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著名景點導遊詞(精選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5W

海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

朋友們,在海南島周圍分佈着諸多美麗的小島,猶如顆顆珍珠散發着耀人的光芒,其中開發較爲成熟和完善的有三個:分界洲島、蜈支洲島、西島。它們好像是三朵嬌豔的姐妹花,爲海南島的休閒度假遊增添了亮麗的色彩。現在我們將前往的是一座秀外慧中的夢幻小島——分界洲島。

海南著名景點導遊詞(精選15篇)

分界洲島位於陵水黎族自治縣東北部海上,是國家4a級景區,島嶼面積約0.58平方公里,海拔99米,因地處萬寧與陵水兩縣交界之海而得名。它是海南第一個經政府授權開發的無人居住的島嶼。

首先,讓我們從它的名字說起:所謂分界洲,到底是分哪些界呢一是行政區域的分界。這裏是萬寧市與陵水縣行政區域的分界嶺,嶺北爲萬寧市,嶺南是陵水黎苗族自治縣,兩個縣市的分界碑就在這山嶺上。

二是氣候分界。雖說整個海南島都處於熱帶,但是由於北面以平原地地型爲多,南面以山地爲多,這樣來自南邊的暖氣流受到東西走向山脈的陰隔,導致山體南面和北面的氣候出現差異,以致這座小小的山嶺對海南島東南的氣候也產生了影響。也正因爲這樣,站在分界洲島上,經常就可以看到牛嶺“牛頭下雨,牛尾睛”的奇觀。

三是人文分界。分界嶺連接着中部的五指山山脈和西部的鸚哥嶺,構成了一條東西縱橫山脈,分隔了海南島南北。自然的分界也成爲古代海南人文分界,嶺南主要聚居黎族,嶺北主要以漢族爲主。所以別看這小小山嶺以及這座小島嶼,竟可以如此“三分天下”呢。

島上由於人煙稀少,所以生態環境保護完好,這裏的海面湛藍純淨,藍得讓人透不過氣來,淨得讓人足以看透自己的'心靈。站在岸邊,在陽光的照射下,海水呈現出了淺綠、淡綠、淺藍、到深藍色的奇幻變化,你就會覺得造物的神奇,世界的奇妙。所以有參觀過分界洲島的朋友說,這裏是名副其實的海外桃源,人間仙界。

島上有一塊岩石,上面刻着“大洞天”三個字。說起洞天,大家會想到道教中的洞天福地。這塊石頭相疊成屋,草綠花紅,千年古榕半根錯節,果然是天造地設的神仙洞府。據當地的老漁民們講,很早以前這裏就是他們的避風港,很早以前這裏就叫做“大洞天”。

現在我們走的這條小路上刻着從古到今不同的錢幣,我們可以一路走走一路看看,看看大家認識不認識都是什麼時候的錢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所以我們腳下的道就是“前(錢)途無量之道,據說也是借當年吉陽軍知軍周康的吉言而修。

分界洲島也是一個玩海的天堂,在這裏遊客可感受曾經荒無人煙的島嶼風情,還能參加潛水、海上摩托艇、海底漫步、海上拖傘、沙灘酒吧等獨具特色的海上娛樂項目,從而感受前所未有的新奇、刺激。

現在已經到達分界洲島,接下來的時間就交給大家,釋放自我,“潛”動人生。兩小時後在這裏集合。

海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

大家好!有道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又道是“壽比南山鬆不老,福如東海水長流”。遊客朋友,您知道嗎,這個成語和這付對聯都是從我們南山來的。您到此一遊,就是進了福壽之地、財富之鄉,祝您好運!

南山古稱盧山,此山雖然不能與江西的廬山相提並論,但也自古有名,史書上說盧山“山色蒼秀,水光清沁,青松綴翠,秋柿縈紅”。唐朝的開國功臣尉遲敬德曾經在此修建過道觀,宋朝皇帝宋神宗曾經親筆題寫山門匾額,明朝的最後一位宰相範復粹在這裏一住就是20xx年。

當然,古時候的盧山和今天的南山相比,那是小巫見大巫。現在提起南山,人們就把它和福聯繫在一起,和壽結合在一塊,南山成了福壽的象徵。南山風景區建成之後,黨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和各級領導多次到這裏視察,國際友人也紛至沓來。

好了,欲識南山真面目,隨我慢慢來參觀。

宗教文化園

各位遊客,我們南山旅遊景區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宗教文化園,包括佛教的香水庵、南山禪寺和開光不久的世界第一錫青銅鑄大座佛——南山大佛,道教的南山道院和靈源觀等。第二部分是歷史文化園,這是一處以朝代爲序,以不同風格的建築羣和大量的文化建造的大型主題公園。大家現在參觀的是第一部分——宗教文化園。

香水庵

香水庵原稱響水庵,始建於明朝天啓年間(公元1621-1620xx年)。相傳本地有個姓韓的人家,家中生活比較富裕,生了一個女兒,自幼喜好佛道,長大後毅然舍俗出家,在盧山北麓響水灣邊建了一座庵廟,取名爲響水庵。相傳響水庵邊原有一巨大石壁,壁頂有石刻巨龍,嘴中流水,咆哮直下,聲響數裏。庵廟是尼僧(即女性出家人)居住的地方。現在就請大家去看看紅塵之外的女性世界。

香水庵中軸線上有四重殿閣,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兩側相對稱,建有鐘鼓樓、客堂、法物流通處、百子堂、應身堂及齋堂、僧舍等。

山門 山門是寺院的大門。因爲寺院大都建在山上,所以叫山門,又稱三門殿。殿內兩旁的金剛,左邊的叫“密跡金剛”,右邊的叫“那羅延金剛”,擔任佛寺的保衛工作,據經書記載,兩位金剛因護持佛法有功而被封位仁王,所以三門殿又叫仁王殿。

鐘鼓樓 過了山門,左右兩側是鐘鼓樓,鐘樓在東,鼓樓在西。寺廟中一般都建有鐘樓和鼓樓。佛教用鐘聲來超度世人,認爲鐘聲能消除人前世造下的罪孽,有“聞鐘聲,煩惱輕”的說法。

配房 鐘樓右側是一排配房,其中有一間叫客堂,是寺院迎來送往的重要場所。僧尼掛單,居士來訪,都要經過客堂。

天王殿 天王殿是進山門後的第一重大殿。殿中間供奉的是眉開眼笑、袒胸露肚的彌勒佛,人們送給他這樣一付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彌勒佛隨身攜帶一個布口袋,據說是裏邊裝着不少東西,經常援助世上受苦難的人。與彌勒佛背靠背的韋馱菩薩,面北而坐,專護佛法,驅逐邪魔。它面朝大雄寶殿,注視着僧俗衆人。東西兩側是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手拿一把寶劍,寶劍有鋒,隱意爲“風”,職務是管風;南方增長天王掌碧玉琵琶一面,琵琶能撥調發音,隱意爲“調”,職務是管調;北方多聞天王掌混元珠傘一把,傘能遮雨,隱意爲“雨”,職務是管雨;西方廣目天王掌蛇或龍,蛇和龍都可以順着撫摸,隱意爲“順”,職務是管順;所以民間又稱四大天王爲“風調雨順”,象徵着“五穀豐登,天下太平”。

大雄寶殿 前邊是大雄寶殿,左右兩側是百子堂和應身堂。百子堂又叫百子廟,塑的是一尊送子觀音和一百個天真可愛的小孩。佛教有一部《妙法蓮花經》,其中有一段專門講述觀音菩薩圓通自在隨機度人的事蹟。

現在我們參觀大雄寶殿,“大雄”是釋迦牟尼的德號,大雄寶殿是佛國裏的金鑾殿,它是香水庵的正殿。殿中這三尊大佛,從左到右分別是藥師佛、釋迦佛、彌陀佛。背後有觀音、善財、龍女,兩側是文殊、普賢、地藏菩薩。(資料:大乘佛教認爲茫茫宇宙有無數個和我們一樣的世界,每一個世界都有佛在教化那個世界的衆生,因此,上下四維、過去未來、十方三世,佛無所不在,這樣就有橫三世佛與豎三世佛之說。)南山禪寺供的是豎三世佛,從空間上講是東方世界的藥師佛、娑婆世界的釋迦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中間的娑婆世界,也就是我們生活中的現實世界,佛教稱這是一個充滿痛苦的世界,有位僧人曾說:“在這個世界裏就連人的臉形也是個‘苦’字,眉毛是草字頭,兩眼鼻子合成十字,嘴就是口”。由於衆生不同,釋迦牟尼同時爲我們開了兩個淨土,東方淨土叫琉璃世界,教主是藥師佛,又稱大醫王佛,左手託一內盛甘露的金鉢,右手持一藥丸。因爲他曾發下十二道大願要滿足衆生一切願望,拔除一切痛苦,特別是他要“除一切衆生病,令身心安平”,使人們消災延壽,健康幸福,得到人們的普遍敬仰。

海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3

鹿回頭公園位於三亞市區東南鹿回頭半島上,三面環海,以“情愛文化”爲主題定位,素有“南海情山”的美譽。這裏流傳着一個美麗動人的愛情傳說:相傳古時候,有一位黎族青年從五指山追趕一隻美麗的坡鹿來到南海之濱,前面懸崖之下便是茫茫大海,坡鹿無路可走。青年正要張弓搭箭,忽見火光一閃,煙霧騰空,坡鹿驀然回首,在九色光暈中變成一位美麗的黎族少女,剎那間感動了黎族青年,於是兩人傾心相愛並結爲恩愛夫妻定居下來,此山因而被稱爲“鹿回頭”。這就是與雲南“阿詩瑪”、廣西“劉三姐”並稱爲中國少數民族三大愛情傳說的“鹿回頭”的故事。

鹿回頭公園內情愛文化景點錯落有致,主景點“鹿回頭”雕塑就是根據海南黎族這個美麗的愛情傳說而建造,高15米,是海南全島最高雕塑,併成爲三亞市的城雕,三亞因此被稱爲“鹿城”。其他情愛文化景點還有“愛”字摩崖石刻、“永結同心”臺、“連心鎖”、“夫妻樹”、“仙鹿樹”、“海枯不爛石”、“月老”雕像、“愛心永恆”石刻等。每年天涯海角國際婚慶節期間,情侶們必定會來到這裏海誓山盟,情定終生。

鹿回頭還是著名的“黎族聖山”和“生態之山”。公園開闢有黎族民俗文化長廊、黎族村寨風格的“玫瑰抱”和黎族歌舞表演場,以及“豐收圖”等黎族圖騰石刻,展示着黎族人民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情。公園同時也是三亞市區熱帶植被和生態保護最好地點之一,有數十種珍稀保護動物和500多種植物,包括100多種國家及省級保護植物,生活生長其間。

作爲海南唯一的山頂公園,鹿回頭還是登高望海和觀賞南國海濱城市景色的唯一佳處,山上藝術夜景燈光系統的開放,又使其倍添迷人風采。白天,放眼望去,山、河、城、海渾然一體,大海長空一色;入夜,山下萬家燈火,山上玉樹瓊花,夜空五彩斑斕,水面波光粼粼,夢幻如詩般醉人。

“鹿回頭山崖的前方有‘天涯海角’,再前方就是茫茫的大海。人們知道,儘管南方海域中還有一些零星的島嶼,就整塊大陸地而言那兒恰恰是中華大地的南端,於是那兒也便成了民族真正的天涯海角。既然如此,那頭鹿的回頭也就非同小可了。中國的帝王面南而坐,中國的民居朝南而築,中國發明的指南針永遠神奇地指向南方,中國大地上無數石獅、鐵牛、銅馬、陶俑也都面對南方站立着或匍匐着,這種目光穿越羣山、越過江湖,全都迷迷茫茫地探詢着碧天南海,探詢着一種宏大的社會心理走向的終點,一種綿延千年的爭鬥和嚮往的極限,而那頭美麗的鹿一回頭,就把這所有的目光都兜住了……”。餘秋雨先生在《天涯故事》中的這一段精彩描述,道出了鹿回頭的文化和精神境界。

海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4

海口市處於熱帶濱海,熱帶資源呈現多樣性,富於海濱自然特色風光景觀。海口從發端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自北宋開埠以來,海口市隨着海南的發展而形成相應的規模。在歷史的長河中,海口市融匯在祖國曆史的激流中,伴隨着中華民族歷史脈搏搏動而涌動。海口於1920年建市,1950年解放。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海口市成爲海南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郵電樞紐。20_年,海口、瓊山合併,海口市規模明顯擴大.

海口市地處低緯度熱帶北緣,屬於熱帶海洋氣候,春季溫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多臺風暴雨,冬季冷氣流侵襲時有陣寒。全年日照時間長,輻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時數20_小時以上,太陽輻射量可達到11到12萬卡;年平均氣溫23.8℃,最高平均氣溫28℃左右,最低平均氣溫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平均日降雨量在0.1毫米以上雨日150天以上;年平均蒸發量1834毫米,平均相對溼度85%。常年以東北風和東風爲主,年平均風速3.4米/秒。

海南省省會,是海南省政治、文化、經濟、交通中心,亦是海、陸、空交通的樞紐。由於它位於海南島最大的河流——南渡江口西側,地當南渡江的出海之口,故取名爲海口。總面積218平方公里,市區面積25平方公里。人口四十餘萬。轄2鎮、6鄉。市區範圍內設振東區、新華區和秀英區等3個區。

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屬平原--臺地地帶,地形起伏。市區北部多屬一級臺地,爲洪積、衝擊的海蝕階地和南渡江高漫灘階地,地勢低窪平坦,平均海拔4米左右。市區南部多爲三、四級臺地,系平原丘陵地,境內無高山峻嶺,南部浮陵水一帶,海拔69.8米爲全市最高點。

這裏年平均氣溫23.8C,1月份平均氣溫17.2C,極端最低氣溫爲2.8C。7月份平均氣溫28.4C,極端最高氣溫爲38.9C。年平均降雨量1691.7毫米,平均年雨日爲150天左右,5~10月爲雨季,雨量佔全年的78.1%;9月爲降雨高峯期,平均雨量達300毫米,佔全年雨量的17.8%;11月至翌年4月爲旱季。最大年雨量爲1920年的2480毫米,最小年雨量爲1936年的702毫米。

全年以東北風爲主導風向,其次爲東風和東南風,正常風力爲4級以下。秋夏季常受8級以上的強颱風襲擊,年平均8級大風有12天,年平均12級以上臺風有2~4次。

據考古資料證明,遠古時代,海南島與中原大陸原連一體,有如瓜架下的一個葫蘆。由於地殼斷裂陷落,狹長地帶下沉消失,形成瓊州海峽,海南島便與大陸分離,孤懸海外,與雷州半島隔海相望。

其時,海口只是一片淺灘,據傳說市中心的廣場、東西湖是個無底潭洞,有五條小龍在潭中練身修道。千年之後,五小龍身健道成,自覺潭小容身受束,於夏秋交接之日,掀潭水飛天,聚成五朵彩雲,五龍騰雲出潭,隨彩雲升空,俯瞰尋覓容身之所。

見神州大地日出處水面廣闊無邊之東、西、南、北海,加之長江、黃河流水滔滔,便知此乃天賜永久容身之理想水境。五龍一斟酌,便降雲入水,四龍分赴東西南北四海、一龍遊向長江、黃河。自此神州水境便有五龍鎮據。

古人美稱海口爲“五龍入穴之地”大概由此傳說所起。龍去潭空,按此海口當是水域。但天地造物自有精心,源於五指山區之滔滔南渡江並諸多溪流,年年將泥沙填入潭中,千年萬代,從不停歇,直到填成現海口市這片地面。古人說的“滄海桑田”,海口即是一例證,時有地理老先生斷言,海口之形成,系聚百流之水,集八方軋之土,龍脈集結。地闊水甜,必造人聰慧坦誠,福地長盛不衰。

在古文獻中,自漢至唐代,南渡江入海地方未有“海口”地名記載。在漢代,現海口地面屬珠崖郡玳瑁縣(現瓊山市前身)地,隋代以後劃爲瓊山縣地。到唐代,這裏設白沙津(現海口市白沙門地方),爲瓊州城(今府城)的外灘,設有古渡驛站,是當時瓊州與雷州海渡和貿易的港口。

南宋時,這裏設海口浦,範圍包括今天的海甸與海口市區。浦,義爲水邊或河流入海之地。可知海口地名出於南宋,用“浦”字表示其地境。元代,海口浦便逐漸代替白沙津,成爲海南渡海和物資進出口的主要港口之一。明洪武20_年(1395年)開始築城,按兵制海口浦改建爲所,稱“海口所”或“海口區”。

相傳在今海口市的得勝沙路一帶,古稱外沙。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倭寇入犯海口,海府地區軍民予以反擊,經過激烈的戰鬥,最後得勝海賊於外沙,故得名“得勝沙”。清咸豐年間據《天津條約》海口闢爲對外通商口岸,成爲南洋羣島和大陸對外交通的道口。

清光緒元年,(1875年)設置海口海關,並在白沙門建港,對外貿易更形成發展。由於僑民日增,商賈雲集,海口日見繁盛。民國初期的1920年起,海口所改稱海口鎮。1920年脫離瓊山縣,開始建市。1950年4月23日海口解放,同年6月正式設市。1988年海南建省,定海口爲省會市,升格爲地級市。

公路交通運輸有海榆東線、海榆中線、海榆西線公路和環島東線高速公路直達島南端的三亞市,每日有班車通達全島各縣市。

水陸聯運交通,可乘瓊州海峽渡輪在海安港轉乘長途汽車通往廣東、廣西各地。海口港和秀英港每日有客輪航行廣州、湛江、北海等港口,有定期班輪直達香港。海口機場國內航線直飛廣州、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瀋陽、武漢、貴陽和香港等三十多個城市。

國際航線有直飛新加坡、曼谷等。正在建設中的美蘭國際機場爲雙跑道國際空港。流經境內的主要河流有:南渡江、美舍河、五源河、美涯水、那卜水和那甲水,總廠56.36公里。海南島最大的河流南渡江主流經市境東側注入瓊州海峽,支流穿過市區,平均流量爲227立方米/秒,年平均水位爲1.3米。

境內海岸線長27.25公里,主要港灣爲海口港,港內有秀英港和海口新港。秀英港爲對外開放港口,有5000噸級泊位2個,3000噸級以下泊位11個,航線8條。海口新港現有泊位12個,航線11條,爲全島目前最大的貿易港口。

海口風光秀麗,名勝古蹟多,加之近年新開發了不少旅遊區和景點,遊覽內容十分豐富。比較著名的有五公祠、海瑞墓、丘浚墓、李碩勳烈士紀念亭、秀英炮臺、海口崖州古城、海口人民公園、海口兒童公園、萬綠園、假日海灘、寰島遊樂城共十一個景點,還有金牛嶺烈士陵園、濱海公園、海口體育館等景點,雖格局不太大,但也各具一定特色,且位於市內,交通方便,遊人可參看《海口市旅遊示意圖》尋蹤遊覽。

並且海口、瓊山地域相接,旅遊景點參錯一體,遊人可參看兩市旅遊示意圖,隨趣選擇多種旅遊路線,以足遊興。海口的土特產品有咖啡、椰子糖、椰茸、天然椰子汁、椰子醬、香蕉、菠蘿及菠蘿蜜等熱帶水果。

海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5

我們從分界洲島的名字可以知道,這個島屬於分界線,那麼,具體是什麼的分界線呢?讓我來一一爲大家講解。  分界洲島的“三分天下”  氣候之分:分界洲島位於海南省陵水與萬寧交界的海中,是牛嶺向南海延伸塌陷地段。據說,整個牛嶺是五指山山脈的延續,這是由於億萬年前,大陸板塊的擠壓所形成的。分界洲島是牛嶺的下部分,後來冰川期,海水的浸入,淹沒了較低的部分,切斷了分界洲島與牛嶺的聯繫,從而形成了現在的樣子。雖說整個海南島都處於熱帶,但是由於北面以平原地地型爲多,南面以山地爲多,這樣來自南邊的暖氣流受到東西走向山脈的陰隔,導致山體迎坡(南面)和背面坡(北面)的氣候出現差異,以致這座小小的山嶺對海南島東南的氣候也產生了影響。也正因爲這樣,站在分界洲島上,經常就可以看到牛嶺“牛頭下雨,牛尾睛”的奇觀。  行政區域之分,這裏是萬寧市與陵水縣行政區域的分界嶺,嶺北爲萬寧市,嶺南是陵水黎苗族自治縣,兩個縣市的分界碑就在這山嶺上。  人文分界,分界嶺連接着中部的五指山山脈和西部的鸚哥嶺,構成了一條東西縱橫山脈分隔了海南島南北,自然的分界也成爲古代海南人文分界,也就是漢族、黎族聚集程度的分界,嶺南主要聚居黎族,嶺北主要以漢族爲主。所以不要小看了這個小小山嶺以及這小小島嶼,竟可以如此“三分天下”呢。  分界洲島的傳說  分界洲島由壽龜灣、福龜灣兩個海灘組成。現在的龜壽灣是遊人們喜愛的海濱浴場,各位走在這綿軟的沙灘上是否感覺象是踩在了鳥的羽毛上一般呢?沒錯這就是着名的“平沙落雁”,相傳就是飛經此地的海鳥們爲幫助前來此地產卵的海龜而用羽毛混以細沙鋪成的,這樣海龜寶寶們就能順利出生在既溫暖又柔軟的沙灘上了。那麼,海鳥們爲什麼要幫助海龜呢?而海龜們又爲什麼要在這裏產卵了,周圍都是堅硬的岩石,並不適合生育下一代呀?而且從上島以來我們就見到了好多形態各異的海龜雕塑,尤其還有一隻小海龜破殼而出的石雕非常生動可愛,難道這小島與海龜之間有着什麼樣不解的淵源嗎?這與我下面爲大家講的一個故事有關。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這裏久旱無雨,河水都乾涸了,稻田也都旱死了,唯一可以引用的水井又被當地的惡霸佔據,並用以高價售水敲詐勒索,生靈塗炭,百姓民不聊生。南海龍宮中一隻負責巡海的老仙龜知道了這件事後,心中很不安寧,便瞞着南海龍王,帶上自己的龜子龜孫,來到這裏,假傳龍王的口諭,扣開天門,降下雨水,並幫助當地黎民百姓挖井掘泉,開溝築渠,灌溉禾田,供給飲水,使老百姓終於度過了難關,開始新的生活。  但是,惡霸豈能善罷甘休,他們毀壞溝渠,結果溝渠變得兇猛把前來破壞的狗腿子一個個淹死;他們想霸佔新挖的水井,結果他們一靠近水井就冒着黑煙發着惡臭,惡霸們只好敗興而去。當老百姓來但井邊時,井水就依然清甜沁心,從此百姓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百姓們都非常感謝這口充滿靈性的井水。久而久之,人們就把這個地方叫成了“靈水”。後來才改名爲現在的名字“陵水”。  而那隻善良正義的老仙龜,爲了當地百姓的長治久安,風調雨順,便決定留在這裏,駐足在山坡上,日夜守護着這裏,直到年老壽終,便化成了一塊巨大的龜形巨石。還有更神奇的呢?據說當年老仙龜的子孫們爲了不引起龍王的注意,它們決定在這裏產卵孵化,所以就有我們先前看到的“平沙落雁”。這件善事最終被玉帝知道了,玉帝深受感動,於是下令,凡是在這裏出生成長的海龜,壽命一律延長500歲,由原先的100歲,變成了600歲。同時這裏的海賜名爲“福海”,島上的山嶺爲“壽山”。  至此以後,南海里的許多的動物都紛紛游到這裏來產卵繁殖,希望沾點瑞氣,借點吉祥;聽當地人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前後,果然會有大量的海龜來到這裏產卵,這裏沙灘柔軟,溫度適宜,產卵的成活率很高,而東海、北海的海龜聽說了消息後也不遠千里萬里來這裏產卵,希望自己的子孫們也能得以長壽,真像現代人想盡千方百計地去國外生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成“小洋人”。

海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6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團友:

你們好!

海口市處於熱帶濱海,熱帶資源呈現多樣性,富於海濱自然特色風光景觀。海口從發端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自北宋開埠以來,海口市隨着海南的發展而形成相應的規模。在歷史的長河中,海口市融匯在祖國曆史的激流中,伴隨着中華民族歷史脈搏搏動而涌動。海口於1920年建市,1950年解放。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海口市成爲海南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郵電樞紐。20xx年,海口、瓊山合併,海口市規模明顯擴大.

海口市地處低緯度熱帶北緣,屬於熱帶海洋氣候,春季溫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多臺風暴雨,冬季冷氣流侵襲時有陣寒。全年日照時間長,輻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時數20xx小時以上,太陽輻射量可達到11到12萬卡;年平均氣溫23.8℃,最高平均氣溫28℃左右,最低平均氣溫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平均日降雨量在0.1毫米以上雨日150天以上;年平均蒸發量1834毫米,平均相對溼度85%。常年以東北風和東風爲主,年平均風速3.4米/秒。

海南省省會,是海南省政治、文化、經濟、交通中心,亦是海、陸、空交通的樞紐。由於它位於海南島最大的河流——南渡江口西側,地當南渡江的出海之口,故取名爲海口。總面積218平方公里,市區面積25平方公里。人口四十餘萬。轄2鎮、6鄉。市區範圍內設振東區、新華區和秀英區等3個區。

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屬平原--臺地地帶,地形起伏。市區北部多屬一級臺地,爲洪積、衝擊的海蝕階地和南渡江高漫灘階地,地勢低窪平坦,平均海拔4米左右。市區南部多爲三、四級臺地,系平原丘陵地,境內無高山峻嶺,南部浮陵水一帶,海拔69.8米爲全市最高點。

這裏年平均氣溫23.8C,1月份平均氣溫17.2C,極端最低氣溫爲2.8C。7月份平均氣溫28.4C,極端最高氣溫爲38.9C。年平均降雨量1691.7毫米,平均年雨日爲150天左右,5~10月爲雨季,雨量佔全年的78.1%;9月爲降雨高峯期,平均雨量達300毫米,佔全年雨量的`17.8%;11月至翌年4月爲旱季。最大年雨量爲1920年的2480毫米,最小年雨量爲1936年的702毫米。

全年以東北風爲主導風向,其次爲東風和東南風,正常風力爲4級以下。秋夏季常受8級以上的強颱風襲擊,年平均8級大風有12天,年平均12級以上臺風有2~4次。

據考古資料證明,遠古時代,海南島與中原大陸原連一體,有如瓜架下的一個葫蘆。由於地殼斷裂陷落,狹長地帶下沉消失,形成瓊州海峽,海南島便與大陸分離,孤懸海外,與雷州半島隔海相望。

其時,海口只是一片淺灘,據傳說市中心的廣場、東西湖是個無底潭洞,有五條小龍在潭中練身修道。千年之後,五小龍身健道成,自覺潭小容身受束,於夏秋交接之日,掀潭水飛天,聚成五朵彩雲,五龍騰雲出潭,隨彩雲升空,俯瞰尋覓容身之所。

見神州大地日出處水面廣闊無邊之東、西、南、北海,加之長江、黃河流水滔滔,便知此乃天賜永久容身之理想水境。五龍一斟酌,便降雲入水,四龍分赴東西南北四海、一龍遊向長江、黃河。自此神州水境便有五龍鎮據。

古人美稱海口爲“五龍入穴之地”大概由此傳說所起。龍去潭空,按此海口當是水域。但天地造物自有精心,源於五指山區之滔滔南渡江並諸多溪流,年年將泥沙填入潭中,千年萬代,從不停歇,直到填成現海口市這片地面。古人說的“滄海桑田”,海口即是一例證,時有地理老先生斷言,海口之形成,系聚百流之水,集八方軋之土,龍脈集結。地闊水甜,必造人聰慧坦誠,福地長盛不衰。

在古文獻中,自漢至唐代,南渡江入海地方未有“海口”地名記載。在漢代,現海口地面屬珠崖郡玳瑁縣(現瓊山市前身)地,隋代以後劃爲瓊山縣地。到唐代,這裏設白沙津(現海口市白沙門地方),爲瓊州城(今府城)的外灘,設有古渡驛站,是當時瓊州與雷州海渡和貿易的港口。

南宋時,這裏設海口浦,範圍包括今天的海甸與海口市區。浦,義爲水邊或河流入海之地。可知海口地名出於南宋,用“浦”字表示其地境。元代,海口浦便逐漸代替白沙津,成爲海南渡海和物資進出口的主要港口之一。明洪武20xx年(1395年)開始築城,按兵制海口浦改建爲所,稱“海口所”或“海口區”。

相傳在今海口市的得勝沙路一帶,古稱外沙。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倭寇入犯海口,海府地區軍民予以反擊,經過激烈的戰鬥,最後得勝海賊於外沙,故得名“得勝沙”。清咸豐年間據《天津條約》海口闢爲對外通商口岸,成爲南洋羣島和大陸對外交通的道口。

清光緒元年,(1875年)設置海口海關,並在白沙門建港,對外貿易更形成發展。由於僑民日增,商賈雲集,海口日見繁盛。民國初期的1920年起,海口所改稱海口鎮。1920年脫離瓊山縣,開始建市。1950年4月23日海口解放,同年6月正式設市。1988年海南建省,定海口爲省會市,升格爲地級市。

公路交通運輸有海榆東線、海榆中線、海榆西線公路和環島東線高速公路直達島南端的三亞市,每日有班車通達全島各縣市。

水陸聯運交通,可乘瓊州海峽渡輪在海安港轉乘長途汽車通往廣東、廣西各地。海口港和秀英港每日有客輪航行廣州、湛江、北海等港口,有定期班輪直達香港。海口機場國內航線直飛廣州、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瀋陽、武漢、貴陽和香港等三十多個城市。

國際航線有直飛新加坡、曼谷等。正在建設中的美蘭國際機場爲雙跑道國際空港。流經境內的主要河流有:南渡江、美舍河、五源河、美涯水、那卜水和那甲水,總廠56.36公里。海南島最大的河流南渡江主流經市境東側注入瓊州海峽,支流穿過市區,平均流量爲227立方米/秒,年平均水位爲1.3米。

境內海岸線長27.25公里,主要港灣爲海口港,港內有秀英港和海口新港。秀英港爲對外開放港口,有5000噸級泊位2個,3000噸級以下泊位11個,航線8條。海口新港現有泊位12個,航線11條,爲全島目前最大的貿易港口。

海口風光秀麗,名勝古蹟多,加之近年新開發了不少旅遊區和景點,遊覽內容十分豐富。比較著名的有五公祠、海瑞墓、丘浚墓、李碩勳烈士紀念亭、秀英炮臺、海口崖州古城、海口人民公園、海口兒童公園、萬綠園、假日海灘、寰島遊樂城共十一個景點,還有金牛嶺烈士陵園、濱海公園、海口體育館等景點,雖格局不太大,但也各具一定特色,且位於市內,交通方便,遊人可參看《海口市旅遊示意圖》尋蹤遊覽。

並且海口、瓊山地域相接,旅遊景點參錯一體,遊人可參看兩市旅遊示意圖,隨趣選擇多種旅遊路線,以足遊興。海口的土特產品有咖啡、椰子糖、椰茸、天然椰子汁、椰子醬、香蕉、菠蘿及菠蘿蜜等熱帶水果。

海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7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來到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我是你們的小導遊,你們可以叫我“小李”。檳榔谷是我國首家民族文化型5a級景區,面積5000餘畝,本景區建於1998年。這裏即可以體驗到“樹衣”、“黑中藥”文化,也可以目睹“仿生建築”、“黎苗手工藝術”。接下去請大家跟我去參觀吧。

檳榔谷裏有兩個民族,分別是:苗族和黎族。現在一起來紋身館看看吧。大家知道他們與我們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嗎?對了,那就是他們每個家族的女性都有各式各樣的紋身,每個家庭的祖先後代的紋身都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你們知道嗎他們的紋身相當於我們的“身份證”,表示他們屬於哪個家族、是否結婚等。等她們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時,爸爸媽媽就會在自己女兒的身上用竹刺刻,可不是用現在的紋身機器哦!所以這樣痛苦萬分,疼痛難忍的民族習俗,後來被文物局禁止了。

看完了紋身,大家再和我一起去看看過道兩旁紋身阿婆在織的東西吧。那就是“黎錦”,因爲它是從黎族女性繡的錦。請看,他們伸直腳蹬闐前面的兩根圓木,一隻手固定架子,另一隻手拿着細長的針,在架子上原先有的綵線上龍飛鳳舞地來回穿梭。每縫幾下,就把一根木枝往前一推,向下一按,再拉回來。我們現在去龍被館參觀吧,龍被也是黎錦的一種,是給皇帝織的被子。你們可別小瞧這活兒,這活兒的要求和質量可高了,一織就至少8-9年,要適合皇帝的體寸、更要符合皇帝喜愛的顏色、圖案……最令人難以做到的是在織錦的這段時間裏不能生一次病,連打個噴嚏也不行。

我想大家走在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檳榔樹林中,看着古木參天的大樹和形如烏龜、船體、魚的仿生古屋,是不是已經回到了那時代、那光陰、那場景中去了。黎苗文化已經快失傳了,所以請大家在遊覽的過程中,愛護環境,弘揚黎苗文化,做文明遊客。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見!

海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8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五指山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__。

五指山市位於海南島中南部腹地,是海南島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市區海拔328.5米,是海南島海拔最高的山城。五指山周圍羣山環抱,森林茂密,是有名的“翡翠山城”。五指山地區冬暖夏涼,不受寒潮侵襲,也不受颱風影響。由於獨特的氣候條件,使五指山生物種類繁多,植被分佈爲熱帶自然景觀。這裏山清水秀,四季如春,有“天然別墅”之稱。

五指山,海拔1867米,坐落瓊中縣境內,爲海南島第1高峯。偏西爲黎母嶺,其中鸚哥嶺海拔1812米,爲海南島第2高峯。五指山脈呈北東—南西走向,山體蜿蜒長15公里,上覆厚層花崗岩,東北段破碎低矮,西南段完整高聳。主峯在西南端,山峯起伏如鋸齒,多懸崖峭壁。山間盆地、丘陵錯落分佈於山脊兩側,呈多級地形。五指山爲萬泉河、陵水河和昌化江等河流的分水嶺。山脈東南麓位於迎風坡上,又爲颱風路徑所經,年降水量2866毫米,是海南著名暴雨中心,也是全島雨量最多地區。

五指山森林成片,生長茂密,種類繁多,羣落層次多而複雜,垂直地帶性分異明顯:海拔700~800米以下爲熱帶季雨林和雨林磚紅壤性土帶;800~1400或1600米爲山地常綠闊葉林(或山地雨林)黃壤帶;1400或1600米以上爲山頂苔蘚矮林草甸土帶。有坡壘、青梅、花梨、紅欏等珍貴木材,並有可栽種橡膠等熱帶經濟作物的大片宜林地和天然牧場,有綠色寶庫之譽。多珍貴動物。已建有五指山自然保護區。礦藏豐富,鐵和水晶儲量大,質量好。著名的石綠鐵礦即位於山區西部昌江縣內,此外有銅、鉛、鋅、錫、鎢、汞等熱液脈狀礦牀。

海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9

蜈支洲島位於海南亞龍灣景區內,是躲在亞龍灣美景身後靜靜綻放光彩的度假天堂,有人曾把它稱作中國的馬爾代夫,更多的人把這裏當作和情人逃離塵世後的天堂,因爲它有一個更爲浪漫和順口的名字:“情人島”。做爲中、高端旅遊者必選的海南旅遊景點,蜈支洲島集熱帶海島旅遊資源的豐富性和獨特性於一體。

全島呈不規則蝴蝶狀,面積1.48平方公里,東西長1500米,南北寬1100米,的海岸線全長5.7公里,南部最高峯海拔79.9米。

島東、南、西三面漫山疊翠,85科2700多種原生植物鬱鬱蔥蔥,不但有高大挺拔的喬木,也有繁茂葳蕤的灌木,其中不但有從恐龍時代流傳下來的桫欏這樣的奇異花木,還生長着迄今爲止地球上留存下來最古老的植物,號稱"地球植物老壽星"的龍血樹,寄生、絞殺等熱帶植物景觀隨處可見。

臨海山石嶙峋陡峭,直插海底,驚濤拍岸,蔚爲壯觀。中部山林草地起伏逶迤,綠影婆娑。北部灘平浪靜,沙質潔白細膩,恍若玉帶天成。

蜈支洲島享有"中國第一潛水基地"美譽。四周海域清澈透明,海水能見度6~27米,水域中盛產夜光螺、海蔘、龍蝦、馬鮫魚、海膽、鯧魚及五顏六色的熱帶魚,南部水域海底有着保護很好的珊瑚礁,是世界上爲數不多的唯一沒有礁石或者鵝卵石混雜的海島,是國內最佳潛水基地。極目遠眺,煙波浩渺,海天一色。

蜈支洲島古稱古崎洲島、牛奇洲島,這兩名字都有不同的來源。

海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0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海口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__。

五公祠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爲一組古建築羣的統稱,它由觀稼堂、學圃堂、東齋組成,並和蘇公祠、兩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軒、遊仙洞先進連成一片,形成一組文物古蹟羣,人們習慣上統稱爲五公祠。各個古蹟既有自己的獨特風貌,又形成一個協調的整體,蔚爲"瀛海人文"之壯觀。這裏,樹木蓊鬱,流水潺潺,環境清雅,饒有幽趣,好一派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建築面積2800餘平方米,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佔地100畝。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後又多次修繕,現仍是熠熠生輝。

五公祠佔地面積6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800平方米,自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於紹聖四年(1097)被貶來瓊,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內)留存遺蹟以來,宋、元、明、清及民國曆朝不斷在其周圍增建、重修古蹟,習慣上把這組古蹟羣稱之爲“五公祠”。它包括:海南第一樓(又稱五公祠)、學圃堂、觀稼堂、西齋(五公精舍)、東齋、蘇公祠、兩伏波祠、洞酌亭,浮粟泉、瓊園和新建的五公祠陳列館。

五公祠近千年的歷史,孕育着豐富的文化內涵,蘊藏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它是全面瞭解海南歷史、政治、文化發展的名勝古蹟。

原名爲觀稼亭。椐《瓊山縣誌》記載:觀稼亭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是一座六角飛檐大亭,它爲紀念蘇東坡指鑿雙泉,造福桑梓鄉里的豐功偉績而建。“觀稼”兩字,寓意爲:觀浮粟泉水旺盛,灌溉金穗千畝之意。該亭在明末清初時被毀,康熙四十三年(1704)瓊州知府賈堂深感觀稼亭對教化當地百姓黎民、思憶先賢豐功偉業有遠深意義,便在舊址重建。道光十四年(1834)又經擴建,形成爲當時海南最大的亭榭。據清人張育春撰寫的《重修觀稼亭記》記載:觀稼“亭前爲平阪,旁浥清泉,有溪流一道,自東環流而西,兩旁綺麗交錯,阡陌縱橫,士大夫遊息於此,比之裴中立綠野堂,洵城北一名勝”。

海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1

各位朋友,大家好!

一曲《請到天涯海角來》以其優美的旋律、歡快的節奏和火熱的激情,將大家從五湖四海召喚到了美麗的三亞。而作爲三亞主要景區的天涯海角也憑藉着它那份神祕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海內外遊客。這份神祕到底是什麼呢?美麗的風景?還是獨特的文化?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同來探尋探尋其中的奧祕吧。 古有“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涯洲何處在,生度鬼門關”,唐代楊炎用簡單的文字描繪了當時流放海南的心情,被朝廷貶謫到祖國的最南端,一去就是幾萬裏,再也沒有回來的希望了,這是多麼的絕望啊。又有胡銓的“區區萬里天涯路,野草荒煙正斷魂”,詩人從繁華富饒的中原大地流放到了這天之盡頭,無不鬱鬱寡歡,更是用斷魂表現了當時海南淒涼的一面。難道說在古人眼中海南永遠是末路的代名詞嗎?那倒未必,在大文學家蘇軾的眼中海南就是資源富饒的寶地,他曾寫到“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意思就是,在這南荒之地死九次都沒有怨恨,這次遊歷是他這一生最奇妙的旅程。經過歷史的沉澱,現在的景區賦予了新的含義“美麗海角,浪漫天涯”。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來體會神祕中不失浪漫的“天涯海角”吧!

大家隨坡而下,出現在眼前的就是“天涯海角星”,它是爲了紀念一顆編號爲9668號的小行星而修建的。期望藉此爲這個充滿神奇的旅遊勝地注入現代科學文化的內涵。透過天涯海角星,大家可以看到兩塊巨石,左右相對,若即若離,一書“日”,一書“月”,這便是“日月雙帆石”,其寓意爲:天涯海角,日月同輝。

沿着海邊我們直接參觀景區的精華所在——摩崖石刻區。大家看到的這塊石頭是景區中最早的摩崖石刻“海判南天”,關於這塊石頭的來歷有幾種不同的說法,而說法最多,也深受大家認同的就是清朝三位分別姓苗、綽、湯的欽差大人,受皇帝之命尋找中國最南端的地標。他們來到這裏,認爲這裏就是中國的南極地標,並在此地立石作爲標誌,於是就有了我們今天的“海判南天”了。

海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2

鹿回頭山頂公園,位於三亞市區南邊3公里處的三面環海的海邊小山,主峯海拔275.1米。這裏山岬角與海浪輝映,站在山上可俯瞰浩翰的大海,遠眺起伏的山巒,三亞市全景盡收眼底,景色極爲壯觀。

主峯海拔275.1米。鹿回頭因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而得名。"鹿回頭"也因此名揚於世。現在,鹿回頭山頂已建設成一座美麗的山頂公園,並根據美麗的傳說在山上雕塑了一座高12米、長9米,寬4.9米的巨石雕像。三亞市也因此被人們稱爲"鹿城"。這裏山岬角與海浪輝映,站在山上可俯瞰浩翰的大海,遠眺起伏的山巒,三亞市全景盡收眼底,景色極爲壯觀。

鹿回頭公園曲徑通幽,順着山勢建有哈雷慧星觀測站、白色的聽潮亭、紅色的觀海乾、情人島,此外還有猴山、鹿舍、黎家寮房、龜鱉天堂、游魚仙池等景點供觀賞,使遊人樂而忘歸。鹿回頭山上鮮花四季盛開,奼紫嫣紅,異彩紛呈,更可喜的是,還可以品嚐到海南椰子中的珍品--紅椰子。

鹿回頭山腳下。在這裏可以看到色彩斑讕的鸚鵡魚羣、五光十色的海星、奇形怪狀的寄蟹、其貌不揚的海蔘、海蚯蚓和珍奇的小亞魚,此外還有海鐵樹、海柳、珊瑚樹、海葵、雞毛草、軟珊瑚和海蚌、水母、海刺、海棉等海底觀賞物,絢麗多姿,令人神往。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殘暴的峒主,想取一副名貴的鹿茸,強迫黎族青年阿黑上山打鹿。有一次阿黑上山打獵時,看見了一隻美麗的花鹿,正被一隻斑豹緊追,阿黑用箭射死了斑豹,然後對花鹿窮追不捨,一直追了九天九夜,翻過了九十九座山,追到三亞灣南邊的珊瑚崖上,花鹿面對煙波浩翰的南海,前無去路。此時,青年獵手正欲搭箭射獵,花鹿突然回頭含情凝望,變成一位美麗的少女向他走來,於是他們結爲夫妻。鹿姑娘請來了一幫鹿兄弟,打敗了峒主,他們便在石崖上定居,男耕女織,經過子孫繁衍,便把這座珊瑚崖建成了美麗的莊園。

海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3

金葉桃源溫泉度假村是按照四星級標準獨資興建,位於中國最南端的省份海南省萬寧市興隆溫泉旅遊度假城內,度假村主樓以泰式風格情調設計,大堂富麗堂皇、寬敞明亮,是一個園林式的溫泉旅遊休閒度假村。

度假村佔地面積189畝,擁有商務套房、豪華雙人房、豪華情侶房、豪華三人間、標準雙人房等共660間。度假村擁有5個游泳池,分別爲兒童游泳池、地下溫泉游泳池、滑水游泳池、深水游泳池和多功能游泳池。度家假村設有中餐廳、歌舞廳、美髮美容中心、桑拿健身中心、商務中心、會議廳、商場、大型停車場等,設施配套齊全。

度假村還設有釣魚臺,釣魚臺水面佔地面積68畝,可供遊客開車觀光遊覽、釣魚、燒烤等活動。在這裏環境琦麗,彷彿是一片世外桃源,是您旅遊觀光、度假休閒的好去處。

海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4

俗話說:“山是雄偉的,海是偉大的。”我見過山的雄偉,卻從來沒見過海的偉大。我利用了暑假,終於和爸爸來到了盼望已久的地方——海南島。

到了海邊,我看到地上有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貝殼。有的形狀是三角形的,有的是四邊形的,還有的是六邊形的,它們顏色五彩繽紛,漂亮極了。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一個紅中帶粉的三角形貝殼。仔細看看,她是那麼的與衆不同啊!海水退潮了。他一會涌上沙灘,一會兒離開沙灘。海水就像變法戲一樣,每退一次,沙攤上就會衝出許許多多的螃蟹。最大的有蘋果那麼大,最小的有黃豆那麼小。我抓起一隻最大的螃蟹,只見它的腳不停地擺動,兩眼狠狠地盯着我,好像在說:“你要是在不放我下來,我今天就和你拼了!”

傍晚,彩霞讓紅了天空,把海水照得金光閃閃、閃閃發光。天空中飛來無數的海鷗,向西邊飛去。眺望遠處,有小帆緩緩飛行,漸漸地航向遠方……

啊,這兒的風景如畫,真是一個好地方,真讓人流連忘返!

海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5

朋友們,博鰲水城位於瓊海市博鰲鎮萬泉河出海口處,距瓊海市區加積鎮18公里。這裏集三河(萬泉河、龍滾河、九曲江)、三島(東嶼島、鴛鴦島、沙坡島)、兩港(博鰲港、潭門港)、一石(砥柱中流聖公石)風景精華於一地,既有海水、沙灘、紅礁、林帶,又有明媚陽光、新鮮空氣、清柔流泉,被專家譽爲世界河流出海口自然景觀保存最完美的地方之一。

博鰲水城作爲博鰲亞洲論壇的永久性會址,是一個專門爲論壇設計的集生態、休閒、旅遊和會展服務爲一體的國際化綜合度假區。

博鰲亞洲論壇(Boao Forum for Asia)由澳大利亞前霍克、日本前首相細川護熙和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共同發起,是一個非官方、非營利、定期、定址的開放型國際會議組織,旨在爲亞洲的各國政府、工商業領袖和專家學者等提供一個共商亞洲地區經濟發展,人口和環境等問題的高層次對話場所,以推進亞洲各國間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合作。

它是亞洲第一個永久定址中國的國際會議組織,由亞洲各國前政要、工商界領導人、著名企業家、專家學者和其他知名人土參加。論壇以亞洲爲主,同時又具有開放性。冠名"博鰲",是因爲它把博鰲水城作爲永久性會址。博鰲亞洲論壇是發起人向中國高層領導提出的建議。1999年10月,國家副_會見拉莫斯、霍克和海南省政府領導人,表示中國政府爲論壇的創建提供支持與合作。20_年11月已在博鰲水城舉行了亞洲論壇專家學者會議。20_年2月27日,論壇在博鰲正式宣告成立。25個亞洲國家和澳大利亞的政要,前政要和知名學者親臨成立大會。中國__出席了成立大會並致辭。他還即席賦詩贈博鰲亞洲論壇:"萬泉氣象新,水闊晚風純。四海羣賢聚,博鰲更喜人。"作爲特邀佳賓與會的尼泊爾國王比蘭德拉和馬來西亞馬哈蒂爾也先後在成立大會上致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