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實施方案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3W
本文目錄中醫藥實施方案市中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實施方案中醫藥知識宣傳普及項目實施方案

醫院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藥學發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認識生命、維護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體系,是中醫藥服務的內在精神和思想基礎。中醫醫院是中醫藥文化繼承和創新、展示和傳播的重要場所,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更好地保持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滿足廣大人民羣衆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有利於提高核心競爭力。爲促進我院中醫藥文化發展。根據各級衛生主管部門部署和要求,結合我院工作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中醫藥實施方案3篇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醫院作爲中醫藥文化繼承和創新、展示和傳播的重要場所,堅持突出特色。以中醫藥文化爲主體,融合時代文化特徵,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發展,與時俱進,充分體現我院中醫藥文化特色;堅持統籌規劃。中醫藥文化建設與醫院總體發展規劃相銜接,與醫院文化建設相結合,做到價值觀念、行爲規範、環境形象的有機統一;堅持因地制宜。按照總體要求,從我院實際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使建設工作充分體現醫院個性特徵和區域文化特徵;堅持促進發展。緊緊圍繞醫院發展的中心工作,以中醫藥文化建設促進科室建設、技術服務、人才培養以及科學管理等各項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

(二)主要目標 在價值觀念、行爲規範、環境形象等方面充分體現中醫藥文化特色,進一步增強我院中醫藥文化底蘊,彰顯中醫藥文化氛圍,弘揚醫院 “團結勤奮、敬業嚴謹、創新立業、博愛濟世”精神,提高中醫藥服務質量,擴大社會影響,實現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機統一,通過中醫藥文化建設,使人民羣衆從診療環境、就診方式、服務態度等方面切實感受到我院獨具的中醫藥特色優勢服務。

二、醫院文化建設的內容

(一)價值觀念 中醫藥文化的價值觀念是中華民族深邃的哲學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醫藥中的集中體現,主導着中醫醫院的基本特徵和基本方向。要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中“醫乃仁術”、“大醫精誠”等價值觀念,認清自身價值需要、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的關鍵,在思想理念、價值取向、培育方針等方面充分體現中醫藥文化。醫生和護士是直接爲病人服務的人,必須確立和強化“文明行醫、親情服務、廉潔自律、人誠勤和”的服務理念,把維護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幫助人、感動人,通過開展以“一張笑臉、一聲問候、一次詳細的入院介紹、一張舒適的病牀、一壺熱水、一個整潔的環境”的活動,爲病人提供溫馨、細心、愛心、耐心的服務。各科室要在醫院價值觀念體系中充分體現中醫藥文化,切實改進科室建設、技術服務、醫德醫風建設等各方面的工作。

(二)醫院宗旨 醫院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與人民羣衆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我院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堅持“真誠關愛、信守承諾、規範服務、科學管理”的宗旨,推動醫院文化建設,行風建設,不斷提高醫院管理水平。誠信是一個道德範疇,即待人處事真誠、講信譽,言必信、行必果,本義就是要誠實、誠懇、守信、有信,反對弄虛作假。仁德即是要對患者做到想起所想,急其所急,心繫患者。這反映時代特徵,具有前瞻性;有利於激發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

(三)醫院方針(發展戰略)近年來,我院堅持“科技興院,樹立品牌,患者之上,關愛生命”方針,不斷強化科技技術含量,引進現代化的診療設備,營造專科特點,打造專科優勢,爲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學化、標準化、規範化、人性化、現代化的醫療服務。同時,堅持以中醫爲主的辦院方向、保持中醫藥特色優勢的靈魂,不斷改進醫院各方面工作、增強員工凝聚力。這是提高醫院創造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源泉,是中醫藥事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保證。

(四)行爲規範

、診療行爲規範 醫務人員要加強法律意識,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權、隱私權;在醫療活動中,要遵守衛生管理條例、行政法規和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以免造成患者人身損害事件;要規範醫療文書的書寫,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書寫;要加強醫務人員的責任心,避免在診治過程中出現誤診、漏診等現象發生,在診療過程中充分體現中醫藥特色。

2、言語儀表規範 我院醫務人員在接待患者和家屬時,必須遵循文明服務用語規範,使用“您好”、“請”、“對不起”、“謝謝配合”等文明詞語,做到一要有稱呼,二要有禮貌,三要用親切的語言,大力提倡文明敬語,堅決禁止使用禁語醫生上崗統一着裝男性必須配長褲、皮鞋,夏天不得穿大短褲、露腳趾涼鞋。女性也可搭配裙裝,裙邊不能超過隔離衣下襬。冬天不得穿長統靴上崗,夏天不得穿鞋拖。冬夏裝更換按醫院統一時間要求,不得擅自更換。隔離衣保持整潔無皺褶,每週換洗一次,特殊情況下隨髒隨洗。我院曾多次開展服務窗口崗位技能競賽及考覈,今後這項工作還要繼續開展下去,要在全體員工中開展執行行爲規範的先進典型評選表彰活動,立標杆,樹典型,發揮先進的模範帶動作用。

3、教學傳承規範 規範教學傳承行爲,有利於我院中醫文化的發展,也有利於我院人才的培養和醫院的長期發展。教學傳承規範,是傳道授業、學醫習業等方面的行爲準則,應弘揚中醫尊師重教、教學相長的優良傳統,老師應爲人師表、修身正行,平易待人、樂育英才,樂教敬業、口傳心授,因材施教、循循善誘,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示人規矩不示人以巧;學生應尊師重道、謙遜恭敬,持之以恆、精勤不倦,勤求古訓、博採衆方,學貴專一、思貴沉潛,繼承創新、與時俱進。

(五)環境形象 醫院環境形象是中醫藥文化的物質載體,是展示與傳播中醫藥文化的重要方面。我院在進行環境形象體系建設中充分彰顯中醫藥文化,有利於體現中醫醫院的基本特徵;有利於鞏固中醫爲主的發展方向,更好地保持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有利於實現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機結合,達到醫院內部的和諧統一;有利於提高醫院的競爭力。

1、建築外觀和庭院建設 目前,我院正在進行環境改造工作,建築上將採用全新的環保材料,獨特的建築風格,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人文關懷”的精神。建築的色彩,結合中國古代建築習慣,選用紅、黃、米、灰、褐色等,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體現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內部裝飾方面,我院內部的大廳、走廊、候診區、診室,住院部的大廳、走廊、護理站,辦公區域等都有許多的裝飾品,營造濃郁的中醫藥文化氛圍。尤其是一些醫院發展史和成功病例的展示板,弘揚中醫藥歷史和我院發展歷程,同時也讓患者更加了解我院的辦院理念和中醫藥治療的特色。還有宣傳中醫藥文化和介紹治療的特殊方法,主要是宣傳和介紹中醫藥的基礎知識、養生保健方法,以及中醫藥防治常見病、多發病的方法,常用中藥的識別和功效、中藥煎煮常識和我院特色治療方法。

(六)醫院標識

1、標準院名。這是醫院標識中最直觀的基礎要素。醫院名稱按規定經有關部門覈准的名稱,漢使用規範,體端莊易識別,外文母應規範。做到整合醫院精神,規範行爲文化,彰顯中醫特色。

2、醫院網站。我院也通過建立醫院網站來擴大醫院知名度,宣傳中醫藥文化。網站版面簡潔,樣式風格非常具有中國風,讓人感到中醫藥的特色,棕色的色彩渲染了古香古色。

三、工作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是黨和政府振興中醫、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舉措之一,不僅對促進文化和諧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促進人體的和諧、家庭的和諧、社會的和諧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醫院在充分認識開展中醫藥文化建設重要性的基礎上,成立了中醫藥文化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全院的中醫文化建設的領導,醫務科、護理部和門診部統籌協調,確保中醫藥文化建設規劃的有效實施;各科室主任負責各科門診室內、病房的文化建設,門診樓走廊、大廳由門診部具體負責,樓外庭院由總務科具體負責,辦公樓由醫院辦公室具體負責,明確工作職責和內容,制定年度工作目標和可持續發展計劃,形成職責分明、分工協作、有效落實、逐步推進的醫院文化建設責任體系。

(二)形式多樣,內容廣泛。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以中醫人文關懷促進醫患關係和諧,把中醫藥文化建設成爲一項羣衆性的活動,通過羣衆喜聞樂見的多種形式,宣傳普及中醫藥文化,一方面充分利用院內會議、學術講座等各種場合與途徑對醫院文化進行宣傳,以醫院網絡和宣傳欄等作爲宣傳陣地,採用書法、圖版、標語等多種表現形式,切實把中醫經典、醫德警言警句等富含中醫哲學思想內容滲透到醫院文化建設中來,開設通俗易懂、形象直觀、科學實用的中醫藥科普教育專欄,介紹中醫藥的基本知識、診治原理,普及中醫藥防病治病知識,宣傳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中醫藥知識、方法、觀念,力爭使人從中感受到中醫藥文化氛圍,接受中醫藥文化的陶冶。

(三)加強培訓,提高素養。各職能科室要採取有效措施,對從事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的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不斷提高其工作能力。加強對職工尤其是青年醫護人員的中醫藥文化以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培訓,努力提高全員的中醫藥文化素養,使其言行、舉止、思維、診療工作無不體現中醫藥文化的內涵,鼓勵各科室建設富有自身特色的個性化科室文化。

(四)長遠規劃,持續發展。中醫藥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作任務,醫院對此要有一個長期規劃,建立長效機制,落實科學發展觀,力爭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從建築風格、內部裝潢、診療環境、形象識別等方面入手,通過傳統文化元素展現中醫藥文化,營造中醫藥文化環境的氛圍,體現中醫藥古樸典雅、簡約大方的特色,體現中醫院的與衆不同。塑造優秀的醫院形象,鼓勵廣大職工積極參與,使長期規劃得到具體落實,中醫藥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果。

(五)加強考覈,注重實效。醫院將文化建設列入各科室年度考覈目標,定期檢查督導,根據調查信息統計及反饋的結果進行階段評估,重點對理念的認同情況、行爲能力的程度、表象文化建設的進度和效果作出評價,制訂必要的獎懲措施,切實把這項有利於事業發展,有利於體現醫院價值觀念的工作,做好、做實、做出成效。

市中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實施方案中醫藥實施方案(2) | 返回目錄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藥學發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認識生命、維護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體系,是中醫藥服務的內在精神和思想基礎。中醫醫院作爲中醫藥文化繼承和創新、展示和傳播的重要場所,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有利於體現中醫醫院的基本特徵,有利於鞏固中醫爲主的發展方向、更好地保持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滿足廣大人民羣衆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有利於提高核心競爭力。

爲促進我院中醫藥文化發展,我院組織廣大職工認真學習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加強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指南》及相關文件,根據各級衛生主管部門部署和要求,結合我院工作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醫院作爲中醫藥文化繼承和創新、展示和傳播的重要場所,要以中醫藥文化爲主體,以大力培育和倡導中醫藥文化的價值觀念爲核心,融合時代文化特徵,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發展,與時俱進,充分體現中醫藥文化特色,體現中醫醫院個性特徵和區域文化特徵;促進科室建設、技術服務、學術研究、人才培育等各項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

(二)基本原則

堅持突出特色。以中醫藥文化爲主體,融合時代文化特徵,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發展,與時俱進,充分體現我院中醫藥文化特色。

堅持統籌規劃。中醫藥文化建設與醫院總體發展規劃相銜接,與醫院文化建設相結合,做到價值觀念、行爲規範、環境形象的有機統一。

堅持因地制宜。按照總體要求,從我院實際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使建設工作充分體現醫院個性特徵和區域文化特徵。

堅持促進發展。緊緊圍繞醫院改革發展的中心工作,以中醫藥文化建設促進科室建設、技術服務、人才培養以及科學管理等各項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

(三)主要目標

在價值觀念、行爲規範、環境形象等方面充分體現中醫藥文化特色,進一步增強我院中醫藥文化底蘊,彰顯中醫藥文化氛圍,提高中醫藥服務質量,擴大社會影響,實現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機統一,通過中醫藥文化建設,使人民羣衆從診療環境、就診方式、服務態度等方面切實感受到獨特的中醫藥服務。

二、醫院文化建設的內容

(一)價值觀念

中醫藥文化的價值觀念是中華民族深邃的哲學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醫藥中的集中體現,主導着中醫醫院的基本特徵和基本方向。要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中“醫乃仁術”、“大醫精誠”等價值觀念,認清自身價值需要、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的關鍵,在思想理念、價值取向、培育方針等方面充分體現中醫藥文化。醫生和護士是直接爲病人服務的人,必須確立和強化“以人爲本”的服務理念,把維護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幫助人、感動人,通過開展以“一張笑臉、一聲問候、一次詳細的入院介紹、一張舒適的病牀、一壺熱水、一個整潔的環境”的活動,爲病人提供溫馨、細心、愛心、耐心的服務。各科室要在醫院價值觀念體系中充分體現中醫藥文化,切實改進科室建設、技術服務、醫德醫風建設等各方面的工作。

(二)醫院宗旨

醫院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與人民羣衆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我院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堅持“誠信爲本,仁德爲先,人性關懷,科技興院”的宗旨,推動醫院文化建設,行風建設,不斷提高醫院管理水平。

誠信是一個道德範疇,即待人處事真誠、講信譽,言必信、行必果,本義就是要誠實、誠懇、守信、有信,反對弄虛作假。仁德即是要對患者做到想起所想,急其所急,心繫患者。這反映時代特徵,具有前瞻性;有利於激發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建院方針

年來,我院堅持“科技打造醫療,療效樹立品牌,服務善待患者,關愛鑄造人生”方針,不斷強化科技技術含量,引進現代化的診療設備,營造專科特點,打造專科優勢,爲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學化、標準化、規範化、人性化、現代化的醫療服務。同時,堅持以中醫爲主的辦院方向、保持中醫藥特色優勢的靈魂,不斷改進醫院各方面工作、增強員工凝聚力。這是提高醫院創造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源泉,是中醫藥事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保證。

(四)行爲規範

1、診療行爲規範

醫務人員要加強法律意識,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權、隱私權;在醫療活動中,要遵守衛生管理條例、行政法規和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以免造成患者人身損害事件;

要規範醫療文書的書寫,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書寫;要加強醫務人員的責任心,避免在診治過程中出現誤診、漏診等現象發生。

2、言語儀表規範

我院醫務人員在接待患者和家屬時,必須遵循文明服務用語規範,使用“您好”、“請”、“對不起”、“謝謝配合”等文明詞語,做到一要有稱呼,二要有禮貌,三要用親切的語言,大力提倡文明敬語,堅決禁止使用禁語。

醫生上崗統一着裝男性必須配長褲、皮鞋,夏天不得穿大短褲、露腳趾涼鞋。女性也可搭配裙裝,裙邊不能超過隔離衣下襬。冬天不得穿長統靴上崗,夏天不得穿鞋拖。冬夏裝更換按醫院統一時間要求,不得擅自更換。隔離衣保持整潔無皺褶,每週換洗一次,特殊情況下隨髒隨洗。

3、教學傳承規範

規範教學傳承行爲,有利於我院中醫文化的發展,也有利於我院人才的培養和醫院的長期發展。教學傳承規範,是傳道授業、學醫習業等方面的行爲準則,應弘揚中醫尊師重教、教學相長的優良傳統,老師應爲人師表、修身正行,平易待人、樂育英才,樂教敬業、口傳心授,因材施教、循循善誘,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示人規矩不示人以巧;學生應尊師重道、謙遜恭敬,持之以恆、精勤不倦,勤求古訓、博採衆方,學貴專一、思貴沉潛,繼承創新、與時俱進。

4、特定禮儀

我院建立健全保障中醫藥特色優勢充分發揮的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將各種行爲規範通過制度固定下來,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具體明確、切實可行的體現中醫醫院特點的《員工手冊》。

同時,將《員工手冊》作爲重要內容納入全員培訓中,定期開展講座,並注重培訓形式的多樣性、趣味性,提高培訓效果。將行爲規範的執行情況納入目標管理,制訂考覈指標,建立獎懲辦法,落實考覈結果。

我院曾多次開展此類競賽及考覈,在全體員工中開展執行行爲規範的先進典型評選表彰活動,立標杆,樹典型,發揮先進的模範帶動作用。

(五)環境形象

醫院環境形象是中醫藥文化的物質載體,是展示與傳播中醫藥文化的重要方面。我院在進行環境形象體系建設中充分彰顯中醫藥文化,有利於體現中醫醫院的基本特徵;有利於鞏固中醫爲主的發展方向,更好地保持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有利於實現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機結合,達到醫院內部的和諧統一;有利於提高醫院的競爭力。

建築外觀和庭院建設

我院佔地面積40餘畝,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建築上採用全新的環保材料,獨特的建築風格,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人文關懷”的精神。建築的色彩,結合中國古代建築習慣,選用紅、黃、米、灰、褐色等,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體現中國傳統建築風格。

庭院中草木茂盛鳥語花香,碧綠的草坪中還有一彎淺淺的小水塘,水中還有小魚在遊動嬉戲,一派和諧景象,盡情展現了一排和諧文化。

內部裝飾

我院內部的大廳、走廊、候診區、診室,住院部的大廳、走廊、護理站,辦公區域等都有許多的裝飾品,包括一些國畫、毛筆畫等含有中醫藥元素的陳設及裝飾,營造濃郁的中醫藥文化氛圍。

尤其是一些醫院發展史和成功病例的展示板,弘揚中醫藥歷史和我院發展歷程,同時也讓患者更加了解我院的辦院理念和中醫藥治療的特色。

還有宣傳*知識和介紹治療*的特殊方法,主要是宣傳和介紹中醫藥的基礎知識、養生保健方法,以及中醫藥防治常見病、多發病的方法,常用中藥的識別和功效、中藥煎煮常識和我院特色治療方法。

(六)醫院標識

標準院名

我院的標準院名爲“xx中醫*醫院”,這是醫院標識中最直觀的基礎要素。醫院名稱按規定經有關部門覈准的名稱,並由中華醫學會會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吳階平題寫,漢使用規範,體端莊易識別,外文母應規範。

醫院網站

我院也通過建立醫院網站來擴大醫院知名度,宣傳中醫藥文化。網站版面簡潔,樣式風格非常具有中國風,讓人感到中醫藥的特色,棕色的色彩渲染了古香古色。

三、工作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是黨和政府振興中醫、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舉措之一,不僅對促進文化和諧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促進人體的和諧、家庭的和諧、社會的和諧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醫院在充分認識開展中醫藥文化建設重要性的基礎上,成立了中醫藥文化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全院的中醫文化建設的領導,醫務科、護理部和門診部統籌協調,確保中醫藥文化建設規劃的有效實施;各科室主任負責各科門診室內、病房的文化建設,門診樓走廊、大廳由門診部具體負責,樓外庭院由總務科具體負責,辦公樓由醫院辦公室具體負責,明確工作職責和內容,制定年度工作目標和可持續發展計劃,形成職責分明、分工協作、有效落實、逐步推進的醫院文化建設責任體系。

(二)形式多樣,內容廣泛。

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以中醫人文關懷促進醫患關係和諧,把中醫藥文化建設成爲一項羣衆性的活動,通過羣衆喜聞樂見的多種形式,宣傳普及中醫藥文化,一方面充分利用院內會議、學術講座等各種場合與途徑對醫院文化進行宣傳,以醫院網絡和宣傳欄等作爲宣傳陣地,採用書法、圖版、標語等多種表現形式,切實把中醫經典、醫德警言警句等富含中醫哲學思想內容滲透到醫院文化建設中來,開設通俗易懂、形象直觀、科學實用的中醫藥科普教育專欄,介紹中醫藥的基本知識、診治原理,普及中醫藥防病治病知識,宣傳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中醫藥知識、方法、觀念,力爭使人從中感受到中醫藥文化氛圍,接受中醫藥文化的陶冶。

(三)加強培訓,提高素養。

各職能科室要採取有效措施,對從事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的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不斷提高其工作能力。加強對職工尤其是青年醫護人員的中醫藥文化以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培訓,努力提高全員的中醫藥文化素養,使其言行、舉止、思維、診療工作無不體現中醫藥文化的內涵,鼓勵各科室建設富有自身特色的個性化科室文化。

(四)長遠規劃,持續發展。

中醫藥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作任務,醫院對此要有一個長期規劃,建立長效機制,落實科學發展觀,力爭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從建築風格、內部裝潢、診療環境、形象識別等方面入手,通過傳統文化元素和藝術手段(書法、繪畫等)展現中醫藥文化,營造中醫藥文化環境的氛圍,體現中醫藥古樸典雅、簡約大方的特色,體現中醫院的與衆不同。塑造優秀的醫院形象,鼓勵廣大職工積極參與,使長期規劃得到具體落實,中醫藥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果。

(五)加強考覈,注重實效。

醫院將文化建設列入各科室年度考覈目標,定期檢查督導,根據調查信息統計及反饋的結果進行階段評估,重點對理念的認同情況、行爲能力的程度、表象文化建設的進度和效果作出評價,制訂必要的獎懲措施,切實把這項有利於事業發展,有利於體現醫院價值觀念的工作,做好、做實、做出成效。

中醫藥知識宣傳普及項目實施方案中醫藥實施方案(3) | 返回目錄

爲切實做好中醫藥文化建設和科普宣傳工作,根據《財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下達中醫藥部門公共衛生專項資金的通知》(財社〔〕146號)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印發中醫藥部門公共衛生專項資金項目管理方案的通知》(國中醫藥發〔〕27號)的要求,特制訂本方案。

一、項目範圍

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二、項目內容

(一)組織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活動

1.活動目標

(1)大力宣傳黨和國家有關中醫藥的方針政策,加深人民羣衆對中醫藥的理解和認識。

(2)弘揚中醫藥文化,普及中醫藥知識,使羣衆瞭解中醫藥有關生命、健康與疾病等方面的基本理念和保健知識,掌握一些常見的中醫藥養生保健方法。

(3)增強社會對中醫藥的普遍理解與認同,擴大中醫藥的影響,樹立社會形象,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和文化環境。

2.活動內容和方式

(1)組織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活動。

(2)開展健康講座、義診諮詢、文體表演、知識競賽、教授健身方法、科普遊藝互動等活動。

(3)採取多種形式,積極推動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在基層長期開展。

3.活動要求

(1)各地要根據本省實際情況創新工作方式,豐富活動內容,在已安排5個以上縣(市)的基礎上,繼續選擇5個以上縣(市)開展中醫藥宣傳活動。

(2)宣傳活動要貼近基層,貼近社區,貼近農村,使更多的基層羣衆參與活動並從中受益。每個縣(市)直接受益人羣至少達到5000人次。

(3)活動中要注意發揮當地媒體的作用,通過媒體擴大影響,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爭取良好的宣傳效果。

(4)每次活動要注意收集相關文及影像資料。

(5)在開展活動中,要注意發現和培養中醫藥文化科普人才。

(6)各省(區、市)要注意培育和建設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二)建設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宣傳載體

1.工作方式

採取組織編寫、製作出版中醫藥科普作品(含音像製品)、在媒體上開設欄目等方式,宣傳普及中醫藥知識。

2.工作內容

(1)挖掘本地的中醫藥典籍、文物古蹟、傳說故事和其他歷史古籍文物中的中醫藥文化內容,進行研究整理,組織創作一系列科學準確、通俗易懂、貼近羣衆、圖文並茂的中醫藥文化和科普叢書(手冊)。

(2)要協調當地主流媒體開設中醫藥知識和科普宣傳欄目專題介紹中醫藥知識。

(3)要注意利用互聯網、手機、公交地鐵電視等新興媒體資源介紹中醫藥知識。

3.工作要求

(1)在建設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宣傳載體中,各省(區、市)要把基層的需求作爲工作重點。

(2)總結本地區中醫藥文化科普作品出版、宣傳資料製作及發放以及所開設媒體宣傳欄目的內容及效果等工作情況。

(3)要定期召開中醫藥知識宣傳普及項目經驗交流會,總結交流工作經驗,研究探討工作的長效機制。

三、項目執行時間

本項目執行時間爲—。各省(區、市)於4月15日前編制完成項目組織實施方案,12月31日前完成項目任務。

四、項目資金安排及資金管理要求

中央財政繼續按照每省(區、市)80萬元標準給予項目資金補助(未含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的20萬元),其中50萬元用於組織開展中醫藥宣傳活動,30萬元用於加強中醫藥科普知識宣傳(重點是中醫藥知識宣傳普及、媒體建設以及中醫藥知識宣傳普及隊伍建設的經費補助)。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制定補助經費管理辦法,嚴格按照國家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規定,加強項目經費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下達各地的項目經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財政部將按有關規定對項目經費使用情況進行考覈,並將各地項目執行的實際效果作爲安排下年度相關項目資金的依據。

五、項目組織實施及監督與評估

(一)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負責項目組織實施工作,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報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審覈同意後組織實施。各省(區、市)要加強對本地項目的組織領導,落實專人負責。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要會同財政部門對項目總體執行情況進行考覈與評價,並將項目總結評估報告於1月15日之前上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

(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負責項目的宏觀管理與總體評估,並對項目組織實施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在項目執行中期,組織相關專家進行檢查督導,在此基礎上進行中期考覈與評價;在項目執行結束後,將根據各省(區、市)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檢查與評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