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景點導遊詞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3W

景德鎮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是浙贛皖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之一。 景德鎮陶瓷享譽全世界,歷史上是官窯之地。民國時期曾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並稱全國四大名鎮。 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景德鎮景點導遊詞,歡迎參考!

景德鎮景點導遊詞
篇一: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導遊詞

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曾名景德鎮陶瓷歷史博覽區)位於景德鎮西市區的楓樹山蟠龍崗,於1980年開始建設。當時爲配合城區改造,保護一批歷史文化遺蹟,政府決定把散落在市區的部分古窯場、古作坊、古建築異地集中保護,形成了佔地83公頃,集文化博覽、陶瓷體驗、娛樂休閒爲一體的文化旅遊景區,是全國中國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江西省園林化單位。20xx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爲AAAA級景區。整個博覽區由古窯和景德鎮陶瓷民俗博物館兩大景區組成,是景德鎮最重要的陶瓷文化旅遊區之一,也被國內外專家和陶瓷愛好者稱爲"活的陶瓷博物館"。

博覽區入口處有一座大理石牌坊,牌坊高7.2m,寬3.6m,風格簡約典雅,牌坊東南側瀕臨繁華的瓷都大道,西北面則爲博覽區的山口森林環抱。牌坊臨街一面的橫樑上刻有國學大師啓功先生的題字“景德鎮陶瓷歷史博覽區”,另一面則爲“紅軍書法家”舒同同志所書“江南雄鎮”。有趣的是此牌坊似乎沒有正反面之分,從臨街一側穿過牌坊可謂進入了“景德鎮陶瓷歷史博覽區”,但若從林蔭道穿出牌坊,則是從靜謐幽雅的博覽區山口森林中來到了繁華的“江南雄鎮”。

迎賓林蔭道

穿過大理石牌坊後,是長約1km的林蔭道,又名古窯路。古窯路分爲山間道和湖濱道,中間以博覽區遊客接待中心爲界。 山間道穿越了楓樹山的蟠龍崗丘陵,因而起伏不平,兩旁是由蒼翠古樸的楓樹山原生樹種大葉楓以及樟樹、杉樹等喬木構成的混交林,這裏是楓樹山林場的一部分,原本與景德鎮國家森林公園連爲一體,兩者因景德鎮市昌江區的開發和瓷都大道的建設而隔開。該林蔭道是景德鎮中心城區中難有的清幽之地,牌坊外是車水馬龍的瓷都大道,開門子大酒店、中國銀行大樓、人民銀行大樓緊臨而立,而牌坊之內鳥鳴山幽,遊人有幸甚至可以在黃昏時分偶遇麂子等城市中難得一見的野生動物。 湖濱道沿博覽區的風景湖蜿蜒而進,將遊人引入博覽區的中心廣場。博覽區風景湖是爲慶祝景德鎮置鎮千年(1004-20xx)而於20xx年新建的人工湖。湖濱遍植翠竹、女貞等草木,沿着湖濱道往景區前行,朝左望去是在樹木掩映中若隱若現的滿池清水,另一邊則是藤蘿裹身松濤起伏的江南丘陵。風景湖中在冬春兩季常有小野鴨飛臨,夏秋時節則有水雉活動。

東區——古窯

古窯由風火仙師廟、圓器作坊、琢器作坊、鎮窯、致美軒、瓷行等景點組成,向人們展示了景德鎮獨特的瓷業習俗、古代工業建築佈局和明清時期景德鎮手工制瓷的工藝過程。

風火仙師廟

該廟是祭祀“風火神”童賓的民間俗神廟,反映了景德鎮的業瓷傳統與多神信仰。 “風火神”,本名童賓(公元1567一1599年)字定新,明代浮樑裏村人。幼年讀書,秉性剛直,因父母早喪,遂投師學藝,執役窯業。死後尊他爲風火神,把在“佑陶靈祠”。公元1599年(萬曆二十七年),太監潘風火仙師牌位

-相任江西礦使兼理景德鎮窯務,督造大器青龍缸,久不成功。潘相便對窯戶進行“例外苛索”,派役於民並對瓷工進行鞭笞以至捕殺。瓷工衣食不得溫飽,還要受到-,處境十分悽慘。童賓目睹同役瓷工的苦況,非常憤慨,競以自己身體爲煉瓷的窯柴,縱身火內以示抗議。據說次日開窯一看,所燒煉的龍缸果然成功了。這種缸直徑三尺,高二尺多,外圍環繞着青龍,下面有潮水紋。能燒成這樣大的龍缸,在當時確實是燒製瓷器的一大奇蹟。 童賓投窯焚身後,餘骸葬在鳳凰山。童賓之死,激起了工匠們的義憤,全鎮起來-,焚燒稅署和官窯廠房,潘相隻身逃走。事後,封建官府爲了緩和人心,在瓷工和鎮民的強烈要求下,不得不爲那因大衆利益而犧牲自己生命的童賓立桐在御器廠的東側,並號之爲“風火仙”,祠名“佑陶靈祠”,至今尚保留有瓷制的“佑陶靈祠”匾額。祠內供奉的是童賓坐像,即風火仙師像,兩邊是窯廠燒煉工人神像,有把樁、託坯、架表、收兜腳、打雜、小手、二手、二手等(都是瓷業燒窯工種名稱)各腳師祖。燒窯業還定出行規,二十年一屆開禁迎神,招收徒工,定升工種崗位,並舉行迎神盛會。這種迎神會既莊重,又熱鬧,成爲當時全鎮陶人的盛典。鄰近各縣的農民、商人和工人的家屬都趕來觀光,一時人山人海,街道擠得水泄不通。過去景德鎮有日食“千豬萬米”碼頭的說法,如果按當時迎神盛會的流動人口來計算,確實不算過分。這種迎神盛會,一直延續到1949年才自然消失。清代唐英督陶時,曾令人將明代落選的損器、已脫底的一口青龍缸,從憎明寺擡到火神柯,築臺高置,並寫有《火神傳》、《龍缸記》。另一個督陶宮年希堯也寫有《重修風火神廟碑記》。這些關於童賓事蹟的記載,至今仍存於地方文獻中。窯業工人常以其激勵自己忠於職守。這正說明童賓“其志氣之凜洌在一成,而精神所注貫在百世”。-

圓器作坊

圓器作坊

“圓器”,景德鎮的瓷業專用術語,見《景德鎮陶錄》。指可在陶輪上拉坯成型的盤

碗杯碟等。景德鎮製做圓器分大小二件,大作製做一尺至二三尺大器壞件,小作製做一尺以下小器坯件。製坯後須經過陰乾、刮坯、修坯、施釉、裝匣、滿窯、燒窯等工序,始能成器。 而古窯中的圓器作坊就是生產圓器的手工作坊,該作坊完整的呈現了從製坯到施秞的全部工序。在歷史上,圓器行是景德鎮從業者最多的一個行幫,完全由都昌籍人士控制,而景德鎮的城市居民中以都昌籍的最多,這也是圓器業在整個景德鎮陶瓷生產所佔地位的生動體現。

琢器作坊

“琢器”,同“圓器”一樣,是在陶瓷造型上的一種分類,屬立體造型,如尊、瓶、罐等。琢器是舊時景德鎮制瓷業兩大系列之一,其產品既有圓形,又有異形,既有日用瓷,也有陳設瓷,它的產品不僅與園器有別,就連坯房佈局、工種稱謂、生產工藝、行規習俗等也與園器迥然不同,都有着自己的獨特之處。琢器行在從業人數上少於圓器行,基本由撫州籍人士控制,而祖籍撫州的景德鎮市民亦不在少數。在古窯中的琢器作坊人們可以完整的領略到琢器的製造過程。琢器作坊

琢器跟圓器最大的區別就是生產圓器業所不能製造的,如湯匙、帶柄茶碗、茶壺、肥皂盒等,琢器業下有粉定、大件、官蓋、描壇、淡描、滑石、雕削等七個子行業,民國初年,景德鎮總商會對圓琢二器所屬的子行業作了調整,規定:一非圓器之器形,二非用圓器之生產工藝的異形品種,全部歸屬琢器業。於是一些既非圓器、又非琢器的博古、針匙、燈盞等業均爲琢器行業,抗爭前後出現的電瓷、衛生瓷、紡織瓷等,也歸屬了琢器業。 由於琢器行業跟圓器不同,它生產的工藝、工人的工種也是不同的,比如講有打雜工搞泥巴的,另外還有二碼頭、三碼頭、裝坯工,他主要器形的兩個人,一個是做坯的,一個是利坯的,它沒有印坯這個工種也沒有剎合坯這個工種,它的泥巴由打雜工搞好後,做坯工做好,做好後,那麼二碼頭、三碼頭就捧去曬,把坯整整好,要上釉了,這都是由二碼頭、三碼頭、裝坯工來完成,裝坯工不僅要裝坯,而且要負責裏面的蕩釉,碼頭工要做利坯工,做坯工所有以外的雜事,全部承包下來,其中三碼頭是最累的工種,要挑水,挑坯,所以過去有名行話叫“碼頭工要累的做牛叫”,所以琢器與圓器不同的地方在這裏,它請工辭工也和圓器不同,琢器一般都爲小窯戶,老闆沒有請多少工人,都是由老闆自己去請,請好了以後,有個介紹人,三個人上茶館去吃泡茶,吃泡茶就算定事,定了事以後,你就到我這裏來做事,琢器老闆對工人也很尊重的,夏天有泡茶、冬天有熱水洗臉,老闆要做好飯給工人吃,很尊重工人勞動。

鎮窯

鎮窯是蛋型瓷窯,明末清初景德鎮首創,全稱景德鎮窯,簡稱鎮窯。因歷史上景德鎮燒窯主要燃料是松木,故又稱柴窯。古窯中的鎮窯是一座清代實物,真實的再現了往昔景德鎮的歷史風貌。 清末景德鎮有一百多座鎮窯,而古窯中的鎮窯始建於清乾隆初年。該窯爐長十八米,體積近三百立方米,窯場佔地約八百平方米。其型制體量、結構比例、砌築材料和手工技法,代表了中國鎮窯夜色

傳統制瓷窯爐營造技藝的最高水平。鎮窯裏不同窯位溫度不一樣,可以同時燒造出高低溫幾十種不同類型的瓷器。曾爲清朝皇族和民間燒製出多批精美陶瓷。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因傳統坯源不足,該鎮窯窯爐縮小三分之一,最終因比例失調,幾次點火燒瓷均以失敗告終。爲在生產中有效保護古代鎮窯及傳統手工技藝,讓鎮窯營造技藝和燒成技藝傳承下去。20xx年十月十九日,景德鎮舉行清代鎮窯復燒儀式,收藏家馬未都點燃窯火。 這次鎮窯復燒,共燒大小瓷器近兩萬件,大部分是傳統制瓷老藝人和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完全採用傳統燒煉技術,不借助任何儀器,且使用傳統燃料。焙燒將耗鬆柴四十多噸,約燒三十個小時,然後冷卻一天一夜,即可開窯。今後清代鎮窯每年將燒煉兩次,讓爲數不多的把樁、馱坯、架表工藝傳承人通過傳幫帶,使古柴窯燒煉技藝後繼有人。

西區——景德鎮陶瓷民俗博物館

景德鎮陶瓷民俗博物館門樓

景德鎮陶瓷歷史博物館是以古建築爲中心的園林式博物館。館內有歷代陶瓷展、古窯羣、瓷碑長廊、天后宮、瓷器街、大夫第等景觀。館內環境幽雅、林木蔥鬱、湖水盪漾,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完美結合,館內設有世界獨有的瓷樂表演。其中包含以下文化景點:清園、瓷碑長廊、明閭、瓷樂坊。

篇二:洪巖仙境導遊詞

洪巖仙境,位於樂平市東北部,其自然風光奇特,人文歷史深厚,旅遊資源豐富,距瓷都景德鎮48公里,離中國第一畫裏鄉村婺源80公里,至三清山公只需2小時路程,距龍虎山120公里離廬山200公里。周邊旅遊資源豐富,且風格各異。

洪巖仙境風景區距景德鎮市區約50公里,距樂平市區38公里,毗鄰婺源、德興兩縣市,屬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江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省級森林公園和景德鎮市最佳十景之一。

境內擁有從多自然、生態、人文景觀,如鬼斧神工、堪稱溶洞四絕的“洪巖仙境”;丹桂飄香、怪石嶙峋,藤穿石、石抱樹的“石林峯谷”;建於明萬曆20xx年,終年水花飛濺的“鐵井飛泉”;雍正皇帝御賜“世德、流光”四字的“項家莊古祠堂”;更有“一門四進士,一相兩尚書”的洪公氣節和《容齋隨筆》的鉅獻,是集旅遊觀光、休閒養生、商務度假、愛國主義教育等功能爲一體的佳境。

洪巖仙境是一億多年前中生代形成的壺天灰岩溶洞,整個景區面積達4萬平方公里,洞室面積達10萬平方米,洞長20xx餘米。洞中石鐘乳遍佈上下,錯落有致,晶瑩絢麗,美不勝收,千姿百態,鬼斧神工。出生在這裏的南宋名臣洪皓(其二十八代世孫爲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遊後留下千古絕唱,“有此乾坤有此巖,誰知仙境在人間”的千古絕唱。

洞中有譽爲神州溶洞四絕的“九天飛瀑、震天雷、仙人田、水中天”。有38米高的擎天柱和金銀山、狀元拜塔、雲巖、五指山、丹鳳朝陽、龍門、金鐘寶塔、仙人獻指、繡花樓。有造型奇特、儀態逼真、惟妙惟肖的:人面獅、唐僧取經、觀音坐蓮、倒掛金龜、諸葛看後書、觀音送子、金雞報曉、托塔天王、南海觀音、姜太公釣魚、仙鷹、神龜、浴佛、珍珠泉、鳳凰池、水晶宮、水廉洞、瑤池、西海龍宮、蓮花池、萬里長城。

洪巖盡勝景,洞外妙境佳,這裏還有古人類居住生息遺址、南宋的洪皓學堂遺址、明代的鐵井飛泉、當代中美農業考古隊考古現場。還有140畝美麗如畫的石林,古色古香的松漠亭,引人入勝的南星巖、仙姑巖、神寶峯、獅哮峯、松漠峯、獨秀谷、珍珠岩。

位於溶洞山頂,是古生代地殼變動而形成,距今有3億多年,山上怪石嶙峋,奇花異草點綴其間,相依叢生,風光明媚。有桃花谷、松漠亭、達開峯、藤穿石、象鼻石、強盜牀、雙龍戲珠、騎虎難下、八戒戲嫦娥等景觀。景點的林濤如潮,林谷如雲,讓您猶如步入仙境般的身臨其境。千畝如詩如畫的石林中古樹名木遍佈,珍禽異獸出沒,野花遍地開,小鳥林中鳴,置身其中,如至夢幻中。以奇石、奇樹、奇藤、奇峯著稱。

奇石:造型奇特,維妙維肖,有形狀似白兔、鯨魚、山羊、山猴、、野豬、蛇、大象等動物,這裏石石皆景,景景不同。

奇樹:古樹盤踞、丹桂叢聚、翠竹搖拽,與奇石形成了緊緊摟抱的奇觀。

奇藤:千年古藤,環石纏繞,藤纏樹、樹纏藤,可真謂樹有情,木石結緣。

奇峯:青山幽谷,流水叮咚,這裏有強盜峯、松漠亭、獨秀谷、情人谷、幽情谷南星巖、仙姑巖、神寶峯、獅嘯峯、珍珠岩等。

攀上光明頂,極目遠眺,那蒼蒼茫茫的-,時隱時現的羣峯、風光明媚的田園風光盡收眼底。置身於此,如到了世外仙境之中,令您流連忘返。美食·住宿·購物

洪巖山莊,佔地面積40畝,位於景區之內。可吃飯、住宿、舉行各種商務會議。標準間300元左右一晚,餐飲場所可同時容納120人就餐。

篇三:景德鎮樂平古街古村導遊詞

(1)樂平市區老北街區

樂平市區老北街,這是一處在歷史上以商業爲主,集民居、民俗文化爲輔的歷史街區,範圍是南以翥山東路(原東大街)劃線,北至菖蒲塘至老-一段環城長壽路,西止洎陽北路(原北大街),東至爲民路,總面積約30公頃。該區內呈裏坊格局,規劃有序,縱向巷道主要有老北街、長沙巷、周家巷、富貴巷、萬壽宮等,橫向巷道主要有典當巷、柴巷口、成佳巷、菖蒲塘巷、花園巷等。其中以老北街保存得最爲完整,它全長580餘米,寬4米,原爲長方形花崗石地面,沿街兩面店鋪、民居、祠堂、廟宇、古井、水池、巷道、茶肆、作坊等建築鱗次櫛比,約70%以上是明清或民國時期的古建築。老北街始建於南朝,鼎盛於明清和民國時期。東晉太興三年(320xx年),處北街中段的安隱寺,時爲贛鄱大地兩座名寺之一,樂平“大寺上”也因此得名。南朝時,鄱陽王蕭恢在萬家寺建玉脂澤莊園,從而奠定老北街之基礎。唐朝中和三年(883年),樂平縣治由衆埠銅山港口遷到老北街所在地花靨鎮,北大街由此成爲縣城發展之原點,到了宋代老北街被髮展成鄉土特產、南北雜貨、煙花爆竹、竹炭木材等商品銷售主要街道,由於歷史上老北街有過多次火情,被樂平人戲稱爲“火龍街”,宋范仲淹任饒州知府經過樂平,令百姓集資挖井建池,蓄水防火,萬家池因此得名。同時在萬家池對面建郭西廟,以驅邪鎮火(清咸豐時被焚),郭西廟巷由此得名。明萬曆年間,萬家池改名範家池,並在井池東側建範家大祠堂,以紀念范仲淹,清代曾在祠堂內展陳范文程事蹟。有清一代老北街發展至鼎盛時,有近400餘店鋪,成樂平最爲繁榮的綜合商業街區,直至解放之初。由於城市的發展,原東、西、南街區的先後改造拓寬,鑑於老北街與南街不能對接,於是新建了一條新北街(現稱洎陽路),老北街便有幸成爲樂平市現今唯一保留下來最爲完整的一條古街。

在老北街區域中,尚有清代江氏典當行建築羣、周家、彭家大祠堂、荷園、-鄱湖警備司令部駐地、薛家塘、嘯月移、三都試館、老營盤、翥山書院,以及花園巷3號汪大綱、汪大綬舊居,富貴巷13號明初縣丞彭氏府宅等重要歷史文化遺產(跡)。

(2)樂平市區古城隍廟區

樂平古城隍廟區,這是一處以民俗文化爲主,集政治、民居、商業爲輔的歷史文化街區。範圍是北起東大街(現翥山東路),南至迎賓路,東至狀元巷,西到南大街(現洎陽南路),總面積約25公頃,該區內巷道分佈井井有條,縱向巷道有:狀元巷、栽培巷、福祿巷、財貴巷等。橫向巷道有:餘家祠巷、支祠巷、翥山嶺巷、小南門巷等。其中以城隍廟佔地最大。以“城隍廟側”巷而言,此巷東接小南門,西通何家臺和龍神廟,全長65米。幾乎佔到老城東南區大半土地。

樂平城隍廟,始建於唐中和年間,因其具有“壯一邑之保障,肅百姓之觀瞻”之功能,又具“默相人民輔佐治理者”之作用,故歷經宋、元、明、清“屢敝屢修”,建國後,廟已多有改建,今食品廠是其一隅。

在老城隍廟區域中,有儒學裏(文廟)、觀音閣(鳳遊書院)、古縣衙、五都試館、龍神井、龍王廟、馬王廟、馬氏、洪氏、餘氏宗祠,汪道誠府第、彭氏府第以及許還山、胡延齡等名人舊居,財貴巷還保留了一座古典煙花青樓。

(3)名口老街

名口老街,位於樂平市區東南向44公里的樂安河北岸,?晨謖蛘?府所在地。樂安河是古徽州進入饒州及鄱陽湖主要水路通道之一,名口鎮以下河道陡然變得深闊,上游的大宗木竹、山貨、下游的日用百貨都在這裏駁運集散,優越的地理位置使這裏成爲樂安河東入樂平的第一重鎮。唐天佑年(920xx年),許氏自河南遷此,現有1300戶,5500餘人。老街區有兩個中心,一是十字區,保留有南北雜貨、醫藥、染布、衙訟、造香、制牌、鍛鐵等20餘家老店鋪以及20餘幢老民宅。二是廣場區,這裏周邊也保存了一些祠堂、村塾堂、水塘等公衆場所。十字街區和廣場街區有7條縱向巷道連接河邊的7座古碼頭,碼頭臺階在60至80級不等,可想當年航運之繁榮。

村中現保存較好的古建築中,當屬兩座老祠堂和一座村塾堂,其中以“高陽祠”許氏大總祠著稱,該祠是明初洪武帝愛將許瑗大將軍建造,祠堂用材碩大,石、木、磚並用,氣勢宏偉,樓閣、庭院設計巧妙,斗拱、藻井裝飾考究,中堂屏壁後背仍保留着明洪武至清嘉慶許氏先祖的功賀匾文十餘幅,彌足珍貴。高陽祠總佔地1300平方米,爲庭院式建築,門口有兩口清塘,環境優雅。

(4)涌山老街

涌山老街位於樂平市區北向40公里,涌山鎮治所在地,唐代王氏從婺源武南遷入,現有800戶,3500餘人。老街枕山傍水,風光秀麗,北面雞公山有一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南面車溪河接婺源清流。這裏自古以來爲樂平、婺源、浮樑重要陸路通道 。

老街區縱橫三條,交叉中心聚集着商鋪、民宅、橋樑、驛道、祠堂、戲臺等建築遺存。如有明代崇禎年造的王氏宗祠昭穆堂,清初萬年戲臺,道光年間王母貞節石碑坊,道光年間王氏司馬府第等。其中昭穆堂戲臺是樂平現存古戲臺建造最早的戲臺。

(5)上老村

上老村位於樂平市區以東30公里的高家鎮官莊水旁。北宋中期,吳氏從安徽歙縣遷入,現有110戶,620餘人。村中現有明清古建不僅數量多,保存完整集中是其最大特點。

上老村古民居建築藝術品位甚高,如大總祠“瀛公祠”門樓,用磚木石組合構築,精緻典雅又氣勢非凡,是江南“四水歸堂”、也就是樂平民間俗稱“禾斛鬥” 式建築的典型代表。此外,村中的其它10餘座祠堂民宅,建築水平均堪稱上乘之作,到此考察的清華、同濟大學的專家教授們給予該村很高評價。

(6)下徐村

下徐村,位於距樂平市區西北20公里屬塔前鎮管轄,與景德鎮市及浮樑縣毗鄰。宋初,徐氏從南昌遷入,現有460戶,1700餘人。該村頭枕綿延蒼翠羣山,村前的溪河水清靈透亮,三座相望不遠的清早期三孔石橋,連接下徐村至魯丹街,直通景德鎮、浮樑。

村中現存明清古建築20餘座,其中以明初木構架功德“世科”牌坊與清中期復建的宋高宗賜建的“仁壽樓”最靚。“世科”牌坊和“仁壽樓”是以紀念該村北宋文進士武狀元駙馬徐衡所建。故有學者提名該村爲“江南皇家駙馬第一村”。

(7)段家村

段家村北距洪巖鎮5公里。明初,段氏從都昌遷入,現有340戶,1600餘人。這裏山清水秀,背枕歷居山,官莊水環村而過。是樂平、德興進入徽州的重要陸路。石板道綿延數裏,轍印深深,街鋪、民居、作坊、拱橋、碑刻遺存甚豐,可惜這條古驛道出村口的古橋頭原存的17座石碑坊先後坍塌或拆毀。

村中現保存較好的明清時期民居、店鋪有20餘幢,其中有一座建於明代的山牆式民宅特色鮮明,除滿堂鎦金外,其裝璜極其講究,在廳堂頂棚上,中置一口圓形藻井,兩邊又各置一方形藻井襯托,假樓對天井以採光,房內頂棚也以木構券拱裝飾。入其屋難見片瓦,雖歷數百年風雨,至今依然金壁輝煌。

(8)韓家村

韓家村從名口鎮沿樂安河西下5公里,村位於北岸丘上。韓氏從河南入徽再遷此處已有1120xx年曆史,現有550餘人。這裏自古以來物產豐饒,養殖業興盛,水運發達,古代村民多以販運生豬到徽州爲生計。村中現保存有祠堂、民宅、戲臺、水井、碼頭、巷道、商鋪、作坊等古蹟。村北有一高臺地是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文化遺址及漢墓羣。

保存較好的10餘幢民居建築中,有一座帶客館的府第住宅,木構門罩精美無比。而客館的抱廈頂棚,內置藻井數口,匠心別具。整座民居建築融饒、徽民間建築精華於一爐,令人歎爲觀止。韓家村的古戲臺更是精彩,其最大的特色是裝飾豪華、遍體施金,堪稱樂平晚清和民國初年戲臺的典型傑作。

(9)上河村

上河村位於雙田鎮田裏蔡家東北3.5公里平畈小溪兩側。現有400餘戶,20xx餘人。宋乾道年間,何氏由本地黃柏橋遷此建村,原有一老柳樹跨小溪成橋,人稱柳橋何家。因居何家段上方,又名上何。後傳爲上河。

上河村依山傍水,環境優雅。上河溪水由北而南穿村經年流淌,村子東側迄今仍保留着十餘幢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築。其中有老祠堂2座,老戲臺1座,帶天井的老民居也不下10座。20xx年12月1日,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築系副主任譚剛毅博士一行4人專程對該村作了一天的仔細考察,並對該村建築文化價值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10)耆德村

耆德村位於雙田鎮田裏蔡家偏北10公里山谷小盆地中。一條溪河橫跨村中。現有900餘戶,3600餘人。後唐時,餘氏從睦州遂安(今浙江遂安縣)遷此。至宋紹興時,村人餘童中進士,因繼以德高望重知天子,宋高宗封其裏曰耆德。明嘉靖年間進士餘火廣爲本村人。

耆德村不僅是樂平市古老村莊之一,也是樂平北鄉大村之一。村中現存明清古建築如民居、店鋪、祠堂、戲臺、街道、古橋、古樹、石馬、石羊等遺存30餘處,其中以明代餘火廣府宅爲最。該宅座落於村中央,三開三進側門院宅式,兩天井兩0,是典型的明代民居建築。構建堅固,裝修簡練。該村歷史上曾有5座戲臺,現只存3座。

(11)橫路村

橫路村位於雙田鎮,距樂平城區20公里,與田裏蔡家相距8公里。譜載葉氏在唐乾府六年(879年)從徽州歙縣梅林葉河村遷此立足,初名橫溪,後因處“饒徽通衢”道上,清康熙年間易名橫路。千餘年來,橫路一直爲葉姓一脈世居,現有1700餘戶,7200餘人,爲樂平市第二大村落。

村中裏坊道路縱橫交織,明清建築遺存甚豐,古民居、街鋪、祠堂、戲臺、石橋近40餘處,其中以葉氏總祠,一房、四房、九房分祠祠堂戲臺及一座萬年臺保存較好,可惜的是建於清乾隆年間的“漸晉軒”讀書樓與“饒娥廟”清咸豐時焚於戰亂。

(12)石潭村

石潭村在涌山鎮南偏東3公里架鼓山西麓涌山河畔。唐末,朱氏從安徽祁門遷此建村,村北石山下有一深潭,故得此名。據曾載,樂平朱氏大多以此村發出,如庫前、車溪、稍田等。

該村現存明清時期建築有10餘座,其中以一座明嘉靖二十八年按原制重造,清乾隆二十五年復修的單孔石拱橋保存最好。據置於橋頭石碑記,該橋建於宋元之際,是樂平婺源、浮樑必經之路。此外村中的一座“三興一成”的老祠堂戲臺也保存較爲完好。

(13)車溪村

車溪村位於涌山鎮東南4公里。它上承風光旖旎的翠平湖2公里,下接涌山舊石器洞穴遺址4.5公里。這裏山清水秀,土肥泉甘,明洪熙年間朱氏從附近庫前村遷此立村,現有200餘戶,1100餘人。

該村現存有明清時期建築遺存30餘處,其中當推敦本堂價值最大。敦本堂不僅規模宏大,平面功能複雜著稱,且戲臺也相當隆重精美、氣勢恢宏,當古饒徽二州經典祠堂戲臺之代表。此外,村中10餘幢民居天井式老屋、古道、店鋪及村邊的平板石橋、廊坊橋等建築均保存較好。

(14)石峽村

石峽村位於涌山鎮西南6公里石山北麓塢口。宋初,汪氏由婺源黃沙遷此建村,現有160餘戶,860餘人。該村地理環境優雅,綠樹相掩,溪水環繞。迄今村中仍保存10餘處古老建築,其中尤以一座清早期的祠堂最以爲突出,該祠堂的特徵一是門面採二層樓閣式,這在本縣僅此一例,二是建築面積逾20xx平方米,三是兩側圍牆作“懶龍伸腰”式長達50餘米長。此外,村中另一座老祠堂及老戲臺也保存得比較完整。

(15)戴村

戴村,位於距樂平市區49公里樂安河畔,屬名口鎮管轄,是樂平、德興兩縣交界處最大的自然村。這裏依山傍水,土地肥沃,素稱魚米之鄉。現有650餘戶,3300餘人。漢興平二年(195年),徙樂平縣治於戴村。宋祥符年間,戴氏自樂邑黃源遷居於此。明嘉靖進士、都察院御史戴儒,原華中工學院數學教授戴良謨皆爲戴村人。該村文物遺蹟甚豐,據清咸豐辛酉年《譙國戴氏宗譜、基址圖》描繪有城隍廟、京兆坊、鼓0、官倉等古縣治建築物,與今所剩殘跡相符。現今保存較好的有2座老祠堂與2座老戲臺及10餘幢天井式老民居。

(16)流芳村

流芳村,位於名口鎮西4公里樂安河南岸。現有2千餘戶,9千餘人,是樂平最大的一個自然村,也是華東最大的自然村之一。唐天佑年間,劉氏從弋陽新陂遷此立足,始稱劉坊,改名流芳,以示千古流芳之意。

該村巷道縱橫20餘條,其中縱向巷道有7條通向碼頭。現存古祠堂、民居、碼頭、店鋪、作坊、碑亭、戲臺等遺存計百餘處,其中文繼公祠堂、文宗公祠堂、362號祠堂、359號老宅保存較好。

(17)小坑村

小坑村位於縣城東北46公里山谷中,在洪巖鎮境內。現有200餘戶,1000餘人,唐末,胡氏從婺源清華街遷此建村。小坑原名清溪村,一條清溪從村中流過,河牀落差較大,至下端有一口清水滿盈的聚星池,據傳有千餘年曆史,清乾隆年間進士胡翹之爲本村人。

該村是婺源進入樂平的第一村,村中現有明清時期的建築頗豐,諸如有民居、祠堂、戲臺、官道、橋亭、店鋪、名樹、石碑、石獅等。其中有5座天井式民居保存得相當完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