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美景介紹導遊詞(精選1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2W

青海美景介紹導遊詞 篇1

歡迎大家來到青海,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今天小x爲大家介紹青海境內一些著名好玩的景點海心山。

俗稱湖心島。古時稱仙山,或龍駒島,蒙名爲“奎遜託羅亥”,位於青海湖心偏南,距南岸約30多公里,是青海湖的一大遊覽勝地。全島東西長2.3公里,南北寬0.8公里,面積爲1平方公里,形如螺殼。山頂高出湖面約數10米,海拔約3300米。山體系花崗岩和片麻岩構成,略呈乳白色。天晴日麗時,憑高遠眺,只見海心山猶如雪浪飄浮,蔚爲壯觀。古人曾有詩讚道:“一片綠波浮白雪,無人知是海心山”。

海心山形成於距今二億年以前的三迭紀,即青藏高原隆起時。關天它,有這樣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說:很早以前,青海湖周圍是一片平坦的大草原,草原上居住着成千上萬的牧民。草原中間有一個很大的泉井,泉上有一石蓋,泉水因此常流不溢。有一年,兩個道人去西天途中路過此地,一時找不到水喝,師父讓徒弟到泉中取水,臨行前,特別囑咐取了水要蓋好井蓋。徒弟口渴心急,取完水卻忘了蓋井。結果沒等他走到師父跟前,發現身後潮水洶涌,巨浪滔天,而且越漲越高。師父一看情況不好,趕忙抓起附近一座小山扔進水中,纔將泉眼壓住。可是,原來的草原已變成_一片,周圍成千上萬戶人家被大水淹沒一空。後來,人們便把青海湖稱“赤秀潔莫”,意爲“萬戶消失的地方”,而把海心山稱爲“錯寧瑪哈岱哇”,意思是“海心大天神”。

青海海北川旅遊景點介紹 ·日月山旅遊景點介紹 ·黃河源旅遊景點介紹

海心山地勢較爲平坦,島上怪石嶙峋,沙洲點點,雜草叢生,野花紛披。其有一種花,名叫佛花,色嫣紅,形如罌粟花,葉似薔薇,每年農曆四月開花,香氣襲人。此外,島上還生長大量的野蔥、鶴冠草、?d(Pin)草等優良牧草,每到夏季,島上水草茂盛,景色旖旎,是理想的天然牧場。

海心山四周環水,遠離塵世,境地幽絕,天然仙境,令人神往。因此,很早以前就有僧人在島上修行。據古籍記載,早在漢代,島上就有廟宇。僧人於冰合時,出海取一年之糧而入居,整年不復出。附近牧民還將馬牛羊等牲畜,在冬季冰合後置於此山,永不宰殺,供神佛之用。傳說,當時有人將良牝馬置此山,至來春牧之,馬皆有孕,所生之駒,號爲龍種,必多駿異,因此稱爲“龍駒”,海心山因此而稱爲“龍駒島”。歷史上有名的帝王王莽、隋煬帝都求過龍種。唐天寶年間,唐代名將哥舒翰夜屠石堡,攻佔西海後,築神威城於“龍駒島”。如今這些歷史的陳跡,早已被風雨所吞沒,島上留下的只是一些廟宇、僧舍、嘛呢堆等建築,可供遊人憑弔。

青海美景介紹導遊詞 篇2

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5000多公頃。公園內分佈着坎布拉鄉所轄七個藏族村社,人口1800人。設有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接待處,隸屬尖扎農林水利局管理,工作人員21名。景區內主要景點有:

一、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色獨特,奇峯、高山、洞穴、峭壁爲其主要特徵。山體開頭如柱如塔,似堡似壁,平地拔起,陡峭聳立,雄偉壯觀。還有一些小尺度的山體造型,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有鬼斧神功之妙。

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坎布拉風景區雨量充沛,氣候涼爽溼潤。植物資源極爲豐富,植物分屬76科276屬800種之多,森林覆蓋率達28%。其中有青海雲杉、油松、白樺、旱榆、西伯利亞杏及針、闊混交林等喬木27種。灌木花草主要有杜鵑、山生柳、高山繡線菊、忍冬、露梅、沙棘、荷花、菊花等百餘種。其中有較高觀賞價值的花卉達80餘種。珍禽異獸有鹿、石羊、錦雉、盤羊、百靈、畫眉、馬雞、布穀鳥等幾十種

三、濃郁的宗教文化資源。坎布拉地區佛教歷史悠久,被稱爲藏傳佛教後弘期的復興地。阿瓊南宗、尼姑寺、南宗扎寺都先後建在這裏。其中阿瓊南宗寺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是青海唯一的一處僧、密、尼同時存在的宗教法地。

四、古樸的民俗風情。自古以來,坎布拉地區居住着個有濃厚民族習俗的藏族人民,景區內現有奴布、尖藏、德洪、尕吾昂、斯克、坎羣、拉德等七個蒙古族自然村,他們世代耕作在這裏,繁衍生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產和生活習慣。

五、國家重點工程—李家峽水電站。李家峽水電站,位於風景區最北端,是青海境內繼龍羊峽水電站之後在黃河上游興建的又一座大型水電工程,壩高175米,總裝機容量爲200萬千瓦,年發電量爲59億千瓦時。

青海美景介紹導遊詞 篇3

大家中午都休息好了嗎?接下來我們要去的景點是北禪寺。北禪寺位於西寧市北湟水之濱的北山上,俗稱“北山寺”。佔地面積2.8萬平方米。北禪寺位於西寧市湟水北岸土樓山腰,俗稱“北山寺”,又名土樓觀,其建築風格和文化建築被稱爲“絲綢之路”南道的一顆明珠。

北山因山崖層疊,遠眺似土臺樓閣高高矗立,故又名土樓山。“北山煙雨”是“西寧八景”之一。陡峭的山坡上佈滿人工開鑿的洞窟,所以又有“九窟十八洞”之稱。北山寺依山崖而建,寺內殘存有壁畫和藻井,從藝術風格上看,當屬晚唐和宋元時代的遺蹟。北山寺已經修葺,爲道教寺觀,有魁星樓、靈宮殿等建築。位於北山頂峯的寧壽塔是清代所建的5層密檐磚塔,爲北山寺的組成部分。

北禪寺是青海境內最早的宗教建築,初建於北魏明帝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整個建築背倚北山,基本上是依山腰中的紅砂岩天然斷層由西向東依次而建,上載危巖,下臨深谷,樓閣懸立,結構奇巧,寺院錯落有序,蔚爲奇觀。

北禪寺歷史悠久,寺內留存有魏晉時期的藻井圖案及佛教藝術壁畫,塑立各種佛尊神像。

北禪寺的古蹟很多,有聖母殿、呂祖祠等。但最多的是洞,共有“九窟十八洞”,如玉皇洞、無量洞、城障洞、七真洞、黑虎洞等,洞中塑有佛像,洞內曲經通幽,冷風襲身。這些洞由棧橋曲廊連接,虛實相望,獨具匠心,是一種罕見的建築藝術。

北禪寺內有棧道、小橋、遊廊連接著名的“九窟十八洞”,遠遠望去,似一座長廊懸空在半山腰中,頗有山西懸空寺的風格。現在九窟十八洞內還保留着塑像和古代壁畫,被譽爲“絲稠之路”南線古代文化的一顆明珠。從北禪寺鳥瞰西寧市全景,別有一番情趣。土樓山天然大佛在北禪寺側旁,這座天然大佛高約百米,由紅白岩石相間構成,經過風化,山峯似被大自然“雕塑”成爲一尊大佛,故而得名。

青海美景介紹導遊詞 篇4

地處青海湖的西北部,長約500米,寬約150米,棲息着十萬餘隻各類候鳥,稱譽爲“鳥的世界,鳥的王國”。青海湖位於西寧市以西100公里,是我國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內陸鹹水湖。

每年四月,來自我國南方和東南亞等地的班頭雁、棕頭鷗、赤麻鴨、鸕鶿等十多種侯鳥在這裏繁衍生息;秋天,它們又攜兒帶女飛回南方,國家對這類鳥資源十分重視,在島上設有專門的保護機構。

在鳥島觀光,交通方便,從西寧出發乘汽車沿青海湖南線經湟源縣和日月山到黑馬河鎮往北64公里即抵鳥島,沿青海湖北線,乘汽車經湟源縣、海晏縣到剛察縣,再往西40公里也可到達鳥島。

青海湖鳥島。它不僅以遼闊、明媚、恬靜、雄偉、神奇而著稱於世,而且以其豐富的水中礦產資源和漁類資源吸引着無數科技工作者和觀光瀏覽的人們。可泛舟湖面觀一望無際的湖景,也可漫遊草原享受大自然的風光。

青海湖鳥島, 是我國著名的旅遊聖地之一,它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部約130公里處,是我國最大、海拔最高的鹹水湖,面積約4583平方公里。

乘中巴出西寧西行,越過稀疏的村莊,沿着透迄、清澈東流的小溪,行進在綠色叢林點綴的山谷間的公路上。不久,便看到像巨大的綠絨絨的地毯鋪就般的一座座開闊的山漫草阪。驅車爬高到達“日月山”,可見兩側山頂各有一幢亮麗的小亭閣,左爲日亭,右爲月亭。相傳文成公主由此進藏時,由於思念母親,悲痛地將陪嫁的鏡子摔碎,後人爲紀念文成公主,故建造此日、月二亭。登上日月山,眺望遠處,更爲開闊的綠色草阪盡收眼底,彷彿進入了綠色的海洋。

下了日月山,繼續西行,偶有一片金黃色的油菜花地或幾間藏民彩帳,房屋鑲在綠色草阪之間,在山坡、屋前豎起的高杆上,五彩經幡隨風飄拂。經幡又叫神幡,藏語曰“塔力俏”,意爲“不停地飄動”,這些幡條是用藍、白、紅、黃、綠五種顏色的布 條做的(有的幡條上還印有經文或神像),分別象徵天空、祥雲、火焰、大地和水。藏民把經幡高懸在顯眼要位,任風吹拂,藉助大自然的威力保佑人們消災祈福、吉祥如意。或遠或近,可見一羣羣黑色的犛牛,白色的羊兒,在安然自得地吃着青草。過了黑馬河鄉右看,緊依綠色草阪可見一線青綠色的湖水和海心山,藍色的天空飄着千姿百態的雲團,大自然把自己分割成美麗的空間,繪成一幅極美的圖畫。

到了馬乃亥鄉,右邊已是寬闊、平靜的青海湖了。這裏是鳥島的入口處——布哈河入湖口。鳥島有左右兩個,鳥自按類別分開,左黑右白,互不混雜。從入口處乘車向前行約3公里下車,進入“青海湖鳥島”。

大門再步行約200米,登上“鳥島”觀鳥臺,只見臺下的沙灘上黑頭、灰白身子的銀鷗鋪天蓋地,它們或臥或立,或飛或落,令人眼花瞭亂;喧鬧的“哇哇”聲貫入滿耳。在臺近處,成百隻大雁臥沙孵卵,它們的“丈夫”們分別呵 護着自己的妻兒,守衛着自己的家,一旦發現“入侵者”進犯,立即張開翅膀,高聲鳴叫,衝向“敵人”,將其驅走。鳥兒們以沙作窩,抓緊陽光充足,食物豐富的大好時機棲息養生,繁衍後代。在鳥羣稀疏的空隙裏會看到一枚枚散在的鳥蛋“無人問津”。

空中,不時有列隊的大雁或鴻鵝貼着湖面飛過,偶而有天鵝或信天翁自由自在地翱翔。

從“青海湖鳥島”大門出來乘車向左行約1公里,翻過一座小山,便會看到坐落於湖邊的又一個鳥島,它像一口倒扣於湖中的圓鍋,頂部棲滿了清一色黑壓壓的鸕鶿,每個鸕鶿的“家”都安在一個高高的窠裏,層層疊疊,把個山頂布得嚴嚴實實。它們在這裏爲生兒育女忙忙碌碌,直到兒女們能展翅高飛時,便神話般地“喬遷新居”了。

青海美景介紹導遊詞 篇5

地處青海湖的西北部,長約500米,寬約150米,棲息着十萬餘隻各類候鳥,稱譽爲“鳥的世界,鳥的王國”。青海湖位於西寧市以西100公里,是我國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內陸鹹水湖。

每年四月,來自我國南方和東南亞等地的班頭雁、棕頭鷗、赤麻鴨、鸕鶿等十多種侯鳥在這裏繁衍生息;秋天,它們又攜兒帶女飛回南方,國家對這類鳥資源十分重視,在島上設有專門的保護機構。

在鳥島觀光,交通方便,從西寧出發乘汽車沿青海湖南線經湟源縣和日月山到黑馬河鎮往北64公里即抵鳥島,沿青海湖北線,乘汽車經湟源縣、海晏縣到剛察縣,再往西40公里也可到達鳥島。

青海湖鳥島。它不僅以遼闊、明媚、恬靜、雄偉、神奇而著稱於世,而且以其豐富的水中礦產資源和漁類資源吸引着無數科技工作者和觀光瀏覽的人們。可泛舟湖面觀一望無際的湖景,也可漫遊草原享受大自然的風光。

青海湖鳥島, 是我國著名的旅遊聖地之一,它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部約130公里處,是我國最大、海拔最高的鹹水湖,面積約4583平方公里。

乘中巴出西寧西行,越過稀疏的村莊,沿着透迄、清澈東流的小溪,行進在綠色叢林點綴的山谷間的公路上。不久,便看到像巨大的綠絨絨的地毯鋪就般的一座座開闊的山漫草阪。驅車爬高到達“日月山”,可見兩側山頂各有一幢亮麗的小亭閣,左爲日亭,右爲月亭。相傳文成公主由此進藏時,由於思念母親,悲痛地將陪嫁的鏡子摔碎,後人爲紀念文成公主,故建造此日、月二亭。登上日月山,眺望遠處,更爲開闊的綠色草阪盡收眼底,彷彿進入了綠色的海洋。

下了日月山,繼續西行,偶有一片金黃色的油菜花地或幾間藏民彩帳,房屋鑲在綠色草阪之間,在山坡、屋前豎起的高杆上,五彩經幡隨風飄拂。經幡又叫神幡,藏語曰“塔力俏”,意爲“不停地飄動”,這些幡條是用藍、白、紅、黃、綠五種顏色的布 條做的(有的幡條上還印有經文或神像),分別象徵天空、祥雲、火焰、大地和水。藏民把經幡高懸在顯眼要位,任風吹拂,藉助大自然的威力保佑人們消災祈福、吉祥如意。或遠或近,可見一羣羣黑色的犛牛,白色的羊兒,在安然自得地吃着青草。過了黑馬河鄉右看,緊依綠色草阪可見一線青綠色的湖水和海心山,藍色的天空飄着千姿百態的雲團,大自然把自己分割成美麗的空間,繪成一幅極美的圖畫。

到了馬乃亥鄉,右邊已是寬闊、平靜的青海湖了。這裏是鳥島的入口處——布哈河入湖口。鳥島有左右兩個,鳥自按類別分開,左黑右白,互不混雜。從入口處乘車向前行約3公里下車,進入“青海湖鳥島”。青島導遊詞大門再步行約200米,登上“鳥島”觀鳥臺,只見臺下的沙灘上黑頭、灰白身子的銀鷗鋪天蓋地,它們或臥或立,或飛或落,令人眼花瞭亂;喧鬧的“哇哇”聲貫入滿耳。在 學習第一網 才能船員招聘網

臺近處,成百隻大雁臥沙孵卵,它們的“丈夫”們分別呵 護着自己的妻兒,守衛着自己的家,一旦發現“入侵者”進犯,立即張開翅膀,高聲鳴叫,衝向“敵人”,將其驅走。鳥兒們以沙作窩,抓緊陽光充足,食物豐富的大好時機棲息養生,繁衍後代。在鳥羣稀疏的空隙裏會看到一枚枚散在的鳥蛋“無人問津 ”。

空中,不時有列隊的大雁或鴻鵝貼着湖面飛過,偶而有天鵝或信天翁自由自在地翱翔。

從“青海湖鳥島”大門出來乘車向左行約1公里,翻過一座小山,便會看到坐落於湖邊的又一個鳥島,它像一口倒扣於湖中的圓鍋,頂部棲滿了清一色黑壓壓的鸕鶿,每個鸕鶿的“家”都安在一個高高的窠裏,層層疊疊,把個山頂布得嚴嚴實實。它們在這裏爲生兒育女忙忙碌碌,直到兒女們能展翅高飛時,便神話般地“喬遷新居”了。

在兩個鳥島之間,有一根碩大的銀灰色羽毛雕塑矗立在草叢中,在它的旁邊安放着一枚碩大的鳥蛋雕塑,象徵着飛禽是上帝的寵兒,是人類的朋友。

青海美景介紹導遊詞 篇6

青海湖,地處青海高原的東北部,西寧市的西北部,是我國第一大內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青海湖面積達4456平方公里,環湖周長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還要多。湖面東西長,南北窄,略呈橢圓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約21米多,最大水深爲32.8米,蓄水量達1050億立方米,湖面海拔爲3260米。

青海湖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大的鹹水湖,中國最大的內陸湖。青海湖擁有多項中國之最,青海湖是國家AAAAA級國家自然景區。

青海湖每年12月封凍,冰期6個月,冰厚半公尺以上。湖中有5個小島,以海心山最大。鳥島位於湖的西部,面積0.11平方公里,是斑頭雁、魚鷗、鸕鶿等10多種候鳥繁殖生息場所,數量多達100,000只以上。現已建立鳥島自然保護區,湖中盛產青海湖裸鯉,濱湖草原爲良好的天然牧場。

湖內島嶼:

海心山

位於青海湖中心略偏南,距鳥島約25公里,島形長,中部寬而兩端窄,長2.3公里,寬0.8公里,面積1.14平方公里,島上最高點海拔3266米,由花崗岩、片麻岩組成,島東緣有一泉眼,可供飲用。南部邊緣岩石裸露形成陡崖,東、西、北爲平緩灘地。島上大部分爲沙土覆蓋,生長着冰草、芨芨草、鐮形棘豆、嵩草、披針葉黃花、西伯利亞黃精等,植被覆蓋度在50%以上,鳥禽集中在島崖邊及碎石灘地棲息。

海西皮

海西皮,位於布哈河口以北的6公里與鳥島同處在布哈河沖積灘地的頂端,島的東北緣有斷層陡崖緊靠湖邊,陡崖外有一近似圓柱形的岩石屹立於湖中,是鸕鶿的繁殖場所,島上植被覆蓋度在90%以上。

沙島

於湖東北,海晏縣境內,曾是湖中最大的島嶼,長約13公里,最寬處約2.8公里,面積18平方公里,島上最高點海拔3252米,是湖中砂壟突出水面受風沙堆積形成。1980年沙島東北端與陸地相連而成爲半島,並圍成33平方公里沙島湖,表面均由沙礫覆蓋,無植被,是魚鷗棲息繁殖地。

三塊石

又名孤插山,位於湖西南,是由7塊密集在一起的石灰石、礁石組成,高約17米,面積約0.056平方公里,距鳥島、海心山20公里。島上僅在碎石塊間隙生長有牛尾蒿等。植被覆蓋不到5%。

鳥島

又名小西山或蛋島(因鳥蛋遍地故名)。位於布哈河口以北4公里處,島的東頭大,西頭窄長,形似蝌蚪,全長1500米,1978年以後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與陸地連在一起。鳥島坡度平緩,地表由沙土、石塊覆蓋,島的西南邊有幾處泉水涌流。主要植物有二裂季陵菜、白藜、冰草、鐮形棘豆、西伯利亞蓼、嵩草、早熟禾等。鳥島是亞洲特有的鳥禽繁殖所,是我國八大鳥類保護區之首,是青海省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地點。

每年3~4月,從南方遷徙來的雁、鴨、鶴、鷗等候鳥陸續到青海湖開始營巢;5~6月間鳥蛋遍地,幼鳥成羣,熱鬧非凡,聲揚數裏,此時島上有30餘種鳥,數量達16.5萬餘隻;7~8月間,秋高氣爽,羣鳥翱翔藍天,遊弋湖面;9月底開始南遷。爲保護鳥類供人觀賞,1975年8月建立鳥島自然保護區,1980年被列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省政府撥款60萬元,興建了暗道、地堡、瞭望臺等設施,供遊人觀賞等,南北均有公路到達鳥島。

風光旖旎的青海湖中,有一個國內外聞名的鳥島自然保護區,這裏棲憩着斑頭雁、棕頭鷗、魚鷗、鸕鶿、燕鷗、黑頸鶴、天鵝、赤麻鴨,以及玉帶金雕等猛禽,戴勝等攀禽和百靈、雲雀等各種小鳴禽近二十種。根據鳥類專家的估計,這裏禽鳥的總數在十萬只以上;而其中的鳥島(小西山)和三叉石(孤插山)又最爲著名,因爲在這聚集着保護區鳥類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如果您有幸去實地觀光一下的話,那才叫您大開眼界哩。

如果是在鳥兒的孵育季節,您又可以看到另一幅蔚爲壯觀的景色,您最好別走近去打擾它們,只消用望遠鏡在一、二百米之外觀察,就可以看到如下鏡頭:鳥島本來僅有零點二七平方公里,形如一隻蝌蚪。就在那突出海面約十米的蝌蚪頭高地上,小小彈丸之地,就佈滿了數以萬計的鳥巢,密度之大,數量之多,真難以用文字來形容。鳥兒們在水草豐茂、食物充足、向陽乾燥而又天敵較少的環境中繁殖着、生活着,難怪人們把青海湖鳥島稱之爲“鳥類的天堂”了。

青海美景介紹導遊詞 篇7

駱駝泉位於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積石鎮西4公里的街子村清真大寺附近。它雖是一泓不大的清泉,但卻是撒拉族之鄉的一處聖蹟,也是傳說中撒拉族的發祥地。

該泉與撒拉族的來歷有關。民間傳說,撒拉族的祖先原是居住在中亞撒馬爾罕的一個小部落,爲首的頭人是兄弟倆,名叫尕勒莽和阿合莽,在羣衆中威望很高。後來,因國王忌恨而被迫離開家園,四處流浪。他倆帶着同族的18人,牽了一峯白駱駝,馱着故鄉的水土和《古蘭經》,向東尋找新的樂士。一路上,他們經天山,過嘉峪關,繞河西走廊,渡黃河,輾轉來到積石山下。不料,黑夜中走失了白駱駝。第二天,他們在街子東面的沙子坡發現一眼清泉和走失的白駱駝(已化爲白石臥在泉邊),於是便在這裏居住下來,並將這個清泉起名爲駱駝泉。

駱駝泉被撒拉族視爲聖泉,在撒拉族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前幾年,當地人民爲了保護駱駝泉,在泉邊修建了圍牆和鐵柵欄,圍牆內種上了松柏、果樹和鮮花,還在園內泉邊雕塑了三座不同形狀的大型駱駝石雕像,修建了水榭和亭閣。駱駝泉的景點面積約爲3500平方米,呈一長方形。中央部分爲一長約40米,寬約20米的水池,泉水從池中央的泉眼中涌出。池深0.6米左右,周邊爲水泥砌成。

青海美景介紹導遊詞 篇8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北禪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北湟水之濱海拔2400多米的北山上,俗稱“北山寺”,又名永興寺。因北山山崖層疊,遠眺似土臺樓閣高高矗立,故又名土樓山,北禪寺也因此又叫土樓觀。風景名勝靈官殿來到山腳,首先看到的是靈官殿。靈官殿修建於明洪武年間,因戰火毀燒,重修於1920_年。原有山門,東西兩邊有廂房,房中間有橫匾上書“靈官殿”三個大字,清宣統二年(1920_年)西寧各界捐資將靈官殿整修一新。殿內,供奉着護法王靈官。靈官赤面三眼,手執金鞭。

王靈官是道教的護法鎮山神將,和佛教的韋馱相似,有的書說他是武當山中五百靈官的統帥,叫華光元帥,又叫五顯靈官。到了宋代,又出現了一位“火車王靈官”,根據《新搜神記》的記載,王靈官本名叫做王善,是宋徽宗時候的人。王母大殿 靈官殿後,是王母大殿。王母大殿是整個土觀樓的主殿,也是平常舉行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20_年大殿失火王母大殿[2],現在看到的是20_年重建的。據說,西王母的主要活動區域在青海,而這裏是西王母顯靈聖地,所以主供西王母。北禪寺現爲青海省內道教活動中心之一,每年有衆多的海內外華人前來遊覽觀光,也會不時在這裏舉行隆重的宗教朝拜活動。近幾年來,每當重陽節晚上,北禪寺還會張燈結綵,屆時,數萬人雲集於此,更是熱鬧非凡。

王母大殿分上下兩層,下層供奉王母,上層祀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城隍殿王母大殿西邊是財神殿,東邊是城隍殿。財神殿供奉着比干、關聖、趙公明三大財神,城隍殿則供奉着本省城隍殿[2]城隍、東漢時期的西寧護羌校尉鄧訓。據載,鄧訓生於40年,卒於92年,字平叔,是東漢開國名將鄧禹之子。鄧訓任護羌校尉深得羌人之心,倍受愛戴。羌人“聞訓卒,莫不吼號,或以刀自割,又刺殺其犬、馬、牛、羊,曰:‘鄧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寧壽塔土樓山頂峯,有座寧壽塔,該塔爲六面形五層翹角塔,塔中實心,青磚砌成。一寧壽塔[2]說是明洪武十九年(1386)由明朝開國功臣、駐西寧長興侯耿炳文所建,一說是清代所建。

據說,每當煙雨濛濛,山隱霧中,蒼蒼茫茫,遠望雲霧中的殿宇,洞羣塔寺時隱時現,正如古詩所吟“北山隱約樹模糊,煙雨朝朝入畫圖”,“多少樓臺雲樹掩,天然畫圖米家村”,“北山煙雨”由此而得名。站在山頂,可遠眺羣山之巍峨,可攬西寧全城之風貌。從土樓山下來,經供奉三教堂、迎仙橋、百花亭,可到萬聖殿。萬聖殿也叫五母殿,祀王母、地母、鬥姥、驪山老母、觀音老母。萬聖殿左邊,是供奉九天玄女、眼光娘娘、送子娘娘的玄女宮,玄女宮東西兩側,則分別是會仙閣、聚仙閣。穿過玄女宮坊,跨過山腳的引水渠,就從道家叢林回到塵世。最佳旅遊時間北禪寺年平均氣溫7.6℃,最高氣溫34.6℃,最低氣溫零下18.9℃,屬高原高山寒溫性氣候。西寧夏季平均氣溫17-19℃,氣候宜人,是消夏避暑勝地,有“中國夏都”之稱。最佳旅遊時間爲夏季。歷史文化在歷史上,北山寺有過很多的名稱。明代以前山上有“神祠”,故有“土樓神祠”之稱。到了明代因明成祖賜名爲“永興寺”纔有了寺的名稱,距今已有580年的歷史。

因樓層迭起,層次分明,好像一座土樓,故有“土樓山”之稱。北魏旅行家酈道元跋涉到西寧,登臨土樓山,他的《水經注》中寫道:“湟水東流,經土樓南,上有土樓,北依山原。峯高三百餘尺,有若削成。”土樓有道教庵觀,故有“土樓觀”之稱。北山像一隻奮翼欲飛的雛鳳,而土樓山又似一隻雛鳳的翅翼,從此又多添了一個雅號叫“鳳翼山”。雖然名稱很多,但北山寺是人們最習慣的叫法。其山中寺觀是西寧地區的一大名勝古蹟。由於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以及獨具一格的風貌,成了人們遊覽的場所。在北魏時期《水經注》記載了北山寺,北魏時青海形勢圖中也標明北山寺的位置在西平亭(今西寧城),可見北山寺知名度是相當高的。

青海美景介紹導遊詞 篇9

東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脈清凌凌的水,靜靜地,悄悄地,溫柔地流淌着,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見滔滔,不聞嘩嘩,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條流動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瑩,涓涓綿長,這便是倒淌河,一條從東往西流的河。

關於倒淌河的傳說,人們衆說不一。一山之隔,日月山以東,漢族民間千百年來的說法是:唐王李世民爲了溝通藏漢兩族的關係,促進文化交流,將年輕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給吐蕃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達日月山時,回首不見長安,西望一片蒼涼,念家鄉,思父母,悲慟不止,流淚西行,公主的淚匯成了這條倒淌的河,日月山以西,藏族中流傳的則是另一個神話:龍王派他的四個兒女造南北東西四河,最小的女兒造西海時,需108條河水,她找到了107條河,最後一條河怎麼也找不到。聰明、狡黠的小龍女從日月山倒着牽來了一條河,這條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種說法是,這河是龍王一根倒須變的……

不必人考查哪件傳說更爲權威,哪種神話更接近正宗,每一個傳說都爲它增添了一分神祕。而終於有一天,當你滿懷着探索和尋覓的熱情來到它的身邊時,卻分明在汩汩之中聽見一聲嘆息,一陣私語般的呢響,一句溫婉的低訴,似乎有着萬種柔腸。於是你會頓悟:這是一條女性的河。

春天,它纖瘦孱弱,蜿蜒曲折流動着水墨畫也畫不出來的一片春愁,秋天它豐滿寬闊,奔騰中不失溫柔寬厚。它不像長江、黃河那樣,巨浪滔天,勢不可擋,露出雄性逼人的、英氣。它滿懷情感,卻從不恣意氾濫;它溫順地隨四時而變化,但又執蓍堅韌地沿自己的流向前去,百折不回,整個一個西部女人的性格。

青海美景介紹導遊詞 篇10

塔爾寺與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倫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並稱爲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咯巴誕生的地方。由於寺院規模宏大完整,交通方便,已成爲人們遊覽參觀藏傳佛教寺院最集中的地方和青海省最主要的旅遊勝地。壁畫、堆繡和酥油花爲塔爾寺的藝術三絕。塔爾寺是國家4A級旅遊景點,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塔爾寺位於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南面的蓮花山中,距省會西寧市25公里。它與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倫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並稱爲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是格魯派僧人和信教羣衆的宗教活動中心之一。

塔爾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降生地。宗喀巴成名後,有許多有關他靈蹟的傳說。據說在他誕生後剪臍帶滴血的地方長出一株白旃檀樹。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宗喀巴母親按兒子來信所示,在信徒們幫助下,以這株旃檀樹和宗喀巴所寄獅子吼佛像爲胎藏,砌石建塔,這是塔爾寺最早的建築。後來,該塔一再改建易名,成爲現在大金瓦殿中的大銀塔,是全寺的主供神物,漢語塔爾寺即由此塔得名。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禪師仁欽宗哲堅贊於塔旁建一靜房,聚僧坐禪。20xx年後,再建彌勒佛殿一座,塔爾寺初具規模,取藏名“袞本賢巴林”,意爲“十萬佛身像彌勒洲寺”。

400多年來,塔爾寺逐步發展成一座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的古建築羣,全寺佔地600餘畝,僧舍房層9300多間,殿堂52座,僧人最多時達3600餘人。全寺四山環繞,殿宇宏偉,佛像莊嚴,梵塔棋佈。其中,大金瓦殿和大經堂爲全寺主體建築。大金瓦殿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建築面積456平方米,上下三層,飛檐四出,各抱形勢,歇山式金頂,覆以鎦金銅瓦,牆面用琉璃瓦砌成,圖案精美,殿內紀念宗喀巴的大銀塔,譽爲“世界一莊嚴”,殿堂正門上方懸有清代乾隆皇帝親題的“梵教法幢”匾額。大經堂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年(公元1620xx年),民國元年(公元1920xx年)遭火焚後重修,總面積爲2750平方米,經堂內長柱18根,短柱90根,皆用特製地毯包裹,地上鋪設地氈坐墊,可供3000僧人集體誦經,正西方供有無數佛像、藏文經典,設有0、班禪以及寺院法臺座,柱間滿掛各種堆繡的卷軸畫。

此外,尚有彌勒殿、九間殿、三世0靈塔殿、釋迦殿、依怙殿、小金瓦殿、花寺、居巴扎倉、丁科爾扎倉、曼巴扎倉、如來八塔、過門塔、菩提塔、時輪塔、印經院、大喇讓以及各-府邸等。除各種造型精美的佛像、法器、卷軸畫,還保存有宋代的哥窯瓷壇、玉雕、明代的龍瓷瓶、清代的龍魚瓶、竹雕壽星、玉雕觀音等珍貴工藝品,藏有歷代統治階級賜贈的各種匾額和漢藏文碑刻。

塔爾寺是藏族文化藝術的寶庫。明萬曆四十年(公元1620xx年),在三、四世0喇嘛的倡導下,塔爾寺首建顯宗學院,建立講經開法制度,系統學習因明、般若、中觀、俱舍、戒律等顯宗經典。以後又相繼建成密宗、時輪、醫明學院,形成正規的學經制度,學習生圓次等方面的密宗經典和天文、歷算、醫學等方面的知識。現存有數以萬計的有關佛學、藏族歷史、文學、語言方面的文獻圖書,是研究藏學的珍貴資料。此外,該寺的酥油花、壁畫(唐卡)、堆繡。被譽爲藝術“三絕”,譽滿藏區。

青海美景介紹導遊詞 篇11

清真大寺是西寧古城著名的建築,位於西寧東關大街路南一側。寺院佔地面積1.194萬平方米,大殿本體佔地面積1102平方米,南北樓各363平方米。清真大寺初建於明太祖洪武十二年(1380年),已有600多年的歷史,1946年重建。歷代幾經修葺、擴建,是我國西北地區大清真寺之一。該寺建造雄奇,坐西面東,具有我國古典建築和民族風格的建築特點,雕樑彩檐、金碧輝煌,大殿內寬敞、高大、明亮,可以同時容納3000多回教徒進行禮拜。殿內和整個大寺處處都顯得古樸雅緻,莊嚴肅穆,富有濃郁的伊斯蘭特色,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清真大寺是青海地區伊斯蘭的主領寺,大殿正前方是近3萬平方米的廣場。星期五“主麻日”和一年兩度的“爾的”和“古爾邦”節的禮拜儀式都在這裏舉行。清真大寺內有兩座似塔一樣的建築物叫“喚醒閣”,是專供寺內阿訇呼喚教徒做禮拜用的。大殿外有兩層迴廊式“配樓”,左右對峙,給清真寺平添了雄壯的氣勢。大家進寺後不要亂跑,記得保持肅靜!

青海美景介紹導遊詞 篇12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青海吐蕃墓葬羣屬唐代早期大型吐蕃墓葬羣,也是我國首次發現的吐蕃墓葬。分佈在長約7千米的熱水、扎瑪日、沙爾塘、斜歪4個自然村。1982—1986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進行發掘與清理,大部分已被盜掘,1986年公佈爲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墓葬均有封堆,分梯形和圓形兩種;以夯土或堆以礫石後再覆蓋夯土,夯層間鋪有沙柳枝條,夯土下方均築平面爲等腰梯形的石牆,邊緣砌有土坯或泥球,並在其外側塗以紅色石粉;墓室爲砌石,由墓道、中室、左右側室和後室組成;封土堆前有規模巨大的祭祀坑、木車、木牘、玻璃器皿和金銀器具。絲織品上有佛像、飛馬及各種不重複圖案130餘種;部分文物及圖案具有較濃郁的中亞風格特點。

大小墓葬共計200餘座,其中一座,座落在一座自然山丘之上。墓冢背靠熱水大山,面臨察汗烏蘇何,高出地面約30多米,遠望猶如城闕一般雄偉壯觀。墓葬墓高11米,東西長55米,南北寬37米,墓堆下還有3層用泥石混合夯成的石砌圍牆,高1米、寬3米。墓冢從上而下,每隔1米左右,便有一層排列整齊橫穿冢丘的穿木,計有9層之多,一律爲粗細一般的柏木。這種封土堆構築形式和風格,爲我國以往考古發掘中所僅見。墓南有陪葬坑和陪葬遺蹟。

經考古發掘,出土文物有皮靴,金飾品、木碗、木碟、木鳥獸、陶罐、古藏文木牘、彩檜木片等。尤其出土了一批絢麗多彩的絲綢織品,其絲綢質料良好,圖案清晰,色彩鮮明,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絲綢品種有綿、綾、絹、刺繡等。圖案中有珍禽異獸、花草樹木、車馬人物狩獵、西域人圖像、織綿襪等爲我國首次發現。

經有關方面專家研究認定,墓主人是唐代早期吐蕃貴族。當時還處於奴隸制社會階段。這一吐蕃墓葬羣的發掘,對研究吐蕃文明史,研究中西文化交流以及藏族族源的探討均有重要價值,因而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被文化部列爲我國1983年六大重要發現之一。近幾年的考古發掘又有新的成果,成爲1996年全國十大重大考古發現之一,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海美景介紹導遊詞 篇13

倒淌河地處青藏、青康公路交會點,爲通往德令哈市、格爾木市和青南地區的交通要衝。鄉境北部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黑城子古城、察汗城遺址。倒淌河東距西寧102公里,原是一條東流入黃河的外流河,後因日月山隆起河水向西注入青海湖畔的措果(耳海),因衆河皆東流,唯此河獨向西淌,故名倒淌河。

東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脈清凌凌的水,靜靜地,悄悄地,溫柔地流淌着,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見滔滔,不聞嘩嘩,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條流動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瑩,涓涓綿長,這便是倒淌河,一條從東往西流的河。

關於倒淌河的傳說,人們衆說不一。一山之隔,日月山以東,漢族民間千百年來的說法是:唐王李世民爲了溝通藏漢兩族的關係,促進文化交流,將年輕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給吐蕃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達日月山時,回首不見長安,西望一片蒼涼,念家鄉,思父母,悲慟不止,流淚西行,公主的淚匯成了這條倒淌的河,日月山以西,藏族中流傳的則是另一個神話:龍王派他的四個兒女造南北東西四河,最小的女兒造西海時,需108條河水,她找到了107條河,最後一條河怎麼也找不到。聰明、狡黠的小龍女從日月山倒着牽來了一條河,這條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種說法是,這河是龍王一根倒須變的……

倒淌河兩岸氣候多變,乍冷乍熱,時晴時雨,有着極大的落差。有時烈日當頭,雨突然噼裏啪啦砸了下來,可未等地皮溼透,又轉眼不見了;有時天色蔚藍蔚藍的,卻有細細的雨絲,帶着青草的香味,在太陽的微笑中飄來飄去,擦你的臉,,使你得到一點撫慰;有時河北岸晴空萬里,河南岸卻下着如注的暴雨;有時半夜裏雷電交加,清晨卻陽媚,只是到處散發着一種溼潤的芳香。就象一個任性的妻子或嬌嗔姑娘多變的情緒!

青海美景介紹導遊詞 篇14

倒淌河地處青藏、青康公路交會點,爲通往德令哈市、格爾木市跟青南地域的交通要衝。鄉境北部有省級文物維護單位黑城子古城、察汗城遺蹟。倒淌河東距西寧102公里,原是一條東流入黃河的外流河,後因日月山隆起河水向西注入青海湖畔的措果(耳海),因衆河皆東流,唯此河獨向西淌,故名倒淌河。

東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脈清凌凌的水,悄悄地,靜靜地,溫順地流淌着,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見滔滔,不聞嘩嘩,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條流動的星河,清冽恬淡,透明晶瑩,涓涓綿長,這便是倒淌河,一條從東往西流的河。

對於倒淌河的傳說,人們衆說不一。一山之隔,日月山以東,漢族民間千百年來的說法是:唐王李世民爲了溝通藏漢兩族的關聯,增進文化交流,將年青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給吐蕃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達到日月山時,回想不見長安,西望一片淒涼,念故鄉,思父母,悲哀不止,流淚西行,公主的淚匯成了這條倒淌的河,日月山以西,藏族中傳播的則是另一個神話:龍王派他的四個兒女造南北貨色四河,最小的女兒造西海時,需108條河水,她找到了107條河,最後一條河怎麼也找不到。聰慧、滑頭的小龍女從日月山倒着牽來了一條河,這條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種說法是,這河是龍王一根倒須變的……

倒淌河兩岸氣象多變,乍冷乍熱,時晴時雨,有着極大的落差。有時烈日當頭,雨忽然噼裏啪啦砸了下來,可未等地皮溼透,又轉瞬不見了;有時天氣蔚藍蔚藍的,卻有細細的雨絲,帶着青草的香味,在太陽的微笑中飄來飄去,擦你的臉,使你得到一點安慰;有時河北岸晴空萬里,河南岸卻下着如注的暴雨;有時深夜裏雷電交加,凌晨卻陽媚,只是到處披髮着一種潮溼的芬芳。就象一個率性的妻子或嬌嗔姑娘多變的情感!

在倒淌河入青海湖的河口上,座落着倒淌河鎮,走進鎮子,撲而而來的是一種異樣的風情。鎮的一邊是碧水連天的青海湖,一邊是蒼莽無垠的大草原;“人”字街頭,有古老的廟宇,有古代氣味的樓堂;說藏話的,攙雜着那麼多漢語詞彙,說漢話的,又時時冒出多少個倒裝句……,迥異的民俗,是如斯對照赫然而又協調同一。

這裏是交通要道,這無疑是構成漢藏兩族交換浸透的“倒淌河文化”的主要起因。然而,“自從公主和親後,一半胡俗似漢家”。最早,興許是一個女人的手,架起了這經濟、文化,包含戀情的橋樑。

地質學家是這樣揭示的:倒淌河原也是一條東流的河,它和布哈河、羅漢堂河一起注入黃河,後因爲地殼的變動,日月山隆起,它才折頭向西注入青海湖,成爲一條倒淌河,這便是迷信的論斷。然而,不知爲什麼,這科學的斷語老是被人忘卻,遠古的神話,令人憧憬,使它永遠覆蓋着一層神祕。好象是給人們的志願尋找一個根據似的,在藏漢詞典上有這麼一個詞條:倒淌河。這個藏文單詞是不倒淌的意思的,一個蹩腳的翻譯盡能夠把它譯成“有文明的女人川”。有時直譯一種語言是要犯過錯的,可是在這裏,它卻是傳神的。

啊,倒淌河,女人的河。它是皇家的公主,龍王的女兒,也是牧民的女兒。它嬌小孱弱,卻百折不撓。昨天它開闢了奇特的倒淌河風氣,來日它必將發明更爲殘暴的倒淌河文化。

傳說中又謂文成公主進藏,經由此地,灑淚成河的故事,更使它馳名於世,成爲人們心目中一條神祕的河。又有人說,海心山神泉被梗塞後,爲不使湖水乾枯,蓮花巨匠便從四周引108條水入青海湖,最後還差一條,於是便把東流的一條水,由神蛇開路,引進了青海湖,從此便有了這條倒淌河。

青海美景介紹導遊詞 篇15

倒淌河兩岸氣象多變,乍冷乍熱,時晴時雨,有着極大的落差。有時烈日當頭,雨忽然噼裏啪啦砸了下來,可未等地皮溼透,又轉瞬不見了;有時天氣蔚藍蔚藍的,卻有細細的雨絲,帶着青草的香味,在太陽的微笑中飄來飄去,擦你的臉,使你得到一點安慰;有時河北岸晴空萬里,河南岸卻下着如注的暴雨;有時深夜裏雷電交加,凌晨卻陽媚,只是到處披髮着一種潮溼的芬芳。就象一個率性的妻子或嬌嗔姑娘多變的情感!

在倒淌河入青海湖的河口上,座落着倒淌河鎮,走進鎮子,撲而而來的是一種異樣的風情。鎮的一邊是碧水連天的青海湖,一邊是蒼莽無垠的大草原;“人”字街頭,有古老的廟宇,有古代氣味的樓堂;說藏話的,攙雜着那麼多漢語詞彙,說漢話的,又時時冒出多少個倒裝句……,迥異的民俗,是如斯對照赫然而又協調同一。

這裏是交通要道,這無疑是構成漢藏兩族交換浸透的“倒淌河文化”的主要起因。然而,“自從公主和親後,一半胡俗似漢家”。最早,興許是一個女人的手,架起了這經濟、文化,包含戀情的橋樑。

地質學家是這樣揭示的:倒淌河原也是一條東流的河,它和布哈河、羅漢堂河一起注入黃河,後因爲地殼的變動,日月山隆起,它才折頭向西注入青海湖,成爲一條倒淌河,這便是迷信的論斷。然而,不知爲什麼,這科學的斷語老是被人忘卻,遠古的神話,令人憧憬,使它永遠覆蓋着一層神祕。好象是給人們的志願尋找一個根據似的,在藏漢詞典上有這麼一個詞條:倒淌河。這個藏文單詞是不倒淌的意思的,一個蹩腳的翻譯盡能夠把它譯成“有文明的女人川”。有時直譯一種語言是要犯過錯的,可是在這裏,它卻是傳神的。

啊,倒淌河,女人的河。它是皇家的公主,龍王的女兒,也是牧民的女兒。它嬌小孱弱,卻百折不撓。昨天它開闢了奇特的倒淌河風氣,來日它必將發明更爲殘暴的倒淌河文化。

青海美景介紹導遊詞 篇16

玉樹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部的通天河畔,位置 33°09′~33°17′N,96°24′~96°37′E,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約4公里,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青海省玉樹縣西北部結隆鄉境內,距玉樹縣西北約65公里。海拔4,100~4,200米。通天河支流益曲在此穿過,形成5個大小不等、水深在0.2-0.4

米的湖泊,還有衆多的泉水噴涌而出,水量穩定,水質潔淨。縱橫迂迴的溪流,星羅棋佈的湖泊沼地把草灘切割成無數大上不等的“沙洲”和“小島”,因此野獸難以進入。是唯一棲息於高原和主要分佈於我國的珍禽黑頸鶴的重要繁殖地。1986年7月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88年9月由玉樹藏族自治州籌建,暫編制7人。它是以鶴類爲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內有可供鶴類棲息繁殖的溼地約45平方公里。

隆寶溼地爲青藏高原東部的川西高山峽谷向高原主體過渡地段上的隆寶灘盆地中部的苔草沼澤地。四周環山,呈“凹”字形,周圍山峯高達5,270米。溼地水源來自許多涌泉和七條溪流。成片的溼草、沼澤地圍繞着五個水深0.2米至0.3米的明水面,相互滲透構成保護區主體,其周圍是些不規則的水坑和鬆軟的草墩。除主河道水深外,蔓延成沼澤灘地的地區,水深一般保持地0.2~0.4米。草墩之間被水隔絕,水坑內魚、蛙集在,水生生物、浮游生物豐富。湖底有很厚的淤泥層。

本地屬高原大陸性氣候,乾燥寒冷,風大,日照長,輻射強烈。1月份均溫-11.1℃極端最低氣溫-260℃;7月份均溫9.3℃,極端最高氣溫27.0℃,年均氣溫-0.4℃;≥0℃,積溫1027.4℃,年日照時數2300小時,年總輻射量152.8千卡/平方釐米,年降水量高達730毫米,集中在6~9月,雨、熱同期。植物生長期162天。

隆寶湖是在高原的崇山峻嶺中形成的大大小小盆地和湖泊中的一個,地勢呈南北走向的峽谷形狀,灘地長30公里,寬1.5-4公里,四周被高山環抱,海拔4050-42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保護區之一。這裏四季不明顯,氣候變化劇烈,冬季風大、乾燥、氣溫低,6-8月雨水多而集中,比較溼潤,全年日照時間約2300小時。湖灘地土壤肥沃,水草肥美,優勢植物有水毛茛、毛茛、西伯利亞蓼等34種。主要植被類型爲草甸和淡水沼澤,爲水禽候鳥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爲黑頸鶴棲息繁殖的集中地區。每年4月,牧草剛剛返青,黑頸鶴從南方到達這裏,生兒育女,避暑渡假,待到牧草枯黃的10月上旬,它們攜兒帶女飛往南部越冬。

保護區爲黑頸鶴的主要棲息繁殖地之一,每年的3月到達,整個繁殖季節裏有8~12對(1983年~1986年調查)。已發現鳥類32種,其中水禽近10種。其中種羣數量較大的有斑頭雁,分佈在保護區中部的一塊長500米,寬100米的土丘小島上,有巢穴約2,000餘窩。其它種類有赤麻鴨、白眼潛鴨、普通秋沙鴨、綠頭鴨、鵲鴨、黑鸛、紅腳鷸、鳳頭琵鷺、普通燕鷗、玉帶海雕、禿鷲等,隸屬5目6科。

沼澤地有豐富的魚類和節肢動物。周圍灘地獸類有雪豹、水懶、藏原羚、狼、喜馬拉雅旱獺、黃鼬、香鼬、高原兔、高原鼠兔、黃羊、藏狐、田鼠等12種。另外還有包括4種珍貴的高原蝶類在內的昆蟲20種。

青海美景介紹導遊詞 篇17

位於青海省日月山西側、青海湖東緣的高原第一鎮倒淌河鎮,東經100°31′— 101°13′,北緯36°12′— 36°36′之間,海拔約3300米,地處109、214國道分岔點,是通往聞名的青海湖的必經之路,距省會西寧有98公里。倒淌河鎮因境內倒淌河水自東西流而得名,有“天下江河皆東去,唯有此水向西流”的詩句讚美河水自東向西流淌的獨特景觀,自古就是進入青南牧區和西藏的交通要衝,有着“藏區門戶”和“進藏咽喉”之美譽。

自東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脈清凌凌的河水,靜靜地、悄悄地、溫柔地流淌年着,蜿蜒四十多公里。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在這裏雖然不見滔滔,不聞嘩嘩,但它確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條流動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瑩,涓涓綿長,遠遠望去猶如一條明亮的緞帶飄落在草原上,這就是青海美麗的倒淌河。

青海美景介紹導遊詞 篇18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大美青海”觀光旅遊。現在離景點還有一點時間,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青海的省情概況。

青海省位於祖國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因境內有青海湖而得名,簡稱“青”。全省總面積70多萬平方千米,位居新疆、西藏、內蒙古之後,列全國第四位。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故稱“三江源”。青海北部和東部同甘肅省相接,西北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鄰,南部和西南部與西藏自治區毗連,東南部與四川省接壤,是聯結西藏、新疆與內地的紐帶。青海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青海現轄2個地級市:西寧市和海東市,6個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和玉樹藏族自治州。截至20xx年末,全省常住人口接近600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83萬人。

各位遊客朋友,青海山脈縱橫,峯巒疊嶂,湖泊衆多,峽谷、盆地遍佈。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唐古拉山等山脈橫亙境內。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柴達木盆地以“聚寶盆”著稱於世。青海省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地處青藏高原,屬於高原大陸性氣候。其特徵是:日照時間長、輻射強;冬季漫長、夏季涼爽;氣溫日差較大,年差較小;降水量少,地域差異大,絕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年平均氣溫在零下5~19°之間。青海太陽輻射強,光照時間長,日照時數在2336~13341小時之間。

各位遊客朋友,青海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全省土地最新實測總面積共約70萬平方千米。青海有珍稀動物野駱駝、野犛牛、野驢、藏羚羊、盤羊、白脣鹿、梅花鹿、麝、雪豹、黑頸鶴、藏雪雞、天鵝等;有著名中藥冬蟲夏草、大黃、貝母、枸杞、甘草、雪蓮、黨蔘、黃芪、羌活、麻黃等50多種。全省集水面積在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達380條,可建裝機500千瓦以上的水電站241座。青海擁有銅、鉛、鋅、鎳、鈷、錫、鉬、銻、汞等有色金屬礦產和菱鎂礦、普通螢石、熔劑石英岩、冶金用白雲岩、冶金用石英岩等非金屬礦產。地處柴達木盆地的茫崖石棉礦,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石棉礦牀,已探明儲量爲3800萬噸,居全國首位。柴達木盆地共有33個大中型鹽湖,其中儲量在10億1100億噸的大型鹽湖有8個。20xx年,在青海凍土帶又發現了“可燃冰”資源,使中國成爲世界上第三個在陸地上發現“可燃冰”的國家,有望成爲未來的新型能源。

各位遊客朋友,青海的旅遊資源也相當豐富且獨具特色。這裏有青海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可可西里,華夏最美的山峯——崑崙山,中國最美的湖泊一青海湖,中國面積最大的溼地類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江源;這裏有藏族、土家族、撒拉族等異彩紛呈的民族歌舞,有大型歷史藏戲《松贊干布》、大型音畫歌舞《祕境青海》等特色演藝,有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青海湖國際詩歌節、中國青海三江源國際攝影節等國際性的文體節慶活動。這裏還有青海湖、塔爾寺、互助土族故土園3家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和7處國家地質公園。

奇異的地形地貌、獨特的高原氣候、衆多的名勝古蹟,形成了青海三大旅遊區:東部旅遊區、青海湖旅遊區和西部旅遊區。在東部旅遊區,我們可以欣賞塔爾寺的藝術“三絕”:酥油花、堆繡、壁畫和精妙絕倫的同仁“熱貢藝術”;還可以觀賞位於門源縣、祁連山與大阪山之間的百里油菜花海美景,那是中國最大的北方小油菜基地,曾榮獲“全球十大絕美花海”稱號。

在青海湖旅遊區,我們可在青海湖邊漫步,可以去鳥島觀鳥,也可以到日月山去尋訪當年文成公主進藏時的蹤跡;還可以到金銀灘草原去聆聽世界名曲《在那遙遠的地方》。在西部旅遊區,我們可以去三江源頭漂流、去巴隆國際狩獵場看狩獵,也可以去崑崙山、新青峯和黃河谷地大峽谷等地觀賞奇異美景。

海還有豐富的物產與美食資源,我們可以去選購著名特產:崑崙玉、安衝藏刀、藏毯、黑枸杞、冬蟲夏草、犛牛肉乾、青稞酒等;還可以去品嚐特色美食:湟魚、面片、酸奶、釀皮、甜酷、羊腸面、雜碎湯、油鍋盔、德令哈糟把等。

各位遊客朋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青海地大物博、山川壯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青海的美,具有原生態、多樣性和不可替代性。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寫下這樣的詩句:“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這正是大美青海壯麗山河的生動寫照!

青海美景介紹導遊詞 篇19

日月山是青海東部農業區和西部牧業區的分水嶺,山的貨色兩側做作人文景觀差別極爲顯明。山麓兩邊景色迥然不同:山麓西邊是廣袤蒼茫,牧草豐茂,牛羊成羣的大草原;山麓東邊是村落點點,梯田阡陌,麥浪滾滾的農區。

日月山南北朝至唐代時叫做赤嶺,是北魏和吐谷渾、唐和吐蕃的界山,因山頂砂土赤紅而得名。它屬於拉脊山脈西端,北起青海湖東部的耳海,南接湟中羣加,連綿數十里。日月山是青海東部外流河與內陸河的分水嶺,也是青海東部農業區和牧業區的天然分界限。這裏山巒起伏,峯嶺巍峨,氣象嚴寒,雨水充分,水草豐美。山麓兩邊景色大同小異:山麓西邊是廣袤蒼莽,牧草豐茂,牛羊成羣的大草原;山麓東邊是村落點點,梯田阡陌,麥浪滾滾的農區。每年六至玄月,山坡之上綠草如茵,野花殘暴,帳篷點點,風景非常壯觀。日月山口的南北各有1個乳峯,其外形似太陽和月亮。

日月山,地處要塞,局勢峭拔,策略地位主要。很早以來,它就是祖海內地通往西南邊境的交通要道,也是漢藏人民友好往來,通商商業的紐帶。早在漢代,日月山已成爲我國“絲綢輔道”的一大驛站。唐代時,日月山更是唐蕃舊道的必經之路。

公元618年,唐朝建破後,與邊境各民族和氣相處,各族領袖紛紜差遣使者向唐朝求婚,唐朝先後有15位公主嫁到兄弟民族當中。當時的吐蕃國王松贊干布開明治國,爲引進文明、加深友情、安寧邊疆,在與唐朝樹立友愛關聯後,派祿東贊到長安求婚,得到唐太宗應允。文成公主自幼被唐太宗和皇后收養,深得心疼。公主遠嫁,唐太宗籌備了各種日用器皿、珠寶飾物、綾羅綢緞及書籍、藥物、蠶種、谷種等作爲嫁奩,還派樂隊、工匠伴隨去吐蕃。公元641年正月,唐朝派李道宗護送公主從長安出發,經咸陽、隴西、臨夏,度過黃河,進入青海,沿湟水西行。過日月山後,先與嫁給吐谷渾王諾曷鉢的唐朝弘化公主,在大河壩鄰近的館驛中,舉辦隆重宴會,唐、吐蕃、吐谷渾三方親朋歡聚一堂。之後,公主一行持續南行。鬆贊於布親身率兵在扎陵湖南岸,築館安營,迎接公主,李道宗主持了隆重的婚禮。松贊干布跟文成公主經玉樹進入西藏,4月15日到達今拉薩,受到吐蕃人民盛大歡送。文成公主遠赴西藏聯姻,沿途留下了良多美妙的傳說和史蹟,千古傳播,至今藏族國民依然稱公主爲“阿姐甲莎”,意思是漢族姐姐。

日月山,古今馳名,傳說衆多。其中流傳最廣,最爲感人的莫過於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相傳,唐太宗爲了漢藏人民世代和好,將本人的宗室女兒文成公主許配給了藏王松贊干布。文成公主一行由江夏王李道宗、藏相祿東贊陪伴,從京都長安迤邐西行,來到了日月山。當公主登上山頂,舉目環視時,但見山麓兩邊竟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一邊是雨打芳草萋萋,一邊是雪壓枯草慘慘;一邊是煙雨飄搖枝新,一邊是玉鱗紛飛草葉枯,甚至連這裏的日月,也不家鄉那樣晶瑩、暖和,不禁心潮起伏,愁思萬縷,潸然淚下。唐太宗據說公主懷鄉思親,不肯西進,爲了替女兒解愁,特地鍛造了一面日月如意寶鏡送上此山,說是假如公主想家,翻開寶鏡,能夠從中看到故鄉父母、故里江山。護送的吐蕃大相怕公主意到親人,思故不進,便暗中將日月寶鏡換成了石刻日月鏡。公主拿起鏡子來看,怎麼也看不到長安城裏的父母,認爲是父皇薄情而在有意詐騙她。公主潸然淚下,淚水流成了倒淌河,由東向西匯人碧波萬頃的青海湖。一氣之下,將石刻日月鏡拋在一邊,斷然西進。後來人們便把赤嶺改名爲日月山。唐代的開元年間,唐王朝和吐蕃王國還在日月山頂樹立過漢藏和好碑,藏漢兩族以日月山爲界,和睦相處,並把日月山作爲茶馬互市之地。

日月山固然高不迭崑崙,險不如積石,既無蒼翠的森林,又無嶙峋的怪石,有的只是一派蒼茫。然而,從古到今,很多過往行人都願登上日月山去追尋當年文成公主途經日月山時留下的蹤跡。爲此,人們早先在日月山頂修築了廟宇。惋惜被人損壞。近年,人們又在日月山口修建了兩座造型雅觀、作風奇特的日亭和月亭,供遊人參觀。

倒淌河發祥於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自西向東流經40多公里後注入青海湖的耳海。倒淌河是注入青海湖水量最小的一支,但河水明澈見底,長年一直。倒淌河因爲河水向西流淌以及文成公主的傳說而名揚四海。

倒淌河鎮是青藏公路和青康公路的交匯處,是西寧通往海西、西藏、玉樹、果洛、海南等的必經之地。鎮內建有留念文成公主的雕塑公園,亦是旅行休息就餐的好處所。

日月山雙亭在日月山口,有爲紀念唐代文成公主進藏聯姻而建的日月二亭。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宗室女文成公主遠嫁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由長安去拉薩在這裏停留,留下許多歷史佳話和神奇的傳說,給日月山增加了一層神祕顏色。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斷定唐朝和吐蕃以赤嶺分界,並立界碑,成爲民族友好的象徵。20世紀80年代中期建築的日月二亭,成分立埡口兩側,建造精緻、光輝。日亭內有青海省人民政府撰文刻制的“文成公主進藏紀念碑”,記述了文成公主和親始未及歷史功勞。亭內還繪有壁畫,再現了文成公主進藏的歷史面孔;月亭有可貴的“唐蕃赤嶺分界碑”和文成公主在西藏傳佈中原文化,增進西藏文化藝術與出產成績等方面的壁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