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數形結合訓練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1W

導讀:“數形結合”對教師來說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學習方法,在數學課堂上老師教學時常常畫圖來講解或幫助學生理解題意,而學生在解題上老師也想學生能通過畫圖來理解,讓學生主動用畫圖來理解題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多通道數形結合訓練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數形結合思想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又是一種常用的數學方法。數形結合可將抽象的數學語言與直觀的圖形相結合,是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結合。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有些數量關係,藉助於圖形的性質,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和關係直觀化、形象化、簡單化;而圖形的一些性質,藉助於數量的計量和分析,得以嚴謹化。

學生對數形結合的知識掌握和方法使用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根據圖形轉化成數。二是根據數或式轉化成圖形。他們對“由形及數”看圖寫數類題的掌握程度,遠遠高於“由數及形”看數作圖類的題。在固定的常規思維模式下,出現順向思維易,逆向思維難,照搬模仿易,加工創新難的一貫性問題。另外學生思想上固有的依賴性,學習中同樣得以表現,對老師的作圖的依賴性特強,情願空着手看老師作圖,動口不動手,在數學課堂上老師教學時常常畫圖來講解或幫助學生理解題意,而學生在解題上老師也想他們能通過畫圖來理解,可是學生卻很被動的運用這樣的方法,甚至有的學生根本就不用,這樣就不能很好地將數形結合起來,更談不上效果了。

二、課題的認識

新豐國小作爲武夷學院“數字學習協作創新中心”的實驗校,在學校機房安裝潛能在線網絡學習軟件,部署1:1數字課堂平臺,開展“基於1:1數字環境的實證教育”課題研究。在兩年多的研究過程中,我結合教學中的困惑,創造性地將“人機交互”技術應用到學生數形結合思維訓練中,學生藉助這一平臺調動聽、說、畫等各種感觀進行訓練,在此我們稱之爲“多通道”的數形結合訓練。我們對此課題進行研究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喜歡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來理解題。

三、研究目標

1、教師有意識地運用數形結合思想進行教學設計,化抽象爲形象,創造性地開發課程資源,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研究“數形結合”在國小中高年級領域中的運用,分階段地進行數形結合訓練。

3、根據“人機交互”理論設計了“在線導學”軟件,在此計算機平臺中訓練學生作圖能力,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研究對象

三到六年級的學生

五、 研究內容

1、幫助教師根據所教的教材選擇數形結合訓練的內容,並在“潛能在線”網絡平臺的“在線導學”系統中上傳訓練的內容。

2、以計算機作爲數形結合的主要訓練平臺,根據學生的特點將訓練內容以“思維導圖”的形式讓學生利用錄音、畫圖等方式進行訓練。

3、利用可視化技術把學生完成的練習多方位進行分析,爲老師的教學提供更加豐富的、有價值的數據和信息。

六、研究方法

教師借“思維導圖”爲依託,以“數形結合訓練”爲課題研究,採用研究方法有:

1、調查法:調查當前國小數學教師對數形結合思想在教學中滲透的認識,調查當前學生對數形結合思想來解題的認識狀態。

2、文獻研究法:收集、學習、整理有關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及數形結合思想的相關文獻資料並加以分析以供實驗研究。

3、案例研究法:選擇不同年級的教學內容:(如數學教材中單位“1”的理解;分數的認識;路程問題等),作爲素材進行分析研究。

4、教育經驗總結法:把實驗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加以總結,歸納並在實驗的過程中加以論證。

七、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xx年9—10月)準備階段,成立課題研究小組,做好課題申報、開題報告與培訓工作。(重點培訓課題組教師如何使用“潛能在線”網絡平臺。)

第二階段:(xx年11月—2016年6月)具體步驟如下:

1、xx年10月xx年12月爲課題組試驗、求證階段。

(1)xx年10、11月爲學習、認識與課題開題階段。成立課題研究小組,在1:1數字環境學習基礎上確定研究課題,做好課題申報,開題報告與培訓工作。

(2)xx年11月-12月爲試驗階段。加強學習,開展研究,收集資料、積累和整理資料,形成階段性的成果。教師將學生完成的作業採集好並加以分析。

2、xx年1月-2016年6月爲課題完善、推廣階段。組織中期評估,撰寫中期評估報告,並根據中期評估的反饋意見和建議進行調整和改進。同時努力實現與農村教學點的協同教學,實現資源的共享。

第三階段:(2016年7月-2016年9月)爲課題總結、提高階段。具體步驟爲:

1、2016年7、8月,課題組總結、準備結題階段。課題組全體成員結合自身體會,寫出有關理論文章,準備結題材料,提供課題成果。

2、2016年9月,結題階段。學科課題組寫成結題報告、材料自查,做好結題工作

八、預期成果

1、研究方案、經驗總結、論文、個人成果等裝訂成袋。

2、研究活動的記錄、照片、資料。

3、組織上研究課。

4、請上級領導與專家調研及評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