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輔導工作方案(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5W

高中生心理輔導工作方案 篇1

民勤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位於民勤縣北部,創辦於1986年,學校現有75個教學班級,在校學生5300餘人,在職教職工270餘人,是一所獨特的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職業中專。長期以來,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改革中,學校提出了“人人有技能,個個能成功”的辦學理念。針對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當前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學校明確了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爲重要工作的思路,開始了在我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艱難探索。近幾年來,由於國家政策的支持、職專人的不懈努力,學校的辦學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辦學效益日漸顯著。在此過程中,我們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和思考也在不斷深入,逐步構建了“一三五”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模式(注重一個結合: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整體教育教學工作相結合;建設三支隊伍:以專職心理健康教師組成的骨幹隊伍、具有較強心理健康教育實施能力的班主任隊伍、具有一定心理健康教育自覺意識與實施能力的教師隊伍;五個實施途徑: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置、心理輔導活動開展、課堂教學延伸、校園文化活動滲透、網絡媒體交流),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規範,逐步深入。

高中生心理輔導工作方案(精選3篇)

一、深化辦學理念,明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向。

我校“人人有技能,個個能成功”辦學理念是針對我校生源狀況提出來的。我校是一所普通職業中專,生源進口起點都相對較低,學校每年都會對入校新生進行相關情況調查,通過對調查,我們發現學生在過去的學習過程中,大都經歷的是挫敗,許多學生入校時消極茫然,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嚴重缺乏。鑑於學生的狀況,學校經過反覆研究。決定將學生的學習重點由學習文化課轉向技能的掌握,充分做到揚長避短。同時相信每個人都有成功的願望和潛能,相信每個人都能實現多方面的成功。要求每一個學生都不一定取得一流的學習成績,而是通過改革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堅持正面教育和激勵原則,讓每一個學生掌握一項過硬的技術,從而養成積極成功的心理品質,懷着成功的心態茁壯成長。

在推進新的辦學思想過程中,我們發現阻礙學生獲得成功體驗的主要原因是學生自覺能動性和自我教育能力比較差,尤其是反覆挫敗的失敗心態嚴重,於是就開始了以學生自信心培養爲重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主要做法是:完善了心理健康工作制度,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成立了以心吧、政教處爲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組,制定了包括課程開設、教師培訓、心理輔導活動開展等內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劃,在班會課上學習、討論,聘請專家來校對師生作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講座,開展以培養自信心爲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舞臺。

二、教育與教學相結合,營造心理健康教育和諧氛圍。

我們認爲,在學校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雖然是相對獨立的一部分,但更是與學校整體的教育教學工作密不可分的。因此,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其它工作的整合,營造和諧的心理氛圍是有效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條件。我們提出對教師、學生、家長實施同步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學的每個過程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契機,提高校園整體心理健康水平。

在教師方面,學校在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營造寬鬆管理氛圍的同時,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師德教育和教師培訓相結合,引導教師正確認識自己、認識職業,提升職業幸福感(例如:開展教師經典閱讀活動、“走下講臺,走進學生”主題教育活動等)。這些活動,使教師緩解了壓力,放鬆了心情,提升教師對集體的歸屬感,促進了學校和諧心理氛圍的形成。

在學生方面,我們本着貼近學生實際和師生共同參與的原則,提出向和諧的師生關係要質量,給常規活動注入了新的內涵,促進師生互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在家長方面,我們也想了很多辦法。我校許多學生都出身平民家庭,大多家境一般,農民家庭、低保戶等,家長普遍承受着很大的生存壓力,家長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樂觀。我們通過教師家訪、家長會、辦家長報和家長開放活動日等活動,將學校的辦學理念傳達給家長,引導家長學會理解孩子,學會與孩子溝通,學會肯定鼓勵孩子,學會與老師配合,贏得家長對學校的支持。教師、學生、家長,是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中有機的組成部分,我們始終認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本身就應包括這三者,而我校也正是注重了整合不同層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營造了和諧的校園心理氛圍,取得了工作的成效。

三、建設心理健康教育三支隊伍,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實施。

衆所周知,“只有個性,才能作用於個性的發展和形成,只有個性,才能養成個性。” 教師的主要任務應是春風化雨。因此,我們着力建設了三支心理健康教育隊伍。

一是建立了一支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組成的骨幹隊伍。目前,學校“心吧”配備專職心理教師6名。由他們主要承擔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計劃的制定,心理諮詢室的日常工作,包括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學生的團體和個別輔導等,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實施提供專業指導。

二是建立了一支具有較強心理健康教育實施能力的班主任隊伍。他們主要承擔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現代教育提出了培養人“成爲一個完善的人”的目標,班主任則責無旁貸地擔負着教書育人雙重角色。我們深刻地認識到班主任對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特別是心理成長起着重要的作用。“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我們鼓勵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感情關係,這樣彼此才能產生親近感、認同感,相互間的吸引力也就越大,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力也就越大。

三是建立了一支具有一定心理健康教育自覺意識與實施能力的教師隊伍。他們主要承擔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務。

四、明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任務,明確實施健康教育主通道。

衆所周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是:

1、面向全體學生,開展預防性、發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2、對於少數有心理困擾或障礙的學生,給予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

3、對於極少數有嚴重心理疾患的學生,能及時識別並轉介到醫院治療部門。

高中生心理輔導工作方案 篇2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過心理衛生的教育、心理品質與能力的培養及處理心理問題的輔導,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最終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的一項科學系統的工程。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國小生生理、心理髮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國家教育部於1999年頒佈了《關於加強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xx年8月又進一步明確要求,下發了《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在各地教育行政機構的指導下,我國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在這樣的形勢下,我校作爲一所具有“實驗”“示範”作用的省級重點中學,應如何繼續開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作爲基礎教育高級階段的高級中學又怎樣使目前的心理教育工作更深入、更系統的開展?此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內容、原則等在教育活動中的落實尚須作進一步的研究探討。爲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進行,結合德育工作,全面展開學校的心理教育活動,爲學校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礎;優化學校的心理環境;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心理潛能,防治學生的種種心理健康調適問題,促進其身心的健康發展,下面從幾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我校心理健康工作開展和深化的想法。

一、整體構想

根據高中教育的具體情況,從兩項基礎性活動着手,以多項延展性活動相配合,全方位的開展高中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兩項基礎:心理諮詢和心育課程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基礎性活動,這兩項活動獲得的第一手資料可爲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提供參考。

延展活動: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兩項基礎性活動的同時,以多項延展性活動相配合,活動形式多,涉及面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專題心理講座

2)心育主題班會

3)心理教育網站

4)心理廣播欄目

5)校報刊心理欄目

6)教師心理指導

7)家校通心理知識宣傳等等

二、具體操作:

1、必須設立專門的領導和組織機構。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對外求得專家的幫助,對內建立一支以學校領導爲中心,以心理教育輔導老師和班主任爲主體的心理教育隊伍。

2、開設課程是普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的形式。

針對學校各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情境設計主體式討論、課堂即興小品表演、遊戲等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將深刻的內涵寓於其中,使學生通過學習而發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斷開拓進取,以主動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

a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適應時代要求,從具體情況出發,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列入課表。通過每週0.5-1課時的課堂教學,比較系統、全面地向學生介紹心理科學知識,掃除“心盲”,指導學生提高素質,發揮潛能。爲防止心理健康教育醫學化和學科化的傾向,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心理學知識的傳授和心理學理論的教育,我們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過程中,遵循 “心理教育活動”的概念,通過各種活動全方位的開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大限度的發揮高中階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b心育課的任務

實踐任務:優化學生心理素質,預防心理疾病,倡導求助意識,促其全面發展。

理論任務:在實踐領域內,爲中學心理科學理論的發展提供原始素材,爲教育心理學研究提供事實依據,促進學校心理服務體系理論的完善。

c主要教學內容

1)瞭解性單元:健康知識、心理特點、各種心理品質等的認知。

2)發展性單元:發展智力品質(諸如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等);培養學生的面對現實生活所需的基本生存能力(諸如應試心理、耐挫能力、交際能力等等)

3)預防性單元:培養良好個性品質,及時發現問題的能力以及主動尋求幫助的意識。

4)解惑性單元:就教學和諮詢過程中發現的普遍問題,設計相應的活動方案,指導學生解除心理困惑的方法途徑。如新生進校後面臨着重塑自我的心理調適過程。

5)測驗性單元:爲了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更爲較合理地評估心理教育的成效,採用自編問卷調查和標準化測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測評。

6)活動性單元: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各方面條件設計開展角色扮演心理互助、智力開發等心育活動,創設情境,提供條件,使心育活動的原理逐步內化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各年級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高一年級:

新生新環境適應性教育,做好初高中銜接工作。幫助學生學會自理生活,學會與人正確交往,樹立正確的友誼觀。開展禮儀教育,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幫助學生完善個性,健全人格,培養責任心,增強社會公德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正確認知,提高是非辨別能力, 誠實守信,言行一致。教育學生學會寬容、學會關心他人、懂得感恩、有愛心、有責任心等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爲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心理問題提供諮詢幫助。對高一新生進行適應方面的測量、綜合素質調查。

高二年級:

幫助學生儘快適應文理分科後的學習生活,排除學習中不合理的憂慮,正確歸因,增強自信心。加強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健康情感教育。幫助學生完善個性,健全人格,培養良好性格。增強社會公德意識,培養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調適能力,培養責任心,學會自律。正確認知,提高是非辨別能力,誠實守信,言行一致。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培養健康的幸福觀和樂觀向上的積極心理。爲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心理問題提供諮詢幫助。

高三年級:

關注學生的考試壓力,進行大學聯考準備心態調查,幫助他們自我減壓,指導學生學會心理自我調適,掌握幾種身心調試法。進一步加強理想教育,責任感教育,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認識自我價值,關心國家命運,具有使命感,作出升學的最佳選擇。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敢於面對挫折和困難,具有進取精神,塑造完美的人格。做好高三學生臨考前的心理疏導工作。

d課堂教學策略

課堂教學以自主發展策略和調適指導策略爲主。

策略思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身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心理素質。

策略操作要點:

一要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設計要考慮怎樣讓學生廣泛地參與,並激發學生參與心育活動的積極性。

二要學生自我評價。課堂教學重在啓發學生的自我認知、自我評價,爲自我悅納和自我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要學生自我調控。簡單易操作的心理調適方法的介紹,讓學生學會自我調控,體現“一切爲了學生”的教學理念。

四要學生自我創造。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各種心理教學設計啓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培養創新能力。3、團體輔導和講座是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具有針對性的形式。

以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需要爲主線,幫助學生學會接受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專題心理講座針對中學高級階段學生存在的普遍心理困惑,以普及心理學知識、介紹心理調適技巧和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爲主。根據每一年段的學生都比較容易出現一些突出的心理問題,深入而全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開出一系列縱向聯接、橫向配套的年段心理教育講座,如高一年的“適應”教育,高二年的“立志”教育,高三年“理想”教育等。另外針對面臨共同心理不適的學生進行小團體心理輔導或心理訓練,利用團體的資源進行心理幫助,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4 、建立系統的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助形式。建立高一新生的心理檔案,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的有方向地開展教育,瞭解個體學生的氣質類型、性格特徵等情況,科學地使用相關測量表,慎重處理,並將結果存入檔案。心理室要加強心理信息傳遞制度化建設,向各年級部、相關班級和老師通報學生的心理信息,爲班級管理和學科教學提供幫助,同時配合學校其它教育力量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全方位的心理教育,形成最大化的教育合力,給學生有力的心理支持,努力使每一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諧地發展。同時,也將每次心理諮詢的記錄作爲原始資料存到心理教育檔案中。由心理學專業人員專人負責,在保障學生合法權益前提下,向學校有關職能部門及全校學生工作提供信息服務。心理健康檔案明確篩選“ 問題學生 ”供諮詢室預約諮詢。心理健康檔案電子化和心理測試網絡化是以後心理檔案的發展方向,很多學校已經實現,希望得到校領導支持,在這一學期實現。

5、開放心理諮詢室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服務。

心理諮詢室是對針對個別化的,有輕度心理障礙和行爲問題的學生,予以幫助的特定場所。必須建立諮詢員的工作規則、實施科學化的檔案管理、進行心理諮詢案例的分析和心理諮詢的轉介工作等。探討針對中學生個別心理輔導的方法,建立諮詢保密、案例分析的工作制度,進行諮詢人員的專業化培訓等等。主要針對學生學習心理問題、情感情緒問題、交往問題以及升學就業問題進行指導。在指導過程中,無論是對主動上門求助還是被家長或教師帶來的學生都以朋友式的態度對待,認真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同時,還應對個案進行跟蹤,及時消除輕微的心理障礙,對需加以矯治的轉介到有關部門及時處理和治療。對於諮詢者的個人隱私問題,應予以保密。關注心理和行爲有偏差的學生健康成長,特別是做好高三學生臨考前的心理疏導工作。嚴格遵守心理諮詢基本原則,合理運用心理諮詢基本技法,科學有效地進行個別心理輔導。個別輔導要有記錄,有效果分析。

由於種種原因,心理諮詢室還不夠完善。因此,必須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心理諮詢室。在基礎設施方面,已有一個木製信箱和畫、鮮花、電話、飲水設備等,需要配備一臺電腦,以便查找資料、建立學生心理檔案、網上諮詢和諮詢資料歸檔。另外缺少圖書、資料櫃;在人員配備方面,我校設有專職心理諮詢人員1名,兼職心理諮詢員 無,需要增加人員配備,另外年級部長、班主任爲協助心理輔導人員。

向學生公佈公佈電子信箱,進行網上心理諮詢,拓寬學生的諮詢空間。心理諮詢信箱採用單獨回信或面對面諮詢的方式回覆。每學期開學初通過海報宣傳,指導學生有效地利用諮詢室信箱。

6、班級設學生心理委員,進一步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機構。

班級設學生心理委員,男女各一名。由班級推選出熱愛心理工作,熱心爲學生服務的優秀人才,擔任班級心理委員,明確工作職責,爲班級、學生與學校心理室、班主任的溝通搭建橋樑,使班級心理教育更有針對性。心理室將對班級心理委員進行定期培訓,以提高心理委員的工作能力。心理委員對學生所關心的話題蒐集資料及反饋,積極協助心理老師進行各方面的工作,比如,參與對入校新生的心理輔導、心理測量結果的計算機錄入和心理檔案的建立等。成員的工作不但彌補了心理輔導教師不足的困難,而且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加容易。同時,能夠很快地將同學中存在的問題反映上來,提高了心理輔導的及時性和針對性。

7、心理教育網站

考慮到現代高中生大多數家中都配有電腦以及網絡具有隱蔽性的特點,採用此輔助方式能更好地進行心理教育的宣傳,同時也方便了師生間的聯繫,有助於學生內心情感地真誠流露。可以設立以下欄目:

(1)心育之窗

(2)學生心理之窗

(3)教師心理之窗

(4)家長之窗。

通過這些窗口,讓學生、老師、家長、社會等共同關注心理健康問題,瞭解維護自身及他人的心理健康知識,方法技巧。

8、家長心理課堂

心理學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人格素養,父母的和睦與否是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心理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沒有家庭的積極配合是行不通的`。然而目前多數家長未意識到對子女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此,要通過家校通宣傳有關心理健康知識、親子對話、積極家庭治療等方式加深家長對心理健康的瞭解,使他們掌握青少年心理髮展的規律,增進與子女的情感交流,促進家庭內部良好氛圍的形成。要通過家長會、宣傳單等方式向學生家長宣傳、強調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進入這一階段的孩子易出現的問題,提醒家長在教育子女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讓家長學會運用心理學知識,認識瞭解自己的孩子,主動地用正確的家教方式教育子女,幫助子女直面學習生活中的困難,使家庭爲孩子的精神發育提供一個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統”

9、教師心理指導

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直接影響着學生的行爲,影響到學生身心的發展與成長,最終影響到教育的成敗。美國心理學家鮑德溫研究了73位教師與1000位學生的相互關係後得出結論:一個情緒不穩定的教師很容易擾動其學生的情緒,而一個情緒穩定的教師,也會使其學生的情緒趨向於穩定。因此普及心理諮詢知識,有利於教師正確認識自己,調控自身情緒,積極對待工作,最終有利於學生的心理健康。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培訓,培訓包括理論知識學習、操作技能訓練、案例分析和實踐鍛鍊等內容,以幫助教師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面向全體班主任,安排系列講座和團體訓練,目標是使班主任瞭解心理健康常識,瞭解中專生行爲動機,能夠在工作中自覺地運用人際溝通技術、情緒處理方法,能夠簡單識別是否心理異常,對心理異常學生儘可能適當對待,學習日常自我減壓方法等。

10、加強宣傳力度,行成校園心理健康教育文化。

心理教育重在健康問題,重在學生心理的發展性教育,工作理念是全員參與、全面展開、關注全體、開發潛能、促進發展、健全人格。充分利用校園廣播電臺、宣傳欄、校報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做強校園心理健康教育文化,使全體師生充分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同關注心理健康問題。

心理輔導室辦好宣傳欄,對於那些沒有勇氣走進心理諮詢室的學生來說,宣傳欄或許可以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學校師生在注目學校的心理健康宣傳同時,也在默默地感受着心理健康輔導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心理宣傳欄正是這種情感輻射的載體。可以嘗試由學生自主創作心理報,內容可包括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心理知識、心裏話、信息快車、教你一招、焦點談、金點子等。形式可以以手抄保、黑板報、寢室報等。利用校報心理專欄,對學生提出的比較典型的心理問題予以解答。在鍛鍊學生思維、想象等多方面能力的同時,達到“平行教育”的效果。團委負責校園廣播電臺設立“心海導航”欄目,於每週兩次利用校園廣播播放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及同學們所困惑的問題,由心理諮詢室老師、班主任或部分學生供稿。辦好學校網站的心理健康教育網頁。班主任負責創建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班級是心理教育的主要場所,利用時政班會課發動學生開展自編自演自看自評心理小品,重複自己的人生體驗,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氛圍。

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課內和課外相結合,課程化和學科滲透相結合,普遍性和個別性相結合,家庭和學校相結合,教師和學生相結合。只有從多種渠道,讓學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得,才能不斷完善自我,塑造健康人格,適應社會,發揮潛能。

高中生心理輔導工作方案 篇3

面臨大學聯考,高三學生有心理壓力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緩解。

1、預防爲主,加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力度

健康的心理素質教育,對學生的學習、對學生將來的工作和生活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將會使學生受益終生。目前中學生心理素質教育非常薄弱。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是我們教師的職責。《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要積極開展青春期衛生教育,通過各種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康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學校領導要統籌安排好全校的心理教育程序,應從人力、物力上加大力度,要健全研究機構,組織教師有針對性地學習高三學生心理學,並將心理素質教育逐漸規範化、課程化。要有專門的教材、專職教師和專門的課時,真正把心理教育落實到實處。每一個教師都應瞭解高三學生的心理,研究其心理特點以及產生心理障礙的規律,靈活地對學生進行健康的心理教育,防患未然,防微杜漸。

2、幫助學生正確定位,及時調整心態,減輕心理壓力

針對高三學生的心理特徵,保持良好的心態是提高學生效率的基本要求。進入高三後,伴隨逐漸增加的各方面壓力,目標驟然清晰,成爲壓在自己身上的沉重負擔,它不但沒有給學生應有的激勵,反而使學生畏懼大學聯考。應當引導學生調低期望值,讓學生認識到,只要考出自己的最佳狀態、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考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績就是最大的成功。根據這種成功觀念,合理的自我定位,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動機水平,放下包袱輕裝上陣,以一種輕鬆的心情面對學習。

引導學生對學習正確看待,讓其享受學習,不可苛求自己。高三老師加班加點進行輔導,高三學生家長小心翼翼侍奉衣食住行,社會予以廣泛關注,這些對學生的關愛應當是一種溫馨的享受。應當引導學生在這種愛的氛圍中愉悅學習。調整心態,減輕各種壓力,在寬鬆和諧的環境中學習。

擔心大學聯考失利,是高三學生共有的心理壓力,應向學生講清楚“機遇和挑戰並存”的道理,光擔心無效果,只有拼搏方可取勝。並教育學生在戰略上要藐視大學聯考,在戰術上要重視大學聯考,鼓勵學生相信自己能成爲大學聯考的勝利者。

3、培養學生良好心理品質,樹立自信心

開展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心理輔導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及團結協作的能力,培養他們勝不驕,敗不餒的良好心理素質。端正態度,矯正對考試的認識誤區,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價值。教師要儘可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使學生獲得成功,增強其成功的體驗,有了成功的體驗,肯定了自己,相信了自己,增強了自信心,從而激勵自己不斷地去探索,去爭取成功。

認可學生是促進學生自信心產生的催化劑。經常鼓勵表揚學生的進步,作爲教師要時刻留意每一位學生,哪怕是一點點微小的進步,都應給予鼓勵,喚起學生的自信心。要爲他們自我表現和獲得成功提供機會,自我表現的機會多了,相對來說,成功體驗也多了,產生了自信心。對學生的學習結果及時加以反饋,肯定成績,克服失誤。

增強學生自信心教育,指導高三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和評價自我,正確認識自卑感的利與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能力,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勵,相信事在人爲,善於正確對待自我並運用適當的方法將自我完善經常化,看到自己的進步和優勢,發展自信心。

4、發揮集體力量,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

要以小組交流等形式,讓學生們進行同伴教育,和周圍的同學互相鼓勵,既增進了友誼,也緩解心理壓力,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同學們因爲互相瞭解、熟悉對方,就不感到拘束、緊張、害怕,很容易談出自己心裏的想法……

針對學生在月考等“非常階段”出現情緒上、思想上、語言上和行動上等方面表現出的不正常,有目的性地,不定期召開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每人談自己的想法,及時有效解決已萌芽出來的不規範。在高三第二次月考後,人人發言,效果很好。

5、搞好個別教育,帶動全班

心理障礙各自有別,高三學生除了普遍的心理問題外,每個人還有其特殊性,還應注意點面結合,抓住個別,對一些特殊的學生採用個別輔導的方式。教師對每一位學生認真細緻地瞭解,可以建立學生個性發展檔案,爲他們設計個人的解決方案,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只有抓好每一各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才能促進全班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

6、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師生之間加強交流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前提。只有把師生之間的溝通渠道疏通,纔可能及時發現問題,纔可能準確地摸清學生的心理癥結,纔可能對症下藥,幫助學生梳理心理疙瘩,纔可能使自己的指導調節被學生切實的合作執行。

培養獨特的教師個人魅力是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催化劑。教師只有具備了令學生折服的個人魅力,纔有助於師生的交流,纔有助於解決策略和方案的貫徹執行,纔有助於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

7、指導學生髮現心理問題,教給學生調適方法

教師要指導學生了解高三常見心理問題,科學分析自身存在的心理障礙,讓學生了解心理平衡、社會適應以及二者之間的聯繫,能夠以良好的心態投入大學聯考中去。這就需要對學生一些情緒調控和挫折應付能力輔導,進行大學聯考複習策略指導,培養思維品質等。

要教給學生一些調適心理的方法。如自我暗示法、脫敏法、焦點轉移法、深呼吸方法、藥物治療法等。

對高三學生還要進行人際適應能力輔導,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合作、學會負責,防止心理封閉。

8、建立經常性的學校家庭、社會聯繫制度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輔相成,教師、家長和社區經常性的溝通,是及時發現學生心理問題的必要條件,是深入分析學生心理的必要條件,是全面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必要條件,也是爲學生營造各種良好學習氛圍的必要條件,要調動多方面的力量協助教育。

高三學生的心理問題不少,必須時時把握學生的心理脈搏,針對具體問題,及時作好疏導工作。實踐證明,加強對高三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還有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對鼓勵他們努力拼搏,提高學習成績,在大學聯考中發揮出應有的水平,起着積極的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