒涼的哀叫:“公叨叨,婆叨叨,掉把彎刀”,人們後來把這種鳥叫做“刀刀鳥”。據說是那小女孩的靈魂轉化而成的,直到現在,當地人還常常在深夜聽到她的哀叫,有人爲紀念落崖的小女孩,便把這條峽谷起名叫“沙刀溝”,也有叫做“畲刀溝”的。

離開“天下第一橋”,乘環保車繼續前行,10分鐘後,便又是一處最佳景點——天懸白練,下車後沿公路直下,走數百個臺階,往右邊觀賞:有一道急流從200多米高的絕壁上飛瀉直下,涓流如練。盛夏多雨時,瀑布直衝壁下石坎,水珠飛濺半空後復跌落谷底,灑落至10餘米外,聲如悶雷。常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出一道道的彩虹,如遇一陣清風吹過,便見金光萬點,飄飄灑灑;又仿如六月飛雪,迎風飛舞;真給人一種清心灑脫,靜如止水般的意境啊。好了,各位朋友,袁家界的美景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原袁家界之行留給您永遠美好的回憶。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2

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其前身相傳爲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中書侍郎、大詩人顏延之路經巴陵,作《始安郡還都與張湘州登巴陵城樓作》詩,詩中有“清氛霽岳陽”之句,“岳陽”之名首次見於詩文。

中唐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岳陽樓”。此時的巴陵城已改爲岳陽城,巴陵城樓也隨之稱爲岳陽樓了。

北宋慶曆四年(1044)春,滕子京受謫,任嶽州知軍州事。北宋慶曆五年(1045)春,滕子京重修岳陽樓,並擬修築偃虹堤。北宋元豐元年(1078)十月,岳陽樓毀於火災。北宋元豐二年(1079)春,嶽州代理知州軍鄭民瞻重修岳陽樓。元古八年(1085)孟夏,米芾將《岳陽樓記》寫成條幅饋贈索書者。北宋崇寧年間(1102~1106)嶽州知州軍孫勰重修岳陽樓。

南宋建炎三年(1129)正月,岳陽樓受損於大火。南宋慶元四年(1198)重修岳陽樓。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六月二十一日,二十三日,岳陽樓毀於火。南宋淳祜十一年(1251)重修岳陽樓。

明宣德年間至正統三年(1426~1438)明威將軍劉彥真整修岳陽樓。明成化七年(1472)五月嶽州知府吳節重修落成岳陽樓。明嘉靖二年(1523)嶽州知府韓士英重修岳陽樓,編刻《岳陽樓詩集》。明嘉靖六年(1527)五月大水成災,岳陽樓樓柱被雷擊破。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嶽州知府李臨陽修整岳陽樓,作有《重修岳陽樓記》。明隆慶元年(1567)嶽州知府李是漸繕修城垣,重修岳陽樓。

清順治三年(1646)九月,岳陽樓毀於戰亂。清順治七年(1650)知府李若星重修。是年,毀於火災。清康熙二年(1663)重建岳陽樓。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春,嶽州知府李遇時、巴陵知縣趙士珩倡捐重建岳陽樓。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嶽州火災,延燒岳陽樓。清乾隆五年(1740)湖廣總督班第撥舵杆洲歲修繕嶽州府城垣及岳陽樓。冬,興工重修岳陽樓及城垣。重建的岳陽樓其制三層,樓右側建有賓館。清乾隆七年(1742)嶽州知府黃凝道修葺岳陽樓,捐建賓館前廳。次年,請刑部尚書張照書范仲淹《岳陽樓記》勒於樓屏。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嶽州知府蘭第錫、巴陵知縣熊懋獎請求修葺府城。經湖南巡撫樑國治等先後具奏,修葺府城垣及岳陽樓、文星閣。清乾隆四十年(1775)巴陵縣知縣熊懋獎承修岳陽樓,並於樓右側建“望仙閣”,於樓左側重建“仙梅亭”。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觀光天心閣。本人是景區講解員__,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讓大家對古城長沙和天心古閣厚重的歷史文化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天心閣是古城長沙的標誌和象徵,是長沙歷史文化發展的見證,自古素有“瀟湘古閣,秦漢名城”的美譽,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因其地脈隆起,主吉祥之兆,故一直被視爲長沙的風水寶地。景區建於1924年,是爲保護具有2200多年曆史的古城牆和400多年曆史的古閣樓而修建的長沙第一個園林景點。

首先大家觀賞到的是“薰風亭”和“倫鑑池”。“薰”是一種香草,“薰風”即“香風”;亭子建於盛夏,四面清香宜人,故此得名。紅巖石壁上的“倫鑑”兩字,“倫”爲類似之意,“鑑”爲鏡子之意,意思就是指池水象鏡面一樣明淨。話說唐太宗李世民在諫官魏徵過世後,悲傷之餘留下了“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的千古名訓,“倫鑑”一名由此而來。

天心閣是楚漢文化長沙之魂,而長沙是國務院公佈的我國首批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天心閣是長沙的象徵 ,見證了長沙的歷史發展和變遷。世界上所有的城市史都有因市成鎮,因鎮而城的歷史,所以長沙城歷史由來以久,據史書記載早見於《逸周書·王會篇》的西周王朝,長沙城歷經幾千年,不遷不移,不動不改,至今繁衍生息,在當今的城市極爲罕見。長沙的每一個建設項目都有可能挖掘出一批珍貴文物:如西漢馬王堆女屍,商周青銅器,走馬樓三國竹簡等等……舉不勝舉。

現在大家看到的這片錯落有致的石林,是景區的《歷史名人石刻畫廊》,它刻繪了33位對我們湖南有過突出貢獻的歷史名人,他們有的在湖南出生,有的在湖南爲官,其中湘籍16人。炎帝神農氏,品百草造福於民,他晚年因誤食一種叫“火焰草”(又稱“斷腸草”)的植物而謝世於湖南,炎帝陵就在我們湖南株州的炎陵縣;朱熹、張軾爲長沙嶽麓山下的嶽麓書院主講;李芾,長沙(古稱潭州)知州既湖南安撫使,南宋末期人,在元兵攻打長沙三日守城無望的情況下,領全家十九口人集體自盡,以示忠烈;曾國藩,湖南湘鄉人,清朝道光年間洋務派首領之一,創建了“無湘不成軍”的湘軍,曾瘋狂鎮壓太平軍,後被捻軍所敗,但他的爲人處世之道歷來被後人所學習、傳頌,所著多收入《曾文正公全集》中;魏源,湖南隆回人,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在林則徐支持下著有50卷《海國圖志》,被稱爲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郭嵩燾,湖南湘陰人,清末外交官,近代中國向西方國家派出的第一位常駐使臣,出使(新加坡)期間,取用公款只薪水與房租兩項,嘗言:“廉才 君子以自責,不宜以責人; 惠者 君子以自盡,不宜以望於人”,時稱名言。

前方大家看到的是入勝亭,有“扶搖向天心,到此方入勝”之說,意思是說天心勝境由此開始。請注意上面的對聯,上聯“天若有情天亦老”,下聯是“心到無私心自寬”。此爲嵌字聯,又是藏頭詩。大家看出來了沒有,對了,就是我們景區的名字“天心”了,此聯一番修身哲理盡在其中。

請看亭的另一面“崇德”,此匾爲蔣介石所題,“舊事難忘一聲驚午夢,新風振起萬里看朝霞”相傳爲蔣介石所作,爲1946年紀念抗日陣亡的將士所建,又名“崇烈亭”。從1939年9月至1941年12月,日軍三次大舉進犯長沙,以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爲主體的中國軍隊採取“後退決戰”的戰略,奮力抵抗。三次會戰,日軍均從長沙敗退。長沙成爲二戰歷史上堅持抗戰達五年之久的英雄城市,成爲中國抗戰相持階段的主要正面戰場之一。由於天心閣佔據長沙城內製高點,三次會戰中都成爲我軍重要部防的主要陣地。英雄的長沙城以不敗的身姿屹立於世人面前,而雄偉、壯觀的古城牆,也就成爲了長沙人民的驕傲。

現在大家縱目望去的,就是建於明末崇禎年以前,具有400多年曆史的天心閣。初建時閣樓爲一層,清乾隆年間修建爲兩層,1774年作爲《四庫全書》總閱官的李汪度還作了《重修天心閣記》;到清嘉慶年間,天心閣下的城南書院院長羅畸撥款重建,爲現在大家所看到的三層,並增加南、北兩附閣,使之更加雄偉、壯觀;現主閣高14.6米,兩附閣各高10米,整座閣樓仿明清時期南方園林建築風格,“不登天心閣,不知古長沙。”請大家隨我一起登閣參觀。

主閣一層爲《百年長沙圖片展》,展示的是二十世紀長沙百年的歷史變遷。首先請大家看《天心閣眺望》一詩,詩中的“潭州”即今天的長沙。此詩取自《善化縣誌》(原長沙分爲長沙、善化兩縣,天心閣屬善化縣),作者俞儀爲明崇禎年京帶指揮使,由此可推斷天心閣早在400餘年以前就高高聳立在古城之上了。再請看一下古長沙老地形圖,它呈南北長、東西窄的條狀,長沙有幅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對子:“水陸洲洲系舟舟動洲不動,天心閣閣棲鴿鴿飛閣不飛”,這水陸洲呢就是橘子洲,水陸洲長約5500多米,寬約100多米,是長沙這一特殊地理景觀代表。長沙的地質結構以石英砂岩爲基礎,經過常年外力作用,使大量沙、石都聚集於地表,由此得出長沙地名由來於“長形方洲,沙土之地”。

主閣第二層有兩副大型浮雕,其一展示的是1938年11月12日晚的“文夕大火”後,周恩來與時任國民黨湖南省主席的張治中親臨閣樓視察災情的情景:武漢失陷,日軍通往中國南方的門戶打開,蔣介石對保衛長沙缺乏信心;在岳陽失守後,密令張治中對長沙實施“焦土抗戰”,以天心閣舉火爲號,把個好端端的長沙城化爲了一座廢墟,毀城面積達90%,燒死3000餘人,燒傷者近兩萬多人,全城平民無家可歸,史稱“文夕大火”,長沙也由此並列爲二戰時期四大毀壞最爲嚴重的城市之一。可是不到三個月,英勇不屈的長沙人民又在廢墟上立起了一個個棚屋的新長沙,用滿腔熱血抗擊了日寇一次次進攻,使日軍在一路得手的情形中第一次承認中國人民的不可凌辱。其二展示的是1930年7月,以彭德懷爲首的紅三軍團武裝攻克長沙,在中山亭勝利會師的場景。當時湖南醴陵人李立三受共產國際委託,提出“武裝包圍城市”的戰略思想,後因敵我力量過於懸殊,紅軍又主動撤離了長沙。

爲何稱這樓爲“天心閣”呢?根據中國古代星像學,天上有28星宿,其中南方七省爲“朱雀”,在其尾巴上有顆主壽命的“長沙星”,而閣樓建好之後正好對着天上的“長沙星”,好比它也是天上的星星,故原名“天星閣”,是星星的星,是古代祭天神、觀星象的“靈臺”;大家都知道古人歷來崇尚孔孟之道,原先閣樓供奉着孔子、孟子等人的神像,寓意“爲孔孟傳道統,爲天地而立心”,因此星星的星又改爲了心靈的心。另一說清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到長沙南巡,發現長沙木房子特別多,挺容易引發火患,爲救萬民於水火,特命長沙地方官在長沙地勢最高,風水最好的位置建這麼座防火、鎮災用的閣樓,言“天子的心意”。清末學者黃兆梅所撰的“四面雲山皆入眼,萬家煙火總關心”的名聯,較好地概括了建閣的初衷。

現在大家眼中飽覽的,就是長沙古城牆了。公元前202年,也就是西漢高祖五年,劉邦建漢時封了他的八大功臣爲王,其中長沙王吳芮,就用土夯築成長沙的古城牆,據今有2200多年曆史了。到了明洪武五年,也就是公元1372年,長沙守禦指揮使邱廣改土築城牆爲磚石建築,目的就是爲了加強防禦,使長沙成爲“堅不可摧的鐵城”。明末張獻忠率大西軍攻入長沙,城牆曾遭到破壞;清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洪承疇經過湖南,駐長沙,拆運明藩府磚石修築城牆,使古城牆再展雄姿。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城牆又遭太平軍破壞,後歷屆湖南巡撫駱秉章、毛鴻賓等重修加固,增設炮臺並建月城,使古城牆成半環拱式內雙城格局。本來古城牆方圓有8.8公里,呈南北長、東西窄的條狀,1914年,當時的國民黨政府爲了修環城馬路,僅保留251米 的眼前這段城牆至今,作爲長沙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見證。

請往我手指的方向看,這就是長沙古城牆的重要組成部分——“月城”,又名甕城。顧名思義,因形狀像半個月亮而得名,是古代兵勇囤兵和放置炮臺的地方。它一般分上下兩部分,上面放置遠射程大炮,下面放置近射程大炮。月城內還有儲存彈藥和糧食用的倉庫和通往城外的密道,它對研究我國古代軍事防禦工事有着重要的價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去參觀。

遊客朋友們,大家在城牆上隨處可見官窯印。這官窯印有明清兩代磚文,一說是古磚廠商標,另一說是爲長城磚樣的“責任制”。

現在請大家觀看《長沙大火》幻影成像片,它說的就是剛纔介紹的1938年發生的“文夕大火”。

發生在古城牆下最出名的戰役,莫過於《關公戰長沙》。赤壁大戰後,諸葛亮分遣諸將,進取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四郡。關羽在長沙城下大戰守將黃忠,互生企慕:一戰各打五十回合,不分勝負;二戰關公使“拖刀計”而黃忠馬失前蹄,關二哥要贏得光明磊落,故而放了黃忠;三戰黃忠詐敗,回頭向關羽放了三箭,頭兩箭爲還關二哥人情,黃忠放的是空箭,後爲報答前不殺之恩,黃忠只射了關羽的頭巾,這回關二哥知道了黃忠的厲害,嚇得當時手中的刀都掉了,故今長沙還有“撈刀河”。回城後長沙太守韓玄疑黃忠通敵,要將他推出斬首。魏延救了黃忠,要斬韓玄,韓玄爲迷惑魏延,故意將其兩隻靴子各放南、北兩處,故今長沙還有“南、北倒脫靴”。魏延識破其詭計,抓其殺掉,故長沙又有“賜閒湖”(刺韓湖)。後魏延獻了城池;黃忠閉門不出,關羽登門相請,纔出來投降。

好,我的講解到此結束,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平安!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4

袁家界位於張家界森林公園北部,是鑲嵌在武陵源核心景區的一顆明珠。袁家界名稱相傳來源於後唐時期,黃巢起義失敗後,朝庭爲徹底肅清亂黨,四處張榜,捉拿反賊。當時黃巢手下有一名將士,姓袁,爲躲避追捕,便來到了這遠離人世的深山野嶺——青巖山隱居,他在這裏結廬爲舍,墾荒種糧,並以自己的姓氏爲這裏命名,起名“袁家界”。

袁家界面積約1200公頃,平均海拔1074米,它東鄰金鞭溪、遠眺鷂子寨;南望黃石寨,連接天波府;西通天子山;北距索溪峪。

從山下往袁家界有兩條通道,一是走“金鞭溪”中段上“亂竄坡”到“後花園”;另一條則是乘“世界第一梯”——百龍天梯至下坪,乘電梯上山只需3分鐘時間,既輕鬆又安全,不僅這壯觀的電梯工程奇觀令人驚歎,更令人叫絕是當電梯馳出豎井的那一瞬間,一幅神奇的畫卷直入眼簾,那列隊森嚴,高大威猛的“天兵聚會”,就像是一支整齊、雄壯的儀仗隊,正等待着您的“檢閱”呢;電梯到達山頂,走出站房,舉目遠望,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園山水畫凌空突出,如海市蜃樓般悄然而至,這便是大家嚮往已久的“空中田園”。

袁家界風景以雄、奇、險、峻著稱,在十多華里的環山遊道上,沿途景色美不勝數。山上居住着一個村莊,幾十家土家族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這青山綠水之間,他們勤勞善良,與世無爭。在居戶外面的牆壁上,掛滿了一串串火紅的辣椒,一串串紅薯、土豆;屋內的火炕上,琳琅滿目的掛滿了臘肉、臘魚、臘腸、臘豆腐等等。如有幸在他們家裏做客,您將會享受一種從未有過的一種尊貴和殊榮,那令人唾涎欲滴的十大碗,那透着誘人醇香的土家米酒,會使您夢迴故里,永世不忘!

從百龍電梯乘環保車前往“後花園”約需十分鐘車程,沿途峯巒連綿,綠樹成蔭,中途會經過一片尚未開發的景區,山的名字叫“松子崗”。這裏只有本地農民和少量的寫生者曾涉足此地,但究其景觀並不比其他景點遜色,整個“松子崗”灌木蔥蘢,山蕨遍野,沿一條幽徑小路到達後山一山凹處,眼前豁然開朗:只見千峯嶂疊,萬石竄空,婉如仙境,即似是而非;細觀眼前,一石婷婷玉立,丹眼、娥眉、巧鼻、小嘴、盤發,秀麗的臉蛋,清晰的面容,這不是大家心目中的“夢中情人”嗎?當地人都稱她爲“美女峯”。左邊的石崖下,常年放置着幾隻筒狀蜂箱,因爲這裏沒有任何污染,蜜蜂採摘的都是原始花粉,天然水分,這種蜂蜜營養豐富,含鈣極高,其中又有大量對人體有利的微量元素,對美容養顏,延年益壽,增長智力都具有極好的作用,特別是還具有防癌和治癌的功效,品一口這特殊的蜂蜜,會使您沁甜入脾,回味無窮……。

下車後小走幾步,便是上山遊道,再沿着左邊的臺階下行50米,便可見一橢圓的石門,請大家屏住呼吸,不要出聲:請看在門前的左上角,有一石突出,像一隻兇猛的動物,但此時卻特別安靜,你看它四肢伏地,抿嘴翹鼻,閉目養神,感覺中似乎伴有輕輕的“鼾”聲。大家沒有想到吧,它可就是鎮守後花園的雄獅啊?大家千萬別吵醒它。透過石門往裏看,這裏真是別有洞天啊,您看那生意盎然的“盆景”,那似是而非的“假山”;那櫛次枇鄰的“屏風”、“壁畫”、“雕刻”;那形狀逼真的石桌、石椅;還有那川流不斷的“小橋流水”……這是誰的“大宅院”呢?不是,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瞭如此精美秀麗的“後花園”。進“後花園”往右走,在一石崖下有一條棧道,要貓着腰、低着頭,方能過去,站在中間向對面大叫一聲:“我愛你——”,將會有經久不息的回聲從中傳出,愛——你——,愛——你——,愛——你……這種釋放會使您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輕鬆和快感。

在“後花園”的對面,是一座巍峨的山巒,山上古木參天,遮天蔽日。森林中常有野山羊出沒,夜深人靜之際,常能聽到野羊羔“咩洋”地叫聲,因此被稱作“羊寨”。民國時期,此地曾爲土匪佔領,直到現地,山上還殘留有卡門、暗堡、斷壕、屋場、水井、碓臼、磨坊等殘跡。粗大的松樹上還留有土匪當年留下的“V”字型標誌。站在“山寨”上,舉目眺望,可看見金鞭溪全景,只見一條美麗的溪水從數百座石林中緩緩穿過,顯得是那樣的幽靜、和諧。從“後花園”向前步行約100米,便是袁家界又一處絕世奇觀——迷魂臺,走上迷魂臺,只見上百座山巒拔地而起,峯涌而至,它們姿態萬千、氣勢非凡;有的似“天狗望月”,有的像“海螺出水”;有的像“將軍列隊”,有的如“一柱擎天”。幾道山坳和屏障將這些山巒有序的分開,使這些石峯更顯得層次分明,井然有序,在萬道霞光的點綴下,顯得蔚爲壯觀,不同凡響。這更像是一幅畫家筆下的水墨丹青,“迷魂臺”攬勝,真宛如仙境神遊啊。

“後花園”至天下第一橋,有一條全長20__多米的遊道,路面多爲白色的條石鋪成,站在遠處觀望,很像一條白色的綢帶打了兩個結,一頭系在“迷魂臺”,一頭第在“天下第一橋”。信步漫遊,沿途可欣賞到“拜仙台”、“百丈絕壁”、“小洞天”、“情人谷”等別有情趣的景點,這裏海拔不高,一般不受氣候影響,慢慢品味,定會使您賞心悅目。“天下第一橋”是張家界“十大絕景”之一。也是袁家界的標誌性景點,它是居於兩山之間形成的一座天然石橋,而兩山原爲一體,橋身是兩山相連的關鍵部分,但因中間石質較爲薄弱,由於風化、崩塌作用的影響,又經過日曬雨淋、流水洗刷、山洪衝擊,久而久之,終於形成今天這一特別的奇景……。

“天下第一橋”橋面寬兩米,厚四米,跨度爲二十多米,高度爲三百多米,是世界是迄今爲止所發現落差最高的天然石橋。縱觀橋下,只見白雲飛渡,奇峯突出;才一舉目,已不覺心曠神怡。放眼對面,便是最大的凌空觀景臺——黃石寨,那高高矗立的“六奇閣”在陽光下更是顯得褶褶生輝,在黃石寨與袁家界之間有一道長長的峽谷將兩山隔開,峽谷中有一條小溪水,溪水邊萬木爭春,奼紫嫣紅,溪水從“天下第一橋”下面淙淙流過,這便是有名的“沙刀溝”。

說到“沙刀溝”的來由,我該爲大家講個傳說故事了。相傳在很早以前,在袁家界住着婆孫三人:爺爺、奶奶和七、八歲的小孫女,小女孩父母早逝,她從未享受過幸福和快樂。從小就幫爺爺、奶奶擔負起沉重的家務活和體力活,爺爺、奶奶對她管得可嚴了,她每天都得掃地、抹灰、洗衣服、扯豬草,還得去砍柴禾。一天,小女孩子砍柴回來,爺爺和奶奶因爲沒有看到小孫女把刀帶回家,便厲聲地責問她:“鬼丫頭,你把沙刀丟哪去了,找不到,今天就不要回家!”可憐的小女孩含着眼淚一個人上山尋刀,太陽下山了,天越來越黑了,樹林中傳來野獸、怪鳥的叫聲,小女孩驚恐地望着四周,她好害怕,可她不敢回家。她在黑夜中跌跌撞撞地走着,突然一腳踩空,小女孩從“天下第一橋”掉下了深淵,小姑娘帶着驚駭,帶着恐懼,永遠地離開了這個原本屬於她的世界,只有山谷在爲她哀慟,只有風兒在爲她哭泣。不知何時,從山谷中飛出一隻小鳥,邊飛邊發出淒涼的哀叫:“公叨叨,婆叨叨,掉把彎刀”,人們後來把這種鳥叫做“刀刀鳥”。據說是那小女孩的靈魂轉化而成的,直到現在,當地人還常常在深夜聽到她的哀叫,有人爲紀念落崖的小女孩,便把這條峽谷起名叫“沙刀溝”,也有叫做“畲刀溝”的。

離開“天下第一橋”,乘環保車繼續前行,10分鐘後,便又是一處最佳景點——天懸白練,下車後沿公路直下,走數百個臺階,往右邊觀賞:有一道急流從200多米高的絕壁上飛瀉直下,涓流如練。盛夏多雨時,瀑布直衝壁下石坎,水珠飛濺半空後復跌落谷底,灑落至10餘米外,聲如悶雷。常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出一道道的彩虹,如遇一陣清風吹過,便見金光萬點,飄飄灑灑;又仿如六月飛雪,迎風飛舞;真給人一種清心灑脫,靜如止水般的意境啊。好了,各位朋友,袁家界的美景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原袁家界之行留給您永遠美好的回憶。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5

歡迎各位來賓到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參觀。這裏原系民國7年(公元1918年)芬蘭牧士建的天主堂,3棟共15間木結構平房,四周有磚牆環護。1934年11月24日,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在任弼時、賀龍、肖克、王震等領導下,一舉解放大庸縣城,於26日成立臨時省委,12月1日在天主堂內成立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員會,領導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31個縣的反圍剿鬥爭,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和地方封建勢力,爲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在中國人民革命鬥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爲緬懷先烈功績,弘揚革命精神,中共張家界市永定區委和區政府於91年夏發動募捐修復湘鄂川黔省委、省軍區、省革命委員會舊址,並新建紀念館,於1993年12月26日落成開館。

紀念館佔地面積280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東頭是三堵矮牆圍着的一棟木平房,三間小屋曾住過任弼時、賀龍、肖克,黑漆桌上的桐油燈作證,一代英傑曾在這裏徹夜運籌。西頭是可容納200餘人的省委禮堂,當時省委擴大會和省直各部門的會議均在此召開,現已闢爲將軍館,166位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留下英雄足跡的新中國將帥的照片掛滿牆壁。紀念館大門左右,一字排開11間辦公室,當年3大機關13個直屬部門均在此辦公。庭院正中是根據我國著名雕塑家潘鶴的作品《艱苦歲月》鑿制而成的一尊雙人石像,小紅軍抱着高過頭頂的步槍,依偎在橫吹短笛的老紅軍膝頭,似在入神地傾聽。雕像後面是紀念館主樓,內設三個展室,陳列着223幅大型圖片和100多件革命文物,再現了根據地的光輝鬥爭史,反映了根據地軍民艱苦卓絕的革命歷程和高尚情操。肖克將軍爲紀念館題寫了館名。

第一部分 湘鄂川黔邊根據地的初創

193年11月,由於王明左”傾路線錯誤和敵人的大舉進攻,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全部喪失,紅三軍在湘鄂西中央分局夏曦、賀龍、關嚮應的領導下不得不轉戰鄂川邊。

12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聽湖北咸豐大村召開會議,決定創建湘鄂川黔邊新蘇區”。此後,紅三軍在湘鄂川黔邊轉戰,尋找立足點。

1934年5月,紅三軍西渡烏江,進入貴州。6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貴州沿河楓香溪召開會議,決定在黔東創建根據地。7月21日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成立。黔東根據地的建立,爲紅二、六軍團會師和湘鄂川黔根據地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第二部分 湘鄂川黔邊根據地的全面形成

1934年10月,紅六軍團經過艱苦轉戰,進入黔東,24日,與紅三軍在印江木黃勝利會師。會師後紅三軍恢復紅二軍團番號,兩軍團聯合行動,由賀龍、任弼時、關嚮應統一指揮。

紅二、六軍團會師後,爲了策應中央紅軍長征與建立湘鄂川黔邊根據地,決定發動湘西攻勢。

1934年10月28日,紅二、六軍團從四川南腰出發,向湘西挺進。11月7日,攻克永順縣城,湘敵何鍵急令湘西軍閥陳渠珍派兵堵剿,陳糾集三個旅,約一萬人的兵力向永順撲來。紅軍決定採取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作戰方針,主動放棄永順縣城,退至城北90裏的十萬坪地區設伏。16日黃昏,尾追之敵進入伏擊圈,我軍奮起痛擊,殲、俘敵3000餘人。我軍乘勝追擊,24日佔領大庸、桑植。12月7日,進擊沅陵,17日包圍常德,攻下桃源。

由於湘西攻勢的勝利,促進了新區工作的發展,紅二、六軍團控制了永順、大庸、桑植的大部和龍山、保靖、桃源、慈利、常德等縣的一部,並佔有大庸、桑植、永順等縣城,開闢了湘鄂川黔邊根據地。

第三部分 根據地省委的成立並領導人民開展革命鬥爭

1934年11月26日,奉中共中央電示,在大庸成立了中共湘鄂川黔省委,任弼時爲省委書記,賀龍、關嚮應、夏曦、王震、肖克及張子意、劉士傑(後叛變)、周玉珠爲省委委員,同時成立省軍區,賀龍爲軍區司令員,任弼時爲。還成立了省革命委員會,賀龍爲主席,夏曦、朱長清爲副主席。至此,以大庸爲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

蘇區省委成立之後,即着手領導開展建黨建政、土地革命和擴紅等項工作,同時還進行了必要的經濟、文化教育、衛生等方面的建設,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推動了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

第四部分 反圍剿的激烈戰鬥

湘鄂川黔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特別是紅軍的主動出擊,給國民黨政府造成了新的威脅,蔣介石驚恐萬分,下令調集湘鄂兩省的軍隊,集中了11個師又4個旅,共40多個團,約11萬人的兵力,編成6個縱隊,在地方保安團的配合下,對根據地發動圍剿”。

針對敵人的瘋狂進攻,我根據地軍民,同仇敵愾,嚴陣以待。1935年1月,敵軍向根據地進攻,我紅軍主力班師大庸休整。2月上旬,紅軍在慈利設防正面阻擊郭汝棟縱隊失利,在大庸被李覺部乘機侵佔。紅軍回師在大庸後坪雞公埡設伏再打李覺部縱隊失利,郭汝棟縱隊乘機佔領桑植。兩個月的反圍剿”作戰,由於對指示的實行運動戰,選擇敵人弱點,在運動中各個擊破之”的作戰方針理解不深,而是從正面迎擊敵人,以至一再受挫,根據地不斷縮小,紅軍處境日益困難,二、六軍團領導決定向北轉移。4月12日,紅軍從塔臥、龍家寨向北撤退。這時,鄂軍第五十八師第一七二旅進駐陳家河與我軍遭遇,該敵貪功冒進,孤軍深入,紅軍抓住戰機,於14日予以全殲。敵師部和第一七上旅慌忙逃竄。次日紅軍又在桃子溪地區,將南逃之敵第五十八師師部和第一七四旅全殲,乘勝收復了桑植縣城。紅二、六軍團因形勢二轉,決定放棄北撤計劃,仍留原地堅持鬥爭。4月下旬紅軍主力東進,攻佔江埡,紅軍主力又西雲湖北,在咸豐忠堡殲敵第四十一師,活捉敵縱隊司令兼師長張振漢。8月3日,紅軍設伏於板栗園殲敵八十五師師部和兩個團,擊斃敵師長謝彬。8月8日在芭蕉坨一舉擊潰陶廣縱隊10個團。至此,湘鄂敵軍被迫轉入防禦,敵軍對湘鄂川黔根據地的圍剿”遂以失敗告終。8月下旬,紅二、六軍團主動出擊,先後佔領石門、澧州、津市、臨澧等縣城,根據地和紅軍進一步擴大。1935年9月,湘鄂川黔根據地中心區域和游擊區已擴大到東至洞庭湖西岸,西至四川酉陽,西北至湖北咸豐、恩施,南至沅陵,北至鶴峯,加上黔東和鄂川邊兩個游擊區,人口約200萬。紅二、六軍團發展到4個師12個團,約2萬人。

第五部分  勝利實現戰略轉移

我紅二、六軍團的節節勝利,宣告了蔣介石利用湘鄂兩省敵軍圍剿”紅軍的計劃已經失敗。蔣介石氣急敗壞,以更加狠毒的手段佈置新的圍剿”,於1935年10月8日,下令成立宜昌行轅,派陳誠任行轅參謀長,代行他的職權,以便統一指揮。宜昌行轅所轄兵力,達22個師又5個旅,130個團,20餘萬人,加上地方保安團隊,共約30萬之衆。

當時,我紅二、六軍團主力雖然有了很大發展,但是總兵力也只有兩萬多人。在敵我力量相當懸殊的情況下,爲了保存革命力量,省委和軍委分會決定退出根據地,採取聲東擊西戰術,直插湘中,突破敵人的圍攻線後,再轉移至敵人力量較薄弱的湘黔邊,爭取在貴州的石阡、鎮遠、黃平地區創建新的根據地。1935年11月19日,紅二、六軍團分別在桑植劉家坪和瑞塔鋪舉行了紅軍突圍誓師大會,除留湘鄂川黔特委和紅十八師堅持根據地的鬥爭,牽制敵人之外,主力部隊於當晚開始了突圍行動。經過一個多月的轉戰,我紅二、六軍團於1936年1月進入貴州。留守在湘鄂川黔根據地的湘鄂川黔特委和紅十八師,經過浴血奮戰,完成了掩護主力轉移的任務後,也突破重圍,於1月9日到貴州江口與六軍團主力會合。一月下旬,二、六軍主力繼續西征,二月初,佔領了黔西、大定、畢節地區,併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從此,結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光輝歷史。

第六部分  先烈們的豐碑永存

在創建、發展、捍衛根據地和突圍轉戰鬥爭中,我紅二、六軍團指戰員捨生忘死,前仆後繼與敵人浴血奮戰,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動人篇章。紅軍撤離根據地後,國民黨反動派捲土重來,對革命力量進行瘋狂鎮壓。面對敵人的血腥屠殺,我革命幹部、羣衆英勇頑強、寧死不屈,表現出對革命事業的無比忠貞,其英名永垂青史,風範長勵後人。犧牲在湘鄂川黔邊根據地的部隊團級、地方縣級的幹部烈士就有53名,這就是他們的英名錄(介紹圖片)。

第七部分  老區大庸在中央領導和革命前輩關懷下的巨大變化

60多年過去了,昔日蘇區省府大庸,自新中國成立到黨的十一屆三全會以來,舊貌換新顏,尤其是開發旅遊,張家界奇山異水大放光彩,使這裏發展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央領導頻頻蒞臨視察,革命前輩紛紛故地重遊,表達了對老革命根據地人民的無限深情和建設事業的密切關注。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6

(白羊古剎)我們現在要參觀的景點叫普光禪寺。請大家擡頭看,這座大門上方的匾額爲何寫着白羊古剎”呢?相傳500多年前,這一帶森林繁茂,古木參天,小地名叫白羊山。早在宋代,道家便在此建高貞觀,但規模很小,不成氣候。到了明代永樂年間的一天,駐永定衛指揮使雍簡在這山坡上看見一羣白羊,便騎馬追趕,不料白羊一下鑽入土中,他感到十分奇怪,便命人挖掘,竟挖出了一堆白花花的銀子。他把這件事奏明當時的永樂皇帝,皇帝大悅,敕命就地取材建寺,並賜名普光禪寺。後來,一些官宦豪紳藉此風水寶地,紛紛仿效,先後在這一帶建起了嵩梁書院、城隍廟和文廟等古建築,統稱爲白羊古剎。剎”是梵文音譯,指佛塔、佛寺。普光禪寺屬於白羊古剎建築羣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普光禪寺古建築羣在1959年被省人民政府頒佈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普光禪寺)普光禪寺始建於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據考證,該寺比北京故宮早建7年,比武當山金頂早建3年。普光禪寺屬佛門五宗之臨濟宗,原管轄本境80餘座佛寺200餘僧侶,常住僧侶達50多人。1919-1943年,曾先後六次在這裏舉行龍華大會,湘、鄂、川、黔數省近千名教徒在這裏摩頂受戒,故有江南名剎之譽。全寺佔地面積11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300多平方米。整個建築採用傳統斗拱和藻井結構,設計精巧、宏偉壯觀,由大門山、二山門、鐘鼓樓、大雄寶殿、羅漢殿、觀音殿、玉皇閣、高貞觀、武廟、牌坊等組成一個龐大的古建築羣。具有宋、元、明、清各朝的建築風格和特點。同時,集結構學、力學、文學、美學、風水術、建築學之大成,融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於一體,是古代勞動人民超凡智慧的結晶,在建築和宗教方面都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大山門)這大山門上有四個燙金大字普光禪寺”,據說是乾隆皇帝的御筆,左右兩邊耳門分別題着慈雲普護”、覺路光明”,按佛教的理解是佛法無邊,庇護衆生;慈悲爲懷,普渡衆生,一旦覺悟便前途光明。寺門爲什麼又叫山門呢?歷代名寺古剎,大都藏於深山之中,天下名山僧佔多”,進了山就等於進了寺,所以寺門又叫山門。這大山門裏面站立着兩個守門神,稱爲哼、哈二將,閉口者爲哼,張口者爲哈。

(二山門)在二山門裏供奉着四大天王,是佛祖釋迦弁尼的外將,又稱四大金剛。手持琵琶者是東方持國天王,持劍者是南方增長天王,手纏蛟龍者是西方廣目天王,手持寶傘者爲北方多聞天王。四員護法神將,威風凜凜,恪盡職守。請大家仔細瞧瞧,值得稱奇的是四大天王的法寶,琵琶無弦,寶劍無鞘,蛟龍無鱗,寶傘無骨,是什麼原因呢?按照佛經解釋,琵琶上弦會地動山搖,寶劍入鞘會盜賊四起,蛟龍有鱗會興風作浪,寶傘上骨會天昏地暗。反之,則可安享太平盛世。又有一種說法是寶劍有鋒、琵琶有調、傘能遮雨、龍蛇有鱗,隱喻風調雨調”,國泰民安。

女士們、先生們,有了哼哈二將門,四在天王把關,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地信步在這佛門淨地,去感受漸離塵世的超脫了。

(大雄寶殿)正殿大門上有楣有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題寫的大雄寶殿”金字巨匾。大雄”是佛祖的德號和尊稱。殿前檐柱上雕有兩條金色盤龍,張牙舞爪,叱吒風雲。據《永定鄉土志》載,清雍正年間,寺內一僧人被派往對面的天門山執事,兩地路途較遠,且崎嶇難走,可他很快辦完事回來了,衆僧都覺得奇怪,問其原因,他說是騎這條龍往返的。傳說信不信由你,這兩條龍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卻是不假。大家再仔細看這門扇上刻着許多人物故事,是佛教裏的一些典故,如唐僧取經、鑑真東渡、順治皇帝出家、李自成愛將野佛到天門山修行、懷素寫蕉等。還有門上的浮雕把釋迦弁尼從出生到成佛的全過程描繪得淋漓盡致,是其它寺院能比擬的。大雄寶殿供奉着三尊金佛像,叫三世佛。正中間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弁尼,又稱佛祖;東側藥師佛,西側阿彌陀佛。

在大雄寶殿東西牆壁原有兩塊水磨石碑,磨製精細,光滑如鏡,每當明月當寶,石碑反射月光照影,大殿一片銀輝,故有月點燈”之說。又因設計詭奇,常有清風拂地,一年四季大殿地面吹得乾乾淨淨,風掃地”由此得名。月點燈”與風掃地”是普光禪寺引人入勝的奇景之一,它體現了古代工匠對光學、建築學的深刻領悟和科學應用。可惜月點燈”因石碑丟失而不復存在。大雄寶殿是普光禪寺的核心建築,單檐歇山頂,通寬26.5米,進12米,高9米,全殿5間共365平方米。不知大家是否已經注意到大殿內外爲何這般寬敞明亮,這多虧頭上的六架樑和斗拱。斗拱是我國建築傳統建築造型的主要特徵,它有逐層挑出支承荷載的作用,可使屋檐出挑較大,既易於採光,又有裝飾功能。在大雄寶殿背面有三個菩薩,中間有觀音菩薩男身像,在過亭兩側有水、火二池。無論大旱乾渴,水池四時不涸;火池雖大雨滂沱,池中滴水無存,與水池相得益彰,成爲普光禪寺又一奇觀。

(羅漢殿)大家看,殿兩側十八羅漢有的滿臉慈祥,有的呲牙裂嘴,有的張口大笑,有的雙目怒視,各具形態,栩栩如生。羅漢是古印度語,指已滅一切煩惱應受天人的供養者,永遠不再輪迴,並弘揚佛法,他是佛教修行的一種低於菩薩的果位,佛、菩薩、羅漢三者之間的果位雖有區別,但同是修成正果的衆生。

羅漢殿的建築有其獨到之處,它保存的一斗三升貳斗拱爲明代原始風格的斗拱,最大特點是曲柱彎樑屋不斜”。傳說這是白羊入土化身的地方,建正殿的木材取自這裏,而時隔43年之後建此羅漢殿的時候,白羊山已無粗大直木,工匠們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則,以歪就斜,殿堂的立柱、橫樑等43個主要構件全用歪材。在工藝上斗拱全由木鉚銜接,不用一顆鐵釘,而且牢固非常,天衣無縫,實爲建築中一大奇觀。羅漢殿的上層是圓音樓”,正北面塑有韋馱菩薩像,手持金剛杵,氣勢威儀。圓音樓曾經是存放經書的地方,並供有佛像。樓中藻井與羅漢殿相通,信徒在殿內焚香燒紙的煙氣裊裊上升,飄散樓上,既防蟲蛀又防潮氣。保護經書真是別出心裁。圓音樓實爲羅漢殿向北凸出的一座抱廈,純木結構,其造型精美,結構複雜,與羅漢殿構成兩層重檐歇山頂,正視一頂,斜看則出現三層飛檐。上層瓦面水匯流二層山尖,在交接處各設計一個開口木龍頭,龍口置吊珠。雨水排注時,吊珠前後自然彈動,如同真龍戲水,既調節了注水流連,起一定緩衝作用,又避免山尖受到沖洗,其欣賞價值與實用價值兼備,堪稱一絕。《湖南省建築志》曾把這裏的歪材、斗拱、樑柱、駝峯、工藝等作爲古代建築成就的範例進行了介紹;著名古建築學家陳從周教授稱讚普光禪寺是中國古代第一流的建築。

(觀音殿)觀音殿是普光寺內佛教建築中軸線上最後的一幢建築。殿內供奉着女身觀音。她端坐蓮臺,左脅侍是善才童子,右脅侍是龍女菩薩,據說觀音慈悲爲懷,隨緣而化,可變男變女,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化身。

(龍眼井)這口井叫龍眼井”,它與東200米處原城隍廟裏的另一口井,並稱龍的兩隻眼睛。據說兩井相通,一井打水,另一井裏水波盪漾。

朋友們,剛纔遊覽了普光寺裏的佛教建築,頂禮膜拜瞭如來佛祖和觀音菩薩,相信您一定得到了一份超脫和昇華,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相鄰的道教場所。道教是我國漢民族固有的宗教,尊先秦道家學派創始人李耳爲教祖,以《道德經》爲主要經典,認爲道”是萬物之母”,是無所不在的力量,神異之的,實而有性”,可以因修而得”,人若得道,可長生不老,成仙歸正果。自金元以爲至今,全國道教形成全真道與正一道兩大教派。

請大家隨我上玉皇閣一同參拜玉皇大帝吧。

(玉皇閣)玉皇閣建於明朝晚期,清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重修。三層重檐歇山頂,高14.6米。下層供奉的是五嶽神和道德祖師,上層是玉皇大帝及金童玉女。你看那玉帝老兒,正襟危坐,一副道貌岸然、唯我獨尊的模樣。過去曾有文人登樓遠眺,面對腳下的古城和天門山的雄姿,即興吟誦出萬千戶盡收眼底,十六峯宛並肩頭”的佳句,不知您此刻的感覺如何。

(高貞觀)高貞觀是普光禪寺最早的建築,建於宋末元初,它的特點是單檐歇山頂,全用大斗拱托樑,枋下墊特大雕花角背,殿內有兩根象徵方土方術的全栓;殿後兩根檐柱與柱礎之間承墊了一塊厚約3公分的餅狀木質,它可以散發上升的潮氣,降低木樁直接受潮的係數,沿襲了唐宋建築的特徵,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高貞觀很早以前就沒有道士,香火由和尚代管,這是因爲道教中分全真道和正一道兩個主要派別。全真道以觀爲家,不能結婚,常煉丹習武,而正一道平時在家,常操民間祈禱、禳解、葬儀之事,可以婚配,不必長住道觀,高貞觀屬正一道。所以道者不必出家,只逢神聖節日,集中到觀禮拜一次,平日裏佛門弟子不忍道觀殿堂冷落,便一視同神”拜敬香火,久而久之,佛門僧衆相沿成習。普光禪寺是江南名剎,香火十分旺盛,佛道相安無事,和睦共處,成了一大特色。

高貞觀所供奉的是道教崇拜的最高神---三清神,正中間是玉清元始天尊,東側上清靈寶天尊,西側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傳說這三位神主三天、三仙境,故又稱三洞教主”。凝望三清”平和、安祥而又睿智的神態,您是否會生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

(武廟)武廟建於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14年),又叫關廟,它主要由寢殿、正殿、前殿、佛殿、前門構成。正殿端坐着被稱爲武聖”的關公,兩邊站立的是關平和周倉,威武肅穆。四周封火高牆,形成四合院格局。前門內有戲臺,正殿前四合院兩側是鐘樓和鼓樓,按八角攢尖設計,巧妙地附角於牆。乍看像完整的樓,其實只有半邊,這種破中見整,虛實結合突出正殿的設計造型,與普光寺內的鐘鼓樓有異曲同工之妙。殿外空坪是過去習武、看戲、祭祀的場所。空地兩邊的偏殿陳列着永定區的部分出土文物和民間收藏的古代傢俱以及木雕花板。

(石牌坊)這裏有兩座牌坊,分別爲嘉慶道光年間建造。牌坊上刻着朱買臣負薪讀書”、李密牛角掛書”、匡衡鑿壁偷光”、車胤囊螢奮讀”等我國古代聖賢勤奮攻讀的故事,時隔80多年後宣統元年修文昌祠,這個道教建築又巧妙地將牌坊空隙作大門,牌坊空門填石後作前牆,於是整個普光寺形成了集寺、觀、祠、坊、閣爲一體和格局,這在國內實不多見。1990年,毛澤東主席的祕書李銳參觀普光寺後即興題寫了一幅對聯:寺、觀、閣、祠、坊一體,儒、釋、道、文、武合流”。十幾個字對普光寺的個性特點作了最好的總結。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7

天堂溫泉度假山莊位於郴州市北郊許家洞,佔地80餘畝,景區內原始植被完好,空氣清新,風光秀麗,交通便利,是集溫泉旅遊,餐飲娛樂,休閒保健爲一體的度假聖地。天堂溫泉度假山莊是湖南省、郴州市兩級政府重點開發的一個旅遊項目,計劃總投資爲1.5億元,第一期完成投資5000萬元,是目前中南地區規模最大,軟硬設施檔次最高的日式露天溫泉。

莊內別墅洋房,草綠樹密,山莊以其豐富的溫泉沐浴文化和獨特的溫泉魅力吸引衆多追求健康、美麗的人士。天堂泉水富含鋰、鋅、鍶、偏硅酸等多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礦物質微量元素,在著名養生中醫藥專家的指導下,調製出當歸、人蔘、艾葉浴等中草藥浴,以及蘆薈浴、鮮花浴、檸檬浴、咖啡浴、光波浴、石洞-等二十餘種特色溫泉沐浴方式。山莊以“健康”爲經營文化理念,爲客人提供家庭式親情服務。

景區亮點:天堂溫泉度假山莊景區內原始植被完好,空氣清新,風光秀麗。景區內有中醫藥專家調製的中草藥浴,還有鮮花浴、咖啡浴、光波浴、石洞-等二十餘種特色溫泉沐浴方式。

天堂溫泉度假山莊闢有仿海嘯衝浪、溫泉沙灘、石板溫夢、大型戶外游泳池等20多個形式不一,功能各異的溫泉泡池。各種泡池即具備輔療的健身的雙重功效,又是中華藥物文化和溫泉沐浴文化的完美結合,具有濃厚的文化性、多樣性、時尚性、參與性,真可謂一泓熱泉、一潭寶水、一池文化、一片時尚,任君盡情沐浴玩泡,享受快樂、贏得健康。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8

十里畫廊位於索溪峪景區,是該景區內的旅遊精華,在這條長達十餘里的山谷兩側,有着豐富的自然景觀,人行其間如在畫中。溝旁黛峯屏列,山上的岩石形成了200來尊似人似物、似鳥似獸的石景造型,其中“孔雀開屏”、“採藥老人”、“壽星迎賓”、“猛虎嘯天”等最爲著名。

裏畫廊長約五公里,兩邊林木蔥蘢,野花飄香;奇峯異石,千姿百態,像一幅幅巨大的山水畫卷,並排懸掛在千仞絕壁之上,使秀美絕倫的自然奇觀觀溶進仙師畫工的水墨丹青之中。進入十里畫廊沿途有轉閣樓、壽星迎賓、採藥老人、兩面鍾等十個主景點。

轉閣樓是一座拔地而起的石峯,峯頂空心有“窗”,整個石峯遠看像一座多級寶塔,近看又似一座轉盤閣樓。由一條羊腸小道盤旋而上,可直達樓頂。轉樓低層岩石成一環形迴廊,人立石廊之中,秀巒依偎。石樓一側另有石室相附,闊容百人,與閣樓一主一僕,相映成趣。

入十里畫廊約30米,有一石峯恰如一老壽星迎面站立,五官輪廊分明,短頭髮長眉毛,眼睛深邃,笑容可掬。他左手高高揚起,似在招呼遠方遊客。壽星形神兼備,堪稱奇觀。

採藥老人又名老人巖,“壽星迎賓”不遠處有一高達百米的石峯側身而立,活象一位腰身佝樓老人,頭戴方巾,身着長衫,揹着滿滿一簍草藥。背籠中斜生一玉捍光潔的雜樹,若藥鋤倒置。兩目炯炯逼視對山,若有所思,亦似含驚喜之狀,好象突然發現奇藥現世,好一位藥王“孫思邈”。老人巖是十里畫廊著名景觀之一。

自畫廊西向展望,有兩座由高到低、南北走向的山峯。遠望,儼然一隻頭高高昂起向天長嘯的猛虎。這就是十里畫廊有名景觀猛虎嘯天。

錦鼠觀天它蟄盤於猛虎嘯天峯斜對面,其峯猶如一隻錦鼠。錦者,指一身翡翠。只見那鼠眼圓瞪,雙耳直豎,仰望藍天,久久凝視,乃至億萬年不改。

十里畫廊有兩尊貼身並立巖峯,左側一峯竣高而雄,右側一峯纖低而柔,酷似一對久別重逢的夫妻在傾訴衷腸。故名“夫妻巖”。仔細看去,丈夫滿臉笑容,親暱地凝視着妻子,嘴脣微張,笑嫣微露,似在對妻子竊竊溫語。那含笑斂容的妻子,身略前傾秀眉低垂,深情地依偎在丈夫懷裏。這一景觀同張家界的夫妻巖確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十里畫廊盡頭。這裏怪石嶙峋,林木蔥籠,常有三五成羣成百上千只猴子在此會集,故稱猴子坡。遊人至此,或樹叢之中,或山間古道,常見羣猴在懸崖絕壁上攀援嬉戲,有的盲目在藤蔓上攀跳,有的獨坐岩石抓耳搔腮。惹得遊人眉開眼笑,興味無窮。

從南天門向對面望去,可見三座瘦削石峯,形如美女,婷婷玉立,故名“三女峯”。三女峯尤以第三峯奇妙,於石峯胸部有一直徑約1米乳眼, 由孔中可窺山後天光,既像高懸在石壁上的明鏡,又像少女佩帶着一枚晶瑩透明的玉飾。

過南天門繼續登山約200注,有一岔道口,叫月亮埡, 往右便是天子山石家檐景區,向右斜上則通天台。天台海拔1020米,有東西兩個觀景臺。東臺爲一懸空巨石,四周雜樹叢生,古鬆倒掛,是觀日出的理想之所。西臺俯視西海最妙,但見幽深莫測的峽谷中,千峯聳立,戴翠披綠,秀麗的景色盡覽眼底。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9

朋友們,現在,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有關生態旅遊的一些知識。

關於“生態”這個詞,還是1896年美國博物學家厄恩斯特.海克爾創造的。意思是指植物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托馬斯說:“生態學”一詞,這是一個有關家的深奧而神祕的概念。整個地球都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的家園。這就是“生態的家園”。

關於當今生態環境問題,我想向大家講幾個數據,相信會引起各位的注意:世界雨林正以每年1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由於森林遭到嚴重破壞,今天地球上2100多萬公頃農田已被荒漠化;土壤每年消失量高達200億噸;每天超過70個生物物種從地球上永遠消失,預計未來25年內地球上四分之一的生物物種有被滅絕的危險。

迴歸大自然,到大森林裏去,享受大自然的森林生態旅遊已成爲當今人們休閒的新時尚。

根據世界保護聯盟生態旅遊專家定義,“生態旅遊”是一種以自然環境爲資源基礎的旅遊活動;是具有強烈環境意識的一種旅遊開發方式。而生態旅遊的主要載體就是保護完好的大森林。今天,大家將要去的地方叫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那裏是中國長江南部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爲完整的原始森林。

八大公山距桑植縣城85公里,海拔自346米至20__米,由鬥蓬山、杉木界、天平山三大林區組成,總面積4.49萬公頃。1982年確立爲全省首批23處自然保護區之一;1986年經國務院確定爲中國第一批20個國家保護區之一的森林和野生動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1993年被納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1998年被世界自然基金會列爲全球200個重要生態區之一。就是憑這些“身價”和“頭銜”,可想而知八大公山在森林和野生動植物領域的地位,是多少顯赫和重要了。

(芭茅溪)從這裏往右去保護區,往左去芭茅溪。芭茅溪因盛產芭茅而得名,又因賀龍等十三條好漢當年在這裏刀劈鹽局而聞名。那是1916年農曆臘月二十八,青年賀龍響應蔡鍔護國討袁的號召,與12位窮苦兄弟首先拿搜刮民脂民膏的芭茅溪鹽局開刀,一舉端掉鹽局後,回洪家關豎起了起義大旗。因爲賀龍使用的武器是兩把菜刀,從此“兩把菜刀鬧革命”成了賀龍元帥早期革命的代名詞。而“兩把菜刀鬧革命”的出處就在芭茅溪,從這裏往左走2公里就是劈鹽局舊址。現在我們前行的方向是: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所在地天平山。

(植物資源)保護區擁有目前亞熱帶地區保存最完整的、面積最大的原生性常綠闊葉林。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珍稀、孑遺植物種類豐富,類型多樣,有植物216科,2876種,包括51種瀕臨滅絕的植物種及其特有種,以珙桐組成的單優羣落式混交林極具研究價值。有單科種6個,單種或少種屬60餘個,湖南新分佈種80餘個,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7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樹種有珙桐、光葉珙桐、水杉、南方紅豆杉、白豆杉、銀杏巴山香榧樹、釧萼木等9種;屬國家二級保護樹種有連香樹、水青樹、鵝掌楸、杜仲等19種。你們看:這就是紅榧樹,這是檫樹,這是滇楸。這三種樹都是千年不朽的稀有樹種,古時候屬“貢木”,專供朝廷使用,民間誰濫砍伐就要殺頭的。明代正德年間,永順土司、茅岡土司、桑植土司等向皇宮進貢的“大木”中,除了大楠木,還有紅榧、檫樹、滇楸,彭氏土司、覃氏土司、向氏土司因爲獻貢木有功,被朝廷升官、賜爵。民諺稱:千梓百樟萬年杉,抵不上紅榧一枝椏。長沙馬王堆、沅陵古墓均爲紅榧、檫樹等奇木。你們看:這是水青岡,冠幅渾圓,枝密如網,每年,各色花朵一齊開放,一棵樹儼然一座“空中花園”;這是香果樹,木質芬香,作碗櫃盛食物,夏天放數日 食物不餿;你們看這棵水青岡上長的是什麼文字?蝌蚪文?象形文字?還是難以破譯的天書?應該稱得上是個謎吧?

(樹羣降雨之謎)八大公山的謎多着吶!有“物種基因庫”之稱的保護區內,胸徑50公分、樹齡800年以上的古樹就有40多萬株,堪稱中華之最。這裏是湖南三大暴雨中心之一,降雨量十分豐富,一天之內,一時晴一時雨,小氣候特徵十分顯著。當然到了乾旱季節,也有十天半月沒下雨的情形。這裏,有的樹種羣落就自行降雨。有遊客途徑一片林子時,樹葉子吧吧掉雨下來,把衣衫都淋溼了。而林子上空陽光普照,萬里無雲。科學的解釋是:乾旱季節,樹冠以下與空中溫差大,上熱下涼,當地面蒸汽上升時,一旦遇上小範圍的擡風,即漩渦風,把小蒸汽集中到一處,就會出現這種樹羣下雨現象。

(珙桐王)這一帶叫珙桐灣,珙桐分佈面積4.5公頃,眼前這株冠名“珙桐王”的古樹,已有1200年以上的歷史,其樹體高達28.5米,胸徑1.2米,冠幅18米,系“世界之最”。珙桐灣因大面積分佈經第四紀冰川運動而倖存下來的珙桐而享譽遐邇,它不僅是重要的珍稀物種基地,而且生態環境開展生態觀光旅遊。五月花開時節,其花如展翅欲飛的白鴿,使人想起和平,歡樂,爛漫的春天,以及如鴿哨搖亮晴空一般的動人的歌唱....這種珙桐樹在全世界早已絕跡,爲什麼它偏偏就能在這裏倖存下來,這不也是個奇蹟,是個謎嗎?

(動物資源)由於這裏地形複雜,氣候溼潤,植被覆蓋好,野生動物繁衍生息條件十分優越。保護區內已查證的脊椎動物有146種,有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動物15目28科86種。如金錢豹、雲豹、獼猴、毛冠鹿、蘇門羚、小鹿、白冠長尾雉、大鯢、紅腹角雉等。1991年聯合國野生動物基金會專家從糞便、足跡上判斷,認定保護區山中有華南虎。該區昆蟲資源也很豐富,現已採集到昆蟲22目、77科、4175種,其中發現新種34個。這裏的黑熊數在20__只以上,據稱是國內數量最多的羣落。

別看黑熊模樣笨笨的,卻是爬樹能手,到了秋天,一次一次爬到樹上往下摔,當地人叫“黑熊扳膘”,當身上的膘肥摔得不疼了,就說明有足夠的體力準備越冬了。黑熊嘴饞,喜歡偷吃蜂蜜,任蜂子怎麼刺也不在乎。一回,山腳芭茅溪一村民對準一隻正在偷吃蜂蜜的黑熊扳動槍機,卻沒打中。吃了一驚的黑熊箭一般竄過來,抓住那人啪啪就是兩記耳光,然後氣呼呼往地上一摔,那人就不曉得陰陽了。黑熊往那人的身子嗅來嗅去,見毫無動靜,猜是死了,才恨恨地離去。走了沒幾步,又折身回來,提防他是裝死。嗅了一陣見還是沒有動靜,又順手將他往懸崖外一丟,才邁着方步離去。也是那人命不該絕,懸崖上一叢灌木將他掛住了。等他痛醒過來,大呼救命,寨里人聽到了,才用繩索把他拉了上去。治好傷後,身上留下了多處疤痕。不過,諸位請放心,黑熊一般不會主動向人進攻,在森林裏即使碰上一羣黑熊,只要人不犯它,它就不會犯人的。

(神狗之謎)保護區內有一種叫作神狗的動物,大小模樣跟狗差不多,善於組織集團性進攻,其襲擊的主要目標是野豬野牛。常常先將被攻擊對象的眼珠拔出,從肛門裏掏出腸子來,再將其置於死地。一村民一回發現對面坡上樹葉子在翻動,扛起獵槍跑去一看,一羣神狗正在圍攻一條野牛,剛剛將野牛的兩隻眼球拔出。村民將神狗轟走後,用手指扣住野牛的鼻子,一直將暴怒中疼痛難當的野牛牽回家,才用斧頭打死。事情怪就怪在神狗們甚都不怕,卻從不傷人,而且連山裏人餵養的家畜家禽也不傷害,於是山裏人充滿感情地把它們喚作神狗。只是神狗爲什麼不傷人畜,謎底到現在還沒能解開。

(瞭望塔)這裏的海拔是1600多米。瞭望塔的木材全部都是梓木。木塔是供森林防火人員監視瞭望用的。我們視野所及的林海,只佔整個保護區的十五分之一。三大林區由西向東100公里長,40公里寬,越往深處走,越是真正意義上的原始森林,雲霧散開,林濤澎湃,站在這裏,你纔會真正感受以林海這個詞的遼闊和壯美!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改良土壤,減少污染、美化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功能,對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森林又是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資源,在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全局中居於重要地位。當今世界,人類面臨的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如溫室效應、空氣污染、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資源短缺、自然災害加劇、物種減少等,無不與森林的減少密切相關。

今天,我們站在這高高的瞭望塔上,一睹壯麗無比的原始森林的風采,那麼,我們該如何思考我們面臨的生態危機、生存危機呢?

(天池之謎)整個八大公山保護區,有九口天池,大的如屋,小的如牀,不定期地有魚兒隨泉水噴出。更奇的是藏在原始次生林深處的幾口天池,輕易不肯示人。一回,山那邊湖北鶴峯一村民在密林中突然發現一口天池,且發現無數魚兒隨池水噴涌出來。急忙留下一路記號,回到村裏召集人馬,準備好石灰、魚具,興沖沖重返密林。可是,任你找去找來,留下的記號不見了,以後再去尋那天池,卻再也尋不着了。你們聽了,也許會覺得好玄。依我說,人類對自然的掠奪本來已非常過分了,好不容易剩下亞熱帶地區這麼最大的一塊原始次生林倖免於難,真還希望多一些玄玄的東西,擋住那些貪婪的目光。朋友們說呢?

(長壽之謎)正因爲這裏山好,水好,空氣好,氣候好,所以長壽的人特別多。據有人粗略統計,百歲以上的老人有十餘個,八、九十歲的老人有一大批。四門巖林區的陳同,百歲那年換了口新牙。去世時111歲,去世前每餐能喝四兩高度包穀燒,能吃七兩肥肉。湖北鶴峯一退休教師叫李遠林,常年在保護區內養蜂。幾年前,其母患病住進縣醫院,因治療無效,醫生囑他接回家去,做好料理後事的準備。李遠林試着把年逾八旬的老母親接上天平山,結果病一天好了,如今咬得動包穀籽、嚼得動鍋巴。李遠林把功勞歸結於他的蜂蜜,說這裏的野生花粉質量要高出神農架幾倍,老母親常年服用,益壽延年?挨着管理處的小莊坪,現有23戶123人,自1967年搬來山上居住至今,30年間,除了淹死的,摔死的,沒有一例是病死的。可見這裏是貨真價實的長壽之鄉!

居住在八大公山的人爲什麼能長壽?科學發現覆蓋率在50%以上的森林,負氧離子高於一般地方的4倍以上,而負氧離子能調節人體血清素的濃度,改善神經功能,提高免疫力,治療各種疾病。特別是森林中的各種樹木和花草,能分泌出一種芳香的氣態物質,這類物質有興奮神經中樞的作用,被人吸入後,對怡神、健身、消炎、利尿、加速呼吸等大有益處。因而,科學把大森林稱作使人延年益壽的“特種醫生”。那麼,八大公山就是一座天然養生療養院了。

朋友們,八大公山綿延八百里,浩瀚博大,神祕莫測,就好比一部大書,我們還只翻開一二頁,歡迎諸位今後多來這裏作“長壽之旅”!歡迎大家下次再來這裏尋找和破譯大自然的種.種密碼!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0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是1982年國務院委託國家計委批准成立的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83年成立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代管張家界村,袁家界村,公園總面積4810公頃,森林覆蓋率98%,木材蓄積量35萬立方米。公園常駐人口3800人,管理處幹部職工1500人。公園以獨特的石英砂峯林地貌著稱,集“雄、奇、幽、野、秀”爲一體,是“縮小的仙境,擴大的盆景”。公園已開闢黃石寨、金鞭溪、鷂子寨、袁家界等精品遊覽線,130多處精華景點。公園不僅自然景觀奇特,而且動植物資源異常豐富。有木本植物93科517種,觀賞植物720種,鳥類13科41種,獸類28種,有“天然植物園”、“動物王國”之稱。隨着旅遊事業的不斷髮展,公園不斷髮生新的變化。由昔日以營林生產爲主的單一經營發展到農林商與生態旅遊爲一體,保護與開發相協調的實體。旅遊帶動戰略的實施,迎來了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旅遊觀光客人,也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園以來,共接待中外遊客16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7億元。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以峯稱奇,以谷顯幽,以林見秀,三千座石峯拔地而坡,形態各異,峯林間峽谷幽深,溪流潺潺。春天山花爛漫,花香撲鼻;夏天涼風習習,最宜避暑;秋日紅葉遍山,山果掛枝;冬天銀裝素裹,滿山雪白。公園一年四季氣候宜人,景色各異,是人們理想的旅遊、度假、休閒目的地。

作爲最早建設的國家森林公園,在不斷探索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發揮了森林公園的領頭和表率作用,得到了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和社會的認可。公園先後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全國文明森林公園”、“全國森林防火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光榮稱號,公園管理處所屬黃石寨管委會、金鞭溪管委會先後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稱號。不懈奮鬥、永遠向前,是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人的精神,華夏第一園、國際知名園的目標正在逐步實現。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1

南嶽衡山爲我國五嶽名山之一,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境內,七十二羣峯,層巒迭嶂,氣勢磅礴。素以“中華壽嶽”、“五嶽獨秀”、“文明奧區”著稱於世。現爲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和國家AAA-旅遊區。年接待中外遊客300餘萬人次。

中華壽嶽 南嶽壽文化源遠流長,《星經》載:南嶽衡山對應星宿28宿之軫星,軫星主管人間蒼生壽命,南嶽故名“壽嶽”。宋徽宗在南嶽御題“壽嶽”巨型石刻,現仍存於南嶽金簡峯皇帝巖。康熙皇帝親撰的《重修南嶽廟碑記》首句即爲:“南嶽爲天南巨鎮,上應北斗玉衡,亦名壽嶽。”再度御定南嶽爲“壽嶽”。歷代史志也常以“比壽之山”、“主壽之山”等敬稱歷代南嶽衡山。《辭源》釋“壽嶽”即“南嶽衡山”, 南嶽因而譽稱“中華壽嶽”。

歷史悠久 南嶽始封於唐虞,是古代帝王巡狩祭祀的地方。相傳堯舜禹來此祭祀社稷、巡疆狩獵;大禹曾在此殺馬祭告天地,得“金簡玉書”,立“治水豐碑”,現留下白馬峯、金簡峯和禹王城等古址。古今往來,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朱熹、王船山、譚嗣同、-、-、郭沫若、田漢、陶鑄、-、-、-等歷代著名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和文人騷客慕名而來,在南嶽留下了3700多首詩、詞、歌、賦和375處摩崖石刻,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寶庫之一。

五嶽獨秀 南嶽古木參天,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並舉,歷來是人們旅遊、避暑勝地。景區自然植物1200多種,9處原始森林,其中珍貴樹種150多種,有東晉時代的銀杏、明代的古鬆、世界罕見的絨毛藻莢、富有神話色彩的搖錢樹、連理枝。祝融峯、水簾洞、方廣寺、藏經殿、以其高、奇、深、秀”自古讚譽爲南嶽“四絕”。南嶽四季景色宜人,春賞奇花、夏觀雲海、秋望日出、冬賞雪景,更是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佛道並存 南嶽佛、道教同居一山,共存一廟之特色,爲中國名山一絕。在中國佛、道教史上,南嶽佛、道教佔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日本和東南亞地區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響。早在西周期間,道教就在南嶽開闢洞天福地,至唐代出現“十大叢林”、“八百茅庵”之盛況。兩教具教義經典,並最終形成了佛道同尊共榮的特色。隨着黨的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實,南嶽佛道兩教籌集8000多萬元,先後修復被文革破壞的寺觀宮殿10餘處,增加藏經10萬餘冊。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2

岳陽樓坐落於湖南省洞庭湖畔、岳陽市西門的城牆上。

岳陽樓與武昌的黃鶴樓、南昌的騰王閣齊名,並稱爲中國長江流域的“三大名樓”。登樓俯瞰洞庭湖,水面煙波浩淼,蒼蒼茫茫,水天一色,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美譽。

岳陽樓傳說是三國時吳國著名將領魯肅訓練水師的閱兵臺。至唐開元四年(720xx年),中書令張說謫守嶽州,在此修建樓閣,正式定名爲“岳陽樓”。同時代的詩人杜甫有詩《登岳陽樓》曰:“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圻,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宋慶曆五年(1045年),騰子京守巴陵郡時重修岳陽樓,並請范仲淹作千古名作《岳陽樓記》。範氏在文中不僅將四周的景物、早晚晴雨等各種感觸描寫得淋漓盡致,且文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更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使之膾炙人口,傳揚中外,岳陽樓亦因此聲名遠播。

現存的岳陽樓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新修葺的,佔地240平方米,深寬各三間,三層三檐,通高19.72米,木結構。樓頂似古將的頭盔,黃琉璃瓦,飛檐高翹,屋脊裝飾有各種動物,樓的每角立有一彩釉飛鳳。二樓有明廊環繞,可憑欄遠眺。櫺窗格門雕飾精美,柱、枋、樑、架朱漆彩繪,富麗堂皇,氣宇非凡。

樓的一層正廳懸掛着清朝人張照書的《岳陽樓記》木刻屏;二樓存歷代名家的詩文、匾額、聯語;三樓正面有一座神龕,裏邊放置呂洞賓的塑像,塑像全身飾有金粉,神態飄逸,宛似仙人。樓前有宋代鑄造的三足獅環鐵鑊兩座,各重千餘斤。樓的兩側有仙梅亭和三醉亭,與主樓相互襯托,相得益彰。仙梅亭建於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傳說在施工中獲得一塊大青石,青石上刻有花紋,酷似枯梅,當時的人視之爲仙蹟,等到亭子建成以後,就將此石豎立在亭中,此亭也因此名爲“仙梅亭”。亭高60米,六方形,雙重檐攢尖頂,檐角高翹,玲瓏素雅。三醉亭建於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原名“望仙閣”,後改爲“鬥姆閣”,用以專門祭祀北斗星神。同治六年(1867年)重新修茸時,取《呂洞賓三醉岳陽樓》故事之意,命名爲“三醉亭”。岳陽樓前數十步,有一二層平臺,濱湖處建有石欄,南北各立有一門,門額上分別書寫着“南極瀟湘”、“北通巫峽”,樓旁種植有許多樹木、花草,近處還有宋代的鐵梢、鐵枷,以及多處各代的石刻。附近更有魯肅墓、小喬墓及岳陽文廟、慈氏塔等名勝古蹟。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3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是1982年國務院委託國家計委批准成立的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83年成立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代管張家界村,袁家界村,公園總面積4810公頃,森林覆蓋率98%,木材蓄積量35萬立方米。公園常駐人口3800人,管理處幹部職工1500人。公園以獨特的石英砂峯林地貌著稱,集“雄、奇、幽、野、秀”爲一體,是“縮小的仙境,擴大的盆景”。公園已開闢黃石寨、金鞭溪、鷂子寨、袁家界等精品遊覽線,130多處精華景點。公園不僅自然景觀奇特,而且動植物資源異常豐富。有木本植物93科517種,觀賞植物720種,鳥類13科41種,獸類28種,有“天然植物園”、“動物王國”之稱。隨着旅遊事業的不斷髮展,公園不斷髮生新的變化。由昔日以營林生產爲主的單一經營發展到農林商與生態旅遊爲一體,保護與開發相協調的實體。旅遊帶動戰略的實施,迎來了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旅遊觀光客人,也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園以來,共接待中外遊客16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7億元。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以峯稱奇,以谷顯幽,以林見秀,三千座石峯拔地而坡,形態各異,峯林間峽谷幽深,溪流潺潺。春天山花爛漫,花香撲鼻;夏天涼風習習,最宜避暑;秋日紅葉遍山,山果掛枝;冬天銀裝素裹,滿山雪白。公園一年四季氣候宜人,景色各異,是人們理想的旅遊、度假、休閒目的地。

作爲最早建設的國家森林公園,在不斷探索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發揮了森林公園的領頭和表率作用,得到了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和社會的認可。公園先後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全國文明森林公園”、“全國森林防火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光榮稱號,公園管理處所屬黃石寨管委會、金鞭溪管委會先後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稱號。不懈奮鬥、永遠向前,是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人的精神,華夏第一園、國際知名園的目標正在逐步實現。

三千奇峯,八百秀水,演繹出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傳奇,展示着自然之美。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張開熱情的雙臂歡迎您!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4

君山,古稱洞庭山、湘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個小島,與千古名樓岳陽樓遙遙相對,總面積O.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峯組成,被“道書”列爲天下第十一福地,現爲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區。

君山名勝古蹟衆多,文化底蘊深厚。相傳君山島有5井4臺、36亭、48廟。歷代文人墨客圍繞君山的“奇”、“小”、“巧”、“幽”、“古”,或著文賦詩,或題書刻石。這裏有中國發現的歷史上最早的摩崖石刻、“星雲圖”、新石器遺址,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見證——斑竹、二妃墓、柳毅井,有秦始皇的封山印、漢武帝的射蛟臺、宋代農民起義的飛來鍾、楊幺寨等。每一個古蹟都是一段厚重的歷史,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段悠遠的記憶。特別是自唐代以來,李白、杜甫、黃庭堅、辛棄疾、張之洞等墨客騷人都曾登臨君山攬勝抒懷,留下了無數千古絕唱,李白的“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劉禹錫的“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更使君山名聲大噪。島上古木參天,茂林修竹,僅名竹就有20多種,神奇而多情的斑竹就生長在二妃墓的周圍。君山茶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層層的茶園像一條條碧綠的玉帶圍繞在大小山頭,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君山銀針就產自這裏。

君山自然風光秀麗,春賞奇花異草,夏觀浩瀚洞庭,秋賞漁歌秋月,冬觀溼地候鳥。君山是旅遊度假的天堂,避暑休閒的勝地。自對外開放以來,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親臨君山視察,對君山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5

武陵源景色奇麗壯觀,位於中國中部湖南省境內,連綿26000多公頃,景區內最獨特的景觀是3000餘座尖細的砂岩柱和砂岩峯,大部分都有200餘米高。在峯巒之間,溝壑、峽谷縱橫,溪流、池塘和瀑布隨處可見,景區內還有40多個石洞和兩座天然形成的巨大石橋。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觀,該地區還因庇護着大量瀕臨滅絕的動植物物種而引人注目。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中部湖南省西北部,由張家界市的張家界森林公園、慈利縣的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和桑植縣的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組合而成,總面積約500平方公里。最近又發現了楊家界新景區。億萬年前,武陵源是一片0大海,大自然不停地搬運、雕琢,變幻出今日武陵源砂岩峯林峽谷的地貌。這裏遍地奇花異草,蒼松翠柏、蔽日遮天;奇峯異石,突兀聳立;溪繞雲谷,絕壁生煙。武陵源的自然價值和濃郁的原始野性,將人們征服。武陵源以“五絕”:奇峯、怪石、幽谷、秀水、溶洞聞名於世。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是20世紀80年代初新發現的山水名勝。這裏的風景沒有經過任何的人工雕鑿,到處是石柱石峯、斷崖絕壁、古樹名木、雲氣煙霧、流泉飛瀑、珍禽異獸。置身其間,猶如到了一個神奇的世界和趣味天成的藝術山水長廊。在三百六十多平方公里的面積中,據航測所知有山峯三千多座,垂直四百米以上的石峯有一千餘個。這裏的峯石與別處不同,直立而密集,那些突兀入眼的巖壁、峯石、如帛、如筍,似屏似柔,一扇扇、一根根,連綿萬頃,給人以層巒疊嶂的磅頡氣勢與恢宏大觀。天子山、張家界有八十多處觀景臺,在那裏可以靜觀細賞。峯石名稱很多大如“神堂灣”、“西海長卷”,小如“天女獻花”、“屈子行呤”、“羅漢峯”,同樣使人產生無拘無束的暢想。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6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是1982年國務院委託國家計委批准成立的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83年成立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代管張家界村,袁家界村,公園總面積4810公頃,森林覆蓋率98%,木材蓄積量35萬立方米。公園常駐人口3800人,管理處幹部職工1500人。公園以獨特的石英砂峯林地貌著稱,集“雄、奇、幽、野、秀”爲一體,是“縮小的仙境,擴大的盆景”。公園已開闢黃石寨、金鞭溪、鷂子寨、袁家界等精品遊覽線,130多處精華景點。公園不僅自然景觀奇特,而且動植物資源異常豐富。有木本植物93科517種,觀賞植物720種,鳥類13科41種,獸類28種,有“天然植物園”、“動物王國”之稱。隨着旅遊事業的不斷髮展,公園不斷髮生新的變化。由昔日以營林生產爲主的單一經營發展到農林商與生態旅遊爲一體,保護與開發相協調的實體。旅遊帶動戰略的實施,迎來了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旅遊觀光客人,也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園以來,共接待中外遊客16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7億元。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以峯稱奇,以谷顯幽,以林見秀,三千座石峯拔地而坡,形態各異,峯林間峽谷幽深,溪流潺潺。春天山花爛漫,花香撲鼻;夏天涼風習習,最宜避暑;秋日紅葉遍山,山果掛枝;冬天銀裝素裹,滿山雪白。公園一年四季氣候宜人,景色各異,是人們理想的旅遊、度假、休閒目的地。

作爲最早建設的國家森林公園,在不斷探索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發揮了森林公園的領頭和表率作用,得到了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和社會的認可。公園先後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全國文明森林公園”、“全國森林防火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光榮稱號,公園管理處所屬黃石寨管委會、金鞭溪管委會先後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稱號。不懈奮鬥、永遠向前,是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人的精神,華夏第一園、國際知名園的目標正在逐步實現。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7

鳳凰古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讚爲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這裏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淨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

相傳天方國(古印度)神鳥“菲尼克司”滿五百歲後,集香木0。復從死灰中復生,鮮美異常,不再死。此鳥即中國百鳥之王鳳凰也。鳳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飛的鳳凰,故以此而得名。

作爲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鳳凰的風景將自然的、人文的特質有機融合到一處,-後的沉重感也許正是其吸引八方遊人的魅力之精髓。

鳳凰的風景是歷史的。從遠古盤瓠到鳳凰廳、到辰沅永靖兵備道、到民國、到今天,走在古巷中,冥冥中想起的是衆多鳳凰名人的身影。

鳳凰的風景是文化的。但這文化是沉重的。奇樑洞古戰場、落馬河等衆多血腥濃郁的名稱正像這美麗風景的陰暗胎記時時提醒你。這文化是樸實的。走進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黃永玉畫屋,簡陋的陳設,撼人的成就,強烈的人格力量,一種敬仰心態完成一次神聖的人生文化洗禮。這文化還是鮮活的。尋常人家那些製作工藝獨特,藝術風格樸拙的蠟染、扎染作品和薑糖作坊系列,使人產生一種全方位文化交融的聯想。這文化當然更是肅穆的。當年的鳳凰縣境,人口不足十萬,卻建有規模都很大的敬修、三潭兩大書院。這是怎樣強烈的一種文化吶喊!敬修書院是官辦,如今文廟仍在。三潭書院是清同治十三年時任貴州黔東兵備道道員及黔東總兵的苗族人吳自發建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博士後基金會副理事長肖繼美教授就是在這裏啓蒙。世間多數人有錢只用於建私宅、建私家園林、購置私家田地,吳自發對文化的這種崇敬,正透露出苗族人對外部的探索、對內部的整理、對價值的評判、對發展的希冀。走在保存完好的三潭書院內,放眼四野秀麗的風光,我們怎能不肅然起敬?

鳳凰的風景是民族的。一個小縣聚居了18個民族,可能全國少有了吧。那座全國保存最完好的黃絲橋古石城,二萬多平方米的小圈子裏,住了一百十來戶人家,卻有八十多個姓氏,分屬多個民族。而衆多少數民族獨有的節慶活動,真使人心馳神往:苗族的還儺願、趕秋、四月八,土家的文武茶燈、陽戲等,經幾百上千年的交匯融合,都既保留了民族的質地,又與異地同族習俗明顯不同,引人入勝。

鳳凰的風景自然還是世界的。因爲沈從文,許多人不顧長途跋涉的勞累,把鳳凰作爲他們的終極目標,就是一種對美學的真諦、對文學的歸依、對藝術的認同、對歷史的評判問題的直接應答。或者到準提庵看看黃永玉精心創作、才情洋溢的二十幅巨型壁畫,面對四壁的曠世佳作,細嚼那些智慧與幽默共生的題跋,道德感染撲面而來。這裏展露了鳳凰人對傳統的繼承、對文化的吞吐、對世界的思考、對未來的憧憬。這是民族的風景,更是世界的風景。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8

張家界市是多民族聚居區,主要爲土家族、白族、苗族、回族等19個少數民族,共計111.84萬人,佔全市總人口155.2萬人的72.06%,其中土家族98萬人,白族10.8萬人,苗族2.96萬人。在漫長的繁衍、發展、承傳過程中,在原始險惡的生存環境中,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民族性格和風俗習慣。

土家族

土家族是張家界的主體民族。張家界土家族屬於古代巴人一支,一說是古代庸國人的後裔,也有世代繁衍於此的古代土著先民。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歷史上稱爲蛋蠻、天門蛋蠻、南蠻、武陵蠻、荊州蠻、五溪蠻、土人、土丁、土兵、土軍等。

舊志上說:民情淳樸、土厚而風淳。”楚風剛勁,其弊多流於憤激。永定隸屬楚邊,俗尚淳樸,猶存中土人之遺風。”一位漢官曾感嘆道:僻陋於深山,而有此醇靜之俗,所謂生不見外事,而安於畎畝衣食,蓋風之古也!”這便是歷史上對土家族民族性格的基本評價。

張家界土家族人講義氣,重感情,熱情好客,吃苦耐勞,忌欺騙,易輕信,好打抱不平,能歌善舞,信巫尚鬼,尚武好鬥,崇奉覃后王、向王天子、梯瑪、以及五穀神、公王神、土地神、社神等。

張家界土家族在中國戰爭史上,曾有過輝煌的戰績;早在西周時,即助周武王伐紂,歌舞以凌,殷兵大潰”;劉邦討伐秦二世胡亥,土家人爲其衝鋒陷陣,深受劉邦讚賞;爲反抗東漢王朝壓迫,土家渠帥相單程在辰州壺頭山打敗伏波將軍馬援,使之馬革裹屍而還;明洪武初,爲反抗朱元璋歧視少數民族政策,覃后王率土兵連敗五位侯級將領的征剿;明嘉靖年間,湘鄂西各路土司應召慷慨悲歌奔赴東南沿海,一舉擊敗倭寇,明世宗親自爲土司賜東南第一戰功”匾額;清朝時期,土家將領王正道、羅榮光等以生命鎮守國門,打敗洋人入侵;大革命時期,土家人跟隨賀龍、任弼時、肖克將軍堅持游擊戰爭,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爲共和國的誕生立下汗馬功勞;抗美援朝戰爭中,湘西土家兵敢與美國人較量,打出了中國人的威風。曹裏懷將軍曾高度評價志願軍中的土家兵:土家族是中國最勇猛善戰的民族。”

土家吊腳樓

到了張家界,都想看看土家吊腳樓。

由於歷代進行對土家族實行屯兵鎮壓政策,把土家人趕進了深山老林,其生存條件十分惡劣,《舊唐書》說:土氣多瘴癘,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並樓居,登梯而上,是爲幹欄。”加上少田少地,土家人只好在懸崖陡坡上修吊腳樓。

吊腳樓多爲木質結構,早先土司王嚴禁土民蓋瓦,只許蓋杉皮、茅草,叫只許買馬,不準蓋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後才興蓋瓦。一般爲橫排四扇三間,三柱六騎或五柱六騎,中間爲堂屋,供歷代祖先神龕,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據地形,樓分半截吊、半邊吊、雙手推車兩翼吊、吊鑰匙頭、曲尺吊、臨水吊、跨峽過澗吊,富足人家雕樑畫棟,檐角高翹,石級盤繞,大有空中樓閣的詩畫之意境。著名土家族詩人汪承棟寫道:

奇山秀水妙寰球,酒寨歌鄉美盡收。

吊腳樓上枕一夜,十年作夢也風流。

修屋贊樑

土家人把修新屋作爲繁衍子孫的根基,因而看得十分神聖。修屋前,要請風水先生選好依山傍水背風向陽的地方作爲屋聲。無論誰家起新屋,遠親近鄰都來幫工,只吃飯不拿工錢,叫打白工”。喜慶日是在堂屋樑的時候,親戚朋友都來送禮祝賀,叫斟上樑酒”。

所謂樑,是指堂屋脊橫樑。梁木選擇有個古怪的規矩:屋主必偷偷在大山中尋找分岔成兩根的標直大樹,不問樹的主人是誰,儘管偷偷砍下,鋸成兩根,同時從山上滾下,誰頭在前,尾在後,無傷無疤的,就選哪一根。這種風俗,叫偷梁木”,土家寨有俗規,偷梁木不算偷”。梁木一旦偷砍下地,就要鳴放鞭炮,還要在上面搭紅布,然後熱熱鬧鬧請八個後生擡回家,一路招搖過市,似乎偷”得很光彩,樹主不僅不追究,反過來還要表示祝賀,因爲這是吉利與友誼的表示,就好比爲人家子孫根基作了重大貢獻似的榮耀。

梁木正中畫圖,左右書美侖美奐,金玉滿堂”或帝道遐昌,五穀豐登”之類的對聯。

上樑時,請兩名歌師或掌墨師贊樑。贊樑有一定的曲調,較單調,實際上是種韻白表演形式。待梁木在屋頂山上架好後,贊樑者便攀梯而上,一人提酒壺,一人端茶盤,茶盤內放着筷子、酒杯、臘肉、糯米餈粑。提酒壺者讚道:

手提酒壺閃金光,壺中美酒噴噴香,

歡歡喜喜上屋去,要跟主東贊主樑。

端茶盤的接着讚道:

手端茶盤四四方,張郎造就魯班裝。

四角造起龍鳳榫,金漆盤子擺中央。...

贊畢,二人開始上梯,每上一步就唱五句讚詞,其內容是借頌揚古人恭維屋主的:

...上三步,中三元,劉備關張訪大賢;

南陽有個諸葛亮,三顧茅廬下高岡...

...上十步,十美十全,張郎魯班下凡間;

修起高樓和大廈,主東富貴萬萬年!

贊樑者攀上屋脊樑木時,二人各坐在梁木的一端,一邊飲酒,一邊互問互答,用長篇的讚詞,讚揚主東的屋聲像仙境瓊樓,龍王宮殿,必發子發孫,祝壽綿長。贊樑後,向下拋樑粑粑”。先把兩個象徵富貴的大粑粑拿在手中問下面的屋主:要富還是要貴?”主人回道富貴都要!”兩個粑粑拋下時,主人家接在懷中。(最忌諱接不住),然後將小粑粑拋下,邊拋邊唱:

笑哈哈,笑哈哈,雙手拿起樑粑粑,

四面八方一齊撒,大家越搶越發達!...

這時屋場上人如潮涌,爭搶粑粑,熱鬧非凡。拋過粑粑後,親友們將一段段五顏六色的布料搭在樑上,叫搭樑”,此時鞭炮震耳,贊樑者又一步一讚,下到地面,於是,一棟新屋就在喜氣洋洋的熱烈氣氛中立起來了。

土家族服飾

比較而言,土家族服飾沒有苗族那樣穿金戴銀,更接近生活型、實用型。民國以來,土家男女一年四季都戴頭巾,男人以青、藍、白或條紋布爲主,長二三米,一圈圈地纏繞在頭上,包成人字路;女人則多以青絲帕或白印花頭巾,絲帕薄如蟬翼,最長達七、八米,是婦女終生陪伴之物,死後必以帕纏入葬。衣服以青、藍、白、印花布爲主,男穿對胸衣,雙排七至十一扣,俗稱蜈蚣扣,袖口、領口及褲管末端加花邊;女人則右開襟,袖大而短,飾花邊,掛銀銅佩飾,俗稱滿襟”,有滿清遺風;未出閣少女着花衣,講究大紅大綠;小孩喜戴菩薩帽,虎頭帽;男鞋多爲青藍布,女人穿繡鞋;姑娘出嫁時必穿露水衣”,上着鮮豔桃花繡衣,下着八幅羅裙,與土老司八幅羅裙有異曲同工之妙。據大文豪沈從文考證,八幅羅裙是正宗土家裝。過去土家男女不穿襪,興打綁腿,尤以男子將褲筒裹成人字路,配布鞋或草鞋,十分精神利索,民族專家說這是土家兵戰爭裝束,有土司兵農合一”傳統制度的痕跡。而民間百匠,又有不同職業裝,如鐵匠穿長而寬的牛皮肚兜以防灼傷;獵戶掛繡花子彈肚兜是實戰需要;農民雨天下田披蓑衣則是農事需要。對那些命相”不佳的小孩,還要按土老司的指點戴百家鎖”、穿百納衣,即從一百戶人家討一百塊碎布拼做成衣服穿,否則難養成人等等。故外人說:土家人穿了一身的講究”。

土家飲食

嘴巴兩塊皮,只想好的吃”,凡到張家界的客人,都想嚐嚐土家的民間食品。

張家界盛產稻穀、包穀、高粱、紅薯、蕎、粟及各種豆類,坪壩上的土家人以大米爲主食,大山界上的土家人就主雜摻半,也有以包穀爲主食的。

土家人菜餚講究酸、香辣,俗話說:三日不吃酸和竦,心裏就像貓爪抓,走路腳軟眼也花”,故特別看中辣椒、胡椒、花椒、大蒜、胡蔥、韭菜、香椿等辛辣香味特濃的佐料食品。舊志記載說:因土人居住叢巖邃谷間,冰泉凜冽,崗瘴鬱蒸,非辛味不足以溫胃健脾。”

土家婦女多爲酸香辣製作能手,諸如將四季鮮菜、野菜或五禽六畜之肉通過乾製、醃製、烘炕等製成乾菜系列,臘菜系列,酸菜系列等,把人生的日子打發得有滋有味。

土家著名的土菜有:

石耳燉雞鴨。明清時代,張家界的石耳是土司給皇上的貢品,據說每年皇帝大宴羣臣必上這一道菜。泥鰍鑽豆腐,也是一絕,讓泥鰍飢餓三天,再讓吃飽豬油,然後放進豆腐中,文火慢燉,讓泥鰍鑽進豆腐,直至燉熟,其味妙不可言。還有苦瓜燉鮮魚、嫩北瓜燉幹牛肉,都是常人不敢配伍的佳餚;它如血豆腐、荷渣、沅古坪臘肉、梆梆肉、酢魚酢肉、瓦缸菜、魚兒辣子、火燒茄子、火燒辣椒(搗爛成泥)及野菜系列等等。土司王流傳的土王全席”,一席十八碗碟,共八道菜譜,二十四個系列,足可與中國幾大名菜坐在一條板凳上談經論道。特別是土家三下鍋”,風味十分獨特。相傳明嘉靖年間,進行徵調湘鄂土司兵上前線抗倭,恰好趕上年關,爲不誤軍機,土司王下令提前一天過年,於是臘肉、豆腐、蘿蔔一鍋煮,叫吃合菜”,以後演變成三下鍋”。各位客人,到了張家界,建議到小餐館嚐嚐三下鍋”,叫你一輩子都忘不了。

另外,逢年過節,土家人有打糯米餈粑、做竹葉粑粑、炒炒米、做團饊;春日做桐葉麥粑,秋日做苦蕎粑等,都令人嘴饞不已。

土家趕年

張家界土家族團聚過年,有其獨特的習俗:若臘月大則二十九過年;月小則二十八過年。土家人把提前一天過年稱之爲趕年”。關於趕年”,民間有這個傳說:

相傳明嘉靖三十三年(1555年),由於朝政腐敗,倭寇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不斷大肆襲擾,朝廷曾多次派大軍抗倭,都慘敗告終。尚書張經上奏朝廷,請徵湘鄂西土兵平倭,明世宗准奏,派經略使胡宗憲督辦。永定書茅崗土司覃堯之深知一去難返,決定與親人過最後一個年,於是下令:蒸甑子飯,切砣子肉,斟大碗酒,提前一天過年再出徵。”

因時間緊,來不及作許多菜,就來個臘肉、豆腐、蘿蔔一鍋燉,叫作合菜”,吃了好上路。這道菜以後演變成三下鍋”。士兵前線後,很快打敗倭寇,收復失地,世宗親賜匾額,上書東南戰功第一”。志書記下了這段歷史:於十二月二十九日大犒將士,除夕,倭不備,遂大捷。後人沿之,遂成家風。”

趕年”習俗體現了土家人民識大體顧大局,甘願爲國捐軀的博大胸懷,是土家人民的驕傲。

六月六覃後曬皮”

張家界土家節日特別多,幾乎月月有節,有時一月幾節,但最有影響的民族節日是六月六覃後曬皮”。

相傳朱元璋稱帝后,背叛農民起義宗旨,大封王侯,濫造宮殿,強迫茅崗司土民貢獻香楠大木,因而瑤役十分繁重,加上湖廣大旱,災民相食,弄得民不聊生。洪武三年(1370),時任慈利安撫使、湖廣理問(法官)的土家族首領覃後,聯合桑植、永順、鶴峯等十八洞蠻”憤然 揭竿起義,朝野震動,朱元璋親自坐鎮荊州,先後派遣五個侯級將領發兵征討,覃後兵敗七年寨,堅持抗戰,後因叛徒出賣,被官兵俘獲。洪武五年農曆六月初六日,朱元璋在南京下令對覃後實行凌遲弄(剝皮),一時飛沙走石,烏天黑地,京城七天七夜日月不明,晝夜不分。朱元璋意識到錯殺了真命天子,天地不容,急忙跪倒在地,向天地許願,每年六月初六、十六、二十六,讓覃后王坐王位三天,親施三拜九叩之禮。願畢果然雲開霧散,日月復明。爲取得覃後真影,朱元璋還下令將覃後皮吹鼓,供在殿上。爲防蟲蛀黴爛,每年六月初六還要翻曬覃後皮一次,故這天又叫覃後曬龍袍”、覃後曬皮”。《永順縣誌》記載說:六月六日曬書及衣服,俗傳茅崗土司覃後以是日被誅,血濺其衣,附近居民暴衣以吊之,名曰‘曬龍袍’。”

木葉傳情

湘西苗族男女找對象,談戀愛,興趕邊邊場”,土家男女卻用木葉傳情。

土家人天天在深山與鳥兒、蟬兒爲伴,寂寞了,高興了,憂慮了,或有什麼隱祕心事,便摘片木葉兒,吹起無詞曲兒來。這些木葉歌,或婉轉悠揚,或如泣如訴,或歡暢愉悅,或悲泣幽怨,遠聽,鳥兒在啁啾,似山泉在叮咚,充滿詩情畫意。吹木葉並非易事,要經過長期練習,才能吹出調兒來。有的男女青年相愛傾慕,卻不便啓齒,又不喜歡媒婆搬弄是非,於是就用木葉求偶,把滿腔的愛寫在木葉上,山裏人這樣唱:

滿山木葉堆打堆,問郎會吹不會吹?

有朝一日學會了,只用木葉不用媒。

千兩銀來萬兩銀,難買阿妹一顆心,

媒婆嘴巴磨出血,不抵一曲木葉情。

千古絕唱哭嫁歌”

土家姑娘在接到男方通報結婚的日子前十天半月,就不再出門做活。先是在吊腳樓閨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親鄰九女依次圍坐,哭起嫁歌來,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爲安席”,左女爲收席”。新娘起聲,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晝夜。哭有規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罵媒人...哭三五天,有長達十天半月的。主要內容有回憶母女情,訴說分別苦,感謝養育恩,託兄嫂照護年邁雙親,教女爲人處世等。

哭嫁歌一般爲即席作,見娘哭娘,見嬸哭嬸。哭詞各不相同,也有固定哭詞,如比古人”、共房哭”、十畫”、十繡”、十二月”等。哭有曲調,抑制頓挫,是一門難度很大的唱哭結合的藝術。嫁娘必在此前求師練習(當然是祕密的)。哭時以嗡”、蠻”、啊呀呀”等語氣詞,一泣一訴,哀惋動人。如哭姊妹”:

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巖板路一根;

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長成人。

日同板凳坐啊,夜同油燈過;

織麻同麻籃啊,磨坊同扼磨...

又如哭爺(音伢”)娘:

娘啊娘,我要走了吶,再幫娘啊梳把頭。

曾記鬢髮野花豔,何時額頭起了苦瓜皺?

搖籃還在耳邊響,娘爲女兒熬白了頭。

燕子齊毛離窩去,我的娘唉,銜泥何時得回頭?...

娘哭女:

銅鑼花轎催女走,好多話兒沒說夠;

世上三年逢一閏,爲何不閏五更頭?

哎,兒去了哎娘難留,往後的日子你重開頭;

孝敬父母勤持家,夫妻恩愛哎度春秋...

土家女哭嫁俗流傳久遠。清代土家詩人彭譚秋記載說:十姊妹歌,戀親恩,傷別離,歌爲曼聲,甚哀,淚隨聲下,是‘竹枝’遺意也。”古竹枝詞裏有首詠哭嫁詩:

桃夭時節卜佳期,無限傷心敘別離。

哭娘哭嫂哭姐妹,情意綿纏淚如叢。

用哭聲來慶賀歡樂的出嫁,用歌舞來祭祀死去的親人,看似不可思議,卻充分反映了土家族獨特的稟性及文化意識。

生兒育女

撒筷子:十姊妹”哭罷,噴吶鑼鼓催着花轎,這時,新娘子必由她的哥哥弟弟或是堂兄堂弟,揹着進花轎,母親即在轎四周撒五穀”,祈願女兒成家後,五穀豐登,年年發達;又在轎前轎後撒一把筷子,祈禱女兒快(筷之諧音)生貴子,人丁興旺。

產婦禁忌:新娘完婚之日,給新房鋪牀的女人,必須是有兒有女的且在當地有一定聲望的,有女無兒的不行。寡婦不能進洞房。接帳子的女人也要有兒有女。

女人懷了孕,叫有喜”,不得在堂屋門檻上坐,說是褻瀆了家神;不能坐扁擔、鋤把,說是日後養的兒女懶惰;屋裏不能釘釘子,怕釘”到胎兒身上;不能打蛇,打蛇娃子要唾舌子的;不準進洞房,怕發四眼風”;不準踩水牛索,因爲水牛懷胎要十二個月,怕超月...

小孩生了:孩子哇哇墜地,男方須向丈母孃報喜,生男孩就抱一隻公雞,生女孩就抱一隻母雞,丈母孃一看便知是男是女。

三日後,做外婆的便去女兒家看外孫兒,叫洗三”。然後商定吉日送禮賀喜,叫斟祝米酒”。外婆必送布料、嬰兒毛衣、鞋帽、尿片及雞、蛋、肉、米及搖籃之類的東西。還得給月母子送衣服,道是兒奔生,娘奔死”,算是給月母子的慰勞。

揹小孩走夜路要把尿布搭在小孩頭上,說是避邪;小孩滿百天時,要舔豬尾巴,說不流涎水;女孩子舔雞翅膀,說長大了會梳頭;還要讓小孩喝畫眉湯,說長大後能說會道;有的把小孩臍帶放於高山頂上,說長大了膽子大,辦得大事;小孩滿週歲了,要挖周”,也就是做一歲生日;小孩受驚嚇了,就在門前十字路口潑水飯或請土老司吃嚇”;嬰兒犯了夜哭關”(俗稱百日哭”),就用紙寫四句偈語巾在大路邊或橋柱上,讓過路人念:天皇皇,地皇皇,我家出了個夜哭郎,過往行人念一句,一覺睡到大天亮!”據說這麼唸了一百個人,孩子就不哭了。

揹簍上的湘西

張家界三分坪,七分山,土家人世代與高山相伴,也與揹簍結下了不解之緣。

姑娘出嫁,要織洗衣揹簍”作陪嫁。洗衣揹簍小巧玲瓏,蔑絲細膩,圖案別緻,是孃家家境的標誌,亦是新娘巧手勤勞的品牌”;女兒生孩子,孃家要送一個娘揹簍”(又叫兒揹簍”),揹簍成長筒形,做工十分精細,是專用來背孩子的,宋祖英唱的小揹簍”就是這種揹簍;摘苞谷、粟谷則用高揹簍”,它口徑特大(直徑達2尺多),腰細,底部呈方形,高過頭頂;砍柴、扯豬草用柴揹簍”,它蔑粗肚大,經得住摔打;還有一種專供男人挑苞谷棒的撐簍”,由一根扁擔將兩隻高3尺、徑長1尺2寸的蔑蔞串起來,苞谷挺得緊扎扎的,挑在肩上便於下高坡陡崖;另有一種木製揹簍,幾根木棒,串成一個能置物體的空架,用蔑絲繫着,以此背圓木、石頭、送肥豬;最特殊的是水揹簍”,腰長口小,用皮蔑編織,內外刷桐油,大山缺水,土人從峽谷取水,背上白雲深處的木樓。

揹簍,在山裏人看來,一如沙漠之駱駝,江河之船舟。域外人稱揹簍上的湘西”。

薅草鑼鼓

每到春夏秋季,山裏正是挖生地、薅苞穀草、挖桐林茶林的大忙日子。親朋鄰居幾十個人邀成一夥,東家一天,西家一天打白工”。爲了調節疲勞,加快進度,便請兩位歌師,站在高山上,一人擊鼓,一人打鑼,雙指夾住喉管,用高八度的假嗓唱歌助興,土家人叫薅草鑼鼓”。

薅草鑼鼓有固定的程序:出早工時唱《開工歌》,又叫歌頭”,接着唱《請神歌》。說的是很久以前,土家有個張姓莊稼漢,養了五個兒子。唐朝末年,天下大亂,五個兒子被徵調當兵,全部戰死沙場,皇帝動了惻隱之心,封長子爲天門土地,次子爲地府土地,三子爲街坊土地,四子爲橋樑土地,五子爲山神土地。這些土地神都老老實實爲百姓辦事。歌師就對山神唱道:

苗稼你要保護好,保護五穀得豐登;

一天田邊走三道,三天田邊走九巡...

揚歌”是吃過早飯上工時唱的歌,是薅草鑼鼓的主要部分,既有固定的歌詞,如《打鼓兒郎得官回》、《戀姐歌》、《單身歌》等,也可即興而作,可唱歷史故事,也可唱遠古傳說,還可唱民間趣聞。有時,見民工累了,就唱幾個牛皮歌”調口味;

叫我唱歌就唱歌,開口唱個牛皮歌;

唱個雞公生鴨蛋,唱個鳥兒頭長角;

唱個河水倒着流,唱個巖頭滾上坡;

唱個蚊子扯哈欠,唱個糠殼搓成索...

傍晚收工時唱《送神歌》:

看到太陽下山嶺,敲起鑼鼓送神靈;

有的神靈跨鶴走,有的神靈騎獅行;

只有土地無處走,巖板底下且安身...

《永定縣誌》記載說:插秧耘草間,有鳴金擊鼓歌唱相娛樂者,亦古田歌遺意。”《桑植縣誌》亦載:夏日薅草,羣集壟上,兩人對謳,莊偕間作,鑼鼓應之,名曰打鑼鼓。此農家音樂,用以節省勞力者也。”

禁忌

俗話說:出國問禁,入鄉問俗。”遊客到異地作客,如果犯了當地人的禁忌,就會招惹麻煩,平添出一些不愉快的事。

土家族人禁忌特別多,不同地域、不同家族、不同行當,都有各自不同的禁忌內容,它既反映出一種充滿唯心迷信的文化心態,又摻和着一定的科學,因爲是土家人長期生活實踐經驗的總結。

張家界土家人早晨見蛇喊長蟲”或溜子”,談虎稱大貓”,見猴叫爪子”,講鬼叫矮騾子”。許多禁忌已成諺語,如出門要選良辰吉日:七年級十四二十三,太上老君不下庵”;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春來莫撿鷹打鳥,冬來莫撿汗毛巾”;上山莫撿麂,下河莫撿鯉”(指莫名其妙死去的麂子和鯉魚);除夕期間禁忌更多,不準吵口、不打小孩、不熄燈火;大年七年級不講背時”話,爺孃的口,無量的鬥”;三十六,結跟頭”;人滿三十六,喜的喜,愁的愁”,因三十六歲死人的比例最高,出禍事最多,故民間凡事總要回避三十六”,就像外國人忌諱十三”數一樣。人滿三十六歲,無論男女,必做生日衝煞過頭;凡紅白喜事記人情帳,偶爾碰上三十六序號,便是不利順的先兆,故許多人辦事必先在三十六序號上寫上吉利的話;小孩不準玩鳥,說是長大手跳寫不好字(以此法護鳥);小孩不準摘未熟桐子果,說是要得癆病”(以此保護桐林);木匠的碼板坐不得,鐵匠的砧子敲不得,閹同匠的羊角吹不得,戲子的衣箱靠不得,農戶的撐架踩不得(欺主);瓦窯前忌說紅”,怕出紅瓦、乘船忌呼陳”姓,因陳與沉”諧音;戲班子稱傘”爲撐子”,忌一個散”字;一年之始聽到陽雀(杜鵑)叫時,如睡在牀上或走下坡路準不吉利,大年節牲畜進屋,兆豬來窮,狗來富,貓兒來了穿孝服”;野貉入屋,雞上樹,狗上屋,無災必有禍,不死脫層殼;夢清水淚洗面,夢白布要戴孝,夢紅花喜盈門,夢小孩要防賊;夢雞、鳥、小魚有口角(吵架),夢水牛有財發,夢跳坎有病災,夢飛騰轉健康,夢上山有好事,夢下坡要背時,夢笑得哭,夢禍得福...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9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這裏旅遊。

滴水洞是主席別墅,位於韶山沖西邊的角落裏,與主席故居相距3公里。滴水洞天,是韶山風景中一個著名的景點羣,由滴水幽壑、虎歇坪、龍頭山等自然風光與滴水洞一號等建築組成。

滴水洞長約2.8公里,洞內有小溪,曲曲彎彎,幽壑口朝東北而開。小溪沿岸林木繁茂,挺拔的松林中夾雜着茂密的楠竹,而上百種野花漫山遍野地生長着。這裏的珍貴林木有銀杏、女貞、鐵樹等30多種,這裏的花卉有映山紅、臘梅、芙蓉、月季、菊花等上百種,這裏的珍貴藥材有金銀花、甘草、沉香、白果等20餘種,境幽景優是滴水洞幽壑的一大特點,人在景中如置身仙境。無論你哪個季節來到這裏,都有別處看不到的景色,看吧,春季這裏是花的海洋,漫山遍野盛開着瑰麗斑瀾的野花;夏季這裏綠蔭滿目,林木蔥蘢搭起一塊蒼翠天地;秋季則蒼翠映襯着殷殷紅葉,讓你禁不住發出杜牧那句“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詠歎;冬季這裏則是一片潔白的天地,白雪覆青松,銀色中閃爍蒼翠,更能讓你享受到另一番滋味。

龍頭山溝坨中葬着毛澤東的曾祖父毛四端,是滴水洞南側的高山,因狀似龍頭而得名。滴水洞一號樓南面龍頭山壁上,塑一龍首,有山泉淙淙滴下,人們稱其爲龍涎,即爲龍頭山滲出的泉水。

虎歇坪位於牛形山上,與龍頭山隔滴水幽壑相對峙,此坪地勢奇偉,立於坪上可遠眺韶山沖百里之景。毛澤東的祖父毛恩普葬於此處,這裏原名稱爲大石鼓,後更名。據說此處風水絕倫,是一塊難得的寶地。自1932年起至1949年春,國民黨曾派特務三次來掘毛澤東主席的祖墳,因當地百姓的保護而均未得逞。

虎歇坪上,毛澤東祖父的墳墓已經修葺,且其旁邊已建虎亭景點,在景點扶欄遠眺,觀感非同尋常。

滴水洞一號樓是一個著名的景點,亦是滴水洞景區的主體建築。它是一棟青磚青瓦的平房別墅,看上運河樸素且大方。這棟別墅很出名,其原因就是1966年6月18日至6月28日,毛澤東主席曾隱居在這裏,住了11天。毛主席此次的行程頗爲神祕,而且箇中原因至今也不清楚。這種神祕的因素就促成了目前遊客絡繹而來的狀況。

一號樓現已闢爲展室,內中有毛澤東主席當年住在這裏使用過的辦公室、臥室、會客廳、會議室等。辦公室內有一張大辦公桌,桌上有毛筆架、硯臺。臥室素雅而潔靜,主席的牀極寬極長,臥室中還有兩張書桌。會議室比辦公室大,毛澤東主席曾在此開會,會議室與餐廳相連。娛樂室正中放乒乓球檯,牆上有很多照片,內中有毛主席握球拍的照片。此外,還有防空洞,具有防震、防毒、防核爆等功能,此洞伸延進虎歇坪山岩中,長100米左右。

滴水洞景區目前頗得遊人青睞,每天來這裏遊覽的人都很多,已逐步發展成與韶山沖景區齊名的景區。

好,遊客朋友們,今天就爲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持!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20

武陵源景色奇麗壯觀,位於中國中部湖南省境內,連綿26000多公頃,景區內最獨特的景觀是3000餘座尖細的砂岩柱和砂岩峯,大部分都有200餘米高。在峯巒之間,溝壑、峽谷縱橫,溪流、池塘和瀑布隨處可見,景區內還有40多個石洞和兩座天然形成的巨大石橋。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觀,該地區還因庇護着大量瀕臨滅絕的動植物物種而引人注目。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中部湖南省西北部,由張家界市的張家界森林公園、慈利縣的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和桑植縣的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組合而成,總面積約500平方公里。最近又發現了楊家界新景區。億萬年前,武陵源是一片0大海,大自然不停地搬運、雕琢,變幻出今日武陵源砂岩峯林峽谷的地貌。這裏遍地奇花異草,蒼松翠柏、蔽日遮天;奇峯異石,突兀聳立;溪繞雲谷,絕壁生煙。武陵源的自然價值和濃郁的原始野性,將人們征服。武陵源以“五絕”:奇峯、怪石、幽谷、秀水、溶洞聞名於世。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是20世紀80年代初新發現的山水名勝。這裏的風景沒有經過任何的人工雕鑿,到處是石柱石峯、斷崖絕壁、古樹名木、雲氣煙霧、流泉飛瀑、珍禽異獸。置身其間,猶如到了一個神奇的世界和趣味天成的藝術山水長廊。在三百六十多平方公里的面積中,據航測所知有山峯三千多座,垂直四百米以上的石峯有一千餘個。這裏的峯石與別處不同,直立而密集,那些突兀入眼的巖壁、峯石、如帛、如筍,似屏似柔,一扇扇、一根根,連綿萬頃,給人以層巒疊嶂的磅頡氣勢與恢宏大觀。天子山、張家界有八十多處觀景臺,在那裏可以靜觀細賞。峯石名稱很多大如“神堂灣”、“西海長卷”,小如“天女獻花”、“屈子行呤”、“羅漢峯”,同樣使人產生無拘無束的暢想。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21

大家好!歡迎光臨湖南江華秦巖旅遊風景區。首先向各位介紹一下秦巖的由來:秦巖屬江華古八景之一,相傳爲秦時人們避秦亂的地方,因東漢著名文學家蔡邕在巖壁上書有“秦巖”二字而得名。全巖空氣流通,溫度清新宜人。全程遊覽行程爲3.3公里,現在向遊人開放的有“桃源洞”、“水晶洞”、“仙人洞”,傳說中神祕的“天仙洞”正在探尋之中。

着先我們參觀的是桃源洞,請大家順我手指的方向往對面看,這是一處氣勢宏大的瀑布,瀑布沿着這絕壁流下,匯入下面的汪洋大海之中。當我們站在這瀑布前時,會有一種“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感覺。

現在我們進入了秦巖深入的桃源仙境。各位請看:那是一隻鴿子,相傳當年秦人避難於此,一有情況就靠此鴿“飛鴿傳書”傳遞烽火信息。後來天下太平,完成使命的它也就神態安祥的在此棲息了。請各位看這邊:玉鼠偷桃,那裏有三個仙桃,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果,其中有一個已經被那隻憨態可掬的小老鼠吃了一半,凡人如果能吃上一個便可以成仙,看上一眼更會延年益壽。請大家多看幾眼,都會長命百歲的喔!大家往地上看,這地上是一幅“二龍搶珠”圖,中間有一顆龍珠,左右兩邊各有一條龍,相傳兩條龍都想獨吞這顆龍珠而達到主宰這一片天地之目的,由於二龍爭搶龍珠時鬧得天昏地暗,地動山搖,把玉皇大帝都從寶座上震了下來,玉皇大怒,便將二龍定格在了這岩石之上。

請看這個四四方方的小坑原是一口小井,坐在旁邊的是一隻得道成仙的蛤蟆,名曰仙蟾,原本有一股仙液長年從它口中滴出來,小井之水卻怎麼也滴不滿,也不幹涸,這井中之水可作醫用,清熱解毒,能治百病。可惜這一藥劑被心存不良的遊醫發現,爲了將這仙液據爲已有,在一天深夜,用劍把仙蟾砍成兩半,這時候巖洞內突然陰風徒起,巖洞外面更是雷雨交加,金山瀑裂,衝出滾滾洪流,將這個遊醫衝到了金山腳下做了一名守山蟹卒。另外半身蛤蟆還留在這裏,從此以後,井中之水也就乾涸了。

各位朋友,請看這個巨大的石鍾,很久以前它是懸掛在洞頂上的,是洞中的報時工具,本方巖主委派了兩個和尚定時撞鐘,七年級撞一下可響到十五,十六撞一下可響到三十。久而久之,兩個和尚感到煩,心想:如果一年撞兩次不是省時又省力嗎?到了第二年正月七年級,他們連續撞鐘十二下作爲上半年的時鐘數,在他們於七月七年級撞下半年的鐘聲時,撞前十一下都平安無事,就在撞最後一下時,金鐘突然墜下地來,兩個和尚沒來得及跑開就被壓在了鍾底。讓我們離開這兩個懶和尚,走過前面這兩個富貴門和長壽門,遊客們無論你們從哪扇門過去,富貴和長壽都會伴隨着各伴的。

現在我們來欣賞咱們秦巖其中一處絕景“玉犬望臘”,俗名“狗望臘肉”,因爲臘肉很香,所以前面離地三丈三尺三寸高的石坪上那條玉犬就數萬年如一日的昂着望着它頭頂上的一塊薰香臘肉,直流口水,就是吃不到,因此也有了“到此聞到臘肉香,還俗不再做和尚”這麼一句古話。這一景是咱們瑤族生活一個剪影片段。

在這仙人揮手告別這世外桃源時,我們也將參觀完畢這桃源洞的美點了,看着這美麗迷人的桃源景色,大家是否都明白爲什麼叫桃源洞了,這滿園的桃樹和滿樹的桃花,再看一看寬闊平整的天空,就連我這個每天都在此工作的人也無法平靜內心的激動。朋友們,我相信,只要我們珍惜寶貴的時光,生活也一定會有這般美好。

好,各位朋友,請大家隨我一同走出這如詩如畫般的桃源仙境,去參觀秦巖的另一個迷人的“水晶洞”,領略一下水府龍宮的悠深意境。

“聞說桃園好避秦,茲巖名跡棧還真,居然空首超凡境,只少長嶺越世人。幽澗秋深芝草秀,石田春蓁此中,芽苗便可求仙雲,莫向迷津更問津。”各位朋友,這首詩是浙江省餘桃縣西村一位名叫韓子祁陽的人於明朝神宗皇帝萬曆28年所書寫,這2個大字(秦巖)是東漢時期文學家,書法家蔡邕所書,在兵荒馬亂中偶遷此地,於是就在此石壁上奮書“秦巖”二字,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了。秦岩石刻共有一十三方,都是歷代文人墨客所書而刻在這洞口或裏面的巖壁上的。

“別有洞天”的題詞意境深遠,這是唐朝道州剌史著名的文學家、詩人元結刻於永泰二年,距今也有千年歷史了,此洞洞口四季如春,此時洞內卻是寒風凜咧,風中夾雪,請看石壁上似乎是皚皚的白雪。不過再住前十來米後,裏面將會風平浪靜,溫度宜人。

各位請看上面有成百上千只仙鶴,它們那細長的脖子和高蹺起的鶴頂,正在戲耍水中之魚,我們現在就要進入了東海龍王的龍宮了,大家請看前上方那塊平整的石塊就是龍門的牌匾,仍隱隱約約可以看到“龍門”二字。

從古到今,秦巖就有着多少撲朔迷離,津津樂道的傳說,特別是至今還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天仙洞更是使人們神往了千萬年仍沒有露出其廬山真面目。更有離奇的傳說是:每次進洞若干人,總會在清點人數時少一個人。天長日久,越傳越玄,古今遊客無不對其趨之若婺,夢寐以求。所以,這裏就出現了一個欲解千古之謎的壯舉,經過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開掘,沒想到又出現了一條天然地下河,這裏河面平坦,水流平穩,水面清晰,空氣清新,雖然沒如願的找到天仙洞,但可以坐在這遊船上優哉遊哉樂似神仙!

朋友們:“良田萬傾洞裏邊,秦巖深處住神仙,也是江山美如畫,桃園洞裏好耕田”大家看這一片舉世矚目的仙人田,一層層的梯田平整肥活,這一條條田埂就是一道道美麗的風景,我們彷彿看到了一羣羣仙人們在辛勤勞作,仙人們就將這片良田中產出的萬擔稻穀藏進桃源洞內的仙人糧倉。

朋友們,還有這邊是一片廣闊的仙境寶地,一派亮麗的田園風光。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成千上萬只喜鵲會不約而同的來到這裏,自覺爲牛郎織女架起一座天橋,成全他們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哪位遊客如有興趣的話,到七夕的凌晨,來到這裏,有可能聽到他們夫妻二人的竊竊私語。這裏有詩爲證:牛郎織女情義真,衝破天規鎖層層,感動仙鵲將橋架,七夕佳偶自天成。只願世人多恩愛,留得美名天下聞。

好了,各位朋友,我現在又回到剛剛入洞的大廳了,咱們再回過頭來欣賞一下這個比足球場還要寬敞的大廳,恢宏壯觀、寬廣深遂。

各位朋友,大家辛苦了,我們今天遊歷了一番人間仙境,秦巖的景點也就參觀完了,祝大家一路順風,萬事如意!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22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

----現在我們準備要去的遊覽區叫做江埡鎮,這是我們張家界東線精品遊覽線的核心地帶,主要有江埡溫泉度假村、漊江漂流、龍王洞、江埡電站、漊江平湖遊、梅花殿等景區景點,等待我們去分享,去感受,去體驗。江埡鎮緊緊毗鄰世界自然遺產武陵源風景名勝區,距離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索溪峪鎮30多公里,需要1個小時的車程。一路上,我們都是沿着公路在青山綠水之間穿行,所以有請我們大家放鬆心情,盡情地享受這裏的滿山青翠,這裏的清新空氣。

----【喻家嘴】我們現在所經過的這個集鎮便是索溪峪鎮鎮政府所在地,它的老地名叫做喻家嘴。在旅遊開發之前,這個地方歸屬慈利縣管轄,名叫喻家嘴鄉,後來隨着張家界旅遊事業的不斷髮展,索溪峪自然保護區的名頭越來越響,喻家嘴鄉便慢慢地演變成了索溪峪鎮,歸屬於武陵源區管轄。

----【武陵源一中】這幾幢漂亮的建築物是武陵源一中的校舍。武陵源一中的發展歷程是張家界旅遊事業不斷進步的一個縮影。原來這裏只有幾棟破舊的小平房,隨着來武陵源觀光遊覽的中外遊客不斷地增多,武陵源一中的校舍也在迅速地發生着變化,校名也由原來的喻家嘴中學變成索溪峪中學,再變成武陵源民族中學,最後變成了武陵源一中。所以,在這裏,我要代表全市158萬父老鄉親向大家表示感謝!如果大家都不來張家界觀光遊覽,張家界的經濟發展就絕對沒有這麼迅速,大家現在也就看不到這麼漂亮的學校!

----【黃龍洞】過武陵源一中後,行車僅僅幾分鐘,我們的汽車便要經過黃龍洞。在我們前進方向的左邊,是正在修建之中的黃龍洞生態廣場,遠方有樓閣的地方就是黃龍洞的洞口。黃龍洞於1983年由當地八位民兵發現探明並對外開放,1998年1月被北京大通公司託管經營,其經營業績因該公司總經理葉文智先生的策劃壯舉——’99世界特技飛行大獎賽暨“穿越天門? 飛向二十一世紀”活動而“一飛沖天”。洞內主要景觀有1庫、2河、3潭、4瀑、13個大廳、96條走廊等。響水河的玻璃魚、龍宮的石筍和石鐘乳是該洞的絕世奇觀,高19.2米的標誌性景點定海神針曾以買下1億元的保險而首開自然景觀買保險的全國先河,名噪海內外。

----【江埡概況和歷史沿革】我們今天要到的江埡鎮是慈利縣最大的鄉鎮,又叫九溪。江埡,江埡,顧名思義,這個地方是江河相會的埡口,在以船隻爲主要交通工具的古代,這裏是交通便捷、商業發達、經濟繁榮的重要港口和政治、經濟中心。江埡也就是九溪,古時候叫索口市,因索水在這裏匯入漊江而得名。後因土家族、苗族的父老鄉親多在此聚居,爲了方便管理,當地官府便依山傍水,立柵爲城,設立索口寨。

----明洪武二十三年即公元1390年,朝廷在九溪設衛建城,名叫九溪衛,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在當時,衛是一種行政建制,也是一種軍事建制,並且軍事方面的功能比行政方面的作用大得多,其主要職能有兩種:一是和平時期,戰士們農墾種作、操練武藝;二是當戰爭發生以後,戰士們要麼防禦敵軍的進攻,要麼出兵征討。與五十年代國家組建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差不多,只是規模比它小而已。面對大湘西衆多的少數民族居民的驍勇善戰和山大嶺高帶來的地形複雜等特點,朝廷只得對當地的土司實行世襲制。土司在當時是有可能形成割據危險、處理不好會起而造反、威脅到朝廷安全的地方武裝勢力頭目。朝廷實行世襲制的用意是承認土司在大湘西那些蠻荒之地的統治地位,並允許這樣的統治地位可以世襲,藉以籠絡和安撫他們,達到以土治土、以蠻制蠻的目的。如果這樣的籠絡和安撫政策失敗,土司們聯合起來起兵反抗朝廷,朝廷便利用所設立的“衛”作爲第一道屏障,或進行防禦,或主動出擊進行征剿。爲防止少數民族武裝力量反抗封建朝廷的鬥爭所設立的九溪衛,在明朝200多年的時間裏確實起到了明朝統治者想起到的威懾和安撫作用。九溪衛下轄九個所,它們是左、右、前、後、中五所,外加澧州所、安福所、添平所、麻寮所四所。其中,添平所和麻寮所這兩個所是少數民族相對集中的地域,其下級單位均以“某某隘”稱之。在這裏,“隘”是指轄地100戶的一個建制單位,並不是指一定要有什麼險要關塞,但是既然朝廷選擇“隘”作爲轄區名稱,也與大湘西山高溝深、地勢險要不無關係。由此可以看出,明、清兩個朝代的統治者對衛的重視程度超過了郡縣。

----自從朝廷在江埡設立九溪衛以後,江埡就成了慈利、石門、桑植、大庸(今張家界市永定區)、臨澧、澧縣等縣的軍事樞紐,這個軍事、政治中心的土木建築也就因之大肆興起,什麼衛城城牆、壕溝、護城河、衛署、遊擊衙門等等,修建得豪華而氣派。現在,江埡鎮附近還有“校場坪”、“打靶坪”等地名,據說就是昔日衛城將士射箭、跑馬、練武的地方。除了城池和練武場以外,朝廷還修建了若干府署、廟宇、殿閣,譬如通判署、守備署、文廟、武廟、城隍廟、旗纛廟、興國寺、文昌閣、玉皇閣、軍械局等等,衛城西北和東南方向各建有一個炮臺。這衆多的建築名目,使我們不難看出,江埡鎮昔日的氣象是何等地不同凡響啊!至於九溪衛的衛所長官的更迭和代謝、文治和武功、稟賦和作爲、提拔和貶謫,紛繁複雜,難以理清,是一部浩繁的歷史長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