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精選2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5W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1

活動準備: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精選29篇)

新日曆一份;大人們通過各種方式迎接新年的VCD片。活動建議:

1、出示日曆討論:“一月一日”是什麼節日?有什麼象徵意義?

2、觀看碟片:大人們怎樣迎接新年的到來?(唱歌跳舞、剪窗花、蒸各式饃饃、包餃子等)。

3、討論:我又長大一歲了,應該自己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兒了?

活動二、兒歌:新年到

活動準備:

學兒歌所需的布娃娃及做好的小紅帽,每人一套。

活動建議:

1、討論:新年要到了,我會給好朋友送什麼禮物?

2、出示“我”給布娃娃的禮物並示範表演兒歌。

3、幼兒通過操作手中的布娃娃學習表演兒歌。

4、分配角色表演兒歌。

活動三、歌曲:新年好

活動準備:

大人們慶新年的圖片以及歌曲磁帶;課前排練大班孩子表演歌曲《新年好》。

活動建議:

1、看圖片討論:大人們怎樣慶祝新年的到來?

2、欣賞大班哥哥姐姐表演的歌曲《新年好》。

3、跟大班哥哥姐姐學唱歌曲。採用“一幫一”形式學唱。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元旦是新的一年的開始,願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新年願望。

2、學習用圖畫製作心願卡並用簡單的語言表述,感受新的一年到來時的喜悅心情。

活動準備:

新舊掛曆 蠟筆、練習冊人手一份

音樂“新年快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嗎?

對了,再過幾天,20__年就過完了,新的一年20__就要開始了。

2、那你們知道1月1日是什麼日子嗎?(元旦)

對了,1月1日就是每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元旦。

3、小結:每年的1月1日都是一年的開始,第一天,這一天也是每一年的元旦節。

二、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願望

1、(出示圖畫幼兒用書《冬季幻想曲》P25)新年到了,你覺得這幾個小朋友在幹什麼呢?(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自由猜一猜)

2、你們覺得這幾個小朋友是在做、,他們還在講述自己的新年願望呢。小朋友,你們在新年開始的時候有什麼心願呢?

3、請幼兒討論交流,並大膽說出自己的各種新年願望。

4、小結:新的一年剛開始,人們都會對未來的這一年有很多的期盼,所以會有許多的願望或是計劃,像剛纔我們小朋友說的一樣。有了願望或計劃就要努力去實現它哦!

三、把願望畫出來

1、相信每個小朋友都會有自己的新年願望,剛纔很多小朋友也說了自己的新年願望,如果用圖畫表示出來,該怎麼畫呢?(請幼兒進行思考,並請部分幼兒簡單講述自己對繪畫的構思)

2、現在老師爲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本練習冊,在練習冊上有一個大大的心形,那就請你們把自己的新年願望畫在這個大心形中吧!

3、幼兒作畫。

4、請畫好的孩子找一個好朋友講述自己的心願。

5、小結:願望是小朋友的美好的想法,希望你們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夠實現自己的願望。

四、討論怎樣過元旦

1、元旦馬上就要到來了,你想怎樣過元旦呢?(請幼兒討論,並說說自己的想法)

2、小結:我們要讓生活變得有意義,也可以自己去設想,按自己的想法去過一個有意義的元旦。

五、在“新年快樂”音樂中自由舞蹈,感受新年歡樂氣氛

1、新年就要到來了,祝大家的心願都能實現,我們一起來跳“新年快樂”舞吧!

2、播放音樂,請幼兒自由舞蹈,並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3

教案目標:

1、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到慶新年的各項活動中去,充分感受節日的快樂,爲了讓孩子們能感受新年的愉悅,也爲了促進家長與教師之間積極、互動關係的形成,增進親子間平等、融洽的親情關係。

2、引導幼兒知道過新年了,我又長一歲了,應當爭取更大的進步。

3、積極參加園內的各項活動,培養幼兒在集體面前有禮貌的、大膽的說話的能力。

教案准備:

1、準備每位幼兒一張賀年片與家長制作

2、磁帶、錄音機及幼兒的禮物

3、佈置園內環境,使整個幼兒園洋溢着節日的氣氛。

4、每名幼兒準備一句祝福的話。

教案過程:

帶幼兒參觀已佈置好的園內環境和活動室,讓幼兒感受節日的氣氛。

教師: 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天的幼兒園爲什麼特別的美? 幼兒: 快過年了!

教師: 你們都看到了,快過年幼兒園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小朋友們在新的一年裏有什麼打算? 幼兒自由回答。

教學活動活動展示。

1、家長教學活動展示。

通過本次幼兒園優秀教案讓小朋友們瞭解聖誕節和元旦的不同,瞭解元旦在中國人心裏的重要性,感受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底蘊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4

一、活動目標

1、學習一些表達的方法。

2、知道新年即將來臨,在新的一年裏,自己會有許多變化,並大膽表達自己的願望。

3、樂意對周圍人表達自己的祝福。

二、活動重難點

1、激發幼兒喜歡過新年的情感。

2、願意表達自己在新年裏的願望。

三、活動準備

1、瞭解去年和今年自己的身高體重情況以及帶若干件已經穿小的衣物。

2、每人都已收到一張來自於父母或老師或同伴的賀卡,並將其佈置成一個“賀卡展”。

3、做賀卡用的厚紙和一些用來裝飾的彩紙。

四、活動過程

感知經驗,自己身高體重,自己穿小的衣服——激發情感,談話——表達情感——給新年老人寫信,做賀卡,送賀卡

(一)感知經驗

1、準備自己的身高體重卡。

說明:事先讓幼兒瞭解並記錄自己今年與去年的身高體重的變化。其方法可以是用數字記錄,也可創設一個角落,形象地記錄着幼兒的身高體重變化情況。

2、與父母一起準備自己穿小的衣物。

說明:幼兒在準備過程中,獲得自己已經長大了的感性經驗。

(二)激發情感

1、說說我們在長大。

說明:①可以先說說自己在長大。在幼兒說出自己身高體重的變化後,說說哪裏可以證明自己在長大,如“我的褲子短了”、“我的鞋子小了”,甚至可以讓幼兒來穿套一下小了的衣物,和同伴共享長大的喜悅。

②可以說說別人在長大。說說同伴身體的長大和能力的“長大”。

2、記錄現在的情況。

說明:記錄現在的情況,等明年再來看看我們的變化。老師可以用大張的白紙,刻畫孩子的身高;幼兒的手、腳沾上顏料,印畫在紙上,並保存好記錄,來年再用。

(三〕表達情感

1、給新年老人寫信。

說明:畫畫自己在新一年裏的願望。

①老師可以引導幼兒討論寫信格式:

a、畫新年老人的頭;

b、畫自己的願望;

c、畫自己的頭或寫上自己的名字;

d、寫日期。

老師可根據班上孩子的情況,或引導幼兒畫新年老人頭,也可老師代爲畫好,以激發幼兒與新年老人交流的願望。

②介紹自己信的內容。

老師應儘量引導幼兒講述清楚自己的願望。

③也可將信寫給親人,如媽媽、奶奶等等,以增進孩子與成人的交流。

2、做賀卡。

說明:①引導幼兒欣賞“賀卡展”。

②談談自己喜歡哪一張賀卡。

老師引導:a,從卡的封面來有,可以用各種裝飾紙裝飾。

B、從卡的內容圖畫來看,知道在卡的裏面畫上自己的祝福。

五、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物體下落的軌跡與它的輕重有關。

2.愉快的投入遊戲之中。

3.能用語言、體態動作來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兩種小玩具(重)、紙片(輕)、塑料繩(輕)若干。

2.每組一個裝實驗用品的盆和教師用魔法袋。

3.黑板和粉筆。

活動過程:

一、小遊戲導入,集中幼兒注意力初步認識小精靈。

師:小朋友們早上好!我是要和大家一起玩遊戲的魔法師!你看!這是我的魔法袋,魔法袋裏我裝了很多會跳舞的小精靈,他們想跑出來和你們一起玩兒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誰吧!請念出我們的咒語。

二、探索與發現。

1、進行初步感性探索探索第一組材料。(兩樣:重的小玩具、塑料繩)

師:只有兩個小精靈出來啦,他們是小玩具和塑料繩。小精靈想和小朋友玩一個“掉下來”的小遊戲。玩的時候要要把小精靈舉得高高的,然後放開手,眼睛看好小精靈在空中是怎麼掉下來的?想不想跟他們一起玩?

請你們仔細觀察小精靈落下來的情景。小精靈玩累了,我們把他們送回家。你剛纔跟誰玩的?它們是怎麼掉下來的?你能學一學它們的樣子嗎?

幼:塑料繩,掉下來的時候是一扭一扭的。

師:是這樣嗎,老師也來試一試。噢,果然塑料繩掉下來的時候是一扭一扭的。來,我們一起用身體學學塑料繩掉下來的樣子。塑料繩,一扭一扭跳個舞。現在我們和另外一個小精靈玩一玩兒,看看小玩具掉下來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你也用動作來學學?

幼:小玩具是筆直掉下來的。

師:哦,是嗎,老師也來試一試。嗯,小玩具是筆直掉下來的。那我們用身體來學學小玩具掉下來的樣子。小玩具,筆直筆直跳個舞。

2、進行對第二組小精靈的探索,加深對輕重物體落下軌跡不同的認知。(兩樣:重的小玩具、小紙片)。

師:還有一些小精靈也想與你們玩掉下來的遊戲。請你們和它們玩一玩,看看它們掉下來時是怎麼跳舞的?記住哦,玩的時候要把手舉得高高的,然後再鬆手。最後小眼睛要看好小精靈在空中是怎麼掉下來的。

誰來說說看,這一次你又和哪個小精靈玩了,它掉下來的時候是怎麼跳舞的?

幼:小紙片是一扭一扭,搖搖晃晃掉下來的。

師:哦,是嗎?老師也來試試看。果然小紙片也是一扭一扭掉下來的,就像老師現在畫的波浪線一樣。來,我們用身體來表現一下小紙片掉下來時跳舞的樣子。小紙片,一扭一扭跳個舞。那玩具小精靈掉下來時是怎麼跳舞的?你也用動作來學學?

幼:小玩具掉下來的時候是直直的。

師:噢,小玩具是筆直筆直落下來的,就像老師畫的直線一樣。那我們用身體來學學小玩具掉下來的樣子。小玩具,筆直筆直跳個舞。

三、總結。

師:小朋友,剛纔我們和小精靈玩了掉下來的遊戲,知道了小玩具是直直的跳舞掉下來的。而小紙片、塑料繩是一扭一扭跳舞掉下來的。那怎麼會這樣呢?那我們來比較一下就知道了。

噢,原來輕的是一扭一扭掉下來,重的是筆直筆直掉下來。

四、延伸活動。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的東西,他們掉下來的樣子也非常有趣,我們下次再去看看,它們會怎麼跳舞掉下來。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6

活動目標:

1、體驗遊戲的快樂,提高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心理素質。

2、學習正面鑽的方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3、能按要求在指定的地方擺放物品。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已學會掌握平衡、雙腳跳的基本動作要領。

2、物質準備:山洞(拱形小門6個)、紙箱(高90釐米,寬80釐米)紙筐、蘋果卡片、桃卡片、梨卡片、木墩(高5釐米)、腳印8個、獨木橋(寬10釐米,高5釐米)、障礙物(高10釐米,寬10釐米,長20釐米)、猴媽媽頭飾一個、小猴子頭飾若干、懸掛水果(蘋果、梨、桃)若干、塑料筐3個。

3、場地準備:如圖。

重點:幼兒能夠彎腰低頭鑽過障礙物。

難點:引導幼兒掌握正面鑽的動作要領,身體鑽過時不碰障礙物。

活動過程:

1、通過扮演角色,引導幼兒進行準備活動。

2、引導幼兒在遊戲中發現、嘗試、體驗正面鑽的動作要領。

(1)第一步:引導幼兒嘗試用自己的方法過山洞。

(2)第二步:幼兒通過幾次嘗試和比較,發現正面鑽是通過山洞最快捷、安全的方法。

(3)第三步:請動作準確的幼兒示範正面鑽的動作。

(4)組織遊戲:小猴子摘水果。鞏固正面鑽的方法,要求幼兒能用低頭、彎腰、屈膝、縮身體的方法正確鑽過山洞。

(5)引導幼兒將運回來的水果進行分類。

(6)幼兒完整地進行遊戲“花果山”,可選擇不同的路線進行遊戲活動。

3、放鬆遊戲:“小小搬運工”。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7

活動目標

1、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的手勢所表達的含義並根據手勢進行創造性地想象。

2、引導幼兒看手勢創編不同的故事, 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3、聯繫生活實際,引起幼兒學習各種手語的興趣。

活動準備 課件-視頻:手語歌曲《祈禱》

活動過程

一、導入“會說話的手”

1、教師做簡單的手勢,讓幼兒知道表達的含義。

小結:不光嘴能說話,手勢也能講話。

2、做生活中常見的手勢,知道其表達的含義。

二、手勢像什麼

1、教師做簡單的手勢,讓幼兒聯想像什麼。

教師:有的手勢能讓你聯想到一些東西。

現在我做一個手勢,你們想一想它像什麼,想得越多越好。

2、請個別幼兒做手勢,讓其餘幼兒猜猜是什麼。

三、看手勢編故事。

手勢不僅可以說話,還能講故事呢!

1、看手勢表演故事。

2、幼兒根據手勢自由編故事。

3、講述故事。

四、聯繫生活,學做手勢。

1、聯繫幼兒看過的手勢

(1)還有哪些人只能用手勢來說話?

(2)你還在哪裏見過?爲什麼要做手語?

(激發幼兒關心聾啞人的情感)

2、教師做手語,幼兒學做手語動作。

我也來用手說一句話,猜猜它是什麼意思?

(幼兒學做)

五、結束部分

1、欣賞手語歌曲《祈禱》

2、咱們一起來學一學吧,幼兒邊看邊學做手語動作。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瞭解蝸牛身體的外形特徵。

2、學說象聲詞“轟隆隆”、“嘩啦啦”。

3、萌發關愛動植物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蝸牛的房子》ppt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蝸牛課件,瞭解蝸牛的外形特徵

1、教師一邊說一邊操作課件。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隻可愛的小動物,寶寶們,看,它是誰?(小蝸牛)

2、教師以蝸牛的口氣自我介紹,引導幼兒瞭解認識蝸牛的外形特徵。

“嗨,小朋友們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小蝸牛,我有軟軟的身體,背上揹着一個硬硬的貝殼,它就是我的家,可以保護我哦!我的頭上還長着兩隻小犄角,它是來幫我辨別方向的。”

二、播放PPT,引導寶寶聽聽、說說

1、教師分別播放打雷、下雨的錄音,引導寶寶傾聽,並學說象聲詞“轟隆隆”、“嘩啦啦”。

師:春天來了,小蝸牛從窩裏慢慢爬出來,來到草地上,快樂的唱呀、跳呀。忽然,從天那邊飛來好多好多烏黑的雲彩,不一會鋪滿了天空。呀!聽一聽,發生了什麼事情。

2、引導寶寶學學打雷和下雨的聲音。

三、播放課件,引導寶寶聽聽、看看、講講。

1、教師逐一播放課件,邊講邊問,引導寶寶看看、講講故事內容。

“天空中飛來好多黑黑的雲彩,轟隆隆、嘩啦啦!發生什麼事?”“地上有些什麼小動物?下螞蟻正在做什麼?”“小鳥在做什麼?”“樹上的小鳥在跟誰說話呀?說了些什麼話呀?”“小蝸牛的身體怎麼不見了?藏到哪裏去了呢?”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四、帶寶寶玩“小蝸牛避雨”遊戲

請寶寶用拇指做身體,其他做殼,聽到教師說“轟隆隆”、“嘩啦啦”時,將拇指藏進其他手指裏,停止不動。“天晴了,太陽出來了,小蝸牛們快再出來玩吧”。遊戲再次進行。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學方案5

設計思路:

早期閱讀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和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並獲得閱讀技巧的準備,進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幼兒的智力,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促進完美人格的建構。3-4歲的孩子,正處於閱讀能力發展關鍵期的開始階段,是關鍵期的基礎。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往往追求視覺的刺激,閱讀過程沒有順序,針對這個特點,我選擇了《貪吃的變色龍》這一色彩鮮豔、新穎有趣、短小精湛,符合幼兒閱讀心理、發展需要和接受能力的這樣一個讀本。

小班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就要充分的尊重孩子,讓孩子自主閱讀,在此次活動的過程中,我採用了PPT分頁閱讀、大書完整欣賞、嘗試想象表述、動作表現延伸等多種方式進行,爲孩子們創設了一種多元的閱讀環境。讓孩子們在看看、聽聽、說說、玩玩、閱讀的過程中開闊幼兒的視野,啓迪幼兒的智慧,陶冶孩子的性情。

活動目標:

1.樂意傾聽故事,理解故事中變色龍變色的過程。

2.嘗試想象並表述變色龍繼續變色的故事。

活動準備:繪本《貪吃的變色龍》、PPT課件、自制魔術花、多種顏色變色龍小卡片、收集的彩色瓶子、包裝袋等。

活動過程:

1.魔術導入,激發幼兒探究學習的興趣。

教師變花色的魔術,出示會變“魔術”的變色龍,引起幼兒的興趣。

2.PPT分頁閱讀,引導幼兒講述、理解變色龍變色的過程。

出示影音PPT:貪吃的變色龍,引導幼兒分頁觀察畫面,通過想象,猜測,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觀看繪本,完整欣賞故事。

出示大書,集體完整閱讀故事《貪吃的變色龍》。

4.嘗試想象,表述變色龍繼續變色的故事。

想一想,變色龍還可能吃些什麼呢?還會變成什麼顏色?請小朋友來說一說。

5.音樂對答,肢體動作表現故事。

遊戲過程中,讓孩子通過肢體動作表現故事,拓展物品顏色的對應關係,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吃汽車,變紅色;吃大樹,變綠色;吃草莓,變紅色等。”)

6.拓展延伸:變色鏡遊戲(可多種物品,多種顏色)。

引導孩子用“色彩”的眼睛觀察欣賞周圍的環境。

師:“寶貝兒們,希望你們能動動腦,動動手,將我們住的地方變成五顏六色七彩的世界。好啦,讓我們一起去外面看看都有哪些顏色吧!”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9

活動目標:

1、 體驗媽媽愛孩子的感情。

2、樂意模仿媽媽的樣子或動作,學說“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等。

3、能從眼睛、頭髮、嘴巴、表情等方面來描述布娃娃的形象。

活動準備:

1、布娃娃每人一個、花頭巾每人一條,音樂磁帶、錄音機。

2、配套《寶寶學習包·我喜歡》第12頁掛圖。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師:今天邱老師給寶寶們帶來了一個邱老師小時候最喜歡玩的玩伴,你們想不想知道是誰呀?(幼:想)

2、師:好,我們有誰可以大聲的說出它是什麼?(是一個布娃娃)

3、師:哇,寶貝你說得真好,來,和布娃娃握握手,問問好。(寶寶們和布娃娃打招呼問好。)老師還帶來了一個禮物,寶寶們請看是什麼?

二、引導看圖,學習兒歌。

1、出示掛圖,師:圖上是誰呀?寶寶喜歡嗎?你們喜歡它的時候會對它做什麼呢?(和它一起玩、給它好吃的東西、抱抱它、親親它。)

2、教師念兒歌《布娃娃》,寶寶欣賞。

師:這個娃娃真可愛呀!邱老師也很喜歡,也想抱抱它、親親它,可布娃娃它害怕,怎麼辦呢?呀,老師有個辦法,我們先對娃娃說:“娃娃乖,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請寶貝學說:“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指名學說)

3、現在娃娃願意讓寶寶抱了,老師要考考寶寶布娃娃的五官是什麼樣的?看看哪位寶寶觀察的最仔細。引導寶寶用兒歌中的話回答。(大眼睛,黑頭髮,張開嘴巴笑哈哈。)

4、教師再念兒歌,寶寶輕聲跟念兒歌。

5、根據寶寶抱的娃娃形象不同來改編兒歌。(如:小眼睛、黃頭髮)

6、男寶寶可說我:“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爸爸。”

三、遊戲《做媽媽》

1、寶寶每人抱一個布娃娃,每人在自己頭上扎一塊頭巾做媽媽。邊念兒歌,邊做撫摸、親親布娃娃的動作,表達對布娃娃的喜愛之情。

2、在輕柔的音樂伴奏下,寶寶邊說:“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 邊抱寶寶、撫摸寶寶。

四、活動延伸

師:哇啊,我們小小班的寶寶真棒,布娃娃都哄睡着了,我們現在送布娃娃去娃娃家牀上睡覺好嗎?(寶寶抱着布娃娃進入活動室。)

附兒歌:

《布娃娃》

布娃娃,布娃娃,

大眼睛,黑頭髮,

張着嘴巴笑哈哈。

我來抱抱你,

做你的好媽媽。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10

設計意圖:

這一活動是在“美麗的春天”這一主題中生成的,幼兒對於春天的花特別感興趣,針對小班幼兒手腦協調能力還不夠好,使用剪刀的方法還不太正確,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用兒歌、遊戲化語言的方式,教幼兒拿剪刀的方法,並試着讓幼兒在剪花的過程中練習剪弧形。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確方法,並學習剪弧線。

2、在感知辨認紅、黃、藍顏色的基礎上,能根據老師的口令做動作。

3、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到剪紙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紅、黃、藍色的紙若干。

2、教室兩面草地的底版。

3、錄音機、磁帶、剪刀、膠棒、抹布。

活動過程:

(一)紙條寶寶變魔術,引出主題。

T:“紙條寶寶可調皮了,它們爬呀爬呀爬到我的頭上,你們看,它們變成了什麼?”(兔子的耳朵)

T:“它們又爬呀爬,爬到我腰裏,這會兒它們又變成了什麼?”(裙子、腰帶)

T:“紙條寶寶變了那麼多好玩的東西,它現在要請小朋友幫忙了,它們想變成春天五顏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們可以怎樣幫助它們呢?”(可以撕花,可以剪花、可以折花)

(二)剪刀娃娃

1、出示剪刀。“我們來看小剪刀變個魔術吧!”

2、老師示範怎樣使用剪刀。“小手變把小手槍,剪刀洞裏來睡覺,剪刀張開大嘴巴,一上一下工作忙,咔嚓——咔嚓——小剪刀剪出了什麼顏色的花?”(紅色的花)

3、拿一張正方形的紙。我們把正方形的花對摺一下,再對摺一下,(變成小正方形,手拿小方形一角,開口朝上),正方形的花變成了小山了,小剪刀要爬山了,咔嚓——咔嚓,它從這個角爬呀爬,爬過彎彎的小山坡,爬到了那個角,這次方形花變成了什麼花?(圓形的花,有花瓣的花)

4、請小朋友拿出小手試一下。

(三)小朋友操作,老師指導(音樂聲中進行)

T“現在請你們的小剪刀也工作起來,剪一剪,變一變,剪出不同顏色的花,剪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剪一些。小剪刀還有句悄悄話對你們說:“用完剪刀後請你們將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該累了。”

(四)我和小花做遊戲

小朋友真動腦筋,都已經剪好了,我們來和小花一起做個遊戲,請你們聽老師的口令做動作。“請把紅花和藍花放在一個手裏,黃花放在另一個手裏……”。(請幼兒根據口令找出相應的花)

(五)花兒朵朵開

1、春天到了,花兒都開放了,讓我們剪的美麗的花都開到草地(畫有小草的牆壁)上去吧。

2、幼兒動手操作。(組織快的幼兒將地上的紙片撿乾淨,放在簍子裏)。

3展示自己的成果並欣賞他人的作品,讓幼兒體會到遊戲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11

教學目標:

1、體驗媽媽愛孩子的感情。

2、樂意模仿媽媽的樣子或動作,學說"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等。

教學準備:

1、布娃娃每人一個、花頭巾每人一條,音樂磁帶、錄音機。

2、配套《寶寶學習包·我喜歡》第12頁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師:今天邱老師給寶寶們帶來了一個邱老師小時候最喜歡玩的玩伴,你們想不想知道是誰呀?(幼:想)

2、師:好,我們有誰可以大聲的說出它是什麼?(是一個布娃娃)

3、師:哇,寶貝你說得真好,來,和布娃娃握握手,問問好。(寶寶們和布娃娃打招呼問好。)老師還帶來了一個禮物,寶寶們請看是什麼?

二、引導看圖,學習兒歌。

1、出示掛圖,師:圖上是誰呀?寶寶喜歡嗎?你們喜歡它的時候會對它做什麼呢?(和它一起玩、給它好吃的東西、抱抱它、親親它。)

2、教師念兒歌《布娃娃》,寶寶欣賞。

師:這個娃娃真可愛呀!邱老師也很喜歡,也想抱抱它、親親它,可布娃娃它害怕,怎麼辦呢?呀,老師有個辦法,我們先對娃娃說:"娃娃乖,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請寶貝學說:"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指名學說)

3、現在娃娃願意讓寶寶抱了,老師要考考寶寶布娃娃的五官是什麼樣的?看看哪位寶寶觀察的最仔細。引導寶寶用兒歌中的話回答。(大眼睛,黑頭髮,張開嘴巴笑哈哈。)

4、教師再念兒歌,寶寶輕聲跟念兒歌。

5、根據寶寶抱的娃娃形象不同來改編兒歌。(如:小眼睛、黃頭髮)

6、男寶寶可說我:"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爸爸。"

三、遊戲《做媽媽》

1、寶寶每人抱一個布娃娃,每人在自己頭上扎一塊頭巾做媽媽。邊念兒歌,邊做撫摸、親親布娃娃的動作,表達對布娃娃的喜愛之情。

2、在輕柔的音樂伴奏下,寶寶邊說:"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邊抱寶寶、撫摸寶寶。

四、教學延伸

師:哇啊,我們小小班的寶寶真棒,布娃娃都哄睡着了,我們現在送布娃娃去娃娃家牀上睡覺好嗎?(寶寶抱着布娃娃進入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12

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對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啓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究慾望。

腳對於幼兒來說,並不陌生,每天的行走、運動都需要腳。對腳的用途,已有一定的感性經驗,但較零碎,沒有一個整合的概念。幼兒最喜歡赤腳,但經常受到大人、環境的限制。通過提問、體驗、延伸等活動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腳的用途,體驗腳踩在不同材料上的感覺。

活動目標:

1、啓發幼兒運用感官感知、體驗小腳踩在不同材料平面上的感覺,發展幼兒的感知觀察力,讓幼兒體驗探索的樂趣;

2、初步引導幼兒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

1、幫助幼兒把鞋、襪脫下並組織幼兒到戶外(有地磚、草地、沙坑的地方)。

2、紅、黃、藍、綠水粉顏料各二盆;鉛畫紙二張。錄音機、音樂磁帶。

3、戲水盆四隻,裏面放些水;抹布若干塊。

活動過程:

一、自由跑跑跳跳,引出幼兒活動興趣。

引導幼兒講述小腳的用途;

二、第一次感知表達活動。

1、讓幼兒赤腳在地磚、沙地、草地上走走,體驗腳底接觸這些材料的真實感受;

2、啓發幼兒用語言表達小腳踩在這些材料上的體驗、感受。

三、第二次感知表達活動。

1、再次讓幼兒體驗小腳走在這些材料上的感覺,進一步激發幼兒對腳底接觸這些材料的感受。

2、小結:小腳踩在各種材料上的感覺。

四、小腳作畫,印地毯。師生一起爲大地毯印上美麗的花紋。

五、延伸活動:小腳玩水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13

【活動目標】

1、學會猜謎語,並能完整的猜給家長和小夥伴們聽。

2、懂得鞋子的正確穿法。

3、知道在活動中鞋子掉了、鞋粘扣開了、穿反鞋時,要及時的糾正過來。

【活動準備】

1、《可愛頌》《我愛洗澡》歌曲音樂。

2、一雙幼兒穿的鞋子。

3、多媒體教學資源:《寶寶和小鞋》的相關圖片資料。

【活動過程】

一、教師說謎語《好朋友》,請幼兒猜謎語。

謎面:兩個好朋友,見面不分手,要來一塊來,要走一塊走。如果穿對了,它們頭靠頭,如果穿錯了,它們把頭扭。

提問: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個謎語說的哪兩個好朋友?(謎底:鞋子)

幼兒猜出謎語後,教師出示一雙幼兒穿的鞋子,請幼兒一起學說謎語。

二、教師和幼兒做遊戲,引導幼兒感受鞋子不舒服時會給自己帶來的危險。

1、遊戲“請你跟我這樣做”。讓幼兒感受掉鞋、穿反鞋、鞋粘扣鬆開時腳丫走路不舒服的感覺。

玩法:教師以鞋寶寶的口吻說“請你跟我這樣做”。同時將自己的鞋分別以穿反鞋、鞋粘扣鬆開、掉鞋等樣子穿鞋、走路。小朋友們接着說“我就跟你這樣做”,模仿老師的樣子去做。站起來走走試試,穿這樣的鞋子走路感覺會怎樣?

2、組織幼兒說一說:這樣的鞋子穿起來舒服嗎?穿着這樣的鞋子走路有什麼感覺?會發生什麼危險?

3、教師小結。

當出現掉鞋、鞋粘扣開了和穿反鞋時,腳丫走起路來就會覺得不舒服,還有可能出現絆倒、摔倒等危險。

【活動反思】

生活中可以發現孩子經常將鞋子左右穿反。鞋子穿反了,從外觀上看,很彆扭,不美觀;從身體方面考慮,幼兒會感覺不舒服,影響幼兒走路及正常的活動。要是經常不注意,會影響幼兒小腳的生長,甚至影響健康,因而,對教師來講,及時發現情況,及時糾正幼兒的錯誤,對幼兒參加正常活動,以及幼兒的身心發展有着至關重要的積極意義。

要讓幼兒分清鞋子的正反,必須先分析導致孩子反穿的原因,據我觀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小班孩子年齡小,觀察能力弱,觀察不夠細緻,把大致相同對稱的鞋子誤認爲是一模一樣的,所以穿鞋時不再選擇,隨手拿來,套上就算,容易出錯;二是,幼兒對應匹配能力還不夠,不知道,左腳對應左鞋,右腳對應右鞋。清晰原因後我就設計了三大環節來“對症下藥”“據因糾果”。首先用擬人化的方法幫助幼兒認識鞋的正反,讓幼兒清楚地知道一雙鞋子兩隻是不一樣的,然後用謎語來告訴幼兒,穿錯鞋像兩個好朋友在生氣,噘嘴歪頭,穿對鞋像朋友在微笑、點頭拉手。最後,以遊戲“找鞋穿鞋”發展幼兒的細緻分辨、對應、匹配的能力。

以上活動來自幼兒的生活,貼近幼兒,教育迴歸了幼兒的生活,使生活和教育相互交織,相互滲透。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14

設計意圖:春天來了,江南的春天雨水特別多,淅淅瀝瀝下個不停,經過小雨的洗刷,樹上的葉子和地上的小草都顯得更綠了,操場上也冒出了一個個小水窪。每到這個時候,孩子們都喜歡擠在窗戶邊,看外面的小雨點“滴滴嗒嗒”地落下來,落在花上、草上、地上……,看着他們那專注的神情,我意識到孩子是大自然的孩子,大自然的一切都讓他們感到新奇。於是我就趁着一個雨天,把孩子帶到戶外,讓孩子們通過親近自然,觀察自然現象,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通過親近自然、觀察自然現象,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2、 鼓勵幼兒用語言描述自已看見和聽見的現象。

3、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想象力。

活動準備:

1、 活動在雨天進行。

2、 讓家長爲幼兒準備各種雨具,如:雨傘、雨衣、雨鞋等。

活動過程:

一、 引發幼兒看雨的願望。

1、 師:今天的天氣怎麼樣?想不想到外面去看看雨?

(孩子們興奮地拍手跳起來:“想,想……”)

2、 師:我們要帶些什麼就不怕被雨淋溼了呢?

幼:我來幼兒園的時候,媽媽給我打了傘,我就沒淋溼。

幼:也可以穿雨衣。

幼:老師,我穿了雨鞋,就不怕弄溼了腳。

……

3、 幫助幼兒穿戴好各種雨具。

(幼兒拿出自已的雨具,穿戴好。)

4、 啓發幼兒幫助同伴。

師:李洋洋和楊怡坤這幾個小朋友早上是坐車子來的,沒帶雨傘,怎麼辦呢?有什麼辦法幫幫他們嗎?

幼:老師,我的雨衣很大,可以讓李洋洋鑽進來一起穿。

幼:我的傘也很大,讓楊怡坤和我一起打吧!

……

二、 帶領幼兒到操場上看雨,聽雨,“裝雨”。

1、 引導幼兒看雨。

(1) 師:小雨點真可愛,從高高的天上落下來找朋友。它和誰做了好朋友呢?我們去找找吧!

(2) 幼兒到戶外,自由分散地到處觀察,教師觀察指導。

孩子們開心地三三兩兩地分散開來,有些小朋友蹲在花圃邊看小雨點一滴一滴落在小草上、落在小花上,有些小朋友看着小雨點在小水窪裏濺出一朵朵小水花,還有的小朋友把小手伸出傘外,用手去裝雨滴------他們看得很認真,一發現小雨點和誰做了朋友就爭先恐後地跑過來告訴我。

2、 引導幼兒聽雨。

師:小雨點找到了這麼多的朋友,它們還在說悄悄話呢?它們在說什麼呢?我們來聽聽……

幼:小雨點對小花說:“你好呀,我們來做好朋友吧!”

幼:小雨點對小草說:“你渴了吧,多喝點水吧!”

幼:小雨點對我的小傘說:“滴嗒滴嗒,你好你好。”

幼:小雨點還親親我的小手:“我真喜歡你。”

(孩子們的想象很豐富,描述了很多小雨點與朋友的對話。)

3、 把雨點帶回“家”。

師:小雨點真可愛,我們想辦法把小雨點帶到我們的教室去好嗎?

孩子們活動起來,有的用小手、有的用小手帕、有的用小樹葉、有的用小袋子……裝好了小雨點,回到活動室。

三、 回活動室,集中交流總結。

1、 師:小雨點找到了那麼多的朋友,它們是誰呢?它們在說什麼 呢?

讓孩子們互相交流自已看到的、聽到的,豐富經驗。

2、 師:小朋友回家再找找看,小雨點還有哪些朋友,它們在說什麼悄悄話?

延伸活動:

1、 水窪與腳印。(雨停後,到操場找水窪,做踩水窪遊戲)

2、 小雨滴。(讓幼兒用各種繪畫材料來表現小雨滴從空中落下的景色)

活動反思:

1、教師能抓住幼兒的興趣點,並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比較深入、細緻的研究,教師始終是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爲幼兒創設了想說、敢說、願說的寬鬆環境,激發了幼兒進一步活動的願望。

2、本活動是由幼兒的興趣生成來的,所以每個幼兒在活動中都是自主的、大膽的和富有創造性的,特別是那些,平時不愛說話的幼兒,在描述雨點與朋友的對話時也極富想象力。通過活動引導孩子們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激發他們的探索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於觀察和發現。

3、 活動中圍繞“李洋洋、楊怡坤……沒帶傘怎麼辦”的討論,讓幼兒懂得了,同伴間應互幫互助、互相關愛。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15

設計意圖: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精心設計的若干個生動有趣的小遊戲貫穿整個活動。其中,每個遊戲中都蘊涵着針對性較強的獨立知識點,與此同時,各個遊戲之間仍體現着循序漸進式的連帶關係。力求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較紮實和透徹地掌握有關1和許多的知識。

活動一

活動名稱:我們去郊遊

活動目標:

認識一個物體和許多個物體,知道哪些是一個,哪些是許多。

活動準備:

環境佈置---

1、積木圍成的池塘,池塘裏有一條大魚,許多條小魚。一隻青蛙,許多隻小蝌蚪。

2、樹模型一個,樹上掛着一隻大鳥,多隻小鳥,多個蘋果。

活動與指導:

1、談話引出課題:“今天的天氣可真好,讓我們一起去郊遊好不好?”(教師與幼兒一同統計活動的人數,讓幼兒明確知道只有一個老師,有許多個小朋友。)

2、教師帶領幼兒來到池塘邊,引導幼兒說出這是什麼地方?(池塘)

3、池塘裏有什麼?(鴨子、小魚、青蛙、小蝌蚪)有多少隻大鴨子?(1只)有多少隻小鴨子?(許多隻)有幾隻青蛙?(1只)幾隻小蝌蚪?(許多隻)然後繼續啓發幼兒進行觀察,想一想池塘還有什麼東西可以用一個和許多來表示。

4、小朋友圍坐在大樹下休息,引導幼兒觀察並且說出樹上有一隻大鳥、許多隻小鳥;一棵上有許多隻鳥、許多片樹葉、許多個蘋果。

活動二

活動名稱:小猴兒摘桃子

活動目標:

通過動手操作,讓幼兒親身感知——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

活動準備:小猴頭飾、桃樹模型。

活動過程:

1、小朋友扮演小猴兒,圍着桃樹唱歌、跳舞。並引導他們說出“樹上有許多桃子。”

2、請每隻小猴子摘一個桃子,邊摘邊說“我摘了1只桃子。”親身感知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

3、小猴子們每人舉起手中的桃子,大聲說出:“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16

設計思路:《上海市學前教育綱要》指出,小班階段幼兒知識經驗不夠豐富,但對周圍世界充滿濃厚的興趣,探索世界不妨從幼兒最貼近的自身開始。小腳是每個孩子都有的,卻很少有機會去仔細觀察它,創設這樣的機會讓孩子感受,在遊戲中萌發對身體的初步探索興趣,着實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這也是我們在進行《認識我自己》主題活動中一個內容。

在活動形式安排上,我也考慮到了幼兒的“認識很大程度上依賴與行動”的特點,通過看、說、摸、跳等形式,讓孩子充分感知、觀察、比較、體會任何事物都會變,引申出我們會長大,腳會長大,從而萌發幼兒對自己成長的渴望與熱愛。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感知自己小腳的特點,產生初步的探索興趣。

2、知道小腳會隨着人體的長大而長大,激發幼兒對自己成長的渴望與熱愛。

活動準備:

地毯、錄音、出生證、事先脫掉襪子等。

活動過程:

1、聽《我的身體》音樂活動小腳。

2、和小腳做遊戲。

1)腳上有什麼?

數一數:一隻腳上有幾個腳趾?(幼兒數)哪個腳趾?

師小結:小腳小腳真可愛,1、2、3、4、5,五隻腳趾頭。

2)撓撓小腳:

撓撓自己的小腳,撓撓同伴、老師的腳,有什麼感覺?

師小結:小腳小腳真好玩,撓撓小腳哈哈哈,癢死嘍——

3)比比腳大小;

和老師、同伴比比。你的腳爲什麼比老師的小?

教師出示出生證,以神祕的口吻告訴幼兒;老師的腳出生時這麼小,但吃了好多飯和好多菜、水果啊,人長大了,腳也長大了。

猜猜你長大了,腳會有多大?

師小結:小腳小腳真有趣,你長大我長大,大家都長大。

3、說說小腳的本領。

聽音樂《歡樂蹦蹦跳》展現小腳的本領。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17

活動目標

1.發展多種爬的技能,增強上肢力量。

2.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敏捷性。

3.能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感受快樂。

活動準備

平衡木4條、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開火車,圍成一個圓圈,激發孩子活動興趣。

2.師幼在圓圈上跟着音樂做動物模仿操(有節奏地活動頭部、上肢、腰部、腹背、下肢等)。

二、動作教學和練習

教師創設“_俠學本領”情景,帶領幼兒進行4個階段的練習。

1.手膝着地爬。

手膝着地像小螞蟻一個跟着一個在地上爬,要求手膝協調、爬行有序。

2.手腳伸直在地上進行高肢爬。

要求幼兒在爬行時手腳儘量伸直,膝蓋不着地,圍着圓圈爬兩圈。

3.匍匐爬行並從平衡木下面爬過(先高後低),再走平衡木回到隊伍(先低後高)。

要求身體貼地,頭擡起用手交替往前撥,雙_替向前蹬行進爬。掌握後讓幼兒以匍匐爬的動作通過平衡木下方的空隙,要求在前基礎上臀部不要擡起,頭側面爬行通過。

4.爬平衡木,雙手用力爬,雙腳併攏並保持平衡(先低後高)。

身體貼緊平衡木,雙腳併攏放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擡頭的同時雙手伸直抓緊平衡木兩側,用力拉平衡木帶動身體向前進。這個動作的難點在於幼兒的雙腳要保持平衡,不要掉下。

三、放鬆活動:吹氣球

師幼模仿氣球,甩動身體上肢和下肢後,模仿吹氣球變大,然後爆炸倒地。

活動反思

1.關於目標的設計

爬是小班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讓幼兒在爬的過程中鍛鍊身體並在已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這就需要在活動設計上由易到難,且趣味性強。平衡木的擺放方式和次序能賦予爬行的多樣性,讓幼兒在變換爬行動作和距離的同時實現自身上肢力量和協調性的提高。

2.關於材料的選擇

平衡木在幼兒園是很常見的,平時孩子也很喜歡在上面走走,但平衡木同時還能起到鍛鍊上肢的目的。例如:幼兒在平衡木上面爬行,就必須保持身體平衡,體驗手臂、手腕的拉力和爆發力;幼兒在平衡木下方匍匐爬行,就要關注自身身體和頭部,避免撞到平衡木,發展注意力和身體的柔韌性、協調性。

3.關於環節的設計

熱身環節:通過有趣的動物模仿操使幼兒的上肢得到充分的活動。

爬行環節:由易到難,平衡木的不同擺放和不同的爬行動作,逐步提高了幼兒挑戰自我的慾望。

放鬆環節:氣球人的設計,意在讓幼兒在愉悅的情境中充分放鬆身體四肢。

幼兒園小班體育遊戲方案2

【活動目標】

1.練習企鵝步,學習走平衡木、鑽障礙物。

2.有冬天不怕冷的意志品質。

【活動準備】

場地佈置:15—20釐米高的平衡木一架,鑽爬器械,小魚若干。

【活動過程】

一、基本部分

1、熱身運動:跟着老師做模仿操(根據廣播體操改編簡單的動作)

2、活動幼兒各關節,使身體各部位舒展開來。

二、集體活動

1.師幼一起跳企鵝舞,導入課題。

師做企鵝的動作,讓寶寶們看看,是誰來了?(企鵝)企鵝是怎麼走路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及時表揚作的好的孩子。

2.幼兒扮演小企鵝去捕魚。企鵝們,學了這麼久,肚子餓嗎?那企鵝喜歡吃什麼呢?(小魚)瞧,那邊有好多的小魚呢?可是呀企鵝們要走過冰山,走過冰窟才能吃到小魚,你們會嗎?誰先來試一試的?(請一幼兒做示範)

·小企鵝們一個一個走過冰山(平衡木)。

·小企鵝們勇敢地鑽過冰窟(鑽爬器械)。

·小企鵝們捕一捕、吃一吃小魚。

3.表揚勇敢的小企鵝。

三、結束部分。遊戲:冰爺爺。我們都是勇敢的小企鵝,冰爺爺也來跟我們玩遊戲了。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18

活動目標

1、探索身體的哪些部位能動,能用這些部位做一些體育運動。

2、模仿幾種有趣的運動,體驗運動的快樂。

3、知道運動能使人健康。

4、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5、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活動重難點

重點:模仿有趣的運動,體驗運動的快樂。

難點:引導幼兒探索身體的哪些部位能動,並用這些部位做體育運動。

活動準備

1、音樂《和快樂在一起》、《牛奶歌》、《雪絨花》《去郊遊》。

2、運動項目、動物、健康與生病幼兒的PPT,會動的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和快樂在一起》,師幼隨音樂做動作入場。

師:孩子們,讓我們一起隨着快樂的音樂動起來吧。

二、引導幼兒自由探索身體哪些部位能動,鼓勵幼兒用這些部位做體育運動。

1、教師閱讀老虎大王的邀請函,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老師剛收到老虎大王送來的邀請函,我來念念上面都說些什麼:“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好,下個月我們動物王國說要舉辦一次全_動會,想邀請你們也來參加,不管是誰,只要能把身體練得棒棒的,都可以來報名,我們還準備了豐厚的獎品呢!順便送上一份特殊的禮物。期待你們的參加。”哇,真是太棒了!小朋友,聽到這個消息你們高不高興呀?那你們想不想去參加運動會呀?不過老虎大王說了,先要把身體練得棒棒的才能報名,那就讓我們先來做做運動,鍛鍊鍛鍊身體吧!

2、播放動感音樂,幼兒一起運動,並請幼兒說說運動的部位。

教師:小朋友,想一想,剛纔你們都用身體的哪些地方做運動了?你們身體的哪些地方會動呢?

出示會動的小人,幼兒邊說師邊操,並鼓勵幼兒一起動一動頭、脖子、胳膊、手、腰、腿、腳、肩膀等。

3.播放PPT,讓幼兒觀看運動會項目,並學一學動作。

教師:啊,我們的身體真奇妙,有這麼多地方能動,那你們知道運動會中的哪些比賽項目是靠這些部位完成的?我們一起動一動做一做吧。

三、鼓勵幼兒模仿有趣的運動,體驗運動的快樂。

1.播放動物PPT,請幼兒學一學小動物的樣子

教師:其實,不光是我們小朋友喜歡運動,小動物也非常喜歡運動。它們也正在積極地爲參加運動會做準備呢!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小動物要去參加運動會,它們會做什麼運動呢?我們也來學一學吧!

2.想一想,還有哪些小動物喜歡做運動,他們是怎樣運動的?

3.播放《雪絨花》音樂,放鬆。

教師:小朋友,我們做了這麼多運動,是不是有點累了,讓我們來放鬆一下吧。

四、讓幼兒知道運動能使人健康。

1.剛纔你們做了這麼多運動,身上一定熱呼呼的,那你們知道運動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好處嗎?做運動時心情怎樣?

2.對了,我想起來老虎大王還送給我們一份禮物呢,一起來看看是什麼?(放健康幼兒和生病幼兒的PPT)這兩個小朋友有何不一樣?哪個健康?爲什麼健康?

3.教師小結:哦,我明白了,原來老虎大王送給我們的禮物就是運動,運動能鍛鍊我們的身體,使我們的身體更健康、讓我們更快樂,使我們茁壯成長,所以小朋友一定要多參加運動,堅持鍛鍊身體。

4.讓我們到更廣闊的地方去運動運動,準備下個月去參加運動會吧。(放音樂結束)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19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講講、唱唱、跳跳等不同表現形式,引導幼兒想象自己在媽媽肚子裏的生長過程,體驗生長的快樂。

2.鼓勵幼兒改編歌詞並用動作表現出在媽媽肚子裏幹什麼,提高幼兒想象力。

3.瞭解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關於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從受精到逐漸長大)的圖片若干、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看看講講:在媽媽肚子里老師:“我們的區域活動中有很多關於”在媽媽肚子裏“的圖片,我知道小朋友都很想了解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是怎麼一天天長大的。現在,張老師在牆壁上貼了很多圖片,有的是小寶剛剛到媽媽肚子裏時的圖片,有的是小寶寶逐漸長大的圖片有的是小寶寶剛剛出生時圖片,你們去看一看,和好朋友說說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是怎麼一天天長大的。

1.幼兒自由結伴去找圖講述,並相互交流。

2.除了圖片上的,你還知道些什麼,也可以和好朋友說說。

(二)大膽提問:在媽媽肚子裏

1.你們已經知道了很多關於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的祕密,還有什麼想知道的,可以大膽的問,你們的問題越多,知道的祕密就越多。

2.幼兒質疑(老師根據幼兒的問題隨機做好直接回答或把問題反拋給幼兒進行討論)。

3.教師結合圖片進行小結:爸爸和媽媽結婚後,覺得很孤單,他們想如果家裏有個小寶寶那該多好啊!於是爸爸把許多叫”精子“的小種子放在媽媽的裏,精子在去媽媽肚子的途中遇到許多”卵子“,如果他們成爲好朋友,擁抱在一起就會變成小寶寶。媽媽肚子裏一個器官叫子宮,小寶寶就住在裏面。子宮壁上有一層膜,那就是胎盤。胎盤上有一根臍帶,連着小寶寶的肚臍,幫助小吸收營養和排出身體裏的廢料。就這樣小寶寶一天天長大了,當他大得在子宮裏呆不下時,小寶寶就出生了。

(三)創編歌曲:在媽媽肚子裏

1.”你們知道小寶寶要在媽媽肚子裏呆多長時間嗎?這麼長的時間,小寶寶在媽媽肚裏幹什麼,讓我們用好聽的歌聲來告訴大家。“(複習歌表演:在媽媽肚子裏)

2.”小寶寶除了會在媽媽肚子裏洗澡,睡覺外,還會幹些什麼?“(老師就幼兒回答的內容引導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和表情。)

3.幼兒分小組創編歌曲,教師巡迴指導。

4.請幼兒以小組的形式表演他們編得歌曲。

5.小寶寶要在媽媽肚子裏呆十個月,又是踢又是跳的,媽媽累不累呀?媽媽這麼辛苦才生下我們,我們應該怎麼對媽媽?(激發幼兒愛媽媽情感)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20

活動目標

1、讓小朋友們摸一摸餅乾的形狀。

2、小朋友們看見餅乾不搶不爭。

3、讓大一點的小朋友分餅乾。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重點難點

1、認識圓形和正方形。

2、讓小朋友感知餅乾的形狀。

3、找出生活中常見的圓形和正方形。

活動準備

1、準備餅乾食物。

2、準備圓形和正方形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課前做遊戲:

手指遊戲組織上課紀律。

二、新授:

1、創設情境:嘟嘟龍和小朋友一起分餅乾。

2、引導幼兒按照圖形的形狀進行分類。圖形分爲圓形和正方形。

3、分發圖片感知餅乾的圖形特徵。

4、分發餅乾讓小朋友享受勞動成果。

教學反思

1、讓幼兒學會發現生活中的圓形和正方形。

2、讓幼兒自己勾勒出心目中的圓形和正方形。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2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簡單講述圖片內容,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學習短句“自己穿衣服”等。

3.培養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熱愛勞動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4.通過穿衣比賽,初步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

5.學習自己穿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自己穿衣

教學難點: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在日常生活中,幼兒能做的事,鼓勵幼兒自己做。

(2)環境準備:把活動室佈置成娃娃家。

(3)材料準備:圖片、帶扣的衣服三件。

活動過程

一、看圖導入主題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圖中有誰,她在做什麼。(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師:今天,有一位朋友來我們小一班作客,大家一起用掌聲來歡迎她,好不好。

出示圖片,告知幼兒,她叫勤勤,老師,爸爸,媽媽,她周圍的朋友都很喜歡她,你們知道爲什麼嗎?因爲她很能幹,小朋友們看看,她都會做些什麼?

(二)幼兒觀察圖片的內容,並說一說。

1.出示圖片:“勤勤在幹什麼呢?”(穿衣服)“看,她好像在說些什麼,我們猜一猜。”(我會自己穿衣服)(鼓勵幼兒大膽想像、並勇敢地說出來)

(三)啓發幼兒用“我會自己……”的句子說說自己會做些什麼。

1.“勤勤小朋友這麼能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們會自己做什麼呀?”(我會自己洗手,我會自己吃飯,我會自己洗臉,我會自己穿鞋等)

2.請兩三名幼兒表演穿衣,師在旁指導。

3.遊戲“穿衣釦鈕釦比賽”。

“原來小班的小朋友也這麼能幹。好,現在我們來比賽穿衣釦鈕釦,看誰穿得又快又好。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2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塗抹和勾畫的方法表現水母的身體,並用曲線添畫觸手。

2、通過欣賞和動作模仿,嘗試表現水母半圓形的身體和長長的會扭動的觸手。

3、樂意大膽地用身體動作表現水母扭動的樣子。

活動準備

1、幼兒認識水母。

2、水母的圖片,圓形拓印玩具。

3、深藍色卡紙人手一張。

4、白色、粉色、黃色、黑色水粉顏料,水粉筆、棉籤若干。

5、音樂《水族館》。

活動過程

1、出示水母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水母的外形特徵。

(1)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照片,你們看看,是誰呀?

(2)教師:哪裏是水母的身體?它的身體像什麼?哪裏是水母的觸手?它觸手是什麼樣子的?像在做什麼?我們用小手學一學它扭來扭去的樣子。

(3)教師總結:水母有一個大大的、像蘑菇一樣的身體,還有許多長長的會扭來扭去的觸手。

2、引導幼兒探索表現水母身體的不同畫法。

(1)教師介紹繪畫材料。

(2)請個別幼兒繪畫水母的身體,教師反饋幼兒繪畫的方法。

教師:誰願意用水粉筆給大家畫一個水母的身體?

3、教師創設遊戲情境,示範添畫水母的觸手和表情。

(1)添畫觸手。

教師:這個水母寶寶的觸手扭來扭去的像在跳舞呢,一隻小手都舞到頭上去了! (教師一邊說一邊添畫觸手)

(2)添畫表情和背景。

教師:水母媽媽和水母寶寶們向你們打招呼呢!你看,眯着兩個小眼睛,還向你們頑皮地吐舌頭!(用棉籤蘸黑顏料添畫表情)這個水母寶寶的嘴巴圓圓的,它在做什麼呀?(教師用圓形的玩具拓印泡泡)

●在作畫的過程中,幼兒會使用到水粉筆、棉籤、玩具這三種作畫工具。爲了讓幼兒能夠明確每種材料的方法及步驟,教師要清晰、簡要地介紹各種材料名稱及使用方法。或者可以通過逐步提供材料的方法,以減輕幼兒操作的負擔。

4、幼兒作畫,教師鼓勵幼兒表現不同造型、表情的水母。

5、展覽幼兒作品,互相欣賞、評價。

教師:你喜歡哪個水母寶寶?它在做什麼呢?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師幼共同收集一次性的碗和軟點的線、毛根,嘗試用廢舊的材料製作水母娃娃。

☆環境創設 將幼兒繪畫的水母作品和收集的水母圖片張貼在一起,引導幼兒欣賞照片、繪畫作品的不同效果和情趣。

☆家園共育 ①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水母的圖片,讓幼兒充分了解水母的身體結構。②幫助幼兒豐富有關水母的知識,例如水母的種類、水母的生活習性等。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學方案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點、線以及點線的組合,繪畫表現太陽的光芒。

2、通過欣賞教師的範畫、遷移已有的點線經驗,豐富點、線的多樣性。

3、感受自由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有畫圓的經驗,會畫點和簡單的線條;有水粉筆繪畫的經驗。

2、範畫:三幅彩色太陽的圖片。

3、水粉筆人手一支,黑色卡紙人手一張,顏料(紅、黃、藍、綠、橘黃),每組一個分類盒(裝好顏料)、兩塊抹布、兩個洗筆罐。

活動過程

1、出示三幅太陽的圖片,引導幼兒欣賞。

(1)以《小兔子找太陽》的故事導入。

①教師:你們還記得《小兔子找太陽》的故事嗎?小兔子找到的太陽是什麼樣子的? (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暖暖的。

②教師:今天,老師找到了三種不同的太陽。請你看看,這些和小兔子找的太陽一樣嗎?

(2)教師出示三幅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①教師:這三個太陽什麼地方不一樣?

②教師:它們的光芒是什麼樣子的?像什麼呢?

③教師:還有什麼線也可以來和太陽做朋友,變成它的光芒呢?

(3)教師小結:太陽的光芒各種各樣,可以用點畫,也可以用線畫,真漂亮!

2、教師交代作畫要求。

(1)用語言激發幼兒作畫的興趣。

教師:小兔子找到太陽了,你們想不想也找一個屬於自己的太陽?

(2)引導幼兒思考。

①教師:今天我們都要來設計一個太陽。畫太陽時先畫什麼?再畫什麼?

②教師:你想邀請點點、線線還是點線一起來做太陽的光芒呢?

③教師:你想用什麼樣的點點(線線)呢?

●教師在引導幼兒思考的時候,可以通過追問的方式,如“你想用什麼樣的點(線)”調動幼兒已有的點、線經驗,爲後期的創作打下基礎。

3、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1)教師用情境性的語言引導幼兒用不同的線條和點表現太陽的光芒。

(2)關注個別需要幫助的幼兒。

4、幼兒自由欣賞同伴的作品。

教師:你喜歡哪個太陽?這個小朋友找誰來做太陽光芒的呀?

活動建議

☆區角活動 ①美術區:提供不同顏色的油泥,讓幼兒製作太陽。②遊戲區:和幼兒一起玩“太陽傘”的遊戲。

☆環境創設 將兩個幼兒的作品背對背粘貼,在畫紙的中間填入棉花或其他填充物,做成立體的太陽懸掛在活動室。

☆家園共育 ①家長可以向幼兒講解、介紹有關太陽的小知識。②家長可以和幼兒收集生活中的廢舊材料,例如一次性紙盤、筷子、吸管等,共同手工製作太陽。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學方案5

活動目標

1.感受豐富的色彩,大膽運用刷子進行塗抹不留空隙。

2.積極參與活動,樂於用音樂、律動、繪畫等多種形式進行表現。

3.願意幫助他人,享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有使用刷子的經驗,熟悉音樂《粉刷匠》。

2.畫紙鋪滿桌子或地面,白色油畫棒,各色水粉顏料,每人一個刷子。

3.音樂課件《粉刷匠》。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課件《粉刷匠》,歡迎新朋友的到來。

(1)教師:“小小粉刷匠”來和我們做朋友啦!仔細看看,他在幹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情?

幼兒:哈哈,他摔倒了,弄得一身的顏色。

(2)教師:如果你和他在一起,該怎麼幫助他呢? (幫他一起刷牆)

2.獲得粉刷匠的禮物,瞭解塗鴉工具的使用方法。

(1)獲得禮物,初步瞭解工具。

教師:粉刷匠很感謝你們,有你們這樣的好朋友他太開心了。瞧!他還送了我們一箱禮物呢。

妞妞:我們能看看嗎?是小刷子,對吧?

(2)小刷子律動。

教師:小刷子是怎麼用的啊?誰能學學粉刷匠的樣子? (自由動作表演)

教師:刷子跳個轉轉舞,五彩顏色都喝下。刷子跳個扁扁舞,我們準備開始刷。 (師幼跟隨音樂,邊說邊舞蹈)

用小刷子“舞蹈”來和幼兒一起舞動,利於幼兒掌握蘸顏料盒舔筆的動作。

3.塗鴉遊戲,感受色彩的奧祕。

(1)聽音樂,讓白色油畫棒在白紙上舞動。

教師:小刷子愛跳舞,白色油畫棒也特別愛跳舞,讓他隨着音樂動起來吧!

幼兒用白色油畫棒在白紙上繪畫。

(2)塗鴉魔術,變出油畫棒的舞蹈。

幼兒合作,教師進行個別指導,找找白色紙上隱藏的小祕密。 (白色紙上有用白色油畫棒畫的畫,在幼兒用水粉顏料塗鴉的過程中會自然顯現出來)

4.拿起自己的小刷子和小色彩盒,嘗試自己動手清洗工具。

誇誇自己,真是能幹的粉刷匠!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23

活動目標:

學習按照物體的某一特徵(顏色或形狀)進行分類,並會選擇相應的標記。活動準備:

1、教具:紅色的圓片片、方片片各5個;紅、綠、方、圓標記各一個。

2、小組操作材料:紅、綠、方、圓標記和分類盒人手一份。

第一組:紅、綠瓶蓋各3個(共5份);第二組:紅、綠棋子各3個(共5份);第三組:方、圓同色小積木各3個(共5份);第四組:方、圓同色卡片各3個(共5份);第五組:方、圓同色棋子各3個(共5份)。

3、活動場地佈置:紅色、綠色的方圈、圓圈若干個。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創設爲小貓整理玩具的情景,激發孩子分玩具的興趣

①請一幼兒將一樣的片片放在一起。

②請幼兒選擇相應的標記,邊送邊說:“_標記送給_片片。

2、小組活動:鼓勵幼兒幫助小貓認真、仔細地分玩具,並做好標記

第一組:分紅、綠瓶蓋;第二組:分紅、綠棋子;第三組:分方、圓同色小積木;第四組:分方、圓同色卡片;第五組:分方、圓同色棋子。

操作要求:①分好玩具再送標記,一邊送一邊說:“_標記送給__。”

③玩好一組,可以請老師檢查後,整理好學具再到另一組活動。

3、遊戲:找圈圈

按標記聽琴聲滑音迅速站到相應的圈圈裏。(鞏固分類,提高幼兒排除顏色、形狀的干擾,按標記選擇相應圈圈的能力。)

4、活動評價:小貓謝謝小朋友幫助他整理玩具,按要求整理好操作材料,並邀請大家跳一個慶祝舞。

活動反思:在本次操作活動過程中,我發現了兩個問題:

一是不管按顏色分還是按形狀分,平面圖形(如花片、卡片)的正確率大大高於立體實物(如棋子、瓶蓋等)。

試分析原因:

(1)教師以前在提供材料時,平面材料較多,忽視了生活中可運用的實物。

(2)就幼兒空間知覺的發展來看,平面思維優於立體思維。

(3)小班幼兒的排異性思維發展水平低,在實物分類時十分容易受顏色、形狀的干擾。

改進建議:

(1)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教育因素,體現“數學教育生活化”,有機地將數學活動滲透在一日活動中。

(2)平時經常性地組織孩子多觀察、多觸摸,比較平面(圖片)與立體(實物)的異同點,感受同一標記可選擇事物的多樣性。

二是本次活動的要求是爲實物分類後選擇相應的標記,可是大多數的孩子在實際操作中是先插好標記,然後選實物入。

試分析原因:

從幼兒的角度來看,按標記分類比爲實物分類選標記來得容易。因爲按標記分類,標記首先爲幼兒提供了一個目標和顯性的支持材料,而爲實物分類選擇標記,首先要求幼兒思考這些材料怎麼分,按什麼分,有一個內部的思維過程。特別是在爲分好的材料選擇標記時,要求幼兒進行分析、概括和綜合,較之按標記分類,這是一個逆向的思維過程。

改進建議:

(1)經常開展適合小班幼兒的逆向性思維訓練活動,提高幼兒分析、概括、綜合的能力。

(2)在設計各種活動時,注重提問的多元性、開發性,以提高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24

活動目標:

1、觀察和操作活動,發現圓形積木比方形、三角形積木滾得快的現象。

2、培養對探索活動的興趣,發展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小筐、筐中有長方、圓、方、三角積木各一塊。

2、圓柱體鐵罐、鉛筆、電池、玩具輪子等能滾的物體若干。

3、活動前搭好每人一組斜板。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操作和觀察:

1、小朋友你們喜歡滑滑梯嗎?

2、許多積木也想來滑滑梯,看看是哪些形狀的積木?

3、請小朋友把你籮筐裏的積木拿出來一個一個放在那邊的滑滑梯上請它們滑滑梯,看看這些積木是不是滑得一樣快?等會兒講給大家聽好嗎?

二、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討論並提出下一步操作要求:

1、圓積木、方積木、三角積木滑滑梯是不是滑得一樣快?

2、這次舉行個滑滑梯比賽,三塊積木同時滑滑梯、看誰滑得最快、更會兒講給大家聽好嗎?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五、討論:

1、剛纔你的積木滑滑梯比賽時,誰滑得最快?

2、老師也來玩滑滑梯比賽,請小朋友當裁判,看誰滑得最快。

3、老師總結:圓積木比方積木、三角積木滾得快,也滑得快。所以,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的輪子多是圓圓的,這樣就開得快了。

六、延伸活動:

1、老師這兒還有許多玩的東西,請你們每人選一樣能滾得快的東西。

2、你選的是什麼?你怎麼知道它滾得快的?

3、請小朋友把你選的東西拿到下面的大滑滑梯上去滑吧!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25

活動目標:

學習鳥媽媽的聰明。

明晰故事所表達的寓意。

活動準備

《愚蠢的蛇》

活動過程

一、說蛇

1、動物之中有蛇,蛇是好動物,還是壞動物?

2、蛇對什麼食物最喜愛啊?

3、你們怕不怕蛇啊?

4、蛇今天發現自己上當了,到底怎麼回事那?

二、《愚蠢的蛇》

1、蛇想吃樹上的鳥,鳥媽媽爲了保護孩子想出計謀……

2、鳥媽媽就和蛇談,說鳥寶寶小都吃了蛇也不會感覺飽……

3、蛇聽了鳥媽媽的話心想也是,蛇和鳥媽媽約定鳥寶寶長大在來……

4、蛇走之後鳥媽媽開始訓練小鳥們的飛翔……

5、小鳥長大了,蛇來到鳥窩旁想終於可以吃了,蛇剛要吃,小鳥們就飛到天上去了……

三、小結

1、以故事內容提問?

2、教師講解故事所表達的寓意。

3、我們應該如何向鳥媽媽學習?

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26

一、 活動目標

1、在聽聽、看看、畫畫、講講中提高幼兒的言語表達能力。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 活動準備

紙、筆人手一份、實物投影儀、範例若干

三、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出課題

1、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2、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

3、教師就故事進行簡單提問,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

1)小朋友,故事中主要講了誰?(梅花鹿)

2)梅花鹿頭上長着一對什麼?(並出示鹿角)

3)梅花鹿從臺上跳下來一直奔向哪裏?大海里的海浪可以怎樣表示?(並出示波浪線)

4)梅花鹿傷心地哭了,哭的時候會流下什麼?(並出示眼淚)

5)梅花鹿在海邊練習唱歌,一直練到什麼時候?(並出示月亮)

(二)重點引導幼兒想象鹿角、波浪線、眼淚、月亮象什麼?(讓幼兒自由講述)

小朋友,老師用這四樣東西進行組合,你們看變成了什麼?(可以請幼兒講述、也可以由老師講述)

(三)引導幼兒進行創作並用語言進行講述

1、 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開動腦筋,發揮你們的想象力,將這四樣東西也進行自由組合,將它變成與老師變的不一樣的東西,然後告訴大家你把它們變成了什麼?

2、幼兒進行創作,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3、幼兒上來展示並講述自己的創作,教師評價幼兒的講述情況。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27

活動目標:

1、能用自己的方法給樹葉分類。

2、能大膽地進行實踐活動,並能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樹葉數份。

2、每人兩個簍子。

3、集體記錄表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樹葉,引導幼兒觀察

1、這是什麼?

1、枯葉、綠葉數份

2、積木、白紙等操作材料。

3、記錄表、記錄筆等。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

1、這是什麼?

2、他們有什麼不一樣?(學習詞:枯葉、綠葉)

3、猜一猜,葉子裏面有什麼?有沒有水?

(1)、介紹記錄表,教師交待如何記錄。

(2)、幼兒把自己的猜測記錄下來。

二、幼兒進行實驗,探索綠葉裏的水。

1、教師介紹操作材料及操作方法。

2、幼兒實驗操作並進行記錄

三、幼兒交流:

1、你發現了什麼?

2、爲什麼綠葉裏有水,枯葉裏沒有水?

3、師生共同總結。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28

活動目標:

1、在與材料的互動中感知空氣的存在。

2、探索小火箭發射高度與拍打瓶子時用力大小的關係。

3、體驗探索活動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自制火箭、可樂瓶與幼兒人數相同,視頻一個,圖片2張。

活動過程:

1、談話引題,結合課件的播放,激發興趣。

前幾天呀,我們中國發射了一枚火箭,它的名字叫嫦娥一號,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它是怎樣飛上天的?(播放視頻)

2、第一次操作後提問,引發幼兒思考。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許多枚自己做的火箭(出示並介紹火箭、瓶子助推器)。小朋友們每人拿一枚小火箭、一個瓶子助推器玩一玩,試一試,想辦法讓自己的小火箭飛起來。

幼兒操作、探索,教師巡迴指導。

(1) 你們的小火箭飛起來了嗎?

(2) 你是怎樣讓小火箭飛起來的?

(3) 爲什麼我們一拍瓶子,小火箭能飛起來?

(4) 小實驗:瓶子裏的空氣。

小結:原來在我們的瓶子裏裝有許多空氣寶寶。我們一拍瓶子(附動作),空氣寶寶就被擠出來了。出來的空氣寶寶推動火箭,火箭就飛起來了(附動作,結合圖片)。

3、第二次操作。

師:小朋友們再去試一試,想辦法讓自己的小火箭都能飛起來。

4、第三次操作。

引導幼兒探索小火箭發射高度與拍打瓶子時用力大小的關係。

師:剛纔我們的小火箭部飛起來了。老師發現有的小火箭飛得很高很高,有的小火箭飛得低低的,這是爲什麼呢?請小朋友再去玩一玩、想一想,試試怎樣讓小火箭飛得高?怎樣讓小火箭飛得低?

師:你是怎樣讓小火箭飛得高高的?又是怎樣讓小火箭飛得低的?

幼兒再次帶着問題操作、嘗試。

小結:當我們很用力地拍打瓶子時,裏面就出來很多空氣寶寶。這些空氣寶寶推動火箭,火箭就飛得高;當我們輕輕拍打瓶子時,裏面的空氣寶寶出來得少,火箭就飛得低。

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玩了一個火箭飛起來的遊戲。如果用瓶蓋把瓶子蓋起來,小火箭還能飛起來嗎,回去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來做這個小遊戲。

幼兒園小班迎元旦主題活動策劃 篇29

知識與技能:

1. 初步瞭解五官的構成和用途,知道要愛護五官

2. 能聽懂老師的口令,做出相應的動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知道五官是我們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懂得怎樣去保護自己的五官

教學準備:

同樣的人物頭像2幅,眼、耳、口、鼻的圖片各1幅

過程與方法:

一、啓發談話,引出五官

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認識我們的頭部。請小朋友們認真的看一看老師的頭部和小夥伴的頭部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一張臉,一個鼻子,兩隻耳朵,一張嘴巴,兩隻眼睛)

二、遊戲“找五官”

1. 按教師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眨眨你們的小眼睛,指指你們的小鼻子,

張張你們的小嘴巴,摸摸你們的小耳朵。

2. 貼五官

老師在小黑板上用粉筆畫一張臉,請小朋友將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圖片貼在臉部合適的位置

三、說說五官的作用

1. 我們的嘴巴有什麼用?(說話、吃東西)

2. 我們的鼻子有什麼用?(呼吸、聞氣味)

3. 我們的眼睛有什麼用?(看東西)

4. 我們的耳朵有什麼用?(聽聲音)

四、看圖說話

老師拿出準備好的相同的人物頭像2幅,請小朋友觀看,並把其中的一幅貼在小黑板上,然後把另一張圖片的臉染成黑色,再把圖片貼在小黑板上,兩張圖片對比,讓小朋友說說哪張圖像好看?爲什麼?

師總結:同樣的一張臉,如果弄髒了就不好看,所以請小朋友們要愛護自己的五官,同時也要注意不能弄髒別人的五官。

五、保護五官

五官很重要,我們必須要保護它。怎樣保護它們呢?

不要把髒東西放到嘴巴里,不用手指挖鼻子,不揉眼睛,不掏耳朵,不把小東西放在口、鼻、眼、耳中。

六、教幼兒念兒歌

這是我的眼睛,眼睛會看;

這是我的鼻子,鼻子會呼吸;

這是我的嘴巴,嘴巴會說話;

這是我的耳朵,耳朵會聽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