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三坡導遊詞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4.22K
本文目錄野三坡導遊詞野三坡民族園度假村導遊詞野三坡白草畔景區導遊詞

尊敬的各位遊客朋友:

野三坡導遊詞3篇

大家好!非常歡迎各位來野三坡百里峽觀光遊覽,我是導遊員×××,這次旅遊將由我爲您提供導遊服務,衷心的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與配合,預祝大家旅途愉快,謝謝! 在進入景區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百里峽的基本情況: 這是一張百里峽全圖,三條紅色主線代表百里峽三條迂迴曲折形如鹿角的峽谷,即蠍子溝、海棠峪、十懸峽,總長105華里,故稱“百里峽”,在百里峽景區遊覽有以下幾條路線可供您選擇:

一、單程遊覽。三條峽谷都可以分別遊覽。

海棠峪是百里峽最具特色,也是景點最集中的地方,有老虎嘴、一線天、金線懸針、回首觀音、天橋、天梯(棧道)和索道,游完主要景點,需要時間一個半小時左右,往返路程12華里。

您若是以前來過百里峽,我便向您推薦我們正在開發的蠍子溝這條峽谷,往裏走600米就到龍潭映月景點,再往裏還有摩耳崖、鐵索崖、大青崖等景點,原始特色濃郁,突出了“野”的特色,正待開發。 十懸峽景點有抻牛湖,弧形懸崖構成的“不見天”、靈芝山“水簾洞”、令人費解的“怪峯”、擎天玉柱等景觀,到天梯棧道往返14華里。

二、小環遊覽。

主要是從海棠峪遊至天橋,爬上下2800級的環保天梯棧道到十懸峽,繞回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漢城堡,全程16.3華里,需4個小時左右。

三、大環遊覽。

大環遊覽路途較長,也是海棠峪和十懸峽這兩條峽谷連通。

主要路線是:從漢城堡出發遊海棠峪至天橋,然後爬棧道到天亭,沿山路上山,到達百里峽最高峯——望京坨。上山後沿二郎擔山,冬至開光洞等景點出十懸峽回到“漢城堡”,需要最少8個小時的時間,路爲40華里左右。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漢城堡,這是一座仿漢建築,它採用了擡樑式和穿鬥式的建築風格,是爲了拍攝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空城計”一齣戲所建的外景,現以成爲我們出入景區的顯著標志。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百里峽景區內,大家順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兩個山脊之間有一石人仙官,這就是進入百里峽景區的第一個景點“仙官指路”,它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這是由於岩層中發育多組裂隙(地質學上稱爲節理),經後期風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仙官指路”右邊的那條峽谷就是蠍子溝,因溝中遍生蠍子草而得名,蠍子草屬於蕁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當人畜觸碰其葉,就像蠍子蟄了一樣疼痛,但半個小時後疼痛便會自然消失了,溝內有龍潭映月、鐵索崖、摩耳崖等著名景點,令人望而生畏、歎爲觀止。

爲了節省您的體力和時間,我們爲您準備了環保電瓶車和雙人騎自行車,這段路程爲4華里,票價分別是:電瓶車5元/人,雙人騎自行車10元/輛。 在我們深入瞭解百里峽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野三坡:

野三坡位於河北省淶水縣境內,處於太行山與燕山交匯之處,總面積520平方公里,距北京市中心僅100公里,是距北京最近的一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因此,被北京市民形象的稱爲“北京的後花園”。

這裏交通非常便利,國道、省道縱橫交錯,南接112線、保野路,北連108、109國道,京原鐵路橫貫景區,兩座標準的中間站可方便遊人出入,形成了聯通北京、天津、太原、保形狀上看就像一隻倒立的牛犄角,故此得名“牛角峯”。山峯右側有一土路,順路攀巖,好像可以直接進入牛角尖兒似的,其實這裏是形似有門卻無門,我們是永遠鑽不過去的。 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海棠峪和十懸峽的交匯處,我們今天的遊覽路線是從海棠峪進入,穿過上下2800級的環保棧道,然後進入十懸峽遊覽,最後回到我們現在的位置。 這兒有一方形巨石,酷似和尚誦經時的木魚,故稱“木魚石”。當地百姓經常到這兒來敲石許願,據說是相當靈驗的,不信的話,您可以試一試,但是,大家一定要記住心誠則靈。 好了,我們前行兩步,轉過頭來看一下這邊的水溝旁,看到一種混身上下都長滿刺兒的植物,這種植物學名叫“牛迭肚”,由於它的果實形狀很像草莓,當地人稱它爲“野草莓”,果實可以制酒,汁可以用來入藥,起到補腎作用,含有豐富的sod,sod是超氧化物,岐化酶可抗衰老,莖皮可造紙,整株提取可烤膠。

這段峽谷爲百里峽之精華——海棠峪,全長35華里,此處翠壁兀立、叢巒萬仞,令人望而興嘆。奇險的“老虎嘴”,狹窄的“一線天”,維妙維肖的“回首觀音”,讓您切身領略到大自然的神韻。峽谷中生長着許多奇特的野生植物,如: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獨根獨莖、獨葉的獨根草,像一把綠色的小傘排列有序的從崖壁上伸展出來,即美化了環境,又爲峽谷內增添了很多氧氣,海棠峪最具特色的植物要數海棠花了,它紅梗綠葉,在每年仲夏時節盛開出粉紅色的小花。海棠花只能在特定的溫度和 環境,而且是沒有污染或污染極小的環境下才能生長,它不與桃李爭春,不與牡丹爭豔,當地上山的老鄉們如果渴了拔一把海棠花把紅梗放在嘴裏嚼一下,就會有一股酸甜可口的液體流進嘴裏,頓覺精神百倍,心曠神怡,即解了渴又添了精神。海棠花的確是一種高雅並帶有奉獻精神的植物。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生前就特別喜歡海棠。所以爲了我們的子孫後代將來有一個更舒適優美的生態環境,請大家不要隨意採摘花草,如果您喜歡儘可以在花前樹下留個影。因爲拿在手中的鮮花再也不能結果。拿在手中的枝條終會乾枯、花無籽、枝無根,對大自然來講是絕望和死亡,對我們人類無疑也是痛苦和婉惜。

“閆王鼻子”聽起來有些不寒而慄,它指的就是前邊這兩排臺階路,或許您根本不能想象哪裏像鼻子,其實它的原狀不是這樣的,它是由地表水沖刷的比較光滑的一塊與兩側巖壁緊緊相連的形似鼻子的巨石。因爲要想從這裏上去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當地人稱爲“閆王鼻子”。爲了方便遊人行走,所以就把這個“鼻子”給破壞掉了。雖然它在形態上不太像了,但在當地仍流傳着這樣一句話“閆王鼻子走一走,最少能活九十九”。咱們大家走過這個閆王鼻子都可以做個長壽老人,何樂而不爲呢?

在這條峽谷中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百里峽內居住着父女倆,女兒名叫海棠,他們以打柴爲生,相依爲命。一天,他們又到山上來打柴,只聽一陣咆哮聲過後,一隻猛虎向海棠女的父親撲去,海棠女爲了救助父親,與猛虎搏鬥起來。父親的呼救聲喚來了當地的鄉親們,衆人齊心協力打死了猛虎,可當時海棠女已是力斷氣絕,鄉親們懷着悲痛的心情把海棠女擡下了山,沿路灑滿了滴滴熱血……第二年的春天,灑過鮮血的路上開遍了粉紅色的鮮花。人們爲了紀念大義救父的海棠女,便把這種花叫做海棠花,從此這條峽谷也就取名海棠峪。

看,前邊這位美麗姑娘的塑像,就是剛纔我爲大家介紹的海棠姑娘,是山民們爲了紀念這位善良的姑娘而修建的。瞧,那隻百靈鳥落在她手上都不願離去。

站在這裏向上望去,有一弧形懸崖構成的圓洞,極像老虎張着的血盆大口,有詩云“京畿勝景在三坡,三坡魅力數苟各。幽峽三道藏絕景,虎嘴天橋一銀河”。詩中所指虎嘴便是這裏。您瞧老虎已被眼前美景所陶醉,口水都不知不覺的流了出來,進入虎嘴您便會充分領會百里峽雄險的特點了。

通過老虎嘴的路有兩條,左邊是一條臺階路,上了八十三級臺階還需鑽過一條30來米的隧道到達老虎嘴中,右邊這條路相對來說比較驚險刺激,有兩處比較陡,我們可以順着這些古藤攀巖而上,兩條路殊途同歸在老虎嘴中匯合。 好了,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體驗一下虎口拔牙的感覺吧!到達虎口之中第一感覺就是涼氣逼人,這就是峽谷中每年夏季最涼快的一個地方,溫度保持在17℃左右。在狹窄陡峭的巖壁兩側出現了犬牙交錯的側洞,在地質學上稱爲“雙曲凹槽”,這一奇特景觀國內罕見。一個個陡坎,一排排側洞,擡頭仰望兩側巖壁合成一條窄線,僅見藍天一線。這是距今70萬年以來新構造運動多次擡升及間歇性洪水渦流多次側向侵蝕的結果。當嶂谷擡升較快時,流水沿構造裂隙迅速下切,形成懸壁和陡坎,當嶂谷相對穩定時流水就向側方向侵蝕,尤其是渦流的掏蝕作用,使巖壁上出現了側向凹坑,這樣擡升和穩定交替進行,就在巖壁上出現了這種奇、險的犬牙交錯的側洞。

虎口脫險後,繼續前行,前邊就是海棠峪裏最大的一道瀑布,站在這裏空氣清新,氣候涼爽,使人心曠神怡,稱“爽心瀑”。

一路上我們聆聽着清脆的鳥語,潺潺的水聲,清風拂面,讓人感覺如身在“世外桃源”一般。

百里峽可以稱得上是“百里一線天”,只不過寬窄程度不同罷了,最寬可達十幾米,最窄只不過0.83米,這裏懸崖峭壁,雄險驚心,窄澗幽谷,天光一線,真有一種“雙崖依天立,萬仞從地劈”的意境,如此狹窄的嶂谷是怎樣形成的呢?這主要是由於岩層中發育了宏大的垂直的構造裂隙(節理)經物理風化,岩層就順着這些節理垮塌,間歇性洪水沖刷谷底及侵蝕兩壁,使垂直地面的裂隙不斷擴張形成十分狹窄的嶂谷,“一線天”就是嶂谷形成的初期階段。

山體上這一突出的形如蟒蛇的巨石,便是隧石,由於此石含有大量sio2,故硬度較強,等同於石英,一般不易風化。而白雲岩硬度爲3,極易風化,所以我們看到的隧石一般比白雲岩突出。

前面這座山體之間有一條垂直的裂隙,好似一條線,下面有一圓孔,好比是一枚針的針眼,再往下看就是針的主體。一條線倒懸着一枚針,因爲每年夏至時節正午時分,太陽直射下來,形成一條金線,故稱“金線懸針”。這裏由於嶂谷中南北方向的裂隙,原來是沿着嶂谷延伸的,當嶂谷突然轉變時,原有的裂隙繼續向南延伸,因此在巖壁上就留下了這樣的一條大而垂直的裂隙。

野三坡自1986年正式接待遊人至今,已經取得了不少榮譽和桂冠,但這一切都是與縣委政府支持,員工的辛勤努力分不開的。

XX年春,我們在縣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實施了“野三坡旅遊二次創業”,修通了保野公路,對野三坡大街進行了改造。同時,在百里峽進行了“升級晉檔”工程。對景區進行了深度開發,開通了大小環線,修通了二千八百米的卵石甬路,改變了以前“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的路況。同時建成了上下2800級的天梯棧道,這是一條用木板修建的環保棧道,既開發了山頂遊覽,又解決了以往遊客來百里峽走回頭路的問題,同時在棧道臺階上寫下了歷史紀年,增加了百里峽景區的文化內涵,對景區內衛生我們更是下大力度治理,更換了免沖廁所,而且每個進入景區的員工都是環衛員,領導幹部帶頭揀垃圾,致使部分遊客在我們的帶動下也主動揀垃圾,這一切都爲我們aaaa和列爲生態示範區奠定了基礎。

在“sars”蔓延期間,我們一面下大力度防治,一面着手景區建設,您腳下這些圓盤和潺潺流水的水渠,都是我們精心設計的,爲了達到製作精細,我們用手和水泥把指甲蓋大小的石子鑲在上面,作出精美的圖案,致使在“sars”過後,我們的景區不僅乾淨衛生,而且還有小溪水潺潺流過,爲遊客創造了一個更加舒適優美的生態環境。

走到這裏,我們大家可以回頭看一下,在側山壁上有一尊“觀音”石雕,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這完全是大自然的傑作。主要是由於岩層中發育了多組垂直裂隙,垮塌後形成巖柱,在經球狀風化和物理風化形成觀音的頭和脖子,因爲走到這裏我們必須回頭才能一睹觀音的芳容,故成“回首觀音”,在這裏我們可以雙手合十虔誠的拜一拜觀音。

“回首拜觀音,萬事皆順心。上山飲虎泉,益壽又延年。”拜完觀音大家可隨我到上邊平臺來看一下這兩眼泉水。傳說這裏是山上老虎來飲水的地方,所以叫它“虎泉”。此泉實爲裂隙泉,岩層中發育了許多裂隙,裂隙水便向下匯聚,遇到下面的不透水岩層阻擋水就不會在滲透下去,便彙集到這裏形成了“虎泉”。這的泉水冬季不結冰,夏季清爽怡人。會有許多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如:鋅、錫、釒 、鐵等。但山水一般情況下較硬,大家飲用時一定要注意,稍稍品嚐一下就可以了。

好了,現在大家在這裏稍作休息,有興趣的話,您可在巖壁上仔細觀察一下,看看可以發現什麼?

首先,我們發現了呈波浪狀的“藻疊層石”這是10億年前海里生長的一種單細胞植物----藍綠藻,因爲在生長時在呈席子狀生長,並且它自身分泌一種粘液,粘在海里的沉積物,植物要進行光合作用,就用力向上頂,如此反覆進行經過壓實固結就形成了“藻疊層石”你看它明暗相間,一般情況下,暗的是藻類,淺的是沉積物,所以說這不完全是生物化石,而是一種生物---------沉積構造。

站在老虎泉旁邊。擡頭仰望,頂面上還有“波浪”。

休息片刻後,我們一起去拜佛,現在我們來看一下這種植物,這是一種檀木,屬榆科落葉喬木,因檀木主要以黃檀、青檀、白檀和紫檀,咱們這裏大部分屬黃檀和青檀,木質比較堅硬,樹幹可以做柺杖、杆麪杖等。樹根可以做根雕,是重點野生纖維植物,莖皮纖維含量58.67%是製造宣紙的重要材料,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說着就來到了佛緣聖地,裏邊供奉的是釋伽摩尼-----如來佛祖,大家既然來到了這裏,就說明與佛有緣,儘可以在裏邊燒香拜佛。

在這裏還坐落着一座天然形成的石拱橋,-------天成橋。橋長10米,寬2米,厚1.5米,橋孔高11米,橋墩爲6500萬年前生成的岩漿岩,橋樑是10億年前形成的沉積岩。這是在白雲岩生成以後6500萬-----1萬年以來,岩漿順着白雲岩的層理侵入進來,冷凝後形成,由於燧石條帶白雲岩中產生多組方向裂隙,大約距今70萬年左右,地殼擡升,經物理風化,沿節理面岩層,層層剝落,又經流水沖刷侵蝕而形成了天生橋,當地有一民俗:青年男女在訂婚以前來此預測婚姻。程序是這樣的:分男左女右,同

時站在橋的兩端,而後同時邁出同一條腿,用同樣的步伐在橋中央相會,說明這段姻緣是非常幸福美滿的,反之則要分手,但是爲了安全起見,這一民俗早已移至橋下,我們當中有情侶的話不妨試試,也體驗一下“鵲橋”相會的感覺。

走出佛緣聖地,繞道前行,便到了“五子登科”景點,此景爲五個高低不同形狀相仿的石柱組成,《三經》中記載“竇燕山,得五子,名俱揚”即爲“五子登科”,在這則表現了三坡人民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出人頭第,揚名天下”的願望,這是由於距今10億年前形成的霧迷山組燧石條帶白雲岩中發育了多組垂直宏大的“x”形節理,因受風化作用,順節理裂隙,不斷剝落形成了石柱等“似峯叢”地貌,大家還可以看到腳下的黃土,這是比嶂谷形成稍早的坡積黃土積物,是70萬年前形成的。

跨過這座小石橋,前面巖壁上出現了盤迴曲折的複雜的“揉皺”,地質學上稱“旋卷層理”這是在濱海環境中受岩層沒有完全固結時風浪作用,使紋層扭曲而產生的。

呈現在眼前的這條用鋼架和木製踏板而建的臺階路,便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環保天梯棧道,這條棧道全長1200米,上下臺階2800級,相對高度270米,上面記載了從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至公元后XX年天梯建成,共計2842年的歷史長河,登棧道即可以鍛鍊身體,

挑戰意志,又增長了知識,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挑戰百里峽。

棧道兩旁植被相當茂盛,而且大家可以看到爲了保護好生態環境,我們在修建棧道時,沒有破壞一點兒植被和山皮。

剛上棧道時,您不要急於前行,可以俯身聞一聞這種植物的味道,這種植物和臭椿樹的味道差不多,叫接骨木,當地百姓叫它“康伯伯”屬忍冬科,分佈於我國東北、華北各地,野生於向陽山坡,可治療跌打損傷,瑞典植被學家林奈曾說:“假如將接骨木的葉子放入穀倉內,就可以驅鼠,這種植物的揮發性物質,對鼠類有劇毒,鼠聞味就逃。

剛纔有朋友問道,這棵植物是不是桃樹?對了,這就是桃樹,但是叫山桃,屬薔薇科,落葉喬木,高可達10米,每年3----4月份,山坡上開滿粉紅色桃花,爲山區的春天增色不少,7月結果,果實可食用,可釀酒,做果脯,種子可以穿成紀念品,主要供製肥皂及做潤滑油,也可摻製成油漆用。

有道是無限風光在險峯,朋友們,努力吧,只要您肯向上攀登,就一定能戰勝眼前這一點兒困難登上勝利的頂峯。

“百里峽,我贏了!”朋友,站在這裏您可以盡情歡呼,因爲您又一次戰勝了自我,達到了頂峯。“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感覺猶然而生,您可以在這裏拍照,也可以到上邊涼亭上休息。 休息片刻,我們沿棧道下山,下山臺階較陡,我們要注意安全,或許大家已經注意到了,剛纔我們在峽谷了高喊的時候,回聲很小,這主要是因爲山壁曲折不平,而且這裏植被比較茂盛,所以聲音就被吸走了,我們也就聽不到回聲了。

這裏的植被被覆蓋率達到了90%以上,主要有92科395種,其中不乏一些中藥,如:柴胡、沙蔘、丹蔘、黃櫨、玉竹、穿山龍,益母草等數十種

勝利是永遠屬於強者的,現在我們就征服了棧道進入了十懸峽,此溝全長45華里,由數十個造型各異的懸崖組成而得名。峽谷內的“抻牛湖”瀑布、靈芝山“水簾洞”、弧形懸崖構成的“不見天”、令人費解的“怪峯”、高聳入雲的“擎天柱”映入您的眼簾,使您目不暇接加入童話世界。

走到這裏您可以留意一下路邊的岩石,這些岩石不再具有燧石條帶的白雲岩,而是距今6500萬年以前,地殼深部灼熱、熔融的岩漿向上涌動,在距離地表比較淺的地方冷卻、凝固後形成的“閃長玢岩”。主要成份爲角閃石和斜長石。

這裏有一高高聳立、險竣壯觀的石柱,因其高聳入雲故稱“擎天玉柱”,也叫“玉柱擎天”喻意爲撐起一片天空之意。這是在10億年前,形成的燧石條帶白雲岩中發育多組直立裂隙,經後期風化作用,石柱周圍的石塊垮落下來,就留下了現在我們看到的高高聳立的石柱。 擡頭仰望,前方有一片狀山峯,形似一中年婦女懷抱一小孩相互親暱、愛撫的樣子,故稱“母子峯”,等到我們轉過山頭去再看,就只剩下了一個峯頂,所以此山峯叫“怪峯”,“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在這裏也得到了充分體現,在這兒形成怪峯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岩層中發育多組裂隙,經後期長時間的差異風化而形成的不同形態。 我們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最想了解的應是當地的民風,那麼在這裏我首先就從當地的吃風給大家談起,三坡人民講究粗糧細做,如:蒸糖糕、炸油香、瓜條粥、壓合烙等等,這些飯菜都可稱得上是香甜可口,不信的話,您可以去嚐嚐,同時若是正式酒宴,不但飯菜花樣多,而且講究“雙上”以表示豐盛,主食先是饅頭、後米飯,最後是水餃。

然後我再給您說說這裏的穿戴:古時,三坡人民裝束與境外不同,婦女頭髮前面蓬起,後面用紅頭繩紮起,形若彎弓,扁簪長八寸,長簪銀質,附有“五毒”花,即:蛇蠍、蜘蛛、蜈蚣、蟾蜍、壁虎。耳環重八錢,冬季上衣領,內穿紅襖、扎紅腰帶,考其來歷皆系明代遺風,當然這些都是古時裝束,現在與您我已經沒什麼差別了。

最後我要說的是這裏的婚喪嫁娶:舊時,這裏包辦婚姻特別嚴重,訂婚前男方須由媒人領到女方家“下酒瓶”既帶三斤酒、三斤肉、三斤面到女方家,收下則表示同意,反之則不成,迎娶時無花轎和鼓手,以騾馬代之、新娘蒙蓋頭,出家門時須嚎啕大哭,以表離鄉之情,一般不與境外人通婚,在喪祭時,不是躺在牀上而是置椅於炕上,子女扶坐之,死後親屬燒紙 哭,報五道廟,出殯時婦女須抓破臉血淚俱下,以表哀痛之情。 野三坡的民族風情,就簡單向大家介紹到這兒,現在我們所處的景點是由兩弧形懸崖構成的“不見天”。這裏嶂谷延伸方向呈“之”形和鋸齒壯,在巖壁上仰望,就看不到天空,這種鋸齒嶂谷是由於岩層中有兩組近垂直的“x”型裂隙。溝谷沿“x”型節理裂開,又經風化作用、崩塌、水流沖蝕,節理就不斷擴張形成嶂谷。“不見天”可以說也是嶂谷形成的初期,且兩壁保存有鋸齒狀的原始狀態。沒有達到完全直立的地步。

在左側山壁上可以看到兩條南北方向平行排列的垂直裂隙(構造節理),在兩條節理之間,是一些破碎坍塌的大小石塊,如果有強大的流水將這些石塊沖走,就又形成了兩壁直上直下的新嶂谷。

現在我們腳下踩的這是一山體露頭,仔細觀察它屬於“竹葉狀白雲岩”,這是在10億年前的濱海環境下,剛生成的白雲岩,還未完全固結,就受到了較大的海浪衝擊,白雲岩被打碎,然後又被海水中的白雲質沉積物膠結起來,形成了類似竹葉狀的礫岩片,呈不定向排列,地質學上稱爲“竹葉狀白雲岩”。

遠遠地我們就聽到了水聲,這水聲就是從水簾洞傳出來的。泉水順着洞口流出來,形成一道水簾,所以此洞稱爲“水簾洞”,岩石中發育多組構造裂隙控制了山洞的形成。

聽到“水簾洞”這個名,您便會自然的想到“花果山”,不過咱這裏的山不叫“花果山”而叫“靈芝山”,因此山盛產烏靈脂而得名,鑽過這條長達132米的“水簾洞”就可到達百里峽又一側門——靈芝山票口,且有纜車和滑索直通景區外公路。 這裏的瀑布柔美輕盈,如月籠輕紗,又象潔白無暇的垂簾,瀑布落下的地方成爲一清潭,水花飛濺,水聲潺潺,像一幅十分優美的山水畫,這個景點就是“疊瀑洞天”,由於岩層產狀近乎水平。其中又發育了多組垂直裂隙,同時受風化作用的影響,巖性的差異,沿垂直節理與層面剝落,在流水的長期作用下形成階梯狀陡坎,每當雨季,流水沿陡坎形成“跌巖爲瀑,流連爲潭”的景觀。

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個巨大石甕,叫“抻牛湖”,直徑30m,高20m,落差15m,爲什麼叫它“抻牛湖”呢?相傳有一年,三坡天降大旱,拒馬斷流,只有抻牛湖有水,但一頭野牛精霸佔了這個地方,不讓這裏的人民到這裏喝水,民怨沸騰,玉皇大帝知道這件事後便派一條長鬚鮎魚精下凡,偷偷地潛入水底,等野牛精到此喝水之際,用兩根長鬚抻住牛角,把它拽進湖裏淹死了,於是這個湖就叫“抻牛湖”了,抻牛是假的,但它獨特的造型卻是真實存在的,這主要是在上百萬年前後,山間流水的長期沖刷、侵蝕以及渦流的掏蝕作用而形成的。 好了,走過了連心橋就回到了三叉路口,小循環的遊覽就到此結束了,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與幫助,真誠的希望您對我們的景區以及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以便於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改進。朋友們,我期待着我們再次相遇百里峽,再見!

野三坡民族園度假村導遊詞野三坡導遊詞(2) | 返回目錄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非常歡迎大家來到野三坡民族園度假村遊覽。我是民族園區內的導遊員XXX,今天由我來爲大家做導遊服務,希望我的導遊能給大家帶來一份好的心情,並預祝大家玩得開心,愉快。

首先,我把野三坡給大家做個簡要介紹:

野三坡地處河北省淶水縣境內,總面積600平方公里,距北京中心僅120餘公里,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被首都市民形象地稱爲“北京的後花園”。這裏不僅風光秀麗,而且交通條件也非常便利。京原鐵路在野三坡有三座中間站,分別是野三坡站、苟各莊站和福山口站。其中前兩站分別位於拒馬河和百里峽的兩個重點景區。108國道及省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東可至北京、天津;南可到保定、石家莊;西可去太原;北可去門頭溝、張家口和呼和浩特等。所以說野三坡是太行山北段的重要交通樞紐,可謂是“條條大路通三坡”。

野三坡自古就有“世外桃園”之稱,那“三坡”之名是怎麼來的呢?原來這裏的地勢由南向北逐漸增高,分爲上、中、下三坡,上坡和下坡的氣候相差半月有餘,山下的核桃已結果,山上的核桃樹纔開花,可見三坡之名是由地勢變化,氣候不同而產生的。那麼“野”是怎麼回事呢?據《涿洲志》載,明初燕王朱棣興師掃北行至野三坡境內的奴才嶺時,見一隻松鼠在那裏捧食松果,燕王以爲在對他拱手施禮,就對左右曰:“獸且如此,況人民乎!”於頒恩詔免除丁糧。三坡人民也免除了一場災難。“松鼠討封”的故事至今在三坡廣爲流傳。時至清兵入關推翻明朝後,清政府對三坡地區實行重賦,不許三坡人民加入科舉考試的行列,還經常騷擾三坡人民。三坡人民就組織了家道殷實,素孚衆望的“老人官”來管理坡內的一切事務。這也許就是有記載的中國最早的民主選舉制度。後來康熙皇帝上五臺山尋父路經三坡,三坡人民奮力抵抗。康熙皇帝稱三坡人民爲“窮山惡水,野夫刁民”強給三坡人民加個“野”,這就是野三坡的來歷。

野三坡由七大風景區組成,分別是百里峽自然風景遊覽區、佛洞塔奇泉怪洞遊覽區、龍門峽長城文物保護區、金華山尋奇狩獵遊覽區、百草畔原始森林開發區、拒馬河避暑療養遊樂區以及新開發的三皇山景區。在這七大景區內分佈着數百個風景點,是山水泉洞、林木花草、鳥獸魚蟲、文物名勝無所不包、無所不奇的綜合性自然美整體。

現在請大家隨着我由前寨門去民族園內瞭解一下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民族文化。民族園的前身是野三坡度假村。於1986年對外開放接待遊客。爲落實全國政協22位少數民族委員關於在北京周邊興建56個少數民族村寨的提案。於1992年在度假村建成了北方地區最大的少數民族村寨—苗寨。1995年又進行升級改造,形成了吃、住、行、遊、購、娛於一體的少數民族文化村寨。爲了豐富民族文化,今年春天,旅遊集團公司又改建了侗寨、摩梭寨,並新建了傈僳寨、獨龍寨、愛伲寨,組成六個少數民族村寨,形成“民族園”。

前面這個木質牌樓式建築便是苗族“寨門”了。說起苗族,它是一個具有歷史悠久的跨境民族,主要分佈在數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國是苗族的發祥地,其悠久的歷史造就了該民族獨具特色的建築、飲食、服裝、文化藝術。.請大家繼續看一下這個寨門,雖叫寨門卻無門板,不能關閉,在真正的苗鄉,有時用兩棵翠竹的頂端擰在一起來作爲“寨門”。在苗族同胞看來寨門的防衛作用是信念上的,不在乎它的實際安全功能,只是用來作爲寨子內外的一種標誌而已。寨門是苗族同胞們迎來送往賓客的公共場所,遇到賓客進寨,男女老少便羣集在門外設置攔路酒,而兩側的苗家的姑娘小夥們一邊吹着蘆笙,一邊唱着攔路歌,一邊跳着歡快的舞蹈,隆重地爲賓客舉行歡迎儀式,表現了苗族同胞的熱情好客。

寨前坡後的這些鬱鬱蔥蔥的樹木是保寨樹,它象徵着苗族同胞的生生不息,深受着苗族同胞的垂青。在苗族同胞的心目中,不管是人工種植的還是天然生成的,只要被視爲能使其風調雨順、寨泰民安的“保寨樹”一概不能砍伐,甚至枯枝敗葉都不能帶回家燒,如果哪家淘氣的孩子,不小心折了一棵,母親便會帶上孩子來到這棵樹前焚香禱告,祈求老天的饒恕。苗族同胞如此敬重樹木,可能是經歷了濫砍亂伐,生態平衡被破壞而造成災難的過程,他們不懂得環境保護的科學道理便以樹木有靈作解釋了。

大家看到的這些吊腳樓便是苗族同胞的民居了。度假村苗居是根據貴州苗居修建成的,它的吊腳樓的基本特點是樓角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造成一種高低錯落,虛實相同的藝術效果,而民居的建築特點是在二樓寬敞明亮的走廊上設置的這種“美人靠”,美人靠是苗族姑娘做針線活和梳妝打扮的地方,據說在“美人靠”上靠一靠會越來越年輕漂亮,您不防也來試試看,看是否真的越靠越漂亮呢?

苗族的服裝多爲自紡、自織、自染、自繡的,款式多過一百餘種,頭飾以銀飾爲主。每到演出時間,苗家姑娘會身着盛裝出場,重點推出“上刀梯”、“下火海”等扣人心絃的精彩節目。

現在映入我們眼簾的是苗侗茶園,到了這裏您可以品嚐到來自苗鄉侗寨獨特的苦丁茶。苦丁茶是一種生長在我國雲貴高原的喬木,樹高七、八米,枝葉茂盛。用它的葉子加工成茶,其味道相當獨特。泡出來的茶色淡黃、柔和,品其味道不但有咖啡的苦香,又有薄荷的清涼,且有甘草的香甜,若在炎炎夏日品上一道苦丁茶,會使您頓感全身涼爽、精神百倍,品其茶,思其道。一杯苦丁茶,卻蘊含着人生大道理——先苦後甜,真是其味無窮。

品完了苦丁茶再帶您到侗族民居展廳···

侗族主要分佈在貴州、湖南和廣西三省交界區,人口共28萬,語言屬漢藏語系布水語支。他們的村寨沿口而建,依山傍水而居,居住的是木板吊腳樓,建築上最具代表的是鼓樓和風雨橋。侗族又分爲南侗和北侗兩大方言區和文化區,侗族的文化藝術主要以南侗爲主。是一個民俗衆多的古老民族,禮儀習俗更是形形色色,這裏的人個個能歌善舞,熱情好客,人們稱讚她們爲“詩人的故鄉”、“歌的海洋”。侗族的文化更是豐富多彩、色彩斑斕,服裝款式別具一格,樂器造型獨特,聲音奇異。最擅長的樂器是牛腳琴,琵琶和蘆笙。舞蹈古樸而豪放,最典型的是多耶舞。侗族多耶舞是團結友愛的意思,也是侗族地區傳統節目必須舉行的集體性舞蹈,由一個人領唱,姑娘、小夥兒身着盛裝,在月光下的篝火旁手牽手同歌共舞,老人小孩和賓朋也隨後加入,優美的歌曲伴着輕柔的舞姿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侗族的板鞋舞幽默風趣,等表演時大家可以去積極參與。另外,還有節奏明快竹杆舞,在侗族的原始部落中,人們常以竹棍爲武器,驅趕牲畜。每當狩獵勝利歸來,人們常以竹杆棍棒相互敲打,以之歡慶,無意中發現敲打時,能發生清脆的響聲,於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加工整理,發展成了今天的侗族竹杆舞。侗族的節日特別多,最大、最熱鬧的節日主要是正月十五的歌堂令。二月十八的山歌令,三月三的花炮節,六月的糉粑節以及九月九的蘆笙節等。今年的民族園要在九月九舉辦此節,請各位有興趣的前來參加。而侗族的風俗場面最大的恐怕要數接親了。男方在接親時必須以歌贏得對方,否則以酒相罰,喝酒時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侗族小姑娘邊唱歌邊揪對方的耳朵把酒喝下以示尊重客人,好比咱們見了客人面首先要握手一樣。在接親途中如遇到橋,新郎必須背新娘過橋,途中不許休息、不許摔下橋,否則婚姻不成。到男方家後,拜天地交換接親之物,然後新娘當日返回孃家,住3個月後再被接回纔算正式結束,男女雙方纔能生活在一起。

前面是摩梭寨,摩梭人屬於納西族的一個支系,主要居住在金沙江東部的雲南省寧蒗縣以及四川鹽源,木裏等縣,人口約四萬餘人。摩梭人喜歡依山而居,房屋是用木材壘蓋起來的,當地稱“木楞房”。摩梭人的傳統節日有春節、端午節、朝山節、祭祖節等。其中以春節、朝山節最爲隆重。朝山節是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日,永寧的摩梭人都要舉行朝拜格姆山的活動,這叫轉女神山。傳說在遠古以前,永寧村有一位美麗漂亮的姑娘叫格姆,她不僅有出衆的容貌,還能吹奏悅耳的竹笛,她的美名遠揚,九村十八寨的小夥子們都慕名前來向她求婚,不料天上的一位男神看中了她,便用一陣旋風將格姆捲上了天。整個寨子裏的人都傾寨而出齊聲呼叫追趕,男神在慌亂中失了手,格姆則重重地摔在地上,她死了之後,身體化成了一座山,靈魂卻變成了一個女神。常常騎着一匹白馬,巡遊在永寧上空,主管着當地摩梭婦女的生育和疾病,並能保佑當地人畜繁衍,穀物豐產,風調雨順。大家爲了紀念格姆,於是每年的農曆七月二十五日都要舉行盛大的朝山活動,今年我們也將增設這個節日,歡迎大家來參予我們的活動。摩梭人在13歲以前,不論男女都穿長衫,少男剃光頭,少女留小辮,直到13歲時,家人要爲之舉行成年禮,女孩叫“穿裙禮”男孩叫“穿褲禮”。成年禮在農曆正月七年級清晨舉行,舉行成年禮後,便開始改變服飾。

摩梭人的婚姻與家庭習俗非常與衆不同,現行的婚姻形態主要是阿夏異居婚。“阿夏”是摩梭語,意爲親密的伴侶。所謂“阿夏”異居婚就是男不娶妻,女不嫁人,男女雙方各居母家,男子只是夜晚到女阿夏家居住,清晨返回母親家裏參加生產、勞動,這叫“走婚”。阿夏異居婚子女,屬女方家庭成員,姓氏隨母,由女方家共同承擔撫養義務,生父與子女不在一個家庭生活,男方沒有法定的撫養子女的義務。男女雙方一生可結交多個阿夏,但不可同時結交兩個,只有跟一個終止了阿夏關係後,才能結交另一個。男女雙方建立阿夏關係完全以情愛作基礎,不受家庭,地位的影響,所以從未發生過情殺、自殺,更不會牽涉到家庭和社會的紛爭。另一咱婚姻形態是阿夏同居婚,這種婚姻形態是在阿夏異居婚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男女雙方不再各居母家,而是同居一家,或者男到女家,或者女到男家,共同生產,養育子女。這種婚姻是在男女雙方經過長期異居走婚,感情較爲牢靠,且年紀已近中年後組合的。除了上述的兩種婚姻形式外,還有一部分人實行一夫一妻制。

摩梭人的家族多屬母系大家庭,一般都在一二十人左右。在家族飲食上,不論男女老幼都是平等的,他們以大米、玉米爲主食,分菜時先敬長輩,後給晚輩,以示禮貌。摩梭人能歌善舞,較爲流行的是“甲磋舞”俗稱“打跳”,“甲”爲美好之意,“磋”爲跳舞的意思,即爲美好時辰而舞蹈,“打跳”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男女老少均可參加。舊時“打跳”據傳說有72種,可惜相傳至今只有13個調了。

出了摩梭寨,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樓是愛伲保健樓,愛伲人是哈尼族的一個支系,在西雙版納分佈很廣,她們的房子主要居住在半山坡上。在愛伲保健樓上,愛伲小姑娘會用她們祖傳的“捏手背法”爲旅途勞累的客人消除疲勞。捏手捏背是每個愛伲小姑娘長到十歲以後,請教長輩傳授得來的,這也是尊重老人的一種美德。成年以後的愛伲小姑娘的“捏手捏背”也是生產勞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活動,它可以使人解除疲勞,增強體質,活血養顏。我建議未婚的男士一定要娶一位溫柔嫺慧的愛伲姑娘來做您的新娘。另外,勤勞樸實的愛伲人總是赤腳上山勞動(愛伲習俗),但他們都擁有健康的體質,爲什麼呢?原來愛伲人有一種神奇的中草藥足療法,從醫學角度分析,足是判斷一個人衰老程度的標誌,運用西雙版納特有的薑黃、防蜂、穿心蓮、金銀花等數十種名貴草藥足療可起到活血化淤、消炎止痛、消除疲勞、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氣血通暢,從而延緩衰老的功效。休閒之餘,勸您不防上去泡泡腳,感受一下雲南中草藥其獨特的中醫療效。

愛伲人不僅善良、熱情而且好客,不管誰家來了客人,進門先要幹三碗酒,酒是愛伲人的生命,上至老人,下至兒童,對酒都情有獨鍾。他們的酒都是自制的玉米酒,香而烈,酒精度相當於白酒的50度。愛伲人的生活習俗是富有詩意的,婚姻習俗又是愛伲人歷史文化遺產的一部分,這裏的青年男女享有充分的社會自由,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並且嚴禁近親通婚。“搶親”和“大嫂當家”是愛伲人婚戀習俗的主要表現形式。這裏的“搶親”不是真搶,只是一種形式和風俗。通過種種形式的接觸和交往,彼此情投意合,男方就備彩禮到女方家求婚,女方父母故意提出異國異議,由此引起搶親,在此事前雙方父母經過密謀策劃,在約定的時間和路口小夥子帶領村寨的男青年一擁而出,挾持姑娘,把姑娘搶走後的第二天再次去女家說親,女方父母見生米煮成熟飯,不宜再幹涉,只得表示同意,正式舉行婚禮。“大嫂當家”是氏族大家庭的生產由父親和大兒子管理,生活由母親和大兒媳管理.實際上大兒媳在大家庭中負擔最重,因爲婆婆年紀大了,全家人吃、穿、用全由大兒媳管理,起到了婆婆的作用。愛伲人的家族,實際上是大嫂當家。

在服飾上愛伲人喜歡用自己染織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未婚的女孩兒極愛打扮,衣服上經常鑲着許許多多圓形和扁形的銀飾品,這種服飾一直保持到壯年。進入晚年後衣服和帽子上的圓形和扁形的銀飾品逐漸減少,甚至完全去掉,穿一身毫無飾品的黑色衣裙。愛伲人信仰“萬物有靈”,主要祭祀活動有祭天、祭山和祭龍。

在這裏,我們看到的這個繪着圖案的大門,這便是愛伲人的寨門了。她們的寨門也是區分寨子內外的一種標誌。大家仔細看會看見兩隻展翅欲飛的鷹。鷹是愛伲族的象徵,牛則是祖先們崇敬的一種動物,一直留傳至今,所以在寨門上看見牛就不足爲奇了。再看兩根立柱上各有一人頭圖像,男左女右,象徵着愛伲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更代表着家庭合合美美。寨門的名稱是根據地形、地貌和環境而定的。

前面我們便看到了由愛伲人讓營的愛伲餐廳,餐廳菜的特點聚集了南北方的傳統風味,使大家不但能嚐到雲南地區獨特風味的燒烤,還能吃到北方的特色菜。在愛伲餐廳用餐,在您品嚐着美味佳餚的同時,還能欣賞到愛伲小姑娘精彩的的歌舞表演。餐廳還有一個展示功能,在愛伲餐廳的牆壁上,掛着愛伲人的生產、生活用具和自織的民族服裝,這也是他們民族文化發展的一個象徵。來到了愛伲餐廳,您不僅可吃到具有愛伲風味的可口飯菜,還可喝到愛伲小姑娘敬的玉米酒,同時還能瞭解到愛伲豐富的民族文化,真是一舉數得,真誠的歡迎各位朋友在愛伲餐廳用餐。獨特風味的飯菜、賞心悅目的表演一定會讓您留戀忘返。

繼續往上走,便看見了兩幢愛伲民居樓,民居的特點是石板、磚木混合結構。在西雙版納的愛伲寨其上層住人,下層則儲糧或栓牲畜,每幢居民樓都有兩個樓梯,正門走男子和客人,女子走側門,並且女子不能和客人同餐。

大家在半山腰看到的這尊塑像是葫蘆媽祖像,葫蘆媽祖是愛伲人的祖先。傳說在遠古時有一對母女倆種了一顆葫蘆,這個葫蘆越長越大,十餘人都圍不過來。有一天發洪水,母女倆從葫蘆上挖了個洞躲在了裏面,一直到洪水退後纔出來,結果發現所有的人都葬生在了這場洪水中。她們知道人類不能就此滅絕,於是向上天禱告,想要老天來幫助她們能繁衍後代。在她們誠意的感召下,天上刮來一陣巨風,身上頓時奇癢難忍,一會兒的功夫,她們身上的汗毛變成許多小孩及飛禽走獸,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到媽祖像前祭拜媽祖,留影留念。

前面的少數民族村寨是獨龍寨。“獨龍”一詞因獨龍江而命名,是該民族的自稱。居住區位於緬旬北部和中國雲南、西藏以四川交界,總人口近萬人,是人口最少的一個少數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歷史上稱獨龍族爲“俅人”。獨龍族歷史上也沒有本民族文。獨龍族習慣選擇較高難行的山坡上造屋,由於地勢條件限制,發展非常緩慢,原來的男女服飾只披一塊麻布遮羞。獨龍族信仰世間萬物皆有靈魂,所以靈魂觀念、鬼的觀念、天的觀念一直是獨龍族原始信仰的核心。靈魂觀念的具體表現形式即婦女的紋面,獨龍族人認爲,人死後其靈魂會變成一種色彩豔麗的蝴蝶,所以就在整個臉盤上紋一隻似張開翅膀的蝴蝶。獨龍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爲“卡雀娃”,時間一般在臘月。十二月二十九日爲除夕,三十日爲歲首。節日期間,要舉行射獵大、祭山神,最爲隆重的就是傳統的剽牛祭天,以求同福,剽牛祭天是典型的原始遺風。剽牛前,婦女把珠鏈掛在牛角上,爲牛披上美麗的獨龍毯之後,由主持年祭的家族長把牛拴在廣場當中的木樁上。祭司點然松明,唸誦祝詞,祈求天神爲獨龍人帶來好年景。人們圍成圓圈,敲起銅鑼,跳起牛鍋樁舞。此時,勇敢的獵手持鋒利竹矛剽牛,牛被剽倒後,倒臥及牛舌吐出的方向,成爲祭司占卜的祈年的重要依據,看過牛舌後,祭司說:“吉”。剽牛的獵手便開始豪邁的飲酒,牛的主人揹着割下的牛頭,和全村人一起跳牛鍋莊舞。凡參加聚會的大人、小孩,每人分一份牛肉,當場燒食、歌舞歡慶、通霄達旦,祈禱來年糧食豐收,人丁發達,六畜興旺。

在愛伲餐廳的對面是傈僳展廳。傈僳族人口有57.8萬。大部分聚居在滇西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內。傈僳族多居高山緩坡地帶,村寨之間相距較遠,住房以木楞房和木板房爲主。傈僳族純樸善良,素有“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美譽。傈僳族歷史悠久,從語言系屬和地理分佈考察,可推斷是古代羌族羣的後裔。傈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葬語支。傈僳族過去信仰原始宗教,相信萬物有靈,凡喪葬、節慶、疾痛都要請巫師“尼扒”殺牲祭鬼,尊神卜卦。

傈僳族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婚前戀愛自由,但在過去戀愛往往由父母包辦。解放後,傈僳族的婚俗逐步得到了改變,包辦婚姻,買賣婚姻逐漸減少。各地的結婚儀式大同小異,結婚那天女方備好酒肉,帶上女兒穿的衣服和織麻布用的工具,請親友將女兒送到男家,伴送的人越多越好。新娘到男方家時,新郎站在門前,由守門司把門推開,支客司即端來兩碗酒堵在門口,新娘和新郎必須各碗喝一口,人們送新娘進屋後即算正式成婚,沒有拜天地習俗。傈僳族的傳統節日有闊時節和趕山節等,“闊時”意爲新伴,且爲傈僳族一年中最隆重的喜慶節日。每年的農曆十二月二十日舉行。趕山節是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是傈僳人登高聚會的日子。傈僳族能歌善舞,舞蹈動作主要在腳上,基本步伐有“單腳跳、雙腳跳、踏步、蹲步”等,時而激烈,時而悠緩,形成山區民族特有的舞蹈風格。

順着這條通路往下走,我們又看到了民族園內的又一個餐廳——十八怪餐廳。它是一個具有云南民族風味的餐廳。一聽“十八怪”這個名覺得就很有意思。那“十八怪”都有哪十八怪呢?1、竹桷當菸袋,2、草帽當鍋蓋,3、這邊下雨那邊曬,4、四季服裝同穿戴,5、火車沒有汽車快,6、不通國內通國外,7、老奶上山比猴快,8、鞋子後面多一塊,9、腳趾四季露在外,10、雞蛋拴着賣,11、粘粑叫餌塊,12、小和尚談戀愛,13、花生蠶豆數着賣,14、三個蚊子一盤菜,15、四個竹鼠一麻袋,16、少婦比小姑娘可愛,17、姑娘叫老太,18、揹着娃談戀愛。現在您明白什麼是雲南十八怪了吧!它不僅僅名起的怪,裏邊的特色菜也是一流的。最有名的是雲南的過橋米線和汽鍋雞。裏邊的工作人員也是少數民族演員兼職的。用餐的同時,你可欣賞到傈僳、摩梭演員精心爲您準備的一臺帶有民族特色的表演、以及體驗到傈僳、摩梭姑娘獨特的敬酒方式。由爲介紹的是傈僳族的同心酒,主客兩人共捧一大碗酒,互相摟着脖子或肩膀,手拉手,臉貼臉,同時共飲,表示兩人同心之意,這就是傈僳人民待客最高的祠節。

現在映入視線的舞臺,每天上午、下午、晚上三場表演都將在這裏舉行,由其是晚上的民族大聯歡,各個民族都會拿出“絕活”來登臺獻藝,再配上先進燈光設備及音響一定讓您大飽眼神福。

從民族園後寨門出來,我們順着公路往下走,會看到一條與青山相繞,遊路交錯的河流,叫拒馬河,也是我們的七大景區之一。下面我們就把七大景區給大家作個簡要介紹。

據《涿州志》載,公元前308年到公元前318年,羯族將領石勒率十萬大軍從太行山北段攻入河北境內晉朝大將劉琨在這個山河險要之地抗拒入侵兵馬,顧此稱爲拒馬河。拒馬河起源於淶源縣,匯入海河,拒馬河流經野三坡70餘華里,在每年七、八月份,拒馬河的平均水溫在20度到22度。拒馬河水水質優良。清澈見底,常年不幹枯,冬天不結冰,成了人們消夏避署,休閒度假的旅遊聖地。

佛洞塔景區:佛洞塔是一座山峯的名,因山形似塔,峯上有洞,洞中有佛而得名。遠在遼金以前,峯頂就有大量的寺廟建築,後來在戰亂中被毀,在佛洞塔山麓,有一被列爲河北省“八大怪泉”之一的魚古洞泉,怪就怪在此泉每年的農曆穀雨時節前後都要往外噴一種魚,這種魚黑脊白肚皮,魚香肉美,魚骨堅硬,最多時可達兩千餘斤,當地人稱它爲“石口魚”,學名“多磷礦頜魚”,每到捕魚季節。這裏的老鄉便會攜筐揹簍,前去捕撈,熱鬧非凡,此泉被列爲世界奇泉。在距魚古洞泉300米處,有一天然溶洞,洞中有類似石人石馬的鐘乳石像和石幔組成,裏面分爲龍王洞、龍女洞和仙女洞,在那裏可以聽到許多富有傳奇色彩的動人故事。

龍門峽景區:位於野三坡的西北,與涿鹿交界,由大龍門城堡、龍門峽摩崖石刻、蔡樹庵長城三部分組成。這三處均被列爲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門峽是古時通往塞外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大龍門城堡便成了這一咽喉要道上的重要關隘。明、清曾有許多將土在這裏守邊,在距離城堡西北一華里的峽谷一側的石壁上,曾有歷代守關將士的20餘處石刻,有的描寫山河壯美,有的描寫地勢險要,抒發了將士的愛國之情,最大的一幅高爲2.15米,這些石刻運筆自如,筆力遒勁,是難得的書法珍品,許多文人墨客都形象的稱龍門峽爲“文化長廊。”

金華山景區:有一望無際的林海,而最出名的就要屬拉拉湖瀑布了。這種瀑布在景區內隨外可見,很是壯觀,在該景區內,還有被稱爲“活化石”的千年銀杏,以及古建生輝的清禪寺,寺內壁畫栩栩如生,畫技和工藝都堪稱一絕,據說金華山頂每六十年還會發出閃閃放光的景象。

白草畔景區:白草畔是野三坡的至高峯,主峯海拔1983米,是京西四大高峯之一,這裏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據專家調查,僅脊椎動物多達184種,列爲國家重點保護的就有15種。而植物資源就多達92種,713種。白草畔被有關人士稱爲太行山的“綠色明珠”。

百里峽景區:百里峽全長105華里(52.5公里)。故此稱爲白裏峽。百里峽由3條峽谷組成,分別是蠍子溝,海堂峪,十懸峽,這三條峽谷形如鹿角,迂迴曲折。蠍子溝全長12.5公里,因溝內遍佈蠍子草而得名。主要景點有“摩耳崖”“鐵索崖”等。十懸峽全長22.5公里,是由峽谷內分佈着數十個造型各異的懸崖而得名。裏面的景點由“抻牛湖”、“靈芝洞”、“不見天”等組成。海棠峪全長17.5公里,是由溝內生長一種海棠花而得名,說起海棠花還留傳着海棠女大義救父的故事。著名的景點有:“老虎嘴”、“一線天”、“回首觀音”、“天橋”等,是精華中的精華。

三皇山景區:是一處新開發的景區,總面積9.9平方公里,是一處集田園風光,人文古蹟於一體的自然風景區。三皇山由天皇、地皇、人皇三皇組成,還有著名的“珍珠庵”據說貴妃沈珍珠曾在這裏帶發出過家。

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這座仿古建築——“祭壇”是《三國演藝》的一個外景基地。“劉備登基”及大多數祭祀活動場景都是在此拍攝的,祭壇的下面,是一處酒吧娛樂城。對面這位神態安祥的老夫子是祖籍淶水縣南朝著名數學家祖沖之,他在當時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七位,比歐州整整早了1100多年,而且他在天文、曆法、機械製造等方面都有傑出的貢獻,深受人們的敬仰。大家再擡頭看一下,對面的這座山峯叫如意嶺,顧名思義是因爲它的形狀像一塊玉如意,才起的這麼好聽的名。

半天來,我帶大家遊覽了整個民族園度假村,我的導遊服務即將要結束了,真誠的感謝大家在我工作中給予的幫助和支持,我們的民族園度假村是一個年輕的企業,屬集團公司的一個分公司,並且今年秋季我們打算還要在民族園招商、投資多個項目,其中準備興建一座三星級的酒店,集吃、住、娛樂、會議於一體,總牀位達到四百多個。再有是準備與北京的投資商合作開發拒馬娛樂廣場,準備投入資金一千萬元興建拒馬娛樂城,還有準備到明年開春時,擴建民族園達數十個少數民族。

我謹代表野三坡族遊集團公司真誠的歡迎有識之士來三坡投資置業、旅遊觀光,有時間再來野三坡民族園做客。謝謝合作!

野三坡白草畔景區導遊詞野三坡導遊詞(3) | 返回目錄

尊敬的各位遊客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白草畔自然生態風景區健身遊覽,首先請允許我自我介紹一下,我是白草畔景區的導遊員×××,非常有幸能與大家結識。如果在遊覽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可以提出來,我會盡全力爲大家解答,希望通過我的服務能爲大家帶來一份輕鬆愉悅的心情。

今天我們遊覽的白草畔景區是野三坡的至高點,它的主峯海拔1983米,與北京的百花山遙相呼應,屬姊妹峯,是京西四大高峯之一,東、南與北京市相鄰,總面積約20萬畝。因爲有較好的森林植被,所以素有太行山脈中的“綠色明珠”之美譽。這裏山勢剛勁挺拔、花木豐茂、山泉甘冽、氣候清爽、空氣清新,春夏秋冬異彩紛呈,春季漫山遍野的紫丁香、野玫瑰、杜鵑花、照山白等各色山花競相怒放、奼紫嫣紅、芳香四溢、百鳥爭鳴給大自然帶來了勃勃生機;夏天漫山碧綠、山花飄香、鳥鳴蝶舞、溪水潺潺、清幽涼爽使人陶醉迷離;冬季羣山積雪、玉樹瓊枝、銀裝素裹、分外妖嬈使人精神振奮。真可謂是“一年四季、季季有景、季季可賞”。白草畔景區屬地表形勝類型景觀,集名山風光,峯林景觀、森林風光、珍稀植物羣、野生動物棲居地、避暑勝地、古人類遺址、雲海日出等十大景觀於一體,是迴歸自然、享受綠色生態,參與森林觀光,探險健身,科考修學,休閒度假等旅遊的極好天地。

白草畔景區共有三條遊覽路線:有風動石小環線,白草畔主峯大環線和石城嶺大環線。現在主要開放的是風動石小環線,兩條大環線正在建設中,小環線全長4600米,遊覽內容以中山、中部楊、樺、櫟林帶的觀賞和冰川杜鵑、風動石、螞蟻嶺等十幾個景點的遊覽爲主。

白草畔景區以自然生態爲主,其森林覆蓋面積在山的陽坡上達61%,陰坡達90%,因其海拔變化較大,又有規律的垂直分佈着4種植被類型。最低一層爲落葉闊葉林羣叢帶,分佈高度在陽坡海拔800——1100米處,陰坡可達1250米,以落葉松爲主;第二層爲中山中部楊、樺、櫟林帶,分佈於海拔1100——1500米的陰坡和1250——1800米的陽坡,主要喬木有山楊、白樺和櫟樹;第三層爲中山上部溼生樺林帶,分佈於海拔1500——1950米的陰坡及1650——1800米的半陰坡和陽坡,主要喬木以闊葉紅樺爲主;最高一層爲亞高山灌叢——王花草甸帶,分佈於海拔1800——1950米的山頂部,以黃花柳灌叢和苔草爲主。

右側路邊的石砌建築就是高山羊圈。以前當地有一習俗:村民白天放羊于山坡上,晚上就把羊羣圈在這裏。羊圈用山石壘砌,圈裏底部用平石鋪就,整個羊圈處在一較平坦的緩坡上,而且在羊圈的下側圈牆上有幾個長方形洞口。這主要是用來排水的,即使在雨季也能保持羊圈的清潔乾爽,在羊圈的上側那個穹頂形石屋,是放羊人看守羊羣用的,從羊圈的整體設計上和建築藝術上反映了當地人的聰明才智。但自我縣制定了“旅遊富縣、旅遊強縣”的戰略,實施旅遊二次創業後,爲保護生態環境採取了全面禁牧措施,所以現在這些高山羊圈只能當做紀念來保存。

現在咱們大家看到的這條山谷爲“凌雲谷”,它通向白草畔主峯,山谷內植被茂密,花草遍佈,百鳥爭鳴;在雨季時,雨水形成泉溪,自上而下涓涓流淌,時緩時急,其形、其聲變化莫測,且谷內怪石、奇石頗多,是一處遊密林、觀奇石、賞鮮花、聽山泉的絕佳勝境。

這個山嶺雖不太高大,但半山坡卻多亂石堆積,這就是蛇的聚集棲息之處,故名“蛇嶺”。在這裏棲息的蛇有十數種之多,如:有毒的眼鏡蛇、蝮蛇;無毒的菜蛇等。經過自古以來連綿不斷的繁衍生息,這裏聚居的蛇的數量之大無法估計。每逢盛夏時節,暴雨過後天氣驟晴,陽光照耀在這山麓之上時,大小不等,顏色不一,長短不齊,成千上萬的各色蛇等均爬出洞穴淋浴陽光,追逐嬉戲,看之時令人毛骨悚然,望而退避,但其場面之壯觀又令人驚歎。但朋友們不用害怕,如果在遊覽過程中遇到蛇,千萬不要追打,因爲蛇的反擊性很強,不惹它,它絕不會攻擊人類,讓它先走或把它哄到一邊即可安全進行遊覽。

對面是由雨水及泉水長期沖刷侵蝕山體形成的一巨大山谷,在嚴冬時此谷爲一巨大冰瀑,是由於山谷上部泉水下流,經長時間層層凍結而成的,其落差可達200餘米,適時晶瑩剔透,氣勢磅礴,極其壯觀迷人,隨季節變化氣溫上升,到每年的4月份消溶,如遇氣候嚴寒其殘冰可持續到4月底,如果遊客朋友們有幸,則可看到它的雄姿。

這條山谷直通白草畔主峯,由弱透水性的火山岩作基底,又有茂密的植被作涵養水源,山泉溪水順林下徑流形成了衆多的瀑布水潭,且谷內怪石橫生,山花爛漫,奇景迭出,高大的樹木、低矮的花草與懸瀉的瀑布,清澈的水潭達到了完美和諧的統一,恰似一幅無可挑剔的錦繡畫卷,故此谷取名“錦繡谷”。

右側這條山谷名爲“凌霄谷”是大環線與小環線的叉路口,此谷頂部爲白石埡口,向東北達白草畔主峯,轉西南遊石城嶺奇景,且谷中植被茂密,泉瀑衆多。

此處6月份之前有一巨大冰川,是由三條形成雞爪的山泉匯聚並經三冬之嚴寒逐漸凍結而成。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此冰川綿延800餘米,最寬處達40餘米,厚可達4——5米,至每年5月底漸漸溶化,每逢春季氣候變暖,杜鵑花迎春縮放,丁香吐蕊,楊柳飛絮,但根部依然被潔白如雪的冰川所覆蓋,這種白色冰川與綠柳鮮花同春共夏的奇特景觀令人歎爲觀止,對於這一自然奇觀的成因至今仍是一個難解之謎。我們當地是這樣解釋的:春季氣候變暖,氣溫上升,地氣已通,各方面的條件已達到鮮花開放的要求,此時冰川已經上下同溶,只不過冰川凍結堅實,陽光照射時間又短,並非一日可以完全溶化,這就形成了這一冰、花同存的罕見景觀。

俗話說:“三月看杜鵑,四月聞丁香”這兒的杜鵑當地人又叫映山紅,到農曆的三月底,也就是陽曆“五一”纔在冰雪中遲遲綻放,而且這兒的村鵑花和南方的有所不同,它的顏色不是火一樣熱烈,而是紅中帶粉,透着滿臉的嬌羞與溫柔,而且是先開花後長葉,酷似傲霜鬥雪的臘梅。

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有,現在的土質與剛進入景區時的土質有什麼區別?本景區土壤成土母質主要成份是中生代中性噴發巖,隨海拔高度變化而形成山地褐土、森林棕壤和高山草甸土等三種類型:山地褐土多發育於海拔1200米以下的中山、低山和山麓階地,是由碳酸鈣的淋溶積累和土壤粘化過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森林棕壤發育在海拔1200——1800米,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富團粒結構;高山草甸土分佈於1800米以上,腐殖質土層肥厚。

在上述土壤條件下發育了典型的暖溫帶森林植被生態羣落,包括大面積的原始次生林和人工林,次生林樹種以白樺、遼東櫟爲主。人工林以落葉松、油松爲主,植被繁茂,種類甚多。據專家考察結果顯示:本景區有種子植物92科713種,蕨類植物15科60餘種,其中藥用植物200餘種,除前面所提到的4種植被類型外,還有15個植物羣系,其中有珍稀植物數十種,如:百花山花楸、東陵八仙花、金露梅等,此外,在溝壑中還生長有多種藻類植物,在溪邊、陰坡、潮溼地面有許多苔蘚植物,特別是在岩石表面及樹皮上還有大量地衣,這說明這裏的空氣新鮮沒有受到過污染,每年7、8、9三個月的雨季,在樹林裏還有大量的野生食用菌,形態各異、顏色不同,堪稱“天然植物標本庫”。

繁茂的植被爲野生動物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棲息環境。據專家考察,本景區共有脊椎動物184種,其中魚類13種,兩棲類2種,爬行類15種,鳥類125種,哺乳類動物29種,列爲國家重點保護的有15種,如:褐馬雞、黑鸛、金雕、斑羚、勺雞等。列爲一般保護動物的有數十種,如:孢子、青羊、狗獾、黃鼬、狼、蝮蛇、環頸雉、伯勞、啄木鳥等。此外還有許多無脊椎動物,如:昆蟲、土壤動物等,所以這裏有“野生動物王國”之稱。

隨着大家的不懈努力,我們已經攀升至海拔1200米的位置,森林樹種也已隨海拔的變化而改變。現在我們下穿行於白樺林中,這是進入中山中部楊、樺、櫟林帶的標誌,有機質含量較高的森林棕壤蘊育了這一典型的暖溫帶森林植被,這些樺樹都是自然生長的所以疏密不一,最高的白樺有40餘米,直徑在1米以上。據說古時候當地人上山砍柴,打獵時,用樺樹皮圍成的圓桶來盛食物和飲水,是既保溫又不漏。現在我們爲了保護生態環境,已明令禁止亂砍濫伐樹木,嚴禁捕殺野生動物,當地村民以砍柴、打獵爲主的謀生意識也轉變成領先旅遊來致富發展意識。他們能爲您的吃、住、行提供規範優質的服務,讓您體驗到上帝般的享受。在此特別提醒大家的是白樺樹皮油性很大,極易被點燃,容易發生火災,朋友們一定要注意防火。

大家順我手指的方向看,在那邊山嶺之上,夾在兩座小山峯之間的那塊怪石,是不是像一駝背老翁坐在那休息。關於它當地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古時候,白草畔山上到處是寶,供養着這一方百姓,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爲防止有賊人上山盜寶,玉帝便派一天兵來此山巡查駐守,此天兵盡職盡責,終日巡山不已,但也有體乏之時,便會找一避風清靜之處休息。這塊怪石便是駐守此山的天兵之化身,當地人稱“守山翁”。

對面山谷的巨大冰川是由溝谷上部泉水下流,經過冬之嚴寒凍結而成的堅冰。因此處冰體深嵌谷中,又處於大山之陰,常年少見陽光,至每年6——7月份仍留有未溶化的殘冰,因其冰體存留期較長,當地人稱“萬年冰”,與滿谷鬱鬱蔥蔥的綠色植被和遍野的各色山花相映成趣,構成了一處奇妙的自然景觀。

眼前這些樹就是當地有名的野核桃,又名山核桃,核桃楸,屬胡桃科,是國家保護樹種之一。野核桃是天然野生樹種,我們在市場上買的核桃是經過人工嫁接、培育不斷優化的品種,它的祖先也是山核桃,此樹木質花紋很漂亮,材質較好,可作高檔傢俱,其果仁可以食用,是一味滋補中藥,果實呈紡綞形,比家核桃小,皮厚而堅硬。但含油率比家核桃高,而且更濃香可口,山核桃的嫩葉和果皮是有毒的,但是現在有人用其汁煎雞蛋治療胃癌,食道癌據說很有效,每年處暑時節成熟,比家核桃早熟半個月,請朋友們特別注意的是,這裏自然生長的野果很多,可食的不少,如核桃楸、懸鉤子、桑葚、毛榛、酸棗、山杏、蒙古櫟等,但有毒的也很多,所以大家不要隨意食用,以防誤食中毒。

現在我們已處於海拔1400米處,眼前這塊巨石呈東北—西南向,長5米,高約4.05米。其開關恰似一仰放的饅頭,當地人稱“饅頭石”。此石結構成份爲中生代火山岩基礎上發育而成的安山岩,其龐大的身軀僅以極小的兩個支點屹立於懸崖之頂,並處於一斜坡上,且有三分之一探出崖外,其着地面積不足其體表面積的二面分之一,給人一種只需用一根手指稍加用力便可把它推下去的感覺,當山風吹來,林濤陣陣,樹木搖曳不止,此石也好似隨風而動,故取名“風動石”,對其體量之大,置位之險,成因之奇,人們衆說紛紜,從而留下了一個千古之謎,堪稱“天下第一石”,究其成因有幾種說法:一說,此石爲天外來客即隕石,自天上墜落於此,山體經長期風化,該石卻變化甚微而成現在的狀態;二是說,該石在形成下方斷崖之前,就已滾放於此,隨後經地質變化形成石下斷崖,造成了這種隔置於崖邊險境的情形;三說該石有一個古老的歷史傳說:在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對劉秀恨之入骨,必殺之而後快,隨苦苦追殺之。當地人稱此段歷史爲劉秀走國。當劉秀被追至白草畔時,飢餓不堪,隨向當地百姓討得兩個饅頭,但又擔心王莽追兵趕上,就拿着饅頭拖着疲憊不堪的身子爬到此處,心想此處山高林密必是安全之地,遂吃起饅頭來,誰知剛吃完一個,王莽追兵喊殺聲已近,劉秀驚慌失措,扔下另一個饅頭拔腿逃命,扔在此處的這個饅頭後變成一塊巨石,所以當地人稱“饅頭石”。

我們現在穿越的是中山中部楊、樺、櫟林帶的山楊林,說明我們現在的位置海拔在1300米左右,此林原爲大面積的天然林,但在20世紀80年代中、早期被砍伐,形成現在的次生林,已初具林相,同時爲了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國務院發佈了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條例中明文規定:風景名勝區內的林木均屬特殊用途林,不準砍伐,必要的疏伐、更新,以及確需砍伐的林木必須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同意,經地方主管部門批准後始能進行。旅遊開發後,當地村民靠山吃山,毀林種糧的意識得到了根本轉變。保護森林資源,退耕還林,綠化植樹等意識迅速增強,相信我們白草畔景區的森林覆蓋率會大幅提高,生態會更好,環境會更美。

在這片較平坦的山嶺上,樹林旁,大家可能已發現了許多土堆光禿禿的,沒有一根草,這是什麼呢?其實,這裏是螞蟻們的家園,這些土冢就是螞蟻窩,是用樹枝、草根和沙土建造的,所以此嶺名爲螞蟻嶺,此種螞蟻屬罕見的紅蟻,異常兇猛,通體呈暗紅色,尤其是脊背和肚子最紅,屬節肢動物門昆蟲類,喜歡羣居,一個蟻冢只允許居住一個家族,只有一個蟻后也就是螞蟻王,它的軀體巨大,比工蟻大7——8倍,不能走動,只靠工蟻餵養、服待,靠它的觸角與工蟻接觸來了解巢中的情況,從而有效地治理它的王國,兵蟻的職責是保衛本國不受侵犯。如遇外來者入侵。它們便一擁而上,把入侵者咬死再吃掉,朋友們如果用木棍輕擊蟻窩,螞蟻會傾巢出動,令人不寒而慄,足見其團結一致抵禦外界侵犯的精神,並且所有螞蟻對蟻王志心不二。如果蟻王死後,它們會全體不食而亡,用來報答至高無上的國王。螞蟻體內含有一種特別的酸——蟻酸,它可以用來攻擊獵物,防禦敵人。近年來經科學試驗證明蟻酸對風溼性關節炎、心臟病有治療作用。經研究證明,螞蟻與一些鳥類,山雞等有密切的生態依存關係,我們要適當地保護它們的生存,這既是維護生態平衡,也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的生存環境。

對於這種螞蟻,當地不流傳着一個古老的傳說:剛纔咱們在風動石處提到劉秀被王莽追兵逐殺,慌不擇路,跑到螞蟻嶺上,劉秀感到疲憊至極,心急如焚,心想我劉秀難道命該絕於此?誰知王莽追兵到止的腳步聲和喊殺聲驚動了穴中的螞蟻。瞬間,螞蟻便傾巢出動,見人就咬,咬的王莽追兵痛癢難耐,無心顧及追殺劉秀,這樣就給劉秀逃生贏得了時間,後來,劉秀平王莽定江山成大統後,想起這一驚心動魄的情景,不禁感嘆:若非神蟻相救,豈有我劉秀的今天!逐封此地螞蟻爲“紅袍大將”。從此這兒的螞蟻就成了紅色的。有詩爲證“小小螞蟻本領大,咬得賊兵滿地爬,劉秀封它紅袍將,螞蟻嶺上來安家”。

對面山嶺一側的那塊巨大怪石,是不是像一老翁做背山運力欲起狀。關於這一石像當地流傳着一個神奇的傳說:古語說“江南出方士”。話說這一天,有一江南的江湖方士來北方尋寶,一路尋來,走到白草畔見到此處滿山是寶,逐起了獨佔寶山的貪念,準備施展法術將此山揹回家鄉,正在這時,被前面大家看到的守山翁發現,立即報告了玉帝,玉帝想寶山如被他帶走,此地百姓如何生存,遂派一神將火速前來,正趕上這個江湖方士背山欲起,便用定身之法將其定住,並點化作巨石常留在這兒,所以當地人稱此石爲“背山翁”。

現在來到了觀景臺上,在此登高遠眺,頗有“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之感仰觀山嶺起伏,峯巒疊嶂,白草畔主峯清晰可見,俯視公路蜿蜒,田園村莊星羅棋佈,北邊橋村就座落在那裏。1983年,北邊橋村村民在挖菜窖時發現了一具完整的骨骼化石,後經美國亞利桑那大學NSF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分析,實驗室用加速質譜儀測定,該化石的年代距今已有28000年,考古學界將此定名爲“淶水智人”,經研究考證,淶水智人具有蒙古人種(即黃種人)的特徵,化石的出土推翻了史學界關於中國人是非洲人種後裔的說法,在史學界引起了極大的震動。這說明早在280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棲居,對研究探索中國人類祖先的進化提供了新的依據,可以說這裏也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不知朋友們有沒有聽說過這麼一首歌謠:“三坡十年九災荒,祖輩忍淚酬燕王,松鼠捧果拜朱棣,遂頒恩詔免丁糧,反清復明‘老人制’,世代不書戒考場,唯獨來了共產黨,識文習武見太陽”。那麼文中的“老人制”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得追溯到封建社會,在清朝匪盜勾結官府對三坡人敲詐勒索,於是三坡人民組織起來實行自制:推舉“家道殷實,素孚衆望”的老人綜理坡內一切事務,並組織護坡武裝保衛鄉里。《涿州志》有記載:“初涿州政令不行於三坡。”當時是涿州代管野三坡,坡內實行老人制,也就流傳下來,而且《涿州志》稱‘老人制’爲“實開民選之前例,獨樹自治之先聲,‘老人制’延續到民國十八年。涿州在這裏設區管轄才廢止。但在本景區的大澤村,還保留着清代老人官故居,裏面一些陳設還是老樣子,它對我們研究野三坡的風土人情和歷史變革有重要意義。

行至此處,大家可能已經感覺到了涼風習習,心體通泰,精神爲之一振。這便是清涼谷了,它與萬年冰上下一體,在此不僅可以呼吸山花香氣,聆聽百鳥爭鳴,而且可以飽覽自然美景,置身清涼世界,與山外高溫燥熱的氣候相比,頗有隔世之感。

由於本景區有茂密的森林環境,所以被人們稱爲天然大氧吧,它有較強釋放氧氣、淨化大氣的功能。同時這種完好的生態環境可以放射出有益於康體的植物殺菌素——芬多精。這種揮發性物質是含有芳香氣的植物油精,是一萜類及倍豐萜類物質,它是天然香料的最大來源又很高雅馨馥,人們吸收後精神特別清爽,對消炎、消毒、止疼、活血、強心、健胃等均有明顯作用。西方國家把這種森林譽稱爲“攝氧活動健身法”。森林環境還能放射出更多的陰離子,使負氧離子含量增高,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淨化血液,強化細胞機能,恢復生機活力,增進人體健康。這種陰離子在這種森林小氣候中,一般都附在水露微粒上,它的大量存在與樹葉、枝幹逸散出的芬多精相結合,便成爲森林浴增進健康之源泉——空氣維生素。所以,這裏是您強身健體的最佳場所。

此處冰川長達百餘米,厚可達3米,每年5月末消溶,它與前面朋友們看到的冰川相比要小得多,所以稱爲小冰川。由於白草畔的山體爲弱透水性的火山岩,中下部由於坡積物較厚,在涵養水源林的作用下,地表水多被攔蓄,滲透於風化層中,之後在溝谷處露出地表,形成了衆多水量豐富的泉溪,加之冬季寒冷期長,絕對最低溫達-24.5℃,又因泉溪所處位置不同,接受陽光照射時間長短不同,這就造就了本景區形態各異、大小不等,存留期不同的冰川系列,給我景區增加了許多獨具特色的旅遊景觀,給遊客朋友們帶來了更多遊覽樂趣。

現在我們下穿行於櫟林之中,這是白草畔較典型的樹種,又名柞樹、橡子樹,是遼東櫟、蒙古櫟、鵝耳櫟的通稱,屬殼鬥科,木質堅韌,可作傢俱,果實外有殼鬥就象花市場看到的栗子,秋天結實,俗稱橡籽,不但可供孩子們玩耍,還可以作爲糧食食用,在我國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人們所噴氣發動機的橡子麪粉,就是用這種橡籽磨製而成的,這促樹葉寬大厚實,是放養柞蠶的專門飼料。我國山東、遼寧等放養性柞蠶地區都是以柞樹灌叢人蠶場。等到秋天柞樹葉子由綠變橙黃,直到紫紅色,呈現出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櫟林秋色。難怪古人會有“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著名詩句。有人觀看之後曾感慨地說:“飛焰流霞染重陽,不似香山,勝似香山,攝卻魂魄去又還。”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來到了山腳下,這裏海拔適中,氣候涼爽,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有益於身心健康。據說患有與熱有關的久治不愈皮膚病的人,在這裏療養10天半月就會痊癒,有心血管病的人,信在這裏可天天享受森林浴,花香浴,空氣浴,接受森林康復醫院的治療,對健康長壽極其有益。在這裏還能品嚐到純綠色食品——山野菜。本景區可食用的山野菜有幾十種,其中較著名的有十多種,如:蕨菜、莢果蕨、酸模、豬毛菜、蒲公英、藜、馬齒莧、反枝莧、桔梗、牛蒡、黃花菜、薺菜、刺五加、苦蕒菜、苣蕒菜、龍鬚菜等營養豐富,其中大多數屬於中草藥,經過當地廚師的精細加工,色、香、味俱全,吃上一口定會讓您回味無窮,終生難忘。

小環景點主要就是這些,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峯”,咱們不妨去主峯上領略一番。

自冰川處至白石埡口的凌霄谷中,有較粗大的暴馬丁香,徑粗可達30——40cm,高6——8m,極爲罕見,又名暴馬遼、阿穆爾丁香或東北丁香,爲小喬木、花白色、濃香,花期5——6月,喜光耐陰。而且在凌霄谷內樹木森蔚,空氣清新,樹下有溪泉流瀉,在陡坎處形成飛瀑,瀑布潔白如浪如雪,故名:密林雪浪。

白草畔主峯海拔1983米,與百花山爲“孿生姊妹峯”,在地質時期都是由火山噴發所成,又聳立於同一向斜基座,粗壯美,花草美遠勝百花山,並且擁有面積更大的亞高山草甸風光,面積達數百畝,是典型的亞高山五花草甸景觀,大面積的野刺玫花和黃花地丁、金黃色的金蓮花、藍紫色的龍膽,淡紫色的老鸛草,構成了一片色彩美麗的山花的海洋,令人陶醉之至,就在這片草甸之中,一個天然造就的太師椅座落在那裏,它坐西朝東,面向北京國門,坐在上面頗君臨天下、統領羣雄之感。而在白草畔主峯之西,泉水從崖壁的幾道崖縫中滴出,大旱大澇,始終如一,永不幹涸且水質優良,清澈透明,甘甜可口,在此登峯遠眺,一片片開關優美的丘陵與山脊,層層疊疊地向遠方延伸,愈行愈高,最後幻化爲山巒,油然而生一種舉頭日月乾坤盡之豪情。

在與白草畔環線相反的石城嶺環線上及其北坡上發育着燕山期噴發的安山岩冰緣城堡和冰劈巖柱及崩塌石等柱狀峯林和奇石景觀。而在火山岩地貌基礎上又發育了大面積的以櫟、樺、楊、椴、核桃楸以及落葉松、油松等樹種爲主的森林。山坡上的森林環抱着威然矗立的根根石柱和座座石峯,形成紅色的安山岩與綠色的植被系統相溶合的特殊山地風光,這是河北省太行山腹地保留的唯一一處“石林+森林”生態系統,號稱“二林競秀”。

在石城頂下海拔1650米處有一巨石,相對高度80餘米,頂部爲10多平方米的平臺,遠看酷似燒香拜佛之香爐,所以當地人稱此巨石爲“香爐石”。它是由在中生代火山岩基礎上發育而成的安山岩堆積層面被侵蝕後留下的冰緣柱峯。

與香爐石東西對峙的那一排開的那5座柱狀石峯,與香爐石在同一地貌面上,同爲冰緣柱峯,由於安山岩的垂直節理相當明顯,後被雷擊,中間形成了裂縫直通地下,集雄、奇、險、怪於一體,從側面看象對冠狼牙,近看則象五根手指直插天空,遠看則象五尊大佛正襟危坐,眺望西方,故稱“五佛臺”。

石城崔南面有高達千仞的懸崖絕壁,山脊上有幾處石峯,此處是賞雲觀霧的好去處,如遇到陰雨日或霧日,被石城嶺阻隔的東南氣流,沿山脈南坡冉冉升起,頓時形成濃雲密佈的飛雨或白雲繚繞的天象奇觀,雲沉山谷,山在雲上,如同波瀾翻滾的海濤,十分壯觀,使人頓生“雲在腳下飛,人在天上游”之感。

石城嶺頂上有一石峯,四面爲懸崖絕壁,只胡西面一處可通峯巔,因形若石城,故名石城頂,這裏視野開闊,居高臨下,地形險要,一望無際,每逢晨曦日出,霞光萬道,一面通紅,天邊一條長長的淡紅色橫線,隨着太陽升起逐漸變寬,當太陽完全露出地面時是上大下小的蓮花盆型,所以當地人說太陽是由蓮花盆從海中托出來的,隨着太陽的不斷升高,太陽也由扁變圓,顏色由紅變白,至此日出幻景在漸強的陽光下消失。這便是壯麗美景“石頂觀日”。

位於石城嶺之東的山脊就是“韭菜堰樑”,爲亞高山平緩面,上有五花草甸,長約百米,寬50米,主要植物組成種類有苔草,河北大黃、瓣蕊唐鬆草、黃花地丁、金蓮花、紫色鳶尾、龍膽和矮小的黃花柳、紅樺等,大部分屬禾本科和莎草科草本植物,每逢夏季,各色花卉相互交織,形成一片花海。

在石城嶺山脊之上,西臨韭菜堰樑,爲石城嶺至高點,海拔1875米,其山南側爲刀切一般懸崖峭壁,非常驚險,此峯很尖,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像一把利劍直插天空,故名刺天峯。

站在峯頂,讓柔和的山風撫慰疲憊的身心,甘冽的山泉滌盪心靈,雄壯的大山震撼靈魂,大自然的慷慨,也許會讓您感到幾許歇息和歸真。遠離已經厭倦了充滿富貴氣息的舞榭歌臺,雍容華貴的亭臺樓閣,看看充滿野性的山和率真的水,體驗山水中的桀驁與率真,還有一片片山谷包圍下的寧靜優雅的小小村落,是要靠您的心靈去感受的。

好了朋友們,相逢總是短暫的,白草畔一遊到此就結束了,首先向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並希望大家留下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俗話說:“仁者愛山,智者愛水”,希望您永遠喜歡這裏的山山水水,白草畔人民始終歡迎您的再次光臨,最後祝朋友們一路順風,萬事如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