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婁底的導遊詞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6.79K

婁底一帶原爲少數民族雜居之地,相傳先民們是盤古的後裔,屬三苗、九黎集團,出自五帝中的顓頊。婁底在夏商周時爲荊州一隅,戰國時屬楚的範圍。秦統一中國後,婁底正式列入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的多民族國家秦的國土,隸屬長沙郡。下面是本站,爲大家準備的婁底的導遊詞,希望大家喜歡!

湖南省婁底的導遊詞3篇

婁底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風光旖旎。市內有清代名臣曾國藩故居等人文景觀和各類風景名勝旅遊點70多處。湄江風景區、波月洞風景區、洛陽灣古建築羣、水府廟水庫等旅遊勝地各具特色、風光迷人。鍾靈毓秀的婁底山水孕育了代代英才,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晚清外交家曾紀澤、辛亥革命先驅陳天華、中共早期領導人蔡和森、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羅盛教等大批志士仁人,在婁底悠久歷史長河中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光輝的篇章。

婁底境內溪水奔流,河網密佈,水系完整,水量充沛。全市主要河流有:東部漣水,爲湘江中游一大支流,源於新邵觀音山,自西向東,流經漣源市、婁星區、雙峯縣,經湘鄉至湘潭縣河口入湘江,境內全長85.85公里,沿途納孫水、湄江、 測水等1-4級支流89條,控制流域面積3906平方公里。西部資水,由南向北,流經冷水江、新化。經安化柘溪,過益陽注入洞庭湖,貫穿境內西半部,區內流程112公里,有1-4級支流100條,控制流域面積3985平方公里。

區內各河流水質較好,PH值在正常範圍內,離子總量不高,中等礦化度,適合於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之用。全區年平均降水1406毫米,降水總量113.95億立方米,且西部山區多於東部丘陵平地,直接形成的地表水資源38.87億立方米。外來水資源豐富,共有133.42 億立方米,主要在西部,控制利用少;東部入境水雖不多,但利用較好。地下水年平均爲21.6億立方米,年徑流量平均達21.35億立方米,主要公佈在北、東、南部地區、水能理論蘊藏量32.5萬千瓦,其中可開發利用的14. 26萬千瓦。具備人工養殖的水面18萬畝。

曾國藩故居富厚堂,又名毅勇侯第,是曾國藩的侯府,坐落在位於湖南婁底市雙峯縣東部的荷葉鎮富託村,與湘鄉市、湘潭縣、衡山縣、衡陽縣毗鄰,總佔地面幟四萬多半方米,主體建築近一萬平方米,是典型的沿中軸線對稱的明清迴廊式建築羣體。富厚堂座南朝北,背倚的半月形鰲魚山從東南西三面把富厚堂圍住。從遠看去,富厚堂好似坐在一張圍椅中。周圍自然環境優美,後山上樹木茂密,古樹參天。門前是一片較開闊的平地,平地中有小河向東流去,平地四周峯巒疊嶂,羣山環抱。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曾國藩故居已被有關部門確定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婁底人文資源豐富,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曾國藩故居風光帶、4A級風景名勝景區紫鵲界8萬畝秦人梯田、龍山、湄江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名鎮楊市鎮、名村三甲古村落,有望進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三甲共產主義示範村(玉屏的紅旗居民點)、毛澤東遊學伏口遺址和開國上將李聚奎故居,還有蔡和森、羅盛教、成仿吾、陳天華、湘中八女傑等歷史名人更增添了婁底文化的厚重與神奇。紫鵲界秦人梯田位於新化縣水車鎮,該鎮用市場運作的方式一手抓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一手抓文化產業項目的招商引資。20xx年,水車鎮引進外資400萬元,興建紫鵲界民俗文化演藝中心,組建藝術團和紫鵲界民俗文化表演隊,專門爲遊客表演新化山歌、梅山武術等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20xx年9月,《村官是個堂客們》、《馬東的假期》二部電影同時在水車鎮開拍,隨着兩部電影的熱播,紫鵲界名聲大振,遊客也紛至沓來。隨着該鎮上溪村“楊氏宗祠”申報省級文保單位和樓下村申報歷史文化名村的成功,促成了文化建設與旅遊的完美結合。20xx年文化產業收入突破了500萬元,成爲水車鎮經濟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面對特殊形勢下的機遇與挑戰,敢爲人先、務實進取的婁底人爭取在20xx年文化產業增加值超過10億元,佔GDP比重的3%左右,完成文化體制改革的各項任務,迎來文化產業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婁底市,位於湖南的地理幾何中心,轄婁星區、漣源市、冷水江市、新化縣、雙峯縣,全市東西寬160公里, 南北長102公里,總面積8117平方公里。

婁底一帶原爲少數民族雜居之地,相傳先民們是盤古的後裔,屬三苗、九黎集團,出自五帝中的顓頊。婁底在夏商周時爲荊州一隅,戰國時屬楚的範圍。秦統一中國後,婁底正式列入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的多民族國家秦的國土,隸屬長沙郡。

1977年9月,國務院批准建立漣源地區,1982年12月更名爲婁底地區,1999年1月改爲地級婁底市。

婁底屬中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溼潤氣候區。熱量豐富,溫度適宜,四季分明:冬季少嚴寒,夏季多酷熱,秋季晴朗溫暖,春末夏初多雨成澇,盛夏初秋少雨多旱。全年平均氣溫16-17.3℃。年平均日照時間1538小時, 東部多於西部。無霜期268天。由於雨水偏多,土壤溼重,多爲紅壤,其次還有黃壤、黃褐土等。境內整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傾斜。西部雪峯山脈從新化西部風車巷蜿蜒入境,斜亙西北, 境內羣山林立、丘陵起伏之間,溪水奔流,河網密佈,水系完整,水量充沛。水能理論蘊藏量32.5萬千瓦,其中可開發利用的14. 26萬千瓦。目前具備人工養殖的水面18萬畝。

婁底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市內有清代名臣曾國藩故居等人文景觀和各類風景名勝旅遊點70多處。漣源市湄江風景區、冷水江波月洞及大熊山、九峯山、龍山等省級森林公園風光秀麗,景觀奇特。位於婁底市郊的水府廟水庫、勝仙洞等勝景,都是別具一格的旅遊佳境。

婁底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雙峯洛陽灣古建築羣、九峯山古庵。新化北塔、洋溪文昌閣、漣源龍山藥王殿等名勝古蹟各具特色,爲優美的自然風光抹上了濃厚的歷史文化色彩,廣袤的婁底土地到處閃耀着中華古文明的輝煌。鍾靈毓秀的婁底山水孕育了代代英才。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晚清著名外交家曾紀澤,辛亥革命先驅陳天華,0早期領導人蔡和森,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羅盛教等大批志士仁人,在婁底悠久的歷史長河中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光輝的篇章。

婁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自古以來就是湖南省主要的戰略腹地和南北通達、東西連貫的要衢。湘黔、婁邵鐵路在這裏交匯。207國道、320國道與正在興建的洛(陽)湛(江)鐵路、上(海)瑞(麗)高速公路貫穿婁底,使婁底成爲我國江南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

婁底市位於湖南省中部,原爲婁底地區。1999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婁底地區,設立地級婁底市,轄婁星區、冷水江市、漣源市和雙峯、新化二縣,總面積8117平方公里,人口400萬,是湘中交通樞紐、湖南工業重鎮、國家森林城市。

婁底境內整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傾斜。西部新化縣、冷水江市、漣源市西南部屬湘西山地區,山勢雄厚,峻嶺馳騁;東部漣源市的中、東部,婁星區、雙峯縣屬湘中丘陵區,地勢逐漸降低,地形起伏平緩,丘崗延綿,平地寬敞。境內山脈縱橫,羣峯起伏,矗立大小山峯數百座。西部雪峯山脈從新化西部風車巷蜿蜒入境,斜亙西北,主要支脈有天龍山、桐鳳山、奉家山、古台山、鳳凰山、大熊山和冷水江境內的祖師嶺等;東南部有座落在雙峯縣的九峯山,是南嶽七十二峯之一,爲雙峯、衡陽兩縣的天然分界線;西北部是雪峯山餘脈,向漣源伸入,西起白竹山,東至洪家大山,透迤起伏,峯巒重疊,最高峯寨子山爲漣源與寧鄉的天然界山;中部龍山山脈橫亙,主要山峯有龍山、石坪山、楊材山、仙女寨等,彎曲連綿40餘公里。全區平均海拔170米, 最高點是新化九龍池,海拔1622米;最低點是雙峯的江口峽谷,海拔64米,兩點相差1558米。

在婁底境內,羣山林立、丘陵起伏之間,溪水奔流,河網密佈,水系完整,水量充沛。全市主要河流有:東部漣水,爲湘江中游一大支流,源於新邵觀音山,自西向東,流經漣源市、婁星區、雙峯縣,經湘鄉至湘潭縣河口入湘江,境內全長85.85公里,沿途納孫水、湄江、 測水等1-4級支流89條,控制流域面積3906平方公里。 西部資水,由南向北,流經冷水江、新化。經安化柘溪,過益陽注入洞庭湖,貫穿境內西半部,區內流程112 公里,有1-4級支流100條,控制流域面積3985平方公里。區內各河流水質較好,PH值在正常範圍內,離子總量不高,中等礦化度,適合於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之用。全區年平均降水1406毫米,降水總量113.95億立方米,且西部山區多於東部丘陵平地,直接形成的地表水資源38.87億立方米。外來水資源豐富,共有133.42 億立方米,主要在西部,控制利用少;東部入境水雖不多,但利用較好。地下水年平均爲21.6億立方米,年徑流量平均達21.35億立方米,主要公佈在北、東、 南部地區、水能理論蘊藏量32.5萬千瓦,其中可開發利用的14. 26萬千瓦。目前具備人工養殖的水面18萬畝。

婁底屬中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溼潤氣候區。熱量豐富,溫度適宜,四季分明:冬季少嚴寒,夏季多酷熱,秋季晴朗溫暖,春末夏初多雨成澇,盛夏初秋少雨多旱。全年平均氣溫16-17.3℃。年平均日照時間1538小時, 東部多於西部。無霜期268天。由於雨水偏多,土壤溼重,多爲紅壤,其次還有黃壤、黃褐土等。土地資源優勢在於海拔低,土質好,丘崗河谷平地分佈比較集中,有利於發展農業和城鎮建設;山地面積大,宜於林業發展。

從婁底市往西南行83公里,便到了冷水江市。市郊同興鄉有一巨型溶洞波月洞,洞內有27個廳,全長5.4公里,遊覽面積4萬平方米。洞內各色釧乳千姿百態,令遊人歎爲觀止,電視劇《西遊記》曾在這裏拍攝外景。

僅次於婁底市郊的水府廟景區,有45平方公里的水面,水面上有34個小島,遊人可泛舟其中,或進行其它諸如龍舟竟渡、摩托艇等水上體育活動,湖畔的陶龕學校和天籟巖也可供遊人參觀。

婁底礦產資源豐富,素有世界銻都、百里煤海和有色金屬之鄉美譽。已探明可供開採 的礦藏達48種,且儲量大,品位高。其中銻礦儲量居世界之冠,煤炭儲量居全省第二,石膏、石 墨、重晶石、大理石等非金屬礦藏在湖南及至全國名列前茅。

婁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自古以來就是湖南省主要的戰略勝地和南北通達、東西連貫的要 衢。湘黔、婁邵鐵路在這時交匯。207國道、320國道與即將興建的洛(陽)湛(江)鐵路、上 (海)瑞(麗)、潭(湘潭)邵(邵陽)高速公路,貫穿婁底,使婁底成爲我國湘中主要的交通樞 紐和物質集散地。

婁底經濟和社會發展迅速,投資環境日益完善。九十年代以來,婁底工業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形成了冶金、建材、煤炭、化工、電力、機械爲骨幹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農業正由傳統型向 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現代農業轉變。近年來,婁底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興建了日產20萬 噸的婁底二水廠、50萬伏超高壓變電站、第二煤氯源廠等一大批基礎設施,修建了婁漣高等級公 路,開通了15萬門程控電話,建立了與全球聯網的婁鍍信息港。婁鍍市作爲全國森林城,市政布 局日趨合理,市容市貌日新月異,經濟環境不斷優化。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事 業全面發展。

婁底市所轄的一區二市二縣是從原邵陽市劃分出來的,在此之前,它們的建制和隸屬也一直隨歷史的風雨而反覆變化。特別是新化縣,其建制過程更爲複雜曲折,頗具傳奇色彩。

婁底一帶原爲少數民族雜居之地,相傳先民們是盤古的後裔,屬三苗、九黎集團,出自五帝中的顓頊。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中,先民們與黃河流域的華夏和東夷進行了激烈的爭奪,但最後失敗了,大部分被迫向南遷徙,現今貴州、雲南一帶的少數民族很多是這一帶移民的後裔,剩下的部分被西漢以來不斷大量南移的中原漢人(特別是江西人)融合、同化,從而形成今天婁底市漢族人佔99.9%的民族格局。

婁底在夏商周時爲荊州一隅,戰國時屬楚的範圍。秦統一中國後,婁底正式列入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的多民族國家秦的國土,隸屬長沙郡,成爲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饒有興味的是,境內是兩種行政管理狀態並存,即在東南較平坦的地方大部分爲秦所歸化,而在西北一帶,居民依然“椎髻徒跣,斷髮紋身,耕田有邑”,水行山處,不服王化,人稱“梅山蠻”。其基層組織與秦的亭、裏、什大不相同,稱爲峒。相傳有十峒,爲首者稱“左甲首領”、“右甲首領”或“峒長”、“峒主”。峒民有扶、蘇、向、蘭、青、趙、卜以及爲逃避戰禍遷入梅山定居的外姓陳、鄒、劉、羅等姓,他們不爲秦的行政所屬,儼然獨立王國。並且,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在此過程中,歷代封建統治者一方面對梅山地區採取封鎖政策,實行封邊禁墾,不準漢、峒互通往來,一方面頻繁興兵征討。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寧太宗派兵圍攻梅山,俘斬峒民數千;次年又調兵鎮壓,俘斬峒民兩萬。

但是,“梅山蠻”奮起反擊,從未屈服過。宋仁宗開始對“梅山蠻”採取懷柔政策。慶曆七年(公元1047年),潭州知府劉元珍派人入梅山,招撫峒民400餘人。嘉佑末年(公元1063年), 益陽知縣張頡向朝廷建議經營開拓梅山,取消不準峒民耕種與益陽接界之地的禁約。宋神宗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湖南轉運副使範子奇奏請朝廷,對“梅山蠻”“宜臣屬而郡縣之”。蔡煜繼爲湖南轉運副使後,又奏請朝廷,主張對“梅山蠻”“使爲士民,口授其田,略爲貸助,使業其生,建邑置吏,使知有政”。宋神宗採納臣下意見,派專使進山言和。這年十一月,梅山正式歸附北宋中央王朝。宋籍其民,得主客14809戶,19089丁(成年男子),田260436畝,並在梅山設上、下兩邑。上邑爲“新化”,取“王化之新地”之意;下邑爲“安化”,取“人安德化”之意。

新化縣成爲婁底境內最早的建制縣,在宋代隸屬邵陽郡,元代屬寶慶路,明清屬寶慶府。婁底境內的其他縣市,雙峯一帶,秦時屬長沙郡的湘南縣,漢代以後長期屬湘鄉縣地。漣源一帶,秦至東晉時大部分地域分屬湘南、連道、湘鄉、昭陵等縣,北宋以後,其全部地域便長期分屬湘鄉、邵陽、安化、新化四縣。婁星區一帶從漢代開始,就一直爲湘鄉轄地。冷水江一帶在宋以前屬“梅山蠻”地,宋以後長期屬新化縣地。

1977年9月,國務院批准建立漣源地區(1982年12月更名爲婁底地區,1999年1月改爲地級婁底市),從此,婁底崛起湘中,輻射三湘,開始了新的歷史紀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