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蓬萊概況導遊詞(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8W

山東蓬萊概況導遊詞 篇1

山東省縣級市,由煙臺市代管。位於山東省東北部、煙臺市境北部,北臨黃海、渤海。全市總面積1128.5平方千米,總人口44.55萬人(20xx年末)。截止到20xx年蓬萊市轄5個街道、7個鎮。

山東蓬萊概況導遊詞(通用5篇)

蓬萊爲低山丘陵地,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年均氣溫11.9℃,年均降水量606.2毫米。境內礦產資源有金、鐵、鉛、鋅、大理石、石灰石、氟石、花崗石等。盛產優質蘋果。是全國花生生產基地市之一。1949年後修建的蓬萊港,可泊萬噸巨輪,有客貨班輪通往遼東半島和長山列島。206國道、牟黃公路,蓬寨、蓬水公路過境。公路通車裏程861.2千米(20xx年),其中高速公路通車裏程37.7千米。

蓬萊是山東歷史文化名城。有歷代名勝古蹟100餘處。建於宋嘉佑六年(1061)的蓬萊閣和建於宋慶曆二年(1042)的蓬萊水城,均爲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戚繼光故里、三仙山、海洋極地世界、八仙渡海口、艾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西苑動物園等旅遊景點。

蓬萊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聚居。漢元光二年(前133),漢武帝東巡,“於此望海中蓬萊山,因築城以爲名”。唐貞觀八年(634),始置蓬萊鎮。唐神龍三年(707),登州治所移蓬萊,蓬萊遂升鎮爲縣。明洪武九年(1376),登州升登州府,清代襲之。由唐至清的1100多年間,蓬萊一直爲膠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蓬萊市是全國鮮見、山東省唯一一個同時擁有兩個5A級景區的縣級市。 在空間佈局上,蓬萊市突破過去僅侷限濱海旅遊的狹窄區域,整合北部“仙、閣、海”,中部“酒、湖、馬”,南部“山、林、泉”生態要素,着力打造四大生態旅遊板塊,形成“山海呼應、城鄉交融、全域覆蓋”的全域旅遊格局。北部區域,投入5億元修繕保護了蓬萊閣、蓬萊水城等國家級文物保護景點,引進社會資本20多億元,建成海洋極地世界、三仙山等景區,同時拓展東西區片沿海水域,打造濱海休閒度假板塊;中部地區,依託18公里葡萄長廊和南王山谷、丘山山谷、平山河谷的優勢,推進拉菲、君頂等30多個精品酒莊建設,打造葡萄酒風情體驗板塊;南部山區,發揮森林、溫泉、果品等特色優勢,建設艾山自然保護區,打造生態農業和康體養生板塊;同時,結合新農村建設,發展鄉村遊,每年創建10個“蓬萊美麗鄉村”,打造各具風情的鄉村遊板塊。富有特色的濱海資源、葡萄與葡萄酒資源、鄉村生態資源與旅遊的深度融合,締造了獨特的“蓬萊生活方式”,從遊客“到蓬萊,過神‘閒’日子”的呼聲中就可見一斑。

蓬萊閣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素以“人間仙境”之稱聞名於世,其“八仙過海”傳說和“海市蜃樓”奇觀享譽海內外。歷經風雨滄桑,如今已發展成爲佔地 5.8平方公里,以蓬萊閣古建築羣爲中軸,蓬萊水城和田橫山爲兩翼,四種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爲底蘊,山(丹崖山)、海(黃渤二海)、城(蓬萊水城)、閣(蓬萊閣)爲格局,戚繼光故里、登州博物館、古船博物館、田橫棧道、合海亭、全周影院、水師府、中國船舶發展陳列館、海濱和平廣場及黃渤海分界座標等20餘處景點爲點綴,融自然風光、歷史名勝、人文景觀、休閒娛樂於一體的風景名勝景區、休閒度假勝地,被評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並且在山東省旅遊行業中率先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的雙認證,取得了國際旅遊市場的通行證。

蓬萊水城古稱登州港,位於山東半島的最北端。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自古以來就是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窗口,也是防禦外患入侵的戰略要地,早在隋唐時期,古登州港就與明州、泉州、揚州並稱爲四大通商口岸,是東渡日本的主要出海口。許多日本、朝鮮的遣唐使多是由此登陸,前往唐都長安。當時的登州港,呈現出、“日出千杆旗,日落萬盞燈”的繁榮景象。

三仙臺風景區位於蓬萊黃海之濱,西與八仙過海景區、三仙山溫泉相毗鄰,北與長山列島隔海相望,是一處集旅遊觀光與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景區,更是山東半島黃金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燦明珠。整個景區由和氣大殿、小怡和園、蓬萊仙島、方壺勝境、瀛洲仙境、瀛洲書院、藝術博物館、蓬萊歷史文化集錦、玉佛寺、萬方安和、歌舞大劇院等景觀組成。亭臺樓閣、飛檐翹角、氣勢雄偉、金碧輝煌;園內古木參天,奇石各異,碧水盪漾,珍禽嬉戲,既有北方皇家園林之雄,又有南方私家園林之秀,集中國古典園林之大成,展示出一副人與自然和諧、天人合一的美妙絕倫的畫卷。其中重108噸的世界第一大整玉臥佛、重72噸的整玉立觀音、重260噸的十一面觀音爲景區鎮園之寶,堪稱稀世珍品。整個景區規模宏大、內涵豐富、藝術精湛、巧奪天工,令遊覽者歎爲觀止,流連忘返。

八仙渡:山東蓬萊八仙過海景區蓬萊市北黃海之濱,與長山列島隔海相望,是一個三面環海的葫蘆島,有一座八仙橋通向景區,將人間與仙境緊緊的連在一起,遊覽面積5.5萬平方米,主要景點近40處。周圍海域天高水闊,景色壯觀,空氣宜人,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春夏之交,常有海市、海滋出現,虛幻縹緲,美不勝收。景區以道教文化和蓬萊神話爲背景,以八仙傳說爲主題,突出大海仙山的創意,集古典建築與藝術園林於一體,內涵豐富,意境深遠,觀覽性極強。

蓬萊極地水上世界位於山東省蓬萊-長島客運碼頭南,總投資4.6億元,展示面積5.28萬平方米,彙集了北極熊、白鯨、企鵝、海象、海獅、海豚等世界各地近千種的海洋生物,集觀賞性、娛樂性、趣味性、驚險刺激和反映海洋文化、海洋科技爲一體,通過動、靜結合的方式讓人們瞭解更多的海洋知識,提高生態保護意識,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展示內容最全最豐富的海洋世界,被山東省科協授予“全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國海洋學會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國家旅遊局授予AAAA級旅遊景區。

君頂酒莊

中糧君頂葡萄酒莊是由中糧集團與隆華集團合資興建,是最具創新意義與東方神韻的個性化葡萄酒莊。是中糧集團繼“長城”品牌之後,進軍中國高端葡萄酒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戰略舉措。君頂酒莊將傾力打造以頂級葡萄酒生產爲核心,涵蓋優質釀酒葡萄苗木研發和種植、葡萄酒文化推廣、世界葡萄酒文化交流、葡萄酒主題休閒旅遊、會所及專賣店經營等產業集羣,創新了葡萄酒企業發展模式和商業模式,開創了中國高端葡萄酒新紀元。追求創新的君頂酒莊,以五千年華夏文明蘊涵的“天人合一”理念,融合舊世界上千年葡萄酒的傳統文化和新世界葡萄酒的現代意識,使君頂葡萄酒完美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進而引導以葡萄酒爲主題的高品位生活方式。

山東蓬萊概況導遊詞 篇2

蓬萊自古就被譽爲“人間仙境”,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蓬萊的歷史,常常和一些民間傳說聯繫在一起,令人感到神祕。

蓬萊是山東歷史文化名城。有歷代名勝古蹟100餘處。建於宋嘉佑六年(1061)的蓬萊閣和建於宋慶曆二年(1042)的蓬萊水城,均爲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蓬萊爲低山丘陵地,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年均氣溫12度,年均降水量606毫米。境內礦產資源有金、鐵、鉛、鋅、大理石、石灰石、氟石、花崗石等。盛產優質蘋果。是全國花生生產基地市之一。

蓬萊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聚居。漢元光二年(前133),漢武帝東巡,“於此望海中蓬萊山,因築城以爲名”。唐貞觀八年(634),始置蓬萊鎮。唐神龍三年(707),登州治所移蓬萊,蓬萊遂升鎮爲縣。明洪武九年(1376),登州升登州府。由唐至清的1100多年間,蓬萊一直爲膠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蓬萊市是全國鮮見、山東省唯一一個同時擁有兩個5A級景區的縣級市。在空間佈局上,蓬萊市突破過去僅侷限濱海旅遊的狹窄區域,整合北部“仙、閣、海”,中部“酒、湖、馬”,南部“山、林、泉”生態要素,着力打造四大生態旅遊板塊,形成“山海呼應、城鄉交融、全域覆蓋”的全域旅遊格局。

【蓬萊閣景區】

蓬萊閣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素以“人間仙境”之稱聞名於世,其“八仙過海”傳說和“海市蜃樓”奇觀享譽海內外。以蓬萊閣古建築羣爲中軸,蓬萊水城和田橫山爲兩翼,四種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爲底蘊,山(丹崖山)、海(黃渤二海)、城(蓬萊水城)、閣(蓬萊閣)爲格局,戚繼光故里、登州博物館、古船博物館、田橫棧道、合海亭、全周影院、水師府、中國船舶發展陳列館、海濱和平廣場及黃渤海分界座標等20餘處景點爲點綴,融自然風光、歷史名勝、人文景觀、休閒娛樂於一體的風景名勝景區、休閒度假勝地,被評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並且在山東省旅遊行業中率先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的雙認證,取得了國際旅遊市場的通行證。

【三仙山·八仙過海景區】

三仙山風景區位於蓬萊黃海之濱,西與八仙過海景區、三仙山溫泉相毗鄰,北與長山列島隔海相望,是一處集旅遊觀光與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景區,更是山東半島黃金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燦明珠。整個景區由和氣大殿、小怡和園、蓬萊仙島、方壺勝境、瀛洲仙境、瀛洲書院、藝術博物館、蓬萊歷史文化集錦、玉佛寺、萬方安和、歌舞大劇院等景觀組成。亭臺樓閣、飛檐翹角、氣勢雄偉、金碧輝煌;園內古木參天,奇石各異,碧水盪漾,珍禽嬉戲,既有北方皇家園林之雄,又有南方私家園林之秀,集中國古典園林之大成,展示出一副人與自然和諧、天人合一的美妙絕倫的畫卷。其中重108噸的世界第一大整玉臥佛、重72噸的整玉立觀音、重260噸的十一面觀音爲景區鎮園之寶,堪稱稀世珍品。整個景區規模宏大、內涵豐富、藝術精湛、巧奪天工,令遊覽者歎爲觀止,流連忘返。

山東蓬萊概況導遊詞 篇3

蓬萊地處膠東半島最北端,瀕臨渤、黃二海,全市總面積1128平方公里,45萬人口,轄12個鎮(街)、1處省級經濟開發區和1處省級旅遊度假區。先後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佳休閒旅遊城市、中國葡萄酒名城、中國海蔘苗種之鄉、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中國特色魅力城市、全國節水型城市、首批全國法治市以及山東省級文明市、最佳投資城市和平安山東建設先進市等榮譽稱號。

蓬萊是沿海開放城市。全市以建設“經濟文化強市”爲目標,以科學發展爲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爲主線,搶抓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兩個機遇,解放思想,科學務實,奮發有爲,共建共享,着力發展以京魯船業、巨濤重工和渤海造船爲代表的造船重工業,以歷史文化遊、濱海觀光遊、葡萄酒文化遊和自然生態遊爲代表的旅遊業,以優質產區、特色葡園和精品酒莊爲代表的葡萄與葡萄酒產業,以重卡和改裝車爲代表的汽車及零部件加工業等優勢產業,形成了以龍頭企業爲支撐、產業鏈條爲紐帶,富有區域特色的產業集聚發展格局,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綜合實力明顯增強。20xx年,預計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9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7.2億元,分別增長9%和6.5%;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57億元和132億元,分別增長18%和1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670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149元,分別增長9%和11%。

蓬萊是歷史文化名城。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生息,秦皇漢武留下尋仙足跡。公元前133年,漢武帝東巡在此築城命名爲蓬萊,距今已有2100多年曆史。悠久的歷史賦予了蓬萊燦爛而深厚的文化:八仙過海、海市蜃樓的美好傳說,代表了勞動人民對自由民主、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渴望;戚繼光訓練水軍英勇抗倭的輝煌歷史,體現着愛國愛民和抵禦外侮的中華正氣;海上絲綢之路的開啓、登州古港的繁榮鼎盛,映射出蓬萊人民對外開放、走向世界的胸懷與氣度。千年古城人傑地靈,造就了一批聞名於世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教育家。宋代蘇軾,曾任登州太守,留下了“五日登州府,千年蘇公祠”的美譽;明代傑出軍事家、民族英雄戚繼光,生在蓬萊,一生轉戰南北,平定倭患;還有清代的宋慶,當代愛國將領于學忠,科學家葛庭燧、劉光鼎、楊起,教育家周榮鑫與楊振聲,著名作家楊朔,墨學大師欒調甫等均爲蓬萊人。

蓬萊是濱海旅遊城市。蓬萊依山傍海,環境優美。境內年平均氣溫12℃,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景點衆多,有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的蓬萊閣,有我國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軍基地──蓬萊水城,有戚氏牌坊和民族英雄戚繼光故居、亞洲最大的海洋極地世界及三仙山、八仙過海口等景區;有山海自然風光和百里黃金海岸,有綿延百里的生態谷,有半島地區面積最大天然氧吧──艾山國家森林公園,以及“海市蜃樓”奇觀和“八仙過海”美傳,素以“人間仙境”著稱於世。蓬萊擁有蓬萊閣景區和三仙山·八仙過海景區兩個5A級旅遊景區,是全省第一個擁有2個5A級旅遊景區的縣級市;擁有華璽和中國灣2個五星級標準酒店,三星級以上酒店20家。20xx年,全市接待遊客705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81億元。

蓬萊是重要港口城市。自秦至唐,蓬萊就成爲東渡韓國、日本的三大出海口之一。古登州港與泉州、揚州、明州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古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和隋唐時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橋頭堡。全市現有蓬萊新港、蓬長客港、欒家口港、安邦油港等四個港口,其中蓬萊新港、欒家口港爲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全市建有萬噸級以上泊位9個。蓬大、蓬旅航線是聯接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的黃金水道。隨着煙臺新機場和龍煙鐵路的規劃建設,206國道建成通車,連接瀋海、榮烏兩條高速的“高接高”項目列入省“”規劃,港口集疏運能力將進一步增強。依託港口優勢和廣闊的腹地,以石油化工、造船重工、濱海能源等爲主的臨港產業發展迅速,成爲區域經濟的重要支撐。

蓬萊是中國葡萄酒名城。蓬萊地處北緯37°附近,與法國波爾多、美國加州等世界知名葡萄酒產區處於同一緯度,在生產風味海岸葡萄酒方面優勢突出,被譽爲“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優越的地理、氣候、土壤等條件,吸引了法國拉菲、煙臺張裕、中糧長城、天津王朝、香格里拉等衆多國內外知名葡萄酒企業進駐。致力於打造“蓬萊產區”品牌,創立了全國第一個葡萄酒企業品牌聯盟,建立起國內首個葡萄和葡萄酒質量安全溯源體系。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葡萄酒生產企業72家,建成和在建的高檔酒莊23個,優質釀酒葡萄標準化種植基地16.8萬畝,以精品酒莊和骨幹企業爲龍頭,聯基地、帶農戶,集羣化、特色化發展的產業格局正在形成。

山東蓬萊概況導遊詞 篇4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蓬萊閣景區參觀遊覽。

首先爲大家介紹一下蓬萊閣景區的基本情況。

蓬萊閣古建築羣始建於唐代,原來只有彌陀寺和龍王宮,後來在北宋嘉佑六年即公元1061年,登州知府朱處約來到這裏,看到這裏風光秀美,景色宜人,便將龍王廟西遷,建立了蓬萊閣。

經過宋,明,清三代擴建,形成現在的規模。

蓬萊閣景區總面積328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900平方米。

景區內層樓修閣凌空而起,蒼山翠柏掩映期間;山下碧波萬頃,煙波浩淼,素有“人間仙境”之稱。

1982年,蓬萊閣與蓬萊水城一起被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__年成爲我國首批5a級景區。

我們進入蓬萊閣景區的正門,首先看到的是“人間蓬萊”坊,這是四柱沖天式單檐彩繪坊,額題“人間蓬萊”四個鎏金大字,是集蘇東坡的手跡。

內外兩邊柱子上分別鐫刻的書畫家劉海粟題的“神奇壯觀蓬萊閣,氣勢雄峻丹崖山”和費新我題寫的“丹崖瓊閣步履逍遙,碧海仙槎心神飛躍”楹聯,昭示此牌樓爲仙境之門,遊人入門即可做神仙之遊。

好,朋友們跟着我往上走,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蓬萊閣內唯一的佛教建築“彌陀寺”。

彌陀寺始建於唐代,彌陀是阿彌陀佛的簡稱,爲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

這裏是彌陀寺的前殿,右邊的是密跡金剛,左邊的是那羅延金剛,兩位金剛各手持寶杵,成爲護衛寺院的第一道防線。

我們接下來參觀一下彌陀寺的正殿,這裏面供奉的是西方三聖和十八羅漢。

正中間的就是阿彌陀佛,其左協侍爲觀世音菩薩,右協侍爲大勢至菩薩。

阿彌陀佛的胸前有一“萬”字符,這逝印度宗教的吉祥標誌,象徵太陽與火,在佛教中用來表示佛的智慧與慈悲無限。

阿彌陀佛是主宰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他能夠接引唸佛的人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又叫“接引佛”。

觀世音,是以慈悲救苦爲本願的菩薩,凡是遇難的人唸叨他的名字,他就會順着聲音來救助,所以被稱爲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之所以稱爲“大勢至”,據說,在他出行的時候十方土地都爲之震動,所以得名。

旁邊供奉的是十八羅漢,是佛的一羣高足弟子。

在和尚之上,菩薩之下。

他們是奉佛祖的之命到世間拯救衆生的,常住世間不涅磐(不進行生死輪迴)。

出了彌陀寺拾級而上,這座牌坊叫做丹崖仙境坊,這四個字是董必武副主席1964年來蓬萊時題寫的。

這是邁入仙境的第二道牌坊。

我們現在就來到了牌坊下面了,俗話說得好:牌坊下面站一站,無災無難保平安。

仙境裏面走一走,一生多福又多壽。

進入仙境自然就有神仙顯靈,前面就是顯靈門了。

顯靈門是天后宮的宮門。

爲了有最佳的遊覽線路,我們從這裏先往西走,到龍王宮去參觀一下。

龍王宮是蓬萊閣建築羣中最西端的一個單體,供奉的就是傳說中四海龍王之首的東海王敖廣。

古時候,漁民們駕一葉小舟行使在風浪裏,安全得不到保障,自然就容易把福禍安寧和神靈聯繫起來,於是這籠罩着仙氣的丹崖山就被漁民派上了用場。

唐代,漁民們便在丹崖極頂建起了龍王廟,北宋嘉佑六年,登州太守朱處約見這裏山高水闊,景緻秀美,便把龍王宮西遷到現在的地方,在龍王宮原址建起了巍峨壯觀的蓬萊閣。

現在來到的就是龍王宮的前殿,裏面供奉的是龍王的兩位守門大將,東爲定海將軍,西爲靖海將軍,一定一靜寓意着海面風平浪靜,保佑漁民平安出海。

好,我們繼續往前走,就來到了龍王宮的正殿。

中間端坐的就是東海龍王敖廣。

他身邊站的是八位判官。

我們先看東邊的四位。

第一位是巡海夜叉,他負責夜間海上的巡邏,相當於現在的海上110。

第二位是千里眼,顧名思義,他一眼能望到千里之外。

後面的兩位就是我們熟悉的雷公和電母了。

左邊的四位第一位叫做趕魚郎,他負責把海中的魚趕到一起供漁民捕獲,所以深受漁民的喜歡。

第二位是順風耳,和對面的千里眼是兄弟,你可不要說龍王的壞話,否則他可是會聽見的。

下面的就是風婆婆了,她手裏拿的風口袋,只要把手鬆一鬆便會狂風四起。

最後一位就是雨神。

八位判官分工明確,各負其責,聽命於龍王的調遣。

這裏是龍王辦公的地方,後面便是他休息的地方了。

後殿過去有龍王的木雕象和龍王出行的步輦、儀仗,那是人們爲了求雨所設的。

古時候人們遇上酷旱,便到這裏頂禮膜拜,然後頭戴柳條帽高呼“求大雨”“求大雨”,擡着龍王的雕像走街串巷,走到哪兒兩邊住戶都要端水潑灑,討個吉利。

如縷求不應,便把龍王爺擡到烈日下暴曬。

當龍王大汗淋漓時,他就會興雲佈雨了。

這也是龍王臉黑的原因。

經過子孫殿,接下來我們遊覽天后宮。

天后宮是蓬萊閣建築羣中規模最大的建築單體,始建於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佔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

首先我們看一下戲樓,每年正月十六爲天后宮廟會,在這裏會有戲曲演出爲天后祝壽。

這上面的“觀止矣”匾額,即“歎爲觀止”,意思是看了這裏的戲,別處的戲就不需要再看了。

戲樓兩側各有紅褐色巨石三尊,兩兩相對,象三臺星座。

乾隆年間,時任山東學政、大書法家阮元命名此石爲三臺石,並刻石嵌在天后宮前殿外牆上。

後來知府張酋認爲六尊巨石排列形狀像極了八卦之一的坤卦,因此又稱爲坤爻石。

這六尊巨石,是開山建閣時留下來作爲裝點的,和山體連在一起。

古人認爲:天爲乾,地爲坤,男爲乾,女爲坤,所以這個名字也昭示着天后宮裏供奉的是一位女性海神。

我們先來看看前殿的兩位門神,一是嘉應,一是嘉佑,是保護天后的神將,傳說他們都是天后在莆田湄洲降伏的妖怪。

院內有一棵唐槐,已經有一千多年曆史了,雖然樹幹已經中空,依然枝繁葉茂。

相傳當年八仙中的鐵柺李與呂洞賓在這裏下棋,烈日當頭,爲了遮蔭,鐵柺李從他那寶葫蘆裏取出一粒樹種,撒在地下,霎時間長出了這棵大樹,於是濃廕庇日,涼風習習,好不逍遙。

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天后宮失火,燒燬宮觀30餘間,近在咫尺的這棵唐槐卻安然無恙,實在是令人稱奇!這個樹還有個特點就是它的發芽和落葉都比別的樹晚一個月。

我們往前走,進天后宮的正殿。

蓬萊閣的天后宮是我國北方最大的天后宮廟宇。

天后在南方稱爲媽祖,歷史上確有其人,姓林,名默。

傳說林默出生時,紅光滿室,異氣飄香。

林默生下後,直到滿月都不哭不笑,默默無聲,於是她的父親就給她起名“默”。

林默只活到了28歲並且終身未嫁,所以她的雕像用格子格了起來,意味着沒出閣。

傳說林默二十八歲時候,有一天在海上搭救遇險的船隻,不幸被桅杆擊中了頭部,落水而亡。

後來人們都說:“人行善事,死後爲神”,認爲她是昇天爲神了,專門到海上搭救遇險的船隻去了。

她死後不久,奉祀她的宮廟就應運而生,皇帝的封號步步升級,元代被封爲天妃,康熙、乾隆年間被封爲天后。

天后身邊站的是四位侍女,東西兩側是八名站官,其中有四位是四海龍王,其餘的西邊第一個手持印盒是玉印官,掌管官印,相當於現在的辦公室主任。

第二位手持環海司命,是爲海神娘娘發佈命令的。

東邊的兩位一個手持聖旨,下達天帝旨意,一個手持萬法歸宗,如果海中的魚鱉蝦蟹興風作浪,他都記到這上面,屬於哪個海的,就交給哪兒海龍王處置。

後殿是天后的臥室,門上的匾額“福賜丹崖”,是我國著名的書法家費新我題寫的,意味天后娘娘把福氣賜給每一位來到丹崖山上的人。

寢室裏有東西兩個廂房,因爲天后娘娘有個習慣,雙日睡東,單日睡西。

朋友們可以看看天后娘娘的牀有什麼特點,對了,那就是又長又窄,取得是長壽之意。

二樓也是娘娘的梳洗裝扮的地方,因爲在古代未出閣女子家的閨房外人不得輕易入內,所以二樓就不對外開放了。

另外,在這個寢宮的院落裏,有一個極特別的地方,那就是東西廂房的屋檐下藏着四句詩。

大家不妨找找看。

這是清朝乾隆時登州知府陳葆光寫的一首詩的前四句:“直上蓬萊閣,人間第一樓。

雲海千里目,海島四時秋。

”想吶代,承建者在磚坯上一一雕刻,而後入窯燒製成磚,再運到這裏分別砌於四處檐下,兩兩相對,文序不亂,其獨特之匠心,由此可見一斑。

遊覽完天后宮,現在我們就要登上蓬萊閣的主閣了。

我們從這邊上去叫做“登閣求仙”,身到蓬萊及神仙嘛。

我說過了蓬萊閣始建於北宋嘉佑六年,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了。

與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並稱爲中國四大名樓。

(正門上方懸掛的“蓬萊閣”橫匾,爲清代書法家鐵保的手跡。

)蓬萊閣主閣高踞赭紅色的丹崖山頂端,以大海藍天爲襯托,以田橫峻嶺爲屏障,北望長山列島,南臨刀魚水寨,登上高閣,確有超凡脫俗之感。

海山有霧的時候,讓人感覺仙氣繚繞。

憑欄遠眺,各位可以看到,如今的蓬萊古城高樓迭起,廣廈林立,已經成爲一座現代化的海濱風景旅遊城市。

西面的這座山叫田橫山,那裏是渤黃兩海分界線的南端起點。

對面就是長山列島,是由大小32個島嶼組成的,距蓬萊8海里。

我們進來看一下八仙,傳說他們就是因爲喝醉酒了才從這裏乘坐各自的寶器漂洋過海的。

從右往左看,這是八仙中最醜的鐵柺李,也是八仙中年代最久遠、資歷最深的一位,他的寶器就是前面的葫蘆,裏面裝的是靈丹妙藥,能治百病,不過現在看來只是對內傷有效,要不他怎麼還治不好自己的腿呢?接下來的白鬚老翁就是年紀最大的張果老,他的寶器是漁鼓(一種樂器)和紙驢。

民間有張果老倒騎驢的傳說。

他爲什麼要倒騎毛驢呢?有這樣四句話可以作答:訪過多少人,不如這老漢,不是倒騎驢,萬事回頭看。

告誡人們做事要謹慎,凡事三思而後行。

他旁邊的何仙姑是唯一的一位女仙,她的寶器是手中的荷花。

八仙之首,便是端坐在中間的呂洞賓了,他的寶器是身後揹着的寶劍。

長相最爲帥氣的是韓湘子,據說是韓愈的侄子,他的寶器是手中的洞簫。

那個袒胸露乳的是漢鍾離,漢朝人,複姓鍾離,故得名。

曹國舅的寶器是雲板。

趴在凳子上的是年紀最小的藍彩和,成仙的時候只有14歲,所以他不勝酒力先醉了,他的法器就是身邊的花籃。

八仙過海究竟去了那兒裏?說法不一,有的說是去給王母娘娘拜壽了,有的是說東渡日本了,不管怎樣,神仙都是逍遙自在的,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蓬萊閣二樓長度爲13.75米,進深8.55米,四面繞以迴廊,木柵格扶欄,東、西、北三面木屏風,北側開窗,供遊人憑欄觀海。

南門外額書“碧海春融”,內額書“神州勝景”。

閣外北側正中懸掛清代書法名家鐵保手書的“蓬萊閣”匾額,字體雄健渾厚,歷經浩劫得以倖免,十分珍貴。

西壁懸掛董必武1964年遊覽蓬萊閣時的題詩“來遊此地恰當時,海國秋風暑氣吹;沒有仙人有仙境,蓬萊閣上好題詩。

”另有葉劍英元帥1960年的題聯“蓬萊士女勤勞動,繁榮生活即神仙。

山東蓬萊概況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您來到蓬萊閣觀光旅遊。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我很高興,望各位能在這裏度過美好時光。

從東而來,這是“人間仙境”的大匾,是蘇東坡的手跡。這裏是隱仙洞。相傳這裏是呂洞賓精心修煉的山洞。

這兒是天橋。能從瞭望口瞭望大海。現在我們所處於戚繼光雕像範圍內。戚繼光是著名的大將軍,蓬萊是他的故里。他死後,人們爲了紀念他,便在此處雕刻了他的雕像。

現在我們在古船博物館。這兒有着古代較好的船模。很久以前,人們就懂得了造船。

此刻我們來到了避風亭,這兒很神奇。即使外面大風猛烈,亭裏卻依舊燭火旺盛。雖然它表面看起來很奇異,可其中也有科學道理。因爲亭內無窗,空氣不能對流,就形成了這種景象。

這兒是八仙殿,殿裏充盈着神祕。八仙有呂洞賓,張果老,荷仙姑------他們爲我們創造了一個美好的神話。

主體建築蓬萊閣爲雙層歇山並繞以迴廊,上懸書法家鐵保手書的匾額,給人渾重而不失亮麗的感覺。這裏自古就是名人學士的雅集之地。

蓬萊,是有靈氣的地方。今天感謝大家前來遊賞。祝你們事業發達,學業有成!歡迎各位下一次再來旅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