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精選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7W

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精選20篇)

1、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太空的探究慾望。

2、初步感受神話傳說的特點,知道神話故事講述的是遠古時代發生的事情。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已進行過認識月亮的活動。

2、材料準備:嫦娥奔月的圖片,《嫦娥奔月》動畫片。

活動過程

1、出示嫦娥奔月的圖片,激發欣賞故事的興趣。

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她是誰嗎?是什麼時候的人?你們聽說過她的故事嗎?

2、欣賞故事,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教師:圖片中的人叫嫦娥,她是古時候傳說中的人物,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呢?我們來聽一聽《嫦娥奔月》的故事吧。

教師有感情地爲幼兒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裏有哪些人?后羿做了一件什麼事?老道長送了他什麼東西?他是如何做的?嫦娥爲什麼要吃下長生不老藥呢?她吃了以後發生了什麼?

接着觀看動畫片《嫦娥奔月》,再次完整地欣賞故事,感受神話故事的特點。

提問:這是發生在什麼時候的故事?這個故事神奇在什麼地方?

3、圍繞話題,展開討論:人能夠到月亮上去嗎?

教師:后羿也想飛上月亮,他成功了嗎?

教師:現代人能夠飛到月亮上去嗎?怎麼去呢?

教師:你想飛上月亮嗎?想飛到月亮上幹什麼呢?

小結: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登上月球已不再是夢想,“嫦娥一號”就是由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探月衛星。小朋友們應該從國小好本領,長大以後爲祖國做出貢獻!

活動延伸

1、在活動過程的第三個環節中,可以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進行討論,或者可以藉助圖片、視頻瞭解衛星探月的過程。

2、教師可以在閱讀區提供《嫦娥奔月》的書籍或圖片,供幼兒閱讀。

3、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美工區開展創意繪畫《我在月亮上……》。

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篇2

小班活動 《小朋友的中秋節》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2、體驗與同伴、教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展示幼兒在中秋節前觀察月亮後繪製出的《月亮變化冊》。

2、在閱讀區投放相關月亮知識的圖書。

3、 懸掛燈籠,營造熱鬧的節日氣氛。

活動過程

1、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國家有哪些節日嗎?

2、向幼兒介紹中秋節的時間、來歷。

(1)教師先請幼兒介紹自己所瞭解的中秋節,並請其他幼兒傾聽從中獲得了哪些知識,有哪些是與別人不同的。

(2)教師給幼兒講有關中秋節的故事,使幼兒瞭解中秋節的來歷。

3、擴展幼兒經驗,並介紹中秋節的習俗。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中秋節要吃什麼嗎? 除了吃月餅,我們還幹什麼呢?

4、教師向幼兒介紹獲取資料的方法。

教師:“呀!小朋友瞭解那麼多知識,那你們是從哪裏瞭解到的呢?”

幼兒:交流自己獲取知識的渠道。

小結:教師幫助幼兒總結從哪獲取知識、方法及渠道。

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篇3

活動一:欣賞詩歌《月亮對我笑》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活動目標:

1.在觀察、表達圖片內容的過程中,理解、學習詩歌。

2.感受詩歌的情境,嘗試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實物投影圖片供老師操作,圖片內容有月亮(各種表情、可移動)、雲朵、電視機、小朋友(可移動)、小牀等。

活動過程:

1.傾聽教師朗誦詩歌,引起興趣。

(1)欣賞教師操作教具、朗誦詩歌,感受詩歌內容。

(2)根據幼兒的問題進行討論。

2.在圖片的提示下,學唸詩歌。

(1)再次欣賞教師朗誦並輕聲跟念。

(2)嘗試在圖片的提示下朗誦詩歌。

3.分角色朗誦詩歌。

活動二:欣賞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活動目標:

1.瞭解歌詞內容,初步學唱歌曲,並能用歌聲表現民歌的歡快風格。

2.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編舞蹈動作來表現歌曲。

3.輕聲演唱,和大家聲音保持一致。

活動準備:

幼兒學習過秧歌舞。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交流感受。

2.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1)再次欣賞歌曲。

(2)在提問和重點欣賞的過程中,解決學唱歌曲中的問題。

(3)集體演唱歌曲。(教師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3.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編舞蹈動作表現歌曲。

(1)交流秧歌舞的動作。

(2)自由跟隨歌曲進行舞蹈。

活動三:大家來賞月主要涉及領域:藝術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二方連續的方法,表現許多人一同賞月的情景。

2.在嘗試、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探索將單個的圖案連續起來的方法。

3.在活動中,能夠將不同的材料放在指定的地方。

活動準備:

剪刀、各色長條形紙、鉛筆等。

活動過程:

1.欣賞二方連續圖案,觀察其圖案特點。

2.討論剪二方連續的方法。(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折、剪的方法。)3.嘗試進行操作。

4.交流自己在活動中的問題和獲得成功的方法,進一步獲得剪二方連續圖案的經驗。

5.再次嘗試,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

6.共同佈置環境"大家來賞月",體驗合作佈置教室的愉快。

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篇4

活動背景: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大班幼兒已經有多次中秋節慶祝的體驗,對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一定的瞭解。此次開展中秋節慶祝活動,更注重的是讓幼兒瞭解中秋節的有關知識,以及感受現代中秋節所特有的藝術性。

活動時間:20xx年9月29日(星期六)下午3點整

活動目標:

1.通過中秋知識競答的形式,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基本的文化習俗。

2.通過一起過中秋,共同分享節日的快樂,加深對我國傳統節日的體驗。

3.動手操作能力的鍛鍊。

活動準備:

1.視頻《月亮姑娘做衣裳》、爺爺爲我打月餅、中秋月兒圓

2.請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收集關於中秋節的知識,(中秋節的來歷或者古時候的人怎樣過中秋節的知識,月亮的大小變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詩等等)

3.關於中秋節的知識小問答

4.盤子若干

活動流程:

各位家長好,感謝大家能來參加今天的活動,明天就是中秋節了,今天我們邀請了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陪我們一起歡度中秋,之前也讓家長和孩子們瞭解了相關中秋節的知識,知道了月亮在中秋節這天是最圓的,下面我們來欣賞一個故事感受月亮形狀的變化。

流程一: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看完故事老師總結:在一個月的時間裏,月亮的形狀是不斷變化的,所以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上。

流程二:中秋知識問答小比拼

有關中秋節和月亮的知識有很多,下面就來考考我們家長和小朋友,來個“中秋知識問答小比拼”

1.八月十五又稱什麼節?(B)

A月餅節 B團圓節 C故鄉節 D詩人節

2.中秋節又可以稱爲什麼?

(A) A仲秋 B月夕 C秋節 D追月節

3.在哪個朝代中秋節纔開始成爲固定的節日?

(A) A唐 B宋 C元 D明

4.月餅最初是用來做什麼的?(A)

A祭奉月神的祭品 B饋贈親友的禮物 C節日食品 D地方小吃

5.“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是誰的佳作?

(A) A王安石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6.在典故中,吳剛伐的是什麼樹? BA槐樹 B桂樹 C柳樹 D楊樹

7.以下哪個不是中秋節傳說? D

A嫦娥奔月 B吳剛伐桂 C玉兔搗藥 D迎濤神說

8.中秋節在亞洲其他國家也很盛行,在( B ),中秋節也叫感恩節。

A 日本 B 韓國 C 新加坡 D 馬來西亞

9.在古代月圓和月缺一般形容什麼?(A)

A悲歡離合 B天氣的好壞 C兇吉的象徵 D身體是否健康

10.“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是描寫中秋節的千古名句,它出自( A )

A 蘇軾《水調歌頭》 B 蘇軾《中秋月》

C 王建《十五夜望月》 D 辛棄疾《太常引》

遊戲三 《猜燈謎》

1. 老師提前將若干燈謎藏在教室的各個角落

2. 請寶寶們站在教室中間,告訴寶寶們在教室內去尋找燈謎(並拿一個寫有燈謎的卡片,讓寶寶進行觀察,知道去找什麼樣子的卡片)

(1)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圓盤,有時像鐮刀---月亮

(2)中秋歸來---八歸

(3)嫦娥下凡---月季

(4)中秋菊開---花好月圓

(5)明月照我還---歸有光

(6)舉杯邀明月---賞光

(7)舉頭望明月---當歸(藥名)

3. 找到後,交到自己的爸爸媽媽的手中,請爸爸媽媽去猜燈謎,用時最短的家庭獲勝。

流程四:合唱歌曲《中秋月兒圓》、親子表演

爲了慶祝中秋節,我們小朋友學了一首新歌,一起來唱給爸爸媽媽聽。

老師還知道小朋友在家和爸爸媽媽也學習了新的兒歌和歌曲,歡迎大家到前面來表演。

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篇5

設計意圖: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澱着許多洋溢着濃厚東方文化色彩的傳統節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節日正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等傳統民俗節日,無不大力弘揚着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傳承民族精神。時值中秋節的來臨,讓我們的孩子瞭解這一傳統節日,學到科學小知識,並且在活動過程中把禮儀滲透到各個細節處。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活動形式:班級集體活動

環境佈置:

1.展示幼兒在節前觀察月亮、繪製出的“月亮變化冊”。

2.在語言去投放相關月亮知識的圖書。

3.懸掛燈籠,水果圖案營造熱鬧的節日氣氛。家長工作

1.家長幫助蒐集關於中秋節的資料,並提供給大家分享。

2.爲這次主題活動準備一些月餅盒。並與幼兒一起做一個燈籠,是共同製作的。

3.督促幼兒節前節後連續觀察月亮,並記錄月亮的變化。

4.關注主題活動的進展,及時協助主題活動的展開。

5.有時間帶幼兒在有月亮的夜晚賞月。

主題活動一:中秋的來歷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瞭解中秋節,知道爲什麼要過中秋節,什麼時候開始過中秋節。

2、幼兒能夠通過多種渠道來收集資料,並學會分享交流資料。

活動準備: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關於中秋節的資料,以及一些中秋節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國家有那些節日嗎?

二、向幼兒介紹中秋節,包括時間,來歷。

1、教師請幼兒介紹,並請其他幼兒傾聽從中知道了哪些,與別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師介紹自己的材料,使幼兒瞭解中秋節的來歷。

三、擴展幼兒經驗,並介紹中秋節的習俗,讓幼兒瞭解更多。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中秋要吃什麼嗎?師:除了吃月餅,我們還幹什麼呢?

四、教師像幼兒介紹獲取資料的方法。

師:“呀,小朋友瞭解那麼多知識,那你是從哪裏瞭解到的?”

1、幼兒交流自己獲取知識的渠道。

2、教師幫助幼兒總結從哪獲取知識:方法及渠道。

主題活動二:製作月餅

1、活動要求:

(1)在活動中,家長放手讓孩子去做,家長只是起幫助指導的作用。

(2)進入活動室,要小聲說話,以不影響他人爲原則。

(3)、活動結束後,整理好所有的東西,物歸原處。

(4)、準備好製作月餅的材料(擀麪杖、面板、模子、月餅餡),油麪和水面統一準備。

活動過程:

(1)、孩子和家長一起製作月餅。

(2)、將做好的月餅放入烤箱中。

(3)、戶外傳統遊戲——貼膏藥、切西瓜,共同參與。

(4)、室內遊戲——搶椅子,家長和幼兒分開遊戲。

(5)、品嚐月餅。

幼兒園慶中秋活動總結

在9月8日,我園就發出通知書,發動家長積極參與中秋節系列活動.在9月19日下午4:00正,我們進行主題慶祝活動,利用本學期增添的電腦與投影,老師做了PPT,讓家長與孩子知道中秋節的來源、中秋節爲什麼吃月餅、各地如何慶祝中秋等,各班還用不一樣的活動形式來進行慶祝,小班組的親子作畫《水果寶寶》;中班組親子製作《水果娃娃》;大班組親子製作《水果拼盤》;在整個過程中,每個孩子與家長都非常積極投入到每個環節裏。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開展得很順利,在這裏非常謝謝各位家長朋友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因爲在活動中我們看到了你們充分的準備、積極的參與,你們別出心裁的創意也令孩子們格外開心和快樂,也讓孩子在活動中學習到各種各樣的技能,提升了濃濃的親子情。

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篇6

設計意圖: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澱着許多洋溢着濃厚東方文化色彩的傳統節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節日正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等傳統民俗節日,無不大力弘揚着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傳承民族精神。時值中秋節的來臨,讓我們的孩子瞭解這一傳統節日,學到一些小知識,並且在活動過程中把禮儀滲透到各個細節處。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並瞭解中秋節的來歷。

2.瞭解中秋節的風俗,樂於參與一些慶祝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時間:

9月18號(星期三)下午3:00活動準備:中秋節日氛圍的環境布。活動準備:發動幼兒自帶月餅活動形式:大班段集體活動

活動流程:介紹節日——欣賞故事——智力競賽——談話品嚐活動過程:

一、介紹節日

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曆8月15日是中秋節。

二、欣賞故事

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瞭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討論:爲什麼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三、智力競賽

中秋知識問答、猜燈謎

四、談話品嚐

1、中秋節吃什麼?

2、分享:

共同品嚐自帶的月餅。說說自己所帶的食品。

幼兒園大班中秋節活動方案3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大班幼兒已經有多次中秋節慶祝的體

驗,對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一定的瞭解。此次開展中秋節慶祝活動,更注重的是讓幼兒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各時各地不同的慶祝習俗,以及感受現代中秋節所特有的

藝術性,如中秋節的歌曲、賀卡、動畫、精美的月餅盒等。

一、主題名稱:

傳統習俗嘗月餅

二、主題目標:

1、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以及我國人民過中秋節的一些風俗習慣,感受我國民族文化的豐富。

2、通過和弟弟妹妹一起過中秋,學習關心弟弟妹妹,共同分享節日的快樂,加深對我國傳統節日的體驗。

3、瞭解和感受現代中秋節所特有的藝術性,並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三、活動內容(結合教學活動和區域活動來展開)

社會:參觀節日的街道

2、社會:《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

3、語言:兒歌《味道好極了》(見大班上冊主題活動設計)

4、社會:邀請小班弟弟妹妹一起吃月餅

5、美術:想象畫《月亮的遐想》

6、美術:欣賞各種各樣的月餅盒包裝

7、音樂:歌曲《爺爺爲我打月餅》(見大班教師參考用書)

8、美術:欣賞中秋節的賀卡和動畫

9、美術:製作中秋節賀卡

四、主題開展時間:

9月16日至9月19日

五、幼兒活動片斷紀錄與分析:

片斷之一節日的街道

師:明天就是中秋節,我們一起看看節日的街道有什麼變化吧。

幼:太好了!(老師帶着幼兒走出幼兒園,一起去參觀節日的街道,孩子們路上邊看邊說,高興極了。教師也積極參與其中,並進行觀察指導。)

幼:那幢大樓上飄着兩個大氣球,還掛着綵帶,綵帶飄來飄去,很好看。幼:快看!那個黑板(某單位宣傳欄)還寫着“中秋快樂”。

幼:那是在祝賀大家節日快樂的。

幼:快看,那兒的紅布條上也寫着“祝大家節日快樂”,是丹鳳居委寫的。師:你觀察的`很仔細,而且認得許多漢字。

(街上的紅布跳在風中微微地晃動,映着金色的陽光,顯出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息。)

幼:路上還掛着很多紅布條,還有的寫着“歡樂”。

幼:那些的是和家歡樂。

師:那是每個單位爲慶祝中秋節寫的標語。

(一路上,孩子們說個不停,沉浸在節日的喜慶氣氛中。回來以後,他們把在路上看到的彩燈、標語、氣球等用畫、剪、貼、折等多種方式表現出來,並展示在班級裏。放學的時候,孩子們還邀請大人來看他們的參觀記錄,並生動地向大人講述自己看到的一切。)

片斷之二討論中秋節的慶祝方式

每年都有中秋節,在孩子印象中可能最多的就是吃月餅的活動,爲了讓幼兒能多方面地體驗中秋節的快樂,對中秋節有更加深刻的印象,爲此我組織幼兒對中秋節的過法進行討論。

師:中秋節就要到了,每年都有中秋節,還記得去年的中秋節我們是怎麼慶祝的嗎?

幼:麪粉做月餅、吃月餅、橡皮泥捏月餅。

師:那今年你們打算怎麼慶祝呢?有什麼好主意?

幼:我還想自己做月餅。

幼:做得不好吃,還是買來的好吃。

幼:請大人到幼兒園和我們一起吃月餅吧!

幼:我爸爸媽媽要上班的,沒空來的。

幼:那請爺爺奶奶來把。

師:不如我們去邀請小班的弟弟妹妹到我們班級來和我們一起過中秋吧!幼:好!好!(孩子們情緒高漲,紛紛嚷着要去邀請)

師:哇!這麼多小朋友都想去邀請呀,你們真熱情。不過去這麼多人,會把小班的老師和弟弟妹妹嚇一跳的。

幼:我去,老師讓我去吧。(好多小朋友都把手舉得高高的,還站起來,非常積極。)

幼:老師說人太多了,請幾個小朋友去好了。

師:那怎麼去邀請呢?邀請時該和小班的老師說些什麼話呢?

幼:就說請弟弟妹妹到我們班級去。

幼:要說是過中秋節的,不然老師怎麼知道幹什麼。

師:我們小朋友去邀請弟弟妹妹,可能他們老師會不放心,我們該怎麼做呢?幼:跟他們老師說我們會小心的,走路拉着弟弟妹妹的手。幼:上下樓梯會慢慢的。

師:那誰能把我們剛纔說的一些話連起來完整地說,讓小班的老師聽了就明白我們要幹什麼,而且放心我們呢?

片斷之三去小甲班邀請弟弟妹妹

我共請了8位幼兒做爲代表邀請,上來的時候,他們牽着弟弟妹妹的手慢慢地走進來,有的孩子一直拉着弟弟妹妹的手,幫他們找到空座位,有的還把自己的座位讓給弟弟妹妹坐,非常的悉心周到。

(孩子們非常的禮貌,對弟弟妹妹的安全照顧得很仔細小心,完全一副大哥哥大姐姐的樣子。活動後與小甲班的老師交流,對孩子們的表現也評價很不錯,幾個大膽的幼兒邀請時語言表達很流暢清楚。)

片斷之四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

師:昨天,老師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到電腦上找中秋節的知識,現在你們介紹一下,好嗎?

幼:我媽媽說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節日,很早很早以前有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奔月以後,大家都很想念她,於是就選擇在月亮最圓的那天拜月亮。

幼:書上寫農曆8月15日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稱爲中秋。8月15日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月亮還要元,還要明亮呢。

幼:中秋那天,人們都儘可能和家人團聚。

幼:中國人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念兒歌):八月十五月正元,中秋月餅香又甜。

幼:(念兒歌)八月十五月兒高,月亮婆婆生日到。甜月餅紅柿子,蘋果石榴紫葡萄,送給婆婆過生日,婆婆對着我們笑。

幼:我媽媽說還有吃水果。

(事先我發動家長和孩子一起上網查找資料,有的家長很有心地把一些相關的知識和欣賞的東西都打印出來,有的還特地教會孩子中秋節的兒歌或歌曲,因此很多孩子都對中秋節有了一定的瞭解,所以談話時孩子們的交流很積極投入,效果好。

孩子們自由發言後,我給他們講了有關中秋節的傳說和來歷,還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從電腦上找尋了很多有關中秋節的歌曲、賀卡、動畫等藝術方面的東西給孩子們看,孩子們非常喜歡。

六、活動特點:

本次主題活動在實施的過程中,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立足生活,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教師以此活動爲切入口,讓幼兒全面、深入地瞭解關於中秋節的故事、童謠、民俗活動。孩子們對此類活動喜聞樂見,真正起到促進幼兒發展的價值。

2、立足自由性,靈活選擇活動方式。當今的課程強調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在這系列活動中,從組織參觀活動、查找資料、邀請小班弟弟妹妹共嘗月餅、繪畫表現內容,可以看出孩子作爲學習主體的身份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

3、活動外延較深廣,不僅僅停留在對中秋節的慶祝過程中,更注重挖掘節日的其他價值,注重幼兒多方面能力的激發和培養。

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篇7

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xx日下午3:00——5:40

活動地點:

中班

活動人員分配:

楠楠總指揮負責班級一切工作指揮安排。韓老師負責放音樂及住址組織幼兒如廁和拿去食品。露老師負責幫助楠組織遊戲,月餅製作輔導。王老師負責班級物品領取,及簡潔衛生打掃。

活動當天物品領取:

活動具體安排:

各班班長到物管處領取活動用物品。

12:50——13:30班長開班級小會,明確個人工作,班級桌椅擺放

14:30——15:00幼兒準時起牀進行加餐、如廁、衛生整理、穩定幼兒情緒迎接家長到來。(王領取加餐,楠、露幫幼兒穿衣服、韓整理寢室衛生)

15:00開大門迎接家長(露站門口接待,楠組織幼兒)

15:10第一項活動:製作月餅(露主持)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解中秋節、國慶節家長和幼兒歡聚一堂來共同慶祝來製作月餅

2、介紹製作的工具材料

3、家長和幼兒共同製作月餅(放輕音樂)

15:50月餅製做結束,由王老師將月餅迅速送至廚房烤制

15:50——16:10幼兒及家長休息、如廁、喝水(露、韓組織幼兒如廁,楠彈琴指揮幼兒入座拿杯子喝水)韓爲幼兒倒水。露爲家長倒水。

16:10——16:40第二項活動(親子游戲)(楠主持)

目的:爲了更好的烘托氣氛,讓節日不在死板,運用了3個音樂遊戲進行活動

4、音樂遊戲:卷白菜(韓放電腦)

過程:教師與幼兒先玩一次。第二次要求家長參與其中

5、音樂遊戲:七個半跳(韓放電腦)

過程:以幽默風趣的'形式講述秋天的蚊子特別厲害,當你看到蚊子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拍蚊子,教師扮演蚊子,根據音的時值請大家拍手,第一遍音樂,教師扮演蚊子,家長與幼兒跟隨音樂進行遊戲(本班領兩名教師帶領)。第二遍音樂,請一名幼兒和他的家長進行表演。第三遍音樂可以做早操形式的動物模仿,提高氣氛。

6、預備遊戲《田納西》(韓放電腦)

小孩於家長手拉手跑園玩音樂遊戲

7、動畫片欣賞(幼兒與家長可以邊觀看邊休息)

動畫內容《動畫片大耳朵圖圖第四季22中秋節的月亮動畫夢工場20xx1002》(韓放電腦)

16:40——17:00 1、幼兒及家長休息、如廁、喝水;

8、王老師、韓老師一起領取月餅、幼兒晚餐

17:00——17:30 1、幼兒進餐時請王老師到物管處領取幼兒禮物;(其他教師按正常吃飯禮儀進餐)

9、家長可於幼兒共同分享自助餐,放照片讓家長參看9月幼兒生活情況。餐後發放中秋節禮物。

17:40活動結束,歡送家長幼兒離園。

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除了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相關習俗,還要理解月圓人圓的寓意。

2、喜歡過中秋節,體驗並分享與教師、同伴共同過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和家長共同做好迎接中秋節的準備,共同收集有關中秋節的來歷及主要習俗的資料;近期與家長共同關注並觀察月亮的變化。

2、材料準備:有關月亮的電子圖片,幼兒自帶月餅、各種水果,背景音樂《春江花月夜》。

活動過程

1、猜關於月亮的謎語,引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有時掛在樹梢,有時掛在山腰,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條小船”。猜一猜是什麼?我們馬上要過一個和月亮有關的節日,你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嗎?

2、瞭解有關中秋節的來歷和相關傳說。

提問:你知道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自由講述)

教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誰來說一說?

小結:人們關於中秋的來歷有很多美好的想象,一代一代傳了下來。古代的人們將一年分爲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農曆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把這一天叫“中秋節”。

3、瞭解人們過中秋節的有關習俗。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會怎樣和家人一起過中秋節呢?

4、瞭解月餅的意義,體驗月圓人圓的寓意。

教師:小朋友都知道中秋節要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你們吃過月餅嗎?月餅是什麼味道的?你們發現這些月餅都是什麼形狀的呀?中秋節爲什麼吃月餅?爲什麼人們要把月餅做成圓形的呢?(引導幼兒感受月圓與團圓的關係,引申到月圓人圓又表示圓滿、豐收之意。)

5、體驗與同伴、教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欣賞樂曲《春江花月夜》,師幼邊聽音樂邊品嚐月餅、水果,引導幼兒互相說一說祝願的話或吟誦有關中秋的詩句,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延伸

1、鼓勵幼兒在中秋之夜與家人共同賞月,感受月圓之夜月色的美好。

2、將賞月的情景或感受畫出來或描述出來,帶到幼兒園與同伴分享。

大班活動《嫦娥奔月》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太空的探究慾望。

2、初步感受神話傳說的特點,知道神話故事講述的是遠古時代發生的事情。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已進行過認識月亮的活動。

2、材料準備:嫦娥奔月的圖片,《嫦娥奔月》動畫片。

活動過程

1、出示嫦娥奔月的圖片,激發欣賞故事的興趣。

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她是誰嗎?是什麼時候的人?你們聽說過她的故事嗎?

2、欣賞故事,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教師:圖片中的人叫嫦娥,她是古時候傳說中的人物,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呢?我們來聽一聽《嫦娥奔月》的故事吧。

教師有感情地爲幼兒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裏有哪些人?后羿做了一件什麼事?老道長送了他什麼東西?他是如何做的'?嫦娥爲什麼要吃下長生不老藥呢?她吃了以後發生了什麼?

接着觀看動畫片《嫦娥奔月》,再次完整地欣賞故事,感受神話故事的特點。

提問:這是發生在什麼時候的故事?這個故事神奇在什麼地方?

3、圍繞話題,展開討論:人能夠到月亮上去嗎?

教師:后羿也想飛上月亮,他成功了嗎?

教師:現代人能夠飛到月亮上去嗎?怎麼去呢?

教師:你想飛上月亮嗎?想飛到月亮上幹什麼呢?

小結: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登上月球已不再是夢想,“嫦娥一號”就是由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探月衛星。小朋友們應該從國小好本領,長大以後爲祖國做出貢獻!

活動延伸

1、在活動過程的第三個環節中,可以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進行討論,或者可以藉助圖片、視頻瞭解衛星探月的過程。

2、教師可以在閱讀區提供《嫦娥奔月》的書籍或圖片,供幼兒閱讀。

3、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美工區開展創意繪畫《我在月亮上》。

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月亮會變,中秋的月亮是圓的。

2.在老師的指導下,試着學會圍繞“月亮”這個主題進行交談。

3.我喜歡和同伴說話,安靜的聽他們說話。

準備工作:

1.不同形狀月亮的圖片(新月和滿月)。

2.一張關於中秋節賞月的圖片。

3.兒童書籍、教學掛圖、磁帶、光盤和練習本。

活動流程:

一、會話介紹

1.孩子們昨天在家吃月餅了嗎?月餅是什麼樣的?你昨天爲什麼吃月餅?(請幾個小朋友回答)

2.因爲昨天是8月15日中秋節,大家都在家吃圓月餅。圓圓的月餅又香又好吃。

第二,孩子們喜歡中秋節的圖片。

1.老師:你見過月亮嗎?圖片中的月亮看起來像什麼?你見過的月亮是什麼樣的?(請部分小朋友回答)

2.孩子分組討論,老師參與引導,提醒孩子安靜地聽同伴說話。

老師:當一個孩子在說話的時候,其他孩子要安靜的聽他說,等他說完了再補充。

3.教師展示月亮的圖片,請幼兒回答:月亮有時是圓的,有時是彎的。

4.老師完整地背誦了孩子們的歌曲。

老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關於月亮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聽吧。(提醒孩子認真聽講)

第三,孩子學兒歌。

1.老師:兒歌裏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的?什麼時候會變圓?(請幾個小朋友回答,老師會給小朋友提示和補充)

2.兒歌裏說,中秋節到了,月亮要慶國慶。那是因爲我們國家的國慶節快到了。

老師:讓我們一起來讀這首兒歌。根據孩子對兒歌的熟悉程度,可以反覆聽幾遍。

4.孩子們集體讀兒歌。

孩子很棒!我們知道,中秋節的時候,月亮是圓的,圓圓的月亮就像我們的小圓臉。

4.孩子們畫了一幅月亮的畫。

老師:請在練習本上畫一個你喜歡的月亮。

兒童傳書(老師繼續教孩子如何傳書)

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篇10

活動目的:

1、瞭解中秋節的來歷,明白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本事,體驗節日的歡樂。

3、促進親子交流,增進幼兒與父母之間的感情。

活動時間:

農曆八月十五(今年的中秋節在開學後的第一個週末,因爲時間關係,孩子還沒有適應幼兒園生活,所以不提議開展長時間大型的慶祝活動)

活動形式:

班級團體活動

活動資料:

中秋月餅圓又圓(小班)

1、活動準備:月餅、橡皮泥、玩橡皮泥的工具(瓶蓋、圓盒等)、月餅盒(或漂亮的小紙盒)、小卡片

2、活動過程:

a、聽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者兒歌,瞭解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中秋節的習俗是賞月、吃月餅。

b、品嚐月餅。先觀察月餅的形狀、顏色,再觀察切開後的月餅,之後大家一同分享月餅。

c、利用工具用橡皮泥製作月餅。引導幼兒將橡皮泥變圓、壓扁做成月餅的形狀,本事強的幼兒可嘗試包餡、或做簡單的裝飾。

d、將幼兒的作品裝入月餅盒和小卡片一齊帶回家。

e、卡片文字資料參考:

3、注意事項:

a、小班幼兒剛入園,情緒還不穩定,如不能開展團體活動,可分小組進行。活動過程中不強調幼兒的作品有多精緻,能夠完成就好。

b、幼兒的作品最好能裝到月餅盒裏帶回家,小卡片用彩卡紙自制即可,小卡片資料由教師手寫效果更好。

c、如果有條件,提議把孩子製作月餅的過程錄像或拍照,傳到網上或手機發送給家長看。

愛滿中秋情意濃(中班)

1、活動準備:心形彩色卡紙、水彩筆、油畫棒,漂亮的信封。

2、活動過程:

a、經過故事、歌曲等了解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能夠互送賀卡,說節日祝福的話。

b、爲爸爸媽媽製作中秋節賀卡,引導幼兒在心形彩色卡紙上畫上月亮、月餅、燈籠、兔子等體現中秋節的物品。

c、討論“中秋節送賀卡時應當說些什麼、做些什麼”(“祝爸爸媽媽中秋節歡樂”“多謝爸爸媽媽和我一齊過中秋”“爸爸媽媽辛苦了,中秋節歡樂”、親親或抱抱爸爸媽媽,給爸爸媽媽唱歌、背兒歌等)

d、將賀卡裝在信封裏由孩子送給爸爸媽媽,教師在封面寫上“中秋節歡樂”。

3、注意事項:

a、教師能夠根據本班情景,在開學的第一週開展這個主題活動。

b、送賀卡能夠讓家長看到孩子的作品,也能夠作爲小型的節日親子活動。裝入漂亮的信封裏送給家長,能提升幼兒園的品質感,教師自我手工折的信封也能夠。

c、如果有條件,提議把孩子製作賀卡的過程錄像或拍照,傳到網上或手機發送給家長看。

月兒圓人團圓(大班)

1、活動準備:彩色卡紙、水彩筆、剪刀、膠水、綵帶等製作卡片的材料。

2、活動過程:

a、經過故事、圖片等了解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豐收節、團圓節。

b、利用視頻等幫忙幼兒回憶,討論應當怎樣過中秋。(一家人圍坐在一齊吃月餅、水果,看月亮,玩花燈,猜燈謎等,團團圓圓過中秋)

c、製作邀請卡,邀請爸爸媽媽和其他家人一齊過中秋。教師引導幼兒在邀請卡上體現出中秋的元素,並幫忙寫上要表達的文字。

d、將邀請卡帶回家,送給家人。

3、注意事項:

a、對剛升入大班的幼兒要求不要太高,卡片不求精美,主要是爲了體現幼兒渴望和家人一齊過節的情感。所以教師要引導孩子說出心裏的話,並把孩子的話寫在卡片上,如“爸爸,我最愛你了,所以中秋節必須要和我一齊哦”“媽媽,期望你能陪我過中秋,拜託拜託!”“爺爺,中秋節和我一齊過吧,我會讓你很開心的”,“姥姥,你最辛苦了,我邀請你和我一齊過中秋”……

b、提醒幼兒必須將卡片送給被邀請的人,並引導幼兒思考:如果大家都答應了邀請,中秋節那天自我應當做些什麼呢(準備月餅、水果、零食等食物;唱歌、講故事、跳舞、表演節目;給家人端水、捶背等)

c、如果有條件,提議把孩子製作邀請卡的過程錄像或拍照,傳到網上或手機發送給家長看。

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篇11

一、基本構想

1、時間:中秋節當晚、或前一晚。

2、地點:本園或社區、公園寬敞的戶外場地。

3、參加人員:

A、幼兒園孩子、家長(自願參加),幼兒園工作人員和家屬;

B、主管單位領導及家屬。

4、材料:幼兒園準備燈籠、蠟燭,家長自備月餅、水果、飲料。

5、活動內容:

A、賞月;B、兒童自由活動;C、唱歌;D、親子游戲

二、意義

1、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更有意義,讓孩子們獲得更多快樂的童年體驗。

2、家長、孩子、社會更加喜歡你的幼兒園。

三、新聞賣點

1、創新傳統佳節,弘揚民族文化。

2、做實事,愛父母,愛幼兒園,愛社會。

3、培育良好的親子感情。

四、建議合作單位

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婦聯、關工委、小區管理處等。

五、建議邀請單位

福利院孤兒,老人院老人

特別提醒:請媒體記者帶自己的愛人、孩子一起參加。

有爲纔會有位。爲了孩子的發展,爲濃厚的親子感情,爲融洽的家園關係,爲美好的社區、社會文化生活。

讓孩子獲得珍貴的童年體驗

讓我們自己度過一個難忘的中秋之夜

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篇12

一、活動背景

中秋節到來,由於趕上非常時期,小朋友無法回家和家人們過上幼兒園以來的第一個中秋節。但是,在幼兒園,理幼兒園,信計093班,還有一個同樣溫暖的家。充分考慮到小朋友對團圓的渴望,所以特地舉行這個中秋晚會。

二、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中秋節)18:00~20:30

三、活動地點

建築幼兒園新體育場北側

四、活動主題

我在山建有個家

主題闡釋:抓住中秋這一天小朋友對價的渴望,以“家”爲主題,增強小朋友對班級對幼兒園的熱愛。

五、活動目的

1、使小朋友感受到家的溫暖,不至於在這樣一個團圓的日子裏感到寂寞。

2、增強小朋友之間的情感,是小朋友之間有進一步的瞭解,來彌補未軍訓造成的`小朋友之間不熟悉的缺憾。

3、鍛鍊小朋友表現自我的能力,使小朋友敢於表現自己。

4、增強班級凝聚力,爲下一步班級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六、活動負責人

特邀嘉賓以及預計參加人數和人員分工。

負責人:信計093班班委。

特邀嘉賓:小朋友會各部部長及主席。

預計參加人數:32人。

人員分工:擊鼓手一名,主持人一名,表演者三十二名。

七、活動前期準備

1、借用幼兒園的啦啦棒,加油鼓以及擴音喇叭等設備。

2、統一小朋友時間,選擇最恰當的時間舉行晚會。

3、班委統一採購月餅等食物。

4、讓小朋友分四隊,沒隊至少出6個節目,制定節目單,規範流程。

八、活動開展

六點鐘晚會正式開始,按照節目單的流程,小朋友依次表演,中間穿插上各種小遊戲。

節目單:

1、一人一句開場白——晚會開始

2、鬆一511宿舍合唱:我的中國心

3、鬆一506宿舍節目:趙巖獨唱

4、鬆一506宿舍節目:孔偉才、盧帥街舞

5、鬆一506宿舍節目:武丹獨唱

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篇13

設計思考: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以中秋節爲主題設計和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助於幫助幼兒初步瞭解中秋節的相關文化,感受花好月圓和合家團圓的美好氛圍。

主題目標:

1、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初步瞭解中秋節的有關風俗習慣。

2、積極參與中秋節的有關活動,樂意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節日的感受。

3、在活動中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1、各色彩紙若干,作畫工具

2、收集各種月餅盒子佈置活動室。

活動安排:

一、瞭解中秋節的來歷

1、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日。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3、瞭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問:你喜歡過中秋節嗎?你們知道中秋節要吃什麼嗎?

二、製作紙燈籠

(一)、導入活動

師:爲了迎接中秋節我們做一些燈籠來裝扮教室吧。

(二)、講解示範:

1、提問:你看到過什麼樣的燈籠?

2、告訴幼兒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正方形和圓形的彩紙。

3、請個別幼兒在紙上大膽作畫。畫前先請他說說準備畫什麼樣的燈籠,老師提醒幼兒要把圖案畫大,以便讓人清楚地知道這是什麼燈籠。

4、老師示範剪流蘇。

先將一個小正方形紙折一個細長條,打開後,用剪刀從下往上剪流蘇。直至剪到剛纔的折線處。

5、將剪下的流蘇和幼兒討論後,貼在剛纔畫好的燈籠的下方中間處。

(三)、幼兒操作:

重點:老師提醒幼兒要將圖案畫在紙的中間,並且畫大。

難點:流蘇儘量剪細。

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

幼兒將自己做的燈籠懸掛在事先準備好的線上。然後相互介紹和欣賞。

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篇14

一、設計意圖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澱着許多洋溢着濃厚東方文化色彩的傳統節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節日正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等傳統民俗節日,無不大力弘揚着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傳承民族精神。時值中秋節的來臨,讓我們的孩子瞭解這一傳統節日,學到科學小知識,並且在活動過程中把禮儀滲透到各個細節處。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活動準備

1、展示幼兒在節前觀察月亮、繪製出的“月亮變化冊”。

2、在語言去投放相關月亮知識的圖書。

3、懸掛燈籠,水果圖案營造熱鬧的節日氣氛。

四、家長工作

1、家長幫助蒐集關於中秋節的資料,並提供給大家分享。

2、爲這次主題活動準備一些月餅盒。並與幼兒一起做一個燈籠,最好是共同製作的。

3、督促幼兒節前節後連續觀察月亮,並記錄月亮的變化。

4、關注主題活動的進展,及時協助主題活動的展開。

5、有時間帶幼兒在有月亮的夜晚賞月。

五、活動流程

主題活動一:中秋的來歷活動形式集體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瞭解中秋節,知道爲什麼要過中秋節,什麼時候開始過中秋節。

2、幼兒能夠通過多種渠道來收集資料,並學會分享交流資料。

活動準備: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關於中秋節的資料,以及一些中秋節的圖片。

活動過程: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國家有那些節日嗎?

1、教師請幼兒介紹,並請其他幼兒傾聽從中知道了哪些,與別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師介紹自己的材料,使幼兒瞭解中秋節的來歷。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中秋要吃什麼嗎?師:除了吃月餅,我們還幹什麼呢?

師:“呀,小朋友瞭解那麼多知識,那你是從哪裏瞭解到的?”

1、幼兒交流自己獲取知識的渠道。

2、教師幫助幼兒總結從哪獲取知識,方法及渠道。

主題活動二:製作月餅

1、活動要求:

(1)在活動中,家長放手讓孩子去做,家長只是起幫助指導的作用。

(2)進入活動室,要小聲說話,以不影響他人爲原則。

(3)活動結束後,整理好所有的東西,物歸原處。

(4)準備好製作月餅的材料(擀麪杖、面板、模子、月餅餡),油麪和水面統一準備。

活動過程:

(1)孩子和家長一起製作月餅。

(2)將做好的月餅放入烤箱中。

(3)戶外傳統遊戲——貼膏藥、切西瓜,共同參與。

(4)室內遊戲——搶椅子,家長和幼兒分開遊戲。

(5)品嚐月餅。

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篇15

中秋佳節來臨,這一天,我幼兒園爲迎接這樣一個大好節日的到來,準備了中秋節活動。

一、活動背景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

大班幼兒已經有多次中秋節慶祝的體驗,對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一定的瞭解。

此次開展中秋節慶祝活動,更注重的是讓幼兒瞭解中秋節的有關知識,以及感受現代中秋節所特有的藝術性。

二、活動時間

農曆八五月十五下午3點整

三、活動目標

1、通過中秋知識競答的形式,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基本的文化習俗。

2、通過一起過中秋,共同分享節日的快樂,加深對我國傳統節日的體驗。

3、動手操作能力的鍛鍊。

四、活動準備

1、視頻《月亮姑娘做衣裳》、《爺爺爲我打月餅》、《中秋月兒圓》。

2、請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收集關於中秋節的知識(中秋節的來歷或者古時候的人怎樣過中秋節的知識,月亮的大小變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詩等等)。

3、關於中秋節的知識小問答。

4、盤子若干。

五、活動流程

各位家長好,感謝大家能來參加今天的活動,明天就是中秋節了,今天我們邀請了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陪我們一起歡度中秋,之前也讓家長和孩子們瞭解了相關中秋節的知識,知道了月亮在中秋節這天是最圓的,下面我們來欣賞一個故事感受月亮形狀的變化。

流程一: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看完故事老師總結:在一個月的時間裏,月亮的形狀是不斷變化的,所以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上。

流程二:中秋知識問答小比拼

有關中秋節和月亮的知識有很多,下面就來考考我們家長和小朋友,來個“中秋知識問答小比拼”。

1、八月十五又稱什麼節?(B)

A月餅節B團圓節C故鄉節D詩人節

2、中秋節又可以稱爲什麼?(A)

A仲秋B月夕C秋節D追月節

3、在哪個朝代中秋節纔開始成爲固定的節日?(A)

A唐B宋C元D明

4、月餅最初是用來做什麼的?(A)

A祭奉月神的祭品B饋贈親友的禮物C節日食品D地方小吃

5、“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是誰的佳作?(A)

A王安石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6、在典故中,吳剛伐的是什麼樹?(B)

A槐樹B桂樹C柳樹D楊樹

7、以下哪個不是中秋節傳說?(D)

A嫦娥奔月B吳剛伐桂C玉兔搗藥D迎濤神說

8、中秋節在亞洲其他國家也很盛行,在(B),中秋節也叫感恩節。

A日本B韓國C新加坡D馬來西亞

9、在古代月圓和月缺一般形容什麼?(A)

A悲歡離合B天氣的好壞C兇吉的象徵D身體是否健康

10、“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是描寫中秋節的千古名句,它出自(A)

A蘇軾《水調歌頭》B蘇軾《中秋月》

C王建《十五夜望月》D辛棄疾《太常引》

遊戲三《猜燈謎》

1、老師提前將若干燈謎藏在教室的各個角落

2、請寶寶們站在教室中間,告訴寶寶們在教室內去尋找燈謎(並拿一個寫有燈謎的卡片,讓寶寶進行觀察,知道去找什麼樣子的卡片)

(1)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圓盤,有時像鐮刀——月亮

(2)中秋歸來——八歸

(3)嫦娥下凡——月季

(4)中秋菊開——花好月圓

(5)明月照我還——歸有光

(6)舉杯邀明月——賞光

(7)舉頭望明月——當歸(藥名)

3、找到後,交到自己的爸爸媽媽的手中,請爸爸媽媽去猜燈謎,用時最短的家庭獲勝。

流程四:親子製作月餅

我們中秋節必吃的一樣食品就是月餅,下面老師帶來了許多顏色形狀都很特別很漂亮的月餅,請大家一起欣賞,看到自己喜歡的可以用橡皮泥模仿着做出來,當然也可以發揮想象做出自己想吃的月餅。

流程五:月餅展示

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來了,細細的,彎彎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她就撕了一塊雲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一位裁縫師傅做件衣裳吧。

裁縫師傅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以後來取。

過了五天,月亮姑娘長胖了一點兒好象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釦子也扣不上。

裁縫師傅決定給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讓她再過五天來取。五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象只小船。她來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連套也套不上。

裁縫師傅漲紅了臉,說:“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過去了,月亮姑娘來取衣裳,裁縫師傅看到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象一隻圓盤那樣,吃了一驚:“啊,你又長胖了!”裁縫師傅嘆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說:“唉!你的身材量不準,我沒法給你做衣裳了。

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到現在還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陽公公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小問題:

1、月亮姑娘爲什麼要做衣裳?

2、月亮姑娘爲什麼三次都沒做成衣裳?

3、月亮姑娘她是怎麼變的呢?故事裏把月亮姑娘比作什麼?

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篇16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對中秋節的活動產生興趣。

2、願意在集體前大膽表述,樂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發現

活動難點:

中秋節的傳說和民俗

難點剖析:

中班第一學期幼兒,剛剛擺脫稚嫩的小班弟弟妹妹角色,對於社會傳統節日關注不多,缺乏相關經驗,對於中秋節的傳說和民俗認知少。

活動過程:

一、關於中秋傳說的交流和分享

幼兒自由講述自己所瞭解到的中秋節相關信息。

二、教師講述《嫦娥奔月》

提問:

嫦娥怎麼會飛到月亮上去的`?這是哪一天?

后羿聽到這個消息後,做了什麼?

從這以後,后羿是怎麼寄託對嫦娥的思念的?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三、幼兒閱讀小圖書第17—22頁

四、邊聽故事錄音,邊閱讀完整故事。活動前先由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中秋節相關的信息,幼兒有了經驗鋪墊,活動就更有參與性。

自主閱讀,提供閱讀空間。

活動反思及重構:

《中秋節的來歷》是一個語言和社會領域的的故事活動。在課後我覺得我們學到的知識還是在社會領域的內容比較多,整體感覺幼兒對故事的內容並不是很感興趣,但還是算接近目標了吧。

在上課時我藉助了多媒體以及掛圖等教具來幫助幼兒瞭解故事內容,其實對於中班小朋友的知識面來說大家都知道中秋節,但不知道中秋節的時期是八月十五,經過這次的學習,很多小朋友都認知了這一知識點,中秋節要吃月餅等。但關於中秋節的傳說《嫦娥奔月》,幼兒卻還是沒怎麼搞懂,我先請小朋友們欣賞一遍,來聽出裏面的人物,接着我指着掛圖講了第二遍故事。最後,我又講了第三遍故事。

最後,在時間的緊迫下我結束了這節課,總體來說幼兒對中秋節還是有點了解的但幼兒對這個故事的內容還不是很瞭解,所以我會利用平時的時間多講兩遍這個故事來提問幼兒使幼兒加深對這個故事的瞭解。

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篇17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場地佈置、製作材料的準備、表演節目的準備。

三、活動形式

全園集體活動。

四、活動流程

介紹節日—園長致辭—欣賞故事—製作月餅—師生節目表演(分享石榴)—親子分享月餅。

五、活動過程

(一)介紹節日

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曆8月15日是中秋節。

(二)園長致辭

(三)欣賞故事

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瞭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爲什麼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四)製作月餅

1、中秋節吃什麼?

2、老師示範做月餅。

3、幼兒動手做月餅。

六、師生表演

學前班—大班—中班—蒙式班

七、親子分享

人員安排:根據情況自行擬定

萬聖節流傳到今天成了一個孩子們的節日,也是年輕人化妝舞會的節日,它已經完全沒有了宗教迷信色彩。爲了讓孩子感受西方的文化和體驗遊戲的快樂,結合園所的英語特色,特設計此活動方案。

教師幼兒角色大變裝:所有老屍(師)以及參加遊戲的家長小朋友們應自己在家裝扮好來參加活動。如:白雪公主、米奇、小精靈、幽靈、殭屍等。

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篇18

一、設計意圖: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幼兒園中秋節方案。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總是會勾起離家的每一位中國人對家的思念之情。在這一天,大家會通過各種方式來表達心中的願望,如:掛燈籠猜燈謎,賞月,吃月餅聚餐等等。

《指南》中提到:欣賞、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性,有初步的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瞭解一些接觸到的多元文化。如:民間習俗、參與民間節日活動等。幼兒園的孩子對於過節是非常開心的,他們已經從純粹的玩,逐漸意識到節日的不同含義和人們不同的慶祝方式。因此,我們想通過本次活動,使每一位孩子在看看、說說、唱唱、講講、吃吃的過程中瞭解節日的由來,體驗過中秋節的快樂。

二、活動目標:

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並初步 瞭解中秋節的由來與風俗, 樂於參與一些慶祝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中秋節環境創設

2、經驗準備:中秋節習俗知識、中秋食品、的、自助餐準備

3、中大班各班排演一個關於中秋節的節目

四、活動內容

1、全園師生共同收集節日物品,佈置節日環境,規劃方案《幼兒園中秋節方案》。

2、小天鵝廣播:有關中秋節的內容

3、生活活動:中秋食品、自助餐活動

4、以年級組爲單位開展慶祝中秋節活動

小班:

1、欣賞關於中秋節的兒歌,歌曲,古詩

2、做月餅活動

3、分享活動——中秋自助餐

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篇19

活動背景: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大班幼兒已經有多次中秋節慶祝的體驗,對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一定的瞭解。此次開展中秋節慶祝活動,更注重的是讓幼兒瞭解中秋節的有關知識,以及感受現代中秋節所特有的藝術性。

活動時間:20xx年9月x日(星期六)下午3點整

活動目標:

1.通過中秋知識競答的形式,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基本的文化習俗。

2.通過一起過中秋,共同分享節日的快樂,加深對我國傳統節日的體驗。

3.動手操作能力的鍛鍊。

活動準備:

1.視頻《月亮姑娘做衣裳》、爺爺爲我打月餅、中秋月兒圓

2.請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收集關於中秋節的知識,(中秋節的來歷或者古時候的人怎樣過中秋節的知識,月亮的大小變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詩等等)

3.關於中秋節的知識小問答

4.盤子若干

活動流程:

各位家長好,感謝大家能來參加今天的活動,明天就是中秋節了,今天我們邀請了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陪我們一起歡度中秋,之前也讓家長和孩子們瞭解了相關中秋節的知識,知道了月亮在中秋節這天是最圓的,下面我們來欣賞一個故事感受月亮形狀的變化。

流程一: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看完故事老師總結:在一個月的時間裏,月亮的形狀是不斷變化的,所以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上。

流程二:中秋知識問答小比拼

有關中秋節和月亮的知識有很多,下面就來考考我們家長和小朋友,來個中秋知識問答小比拼

1.八月十五又稱什麼節?(B)

A月餅節 B團圓節 C故鄉節 D詩人節

2.中秋節又可以稱爲什麼?

(A) A仲秋 B月夕 C秋節 D追月節

3.在哪個朝代中秋節纔開始成爲固定的節日?

(A) A唐 B宋 C元 D明

4.月餅最初是用來做什麼的?(A)

A祭奉月神的祭品 B饋贈親友的禮物 C節日食品 D地方小吃

5.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是誰的佳作?

(A) A王安石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6.在典故中,吳剛伐的是什麼樹? BA槐樹 B桂樹 C柳樹 D楊樹

7.以下哪個不是中秋節傳說? D

A嫦娥奔月 B吳剛伐桂 C玉兔搗藥 D迎濤神說

8.中秋節在亞洲其他國家也很盛行,在( B ),中秋節也叫感恩節。

A 日本 B 韓國 C 新加坡 D 馬來西亞

9.在古代月圓和月缺一般形容什麼?(A)

A悲歡離合 B天氣的好壞 C兇吉的象徵 D身體是否健康

10.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是描寫中秋節的千古名句,它出自( A )

A 蘇軾《水調歌頭》 B 蘇軾《中秋月》

C 王建《十五夜望月》 D 辛棄疾《太常引》

遊戲三 《猜燈謎》

1. 老師提前將若干燈謎藏在教室的各個角落

2. 請寶寶們站在教室中間,告訴寶寶們在教室內去尋找燈謎(並拿一個寫有燈謎的卡片,讓寶寶進行觀察,知道去找什麼樣子的卡片)

(1)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圓盤,有時像鐮刀---月亮

(2)中秋歸來---八歸

(3)嫦娥下凡---月季

(4)中秋菊開---花好月圓

(5)明月照我還---歸有光

(6)舉杯邀明月---賞光

(7)舉頭望明月---當歸(藥名)

3. 找到後,交到自己的爸爸媽媽的手中,請爸爸媽媽去猜燈謎,用時最短的家庭獲勝。

流程四:合唱歌曲《中秋月兒圓》、親子表演

爲了慶祝中秋節,我們小朋友學了一首新歌,一起來唱給爸爸媽媽聽。

老師還知道小朋友在家和爸爸媽媽也學習了新的兒歌和歌曲,歡迎大家到前面來表演。 流程四:親子製作月餅我們中秋節必吃的一樣食品就是月餅,下面老師帶來了許多顏色形狀都很特別很漂亮的月餅,請大家一起欣賞,看到自己喜歡的可以用橡皮泥模仿着做出來,當然也可以發揮想象做出自己想吃的月餅。

流程五:月餅展示

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來了,細細的,彎彎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她就撕了一塊雲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一位裁縫師傅做件衣裳吧。

裁縫師傅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以後來取。

過了五天,月亮姑娘長胖了一點兒好象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釦子也扣不上。

裁縫師傅決定給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讓她再過五天來取。五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象只小船。她來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連套也套不上。

裁縫師傅漲紅了臉,說: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過去了,月亮姑娘來取衣裳,裁縫師傅看到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象一隻圓盤那樣,吃了一驚:啊,你又長胖了!裁縫師傅嘆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說:唉!你的身材量不準,我沒法給你做衣裳了。

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到現在還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陽公公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小問題:

1.月亮姑娘爲什麼要做衣裳?

2.月亮姑娘爲什麼三次都沒做成衣裳?

3.月亮姑娘她是怎麼變的呢? 故事裏把月亮姑娘比作什麼?

20xx幼兒園年中秋節活動方案二

設計意圖: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澱着許多洋溢着濃厚東方文化色彩的傳統節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節日正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等傳統民俗節日,無不大力弘揚着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傳承民族精神。時值中秋節的來臨,讓我們的孩子瞭解這一傳統節日,學到科學小知識,並且在活動過程中把禮儀滲透到各個細節處。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活動形式:班級集體活動 環境佈置

1. 展示幼兒在節前觀察月亮、繪製出的月亮變化冊。

2. 在語言去投放相關月亮知識的圖書。

3. 懸掛燈籠,水果圖案營造熱鬧的節日氣氛。

家長工作

1. 家長幫助蒐集關於中秋節的資料,並提供給大家分享。

2. 爲這次主題活動準備一些月餅盒。並與幼兒一起做一個燈籠,最好是共同製作的。

3. 督促幼兒節前節後連續觀察月亮,並記錄月亮的變化。

4. 關注主題活動的進展,及時協助主題活動的展開。

5. 有時間帶幼兒在有月亮的夜晚賞月。

主題活動一 :中秋的來歷 活動形式 集體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瞭解中秋節,知道爲什麼要過中秋節,

什麼時候開始過中秋節。

2、幼兒能夠通過多種渠道來收集資料,並學會分享交流資料。

活動準備: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關於中秋節的資料,以及一些中秋節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國家有那些節日嗎?

二、向幼兒介紹中秋節,包括時間,來歷。

1、教師請幼兒介紹,並請其他幼兒傾聽從中知道

了哪些,與別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師介紹自己的材料,使幼兒瞭解中秋節的來歷。

三、擴展幼兒經驗,並介紹中秋節的習俗,讓幼兒瞭解更多。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中秋要吃什麼嗎? 師:除了吃月餅,我們還幹什麼呢?

四、教師像幼兒介紹獲取資料的方法。

師: 呀,小朋友瞭解那麼多知識,那你是從哪裏了

解到的?

1、幼兒交流自己獲取知識的渠道。

2 、教師幫助幼兒總結從哪獲取知識:方法及渠道。

主題活動二:製作月餅

1、 活動要求:

(1)在活動中,家長放手讓孩子去做,家長只是起幫助指導的作用。

(2)進入活動室,要小聲說話,以不影響他人爲原則。

(3)、活動結束後,整理好所有的東西,物歸原處。

(4)、準備好製作月餅的材料(擀麪杖、面板、模子、月餅餡),油麪和水面統一準備。

活動過程:

(1)、孩子和家長一起製作月餅。

(2)、 將做好的月餅放入烤箱中。

(3)、 戶外傳統遊戲貼膏藥、切西瓜,共同參與。

(4)、 室內遊戲搶椅子,家長和幼兒分開遊戲。

(5)、 品嚐月餅。

幼兒園中秋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篇20

設計思路: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著名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總是會勾起離家的每一位中國人想家的心。因此大家都十分重視這個特別的節日。在這一天,大家會通過各種方式來表達心中的願望,如:掛燈籠猜燈謎,看月亮唱歌,吃月餅聚餐等等。

《指南》中提到:欣賞、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性,有初步的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瞭解一些接觸到的多元文化。如:民間習俗:參與民間節日活動,玩民間遊戲等。中班的孩子對於過節是非常開心的,他們已經從純粹的玩,逐漸意識到節日的不同含義和人們不同的慶祝方式。因此,我們中班組設想通過在本次活動中家長的共同參與來幫助孩子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中秋節”的特別之處,使每一位孩子在看看、說說、唱唱、講講、吃吃的過程中瞭解節日的來歷,體驗過中秋節的快樂。

時間安排:X月XX日(星期五)下午3點

活動內容與要求:

1、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簡單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2、通過與爺爺奶奶共同參觀、表演、品嚐團圓餅,體驗節日的快樂,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活動準備:

1、邀請幼兒的爺爺奶奶來園參加活動

2、事先佈置四個主題活動室

◆中秋食品展覽(中一班)

◆月亮燈謎(中二班)

◆中秋的來歷(中三班)

◆民俗展示(中四班)

活動過程:

1、迎接爺爺奶奶的到來,請爺爺奶奶來說說,在他們小時侯是怎麼過中秋節的?。(本班活動室)

2、參觀四個主題活動室。

3、班級聯藝

4、品嚐與分享。

你們今天這個中秋節過的怎麼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