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來源:瑞文範文網 7.34K

學生情況分析

九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一)對思想品德學科學習的認識

全校學生對思想品德學科的目的不明確,一部分學生誤認爲主科語、數、外就是興趣,會考要考的高分科目就是興趣。興趣對一些基礎不好的學生來說尚無定型,隨着年級升高、任課老師變化而變化。會考壓力越大,對主要學科興趣越高,對一般學科興趣越低,並呈現興趣的多樣性。喜歡某老師,則某老師所任的學科就是最大的興趣。興趣的變化不穩定,反映出學生在興趣上的不確定性,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特興趣,學習目的不明確。

(二)學生學法上的不恰當。

通過上學期未統考來看,學生會讀圖、識圖、漫畫分析的只有三分之二。還有近六分之一的學生不能獨立完成作業。學生考“抄書本”的要佔36.%。鑑於以上情況,許多學生還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他們停留在“上課記筆記,考試考筆記,抄書本,考後不理解”的應試教育的一套。還是不會“注意觀察”、“思考理解”、“識記聯想”、“應用遷移”。停留在“攙着走”,甚至“牽着走”或“推着走”的水平上,碰到不懂的問題,任其自然。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自己不會查找材料,不能分析資料、運用資料獨立完成佈置的學習任務,要靠老師、家長指導才能完成。造成考試成績很低。

九年級學生即將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學業,面臨着人生的一次重大選擇。每位同學都能夠很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標,對成才和擇業之路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因而在學習上有一定的學習興趣,學習比較認真刻苦,經過兩年多的學習積累了豐富的學習經驗,有了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夠做到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 ,不僅能對簡單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分析而且還能對一些較爲複雜的問題進行分析綜合。在學習過程中主要適應探究性學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材分析

九年級思想品德教材主要有四個單元組成,第一單元、第二單元、第三單元 上學期已經學完,本學期的主要內容是:第四單元:立志成才報效祖國、民族政策常識、時事政治、總複習四部分內容。教科書所設的四個單元的內容是有內在聯繫的:它將引導學生正確認清國性、理解國策;深刻領會我們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目標的現實需要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加強建設。

教科書的呈現方式繼承了前四課的優點,每課內容主要有“探究園”、“國性導讀”、“實踐與評價|”、“閱讀與感悟”四個既有功能區別又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板塊組成。這是對教科書的再創造,是“用教科書的”的體現,也是這冊教科書的特色所在。

教材重點難點及突破重點難點的措施和方法

1、什麼是民族政策

2、我國民族關係的原則

3、如何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

4、什麼是民族區域自治

5、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6、三個代表

7、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8、科技創新

9、我國面臨着嚴重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

10、爲什麼要把計劃生育作爲我國的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11、如何理解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12、如何實現共同富裕;

13、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

14、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作中心環節;

15、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體。

針對上述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應該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打造教學平臺,讓學生通過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獲取知識,在討論、辯論中培養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幫困扶優的措施

通過“你喜歡嗎?”“你會嗎?”“你能行嗎?”“我棒嗎?”“你認爲如何?”“請你談談看法”等問卷形式,瞭解學生對思想品德的興趣、參與度、重視程度及對學生的學法、並進行了統計與分析。

課堂是教與學共同活動的場所。在組織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教師應將主要任務放在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習習慣、學習能力上,培養良好的學習素養與探究能力。

1.教會學生學習技能。這是學法輔導中的主要任務。教師需向學生講授學會學習思想品德的方法。首先要學會讀圖、識圖、填圖的本領。通過課文中“閱讀材料”、“活動內容”、“表格填寫”、“問題回答”要求能自己獨立完成,並有提出質疑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上對學生活動做具體指導,組織有效的教學。教師多使用談話法,開展“談”、“議”、“講”、“練”、“填”相結合的方法,並利用多媒體教學,不斷給學生以新鮮感。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思維力、創造力。要指出學生不良學習心理的弊端。引導學生自己去查尋材料,或者同學之間開展相互討論和幫助等方法來解決,促進他們智力的發展。

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

要對學生進行思想上和學法上兩個方面的指導,進行心理品質教育和思想教育,要求學生正確對待升學和就業,創設合適的教學環境。

1.要求學生正確對待升學和就業,增強學習的內動力。

現代社會科學急需大量的懂信息知識的人才,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思想課的求知慾,激勵學生學好政治課的興趣。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

3.教會學生學習技能。這是學法輔導中的主要任務。教師需向學生講授學會學習地理的方法。首先要學會讀圖、識圖、填圖的本領。通過課文中“閱讀材料”、“活動內容”、“表格填寫”、“問題回答”要求能自己獨立完成,並有提出質疑問題的能力。時事政治會、新聞發佈會,對學生進行時事政治教育。

4.加強雙邊活動、完善反饋機制。爲了確保思想政治教學任務的全面完成,使各類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體驗到成功帶給他們的滿足和愉快。有了這種體驗,學生就不再表現出種種情緒上的干擾,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自信心和探究能力。

確立的教學研究專題

對九年級政治“綜合實踐課”的思考

活動課作爲一種新的表現模式,在新修訂的《課程標準》中應運而生。九年級新教材在每節後都出現了喜聞樂見的“活動課”。怎麼能使“活動課”上得生動而有意義?下面,我就對此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教師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

新修訂的《課程標準》明確規定,用於開展學生課堂活和相關實踐活動的時間不少於課堂總數的百分之二十。因此活動課是必修課,絕不是可有可無的,也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二、教師對活動要進行適度指導

三、教師要注意“活動”面向全體

“活動課”不是課外活動,它是面向全體,讓每一個學生都要參加的課。教師要根據活動的內容,學生的具體情況作出具體的部署。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參與活動的全過程。只有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都有受重視的感覺,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信,才能使學生獲取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從而享受參與的快樂,還能使學生學會分享與合作。培養收集、分析、利用信息材料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師要注重過程的評價

“活動課”教師要特別注重對其參與過程的評價。即評價應反映學生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以及他們是如何解決問題的。而不僅僅是針對他們得出的結論。即使最後結果按計劃來說是失敗的,也應從學生參與活動的態度、積極性,獲得寶貴經驗等方面去評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