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珠江夜遊導遊詞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2W

導遊詞一般是爲了讓遊客能夠迅速瞭解該地所所準備的演講詞,以下是“廣州珠江夜遊導遊詞”,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廣州珠江夜遊導遊詞大綱

西京古道景區位於乳源縣大橋鎮,.距韶關市區70公里,開鑿於公元25年桂陽郡(轄現韶關、清遠、郴州等地)太守衛颯,從現英德市浛洸鎮,過乳源古母水、洛陽等地,直達湘江邊,是最早溝通珠江、長江流域的陸路。珠江文化的始祖舜帝、哲聖惠能、詩聖張九齡等古聖先賢都曾跋涉這古道的丘岡山地,留下了鏗鏘足音,千秋風雨、春華秋實,珠江文化從此發祥、走向世界。

從舜帝南巡、秦始皇派五十萬大軍戍五嶺、趙陀率兵鎮嶺南,到漢代兩位伏波將軍(路博德、馬援)平定南方、趙子龍岳飛兵出南嶺,西京古道走出了多少英雄豪傑;從虞翻、葛洪、惠能、張九齡、韓愈、劉禹錫、文偃,到王安石、米芾、楊萬里、周敦頤、澹歸,西京古道迎來了多少哲聖詩人;這裏曾“一騎紅塵妃子笑”,向趙飛燕、王昭君、貂蟬、楊玉環等進獻過龍眼荔枝;這裏曾風耕雨耨,滋生繁衍出燦爛的古道文化;這裏有原汁原味的“長亭外,古道邊,荒草碧連天”,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亭的古道風韻;可“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可學曹植“欲歸忘古道,顧望但懷愁”,在“青松來風吹古道”、“秋風古道野花開”中,看“古道少人行,秋風動禾黍”,直至西京古道音塵絕、“空林有雪相待,古道無人獨還”。

“古道曾無杜宇愁”,西京古道是二千年前的“高速公路”,是連接嶺南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紐帶,在中國歷史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西京是指東漢、隋唐時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現西安市。西京古道也就是古代去京都的官道。

“古道無來轍,風吹古道邊”;漢武帝平定南越後,下令從廣東移來荔枝百株,並專在長安城外修建一座富麗堂皇的扶荔宮培植之;因水土不服,竟無一生長;武帝大怒,誅殺數十名守吏;於是嶺南每年進貢龍眼、荔枝。曾因粵道難,改閩海道上貢;然而海道亦難,海上風高浪急,經常發生翻船事故。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爲滿足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需要,朝廷開鑿西京古道,“列亭傳,置郵驛”,全長160多公里,終點是湖南臨武縣,其中乳源縣境內爲90多公里。古道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現在,“華燈斑斕古道寬”,現代人的古道之旅,可能無法想象秦漢古道的艱辛,在那二千年前的南嶺大地,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犀牛野象出沒,沿途“層山疊峯,若登梯然”,古道地勢高低懸殊,“十里不同天”,氣候截然不同;而翻山越嶺,在這“廣東屋脊”上,工程的巨大與艱險,可想而知。之後,向朝廷貢荔枝等鮮果的驛馬,晝夜不停地從這條古道北上傳送,朝廷政令等亦沿這條古道下達;因路途遙遠、多崎嶇險阻,常有惡蟲猛獸出沒,許多人馬或因過度疲勞致病、或遇毒蟲獸害身亡。李白曾因此有感而發,寫下了《灞陵行送別》:“古道連綿走西京,紫闕落日浮雲生;正當今夕斷腸處,黃鸝愁絕不忍聽”。東漢永元十五年(公元103年),臨武縣令冒死上奏,求朝廷免除嶺南龍眼、荔枝等鮮果朝貢,諫明“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壽”,獲朝廷恩准後,西京古道作爲南北交往商道更顯突出。故於唐明清三代,均有重修記載。至今在乳源縣境內,原路保持比較完整,尚存古石涼亭、古石塊路、古石拱橋、古碑刻、古民居、古書院、古圩場;“此地長亭古道”,在古代溝通了南北海陸絲綢之路文化,成了人流物流、信息傳遞的主幹道。因韶關處於南北交匯樞紐位置,古道文化特別豐富。韶關三大古道(西京、烏逕、梅嶺),都溝通了長江與珠江水系,把外省的絲綢、陶瓷、茶葉等源源不斷運抵廣東,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銷往海外;同時,舶來品亦經此銷往內地,使中外文化(宗教、哲學、科學、文學藝術等)經此彙集交流,具有重要的歷史作用和文化遺產價值。

雖然櫛風沐雨的西京古道,已被京珠高速公路所取代,劉禹錫筆下的“人稀鳥獸駭,地遠草木豪”景象已不復見,但這條由秦始皇數十萬軍隊用他們的腳板、在荊刺野草中踏出來的古道,這條由東漢太守鑿山開道固定下來的路線,承載了千秋風雨,便利了一代又一代人。它是一條官道,又是一條驛道,更是一條商道。古道上最龐大的隊伍,莫過於挑鹽的腳伕。“粵鹽遍湖南,肩挑販夫益至數十萬人。皆越山嶺避榷梲”。“一往還,利一倍,非貧苦壯丁,不能爲也”。數十萬挑鹽腳伕在青石板上邁着艱難的步履風雨兼程,成了古道在粵漢(今京廣)鐵路開通前特有的風景;其辛苦,是我們所無法體驗的。古道涼亭上,還專題有對挑夫祝福的聯語:“挑負宜息肩,何妨濡滯停步腳;來往當思路,切莫蹉跎誤前程”。

“何處是歸程,長亭接短亭”,讓我們在蒼茫的幽幽古道上,尋找每塊青石板用時間打磨光滑的歷史、每座古亭講述的鮮活故事,尋找千百年來被遺忘和丟棄的珍寶。猴子嶺是我們主要遊覽的古道,當地人稱作猴子額;就是說這段路的地形山勢像猴子的額頭、突兀險峻。猴子嶺古道遺存2.5公里,完全用石塊、條石砌成,寬一米多,兩邊是荒草,如蛇一般盤旋在崇山峻嶺之中。拾級而上,是走在鄉間小路的感覺,有些石板有明顯的踩踏凹印,而且磨損很深,那是馬蹄印。西京古道在梯雲嶺,亦完好保存有2.5公里。朱德元帥的祖輩和成千上萬的韶關客家人就是經過西京古道遷往四川的;所以,古道尤盛客家山歌;跨在古道上的涼亭,成了唱山歌的好地方。涼亭牆壁用大石砌成,使行人“風雨驟來有所避,炎熱汗下可納涼”。涼亭還爲古道過客供水施茶,心韓亭尚存“施茶”碑。“蔭清古道倚斜陽”,現今還保存完好的涼亭有:臘嶺下的“小梅關”亭、梯雲嶺亭、大橋的象兌亭、烏鶉嶺的觀止亭、猴子嶺的心韓亭、爛泥坳的樂善亭、紅雲的仰止亭、三元圩的壽德亭、紅雲核桃山的納涼避雨亭等。保存完好的古橋樑有:大富橋和通濟橋。古道文化的見證還有:石溪書院、步蟬書院、觀瀾書院等,見證了“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琴瑟和諧成古道”的和諧文化。

西京古道還有“藍關亭”和韓文公的傳說:藍關亭,位於大橋紅雲村北約三公里,地名叫“天頂殼”的山坳中間。該亭南北走向,內空進深7.8米,面寬4.3米,四面牆用條石幹砌,穿鬥式樑架,灰瓦面,山牆是風火牆,風火牆中築拱券門,門額有“藍關亭”石刻。韓愈十歲、卅五歲、五十一歲三次過西京古道。第一次是隨兄韓會至韶任。第二次是因上書《論天旱人飢狀》,被貶陽山縣令。第三次是諫迎佛骨、上《論佛骨表》,貶爲潮州刺史;正月十四,韓愈帶着一家一百餘人貶出長安;到達藍關亭時,正值寒冷季節,大雪迷途,行馬躊躇,其十二歲的女兒病亡,於是,寫下了悲涼千秋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爲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將吾骨瘴江邊”。藍關亭以南幾百米築有的“韓文公墓”,應爲韓愈女兒之墓。藍關亭附近的韓文公祠、心韓亭、仰止亭都是紀念韓愈的產物。許多詩人因此寫下了許多崇敬韓愈的詩句:如趙霖吉的《藍關》寫道:“昔年冒雪衝寒夜,今日依然過斗山。應是聖明開瘴厲,故全賢達化愚頑。一鞭往跡迷茫裏,千古芳蹤咫尺間。衣被流風深仰止,不辭拙筆賦藍關”。清代俞正聲《過藍關步龐瑰叟韻》則寫道:“古今幽勝在青山,猶憶昌黎度此關。地以人傳名不滅,鬆因月上鶴初還。千年仰止緣非淺。一日留題份豈慳?綠草芳煙蹤跡杳,仙風未許俗情攀”。

遊覽完西京古道景區,領略了古道文化之後,我還可遊覽鄰近的通天籮地下森林、南方紅豆杉森林公園。

擴展閱讀:

導遊詞結構

一篇完整的導遊詞,其結構一般包括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三個部分。

1.習慣用語

習慣用語又分爲兩個部分——見面時的開頭語和離別時的告別語。

開頭語包括問候語、歡迎語、介紹語、遊覽注意事項和對遊客的希望五個方面,放在導遊詞的最前面。

a、開頭語

(1)介紹自己或旅行社

(2)介紹司機和車型、車號

(3)介紹旅遊時間,地點和行程安排

(4)表示歡迎。

b、告別語

(1)總結旅遊情況

(2)感謝遊客配合

(3)希望提出意見

(4)表示依依惜別

2.概括介紹

概括介紹是用概述法介紹旅遊景點的位置、範圍、地位、意義、歷史、現狀和發展前景等,目的是幫助旅遊者對景點先有個總體瞭解,引起遊覽興趣,猶如“未成曲調先有情”。

概括介紹應根據時間和遊客情況,可長可短,可詳可略(可根據需求所變)。

3.重點講解

重點講解是對旅遊線路上的重點景觀從景點成因、歷史傳說、文化背景、審美功能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講解,使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有一個全面、正確的瞭解,同時要提醒旅遊者注意自己攜帶的東西,保管好自己隨身的物品,這是導遊詞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