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導遊詞範文(精選1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5W

吐魯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導遊詞範文(精選19篇)

吐魯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導遊詞範文 篇1

各位遊客:

絲綢之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新疆成了東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新疆的宗教藝術十分繁盛,各大宗教在此均佔有一席之地,除了伊斯蘭教、景教、摩尼教,尤數佛教的影響力最爲深遠,遍佈在新疆各地的洞窟石刻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今天我們即將前去參觀的就是位於火焰山中段峽谷中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得名來歷 →歷史地位 →洞窟概況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唐代稱爲“寧戎窟”,位於吐魯番市東北約60公里的火焰山木頭溝峽谷中,南距高昌故城僅15公里,是新疆境內較大的著名佛教石窟遺蹟之一。柏孜克里克在維吾爾語中是“山腰”的意思,突厥語是“裝飾繪畫”之意。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鑿於南北朝後期,即麴氏高昌國(公元499—640年)時期,在唐、五代、宋、元朝長達7個世紀的漫長歲月裏,這裏一直是西域地區的佛教中心之一。高昌回鶻時期(公元9—13世紀)是石窟最繁華的時期,因此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被認爲是“回鶻佛教藝術中最重要、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藝術寶庫”。

遊客們,現在我們來到了千佛洞景區內,這裏共有洞窟83個,現存編號石窟77個,其中內有殘存壁畫的40餘窟,壁畫總面積達1200平方米,是吐魯番地區現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羣。石窟形式多樣,以橫頂直洞爲主,也有中心柱式洞、方形雙套洞和圓頂方形洞,還有的在石窟中間修造了殿堂和佛臺。

[壁畫內容→ 16窟《伎樂圖》→ 17窟《地獄變》 →18窟《大蓮花》一20窟《高昌回鶻王》→ 38窟《摩尼教》→ 82窟→83窟《小型紀念影窟》]

沿着入口處的臺階拾級而下,我們可以看到對遊人開放的十幾個洞窟,洞內光線並不很強,隱約可見拱形內壁上的斑駁畫面,每一線條都刻畫得細緻入微,人物的飾帶極富動感,只是許多人物面部已殘缺不全,讓人感到十分遺憾。

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畫內容,主要有以大型立佛畫像爲中心的《佛本生經變》故事畫、佛教故事畫、姻緣故事畫以及千佛像等,目的是頌揚佛法,供善男信女禮拜瞻仰。從公元6世紀 到12世紀,這裏一直是高昌王國的佛教重地,窟中現仍保留不少古回鵲文、漢文、波羅密文等文字題記,是研究古代文字的寶貴資料。石窟羣的建築風格、繪畫技巧等也都有很高的 研究價值,1982年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被列爲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遊客們,讓我們首先來參觀一下16號洞窟。16號窟開鑿於中唐,窟中有一幅《伎樂圖》,圖中古代樂器小忽雷的出現在中國佛窟中當屬首次。忽雷,又叫龍首琵琶,源於唐代南詔樂,其形爲棒狀梨形,龍首雙弦,蟒皮蒙腹,檀木爲槽,其真品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接着來看17、18號洞窟。這兩個洞窟是整個石窟羣 各位遊客:

絲綢之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新疆成了東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新疆的宗教藝術十分繁盛,各大宗教在此均佔有一席之地,除了伊斯蘭教、景教、摩尼教,尤數佛教的影響力最爲深遠,遍佈在新疆各地的洞窟石刻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今天我們即將前去參觀的就是位於火焰山中段峽谷中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得名來歷 →歷史地位 →洞窟概況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唐代稱爲“寧戎窟”,位於吐魯番市東北約60公里的火焰山木頭溝峽谷中,南距高昌故城僅15公里,是新疆境內較大的著名佛教石窟遺蹟之一。柏孜克里克在維吾爾語中是“山腰”的意思,突厥語是“裝飾繪畫”之意。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鑿於南北朝後期,即麴氏高昌國(公元499—640年)時期,在唐、五代、宋、元朝長達7個世紀的漫長歲月裏,這裏一直是西域地區的佛教中心之一。高昌回鶻時期(公元9—13世紀)是石窟最繁華的時期,因此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被認爲是“回鶻佛教藝術中最重要、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藝術寶庫”。

遊客們,現在我們來到了千佛洞景區內,這裏共有洞窟83個,現存編號石窟77個,其中內有殘存壁畫的40餘窟,壁畫總面積達1200平方米,是吐魯番地區現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羣。石窟形式多樣,以橫頂直洞爲主,也有中心柱式洞、方形雙套洞和圓頂方形洞,還有的在石窟中間修造了殿堂和佛臺。

[壁畫內容→ 16窟《伎樂圖》→ 17窟《地獄變》 →18窟《大蓮花》一20窟《高昌回鶻王》→ 38窟《摩尼教》→ 82窟→83窟《小型紀念影窟》]

沿着入口處的臺階拾級而下,我們可以看到對遊人開放的十幾個洞窟,洞內光線並不很強,隱約可見拱形內壁上的斑駁畫面,每一線條都刻畫得細緻入微,人物的飾帶極富動感,只是許多人物面部已殘缺不全,讓人感到十分遺憾。

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畫內容,主要有以大型立佛畫像爲中心的《佛本生經變》故事畫、佛教故事畫、姻緣故事畫以及千佛像等,目的是頌揚佛法,供善男信女禮拜瞻仰。從公元6世紀 到12世紀,這裏一直是高昌王國的佛教重地,窟中現仍保留不少古回鵲文、漢文、波羅密文等文字題記,是研究古代文字的寶貴資料。石窟羣的建築風格、繪畫技巧等也都有很高的 研究價值,1982年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被列爲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遊客們,讓我們首先來參觀一下16號洞窟。16號窟開鑿於中唐,窟中有一幅《伎樂圖》,圖中古代樂器小忽雷的出現在中國佛窟中當屬首次。忽雷,又叫龍首琵琶,源於唐代南詔樂,其形爲棒狀梨形,龍首雙弦,蟒皮蒙腹,檀木爲槽,其真品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接着來看17、18號洞窟。這兩個洞窟是整個石窟羣中開鑿歷史最早的,大約開鑿於公元6至7世紀的南北朝後期。我們先來看17號窟中《地獄變》壁畫,酷似摩尼教具府圖,爲全國所罕見。18號窟窟頂中心有一朵大蓮花,中間填充有三角、四葉等幾何圖案,淡雅肅穆,頗具民族特色。

下面我們再來參觀20號洞窟。窟內的壁畫繪製有高昌回鶻王和王后的圖像。只見高昌回鶻王頭戴蓮瓣形寶珠冠,身着圓領寬袖長袍,中束腰帶,腳着黑色長統靴,腰帶上佩系小刀、火石、碩、針筒等日常用物。王后體態豐盈,頭戴寶冠,身着翻領窄袖紅色大衣。畫像色彩豔麗,線條流暢,繪製精美。畫像旁標有回鵲文題記。這組壁畫有很高的藝術性,是整個千佛洞壁畫的代表作之一。遺憾的是壁畫原作陳列在德國柏林博物館,窟內展出的彩色照片是根據原作翻拍的。38號窟壁畫與前不同,是關於古代摩尼教的。石窟後壁畫有三棵樹,樹下有許多穿白色衣服的僧尼和有翅的羽人形象,表現了對摩尼教的尊崇。摩尼教系波斯人摩尼創立的宗教,又叫明教,崇拜光明之神。公元9至12世紀高昌回鶻王國是世界摩尼教的中心,摩尼教曾一度成爲高昌回鶻王國的國教。接着我們來到幹佛洞下、木頭溝畔的82號83號洞窟,這是公元10至11世紀高昌回鎢王國強大時期,專爲佛教高僧修建的小型紀念影窟。在這裏曾出土陶質舍利匣和一件佛教教徒使用的金箔包裝紙,上面留有墨色印記,說明金箔店址在宋代杭州泰和樓大街南面。這件金箔包裝紙證明,在公元11至12世紀,高昌回鶻王國與宋王朝有相當密切的經濟貿易往來。

遊客們,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洞窟壁畫中我們看到了新疆佛教文化悠久的歷史,從而使我們對新疆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瞭解,新疆的過去是輝煌的,相信新疆的明天會更燦爛。

吐魯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導遊詞範文 篇2

柏孜克里克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被裝飾的家”。坐落在吐魯番市東45公里火焰山中段,木溝河谷西岸的懸崖峭壁上,南距高昌古城僅15公里,是新疆境內較大的著名佛教石窟寺遺址之一。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鑿於南北朝後朝,歷經唐、五代、宋、元長達7個世紀的漫長歲月,始終是西域地區的佛教中心之一。鑿有洞窟83個,現存57個。其中有壁畫的40多個,總面積1200平方米,是吐魯番現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羣。壁畫內容主要有,以大型立佛畫像爲中心的“佛本生經變”故事畫、佛教故事畫、因緣故事畫以及千佛像等,目的是頌揚佛法,供善男信女禮拜瞻仰。

回鶻高昌是石窟羣最繁華的時期。公元13世紀末,高昌王室東遷甘肅永昌,加之伊斯蘭教傳入吐魯番後,佛教漸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隨之衰落,在異教衝突中遭到毀壞,壁畫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加上本世紀初,屢遭俄、德、英、日等列強的盜劫破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更是雪上加霜,面目全非。雖遭嚴重破壞,但劫餘的佛座華麗精緻,殘餘的壁畫內容豐富,顏色鮮豔奪目。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仍不失爲一座規模宏大的文化藝術寶庫。1982年由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吐魯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導遊詞範文 篇3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於吐魯番市東45公里火焰山下,木頭溝西岸的懸崖上。鑿有洞窟83個,現存57個。其中有壁畫的40多個,總面積1200平方米,是吐魯番現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羣,是新疆境內較大的佛教石窟寺遺址之一。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經歷了形成——繁榮——衰落的過程。第17、18兩窟,爲公元6一7世紀南北朝後期開鑿的。第16號窟鑿於中唐。第20號窟壁畫,繪製有回鶻高昌王和王后的圖象。第33窟後壁,有一幅表現佛涅槃後衆弟子默立舉哀的致意圖。第38窟,是反映古代摩尼教生活情景的洞窟。第51號窟,建於回鶻高昌時期。第69窟,是第20號窟的窟中之窟。第82、83號窟,是公元10--11世紀高昌回鶻王國強大時期,專爲佛寺高僧修建的小型紀念窟。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鑿南北朝後期,經歷了唐、五代、宋、元長達7個世紀的漫長歲月,這裏一直是高昌地區的佛教中心。回鶻高昌是石窟羣最繁華的時期。公元13世紀末,高昌王室東遷甘肅永昌,加之伊斯蘭教傳入吐魯番後,佛教漸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隨之衰落。本世紀初,屢遭俄、德、英、日等列強的盜劫破壞,壁畫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更是雪上加霜,面目全非。雖遭嚴重破壞,但劫餘的佛座華麗精緻,殘餘的壁畫內容豐富,顏色鮮豔奪目.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仍不失爲一座規模宏大的文化藝術寶庫.1982年由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主要景點編輯

吐魯番的石窟寺羣多達十餘處,合稱高昌石窟,和新疆的龜茲石窟,以敦煌石窟、雲崗龍門石窟爲代表的中原石窟,及印度最大的石窟遺址阿旃陀石窟齊名,高昌石窟是世界佛教石窟藝術的四支代表之一。

柏孜克里克石窟是高昌石窟中現存洞窟最多、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它曾經是高昌回鶻國的王家寺院。1982年被列爲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柏孜克里克石窟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區東北約 40公里的火焰山峽谷木頭溝河西岸。

“柏孜克里克”在維吾爾語中有“山腰”之意。窟羣散佈在河谷西岸約一公里範圍內的斷崖上,分三層修建,現存洞窟83個,其中有壁畫的40多個,保存壁畫總面積1200平方米。 1982年被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柏孜克里克石窟羣始鑿於麴氏高昌國〔499-640年〕時期。其中18、29、48號洞窟屬於這一時期。18號洞窟爲中心柱式大型洞窟,是該窟羣現存能看清壁畫內內容最早的一洞窟,前室及甬道和隧道下部在高昌回鶻國前期重新修繪,僅隧道上部和頂部完整地保存了早期壁畫內容,即繪鬥四式平基圖案,側壁繪着圓領通肩式袈裟的千佛,兩手在腹前相握的手勢有別,頂部和側壁交界以寫實的手法,仿木結構繪出檁、枋等形象逼真。

在歷經了麴氏高昌王國的發展之後,柏致克里克在唐西州時期名叫“寧戎寺”,是新疆地區重要的佛寺中心,久負勝名。北庭大都護楊襲古曾重修寺院,從這一事實說明,柏孜克里克石窟在當時已發展成爲西庭地區的一處佛教聖地。屬於這時期的洞窟有16、17、25、27、31、42、69號窟。以上洞窟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十一世紀以後重新修繪的,這一時期壁畫題材主要是發源於中原地區的大型經變畫。盛唐的新畫風進入了高昌石窟,將用線造型的藝術技巧推向高峯,畫面線條簡潔流暢,剛勁有力,寥寥數筆,形神兼備。

高昌回鶻國時期,寧戎寺成爲王家寺院,歷代高昌王大都在此建有洞窟。柏孜克里克石窟以高昌回鶻時期的遺存最爲豐富,屬於這一時期比較典型的洞窟有14、20、31、33、39、 41、82等窟。壁畫題材比以前更豐富,有諸佛,千資百態的各種菩薩像、大型經變畫、說法圖、千佛洞、供養菩薩行列,天龍八部、四大天王像、供養人和供養比丘像及各種裝飾圖案,並出現了反映釋尊前生無數世誠心供佛,終於自身成佛的本生因緣故事,塑繪結合的“鹿野苑初轉法”以及密都諸題材。

吐魯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導遊詞範文 篇4

敦煌,是我國特定歷史時期中西文化融合的交匯點,因此產生了燦爛輝煌的敦煌古代文化和民俗文化,其中墓葬文化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位於敦煌市城東六公里處的佛爺廟灣西晉畫像磚墓是敦煌漢唐文化的一個縮影。現在已挖掘面世的三座墓爲西晉至東晉時期的墓葬,其中一座的明確紀年爲年號,爲東晉咸和4年公元3建興20xx年,是東晉時期涼的20xx年。

西晉是一個矛盾異常突出,變革空前急劇的年代華夏大地沒有形成穩定的中央集權,而是軍閥割據,風煙四起;但處於西部邊陲的敦煌卻未受中央集權更迭的影響,保持了人民的休養生息與經濟的相對繁華。西晉畫像磚墓的內容則是這一時期敦煌人民社會經濟及文化生活的真實寫照的一個側面。

敦煌畫像磚墓與嘉峪關、酒泉的不同點是:其一:前者以墓葬照牆爲施畫區域兼及內室,而後者以墓室四壁爲施畫區域;其二是前者以神龕靈獸及歷史故事爲主,而後者以生活和生產的場景爲主。他們的共同點是二者均飾以複雜的仿木構彩繪磚雕,以象徵高塢深堡的莊園門闕。從磚畫的內容可以看出,當時的民間繪畫的技藝以達到相當純熟和普及,也反映出敦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各種宗教文化的影響而非常的活躍。這也爲佛教文化的發展與敦煌莫高窟的產生創造了條件。通過下面的參觀,一塊塊古樸的畫像磚,將把您帶到遙遠的天國,讓您親身感受一下古代敦煌民俗藝術的神奇與魅力。

吐魯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導遊詞範文 篇5

在我國美麗遼闊的大西北,不僅僅有戈壁荒灘和那蒼茫無邊的孤煙沙場,而且還有許多如詩如畫的風景名勝,如那頗具盛名的鳴沙山。遠遠望去,晴空萬里,山體恍如一條橫臥着的黃色巨龍,綿延柔軟平滑似鏡,山脊如刃峯若削,好一派罕見的流沙景觀,讓人歎爲觀止。

人要上山只有赤腳踏沙,人行沙中,頓感一種細軟滑圓,踩入沙坑,表層蒸熱裏面涼爽又是另一番微妙。登沙山雖無驚險卻很艱難,沙流軟綿綿,進一步偏又下塌半步;踩着他人腳印好像省點力氣,偶爾也小跑一陣往前衝刺。如此這般向上攀登,雖汗水淋漓,但也其樂無窮。

登上山峯,舉目遠視,天蒼蒼,沙茫茫,一覽無遺,令人心曠神怡。遠處層層疊疊的峯巒,揮灑出道道優美的曲線;近處沙浪縈迴,看似澎湃洶涌卻如波濤凝固。“鳴沙”之說更給此山抹上一層神祕色彩。陽光下掬沙細撒,指縫間倏然流下,五彩俱全,晶瑩閃亮,沙脊兩邊陰陽分割呈強烈反差。一邊是黑乎乎清涼涼,一邊呈金燦燦熱騰騰。真是東邊日出西邊涼。

再俯瞰山下,沙山環抱的荒漠中,一形似月牙之泉透露着粼粼波光;泉邊蘆葦垂柳搖曳,湖中輕波漣漪盪漾。據說,自東漢以來便有此泉記載,千百年來,不爲流沙淹沒不因乾旱枯竭,創造了沙泉共存的奇蹟,無愧於天下沙漠第一泉之美稱。面對着藍天、沙海、碧泉,和諧恬謐相映成趣,人們無不讚嘆着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之神奇。

下山時,不妨滑沙而下,雖有幾分驚險但也有幾分刺激、幾分好奇。只需坐上竹條板,順坡而下,兩手一伸似雙翼展翅,沙浪滾滾如山洪奔騰,耳邊風聲陣陣好似沙鳴聲聲,恍然猶如全身騰空而起,驚心動魄一剎那,即已到得山腳下,真正是一種無法言喻的飛流直下之飄飄然感。

吐魯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導遊詞範文 篇6

西千佛洞開鑿在XX市西南35公里處的黨河河岸崖壁上,因地處莫高窟之西而得名。石窟的結構、彩塑、壁畫藝術風格等與莫高窟體系相近。因而也成爲敦煌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

從XX市西南行至陽關途中,道左不遠處即爲黨河,河牀北岸爲寸草不生的戈壁灘,南岸是透迄蛇曲的沙山,西千佛洞就位於沙山盡頭的河牀北岸陡崖上。這裏的陡崖深壑上有濃廕庇天,崖下灘地紅柳叢生,古木參天,涓涓小溪流過,環境清幽。西千佛洞開窟年代無從稽考。巴黎藏敦煌遺書(沙州都督府閣經)有記佛龕之文日:右在縣東(壽昌縣)六十里,香舊圖雲,漢(闕)佛龕百姓更營造。”推測文中所記佛龕當指此。據此可知,西千佛窟始創年代應早於莫高窟,至少應與莫高窟屬同時代建造。

西千佛洞現存石窟16個(窟、龕22個),其中1-3窟爲唐窟,4-8窟爲魏窟,16窟爲晚唐窟,這9個洞窟保存較好,其它多有坍塌,壁畫也剝蝕不清,時代難以確認。一般認爲洞窟屬北魏至宋代所鑿。保存較好的9個石窟中,中央大多有中心座,座四周鑿龕,內塑佛像,四壁多繪賢劫千佛、佛跌坐說法圖、佛涅盤像。中心座和四壁的佛像下,繪金剛、力士像。北魏一石窟內南壁西段繪(睞子經)故事,東段繪(勞度叉鬥聖變)故事,爲莫高窟北魏洞窟所沒有的佛本生故事,可填補其空白,有獨特價值。其餘窟龕的四壁和藻井則很少繪佛本生故事。

西千佛洞與莫高窟經歷了類似的盛衰歷程,受各種自然和人爲的破壞,藝術寶庫損失慘重。近年來,人民政府全面加固、修繕了洞窟,使面臨崩塌的崖體和洞窟恢復了整體性和穩定性,崖體迴廊保證了遊人的安全。今天,西千佛洞得到了有效的保護,有10個洞窟開放,成爲遊人在敦煌至陽關旅遊線上重要的參觀內容。

吐魯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導遊詞範文 篇7

西千佛洞開鑿在敦煌市西南35公里處的黨河河岸崖壁上,因地處莫高窟之西而得名.石窟的結構、彩塑、壁畫藝術風格等與莫高窟體系相近.因而也成爲敦煌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

從敦煌市西南行至陽關途中,道左不遠處即爲黨河,河牀北岸爲寸草不生的戈壁灘,南岸是透迄蛇曲的沙山,西千佛洞就位於沙山盡頭的河牀北岸陡崖 上.這裏的陡崖深壑上有濃廕庇天,崖下灘地紅柳叢生,古木參天,涓涓小溪流過,環境清幽.西千佛洞開窟年代無從稽考.巴黎藏敦煌遺書(沙州都督府閣經)有 記佛龕之文日:“右在縣東(壽昌縣)六十里,香舊圖雲,漢(闕)佛龕百姓更營造.”推測文中所記佛龕當指此.據此可知,西千佛窟始創年代應早於莫高窟,至 少應與莫高窟屬同時代建造.

西千佛洞現存石窟16個(窟、龕22個),其中1-3窟爲唐窟,4-8窟爲魏窟,16窟爲晚唐窟,這9個洞窟保存較好,其它多有坍塌,壁畫也剝 蝕不清,時代難以確認.一般認爲洞窟屬北魏至宋代所鑿.保存較好的9個石窟中,中央大多有中心座,座四周鑿龕,內塑佛像,四壁多繪賢劫千佛、佛跌坐說法 圖、佛涅盤像.中心座和四壁的佛像下,繪金剛、力士像.北魏一石窟內南壁西段繪(睞子經)故事,東段繪(勞度叉鬥聖變)故事,爲莫高窟北魏洞窟所沒有的佛 本生故事,可填補其空白,有獨特價值.其餘窟龕的四壁和藻井則很少繪佛本生故事.

西千佛洞與莫高窟經歷了類似的盛衰歷程,受各種自然和人爲的破壞,藝術寶庫損失慘重.近年來,人民政府全面加固、修繕了洞窟,使面臨崩塌的崖體 和洞窟恢復了整體性和穩定性,崖體迴廊保證了遊人的安全.今天,西千佛洞得到了有效的保護,有10個洞窟開放,成爲遊人在敦煌至陽關旅遊線上重要的參觀內 容.

吐魯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導遊詞範文 篇8

敦煌,是我國特定歷史時期中西文化融合的交匯點,因此產生了燦爛輝煌的敦煌古代文化和民俗文化,其中墓葬文化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位於敦煌市城東六公里處的佛爺廟灣西晉畫像磚墓是敦煌漢唐文化的一個縮影。現在已挖掘面世的三座墓爲西晉至東晉時期的墓葬,其中一座的明確紀年爲年號,爲東晉咸和4年公元3建興20xx年,是東晉時期涼的20xx年。

西晉是一個矛盾異常突出,變革空前急劇的年代華夏大地沒有形成穩定的中央集權,而是軍閥割據,風煙四起;但處於西部邊陲的敦煌卻未受中央集權更迭的影響,保持了人民的休養生息與經濟的相對繁華。西晉畫像磚墓的內容則是這一時期敦煌人民社會經濟及文化生活的真實寫照的一個側面。

敦煌畫像磚墓與嘉峪關、酒泉的不同點是:其一:前者以墓葬照牆爲施畫區域兼及內室,而後者以墓室四壁爲施畫區域;其二是前者以神龕靈獸及歷史故事爲主,而後者以生活和生產的場景爲主。他們的共同點是二者均飾以複雜的仿木構彩繪磚雕,以象徵高塢深堡的莊園門闕。從磚畫的內容可以看出,當時的民間繪畫的技藝以達到相當純熟和普及,也反映出敦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各種宗教文化的影響而非常的活躍。這也爲佛教文化的發展與敦煌莫高窟的產生創造了條件。通過下面的參觀,一塊塊古樸的畫像磚,將把您帶到遙遠的天國,讓您親身感受一下古代敦煌民俗藝術的神奇與魅力。

吐魯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導遊詞範文 篇9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

各位朋友,你們好。我是今天的導遊,現在我帶大家去參觀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呀離敦煌市區東南25公里處,我用這段時間,就莫高窟先做一點簡單的介紹。

敦煌莫高窟和洛陽龍門石窟、大同的雲岡石窟並稱爲中國三大石窟。莫高窟的開鑿比龍門石窟早120xx年、比雲岡石窟早94年。莫高窟以它創建年代之久。建築規模之大、壁畫數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藝術價值之博大精深而聞名天下,享譽國內外。一年中游客接踵而來,絡繹不絕,對促進文化交流,傳播學說,弘揚民族藝術,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莫高窟的壁畫藝術是龍門、雲岡石窟所沒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無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藝術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畫一張張連接起來將長達25公里,要把這些壁畫哪放在路邊的話,可以構成個從市區到莫高窟的一條長長的畫廊。其規模之宏大,題材之廣泛,藝術之精湛,被日本學者稱之爲“一大畫廊”,法國學者稱之爲“牆壁上的圖書館”;正如一位學者看了莫高窟後感慨的說:“看了離煌石窟就等於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莫高窟,背靠鳴沙山,面對三危峯,窟區南北全長1600多米,現存洞窟492個,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錯落,密佈崖面,每個洞窟裏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飛天,精美絕倫的壁畫,構圖精巧的花磚,構成了一個充滿宗教氛圍的佛國世界。莫高窟始建於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現在我進入洞窟參觀,首先我們去參觀有名有“藏經洞”。這個洞窟位於系統工程號洞窟甬道的北側,編號爲17窟,洞窟原是晚唐時期河西都僧統洪的“影窟”,有碑文載這一事實。1920xx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圓錄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打開了祕百多年的“藏經洞”,這些珍貴無比的文物終於重見天日了,但是清王朝的腐x加之王圓錄的愚昧,使這些珍貴的文物遭到了帝國主義分子的肆無忌憚的掠奪和盜劫。1920xx年沙皇俄國的奧勃魯切夫來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爲誘餌,騙取了一批文物。1920xx年,英國人斯坦因,僅用數十塊馬蹄銀,劫取了約一萬多卷,同時還有佛教繡品和佛畫五百多幅,現藏於大英博物館;1920xx年法國人伯希和盜走文物六千多卷,現在藏於巴黎法國國立圖書館和吉美博物館。1920xx年10月日本大谷光瑞探險隊的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盜走約九百餘卷。直到1920xx年清政府纔將被劫餘的文物運往北京,收藏在北京圖書館。在運輸途中及運到北京後不少文物被偷、損壞、遺失,是中國考古史上一次難以估量的損失。“藏經洞”發現的這些文書內容包括宗教經典和多種文字寫的世欲文書,它涉及到許多學科,是研究古代宗教、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重要資料,經過國內外學者幾十年的研究、開拓出一門全新熱門的學科--敦煌學。

好了,我就介紹到這裏,這種藝術瑰寶的魅力是需要自己體會到,那麼希望大家在欣賞中收穫到屬於自己的感悟!

吐魯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導遊詞範文 篇10

克孜爾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國 “四大石窟”之美譽,坐落於懸崖峭壁之上,綿延數千公里。 其中保存壁畫的洞窟有 80多個,壁畫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 它是我國開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羣,大約開鑿於公元 3世紀,在公元8-9世紀逐漸停建,延續時間之長在世界各國也是絕無僅有的。克孜爾石窟位於新疆拜城縣,屬於龜茲古國的疆域範圍, 是龜茲石窟藝術的發祥地之一,其石窟建築藝術、雕塑藝術和壁畫藝術,在中亞和中東佛教藝術中佔極其重要的地位。龜茲古國地處古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衝,曾經是西域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佛教從印度先傳入新疆,形成 “西域佛教”後,再傳入中原。龜茲的地理位置決定它成爲“西域佛教”的一箇中心,也成爲佛教傳入中原的一個重要橋樑。石窟則是佛教藝術的重要形式,通過建築和壁畫來宣傳佛教教義。龜茲石窟窟羣比較集中,壁畫內容豐富,不僅有表現佛教的“本生故事”、“佛傳故事”、“因緣故事”等壁畫,還有大量表現世俗生活情景的壁畫。有研究石窟的專家指出,龜茲石窟是一部古龜茲文化的百科全書。而在龜茲石窟羣中,克孜爾石窟被視爲羣芳之冠。

克孜爾千佛洞的洞窟形制大致有兩種:一種爲僧房,是供僧徒居住合作產的場所,多爲居室加通道結構,室內有竈炕和簡單的生活設施 ;另一種爲佛殿,是供佛徒禮拜和講經說法的地方。佛殿又分爲窟室高大、窟門洞開、正壁塑立佛的大佛窟和主室作長方形、內設塔柱的中心柱窟,還有部分是窟室較爲規則的方形窟。不同形制的洞窟用途不同。這些不同形制和不同用途的洞窟有規則的修建在一起,組合成一個單元。從配列的情況看,每個單元可能就是一座佛寺。可以想見,當年克孜爾千佛洞是龜茲地區一處佛寺櫛比、僧徒比肩的地方。

最能體現克孜爾石窟建築特點的是中心柱式石窟,它分爲主室和後室。根據導遊的介紹,石窟主室正壁爲主尊釋迦佛,兩側壁和窟頂則繪有釋迦牟尼的事蹟如 “本生故事”等。看完主室後,應按順時針方向進入後室,觀看佛的“涅盤”像,然後再回到主室,擡頭正好可以觀看石窟入口上方的彌勒菩薩說法圖。

吐魯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導遊詞範文 篇11

在我國美麗遼闊的大西北,不僅僅有戈壁荒灘和那蒼茫無邊的孤煙沙場,而且還有許多如詩如畫的風景名勝,如那頗具盛名的鳴沙山。遠遠望去,晴空萬里,山體恍如一條橫臥着的黃色巨龍,綿延柔軟平滑似鏡,山脊如刃峯若削,好一派罕見的流沙景觀,讓人歎爲觀止。

人要上山只有赤腳踏沙,人行沙中,頓感一種細軟滑圓,踩入沙坑,表層蒸熱裏面涼爽又是另一番微妙。登沙山雖無驚險卻很艱難,沙流軟綿綿,進一步偏又下塌半步;踩着他人腳印好像省點力氣,偶爾也小跑一陣往前衝刺。如此這般向上攀登,雖汗水淋漓,但也其樂無窮。

登上山峯,舉目遠視,天蒼蒼,沙茫茫,一覽無遺,令人心曠神怡。遠處層層疊疊的峯巒,揮灑出道道優美的曲線;近處沙浪縈迴,看似澎湃洶涌卻如波濤凝固。“鳴沙”之說更給此山抹上一層神祕色彩。陽光下掬沙細撒,指縫間倏然流下,五彩俱全,晶瑩閃亮,沙脊兩邊陰陽分割呈強烈反差。一邊是黑乎乎清涼涼,一邊呈金燦燦熱騰騰。真是東邊日出西邊涼。

再俯瞰山下,沙山環抱的荒漠中,一形似月牙之泉透露着粼粼波光;泉邊蘆葦垂柳搖曳,湖中輕波漣漪盪漾。據說,自東漢以來便有此泉記載,千百年來,不爲流沙淹沒不因乾旱枯竭,創造了沙泉共存的奇蹟,無愧於天下沙漠第一泉之美稱。面對着藍天、沙海、碧泉,和諧恬謐相映成趣,人們無不讚嘆着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之神奇。

下山時,不妨滑沙而下,雖有幾分驚險但也有幾分刺激、幾分好奇。只需坐上竹條板,順坡而下,兩手一伸似雙翼展翅,沙浪滾滾如山洪奔騰,耳邊風聲陣陣好似沙鳴聲聲,恍然猶如全身騰空而起,驚心動魄一剎那,即已到得山腳下,真正是一種無法言喻的飛流直下之飄飄然感。

吐魯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導遊詞範文 篇12

各位親愛的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們將要參觀的景點是克孜爾千佛洞。

克孜爾千佛洞位於拜城縣克孜爾鎮東南7千米的河流階地上,它背依明屋達格山,南臨木扎提河和雀爾達格山,東距庫車縣城約69千米。據考證,庫車縣在20xx年前曾是亞利安人建立的古龜茲國所在地。龜茲國在漢唐之際是西域36國中的大國之一,境內曾居住的民族有羌、塞、月氏、烏孫、匈奴、 突厥、回紇和漢人,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他們都逐漸融合成了龜茲人。

在進入景區之前呢,希望大家注意,不要將攝像機帶入景區,因爲在文物景區內是不允許攝像的,大家可以把攝像機放在車上,我們的司機可以先替大家保管。在遊覽過程中請不要四處攀登,更不能在文物上亂刻畫。爲了大家的安全,請不要去未開放區或懸崖邊遊覽。

大家請看,前面就是克孜爾千佛洞了。它始建於公元三世紀前後,現有編號的洞窟236個,由於自然和人爲的因素,石窟寺建築以及雕塑毀壞嚴重,僅有一部分壁畫保存較好。目前存有壁畫的洞窟大約有80個。壁畫的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主要以佛傳故事爲主,反映了小乘佛教思想。建築風格是明顯的犍陀羅藝術風格。壁畫的繪畫藝術突出了暈染法、對比色、菱形結構圖等古龜茲風格。克孜爾千佛洞按照自然區域可分谷西區、谷內區、谷東區、後山區四個區。總體延伸大約有3公里。

大家請看在我們前面的這一尊塑像,就是我國佛教三大翻譯家之一的鳩摩羅什。鳩摩羅什出生在古龜茲國。他的母親是龜茲王白純的妹妹。他7歲出家,9歲跟隨母親到了北天竺,在名僧盤土多達多處學習佛經。12歲時,又同母親一起返回龜茲。龜茲王聽說他回來了,親自去迎接他,並專門爲他鑄造了金獅子座,並請他升座說法。西域各國國王一見他升座,都在他的座側聽講。

公元420xx年,鳩摩羅什到了長安,秦王封他爲國師。從此,他就在長安國立譯場逍遙園,從事佛經的翻譯。他和他的弟子共譯出佛經74部,384卷, 對我國佛教文化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克孜爾千佛洞按藝術風格大致可以分爲四個時期。現在就請大家與我隨階而上,一段一段的遊覽。大家現在看到的是47號窟,它是克孜爾石窟中最大的一個。建於公元3世紀末到4世紀初,大家可以看到裏面的壁畫有禪定、涅槃以及天宮伎樂圖。它代表克孜爾千佛洞的初創期。

我們進入的38號窟是一個音樂窟,壁畫上繪有大量的龜茲樂舞。大家可以欣賞一下。這個洞窟建於公元4世紀到5世紀末,代表克孜爾千佛洞的發展期。

代表繁盛期的洞窟是8號窟。這裏面講的大部分是因緣故事。大家請看這個菱格因緣圖,有誰能給我們大家講一下這幅壁畫的內容是什麼嗎?這上面畫的是猴子捧着蜜獻給佛,佛說蜜裏有蟲,猴子就把蟲從蜜裏面取出,然後又獻給佛。這時,佛又說蜜太濃了,猴子就在蜜里加泉水減小蜜的濃度,再一次的把蜜獻給佛。這一次,佛和他的衆弟子喝了猴子捧來的蜜汁。所謂樂極生悲,猴子開心的不得了,一不小心,跌入了水坑,淹死了。因爲他前身奉過佛,來生就生於富貴人家做了富人。這就是所謂的因果關係。這一時期的內容反映了小乘佛教思想。

接下來我們要參觀的是18號窟,它是克孜爾石窟衰落時期的代表。在這一洞窟中我們可以看到唐代漢題以及遺物。由於受到中原大乘佛教思想影響,加之庫木吐拉石窟寺羣興盛,龜茲佛教中心也隨之轉移至龜茲都城。並且在伊斯蘭教取代龜茲佛教以後,克孜爾洞窟便湮沒了。

我們在前面提到了克孜爾千佛洞的壁畫由於自然和人爲的因素破壞較爲嚴重。但是主要原因還是人爲破壞。在克孜爾千佛洞,外國的一些“考古家”不僅盜走了很多雕塑,還用膠布粘走了大量壁畫。據有關文物部門介紹,30年代初,德國柏林民俗博物館考古隊的勒柯克,從這裏盜走的壁畫、塑像和其它藝術品,以及手抄或印刷的漢文、梵文、突厥文、吐火羅文的文書,就達上百箱!還有英國的斯坦因等人,也來新疆盜走了大量壁畫。破壞了克孜爾千佛洞壁畫的整體美,留下了驚世遺憾!

克孜爾千佛洞是中國建造最早的大型石窟寺羣,也是新疆石窟遺址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處。堪稱“第二個敦煌莫高窟”。克孜爾千佛洞的這些壁畫深刻反映了當然古龜茲佛教的盛況,代表了龜茲民族的文化藝術水準,它對研究龜茲社會歷史、 佛教文化以及中西方關係,都具有重要意義。

吐魯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導遊詞範文 篇13

西千佛洞第4窟

該洞窟由前室和主室兩部分組成,前室頂部略呈拱形,主室頂部爲覆鬥形。洞窟始建於隋代,後經唐代、回鶻、民國時期重修,這一點可從洞窟內的隋代供養人、唐代說法圖、回鶻經變畫及主室北壁龕內民國重塑的佛像得以印證。  由於自然和人爲的原因,前室的下部顯得漫漶。現存比較完整的是北壁門上的一鋪盛唐繪製的佛說法圖,圖中佛結跏趺坐,頭頂飾有華蓋,弟子與菩薩脅侍在佛的左右,面相飽滿、體態豐腴的佛教人物形象體現出了盛唐時期的人物造型特徵。

主室北壁開有一雙層龕,這種形制的佛龕較早出現於隋代和初唐時期。龕內坐佛爲民國時期所塑,壁畫爲回鶻和民國時期繪製。

值得關注的是洞窟內大量的回鶻時期(公元11世紀70年代至公元12世紀初)繪製的壁畫,如前室的坐佛、普賢變、藥師變及窟頂的藻井和圖案,主室東、西壁的說法圖。這一時期的壁畫內容,多以說法圖或佛、菩薩、羅漢等尊像畫爲主,其佈局特點是人物稀疏、結構鬆散、描繪粗略。在主要壁面上(如南、北壁)各繪製一鋪說法圖,畫面大但人物寥寥無幾,人物的形體被增大以填補壁畫空間。在洞窟各種建築結構的頂部(窟頂、甬道頂、龕頂),幾乎繪滿了千篇一律的牡丹團花圖案,相對於說法圖和尊像畫而言,圖案則顯得結構緊湊、色彩豔麗、描繪工整精細,使人感到這一時期對裝飾畫的重視甚於佛教人物畫。至於這一時期的人物造型也是別具特點,體態健壯、面形長圓、兩頰豐肥、柳眉細目、鼻樑高直、小嘴,明顯強調了回鶻民族的外貌、氣質,這在相當程度上正是回鶻佛教藝術民族化的重要體現。

西千佛洞第7窟

此窟建於北魏時期,是西千佛洞現存最早的洞窟,洞窟平面呈方形,形制與莫高窟北魏中心塔柱窟相仿,前部人字披頂已塌毀,後部有直達窟頂的中心塔柱,塔柱四周形成供佛教信徒右旋禮的通道,上方爲平棋頂,中心塔柱四面各開一佛龕,龕內外的塑像多爲清代重修,只有正面龕內的倚坐像,雖已殘毀,卻是唯一保存的北魏原作塑像,佛像身姿挺拔、雙肩渾圓,袈裟貼體,透出肢體的輪廓,卻又是寬鬆的式樣,陰刻的衣紋,略呈淺階梯式,流暢自如。造像的表現手法上兼有西域式和中原式兩種特點,是北魏早期曹衣出水式向秀骨清像褒衣博帶式過渡的代表作品之一,此窟壁畫布局和莫高窟北魏洞窟一致,分上、中、下三段,上部天宮欄牆內繪了翩翩起舞、多姿多態、生動活潑的天宮伎樂。中部大面積繪千佛,下部繪金剛力士,這些力士個個體魄健碩、動態誇張、粗獷有力。窟內壁畫風格與莫高窟同期壁畫相同,人物造型健壯、比例適度、着西域式服飾,採用西域式的凹凸暈染手法,表現人物面部與身體的立體感,色彩質樸厚重,多用石青、石綠、在土紅底色的映襯下,顯得莊重熱烈,宗教氣氛濃厚。

西千佛洞第19窟

此窟建於五代,洞窟形制較爲獨特,呈縱向的圓拱形頂。正面開一大龕,龕內現存主尊倚坐佛,是西千佛洞保存最完整的一身五代時期的彩塑,這尊佛像體態端莊、神情肅穆、肌膚豐滿圓潤,衣紋繁簡適度、色彩素雅,頗有唐代造像之風格,沿東西兩壁築有像臺,原塑十六羅漢像,現存十三身,這是敦煌石窟中唯一用塑像的形式表現十六羅漢的題材。

據史料記載,南朝的張僧繇、唐代盧楞伽、王維等人都曾畫過十六羅漢像,但直到五代時期,關於十六羅漢的畫像和塑像纔開始在中原地區流行,此窟十六羅漢像的出現,說明了敦煌佛教藝術與中原地區的佛教藝術基本上是同步發展的。此窟的壁畫均爲五代原作,正壁龕內繪了十大弟子、六菩薩、天龍八部、四大天王等內容。東西兩壁自頂而下,都繪了羅漢像,在敦煌石窟中,以繪塑結合的手法在一個洞窟中表現如此多羅漢像的並不多見,因而此窟被專家稱爲羅漢堂 。

吐魯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導遊詞範文 篇14

佛洞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是武山水簾洞石窟羣所包括的顯聖池、拉稍寺、千佛洞、水簾洞、三清洞5處名勝景觀之一,坐落在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約50公里處的鐘樓山峽谷中,因壁畫千佛而得名.又因有摩崖懸塑七佛,故俗稱七佛溝.巖洞一側崖面上以木樁棧道分爲壁畫和懸塑造像兩部分.洞內原有七窟,現殘存砂崖面雕像和壁畫,造像豐滿,神態各異.特別是菩薩像豐盈清秀,頗具北周特點,部分造像含有西魏遺風

千佛洞建築呈東西向的長方形,東面有山門.正殿坐西朝東,土木結構,南北兩則建有配房,磚木建築.正殿爲一有斗拱的硬山頂建築,分前、中、後堂三部分.前堂塑有丈許高的釋加佛像一尊,中堂面闊三間,繪有佛說法圖,18羅漢等塑像;後堂塑有臥佛一尊;三部分緊密相連,構成一個整體.寺院的西南搭有戲臺,供廟會組織的戲班所用.

洞內現存窟龕三十多個,大小佛像近千尊,壁畫數百平方米,皆分佈於巖洞一側崖面上,以木樁棧道爲界,分爲上下兩部分.上部佛龕較少,造像緊貼崖面,表現形式多高塑和影塑.佛皆著通肩大衣,揹負圓光,兩側各有二脅侍菩薩,造型莊嚴肅穆,古樸自然,現存幾百身,因尊位和身份不同而造型不同,如釋迦佛莊嚴慈祥,菩薩溫柔恬靜,阿難樸實天真,天王威武強悍,供養人和善虔誠,地神拘謹怯懦,真可謂千姿百態,各具風采,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下部崖面保存有北周百餘造像,分浮雕和龕內泥塑兩種類型.龕多爲圓拱形,現存二十多個.雕塑風格和技法已與上部迥然不同.結樹佈局上井然有序,突出主體.造像一般身材修長,衣紋舒暢,豐盈清秀,形神兼備

吐魯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導遊詞範文 篇15

西千佛洞開鑿在XX市西南35公里處的黨河河岸崖壁上,因地處莫高窟之西而得名。石窟的結構、彩塑、壁畫藝術風格等與莫高窟體系相近。因而也成爲敦煌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

從XX市西南行至陽關途中,道左不遠處即爲黨河,河牀北岸爲寸草不生的戈壁灘,南岸是透迄蛇曲的沙山,西千佛洞就位於沙山盡頭的河牀北岸陡崖上。這裏的陡崖深壑上有濃廕庇天,崖下灘地紅柳叢生,古木參天,涓涓小溪流過,環境清幽。西千佛洞開窟年代無從稽考。巴黎藏敦煌遺書(沙州都督府閣經)有記佛龕之文日:右在縣東(壽昌縣)六十里,香舊圖雲,漢(闕)佛龕百姓更營造。”推測文中所記佛龕當指此。據此可知,西千佛窟始創年代應早於莫高窟,至少應與莫高窟屬同時代建造。

西千佛洞現存石窟16個(窟、龕22個),其中1-3窟爲唐窟,4-8窟爲魏窟,16窟爲晚唐窟,這9個洞窟保存較好,其它多有坍塌,壁畫也剝蝕不清,時代難以確認。一般認爲洞窟屬北魏至宋代所鑿。保存較好的9個石窟中,中央大多有中心座,座四周鑿龕,內塑佛像,四壁多繪賢劫千佛、佛跌坐說法圖、佛涅盤像。中心座和四壁的佛像下,繪金剛、力士像。北魏一石窟內南壁西段繪(睞子經)故事,東段繪(勞度叉鬥聖變)故事,爲莫高窟北魏洞窟所沒有的佛本生故事,可填補其空白,有獨特價值。其餘窟龕的四壁和藻井則很少繪佛本生故事。

西千佛洞與莫高窟經歷了類似的盛衰歷程,受各種自然和人爲的破壞,藝術寶庫損失慘重。近年來,人民政府全面加固、修繕了洞窟,使面臨崩塌的崖體和洞窟恢復了整體性和穩定性,崖體迴廊保證了遊人的安全。今天,西千佛洞得到了有效的保護,有10個洞窟開放,成爲遊人在敦煌至陽關旅遊線上重要的參觀內容。

吐魯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導遊詞範文 篇16

佛洞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是武山水簾洞石窟羣所包括的顯聖池、拉稍寺、千佛洞、水簾洞、三清洞5處名勝景觀之一,坐落在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約50公里處的鐘樓山峽谷中,因壁畫千佛而得名.又因有摩崖懸塑七佛,故俗稱七佛溝.巖洞一側崖面上以木樁棧道分爲壁畫和懸塑造像兩部分.洞內原有七窟,現殘存砂崖面雕像和壁畫,造像豐滿,神態各異.特別是菩薩像豐盈清秀,頗具北周特點,部分造像含有西魏遺風

千佛洞建築呈東西向的長方形,東面有山門.正殿坐西朝東,土木結構,南北兩則建有配房,磚木建築.正殿爲一有斗拱的硬山頂建築,分前、中、後堂三部分.前堂塑有丈許高的釋加佛像一尊,中堂面闊三間,繪有佛說法圖,18羅漢等塑像;後堂塑有臥佛一尊;三部分緊密相連,構成一個整體.寺院的西南搭有戲臺,供廟會組織的戲班所用.

洞內現存窟龕三十多個,大小佛像近千尊,壁畫數百平方米,皆分佈於巖洞一側崖面上,以木樁棧道爲界,分爲上下兩部分.上部佛龕較少,造像緊貼崖面,表現形式多高塑和影塑.佛皆著通肩大衣,揹負圓光,兩側各有二脅侍菩薩,造型莊嚴肅穆,古樸自然,現存幾百身,因尊位和身份不同而造型不同,如釋迦佛莊嚴慈祥,菩薩溫柔恬靜,阿難樸實天真,天王威武強悍,供養人和善虔誠,地神拘謹怯懦,真可謂千姿百態,各具風采,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下部崖面保存有北周百餘造像,分浮雕和龕內泥塑兩種類型.龕多爲圓拱形,現存二十多個.雕塑風格和技法已與上部迥然不同.結樹佈局上井然有序,突出主體.造像一般身材修長,衣紋舒暢,豐盈清秀,形神兼備

吐魯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導遊詞範文 篇17

白塔山位於蘭州市黃河北岸,海拔一千七百多米,山勢起伏,有拱抱金城”之雄姿。

古代,這裏是軍事要衝,山下有氣勢雄偉的金城關、玉迭關、王保保城;山上有層層峯巒,其中白塔層巒”爲蘭州八景之一。

站在黃河南岸,舉目北望,黃河鐵橋,白塔山公圓建築羣,白塔寺渾然一體,盡收眼底,有河橋遠眺”之稱。穿過黃河鐵橋,白塔山一,二,三臺建築羣,迎面聳立,飛檐紅柱,參差綠樹叢中,這是自一八年建圓時在坍塌的古建築廢墟上重建的,總建築面積八千餘平方米。這個建築羣把對稱的石階、石壁、亭臺、迴廊連貫一起,上下通達,層次分明,結構嚴整,是我國古代建築中別具風格的建築形式。如重疊交錯的重檐四角亭、對立式的二臺碑廈、磚木結構的三臺大廳等,所有建築物都配飾磚雕、木雕和彩畫。

三臺建築羣的迎面是白塔主峯,山勢陡峭,古代建築有風林香嫋”牌坊、羅漢殿、三宮殿等。

山頂的古建築物有三星殿、迎旭客閣,憑欄遠眺日出,放眼黃河,氣象萬千。

白塔寺,始建於元代,據記載,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完成對大元帝國疆域統一過程中,曾致書西藏擁有實權的薩噶派法王(喇嘛教之一派,俗稱黃教)。當時薩噶派法王派了一位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見成吉思汗,但到了甘肅蘭州,因病逝世。不久,元朝下令在蘭州修塔紀念。元代所建的白塔已不存在了,現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6年)爲鎮守甘肅內監劉永成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20xx年)巡撫綽奇補救增新,擴大寺址。寺名爲慈恩寺。寺內白塔身爲七級八面,上有綠頂,下築圓基,高約十七米。塔的外層通抹白灰,刷白漿,故俗稱白塔。塔建成後,幾經強烈地震,仍屹立未動,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築藝術上的智慧與才能。

白塔寺原有鎮山三寶:象皮鼓,青銅鐘,紫荊樹。象皮鼓傳爲一印度僧人云遊白塔時所贈,現在這裏僅有仿製品;青銅鐘爲清康熙年間鑄造,重爲153.5公斤,現存寺內;枝繁葉貌的紫荊樹系後人重載。北端山頭有牡丹亭,亭內有一碑,據說原碑在湖南衡陽市北的趄嶁山上,字形怪異難辨,後人附會爲大禹治水時所刻。宋嘉定五年(公元1220xx年),何玫摹刻於嶽麓書院。蘭州此碑,系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酒泉郡侯建功模立,碑高九尺,寬三尺,上刻七十七字。

白塔山西北方,林木蔥鬱,朝陽山、馬頭山、冠雲山、環翠山峯巒層疊。濃蔭深處,有休息亭,供遊人小憩。亭前有蓄水池。這裏山高林密,是登山遠眺,避暑納涼的好地方。

吐魯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導遊詞範文 篇18

在我國美麗遼闊的大西北,不僅僅有戈壁荒灘和那蒼茫無邊的孤煙沙場,而且還有許多如詩如畫的風景名勝,如那頗具盛名的鳴沙山。遠遠望去,晴空萬里,山體恍如一條橫臥着的黃色巨龍,綿延柔軟平滑似鏡,山脊如刃峯若削,好一派罕見的流沙景觀,讓人歎爲觀止。

人要上山只有赤腳踏沙,人行沙中,頓感一種細軟滑圓,踩入沙坑,表層蒸熱裏面涼爽又是另一番微妙。登沙山雖無驚險卻很艱難,沙流軟綿綿,進一步偏又下塌半步;踩着他人腳印好像省點力氣,偶爾也小跑一陣往前衝刺。如此這般向上攀登,雖汗水淋漓,但也其樂無窮。

登上山峯,舉目遠視,天蒼蒼,沙茫茫,一覽無遺,令人心曠神怡。遠處層層疊疊的峯巒,揮灑出道道優美的曲線;近處沙浪縈迴,看似澎湃洶涌卻如波濤凝固。“鳴沙”之說更給此山抹上一層神祕色彩。陽光下掬沙細撒,指縫間倏然流下,五彩俱全,晶瑩閃亮,沙脊兩邊陰陽分割呈強烈反差。一邊是黑乎乎清涼涼,一邊呈金燦燦熱騰騰。真是東邊日出西邊涼。

再俯瞰山下,沙山環抱的荒漠中,一形似月牙之泉透露着粼粼波光;泉邊蘆葦垂柳搖曳,湖中輕波漣漪盪漾。據說,自東漢以來便有此泉記載,千百年來,不爲流沙淹沒不因乾旱枯竭,創造了沙泉共存的奇蹟,無愧於天下沙漠第一泉之美稱。面對着藍天、沙海、碧泉,和諧恬謐相映成趣,人們無不讚嘆着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之神奇。

下山時,不妨滑沙而下,雖有幾分驚險但也有幾分刺激、幾分好奇。只需坐上竹條板,順坡而下,兩手一伸似雙翼展翅,沙浪滾滾如山洪奔騰,耳邊風聲陣陣好似沙鳴聲聲,恍然猶如全身騰空而起,驚心動魄一剎那,即已到得山腳下,真正是一種無法言喻的飛流直下之飄飄然感。

吐魯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導遊詞範文 篇19

很高興您能來我美麗的家鄉新疆來做客,我們正行走在庫車----------這個古代著名佛國龜茲的大地上。此時我們正追隨玄奘大師的足跡,直抵我們今天的目的地克孜爾千佛洞,來品味石窟藝術的佛國古韻。

關於庫車石窟的歷史,想必大家都多多少少了解一些。庫車一帶古稱龜茲,她是當年西域36國之一,古代絲綢之路上的著名城池。20xx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時來訪過這兒。漢宣帝時,龜茲國王絳賓就實行了與漢友好的政策,數次前往長安朝賀,那時的龜茲國“一如漢朝禮儀”。公元前60年,西漢設立西域都護府,從此龜茲歸漢。

東漢末年,漢朝勢力不再角逐在西域政治舞臺,龜茲作爲一個獨立王國進入佛教文化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是龜茲吸收印度文化、健陀羅佛教文化形成本地燦爛的民族文化時期,今天我們看到的庫車、拜城等古龜茲地域內的千佛洞和其他佛教寺院遺址就是從那個時期開始開鑿營造留存下來的。中國古代傑出的佛經翻譯大家鳩摩羅什也是那個時代的著名高僧。到了唐朝,唐太宗設安西都護府於西州,於公元659年,移安西大都護府於此,龜茲重回大中華。那時,龜茲文化對中原文化的發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龜茲樂舞,在中原大地上非常盛行,中原樂曲及唐詩宋詞都從中借鑑不少。與此同時,龜茲佛教文化也進入了與唐王朝佛教文化相融並存的安西佛教文化進入鼎盛時期,佛教石窟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此後龜茲幾經歷史變遷,佛教文化也逐漸被伊斯蘭文化所取代。14世紀後,庫車王朝變更頻乃,一直到公元1759年,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之亂,庫車才漸趨安定。回顧庫車的歷史,可以看到古龜茲與中原大地有着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繫。

古代的龜茲是一個國際性的商業都市,各國商人云集其間,從事在龜茲過境的東西方土特產品的買賣,這樣,在龜茲就出現了一種中介型經濟,在這種型經濟的基礎上,產生了龜茲的開放型文化,而佛教文化最具代表性。龜茲是以小乘佛教爲主,她的小乘佛教是吸收了克什米爾、(牛建)陀羅等地的佛教文化而成長起來的。龜茲佛教藝術中出現得更多的則是(牛建)陀羅文化的內容,例如骷髏仙、脫皮白骨等典型的(牛建)陀羅文化形象在龜茲壁畫中隨處可見。在談到龜茲文化中兼容幷包含着印度文化、伊朗文化、中亞文化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古代中原地區漢文化在龜茲文化構成中的重要地位,如龜茲石窟壁畫中“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出現,是古代中原地區盛行淨土宗以後,對阿彌陀佛的崇拜在佛教藝術上的反映。龜茲以中介型經濟產生的開放性文化對世界文化的傳播起了重要作用。

克孜爾千佛洞位於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鄉東南9公里的戈壁懸崖下。石窟背靠明屋達格山,前面有渭幹河蜿蜒流過,隔河屹立着喬爾達格山。克孜爾千佛洞是中國大地開鑿最早的石窟,她的開鑿年代,大概從公元三、四世紀開始,到公元九世紀結束,先後持續長達五、六百年之久。作爲龜茲石窟的代表,克孜爾石窟可以說是開中國西北石窟藝術之先河。龜茲在西域各國中最早派僧人來中原傳播佛教的。隨着佛教的流行,龜茲佛教藝術也隨之傳入中原西北地區,爲中原西北地區佛教石窟的開鑿提供了模版。而且龜茲藝術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原西北地區古代藝術發展的方向,使之從世俗藝術逐步走上了宗教藝術的道路。魏晉南北朝時,中原各個地區開始出現佛教石窟。

根據專家考證分析,龜茲石窟的建造原因有三點:一是封建統治階級利用宗教宣傳來麻痹人民,以維護其階級利益;二是佛教徒爲了進行禮拜、供養等宗教儀式的需要;三是僧尼的的苦修必須要有潔淨的環境。因此克孜爾石窟的形制基本分爲兩種:一種是佛殿,是佛教徒禮拜的地方。一種是僧房,是僧尼修行的所在。在克孜爾千佛洞已編號的236個石窟中,有64個僧房,172個佛殿,由於年代的久遠,外國列強的掠奪破壞,大部分塑像已蕩然無存,壁畫也殘破不全,現在只有75個窟形較完整,壁畫比較完好。一些石窟存有漢文、龜茲文題記,個別還有塑像殘軀。

大家現在可以看到着座紅色的山就是千佛洞的所在了。克孜爾在維吾爾語是紅色的意思,所以克孜爾千佛洞的名字源於這座紅色的山。克孜爾千佛洞不僅是一個著名的古代佛教藝術遺址,也是一個風景十分秀麗的地方。窟羣中間有一道峽谷,峽谷中有兩股清泉匯成的一支溪流,清澈如鏡,彎彎曲曲的流過千佛洞,使千佛洞前出現了一片綠洲。在溪流的滋潤下,一片綠樹蔥蔥,現在我們穿越戈壁,一路風塵而來,忽見這滿園蒼鬱,是否體會到一絲脫離凡塵的感覺呢?

大家能猜到迎面聳立的這尊銅像是誰嗎?是的,你們已經猜到他是鳩摩羅什。我國曆史上有名的佛經翻譯家。他從小隨母信佛,9歲時,母親帶他到羅賓(今克什米爾)拜師學習小乘佛教經典。12歲又拜莎車大乘名僧須利子陀兄弟爲師,學習大乘佛經。20歲時成爲博古通今,聞名東方的西域高僧。後來鳩摩羅什來到長安,組織了800多人的龐大翻譯機構,在他的悉心指導下,翻譯出各種佛經35部,約300餘卷。他在介紹佛教哲學思想、文字方面作出突出貢獻,從而在、我國佛教歷史上有着深遠的影響,與真諦、玄奘、不空並稱爲中國佛教的四大翻譯家.

下面我們繞過銅像進入鳩摩羅什等古代高僧曾經修行、誦經的佛窟區了。從現在236個石窟的建造設置上,我們可以看出克孜爾石窟的宏大規模。石窟羣呈兒字形分佈於蘇勒特泉水溝內外的山崖上,以峽谷爲界,分谷西、谷東、谷內及後山四大區域。谷西區從1號到80號,保存着比較多的早期石窟。谷內區從81號到123號集中了一批中期石窟。谷東區從136號到201號到227號則保存着大部分漢文、龜茲文題記。整個石窟排列在東西約兩公里的沙石山壁上,如層樓疊閣、錯落有致,甚爲壯觀。

克孜爾石窟是龜茲石窟藝術的發祥地,其石窟建築藝術、雕塑藝術和壁畫藝術,在中亞和東方佛教藝術中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克孜爾石窟類型主要有支提窟和毗珂羅窟兩種。

支提在印度梵文中的意思大致是陳列聖物的地方,也可以稱之爲神殿或塔廟,所以克孜爾千佛洞中支提窟是僧侶巡視觀像和講經說法的地方,有大像窟、中心柱和方形窟等多種類型。大像窟是佛徒的膜拜中心,主室寬大,正壁塑有高數米或十多米的大立佛像,左右側壁也塑有數尊佛像。後室及側壁繪有彩畫,後壁下方鑿有巨大的涅PAN臺,臺上塑有涅PAN像。中心柱窟主室爲長方形,縱券頂,後設方柱,柱前開龕塑有佛像,有左右甬道通後室,窟頂和窟壁都繪有彩畫。中心柱窟是(牛建JIAN)陀羅風格的佛教藝術向典型的龜(QIU)茲地方風格邁進的最佳載體,其形制簡明清晰,體現了龜(QIU)茲建築的民族特徵。方形窟是僧人講經之所,所塑佛像是中型立佛,主室爲方形,窟頂有覆鬥形、彎鬥形窟窿形和橫券形等,繪滿彩畫,華麗無比。毗珂羅窟是僧人生活起居和麪壁入禪的地方。主室爲長方形或方形,橫券頂,前壁鑿明窗,側壁鑿有壁爐和竈坑。毗珂羅窟往往鑿於支提窟旁,組合成一個單元。

現在我們進入47號窟,這是克孜爾石窟中規模最大,最爲典型的大像窟。大像窟始創於阿富汗的巴米羊,龜茲石窟中的大像窟就是以阿富汗巴米羊大像窟爲模特兒開鑿而成的。石窟分前後兩室,前室高16.8米,左右兩窟各鑿有五行方孔,這是木建築窟檐的遺蹟。壁面底部鑿出一條高約50釐米的石臺,臺上壁面鑿出嵌有木橛的小孔。根據壁面上殘留的這些方孔、石臺,可以相見當年的兩壁是何等的富麗堂皇!如果我們把已經塌壞了的47號窟的前室復原一下,可以看到:前室正壁是一座15餘米高的大立佛像,巍峨壯麗,高大雄偉。左右兩壁各有五行雕飾華麗的木建築窟檐。中間是一座座飾金敷彩的浮雕佛像,最下部分是一軀軀小立佛。這樣,整個前室充滿着各種各樣的佛的形象,加上雕樑畫棟式的木結構建築,這裏成爲一處既莊嚴神聖,又富麗華綺的佛的世界,成了一個極富於宗教神祕感和感召力的地方。47號的後室高8米,長8.2米,寬10米,靠後壁的這個寬2.2米,高1.2米,長10米的石臺,就是涅PAN臺,臺上原塑有一軀涅PAN佛。

大家注意到這些異彩紛呈的壁畫了吧。克孜爾石窟藝術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的壁畫。壁畫內容包括佛、菩薩、比丘、飛天、供養人像和本生故事畫、佛傳故事畫、因緣故事畫佔有突出地位。本生故事是指釋迦誕生在淨飯王家爲太子之前的許多行善積德的故事。佛傳故事,是描繪釋迦降生印度淨飯王家爲悉達太子到出家成道的故事。在克孜爾千佛洞,佛傳故事畫面最多的是“妙轉fa輪”、“降魔成道”、“精進苦修”等三個場面。在敦煌,本生故事採取連環畫的形式,即把本生故事的每一個情節用畫面連續不斷的表現出來。與之不同的是,克孜爾石窟畫面所表現的只是本生故事中的一個關鍵性情節,因此一副畫面就代表着一個故事。這樣,在一處壁面上,有時可以出現十幾個以至幾十個本生故事。克孜爾石窟壁畫藝術中,這種傑出的處理方法獨樹一幟,在其它石窟難以見到。

龜茲石窟壁畫中以人物形象居多,而對自然景觀以及花卉鳥獸表現較少,這是受了古希臘以人爲本的思想影響。克孜爾千佛洞壁畫中還有大量反映當時龜茲人生活情況的作品,如商旅負販、二牛犁地等。千佛洞壁畫中男供養人不剪髮,且戴有巾帽的是當時龜茲國王的畫像。在有關波斯人習俗的文書記載波斯人留剪髮、齊發,可見,克孜爾千佛洞壁畫中“剪髮垂項”的龜茲人形象可能是受伊朗文化的影響。龜茲石窟壁畫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存在許多裸體人像,其數量之多,在全國首屈一指。特別是隨處可見的男性裸體人像,在所有裸體人像的80%。存在這麼多裸體人像與佛教是從熱帶和亞熱帶的印度傳來有關。

我的個人見解:在這裏,關於男性裸體人像,我認爲是受了希臘人的影響,因爲希臘文化中向來用男體來表現力與美。當時有一箇中亞古國名大夏(又名巴克特利亞BACTRIA)。是由一些希臘貴族的後裔建立的,他們侵入印度河流域,佔領(牛建)陀羅,爲了緩解和被侵略者的矛盾,他們改信佛教,從而創造出(牛建)陀羅佛教藝術。我個人認爲,龜茲石窟中的大量男性裸體人像與此有關。

現在大家看在這47號窟的壁畫,在前室縱券頂窟頂上畫着的是大飛天,後室橫券頂窟頂上也是大飛天。她們上身赤裸,披掛瓔珞、寶帶,下身着裙,在腰間有兩個衣結。她們的身體伸得比較直,只是以雙腳分開,一屈一伸來表示飛的姿態。在涅PAN臺西頭緊靠着涅PAN佛頭部的西壁底部,這裏面有一副薩陲那太子捨身飼虎本生。在這副畫面上,薩陲那太子不像在其他龜茲石窟裏表現的那樣,一動不動的仰躺在地上,聽任着飢餓的老虎來吃他。在這裏,薩陲那太子卻是用一手撐着地,使上半身離地稍微仰起,另一隻手則伸向天空,似乎他正在忍受着極大的痛苦和作出極大的犧牲。因此,這副畫與其他畫相比較,有動感,富於生氣,產生出更巨大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

從壁畫的風格和技巧來看,克孜爾石窟雖然不像敦煌石窟,一個時代的壁畫和另一個時代的這麼涇渭分明,但也是可以看出一個大概的發展過程的。早期壁畫依風格而論,整個比較粗糙。人物是用極粗的線條畫出輪廓,在用手塗的筆法表現人身和衣紋細部。慢慢地人物畫的輪廓線變細了,出現了“屈鐵盤絲”式的細線條。人物的肌體運用了深淺不一的暈染,產生了質感,這種表示物體陰陽明暗的暈染,使畫像充滿了立體感,特別是把人體的肌肉顯示出來,使畫中任務呼之欲出,這種繪畫技法明顯受了JIAN陀羅文化的影響。到後來,壁畫風格有了更大的進步。如任務的輪廓線有了粗細相間的線條。在輪廓線內又加以暈染,特別值得提的是在用色方面,克孜爾石窟的壁畫多以土紅、大綠爲主,相當接近於莫高窟中晚唐壁畫的顏色。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80號,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心柱行支提窟。是克孜爾石窟羣裏的主體石窟。在龜茲的所有支提窟中只有中心柱形支提窟最接近與印度支提窟的原形,但是在印度支提窟出入本地後,龜茲的工匠根據本地的自然特點和傳統習俗是她趨向與本土化了,建築了以印度支提窟爲範本,又具有本地民族特徵的支提窟----中心柱形支提窟。中心柱形支提窟中的中心方柱就是由印度支提窟中的舍利塔演變而來成的,所以,在石窟建築藝術中又把中心柱形支提窟稱作“龜茲窟”。隨着佛教的東傳,“龜茲窟”也傳入中原西北地區,如莫高窟19號窟,即有中心方柱,四面開龕,東西北三壁均畫有佛,並四軀飛天;如西千佛洞4號窟也爲中心方形柱,四面開龕,龕內各畫有菩薩、飛天、金剛、比丘等;再如榆林窟也有少量的中心柱形支提窟。從支提窟的演變我們更容易得出一個結論:龜茲石窟在佛教藝術東川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現在我們看到的窟內側壁上的壁畫,稱爲極樂圖,圖中所繪的“舞練”、“擊掌”等是現在已知最早的龜茲舞蹈的形象記載。新疆地區的音樂,在我國古代流傳已久,影響深遠,唐代邊塞詩人岑參曾有這樣的詩句:“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根據歷史記載,橫笛、琵琶和篳篥等樂器都起源於新疆。那邊壁畫上的使樂圖和使樂天圖等畫面形象描繪了各種樂器演奏龜茲樂時的動人情景。龜茲樂時的動人情景。龜茲樂早在漢代以後,就在全國流行,隋文帝時被定爲宮廷九部樂之一,也是唐代宮廷樂中重要的一部。據傳楊貴妃也曾迷戀於龜茲樂舞,唐代著名音樂家白明達就是龜茲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