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明湖導遊詞範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29K

中國景色優美秀麗,湖水水色澄碧,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的“山東大明湖導遊詞範文”,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山東大明湖導遊詞範文

山東大明湖導遊詞範文

泉城明珠大明湖位於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公園面積八十六公頃(1290畝),其中湖面四十六公頃,約佔總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三。湖水來源於城內的珍珠泉、濯纓泉、王府池等諸泉,水源充足,有“衆泉匯流”之說,平均水深兩米,最深處約四米,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

大明湖歷史悠久,見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間,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注>>記載:“濼水北流爲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則湖。”其位置在今五龍潭一帶。另有史料記載,那時的大明湖稱歷下波或歷水波,南至濯纓湖,北至鵲山和華不注山,也就是說現在的大明湖、五龍潭和北園是相連的一個大湖,湖闊數十里,平吞濟濼。六朝時,因湖內多生蓮荷,曾名“蓮子湖”;唐時又名“歷水波”,宋代稱“西湖”。宋時著名文學家曾鞏曾有詩道:“問吾何處避炎蒸,十頃西湖照眼明”。可知當時此處已是消暑遊憩之地。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曾鞏任齊州(今濟南)知州時,爲防禦水患,修建了北水門,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經年水位恆定,並在沿湖修建了亭、臺、堤、橋,使之漸成遊覽景觀。至金代,詩人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始稱大明湖。明代重修城牆,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

蛇不見,蛙不鳴;淫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大明湖兩大獨特之處。

大明湖自然景色秀美,名勝古蹟爭輝。沿湖垂柳環繞,曲徑虹橋,花木拂疏,成片的草坪碧綠如茵,蓮花怒放,時有魚兒跳波,偶見鳶鳥掠水。畫舫穿行,小舟蕩波,快艇疾馳,遊客雲集,歡聲笑語,儼若北國江南。綠蔭之間,曲廊秀亭、橋臺樓閣時隱時現,似仙境一般。海右古亭--歷下亭位於明湖水面諸島中最大的島子上,年代久遠,幾多變遷。它挺拔端莊,古樸典雅,紅柱青瓦,八角垂檐,亭內嵌有杜甫絕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園中之園--鐵翁祠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園內楊柳垂蔭,藤蘿攀緣,院外南臨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環境清幽曠遠,建築古樸典雅,其中小滄浪亭更是獨具秀色。著名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鑲嵌在這裏。

道教廟宇--北極閣高聳於七米臺基之上,建於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廟中供奉道教中的真武大帝等二十三尊神像,並繪有真武大帝傳奇故事和樂伎獻壽圖等壁畫。

濟南第一標準庭院--遐園建於清宣統元年(公元1920xx年),其佈局設計均仿照浙江寧波著名藏書樓“天一閣”的格式,四周曲廊相連。園內假山突兀,山石奇異。西北角長廊壁上嵌有岳飛手書的諸葛亮《前後出師表》石刻。

還有稼軒詞、南豐祠、匯波樓、秋柳園等二十多處名勝景點周匝公園各處,令人應接不暇,可謂步移景換,遊樂無窮。濟南八景中的鵲華煙雨、匯波晚照、佛山倒影、明湖秋月,均可在湖上觀賞。

明湖勝景,古往今來,贏得了無數文人墨客的詠贊篇章。“冬冷冰天,夏挹荷浪,秋容蘆雪,春色揚煙;鼓枻其中,如遊香國”,“鷗鷺點乎清波,簫鼓助其遠韻,固江北之獨勝也。”晚清大文學家劉鶚對“佛山倒影”的描寫,更是引人入勝:“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裏面,彷彿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里長的屏風。正在歎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明湖業已澄淨的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裏,顯得明明白白。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行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大明湖便隨着這佳句文章廣爲流傳,聞名遐邇。加之解放後的多次修繕擴建,疏浚清淤,姿容更加秀麗,成爲濟南著名風景遊覽區之一,吸引了大量海內外遊客,每年客流量約在二百萬人次左右,位居濟南衆公園之首。據有關資料統計,解放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萬里、徐特立、郭沫若、xx、李鵬等先後泛舟湖上,對大明湖的建設和發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爲了滿足不同層次的遊人的要求,自八十年代開始,公園在湖西岸建成了總面積約9200平方米的遊樂場。場內設有海盜船、Disco健身車、電子遊戲、五爪章魚、摩天輪、碰碰車、直升飛機、電瓶車、天使轉椅、蹦蹦牀等各種遊樂設施,驚險刺激,新穎有趣,既滿足成年人的需求,又令孩子們開心。

大明湖導遊詞

泉城明珠大明湖位於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公園面積八十六公頃(1290畝),其中湖面四十六公頃,約佔總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三。湖水來源於城內的珍珠泉、濯纓泉、王府池等諸泉,水源充足,有“衆泉匯流”之說,平均水深兩米,最深處約四米,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

蛇不見,蛙不鳴;淫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大明湖兩大獨特之處。

大明湖自然景色秀美,名勝古蹟爭輝。沿湖垂柳環繞,曲徑虹橋,花木拂疏,成片的草坪碧綠如茵,蓮花怒放,時有魚兒跳波,偶見鳶鳥掠水。畫舫穿行,小舟蕩波,快艇疾馳,遊客雲集,歡聲笑語,儼若北國江南。綠蔭之間,曲廊秀亭、橋臺樓閣時隱時現,似仙境一般。

海右古亭——歷下亭位於明湖水面諸島中最大的島子上,年代久遠,幾多變遷。它挺拔端莊,古樸典雅,紅柱青瓦,八角垂檐,亭內嵌有杜甫絕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道教廟宇——北極閣高聳於七米臺基之上,建於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廟中供奉道教中的真武大帝等二十三尊神像,並繪有真武大帝傳奇故事和樂伎獻壽圖等壁畫。

濟南第一標準庭院——遐園建於清宣統元年(公元1920xx年),其佈局設計均仿照浙江寧波著名藏書樓“天一閣”的格式,四周曲廊相連。園內假山突兀,山石奇異。西北角長廊壁上嵌有岳飛手書的諸葛亮《前後出師表》石刻。

還有稼軒詞、南豐祠、匯波樓、秋柳園等二十多處名勝景點周匝公園各處,令人應接不暇,可謂步移景換,遊樂無窮。濟南八景中的鵲華煙雨、匯波晚照、佛山倒影、明湖秋月,均可在湖上觀賞。明湖勝景,古往今來,贏得了無數文人墨客的詠贊篇章。“冬冷冰天,夏挹荷浪,秋容蘆雪,春色揚煙;鼓枻其中,如遊香國”,“鷗鷺點乎清波,簫鼓助其遠韻,固江北之獨勝也。”晚清大文學家劉鶚對“佛山倒影”的描寫,更是引人入勝:“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裏面,彷彿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里長的屏風。正在歎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明湖業已澄淨的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裏,顯得明明白白。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行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大明湖便隨着這佳句文章廣爲流傳,聞名遐邇。加之解放後的多次修繕擴建,疏浚清淤,姿容更加秀麗,成爲濟南著名風景遊覽區之一,吸引了大量海內外遊客,每年客流量約在二百萬人次左右,位居濟南衆公園之首。據有關資料統計,解放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萬里、徐特立、郭沫若、****、李鵬等先後泛舟湖上,對大明湖的建設和發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爲了滿足不同層次的遊人的要求,自八十年代開始,公園在湖西岸建成了總面積約9200平方米的遊樂場。場內設有海盜船、Disco健身車、電子遊戲、五爪章魚、摩天輪、碰碰車、直升飛機、電瓶車、天使轉椅、蹦蹦牀等各種遊樂設施,驚險刺激,新穎有趣,既滿足成年人的需求,又令孩子們開心。

近年來,隨着改革的深入發展和旅遊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大明湖公園的領導者們團結務實,開拓進取,利用自身優勢,舉辦多種活動,提高知名度,增強競爭力和吸引力,並逐步形成傳統。

荷花展是公園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動。自86年開始,已舉辦九屆了,其中有兩屆是全國規模的。荷花是我國傳統的十大名花之一,也是我市的市花,舉辦荷花展覽,旨在宣傳市花,突出荷花的君子品質。荷展一般在7、8月份舉辦,此時荷花長勢最旺,花繁葉茂,最宜觀賞,是賞荷納涼的好去處。

龍舟賽也是公園大型的活動。大明湖水域遼闊,條件得天獨厚,自93年開始,已成功舉辦了三屆。參賽單位均來自我市各大企業,規模逐步增大,是一項羣衆性的文化娛樂活動,對於促進全民健身和增強企業向心力、凝聚力具有積極的作用。

民族風情藝術節是最火爆、最熱烈的活動。大明湖是歷史的湖、人民的湖,在此舉辦民族風情藝術節,可謂珠聯壁合。今年4、5月份,我們與北京海淀區文化局聯合邀請了全國9個省市自治區40個少數民族200餘名演員來公園表演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風情,轟動了整個泉城,這樣的活動要形成傳統,一年一度地搞下去。

迎春花展、蘭花展及盆景展,在我園也是傳統的活動。公園有全省最大規模的蘭花基地天香園,有一支技術比較過硬的花卉隊,他們日日辛苦勞作,將美和溫馨奉獻給遊客。

爲了增加文化氣氛,提高檔次,公園內還辟建了書畫展覽館、碑刻展等文化層次較高的觀賞點。自今年6月份開始,公園又邀請了湖北隋州曾都古編鐘展演團來公園作爲期半年的表演,向遊人展現中國古典音樂之精華。古編鐘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舉辦古編鐘展演,既豐富了觀賞內容,又使遊人進一步瞭解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燦爛的文化。

社會在發展,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在提高,大明湖公園將適應潮流,大膽創新,逐步形成集遊覽觀賞、購物娛樂、文化欣賞、飲食服務於一體的多功能、現代與古典相結合的旅遊區。

大明湖導遊詞

大明湖歷史悠久,見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間,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注》記載:“濼水北流爲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則湖。”其位置在今五龍潭一帶。另有史料記載,那時的大明湖稱歷下波或歷水波,南至濯纓湖,北至鵲山和華不注山,也就是說現在的大明湖、五龍潭和北園是相連的一個大湖,湖闊數十里,平吞濟濼。六朝時,因湖內多生蓮荷,曾名“蓮子湖”;唐時又名“歷水波”,宋代稱“西湖”。宋時著名文學家曾鞏曾有詩道:“問吾何處避炎蒸,十頃西湖照眼明”。

蛇不見,蛙不鳴;淫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大明湖兩大獨特之處。

南門牌坊

南門在南岸中部,門前矗立着一座金碧輝煌的民族形式牌坊,即南門牌坊。牌坊匾額“大明湖”三個字,就是據於書佃碑刻手跡複製的。牌坊原系明代建築,爲木結構五間七彩重昂單檐式,飛檐起脊,坊脊及檐角飾有吻獸,坊頂覆以黃色琉璃瓦,斗拱下額枋彩繪“旭日雲鶴”、“金龍戲珠”、“西番蓮”等圖案,線條流暢,色彩豔麗,牌坊正中匾額,書“大明湖”三個鎦金大字,蒼勁渾厚。12根斜柱,支撐着三階式山形坊頂,柱礎由石鼓夾抱。

遐園

這是大明湖公園的園中之園,被譽爲“濟南第一標準庭院”的遐園。

遐園始建於清代宣統元年(公元1920xx年),是由山東提學使、湖南湘潭人羅正鈞倡議並主持建造的圖書館,因館址在原科舉考場貢院附近,所以羅正鈞取《詩經?小雅?白駒》中“毋金玉爾音,而又遐心”意,爲圖書館起名“遐園”,希望能在這裏大興學風,培養人才。

遐園仿照浙江寧波天一閣的設計,當時有“南閣(天一閣)北園(遐園)”之譽,稱“歷下風物,以此爲盛”。

現在的遐園,典廊環護,大門朝東,門外北側柳蔭之下,立一石碣,上有篆書“遐園”二字,爲羅正鈞親題,原鑲嵌在大門門額之上。

長廊中部壁上,嵌有石刻諸葛亮《前後出師表》,傳爲岳飛手書,堪稱藝術佳品。

稼軒祠

出遐園西行,不遠處又可見一組古樸的建築,端莊肅穆,面積約1400平方米,這就是稼軒祠堂了。這裏原爲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20xx年)建的李鴻章生祠,民國初年改作他用,1961年改建爲稼軒祠,用以紀念南宋愛國英雄、豪放派詞人辛棄疾。

稼軒祠坐北朝南,由南向北三進院落,建在一條中軸線上。大門之外,兩尊石獅雄踞左右,大門懸匾額“辛棄疾紀念祠”,爲陳毅元帥題寫。門外有黑色照壁,門內立太湖石作爲屏障。左右各有三間廂房,紅柱架廈。北側爲三間過廳,廳內陳列當代名人葉聖陶、臧克家、吳伯簫、唐圭璋等人詠贊辛棄疾的詩詞、字畫。

穿過過廳爲二進院落,兩側是抄手半壁遊廊,與正廳相通。正廳門楣上懸匾額“辛棄疾紀念祠”。楹柱有聯爲“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楹聯與匾額皆爲郭沫若撰書。

廳內正中爲辛棄疾塑像,是雕刻家張崑崙的作品。四壁懸掛名人字畫,玻璃櫥櫃中,陳列有關辛棄疾的各種版本的書籍。這裏曲橋漾波,方亭臨水,垂柳弄影,芙蕖送香,大有辛棄疾田園詞中江西帶湖的風韻。

歷下亭

湖心亭之東,是大明湖中最大的島,歷史久遠的歷下亭就巍立於小島之上。因歷下亭是名聞遐邇的海右古亭,所以人們也就習慣將整個小島及島上建築統稱爲歷下亭。因其南臨歷山(千佛山)故名歷下亭,亦稱古歷亭。

歷下亭建造年代久遠,位置也幾經變遷。北魏至唐代,歷下亭在五龍潭處,稱客亭,是官府爲接迎賓客而建造的,唐初始稱歷下亭。與杜甫在長安結爲忘年交的李邕曾在歷下亭設宴款待杜甫及濟南名士,李杜宴飲賦詩歷下亭,使這海右古亭從此聲名遠揚,而“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一聯,千百年來更成了濟南的驕傲。

亭之北有大廳五間,硬山出廈,花雕扇扉,曰“名士軒”。是歷代文人雅士宴集之地。“名士軒”三字匾額爲清末書法家朱慶元書,楹聯“楊柳春風萬方極樂,芙蕖秋月一片大明”,爲郭沫若題寫。軒內西壁嵌唐代北海太守、大書法家李邕和大詩人杜甫的線描石刻畫像及自秦漢至清末祖籍濟南的15位名士的石刻畫像。

濟南八景四景出自大明湖,其中歷下秋風便出自於此。

鐵公祠

鐵公祠在大明湖西北岸,爲民族形式的庭院,呈長方形,佔地6386平方米。四周環以曲廊,南臨湖岸。院內有鐵公祠、佛公祠、得月亭、湖山一覽樓、小滄浪等建築,是大明湖公園的園中之園。

鐵公祠東大門爲鎖殼式門樓,硃紅大門,迎門有太湖石,屹立於鬆蔭之中。大門以北,是半壁曲廊,廊壁上闢有花窗,框成幅幅小景。曲廊北即佛公祠和鐵公祠了。佛公祠居東,是爲紀念山東巡撫佛倫而修建的。佛倫,姓舒穆祿氏,滿族正白旗人。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任山東巡撫,後官至內閣大學士。此處現名爲“明湖齋”,爲旅遊紀念品商店。鐵公祠居西,中間有石碑相隔。兩祠都是三間,坐北朝南,前檐出廈,歇山起脊,紅柱青瓦,顯得古樸而肅穆。鐵公祠西爲“湖山一覽樓”,中間由遊廊相連。樓高二層,各五間,登樓可觀賞碧波盪漾的大明湖全景,遠眺城南染煙含黛的羣山。現今,湖山一覽樓是大明湖公園的一處飯店,名“荷香村”。登樓宴飲,湖山一覽,更添幾分雅興。

出湖山一覽樓向南,又是一半壁長廊,這一帶多有文人題刻,其中最爲著名的,當屬石刻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副對聯,因爲準確概括了古城濟南柳綠荷香,湖山掩映的獨特風貌,成爲千古名句和濟南的驕傲。對聯由清嘉慶年間山東提督學政、歷史學家劉鳳誥撰,山東巡撫、大書法家鐵保書。

鐵公祠南面就是小滄浪。由水榭。湖濱迴廊。八角亭等參照蘇州滄浪亭建造的。其名之典取自於《楚辭?漁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小滄浪以上懸“小滄浪亭”匾額的三間水榭爲中心,四面出廈,四周飾以雕花槅扇。

月下亭

亭柱上有楹聯:“數點雨聲風約住,一簾花影月移來”,爲清末大學者梁啓超撰

北極廟

北極廟舊稱北極閣、北極臺,又稱真武廟,也叫北廟,是濟南市現存最大的道教廟宇,祀道教北方神祇真武大帝。? 北極廟佔地1078平方米,規模不大,卻是由正殿、後殿、廡殿、鐘樓、鼓樓、門廳組成的完整古建築羣。青磚綠瓦,硬山頂,脊頂飾有吻獸。整個建築顯得高峻崔嵬,氣勢非凡。

登上36級青石臺階,迎面是三間門廳,硃紅大門上箍以金黃門釘,富麗而森嚴。大門兩側有楹聯:“宮中下見南山盡,城上平臨北斗懸”,極言北極廟峻拔的氣勢。

越過門廳,兩側是鐘樓鼓樓,均爲四方亭式建築。門廳內院中是正殿,正殿中央神龕內,供奉真武大帝金身坐像,手持寶劍,威嚴端莊。四周爲天兵天將等塑像,皆神采飛揚,栩栩如生。

殿內東西兩側壁上繪有真武大帝傳奇壁畫:從真武辭別父母到深山跟“真人”刻苦學道,直到修煉成仙,最後玉皇大帝派仙人把他接到天宮,封爲北方之神。故事情節曲折有趣,引人入勝。

正殿供案上,陳列着一長方形的龜蛇合一鑄銅像,據傳說爲真武大帝手下龜蛇二將,鑄造於明代嘉靖年間。不知從何時起,民間傳說不孕的婦女用手摸了龜蛇合一的鑄像,就可生男育女,於是一些迷信的人常來一試。年深日久,鑄像向外的一側已被摸得閃閃發亮了。

後殿是他的父母殿,內有真武父母像。看上面有一塊匾“父母天長”爲我國藝術大師劉海粟於他88歲時所寫。並落款:年方八八。意思是“父母在,兒女永遠不言老”。

南豐祠

南豐祠又名曾公祠,在大明湖東北岸,北臨匯波樓,爲紀念北宋文學家、齊州(今濟南)知州曾鞏而建。

曾鞏任齊州知州期間,爲濟南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主持修築堤堰、疏浚水道、開挖新渠、修建北水門,從根本上解決了城北的水患問題。,懲治惡霸,抑制官僚豪強,減輕百姓的徭役負擔,改革教育,終使齊州出現了昇平景象。

祠堂南出廈,半壁花槅扇。抱柱楹聯“北宋一燈傳作者,南豐兩字屬先生”,是摹寫原曾公祠的門聯。祠堂中間是曾鞏木雕像,像高2米,重約1噸。峨冠博帶,手持書卷,神態安祥,儒雅瀟灑,是以曾鞏故鄉江西南豐的一棵千年樟木雕成的。還陳列着各種版本的曾鞏著作和評價文章,牆壁懸掛着讚頌曾鞏的名家字畫。

明昌鍾亭

南豐祠院內有明昌鍾亭,亭內懸有金代明昌年間鐵鑄古鐘一口,故稱明昌鍾,距今已900餘年。鍾高2.4米,口徑1.8米,重約8噸。鑄有八卦圖案,頂有龍形鐘紐。新建明昌鍾亭後,遂移明昌鍾至亭中。並由徐北文教授撰書楹聯“金鐘鳴處蛙聲靜,璧月升時客夢清”懸掛亭上。

導遊詞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