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山東岱廟的導遊詞(精選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1W

介紹山東岱廟的導遊詞 篇1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我們現在將要遊覽的是古代藝術的博物館--岱廟。

岱廟,舊稱“東嶽廟”,又叫泰廟,主祀“東嶽泰山之神”,也是古代帝王來泰山封禪告祭時居住和舉行大典的地方。

岱廟創建歷史悠久,西漢史料始有“秦即作疇,漢亦起宮”的記載。唐開遠十三年(公元720xx年)增修宋祥符二年(公元1020xx年)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後經金、元、明、清歷代拓修,逐漸形成了規模宏大的建築羣。

岱廟位於泰安市城區北部,恰在南起舊泰城南門,北的岱頂南天門中軸線上。南北長405.7米,東西寬236.7米,呈長方形,面積爲9.6萬平方米。岱廟的建築,採用了中國古代縱橫雙方擴展的形式,總體佈局以南北爲縱軸線,劃分爲東、中西三軸。東軸前後設漢柏院、東御座、花園;西軸前後有唐槐院、環詠亭院、雨花道院;中軸前後建有正陽門、配天門、仁安門、天貺殿、後寢宮、厚載門。主體建築宋天貺殿位於岱廟內後半部,高踞臺基之上,其他建築則設在中心院落之外,彼此獨立,又有內在聯繫。這種建築佈局是按照宗教的需要和宮城的格局構思設計的,形成分區鮮明,主次有序,莊嚴古樸的獨特風格,並通過建築空間的變幻,在莊重、肅穆和幽深、雅樸的相互滲透中相映成趣,完整一體。廟中巍峨的殿宇與高入雲端的南天門遙相呼應,給人以置身泰山之中的優美感。

岱廟城堞高築,周長三華里,高三丈,四周8個門,向南開的5個,中爲正陽門,左爲東掖門,再左名仰高門;右爲西掖門,再右名見大門;向東的名青陽門,也叫東華門;向西的名素景門,也叫西華門;向北的名魯瞻門,也叫厚載門。每個城門上皆有城樓,岱廟的四隅分別建有巽、艮、乾、刊角樓,整座建築雄偉壯觀,氣勢磅礴,猶如一座帝王的宮闕。

岱廟,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這裏保存了琳琅滿目的歷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藝品,也有閃爍着華夏文明光華的泰山出土文物和革命歷史文物,並保存了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經。更爲珍貴的是還有184塊歷代碑刻和48塊漢畫像石,成爲我國繼西安、曲阜之後的第三座碑林。

岱廟,又是一座賞心悅目的古典園林。虯龍蟠旋的古柏,遮天蔽日的銀杏,玲瓏精美的盆景,爭奇鬥豔的花卉,又爲古樸典雅的亭、臺、樓、閣增添了萬種風情的媚態。岱廟,一年四季景色如畫,吸引了衆多的中外遊客。

莊嚴、雄偉的岱廟,殿宇輝煌,文物薈萃。這裏的每一處建築都體現着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風采,每一件文物都反映了泰山的文明發展。漫步在這藝術的世界裏,擡眼望到的,舉手觸到的都是民族的瑰寶,無不使觀者動力容,令遊人感慨。巍巍岱廟,是一座熔建築、園林、雕刻、繪畫和祖國傳統於一體的古代藝術博物館。

現在,我們到的這個地方叫“遙參亭”。它位於泰安市區的中部,通天街的北首,座落在岱廟正陽門外,是岱廟的前庭,爲進入岱廟的初階。古代帝王每逢來泰山舉行祭典時,先要在這裏舉行簡單的參拜儀式,以表示對泰山神的虔誠。因此,古時又稱“草參亭”。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山東參政呂經升任副都御史,臨行前改爲“遙參亭”,一直延用至今。遙參亭門外的遙參坊是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創建,至今完好無損。另有旗杆高豎,左右鐵獅蹲列。坊南的“雙龍池”,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開建,方石壘砌,引王母池之水,環繞岱廟注入池中。因池內西北、東南角各有一個進出水的石雕龍頭而得名。池南是通天街,使人一進入泰城南門就置身於神祕、莊嚴的“登天”氣氛之中。池北側的華板上刻有“龍躍天池”四字。1992年又在池外圍以漢白玉雕花石欄,周長63米,以保護文物。石欄內東側立有清代石碑二通,北側立有“濟南五卅慘案紀念碑”,西北側有古槐一株,相傳爲唐代所植,至今枝葉繁茂,青翠欲滴。雙龍池周圍爲一小廣場,四周古建築林立,形成一幅優美的圖畫。

遙參亭爲過亭式院落,東西寬52米,南北長66.2米,總面積3442.4平方米。正殿五間,建在院中心長方形臺基上面,寬10.8米,進深7.75米,通高7.9米,爲四柱五樑、九脊單檐歇山式,黃瓦蓋頂。清代曾祀碧霞元君。兩側爲東西配殿各中間。

遙參亭是一組獨立的建築,但與岱廟在內涵上又是統一的,由於它的存在,把岱廟神祕而莊嚴的氣氛烘托得更加濃厚。這種既獨立又統一的建築風格,不僅在五嶽中獨樹一幟,在中國現存古建築中也是不多見的。遙參亭在唐代曾叫“遙參門”,民間曾有“參拜泰山神,先拜遙參門”之說。當您遊覽岱廟時,也應首先從遙參亭開始。

穿過遙參亭,迎面而立的“岱廟坊”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山東布政使施天裔創建。坊高12米,寬9.8米,深3米,爲四柱三門式。坊起三架,重樑四柱通體浮雕。四柱前後流通墩上雕有8個石獅,姿態各異;重樑四柱刻有“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羣鶴鬧蓮”、“天馬行空”等20餘組形象逼真的祥禽瑞獸和各式花卉紋樣。整座石坊造型別致,刻鏤透細不凡,爲清代石雕藝術中之珍品。坊柱南北兩面都刻有楹聯,南面爲施天裔所題“竣極於天,贊化體亢生萬物;帝出乎震,赫聲濯靈鎮東方”。北面是清山東巡撫、兵部侍郎趙祥星題的“爲衆嶽之統宗,萬國是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摻羣靈之總攝,九州待命蕩蕩乎功孰於京?”。兩副楹聯扣人心絃,先聲奪人,把泰山的崇高地位和泰山神的顯赫聲威做了高度概括,使人未進岱廟便生敬仰之情。

出岱廟坊,迎面看到的高大寬闊的“正陽門”,是進入岱廟的正門,兩扇硃紅大門,象徵着岱廟的尊嚴,古時候只有帝王才能從此門進入。歲月的磋砣,到解放前夕,正陽門已是裂痕斑斑,門上方的城樓也俱被歷史的風雨吹打得煙消雲散。現在的正陽門是1985年按照宋代建築風格重新修建的。門高8.6米,上面的城樓高11米,共五間,爲九脊單檐歇山頂,24根四方明柱,四周鑲嵌條櫺隔,上覆黃琉璃瓦,檐下斗拱出三越四,雅烏墨小點金彩繪,額方金龍飛舞,遠遠望去翹檐翼然,翩翩欲飛。

走進正陽門霍然入目的“配天門”,是取孔子語“德配天地”而名,爲岱廟的第二道門,配天門建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20xx年),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式建築,殿內原祀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四方星宿。兩側原有配殿,東爲“三靈候殿”,祀周朝諫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傳宋真宗東封時,在南天門見三神人,加封爲“三靈候”,後來建此殿專祀。西爲“太尉殿”是祀唐朝“雖出入將相,而奉自願厚養”的分國公杜宗的。與配天門南北相連的“仁安門”是取孔子語“天下歸仁”之意而名,爲岱廟的第三道門,元代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創建。建築結構與配天門雷同,殿內原祀天聾、地啞之神,兩側有東西門神。配天門的西側有碑碣20塊,最的是<<宣和碑>>和<<祥符碑>>,雙碑高大雄偉,東西對峙,龜跌螭,氣勢非凡,爲岱廟現存兩大碑碣。

介紹山東岱廟的導遊詞 篇2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我們現在將要遊覽的是古代藝術的博物館--岱廟。

岱廟,舊稱“東嶽廟”,又叫泰廟,主祀“東嶽泰山之神”,也是古代帝王來泰山封禪告祭時居住和舉行大典的地方。

岱廟創建歷史悠久,西漢史料始有“秦即作疇,漢亦起宮”的記載。唐開遠十三年(公元725年)增修宋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後經金、元、明、清歷代拓修,逐漸形成了規模宏大的建築羣。

岱廟位於泰安市城區北部,恰在南起舊泰城南門,北的岱頂南天門中軸線上。南北長405.7米,東西寬236.7米,呈長方形,面積爲9.6萬平方米。岱廟的建築,採用了中國古代縱橫雙方擴展的形式,總體佈局以南北爲縱軸線,劃分爲東、中西三軸。東軸前後設漢柏院、東御座、花園;西軸前後有唐槐院、環詠亭院、雨花道院;中軸前後建有正陽門、配天門、仁安門、天貺殿、後寢宮、厚載門。主體建築宋天貺殿位於岱廟內後半部,高踞臺基之上,其他建築則設在中心院落之外,彼此獨立,又有內在聯繫。這種建築佈局是按照宗教的需要和宮城的格局構思設計的,形成分區鮮明,主次有序,莊嚴古樸的獨特風格,並通過建築空間的變幻,在莊重、肅穆和幽深、雅樸的相互滲透中相映成趣,完整一體。廟中巍峨的殿宇與高入雲端的南天門遙相呼應,給人以置身泰山之中的優美感。

岱廟城堞高築,周長三華里,高三丈,四周8個門,向南開的5個,中爲正陽門,左爲東掖門,再左名仰高門;右爲西掖門,再右名見大門;向東的名青陽門,也叫東華門;向西的名素景門,也叫西華門;向北的名魯瞻門,也叫厚載門。每個城門上皆有城樓,岱廟的四隅分別建有巽、艮、乾、刊角樓,整座建築雄偉壯觀,氣勢磅礴,猶如一座帝王的宮闕。

岱廟,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這裏保存了琳琅滿目的歷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藝品,也有閃爍着華夏文明光華的泰山出土文物和革命歷史文物,並保存了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經。更爲珍貴的是還有184塊歷代碑刻和48塊漢畫像石,成爲我國繼西安、曲阜之後的第三座碑林。

岱廟,又是一座賞心悅目的古典園林。虯龍蟠旋的古柏,遮天蔽日的銀杏,玲瓏精美的盆景,爭奇鬥豔的花卉,又爲古樸典雅的亭、臺、樓、閣增添了萬種風情的媚態。岱廟,一年四季景色如畫,吸引了衆多的中外遊客。

莊嚴、雄偉的岱廟,殿宇輝煌,文物薈萃。這裏的每一處建築都體現着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風采,每一件文物都反映了泰山的文明發展。漫步在這藝術的世界裏,擡眼望到的,舉手觸到的都是民族的瑰寶,無不使觀者動力容,令遊人感慨。巍巍岱廟,是一座熔建築、園林、雕刻、繪畫和祖國傳統於一體的古代藝術博物館。

遙參亭爲過亭式院落,東西寬52米,南北長66.2米,總面積3442.4平方米。正殿五間,建在院中心長方形臺基上面,寬10.8米,進深7.75米,通高7.9米,爲四柱五樑、九脊單檐歇山式,黃瓦蓋頂。清代曾祀碧霞元君。兩側爲東西配殿各中間。

遙參亭是一組獨立的建築,但與岱廟在內涵上又是統一的,由於它的存在,把岱廟神祕而莊嚴的氣氛烘托得更加濃厚。這種既獨立又統一的建築風格,不僅在五嶽中獨樹一幟,在中國現存古建築中也是不多見的。遙參亭在唐代曾叫“遙參門”,民間曾有“參拜泰山神,先拜遙參門”之說。當您遊覽岱廟時,也應首先從遙參亭開始。

穿過遙參亭,迎面而立的“岱廟坊”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山東布政使施天裔創建。坊高12米,寬9.8米,深3米,爲四柱三門式。坊起三架,重樑四柱通體浮雕。四柱前後流通墩上雕有8個石獅,姿態各異;重樑四柱刻有“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羣鶴鬧蓮”、“天馬行空”等20餘組形象逼真的祥禽瑞獸和各式花卉紋樣。整座石坊造型別致,刻鏤透細不凡,爲清代石雕藝術中之珍品。坊柱南北兩面都刻有楹聯,南面爲施天裔所題“竣極於天,贊化體亢生萬物;帝出乎震,赫聲濯靈鎮東方”。北面是清山東巡撫、兵部侍郎趙祥星題的“爲衆嶽之統宗,萬國是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摻羣靈之總攝,九州待命蕩蕩乎功孰於京?”。兩副楹聯扣人心絃,先聲奪人,把泰山的崇高地位和泰山神的顯赫聲威做了高度概括,使人未進岱廟便生敬仰之情。

出岱廟坊,迎面看到的高大寬闊的“正陽門”,是進入岱廟的正門,兩扇硃紅大門,象徵着岱廟的尊嚴,古時候只有帝王才能從此門進入。歲月的磋砣,到解放前夕,正陽門已是裂痕斑斑,門上方的城樓也俱被歷史的風雨吹打得煙消雲散。現在的正陽門是1985年按照宋代建築風格重新修建的。門高8.6米,上面的城樓高11米,共五間,爲九脊單檐歇山頂,24根四方明柱,四周鑲嵌條櫺隔,上覆黃琉璃瓦,檐下斗拱出三越四,雅烏墨小點金彩繪,額方金龍飛舞,遠遠望去翹檐翼然,翩翩欲飛。

走進正陽門霍然入目的“配天門”,是取孔子語“德配天地”而名,爲岱廟的第二道門,配天門建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式建築,殿內原祀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四方星宿。兩側原有配殿,東爲“三靈候殿”,祀周朝諫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傳宋真宗東封時,在南天門見三神人,加封爲“三靈候”,後來建此殿專祀。西爲“太尉殿”是祀唐朝“雖出入將相,而奉自願厚養”的分國公杜宗的。與配天門南北相連的“仁安門”是取孔子語“天下歸仁”之意而名,爲岱廟的第三道門,元代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創建。建築結構與配天門雷同,殿內原祀天聾、地啞之神,兩側有東西門神。配天門的西側有碑碣20塊,最著名的是《《宣和碑》》和《《祥符碑》》,雙碑高大雄偉,東西對峙,龜跌螭,氣勢非凡,爲岱廟現存兩大碑碣。

配天門西南方的“唐槐院”,原有“大可數抱,枝幹蔭畝許”的唐槐,民國年間,兵燹戰亂,古槐倍受摧殘,漸漸枯死。1952年,岱廟主持尚士濂又在枯槐幹中植小槐一株,並取名“唐槐抱子”。今新槐已成大樹,扶疏鬱茂,又成爲岱廟一大佳景。

唐槐之東舊有延禧殿、藏經殿、環詠亭、雨花道院,皆毀於民國年間。1984年,在藏經堂舊址上新建仿古文物庫房48間,內藏泰山歷代珍貴文物4000餘件,古書籍3000餘冊。

天貺殿東西長43.67米,南北寬17.18米,高22.3米,殿闊九間,進深四間,重檐八角,斗拱飛翹,上覆黃琉璃瓦,檐間懸掛“宋天貺殿”的巨匾,檐下八根大紅明柱,柱上有普柏枋和斗拱,外槽均單翹重昂三跳拱,內槽殿頂爲四個復鬥式藻井,餘爲方形平棋天花板。整座大殿欒櫨迭聳,雕樑彩棟,貼金繪垣,丹牆壁立,峻極雄偉,雖歷經數朝,古貌猶存,它同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曲阜孔廟的大成殿並中國古代三大宮殿式建築。

走進殿堂,正面高大的“東嶽泰山之神”彩色塑像是1984年重塑的,坐像高4.4米,頭頂冠冕十二旒,身着袞袍,手持圭板,肅穆端莊,造形生動,大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之感。“泰山神”是道教所信奉的“百鬼之神”,可主宰生死。唐代被封爲“天齊王”,宋時封爲“天齊仁聖安”,元朝又封爲“東嶽天齊大生仁皇帝”,明太祖登基後,認爲給泰山神加封號是“瀆禮不經”,故去掉所有封號,改稱“東嶽泰山之神”。從此,岱廟的地位也就不可一世,享有“東嶽神府”的盛名了。

塑像兩邊的楹聯爲清人吳雲所書,“帝出乎震,人生於寅”。橫額是清康熙帝於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朝泰山時所題“配天作鎮”巨匾。殿堂內擺放着明、清時代的部分祭器。殿內東北西三面的《《泰山神啓蹕迴鑾圖》》傳爲宋代所繪。壁畫全長62米,高3.3米,畫面借描繪泰山神出巡時的浩蕩宏偉場面,表現宋真宗東封泰山時的威嚴和氣勢,整幅壁畫以大殿後門爲界,東爲“啓蹕圖”,描繪泰山神出巡的場面;西爲“迴鑾圖”,描繪泰山神返回的情景。整個畫面共有人物697人,其裝束、儀態無一雷同,加以祥獸坐騎、亭臺樓閣、山川河流、花草樹木等,組成一幅瑰麗無比,氣勢雄偉的場面。畫面筆力遒勁流暢,結構嚴謹,佈局勻稱自然,人物眉目傳神活潑,衣着線條清晰,表情逼真生動,再加上色澤的絢麗協調,給人以極高的美學享受。

大殿在古時,曾受火災和地震的損壞,壁畫也受到影響,從壁畫的藝術處理上可以看出,壁畫的部分畫面是後來重繪的,但整幅畫基本上保留了宋代原作的面目,它仍爲中國繪畫史、道教壁畫史上的一幅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天貺殿前寬闊的大露臺分上下兩層,雕欄環抱,站在大露臺上,大有豁然開朗之感。露臺兩側各有一座御碑亭,內立乾隆皇帝拜謁岱廟的詩碑。中間是明萬曆年間鑄造的大香爐。露臺下古柏相夾的甬道向南延伸,盡頭是一個方形石欄小池,俗稱“閣老池”。皇帝舉行大典參拜泰山神時,羣臣就恭候在這裏。池內及周圍9塊姿態怪異的太湖石是金大安元年(公元1209年)泰安縣令吳銜與其母王氏所獻。每塊石頭各俱特色,仔細觀賞耐人尋味,甬道中間有一玲瓏石卓然而立,名爲“扶桑石”。扶桑石北面有一株古柏獨立階下,名爲“孤忠柏”,民間傳說唐朝女皇帝武則天懷疑其也與大臣石忠謀反,便將其殺害,石忠冤魂不散,便來到東嶽大帝前告武則天滅子之狀,從而化爲孤柏。據說,遊人矇住雙眼繞扶桑石左右各轉三圈,然後去摸對面的孤忠柏,凡能扶到的,都是神氣很大的人。這些富有浪漫色彩的傳說固不可信,但卻顯示了泰山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的發達,那些編寫傳說的民間才子,把人間的善與惡巧妙地融匯在柏樹的形象中,給後人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感慨。

天貺殿兩側爲東西碑廊,各種碑碣漢畫像石琳琅滿目,泰山歷代碑刻精品大都集中在這裏。這些碑刻幾乎集中國書法之大成,上追晉代“二王”,下承宋朝“四大家”,真草隸篆,體例俱全;顏柳歐趙,風格各異,其中有七大漢碑的《《衡方碑》》、《《張遷碑》》;晉代三大豐碑之一的《《孫夫人碑》》;造形新穎,書法相異的《《雙束碑》》;泰山佛教記事名碑《《大唐齊州神寶寺碑》》等共19塊,均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物價值和書法藝術價值。

西側廊內陳列的48塊漢畫像石是自1960年以來,幾次清理大汶口和舊縣東的漢畫像石墓而集。這些漢畫像石,內容豐富,取材廣泛,有的反映車馬出行、樂舞百戲等社會生活;有的描述神話故事;也有反映歷史人物的,畫面圖案工整,造型生動,在雕刻技法上,把中國傳統的畫技同線刻、浮雕揉合一體,體現出古拙質樸、雄健壯美的特點,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化藝術和東漢社會生活的重要實物資料。

出碑廊,過炳靈門,是“漢柏院”。院內原有“炳靈殿”,毀於民國年間。院中五棵高大的古柏,枝椏交錯,若虯龍蟠旋,相傳爲漢武帝於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封禪泰山時所植,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漢柏院”由此得名。

院北的“漢碑亭”是1959年在炳靈殿故址上修建的,亭子建立在三層石砌的高大臺基上,十分壯觀。臺基壁上鑲嵌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49年)泰安知縣何人鱗所書杜甫的《《望嶽》》和《《秋興》》等名人詩刻。登上亭子極目四望,天光雲影,心寬臆闊,岱廟全景,泰城全貌盡收眼底。

漢柏院內碑碣林立,約計90餘塊。其中有後人隸書的東漢張衡的《《四愁詩》》、曹植的《《飛友篇》》,有後人篆書陸機的《《泰山吟》》、謝靈運的《《泰山吟》》以及宋朝大書法家米芾《《第一山》》、明崇禎年間陳昌言、左佩鉉題篆的《《漢柏圖贊》》、乾隆皇帝御製的《《漢柏圖》》和當代衆多名人留下的墨跡。置身於碑林之中就象讀了一部中國的歷史,接受民族的薰陶,會給每一個嚴肅的觀賞都留下不盡的思索。由漢柏院向北行,穿過幽靜的小花園進入一個小巧玲瓏的四合院。這裏是古帝王祭祀泰山時居住的地方,因座落在東華門內,故稱“東御座”。其建築爲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所建,明代稱迎賓堂,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改稱駐蹕亭。東御座由長城花門、儀門、大門、正殿和廂房組成,院內建築精美,綠樹掩映,清靜幽雅,給人以超世絕塵之感。五間正殿高築臺基之上,殿內按清宮設置作復原陳列,有乾隆帝臘人座像,有龍墩、龍椅、立櫃、方桌等紫檀傢俱及各種大理石花紋飾和金絲鏽古器型的掛屏以及文房四寶。著名的“溫涼玉雕花圭”、“沉香獅子”和“黃地蘭花瓷葫蘆”是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六年朝拜泰山時的供品,並稱泰山“鎮山三寶”。大門和殿堂裏身着清代古裝的“衛士”、“宮女”以清庭禮儀迎接遊客,使遊人彷彿回到遠古的時代,浮想聯翩。

殿堂臺基下立一石碑,用玻璃護罩,這就是馳名中外的“名山刻石之祖”秦刻石。《《泰山秦刻石》》鐫刻秦始皇功德銘和秦二世詔書,爲丞相李斯書寫。他以簡練秀雅的小篆代替了當時筆畫繁贅的大篆,字跡剛勁挺拔,一掃衆家肥呆之氣,碑文共222字,後漸泯滅,明嘉靖年間還尚存29字,原立在岱頂玉女池旁,後經滄桑沉淪,幾次失而復得,今唯剩10個殘字,完整者七。堪稱稀世之寶,被列爲國家一級文物。

“厚載門”是岱廟的最後一道門,是1984年重建的。門上有“望嶽閣”三間,黃瓦明廊,紅柱隔扇,猶如空中瓊閣。站在閣上仰望岱嶽雄姿,青山繞白雲,綠樹生輕煙,天門雲梯宛若游龍浮掛天邊。出厚載門北行爲紅門路,過岱宗大街不遠即到登山之起點,泰山的山門--岱宗坊,由此起步,將步步登高,飽覽泰山的最佳風景,直至登“天”。

介紹山東岱廟的導遊詞 篇3

岱廟,位於泰山南麓泰城中部,又名東嶽廟、泰岳廟、岱嶽廟,俗稱泰廟。爲道教神府,是歷代帝王封禪和祭祀泰山的地方,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羣,也是寺廟建築中規格最高的。南北長405.7米,東西寬236.7米,呈長方形,總面積爲9.6萬平方米,約合160畝。廟內有古建築和仿古建築186間,碑碣184塊,漢畫像石48塊,古檜、側柏212株。1988年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遙參亭

爲岱廟前庭,凡古代帝王有事於岱宗,必先至此進行簡單參拜,而後入廟祭神,所以又被稱爲“草參亭”。亭爲二進院落。前院正殿,明清時祀碧霞元君;兩側爲東西配殿;院中有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xx年)同知泰安州事張奇逢立《禁止捨身碑》。後院中立四角亭,1983年重建;後山門內東側有1990年立日本書法家柳田泰雲書《李白登岱六首》詩碑。

亭前有石坊,額書“遙參亭”。兩側鐵獅對峙,旗杆高豎。坊前爲雙龍池,清光緒六年(1880年)爲引王母池水而建。池南爲通天街,池西有唐槐一株。

亭後是岱廟坊,又名玲瓏坊。清康熙年間山東布政使施天裔重修岱廟時創建,並撰書楹聯:“峻極於天,贊化體元生萬物;帝出乎震,赫聲濯靈鎮東方。”

正陽門

廟有八門。南向五門,即中爲正陽,兩側爲掖門;掖門兩側,東爲仰高,西爲見大。東門名東華,又稱青陽;西門名西華,又稱素景;北門名厚載,又稱魯瞻。各門之上均有樓,前門稱五鳳樓,後門稱望嶽樓。廟牆四角有角樓,按八卦各隨其方而名:東北爲艮,東南爲巽,西北爲乾,西南爲坤。門樓、角樓均於民國年間毀壞。1985年重建正陽門和五鳳樓,黃瓦蓋頂,點金彩繪,富麗堂皇,高聳巍峨。1988年至1989年重建巽、坤二樓,五彩斗拱,飛檐凌雲。

正陽門內迎面是配天門,穿堂式,築於石砌高臺上。門上懸當代書法家舒同書額。門內原祀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神像,1920xx年毀,今爲大汶口文化展室。兩側原有配殿:東爲三靈侯殿,祀周朝諫官唐宸、葛雍、周武;西爲太尉殿,祀唐武宗時中書郎杜。兩配殿神像毀於1920xx年。

門兩側有碑碣21塊。東側有《宣和重修泰岳廟碑》、《大元太師泰安武穆王神道之碑銘》、《大元重修東嶽蒿里山神祠記》、《創塑州學七十子記》、《康熙重修青帝宮記》等;西側有《大宋封東嶽天齊仁聖帝碑》、《大元創建藏峯寺記》、《供祀泰山蒿里祠記》、《可摘星辰方碑》、《泰山贊碑》等。

天貺殿

位於仁安門北,是岱廟主體建築,建於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20xx年)。大殿建於長方形石臺之上,三面雕欄圍護,長48.7米,寬19.73米,高22.3米。重檐歇山,彩繪斗拱,畫瓦蓋頂,檐下8根大紅明柱,規模宏大,輝煌壯麗,與北京的故宮,曲阜的大成殿,合稱爲“中國古代三大宮殿”。殿內祀泰山神,面容肅穆,氣氛莊嚴。像高4.4米,頭頂冕旒,身着袞袍,手持圭板,儼然帝君。龕上懸清康熙皇帝題“配天作鎮”匾,門內上懸乾隆皇帝題“大德曰生”匾。像前陳列明、清銅五供各一套及銅鼎、銅釜、鹵簿等。

大殿東次間有明代銅鑄“照妖鏡”一架,原在遙參亭,1936年移此。殿內東、西、北牆壁上繪有巨幅壁畫,名《泰山神啓蹕迴鑾圖》,長62米,高3.3米,描繪泰山之神出巡的盛況。東半部是出巡,西半部是迴鑾。整個畫面計675人,加以祥獸坐騎、山石林木、宮殿橋涵,疏密相間,繁而不雜,是中國道教壁畫傑作之一。大殿重臺寬廣,雕欄環抱。中置明代鐵鑄大香爐和宋代兩大鐵桶;兩側有御碑亭,內立乾隆皇帝謁岱廟詩碑。

殿兩側原有環廊百間,與仁安門兩側的東西神門連接,內繪十殿閻羅、七十二司。東廊中間有鼓樓,西廊中間有鐘樓,均毀於清末。1982年後,陸續重建環廊與鐘樓。今東廊內陳列歷代碑刻,自北而南有《仿秦刻石二十九字碑》、《漢衡方碑》、《漢張遷碑》、《晉孫夫人碑》、《魏齊隋唐造像記刻石》、《大唐齊州神寶寺之碣》、《唐鴛鴦碑》、《唐經幢》、《宋升元觀敕牒碑》、《金濼莊創佛堂之記》、《金重修天封寺碑》、《五嶽真形圖碑》、《登岱八首》、《太極圖》、《谷山寺敕牒碑》、《頌岱詩》、《乾隆御製詩》、《望嶽詩》、《築橋碑記》等名碑19塊。西廊內陳列漢畫像石48塊。

殿前院,古柏蔽蔭,碑碣林立:東有《宋封祀壇頌碑》、《金重修東嶽廟碑》、清乾隆皇帝御製《重修岱廟碑記》;西有《大宋天貺殿碑銘》、明太祖御製《封東嶽泰山之神碑》;中立《大觀聖作之碑》、清康熙年間《重修岱廟記》等。

漢柏院

位於廟東南隅,院內原有炳靈殿,又有漢柏,故舊稱炳靈宮或東宮,今稱漢柏院。門內巨匾高懸,李鐸書“炳靈門”。周圍有古柏5株,傳爲漢武帝東封時所植。如今扭結上聳,蒼勁蔥鬱若虯龍蟠曲。雖已膚剝心枯,卻新枝繼生。古人譽爲“漢柏凌寒”,爲泰安八景之一。樹下有清康熙年間河道總督張鵬翮題《漢柏詩碣》。

院內存歷代碑碣90塊,僅乾隆皇帝登岱傳作就有26塊,詩30首。亭臺及東牆內嵌70餘塊。著名的有張衡《四思篇》、曹植《飛龍篇》、陸機《泰山吟》、米芾《第一山》、乾隆帝《登岱詩》。

東御座

位於漢柏院北,原爲清代皇帝駐蹕之所。其垂花門與東華門相直,大門與漢柏亭相對。院內殿宇毗連,步廊環圍,1985年闢爲泰山珍貴文物陳列室。正殿內按清宮設置作復原陳列,有龍墩、龍椅、立櫃、方桌等紫檀古木傢俱及各種大理石花飾掛屏。配殿內陳列泰山祭器。殿前松柏下,東有宋真宗御製《青帝廣生帝君之贊碑》,西有馳名中外的《泰山秦刻石》殘字碑。

銅亭鐵塔

岱廟後院的東西兩側,有兩處惹人注目的古蹟,東爲銅亭,西爲鐵塔。銅亭又名“金闕”,爲明萬曆四十一年(1620xx年)鑄。亭爲銅質,施以鎏金,亭長4.4米,寬3.4米,內祀元君銅像。璀璨耀目,端莊渾重,該亭以仿木結構形式裝配而成,顯示了我國古代精湛的冶鑄工藝。西側的鐵塔爲明嘉靖年間鑄,造型質樸雄偉,原有13級,立於泰城天書觀,抗日戰爭中被日軍飛機炸燬,僅存3級,1973年移此

介紹山東岱廟的導遊詞 篇4

嗨!大家好,我是大家這一次來泰安遊岱廟的導遊,我姓x,大家叫我導遊好了!今天遊岱廟時,請大家除了美麗的照片和美好的回憶,什麼也別帶走;除了輕輕的腳步和由衷的讚歎,什麼也別留下。謝謝合作。好了,我也不多說了,咱們開始這一次的旅行吧!

女士們、先生們,現在我們已經站在了巍峨的岱廟前。大家注意到了嗎?岱廟前面,還有一座較小的廟宇,這就是“遙參亭”,是當年帝王來泰山舉行封禪祭典時的起點。

正陽門內就是岱廟了。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它的圍牆與一般廟宇不同,圍牆周長1300米,5層基石,上砌大青磚,呈梯形。共有8座門:正中爲正陽門,是岱廟的正門。迎面是配天門,取孔子說的“德配天地”之意。配天門兩側,東爲三靈侯殿,西爲太尉,三殿之間以牆相連,構成岱廟中間第一個院落。

過了仁安門,便是雄偉高大的天貺(kuang)殿,是這座廟宇的主體。大家看,天貺殿坐落在白色的臺基之上,周圍石雕欄楹(ying)環繞,雲形望柱齊列,周圍施以迴廊,迴廊把岱廟這座大建築物緊緊地環抱着,平直與崇高的對比,更激起了人們對岱廟的崇仰。

從天貺殿後門出,有磚石通道與後寢宮相連。是皇帝祭泰山下榻(ta)的地方。

這座高大、古老的廟宇蘊含了豐富的自然與文化的積澱,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從岱廟出來,經岱宗坊、一天門、紅門、中天門、昇仙坊至南天門、是古代皇帝封禪泰山所走過的路,也稱中路。我們從這條路就可以登上泰山極頂了。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這次岱廟之旅就到此結束了。請你們繼續步入大山,去領略泰山的神韻。回味美好泰山的時候,也要記得帶你們一起遊岱廟的小高導遊喲……謝謝大家的支持,再見!

介紹山東岱廟的導遊詞 篇5

岱廟,位於泰山南麓泰城中部,又名東嶽廟、泰岳廟、岱嶽廟,俗稱泰廟。爲道教神府,是歷代帝王封禪和祭祀泰山的地方,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羣,也是寺廟建築中規格最高的。南北長405.7米,東西寬236.7米,呈長方形,總面積爲9.6萬平方米,約合160畝。廟內有古建築和仿古建築186間,碑碣184塊,漢畫像石48塊,古檜、側柏212株。1988年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遙參亭

爲岱廟前庭,凡古代帝王有事於岱宗,必先至此進行簡單參拜,而後入廟祭神,所以又被稱爲“草參亭”。亭爲二進院落。前院正殿,明清時祀碧霞元君;兩側爲東西配殿;院中有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同知泰安州事張奇逢立《禁止捨身碑》。後院中立四角亭,1983年重建;後山門內東側有1990年立日本書法家柳田泰雲書《李白登岱六首》詩碑。

亭前有石坊,額書“遙參亭”。兩側鐵獅對峙,旗杆高豎。坊前爲雙龍池,清光緒六年(1880年)爲引王母池水而建。池南爲通天街,池西有唐槐一株。

亭後是岱廟坊,又名玲瓏坊。清康熙年間山東布政使施天裔重修岱廟時創建,並撰書楹聯:“峻極於天,贊化體元生萬物;帝出乎震,赫聲濯靈鎮東方。”

正陽門

廟有八門。南向五門,即中爲正陽,兩側爲掖門;掖門兩側,東爲仰高,西爲見大。東門名東華,又稱青陽;西門名西華,又稱素景;北門名厚載,又稱魯瞻。各門之上均有樓,前門稱五鳳樓,後門稱望嶽樓。廟牆四角有角樓,按八卦各隨其方而名:東北爲艮,東南爲巽,西北爲乾,西南爲坤。門樓、角樓均於民國年間毀壞。1985年重建正陽門和五鳳樓,黃瓦蓋頂,點金彩繪,富麗堂皇,高聳巍峨。1988年至1989年重建巽、坤二樓,五彩斗拱,飛檐凌雲。

正陽門內迎面是配天門,穿堂式,築於石砌高臺上。門上懸當代書法家舒同書額。門內原祀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神像,1928年毀,今爲大汶口文化展室。兩側原有配殿:東爲三靈侯殿,祀周朝諫官唐宸、葛雍、周武;西爲太尉殿,祀唐武宗時中書郎杜。兩配殿神像毀於1928年。

門兩側有碑碣21塊。東側有《宣和重修泰岳廟碑》、《大元太師泰安武穆王神道之碑銘》、《大元重修東嶽蒿里山神祠記》、《創塑州學七十子記》、《康熙重修青帝宮記》等;西側有《大宋封東嶽天齊仁聖帝碑》、《大元創建藏峯寺記》、《供祀泰山蒿里祠記》、《可摘星辰方碑》、《泰山贊碑》等。

天貺殿

位於仁安門北,是岱廟主體建築,建於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大殿建於長方形石臺之上,三面雕欄圍護,長48.7米,寬19.73米,高22.3米。重檐歇山,彩繪斗拱,畫瓦蓋頂,檐下8根大紅明柱,規模宏大,輝煌壯麗,與北京的故宮,曲阜的大成殿,合稱爲“中國古代三大宮殿”。殿內祀泰山神,面容肅穆,氣氛莊嚴。像高4.4米,頭頂冕旒,身着袞袍,手持圭板,儼然帝君。龕上懸清康熙皇帝題“配天作鎮”匾,門內上懸乾隆皇帝題“大德曰生”匾。像前陳列明、清銅五供各一套及銅鼎、銅釜、鹵簿等。

大殿東次間有明代銅鑄“照妖鏡”一架,原在遙參亭,1936年移此。殿內東、西、北牆壁上繪有巨幅壁畫,名《泰山神啓蹕迴鑾圖》,長62米,高3.3米,描繪泰山之神出巡的盛況。東半部是出巡,西半部是迴鑾。整個畫面計675人,加以祥獸坐騎、山石林木、宮殿橋涵,疏密相間,繁而不雜,是中國道教壁畫傑作之一。大殿重臺寬廣,雕欄環抱。中置明代鐵鑄大香爐和宋代兩大鐵桶;兩側有御碑亭,內立乾隆皇帝謁岱廟詩碑。

殿兩側原有環廊百間,與仁安門兩側的東西神門連接,內繪十殿閻羅、七十二司。東廊中間有鼓樓,西廊中間有鐘樓,均毀於清末。1982年後,陸續重建環廊與鐘樓。今東廊內陳列歷代碑刻,自北而南有《仿秦刻石二十九字碑》、《漢衡方碑》、《漢張遷碑》、《晉孫夫人碑》、《魏齊隋唐造像記刻石》、《大唐齊州神寶寺之碣》、《唐鴛鴦碑》、《唐經幢》、《宋升元觀敕牒碑》、《金濼莊創佛堂之記》、《金重修天封寺碑》、《五嶽真形圖碑》、《登岱八首》、《太極圖》、《谷山寺敕牒碑》、《頌岱詩》、《乾隆御製詩》、《望嶽詩》、《築橋碑記》等名碑19塊。西廊內陳列漢畫像石48塊。

殿前院,古柏蔽蔭,碑碣林立:東有《宋封祀壇頌碑》、《金重修東嶽廟碑》、清乾隆皇帝御製《重修岱廟碑記》;西有《大宋天貺殿碑銘》、明太祖御製《封東嶽泰山之神碑》;中立《大觀聖作之碑》、清康熙年間《重修岱廟記》等。

漢柏院

位於廟東南隅,院內原有炳靈殿,又有漢柏,故舊稱炳靈宮或東宮,今稱漢柏院。門內巨匾高懸,李鐸書“炳靈門”。周圍有古柏5株,傳爲漢武帝東封時所植。如今扭結上聳,蒼勁蔥鬱若虯龍蟠曲。雖已膚剝心枯,卻新枝繼生。古人譽爲“漢柏凌寒”,爲泰安八景之一。樹下有清康熙年間河道總督張鵬翮題《漢柏詩碣》。

院內存歷代碑碣90塊,僅乾隆皇帝登岱傳作就有26塊,詩30首。亭臺及東牆內嵌70餘塊。著名的有張衡《四思篇》、曹植《飛龍篇》、陸機《泰山吟》、米芾《第一山》、乾隆帝《登岱詩》。

東御座

位於漢柏院北,原爲清代皇帝駐蹕之所。其垂花門與東華門相直,大門與漢柏亭相對。院內殿宇毗連,步廊環圍,1985年闢爲泰山珍貴文物陳列室。正殿內按清宮設置作復原陳列,有龍墩、龍椅、立櫃、方桌等紫檀古木傢俱及各種大理石花飾掛屏。配殿內陳列泰山祭器。殿前松柏下,東有宋真宗御製《青帝廣生帝君之贊碑》,西有馳名中外的《泰山秦刻石》殘字碑。

銅亭鐵塔

岱廟後院的東西兩側,有兩處惹人注目的古蹟,東爲銅亭,西爲鐵塔。銅亭又名“金闕”,爲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鑄。亭爲銅質,施以鎏金,亭長4.4米,寬3.4米,內祀元君銅像。璀璨耀目,端莊渾重,該亭以仿木結構形式裝配而成,顯示了我國古代精湛的冶鑄工藝。西側的鐵塔爲明嘉靖年間鑄,造型質樸雄偉,原有13級,立於泰城天書觀,抗日戰爭中被日軍飛機炸燬,僅存3級,19

介紹山東岱廟的導遊詞 篇6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我們現在將要遊覽的是古代藝術的博物館--岱廟。

岱廟,舊稱“東嶽廟”,又叫泰廟,主祀“東嶽泰山之神”,也是古代帝王來泰山封禪告祭時居住和舉行大典的地方。

岱廟創建歷史悠久,西漢史料始有“秦即作疇,漢亦起宮”的記載。唐開遠十三年(公元725年)增修宋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後經金、元、明、清歷代拓修,逐漸形成了規模宏大的建築羣。

岱廟位於泰安市城區北部,恰在南起舊泰城南門,北的岱頂南天門中軸線上。南北長405.7米,東西寬236.7米,呈長方形,面積爲9.6萬平方米。岱廟的建築,採用了中國古代縱橫雙方擴展的形式,總體佈局以南北爲縱軸線,劃分爲東、中西三軸。東軸前後設漢柏院、東御座、花園;西軸前後有唐槐院、環詠亭院、雨花道院;中軸前後建有正陽門、配天門、仁安門、天貺殿、後寢宮、厚載門。主體建築宋天貺殿位於岱廟內後半部,高踞臺基之上,其他建築則設在中心院落之外,彼此獨立,又有內在聯繫。這種建築佈局是按照宗教的需要和宮城的格局構思設計的,形成分區鮮明,主次有序,莊嚴古樸的獨特風格,並通過建築空間的變幻,在莊重、肅穆和幽深、雅樸的相互滲透中相映成趣,完整一體。廟中巍峨的殿宇與高入雲端的南天門遙相呼應,給人以置身泰山之中的優美感。

岱廟城堞高築,周長三華里,高三丈,四周8個門,向南開的5個,中爲正陽門,左爲東掖門,再左名仰高門;右爲西掖門,再右名見大門;向東的名青陽門,也叫東華門;向西的名素景門,也叫西華門;向北的名魯瞻門,也叫厚載門。每個城門上皆有城樓,岱廟的四隅分別建有巽、艮、乾、刊角樓,整座建築雄偉壯觀,氣勢磅礴,猶如一座帝王的宮闕。

岱廟,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這裏保存了琳琅滿目的歷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藝品,也有閃爍着華夏文明光華的泰山出土文物和革命歷史文物,並保存了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經。更爲珍貴的是還有184塊歷代碑刻和48塊漢畫像石,成爲我國繼西安、曲阜之後的第三座碑林。

岱廟,又是一座賞心悅目的古典園林。虯龍蟠旋的古柏,遮天蔽日的銀杏,玲瓏精美的盆景,爭奇鬥豔的花卉,又爲古樸典雅的亭、臺、樓、閣增添了萬種風情的媚態。岱廟,一年四季景色如畫,吸引了衆多的中外遊客。

莊嚴、雄偉的岱廟,殿宇輝煌,文物薈萃。這裏的每一處建築都體現着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風采,每一件文物都反映了泰山的文明發展。漫步在這藝術的世界裏,擡眼望到的,舉手觸到的都是民族的瑰寶,無不使觀者動力容,令遊人感慨。巍巍岱廟,是一座熔建築、園林、雕刻、繪畫和祖國傳統於一體的古代藝術博物館。

現在,我們到的這個地方叫“遙參亭”。它位於泰安市區的中部,通天街的北首,座落在岱廟正陽門外,是岱廟的前庭,爲進入岱廟的初階。古代帝王每逢來泰山舉行祭典時,先要在這裏舉行簡單的參拜儀式,以表示對泰山神的虔誠。因此,古時又稱“草參亭”。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山東參政呂經升任副都御史,臨行前改爲“遙參亭”,一直延用至今。遙參亭門外的遙參坊是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創建,至今完好無損。另有旗杆高豎,左右鐵獅蹲列。坊南的“雙龍池”,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開建,方石壘砌,引王母池之水,環繞岱廟注入池中。因池內西北、東南角各有一個進出水的石雕龍頭而得名。池南是通天街,使人一進入泰城南門就置身於神祕、莊嚴的“登天”氣氛之中。池北側的華板上刻有“龍躍天池”四字。1992年又在池外圍以漢白玉雕花石欄,周長63米,以保護文物。石欄內東側立有清代石碑二通,北側立有“濟南五卅慘案紀念碑”,西北側有古槐一株,相傳爲唐代所植,至今枝葉繁茂,青翠欲滴。雙龍池周圍爲一小廣場,四周古建築林立,形成一幅優美的圖畫。

遙參亭爲過亭式院落,東西寬52米,南北長66.2米,總面積3442.4平方米。正殿五間,建在院中心長方形臺基上面,寬10.8米,進深7.75米,通高7.9米,爲四柱五樑、九脊單檐歇山式,黃瓦蓋頂。清代曾祀碧霞元君。兩側爲東西配殿各中間。

遙參亭是一組獨立的建築,但與岱廟在內涵上又是統一的,由於它的存在,把岱廟神祕而莊嚴的氣氛烘托得更加濃厚。這種既獨立又統一的建築風格,不僅在五嶽中獨樹一幟,在中國現存古建築中也是不多見的。遙參亭在唐代曾叫“遙參門”,民間曾有“參拜泰山神,先拜遙參門”之說。當您遊覽岱廟時,也應首先從遙參亭開始。

穿過遙參亭,迎面而立的“岱廟坊”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山東布政使施天裔創建。坊高12米,寬9.8米,深3米,爲四柱三門式。坊起三架,重樑四柱通體浮雕。四柱前後流通墩上雕有8個石獅,姿態各異;重樑四柱刻有“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羣鶴鬧蓮”、“天馬行空”等20餘組形象逼真的祥禽瑞獸和各式花卉紋樣。整座石坊造型別致,刻鏤透細不凡,爲清代石雕藝術中之珍品。坊柱南北兩面都刻有楹聯,南面爲施天裔所題“竣極於天,贊化體亢生萬物;帝出乎震,赫聲濯靈鎮東方”。北面是清山東巡撫、兵部侍郎趙祥星題的“爲衆嶽之統宗,萬國是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摻羣靈之總攝,九州待命蕩蕩乎功孰於京?”。兩副楹聯扣人心絃,先聲奪人,把泰山的崇高地位和泰山神的顯赫聲威做了高度概括,使人未進岱廟便生敬仰之情。

出岱廟坊,迎面看到的高大寬闊的“正陽門”,是進入岱廟的正門,兩扇硃紅大門,象徵着岱廟的尊嚴,古時候只有帝王才能從此門進入。歲月的磋砣,到解放前夕,正陽門已是裂痕斑斑,門上方的城樓也俱被歷史的風雨吹打得煙消雲散。現在的正陽門是1985年按照宋代建築風格重新修建的。門高8.6米,上面的城樓高11米,共五間,爲九脊單檐歇山頂,24根四方明柱,四周鑲嵌條櫺隔,上覆黃琉璃瓦,檐下斗拱出三越四,雅烏墨小點金彩繪,額方金龍飛舞,遠遠望去翹檐翼然,翩翩欲飛。

走進正陽門霍然入目的“配天門”,是取孔子語“德配天地”而名,爲岱廟的第二道門,配天門建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式建築,殿內原祀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四方星宿。兩側原有配殿,東爲“三靈候殿”,祀周朝諫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傳宋真宗東封時,在南天門見三神人,加封爲“三靈候”,後來建此殿專祀。西爲“太尉殿”是祀唐朝“雖出入將相,而奉自願厚養”的分國公杜宗的。與配天門南北相連的“仁安門”是取孔子語“天下歸仁”之意而名,爲岱廟的第三道門,元代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創建。建築結構與配天門雷同,殿內原祀天聾、地啞之神,兩側有東西門神。配天門的西側有碑碣20塊,最的是<<宣和碑>>和<<祥符碑>>,雙碑高大雄偉,東西對峙,龜跌螭,氣勢非凡,爲岱廟現存兩大碑碣。

介紹山東岱廟的導遊詞 篇7

岱廟古稱東嶽廟、泰岳廟,也叫泰廟,明代開始稱爲岱廟。它是泰山上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羣,是古代帝王來泰山時祭祀泰山神的場所。據文字記載及文物調查證實,岱廟初建於秦漢,隨着泰山神信仰的逐步增大,岱廟規模也日益增大,以宮城形制來營造岱廟,是宋代以來所嚴格遵循的制度。

先看一下岱廟的平面圖。整個岱廟呈長方形,四周城牆高築,四角都建有角樓,總佔地面積約佔9、6萬平方米,城內佈局嚴謹,對稱規整,以一條南北方的軸線爲中心,主要建築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左右兩邊以庭院形勢對稱分佈,這些院落各自獨立,以幽雅、質樸的風格與主要建築的莊嚴、肅穆相映成趣,即主次分明,又完整統一。

遊岱廟要從遙參亭開始。遙參亭又名“草參亭”是岱廟的前庭,古帝王來岱廟祭祀泰山神之前必先在遙參亭舉行一個簡單的拜儀式,遙參也就是遙遙祭拜的意思。在遙參亭與岱廟之間的中軸線上,是清康熙20xx年,山東布政使施天裔和巡撫兵部右侍郎趙祥星組織人築建的“岱廟坊”,石坊的上部爲仿木結構,在石坊的樑柱,額板等地分別雕有“鋪首銜環,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羣鶴鬧蓮,天馬行空,麒麟獻寶等二十餘幅圖案,圖案設計均採用對稱的手法,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工匠精湛的雕刻工藝,是我國現存清代石雕建築珍品。

岱廟四周有八個門,朝正南的爲五個,中爲正陽門,正陽門兩側爲“掖門”掖門兩側東爲“仰高門”西爲“見大門”,意思就是說仰望泰山之高,目睹泰山之大。

配天門是岱廟的第二重門,創建於北宋的大中祥符年間,取孔子語“德配天地”之意,解放後曾多次整修,現懸掛的“配天門”牌是當代書法家舒同書寫,殿內原供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星宿,現在是流動展室,爲泰山民俗展。

走右邊,此爲三靈候殿,祭祀周朝諫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傳說宋真宗東封泰山時,在南天門見三神人,加封爲“三靈候”後來建此殿專爲祭祀。現神像早已被毀,在殿中間陳列有泰山石上刻“泰山石敢當”。

在岱廟內共有碑刻二百多塊。有“宣和修泰岳廟記碑”它立於北宋宣和六年,也就是公元1120xx年,是宋微宗遣人修岱廟的記事碑,碑高9、25米,寬2、1米,僅龜座就高1、85米,重約4萬斤,是泰山上下現存最大的一通龜趺碑。據碑中記載,此次重修後,岱廟內的古建築共有八百一十三楹,碑文由翰林學士宇文粹中撰寫,朝散大夫篆額並書,碑陽刻有明萬曆十六年(公元1588年)。山東巡撫中州李戴,巡撫清源吳龍 徵(zheng) 題,田東書寫的“萬代瞻仰”四個大字。前人有很多豐碑,在明代時被借用,即在碑最刻上幾個大字,此碑就是如此。

進漢柏院,門匾上寫“炳靈門”。這處雅緻的小院名叫漢柏院,因院內保存有五棵柏樹,相傳爲漢武帝公元前120xx年來泰安封禪時親手栽植而得名,在院的北面是一座炳靈宮,供奉着泰山神的三太子炳靈王,1920xx年毀於戰火,1959年在炳靈殿舊址建起漢柏亭,此院內共有碑刻90餘塊。西北側中間一塊,是清乾隆皇帝御製的漢柏圖碑,乾隆皇帝的詩文留世的很多,但畫卻很少見,尤其是刻在石碑上的更不多見。乾隆曾十次來泰安,六次登上泰山,在泰山留下170餘首詩文,漢柏連理枝這幅圖是乾隆回去後憑記憶繪製的。北邊這通碑是清康熙年間,河道總督 張鵬翮(he),所題寫“漢柏”詩(詩文:古柏千年倚碧巒,太平頂上覺天寬,晴空白鶴時來舞,雲外逍遙得靜觀)。南面這通碑是由明崇禎年間陳昌言繪製的。碑額“漢柏圖贊”由左佩璇篆寫。

《第一山碑》是由北宋的四大書法家之一米芾書寫,米芾是北宋的書畫大家,以行書成就最高。若仔細觀賞三字,可謂各有特色,後人總結了三大特點,“1、三字筆畫不一樣粗細:“第”字筆用筆較細,書寫瘦長,“一”和“山”字寫得粗壯2、在這碑上三字所佔位置不平均,“第”字佔了碑了的一多半,“一”和“山”字只佔了下面的一小部分3、三字所用字體不太一樣,“第”字爲行書,“一”字寫得放鬆,有點草書的感覺,且有春蠶吐絲的意境,“山”字寫的穩重,其中的一橫有點隸書的味道,整體觀賞此碑,立在這兒很穩,有穩如泰山之意。

東御座 在元明時是貴賓休息的地方。明代稱迎賓堂,清朝時乾隆皇帝將它改爲“駐畢亭”,這裏成爲乾隆皇帝來泰山時臨時休息的地方。因它處在岱廟的東華門內,又是帝王休息的場所,所以又稱“東御座”。(這幾個字是當代書法家李傳周所書)它是一個四合院式的建築。由垂花門、儀門、大門、正殿和廂房影壁組成。

院內保存有我們現存最早碑刻之一的《秦刻石》,又名《李斯小篆碑》,此石刻是我國最早的記敘功德的刻石,它原立於泰山頂碧霞祠西側玉女池旁,刻石原有222字,主要內容記載了秦始皇的功德銘和秦二世胡亥的繼位詔書。這個碑刻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但是在清乾隆五年(1740年)的時候曾毀於一場大火,整個碑刻就遺失了,75年之後泰安知縣蔣伯生在泰山頂玉女池旁邊拾到兩塊殘片,現僅存10個殘字,內容是“斯、臣、去、疾、昧、死、臣、請、矣、臣”。秦刻石最初有7塊,但現在僅存琅玡1塊,泰山1塊,所以這塊秦泰山刻石已成爲稀世珍寶,是我國的一級文物。“高臺三上五間正殿是皇帝來時休息的地方。中間是龍椅,兩邊的紅木傢俱是從民間收集來的,按清朝時的原樣陳列的,傢俱上有用象牙骨頭、貝殼鑲嵌的人物及花卉紋飾。在殿內抱柱上的這幅清乾隆皇帝的詩聯:“唯以一人治天下,豈爲天下奉一人”橫匾爲“勤政親賢”。意思就是說“天下要有一個人來統一治理,但天下不能僅供奉他一人,皇帝要勤於政事,親近賢明”。殿內東爲書房,西爲臥室。

岱廟內共存有文物一萬多件,其中一級文物138件,以祭器爲主,乾隆皇帝獻給泰山神的祭器中,有三件尤爲珍貴,被定爲泰山鎮山三寶,都是一級文物。——

沉香獅子“乾隆20xx年奉於岱廟,用珍貴的沉香木疙瘩粘合雕制而成,獅子的眼睛用琉璃鑲嵌,各重3、5公斤。沉香木是一種較爲名貴的中藥材,盛產於南方,不但木質堅硬,而且還散發着淡淡的清香,以入水即沉爲貴。

溫涼玉圭:清乾隆36年奉給泰山神,圭衣90多釐米,重27、75千克,它由兩塊玉組成,上部爲純玉製成,質密而涼,下部爲璞玉製成,所含的雜質較多,與上部比較手感稍溫,上涼下溫,故稱“溫涼玉圭”。玉圭的上部刻有日、月、星及海岱河的圖形,意喻泰山神主宰天地,威與天齊,下部刻有“乾隆年制”四個字。

黃釉青花瓷葫蘆瓶:此瓶爲一對,是明代嘉靖年間官窯景德鎮精品,燒成後一直珍藏於皇宮中,於清乾隆52年供於岱廟,但是1942年瓷瓶曾被盜走,在轉售過程中遺失了一隻,現僅存一瓷瓶及另一瓷瓶蓋。

仁安門,岱廟的第三重門,創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年間,元代重建,取孔子語“仁者安仁”意思就是說:以仁義治理天下,天下則安。“天下歸仁”四個大字是集的李隆基所寫“紀泰山銘”摩崖石碑上的字,四側迴廊是1999年重修恢復元以前的形式,匾額由陳從周所題。

閣老池 是古時的一處品級臺,據說隨帝王來祭神的閣老官員至此止步,不準前行,在石欄池內立有九塊玲瓏石,這些石頭是金代大安元年奉符縣令(吳kan)獻給泰山神的。這玲瓏石有多種稱呼,一叫“界石”跟隨帝王來祭神的一品大員至此止步,起到時界線的作用,又叫“扶桑石”據傳此石從東海運來,東方是日出之地,有神木扶桑,亦有扶桑之國,還有一個俗名爲“迷糊石”,這是一個有趣的遊戲,以石洞爲中心將雙眼閉死,繞石頭正轉三圈反轉三圈,然後往北走,去摸那棵古柏的樹心,摸到的人泰山神會賜予他大福大貴。

天貺殿:

前面就是岱廟的主體建築——宋天貺殿。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20xx年10月,北宋真宗趙恆率羣臣來封泰山,舉行隆重的封禪大典。第二年下詔擴建岱廟,創建天貺殿以供奉泰山神靈。“天貺殿”之名就是說這座殿是上天賜予的。大殿採用了“”之制,重檐廡殿頂的建築形式。所謂“”之制就是開間爲九,進深爲五,以這兩個數字組合的大殿在古建築中爲數很少,象徵着帝王之尊,而廡殿頂是指殿頂前後左右四面都有斜坡,具有四坡五脊的特徵,是古建築中最高等級的屋頂。天貺殿採用這種最高等級的建築形式,是爲符合泰山神五嶽獨尊的身份而設計的,此殿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曲阜遼孔廟的大成殿並稱爲中國三大殿。殿內供奉着東嶽大帝泰山神泥塑像。唐玄宗來泰山封禪,給泰山神加封號爲“天齊王”,這是泰山神有史記載的帝王給予的第一稱號,北宋真宗又封泰山神爲“仁聖天齊王”,大中祥符年又晉封爲“天齊仁聖帝”。元世祖忽必烈又封泰山神爲“天齊大生仁聖帝”,明太祖朱元璋認爲給泰山神加封號是對他的不尊重,於是給泰山神雲除“帝”和“王”的稱號,改稱爲“東嶽泰山之神”,恢復其神的本來面目,並定時派員祭神。皇帝拜祭泰山神時,行三獻二跪六叩之禮。泰山神又稱東嶽大帝,民間又傳爲黃飛虎,主管生與死,這主要與泰山位於東方有關,日出昭示着生命的開始,日出東方是一日之始,東方屬春又是一年之始,萬物復甦就在春季,而日落是一天的結束,伴隨而來的就是黑夜,有升就有落,有生就有死,於是生死的大任順理成章地落在了泰山神身上,他上可管天子百官,下可管黎民百姓。任何人也逃脫不了生與死的問題,所以歷代帝王紛紛來泰山祭天禮地,乞求保佑皇位永存,長命百歲。其上匾額“配天作鎮”爲康熙所寫。

泰山神啓蹕迴鑾圖:

殿內東、西、北三面牆壁上所繪的這幅壁畫名爲“泰山神啓蹕迴鑾圖”“啓”爲出巡之意“蹕”是淨街清道之意,“迴鑾”就是返回。整幅畫內容描繪了泰山神出巡和迴歸的盛況。壁畫是最早繪於宋代,畫長62米,高3、3米,通過描繪泰山神出巡的場面,表現了宋真宗封泰山的威嚴氣派,畫面以大殿後門爲界,東半部爲“啓蹕圖”,西半部爲“迴鑾圖”。第一組是送行部分,十八位大學士捧笏送行,這兒也是泰山神的隨從人員,文官在裏,武將在外,密密麻麻簇擁着乘座四輪玉輾的泰山神,肅穆莊嚴,上方穿紅袍的就是泰山神的三太子炳靈王,下方是道教神仙延禧真人,他是泰山神的軍師。這一組是奇珍異寶祥獸圖,在珊瑚獅子、白象等,白象的背上有五彩寶瓶,瓶出五彩之光,喻意吉祥如意,兩匹駱駝在出巡圖幅中身上沒有駝東西,這兒是個伏筆,再往前是儀仗隊樂隊,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最後是十八城隍接駕,城隍是地方小神仙,在此恭候泰山神的到來。另一邊是迴鑾圖,這是十八城隍由恭候改爲送行,注意此處多了一隻老虎,因爲古帝王出巡還有一層涵義,就是狩獵。再往前與前半部分大致相同,前面駱駝身上是空的,在此它的身上多了卷宗,我們同前邊老虎聯繫起來看,卷宗代表文,老虎代表武,表示泰山神出巡雙豐收。整個畫面有697人,場面宏大,是我省最大一幅壁畫,畫面內容在全國實屬罕見,是古代藝術的魂寶。殿內銅釜鑄於明代,是古代舉行廟會時舍粥用的。銅鏡的四周雕有纏枝花紋,上端的兩角有祥雲紋,雲紋當中各鑄有14個圓,合起來爲28個,意指天上二十八個星宿。鏡面上端高浮雕女神,此鏡是明弘年間鑄造,原是遙參亭碧霞元君神像後的供物。1936年移到這兒保護起來。據說一切妖魔鬼怪在此一照就會原形畢露,所以又叫照妖鏡。

後面的三組建築是後寢宮,創建於北宋,宋真宗認爲泰山神即封成“帝”,就沒有皇后,因而給泰山神想象了一位皇后,封爲“淑明後”並建這三宮以供其居住。

介紹山東岱廟的導遊詞 篇8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我們現在將要遊覽的是古代藝術的博物館--岱廟。

岱廟,舊稱“東嶽廟”,又叫泰廟,主祀“東嶽泰山之神”,也是古代帝王來泰山封禪告祭時居住和舉行大典的地方。

岱廟創建歷史悠久,西漢史料始有“秦即作疇,漢亦起宮”的記載。唐開遠十三年(公元720xx年)增修宋祥符二年(公元1020xx年)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後經金、元、明、清歷代拓修,逐漸形成了規模宏大的建築羣。

岱廟位於泰安市城區北部,恰在南起舊泰城南門,北的岱頂南天門中軸線上。南北長405.7米,東西寬236.7米,呈長方形,面積爲9.6萬平方米。岱廟的建築,採用了中國古代縱橫雙方擴展的形式,總體佈局以南北爲縱軸線,劃分爲東、中西三軸。東軸前後設漢柏院、東御座、花園;西軸前後有唐槐院、環詠亭院、雨花道院;中軸前後建有正陽門、配天門、仁安門、天貺殿、後寢宮、厚載門。主體建築宋天貺殿位於岱廟內後半部,高踞臺基之上,其他建築則設在中心院落之外,彼此獨立,又有內在聯繫。這種建築佈局是按照宗教的需要和宮城的格局構思設計的,形成分區鮮明,主次有序,莊嚴古樸的獨特風格,並通過建築空間的變幻,在莊重、肅穆和幽深、雅樸的相互滲透中相映成趣,完整一體。廟中巍峨的殿宇與高入雲端的南天門遙相呼應,給人以置身泰山之中的優美感。

岱廟城堞高築,周長三華里,高三丈,四周8個門,向南開的5個,中爲正陽門,左爲東掖門,再左名仰高門;右爲西掖門,再右名見大門;向東的名青陽門,也叫東華門;向西的名素景門,也叫西華門;向北的名魯瞻門,也叫厚載門。每個城門上皆有城樓,岱廟的四隅分別建有巽、艮、乾、刊角樓,整座建築雄偉壯觀,氣勢磅礴,猶如一座帝王的宮闕。

岱廟,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這裏保存了琳琅滿目的歷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藝品,也有閃爍着華夏文明光華的泰山出土文物和革命歷史文物,並保存了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經。更爲珍貴的是還有184塊歷代碑刻和48塊漢畫像石,成爲我國繼西安、曲阜之後的第三座碑林。

岱廟,又是一座賞心悅目的古典園林。虯龍蟠旋的古柏,遮天蔽日的銀杏,玲瓏精美的盆景,爭奇鬥豔的花卉,又爲古樸典雅的亭、臺、樓、閣增添了萬種風情的媚態。岱廟,一年四季景色如畫,吸引了衆多的中外遊客。

莊嚴、雄偉的岱廟,殿宇輝煌,文物薈萃。這裏的每一處建築都體現着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風采,每一件文物都反映了泰山的文明發展。漫步在這藝術的世界裏,擡眼望到的,舉手觸到的都是民族的瑰寶,無不使觀者動力容,令遊人感慨。巍巍岱廟,是一座熔建築、園林、雕刻、繪畫和祖國傳統於一體的古代藝術博物館。

遙參亭爲過亭式院落,東西寬52米,南北長66.2米,總面積3442.4平方米。正殿五間,建在院中心長方形臺基上面,寬10.8米,進深7.75米,通高7.9米,爲四柱五樑、九脊單檐歇山式,黃瓦蓋頂。清代曾祀碧霞元君。兩側爲東西配殿各中間。

遙參亭是一組獨立的建築,但與岱廟在內涵上又是統一的,由於它的存在,把岱廟神祕而莊嚴的氣氛烘托得更加濃厚。這種既獨立又統一的建築風格,不僅在五嶽中獨樹一幟,在中國現存古建築中也是不多見的。遙參亭在唐代曾叫“遙參門”,民間曾有“參拜泰山神,先拜遙參門”之說。當您遊覽岱廟時,也應首先從遙參亭開始。

穿過遙參亭,迎面而立的“岱廟坊”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山東布政使施天裔創建。坊高12米,寬9.8米,深3米,爲四柱三門式。坊起三架,重樑四柱通體浮雕。四柱前後流通墩上雕有8個石獅,姿態各異;重樑四柱刻有“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羣鶴鬧蓮”、“天馬行空”等20餘組形象逼真的祥禽瑞獸和各式花卉紋樣。整座石坊造型別致,刻鏤透細不凡,爲清代石雕藝術中之珍品。坊柱南北兩面都刻有楹聯,南面爲施天裔所題“竣極於天,贊化體亢生萬物;帝出乎震,赫聲濯靈鎮東方”。北面是清山東巡撫、兵部侍郎趙祥星題的“爲衆嶽之統宗,萬國是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摻羣靈之總攝,九州待命蕩蕩乎功孰於京?”。兩副楹聯扣人心絃,先聲奪人,把泰山的崇高地位和泰山神的顯赫聲威做了高度概括,使人未進岱廟便生敬仰之情。

出岱廟坊,迎面看到的高大寬闊的“正陽門”,是進入岱廟的正門,兩扇硃紅大門,象徵着岱廟的尊嚴,古時候只有帝王才能從此門進入。歲月的磋砣,到解放前夕,正陽門已是裂痕斑斑,門上方的城樓也俱被歷史的風雨吹打得煙消雲散。現在的正陽門是1985年按照宋代建築風格重新修建的。門高8.6米,上面的城樓高11米,共五間,爲九脊單檐歇山頂,24根四方明柱,四周鑲嵌條櫺隔,上覆黃琉璃瓦,檐下斗拱出三越四,雅烏墨小點金彩繪,額方金龍飛舞,遠遠望去翹檐翼然,翩翩欲飛。

走進正陽門霍然入目的“配天門”,是取孔子語“德配天地”而名,爲岱廟的第二道門,配天門建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20xx年),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式建築,殿內原祀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四方星宿。兩側原有配殿,東爲“三靈候殿”,祀周朝諫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傳宋真宗東封時,在南天門見三神人,加封爲“三靈候”,後來建此殿專祀。西爲“太尉殿”是祀唐朝“雖出入將相,而奉自願厚養”的分國公杜宗的。與配天門南北相連的“仁安門”是取孔子語“天下歸仁”之意而名,爲岱廟的第三道門,元代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創建。建築結構與配天門雷同,殿內原祀天聾、地啞之神,兩側有東西門神。配天門的西側有碑碣20塊,最著名的是《《宣和碑》》和《《祥符碑》》,雙碑高大雄偉,東西對峙,龜跌螭,氣勢非凡,爲岱廟現存兩大碑碣。

配天門西南方的“唐槐院”,原有“大可數抱,枝幹蔭畝許”的唐槐,民國年間,兵燹戰亂,古槐倍受摧殘,漸漸枯死。1952年,岱廟主持尚士濂又在枯槐幹中植小槐一株,並取名“唐槐抱子”。今新槐已成大樹,扶疏鬱茂,又成爲岱廟一大佳景。

唐槐之東舊有延禧殿、藏經殿、環詠亭、雨花道院,皆毀於民國年間。1984年,在藏經堂舊址上新建仿古文物庫房48間,內藏泰山歷代珍貴文物4000餘件,古書籍3000餘冊。

天貺殿東西長43.67米,南北寬17.18米,高22.3米,殿闊九間,進深四間,重檐八角,斗拱飛翹,上覆黃琉璃瓦,檐間懸掛“宋天貺殿”的巨匾,檐下八根大紅明柱,柱上有普柏枋和斗拱,外槽均單翹重昂三跳拱,內槽殿頂爲四個復鬥式藻井,餘爲方形平棋天花板。整座大殿欒櫨迭聳,雕樑彩棟,貼金繪垣,丹牆壁立,峻極雄偉,雖歷經數朝,古貌猶存,它同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曲阜孔廟的大成殿並中國古代三大宮殿式建築。

走進殿堂,正面高大的“東嶽泰山之神”彩色塑像是1984年重塑的,坐像高4.4米,頭頂冠冕十二旒,身着袞袍,手持圭板,肅穆端莊,造形生動,大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之感。“泰山神”是道教所信奉的“百鬼之神”,可主宰生死。唐代被封爲“天齊王”,宋時封爲“天齊仁聖安”,元朝又封爲“東嶽天齊大生仁皇帝”,明太祖登基後,認爲給泰山神加封號是“瀆禮不經”,故去掉所有封號,改稱“東嶽泰山之神”。從此,岱廟的地位也就不可一世,享有“東嶽神府”的盛名了。

塑像兩邊的楹聯爲清人吳雲所書,“帝出乎震,人生於寅”。橫額是清康熙帝於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朝泰山時所題“配天作鎮”巨匾。殿堂內擺放着明、清時代的部分祭器。殿內東北西三面的《《泰山神啓蹕迴鑾圖》》傳爲宋代所繪。壁畫全長62米,高3.3米,畫面借描繪泰山神出巡時的浩蕩宏偉場面,表現宋真宗東封泰山時的威嚴和氣勢,整幅壁畫以大殿後門爲界,東爲“啓蹕圖”,描繪泰山神出巡的場面;西爲“迴鑾圖”,描繪泰山神返回的情景。整個畫面共有人物697人,其裝束、儀態無一雷同,加以祥獸坐騎、亭臺樓閣、山川河流、花草樹木等,組成一幅瑰麗無比,氣勢雄偉的場面。畫面筆力遒勁流暢,結構嚴謹,佈局勻稱自然,人物眉目傳神活潑,衣着線條清晰,表情逼真生動,再加上色澤的絢麗協調,給人以極高的美學享受。

大殿在古時,曾受火災和地震的損壞,壁畫也受到影響,從壁畫的藝術處理上可以看出,壁畫的部分畫面是後來重繪的,但整幅畫基本上保留了宋代原作的面目,它仍爲中國繪畫史、道教壁畫史上的一幅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天貺殿前寬闊的大露臺分上下兩層,雕欄環抱,站在大露臺上,大有豁然開朗之感。露臺兩側各有一座御碑亭,內立乾隆皇帝拜謁岱廟的詩碑。中間是明萬曆年間鑄造的大香爐。露臺下古柏相夾的甬道向南延伸,盡頭是一個方形石欄小池,俗稱“閣老池”。皇帝舉行大典參拜泰山神時,羣臣就恭候在這裏。池內及周圍9塊姿態怪異的太湖石是金大安元年(公元1220xx年)泰安縣令吳銜與其母王氏所獻。每塊石頭各俱特色,仔細觀賞耐人尋味,甬道中間有一玲瓏石卓然而立,名爲“扶桑石”。扶桑石北面有一株古柏獨立階下,名爲“孤忠柏”,民間傳說唐朝女皇帝武則天懷疑其也與大臣石忠謀反,便將其殺害,石忠冤魂不散,便來到東嶽大帝前告武則天滅子之狀,從而化爲孤柏。據說,遊人矇住雙眼繞扶桑石左右各轉三圈,然後去摸對面的孤忠柏,凡能扶到的,都是神氣很大的人。這些富有浪漫色彩的傳說固不可信,但卻顯示了泰山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的發達,那些編寫傳說的民間才子,把人間的善與惡巧妙地融匯在柏樹的形象中,給後人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感慨。

天貺殿兩側爲東西碑廊,各種碑碣漢畫像石琳琅滿目,泰山歷代碑刻精品大都集中在這裏。這些碑刻幾乎集中國書法之大成,上追晉代“二王”,下承宋朝“四大家”,真草隸篆,體例俱全;顏柳歐趙,風格各異,其中有七大漢碑的《《衡方碑》》、《《張遷碑》》;晉代三大豐碑之一的《《孫夫人碑》》;造形新穎,書法相異的《《雙束碑》》;泰山佛教記事名碑《《大唐齊州神寶寺碑》》等共19塊,均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物價值和書法藝術價值。

西側廊內陳列的48塊漢畫像石是自1960年以來,幾次清理大汶口和舊縣東的漢畫像石墓而集。這些漢畫像石,內容豐富,取材廣泛,有的反映車馬出行、樂舞百戲等社會生活;有的描述神話故事;也有反映歷史人物的,畫面圖案工整,造型生動,在雕刻技法上,把中國傳統的畫技同線刻、浮雕揉合一體,體現出古拙質樸、雄健壯美的特點,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化藝術和東漢社會生活的重要實物資料。

出碑廊,過炳靈門,是“漢柏院”。院內原有“炳靈殿”,毀於民國年間。院中五棵高大的古柏,枝椏交錯,若虯龍蟠旋,相傳爲漢武帝於元封元年(公元前120xx年)封禪泰山時所植,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漢柏院”由此得名。

院北的“漢碑亭”是1959年在炳靈殿故址上修建的,亭子建立在三層石砌的高大臺基上,十分壯觀。臺基壁上鑲嵌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49年)泰安知縣何人鱗所書杜甫的《《望嶽》》和《《秋興》》等名人詩刻。登上亭子極目四望,天光雲影,心寬臆闊,岱廟全景,泰城全貌盡收眼底。

漢柏院內碑碣林立,約計90餘塊。其中有後人隸書的東漢張衡的《《四愁詩》》、曹植的《《飛友篇》》,有後人篆書陸機的《《泰山吟》》、謝靈運的《《泰山吟》》以及宋朝大書法家米芾《《第一山》》、明崇禎年間陳昌言、左佩鉉題篆的《《漢柏圖贊》》、乾隆皇帝御製的《《漢柏圖》》和當代衆多名人留下的墨跡。置身於碑林之中就象讀了一部中國的歷史,接受民族的薰陶,會給每一個嚴肅的觀賞都留下不盡的思索。由漢柏院向北行,穿過幽靜的小花園進入一個小巧玲瓏的四合院。這裏是古帝王祭祀泰山時居住的地方,因座落在東華門內,故稱“東御座”。其建築爲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所建,明代稱迎賓堂,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改稱駐蹕亭。東御座由長城花門、儀門、大門、正殿和廂房組成,院內建築精美,綠樹掩映,清靜幽雅,給人以超世絕塵之感。五間正殿高築臺基之上,殿內按清宮設置作復原陳列,有乾隆帝臘人座像,有龍墩、龍椅、立櫃、方桌等紫檀傢俱及各種大理石花紋飾和金絲鏽古器型的掛屏以及文房四寶。著名的“溫涼玉雕花圭”、“沉香獅子”和“黃地蘭花瓷葫蘆”是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六年朝拜泰山時的供品,並稱泰山“鎮山三寶”。大門和殿堂裏身着清代古裝的“衛士”、“宮女”以清庭禮儀迎接遊客,使遊人彷彿回到遠古的時代,浮想聯翩。

殿堂臺基下立一石碑,用玻璃護罩,這就是馳名中外的“名山刻石之祖”秦刻石。《《泰山秦刻石》》鐫刻秦始皇功德銘和秦二世詔書,爲丞相李斯書寫。他以簡練秀雅的小篆代替了當時筆畫繁贅的大篆,字跡剛勁挺拔,一掃衆家肥呆之氣,碑文共222字,後漸泯滅,明嘉靖年間還尚存29字,原立在岱頂玉女池旁,後經滄桑沉淪,幾次失而復得,今唯剩10個殘字,完整者七。堪稱稀世之寶,被列爲國家一級文物。

“厚載門”是岱廟的最後一道門,是1984年重建的。門上有“望嶽閣”三間,黃瓦明廊,紅柱隔扇,猶如空中瓊閣。站在閣上仰望岱嶽雄姿,青山繞白雲,綠樹生輕煙,天門雲梯宛若游龍浮掛天邊。出厚載門北行爲紅門路,過岱宗大街不遠即到登山之起點,泰山的山門--岱宗坊,由此起步,將步步登高,飽覽泰山的最佳風景,直至登“天”。

介紹山東岱廟的導遊詞 篇9

岱廟古稱東嶽廟、泰岳廟,也叫泰廟,明代開始稱爲岱廟。它是泰山上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羣,是古代帝王來泰山時祭祀泰山神的場所。據文字記載及文物調查證實,岱廟初建於秦漢,隨着泰山神信仰的逐步增大,岱廟規模也日益增大,以宮城形制來營造岱廟,是宋代以來所嚴格遵循的制度。

先看一下岱廟的平面圖。整個岱廟呈長方形,四周城牆高築,四角都建有角樓,總佔地面積約佔9、6萬平方米,城內佈局嚴謹,對稱規整,以一條南北方的軸線爲中心,主要建築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左右兩邊以庭院形勢對稱分佈,這些院落各自獨立,以幽雅、質樸的風格與主要建築的莊嚴、肅穆相映成趣,即主次分明,又完整統一。

遊岱廟要從遙參亭開始。遙參亭又名“草參亭”是岱廟的前庭,古帝王來岱廟祭祀泰山神之前必先在遙參亭舉行一個簡單的拜儀式,遙參也就是遙遙祭拜的意思。在遙參亭與岱廟之間的中軸線上,是清康熙11年,山東布政使施天裔和巡撫兵部右侍郎趙祥星組織人築建的“岱廟坊”,石坊的上部爲仿木結構,在石坊的樑柱,額板等地分別雕有“鋪首銜環,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羣鶴鬧蓮,天馬行空,麒麟獻寶等二十餘幅圖案,圖案設計均採用對稱的手法,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工匠精湛的雕刻工藝,是我國現存清代石雕建築珍品。

岱廟四周有八個門,朝正南的爲五個,中爲正陽門,正陽門兩側爲“掖門”掖門兩側東爲“仰高門”西爲“見大門”,意思就是說仰望泰山之高,目睹泰山之大。

配天門是岱廟的第二重門,創建於北宋的大中祥符年間,取孔子語“德配天地”之意,解放後曾多次整修,現懸掛的“配天門”牌是當代書法家舒同書寫,殿內原供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星宿,現在是流動展室,爲泰山民俗展。

走右邊,此爲三靈候殿,祭祀周朝諫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傳說宋真宗東封泰山時,在南天門見三神人,加封爲“三靈候”後來建此殿專爲祭祀。現神像早已被毀,在殿中間陳列有泰山石上刻“泰山石敢當”。

在岱廟內共有碑刻二百多塊。有“宣和修泰岳廟記碑”它立於北宋宣和六年,也就是公元1124年,是宋微宗遣人修岱廟的記事碑,碑高9、25米,寬2、1米,僅龜座就高1、85米,重約4萬斤,是泰山上下現存最大的一通龜趺碑。據碑中記載,此次重修後,岱廟內的古建築共有八百一十三楹,碑文由翰林學士宇文粹中撰寫,朝散大夫篆額並書,碑陽刻有明萬曆十六年(公元1588年)。山東巡撫中州李戴,巡撫清源吳龍徵(zheng) 題,田東書寫的“萬代瞻仰”四個大字。前人有很多豐碑,在明代時被借用,即在碑最刻上幾個大字,此碑就是如此。

進漢柏院,門匾上寫“炳靈門”。這處雅緻的小院名叫漢柏院,因院內保存有五棵柏樹,相傳爲漢武帝公元前110年來泰安封禪時親手栽植而得名,在院的北面是一座炳靈宮,供奉着泰山神的三太子炳靈王,1929年毀於戰火,1959年在炳靈殿舊址建起漢柏亭,此院內共有碑刻90餘塊。西北側中間一塊,是清乾隆皇帝御製的漢柏圖碑,乾隆皇帝的詩文留世的很多,但畫卻很少見,尤其是刻在石碑上的更不多見。乾隆曾十次來泰安,六次登上泰山,在泰山留下170餘首詩文,漢柏連理枝這幅圖是乾隆回去後憑記憶繪製的。北邊這通碑是清康熙年間,河道總督張鵬翮(he),所題寫“漢柏”詩(詩文:古柏千年倚碧巒,太平頂上覺天寬,晴空白鶴時來舞,雲外逍遙得靜觀)。南面這通碑是由明崇禎年間陳昌言繪製的。碑額“漢柏圖贊”由左佩璇篆寫。

《第一山碑》是由北宋的四大書法家之一米芾書寫,米芾是北宋的書畫大家,以行書成就最高。若仔細觀賞三字,可謂各有特色,後人總結了三大特點,“1、三字筆畫不一樣粗細:“第”字筆用筆較細,書寫瘦長,“一”和“山”字寫得粗壯2、在這碑上三字所佔位置不平均,“第”字佔了碑了的一多半,“一”和“山”字只佔了下面的一小部分3、三字所用字體不太一樣,“第”字爲行書,“一”字寫得放鬆,有點草書的感覺,且有春蠶吐絲的意境,“山”字寫的穩重,其中的一橫有點隸書的味道,整體觀賞此碑,立在這兒很穩,有穩如泰山之意。

東御座在元明時是貴賓休息的地方。明代稱迎賓堂,清朝時乾隆皇帝將它改爲“駐畢亭”,這裏成爲乾隆皇帝來泰山時臨時休息的地方。因它處在岱廟的東華門內,又是帝王休息的場所,所以又稱“東御座”。(這幾個字是當代書法家李傳周所書)它是一個四合院式的建築。由垂花門、儀門、大門、正殿和廂房影壁組成。

院內保存有我們現存最早碑刻之一的《秦刻石》,又名《李斯小篆碑》,此石刻是我國最早的記敘功德的刻石,它原立於泰山頂碧霞祠西側玉女池旁,刻石原有222字,主要內容記載了秦始皇的功德銘和秦二世胡亥的繼位詔書。這個碑刻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但是在清乾隆五年(1740年)的時候曾毀於一場大火,整個碑刻就遺失了,75年之後泰安知縣蔣伯生在泰山頂玉女池旁邊拾到兩塊殘片,現僅存10個殘字,內容是“斯、臣、去、疾、昧、死、臣、請、矣、臣”。秦刻石最初有7塊,但現在僅存琅玡1塊,泰山1塊,所以這塊秦泰山刻石已成爲稀世珍寶,是我國的一級文物。“高臺三上五間正殿是皇帝來時休息的地方。中間是龍椅,兩邊的紅木傢俱是從民間收集來的,按清朝時的原樣陳列的,傢俱上有用象牙骨頭、貝殼鑲嵌的人物及花卉紋飾。在殿內抱柱上的這幅清乾隆皇帝的詩聯:“唯以一人治天下,豈爲天下奉一人”橫匾爲“勤政親賢”。意思就是說“天下要有一個人來統一治理,但天下不能僅供奉他一人,皇帝要勤於政事,親近賢明”。殿內東爲書房,西爲臥室。

岱廟內共存有文物一萬多件,其中一級文物138件,以祭器爲主,乾隆皇帝獻給泰山神的祭器中,有三件尤爲珍貴,被定爲泰山鎮山三寶,都是一級文物。——

沉香獅子“乾隆27年奉於岱廟,用珍貴的沉香木疙瘩粘合雕制而成,獅子的眼睛用琉璃鑲嵌,各重3、5公斤。沉香木是一種較爲名貴的中藥材,盛產於南方,不但木質堅硬,而且還散發着淡淡的清香,以入水即沉爲貴。

溫涼玉圭:清乾隆36年奉給泰山神,圭衣90多釐米,重27、75千克,它由兩塊玉組成,上部爲純玉製成,質密而涼,下部爲璞玉製成,所含的雜質較多,與上部比較手感稍溫,上涼下溫,故稱“溫涼玉圭”。玉圭的上部刻有日、月、星及海岱河的圖形,意喻泰山神主宰天地,威與天齊,下部刻有“乾隆年制”四個字。

黃釉青花瓷葫蘆瓶:此瓶爲一對,是明代嘉靖年間官窯景德鎮精品,燒成後一直珍藏於皇宮中,於清乾隆52年供於岱廟,但是1942年瓷瓶曾被盜走,在轉售過程中遺失了一隻,現僅存一瓷瓶及另一瓷瓶蓋。

仁安門,岱廟的第三重門,創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年間,元代重建,取孔子語“仁者安仁”意思就是說:以仁義治理天下,天下則安。“天下歸仁”四個大字是集的李隆基所寫“紀泰山銘”摩崖石碑上的字,四側迴廊是1999年重修恢復元以前的形式,匾額由陳從周所題。

閣老池是古時的一處品級臺,據說隨帝王來祭神的閣老官員至此止步,不準前行,在石欄池內立有九塊玲瓏石,這些石頭是金代大安元年奉符縣令(吳kan)獻給泰山神的。這玲瓏石有多種稱呼,一叫“界石”跟隨帝王來祭神的一品大員至此止步,起到時界線的作用,又叫“扶桑石”據傳此石從東海運來,東方是日出之地,有神木扶桑,亦有扶桑之國,還有一個俗名爲“迷糊石”,這是一個有趣的遊戲,以石洞爲中心將雙眼閉死,繞石頭正轉三圈反轉三圈,然後往北走,去摸那棵古柏的樹心,摸到的人泰山神會賜予他大福大貴。

天貺殿:

前面就是岱廟的主體建築——宋天貺殿。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10月,北宋真宗趙恆率羣臣來封泰山,舉行隆重的封禪大典。第二年下詔擴建岱廟,創建天貺殿以供奉泰山神靈。“天貺殿”之名就是說這座殿是上天賜予的。大殿採用了“九五”之制,重檐廡殿頂的建築形式。所謂“九五”之制就是開間爲九,進深爲五,以這兩個數字組合的大殿在古建築中爲數很少,象徵着帝王之尊,而廡殿頂是指殿頂前後左右四面都有斜坡,具有四坡五脊的特徵,是古建築中最高等級的屋頂。天貺殿採用這種最高等級的建築形式,是爲符合泰山神五嶽獨尊的身份而設計的,此殿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曲阜遼孔廟的大成殿並稱爲中國三大殿。殿內供奉着東嶽大帝泰山神泥塑像。唐玄宗來泰山封禪,給泰山神加封號爲“天齊王”,這是泰山神有史記載的帝王給予的第一稱號,北宋真宗又封泰山神爲“仁聖天齊王”,大中祥符年又晉封爲“天齊仁聖帝”。元世祖忽必烈又封泰山神爲“天齊大生仁聖帝”,明太祖朱元璋認爲給泰山神加封號是對他的不尊重,於是給泰山神雲除“帝”和“王”的稱號,改稱爲“東嶽泰山之神”,恢復其神的本來面目,並定時派員祭神。皇帝拜祭泰山神時,行三獻二跪六叩之禮。泰山神又稱東嶽大帝,民間又傳爲黃飛虎,主管生與死,這主要與泰山位於東方有關,日出昭示着生命的開始,日出東方是一日之始,東方屬春又是一年之始,萬物復甦就在春季,而日落是一天的結束,伴隨而來的就是黑夜,有升就有落,有生就有死,於是生死的大任順理成章地落在了泰山神身上,他上可管天子百官,下可管黎民百姓。任何人也逃脫不了生與死的問題,所以歷代帝王紛紛來泰山祭天禮地,乞求保佑皇位永存,長命百歲。其上匾額“配天作鎮”爲康熙所寫。

泰山神啓蹕迴鑾圖:

殿內東、西、北三面牆壁上所繪的這幅壁畫名爲“泰山神啓蹕迴鑾圖”“啓”爲出巡之意“蹕”是淨街清道之意,“迴鑾”就是返回。整幅畫內容描繪了泰山神出巡和迴歸的盛況。壁畫是最早繪於宋代,畫長62米,高3、3米,通過描繪泰山神出巡的場面,表現了宋真宗封泰山的威嚴氣派,畫面以大殿後門爲界,東半部爲“啓蹕圖”,西半部爲“迴鑾圖”。第一組是送行部分,十八位大學士捧笏送行,這兒也是泰山神的隨從人員,文官在裏,武將在外,密密麻麻簇擁着乘座四輪玉輾的泰山神,肅穆莊嚴,上方穿紅袍的就是泰山神的三太子炳靈王,下方是道教神仙延禧真人,他是泰山神的軍師。這一組是奇珍異寶祥獸圖,在珊瑚獅子、白象等,白象的背上有五彩寶瓶,瓶出五彩之光,喻意吉祥如意,兩匹駱駝在出巡圖幅中身上沒有駝東西,這兒是個伏筆,再往前是儀仗隊樂隊,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最後是十八城隍接駕,城隍是地方小神仙,在此恭候泰山神的到來。另一邊是迴鑾圖,這是十八城隍由恭候改爲送行,注意此處多了一隻老虎,因爲古帝王出巡還有一層涵義,就是狩獵。再往前與前半部分大致相同,前面駱駝身上是空的,在此它的身上多了卷宗,我們同前邊老虎聯繫起來看,卷宗代表文,老虎代表武,表示泰山神出巡雙豐收。整個畫面有697人,場面宏大,是我省最大一幅壁畫,畫面內容在全國實屬罕見,是古代藝術的魂寶。殿內銅釜鑄於明代,是古代舉行廟會時舍粥用的。銅鏡的四周雕有纏枝花紋,上端的兩角有祥雲紋,雲紋當中各鑄有14個圓,合起來爲28個,意指天上二十八個星宿。鏡面上端高浮雕女神,此鏡是明弘年間鑄造,原是遙參亭碧霞元君神像後的供物。1936年移到這兒保護起來。據說一切妖魔鬼怪在此一照就會原形畢露,所以又叫照妖鏡。

後面的三組建築是後寢宮,創建於北宋,宋真宗認爲泰山神即封成“帝”,就沒有皇后,因而給泰山神想象了一位皇后,封爲“淑明後”並建這三宮以供其居住。

介紹山東岱廟的導遊詞 篇10

大珠山原名州山。周初武王封侯時,'武王追思先聖王',先'褒封神農之後於焦,黃帝之後於祝,帝堯之後於薊,帝舜之後於陳,大禹之後於杞。'次封功臣謀士如姜太公、周公旦、召公奭及管叔蔡叔等。後來又將前朝殷商及四嶽之後封爵。其中炎帝四嶽之後姜姓的州國封爲公爵,爲西周四大公爵之一,封國在今安丘東北一帶,國土規模不詳。故址稱淳于城,也稱杞城。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以大小朱山爲州國所屬,'吳楚之人以居地爲千古,謂州爲朱然,則此山名爲州山也。'然而大小珠山距周初之州國都城似乎太遠。西周四大公爵國,虞國和虢國爲周天子宗親,爵位高且封土多。而州國和宋國乃前朝遺老,給予高爵位禮遇,其封土過百里不愈制,連一般侯國封土也達到百里。宋與州兩國封一等公爵,時間當在周成王滅武庚及三叔叛亂之後。西周封前朝遺老多異地改封,以割斷其與舊勢力聯繫。宋國異地而封,州國也應如此。康生十四世祖漕汶張洽按《四庫全書·左傳》曰,淳于州公原封於畿輔之內。縱觀春秋戰國,州國和宋國名位尊貴,比周公、召公和姜太公都高。但實力很弱,兩國均以仁義著稱,也均以仁義而亡,給後世留下許多笑柄。州國最慘,何時丟失大小州山予莒國,未見記載。春秋初期,周初從山東改封河南的杞國返回山東故土,與州、莒國爲鄰。魯國征伐其朝魯不敬,莒國奪取其牟婁之邑。州國淳于城爲殷商時杞國故土。於是杞國便寄居於州國。前720xx年冬,州國君淳于實被逼無奈逃入曹國。次年春,州國君淳于實朝魯,大概是求助魯國主持公道。而杞國在被魯國征伐後,迅速行成於魯,結成同盟。杆子與井繩,孰扶孰棄?連孔子的《春秋》記此事,也只記'實來'兩字。《左傳》解釋爲州公實不復國也。按周禮規定,諸侯不稱名,失去國土後才能稱其名。且順道朝見某國,非禮也。州公實既失去自己國土,又順道朝魯,所以孔子不記國名與公爵號,只記人名,輕慢之意,不言而表。天子失控,魯國不救,何以復國?一個周天子封賜的一等公爵之國就這樣消失了。今泰安一帶仍有淳于姓氏居民,當是淳于州國移民的後裔。

然而州山之名並未消失,再見於崔琰《述初賦》殘句。漢末崔琰就學於東漢大儒鄭玄在不其山(今屬青島市城陽區)所辦康成書院。

東漢末山東黃巾戰亂髮時,書院供給中斷,鄭玄康成書院師生們窮困潦倒,連寫字的竹簡也買不起,只好改用寬帶形草葉。無奈之下,鄭玄解散書院。唐代陸龜蒙感人至深的《書帶草賦》詳述此事。書院解散後,崔琰乘船至大珠山,欲改陸行歸故里。而大珠山以西的海陸通道全部被黃巾軍堵死,崔琰滯留大珠山數月。之後他寫下了漢賦中的名篇《述初賦》,詳細記述其求學經過。其中涉及黃島多處山河等地名。其序和賦中有'陽谷''秦門''鐵山''州山'等今黃島地名。如:'登州山以望滄海''朝發兮樓臺,回盼兮句榆。朝食兮島山,暮宿兮鬱州。'等句。這說明,至東漢末,大珠山依舊稱州山。

介紹山東岱廟的導遊詞 篇11

位於膠南市大珠山鎮境內、靈山灣與古鎮口灣之間的大珠山,山勢雄偉險峻,三面臨海,總面積65平方公里,主峯大寨頂海拔486米。大珠山尤以巍峨挺拔、風光秀麗而名播天下。而這美景之中較美麗的則是珠山秀谷,這是一個神奇的山谷,在大珠山東側,北距膠南市區8公里處。

這裏羣山環抱,林木茂盛,花草繁多,一年四季長青的樹,三季盛開鮮花,芙蓉花成片,棠梨花、迎春花星星點點,野玫瑰星羅棋佈,頗爲被稱道的是千畝天然杜鵑花。每年四月,小溪旁,山坡上,石縫中,杜鵑花在黃的迎春、白的棠梨映襯下,熱烈奔放,紅透山谷,氣勢奪人,被遊人稱爲長江以北地區的奇觀。清代詩人高鳳舉看過後,賦《七絕·經大珠山下》:“夾岸山花紅浸水,夕陽倒影動魚罾。胡麻莫問秦人飯,只此風光已武陵。”

杜鵑花自四月初開始綻放,四月十日至二十日前後是盛花期,此時的山谷中水庫澄碧,小溪淙淙,禽鳥鳴囀,遊人穿引在樹林,徜徉在小溪旁、花叢中,頓感春的律動、春的意境,一種迴歸大自然的全新感覺油然而生。較令遊人心醉的是那滿山遍野的杜鵑花,但見千畝花海,奼紫嫣紅,極爲秀麗。登上主峯大寨頂,一派春光盡收眼底。觀海佳地,莫過於第二高峯——山南峯,峯高330米,形狀如樓,故稱“望海樓”,在此極目遠望,東、西兩面海濱風光盡收眼底。

大珠山的古文物遺蹟,尤以石窟較爲珍貴,多爲隋唐時代遺存,均屬小型石窟,俗稱“石屋子”,系在高大岩石上鑿成,內有佛像浮雕等。相傳大珠山共有石窟99座,但大部分已毀,保存完好的現僅有3處。此外,大珠山上還有女兒石、者鷹石、鱉兒石、和尚石、八戒石等自然景觀,形象生動逼真,令遊人稱奇,值得一遊。

介紹山東岱廟的導遊詞 篇12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紅葉谷遊覽觀光,首先我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大家今天的導遊劉X,大家可以叫我劉導,希望大家喜歡我的講解,也希望你能從我的講解中對紅葉谷有更多的認識。

紅葉谷生態文化旅遊區,規劃三期建成,計劃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一期工程自20xx年9月份開始建設以來,在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幫助下,經過園林集團廣大建設者近一年的辛勤勞動和不懈努力,已圓滿完成了建設任務。一期工程共投資6000萬元人民幣,現已栽植各類苗木120個品種40多萬株,鋪植草坪10萬平方米,修建道路9.1公里,已建成了六個專類園區、三個攔水壩、一座污水處理站和兩座高位水池,還鋪設了景區地下管網和園區燈光系統。紅葉谷生態文化旅遊區已成爲各種植物爭芳鬥豔、鳥類自由生存、山水相映成趣、生態環保並重的集遊覽觀光、休閒、科普、娛樂、賞紅葉等於一體的南部山區新的旅遊景點。

紅葉谷生態文化旅遊區開園以來,通往紅葉谷的旅遊專線車每天載着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來到這裏,優美的自然環境和獨特的民俗風情、以遊客爲上帝的經營理念、以遊客的滿意爲最高宗旨的服務承諾、熱情真誠的待客之道,使來到紅葉谷的朋友們賓至如歸、流連忘返。

介紹山東岱廟的導遊詞 篇13

三仙山風景區位於蓬萊黃海之濱,西與八仙過海景區、三仙山溫泉相毗鄰,北與長山列島隔海相望。蓬萊三仙山景區整個景區由三和大殿、蓬萊仙島、方壺勝境、瀛洲仙境、瀛洲書院、珍寶館、玉佛寺、十一面觀音閣、萬方安和等景觀組成。亭臺樓閣、飛檐翹角、氣勢雄偉、金碧輝煌;園內古木參天,奇石各異,碧水盪漾,珍禽嬉戲,既有北方皇家園林之雄,又有南方私家園林之秀,集中國古典園林之大成,主體建築氣勢宏偉,園林內碧水環繞、古木參天、奇石各異,既有北方皇家園林之雄,又有南方私家園林之秀,集中國古典園林之大成,加上其弘揚的“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和諧理念,展示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天人合一的絕美畫卷。

去年曾去過煙臺蓬萊,遊覽過“八仙過海”和“蓬萊仙閣”二個景點,今年帶女兒去了蓬萊的“三仙山”。

從煙臺到蓬萊僅二個小時車程,流水發車,票價18元。

到了蓬萊汽車站還沒來得及出站,就有不少黑車司機蜂擁而上,纏着遊客不放,說是景區門票可以打九折,坐他們的車往返景區不收取一分錢。聽起來似乎很誘人,反正自己也人生地不熟,於是就跟着他們走了。

後來才知道,其實景區就在離汽車站不遠的地方,走路過去最多也就七、八分鐘的時間,三仙山離八仙過海、蓬萊仙閣景區也就200米左右的距離。

三仙山景區門票對外售價是120元一張,小車司機給我們是110元一張,也就便宜了10元錢。據說當地人可以拿到6折、7折、或更低售價的門票,給我們的所謂優惠門票其實已經被他們剝去一層了。

當然,如果沒有利潤可賺的話,有哪個傻瓜會願意這樣做呢?

這年頭,雷鋒叔叔現在已成了稀有動物,基本滅絕了哦。

進入三仙山景區,便有導遊迎上前來爲你做免費的導遊。

給我們做導遊的是一位長得很清秀的姑娘,笑容可掬的蠻可愛,她爲我們解釋了“三仙山”的淵源。

姑娘說,三仙山是指古代神話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也是中國東方神話的源頭。

三仙山也是當年秦始皇、漢武帝東巡訪仙、尋藥祈求長生不老的地方,“人間仙境”的美譽也由此得來。“三仙山”也成爲仙境的代名詞,成爲人們嚮往的祈福聖地。

介紹山東岱廟的導遊詞 篇14

各位朋友:

你好們!

首先,我對各位光臨泉城濟南致以最誠摯的歡迎!非常高興能有機會陪同各位一道欣賞千佛山秀麗的美景,領略“深山藏古寺”的意蘊。我衷心希望大家今天能乘興而來,滿意而當,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我們今天要遊覽的是濟南三大名勝――-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之一的千佛山。千佛山來自泰山的餘脈,海拔285米。千佛山,位於濟南市區南部,是一座城中之山。海拔285米,佔地面積約166公頃;它與趵突泉、大明湖並稱爲濟南市的三大名勝。千佛山歷史悠久,唐朝以前稱歷山、舜山。到了晉朝,佛教逐漸滲入,每年都舉行遷拔儀式,意爲“遷君高處,拔除不祥”,始稱遷拔山。開皇年間,山東佛教盛行,隨山勢鑿窟,攜刻佛像多尊,始稱千佛山,並建千佛寺,從此千佛山就成了香火勝地。唐貞觀年間時,又將千佛寺改稱爲現在的“興國禪寺”。從元代開始,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都要舉行大型的山會活動。1961年正式開闢爲千佛山公園,1995年山東省政府將其批准爲省級七大風景區之一。千佛山的主要風景有:興國寺、娥英池、唐槐亭、齊煙九點坊等等。

我們現在是沿着西盤路上山,登山有東、西兩條路,西路有石階291級,人們習慣從西路上山,東路下山。西盤路是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居住在千佛山東側的一個叫喬朗齋的富豪修建的。現在這條盤山路是1952年重修的。

首先大家看到的這一巨形?臥佛〕是1996年12月落戶千佛山的,它是釋迦牟尼側身臥像,花崗岩質,長10米,重50噸。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一寶頂飛檐涼亭叫〔唐槐亭〕。它建於1957年,因旁邊這棵唐代古槐而得名。匾上“唐槐亭”三個字是原全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舒同先生於1981年來千佛山時提寫的。這裏原址是秦瓊廟,廟裏有唐王李世民和他的大將秦瓊的塑像。秦瓊是濟南歷城人,是唐王的左武衛大將軍,山東的英雄好漢。關於秦瓊還有一個傳說,據說當初在廟裏只爲秦瓊塑了一座像,但經過一夜,第二天一早塑像就躺倒了,人們把他扶起來,再過一夜,又躺倒了,反覆數次,人們不知其原因,後經一老者指點,他說秦瓊一生扶佐唐王,死後也不願佔王位,你們硬要立他在此,他寧可躺倒。後來人們在中間又塑了一座唐王的像,秦瓊才永遠立在旁邊。這只是一個傳說,說明秦瓊一生忠於職守,連死後都不忘自己的使命。這個廟早已不存在了,此亭是在它的遺址上新建的。

亭子旁邊有一棵古槐,這是一棵唐槐。此亭的名字就是根據它來命名的,傳說秦瓊曾在此拴過馬,故又稱秦瓊拴馬槐。人們傳說秦瓊很孝順,每年都要來千佛山爲他的老母進香,爲了表達對母親的一片教心,從不騎馬上山,而將馬拴於此處,徒步上山。

這棵古槐樹已幹空。但有一棵幼槐穿過樹洞勃然而生,宛如慈母抱子,人們又稱它爲抱子槐,顯示了頑強的生命力,大有枯木逢春之意。

再往上走,我們就來到了〔齊煙九點坊〕。它是一座木質的丹柱坊,建於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面“齊煙九點”這四個蒼勁挺秀的大字,是清道光年間歷城縣令葉圭書寫的。“齊煙九點”出自唐代詩人李賀的一首《夢天》詩中,他在詩中寫到“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懷中瀉”。意思是說,他在夢中從天上遠遠高高地下望,中國遼闊的九州小的像九點菸塵(古代中國劃分爲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樑、雍,這九州又總稱爲齊州),低處的海就像一杯水,衆山就像九點輕煙漂浮在海中一樣。清朝歷城縣令葉圭登千佛山在此處無意間回首,恰好看到城北有9座山頭(臥牛山、華山、鵲山、標山、鳳凰山、北馬鞍山、粟山、匡山、藥山,其中華山也叫華不注山,是最高的一座)飄浮在白色的雲霧中,便誤以爲自己發現了李賀詩中的“齊煙九點”就在濟南,欣喜之餘便親自督造了這座牌坊並題詞。此後遊人在此北望衆山頭,在煙雲中若隱若現,也就信以爲真,久而久之,這裏便成爲觀看“齊煙九點”的聖地了。

大家看一下“齊煙九點坊”的背面匾額,這“仰觀俯察”四個字是引用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蘭亭序》中“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佳句來描繪這裏的美景。而且這四個大字是從王羲之書寫的《蘭亭序》貼中勾勒放大後刻在坊匾上的。

再往前走就來到了〔雲徑禪關坊〕。此坊也是一木質牌坊,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形狀爲四柱三門,丹柱青瓦,出檐起脊,彩畫精美古雅,具有民族風才,爲濟南一帶所罕見。坊上正面刻有“雲徑禪關”,背面刻有“峯迴路轉”。相傳原字爲清道光年間王觀成題寫,1972年維修時“雲徑禪關”改爲現代書法家黃立孫書寫,“峯迴路轉”改爲山東省博物館姜守遷書寫,兩人是濟南書法高手。

“雲徑禪關”其含義是說,寺院高聳,雲霧瀰漫,風吹着清雲,迴繞禪門,到寺裏拜佛,必須經過此坊,遊人至皮,已進入仙境,到達佛門淨地,也就是到了大徹大悟的關鍵,需靜靜心,誠心誠意燒香拜佛。

背面“峯迴路轉”則是出自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藉以形容此處地勢峻峭,山峯曲回,道路彎轉。而在此又一語雙關,暗示人們要超脫紅塵,走出苦海,回頭是岸。

過牌坊,迎面牆壁上嵌有〔乾隆御碑〕。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公元1748年)遊覽千佛山所題的一首風光詩,題作《千佛山極目有作》,詩中主要描繪了千佛山秀麗的景色和千姿百態的石佛造像。

繼續往前走,就來到了〔興國禪寺〕。它又名千佛山寺,建於隋開皇年間,佔地4.9畝,是一座佛教寺院,也是千佛山公園的主體建築。興國禪寺歷經滄桑,多次遭到破壞。唐代貞觀年間進行擴建,改用現名。大家看寺門上額嵌有已故原中國佛教協會主席、書法家趙樸初題寫的“興國禪寺”石刻,寺門兩側有石刻楹聯“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是濟南清末的秀才楊兆慶書寫的。意思是說,人世間追求功名利祿的人來到這裏被寺院晚間的鼓聲和清晨的鐘聲所驚醒,拋棄名利慾望,衆僧吟誦經文的聲音把在人世間苦海里迷失道路的人喚回來,使他們走上去往極樂世界的道路。興國禪寺分東西兩院,西院的北側有廳房三楹,廳東接走廊,廊東爲殿宇三楹。廊北牆上分別鑲有趙樸初的“齊魯青末”,董必武的遊千佛山詩《古寺雲千佛》和郭沫

若的《俯瞰齊州九點》七絕碑刻。

大家往南看,這就是〔千佛崖〕。崖下由西向東依次是龍泉洞、極樂洞、黔婁洞、洞天福地坊、對華亭、呂祖洞。它開鑿於隋開皇七年(公元587年)至唐貞觀年間,一共9窟,有130餘尊佛像,最早的距今約1300多年,這是濟南地區一組雕刻較早的石窟造像羣,也是山東佛教的重要史蹟。同洛陽的龍門石窟、桂林的七星巖石壁、敦煌的壁畫、靈巖寺的巨佛一樣,是我爲極爲寶貴的文物,對研究隋唐時期的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大家看到千佛崖下最西側的這一洞窟就是〔龍泉洞〕。水深3米,面積約20平方米。洞內刻有20餘尊佛像。也許大家會問爲什麼叫龍泉洞呢?因爲此洞山風吹來洞口發出的聲音猶如龍吼,故得此名。乾隆的御碑上寫的其下有“空洞”就是指龍泉洞。洞中的泉水不是地下水,而是山上的滲水經石縫過濾後滴下來的。此洞水清見底,冷氣森森,每當夜深人靜時,便可聽到滴水的聲音,如同珠落玉盤,咚咚作響,更襯托了寺院的幽靜,當年僧人們就吃這裏的水,所以有人稱之爲“神水”。明代詩人劉敕曾在詩中寫到:“洞中多法水,爲客洗煩愁”。現在人們閒暇遊山飲之,頗有成仙之感。有些佛教信徒到此,總想喝上一口來清心消愁。

龍泉洞的東側是〔極樂洞〕。洞內有20多尊佛像,是千佛山保留完整的一組。它有1400多年的歷史,在修復洞口時發現的。洞中正面石壁上雕有三座高大的石佛,中間爲阿彌陀佛,高3米,盤膝而坐,右爲大勢至,左爲觀世音,各高2.5米,三者合稱爲“西方三聖”。阿彌陀佛是佛名,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所以這個洞叫做“極樂洞”。人們又稱阿彌陀佛爲接引佛,他能接引唸佛人前往“西方淨土”。大勢至是佛教的菩薩名,是阿彌陀佛的右脅侍,觀音是左脅侍,大勢至戴的帽子是一個小佛像,觀音戴的是插柳枝的小花瓶。這些造像原雕刻均極精緻,神態生動各異,經風雨千餘年,有些剝蝕。特別是在“文革”期間,佛像頭部多遭擊損,1979年園林部門重加修整,極樂洞中的阿彌陀佛像是照原型重塑的。

再往東走是〔黔婁洞〕。是爲紀念戰國時齊國的一個隱士黔婁。洞深數丈,轉三個彎後,有一個20多平方米的空洞,高約2米,正中原塑有黔婁坐像,後被破壞了。現洞中有一石刻,記述着黔婁子隱居在此的傳奇故事。據史書記載,黔婁,春秋時人,是一個著名的隱士,一生安貧樂道,爲人正直。相傳,他在這裏鑿石爲洞,隱居在此,終年不下山,並著書四篇,宣傳道家主張,魯恭王聽說他非常有才能,曾聘他做相國,齊威王每次打了敗仗,就來此向他請教。爲了表示對黔婁恭敬,他在很遠的地方就下馬脫靴,徒步上山,黔婁傳授祕語,齊威王便轉敗爲勝,嵌在洞口上方的石刻就是記載這個傳說的。黔婁家境貧窮,一生不慕富貴,清正廉潔,傳說他在死時衣不蔽體,蓋在身上的被子又短小,蓋上頭又露着腳,曾子勸說,將被子斜着蓋就能蓋上了,但黔婁的妻子持着“邪而有餘,不如正而不足”的道理,就這樣埋葬了他,所以後人對黔婁妻子的評價也是很高的,稱之爲“嫁與黔婁百事乖”。

寺院東側這座雄偉壯觀的大殿就是〔大雄寶殿〕。殿內正中蓮花寶座上,供奉着佛祖釋迦牟尼塑像,兩側菩薩、羅漢侍立,分別塑有普賢、文殊菩薩和阿難、迦葉等十大弟子。塑像個個端莊大方,面容生動。

出西寺東門,可見清代山東巡撫丁寶禎的〔“十二屏風”碑刻〕,體雄渾遵勁,端莊凝重。丁寶禎,清朝時任山東巡撫(相當於省長),曾以殺了慈禧的大太監安德海而聞名,也就是慈禧最寵愛的那個小安子而聞名。傳說他當時在山東爲官,有一次上朝廷拜見皇帝,磕頭時不小心帽子掉在了地下,小安子過來,一腳給他踢走了,從此二人結下了一點私分。到後來,光緒皇帝非要殺掉小安子,慈禧下旨不讓殺,這時小安子已逃到泰安,光緒皇帝來了一道旨意,讓見到小安子就地殺了他,丁寶禎接旨後,立即派人把他抓,這時慈禧的懿旨也到了,他想慈禧肯定要赦免他,我乾脆來個先斬後奏,殺了後再接旨,就這樣把小安子給殺掉了。這塊碑文已搞不清楚了。十年浩動劫中有人給泥上一層牆皮才倖免於難,保存下來。

在興國禪寺東門20餘米處是〔歷山院〕,爲紀念舜在歷山耕稼而建。沿着石階而上,迎面看到的是一座三開間的山門。門額上是清朝書法家農髯熙的手書大字“歷山”。進了山門是一座長方形的院落。這個院落和興國禪寺緊密相連,相互對峙,具有同等的韻味,可謂珠聯璧合。爲了發掘大舜文化,所以將這上院落命名爲“歷山院”。如果說興國禪寺爲佛教之地,由於受大舜文化的影響,儒、道、佛三教先後影響這裏,歷山院便成了三教合居的寺院,這在全國其它地方是不多見的。

〔魯班祠〕魯班,他是木工的祖師爺。這個祠堂約建於宋、元時期。魯班,姓公輸,名般(般與班同間),故稱魯班。春秋時期魯國人,是我國著名的建築巧匠,相傳他發明了曲尺,吊線的墨斗,攻城的“雲梯”等許多木工工具,後來人們把他神化,說他是一個白髮老翁,常隱形於民衆之中,吸取智慧,總結經驗,然後再指導大家,當衆一旦認出他時,便騎着鶴飄然而去,後來歷代建築工匠都拜他爲“祖師”並立廟祭祀。

〔舜祠〕,是紀念上古時部落聰明首領虞舜的祠堂。在千佛山的所有建築中,它的年代最久。據《水經注》記載:“城南對山山上有舜祠”說明北魏時就已經有舜祠。

現在我們所在的亭子就是〔一覽亭〕,一覽亭始建於清代,現在看到的是於1979年重建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站在這裏,泉城美景盡收眼底,一覽無餘。我們所說的齊煙九點,只有在此可以看得清楚。其中華山和鵲山最爲突出。因過去濟南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景色,從這裏看北邊一片碧水茫茫。華山就好像漂在水中的芙蓉花。正如古詩中描寫到“亭勢依山名未虛,齊州一覽信無餘,百層樓閣千層樹,平展度郊繡不如”。

改革開放以來,千佛山旅遊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先後建起了集我國敦煌、龍門、麥積、雲岡四大石窟精華於一體的萬佛洞,以及十八羅漢、臥佛、大舜石圖園,還有20xx年9月竣工完成的佔地25000平方米的“彌勒勝苑”和主像爲30米高的銅製彌勒佛等景觀,豐富了佛文化和舜文化的內涵。被譽爲“歷山飛虹”的客運索道,如架輕舟,倘佯於青山林海之間,上行可觀山景,下行可瞻市容。下面就讓我們乘索道下山。我們還可以體驗一下集新、奇、險、樂爲一體的貼地飛行的奇能滑道的刺激與樂趣。(千佛山還建有魯班祠和舜祠,我們就不一一介紹了。我們現在順着東盤路下山,今天的千佛山之旅就到此結束了。)

好了,有關千佛山的主要景點就給大家講解到這裏,今天大家辛苦了。如果我的講解有不當之處,請多諒解並請您提出寶貴意見。所謂“良時莫虛擲,好句須頻讀”,意思是說,好的遊覽季節您不能錯過,同樣好的文章也要常讀,九月九,千佛山山會時希望大家能再來泉城,再登千佛山。

我衷心希望千佛山之旅能給您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最後,我祝大家泉城之旅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介紹山東岱廟的導遊詞 篇15

九如山瀑布羣風景區以自然山水景觀爲特色,集生態觀光、休閒娛樂、養生度假爲一體,是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之作。景區距濟南市區約48公里,東臨章丘市,南接萊蕪市和泰安市,植被覆蓋率97%以上,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達7萬個以上,居濟南之首。景區面積三十六平方公里,可分爲“深譚飛瀑景觀區”、“九如峽谷景觀區”、“天蓬瀑布景觀區”、“長城古道景觀區”四大旅遊區。羣山連綿,峯巒疊嶂,峽谷縱橫,森林茂密,山泉遍佈,溪流交錯,瀑布成羣,這些令人震撼的景觀由長度堪稱世界第一的實木棧道巧妙連綴在一起,形成了以八潭、九瀑、二十四泉、三十六峯爲核心景觀,以山峯、棧道、山泉、溪流、瀑布、深潭爲特色的中國北方罕見的大型生態自然景區,同時它又是泉城七十二名泉的發源地,濟南南部山區三川之一——錦繡川的源頭。

九如山羣山連綿,峯巒層疊,俏石嶙峋,卓異多姿,跌落爲深壑幽谷,隆起成高巔峭壁,其中海拔超過800米的山峯就有三十六座之多,靈秀之氣,貫穿上下,森林氧吧,瀰漫四周。純淨的原始生態孕育了峽谷、奇峯、叢林,噴發出山泉、溪流、瀑布、深潭,雲蒸霞蔚,交織出絢麗的自然景觀,也造就了舉世聞名的泉城七十二名泉。

到達九如山,欣賞的就是瀑布羣。高懸的瀑布穿過峽谷,層疊九落,從天池一直流瀉到螣蛇潭,懸掛數十處,展示千百態。天河飛練,銀雪傾瀉,水汽蒸騰,其間山水相映,美景滋生。或以氣勢,吶喊呼嘯,或以秀美,婀娜獻媚。水動風移,送出弦外清音;泉涌瀑飛,濺起霧裏珠玉。知名者號稱九瀑,彰顯的是靈動,送出的是暢快,構成的是沁人肺腑的羣瀑風光。

長十公里的實木棧道,舉世無雙。這些棧道:有的沿絕壁山崖攀延而設,似天梯;有的橫跨山澗飛瀑,似彩虹;有的在藤林中穿梭纏繞,似飛舞的玉帶。這種棧道的設置方法顛覆了以單純觀景爲目的、傳統意義上的旅遊模式,徹底打破了人與景觀主、客體之間,相對應又相分隔的傳統的棧道設置的習慣。既拉近了人與景觀的距離,又讓人們真正置身於美麗的景色之中,融於大自然、感知大自然、感悟大自然,同時也避免了對生態環境過度的干擾,最大限度解決了生態旅遊與保護生態環境的矛盾。

九如山雲峯高矗,峽谷縱橫,衆多山泉噴薄而出,,匯成溪流,灑脫而奔放,清澈而明淨,溪澗之水,源源不斷,峯巒有多高,流水有多長,衆泉齊噴,四季汩淌。縱是汪汪泉眼,涓涓細流,照樣跳躍于山體罅隙之間,噴珠撒玉,不絕如縷。條條溪水跟隨山勢,沿峽谷潺潺而下,瓊液含漱,鳴奏叮呼。時而懸落急瀉,形成飛瀑,時而流停水止,匯成平潭。這裏的溪流,與八潭、九瀑、二十四泉相擁相抱,分合流儲,構織出晶瑩透徹的水世界。

九如山以自然山水而聞名,山依水勢,水奪天工,托起一片世外奧區。遠遠望去,可見泉涌成溪,溪流成瀑,瀑落成潭,潭潭相通,彙集成八潭明鏡。是所謂:峽谷有流,聚在平湖,山泉涓滴,匯成高潭。層層疊嶂,層層儲水,一年四季,不管天公旱澇,無論氣候寒暑,九如山的潭水總是那樣清瑩玉潔,滋潤山體。遊人可以在潭中泛舟,可以在池邊戲水,享受天開畫境,觸摸水景幻變,放懷吸取大自然的無窮靈感。

春來九如,嫩草初茵,萬物勃興,上百種樹木綻發新綠,數十種花卉競放苞蕾,帶來一派生機。早春初至,已有迎春、連翹、山茶,爭相鬥豔,只見漫山遍野,花枝抖擻,一片金黃,把九如山裝扮的分外嫵媚,稱之爲“山花爛漫九如山”。春深之後,更見峽谷增綠,藤蘿加密,峯巒染青,朱翠披離,天然植被楚楚依人,遍處釋放溫柔。此又稱“春意盎然九如山”。遊人來此踏青探春,感受自然生態,最覺心曠神怡。

夏日的九如山,綠色覆蓋,如翡如翠,植被最爲茂密,人稱“蔥蘢九如山”。當此之際,層巒高樹把烈日擋在山外,讓山裏陰涼盡透,一股股涼氣從密林藤蘿中穿透而出,送來陣陣寒意。更有羣瀑噴霧,溪水起沫,澗壑生風,處處隔絕外部熱浪,造就出遠離暑氣的低溫小氣候。所以這裏又有“逍遙避暑地,清涼九如山”的美譽。

入秋以後,九如山萬木紅遍,層林盡染,五彩繽紛,爭色鬥豔,各類植物都在這個季節迸現最強的魅力,所以人稱 “多彩九如山”。與此同時,漫山遍野,果實全熟,板栗出硬殼,合柿呈金黃,秋梨掛枝頭,山楂擠錦團,碩果累累,收不勝收。

每當寒冬來臨,大雪初飄,九如山銀裝素裹,分外醒目,世人稱此爲“冰雪九如山”。近處松柏全都凝霜掛雪,戴玉披銀,遠處峯巒更見排排雪浪,雕塑蠟像。冰封雪壓,改容換面,深山層巒已被白色覆蓋,冰瀑、冰掛、霧凇與雪相伴相生,隨處可見,構織出冬季獨有的自然奇觀。一眼望去,雪景冰川,迎面而來,往往使人目眩神搖。有詩吟詠:九如冬景美,霧凇最傳神;君看冰瀑下,仍有賞雪人。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參觀的時間,我們大概在30分鐘後在門口集合,希望這次參觀能給大家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預祝大家能玩的開心,謝謝!

介紹山東岱廟的導遊詞 篇16

據傳,唐朝仙人朱仲居於此山,故名“大朱山”,後改爲今名。因與小珠山南北雄峙,古有“雙珠嵌雲”之說。此山景色最佳處爲山之東北處的珠山秀谷,但見萬頃花海,到處都是野生杜鵑,奼紫嫣紅,觀海勝景要數此山第二峯——山南峯。

主峯大寨頂之陰有寺名石門寺,建於金大定五年(1166年),隱於山坳。寺內多竹,中有塔林,在寺內觀山,峯頂巨石如一尊大佛端坐,其東側一小石僧正向大佛叩拜,惟妙惟肖。大珠山南端瀕海處,有湘子門、南天門、閻王鼻子等名勝。在湘子門側有帽子峯,上有徐庶廟,傳說三國時徐庶曾隱居於此。

廟雖小但名氣大,引來四鄰八方香客前來朝拜。大珠山文物頗多,尤以石窟爲珍,多爲隋唐時代遺物。相傳大珠山有石窟99座,後大部分譭棄,現有約3處。其中一處有佛像30多尊,皆爲隋唐風格,此外,大珠山還有女兒石、老鷹石、鱉兒石、和尚石和仙人拳等景點。

大珠山傳統山會

自從有了石門寺,大珠山就有了山會。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人們到石門寺趕山會:有來晉香祈福的,有來遊玩的,還有的來做小買賣。這時候,石門寺裏香火旺,人氣也旺,大珠山裏好熱鬧!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日,膠南市人民政府在這裏舉行山會儀式,安排文藝演出,組織商貿交易和宣傳等。此時正是春夏之交的時候。人們來這裏遊覽賞景,看文藝節目和諮詢經貿等信息,引來大珠山旅遊的高潮。

介紹山東岱廟的導遊詞 篇17

八大關風景區位於匯泉角以東,太平角以西,湛流乾路以南,總面積約62.5萬平方米。區內有10條道路, 縱向3條, 橫向7條,路名均以中國著名關隘命名,因開始時主要有8條路,俗稱“八大關”。是青島海濱風景區的主要組成部分, 是中國黃海之濱主要療養勝地。早在20世紀20xx年代,一些外籍商人、官僚、政客和豪門富商就雲集青島,在八大關修建別墅。30~40年代,八大關成了國民政府要員們經常會聚之處。

八大關內有200餘幢別墅式建築,設計和造型各具特點,無重複式樣,建築之間互不相連,各自都有花園式庭院。樓房層數一般在2~3層, 在每一幢樓房裏都可以看到海景。這些建築分別代表了世界上24個國家和地區的建築風格。因而,八大關風景區被譽爲“建築博覽館”。 建國後,人民政府對八大關的建築進行了維修,在建築周圍闢建了小公園和公共綠地,對庭院內的綠化也進行了改造。

1953年,先後在八大關風景區內較大的空地上建成佔地面積5 642平方米的亭子公園(其中水塘面積920平方米) ,佔地面積9 798平方米的飛機公園,佔地面積6 560平方米的504公園(其中水塘面積1 240平方米) 。

自1958年始,對八大關內面積較小的空地進行了綠化。至1986年底,共在該區內建成公共綠地45處計168 544平方米。建設了一批園中園: 牡丹園、芍藥園、玉蘭園、櫻花園等花卉園;另外,還建設了雪松、水杉、杜仲、麻櫟等不同樹種的林地。 從60年代起,對八大關內各道路的行道樹進行有計劃的改造,以觀賞性強的樹種替代一般樹種, 使風景區內的每一條道路都有一個特殊的樹種爲代表。即,寧武關路:海棠, 紫荊關路:雪松,韶關路:碧桃,山海關路:法桐,居庸關路:銀杏,臨淮關路:龍柏,正陽關路:紫薇,函谷關路:法桐,嘉峪關路:楓樹,武勝關路:法桐。

八大關風景區還包括太平角地段,太平角位於八大關東北側,湛山西南側。20世紀初, 這裏就建有德國教會山東教區傳教士療養院。供在山東傳教的德國傳教士度假避暑。30年代, 青島市在太平角開闢一處海岸公園,定名爲太平角公園。建國後,大部分改爲部隊療養院,太平角亦成爲風景療養區。 自70年代初起,中央各部委相繼在青島建療養院,沿東南海岸延伸至燕兒島。自然風光與優美建築相結合,環境幽靜,空氣清新,形成了新的療養區。

介紹山東岱廟的導遊詞 篇18

山東日照萬平口風景區坐落於美麗的海濱城市、水上運動之都:日照,景區海岸線長5000米,佔地面積760萬平方米,她以優美宜人的自然環境、溼潤清新的空氣、寬闊潔淨的沙灘、清澈透明的海水和明媚燦爛的陽光著稱於世。每年都會有很多中外遊客慕名而來。 在元朝的時候,萬平口就是南來北往的商船停泊之地,這裏有江北最大的天然瀉湖(現在的世帆賽基地),是天然的避風港。這裏每年都會有萬艘船隻從南方運來大米到北方來,有萬艘船隻平安抵達口岸之意,這也就是萬平口名稱的來歷。

【潮汐塔影】—萬平口十景之一。潮汐塔是萬平口區域內的標誌性建築,高42米,通過旋轉臺階或電梯到達塔頂,登上塔頂可俯視景區及日照市區全貌。塔的底部是一個大的功能區,內建有海戰館,展館取材於宋金時期發生在日照石臼島的一次著名海戰,史稱陳家島海戰。這次海戰是作爲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火器應用於戰爭之後的第一次大規模海戰。展館以古代海戰兵器、古戰爭遺留物、古戰船模型、圖片、文字說明、史實資料、沙盤、雕塑等多種表現形式,再現日照海戰全過程,同時概括的瞭解中國海軍發展歷程。潮汐塔是萬平口區域內的標誌性建築,高42米,通過旋轉臺階或電梯到達塔頂,登上塔頂可俯視景區及日照市區全貌。塔的底部是一個大的功能區,內建有海戰館,展館取材於宋金時期發生在日照石臼島的一次著名海戰,史稱陳家島海戰。這次海戰是作爲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火器應用於戰爭之後的第一次大規模海戰。展館以古代海戰兵器、古戰爭遺留物、古戰船模型、圖片、文字說明、史實資料、沙盤、雕塑等多種表現形式,再現日照海戰全過程,同時概括的瞭解中國海軍發展歷程。

【十里金沙】—萬平口十景之一。景區內5000米海岸線上的沙灘寬闊、平坦、細膩、潔淨,是中國乃至亞歐大陸最美的沙灘之一,也是最能體現日照市百里金沙灘特色的地區之一。

【激情演藝】—萬平口十景之一。演藝廣場是萬平口景區標誌性建築之一,以藍天爲背景,以大海爲舞臺,猶如激浪揚帆的巨輪昂立於景區南半部分,由五面浮雕、兩個舞臺和一個舞池組成。主會場由五幅石刻浮雕組成,取名爲“擊浪揚帆”。每年的港城之夏等各種大型文藝匯演,20xx年歐洲級帆船錦標賽及20xx年470級世界帆船錦標賽的開幕式、閉幕式及活動期間各式演出均曾在這成功舉辦。

【夏日逐浪】—萬平口十景之一。每年夏天,景區沙灘、浴場成了暢遊者的樂園,有的三五成羣、有的攜老帶幼,或坐在沙灘椅上休息,或在追逐嬉戲,或躺在沙灘上“陽光浴”;還有的男女情侶依偎而坐,面朝大海,相互傾吐着海的深情、山的誓言。當然,玩得最開心的當屬那些孩子們,有的在堆沙丘,有的在逐水戲浪、跑來跑去……浴場裏更是熱鬧非凡,數萬遊客在盡情享受夏日的涼爽,搏風急浪,擁波暢遊,一展英姿。許多遊客紛紛坐上豪華遊艇、摩托艇披風擊浪,領略海的雄闊與寬廣。

【初光先照】—萬平口十景之一。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日照市位於東經118°35′—119°39′、北緯35°04′—36°02′之間,擁有“城市客廳”美譽的萬平口景區位於市區最東段,是晨觀日出的絕佳之地。冉冉升起的太陽從東方海平面升起,極目滄海,銀光閃閃,海天一色,場面壯觀。

【瀉湖泛舟】—萬平口十景之一。奧林匹克水上公園的水域部分是我國北方最大的天然瀉湖。湖內風平浪靜,是天然的避風港,南北朝時期是南來北往的商船停泊之地。元朝時期,這裏成爲南方運送大米到北方的船隻停泊之地,有“萬艘船隻平安抵達口岸”之美譽,萬平口因此而得名。現在,這裏已經成爲人們乘船休閒、垂釣的絕佳場所。

【春逐鳶飛】—萬平口十景之一。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景區到處一片生機。景區廣場上都會聚集衆多的風箏愛好者,他們有的三五成羣、有的一家三口,揮舞着手中各式各樣的風箏,放飛心情,放飛理想。

【五環映月】—萬平口景區十景之一。萬平口大橋五跨連拱,氣勢磅礴。從中跨到邊跨,跨徑依次遞減,富有韻律和節奏感;大橋採用特殊的全透空設計,簡潔明快,輕盈飄逸。橋下水面波光粼粼,五環倒映,一輪明月點綴其中,別有一番景緻。作爲水運基地的咽喉工程,這座五跨連續上乘式拱橋不僅可以滿足比賽設施的航行要求,也同時成爲了一處亮麗景點。

【雙橋凌波】—萬平口十景之一。演藝廣場的南邊,向海面延伸的兩天長長的大壩就是日照“棧橋”。日照人都稱她爲“口門”,也就是“萬平口之門”,有擋沙、防浪、束水三大功能,同時她也是連接世帆賽基地與比賽場地的唯一通道。其中南邊的長450米,爲擋沙壩;北邊的長350米,爲防浪壩。爲了方便遊客觀光遊覽,現在在此已開通了擺渡,遊客可坐渡船直接到對岸。

介紹山東岱廟的導遊詞 篇19

在我們旅遊行業流傳着一句話:北京看牆頭,西安看墳頭,廣州看車頭,上海看人頭,桂林看山頭,蘇州杭州看丫頭,那麼我此刻想問下大家,到了我們威海看什麼那?呵呵!那裏沒有什麼頭看,來那裏看畫,江山如畫裏。威海本身就是一副絕妙的山水畫,那裏山清水秀,天藍海碧,綠樹成林,鮮花似錦。城建新穎,令人賞心悅目。而在這副美麗的山水畫中,更有一顆燦爛的明珠。它以其獨具特色的魅力,吸引着衆多的遊人。它便是我們這天要去參觀的景點劉公島。

劉公島之所以遠近聞名,是它不僅僅具有優越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更具有吸引力的是它真實的記錄了歷史。在中國近代史上,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使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在這個島上。劉公島,當年是日本帝國主義屠殺中國人民的血腥戰場,也是中華民族蒙受恥辱的歷史見證地。它給後人留下的不僅僅是刻骨銘心的歷史教訓,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甚至是今後幾代人記住:腐敗亡國,落後捱打。那麼,來劉公島參觀,其教育好處,是其他一些景點所不及的。現已被國務院公佈爲國家級旅遊風景區。劉公島距市區旅遊碼頭有2。1海里,乘船20分鐘即可到達。咱們到了威海碼頭之後,還要轉船進劉公島,此刻我就將一些注意事項給大家講一下:第一,島上有許多吃海鮮的小攤,大家必須要先跟我遊覽完景點之後再去看。不要我在前面走,大家在後面跟小販們討價還價,最後我會給大家留必須的自由活動時間。另外,大家要吃的話,必須要問好價錢、看看海鮮新不新鮮之後在坐下來吃,避免以後出現問題。第二,劉公島上是不產珍珠的,他們都是從蓬萊那邊運過來的,大家要買的話,能夠到青島再買,無論是價格上還是質量上都要好一些。第三,大家無論是在船上還是上了島之後,都要拿好自己的東西,因爲島上外來人比較多,所以大家必須要仔細

一點。第四,時間,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大家必須要掌握好時間,我們進島大約需要15分鐘,有暈船的將暈船藥吃上。另外,這船是有時間控制的,多長時間一個來回,都有規定。所以我說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集合,大家必須要定時到那兒。如果因爲一個、兩個來晚了,我們就不等了。因爲不能因爲你一個人而耽誤全車人的時間。那你就只好自己坐船出島了。

(民港)大家看一下這塊石碑,它是由32塊萊州大理石組成的,高約32英尺,象徵着被英國統制了32年。

此刻,我們的遊船已經徐徐地離開了旅遊碼頭,威海這幅山水華又從另一角度呈此刻我們的面前。大家看,東海岸那邊就是有名的避暑療養區,紅瓦綠樹,一片詩意。南岸是一片別墅羣,掩映在蔥綠的果樹叢中。坐在遊船上看威海,自是別有一番情趣在心頭。是否有點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哪?

說起這劉公島,不僅僅島上的自然風光很美,而且它也是一個歷史的見證地,北洋海軍的建軍基地。咱們這天去那兒,對於老年人來說是對歷史的一種回顧,而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我也期望能夠激發起大家更大的愛國熱情,讓我們理解一次實實在在的愛國主義教育。我們這次去劉公島,參觀的景點主要有三個:北洋海軍提督署,丁汝昌寓所和龍王廟。

此刻,我來說一說劉公島的名字,每個地方的名字都有它的來歷,劉公島也是這樣據專家考證,早在戰國時期島上就有人居住,名字叫劉家島,說的是在東漢末年,有一個劉氏家族爲了避免曹氏後裔的迫害而流亡到這個島上。來到這兒之後發現此島依山傍海,風景秀麗,於是就決定在此定居下來,並以自己的姓氏--劉氏來命名這個島,即劉家島。那爲什麼之後又改名爲劉公島了呢?大約在四百多年前,有一支南方商船隊出海打魚,行駛途中遇到狂風巨浪,這些人一邊祈求海神娘娘的保佑,一邊與海浪作搏鬥,但是都沒有成功。就在他們無力自救、放下生存期望的時候,突然發現前面的海中有火光閃動,此時他們歡呼雀躍起來,使出全身的力氣劃到火光附近,這才發現火光是從一個孤島上的茅草屋裏散發出來的。他們藉着淡淡的燈光將船靠了岸,由於他們在海中與惡浪作搏鬥消耗體力過大,所以剛踏上海灘時便暈到在地上,當他們醒來之後才發現自己是被兩位熱心的老人所救,老人給他們端來了熱氣騰騰的薑湯和玉米餅子,但是奇怪的是這些飯怎樣吃也吃不完,他們邊吃邊想是不是遇到神仙了?是不是他們的禱告起了作用?於是就問這兩個老人叫什麼名字,老人告訴他們說叫劉公劉母。等他們吃飽後,老人又給他們安排好休息的地方,並轉身離開

了。第二天清晨,天氣晴朗,海面平靜,是個出海的好天氣,他們想在走之前當面感謝老人的救命之恩,可他們找遍了整個島也沒發現個人影。他們恍然大悟,這是遇見救命的神仙了阿,慌忙下跪磕頭來表示感激!爲了表示對劉公劉母的救命之恩。這些人就聯合島上的漁民修建了劉公劉母祠,並把此到取名爲劉公島,劉公島也行此而得名。

據出土文物考證,早在戰國時代島上就有人居住,遺址至今尚存在島的東南面;漢代有劉氏到島上墾荒居留,劉公島被稱爲劉氏別業,明朝初期爲避倭寇侵擾,曾將島上居民遷出。嘉靖年間,王憲武率農民起義軍佔據劉公島,後遭鎮壓。萬曆末年,登州府又招人進島墾植,並派兵把守,在此期間,南北方海運興盛,劉公島興旺起來,居民增多;清康熙二年(1663年),劉公島疫病流行,居民全部遷出。1690年有叢、鄒、姜三姓進島居住。1720xx年,又有一支農民起義軍進駐劉公島,遭鎮壓撤走。光緒年間,清政府籌辦北洋海軍,劉公島被作爲海軍基地,修建了大批設施,島上居民增多。1895年春,甲午戰爭結束,劉公島被日本軍隊強佔達三年之久。1898年在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威海成爲英帝國主義的勢力範圍,到1930年被強租32年之久。英國人將劉公島設爲一個特防,由英巡查管轄,除強佔島上原有的建築設施外,還將居民的土地全部收買,在島上建了英遠東海軍司令部及住宅、醫院、教堂、監獄等,還設立了茶社、運動場、郵政局和海軍墓地。劉公島成爲英國海軍的避暑養痾之地。1948年國民黨軍佔領劉公島,年底解放。解放後,島上居民又四次遷出遷入,所以劉公島有兩大怪事:第一是劉公島上居民沒有姓劉的,第二是居民沒有從事

海上捕魚的,這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是罕見的。

介紹山東岱廟的導遊詞 篇20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很高興爲大家提供導遊服務,今天爲我們掌握大方向的是劉師傅,劉師傅已有多年駕齡,大家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同時希望大家保持車裏的環境衛生。如果在遊覽中遇到什麼問題儘管找我,我會盡力爲大家解決。進園以前給大家說幾項注意點:1.遊覽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2.禁止吸菸3.緊急情況可撥打我的電話×××-××××-××××

現在我們開始進園,景區的全稱是九如山瀑布羣自然公園,是於20xx年9月按照國家AAAA級旅遊區標準投資興建,總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由日本著名的景觀設計專家西久樹先生領銜設計,是濟南市可遊覽面積最大的自然景觀公園。整個景區分爲深潭飛瀑區、兒童樂園、鬥獸場、峽谷探幽區和高山度假區五大景觀功能區。

作爲一處大型的自然公園,景觀主體由“八潭、九瀑、二十四泉、三十六峯”構成,體現“親山、親水、親自然,原汁、原味、原生態”遊園主題。

另外有下面幾個建園理念讓大家瞭解,1.不建大型建築;2.不山體刻字;3.不做神話傳說;4.不修建廟宇;5.不做傳統園林風格等。這些都是爲了追求自然、保護自然、融入自然,在我們遊覽過程中也會一一體現。

進門時我們看到的大門,大門採用石木結構,建築不大,也不氣派,但能體現山中小屋的淳樸感覺,讓人充分感受自然的氛圍。

現在景區門口看到的這塊刻有“九如山”的石刻,這塊石刻將景區分爲遊覽區和度假區兩個部分。九如出自《詩經.小雅》,是齊宣王親政時,他的大臣召公爲歌頌齊宣王而寫的一首辭,代表着九種祝福。也預示來到九如山,就得到了我們給您的九種祝福。大家順便看一下石刻南面,是我們二十四泉中的立春泉,有一年之際在於春的含義。

我們繼續往前走就會進入景區遊覽區。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個水面是八潭中的第一潭:直符潭,是一處天然泉水露天浴場,最深處1.9米,最淺40公分,總面積3023平方米,是夏季很好的避暑之地。所以我們也說“偷的浮生半日閒、九如山上作神仙”。

好了,下面我們繼續前行。現在我們來到的樹林叫銀杏林。這裏樹種也很豐富,經過前面這個小木橋,我們馬上就要到達騰蛇潭了,大家看左邊的瀑布,是景區第一道瀑布叫天英瀑。這裏和位於海拔700多米高山頂的天蓬瀑是連在一起的,這構成了八潭、九瀑、二十四泉的主遊覽線。天英瀑上面大家看到的就是八潭中的第二潭“蛇潭”了。 我們景區景點名字取自《易經》學說,是九宮八卦的方位代詞,正和八九這兩個數字。 “八潭”從景區入口由下往上,依次是直符潭、蛇潭、六合潭、太陰潭、白虎潭、玄武潭、九地潭、九天潭。“九瀑”是天英瀑、天任瀑、天柱瀑、天心瀑、天禽瀑、天輔瀑、天衝瀑、天芮瀑、天篷瀑。“二十四泉”的名稱是按照二十四節氣來命名的。三十六峯選用三十六福地。爲什麼這樣命名呢,一方面爲了避免雷同和落入俗套,不像很多景區根據景觀意境和對環境的想象給景觀採用象形名稱。二是能和大自然緊密相連,走過了二十四泉,等於走過了一年四季。三是能和人們生活經歷結合起來,走過了八潭九瀑等於走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預示着歷經種種磨礪,達到人生的理想境界。所以通過遊歷九如山的山水也能感受到人生的真諦。

大家看一下蛇潭牌子,不是騰飛的騰,這個是盤繞的意思,所以蛇又稱臥蛇。

大家向西面看一下那個潭叫六合潭。六合潭面積是八潭中最大的一個。沿山體而行棧道橋,全長300多米,是濟南最長的木質水上長廊,可以直接通到潭南面的獼猴島,欣賞一下獼猴表演,同猴子做一次親密接觸。

我們現在就到到猴島了,大家一定注意安全,不要隨意挑逗猴子,猴子的脾氣還是挺大的,防止被咬傷或抓傷。好了,我們繼續往前去遊覽太陰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