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學困生教育敘事(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7W

我與學困生教育敘事 篇1

學困生就是厭學,沒有學習興趣,不求上進,惹是生非,成績差,紀律也差,讓老師和家長傷透腦筋的學生。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會接觸過許多品學兼優的學生,同時也會遇到不少學習上不思進取,紀律上自由渙散,態度上蠻橫無理的學困生。對品學兼優的學生大家總是讚不絕口,欣慰萬分,但提及那些學習、紀律不盡如人意的學困生時,則怨聲載道,怨天尤人,叫苦連天,既抱怨自己行業的錯誤定位,更痛恨弟子無知無德、傷天害理。我雖然你涉入本行還不是很深,可是我也有深深地體會。

我與學困生教育敘事(精選3篇)

其實很多老師在抱怨這個那個的時候,在平日的教學工作中,他們仍然會一如既往地好好地耐心地教育這些令人頭痛的孩子。在我班,有個孩子他就是這種在家被爸媽寵壞的孩子,從去年開始他就是一直在班級的後面,我對他一直都很頭痛。可是到了這個學期,我轉變了以往的態度,我開始鼓勵這個孩子,上課他雖然回答問題不正確,但是我就是要變着法子表揚他樹立他的自信心。比如他的習字冊,其實是慘不忍睹的那種,可是這個學期一開始,他只要一有點小進步,我就狠狠地讚揚他,就這樣過了一個多月,這個孩子明顯在寫字方面端正了態度,有了不小的進步。又比如他的默寫,以往他的默寫總是那種二三十分的成績,可是這個學期,我通過不斷鼓勵他,還與其父親經常溝通,一次一次的默寫成績告訴我,孩子對於老師火熱的心還是有感覺的,他那冷凍的心正在一點一點的融化,給他自己帶來了完全不同的春天。而我的心裏更是無比喜悅,教育孩子不就是希望孩子能在自己的教育下有點點滴滴的進步嘛,而我能夠感受到這種收穫的驚喜,真的覺得一切都已經值了。

在班級中,這樣的孩子還是有少部分的,我該怎樣幫助其他的孩子呢,讓他們重新找回失去的自信呢,我想首先我要做的就是用我的愛用我的鼓勵去幫助他們逐漸地重拾信心,自信是人前進的階梯,說者容易,落實到行動上卻是非常地艱難。今天無意中聽到一位老師說,教育孩子我只要對得起自己就好。我想也是,我只要對得起自己,儘自己的努力,那就好。

我與學困生教育敘事 篇2

在學習上存在一定偏差,學習成績明顯低於同年級學生,不能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的學生稱之爲學困生。他們往往被忽視,被冷漠。孰不知,錯過學生的一個教育機會,沒準就錯過學生的一輩子。學困生同樣擁有一顆真誠純潔的心靈,也有被尊重被賞識的願望。對學困生只有誠摯的師愛,才能填補他們心靈的缺陷,所以,老師應對他們給予更多的教育引導和關愛。學困生的輔導和轉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要有足夠的時間,足夠的耐心,幫助學困生要因人而異,找對方法。我嘗試用“同桌輔導”的方法幫助學困生學習。

我班的王xx同學理解能力較弱,反應慢,貪玩,寫字不規範,有時不能按時完成學業,我教育了幾次,效果不明顯。一天,我悄悄走到他身邊,和藹地對他說:“我坐在你旁邊給你當同桌怎麼樣?”他沒有說話,點了點頭。“同桌”二字親切,隨和,它閃爍着平等和友愛,包含着難以忘懷的手足之情。我扮演了新的角色----學生的“同桌”,做學生生活的朋友,學習上的夥伴。寫字課上,我講完寫字的要領,就坐在了他的身旁,他一筆一劃認認真真地寫字,字跡比較工整。我在心中暗自竊喜,看來我的工作有效果。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只要我有時間就和孫德權同學坐同桌,如果發現他的計算答案出現錯誤,我不會用責怪的口氣說:“這麼簡單的計算你都不會。”而是用和氣的口吻對他說:“不錯嘛,離正確答案只差一點點!”,並安慰他想一想,激勵他的學習自信心。我鼓勵他大膽地提問並對他提出的問題及時解答,講解時他反應慢,我會根據情況,不厭其煩給他講解,直到弄懂爲止。

學生的心靈是最敏感的,他們通過老師對自己的態度來判斷老師是否真心愛自己,他們也渴望老師能夠時時刻刻關心愛護自己。只要教師真心愛學生,並讓他們感受到這種愛,他們就能以極大的努力向着老師所期望的方向發展。慢慢地我發現,他變了,回答問題大膽了,字寫得漂亮多了,也能按時交作業了,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成績也有了較大的進步。下課時,我主動和他說話聊天,聊些在生活中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時常摸一摸他的頭,整一整衣服,讓他感受到我的關心和愛護。我也經常抓住他的閃光點鼓勵他,一旦發現他在學習上、身體上、思想上有什麼特殊情況,我就及時主動和家長面談,向他們瞭解情況,耐心地做他們的工作,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通過一系列的工作,更好地教育了學生,使孩子揚長避短,健康地成長,快樂地學習。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付出的是心血和汗水,然而我收穫的是一份份充實。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教誨我的學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學生,我無悔於我心,我無悔於我的事業!

我與學困生教育敘事2

目前,中國小生學習困難問題已經成爲世界各國關注的教育難題。通過第三模塊的學習我瞭解到, “學困生”主要是指由於社會狀況、家庭背景、學校教育以及個人認知能力、情緒生理等多種因素造成的學生學習狀況不良或落後的狀況。在我短短的一年教學時光裏,我就遇見過這樣一個孩子……

新學期開始了,我遇到了很多新學生,新面孔。其中有一個男孩子,胖乎乎憨厚的樣子很是討我喜歡,就叫他L吧。可是時間一長,我就發現,這個孩子不是那種通常老師們喜歡的“好學生”,爲什麼呢?課上經常走神、不聽講,一堂課我往往要提醒三五遍,而且每次的反應都是愛答不理、一副消極對抗的樣子;課後的家庭作業有各種理由不交,交上來也是亂七八糟;平時呢在學校遇見我也不打招呼。我疑惑萬分:難道是因爲討厭我而厭學語文麼?後來我向其他老師交流過才知道,原來他在國小的時候就是個“學困生”。對自己自暴自棄了麼,才十一二歲的孩子啊,他的路還長着呢。我心中一個聲音久久不能消散:我要幫他!

具體怎麼辦呢?有一次,我留了一個預習課文的作業並且要求家長簽字。第二天小組長檢查作業後有幾名同學沒有簽字,毫無例外其中就有他。機會終於來了。放學後我把這幾名沒簽字的同學叫到辦公室,逐一朗讀課文。有的同學是預習了但是忘記簽字,但是L卻不是,讀起課文磕磕巴巴明顯是沒有預習。我把預習卻沒有簽字的同學放了回去,剩下L。怎麼辦呢,我的大腦迅速地運轉着,要讓他們記住才行!我說“你看老師每天上課很忙,有的時候連作業都來不及判,不好好做作業減少我的負擔不說你還總出各種狀況,今天你來體驗體驗老師的辛苦吧”我把剛剛考過的字詞推到他面前,讓他幫我批改。他的眼中流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好像是那種等待宣判死刑最後卻又宣佈無罪釋放的難以置信。他認真地批改,我在一旁觀察他。我發覺其實他很細心,也很負責。就這樣,等L批改完所有的字詞已經有些晚了。我感謝了他的幫忙,也給予他一定的肯定與鼓勵,並送他回家,一路上,我們聊了許多許多,我在他的眼睛裏看到了不一樣的光芒。

第二天的語文課,他破天荒的舉手回答問題,我們都笑了,我知道他找回了信心。

但是好久不長,孩子畢竟是孩子,自我控制力還不強,他又有打回原形的趨勢。我在稍稍灰心之餘又迅速打起了精神。我將把握自己的理智與感情,在反反覆覆的過程之中把L同學引上上進之路!

我與學困生教育敘事 篇3

5月29日,博友馬小弱發表了一篇題爲“當你說‘我的學生很差’,我想說”的博文,文中談到他自己親歷的教育場景和教師之間的對話,以及由此生髮出來的思考。文中教師的一些話語我們聽起來是如此的耳熟,而這背後傳遞給我們的,是怎樣的一種教育觀念呢?

下面先來閱讀馬小弱的這篇博文。

今天在湖南省桑植縣一所國中聽課,和老師座談,不止一位老師這樣開始他們的提問:“我們的學生很差,成績差,學習習慣差”,“這雙差生很難管理,所有方法都試過了,他們什麼也不聽。”接下來才談具體的問題。

我聽到這個“差”字,感覺特別刺耳,我認爲,一個真正領會了課改精神和觀念的老師,是不會說出這樣的話的,一句話就能看出這個老師到底是否真正的做了課改。同時,我也在心裏同情這些老師,當你從心底裏認定一個學生很差的時候,那很遺憾,你所謂的方法,幾乎註定是無效的。

一個截然不同的場景,前幾日在山西襄垣縣一所學校,在一節數學課上,在我們駐足的10多分鐘裏,她始終面帶微笑的看着正在做課堂展示的學生,沒有說一句話,學生們在她那種信任、肯定、欣賞、鼓勵的眼神裏,會感受到什麼不言而喻,因此,一個個表現自如,真實,生動。在我們表示要離開的時候,她走過來湊到我的耳邊輕輕對我說,看,他們表現的多棒!那種表情裏,有欣賞,有自豪,有驕傲,還有幸福。

還有一個事情,我想在這裏一起說一說,上海金蘋果學校有一個特殊的班級,將全校最“差”的學生集中在一個班級,他們的考試分數單科很多都是個位數的,而且都是很“搗蛋”的學生。在班主任李平老師的眼裏,他們可不差,如果要說差,唯一一點就是自信心差。李平老師經過深入細緻的瞭解和走近這些學生之後,她發現,他們中的大多數,從入學以來就從來沒有得到過鼓勵,認可,多年來都是接受老師和家長的批評和抱怨,你怎麼這麼差啊,怎麼這麼不爭氣,甚至受到人格的侮辱,長此以往,他們就開始自暴自棄,開始和家長和老師作對,和班級裏的所謂好學生作對,以此來反擊。李平說,如果非要說他們“差”,那就是自信心非常差,他們已經對自己絕望了,對自己和老師建立起良好的關係感到絕望。當她和他們接觸後驚奇的發現,這些孩子中,真是藏龍臥虎,除了分數差,他們各有優點,各懷絕技,音樂,體育,美術,遊戲,講故事,搞怪都能把人笑翻。當李平無條件的接納了他們之後,他們感到的前所未有的被信任,被認可,進而身上那種壓抑已久的自尊心被激發出來,當看到終於有了展示自己的舞臺,便爆發出了無窮的創造力。李平和他們那個團隊,正在演繹中國版的《放牛班的春天》。

三件事情,不作過多的評論。都說,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是的,沒有人願意跟討厭否定自己的人在一起吧?尤其是處於叛逆期的中學生。

一切的教育都是從理解和愛出發,愛,第一要義就是要無條件接納。沒有任何人有權力給一個未成年人下結論,貼標籤。在家庭和學校裏,無條件接納學生是老師的義務,無條件被接納是未成年人的權力。唯有理解和愛,才能讓一個孩子願意對你敞開心扉,做觸及靈魂的對話,只有敞開心扉,觸及心靈,纔可能有有效的教育發生。

當然,教育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哪怕充滿愛心,循循善誘如《放牛班的春天》裏的那個馬修,他也沒能拯救其中的一個孩子。但那只是萬里挑一的個案。

假如你跨不過這道坎,恐怕你的課堂永遠都無法看到“生命的狂歡”,也無法體會到作爲一個教師的幸福。

以上隻言片語,和老師以及家長共勉。我們可以沒有李平老師的水平,無法達到馬修的修養和人格魅力,取得那樣的成就,但是,至少應該知道那樣纔是對的,我們要爲之努力。

馬小弱的這篇博文,引發的思考還是很多的。比如:

1)如何看待學生的成長

是將孩子看成是一個個獨特的個體,認同每個孩子都是在不斷地成長之中,用欣賞的目光看待孩子的成長,還是以分數的高低來定義還是是否成長?

2)“差生”是如何形成的

是認同每個孩子成長的快慢各不相同,以靜等花開的心態等待着一個個鮮活的個體逐次展現生命的光彩,還是認爲孩子在某一個時刻必須達到某一學術水平,凡是達不到該水平的學生就是“差生”?

3)面對自己的學生所保持的態度

孩子在課堂上,能夠非常敏銳地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態度、對自己的認同度。當教師對自己的學生充滿信任時,孩子們在課堂裏就能學的很好;當教師給一個個孩子貼上“差生”的標籤時,孩子也會認爲自己是一個“差生”,把自己放在比別人水平差的位置上。我們是無條件地接納每一個孩子,還是隻接納那些成績好的孩子,對學業成績不是很好的孩子另眼相待?

4)孩子和老師互爲鏡子

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說明了成人的言行舉止對孩子成長的影響。馬小弱也在博文中說:“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當我們給孩子貼上某些標籤的時候,是否想過,這個標題其實也是貼給自己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