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五臺山的導遊詞(精選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1W

有關五臺山的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

有關五臺山的導遊詞(精選17篇)

大家好!我是直映公司的導遊員,我姓賈,大家可以叫我賈導。今天我帶領大家遊覽五臺山。暈車的遊客趕緊吃點暈車藥,我邊走邊給大家介紹。

五臺山由東西南北中五大高峯組成,據說代表着文殊菩薩的五種智慧: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以及五方佛:東方阿閦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盧遮那佛。 東臺名望海峯,海拔2795米,東臺頂上“蒸雲浴日,爽氣澄秋,東望明霞,如陂似鏡,即大海也,”故冠此名。由於海拔高,臺頂氣溫低,盛夏時節,仍須穿棉衣。中國佛協前會長趙樸初填詞贊曰:“東臺頂,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峯騰雲海作舟浮,朝氣滿神州。” 西臺名掛月峯,海拔2773米,西臺峯“頂廣平,月墜峯巔,儼若懸鏡,因以爲名。”有詩讚曰:“西嶺巍峨接遠蒼,回瞻鄉國白雲傍。孤峯嶺翠連三晉,八水分流潤四方。晴日野華鋪蜀錦,秋風仙桂落天香。當年獅子曾遺蹟,巖谷常浮五色光。” 南臺名錦繡峯,海拔2485米,此峯“頂若覆盂,圓周一里,山峯聳峭,煙光凝翠,細草雜花,千巒彌布,猶鋪錦然,故以名焉。”著名詩人元好問賦詩讚曰:“沈沈龍穴貯雲煙,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將人境比,誰家隨步得金蓮?” 北臺名葉鬥峯,海拔3061米,五臺最高,有“華北屋脊”之稱,其臺“頂平廣,圓周四里,其下仰視,巔摩斗杓,故以爲名。”康熙皇帝賦詩讚曰:“絕磴摩羣峭,高寒逼鬥宮。鐘鳴千嶂外,人語九霄中。朔雪晴猶積,春冰暖未融。憑虛看陸海,此地即方蓬。”

中臺翠巖峯,海拔2894米,其臺“頂廣平,圓周五里,巔巒雄曠,翠靄浮空,因以爲名。”有詩讚曰:“羣峯面面擁奇觀,朝雨和煙積翠巒。策杖千山渾不倦,披裘六月尚餘寒。蒼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黃沙四望寬。雲霧漸看山半起,卻疑身已在雲端。”

好,遊客們,五臺山馬上就要到了,請大家攜帶好自己的物品,準備下車。

有關五臺山的導遊詞 篇2

首先先讚歎大家,爲什麼呢,因爲我們今天要踏上前往五臺山的旅途,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菩薩曾發過大願,凡向我文殊一步,必得無上利益福德。所以大家此次五臺山之行,也必然能夠得到文殊菩薩的保佑加持,相信此行一定會圓滿吉祥。

大家也許都聽說過,中國有四大佛教名山,而五臺山居其首位。這四大佛教名山,分別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普陀山,位於浙江舟山縣。地藏菩薩道場是安徽的九華山。普賢菩薩的道場是四川峨眉山。觀音大悲,地藏大願,普賢大行。而文殊菩薩呢,是大智,他老人家的道場就是我們將要去參拜的五臺山。佛家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叫作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大家也許都聽說過,但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它的意思就是用大智慧到達彼岸。可想而知,想要到達生死苦海的極樂彼岸需要什麼呢,需要的是大智慧,還不是一般的聰明智慧,這種智慧,能斷煩惱的智慧佛家稱它爲般若。我們的文殊菩薩,般若智慧堪稱第一,號稱七佛之師,曾是七尊古佛的老師,學生都成佛了,老師還非常謙虛的作菩薩。雖然是菩薩,但他的大智慧大家可想而知也。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五臺山,今天我們將要去的五臺山古時稱作清涼山,爲什麼稱清涼山呢,一是因爲五臺山山勢海拔很高,尤其是它的幾個臺頂,既使夏季也有可能見到白皚皚的積雪。所以自古以來,五臺都是避暑朝聖的勝地。想當年康熙皇帝就曾經五次前往參拜五臺山,當然據史料記載,他五次前來其中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要找尋他的父親,那就是相傳在五臺剃髮出家的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大家都看過《孝莊祕史》吧,那個片子拍得順治沒有出成家,雖有意願,但沒遂願。當然順治出家根本起因不是想要超越輪迴,度脫苦海乃至自覺覺他廣度衆生,他是因爲他的愛妃去世,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所謂的心灰意冷。反正順治是否真的出家,這是一個清史之迷。但是,康熙五次前訪五臺山多少說明了些什麼,並且史書記載其中一回孝莊太后還一同前往,但因年事以高身體不適中途而返。我們在電視上看到順治題到牆上的一首出家詩,名義上是順治作的,但據考證,是順治的兒子,康熙皇帝代作的,寫得非常好,境界也很高,他說:“天下叢林飯似山,衣鉢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爲貴,惟有袈裟披肩難。……朕乃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兔走鳥飛東復西,爲人切莫用心機,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乾坤一局棋。……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落帝王家……。”最後一句講什麼:“十八年來不自由,南征北戰幾時休,我今撒手歸山去,管甚千秋與萬秋”。康熙爲他爸爸附了這麼一首詩,你說順治出沒出家,大家自已猜一猜。

前面講的稱五臺山爲清涼山是因爲這裏海拔高,夏季涼爽所以稱爲清涼山。其實稱五臺爲清涼的另一個真實的意義是什麼呢,大家都知道五臺山是佛教名山,所以到五臺山參訪自然離不開佛法的光輝。在佛教中,稱我們人間爲苦海,爲什麼苦呢?大家想一想,我們爲了衣食住行,爲了更好的發展,更多的掙錢,甚至是爲了更好的小蜜,煩惱是沒有止境的。這種煩惱佛家稱它爲熱惱。而清涼山呢,也就是我們的五臺山,它超出塵世熱惱之外,乃一處清涼聖地。它用大智慧超越出塵世間的煩惱,另外,它不僅自已超出,還能滅度世間衆生的煩熱。古人常常敬稱佛法爲甘露法雨,就是這個意思。這個甘露法雨有什麼現實功效呢,它能讓衆生把這個世間的苦惱看得破,認得清。讓我們站得高,望得遠,懸崖勒馬,苦海回頭。

什麼叫看得破,認得清,就像那英的那首歌——霧裏看花,借我一雙慧眼吧。向佛祖去借,向文殊菩薩去借吧。有了一雙慧眼,會教我們能夠認清哪些東西是真的對自己有用處的,哪些東西是有害的。哪些事情當爲,哪些事情不當爲。何時進,何時退,古人講的進退有度,這個尺度真不是那麼容易掌握的。

什麼叫站得高望得遠。佛家一個基本理論三世因果。對於靈魂的無有以及前世存在與否的研究,西方科學家正在如火如荼的在搞,並且已經取得許多很有成效的成果。大家都聽說過催眠術吧,它是怎麼興起的呢。因爲西方心理學家認爲,如果一個人成年後許多嚴重的心理問題可能都是他們小的時侯,孩提時期受到打擊而形成的。導致後期的心理扭曲以及心理疾病。他們希望這些心理疾病的病人在接受催眠的時侯將他們小時侯受的委曲、這些病竈通過催眠回憶起來,講述出來,心理醫生再進行同步的心理引導,從而把他們的病竈根除。正所謂心病還需心藥治。所以催眠術在西方很盛行。在這裏要說明一下,催眠與睡眠是不一樣的,雖然兩個都是眠,但是這兩種形制下的腦電波是不一樣的。催眠這個詞的翻譯其實是不太準確的。那我講這些是什麼意思呢,因爲許多病人在催眠的形制下,本來想讓他們回憶起小時侯的病竈,但讓科學家們大爲吃驚的是,這些人,有許許多多人回憶起的不僅是小時侯,而是前世甚至是前幾世的事情。而這些病因不是在今生,而是在前世甚至前幾世以前,因爲受到的巨大的恐懼和苦難形成的。這些病人在催眠講述的同時,醫生都給他們錄了音,同時進行了很有效的心理引導,很多病人,嚴重的心理病人,就是這樣完全康復了。這是西方科學家的科研成果。所謂的科學,就是要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實證求真,另一個是可重複性。在催眠研究的科學家中,有一位非常著名,他是美國的史蒂勞斯博士。他做出的這些確鑿案例的不下上萬次。幾十年間,上萬次的實驗,一次又一次向他證明:前生的存在,因果的輪迴。當然史蒂勞斯博士本身是一個基督的徒,基督_是不講輪迴的,他只講下一世的天堂和地獄。所以這個結果也曾讓他詫異過一陣。但是他還是將他的這些研究成果公佈出來了,因爲他覺得有意義把這個實相公佈於世人去研究。並且,當時教授所處的是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當時西方世界並未象今天對輪迴研究那麼普遍並且公開。在那種情況下,教授是要冒着犧牲自己學術生涯的情況下出了一本著作,那就是著名的《前世今生》。這本書出版後,教授是準備接受一片責罵與置疑的,但出他意料之外,許多他的同行,也都是心理醫生,非常支持他,並向他提供了大量他們在催眠狀態下病人們相似的案例,他們都能夠多少回憶起多世以前的情況。並且那些其他的醫生對教授說,我們也收集了許多案例,但我們都沒敢發表,您是天下第一人,因爲我們也很怕遭到置疑和責罵。因爲《前世今生》的發表引起了巨大的震動,美國核心科研雜誌《神經與大腦》雜誌發表了一篇對於此書的評論,他說:“如果史蒂勞斯博士不是在創造一個巨大的錯誤,則他必是二十世紀的伽利略。”大家都知道伽利略因爲反對地心說,被終生囚禁,而布魯諾甚至被活活燒死。幸虧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言論自由百花齊放的時代,所以不會再像布魯諾那樣的擔憂。我講了美國科學家對輪迴的研究是什麼意思呢,史蒂芬斯博士他自已,一個基督_徒,他在研究出這些成果後,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你下一生生命的遭遇,完全是你自已造就的。”並不是上帝主宰的,也不是佛、菩薩、鬼神主宰的,而是自已造做的。正如中國一句古語叫做“自作自受”一樣。佛家一句名言:“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是,今生做者是。”說的也是同樣的意思,只不過是更精確全面了一些。所以我們知道了前生後世的存在,這會給我們現實生活什麼啓示呢?那就是我們凡事可以隨之往開了想了,怎麼樣呢,比如說,也許我們現在掙得沒有別人多,住得也許沒有別人好,境遇比不上別人強,但我們並不比別人傻,也許上學時我還比他成績好呢,怎麼會是這樣呢。並且不是我們今世裏沒有努力。那是什麼原因呢,真實的原因是我們自已前世裏沒有種下這麼大的福哇。正所謂一句古語:“欲除煩惱須無我,各有前因莫羨人。”這樣一想,就可以想開些了。另外,我們還可以放眼看一看,爲什麼有些孩子,一生下來就生在富人家,叨着金湯勺出生的。而又有些孩子,生在邊遠的農村,衣食無着,忍寒忍餓。爲什麼生下就是如此不平等?另外,史蒂芬斯博士還得出一個結論:今世如果你有什麼天賦的話,那是你前世裏積攢下來的,不是今生你短短几年、十幾年間就學得來的。所以白居易有一句名言:“書到今生讀已遲”。所以做父母的對孩子要善加引導而不是強迫。

另外更爲重要的啓示是什麼呢?大家都知道燒香供佛,“香”是代表信香,代表佛門的“戒”與“定”。其實佛家也很講究以花供佛,花是什麼意思呢?是代表種善因必有善果,反之種惡因必有惡果。所謂的“如是因得如是果”。所以我們今生既使不如別人,那沒關係,我們還有未來,乃至還有來生。所以我們要把眼光放高、放遠,不要與人爭眼前的利益,不必去爭眼前的得失。也許別人費了大勁得來的果實,因爲它的來路有些斑點,雖然香車美女圍繞,但這眼前的一切可能是潘多拉的匣子,他那個未來堪憂。也許我們這一世窮困潦倒,僅供溫飽,但心中有我們中心思想,有我們的理念、追求和底線,正如供佛以香美的花兒一樣,自然有香美的果實。種如是因,必得如是果。所以前面纔講,佛法是清涼的甘露法雨,可以滅卻人間多少苦惱,解除苦厄。這是佛法的啓示,講求凡事從因上去解決未雨綢繆。另外,冤冤相報何時了等這些名言警句也是從佛門因果輪迴中得出的重要啓示。

假如三世因果可以張明的話,對於現實社會的人心維善乃至治安是十分重要的,這是有識之士細一思維必會得出的結論。比如說人們明瞭因果通三世的道理後,假如得了些委曲他也許會想開些,受些冤枉也能大度些,別人對不起自已也能忍讓些,要做違法亂紀做奸犯科前也要惦量些。

正因爲佛法可以讓可以讓衆生看得破,認得清,站得高,望得遠,還可以讓人懸崖勒馬,苦海回頭。從而佛教(佛陀的教育)才能夠讓衆生有一個真正的吉祥安康的未來。這也是清涼山稱爲清涼的重要意義之一。

有關五臺山的導遊詞 篇3

大家好!歡迎來到小五臺山旅遊區。我是導遊李敏楠。

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我的家鄉――河北省蔚縣,面積爲21883公頃,屬恆山餘脈,有東、西、南、北、中5個突出的山峯,爲區別于山西五臺山,稱小五臺山。五臺之中以東臺最高,海拔2882米,是河北省境內高山之最。大家看,小五臺危峯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橫如斷,幾乎90度垂直的石梯令人心驚膽戰。

走進小五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彩石”。在這裏,沒有哪兩塊石頭的顏色是相同的。大大小小的石塊形狀各異,顏色對比強烈:白石頭顏色像雪,紅石頭顏色似火,綠石頭顏色如翠……

往裏走,會看到“珍珠泉”三個醒目的大字。大家看,泉水清澈見底,一串又一串的小泡泡從石頭縫中擠了出來,好像一顆顆玻璃彈珠在此起彼伏的溪流中蹦蹦跳跳。不一會兒,一串串金光閃閃的項鍊又竄出來了,原來是太陽公公爲它們染上了顏色。真漂亮啊!你會禁不住去撈它們,可你的手剛碰到它們,它們就變魔術般的消失了。

往前走,這就是傳說中的“一線天”。擡頭望,兩邊的山崖似乎遮住了天空,只留下天的一條縫,就像一根線。穿過“一線天”,向左看,陡峭的飛崖,奔流的瀑布,震耳欲聾的水聲,彷彿走進了壯觀的畫卷,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

繼續前進,大家還會看到詭異莫測的“鎮妖石”,欲靜卻動的“風睡石”,神仙睡過的“睡仙石”,深不見底的“油甕”,高聳入雲的塔林……

聽了我的介紹,大家對小五臺山更加喜歡了吧?接下來是自主遊覽,兩個小時後在這裏集合。請大家注意安全!祝大家遊玩愉快!

有關五臺山的導遊詞 篇4

遊客們,大家好。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地區五臺縣,距太原240公里,是我國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以天下第一佛教名山享譽中外,有此殊榮,一是,這裏是我國最早建寺的地區之一,而且從古至今,這裏的寺僧在規模上都是第一;二是,佛典有記載,這裏是佛教四大菩薩之首文殊菩薩的道場;三是,歷朝歷代,凡信奉佛教的帝王,都特別關注這裏,這裏是我國唯一的青廟和黃廟共生榮的佛教聖地。 五臺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一個融自然風光,歷史文物,古建,藝術,佛教文化爲一體的旅遊區。

“五百里道長風風雨雨,依然日出東臺。月掛西峯,花放南山,雪霽北巔。兩千年香火斷斷續續,又是晨鐘悠揚,晚罄清澈,香菸繚繞,勝幡翩躚。”寫出了五臺山的悠久歷史和奇異風光。

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顯通寺,在五臺山寺院當中,顯通寺的規模最大,歷史最古和洛陽的白馬寺同爲中國最早的寺廟,是五臺山佛教界最爲尊崇的領袖寺廟。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鐘樓,這是五臺山最大的一口銅鐘——長鳴鐘,重達9999。5斤。 顯通寺沒有天王殿,只有兩通石碑,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龍虎二碑,此二碑寓意爲龍虎把門,不勞駕四大天王。

顯通寺,佔地120畝,殿堂樓舍400多間,正院內中軸線排列七座大殿,依次爲:觀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鉢文殊殿,銅殿和後高殿。

現在我們來到了觀音殿,殿內供奉着三尊菩薩。中間爲觀音菩薩,兩邊分別爲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所以又叫”三大士殿”。由於兩側擺滿了經書,故也稱藏經殿。 觀音殿外邊一左一右兩座碑亭。裏面各有一碑,一通有字,刻着御製顯通寺碑文,一通無字,無字碑。這通無字碑是康熙皇帝立下的,似乎在讚美顯通寺的雄偉,壯麗和佛教的博大精深,難以用文字表達。 參觀完了觀音殿,我們就來到了,大文殊殿,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寺廟中大都建有文殊殿,而這座文殊殿卻加了個”大”字,這個大字有四層含義:顯通寺是五臺山最古老的寺院,是五臺山寺院中建築面積最大之一,是五臺山保存最完整之一,是供奉文殊菩薩最多的文殊殿,由於在這裏可以同時拜到五方文殊,當地人稱其爲方便朝臺。 好,現在我們去全寺的中心,顯通寺的重要建築,大雄寶殿,它是五臺山殿宇之最,重頂飛檐,巍峨寬大,佔地一畝二分,裏面供奉橫三世佛。中間爲婆娑世界的釋迦牟尼,左側爲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側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大雄寶殿即釋迦牟尼的尊稱,寓意像大勇士一樣,英勇無畏,無畏一切,殿堂採用108根木柱支撐整個大殿,進到大殿感到十分寬敞,此殿,是五臺山最大的大雄寶殿,也是寺裏舉辦盛大佛事活動的場所 這是顯通寺的第一大特色—————————全木結構 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白色全磚建築是無樑〔量〕殿,由於它全部用磚壘砌而成。沒有用樑柱,所以叫無樑殿,又因爲它代表的是佛法的無量,所以我們稱之爲無量殿,從外觀看,似歐洲建築,並且塗成了白色,白色在西方代表純潔,在這裏象徵佛教的無限光明。

整個大殿從外看是7間,實際爲3間,外觀2層,內爲1層。殿內中間供奉佛祖的抱身像盧舍納佛,體現修成正果而得到佛境的光明智慧。 無樑殿又叫七處九會殿,取釋迦牟尼曾在7處講經9次之意,所以外觀7間,這座大殿建於明萬曆年間,距今有近400年的歷史了。此殿沒有樑柱支撐,殿頂的重量由四周厚重的牆體支撐 這是顯通寺的第二大特色—————————全磚結構 建築穿過供奉有千鉢,千手,千釋迦的千鉢文殊殿,我們就來到了銅殿。 此殿是我國僅有的三座銅殿之一,小巧精緻,殿內中這尊銅鑄的文殊坐獅像,造型美麗,四壁上的銅鑄小佛琳琅滿目,有萬尊之多,故也有人稱之爲萬佛殿,此殿是明萬曆年間,妙峯祖師化緣十萬斤銅所造,民間所流傳“顯通,顯通,十萬斤銅”,就是由此而來。 此殿也是顯通寺的第三大特色——————————————全銅結構建築 現在是自由活動的時間了,大家可以嚐嚐原平的鍋魁,莜麪窩窩,高粱面魚魚,還有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得臺蘑,可以看看在民間流傳了300年,具有山西黃土文化特色的剪紙,也看看形制美觀的澄泥硯。

夜色將至,我們也踏上了返程的大巴,今天我們遊覽了五臺山青廟之首———顯通寺,看到了全木,全磚,全銅不同時代,不同建築風格的寺院,有人說五臺山是“一部佛國寺,百座藝術宮”,我覺得很貼切,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樣的感覺?

有關五臺山的導遊詞 篇5

殊像寺在五臺山懷鎮西南0.5千米處,因寺內供奉着文殊菩薩而得名。它創建於東晉初年,唐代重建,元泰定二年(1325)又予重建,後毀於大火。明代弘治九年(1496)再建,萬曆年間(1573-1620)又予重修,寺內有重修碑記。

明代天啓六年(1626),在寺後西北角清淨處修建了一間客堂,後來被清廷三公主看中,把它改名“善靜室”,作爲“習靜”之處。三公主爲清世祖順治的妹妹、康熙的姑媽。相傳清廷爲籠絡具有勢力的漢族大官,便將三公主嫁給吳三桂之子吳應龍。後來,吳三桂叛清,康熙下令將吳應龍及其子吳世霖絞死;三公主不能另嫁他人,只好來五臺山殊像寺。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聖祖爲殊像寺的文殊騎狻猊像題匾:“瑞相天然”。於是,殊像寺一躍而成了五臺山的五大禪處之一和十大青廟之一。那時,寺內有個因失戀而來這裏削髮爲僧的年輕人,他精通內典,常與三公主在“善靜室”研討經文,引起流言。在京城的康熙聽見後,以爲有損皇族聲譽,於是派人火燒殊像寺,試圖將三公主與年輕和尚燒死。大火燒了三天,全寺片瓦無存,惟獨三公主與年輕和尚“坐靜”的善靜室無恙。康熙認爲這是文殊菩薩證明他們之間沒有戀情,於是下旨撥鉅款重建殊像寺。重建後,有人提議把它改名“清白寺”或“無瑕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純潔。但由於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殊像寺”即意味着有文殊菩薩的真像,所以重建後仍叫“殊像寺”。

殊像寺的文殊殿內有一尊文殊菩薩騎過猗狻的塑像,高9.87米,是五臺山臺懷鎮諸寺中最高的一尊彩塑文殊像。其中,狻猊高3.95米。狻猊四蹄蹬地,昂首豎耳,張口捲舌,雙眼圓睜。面部、腰間、腿上呈藍底白點,頸上長滿深綠色的穗纓。它雄壯敦實,精神抖擻,作行走姿勢,給人一種活潑奔騰之感。這尊文殊菩薩於天空顯真容,匠人爭中生智,拿出他廚房和好的喬面,照形捏製。剛捏好,文殊的真容便隱去。匠人接着用泥仿塑,卻總是不很理想,便乾脆把喬面頭安在塑像上,並貼上一層金,於是這一塑像就有了喬面頭像文殊菩薩的稱謂。

殊像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普陀宗乘之廟西面,獅子溝北麓。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弘曆陪皇太后到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道場――殊像寺進香,見文殊妙相莊嚴,令人起敬,“默識其像以歸”。佛經中釋迦有“東方主尊菩薩是文殊,有時現比丘像,有時現國王像”預言。而“文殊”又譯“曼殊”,“曼殊”與“滿洲”音近。又因清廷有乾隆皇帝出生承德獅子溝傳言;進而有人就附會說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薩轉世。乾隆和太后對此不加可否,任說其說。回到京師,太后就令人按五臺山文殊模樣雕刻石像供於香山寶相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弘曆特命內務府仿五臺山殊像寺規制,按香山文殊相貌在承德修建此廟。殊像寺落成時,乾隆參加瞻禮,並作詩道:“殊像全規臺廟模,撰辰慶落禮曼殊。金經蒙古猶常有,寶帙皇朝可獨無?譯以國書宣白業,習之修士翊浮圖。雖然名實期相稱,師利應嗤謂是乎。”該廟喇嘛皆爲滿族,故清廷稱此廟爲家廟。

殊像寺爲典型漢式寺廟,東西l15米,南北約200米,佔地面積2.7公頃。採用庭園佈局手法,大規模疊砌假山,散植松樹,創造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山門面南,面闊三楹,進深兩間,單檐歇山頂,內供護法神哼、哈二將。山門前左右置石獅一對,兩側設腰門。過門殿兩側擺鐘、鼓樓,均爲面闊三楹,進深一間,單檐歇山。山門正北爲天王殿,面闊五楹,進深兩間,單檐歇山。前後格封木壁板,中三間設歡門,稍間開歡窗,殿兩側置腰牆,界以一進院落,腰牆闢腰門與二進相通。天王殿北兩側爲東、西配殿,東殿名饌香室,西殿名演梵堂。天王殿正北地勢增高,上多級大石階可登達月臺,月臺北起主殿會乘殿,面闊七楹,進深五間,重檐黃琉璃歇山頂,下檐施五踩單翹單昂斗拱,上檐施七踩單翹重昂斗拱。前後明、次間設菱花隔扇門,前檐梢盡問設檻窗,後封實牆。殿內奉主尊文殊菩薩(騎獅),兩側有觀音(騎)、普賢(騎象)。供桌前東西各置萬壽塔,八角三層楠木,吡秸桑?剿?詮╋紙鶩?飾櫱渴俜?08樽。今壽塔猶存,鎦金銅佛在薑桂題任熱河都統時期被盜。兩側牆壁置經櫥,藏滿文大藏經三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時劫運一部,現存東京;一部流落西歐,現存巴黎圖書館;一部下落不明。殿內橫匾“會通三際”,條幅“發心爲衆生緣深入善權菩薩果,現相如三世佛了分身住曼殊牀”。會乘殿前東、西兩側有配殿,東爲指峯,西爲面月。會乘殿北,順勢置假山,壘石穿洞,潛巖渡橋,溝壑縱橫,曲徑幽深,是五臺山的縮影。假山如朵朵祥雲,載運一座高閣,名寶相閣,又名淨名普現,重檐八角,黃琉璃瓦頂綠剪邊,正東、西、南、北四面設門,四斜面設檻窗。閣內石制須彌座上有高11.6米的木雕文殊菩薩騎獅像,傳說是按乾隆容貌塑造。兩側有兩個力士像,各高3米。閣內橫額“淨名普現”。條幅“佛說是本師宏宣象教,天開此初地示現獅峯”。寶相閣前東、西有配殿各三間,東爲雲來,西爲淨雪。登上第二層假山,正北有樓名清涼樓,又名相合臺懷,兩層,每層九間,樓內供文殊。一樓門額“妙五福德”。樓內條幅“地分臺麓示居國,座挹錘峯供養雲”。清涼樓前兩側有配殿,面闊五楹,東曰吉輝,西曰慧喜,慧喜殿西有六角亭。淨雪殿西有一小院,正室三間,名香林室,室後設月門。室前東有方亭一座,西有小樓名倚雲樓,兩層。皇帝到殊像寺上香時,皇后在此梳妝,故又名梳妝樓。

殊像寺內原有一口大鍋,直徑2.41米,高2米,壁厚6釐米,由88塊銅塊鑄接而成,重約5噸,用18根鐵柱支撐。平時儲水防火,每逢臘月初八,該廟喇嘛就用此鍋煮“臘八粥”,承德各廟的喇嘛都到這裏吃粥承恩。

殊像寺是皇帝和太后經常臨幸之所,建築佈局高低錯落,內部擺設考究,環境幽雅,園林氣息濃厚,猶其疊石更爲馳名。今存會乘殿、山門、鐘鼓樓,餘皆毀。

清泉取名“般若”,是梵語“增加智慧”的意思,是說飲此水者能長智慧,去愚癡。明朝五臺山高僧覺玄曾寫詩讚道:“般若池邊止渴時,山瓢一吸樂何支。塵塵煩惱俱消歇,無限清涼說向誰!”歷史上般若泉水多做入朝貢品,深受佛門重視。清代康熙皇帝巡幸五臺山,住在菩薩頂,非般若泉水而不飲,至今還留有茶廳痕跡。許多朝山拜佛的善男信女們,常將泉水裝進瓶裏,帶到遠方。送給親人。當地人叫“萬水泉”,極言其水源充足,長流不息。近年來,經科學家初步考證,般若泉水具有清心保健之效,確係稀有的珍貴礦泉水,爲飲用及醫藥用水難得佳品,學者名流曾賦予“茗啜般若,智爽神怡”的美稱。爲開發五臺山特產資源,,根據有關方面的建議,現已開始修復般若泉水亭,配製各種冷熱飲料、保健食品,以滿足廣大遊客、朝聖者的需要。

殊像寺坐鳳林谷口,面對梵仙山,風景優雅。該寺創建於元代,於明代弘治年間和萬曆年間重修,與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羅候寺並稱爲五臺山五大禪處,又爲青廟十大寺之一,是一座很有名氣的寺院。現佔地面積爲六千四百平方米,計有殿堂樓房五十餘間。寺內正中文殊閣,殿闊五間,重檐歇山頂,是五臺山臺懷上心區最大的殿宇。寺內康熙御製殊像寺碑文載:“茲殊像禪寺,開基臺畔,結宇山阿。谷邇鳳林,環千巖之紫翠。堂臨鹿苑,俯萬壑之煙霞。峯曰梵仙,望層巒於天際。泉稱般若,落清澗於雲中。殿有金容,因名殊像。天人肅穆,羣瞻龍象之尊。儀度莊嚴,共禮狻猊之座。青蓮妙相,琉璃光映於林瑞。碧樹幽棲,鍾磐聲聞於嶺外。”由此可見,殊像寺確爲一處勝境。

有關五臺山的導遊詞 篇6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地區五臺縣,距太原240公里,是我國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以天下第一佛教名山享譽中外,有此殊榮,一是,這裏是我國最早建寺的地區之一,而且從古至今,這裏的寺僧在規模上都是第一;二是,佛典有記載,這裏是佛教四大菩薩之首文殊菩薩的道場;三是,歷朝歷代,凡信奉佛教的帝王,都特別關注這裏,這裏是我國唯一的青廟和黃廟共生榮的佛教聖地。

五臺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一個融自然風光,歷史文物,古建,藝術,佛教文化爲一體的旅遊區。“五百里道長風風雨雨,依然日出東臺。月掛西峯,花放南山,雪霽北巔。兩千年香火斷斷續續,又是晨鐘悠揚,晚罄清澈,香菸繚繞,勝幡翩躚。”寫出了五臺山的悠久歷史和奇異風光。

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顯通寺,在五臺山寺院當中,顯通寺的規模最大,歷史最古和洛陽的白馬寺同爲中國最早的寺廟,是五臺山佛教界最爲尊崇的領袖寺廟。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鐘樓,這是五臺山最大的一口銅鐘——長鳴鐘,重達9999.5斤。

顯通寺沒有天王殿,只有兩通石碑,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龍虎二碑,此二碑寓意爲龍虎把門,不勞駕四大天王。

顯通寺,佔地120畝,殿堂樓舍400多間,正院內中軸線排列七座大殿,依次爲:觀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鉢文殊殿,銅殿和後高殿。

現在我們來到了觀音殿,殿內供奉着三尊菩薩.中間爲觀音菩薩,兩邊分別爲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所以又叫”三大士殿”.由於兩側擺滿了經書,故也稱藏經殿.

觀音殿外邊一左一右兩座碑亭.裏面各有一碑,一通有字,刻着<<御製顯通寺碑文>>,一通無字,無字碑.這通無字碑是康熙皇帝立下的,似乎在讚美顯通寺的雄偉,壯麗和佛教的博大精深,難以用文字表達.

參觀完了觀音殿,我們就來到了,大文殊殿,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寺廟中大都建有文殊殿,而這座文殊殿卻加了個”大”字,這個大字有四層含義:顯通寺是五臺山最古老的寺院,是五臺山寺院中建築面積最大之一,是五臺山保存最完整之一,是供奉文殊菩薩最多的文殊殿,由於在這裏可以同時拜到五方文殊,當地人稱其爲方便朝臺.

有關五臺山的導遊詞 篇7

後弘時期藏傳佛教在阿底峽、八思巴、宗喀巴等人推進下形成了五大支派寧瑪派、噶當派、薩迦派、噶舉派、格魯派《格魯派的活佛大家都耳熟能詳在帶團中講到菩薩頂大家都會介紹到“師徒三尊”會介紹姓氏在這裏更正下一世達lai不是賈操傑而是宗喀巴的小弟子根敦朱巴班禪是克珠傑》,五派自成體系,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活佛轉世。這樣以一個民族命名的藏傳佛教的產生就形成的佛教的三大支派。

唐宋以後,文殊信仰進一步發展。元朝建國,以五臺山文殊道場爲內地喇嘛教的總禪林。元朝皇帝將五臺山的一些漢傳寺廟改爲黃教寺院下令八思巴在五臺山弘法,這樣五臺山成爲了漢藏並存顯密雙修的佛教名山。五臺山文殊信仰達到高峯,上至皇帝大臣、文人學士、大德高僧,下至香客居士、善男信女、黎民百姓,文殊信仰成爲最基本的信仰之一,牢固地佔領了人們的意識形態領域。五臺山佛教聖地已經深入人心,朝山拜佛,求得文殊保佑庇護,成爲人們希冀實現的宏願。

經過元末的常年征戰到了明代五臺山佛教再興高潮。出身於僧侶的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剛一即位就實行了保護佛教,興隆佛教,尤尊漢藏佛教聖地五臺山的政策。他先後詔見了五臺山高僧璧峯、具生吉祥,分別頒賜紫衣、金鉢、度牒、御製詩等,命隨方演教。明成祖派人迎請西藏名僧哈里嘛入京,敕封大寶法王,令統領天下釋教,遣使送五臺山顯通寺安置,又敕修佛舍利塔及顯通寺,還於寺中塑哈里麻肖像。

黃教祖師宗喀巴弟子釋迦也失到五臺山巡禮弘法,入京後受到成祖盛情接待,封大國師,賜金印、寶誥、經像、金銀器等物。釋迦也失又去五臺山之後,成祖又幾次致書慰問。英宗敕造《大藏經》送五臺山普恩寺、五臺頂供養,又敕諭護持顯通寺。憲宗遣人送一丈六尺鍍金文殊像一尊、畫幅百軸、香金五千兩、布帛千匹、念珠萬串於五台山文殊寺,並制書盛讚聖地,敕修文殊寺。

武宗敕建了銅瓦殿,賜額廣宗寺,又敕梵僧於中臺頂建寺,鑄鐵爲瓦,賜額演教,敕旨護持。

萬曆年間,五臺山佛教更加興盛。明神宗重修大白塔,爲母祈福;敕造《大藏經》送五臺山2藏<現存於顯通寺的水陸法會殿共3120本是現在國內保存下來最完整的大藏經>;遣使於五頂和獅子窩設弘福萬壽報國佑民吉祥大齋;又先後幾次送《大藏經》6藏,於獅子窩與五臺頂安置,修建獅子窩萬佛塔及五頂寺院,並在五臺山設水陸法會,供養全山僧衆。其母李太后出錢於五台山修建寺院。其時五臺山寺院劇增,全山達104多座,僧侶衆多,佛事興盛。宗派以禪宗和藏傳佛教爲盛,而華嚴、律宗、淨土諸宗皆有。

有關五臺山的導遊詞 篇8

我是導遊 ×××。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 於河北省蔚縣,面積爲21883 公頃,屬恆山餘脈,有東、西、 個突出的山峯,爲區別于山西五臺山,稱小五臺山。五臺之中以東臺最高,海拔 2882 米,是河北省境內 高山之最。大家看,小五臺危峯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 削,山石橫如斷,幾乎90 度垂直的石梯令人心驚膽戰。 進小五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彩石。

在這裏,沒有哪兩塊石頭的顏色是相同的。大大小小的石塊形狀各異,顏色對比 強烈:白石頭顏色像雪,紅石頭顏色似火,綠石頭顏色如翠 往裏走,會看到 珍珠泉三個醒目的大字。大家看,泉水清 澈見底,一串又一串的小泡泡從石頭縫中擠了出來,好像一 顆顆玻璃彈珠在此起彼伏的溪流中蹦蹦跳跳。不一會兒,一 串串金光閃閃的項鍊又竄出來了,原來是太陽公公爲它們染 上了顏色。真漂亮啊!你會禁不住去撈它們,可你的手剛碰到 它們,它們就變魔術般的消失了。 往前走,這就是傳說 中的一線天。擡頭望,兩邊的山崖似乎遮住了天空,只留下 天的一條縫,就像一根線。穿過一線天,向左看,陡峭的飛 崖,奔流的瀑布,震耳欲聾的水聲,彷彿走進了壯觀的畫卷, 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 繼續前進,大家還會看到詭異莫 見底的油甕,高聳入雲的塔林聽了我的介紹,大家對小 五臺山更加喜歡了吧?接下來是自主遊覽,兩個小時後在這裏集合。

請大家注意安全!祝大家遊玩愉快!

有關五臺山的導遊詞 篇9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五臺縣境內。五臺山方圓約300公里,因五峯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 巍然矗立,峯頂平坦如臺,故名五臺。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

五臺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勝地,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而五臺山又以其建寺歷史之悠久和規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日本、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尼泊爾等國享有盛名。五臺山寺廟始建於漢明帝,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達360多處。清代,隨着喇嘛教傳入五臺山,出現了各具特色的青、黃二廟。五臺山五座臺頂合圍的地區,稱爲臺內,其外圍則稱臺外。

現五臺山寺廟尚存43處,其中臺內37處,臺外6 處。 五臺山衆多的佛寺皆聚集在臺內臺懷鎮。這裏寺廟林立,殿宇鱗次櫛比,聖景聖蹟薈萃一處,其中顯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羅寺和菩薩頂被稱爲五臺山五大禪處。

臺外的寺廟比較分散,其中以南禪寺、佛光寺最著名。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所以這裏衆多寺廟的正殿都以供奉文殊菩薩爲主。文殊菩薩是釋迦牟尼的左脅侍,關於他的來歷,說法很多,而最流行的說法是他出身於舍衛國的婆羅門家庭,因有慈愛之心,後隨釋迦牟尼佛出家,成爲佛的大弟子,幫助佛化導芸芸衆生。他在諸大菩薩中智慧辯才第一,故專司佛的智慧,有“大智文殊”的尊號。文殊的坐騎爲一青獅,表示智慧威猛。他手持寶劍,表示智慧銳利。文殊菩薩因智慧第一,所以被推爲衆菩薩之首,後因對觀音信仰流傳,逐漸被取而代之。

有關五臺山的導遊詞 篇10

遊客們大家好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地區五臺縣,距太原240公里,是我國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以天下第一佛教名山享譽中外,有此殊榮,一是,這裏是我國最早建寺的地區之一,而且從古至今,這裏的寺僧在規模上都是第一;二是,佛典有記載,這裏是佛教四大菩薩之首文殊菩薩的道場;三是,歷朝歷代,凡信奉佛教的帝王,都特別關注這裏,這裏是我國唯一的青廟和黃廟共生榮的佛教聖地。 五臺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一個融自然風光,歷史文物,古建,藝術,佛教文化爲一體的旅遊區。“五百里道長風風雨雨,依然日出東臺。月掛西峯,花放南山,雪霽北巔。兩千年香火斷斷續續,又是晨鐘悠揚,晚罄清澈,香菸繚繞,勝幡翩躚。”寫出了五臺山的悠久歷史和奇異風光。 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顯通寺,在五臺山寺院當中,顯通寺的規模最大,歷史最古和洛陽的白馬寺同爲中國最早的寺廟,是五臺山佛教界最爲尊崇的領袖寺廟。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鐘樓,這是五臺山最大的一口銅鐘——長鳴鐘,重達9999.5斤。 顯通寺沒有天王殿,只有兩通石碑,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龍虎二碑,此二碑寓意爲龍虎把門,不勞駕四大天王。 顯通寺,佔地120畝,殿堂樓舍400多間,正院內中軸線排列七座大殿,依次爲:觀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鉢文殊殿,銅殿和後高殿。 現在我們來到了觀音殿,殿內供奉着三尊菩薩.中間爲觀音菩薩,兩邊分別爲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所以又叫”三大士殿”.由於兩側擺滿了經書,故也稱藏經殿. 觀音殿外邊一左一右兩座碑亭.裏面各有一碑,一通有字,刻着御製顯通寺碑文,一通無字,無字碑.這通無字碑是康熙皇帝立下的,似乎在讚美顯通寺的雄偉,壯麗和佛教的博大精深,難以用文字表達. 參觀完了觀音殿,我們就來到了,大文殊殿,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寺廟中大都建有文殊殿,而這座文殊殿卻加了個”大”字,這個大字有四層含義:顯通寺是五臺山最古老的寺院,是五臺山寺院中建築面積最大之一,是五臺山保存最完整之一,是供奉文殊菩薩最多的文殊殿,由於在這裏可以同時拜到五方文殊,當地人稱其爲方便朝臺. 好,現在我們去全寺的中心,顯通寺的重要建築,大雄寶殿,它是五臺山殿宇之最,重頂飛檐,巍峨寬大,佔地一畝二分,裏面供奉橫三世佛.中間爲婆娑世界的釋迦牟尼,左側爲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側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大雄寶殿即釋迦牟尼的尊稱,寓意像大勇士一樣,英勇無畏,無畏一切,殿堂採用108根木柱支撐整個大殿,進到大殿感到十分寬敞,此殿,是五臺山最大的大雄寶殿,也是寺裏舉辦盛大佛事活動的場所 這是顯通寺的第一大特色---------全木結構 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白色全磚建築是無樑〔量〕殿,由於它全部用磚壘砌而成.沒有用樑柱,所以叫無樑殿,又因爲它代表的是佛法的無量,所以我們稱之爲無量殿,從外觀看,似歐洲建築,並且塗成了白色,白色在西方代表純潔,在這裏象徵佛教的無限光明。

整個大殿從外看是7間,實際爲3間,外觀2層,內爲1層。殿內中間供奉佛祖的抱身像盧舍納佛,體現修成正果而得到佛境的光明智慧。 無樑殿又叫七處九會殿,取釋迦牟尼曾在7處講經9次之意,所以外觀7間,這座大殿建於明萬曆年間,距今有近420xx年的歷史了。此殿沒有樑柱支撐,殿頂的重量由四周厚重的牆體支撐 這是顯通寺的第二大特色---------全磚結構 建築穿過供奉有千鉢,千手,千釋迦的千鉢文殊殿,我們就來到了銅殿。 此殿是我國僅有的三座銅殿之一,小巧精緻,殿內中這尊銅鑄的文殊坐獅像,造型美麗,四壁上的銅鑄小佛琳琅滿目,有萬尊之多,故也有人稱之爲萬佛殿,此殿是明萬曆年間,妙峯祖師化緣十萬斤銅所造,民間所流傳“顯通,顯通,十萬斤銅”,就是由此而來。 此殿也是顯通寺的第三大特色--------------全銅結構建築 現在是自由活動的時間了,大家可以嚐嚐原平的鍋魁,莜麪窩窩,高粱面魚魚,還有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得臺蘑,可以看看在民間流傳了320xx年,具有山西黃土文化特色的剪紙,也看看形制美觀的澄泥硯。

夜色將至,我們也踏上了返程的大巴,今天我們遊覽了五臺山青廟之首---顯通寺,看到了全木,全磚,全銅不同時代,不同建築風格的寺院,有人說五臺山是“一部佛國寺,百座藝術宮”,我覺得很貼切,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樣的感覺?

有關五臺山的導遊詞 篇11

遊客們大家好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地區五臺縣,距太原240公里,是我國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以天下第一佛教名山享譽中外,有此殊榮,一是,這裏是我國最早建寺的地區之一,而且從古至今,這裏的寺僧在規模上都是第一;二是,佛典有記載,這裏是佛教四大菩薩之首文殊菩薩的道場;三是,歷朝歷代,凡信奉佛教的帝王,都特別關注這裏,這裏是我國唯一的青廟和黃廟共生榮的佛教聖地。 五臺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一個融自然風光,歷史文物,古建,藝術,佛教文化爲一體的旅遊區。“五百里道長風風雨雨,依然日出東臺。月掛西峯,花放南山,雪霽北巔。兩千年香火斷斷續續,又是晨鐘悠揚,晚罄清澈,香菸繚繞,勝幡翩躚。”寫出了五臺山的悠久歷史和奇異風光。 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顯通寺,在五臺山寺院當中,顯通寺的規模最大,歷史最古和洛陽的白馬寺同爲中國最早的寺廟,是五臺山佛教界最爲尊崇的領袖寺廟。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鐘樓,這是五臺山最大的一口銅鐘——長鳴鐘,重達9999.5斤。 顯通寺沒有天王殿,只有兩通石碑,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龍虎二碑,此二碑寓意爲龍虎把門,不勞駕四大天王。 顯通寺,佔地120畝,殿堂樓舍400多間,正院內中軸線排列七座大殿,依次爲:觀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鉢文殊殿,銅殿和後高殿。 現在我們來到了觀音殿,殿內供奉着三尊菩薩.中間爲觀音菩薩,兩邊分別爲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所以又叫”三大士殿”.由於兩側擺滿了經書,故也稱藏經殿. 觀音殿外邊一左一右兩座碑亭.裏面各有一碑,一通有字,刻着御製顯通寺碑文,一通無字,無字碑.這通無字碑是康熙皇帝立下的,似乎在讚美顯通寺的雄偉,壯麗和佛教的博大精深,難以用文字表達. 參觀完了觀音殿,我們就來到了,大文殊殿,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寺廟中大都建有文殊殿,而這座文殊殿卻加了個”大”字,這個大字有四層含義:顯通寺是五臺山最古老的寺院,是五臺山寺院中建築面積最大之一,是五臺山保存最完整之一,是供奉文殊菩薩最多的文殊殿,由於在這裏可以同時拜到五方文殊,當地人稱其爲方便朝臺. 好,現在我們去全寺的中心,顯通寺的重要建築,大雄寶殿,它是五臺山殿宇之最,重頂飛檐,巍峨寬大,佔地一畝二分,裏面供奉橫三世佛.中間爲婆娑世界的釋迦牟尼,左側爲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側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大雄寶殿即釋迦牟尼的尊稱,寓意像大勇士一樣,英勇無畏,無畏一切,殿堂採用108根木柱支撐整個大殿,進到大殿感到十分寬敞,此殿,是五臺山最大的大雄寶殿,也是寺裏舉辦盛大佛事活動的場所 這是顯通寺的第一大特色---------全木結構 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白色全磚建築是無樑〔量〕殿,由於它全部用磚壘砌而成.沒有用樑柱,所以叫無樑殿,又因爲它代表的是佛法的無量,所以我們稱之爲無量殿,從外觀看,似歐洲建築,並且塗成了白色,白色在西方代表純潔,在這裏象徵佛教的無限光明。

整個大殿從外看是7間,實際爲3間,外觀2層,內爲1層。殿內中間供奉佛祖的抱身像盧舍納佛,體現修成正果而得到佛境的光明智慧。 無樑殿又叫七處九會殿,取釋迦牟尼曾在7處講經9次之意,所以外觀7間,這座大殿建於明萬曆年間,距今有近420xx年的歷史了。此殿沒有樑柱支撐,殿頂的重量由四周厚重的牆體支撐 這是顯通寺的第二大特色---------全磚結構 建築穿過供奉有千鉢,千手,千釋迦的千鉢文殊殿,我們就來到了銅殿。 此殿是我國僅有的三座銅殿之一,小巧精緻,殿內中這尊銅鑄的文殊坐獅像,造型美麗,四壁上的銅鑄小佛琳琅滿目,有萬尊之多,故也有人稱之爲萬佛殿,此殿是明萬曆年間,妙峯祖師化緣十萬斤銅所造,民間所流傳“顯通,顯通,十萬斤銅”,就是由此而來。 此殿也是顯通寺的第三大特色--------------全銅結構建築 現在是自由活動的時間了,大家可以嚐嚐原平的鍋魁,莜麪窩窩,高粱面魚魚,還有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得臺蘑,可以看看在民間流傳了320xx年,具有山西黃土文化特色的剪紙,也看看形制美觀的澄泥硯。

夜色將至,我們也踏上了返程的大巴,今天我們遊覽了五臺山青廟之首---顯通寺,看到了全木,全磚,全銅不同時代,不同建築風格的寺院,有人說五臺山是“一部佛國寺,百座藝術宮”,我覺得很貼切,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樣的感覺?

有關五臺山的導遊詞 篇12

遊客們大家好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地區五臺縣,距太原240公里,是我國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以天下第一佛教名山享譽中外,有此殊榮,一是,這裏是我國最早建寺的地區之一,而且從古至今,這裏的寺僧在規模上都是第一;二是,佛典有記載,這裏是佛教四大菩薩之首文殊菩薩的道場;三是,歷朝歷代,凡信奉佛教的帝王,都特別關注這裏,這裏是我國唯一的青廟和黃廟共生榮的佛教聖地。 五臺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一個融自然風光,歷史文物,古建,藝術,佛教文化爲一體的旅遊區。“五百里道長風風雨雨,依然日出東臺。月掛西峯,花放南山,雪霽北巔。兩千年香火斷斷續續,又是晨鐘悠揚,晚罄清澈,香菸繚繞,勝幡翩躚。”寫出了五臺山的悠久歷史和奇異風光。 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顯通寺,在五臺山寺院當中,顯通寺的規模最大,歷史最古和洛陽的白馬寺同爲中國最早的寺廟,是五臺山佛教界最爲尊崇的領袖寺廟。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鐘樓,這是五臺山最大的一口銅鐘——長鳴鐘,重達9999.5斤。 顯通寺沒有天王殿,只有兩通石碑,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龍虎二碑,此二碑寓意爲龍虎把門,不勞駕四大天王。 顯通寺,佔地120畝,殿堂樓舍400多間,正院內中軸線排列七座大殿,依次爲:觀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鉢文殊殿,銅殿和後高殿。 現在我們來到了觀音殿,殿內供奉着三尊菩薩.中間爲觀音菩薩,兩邊分別爲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所以又叫”三大士殿”.由於兩側擺滿了經書,故也稱藏經殿. 觀音殿外邊一左一右兩座碑亭.裏面各有一碑,一通有字,刻着御製顯通寺碑文,一通無字,無字碑.這通無字碑是康熙皇帝立下的,似乎在讚美顯通寺的雄偉,壯麗和佛教的博大精深,難以用文字表達. 參觀完了觀音殿,我們就來到了,大文殊殿,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寺廟中大都建有文殊殿,而這座文殊殿卻加了個”大”字,這個大字有四層含義:顯通寺是五臺山最古老的寺院,是五臺山寺院中建築面積最大之一,是五臺山保存最完整之一,是供奉文殊菩薩最多的文殊殿,由於在這裏可以同時拜到五方文殊,當地人稱其爲方便朝臺. 好,現在我們去全寺的中心,顯通寺的重要建築,大雄寶殿,它是五臺山殿宇之最,重頂飛檐,巍峨寬大,佔地一畝二分,裏面供奉橫三世佛.中間爲婆娑世界的釋迦牟尼,左側爲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側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大雄寶殿即釋迦牟尼的尊稱,寓意像大勇士一樣,英勇無畏,無畏一切,殿堂採用108根木柱支撐整個大殿,進到大殿感到十分寬敞,此殿,是五臺山最大的大雄寶殿,也是寺裏舉辦盛大佛事活動的場所 這是顯通寺的第一大特色---------全木結構 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白色全磚建築是無樑〔量〕殿,由於它全部用磚壘砌而成.沒有用樑柱,所以叫無樑殿,又因爲它代表的是佛法的無量,所以我們稱之爲無量殿,從外觀看,似歐洲建築,並且塗成了白色,白色在西方代表純潔,在這裏象徵佛教的無限光明。

整個大殿從外看是7間,實際爲3間,外觀2層,內爲1層。殿內中間供奉佛祖的抱身像盧舍納佛,體現修成正果而得到佛境的光明智慧。 無樑殿又叫七處九會殿,取釋迦牟尼曾在7處講經9次之意,所以外觀7間,這座大殿建於明萬曆年間,距今有近420xx年的歷史了。此殿沒有樑柱支撐,殿頂的重量由四周厚重的牆體支撐 這是顯通寺的第二大特色---------全磚結構 建築穿過供奉有千鉢,千手,千釋迦的千鉢文殊殿,我們就來到了銅殿。 此殿是我國僅有的三座銅殿之一,小巧精緻,殿內中這尊銅鑄的文殊坐獅像,造型美麗,四壁上的銅鑄小佛琳琅滿目,有萬尊之多,故也有人稱之爲萬佛殿,此殿是明萬曆年間,妙峯祖師化緣十萬斤銅所造,民間所流傳“顯通,顯通,十萬斤銅”,就是由此而來。 此殿也是顯通寺的第三大特色--------------全銅結構建築 現在是自由活動的時間了,大家可以嚐嚐原平的鍋魁,莜麪窩窩,高粱面魚魚,還有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得臺蘑,可以看看在民間流傳了320xx年,具有山西黃土文化特色的剪紙,也看看形制美觀的澄泥硯。

夜色將至,我們也踏上了返程的大巴,今天我們遊覽了五臺山青廟之首---顯通寺,看到了全木,全磚,全銅不同時代,不同建築風格的寺院,有人說五臺山是“一部佛國寺,百座藝術宮”,我覺得很貼切,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樣的感覺?

有關五臺山的導遊詞 篇13

尊敬的各位遊客: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位於塞外古都、煤海之鄉的大同觀光旅遊。我是大家的導遊員楊麗,今天我們將參觀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雲岡石窟。它與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並稱爲中國三大石窟。

雲岡石窟開鑿於距今1500多年的北魏王朝,現存主要洞窟45個,佛教造像51000多尊,根據武周山勢的自然起伏,雲岡石窟又自然的分成東區、中區和西區三部分。其中第1~4窟爲東區,5~13窟爲中區,14~45窟爲西區。下面我們就先從中區的第5區開始參觀吧。第5、6窟是一組雙窟,是雲岡石窟中最精彩壯觀、最具代表性的石窟。第5窟爲橢圓形的穹窿頂馬蹄形,分前、後兩室,進入高大的後室,首先引入眼簾的是這尊兩腿雙盤、雙手疊放腿上的大佛。這種吉祥式坐姿的全結跏趺坐禪定印象,表示着釋迦摩尼佛已進入標準的靜思維修行狀態,是佛的坐、立、行、臥四威儀,即四個莊嚴地身姿之一。大佛高17米,是雲岡石窟第一大佛。專家們認爲這尊大佛是北魏孝文帝爲他的父親獻文帝鑿造的佛陀象徵。那麼上述歷史在此窟是否有所體現呢?請各位細看,大佛頭頂爲藍色螺髻,面龐方圓,細眼長眉,鼻樑高直,脣含笑意,兩耳垂肩,在端莊、慈祥的神情中透露出神聖、超凡和自信的風貌。尤其是這尊佛像身穿雙領下垂,內衣束結,寬大柔軟而下垂的袈裟,衣紋流暢,給人一種絲的質感。大佛的右側是未來世彌勒佛,左側爲過去式燃燈佛。大佛的後面有一個很寬敞的甬道,那是供佛教信徒們禮佛繞行的誦經道。

第6窟是雲岡石窟中以精巧著稱的一窟,稱第一偉窟。窟平面呈回字形,窟正中鑿一方形塔柱。在巨大的中心塔柱和整個洞窟的四壁上,雕滿了佛像、菩薩、羅漢、飛天、供養人、瑞鳥、神獸、花卉,形成了一種熱鬧擁擠,美妙神奇的佛國氛圍,主題以歌頌佛母和表現釋迦摩尼一生的成佛弘教經歷爲主,因而也叫佛母洞。請大家隨我的手勢來觀賞面前這幅關於右腋誕生的畫面:古印度有一個小國叫迦毗羅衛國,國王叫淨飯王,王后叫摩耶,他們到了40歲的時候還沒有孩子,非常焦急。有一天,摩耶夫人夢見一位菩薩乘白象而來,後來懷了身孕。按當地習俗,婦女應回孃家分娩。摩耶夫人在快臨產時,在妹妹和僕人的陪侍下回家。半路上,他們到藍毗尼花園休息,剛到一顆菩提樹下,夫人預感快要生產了。於是,一手抓住樹枝,一手在妹妹的攙扶下,從右腋生出了孩子,這就是喬達摩悉達多,成佛後被尊爲釋迦族聖人的釋迦摩尼。

下面我們要參觀的是被譽爲雲岡石窟外交官和代表作的第20窟---露天大佛。這尊高達13.7米的結跏趺坐佛像,面容豐滿端莊,雙肩寬厚平直,身披右袒袈裟,呈大日如來吉祥坐禪定印象,是釋迦摩尼對宇宙、社會和人生的一種沉靜思考狀態。這尊大佛便是北魏文成帝拓拔睿的象徵。他恢復佛法,開鑿雲岡石窟,大佛的嘴角微笑神態,表現出佛教徒對他的敬意。距離產生美,角度顯神韻。在這尊露天大佛面前,以不同的距離和角度觀賞,都會產生各種變化着的美及其神韻。

現在給大家20分鐘時間在露天大佛前拍照留念,願大佛炯炯有神的雙眸,略帶微笑的嘴角,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回憶,帶來美好的福音。好,20分鐘後我們在這裏集合,謝謝大家合作!

有關五臺山的導遊詞 篇14

小五臺山地處蔚縣境東南與涿鹿交界處,由五個高峯組成。其中東臺最高,海拔2882米;中臺海拔2731米;西臺最低,海拔2671米。五臺彼此相連,廣12公里,袤12.5公里,最高峯東臺位於縣城東偏北36公里處。因由五臺組成,又別於山西的五臺山,故名小五臺山,爲河北省羣山之首。小五臺山中植物資源特別豐富,有各種植物700多種。山高林密,洞穴棋佈,爲野生動物的繁衍生息創造了條件。八十年代初,這裏發現了世界珍禽褐馬雞,爲國家一類保護動物。

有關五臺山的導遊詞 篇15

小五臺山地處蔚縣境東南與涿鹿交界處,由五個高峯組成。其中東臺最高,海拔2882米;中臺海拔2731米;西臺最低,海拔2671米。

五臺彼此相連,廣12公里,袤12.5公里,最高峯東臺位於縣城東偏北36公里處。因由五臺組成,又別於山西的五臺山,故名小五臺山,爲河北省羣山之首。小五臺山中植物資源特別豐富,有各種植物700多種。

山高林密,洞穴棋佈,爲野生動物的繁衍生息創造了條件。八十年代初,這裏發現了世界珍禽褐馬雞,爲國家一類保護動物。

有關五臺山的導遊詞 篇16

大家好!歡迎來到小五臺山旅遊區。我是導遊×××。

龍潭飛瀑(站在關瀑臺或倒掛鬆景點處)我們現在來到的這個地方就是北龍潭景區的龍潭飛瀑景點,這裏有幻鬆、絕壁鬆、倒掛鬆和龍潭飛瀑。這個瀑布長年有水,落差60多米,頗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韻致。

金閣寺:我們從南路進五臺山,過收費處牌樓,前行不遠,這座立於路北山坡金碧輝煌的廟宇,便是臺懷腹地第一大寺金閣寺。這金閣寺位於南臺之北、中臺之南的金閣嶺上,海拔高度達到1900多米,除臺頂寺廟外,金閣寺所處地勢最高。該寺距臺懷鎮約十五公里。

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北省蔚縣,面積爲21883公頃,屬恆山餘脈,有東、西、南、北、中5個突出的山峯,爲區別于山西五臺山,稱小五臺山。五臺之中以東臺最高,海拔2882米,是河北省境內高山之最。大家看,小五臺危峯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橫如斷,幾乎90度垂直的石梯令人心驚膽戰。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總面積2837平方公里,風景核心區位於五臺縣北部臺懷鎮內面積379平方公里,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最值得推薦景點首位,國家地質博物館,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十大避暑勝地之首,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世界五大佛教聖地,20xx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維利亞第三十三屆世界遺產大會列爲《世界遺產名錄》成爲我國第38處世界遺產。

摸子泉位於地藏寺曠觀樓下摸子洞內。地藏宮大殿供地藏菩薩,東殿供送子將軍,西殿供觀世音菩薩。寺西南角—門可通掬月泉。摸子洞深14米,兩側石壁上鑿有佛龕,到洞最裏面之後,再下5級臺階,就到了泉邊。泉爲方形,水深0.4米。以前寺內僧人在泉中置石子和瓦片,說求子者摸到石子生男,摸到瓦片生女。洞口原來懸有劉爾忻所撰楹聯:

說話間,我們已跨過黃河,進入焦作境內,焦作位於河南的西北部,北依太行,南鄰黃河。地處我國南北交匯點,東西結合部,又是新歐亞大陸橋在中國境內的中心地帶,具有承東啓西溝南通北的樞紐地位。

走進小五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彩石”。在這裏,沒有哪兩塊石頭的顏色是相同的。大大小小的石塊形狀各異,顏色對比強烈:白石頭顏色像雪,紅石頭顏色似火,綠石頭顏色如翠……

宗教現象之所以能伴隨着人類歷史長期地存在着,並將繼續存在下去,就在於宗教自身有着爲人們所需要的特定功能及其社會作用。南美州是陌生而新奇的,但宗教的信仰卻是我們熟悉的。在世界各地行走,參觀考察的景點、文化遺產地似乎都滲透着宗教的影子,無論是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西域。廬山這座世界名山也離不開,“一座山頭六個教,走遍世界找不到”這句電視風光片裏的伴音已成爲廬山導遊的解說詞;廬山的東林寺、仙人洞、天主教堂、基督教堂、清真寺、白鹿洞都已成爲世界遺產地廬山的重要構成內容。

子房湖旁有兩條岔道,下道是通往小寨溝景區、老潭溝景區;上道便是直通山西的修陵公路。疊彩洞景區和茱峯景區盤恆在此。疊彩洞是連接豫、晉兩省的公路遂洞,大小23條洞,首尾相連總長4000多米。它是由我縣土專家張有臣設計規劃的。在外只見一排巨大的階梯層層遞上,在洞裏都是180度的轉彎和45度以上的爬坡。這就是景區有名的“暗十八盤”,勤勞善良的人民用十二年的時間修建了這條路。

茱萸峯山勢突兀,爲雲臺山的主峯,海拔1300多米。後來真武帝在此苦志修行成仙而云,此處便成了聞名遐爾的道教聖地,方圓百里的人們常來此燒香求願,據說十分靈驗。漸漸地,人們把這裏親切地稱爲”小北頂”,就是說這裏離北天門很近,常被天神關注,他們會滿足人們禱告時的祈求,好再讓人們來此燒香還願。於是有了”燒高篝”的說法,如果誰家的子孫發達了或是添丁了,那一定是他們家的老人們早年在這裏燒了”高香”求來的。

相逢是緣,相識是分!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換來咱們今生的擦肩而過。很高興,和大家相會在美麗的天府之國,一同走進文君故里——邛崍,一起遊覽山奇、石怪、水美、林幽的天台山。暢遊青山綠水,盡享旅途歡樂。首先,請允許我做一下自我介紹,我是大家本次旅行的導遊,我叫方圓,無規矩不成方圓的方圓,大家叫我小方就可以了。旅行途中,大凡小事,儘管吩咐,我將全力而爲,爲你效勞!本次爲我們保駕護航的師傅是X大哥。小方希望大家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我們的X師傅,感謝他這兩天爲我們辛苦的工作

往裏走,會看到 “珍珠泉”三個醒目的大字。大家看,泉水清澈見底,一串又一串的小泡泡從石頭縫中擠了出來,好像一顆顆玻璃彈珠在此起彼伏的溪流中蹦蹦跳跳。不一會兒,一串串金光閃閃的項鍊又竄出來了,原來是太陽公公爲它們染上了顏色。真漂亮啊!你會禁不住去撈它們,可你的手剛碰到它們,它們就變魔術般的消失了。

往前走,這就是傳說中的“一線天”。擡頭望,兩邊的山崖似乎遮住了天空,只留下天的一條縫,就像一根線。穿過“一線天”,向左看,陡峭的飛崖,奔流的瀑布,震耳欲聾的水聲,彷彿走進了壯觀的畫卷,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

繼續前進,大家還會看到詭異莫測的“鎮妖石”,欲靜卻動的“風睡石”,神仙睡過的“睡仙石”,深不見底的“油甕”,高聳入雲的塔林……

聽了我的介紹,大家對小五臺山更加喜歡了吧?接下來是自主遊覽,兩個小時後在這裏集合。請大家注意安全!祝大家遊玩愉快!

有關五臺山的導遊詞 篇17

遊客們大家好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地區五臺縣,距太原240公里,是我國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以天下第一佛教名山享譽中外,有此殊榮,一是,這裏是我國最早建寺的地區之一,而且從古至今,這裏的寺僧在規模上都是第一;二是,佛典有記載,這裏是佛教四大菩薩之首文殊菩薩的道場;三是,歷朝歷代,凡信奉佛教的帝王,都特別關注這裏,這裏是我國唯一的青廟和黃廟共生榮的佛教聖地。 五臺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一個融自然風光,歷史文物,古建,藝術,佛教文化爲一體的旅遊區。“五百里道長風風雨雨,依然日出東臺。月掛西峯,花放南山,雪霽北巔。兩千年香火斷斷續續,又是晨鐘悠揚,晚罄清澈,香菸繚繞,勝幡翩躚。”寫出了五臺山的悠久歷史和奇異風光。 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顯通寺,在五臺山寺院當中,顯通寺的規模最大,歷史最古和洛陽的白馬寺同爲中國最早的寺廟,是五臺山佛教界最爲尊崇的領袖寺廟。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鐘樓,這是五臺山最大的一口銅鐘——長鳴鐘,重達9999.5斤。 顯通寺沒有天王殿,只有兩通石碑,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龍虎二碑,此二碑寓意爲龍虎把門,不勞駕四大天王。 顯通寺,佔地120畝,殿堂樓舍400多間,正院內中軸線排列七座大殿,依次爲:觀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鉢文殊殿,銅殿和後高殿。 現在我們來到了觀音殿,殿內供奉着三尊菩薩.中間爲觀音菩薩,兩邊分別爲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所以又叫”三大士殿”.由於兩側擺滿了經書,故也稱藏經殿. 觀音殿外邊一左一右兩座碑亭.裏面各有一碑,一通有字,刻着御製顯通寺碑文,一通無字,無字碑.這通無字碑是康熙皇帝立下的,似乎在讚美顯通寺的雄偉,壯麗和佛教的博大精深,難以用文字表達. 參觀完了觀音殿,我們就來到了,大文殊殿,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寺廟中大都建有文殊殿,而這座文殊殿卻加了個”大”字,這個大字有四層含義:顯通寺是五臺山最古老的寺院,是五臺山寺院中建築面積最大之一,是五臺山保存最完整之一,是供奉文殊菩薩最多的文殊殿,由於在這裏可以同時拜到五方文殊,當地人稱其爲方便朝臺. 好,現在我們去全寺的中心,顯通寺的重要建築,大雄寶殿,它是五臺山殿宇之最,重頂飛檐,巍峨寬大,佔地一畝二分,裏面供奉橫三世佛.中間爲婆娑世界的釋迦牟尼,左側爲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側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大雄寶殿即釋迦牟尼的尊稱,寓意像大勇士一樣,英勇無畏,無畏一切,殿堂採用108根木柱支撐整個大殿,進到大殿感到十分寬敞,此殿,是五臺山最大的大雄寶殿,也是寺裏舉辦盛大佛事活動的場所 這是顯通寺的第一大特色---------全木結構 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白色全磚建築是無樑〔量〕殿,由於它全部用磚壘砌而成.沒有用樑柱,所以叫無樑殿,又因爲它代表的是佛法的無量,所以我們稱之爲無量殿,從外觀看,似歐洲建築,並且塗成了白色,白色在西方代表純潔,在這裏象徵佛教的無限光明。

整個大殿從外看是7間,實際爲3間,外觀2層,內爲1層。殿內中間供奉佛祖的抱身像盧舍納佛,體現修成正果而得到佛境的光明智慧。 無樑殿又叫七處九會殿,取釋迦牟尼曾在7處講經9次之意,所以外觀7間,這座大殿建於明萬曆年間,距今有近420xx年的歷史了。此殿沒有樑柱支撐,殿頂的重量由四周厚重的牆體支撐 這是顯通寺的第二大特色---------全磚結構 建築穿過供奉有千鉢,千手,千釋迦的千鉢文殊殿,我們就來到了銅殿。 此殿是我國僅有的三座銅殿之一,小巧精緻,殿內中這尊銅鑄的文殊坐獅像,造型美麗,四壁上的銅鑄小佛琳琅滿目,有萬尊之多,故也有人稱之爲萬佛殿,此殿是明萬曆年間,妙峯祖師化緣十萬斤銅所造,民間所流傳“顯通,顯通,十萬斤銅”,就是由此而來。 此殿也是顯通寺的第三大特色--------------全銅結構建築 現在是自由活動的時間了,大家可以嚐嚐原平的鍋魁,莜麪窩窩,高粱面魚魚,還有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得臺蘑,可以看看在民間流傳了320xx年,具有山西黃土文化特色的剪紙,也看看形制美觀的澄泥硯。

夜色將至,我們也踏上了返程的大巴,今天我們遊覽了五臺山青廟之首---顯通寺,看到了全木,全磚,全銅不同時代,不同建築風格的寺院,有人說五臺山是“一部佛國寺,百座藝術宮”,我覺得很貼切,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樣的感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