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教學設計方案(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9.37K

蘇州園林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蘇州園林教學設計方案(精選3篇)

知識與技能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蘇州園林的特點,理清說明順序。

2、學習本文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說明事物,體會說明語言的多樣性。

3、培養閱讀說明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採用做讀書卡片和分組研討方式,層層引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略作者筆下的圖畫美,從而激發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點

抓住事物特點運用適當說明程序、說明方法進行說明。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預習課文找出生字、詞。

2、蒐集有關蘇州園林的圖片、資料,用計算機設計課件。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有人說:桂林山水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今天,讓我們師生一起走近蘇州園林,欣賞蘇州的美景,品味園林的佳趣吧!

(請欣賞大屏幕)

景點很美吧,讓同學們帶着美景的餘味,讀一讀葉聖陶筆下的《蘇州園林》,看看葉聖陶對蘇州園林的評價,感受那如詩如畫的藝術境界。

二、感知課文,把握要點

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根據屏幕提示做一張讀書卡。

從我們製作的圖書卡中可以看出這篇說明文順序是由總到分。在分寫部分中,前四段是詳細說明,又按照由主到次的說明順序,⑶~⑹自然段分別照應第二自然段那幾句?讓我們一起讀一遍。

三、研讀課文,突破重點

在⑶~⑷段中作者進行重點說明,現在就四人一組進行研讀,選擇你們小組喜歡的段落,合作學習,就黑板上提示進行探討,對優秀合作小組是有獎勵的喲。

研讀段落:____________

本段中心句:____________。

說明____________事物____________特徵。

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手法。

不太理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喜歡自己獨立完成的同學可自己填寫。優秀者或小組獎勵旅遊蘇州園林景點。

答案:

⑶研讀段落

③本段中心句:無(亭臺軒榭佈局)。

說明亭臺軒榭不講對稱的圖畫美的特點。

運用作比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問題:圖案畫與美術畫的區別?

⑷研讀段落

④本段中心句:第一句,蘇州園林都有假山和池沼。

說明假山

(講究藝術)與池沼

(講究高低屈曲,任其自然)的特點。

運用分類別,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問題:雷同――不該相同的相同

藝術、技術

藝術強調個人獨創性活動,其成果給人以審美愉悅,並且無法被複制,技術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實際效用的東西,一般可以大量複製。

⑸研讀段落:

⑤本段中心句:第一句,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的樹木也着眼於畫意特點。

說明着眼於畫意的特點。

運用作比較、舉例子說明方法。

不太理解的句子:無。

⑹研讀段落:

⑥本段中心句:遊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牆和廊子。

說明花牆和廊子的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特點

問題:隔而未隔,界而未界

看上去是被花牆和廊子把景分開了,但因爲牆是一段空的廊子是無所依靠,景緻又如象沒有隔開使景緻不是一覽無餘的展開,有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更有層次性。

剛纔同學們已研讀重點段⑶~⑹段。下面簡單看一看⑺~⑼段,找出每一段中心句,抓住景物特點。最後一段給人以餘味無窮之感。(多媒體配合)

四、回味課文,拓展創新

經過剛纔同學們學習,我們已對蘇州園林有了很多瞭解。每個小組推薦一位同學就書上提供內容,老師提供參考畫面,嘗試做一次導遊,要求看大屏幕。

要求:1、注意導遊對象,導遊方式;2、抓事物特徵,講究層次性;3、就課文內容,要求有一定創新。

每個小組推薦一位導遊小姐或先生,小組內討論,寫一份提綱,可拿提綱上臺。

今天我們一起愉悅地遊覽了蘇州園林,通過這次旅遊,你有什麼收穫?又有什麼感想呢?請課外寫一篇隨筆。

願我們下次旅遊更快樂!

蘇州園林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蘇州園林》是國中語文八年級(上)第五單元的講讀課文,這是葉聖陶先生的一篇準確把握了事物特徵的優美的說明文,原是爲攝影集《蘇州園林》寫的序。蘇州園林聞名中外,設計者與建築者別出心裁,因此特色鮮明。而本文作者另闢蹊徑,異中求同,牢牢把握住蘇州園林的“圖畫美”這一特徵,從總體上介紹,順暢自然,通俗易懂,不僅展現了深厚純熟的文字功力,更顯示了不同凡響的思維水平。

二、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歸納文章中心

2、結合說明文的文體知識分析本文,如抓住特徵說明事物、說明方法、說明順序等

3、欣賞品味,可背誦,可畫畫,可寫導遊詞、可編歌曲等

4、主題閱讀:蒐集與蘇州園林有關的資料、圖片等

5、感受蘇州園林的圖畫美、藝術美

三、教學重難點:

1、抓住事物特徵,由整體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的邏輯說明順序

2、掌握作比較、分類別、打比方、舉例子等說明方法及作用

四、課前準備:

師生蒐集與《蘇州園林》有關的圖片、資料等

五、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師:昨天,我們預篇課文,今天我們將根據預

(二)展示過程

第一步:搶答展示目標1和2:

(各小組搶答展示作者及寫作背景、抓住特徵說明蘇州園林、本文的說明方法、說明順序、本文的中心等)

第二步:目標3開展對抗賽:

3組:“我們組根據課文內容改編了一首歌,套用《好一朵茉莉花》的曲子。下面我們與大家共享。”然後四人齊唱:“好一個蘇州園林,園林再美也美不過它。亭臺軒榭不對稱,假山池沼互配合,花草樹木來映襯,近景遠景分層次;角落、門窗、色彩都是圖畫美。好一個蘇州園林,好一幅美麗的圖畫。”

教師簡評: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就是對3組同學展示內容的最好評價了。用優美的歌聲來展示課文內容,三組的同學真是多才多藝!

10組:“我們組的丹青小能手給大家帶來了三幅畫,請大家欣賞。看,第一幅亭臺軒榭,突出了蘇州園林不講究對稱的特點。第二幅是蘇州園林的假山。有的重巒疊嶂,有的配合周圍景物,讓你覺得身臨山間,突出說明假山的堆疊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第三幅是‘魚戲蓮葉間’。夏秋季節荷花開放,各種魚在蓮葉間嬉戲,這是多麼入畫的一景啊!”

教師簡評:10組同學的這三幅畫真的把我們領進了蘇州園林,讓我們更好地感受到了蘇州園林的圖畫美。謝謝10組的同學讓我們免費參觀。

1組:“下面由我們組陪同大家繼續遊覽。請閉上眼睛,根據我們組的導遊詞發揮你的想像。遊客朋友們,我們現在身置各種樹木之間,又清涼又舒心。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讓遊客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繁花綠樹。蘇州遊覽修剪樹木注重自然之趣,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你們看,我們眼前的這棵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杆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讓遊覽者流連忘返。”

(一學生還即景寫詩一首朗誦)

教師簡評:1組的導遊和詩歌太精彩了,老師簡直不想從美夢中醒來。哪個組來繼續我們的旅遊?

9組:我們組是配樂朗誦,相信老師和同學們會更喜歡的。(朗誦了課文第二段)

教師簡評:美景美樂彷彿把我們帶到了仙境一般。剛纔同學們展示的不僅是蘇州園林,更是你們才華的'流露。同學們的水平不亞於專業的歌星、畫家、導遊。相信同學們將來會成爲各行各業的人才。

第三步:交流(小組間互相交流教師展示蒐集的資料:(大屏幕投影教師網上搜集的蘇州園林的圖片和文章,因論文字數限制,只選了一篇文章。)

讓我們再次走進蘇州園林,感受蘇州園林的圖畫美、藝術美:

滄浪亭

滄浪亭,地處城南三元坊。中,歷史最爲悠在現存蘇州園林久。全園佈局,自然和諧,堪稱構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列爲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

此園數易其主,歷經滄桑,但多是建物的傾毀修復,而園中假山,園外池水,大多保持舊觀。

全園景色簡潔古樸,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勝,而以自然爲美。所謂自然,一是不矯揉造作,不亡加雕飾,不露斧鑿痕跡;二是表現得法,力求山水相宜,宛如自然風景。滄浪亭園外景色因水而起,園門北向而開,前有一道石橋,一灣池水由西向東,環園南去清晨夕暮,煙水瀰漫,極富山島水鄉詩意。而園內佈局以山爲主,入門即見黃石爲主,土石相間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機勃勃,翠竹搖影於其間,藤蔓垂掛於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建築亦大多環山,並以長廊相接。但山無水則缺媚,水無山則少剛,遂沿池築一復廊,蜿蜒曲折,既將臨池而建的亭榭連成一片,不使孤單,又可通過復廊上一百餘圖案各異的漏窗兩面觀景,使園外之水與園內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爲一體,此可謂借景的典範。

園內還有五百名賢祠,壁上嵌有五百餘人像石刻,運刀細膩,頗值觀賞

(三)、總結:

同學們,這篇課文葉聖陶先生先是總的概括蘇州園林是一副完美的圖畫,接着從主要的方面

1、亭臺軒榭的佈局

2、假山池沼的配合

3、花草樹木的映襯

4、近景遠景的層次和小的方面

六、教後反思:

充分體現新課改精神,最大限度地發揮小組合作探究的作用,調動學生的表現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我設計這堂課的原則。因此,同學們經過充分討論探究,根據教學目標確定了自己小組的答案和展示形式。在結合課文分析說明文知識點上,只要準確,不求形式創新。但“欣賞品味”這一環節上,就得靠多種形式來展現各組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這種理解和展示中,學生的情感不知不覺地得到了昇華,學生的素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蘇州園林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文選自語文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是一篇語言通俗但藝術情趣和審美品味都很高的說明文。作者經過周密的觀察,從個別中概括出一般,找到蘇州園林在不同中的共同點,再現它的畫意美,讚美設計者和匠師們的智慧和我國園林藝術的高超。

二、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使學生學會欣賞作品,領會作品的內涵”“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本課教學力圖貫徹這些理念。

三、教學目標

1、瞭解蘇州園林圖畫美的特點,領略我國江南園林的美麗風貌。

2、理解課文總說和分說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語言的多樣性。

3、運用多媒體手段,使學生對蘇州園林有具體的感觀,從而激發學生欣賞並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

四、教學重點

學習由整體把握到具體揣摩的讀書方法。

五、教學難點

初步的鑑賞能力的培養。

六、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指導學生怎樣閱讀說明文。這是七年級年學生第一次接觸說明文,先讓學生們掌握閱讀說明文的方法——明確說明對象,分析說明對象的特徵,理清說明順序,找出說明方法,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的特點,把握說明文的結構,在說明文中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的運用及效果,爲學習本單元的說明文作鋪墊。)

七、課前準備

①佈置學生預習課文,找出生字詞,做積累字詞知識的讀書摘錄卡。

②查閱有關葉聖陶的資料,或上網查閱有關蘇州園林的圖片,獲得直觀的認識。

八、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

同學們,大家知道“園林”嗎?“園林”是種植花草樹木,供人遊覽休息的風景區。我國江蘇的蘇州以“園林城市”的美稱聞名天下,曾有人讚譽:“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有誰去過蘇州園林嗎?(讓同學們說)記得03年老師去蘇州開會,遊覽了蘇州園林中的獅子林、拙政園,展現在老師眼前的是一幅美麗的畫,有亭臺軒榭、假山池沼、曲徑幽深,常常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這真是一種終生難忘的藝術享受,我深深地讚歎古代設計者和匠師們的智慧和非凡的創造力。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蘇州園林這一幅美麗的圖畫。老師這裏有一個小小的要求:看完之後請說說,從蘇州園林的圖畫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看後的感覺如何?(多媒體顯示,學生看完後談看到的景物和感受:如亭臺軒榭、假山池沼、花草樹木、鏤窗廊子等。)

(老師點撥)是啊,屏幕上的畫面讓我們彷彿置身於詩情畫意的蘇州園林美的世界。今天,我們最主要的是要欣賞葉聖陶先生是如何用語言文字向我們介紹《蘇州園林》的美的成因。

(簡介作者)《蘇州園林》這篇說明文是葉聖陶先生爲一本介紹蘇州園林的攝影集寫的序言。有誰知道什麼叫“序文”?(學生回答,教師點撥)讀一本書一定要讀序文,最好讀兩遍。讀正文之前先讀一遍,可以心中有數,知道讀正文的`時候該注意哪些地方,應該如何去理解,讀完正文再讀一遍,可以回憶一下正文的內容,加深記憶和理解。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導入可以把學生引入新課的“大門”,激其情,引其思,使課堂充滿語文課特有的情韻。)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多媒體顯示)

現在讓我們來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讀書時可藉助工具書查閱不懂的生字詞,可以把課文的主要內容、重要信息、關鍵詞語圈點劃出來。讀完後我們來交流。讀的過程中,如有疑問,可以舉手。

(1)有哪些字詞的讀音不明白的需要老師和同學們幫助的請提出來,或者你自己掌握了也可以提醒同學們注意。(學生提出,師生之間共同解答,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屏幕顯示生字詞)(注意“壑”的書寫、“嶂”—“障”。)

(2)蘇州園林是一篇事物說明文,同學們讀完課文後,感受到蘇州園林的總體特徵是什麼?

(遊覽者無論站在那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指導學生圈點劃線)

(3)那麼,在這一幅圖畫中,都有哪些內容呢?請依據課文(3—9段)找出來,最好每一個內容用一個短語概括。(學生按自然段找出重點詞語,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多媒體顯示)

點題總分不止以上寫的這些

(標本)(一幅完美的圖畫)

(4)除了2—9段,那麼的第一段和最後一段寫什麼?(學生回答)

教師點撥:如此來讀,就把長讀“短”了,這樣我們就能很清楚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葉聖陶先生說過:讀一篇,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重要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徹。本文思路很清楚,先說蘇州園林的地位,再說蘇州園林的總體特徵,然後根據園林的組成部分分類加以說明,最後以“不止以上寫的這些”,讓人感到意猶未盡。從全文看,作者是按由總到分的說明順序,從各部分看,按由主要到次要,由大到小的說明順序,使條理清晰。這樣,讀者不僅領略到蘇州園林的整體美,也獲得具體感受。(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過渡)歷年來,介紹蘇州園林的或從建築學的角度寫,或從園林歷史寫,或從導遊角度寫,各盡其妙。而葉聖陶先生是從鑑賞者的角度,抓住蘇州園林的藝術特點,也就是“無論從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對蘇州園林作了全面深刻的介紹。我們也以一個鑑賞者的角度來欣賞這篇美文,請同學們再度課文,說說你認爲哪幅畫寫得最美,爲什麼?(也就是你認爲哪段文字寫得最美,爲什麼?)(請學生們交流)(指導學生精讀課文,“哪段文字寫得最好”引導學生欣賞和評價課文,讓學生獨立地閱讀,自由地發表意見。)

(鏡頭:二、精讀課文:鑑賞品味)

(1)下面老師來談談看法好嗎?老師讀了這篇課文,覺得假山和池沼這幅畫寫得最美(也就是課文的第4段),爲什麼呢?因爲:(鏡頭顯示)

結構美

(老師參與到討論之中與學生共同探究,體現了教學的民主,又起到示範的作用。)

第一,層次很清楚。你們看,第一句話是總說,“蘇州園林裏有假山和池沼”。然後分兩個層次對第一句進行說明。先說假山,後說池沼。這樣文中總說、分說清清楚楚。你們再看,在寫假山時,也是按總說、分說的順序寫的。

第二,從多角度說。譬如假山這部分,首先正面寫假山。寫假山“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然後呢,從設計者和匠師們的角度寫,就是“設計者、匠師”胸中有丘壑,即胸中有畫,所以他們堆疊出來的假山就是一副副畫。

最後,從遊客的角度寫。遊客攀登時,能欣賞到、領略到這些畫意,因此即使這些在城裏的假山,也會讓遊客覺得“身在山中”。

(2)現在我們要研究的是:課文在寫假山時,爲什麼要從設計者、匠師和遊覽者的角度來寫呢?(學生思考回答,教師點撥。)

我們再回頭看這段文字的第三句話:“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這些句子能涵蓋蘇州園林所有的假山嗎?不能。因爲從正面寫,是寫不盡假山的美的,只有寫了設計者、匠師,寫了遊覽者後,纔可以把蘇州園林的美都表現出來。

(3)我還喜歡這段文字的語言,請看:(屏幕顯示:魚戲蓮葉間)

語言美

一、概括性強。如“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這句話。這個句子將蘇州園林的假山藝術都概括出來了,“藝術”指創造美的方式、方法,“技術”指生產操作方面的技能。它強調的是藝術,假山的堆疊充滿畫意,這就是藝術。

二、精練而形象。如這段的結尾一句“遊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這句。這中間“魚戲蓮葉間”是一幅畫:紅色的鯉魚,翠綠的蓮葉,清澈的池水,它把魚、蓮葉和水的美都表現出來了。其中這個“戲”字用得非常形象,它將魚兒那種頑皮、玩耍、遊戲的神韻、靈氣都寫出來了,而畫恐怕就達不到這種境界了,這就是語言文字的魅力。

而“又是入畫的一景”這句,把這景色的畫意寫出來了。它強調的是畫,是畫中之景。還有一個“又”字特別要注意,它強調這是許許多多畫中的一幅。一個“又”字,裏面涵蓋了多少內容啊。大家看,僅這麼一個句子,就讓我們感到了這篇語言的精練而形象,似乎也充滿畫意。我想這與的內容是相吻合的。(當然,語言之美還不只這兩點,還表現在多種表達方式:描寫如“重巒疊嶂”,說明……)

三、準確嚴密。如大多使用活水的“大多”。(品味語言,以點帶面)

(4)下面,讓我們在鑑賞、品味的基礎上來集體朗讀第4段,注意讀音清晰,速度適當,語調舒緩,特別是有些關鍵性的說明語句,更要注意讀清楚。(學生齊讀第4段)

同學們,鑑賞課文可以有很多方法。今天我們是從兩個方面來鑑賞的:一個是結構,一個是語言。

(5)接下來,請同學們也像老師那樣,從這兩個角度任選你最喜歡的一段文字,從這兩個角度來作鑑賞。(指導學生寫出來,而後說,學生髮言,教師點撥)(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教會學生閱讀和鑑賞的方法)(學生鑑賞一段,其他學生補充,老師點評,而後指導朗讀。)

我們讀書也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讀:第一步是初讀課文,是瞭解;而第二步是再讀課文,也就是精讀課文,是鑑賞,是品味。我們讀書就是這樣讀的。

三、拓展訓練:

1、下面我們來進行說話訓練:我當小導遊。

假設你面對一個沒有遊覽過蘇州園林,也沒有讀過本文的人,請你指着課本上蘇州園林的彩圖,給他說說蘇州園林有哪些特點。請同學們儘量用課文的原話介紹這張圖片所體現的蘇州園林的特徵。(指導學生看封面插圖說話,按總——分的順序)

①面對全班說,師生給予評價。

②佈置口頭作業,回家對父母說,請他們指導和評價。

2、質疑:學完這篇課文後你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請提出來,讓老師和同學幫你解疑——學貴有疑。(學生質疑)

結束語:

同學們,今天的課就要接近尾聲了,這堂課上同學們在初讀感知的基礎上了解了蘇州園林的總體特徵,初步掌握了從結構美和語言美兩方面鑑賞課文的方法,可以說這堂課我們不僅賞美景,而且品美文,感受到有“優秀語言藝術家”之稱的葉聖陶先生的語言魅力,這種美的語言很值得我們在作文時學習與借鑑。(提出各自的疑問,初步掌握了質疑的方法)下課之後,大家還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深入思考,使閱讀更深入一步。也可以上網查閱有關蘇州園林的資料。今天的作業是以我們的學校爲說明對象,寫一則短文。要求是:抓住教學樓、實驗樓、宿舍、食堂的共同點,先總說,後分說;字數爲200字左右。(學生進行寫作訓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