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十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5W

八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班級情況分析:

八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十篇

班人數爲32,上學期優秀人數爲10,優秀率爲25,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想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搞活課堂氛圍。

二、指導思想:

以《國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爲依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爲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着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三、教材分析

第11章數的開方:本章主要學習,平方根與立方根,二次根式的概念與四則混合運算,實數與數軸及其相關知識。這一章是孩子們國中學習的一個里程碑,他們要從有理數進入到無理數的領域,認識從有理數擴展到實數的範圍,將進一步深化對數的認識,擴大學生的數學視野與界限,實數是後繼學習內容的基礎,直到複數的引入是學生所涉及的主要內容。教材從實際問題出發,歸納出平方根與立方根的概念,進而展開根式的四則混合運算,接着前進到實數,完成對數系的擴充。本章的重點是平方根與立方根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化簡與運算,實數的概念。要教學中要學生充分去討論與思考,歸納與總結,歷經知識發展與運用過程中的坎坎坷坷,做到對概念的深刻掌握與運算的熟練進行,對一些要經常運用到的化簡要在課堂讓就要讓孩子們掌握,不要寄希望於課外,否則會增加差生的人數。

第12章:整式的乘法:本章是整式的加減的後續學習,首先,從冪的運算入手,逐步展開整式的乘法運算;接着,在整式的乘法中提煉出兩種特殊的乘法運算,即兩個乘法公式;最後,從整式的乘法的逆過程出發,引人因式分解的相關知識。乘法公式本身也是特殊多項式的乘法,因式分解則是整式乘法的逆過程。所有這一切都讓學生自己進行體驗、探索與認識,有利於學生知識的遷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整式的乘法”是整式的加減的後續學習從冪的運算到各種整式的乘法,整章教材都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探索過程,依據原有的知識基礎,或運用乘法的各種運算規律,或藉助直觀而又形象的圖形面積,得到各種運算的基本法則、兩個主要的乘法公式及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學生自己對知識內容的探索、認識與體驗,完全有利於學生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第13章:本章主要內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領略推理證明的奧祕,由於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與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具有“互逆”的特點,所以本章因勢利導,介紹了命題與定理、逆命題與逆命題的有關知識。此外,本章教材最後還介紹了幾種常用的基本作圖和簡單的尺規作圖的方法。

第14章: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本章知識是爲後繼學習解直角三角形做鋪墊。勾股定理是幾何中的幾個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邊的數量關係,可以用來解決直角三角形中的計算問題,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據之一,不僅在數學的發展中起過重要作用,而且在數學及其它自然科學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在呈現方式上,突出實踐性與研究性。如:

對勾股定理是通過問題引出加以探索認識的。突出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與過程,勾股定理的應用盡量和實際問題聯繫。在問題的選取方面注重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

第十五章: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數、中位數、衆數以及極差、方差等統計量的統計意義,學習如何利用這些統計量分析數據的集中趨勢和離散情況,並通過研究如何用樣本的平均數和方差估計總體的平均數和方差,進一步體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

四、教學目標

數的開方

1、掌握平方根及算術平方根的概念。會求某些非負數的平方根。能及時通過平方運算求一個非負數的平方根及算術平方根。理解立方與開立方互爲逆運算,會根據立方運算求一個數的立方根。

2、知道實數與數軸上的點一一對應;學會比較兩個實數的大小;通過學習“實數與數軸上的點的一一對應關係”,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通過學習“實數與數軸上的點的一一對應關係”,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瞭解無理數和實數的意義,掌握實數的分類,能夠判斷一個數是有理數還是無理數。

3、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和概括問題的能力。

整式的乘法

1、掌握冪的乘方運算法則,能夠運用法則準確進行冪的乘方運算。

2、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已知的數學知識探究數學規律來獲取新知的意識。

2、讓學生體驗從“一般到特殊,再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

3、讓學生通過適當嘗試,獲得一些直接的經驗,體驗單項式與多項式的'乘法運算規律,總結運算法則;認識到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結果仍是多項式,積的項數與因式中多項式的項數是相同。使學生能按步驟進行簡單的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運算。使學生能明確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之間的關係,讓學生在探索中進行新知識的比較,理解因式分解的過程,發現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探索能力,和概括能力,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

勾股定理:在探索基礎上掌握勾股定理。掌握直角三角形中的邊邊關係和三角之間的關係。通過拼圖,用面積的方法說明勾股定理的正確性。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技能。探索並掌握直角三角形判定方法。經歷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探究過程,瞭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與勾股定理的互逆性。通過對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探究,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創新精神。通過三角形三邊的數量關係來判斷它是否爲直角三角形,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思想。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做好教學六認真工作。把教學六認真作爲提高成績的主要方法,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製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如是說。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高效的學習課堂,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引導學生寫小論文,寫複習提綱,使知識來源於學生的構造。

4、引導學生積極歸納解題規律,引導學生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根本途徑之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處於一種思如泉涌的狀態。

5、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有助於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7、重視課題的研究,課外調查,操作實踐,帶動班級學生學習數學,同時發展這一部分學生的特長。

8、開展分層教學,佈置作業設置A、B、C三類分層佈置分別適合於差、中、好三類學生,課堂上的提問照顧好好、中、差三類學生,使他們都等到發展。

9、進行個別輔導,優生提升能力,紮實打牢基礎知識,對差生,一些關鍵知識,輔導差生過關,爲差生以後的發展鋪平道路。

10、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這些習慣包括

①認真做作業的習慣包括作業前清理好桌面,作業後認真檢查;

②預習的習慣;

③認真看批改後的作業並及時更正的習慣;

④認真做好課前準備的習慣;

⑤在書上作精要筆記的習慣;

⑥妥善保管書籍資料和學習用品的習慣;

⑦認真閱讀數學教材的習慣。

11、對於中上等生,利用課後閱讀材料和課外資料豐富他們的頭腦,增加他們的知識面,通過專題訓練,提高他們的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他們利用課餘時間通過課外資料或上網學習等方式拓寬他們知識面和視野,不懂就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以提高他們的各方面的能力。對於學困生多關心和幫助。

12、爲了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認真學習新課程教學理念、新課程標準,深入研究教材,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學習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成功教育等,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定期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每週及時參加教研組活動。每週一篇小字,幾篇學習筆記,定期到圖書室看書學習等。

八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通過數學課的教學,使學生切實學好從事現代化建設和進一步學習現代化科學技術所必需的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努力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八年級x班x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兩個班共有x人,從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來看,兩班數學基礎一般,而且已經開始出現兩極分化現象,一部分學生解題作答比較粗心,不能很好的發揮自己的水平,因此要在本期獲得理想成績,老師和學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補缺,充分發揮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的主體作用,注重方法,培養能力。

三、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認識三角形,掌握三角形中各種線段及外角相關知識,進而對多邊形的相關知識進行理解掌握;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與判定、軸對稱及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掌握整式的乘除運算、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進一步提高必要的運算技能和作圖技能,提高應用數學語言的應用能力,通過一次函數的學習初步建立數形結合的思維模式。

過程方法目標:掌握提取實際問題中的數學信息的能力,並用有關的代數和幾何知識表達數量之間的相互關係;初步建立數形結合的思維模式,學會觀察、分析、歸納、總結幾何圖形的內在特點,學會使用數學語言表示數學關係。

態度情感目標:通過對數學知識的探究,進一步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明確學習數學的意義,並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體會到數學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瞭解數學對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重要作用。認識數學學習是一個充滿觀察、實踐、探究、歸納、類比、推理和創造性的過程。養成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結合的良好思維品質。

四、教學方法

本學期針對不同的情況,根據學生的掌握的情況及教材的地位與作用採用比較靈活的教學方法,主要採用啓發式教學,以激起學生的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自學能力爲主,主要有:

1、學生猜想與學生動手操作相結合。

2、學生獨立思考與教師指導相結合。

3、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4、面向全體學生與照顧個別相結合。

5、組織練習與成績考查相結合。

五、教學措施

1.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高效的學習課堂,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引導學生寫複習提綱,使知識來源於學生的構造。

4.引導學生積極歸納解題規律,引導學生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培養學生通過現象看本質,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處於一種思如泉涌的狀態。

5.搞好單元測試及試卷分析,針對試卷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採取行之有效的補救措施,切實解決學生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困惑。

八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班級情況分析:

班人數爲32,上學期優秀人數爲10,優秀率爲25,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想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搞活課堂氛圍。

二、指導思想:

以《國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爲依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爲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着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三、教材分析

第11章數的開方:本章主要學習,平方根與立方根,二次根式的概念與四則混合運算,實數與數軸及其相關知識。這一章是孩子們國中學習的一個里程碑,他們要從有理數進入到無理數的領域,認識從有理數擴展到實數的範圍,將進一步深化對數的認識,擴大學生的數學視野與界限,實數是後繼學習內容的基礎,直到複數的引入是學生所涉及的主要內容。教材從實際問題出發,歸納出平方根與立方根的概念,進而展開根式的四則混合運算,接着前進到實數,完成對數系的擴充。本章的重點是平方根與立方根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化簡與運算,實數的概念。要教學中要學生充分去討論與思考,歸納與總結,歷經知識發展與運用過程中的坎坎坷坷,做到對概念的深刻掌握與運算的熟練進行,對一些要經常運用到的化簡要在課堂讓就要讓孩子們掌握,不要寄希望於課外,否則會增加差生的人數。

第12章:整式的乘法:本章是整式的加減的後續學習,首先,從冪的運算入手,逐步展開整式的乘法運算;接着,在整式的乘法中提煉出兩種特殊的乘法運算,即兩個乘法公式;最後,從整式的乘法的逆過程出發,引人因式分解的相關知識。乘法公式本身也是特殊多項式的乘法,因式分解則是整式乘法的逆過程。所有這一切都讓學生自己進行體驗、探索與認識,有利於學生知識的遷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整式的乘法”是整式的加減的後續學習從冪的運算到各種整式的乘法,整章教材都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探索過程,依據原有的知識基礎,或運用乘法的各種運算規律,或藉助直觀而又形象的圖形面積,得到各種運算的基本法則、兩個主要的乘法公式及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學生自己對知識內容的探索、認識與體驗,完全有利於學生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第13章:本章主要內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領略推理證明的奧祕,由於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與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具有“互逆”的特點,所以本章因勢利導,介紹了命題與定理、逆命題與逆命題的有關知識。此外,本章教材最後還介紹了幾種常用的基本作圖和簡單的尺規作圖的方法。

第14章: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本章知識是爲後繼學習解直角三角形做鋪墊。勾股定理是幾何中的幾個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邊的數量關係,可以用來解決直角三角形中的計算問題,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據之一,不僅在數學的發展中起過重要作用,而且在數學及其它自然科學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在呈現方式上,突出實踐性與研究性。如:

對勾股定理是通過問題引出加以探索認識的。突出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與過程,勾股定理的應用盡量和實際問題聯繫。在問題的選取方面注重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

第十五章: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數、中位數、衆數以及極差、方差等統計量的統計意義,學習如何利用這些統計量分析數據的集中趨勢和離散情況,並通過研究如何用樣本的平均數和方差估計總體的平均數和方差,進一步體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

四、教學目標

數的開方

1、掌握平方根及算術平方根的概念。會求某些非負數的平方根。能及時通過平方運算求一個非負數的平方根及算術平方根。理解立方與開立方互爲逆運算,會根據立方運算求一個數的立方根。

2、知道實數與數軸上的點一一對應;學會比較兩個實數的大小;通過學習“實數與數軸上的點的一一對應關係”,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通過學習“實數與數軸上的點的一一對應關係”,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瞭解無理數和實數的意義,掌握實數的分類,能夠判斷一個數是有理數還是無理數。

3、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和概括問題的能力。

整式的乘法

1、掌握冪的乘方運算法則,能夠運用法則準確進行冪的乘方運算。

2、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已知的數學知識探究數學規律來獲取新知的意識。

2、讓學生體驗從“一般到特殊,再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

3、讓學生通過適當嘗試,獲得一些直接的經驗,體驗單項式與多項式的乘法運算規律,總結運算法則;認識到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結果仍是多項式,積的項數與因式中多項式的項數是相同。使學生能按步驟進行簡單的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運算。使學生能明確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之間的'關係,讓學生在探索中進行新知識的比較,理解因式分解的過程,發現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探索能力,和概括能力,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

勾股定理:在探索基礎上掌握勾股定理。掌握直角三角形中的邊邊關係和三角之間的關係。通過拼圖,用面積的方法說明勾股定理的正確性。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技能。探索並掌握直角三角形判定方法。經歷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探究過程,瞭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與勾股定理的互逆性。通過對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探究,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創新精神。通過三角形三邊的數量關係來判斷它是否爲直角三角形,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思想。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做好教學六認真工作。把教學六認真作爲提高成績的主要方法,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製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如是說。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高效的學習課堂,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引導學生寫小論文,寫複習提綱,使知識來源於學生的構造。

4、引導學生積極歸納解題規律,引導學生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培養學生通過現象看本質,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根本途徑之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處於一種思如泉涌的狀態。

5、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有助於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7、重視課題的研究,課外調查,操作實踐,帶動班級學生學習數學,同時發展這一部分學生的特長。

8、開展分層教學,佈置作業設置A、B、C三類分層佈置分別適合於差、中、好三類學生,課堂上的提問照顧好好、中、差三類學生,使他們都等到發展。

9、進行個別輔導,優生提升能力,紮實打牢基礎知識,對差生,一些關鍵知識,輔導差生過關,爲差生以後的發展鋪平道路。

10、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這些習慣包括

①認真做作業的習慣包括作業前清理好桌面,作業後認真檢查;

②預習的習慣;

③認真看批改後的作業並及時更正的習慣;

④認真做好課前準備的習慣;

⑤在書上作精要筆記的習慣;

⑥妥善保管書籍資料和學習用品的習慣;

⑦認真閱讀數學教材的習慣。

11、對於中上等生,利用課後閱讀材料和課外資料豐富他們的頭腦,增加他們的知識面,通過專題訓練,提高他們的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他們利用課餘時間通過課外資料或上網學習等方式拓寬他們知識面和視野,不懂就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以提高他們的各方面的能力。對於學困生多關心和幫助。

12、爲了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認真學習新課程教學理念、新課程標準,深入研究教材,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學習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成功教育等,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定期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每週及時參加教研組活動。每週一小字,幾學習筆記,定期到圖書室看書學習等。

八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通過數學課的教學,使學生切實學好從事現代化建設和進一步學習現代化科學技術所必需的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努力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是國中學習過程中的關鍵時期,學生基礎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將來是否能升學。本班是剛剛接手,對班上學生不瞭解,從原科任老師處得知:優生不多,但後進生卻較多,有少數學生不上進,基礎特差,問題較嚴重。要在本期獲得理想成績,老師和學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補缺,充分發揮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的主體作用,注重方法,培養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紹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質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條件。更多的注重學生推理意識的建立和對推理過程的理解,學生在直觀認識和簡單說明理由的基礎上,從幾個基本事實出發,比較嚴格地證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質,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第十二章軸對稱立足於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初步的數學活動經歷,從觀察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開始,從整體的角度直觀認識並概括出軸對稱的特徵;通過逐步分析角、線段、等腰三角形等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三章 實數。從平方根於立方根說起,學習有關實數的有關知識,並以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第十四章一次函數通過對變量的考察,體會函數的概念,並進一步研究其中最爲簡單的一種函數————一次函數。瞭解函數的有關性質和研究方法,並初步形成利用函數的觀點認識現實世界的意識和能力。在教材中,通過體現“問題情境————建立數學模型————概念、規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讓學生從實際問題情境中抽象出函數以及一次函數的概念,並進行探索一次函數及其圖象的性質,最後利用一次函數及其圖象解決有關現實問題;同時在教學順序上,將正比例函數納入一次函數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舊知識的比較與聯繫,如在教材中,加強了一次函數與一次方程(組)、一次不等式的聯繫等。

第十五章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運算產生的實際背景,使學生經歷實際問題“符號化”的過程,發展符號感;有關運算法則的探索過程,爲探索有關運算法則設置了歸納、類比等活動;對算理的理解和基本運算技能的掌握

四、教學措施

1、課堂內講授與練習相結合,及時根據反饋信息,掃除學習中的障礙點。

2、認真備課、精心授課,抓緊課堂四十五分鐘,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3、抓住關鍵、分散難點、突出重點,在培養學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自身業務素養。

5、教學中注重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五、教學進度

周 教學內容及課時安排

1 1全等三角形(1) 2三角形全等的條件(4)

2 2三角形全等的條件(2) 3角平分線的性質(1)

3 4 第十一章小結(3)

5 1軸對稱(3))軸對稱圖形(2)

6 14.3.1等腰三角形(3) 14.3.2等邊三角形體(2

7 12.3課題學習(2) 第十二章小結(2)

8 平方根3 立方根3

9 實數3 第十三章小結(2)

10 段考 變量與函數3

11 一次函數3 方程與不等式5 課題學習3

12 第十四章小結(2) 15.1.1整式(1) 15.1.2整式的加減(2)

13 15.2.1同底數冪的乘法(1) 15.2.2冪的乘方(1) 15.2.3積的乘方(1)

15.2.4整式的乘法(2)

14 15.2.4整式的乘法(2) 15.3.1平方差公式(2) 15.3.2完全平方公式(1)

15 15.3.2完全平方公式(2) 15.4.1同底數冪的除法(1) 15.4.2整式的除法(2)

16 15.5因式分解(1) 15.5.1提公因式法(1) 15.5.2公式法(3)

18 第十五章小結(3) 總複習

八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內容和內容解析

本節課爲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下冊第十八章第一節,教材64頁至66頁(不含探究1)的內容。其內容包括章前對勾股定理整章的引入:20xx年北京召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會徽及“趙爽弦圖”的簡介,反映了我國古代對勾股定理的研究成果,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素材。教材正文中從畢達哥拉斯發現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邊之間的數量關係這一事實引入對勾股定理的探究,用面積法得到勾股定理的結論,而後教材又重點從“趙爽弦圖”的方法對勾股定理進行了詳細的論證;課後習題18.1的第1、2、7、11、12等題目針對勾股定理的內容適當的加以鞏固,特別是第11、12題側重對面積法運用的鞏固。

勾股定理是幾何中幾個重要定理之一,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邊之間的數量關係,是對直角三角形性質的進一步學習和深入,它可以解決許多直角三角形中的計算問題,在實際生活中用途很大。它不僅在數學領域而且在其他自然科學領域中也被廣泛地應用,而說明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是人們生活的基本工具。

學生接受勾股定理的內容“在直角三角形中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這一事實從學習的角度不難,包括對它的應用也不成問題。但對勾股定理的論證,教材中介紹的面積證法即:依據圖形經過割補拼接後,只要沒有重疊,沒有空隙,面積就不會改變。學生接受起來有障礙(是第一次接觸面積法),因此從面積的“分割”“補全”兩種方法進行演示同時學生動手親自拼接圖形構成“趙爽弦圖”並親自驗證三個正方形之間的面積關係得到勾股定理的證明。有利的讓學生經歷了“感知、猜想、驗證、概括、證明”的認知過程,感觸知識的產生、發展、形成以提高學生學習習慣和能力。

本節的後續學習中,對勾股定理運用的探究和勾股定理逆命題的論證和應用,都是將圖形與數量緊密的結合,將有利的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意識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爲後期學習四邊形、圓中的有關計算及計算物體面積奠定基礎,因此本節課無論從知識的角度還是從數學技能、數學思想方法及數學活動經驗等層面都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爲此,教學重點:勾股定理的內容 教學難點:勾股定理的論證

二、教學目標及目標解析

1、教學目標

①、瞭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體驗勾股定理的'探索過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內容。

②、在勾股定理的探索過程中,發展合情推理能力,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

③通過觀察課件探究拼圖等活動,體驗數學思維的嚴謹性,發展形象思維,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並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探索精神。

④、在對勾股定理歷史的瞭解過程中,感受數學文化,增強愛國情操,激發學習熱情,養成關愛生活、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習慣。

2、目標解析

①、通過學生了解“趙爽弦圖”、瞭解“畢達哥拉斯”探究勾股定理的過程而猜想、驗證勾股定理,自願接受這一理論事實並能簡單運用。

②、通過面積法探究勾股定理,讓學生感觸到直角三角形這一圖形與a2+b2=c2 數量關係建立對應關係,同時不同圖形從面積角度的論證得到面積的割補是形的變化而面積這一數量不變。更深層次的建立數形結合的方法。

③、通過觀察、探究的活動讓學生感觸知識的產生過程,學生從中學會合作交流,協作探究、歸納總結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

④、勾股定理知識是我國數學領域的璀璨明珠,代表着歷代人民智慧和探索精神的結晶。通過學生親身再次重溫它的得來的過程從中感觸我國數學知識源遠流長和數學價值的偉大從中得到良好的思想的薰陶。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學生對勾股定理的形式容易接受甚至利用結論進行有關的計算難度也不大,但究其緣由有難度,這正是數學學習活動中學生要具備的基本的學習品質和學習技能。所以,在學習勾股定理由來的教學時,應有針對性地設計圖形形式的多樣呈現,讓學生親自動手拼接圖形來揭示概念的由來及正確性。

對於圖形面積的計算學生有基本的技能,但如何最合理的進行分割或補全一時是不易理解,這屬於思想方法層面的問題,學生往往只停留在能聽懂,但不能內化的層面,需要我進行精心的設計,充分展示“分割、補全、拼湊”以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爲學生探究一般的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關係做好鋪墊,爲數學多渠道多方法的探究證明做好引導。

四、教學支持條件分析

根據本節課的教材內容特點,爲了更直觀、形象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提高課堂效率,採用以觀察發現、動手操練、演算探究爲主,多媒體演示爲輔的教學組織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活動時間和空間,以我設計探究實驗和帶有啓發性及思考性的問題串,創設問題情景,啓發學生思維,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測量、演算,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產生、發展和形成的過程。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問題1:請同學們欣賞20xx年國際數學家大會會場情景的的圖片,重點抽取會徽圖案,你能發現它是有什麼圖形構成的?(材料附後)

教師展示ppt課件,介紹數學家大會及會徽“趙爽弦圖”,學生觀察、發表意見、聆聽介紹。

【設計意圖】以國際數學家大會------“趙爽弦圖”爲背景導入新課,提出問題,首先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感受我國古代數學知識的偉大,進行愛國教育,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其次讓學生在觀察、思考、交流的過程中,對勾股定理先有初步的感性認識。

方案1:如果學生能夠說出勾股定理的相關知識,則直接

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

方案2:如果學生有困難,則安排學生自學教材,再發表意見。

學生髮言,教師傾聽。視學生回答的重點 板書 :勾三股四弦五 等

【設計意圖】教師獲得學生的知識儲備以便以後的教學定位。再次讓學生感觸勾股定理的存在、作用即勾股定理是研究直角三角形邊之間的關係的定理,明確學習目標。

(二)觀察演算,合作探究,初具概念

問題3:介紹畢達哥拉斯發現勾股定理的故事。利用ppt課件展示畢達哥拉斯的發現和他的探究的過程。提問:這三個正方形之間的面積有什麼關係?從中可以轉化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三邊在數量上有什麼關係? (故事附後)

教師口述故事,ppt課件同步演示;學生藉助直觀的課件,學生個體或學生間觀察交流探究得到結論。

【設計意圖】首先,故事中代出問題既激發學生的興趣又降低了學生探究的難度,讓每個學生都可做,可得;其次得到三個正方形面積間的關係而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係,由特殊的圖形爲研究定理的一般性做好鋪墊;再者學生初步具有了勾股定理的雛形,即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

問題4:畢達哥拉斯想到:這一結論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具備呢?於是展開了進一步的探索。

教師利用ppt課件展示,提出問題;學生利用《學習案》中第1題自己進一步探究,交流;猜測驗證。(學習案附後)

【設計意圖】問題更深一層次,調動學生高漲的探究熱情,同時有效的滲透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

問題5:你是怎樣演算的?

教師關注學生之間的交流,關注學生藉助面積法探究問題的不同解法,選取代表性的方法演示。學生個體或小組探究、交流。

視學生的學習情況確定下步的教學:

方案1:學生能夠用面積分割法如圖一或用面積補全法如圖二的方法驗證了結論,則直接進行下一步的教學。

方案2:學生不能夠得到,探究學習有困難,則教師藉助ppt課件演示,精講點撥面積的割補法,對命題進行驗證。

【設計意圖】教無定法,視學定教;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學生親自畫圖,演算,利於對結論的理解。親身感受知識的產生、形成,初步體會面積法;再次瞭解勾股定理。

問題6:通過我們大家一起的實驗,你得到任意直角三角形的三邊之間有什麼關係嗎?試用語言描述。

學生描述,教師板書。

【設計意圖】加深對勾股定理內容的敘述、理解,達成目標。體會數學觀察---探究---整理----歸納的數學方法,體驗學習的成功。

(三)引導實驗,探究論證,形成體系。

問題7:我們已經對直角三角形三邊之間關係有了充分的認識。但它的正確性需要數學理論做基礎,我國古代數學家趙爽就對該命題進行了嚴謹的論證。我們剛纔欣賞的會徽就是他的論證方法。下面我們一起進行論證。

教師用ppt課件演示拼湊過程,精講強調面積的無縫、不重疊拼接得到面積相等。

【設計意圖】上一環節是從數字上的驗證,本環節上升到理論層面,以加強數學學習的嚴謹性。讓學生學懂面積法,再次加深對勾股定理的理解。感受我國數學知識的悠久歷史,喚起愛國精神,啓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問題8:學生用4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新拼湊圖形並根據排放 畫出圖形並用面積法進行論證。

學生或小組間進行合作實驗,共同協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探究,再次理解勾股定理,學會面積法論證勾股定理。培養學生的動手探究能力,養成嚴謹的學習習慣;學會交流,達到知識、方法共享,體驗合作的樂趣、合作的成功。

問題9:教師選取代表性的拼接方法,全班展示。

【設計意圖】共享知識,拓展思路,體會一題多解,更深層次的瞭解掌握勾股定理。

(四)歸納提高,鞏固運用,形成能力。

問題10:我們這節課研究的勾股定理是對什麼的研究?它側重是研究直角三角形的什麼關係?以前學習直角三角形的哪些知識?

學生回憶,發言。教師強調:勾股定理的前提條件是直角三角形,也就是說其他的三角形是不具備的,但要解決其他三角形的計算問題,我們要藉助輔助線(特別是高線)把它轉化爲直角三角形。教師板書。

【設計意圖】更新知識系統,逐漸完善知識脈絡,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問題11:完成以下練習題

教材69頁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板書得數,介紹勾股數。

【設計意圖】第1題針對勾股定理的直接運用。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運用。鞏固目標。

(五)歸納小結,反思提高

問題1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學生談本節課的學習感受,教師梳理、概括本節課主要的學習內容,並揭示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及評價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本節課的知識要點和思想方法,使學生對直角三角形有一個整體全面認識,同時感受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八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x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鐘錶等教學內容。

本冊教科書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爲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x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在x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並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通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爲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裏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後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於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於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二、班級情況簡析

一年級學生由於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x以內的數,並學會讀寫;初步理解x以內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會用符號或語言描述x以內加減法的估算。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瞭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初步學會x以內加減法的估算。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後、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通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徵,能正確識別這些形體。感受並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通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數據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並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的數據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數學思想方面: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少,比較簡單的長短、大小、輕重等。在數的概念形成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如在認識x以內數時通過比較、排列發現這些數之間的聯繫,在學習“分與合”時發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認鐘錶”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等。能用“分”與“合”的思想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能聯繫具體情境探索一位數加、減法,並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正確地、有條理地說明自己的算法;對估計的過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釋。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之間位置關係的過程式中,發展空間觀念。感受簡單的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具有對簡單事物和簡單信息進行比較分類的意識,具有簡單的統計思想。

3、解決問題方面: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對簡單的幾何體進行簡單的分類,能聯繫情境描述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收集有效信息並進行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示問題解決的結果等。體驗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與態度方面: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有學習數學的熱情,有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能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八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基本情況

總的情況是優等生比例少,學困生多。因此,後期必須下大力氣來抓優等生和差生的轉化工作,提高數學成績的及格率,從學生的學習動機來看,學習目的不十分明確。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必須跟上,調動學習小組長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習的氣氛來看,基本上已經形成一種良好的學風,在輔導過程中應以先進帶動後進,以優等促差,既培優又輔差,全面提高教學的質量。

二、指導思想

以國小生守則爲準繩,提高優生的自主和自覺學習能力,進一步鞏固並提高中等生的學習成績;讓下層生在學習和活動中,激發學習的興趣,培養認真學習的態度。通過教育與溝通,培化計劃要落到實處,發掘並培養一批尖子,挖掘他們的潛能,從培養能力入手,訓練良好學習習慣,從而形成較紮實基礎。使下層生的思想狀況得到改善,能遵守學校的各項紀律,進一步明確學習目的,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促使下層生主動地獲取更多的知識,並努力提高下層生的學習成績。師生共同努力,建設一個團結互幫,尊師守法,積極向上,全面發展的班集體。

三、制定目標

在這個學期的培優輔差活動中,培優對象能按照計劃提高計算與分析的綜合數學能力,成績穩定在65分左右,並協助老師實施輔差工作,幫助後進生取得進步。輔差對象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做好,逐步提高後進生的計算能力,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教會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訓練後進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課堂上創造情境,堅持不懈地關愛後進生,讓後進生嘗試說、敢於說,成績有一定的提高。特別是數學的計算這一基本的能力。

四、培優對象和輔差對象

培優對象:__

輔差對象:__

五、具體措施

1、每週有選擇性地上一節練習課.。

2、在日常教學的分層練習中有的放失地注意對優生的培養。

3、每天出一題彈性作業,讓優生吃得飽。

4、實行以點帶面來全面提高,使學生觀念進行轉變。

5、讓優生講述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經驗交流。

6、充分發揮優生的表率作用來影響差生,改變後進生,在學生中形成“趕、幫、超”的濃厚學習氛圍。

7、對後進生進行多鼓勵、少批評、多談心,進行心理溝通,提高他們的自我判斷與控制能力。

8、採用激勵機制,多給點後進生表現的機會,讓他們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克服自卑的心理。

9、平時多與家長聯繫,共同來解決後進生各方面存在的問題。

10、充分利用課餘時間進行面對面輔導,講解練習。

11、做好“每日清”工作,包括題題清,課課清,爭取做到當堂知識當堂清,不留後遺症。

八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教學理念:

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爲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爲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學情分析: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進取的態度,有上好課的慾望。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學習上也取得了比較大的進步,特別是口算能力提高很大。有一些同學基礎比較好。多數同學能理解所學內容,並進行一些簡單的變式練習。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有個別小朋友上課不太用心。接受力比較差,學習起來也比較困難。學生做題時也比較粗心。

三、教學要求:

(一)知識與技能領域

1、從生活實例中感受認識更多數的必要性,能讀寫100以內的數,理解數的組成,能說出100以內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含義,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掌握數的順序,會比較數的大小。

2、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並瞭解它們之間的十進制關係,會進行簡單的換算和應用。

3、會口算100以內的加減法,能用堅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和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能解釋估算的結果。

4、認識鐘面、時針和分針,掌握整時、幾時半和大約幾時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認、讀這些時間,瞭解生活中時間的作用。

5、能認前後左右上下等方位,並用這些方位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會認從正面、上面、側面觀察簡單物體的形狀。

6、能辨認長、正方形,三角形和圓,會用這些圖形拼圖;能認識生活中的這些簡單圖形,並從初步感受幾何圖形美。

7、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排列和分類,在比較、排列、分類活動中,體會活動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學習尋找簡單平面圖形的共性。

8、能根據統計圖的數據提出並回答數學問題,會進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簡單的統計活動,完成簡單的統計圖表。

(二)數學思考領域

1、能應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字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100以內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在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加減法的學習探索過程中,初步學會簡單的歸納、類比和有條理地思考。

3、在統計過程中,學會提取需要的數據並對統計結果進行簡單的解釋,逐步形成初步的統計觀念。

4、在認識圖形以及辯認方向和位置的過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解決問題領域

1、能積極參加數學學習活動,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經驗。

2、在老師指導下,能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與同伴解決問題的合作體驗,有初步的合作意識。

4、能在算法多樣化的探討過程中,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5、能在學習過程中,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八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9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_人,其中男生_人,女生X人。經過上一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其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發現學生們自覺性較差,上課有小部分同學不注意聽講,口算時比較馬虎,課下不能及時完成作業,但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小部分學生成績較差,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統一規範課堂常規,及時補差,使整個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等。因此,在本學期的教學中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平面圖形,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口算),找規律,總複習。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爲口算和筆算兩部分。同樣,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平面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認識人民幣、分類與整理以及找規律等。有了這些內容的學習,不僅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豐富多彩,形成了比較合理的數學知識結構,而且有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感受分類與數據整理的關係;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數學問題。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6.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初步形成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初步感受數學思想方法。

四、教學措施:

1.課前備課必須對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充分的預設,設計當堂檢測作業時必須針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次佈置並對個別學困生當面輔導。

2.重視課堂基本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培養和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結合教學具體的情境,靈活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4.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審題,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聯繫生活實際和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喜聞樂見的遊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八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10

一、教學目標

1、類比分數約分,掌握分式約分方法,熟練進行約分

2、經歷從分數的約分到分式的約分的類比探索、歸納過程,明確分式約分的概念和依據。滲透數學中的類比數學思想。

3、在對分式約分的過程中,由繁到簡,使學生感受數學的簡潔美。

二、重點:如何進行分式約分

難點:分子分母爲多項式的分式如何約分

三、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冀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十四章第一節的第二課時,它是分式基本性質的運用,也是後面學習分時乘除法運算的基礎,起着承上啓下的的作用

四、學情分析

學生在國小學過了分數的約分,七年級學習了因式分解,上節課又學習了分式的基本性質,這些都是學好分式約分的基礎

五、教法學法

自學點撥 小組合作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利用類比思想,由分數認識了分式,由分式的基本性質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歸納等環節得到了分式的基本性質,這節課,我們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質繼續探究新知,板書課題:14.1分式(2)約分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的開場白,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頭腦中馬上回想上節課的內容,而且知道了要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質來探究新知,明確了學習的方向。】

二)知識儲備

設計意圖:通過第一個小題,使學生回想分數的約分方法,爲類比引入分式的約分服務,第二小題的設置是爲了讓學生回憶因式分解的方法,如果忘記了,旁邊給了小貼士,幫助回憶

三)類比引新

【設計意圖:課上的檢測很重要,但有時由於課上的突發事件而不能完成,看情況而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