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瓦屋山歷史導遊詞(精選1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06W

四川瓦屋山歷史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

四川瓦屋山歷史導遊詞(精選19篇)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四川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__。

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四川盆地西沿洪雅縣境,由瓦屋山原始山林景區、玉屏人工林海度假區、八面山尋古攬勝景區等組成。

瓦屋山就是我國最早的地理書《山海經》上記載的居山,因山形酷似民居瓦屋而得名,早年就以著名的道教聖地而與相鄰的佛教名山峨眉山齊名。"瓦屋寒堆春後雪,峨眉翠掃雨余天"、"山橫瓦屋破雲出,水自戕可裂地來",便是宋代著名詩人蘇軾、陸游對瓦屋山的讚譽。

瓦屋山海拔2830米,平橫天際,氣勢雄偉,尤其山頂上廣達1500畝的高臺平原上,冷鐵杉林莽莽蒼蒼,林間杜鵑聳翠,充滿超凡脫俗的原始氣息,令人稱奇叫絕。山高水也高,山頂上80多處泉眼,涌流不息。全山有72條瀑布,各具風采,其中東巖的蘭溪瀑布高達1040米,氣勢磅礴。山岩上衆多的溶洞,深邃莫測,景觀各異,其中燕子洞最大、景觀最佳,洞高近20米,洞內遍佈鍾乳,千姿百態。還有"野牛街"和號稱"陸上二百幕大"的"迷魂函"等景點。據考證,瓦屋山有植物3500多種,其中被子植物的種類佔世界總科數的的60%以上,冷鐵杉林、杜鵑林、紅葉林、珙桐林呈帶狀分佈。植被林型完整,垂直帶譜分明,尤其是珍稀植物珙桐(又叫中國鴿子花)在瓦屋山是成片成帶地保存下來,實屬難得。我們可以自豪地告訴大家,瓦屋量山是我國爲數不多的未被污染破壞的自然風景區之一。

金花橋是瓦屋山的門戶,山門由原木裝飾修建而成,莊重古樸,門坊上蒼勁有力的"瓦屋山"三個大字是由已故著名書法家、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題寫。金花橋是瓦屋山原始森林獵奇探險景區的第一接待站,這裏羣山掩映,深坑河環繞而過,流水淙淙,空氣清新,在炎炎的夏季,這裏卻是涼風習習,且無蚊蟲叮咬,是避暑消夏之佳境。

爲什麼這裏叫金花橋呢?來源於一個"官帽插金花"的傳說。在一千多年前瓦屋山是個香火很旺盛的地方,四面八方的人都到瓦屋山來朝山敬神。可是後來有一段時間,山上接連發生香客失蹤的事件,朝山者畏而卻步,引起了朝廷的重視。於是,一位大臣奉命到瓦屋山調查,結果發現是一條巨蟒作怪,吞食了這些香客。在跋山涉水,歷盡艱辛後,這位大臣找到了巨蟒的藏身之處,於是揮劍與巨蟒大戰起來。巨蟒捱了兒劍以後,作垂死掙扎時,它的尾巴把大臣的帽子打飛了。巨蟒被除掉了。大臣的帽子落在深坑河邊,化成了一座小山,帽子上插的金花翎掉到河裏,變成了兩座橋,於是人們就把那座小山稱作官帽山,橋叫金花橋。

四川瓦屋山歷史導遊詞 篇2

瓦屋山屬高山溼潤氣候,季節分明,景色隨季節而變化.春天的瓦屋山芳草萋萋,山花爛漫,是奼紫嫣紅的大自然百花園;夏天的瓦屋山涼爽清幽,觀飛瀑流泉,濯山澗清溪,是絕佳的避暑聖地;秋天的瓦屋山風和日麗,紅葉滿山,不是香山勝似香山;冬天的瓦屋山銀裝素裹,冰清玉潔,讓你置身於浪漫的童話世界.

各位遊客,瓦屋山景區主要由雅女湖庫區和瓦屋山核心景區構成.登瓦屋山主要有兩條線路,一是由瓦屋山大酒店出發步行4公里抵達雙洞溪,綠葉潭,雙龍瀑布;二是從瓦屋山大酒店到珙桐山莊,乘索道至象爾山莊,然後觀蘭溪瀑布,鴛鴦池等景點.瓦屋山處處是風景,定讓你慕名而至,乘興而歸.

[雅女湖]常言道,青山綠水養美女.雅女之美,揚名巴蜀.雅女湖系瓦屋山的一個主要景點,是瓦屋山水電站建成後形成的一個水域面積達13.6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湖長19.04公里,湖寬13.31公里,水均深16米,蓄水量達5.9億立方米.高峽出平湖,湖平如鏡,倒映着天光雲影,猶如雅女之溫婉嫺靜,雅女湖因此得名.雅女湖有7個峽谷,18個半島,24個大小碼頭,四面青山宛若畫屏,湖面綠波浩淼,這是山與水絕美的交響.

四川瓦屋山歷史導遊詞 篇3

洗腳溝以上就開始進入杜鵑林,從這裏一直到正覺寺的道路兩側,以及山頂蘭溪、鴛溪和鴦溪溪流兩畔,長寬3一5公里處,杜鵑林面積達3萬多畝。其種類有美容杜鵑,皺皮杜鵑、喇叭杜鵑等30餘種,從早春開始次第綻蕾,一直延續到初夏,長達1仍天左右,形成壯麗的杜鵑花海景觀。高低競豔,燦若紅霞。即使花期已過,那碧玉般的樹叢,簇擁着鐵幹銅枝,千姿百態,也十分清麗壯觀。堪稱瓦屋山之瑰寶。

沿着朝山古道,走過道遙坪,孔雀石、蟠桃石,征服了鑽天坡之後,就慢慢地到達了象爾巖。象爾巖是瓦屋山頂東巖,這裏視野開闊,一應景物,盡收眼底,是觀日出、雲海、佛光、神燈的最佳位置。佛光出現時,人影映入光環,舉手投足,影皆隨形,"光環隨影動,人影在環中",象爾巖(爾就是你的意思)因此得名。瓦屋山沉寂千年後重新被人所識,遊人對象爾巖又賦予了新的解釋,他們說站在巖上往蘭溪方向看另一半瓦屋山,象一隻正在吸水的大象,而此處正好位於大象的耳朵位置,所以應叫象耳巖。晴朗的夜空,登象爾巖觀景,秀麗的峨眉山山色如黛,近在咫尺,連山上發射塔的燈光也清晰可見。巖前的雲海涌起時,時而煙波浩渺,時而怒濤澎湃,遠山近樹宛如沉浮其間,令人心曠神怡。東巖20__米長的巖邊都是觀日出的理想場所。才見曙色初露,忽而滿天雲霓鍍上金紅的彩邊,東方天際涌出一輪絢麗的紅龍整個天地頓時一片輝煌,萬物生輝,令你豪氣頓生,真是禁不住要歡呼雀躍呢!

四川瓦屋山歷史導遊詞 篇4

[雙洞溪]雙洞溪位於瓦屋山東北部,全長兩公里,是由半山大法洞、三星洞的溪水彙集而成,林壑幽美,山泉潺潺.從金花橋西南行4公里即達雙洞溪.綠葉潭、月亮潭、珍珠瀑布、雙龍瀑布、月亮潭瀑布組成的一幅天然畫廊.溪溝上木棧搖搖,纖塵不染,溪畔奇樹滿山、藤蔓勾連、覆滿青苔,彷彿步入“武陵仙境”.月亮潭水是經千層巖跌下來的珍珠水,清醇甘美,飲此水能清心明目,長壽駐顏.左邊巖上突然出現兩條大瀑布,如兩區白紗在玉壁上飄灑,兩瀑相距不到五十米,高約百多米,互相呼應,這就是有名的“飛紗雙瀑”——雙洞溪的源頭.

[錢窩子]由觀瀑亭往上走600米,就到了錢窩子.傳說這是漢文帝賜鄧通鑄銅錢的地方.《史記》、《洪雅縣誌》均有記載.該處有七個巨型天坑,每個三、四畝地寬,到處是鍊銅的礦渣.周圍山上長滿珙桐樹,每到三月漫山開遍珙桐花.

四川瓦屋山歷史導遊詞 篇5

一走進瓦屋山,大家就進入了雙洞溪,它長約2公里,由綠葉潭、小綠潭、珍珠瀑布、雙龍瀑布、月亮潭等景點組成。因溪水來自山上的大法洞和三星洞兩個大溶洞而得名。這裏是瓦屋山"水的世界"的一個小小的縮影,很多遊客都被它那種幽邃深遠、清新古樸的氣息所感染,不忍離去。

踏過顫顫悠悠的木橋,你就走進一個綠色的童話世界。突兀的蒼巖、千年的古藤、厚綿的苔葬、粗獷的木棧橋,完全沒有紅塵的喧囂,彷彿讓人回到了遠古時代。在這裏,潺潺水聲和幾聲鳥鳴,讓你感到一種深深的幽靜;曲折的木棧橋往深處延伸,讓你不由自主地沿着走進去,走進這陌生而又親切的綠色世界。

綠葉潭因潭形如一片樹葉,水色碧綠而得名。你看,潭中的水纖塵不染,清而碧,純而靜,讓人感到一種清新,一種洗練。不遠處是小綠葉潭。前面巖壁上常年滴落不息的水如一串串水晶項鍊,晶瑩剔透,當陽光照射時,珠簾閃閃發光,可是名符其實的珍珠瀑布了。月亮巖上?"雙龍瀑布"如兩條飛騰的白龍盤旋而下,氣勢磅薄,在這古樹參天的原始森林中,臨巖望瀑,沐雨聽泉,一汪清澈的溪水盪滌身心,別是一番誘人的滋味。這裏的水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是天然的礦泉水,以前山上修煉的道士都要到這兒打水喝。據說喝了這兒的水,女士會更漂亮,男士更清酒,老人可延年益壽,兒童更聰明可愛,你不妨試一試。

過去上山沒有架空纜車,全靠步行攀登,人們征服了十八盤,經過觀瀑亭、望鄉臺、穿過長崗子就到達了瓦屋山半山腰的洗腳溝。洗腳溝是上山的必經之地,古往今來的朝山者都要在這裏歇歇腳,再作下段行程的跋涉。他們到了這裏以後就要整理衣衫,用山間的清泉把腳洗乾淨,然後才登上聖地,不帶進入世間的一絲塵埃,以示虔誠,洗腳溝也因此而得名。據說洗腳溝的水可治腳臭、腳氣,到底有沒有這個效果,試一試才知道。

四川瓦屋山歷史導遊詞 篇6

四川廣漢南興鎮北,古老的馬牧河蜿蜒淌過,在三星堆村形成一月牙般彎道———月亮灣,河南岸是三個起伏相連的黃土堆與之相望,此即清《嘉慶漢州志》記載的“三星伴月堆”。這裏就是古蜀先民生息繁衍之地———聞名中外的三星堆遺址。

三星堆遺址面積達12平方公里廣闊,是四川境內目前所知一處範圍最廣、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爲豐富的古蜀文化遺址。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純屬偶然,但對三星堆遺址的發掘研究卻數十年持續不斷。

1920xx年的一個春天,當地農民燕道誠在宅旁掏水溝時發現一坑精美的玉石器,因其濃厚的古蜀地域特色引起世人廣泛關注。1933年,前華西大學美籍教授葛維漢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對三星堆進行發掘,其發掘成果得到當時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評價。由此拉開了對三星堆半個世紀的發掘研究歷程。

以後40、50、60年代,四川考古界持續不斷地在三星堆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探賾索隱。

198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館、四川大學歷史系聯合對三星堆遺址進行大規模考古發掘,揭露出大片房屋遺址並進行了航拍。但真正使三星堆名揚四海的則是1986年7~9月兩個商代大型祭祀坑的發現,兩坑上千件國寶重器的轟然顯世,震驚了世界。英國《獨立報》撰文說三星堆的發現“比有名的中國兵馬俑更要非同凡響。”後不久,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蘇秉琦先生親臨三星堆遺址考察並將其定性爲“古文化、古城、古國遺址”。前-長張愛萍將軍在參觀了三星堆兩坑出土文物後,更是滿懷熱情地揮筆題下了“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的頌詞。

1989年,四川考古部門對三星堆進行解剖,證明系由人工夯築而成;1990年,發掘東城牆局部並獲確認,同時發現3000多年前的土坯磚;1992年,試掘西城牆並獲確認;1994年,發現併發掘南城牆。至此,確證三星堆古城的存在,其東、西、南被三面城牆包圍,北以鴨子河爲天然屏障,其面積超過3平方公里,這樣大的古城在中國同時期文化中也是罕見的。

三星堆遺址文化距今4800~2820xx年,延續時間近20xx年,即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延續至商末周初,這把四川的歷史向前推進了1000多年,同時,三星堆文化有着鮮明的地域特色,其陶器以高柄豆、-底罐、鳥頭形把勺爲基本組合定式,其中還有瓶形杯,它是三星堆出土的很有地方特色的器物,它被做成喇叭口、細頸項,圓平底,很像今天我國北方地區用來燙酒的陶瓷酒瓶,與日本人喝清酒用的酒瓶極爲相似。陶在遺址也有較多發現,頗具特色,一般高三、四十釐米,下部爲三隻袋狀足,中間是空的,可加大容量,一般認爲它是用來溫酒器物,其玉石器則以祭天禮日的璧、璋爲多,尤其是號稱“邊璋之王”的玉邊璋,其殘長達159釐米,厚1.8釐米,寬22釐米,其加工精美,棱角分明,其器身上刻有紋飾,這麼大件精美玉器,在國內現有的考古發現中僅發現這一件,但在三星堆的發掘中,又很少工具類的文物出土,當時也缺乏比玉石更硬的金屬,那麼這些玉器是如何加工的呢?

在三星堆的兩個祭祀坑發掘中,還出土了共計80多枚象牙,它的來源和作用在學術界有多種觀點,有的認爲是通過貿易而來,有的認爲在遠古川內的生態環境適合大象的生存,其證物主要是在當地發現大量的半化石狀烏木,單體巨大。但無論其來源怎樣,都可以認爲它是統治者財富的象徵。

四川瓦屋山歷史導遊詞 篇7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是彭思涵,今天由我爲大家做導遊。歡迎各位到九寨溝觀光遊覽! 九寨溝以原始的生態環境,一塵不染的清新空氣和雪山、森林、湖泊組合成了一幅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風光,顯現“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譽爲“童話世界”、“人間仙境”。九寨溝的高峯、彩林、翠海、疊瀑和藏族風情被稱爲“五絕”。九寨溝既是自然保護區,又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同時,還被列入世界人類自然遺產名錄。 九寨溝之美在水。這裏湖泊很多,當地人叫海子。據說大大小小的海子共有108個,最小的面積不到半畝,最長的長海長7公里,長海的景色最爲動人。近處綠水,清澈見底;遠方蔚藍,平靜無波;兩岸山樹,映入海中,以綠爲主調的色彩和周圍寧靜的環境,使人恍如踏入仙境。這裏的湖,水的透明度有的達30米,在別處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因爲這裏森林多,地層是石灰岩,含大量碳酸,對水起到了淨化的作用。透過清亮的水,湖底的澡類、沉積物和山峯樹影一起映入眼簾,顯得五光十色,稱爲五花海。 九寨溝的瀑布也叫人神往。這裏河道縱橫,水流順着呈臺階形的河谷奔流而下,構成數不清的瀑布。

有的細水涓涓,有的急流直下,有的如玉帶飄舞,有的似銀河奔瀉。寬度或長度超過貴州黃果樹瀑布的就有6條之多,其中諾日朗瀑布,寬100米以上,高20多米,水流凌空而下,銀花四濺,水聲隆攏樹正瀑布不寬,但高30餘米,湖水分兩路猛瀉谷底,震耳欲聾。有的瀑布呈多級下跌,崖壁上長滿繁茂青翠的樹,瀑水從林間穿流下瀉,形成罕見的“森林瀑布”。 九寨溝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原始森林遍佈,棲息着大熊貓等珍貴野生動物。九寨溝附近羣山上生長着大-片的箭竹林,是我國大熊貓的主要產地之一,被列爲自然保護區。保護區裏還生活着金絲猴、小熊貓等珍貴動物。 我們今天的遊覽到此結束,祝大家愉快!希望您能把遊覽九寨溝的快樂心情帶回去和家人一起分享

九寨溝位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縣中南部,縱深40多公里,總面積6萬多公頃,三條主溝形成Y形分佈,總長達60餘公里。由於交通不便,這裏幾乎成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僅有九個藏族村寨坐落在這片崇山峻嶺之中,九寨溝因此得名。這裏保存着具有原始風貌的自然景色,有着自己的特殊景觀。據說,在世界別的地方已經很難見到。九寨溝既是自然保護區,又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同時,被列入世界人類自然遺產名錄。

九寨溝以三溝一百一十八海爲代表,包括五灘十二瀑,十流數十泉等水景爲主景,與九寨十二峯聯合組成高山河谷自然景觀。景區面積62平方公里,現遊覽區面積50平方公里。九寨溝景觀分佈在成Y型的樹正、日則、則查窪3條主溝內,總長50餘公里。主要有樹正景區,長75公里,有盆景灘、樹正羣海、樹正瀑布、雙龍海、火花海、臥龍海等景點組成;日則溝景區,有諾日朗、珍珠灘、高瀑布三大瀑布,有鏡海、熊貓海、芳草海、天鵝海、劍巖、原始森林、懸泉、五花海等景點;則查窪溝景區,有長75公里的長海和五彩池等景點;扎如景區,有魔鬼巖、扎如寺等景點。

九寨溝之美在水。這裏湖泊很多,當地人叫海子,據說大大小小的海子共有108個,最小的面積不到半畝,最長的長海長7公里,長海的景色最爲動人。近處綠水,清澈見底;遠方蔚藍,平靜無波;兩岸山樹,映入海中。以綠爲主調的色彩和周圍寧靜的環境,使遊人恍如踏入仙境。這裏的湖,水的透明度有的達三十米,在別處不可思議。因該地森林多,地層是石灰岩,含大量碳酸,對水起淨化作用。透過清亮的水,湖底的藻類、沉積物和山峯樹影一起映入眼簾,顯得五光十色,稱爲五花海。

四川瓦屋山歷史導遊詞 篇8

貢嘎山位於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康定、九龍三縣境內,以貢嘎山爲中心,由海螺溝、木格錯、五須海、貢嘎南坡等景區組成,面積1萬平方公里。貢嘎主峯海拔7556米,有“蜀山之王”的美譽,貢嘎主峯周圍林立着145座海拔五六千米的冰峯,形成了羣峯簇擁、雪山相接的宏偉景象。

貢嘎是國際上享有盛名的高山探險和登山聖地,但貢嘎山也是最難以征服的大尺度極高山,其登頂難度遠遠大於珠穆朗瑪峯,因此登山死亡率遠遠超過珠峯的14%和K2峯的30%,僅次於梅里雪山和雅拉雪山。

貢嘎山有中國最大的冰瀑布,高1080米,寬1100米,每當雪崩發生時,冰雪飛騰,響聲如雷,氣勢磅礴壯觀。貢嘎山景區內有10多個高原湖泊,著名的有木格錯、五須海、人中海、巴旺海等,湖水清澈透明,保持着原始、秀麗的自然風貌。除此以外,貢嘎景區內還有跑馬山,有貢嘎寺、塔公寺等藏傳佛教寺廟,有藏族、彝族等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

藏語中 的“Minya”既是地域概念,又是族羣名稱。作爲地域概念,Minya”特指生活在貢嘎山區尤其是西坡的康巴族羣,又稱爲“木雅人”,它也表示“木雅人”生活的地區。在現在地理行政劃分上,這一地域大致是指康定以西、雅江以東、道孚以南、九龍以北、丹巴西南這一片地區。“Konka”則意爲“最高的雪山”。

貢嘎山風景區(Minya Konka)坐落在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在橫斷山系的大雪山中段, 位於大渡河與雅礱江之間。“貢嘎山”,藏語“貢”是冰雪之意,“嘎”爲白色,意爲“白色冰山”,也意爲“最高的雪山”,山體南北長約6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其主峯海拔7556米,地處北緯29度35分44秒,東經101度52分44秒,在四川省康定、瀘定、石棉、九龍四縣之間。

但貢嘎山也是最難以征服的大尺度極高山,其登頂難度遠遠大於珠穆朗瑪峯。僅有24人成功登頂,卻有37人在攀登中和登頂後遇難,這其中包括14名外國人。登山死亡率遠遠超過珠峯的14%和K2峯的30%,僅次於梅里雪山和雅拉雪山。

貢嘎山以冰川聞名,山麓有現代冰川159條,面積達390多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海洋性冰川最早發育地區之一。其中著名的有海螺溝一號冰川、貢巴冰川、巴旺冰川、燕子溝冰川和靡子溝冰川,冰層厚度達150-300米,十分壯觀。由於冰川的侵蝕,陡峭的山峯變爲金字塔形,高聳入雲,直刺青天。

四川瓦屋山歷史導遊詞 篇9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國家級森林公園瓦屋山旅遊觀光.我是景區導遊__,非常高興爲大家服務.

在川西南腹地,有兩座大山拔地而起,橫空出世,這就是佛教名山峨眉山和中國桌山瓦屋山.

瓦屋山的由來衆說紛紜,版本甚多,比較符合情理的說法有二,一是因其山形而名,瓦屋山最高峯東西兩側稍有傾斜,形成了屋脊狀地形,從不同的角度觀看,峯頂酷似鄉村小青瓦屋頂,瓦屋山因此而得名.二是以傳說和故事而得名,相傳,四千多年前的某一天,道教始祖老子騎青牛入蜀,走到一個叫炳靈的地方,剛纔還是愁雲慘淡,陰霾滿天,陡然間雲開霧散,天朗氣清,老子被眼下奇特的景象所震撼,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哇,唔,山!”雲開霧散之處竟然兀立起一脈青山,老子感懷和驚歎此山之靈氣,說:“老子尋你久矣,原來在此啊!”老子從此定居此山,潛心修煉,直到他得道昇天,老子傳人諧老子慨嘆之音,把這座山稱爲“瓦屋山”.瓦屋山有大量道教文化遺蹟(如太清宮、川主廟、炳靈祠、木刻太上老君像)以及張天師降蟒傳說故事,這些都是瓦屋山作爲道教文化名山的有力佐證.民間還流傳瓦屋山“瓦哥”身着青衣、踏着青瓦、飛檐走壁、劫富濟貧、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故事.現代的“瓦哥”是身強力壯的漢子、英俊瀟灑的美男子,是“雅女”夢中的“白馬王子”.

各位遊客朋友,峨眉山被譽爲佛教名山,其實瓦屋山早在宋朝就天下盛名,蘇軾來了,蘇軾寫道:“瓦屋寒堆春後雪,峨眉翠掃雨余天”;陸游來了,陸游讚道:“山橫瓦屋披雲出,水至牂牁裂地來”;何紹基來了,何紹基詠歎道:“巴蜀風光,峨眉十之三,瓦屋得六七”.還有鄧通、諸葛亮、闢支、葛洪、李白、杜甫、岑參、田錫、蘇轍、楊升庵……詩人騷客紛至沓來.明朝時期瓦屋山的佛教達到鼎盛時期,明朝進士張維斗在《瓦屋山賦》中曾寫道“鐵瓦兮雄峙,香像兮長春.其剎則雞峯鷲嶺之崚嶒,寶楯岑樓之聯絡,晨鐘漏唄之繽紛.”(意思是:這裏鐵瓦鱗鱗、殿宇雄峙、香火鼎盛、佛燈長明.寺廟佛塔高峻重疊,欄杆高樓相連,晨鐘暮鼓,迴盪林霄,唸經之聲時來耳畔.)便可知道明代時期的瓦屋山已是個遊覽勝地,山上梵宮佛殿,星羅棋佈,朝山拜佛,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吸引着八方遊客,香火鼎盛.到了清代由於統治者的血腥鎮壓才衰敗.

四川瓦屋山歷史導遊詞 篇10

峨眉山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四川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邊緣的峨眉境內,距成都約一百六十公里,在峨眉山市西南七公里處。高出五嶽,秀甲天下。在我國的遊覽名山中,峨眉山可以說是最高的一個,最高峯萬佛頂海拔3099米。山體南北方向延伸,綿延23公里,面積115平方公里。長久以來,峨眉山以其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神話般的佛教勝蹟而聞名於世。她古雅神奇,巍峨媚麗。其山脈綿亙曲折、千巖萬壑、瀑布溪流、奇秀清雅,故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稱。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峨眉山像一道巨大的翠屏,聳立在成都平原西南,遙望彎曲柔美的山體輪廓,猶如少女的面容和修眉,於是人們很早便稱它爲“峨眉”。縱橫200餘公里的峨眉山,與“亞洲脊樑”崑崙山的支脈邛峽山相連。峨眉全山由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山組成,一般遊人所到,主要是奇峯攢聚、名勝薈萃的大峨山,這就是今日人們通常所說的“峨眉山”。

峨眉山平疇突起,巍峨、秀麗、古老、神奇。它以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佛教文化、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獨特的地質地貌而著稱於世。被人們稱之爲“仙山佛國”、“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博物館”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譽。唐代詩人李白詩曰:“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明代詩人周洪謨讚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須涉海尋蓬萊”;當代文豪郭沫若題書峨眉山爲“天下名山”。古往今來,峨眉山就是人們禮佛朝拜、遊覽觀光、科學考察和休閒療養的勝地。峨眉山千百年來香火旺盛、遊人不絕,永葆魅力。

四川瓦屋山歷史導遊詞 篇11

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眉山市洪雅縣境內,佔地面積104萬畝,包括瓦屋山原始森林獵奇探險區、玉屏人工-度假區,八面山尋古攬勝區等系列景區。瓦屋山臺頂海拔2800米左右,曾與峨眉山齊名天下,是歷史上著名道教聖地,有“東有峨眉,西有瓦屋”之譽。環抱山頂有82座山峯、84條崗巒,頂上可東望峨眉,西看貢嘎山,北望邛崍山,南眺曬金山。  瓦屋山臺頂面積約10平方公里,四周懸崖峭壁。山上有植物3500多種,其中有60萬畝天然杜鵑林,30萬畝天然珙桐林,被形象地譽爲“世界杜鵑花的王國”和“中國鴿子花的故鄉”。山中溶洞成羣,著名的有燕子洞、0洞、三星洞等24個。景區內山勢挺拔,怪石嶙峋,奇異瑰麗;峽谷風光豐富多彩,如青衣江峽谷,白沙河白香巖-餘家坪一帶和瞧光溪、菩薩溪谷等。景區內還有漢王湖、櫻桃湖、明月池等湖泊。漢王湖碧水萬頃,幽美靜謐。鴛鴦池位居瓦屋山頂中心,面積20萬平方米。瓦屋山的瀑布多而高,蘭溪瀑布二級落差高達1040米,飛瀉千仞,氣勢壯觀;磨子河梯級瀑布總落差210米,其中最大一級落差125米,夏季流量4立方米/秒。交通

從成都到瓦屋山約200公里,每日8:30-16:00在新南門汽車站有班車前往。  自駕車可選擇兩條行車路線:  1.成都——眉山——洪雅——柳江古鎮——瓦屋山  2.成都——雅安——周公山——望魚古鎮——瓦屋山  從樂山出發需先到洪雅縣後再前往瓦屋山;從峨嵋山出發經高廟古鎮到瓦屋山。

瓦屋山位於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瓦屋山鎮處,距雅安市約50km,距洪雅縣城約76km,距成都市約

200km。瓦屋山道教文化源遠流長。春秋未,老君西行到位於瓦屋山的青羌之祀訪道隱居。漢未張道陵到山下的易俗傳道創教留下《張道陵碑》。

四川瓦屋山歷史導遊詞 篇12

黃龍溪鎮東臨府河,北靠牧馬山,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鎮上的居民就生活在這幽靜古樸的環境中。最早系統地將黃龍溪鎮推出亮相的,當數中國貿易總公司。1990年,該公司在向全國贈閱的一期出版物中,以《古鎮黃龍溪一瞥》爲題,詳細介紹了古鎮的歷史,諸葛亮兵屯牧馬山,以及古鎮中醫後繼有人等情況。並用大量的古廟、古樹、古街巷、古浮橋及古老木器、篾器照片,展示了黃龍溪“古鎮風光好,古鎮民風淳”的景象。同年,《中國民航》、《西南航空》等雜誌開始不惜版面介紹黃龍溪古鎮風情。在’92中國友好觀光年”中,省旅遊局和西南民航管理局聯合將黃龍溪古鎮推爲8條精選旅遊線路之一。黃龍溪古鎮現存的民居多爲明清時期的建築,主街道由石板鋪就,兩旁是飛檐翹角杆欄式吊腳樓。黃龍溪,到處瀰漫着氤氳的青霧,幽深的街道,彎彎曲曲,兩旁是木結構的兩層樓房,一家挨一家,樓下臨街的大都是店鋪,騎樓式的建築,門前飄着一面藍底白字的小旗,什麼“魚香子”、“呂回頭”、“唐酥店”等。二樓的房子,靠近內街的用作住宅,靠近河邊的用來做生意。走過一條街,又見一道巷,腳下光溜溜的青石路,烏黑髮亮的門板,古色古香的招牌,透着濃濃古意。

黃龍溪的古文化旅遊景點多如璀璨的珍珠,從景區上可以分爲三個以水相連的古景區域,分別核心景區、擴散景區和延伸景區。

黃龍溪的核心景區是以古鎮爲中心的5平方公里的地區,她以古街、古樹、古廟、古堤、古埝、古民居、古碼頭、古戰場、古崖墓和古衙門的“十古”著稱。古鎮上還擁有的“一街三寺廟”,“三縣一衙門”,“千年古樹伴古鎮”等都嘆爲全國奇觀,古鎮鎮江寺對面是錦江與鹿溪河的交匯口,錦江水清、鹿溪水褐,可見“黃龍渡清江,真龍內中藏”的景觀,泛舟水上,空靈飄逸,吟詩品茗,如夢如歌。從鹿溪河口泛舟而上三公里,即到了黃龍溪的擴散景區,該景區有著名的“大佛寺”和“觀音寺”,兩寺坐落在兩山之上,遙遙相望。北岸邊即爲“大佛寺”大佛寺原建於明代,鑿刻在象冊陡峭的崖壁上,高二丈餘,史稱爲“蜀中第二”的小樂山大佛。觀音寺,坐落觀音山上,普渡人間。從鹿溪河口沿錦江上游二公里是陳家小島,是“黃龍五島”之一,小島現存川西僅有一座不衝古磨水碾-“陳家水碾”,當車行近水碾島時,遠聞吱吱啞啞的古碾聲,引起了人們幾多農耕文化的甜蜜回憶......

正是古味十足,古色古香才吸引衆多影視界朋友,成爲古裝影視片外影拍攝理想之地,先後有《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海燈法師》、《秦淮世家》等100餘部影視片在此拍攝。

四川瓦屋山歷史導遊詞 篇13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成都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__。

黃龍溪古鎮位於成都市雙流縣西南部邊緣,是以旅遊業爲龍頭,農業爲基礎的旅遊型城鎮。黃龍溪古鎮屬四川省歷史文化古鎮及省級旅遊風景區,有着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

黃龍溪古鎮位於雙流縣西南,距離成都市區約40公里,至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鎮上有明清時代的青石板古街,與古牌坊、古寺廟、古建築民居等渾然一體。鎮上傳統民俗“燒火龍”活動,場面恢宏,被稱爲“中國火龍之鄉”。

古鎮位於兩條河流的交匯處,有“水鄉”的風味。一條溪水穿城而過,兩岸是青石鋪就的路面。路兩邊多爲明清建築,傍水而築,木柱青瓦的樓閣房舍,鏤刻精美的欄杆,寧靜古樸。如今古鎮是衆多影視劇的取景地,電影《芙蓉鎮》、電視劇《海燈法師》等近多部影視片在這裏取過景。

正街上有三座古寺,分別是鎮江寺、潮音寺和古龍寺。古龍寺內有上千年的黃桷樹、清代的戲臺。此外還有一個奇異的“三縣衙門”,因歷史上的黃龍溪鎮地處三縣的交界處,號稱“一腳踏三縣”,所以三縣在這裏設立了這個機構。

黃龍溪古鎮的小吃也是鼎鼎有名,一根面、焦皮肘子、珍珠豆花、紅燒黃辣丁等都值得品嚐,在古鎮內的大部分餐館都能吃到。

黃龍溪民俗風情濃郁,以每年正月八年級至十五的“燒火龍”爲最。“火龍”栩栩如生,而家家戶戶則準備好煙花爆竹,待龍燈臨門時,煙花齊射向龍身,表演結束後,衆人將龍身燒燬,殘灰撒入江河,以祈求當年風調雨順。

遊玩黃龍溪古鎮,可以成都當日往返,也可以在鎮上住宿一晚。古鎮入口處的新鎮有很多住宿點;古鎮中心有家“大院壩”,是一座真正的川西大院,也提供住宿。

黃龍溪位於成都平原南部,距成都市區40公里,距雙流縣城35公里,是以旅遊業爲龍頭,農業爲基礎的旅遊型城鎮,是成都市郊區新的旅遊熱點,是以旅遊業爲主,商貿服務業爲輔的旅遊型山水小城鎮。被譽爲中國民間藝術火龍之鄉、國家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國家級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四川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四川省省級風景名勝區、成都市旅遊重點鎮。黃龍溪位於成都雙流縣西南部府河、鹿溪河交匯處;是一個風景優美、歷史悠久並擁有濃厚文化底蘊的川西水上古鎮,有着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

該鎮屬四川省歷史文化古鎮及省級旅遊風景區。古鎮不僅風光秀麗、環境優美,還是馳名中外的天然影視攝影基地。古鎮主要特色是:古街、古樹、古廟、古水陸碼頭、古建築和古樸的民風民俗。是國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藝術(火龍)之鄉、國家級環境優美小城鎮。素有"影視城"、"中國好萊塢"之稱。

黃龍溪迄今保留着正月表演火龍燈、獅燈、牛兒燈、幺妹兒燈、四月初八放生會、端陽節賽龍舟,還有代代相傳的府河號子、民間兒歌、童謠、諺語,扯響簧、翻筋斗、踢毽子等。古鎮至今保留着打更的習俗,按時辰鳴鑼報時從亥時(晚九點)起打更,每個時辰打一更,直到卯時(早上五點),共打五更,一更鳴鑼一聲,二更鳴鑼兩聲,依次類推。夜深人靜之時,清脆的打更聲會讓你睡得分外香甜。

黃龍溪火龍節:時間:正月八年級至正月十五; 黃龍溪國際龍獅文化藝術節:時間:大年七年級至初七。

去黃龍溪旅遊,帶些當地特色的手工藝品作爲紀念品或者購買一些風味特色的食品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黃龍溪古鎮具有特色的一些手工藝品或者風味食品。

牧馬山地瓜:學名豆薯,別名沙葛、涼薯、地瓜、土瓜等。原產中國南部、墨西哥、中北美洲。我國四川、重慶地區和臺灣省栽培較多。

黃龍溪黑芝麻糕:黃龍溪黑芝麻糕通過傳統工藝製作而成。酥香適口,老少皆宜。

瓷胎竹編:又稱“竹絲扣瓷”,是竹編工藝品中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品種,它是以瓷器器皿爲胎,用纖細如發的竹絲,柔軟如綢的竹蔑依胎編織而成。

手工織布:手工織布除了在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外,現在已很難看到了。這種傳承了中國幾千年的男耕女織,還能在這兒看到它的蹤影。這臺手工木製織布機,可算得上是“文物”了。手工織布,有“寬蓬”、“窄蓬”之分。寬蓬即寬幅,機上正在織的這種布,俗稱“寬蓬家機布”。

四川成都雙流縣黃龍溪古鎮是十大水鄉古鎮之一,有着1700餘年的歷史,位於成都平原南部,距成都市40公里,距雙流縣城35公里,是以旅遊業爲龍頭,農業爲基礎的旅遊型城鎮,是成都市郊區新的旅遊熱點,是以旅遊業爲主,商貿服務業爲輔的旅遊型山水小城鎮。始終堅持以旅遊爲龍頭,農業爲基礎,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正確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係,黃龍溪正在成爲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交通便捷,設施配套,佈局合理,功能齊備,環境優美,是有濃郁特色的旅遊型山水小城鎮。

黃龍溪古鎮坐落在黃龍溪省級風景名勝區中心,位於成都市雙流縣境內,是川西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四川古鎮之一。鎮上古牌坊、古寺廟、古建築民居與古榕樹、古崖墓渾然一體,古色古香,與現代大都市形成鮮明的對比。附近毛家灣,四川足球訓練基地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無論春秋,一派靜謐。正街、新街、橫街、上河街、下河街、復興街等六條老剛進行完一年的閉關維修改造,全部鋪上了紅石街面,兩側建築也恢復了本色,古色古香。

黃龍溪位於成都東南方向行40公里處,是近幾年被影視界人士和旅遊者看好的新闢旅遊景點--黃龍溪。黃龍溪東臨府河(錦江),北靠牧馬山,當年鎮上曾有7座廟宇和仁(壽)、彭(山)、華(陽)總府衙門。碼頭上舟揖如林,商旅雲集,一派繁榮景象。黃龍溪古鎮之所以引起影視界人士關注,是因爲這裏清代風格的街肆建築仍然保存完好。青石板鋪就的街面,木拄青瓦的樓閣房舍,鏤刻精美的欄杆窗櫺,無不給人以古樸寧靜的感受。鎮內還有6棵樹齡在320_年以上的黃角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給古鎮更增添了許多靈氣。鎮內現還保存有鎮江寺、潮音寺和古龍寺三座古廟,每年農曆六月初九和九月初九的廟會,還能再現昔日陽古鎮的喧鬧場面。

古鎮黃龍溪之所以爲遊人所青睞,是因爲這裏不僅山清水秀,沒有大城市的喧囂與嘈雜;更因這裏彎彎曲曲的石徑古道,河邊飛檐翹角的木質吊腳樓,街道上的茶樓店鋪,古廟內的繚繞青煙等,展現出一幅四川鄉鎮的民俗風情圖,給人一種古樸而又新奇的感受。黃龍溪鎮東臨府河,北靠牧馬山,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鎮上的居民就生活在這幽靜古樸的環境中。

四川瓦屋山歷史導遊詞 篇14

貢嘎山景區位於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康定、九龍三縣境內,以貢嘎山爲中心,由海螺溝、木格錯、五須海、貢嘎南坡等景區組成,面積1萬平方公里。貢嘎主峯海拔7556米,譽爲“蜀山之王”,是四川省內第一高峯。

山體南北長約60公里,東 西寬約30公里,地處東經101.8°,北緯29.6°,在四川省康 定、瀘定、石棉、九龍四縣之間。

貢嘎山地區地質構造活動頻繁,產生了許多褶皺和斷裂。隨着山體的擡升,河 流東西兩坡形成高差近5000米的峽谷。貢嘎山主峯有四條主山脊:西北山脊、 東北山脊、西南山脊、東南山脊。由於該地區岩層以花崗岩爲主,加上長期冰 蝕作用,狹窄的山脊猶如傾斜的刀刃,坡壁陡峭,岩石裸露,坡度多大於70度。 貢嘎山地區又是橫斷山系中高峯集中區,在其附近聚集了20餘座海拔6000米以 上的高峯。山區約有冰川45條,面積達290平方公里,主要以山谷冰川爲主,懸 冰川和冰斗冰川也有分佈,長度達10公里以上的冰川有5條,最長的海螺溝冰 川,是我國著名的冰川公園,擁有一切冰川奇觀。

其中的大冰瀑布高寬均達 1000米以上,尤爲壯觀。由於氣候的影響,貢嘎山冰川活動劇烈,冰川末端最 低伸到海拔2600米處。在雪線以下,山谷和山坡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蓋。森 林中植物種類繁多,有珍稀植物40餘種。同時,也是野生動物的樂園,在這裏 生活着400餘種高山動物和森林動物。山中活動性斷裂帶上還分佈有多處溫泉, 並建有各種旅遊服務設施。

貢嘎山爲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四川瓦屋山歷史導遊詞 篇15

雙洞溪

一走進瓦屋山,大家就進入了雙洞溪,它長約2公里,由綠葉潭、小綠潭、珍珠瀑布、雙龍瀑布、月亮潭等景點組成。因溪水來自山上的大法洞和三星洞兩個大溶洞而得名。這裏是瓦屋山"水的世界"的一個小小的縮影,很多遊客都被它那種幽邃深遠、清新古樸的氣息所感染,不忍離去。

踏過顫顫悠悠的木橋,你就走進一個綠色的童話世界。突兀的蒼巖、千年的古藤、厚綿的苔葬、粗獷的木棧橋,完全沒有紅塵的喧囂,彷彿讓人回到了遠古時代。在這裏,潺潺水聲和幾聲鳥鳴,讓你感到一種深深的幽靜;曲折的木棧橋往深處延伸,讓你不由自主地沿着走進去,走進這陌生而又親切的綠色世界。

綠葉潭因潭形如一片樹葉,水色碧綠而得名。你看,潭中的水纖塵不染,清而碧,純而靜,讓人感到一種清新,一種洗練。不遠處是小綠葉潭。前面巖壁上常年滴落不息的水如一串串水晶項鍊,晶瑩剔透,當陽光照射時,珠簾閃閃發光,可是名符其實的珍珠瀑布了。月亮巖上"雙龍瀑布"如兩條飛騰的白龍盤旋而下,氣勢磅薄,在這古樹參天的原始森林中,臨巖望瀑,沐雨聽泉,一汪清澈的溪水盪滌身心,別是一番誘人的滋味。這裏的水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是天然的礦泉水,以前山上修煉的道士都要到這兒打水喝。據說喝了這兒的水,女士會更漂亮,男士更清酒,老人可延年益壽,兒童更聰明可愛,你不妨試一試。

洗腳溝

過去上山沒有架空纜車,全靠步行攀登,人們征服了十八盤,經過觀瀑亭、望鄉臺、穿過長崗子就到達了瓦屋山半山腰的洗腳溝。洗腳溝是上山的必經之地,古往今來的朝山者都要在這裏歇歇腳,再作下段行程的跋涉。他們到了這裏以後就要整理衣衫,用山間的清泉把腳洗乾淨,然後才登上聖地,不帶進入世間的一絲塵埃,以示虔誠,洗腳溝也因此而得名。據說洗腳溝的水可治腳臭、腳氣,到底有沒有這個效果,試一試才知道。

第1篇:蜀山勝景瓦屋山的優秀導遊詞

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四川盆地西沿洪雅縣境,由瓦屋山原始山林景區、玉屏人工林海度假區、八面山尋古攬勝景區等組成。

瓦屋山就是我國最早的地理書《山海經》上記載的居山,因山形酷似民居瓦屋而得名,早年就以著名的道教聖地而與相鄰的佛教名山峨眉山齊名。"瓦屋寒堆春後雪,峨眉翠掃雨余天"、"山橫瓦屋破雲出,水自戕可裂地來",便是宋代著名詩人蘇軾、陸游對瓦屋山的讚譽。

瓦屋山海拔2830米,平橫天際,氣勢雄偉,尤其山頂上廣達1500畝的高臺平原上,冷鐵杉林莽莽蒼蒼,林間杜鵑聳翠,充滿超凡脫俗的原始氣息,令人稱奇叫絕。山高水也高,山頂上80多處泉眼,涌流不息。全山有72條瀑布,各具風采,其中東巖的蘭溪瀑布高達1040米,氣勢磅礴。山岩上衆多的溶洞,深邃莫測,景觀各異,其中燕子洞最大、景觀最佳,洞高近20米,洞內遍佈鍾乳,千姿百態。還有"野牛街"和號稱"陸上二百幕大"的"迷魂函"等景點。據考證,瓦屋山有植物3500多種,其中被子植物的種類佔世界總科數的的60%以上,冷鐵杉林、杜鵑林、紅葉林、珙桐林呈帶狀分佈。植被林型完整,垂直帶譜分明,尤其是珍稀植物珙桐(又叫中國鴿子花)在瓦屋山是成片成帶地保存下來,實屬難得。我們可以自豪地告訴大家,瓦屋量山是我國爲數不多的未被污染破壞的自然風景區之一。

金花橋

金花橋是瓦屋山的門戶,山門由原木裝飾修建而成,莊重古樸,門坊上蒼勁有力的"瓦屋山"三個大字是由已故著名書法家、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題寫。金花橋是瓦屋山原始森林獵奇探險景區的第一接待站,這裏羣山掩映,深坑河環繞而過,流水淙淙,空氣清新,在炎炎的夏季,這裏卻是涼風習習,且無蚊蟲叮咬,是避暑消夏之佳境。

爲什麼這裏叫金花橋呢?於一個"官帽插金花"的傳說。在一千多年前瓦屋山是個香火很旺盛的地方,四面八方的人都到瓦屋山來朝山敬神。可是後來有一段時間,山上接連發生香客失蹤的事件,朝山者畏而卻步,引起了朝廷的重視。於是,一位大臣奉命到瓦屋山調查,結果發現是一條巨蟒作怪,吞食了這些香客。在跋山涉水,歷盡艱辛後,這位大臣找到了巨蟒的藏身之處,於是揮劍與巨蟒大戰起來。巨蟒捱了兒劍以後,作垂死掙扎時,它的尾巴把大臣的帽子打飛了。巨蟒被除掉了。大臣的帽子落在深坑河邊,化成了一座小山,帽子上插的金花翎掉到河裏,變成了兩座橋,於是人們就把那座小山稱作官帽山,橋叫金花橋。

雙洞溪

一走進瓦屋山,大家就進入了雙洞溪,它長約2公里,由綠葉潭、小綠潭、珍珠瀑布、雙龍瀑布、月亮潭等景點組成。因溪水來自山上的大法洞和三星洞兩個大溶洞而得名。這裏是瓦屋山"水的世界"的一個小小的縮影,很多遊客都被它那種幽邃深遠、清新古樸的氣息所感染,不忍離去。

踏過顫顫悠悠的木橋,你就走進一個綠色的童話世界。突兀的蒼巖、千年的古藤、厚綿的苔葬、粗獷的木棧橋,完全沒有紅塵的喧囂,彷彿讓人回到了遠古時代。在這裏,潺潺水聲和幾聲鳥鳴,讓你感到一種深深的幽靜;曲折的木棧橋往深處延伸,讓你不由自主地沿着走進去,走進這陌生而又親切的綠色世界。

綠葉潭因潭形如一片樹葉,水色碧綠而得名。你看,潭中的水纖塵不染,清而碧,純而靜,讓人感到一種清新,一種洗練。不遠處是小綠葉潭。前面巖壁上常年滴落不息的水如一串串水晶項鍊,晶瑩剔透,當陽光照射時,珠簾閃閃發光,可是名符其實的珍珠瀑布了。月亮巖上"雙龍瀑布"如兩條飛騰的白龍盤旋而下,氣勢磅薄,在這古樹參天的原始森林中,臨巖望瀑,沐雨聽泉,一汪清澈的溪水盪滌身心,別是一番誘人的滋味。這裏的水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是天然的礦泉水,以前山上修煉的道士都要到這兒打水喝。據說喝了這兒的水,女士會更漂亮,男士更清酒,老人可延年益壽,兒童更聰明可愛,你不妨試一試。

洗腳溝

過去上山沒有架空纜車,全靠步行攀登,人們征服了十八盤,經過觀瀑亭、望鄉臺、穿過長崗子就到達了瓦屋山半山腰的洗腳溝。洗腳溝是上山的必經之地,古往今來的朝山者都要在這裏歇歇腳,再作下段行程的跋涉。他們到了這裏以後就要整理衣衫,用山間的清泉把腳洗乾淨,然後才登上聖地,不帶進入世間的一絲塵埃,以示虔誠,洗腳溝也因此而得名。據說洗腳溝的水可治腳臭、腳氣,到底有沒有這個效果,試一試才知道。

四川瓦屋山歷史導遊詞 篇16

各位遊客:

在四川,我們遊覽了天府之國衆多的名勝古蹟、自然風光,今天我們將去參觀的是享譽海內外的臥龍自然保護區,它距成都100多公里,是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臥龍自然保護區簡介 目前臥龍自然保護區開放的旅遊景點有中華大熊貓園、中國臥龍大熊貓博物館、動植物標本館、英雄溝、銀廠溝等。保護區內分佈着100餘隻野生大熊貓,約佔全國總數的10%,使其以“熊貓之鄉”享譽中外。1981年保護區與世界自然基金會組織合作,在臥龍建立了全世界惟一的“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設有六個實驗室、大熊貓野外生態觀察站、小熊貓生態館和世界最大的熊貓圈養場。其大熊貓幼仔的出生率、存活率世界領先。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將這裏的五一棚野外觀察站作爲中外合作進行大熊貓的生態觀察研究的基地,中外專家可日夜在此觀察大熊貓的活動,並把最新科研成果通報給世界各國。臥龍的科學研究頗有成效,已真正成爲具有世界意義的自然保護區,並在中外自然保護區中佔有重要地位,享有較高聲譽。

國家對臥龍自然保護區非常重視,多位領導人曾先後來保護區視察。這裏還多次接待過外國元首、政府首腦、國際組織官員。

大熊貓概況

各位遊客,衆所周知,臥龍自然保護區以“熊貓之鄉”而聞名於世,因此,有必要向各位簡單介紹一下大熊貓階情況。大熊貓在幾百萬年前就已生存在地球上,當時遍佈我國的陝西、山西、北京、四川、雲南、浙江、福建等地。大熊貓由盛而衰,以至瀕臨絕滅境地,究其原因,除了幾百萬年以來外部環境的惡化之外,大熊貓自身生活習性和生育繁殖能力退化是其內在原因。 專家對大熊貓的長期研究表明,大熊貓生殖機能異常低下。由於遺傳和環境的原因,許多大熊貓的生殖系統嚴重發育不良,成年後生殖內分泌機能紊亂,不能排卵或不能正常排卵,以至終身不育。大熊貓性喜獨居,每年的4、5月是大熊貓的繁殖期,發情後才願意進行異性間的接觸。雌性大熊貓擇偶性極強,非見“白馬王子”不拋“繡球”。等5月一過,雌、雄大熊貓又各奔東西。雌性大熊貓懷孕4至5個月,產仔多數爲單胎,即使產下雙胎也往往只能撫養其中一隻。大熊貓幼仔重量只有150克左右,相當於它媽媽體重的千分之一,非常脆弱,極易因缺乏營養、患病、氣候惡劣或遭遇天敵而天折。雌性大熊貓在懷孕和哺乳期內很少採食,並由於獨自哺乳帶養幼仔極其辛勞,體力極度衰竭,對其健康和壽命影響極大。大熊貓的壽命一般爲20至30年。...第 一整理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

由於大熊貓的野外棲息地被嚴重地隔絕成小塊地域,偏偏它們又必須獨佔很大的土地面才能保證生存,所以在小塊的棲息地內,能容納大熊貓的數量非常有限。一個種羣太小的生物,不可避免地導致近親繁殖,降低遺傳多樣性,造成遺傳性能、生育能力、生存能力的全面退化。現在野外存活的大熊貓數量極少,在我國約有1000只左右,被譽爲生物進化的珍貴的“活化石”。

中華大熊貓園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中華大熊貓園,位於原大熊貓的最佳棲息地和產地。該園一期工程圈養範圍爲3平方公里,於20xx年5月破土動工,同年10月完工,共建有7個半散放場,可將圈養大熊貓放歸野外。這裏已成爲世界上最大的熊貓飼養種羣,圈養大熊貓佔全世界圈養種羣三成以上,數量約佔全世界的40%。在未來幾年裏,政府和商家將再投資7.5億元人民幣進行建設。建成後,該園將年接待旅遊者60萬人次。

中國臥龍大熊貓博物館

各位遊客,大熊貓博物館是我國首家介紹單一物種的專題性博物館。該館就建在臥龍自然保護區內,佔地2700多平方米。這裏收藏的大熊貓資料是世界上最多、最完整的。從陳列的資料中,大家可以瞭解到大熊貓的盛衰史,中國和世界科學家爲保護和拯救珍稀動物大熊貓所作出的努力,大熊貓作爲“和平使者”,帶着中國人民的友誼遠涉重洋,到國外攀親結友、安家落戶,深受各國人民歡迎階情況。

四川瓦屋山歷史導遊詞 篇17

一九二八年,洛克先生在雲南與稻城毗鄰的羣山重嶺中,遙望見了央邁勇,被她的聖潔,高貴的氣質折服,在他的日記中寫到“她(央邁勇)是我見到的世界上最美的山峯”。

站在央邁勇峯下,轉身向後瞧去,由羣山環繞着的寬闊峽谷間,森林、草地、溪流和睦地各守一方,着氣勢莽莽的自然景觀,不就是人間仙境嗎!不就是香格里拉所在嗎,真是讓人感慨萬千。

貢布方圓1000餘平方公里,由三座完全隔開,但相距不遠,呈“品”字形排列的雪峯構成其主體部分。三座雪峯潔白,峭拔,似利劍直插雲霄。北峯仙乃日海拔6032米,像傲然端坐蓮花座的大佛;南峯央邁勇海拔5958米,像嫺靜端莊,冰清玉潔的少女;東峯夏諾多吉海拔5958米,像雄健剛毅,神彩奕奕的少年。

央邁勇

這三座雪山佛名三怙主雪山。在世界佛教二十四聖地中排名第十一位。“屬衆生供奉朝神積德之聖地”。一生當中至少去一次貢嘎日鬆貢布轉山朝覲是每一個藏族人的夙願。據歷史記載,公元八世紀,蓮花生大師爲貢嘎日鬆貢布開光,以佛教中觀音、文殊、金剛手菩薩分別爲三座雪峯命名加持,貢嘎日鬆貢布從此蜚聲藏區。

三座神山——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是守護亞丁藏民的守護神山,北峯仙乃日意爲“觀世音菩薩”(6032米)、南峯央邁勇“文殊菩薩“(5958米)、東峯夏諾多吉“金剛手菩薩”(5958米),據說若藏民能夠朝拜三次神山,便能實現今生之所願。登山沿途所見景色堪稱人間仙境,雪山、冰湖、奇石、高原草場,腳下的每一寸都令人驚歎造物主的神意。

早晨的霧氣漸漸散去,天似乎有放晴的慾望。

布多師傅八點種準時來到營地,昨天就約好了今天由他帶路,我倆一道去牛場深處轉轉。乘現在山下的遊人還沒有上來,爲了看到一個真正寧靜的洛絨牛場,告別了營地的三位朋友,我們立刻上路了。布多師傅認爲今天的路程沒必要騎騾子,所以他的騾子依然在草場上自由自在地閒蕩着。

往南走了沒多遠,便有一條從東邊山坡上流下的小溪橫斷在草場中央,布多師傅說這是從夏諾多吉雪山上流下的雪水。想起在來稻城的路上,民瑪此琳師傅曾告訴我,如果要想在轉山的過程中如願看到三座神山,必須遵守他們藏族人的規矩,在轉山的幾天裏千萬不要洗臉,另外,他還特別提醒阿璐小姐,說女士們來亞丁,最好不要用雪山上流下來的水,否則身上會起一種很癢的皰疹,化膿流水後會在皮膚上留下可怕的疤痕。昨天早上我們在阿旺大叔家起牀後就沒有洗臉,他們家確實也沒有洗臉的條件,後來一路的雨水竟讓我們連續地洗臉。今天早起後,光顧了看牛場和雪山,竟忘了洗臉這回事。而眼前這條清澈的溪流實在惹人喜愛,於是我拋開民瑪此琳師傅的叮囑,不顧一切地蹲到溪流邊,掬起水就往臉上撲。。。溪水冰冷刺骨,宛如數九汗天的冰水,剛掬了幾捧手就凍得不行。記得昨天我還問過小文,山上沒有電,冰箱也不能用,營地是如何給肉類食品保鮮的,他告訴我,只要每天把肉泡在新鮮的溪水裏就成,不僅壞不了,還能去除肉的異味。

果然如阿濤阿璐他們所講,跨過溪流上的小木橋,前方的草場便成了花的世界,成片的小黃花綴滿了綠色的草坪。但這片草場雖好看,卻走不得,放眼望去,除了花和草,就是水汪汪的沼澤。於是布多師傅開始帶我走牛場邊的山路,穿梭在叢林中。叢林中時不時地露出一大片齊整的草坪,而且總會被幾隻黑犛牛先我們一步給"佔領"了。

終於在前方的森林中找到一片最大的草坪,佔據了好幾畝的山坡地,顯然這裏還沒有被早起的犛牛佔領,而這裏顯然是觀看央邁勇的最佳角度。天上厚厚的雲層正迅速地移動着,我估計即使上山尋找到牛奶海、五色海,也不會看到最佳效果,索性就躺在這裏慢慢享受這一片美麗的壩子、幽靜的松林,靜靜地等待身旁央邁勇的出現。於是我拿出雨衣,鋪在溼漉漉的草坪上,對着央邁勇躺了下來。。。

突然想起攝影包的夾層裏有一張大幅的稻城旅遊宣傳圖片,是在稻城住宿時免費得到的,那是一張秋天的洛絨牛場照片,角度好象就是從我現在所在的地方拍出去的。於是我起身翻出那張宣傳畫,旁邊的布多師傅一看我這裏有好看的,立即湊了過來,還沒等我仔細看,他就情不自禁地把那張宣傳畫給搶了過去,邊感慨着畫面漂亮,邊站起來四周環顧着畫面中的拍攝角度,看了半天,他果斷地對我說:“這應該是在前面那塊長滿松樹的大石頭上拍的,我過去看看。”還沒等我發表意見,他已經跑出去了。

雖然我很忌諱追別人的鏡頭,但布多師傅既然那麼熱心,我也只好由他去了,於是繼續躺下悠閒地品味着難得的自在與愜意。。。正閉着眼睛漸入空靈之境,突聽得身後的樹林裏有異樣的動靜,本能的警覺中,我立即起身後視:一個黑乎乎的龐然大物正圓睜雙眼警惕地看着我,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頭大犛牛!我故意地瞪大雙眼與它怒目相向。。。雙方一聲不響地對峙了十幾秒種,最後還是它先不理我了,不客氣地走進我先“搶佔”的壩子裏,目中無人地享受起了肥美的牧草,這還沒完,樹林裏竟接二連三地又走出四、五頭大犛牛,顯然,這時我已成了這個壩子裏多餘的“人物”!

布多師傅已辛苦地爬到了前方那塊巨石上,自個兒在上面比劃了半天,然後就衝着我大喊:“不是這裏,應該在那邊的一塊石頭上。”說完就又掉頭往前方更遠的那塊巨石奔去,於是我也只好收拾了東西,迎頭趕上去。臨走前,我“惡狠狠”地衝着那幾匹犛牛罵了一句:“惹不起,我躲得起!”

在布多師傅的精心幫助下,我終於找到了央邁勇雪峯下俯瞰絡絨牛場的最佳角度。站在那塊巨石上,頓覺心曠神怡,美麗的絡絨牛場盡收眼底:草場、溪流、松林、壩子、峻嶺、天空一起圍合出一個美麗而和諧的自然畫卷,面對着如此壯觀的大自然傑作,我只能感謝上蒼!

不知不覺中,仙乃日雪峯已經出現在我仰視的目光中,而我也早已站到了他的腳下。數十條飛瀑層層疊疊地從雪峯山腰處飛瀉而下,消失在谷底的松林之中,匯成一條磅礴的溪流流經我們的腳下。天空中已經能看到片片藍天,而在藍天的映照下,潔白而巍峨的央邁勇主峯更顯得神聖而莊嚴,雖然主峯的積雪已化去很多,儘管峯尖依然隱藏在白雲之中,但我內心的崇敬之情依然在昇華着。我祈禱着雪峯附近的那一片藍天能如願地罩在央邁勇的主峯之上。。。老天爺卻似乎故意跟我作對,藍天雖然已罩住央邁勇,但附近山頭卻又飄過一片浮雲,實實地擋住了我的視線。。。

萬般無奈中,我的目光無意中瞥向西側的峯頂,沒想到,這無心的一瞥竟看到了一個天上的勝境:就在我所站的這座無名山黑壓壓的峯頂上,有一片白雲正輕輕地飄動着,而一座美麗雪山的局部,宛如仙山一樣漂浮在白雲之中。這一切轉瞬即逝,短暫得我只來得及拍了兩張片子,我甚至都有點懷疑自己是否看到了海市蜃樓的幻境,因爲我知道,在絡絨牛場裏,只能看到央邁勇和夏諾多吉兩座神山,不可能再看到別的雪山。還是布多師傅給了答案:“那是仙乃日雪山的側面,我們腳下的這塊地方是唯一可以同時看到三座神山的地方。”

美麗的仙乃日,你給我的第一印象竟會是如此的奇妙!無言的感動中,內心更是充滿幻想地殷切期待着明天早晨的朝覲。

再回頭向夏諾多吉的方向凝望過去,除了厚厚的雲層遮蓋,以及不時傳來的隆隆雪崩聲,我們什麼也看不到。雪崩的聲音不僅夏諾多吉有,確切地講,從我們一來到絡絨牛場深處的這片神聖的地方,四周的轟鳴聲就沒間斷過,開始我以爲那是打雷聲,還慶幸着今天趕上了光打雷不下雨的“好天氣”,是布多師傅及時地糾正的我的錯誤直覺,他還告訴我,天氣越好,陽光越強烈,雪崩的次數就越多。不過,出乎布多師傅意料之外的是,今年央邁勇主峯上的積雪似乎融化得特別多,以前他從沒有見過主峯上的岩石裸露得這麼厲害。

因爲天空的雲層一直很重,我已無意繼續爬山探尋那兩個神奇的高原小海,只是與布多師傅默默靜守在央邁勇雪峯下,心平氣和地等待着一切的發生。。。正午十二點,我們的寧靜終於被打破,一個穿着軍用作訓服的中年男子帶着一個小女孩上來了,那個中年人很客氣地同我們打了招呼,本來他很想坐下與我們聊聊,無奈那個小女孩馬不停蹄地搶在前頭跑了,中年人只好硬着頭皮追了上去,我注意到:那個中年人的腰間別了一把手槍。

估計後面上來的遊人將會越來越多,而眼前神聖的央邁勇絲毫沒有“作秀”的意思,於是我和布多師傅收拾了東西就開始回撤。經過牛場中那片開滿黃花的草坪時,陽光終於明媚地灑下來了,溫暖地照着牛場,午後的牛場又讓我的雙眼迷離起來。。。布多師傅看出了我的意圖:“你自己慢慢走、慢慢拍吧,我得去找我的騾子了,我們下午三點在營地碰頭,然後一道下山。”

暫別了布多師傅,我一個人一路感慨着回到了營地帳篷。小文他們三個還沒吃午飯,告訴我上午就沒見到有幾個客人上來,他們正等着我回來一道吃午飯,於是,有了他們鍋裏的,又有了我碗裏的。

剛吃完午飯,外面竟又下起了小雨,我索性留在廚房裏陪他們仨烤起了火。山上就是這樣,太陽出來時恨不得脫光衣服,下雨時又冷得恨不能抱着火爐纔好!

四川瓦屋山歷史導遊詞 篇18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

九寨溝劍巖景區位於日則溝區段往南,海撥2900米左右,面積約1平方公里。其中有美麗的天鵝海、高懸百米的飛泉、拔地而起的劍巖及靜幽的原始森林。劍巖景區粗獷神祕,巖峯奇特,是領略自然美的理想場所,甚至還可遇見大熊貓出沒其間。熊貓海海拔2587米,深14米,面積9萬平方米。這兒常有熊貓活動。湖邊巖壁紋理奇特,倒映湖中,與湖傍水下自然地生着幾圈黑色花紋的渾圓的貌似熊貓的白石,相映成趣。熊貓海在箭竹海下坡不遠處。

據說九寨溝的大熊貓最喜歡來這裏遊蕩、喝水、覓食,因此這一片海子被叫做熊貓海。熊貓海海水澄澈,倒影清晰。尤其是在風和日麗和晴天,湖上藍天白雲,岸邊層林相間,湖畔羣峯靜立,倒映水中,一片迷離景象。湖邊巖壁紋理奇特,倒映湖中,與湖傍水下自然地生着幾圈黑色花紋的渾圓的貌似熊貓的白石,相映成趣。天鵝海海拔2905米,是半沼澤湖泊。在廣闊的湖上,野草茵茵,山花燦燦,一彎清流蜿蜒其間,時有天鵝起落,野鴨羣遊。劍巖飛泉海拔3016米,從劍巖背面山腰涌出,涓涓細流,飛蕩而下,時間而漾離絕壁,時而回吻山岩,飄逸之美,攝人心魄。

四川瓦屋山歷史導遊詞 篇19

各位遊客,現在你們腳下的這塊黃土地,便是3000多年前:古蜀國的都城所在地。而現在,則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星堆遺址。

在這個遺址中,近幾十年來出土了數以萬計的各類文物,特別是1986年7月至9月,兩個大型祭祀坑的相繼發現,上千件地坑寶藏的出土,如平地春雷,石破天驚,震驚了全國,轟動了世界。

之後,我們在遺址的一角,建起了這座大型的現代歷史博物館,就是爲了讓這批中華古代文明的瑰寶,能夠得到充分展示。讓來自五洲四海、四面八方的朋友領略這批人類文化遺產的璀璨光彩。

現在,請大家隨我步入這座融原始意味和現代氣息於一體的藝術殿堂,去回顧一次古蜀歷史,去作一次美的巡禮。

序展

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響的文物。在中國浩如煙海蔚爲壯觀的文物羣中,屬最具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且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羣之一,在世界文化遺產中也應屬於頂尖級別的範疇。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及三星堆文物的出土,確鑿無疑地證明了三千年前古蜀國的存在;使自古以來真僞莫辨的古蜀史傳說,因此而成爲信史。古蜀史的源頭及古蜀國的中心,亦因三星堆而得到確認。

三幹多年以前的古蜀文化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並不落後於中原地區,也有了確切的實證。本陳列的主旨便是發掘文物內涵,再現歷史真實。序展則是陳列的前奏和序言。這裏我們使主體展品“人面鳥身”青銅立雕造像和置於其後的三星堆遺址的巨幅航拍照片有機組合,來反映“土地與人民”、“人民與文化”的深刻命題。而以這個人首鳥身像作爲典型器物徽標,置於開端,藉以表現萬物有靈,人神互通,天人合一的古蜀時代特徵。

博物館陳列要表現的主題之一就是——人與神。

第一單元三星伴月——燦爛的古蜀文明

第一組雄踞西南(古城、古國)

本組陳列旨在粗略勾勒古蜀歷史的大體輪廓,說明時空框架及縱向關係。

首先,遺址全景模型向大家清楚地顯示出三星堆遺址的全貌。其中有東、西、南三面城牆和北面的鴨子河所圍成的中心區域——城區,城區裏有著名的人文景觀三星堆和月亮灣;有舉世矚目的一、二號大型祭祀坑……

其後,由一批能夠反映時代序列的陶器組合和大量的輔助照片,圖板和翔實的考古資料,雄辯地證明了這裏是古代蜀國的一箇中心都邑,古蜀歷史曾在這裏展開過無比輝煌燦爛的一葉。

最後,陳列通過與同時代中原地區相比較,三星堆遺址規模之宏大,出土器物之精美,足以證實三星堆一帶,是人類早期文明社會初始階段在西南地區所建立的一座古城,乃至古代王國。

第二組物華天府(農業、商業)

本組陳列主要反映三星堆古蜀國在農業和商業方面的重要成就。在各位面前所展示的這一大批陶質容器,客觀地真實地說明這一點。

大量的家養動物遺骨和塑造乖巧的家養動物造型,說明當時的家畜飼養業已具有一定的規模,而這正是農業發展興旺的標誌之一。而大陶盆、大陶缸、大陶罐等糧食容器和形制各異,用途不一的酒器,則直接表明了當時農業的發展達到了較高的生產水平和收入水平。釀酒的出現,說明已經有了糧食剩餘。

再從大量海貝、象牙的出土,雕花漆品的發現和衣飾繁複的青銅雕像等情況來看,當時已存在比較明細的社會分工,商品的生產和交換髮展,達到了較高的程度。

第三組鏤石琢玉(制玉)

三星堆的玉石器羣,與青銅器變相輝映,共同構成了三星堆文明及其文化藝術的最高成就。各位觀衆,在你們眼前“矗立”的,由三塊巨石壘成的這座“玉山”,請大家用手去感受一下上面這些清晰的切割痕跡,這便是三千多年前古代留下的手跡了。我們展櫃裏光彩燁然,晶瑩剔透的玉石器,就是取材於這種原料。

現在,請大家瀏覽展櫃中蔚爲大觀的玉石器集羣。先請欣賞這件碩大無朋的邊璋,它寬約22釐米,長度將近1.6米,上下端還有殘損,估計應再加幾十釐米。器身有鏤刻的線條紋飾。這麼大的邊璋,目前僅此一件,堪稱“邊璋之王”了。

再請欣賞這件大石壁,直徑約70釐米,厚近7釐米,重達百斤以上,兩三個人搬起來也很吃力。這麼大的石壁實屬罕見,可謂“石壁之最”了。總的說來,三星堆遺址包括兩坑出土的數以百計的玉石器,大致可分爲禮器、兵器、用具、樂器、雜器、飾品以及人物及動物造型等類別,其中以禮器及具禮儀用途的兵器和屬於祭祀用品的工具居多。

三星堆蔚爲大觀的玉石器羣的發現,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向中國的西南地區,引向了充滿神祕色彩的三星堆古蜀國。第四組化土成器(製陶)本組陳列展示三星堆古蜀國在製陶工藝方面取得的成就。觀衆們,請仔細觀看這一大批琳琅滿目、形態各異的陶器。無論是小型的動物造型,器皿蓋紐,還是形體碩大的陶尊,陶缸等。都可以看到三星堆無名工匠們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製作工藝。

從考古地層學和類型學的意義上講,陶器是測定年代和分期以及確定某文化體系的重要標尺。蜀地陶器的基本組合是高柄豆、小平底罐(包括尖底器)和鳥頭形把勺等。專業人員就是依據這些典型器物及其基本組合來確定蜀文化內涵及承傳關係的。第五組烈火熔金(冶鑄)如果說三星堆玉石器羣的發現已令世人矚目,那麼,三星堆偉大的青銅器羣轟轟烈烈、洋洋灑灑地橫空出世,則更令全中國、全世界震驚了。

中國青銅時代最爲光輝燦爛時期,是商周時期。尤以商代後期的各類青銅器最爲壯觀、最有氣勢、最具魅力。而三星堆的青銅集團軍,正屬這一時期中國西南青銅文化的典型代表。本組陳列有流光溢彩的金葉,有虎虎生威的銅虎,有造型奇特的龍形飾,有氣宇軒昂的大雄雞,更有造型優美無比、林林總總的銅鈴……請大家仔細觀賞。三星堆的金器純度高達85%左右。另外的15%是銀,其它少許微量元素可以忽略不計。金器的鑄造過程大致爲:採用原始方法淘洗沙金,再使用熔融法冶煉成合金,經人工錘打和碾壓而成金帶、金皮、金箔等。三星堆青銅器的合金組成,可分爲五個類型,其中以鉛錫銅這種三元合金構成的青銅器最多。三星堆青銅器的含鉛量普遍較高,古代匠師意在利用鉛的易流動性和柔軟性,追求青銅器造型的繁複和優美。

接下來,請朋友們凝神專注這一大堆銅眼睛和眼珠。衆多的眼睛,可以列出一大陣勢,這些林林總總的眼睛羣像,或圓睜大跟,或閉目冥思,正清楚地表達一種意象——古蜀先民不懈地追求着對天地、自然、宇宙的認識。而在數千年之後,我們用自己的眼睛,透過這些青銅的眼睛,看到了古蜀先民的靈魂和精神,想象出他們對宇宙、人生的理解和思索。

第二單元衆神之國——神祕的原始宗教

在這一單元中,我們打破了以往櫥窗式單一陳列的傳統手法,以全景式的陳列方式,設置了四個大型場景組合,意圖揭示古蜀先民的社會結構和精神世界,再現一個久已消逝的上古社會的輪廓。請看:第一組兩坑奇觀本組陳列以兩個祭祀坑初揭狀態下的實景模型爲主體展品。模型大體忠於原樣,比例略有縮小。

一號坑呈長方形,坑有左、中、右三條通道與坑口呈“品”字形分佈。坑內共出土銅器、金器、玉器、石器、骨器、象牙器等400餘件。還出土了數百枚海貝和約三立方米的燒骨。聞名天下的金杖便出於此坑。二號坑與一號坑相比,不僅更大、更深,而且出土的文物無論在種類上還在數量上都要豐富得多,不包括數千枚海貝,總共出土各類文物800件左右。其中,神樹、大立人像、大型縱目面具、戴冠縱目面具、太陽輪、金面人頭像、人文玉璋等文物都堪稱稀世珍寶。坑道的存在,兩坑朝向的一致性,兩坑器物的承傳關係,兩坑器物均遭到人爲的破壞和焚燒,這種.種因素,使我們能大致得出以下結論:兩坑的掩埋是三星堆古蜀國同一王朝統治集團內部,在不同時期改朝換代的結果;在掩埋過程中毫無疑問地舉行過帶有濃厚祭祀意味的大型宗教活動,而器物所遭到的破壞和焚燒,正是在祭祀活動中應用了“碎物祭”和“潘燎祭”兩種祭法的結果。兩坑的性質應定爲“廣義的祭祀坑。”

第二組神巫羣像

本組陳列以三星堆文物中最大宗、最富有研究價值的三星堆青銅雕像羣爲主體,以全方位立體陳列手法,來表現三星堆古蜀國“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及社會形態。兩個祭祀坑共出土人頭像50多件,面具20多件以及全身人像十餘件,一個遺址,出土如此龐大的青銅偶像羣,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在這個龐大的青銅兵團中,有“王者之風”的青銅大立人像;有慄眉大眼、高鼻闊口的各類人頭像;有呲牙咧嘴、形象詭譎的青銅獸面;還有形式各異的各型跪坐人像……。碩大無朋的青銅縱目面具有一雙呈柱狀外凸的“千里眼”和一對寬寬的“順風耳”,儼然像一位威嚴的蜀人老祖宗,正率領着它的部衆子孫,擺出這青銅軍陣,歡迎來到這裏的每一位朋友。

這些雕像無疑是一批受人頂禮膜拜的偶像,既象徵着天神、地祗、祖先等亦折射出人間社會的羣體結構,代表着國王及巫師一類世俗領袖;而王、巫同時也是精神領袖。一般認爲,大銅立人像代表的是最高統治者,其他人頭像代表的是統治集團的高級成員,所謂縱目面具等代表的是神靈,而具王者身份的巫師在下民眼中亦爲神。總而言之,王與巫、人與神,在此複合交融,莫辯彼此.可謂王巫合一,人神一體。它們生動地反映了古蜀先民的原始宗教意識,形象地說明了古蜀先民的羣體關係。

第三組祭祀大典

本組陳列試圖通過模擬的祭祀大典場景,演繹古禮,揭示古蜀先民的精神世界,表現當時的時代特徵。陳列借鑑成都羊子山祭臺原形,製作了一座三級祭臺,祭臺四周擺放着根據三星堆遺址出土文物中人物造型仿製而成的陣勢浩大的拜祭人羣,祭臺正中放置的就是本組的中心展品——青銅神壇。這件神壇是根據原件放大六倍後的仿製品。神壇共分三層,第一層爲圓座及兩個怪獸;第二層是圓座及四面而向、雙手持杖的立人;第三層,先是山形座,再上面是呈方鬥形的神殿,神殿分四面,頂部四角飾有立鳥,方鬥上額鑄有人首鳥身像。整座神壇構思奇特、神異詭祕。它應是當時神廟中的重器。三千多年前的人們在這件神器面前該是何等的虔誠,怎樣的膜拜!在那個相信萬物有靈的年代,人們渴求豐產和豐收,希望神靈能賜福禳災,他們通過巫師爲中介,把祭品獻給天地和諸神,祈求神靈的保佑。而統治集團也就是那些領袖兼巫師的人士,除了自己篤信神靈,也把“神”作爲一種統治手段,藉神施法來統馭下民。祭祀成了第一等的國家大事。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政教合一的神權政體。而三星堆古蜀國,正是這種典型的神權色彩極重的早期政權之一。

第四組通天神樹

本組陳列將展品與博物館的建築相結合,在螺旋形結構的中央天井安置了三星堆文物中最爲宏偉壯觀和無比神奇的極品——神樹。這神樹是原件放大3.5倍後的精美仿製品。由底座、樹及樹上的龍組成,底座呈穹窿形。樹分三層,每層三枝,共九枝。每一層的三枝是靠後一枝,左右兩枝,呈對稱佈局。左右樹枝上分別有二果枝,一果枝朝上,一果枝下垂。向上的果枝上各有一鳥,共九鳥。樹幹上嵌鑄一條繩身馬面龍,龍頭有一對犄角,龍身有刀狀羽翅,前爪匍匐於樹座,身尾串連於樹幹,造型怪異,匪夷所思。全器結構合理,佈局嚴謹,表現出爐火純青的技藝和極高的藝術境界。

三星堆神樹是中國“宇宙樹”最具典型意義和代表性的偉大實物標本,是一棵代表古蜀先民宇宙觀念的神樹。它反映了古蜀人對太陽和太陽神的崇拜,神樹枝頭的九隻立鳥,正是金烏——太陽的寫照。太陽及太陽神崇拜是人類諸神崇拜中的主神崇拜,三星堆神樹正是太陽及太陽神崇拜的產物。同時,神樹在古人的神話意識中,還具有通靈、通神、通天的功能,巫師藉此神樹,連接天地,溝通人神。

第三單元千裁蜀魂——奇絕的文物精華

在本單元陳列中,我們向各位朋友展示三星堆遺址所出全部文物中的精華之最。

單元標題“千載蜀魂。”我們藉“魂”字象徵蜀人自古不泯的精神,又意指與世永在的三星堆文物。

第一組天降斯神——戴冠縱目面具

完美的造型設計及製作,使它顯得威凌四面,氣盛八方,凜凜然有天神突降人間的感覺。在史書中,有蜀人始祖蠶叢“縱目”的記載,又有所謂天神燭龍“直目正乘”的記載等。很早以前,就有人解釋“直目正乘”爲“縱目”和“直目”。是否就是指的這種眼睛呢?一般人都認爲這就是蠶叢及其蠶叢部族“縱目”、“其目縱”的形象化的實際寫照。我們認爲:它們與古蜀先民的太陽及太陽神崇拜有關。同時,也反映了古蜀先民渴望認識人間世界、認識宇宙的精神需求。

第二組山陵之祭——玉石邊璋

這件邊璋,通長54.5釐米,是三星堆全部玉石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極品文物,珍貴之處在於它滿身都是圖案,其中有云氣紋、太陽符號、山形物及人像等。這幅極爲罕見、彌足珍貴的圖案,總體內容表現什麼呢?我們只能大體推測它與原始宗教的祭祀儀式有關。從每幅圖案上各有四座山,山側有主要用於祭山的璋,以及人像作拜祭狀等情況來綜合分析,大概正是“山陵之祭”吧。

第三組日照中天——太陽輪

這種青銅太陽輪在出土時,與其它文物的命運一樣,被砸碎並經過火燒過,根據殘片可大致識別出六件。有關太陽的圖案或紋飾,在我國早期巖畫和各類文物中,多得不勝枚舉。但青銅的太陽輪,目前只有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這幾件,所以極其珍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