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指導工作意見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5W

當前,我市工業化、城市化加速推進,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鄉統籌力度加大,爲適應新的形勢變化,加快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城郊農業向都市農業的轉變,特制定我市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指導意見

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指導工作意見

一、發展思路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統籌城鄉發展的總體目標,依託省會,發揮優勢,整合資源,突出特色,重點建設集高效、生態、安全、觀光、休閒、旅遊等爲一體的現代都市農業示範園區,大力發展高效設施農業、綠色生態農業、特色種養農業、休閒觀光農業、現代園區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物流產業,有效促進一二三產相結合,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積極構建佈局科學、規模適度、優勢集中、效益顯著的現代都市農業新體系,傾力打造服務省會、致富農民、城鄉一體、協調發展的現代都市農業新格局。

(二)基本原則

1堅持規劃引領。依據新的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科學制定現代都市農業發展規劃,做到與城市規劃相銜接,與城市建設相配套,與城市發展相匹配。

2堅持政策引導。通過制定更加靈活的支持政策,創造更加良好的發展環境,增強社會投資的吸引力和都市農業發展活力。

3堅持市場運作。以市場需求爲導向,強化組織推動和政策扶持,培育發展新型農業市場主體,吸引資金、人才、技術等各種要素髮展都市農業。

4堅持項目支撐。進一步加大項目謀劃、包裝、跑辦、招商力度,按項目運作、實施和管理,確保項目的質量和效益。

5堅持城鄉統籌。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進一步加大以城帶鄉、以工補農力度,積極推動城鄉、區域經濟互動,加快一二三產融合,實現產業互助共促、城鄉統籌發展。

(三)功能定位

1經濟功能:城郊區域是省會重要的“菜籃子”基地,直接爲城市提供鮮活農產品,併爲城鄉提供就業機會。同時,通過優化農業資源和生產要素配置,調整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農民收入。

2社會功能:都市農業爲城市居民提供接觸自然、體驗農業以及農業觀光旅遊的場所與機會,並通過建立科技、物流、會展等平臺,爲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服務,形成都市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3生態功能:通過造林綠化、植樹造景、建設水面溼地、生態果園等,打造“城市之肺”,營造綠色景觀,增加城市綠地,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質量。

4輻射帶動功能:依託城市強大的資本、科技、人才、信息和區位優勢,與城市工商業、金融業融爲一體,發展裝備先進、科技含量高、發展理念新的現代農業,成爲現代農業的展示窗口和示範基地,輻射帶動周邊區域農業發展。

(四)發展目標

通過3-5年的努力,把城郊區域建設成爲省會最大的產銷對接、質量安全的“菜籃子”基地,構建起林水相依、生態良好的城市森林體系,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效益突出的現代都市農業園區。通過深化農業結構調整,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使農業綜合功能得到有效開發,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明顯提升,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效果更加顯著,城鄉統籌、協調發展作用更加彰顯。

二、總體佈局

現代都市農業規劃發展的總體佈局是:重點建設一環兩帶,突出打造三大板塊。

一環兩帶:以石環公路爲主線,以環省會綠化、石環公路綠化、城區與組團間隔離空間綠化、西山綠化、滹沱河綠化等爲重點,構建環省會綠色屏障體系。沿滹沱河區域,以水爲特色,依託滹沱河綜合整治和景觀建設,構建集旅遊觀光、休閒娛樂、文化科普等爲一體的滹沱河特色農業開發帶。沿西部山前區域,以山爲特色,依託西部山前區域綜合開發和綠化美化,構建集生態旅遊、農事體驗、餐飲娛樂等爲一體的西部山前生態農業開發帶。

三大板塊:省會西北部涉及新華區杜北、鹿泉大河、李村、正定曲陽橋、北早現等區域,以生態觀光爲主題,依託滹沱河綜合整治工程、西北水系、南水北調工程、植物園、小壁林場、省會森林公園、中山湖公園等,重點發展生態綠化、苗木花卉、特色果蔬種植、水產養殖以及森林旅遊、生態採摘、垂釣觀鳥、田園度假等項目,打造省會西北部現代生態農業板塊。省會東北部涉及藁城崗上、九門、正定諸福屯等區域,以產業園區爲主題,依託滹沱河綜合整治工程、濱河新區、正定現代農業示範區、藁城濱河生態園、彩色植物生態園、國大溫泉度假小鎮、長安區休閒觀光農業園區等,重點發展高效農業、精品果蔬、特色養殖以及現代農業示範展示、休閒度假、觀光采摘、農事體驗等項目,打造省會東北部現代園區農業板塊。省會東南部涉及高新區郄馬、欒城冶河、柳林屯、藁城丘頭等區域,以高效設施爲主題,依託初具規模的設施蔬菜、瓜果生產基地,集中連片發展日光溫室,擴基地、上設施、創品牌、增效益,打造省會東南部現代設施農業板塊。

三、發展重點

隨着城市發展和規模擴張,傳統種養業逐步退出城郊區域,培育壯大新型主導產業,實現糧退菜進、限牧增果,大力推進一產與三產相結合、現代農業與現代服務業相結合,重點發展六大都市農業產業。

1高效設施農業。大力發展以日光溫室爲主的設施農業,向規模化、設施化、標準化、優質化方向發展。城郊區域發揮區位優勢,突出產業特色,以設施蔬菜、果木、花卉爲主,分別集中連片建設新型日光溫室生產園區;藁城、鹿泉、正定、欒城縣(市)分別建設2-3個萬畝蔬菜示範區、3-5個千畝設施蔬菜示範方,打造一批質量過硬、特色突出、有市場競爭力的蔬菜品牌;以此帶動大棚菜和露地菜生產,實現溫室、大中小棚、地膜、露地菜合理搭配、協調發展,做到週年正常生產、季節均衡供應,提高蔬菜生產的質量和效益。

2綠色生態農業。圍繞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構建完備的城市森林體系,加快實施石環公路綠化、西山生態林區綠化、滹沱河綠化、省會森林公園等四大環城綠化工程和“一河兩環”水系工程。沿石環公路兩側各建50米寬的綠化林帶,植樹20萬株;沿滹沱河兩岸發展速豐林及林下產業6萬畝;沿西部山前大道兩側建設果品採摘、觀光帶5000畝。建設鹿泉上寨大棗採摘園、李村葡萄採摘園、藁城惠誠果蔬採摘園、欒城範臺草莓採摘園、正定東里雙黃桃採摘園等。

3特色種養農業。市區三環內和組團縣城周邊控制新建規模養殖場並逐步取締畜禽養殖,城郊區域全部取締散養畜禽,適度發展特種養殖,規模建設特色種養園區。以西三教花卉市場搬遷改造爲契機,規劃建設省會大型的生產、銷售、展示等爲一體的綜合性花卉市場和生產基地。以滹沱河上游區域的鹿泉大河、李村、正定北早現、新華杜北等107家池塘養殖場爲依託,建設一批高標準的集漁業養殖、休閒垂釣、餐飲娛樂於一體的休閒魚莊,規劃佔地8500餘畝、水面5600畝。在正定縣城南郊107國道兩側,建設佔地1000餘畝的觀賞魚產業基地項目。以鹿泉鄧莊康泰中華鱉省級水產良種場爲依託,規劃建設XX畝中華鱉養殖、觀光科技示範園區。

4休閒觀光農業。按照城鄉互動、產業融合的要求,充分利用區域自然風光、自然景觀和民風民俗優勢,深度開發農業的生態、生活功能,規劃建設一批集度假、餐飲、觀賞、娛樂爲一體的多功能特色休閒農莊,引導、培育、做大一批旅遊產品,開辦美食店、美食村、美食節等服務,融現代農業、鄉土風情、娛樂休閒、文化教育和農事體驗爲一體,實現農業與旅遊業的緊密結合,促進農業新興旅遊產業的做大。

5現代園區農業。憑藉貼近城區、交通便利、經濟實力強和科技資源雄厚的優勢,重點發展以現代科技和裝備爲支撐,以現代產業體系和經營模式爲載體,集現代農業示範、科技成果展示、農產品供應配送、旅遊觀光休閒的綜合性大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重點在藁城崗上規劃建設藁城現代農業產業園,在滹沱新區規劃建設正定現代農業產業園,在高新區加快建設東佐現代農業示範園。

6農產品加工、物流產業。重點抓好藁城開發區食品園區、鹿泉乳業加工園區、正定板材加工園區、欒城食品加工園區建設,園區年新增投資額、產值分別達到20%以上。以4大園區爲載體,初步建成以市區北部、西部乳業,東部、南部糧油,東北部板材爲特色的都市圈農產品加工產業帶,以及以石環公路南環沿線爲主的農產品物流產業帶和鹿泉大河農產品物流產業區。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規劃保障體系。在現有指導意見的基礎上,聘請國內一流都市農業規劃設計單位,組織相關方面專家,研究制定具體的發展規劃,合理劃分發展區域,明確產業發展類型,確定不同階段的發展重點、發展目標和工作措施。將現代都市農業發展規劃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並與城市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相銜接,與統籌城鄉發展規劃、新民居建設規劃相配套。確保規劃的嚴肅性和穩定性,指導都市農業快速推進、有序發展。

(二)健全投入保障體系。市、縣財政設立都市農業發展專項資金,進一步加大城鄉統籌和財政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政府資金投入的導向作用,重點對基礎設施、生態建設、科研培訓等方面加大投入。完善多元化投入機制,大力吸引工商、民間和其他社會資本投資開發都市農業。整合農業發展資金,集中財力,重點支持現代都市農業園區項目建設。創新項目運作機制,堅持市場化、產業化方向,明晰項目產權,落實項目主體,加快項目建設,提高項目效益。

(三)健全政策保障體系。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積極探索租賃經營、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機制,促進規模開發、集約發展。認真落實市政府《關於市級財政支持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意見》(石政發〔2011〕45號)和《關於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的實施意見》(石政函〔2011〕10號)有關規定,大力支持農業科技園區、農業產業化項目、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規模生產基地建設和發展。制定落實信貸、稅收等優惠政策措施,鼓勵企業、社會、個體投資都市農業建設。

(四)健全項目保障體系。按照都市農業發展規劃,依託區域農業資源優勢,謀劃、選擇一批具有較大影響的重點項目,進一步加大包裝、推介力度,採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方法,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工商、民間、外商資本投資開發都市農業。進一步加大對都市農業重點項目支持力度,扶持發展都市農業項目集羣,依靠項目帶動,促進我市都市農業發展。

(五)健全技術保障體系。實行農科教、產學研相結合,依託省會科研優勢,加強適合我市的都市農業發展模式研發,探索新途徑,開發新功能。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示範、推廣力度,重點在種子種苗、設施農業及配套技術、農產品精深加工、農業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化等關鍵性、適用性技術上求突破,建設和培育一批體現農業高新技術水平的園區和龍頭企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積極發展以農技推广部門爲主體,專業協會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爲補充的新型農業服務組織,加大農民科技培訓力度,爲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六)健全組織保障體系。市政府成立現代都市農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市農業局,具體負責規劃制訂、工作協調、重點項目的組織實施。相關縣(市)、區成立相應領導機構,形成統一領導、分工負責、目標明確、協作配合、職責落實的工作機制。對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實現目標管理,加大考覈力度,落實獎懲措施,推動現代都市農業快速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