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實訓基地實施方案(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6W

學院實訓基地實施方案 篇1

根據《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與附屬荊州市中醫醫院合作協議》人才培養,校院共育要求,針推專業教改班進駐醫院,並在“院中校”實訓基地進行實訓和臨牀見習。爲確保學習過程有序開展,特制訂如下方案。

學院實訓基地實施方案(通用5篇)

一、職責分工

1.醫院職責:

科教科爲“針推教改班”在“院中校”實訓基地學習期間醫院管理的主要責任部門。

(1)負責“針推教改班”後三個學期的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工作

(2)領導教學祕書做好以下工作:

①“針推教改班”日常教學管理工作;

②收集、整理各類教學文件資料,檢查教學計劃、教學運行、教學質量、教學基本建設和教學研究各環節工作的落實以及教師工作規範執行情況;

③落實醫院各教研室開展教學研究、教學觀摩、公開課。處理日常調課事宜

④教學業務檔案的管理工作;

⑤其他交辦的工作。

(3)領導學工祕書做好以下工作:

①“針推教改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爲管理;

②學生黨員的發展、教育和管理工作;

③組織指導學生開展文娛、體育、第二課堂、社會實踐和學雷鋒活動;

④學生考勤、宿舍管理工作,積極處理學生中的突發性事件;

⑤學生工作檔案的管理工作;

⑥其他交辦的工作。

(4)負責與中醫系的溝通工作;

(5)安排中醫系選派針推教師的臨牀工作和管理其參與的“針推教改班”協助管理工作。

2.學校職責

中醫係爲“針推教改班”在醫院第四學期學習期間學校管理的主要責任部門。

(1)負責與科教科的溝通工作;

(2)與科教科共同做好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

(3)選派教師參與“針推教改班”的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4)領導選派教師做好以下工作:

①在醫院科教科和相關業務科室的領導下,做好自身的臨牀工作;

②協助教學祕書和學工祕書,參與“針推教改班”的教學管理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

③及時向中醫系彙報“針推教改班”學生在學習、生活、安全等方面的問題、意見和要求。

二、實施方案

本專業採用“1.5 + 1.5”工學結合“兩段三階式”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強調校院合作,資源共享,培養適應基層醫療單位所需要的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和養生工作的鍼灸推拿高素質技能型人才。“1.5 + 1.5”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兩段”是按主要學習場所把專業學習劃分爲兩段,第一段爲前1.5學年的在校學習;第二段爲第四學年在醫院的跟師見習。“三階梯”是把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學習過程分爲三個循序漸進的階段,包括:第一階梯(即第一、二、三學期),學習社科人文及中醫學基礎課程,同時在校內實訓基地進行臨牀基本技能訓練,訓練學生的中醫臨牀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在校內階段,學生除完成學校規定的基本學習任務,還要在學期結束後的假期,自行聯繫當地的中醫院跟師學習,做到理論與實踐零接軌;第二階梯(即第四學期),學習職業核心能力課程,安排學生到合作中醫醫院以理論式教學和臨牀見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通過臨牀見習來深化理論,培養實踐能力。第三階梯(第五、六學期校外醫院實習),安排學生到荊州市中醫院進行臨牀崗位實習,在職業崗位上完成專業綜合技能的訓練,來達到畢業之後能適應基層衛生機構中醫臨牀崗位的需要。

爲確保“兩段三階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正常運行,校院合作共同建立人才培養運行機制及全程質量監控體系。人才培養運行機制包括:建立人才培養方案的外部論證機制,實現培養內容的社會適應性和就業崗位針對性的充分兼顧與融合,形成多層次、多形式的人才培養模式。質量監控體系包括:鍼灸推拿專業教學管理監控制度、鍼灸推拿專業學生管理制度、鍼灸推拿專業院校合作實習基地管理制度。對人才培養實施“全方位及多角度”的監控,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

學院實訓基地實施方案 篇2

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根據省政府關於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部署以及山東省經信委等五部門《關於大力推進全省公共實訓中心(基地)建設的指導意見》(魯經信人字〔20xx〕653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實際,現制定臨沂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中心建設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高技能人才需求爲宗旨,以促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加快推進企業二次創業,提高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學生和企業職工技能爲目標,整合政府、院校、企業和社會組織等各類資源,因地制宜、多種形式建設技能實訓中心(基地),爲加快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的創新型、實用型、技能型人才提供技能實訓保障。

(二)總體目標

加快推進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技能人才培養相配套、滿足院校學生和企業職工實訓需求、與地方經濟互動發展的管理規範、充滿活力的公共實訓中心(基地)建設。力爭到20xx年重點建設3個市級綜合性公共實訓基地,打造一批縣域公共實訓中心和專門化、開放性、有特色的專業(專項)公共實訓基地。

二、公共實訓中心(基地)的佈局和功能定位

(一)整體佈局

我市按照“1(3)+N”模式規劃臨沂市公共實訓中心(基地)建設。“1(3)”是指依託臨沂職業學院、臨沂市技師學院、魯南技師學院重點建設3處市級綜合性公共實訓中心;“N”是指在縣、區依託既有實訓資源建設一批縣域公共實訓中心,在行業、龍頭企業、院校或社會培訓機構建設一批技術領先、設備先進的專業(專項)公共實訓基地。

(二)功能定位

市級綜合性公共實訓中心。依託臨沂職業學院、臨沂市技師學院、魯南技師學院3處學校建設,圍繞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特別是高端裝備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以促進臨沂市現代產業體系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發展爲宗旨,立足於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需要,與我市產業佈局、發展規劃和經濟結構調整相適應,與院校緊密結合,與企業深度融合,發揮其對產業升級、結構調整、技術創新的推動和引領作用,助推大美新臨沂建設。服務對象應包括在校學生、企業員工和社會培訓機構;功能定位上應兼顧實習實訓、技能培訓、技能鑑定、技術開發、新產品開發、技能大賽、技術檢測、職業技能開發、實訓項目研發、工程訓練、實訓標準制訂等方面;實訓項目設計上應按照工作情景的要求,堅持仿真性、先進性、適用性、開放性、職業性和產學研結合性原則。力爭將公共實訓中心打造成爲全市綜合、開放、共享的學生實訓中心、技能培訓中心、技術研發中心和技術服務中心。

縣域公共實訓中心。主要是滿足縣域職業學校、企業、社會培訓機構等基本技能實訓的需要,承擔一般性、基礎性技能實訓項目。功能定位上,可兼顧實習實訓、技能培訓、技能鑑定、技能大賽等方面。

專業(專項)公共實訓基地。主要是發揮行業組織、龍頭企業、職業院校、社會培訓機構在某個專業(專項)實訓方面的特色優勢和優質資源,在滿足自身技能實訓需要的同時,面向其他院校、社會培訓機構和企業提供專項技能實訓、技能培訓等服務。

三、市級綜合性公共實訓中心(基地)建設方案

市級綜合性公共實訓中心所屬3處實訓基地建設由市政府按照政策引導、市場化運作原則,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資機制。鼓勵和引導企業、院校、社會培訓機構以土地、設備、資金、技術、人才資源等多種形式參與建設;鼓勵企業入駐實訓中心的實訓工廠,提供實訓設備;積極爭取設備、教學儀器生產商設立展室、折價供給或捐贈設備。縣域公共實訓中心由縣、區政府優化資源,統籌協調,加強政策引導,鼓勵轄區內院校、企業和社會培訓機構以多種形式參與建設。專業(專項)公共實訓基地由依託單位建設。

(一)臨沂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中心臨沂職業學院實訓基地

依託臨沂職業學院專業優勢和現有實習實訓條件,計劃新建、增建商貿物流公共實訓中心、先進建築技術公共實訓中心、養老服務業公共實訓中心、物聯網公共實訓中心、自動化技術公共實訓中心、機器人技術公共實訓中心、新能源新材料公共實訓中心、先進製造實訓工廠、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等9個公共實訓中心。該中心佔地面積28609平方米,建設六角公共綜合實訓樓、學員公寓及食堂各一座,總預算資金約1.60億元。

(二)臨沂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中心臨沂市技師學院實訓基地

依託該校專業優勢和實訓條件,建設烹飪與酒店管理實訓中心、財務會計實訓中心、電子商務實訓中心、裝潢藝術與設計實訓中心、電氣技術實訓中心、汽車維修實訓中心、現代數控技術實訓中心、機械加工綜合實訓中心、機械裝配與維修實訓中心、現代焊接技術實訓中心、學前教育實訓中心等11個實訓中心。共需投入約1.15億元。

(三)臨沂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中心魯南技師學院實訓基地

依託該校專業優勢和現有實訓條件,建設數控技術應用、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等2個實訓中心和一座集培訓、鑑定、實驗、實訓於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大樓。總投入約0.54億元。

四、保障措施

省政府將市級公共實訓中心(基地)建設列入了20xx年重點督查的工作。同時, 將於20xx年對各市職業教育進行專項督導,市級公共實訓中心(基地)建設是職業教育專項督導評估的重要指標之一。爲此,要儘快啓動市級公共實訓中心及縣級公共實訓中心和專業公共實訓基地建設,落實經費保障和組織保障,儘快建成投入使用,發揮效益。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由經信、教育、財政、人社、發改、規劃、國土資源、稅務、科技等相關部門和高職院校爲成員的臨沂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中心建設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加強建設調度和協調,確保按期完成實訓中心建設任務。

(二)加強經費保障。市級綜合性公共實訓中心建設經費由建設學校通過調整學校經費支出結構、校企合作引進企業資金和財政適當安排獎補資金等途徑解決,市財政在編制20xx年財政預算時適當考慮建設獎補資金。縣域公共實訓中心及專業公共實訓中心由縣區財政和依託單位建設。

(三)加快建設進程。3處市級公共實訓中心建設學校要在進一步完善建設方案的基礎上,儘快制定建設計劃,把握時間節點,20xx年7月底前完成基礎設施建設,並開展設備招標,20xx年11底前完成設備採購並安裝運行。

(四)加強運行管理。實施方案正式下發後,成立由有關部門、院校組成的臨沂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中心管理辦公室,負責制定臨沂市公共實訓中心(基地)培訓獎補辦法,制定每年的實訓教學計劃,依託學校實施,有關部門組織考覈,市財政部門根據考覈結果撥付相關費用。

學院實訓基地實施方案 篇3

校外實習基地是學生鞏固理論知識、練就實踐技能、實現角色轉換、增強勞動觀念、培養綜合職業素質的實踐性學習與訓練場所。建設校外實習基地是職業學校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本內容。爲進一步加強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規範基地管理,提升學生技能操作能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爲貫徹落實國家和湖北省中長期醫療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促進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促進我省中醫藥事業和職業教育的整體水平和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xx〕19號)、《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xx—20xx)》、《關於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xx〕9號)、《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教職成〔20xx〕1號)等文件精神,注重高等職業教育“以服務爲宗旨,就業爲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發展道路,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千百萬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教育方針;堅持專業服務地方,服務醫藥衛生行業的宗旨;加強校企合作,加快推進我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找準專業與企業的利益共同點,實現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目標,努力爲當地經濟服務。

二、基本原則

校企共建實訓基地是實施職業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培養的必備條件,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示範區,是教學科研成果的輻射源和對外交流的窗口。校企共建實訓基地是以校企雙贏爲切入點構建的,是實現雙贏發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交流平臺。

三、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負責研究確立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指導思想、方式及步驟;

2.負責領導組織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實施工作;

3.負責建立完善校外實訓基地的相關制度、機制,宣傳等工作;

4.負責總結經驗,加以改進,保證持續提高。

四、建設思路

根據學校與企業簽訂的合作協議以及學校實訓基地建設的原則,企業承擔技能課程教學和實訓基地建設,學校引導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通過校企合作統一規劃,明確雙方的“責、權、利”,企業負責實訓基地建設、經費來源、教學具體實施和成果申報等,學校負責建設指導和教學督查等。雙方“責、權、利”的明確,可以確保中藥專業課程相關崗位(羣)所有主要實訓項目的實施。最終把校外實訓基地建成“生產、管理、服務、教學”綜合的職業環境,實現多元化、多功能、多方位爲一體的實訓基地。

打造校外實習基地是學校深入開展校企合作辦學、加強內涵建設、提高辦學軟實力的重要途徑。校外實習基地是充分利用企業生產與經營的軟硬件資源,着力培養學生專業技能與職業素質的實踐教學場所。學生在校外實習基地進行頂崗實習, 在實際工作中教育自己, 掌握未來就業所需知識和職業技能,培養自身的職業素養。校外實習基地的良好運行是開展實習教學工作的基礎和質量的保障,保持校外實習基地長期穩定發展, 對發揮校外實習基地應有的作用, 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 具有重要意義。

總體目標:

1.打造校外實訓基地,滿足專業學生的課程實訓和專業實習需求。

2.拓展校外實訓基地的功能,既要數量,更要質量,着實提高校企合作辦學的水平。

3.加強校外實習實訓指導教師隊伍的建設,完善師資隊伍結構。

4.在師資隊伍培養、課程開發、教學資源建設、項目研發、技能競賽等多領域開展合作。

5.建立和完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實踐教學體系及質量監控和評價體系。

6.通過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彌補校內教學資源的不足,爲企業建立人力資源儲備,促進企業經濟增值,提高社會資源的利用率,實現多贏效果。

、建設原則

1.互惠互利原則

學校和企業作爲不同的利益主體,其社會責任、功能定位互不相同。學生在實習基地實習,雖然給企業解決了一些人力資源的問題。但直接利用實習基地的場地、設備以及接受企業技術人員的指導,這必然給企業帶來許多負擔。爲了建立穩定的合作辦學關係,實現長效發展,在充分利用企業資源的同時,學校也要爲企業創造利益。例如利用院校師資力量,爲企業員工提供職業崗位培訓。利用學校智力資源優勢,爲企業提供人才、技術、信息諮詢等服務,甚至與企業聯合申報課題,與企業技術人員一起共同研究和攻克難題,爲企業排憂解難,創造效益。

2.專業對口原則

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要充分考慮與學校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能滿足相關專業培養的要求,實現較高的專業對口率,提高專業與行業的契合程度。在開發校外實習基地時,除考慮企業的規模和實力外,重點識別企業是否能爲學生實習提供相應設備、實習環境以及相應的專業實習內容。避免出現專業不對口,學生在企業充當低技術含量的“廉價”勞動力的現象。

3.互補共享性原則

校外實習基地建設要本着“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原則,充分利用專業科系的技術、人才、文化、信息等資源優勢,在開展實踐教學的同時,加強與基地單位在人才培養、信息技術開發、課題開發、技術革新及成果轉化、文化建設、管理改革等方面的合作,通過優勢資源的共享,促進學校和實習基地單位共同發展。

4.動態發展性原則

由於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產業結構在不斷調整,特別是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企業始終處於動態發展之中,因此,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將實行動態的合作與發展。對於一些條件好、發展穩定並具有積極合作意向的企業可以建立相對固定的基地,有的實習基地則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以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和實習基地使用效果。

5.示範引領性原則

打造高水平的校外實習基地是職業院校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應充分發揮其引領示範作用。特別是在我國職業教育教學繼續深化改革,職教體系日漸完善的背景下,職業院校更應選擇具有一些規模企業,保證學校和企業能在一定時期和一定的範圍內進行高質量合作。或選擇一個有代表性的企業,以其作爲實習基地的中心,再選擇幾個相關企業作爲基地的拓展。隨着現代企業的結構和類型的變化,以前那種集中在一個企業進行生產實習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且效果也不理想。

、建設內容

1.安排學生進行生產實訓、實習和頂崗實踐。

2.組織學生參觀和進行現場教學,根據不同專業帶領學生深入到作業現場,瞭解熟悉崗位工作流程和具體工作任務。

3.帶領學生對本專業所涉及到的實例進行分析,瞭解專業的發展趨勢。

4.對學生進行勞動態度、職業責任心、紀律性、溝通表達、企業文化、團隊合作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5.校企合作組織科技項目開發,設計新技術、新工藝,爲企業開展員工培訓。

、校企職責

1.校方職責

學校在實習前把實習計劃、實習大綱和實習指導書送達實習基地,並與基地有關人員共商實習措施。根據實習基地的需求,提供專業對口、數量充足的實習學生。實習結束後學校可優先向實習基地推薦優秀畢業生。爲實習基地來校宣傳、介紹、雙向洽談提供便利。委派實習指導教師負責學生的實習管理檢查工作,並認真履行《實習三方協議》中所賦予的職責。爲實習基地在職人員崗位培訓、繼續教育和項目研發提供技術支持。

2.企業職責

合作企業委派相應的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學生實習的日常管理、實習考覈工作。學生若有違反實習紀律等情況,及時與學校聯繫溝通;學生實習結束前,按學校提供的《實習考覈手冊》做好每位學生的實習考覈及評定工作。妥善安排實習師生的教學、實習工作以及住宿、生活等。負責實習師生的安全和規章制度教育,並簽定實習安全協議。向學校提供本基地招聘實習生的需求信息及相關信息,如實習部門、實習崗位、工作時間、崗位要求等。對學生進行崗前考覈篩選,確定基地實習學生,並與學校和實習學生共同簽訂《實習三方協議書》。根據生產實際,合理安排學生的實習崗位和工作,並按照《實習三方協議書》做好學生的實習管理工作,確保學生實習的順利完成。爲實習學生提供一定的崗位或生活補貼,具體金額由基地雙方協商決定。

、保證措施

1.組織保證

(1)成立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雙方有關領導、技術人員和教師組成,定期研究基地建設事宜。

(2)成立由校主管領導和相關處室負責人組成的學校校外頂崗實習領導小組,負責對校外頂崗實習工作的領導,組織和協調有關頂崗實習方面的重要事項。

(3)組成由校內教師和企業人員構成的實習教師隊伍,具體負責專業實習指導,以及校外實習的管理工作,具體包括校企之間的聯繫、溝通、協調及頂崗實習過程的檢查、督促和學生管理等工作。

(4)學生到實習基地頂崗實習後,由實習基地領導,實習車間主任、指導師傅、實習指導教師等組成實習指導小組,幫助實習生制定實習計劃,指導學生生產實習,組織管理實習過程,負責學生實習成績的鑑定。

(5)各個小組的人員配備齊全,分工明確,職權清晰,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校外實習的指導和管理任務。

2.機制保證

(1)制度機制

爲保證合作辦學的高效運行,從微觀層面需完善相應的柔性教學管理制度和企業的工作規範條例,如企業實訓項目與校內課程成績置換制度的彈性學分制、教師下廠實習的人事管理制度、企業橫向科研項目研發的的科研管理制度、實習學生企業管理制度、企業指導教師輔導學生實訓制度等。

(2)運行機制

將項目管理的思想融入到校外實習基地日常運行之中,實行項目管理責任制,強化階段化管理、量化管理和優化管理,改革原有的扁平化垂直式管理體制,成立專門的項目組,設立項目經理、課程經理,賦予相應的職、責、權、利,對合作辦學項目的範圍、時間、成本、質量、人力資源、溝通、風險進行管控,提高合作辦學的績效。

(3)監控機制

有效的監督和評價機制是提高校外實習基地質量的重要保障。合作方須根據湖北省的職業教育政策和區域經濟發展規劃,遵循教育規律和職業教育走向,嚴格接受相關法律、制度和道德的約束,堅決避免流於形式、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義”和讓學生充當廉價勞動力賺取實習費用的“利益主義”。監控內容包括校企合作合同條款的履行情況、雙方的合作意願及態度、專項資金的使用、合作項目進展、上報材料的真實性等。建立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校外實習基地進行客觀的評價和科學量測。構建評價指標體系除了保證全面、合理、可行和可量化之外,更應考慮不同的時空條件下評價指標的更新,評價對象可包括學校、學生、企業、政府和社會公衆。在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動態與靜態評價相結合、普查和抽樣相結合的基礎上,科學客觀地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及時反饋,並輔以相應的獎懲和完善策略。

學院實訓基地實施方案 篇4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學生社會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是應用型本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是強化實踐教學,實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爲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有效地促進“產、學、研”相結合,更好的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結合學校發展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是指企業、事業、社會團體、政府部門等各級各類單位與學校共同建立的學生實習實訓或從事科研活動的場所,是實現學校培養目標的重要條件,雙方在人才培養、實踐教學、科研、技術服務與合作、培訓、文化等環節或領域開展全面合作。

第二條 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教學必須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努力培養學生的專業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職業素質,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及教學水平。

第三條 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要按照統籌規劃、互惠互利、合理設置、全面開放和資源共享的原則,儘可能爭取和專業有關的企事業單位合作,使學生在實際的職業環境中頂崗實習,培養學生崗位能力,努力提高辦學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第二章 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基本條件和要求

第四條 校企合作關係緊密,能與“產、學、研”一體化相結合。能滿足我校完成實習實訓教學任務的要求,具備先進的生產手段、技術裝備和科學的經營管理方式,擁有一支素質較高的技術人員和職工隊伍。

第五條 能承擔我校部分實踐教學任務,能接受我校有關專業一定數量的教師與學生開展實習實訓,按照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提供場地和實習實訓指導人員,並能滿足實習學生食宿、學習、勞動保護、衛生和酬金等方面的條件。

第六條 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分爲校級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和院級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適合於兩個或兩個以上學院相關專業開展工作的基地認定爲校級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僅適合於本學院相關專業開展工作的基地認定爲院級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第三章 學校與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合作形式

第七條 學校在人才培訓、委託培養、課程進修、技術諮詢服務、信息交流、成果轉化等方面爲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優先給予支持。

第八條 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可向學校投資或捐資(捐物)參與辦學,參與相關專業建設與指導,選派技術專家來校承擔課程教學,單位領導或技術管理人員來校舉辦學術講座。

第九條 學校根據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制定實習實訓指導書和實習實訓計劃,提前送交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並委派責任心強、有實踐經驗的教師擔任指導教師。指導教師和學生在實習實訓期間必須嚴格遵守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有關規章制度。

第十條 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在一段時期內穩定地接受一定數量相關專業學生進行實習實訓、頂崗實習或畢業實習,接受相關專業教師掛職參與技術與生產管理,成爲雙師型教師培養場所,使實習實訓教學與“產、學、研”一體化相結合,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

第十一條 開展訂單培養,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參與學校人才培養過程,根據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用人需求量,學校在國家就業政策許可範圍內,徵求畢業生本人意見後,優先推薦有關畢業生就業。

第十二條 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圖書館、實驗室與學院圖書館、實驗室實現資源共享,共同開展科研合作,形成優勢互補。

第四章 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主要任務

第十三條 爲學生提供包括基本技能和綜合能力兩方面的實踐環境,使學生在真實環境下進行崗位實踐,培養學生解決技術操作中的實際問題,取得實際工作經驗。培養團隊協作精神、羣體溝通技巧、組織管理能力和領導藝術才能等個人綜合素質,爲學生今後從事各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十四條 通過校外實訓基地的各項規章制度及員工日常行爲規範等方面進行職業道德培訓,培養學生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的精神。

第十五條 由於校外實訓基地是處於正常運轉的企事業單位,學生所處的工作環境都是真實環境,實訓的項目均應按相關專業學生今後所從事的職業及工作崗位進行設計,使學生地進行職業規範化訓練。

第十六條 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與學校制定共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習實訓計劃。按照科學技術的發展、崗位需求的變化及學生工作崗位的定向,開發新的實踐技能培訓項目與培訓內容。

第十七條 承擔對“雙師型”隊伍的培訓和開展科研合作等。

第五章 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組織與管理

第十八條 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組織與管理實行兩級管理。校級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原則上由教務處直接或協助各學院建設與管理,院級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一般由各學院負責建設與管理。

第十九條 教務處落實和組織實施全校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規劃,對全校各專業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工作進行統籌協調,督促與協助各學院建立能滿足教學需要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組織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協議的簽訂、掛牌等。

第二十條 學校各有關部門均有責任協助各學院聯繫和落實校外實習實訓單位,積極推動校企合作,配合各學院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爲畢業生提供頂崗實習崗位,拓寬學生頂崗實習與就業渠道的信息。

第二十一條 各學院具體負責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工作。應將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列入學院的發展規劃。根據專業設置情況,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爲依據,考慮經費承受能力及學生實習實訓質量,儘可能就地就近選定專業對口、工藝和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生產任務比較充足的企事業單位作爲學校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第二十二條 各學院必須指定專人負責與合作單位聯繫,落實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工作。

第六章 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簽約與掛牌

第二十三條 經雙方協商達成合作意向,就合作單位的基本情況、合作形式與項目、合作時間等事項協商後,由學院向學校提出書面申請,經學校教務處審覈同意後,與該單位簽定合作協議、掛牌,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第二十四條 校級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由校長或分管校長與合作單位簽訂合作協議,院級基地可由二級學院院長代表學校與合作單位簽訂合作協議。合作協議(一式二份),由學校、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各執一份。

第二十五條 學校與合作單位簽訂合作協議確定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張掛“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實習基地”牌匾。牌匾由教務處統一定製。

第七章 檢查與評估

第二十六條 爲促進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和規範管理,教務處將不定期地組織對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進行檢查。從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基地條件、實習實訓效果、特色與創新等方面對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進行不定期的評估、考覈,組織開展校外實習實訓示範基地、優秀指導教師的評選,並給予表彰。

第二十七條 各學院要建立具體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評估考覈制度。按照實習實訓環境、管理體制、培養目標、教學質量等方面制定評估、考覈的指標體系和實施細則,並對其開展評估工作。

第二十八條 各學院要與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加強對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指導與管理,建立定期檢查指導工作制度,協助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解決建設、發展、實習實訓教學和管理等方面的實際問題。深化教學改革,不斷開發新的實訓項目,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以保證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第八章 經費管理

第二十九條 校外實習基地建設費用從學校實踐教學經費中支出。

第三十條 校級校外實習基地每年按實際接納實習學生人數給與實習基地建設費,用於基地購置辦公用品及小型文體用品等。原則上每個實習基地每年建設費不超過1000元。

第九章 附則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自頒佈之日起執行,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學院實訓基地實施方案 篇5

校外實習基地是學生鞏固理論知識、增強勞動觀念、練就實踐能力、實現角色轉換、培養綜合職業素質的實踐性學習與訓練場所。建設校外實習基地是職業學校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本內容。爲進一步加強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規範基地管理,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校外實習基地的類型

學校根據專業設置及課程教學的`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選擇能滿足教學實習要求的各類單位,建立校外教學實習基地,其類型可分爲:

(一)課程教學需要的教學實習基地;

(二)專業教學需要的生產實習基地;

(三)其它短期、分散的實習單位(點)。

二、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的基本條件

(一)校外實習基地的建立應有利於促進學校與基地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二)校外實習基地的領導應重視實習基地建設。實習基地具備實習條件和管理環境;能幫助解決實習學生所需的食宿、勞動保護和衛生等條件。

(三)校外實習基地能夠選派具有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的指導教師(師傅)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能有效地參與實踐活動,順利完成教學實習計劃。

(四)校外實習基地要求相對穩定,每學期或每學年有固定專業的學生進行實習。

三、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的原則

(一)、滿足教學需要的原則。實習基地建設要從滿足教學需要的角度出發,針對專業設置及課程教學要求,制訂科學合理的實習基地建設規劃。

(二)、堅持“互惠互利,雙方受益”的原則。學校在與校外實習基地的合作過程中,學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條件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基地可以從實習生中優先選拔優秀人才,滿足企業日益增長的用工需求,達到 “雙贏”的效果。

(三)、動態合作發展的原則。由於行(企)業競爭日趨激烈,產業結構在不斷調整,行(企)業始終處於動態發展之中,因此,對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將實行動態的合作與發展。對於一些條件好、發展穩定並具有積極合作意向的行(企)業可以建立相對固定的基地,有的實習基地則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以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和實習基地使用效果。

四、校外實習基地的組織管理

(一)、成立實習基地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雙方有關領導、技術人員和教師組成,由實習基地方任組長,學校方任副組長,定期研究基地建設事宜。

(二)、成立由校主管領導和相關處室負責人組成的學校校外生產實習領導小組,負責對校外生產實習工作的領導,組織和協調有關生產實習方面的重要事項。

(三)、學校委派實訓處和實習班主任具體負責學生校外生產實習的管理工作。實訓處主要負責與實習基地的聯繫、溝通、協調及生產實習過程的檢查、督促。實習班主任是生產實習的第一責任人,直接負責管理該班學生在實習期間的一切事務。

(四)、學生到實習基地頂崗實習後,由實習基地領導,實習車間主任、指導師傅、實習指導教師等組成實習指導小組,幫助實習生制定實習計劃,指導學生生產實習,組織管理實習過程,負責學生實習成績的鑑定。

五、學校與實習基地職責

(一)學校

1、在實習前把實習計劃、實習大綱和實習指導書送達實習基地,並與基地有關人員共商實習措施。

2、根據實習基地的需求,提供專業對口、數量充足的實習學生。

3、實習結束後學校可優先向實習基地推薦優秀畢業生。

4、爲實習基地來校宣傳、介紹、雙向洽談提供便利。

5、委派實習指導教師負責學生的實習管理檢查工作,並踐行好《實習協議書》中所賦予的職責。

6、爲實習基地在職人員崗位培訓及繼續教育提供方便。

(二)實習基地

1、委派相應的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學生實習的日常管理、實習考覈工作。學生若有違反實習紀律等情況,及時與學校聯繫溝通;學生實習結束前,按學校提供的《實習成績評定表》做好每位學生的實習考覈及評定工作。

2、妥善安排實習師生的教學、實習工作以及住宿、生活等。

3、負責實習師生的安全和規章制度教育,並簽定實習安全協議。

4、向學校提供本基地招聘實習生的需求信息及相關信息,如實習部門、實習崗位、工作時間、崗位要求等。

5、對學生進行崗前考覈篩選,確定基地實習學生,並與學校和實習學生共同簽訂《實習協議書》。

6、根據生產實際,合理安排學生的實習崗位和工作,並按照《實習協議書》做好學生的實習管理工作,確保學生實習的順利完成。

7、爲實習學生提供一定的崗位或生活補貼,具體金額由基地雙方協商決定。

六、校外實習基地協議書的簽訂

(一)、校外實習基地共建雙方有合作意向,在符合建立校外實習基地條件的基礎上,經協商後可由學校與基地所在單位簽訂校外實習基地協議書(一式三份),由學校、實習基地、實訓處各執一份;

(二)、校外實習基地協議合作年限根據雙方意向確定,一般不少於1年;

(三)、協議書應包括以下內容:

①雙方合作目的;

②基地建設目標與受益範圍;

③雙方權利和義務;

④實習師生的住宿(交通)、學習等安排;

⑤協議合作年限;

⑥其它

七、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協作會制度和優秀實習基地評選制度

(一)學校將根據專業門類的特點,成立各類由校外實習基地會員單位組成的協作會。定期召開協作會議,旨在加強學校與校外實習基地的聯繫,探討教學實習發展的新思路,促進我校教學實習質量的不斷提高。

(二)實施優秀實習基地評選制度。學校將根據實習基地發揮作用情況,定期對實習基地進行檢查評估(一年評比一次),對那些熱情支持我校學生實習的單位和個人予以獎勵,以促進我校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