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曆史文化導遊詞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9.98K

山西省地處中原,歷史悠久,傳承有序,是中國的文物大省,地上、地下文物遺存非常豐富。下面是本站帶來的,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山西曆史文化導遊詞3篇

篇一:山西曆史文化導遊詞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在這片土地上,10萬年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遺址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有了人類在這裏繁衍生息。周朝時,山西是唐國的領地。後來唐叔虞的兒子燮父因唐國臨晉水,改國號爲晉。春秋時,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晉國。戰國時,瓜分了晉國的韓、趙、魏三國,與秦、楚、齊、燕並稱爲戰國七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山西設有太原、上黨、河東、雁門、代郡等五郡。到隋時,太原是黃河流域僅次於長安和洛陽的第三大城市。隋末,李淵父子起兵於太原,建都長安後,把太原尊爲“北都”,意即“別都”。五代時期,後唐、後晉、後漢和北漢都是以山西爲根據地起家。在中國封建社會期間,山西的地位舉足輕重,而且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越是亂世越是顯得重要,誰擁有了山西,誰就可以稱雄天下。所以,清人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指出:天下形勢,必有取于山西。金元時期,山西的經濟、文化在中國北部居領先地位。明代時,設山西行中書省於太原,後改爲承宣布政使司,統管山西五府三州。清代,開始稱爲山西。

山西曆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迄今爲止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美稱,還被譽爲“華夏文明的搖籃”。“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的傳說就發生在山西。我國上古時代的三個帝王堯、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爲“堯都平陽(今臨汾市)”、“舜都蒲阪(今永濟市)”、“禹都安邑(今夏縣)”。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北魏時,大同(當時稱平城)曾作爲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時。隋朝末年,李淵父子起兵晉陽(今太原市),繼而奪取長安,建立唐朝,後把太原定爲大唐帝國的北都。元末明初,中原連年戰亂,災荒頻繁,而山西尤其是晉南一帶,經濟繁榮,人口稠密,成爲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區。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內,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幾次。洪洞縣大槐樹是當時一個主要移民站。全國不少地方流傳的“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即由此而來。明清時期,晉商和山西票號的崛起,著稱中外。

大同市、平遙縣、代縣、祁縣、新絳縣都是山西曆史名城。

篇二:山西曆史文化導遊詞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在這片土地上,10萬年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遺址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有了人類在這裏繁衍生息。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在這片土地上,10萬年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遺址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有了人類在這裏繁衍生息。周朝時,山西是唐國的領地。後來唐叔虞的兒子燮父因唐國臨晉水,改國號爲晉。春秋時,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晉國。公元前420xx年韓康子和魏桓子與趙襄子三國分晉,從晉分出的韓、趙、魏三國,與秦、楚、齊、燕並稱爲戰國七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山西設有太原、上黨、河東、雁門、代郡等五郡。到隋時,太原是黃河流域僅次於長安和洛陽的第三大城市。隋末 ,李淵父子起兵於太原 ,建都長安後,把太原尊爲“北都”,意即“別都”。所以,清人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指出:天下形勢,必有取于山西。金元時期,山西的經濟、文化在中國北部居領先地位。明代時,設山西行中書省於太原,後改爲承宣布政使司,統管山西五府三州。清代,開始稱爲山西。

山西曆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迄今爲止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美稱,還被譽爲“華夏文明的搖籃”。“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禹鑿孟門”的傳說就發生在山西。中國上古時代的三個帝王堯、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爲“堯都平陽(今臨汾市)”、“舜都蒲阪(今永濟市)”、“禹都安邑(今夏縣)”。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北魏時,大同(當時稱平城)曾作爲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時,且此後做過遼金及元初的陪都,素有“三代京華”之稱。省會城市太原,被譽爲“龍脈”所在地,向來乃兵家必爭之地,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幾次。洪洞縣大槐樹是當時一個主要移民站。全國不少地方流傳的“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即由此而來。明清時期,講究誠信無欺騙行爲的晉商和山西票號的崛起,著稱中外。

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後,山西的經濟、文化發展受到嚴重破壞。但是,山西人民英勇地抗擊了外敵的侵略。特別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山西人民進行了更加頑強的鬥爭,在三晉大地上譜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上黨戰役永垂青史。1949年4月,全省解放。9月,成立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從此揭開了山西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新篇章。幾十年來,山西人民爲全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爲重大貢獻。

黃河流經山西,孕育了無數英雄豪傑、仁人志士。在中國的各個歷史時期,山西曾涌現出衆多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歷史學家。最著名的有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晉文公重耳,有中國唯一的女皇帝、唐代傑出的政治家武則天,有白袍將軍薛仁貴,有中國的“武聖”、三國時期名將關羽、張遼,有唐朝名相狄仁傑、裴度,有抗擊匈奴而名垂青史的漢朝名將衛青、霍去病,有創立“製圖六體”的西晉地圖學家裴秀,有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有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王勃、王之渙、王維、王昌齡,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政治改革家柳宗元,有宋朝著名政治家司馬光、有金朝文學家、詩人元好問,有元曲四大家中的三位著名戲曲家關漢卿、白樸、鄭光祖,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學家、醫學家、書畫家傅山,被嘉靖帝譽爲“天下直臣”的高金,清末維新派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楊深秀,十大名將中的徐向前、傅作義等。山西,人傑地靈,代不乏人。而其中晉商的足跡更是踏遍華夏、享譽全球。

篇三:山西曆史文化導遊詞

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是一定歷史時期各種文化的載體,是非常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保護,是建立完善遺產保護體系的需要,對於研究我國政治、經濟、社會和 歷史、文化、建築等有着極其重要的價值,對於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搞好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利用,對於促進旅遊業的發展,提高小城鎮的知名度,改善投資環境,提供了較好的資源條件。省政府對名鎮、名村的公佈,是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具體體現,將有力地促進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

山西省歷史文化名鎮,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經鎮人民政府申報,縣(市、區)、市人民政府審查推薦,專家實地技術審查,省文物局和省建設廳共同組織評選,最後由省人民政府覈定、公佈而產生的。

山西省自 20xx年第一批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公佈,截至 20xx年9月14日第三批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公佈以來,共產生了 101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其中 名鎮共 38個, 名村共 73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