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麗江古城導遊詞(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2W

遊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1

麗江納西人歷來重教尚文,許多人擅長詩琴書畫。在古城多彩的節慶活動中,除了通宵達旦的民族歌舞和鄉土戲曲,業餘演奏的“納西古樂”最爲着名。其中,《白沙細樂》爲集歌、舞、樂爲一體的大型古典音樂套曲,被譽爲“活的音樂化石”;另一部麗江《洞經音樂》則源自古老的道教音樂,它保留着許多早已失傳的中原辭曲音韻。麗江納西古樂曾應邀赴歐洲多國演出,受到觀衆的熱烈歡迎和讚譽。由於樂隊成員多是來自民間年逾古稀的老人,因此又有“納西壽星樂團”的美譽。

遊麗江古城導遊詞(精選5篇)

大智大慧的納西先民,在漫長的社會實踐和生產勞動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東巴文化。東巴文化以東巴教爲載體,以東巴經爲主要紀錄方式,它是伴隨着納西族漫長曆史發慌逐步形成和演化的活形態文化,約形成於唐宋時期,有近千年歷史。東巴教是納西族原始宗教,且兼收幷蓄其他宗教,篤信萬物有靈,爲多神教。東巴文是一種兼備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圖畫象形文字。納西象形文字只有1400多個單字,但詞語異常豐富,能充分表達細膩的情感,也能記敘說明覆雜的萬事萬物,還能寫詩作文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象形文字書寫並保留下來的經-文共有兩萬餘冊。卷帙浩繁的經書,內容豐富多采。涉含哲學、歷史、天文、宗教、巫醫、民俗、文學、藝術等各方面,堪稱納西族古代社會的百簡科全書。東巴文化以其自己獨特的科研價值和藝術價值,幾百年來始終吸引着許多中外學者和有志之士,前來研究翻譯和觀賞。東巴文化是納西人民對世界人類的偉大貢獻。

納西古樂是古城文化的靈魂與象徵,是麗江古城一道典雅的風景。納西古樂是唐宋以來的一些詞牌和曲牌音樂。在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以後,這種音樂就陸續地傳到了麗江。這種音樂在中原地區早已成爲絕音,但自傳至麗江後被廣泛地傳播開來,在鄉村在小鎮隨處都聽到這美妙的聲音。納西古樂保存至今,還有22個曲目,其中有的融進了納西族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演奏風格。納西古樂被中外學者和廣大音樂愛好者稱爲“音樂活化石”、“和平之音”、“仙樂天音”。聆聽納西古樂使人真正感受到“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的意境。經過近二十年的弘揚與宣傳,納西古樂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世界樂壇上找到了自己應有的位置。1995年大研古樂會出訪英國引起轟動;1997年2月在香港藝術節演出受到高度評價;1998年在被稱爲中國最高音樂殿壇的北京音樂廳演出,進一步證明了納西古樂的藝術價值;1998年5月受挪威國王的邀請,在挪威國慶節上隆重演出;之後,相繼前往法國、比利時、瑞典、中國臺灣、美國等國家和地區演出,受到了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納西古樂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放射出燦爛的光輝,日益爲世界所認識和青睞。

聞名於世的麗江壁畫,分佈在古城及周圍15座寺廟內,這些明清壁畫,具有多種宗教及各教派內容融合並存的突出特點。遺存於麗江白沙村大寶積宮的大型壁畫《無量壽如來會》,把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像繪在一起,反映了納西族宗教文化的特點。

麗江一帶迄今流傳着一種圖畫象形文字“東巴文”。這種納西族先民用來記錄東巴教經-文的獨特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圖畫象形文。如今分別收藏在中國以及歐美一些國家圖書館、博物館中的20xx0多卷東巴經古籍,記錄着納西族千百年輝煌的歷史文化。其中稱作《磋模》的東巴舞譜,包括數十種古樂舞的舞蹈藝術中,是極爲罕見的珍貴文獻。被譽爲古代納西族“百科全書”的東巴經,對研究納西族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穿過了五一街便看到了許多小橋,在我們腳下這座小石橋大家不防坐下來休息一下,看到橋旁“百歲坊”字樣,不難猜測這就是百歲坊,試想一下百歲坊的由來,一般人都會想百歲坊老人有關,這就對了。好了,關於麗江古城的介紹就先到這了,剩下的時間大家請盡情的欣賞古城風景,在欣賞的同時呢別忘了保護古城的環境。

遊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2

大家好!

我是你們遊覽麗江古城的導遊。我很高興能與大家共渡這快樂時光!

我姓張。大家可以叫我張導遊。

請大家跟我來。這裏是麗江古城。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麗江古城。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稱爲“保存最爲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麗江古城地處雲貴高原,海拔2400餘米,全城面積達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古城現有居民6200多戶,25000餘人。其中,納西族佔總人口絕大多數,有30%的居民仍在從事以銅銀器製作、皮毛皮革、紡織、釀造業爲主的傳統手工業和商業活動。

好了,現在大家跟我進古城看看。

麗江古城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濃烈人文氣息的小城。

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鋪的大多都是紅色角礫岩,雨季不會泥濘、旱季也不會飛灰,石上花紋圖案自然雅緻。看,光滑潔淨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結構的房屋、無處不在的小橋流水。

前面就是古城中心的四方街了。這裏工藝品琳琅滿目。人氣興旺。來古城沒有不來四方街的。位於古城與新城交界處的大水車是麗江古城的標誌,古城大水車旁有一塊大屏幕,每日播放的歌曲即是古城最受歡迎最有特色的歌曲,其中《納西淨地》是較爲出名的歌曲之一。現在給大家十分鐘拍個照吧,你一定感覺很好的!

在麗江古城區,修建有橋樑354座,其密度爲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橋樑的形制多種多樣,較着名的有鎖翠橋、大石橋……  古城內的木府原爲麗江世襲土司木氏的衙署。五鳳樓始建於明代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20xx年),樓高20米。因其建築形制酷似五隻飛來的綵鳳,故名“五鳳樓”。這裏還有白沙民居建築、羣束河民居建築羣……一會大家自由參觀吧。

麗江古城歷史悠久,古樸自然。城市佈局錯落有致,既具有山城風貌,又富於水鄉韻味。麗江民居既融和了漢、白、彝、藏各民族精華,又有納西族的獨特風采,很獨特吧!

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祝大家旅愉快!

再見!

遊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3

大家好!

歡迎各位來到號稱“世界遺產”的麗江古城。

遊客們,現在我們來到麗江古城。也許遊客們會問我,城門在什麼地方。其實,麗江古城是沒有城門的,這是因爲納西族的頭領(在麗江古城裏面住着的人大部分都是納西族的,所以頭領的本人也是納西族的。)姓“木”,如果加上城門和城牆的意思就是“困”字了,所以就是因爲這個原因纔沒有建築城門和城牆。

遊客們,我們現在來到了麗江古城中最有名的街道:四方街。這條四方街如蛛網般交錯的,東南西北各有一條出路,這樣說明這條四方街很繁華。地面是由五彩石鋪成的,所以非常堅固,如果你用腳踏上去,就會發出非常清脆的聲音。四方街上的客棧(酒店)都是沒有相同的,如果你在客棧(酒店)上轉幾圈,你絕對會知道這些客棧的不同之處。

遊客們,麗江古城還有一個特別習俗,那就是放河燈。放河燈是一種古老的習俗,據說每天晚上黑龍潭的龍王會順着河水巡遊古城,放一盞河燈不僅能保護古城的平安,更能使自己和家人得到龍王的保護,而在今後日子裏吉祥如意、心想事成。聽了這一個傳說趕快放一盞河燈許一個心願吧。

遊客們,麗江古城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們會喜歡這些景色。歡迎下次再來。

遊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很榮幸能擔任你們的導遊,這次就由我來帶着大家領略麗江古城的美景。

在還沒到麗江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古城的大概情況及歷史。麗江古城位於大理北部,拉薩東南部,與長江第一彎、“三江並流”自然景觀和虎跳峽只有一箭之遙,咫尺爲鄰,和玉龍雪山遙相呼應。在1996年的一次7。8級大地震中損失慘重,可就是這一次地震才讓這被世界遺忘的古城重新煥發出光彩。古城內都是納西族的“三坊一照壁”式民宅。納西人還有自己的文化——東巴文化。東巴文化是由象形文字、經書、舞蹈、繪畫、音樂、哲學、天文、曆法等構成。正因爲這些才讓麗江古城於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講了這麼多,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來到了麗江古城,請大家慢慢下車,去親身體驗麗江古城的魅力吧!

如果用“條條街道見流水,家家門前有水流”這句話來形容麗江古城,是最恰當不過的了。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們走的這條街,中央有條小河,河上有上百座石橋,兩岸都是民居及酒吧。關於這條河,這裏的居民都有一個不成文的約定:早上七點之前不能洗衣服,只能洗菜,誰不遵守,誰就沒有朋友。

走過這條流水淙淙的小街,就來到有名的四方街。四方街是一個坡形的小廣場,它雖不大,但四通八達。每一個直角處都有一條小街,最上方的一條街可以去古城的最高點,能看到古城的全景:正下方無數個瓦片屋頂映入眼簾;遠方玉龍雪山高聳入雲。下面兩條街左邊的那條叫美食一條街頭,裏面的美食讓你眼花繚亂;右邊的那條叫購物一條街,衣服、褲子……樣樣齊全。現在我給大家一小時的時間自由活動,可不要忘了上車哦!

一個下午的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大家一定沒看夠吧,歡迎您下次有機會再來這美麗的古城——麗江。

遊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5

麗江納西人歷來重教尚文,許多人擅長詩琴書畫。在古城多彩的節慶活動中,除了通宵達旦的民族歌舞和鄉土戲曲,業餘演奏的“納西古樂”最爲着名。其中,《白沙細樂》爲集歌、舞、樂爲一體的大型古典音樂套曲,被譽爲“活的音樂化石”;另一部麗江《洞經音樂》則源自古老的道教音樂,它保留着許多早已失傳的中原辭曲音韻。麗江納西古樂曾應邀赴歐洲多國演出,受到觀衆的熱烈歡迎和讚譽。由於樂隊成員多是來自民間年逾古稀的老人,因此又有“納西壽星樂團”的美譽。

大智大慧的納西先民,在漫長的社會實踐和生產勞動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東巴文化。東巴文化以東巴教爲載體,以東巴經爲主要紀錄方式,它是伴隨着納西族漫長曆史發慌逐步形成和演化的活形態文化,約形成於唐宋時期,有近千年歷史。東巴教是納西族原始宗教,且兼收幷蓄其他宗教,篤信萬物有靈,爲多神教。東巴文是一種兼備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圖畫象形文字。納西象形文字只有1400多個單字,但詞語異常豐富,能充分表達細膩的情感,也能記敘說明覆雜的萬事萬物,還能寫詩作文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象形文字書寫並保留下來的經-文共有兩萬餘冊。卷帙浩繁的經書,內容豐富多采。涉含哲學、歷史、天文、宗教、巫醫、民俗、文學、藝術等各方面,堪稱納西族古代社會的百簡科全書。東巴文化以其自己獨特的科研價值和藝術價值,幾百年來始終吸引着許多中外學者和有志之士,前來研究翻譯和觀賞。東巴文化是納西人民對世界人類的偉大貢獻。

納西古樂是古城文化的靈魂與象徵,是麗江古城一道典雅的風景。納西古樂是唐宋以來的一些詞牌和曲牌音樂。在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以後,這種音樂就陸續地傳到了麗江。這種音樂在中原地區早已成爲絕音,但自傳至麗江後被廣泛地傳播開來,在鄉村在小鎮隨處都聽到這美妙的聲音。納西古樂保存至今,還有22個曲目,其中有的融進了納西族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演奏風格。納西古樂被中外學者和廣大音樂愛好者稱爲“音樂活化石”、“和平之音”、“仙樂天音”。聆聽納西古樂使人真正感受到“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的意境。經過近二十年的弘揚與宣傳,納西古樂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世界樂壇上找到了自己應有的位置。1995年大研古樂會出訪英國引起轟動;1997年2月在香港藝術節演出受到高度評價;1998年在被稱爲中國最高音樂殿壇的北京音樂廳演出,進一步證明了納西古樂的藝術價值;1998年5月受挪威國王的邀請,在挪威國慶節上隆重演出;之後,相繼前往法國、比利時、瑞典、中國臺灣、美國等國家和地區演出,受到了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納西古樂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放射出燦爛的光輝,日益爲世界所認識和青睞。

聞名於世的麗江壁畫,分佈在古城及周圍15座寺廟內,這些明清壁畫,具有多種宗教及各教派內容融合並存的突出特點。遺存於麗江白沙村大寶積宮的大型壁畫《無量壽如來會》,把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像繪在一起,反映了納西族宗教文化的特點。

麗江一帶迄今流傳着一種圖畫象形文字“東巴文”。這種納西族先民用來記錄東巴教經-文的獨特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圖畫象形文。如今分別收藏在中國以及歐美一些國家圖書館、博物館中的20xx0多卷東巴經古籍,記錄着納西族千百年輝煌的歷史文化。其中稱作《磋模》的東巴舞譜,包括數十種古樂舞的舞蹈藝術中,是極爲罕見的珍貴文獻。被譽爲古代納西族“百科全書”的東巴經,對研究納西族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穿過了五一街便看到了許多小橋,在我們腳下這座小石橋大家不防坐下來休息一下,看到橋旁“百歲坊”字樣,不難猜測這就是百歲坊,試想一下百歲坊的由來,一般人都會想百歲坊老人有關,這就對了。好了,關於麗江古城的介紹就先到這了,剩下的時間大家請盡情的欣賞古城風景,在欣賞的同時呢別忘了保護古城的環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