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工作思路

來源:瑞文範文網 9.32K

一、指導思想

學校教育工作思路

XX年,我市教育事業以黨的xx屆五中全會和全國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爲指導,深入貫徹國家和浙江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啓動實施《瑞安市“十二五”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規劃》,創新教育發展機制,推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啓動“雙十大工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爲“十二五”教育發展起好步開好局,朝着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邁進。

二、主要目標

(一)學前教育:3-5週歲幼兒入園率達到97%;新增公辦幼兒園2所,創省二、三級幼兒園7所,省三級以上幼兒園在園兒童總數達到68%。

(二)義務教育:堅持就近入學原則,繼續推行陽光招生政策,減少擇校行爲,國中、小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殘兒入學率達99%。

(三)高中教育:改革高中定向生分配辦法,完善特長生招生辦法;在所有普高推行“平行志願”填報方法;國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比例達到96 %以上。

(四)成人繼續教育:新建社區學校3-4所,使全市社區教育覆蓋面達到95%以上;創建溫州市社區教育示範校1所、一級社區學校2所、二級社區學校4所,力創省社區教育實驗區;完成成人雙證制教育培訓700人次。

(五)教師隊伍建設:啓動實施“三個一”教師培養計劃,完成“十二五”任務目標數的20%;爭取全市幼兒園專任教師大專以上學歷達40%,國小教師專科以上學歷達85%,國中教師本科以上學歷達72%,普通高中教師研究生(含在讀)及以上學歷達7%,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比例達40%。加快培養專家型名校長、優秀班主任和中青年骨幹教師三支隊伍。

(六)優質教育資源:創建溫州市現代化學校4所、溫州市示範學校3所、溫州市素質教育示範學校2所、省特色學校2所。義務教育優質教育資源覆蓋率爭取達到50%,普高優質教育資源覆蓋率達85%,職業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達到65%。爭創省示範專業1個,溫州市示範專業2個,溫州市實訓基地1個。

(七)學校基本建設:全面推進“校安工程”拆建項目建設工作,爭取瑞安電大遷建等5個市重點工程項目開工建設。啓動教育城域網建設,新建校園網12個,創建35所溫州市教育信息化達標學校,70%中國小建有學校網站,85%以上教室建有多媒體小平臺,生機比達到6.5:1。確保全市校方責任險投保率達100%;國小和國中i、ⅱ類儀器達標率達95%,農村中國小生均圖書增長1.5冊以上。

(八)良好育人環境:繼續深化平安校園建設,保障學校的和諧和穩定。創瑞安市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單位20所,創瑞安市綠色學校12所,溫州市綠色學校3所;創五星級禁毒教育學校2所,四星級4所。

三、主要工作

(一)大力發展各類教育,促進基礎教育優質發展。

1.大力發展學前教育。認真貫徹落實《瑞安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瑞安市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施意見》,確立學前教育的基礎地位和公益性質,利用住宅配套設施舉辦公辦幼兒園,農村有計劃利用中國小富餘校舍舉辦幼兒園。努力完成學前教育三項指標任務,新建2所鄉鎮公辦幼兒園,創省二級幼兒園2所,省三級幼兒園5所。完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建立公辦、民辦幼兒園合作辦園和對口幫扶機制,開展民辦幼兒園年度考覈工作,做好無證幼兒園整治;規範公辦幼兒園招生工作,堅持以兒童發展爲本,注重幼兒個性發展和快樂成長,防止學前教育“國小化”、“保姆式”傾向,提高保育質量和辦園水平。

2.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圍繞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目標,指導溫州市現代化學校、溫州市素質教育示範學校、溫州市示範學校、農村寄宿制學校和合格學校創建工作,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堅持“名校引領、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均衡發展”的基本思路,加快縮小城鄉、校際教育發展差距,積極探索名校集團化辦學模式,先確定城區和城鄉結合部2-3所義務教育學校進行試點,今後逐步在全市範圍內推開;貫徹落實好《瑞安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管理辦法》,召開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讀工作經驗交流會;努力改善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東山特殊教育學校升格爲瑞安市特殊教育學校。

3.協調發展高中教育。開工建設市職教基地,啓動市職業中專職教實訓大樓建設,協助市開元綜合高中從部門辦學到民辦的改制工作,爲構建“中、東、南三足鼎立,西部輻射”的瑞安職業教育校網布局奠定基礎;啓動職業中專集團化辦學試點,申報創建全國中職改革示範校,市十中、龍翔高級中學爭創溫州市現代化學校,爭取優質教育資源覆蓋率再提升;圍繞我市支柱、特色、優勢產業和新興戰略性產業,以企業需求和市場就業爲導向,進一步優化專業結構,爭創省、市示範專業和實訓基地;啓動與國內知名院校的中職師資培訓合作計劃,提高“雙師型”教師比例;深入推進高中新課程的實施,提高新課程的實施水平;加強對新大學聯考的研究,充分發揮大學聯考的素質教育導向作用,進一步推進個性化教育,創新學生自主選課、走班上課制,以適應在全科會考基礎上分類測試、分批選拔的大學聯考新模式。

(二)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優化城鄉教育資源配置。

4.規劃校網布局調整。根據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和城鄉校網布點規劃,加大校網調整力度。按照“高中向城區和重點集鎮集中、國中向中心鎮集中、中心國小向鄉鎮所在地集中、新增教育資源向城鎮集中”的要求,努力爭取加大財政投入;做好玉海中學高中部和汀田高中停招前期工作;做大做強做美片區中心鎮學校,加快瑞祥實驗學校、塘下中心區實驗國小建設,爭取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市第三實驗國小立項;加快山區中心鎮寄宿制國中建設,撤併義務教育階段學校8所;推進職教中心(輕工學校)、瑞安電大等市重點項目建設,做好市五中遷建前期研究工作;建立專門基建管理隊伍,加快學校工程項目建設進度。

5.發揮經費使用效益。積極爭取全市財政經費比例高於現有水平,確保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達到或超過省定標準;拓寬捐資助教渠道,建立企事業、社會團體、個人捐資辦學激勵機制;規範預算、決算,加強收費管理,特別是預算外資金管理,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制度;成立教育資助中心,落實資助政策,規範資助管理;加強對大宗物品的採購和管理,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發揮使用效益;規範食堂財務管理,突出對飯菜質量、價格和經營行爲的監管力度;進一步規範覈算中心管理,提高覈算中心、“分中心”人員和學校財務管理員業務水平。

6.改造農村薄弱學校。大力扶持農村薄弱學校,在業務指導、設施配備等方面向農村學校傾斜;規範學校功能室管理,開展示範實驗室、標準圖書館創建活動,啓動實施農村學校教育裝備達標工程;落實溫州市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和百所薄弱學校改造工程,全面開展中國小校教育信息化建設達標創建活動;進一步加強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有效整合;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在教與學領域中應用研究,切實提高農村學校實驗室、圖書室及體、藝、勞與技教育教學設施使用率;全面啓動農村升格學校推進行動計劃,有計劃地安排城區學校高級教師、優秀校長到農村支教,實行柔性流動。

(三)增強教育發展內涵,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7.改進學校德育工作。進一步探索中國小德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徑,深入開展以慶祝建黨90週年爲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禁毒防毒教育等;充分挖掘校本德育資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構建學校主流文化,開展校園文化先進評比;廣泛組織開展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形成課外活動的系列化、序列化;深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普及大課間活動,確保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強化學生心理狀況和有效德育研究,倡導健康上網,促進德育的生活化;大力加強團隊組織建設,積極開展學生歡迎的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8.規範學校辦學行爲。嚴格執行公、民辦職業高中、幼兒園按成本收費並公示制度;繼續實施公辦普通高中“三限”(限人數、限錢數、限分數)政策,改革高中招生政策,完善普高定向生制度;嚴格執行《浙江省義務教育條例》,不得設置或者變相設置重點班和非重點班,不得利用假期、公休日、課餘時間組織或者變相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補課;學校要合理科學安排學生的課業,保證學生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保證學生每天體育鍛煉的時間不少於一小時;繼續開展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學校四項教學規範達標活動;強化教學常規檢查和專項督查,強力推進省教育廳“六個嚴格”,規範辦學行爲。

9.提升學校教學質量。深入推進課程改革,按國家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開足課時,積極開發學校課程;深入貫徹落實省市“減負”工作會議精神,實施義務教育“減負”四項制度(即責任追究制度、徵求意見制度、學校教學活動安排公示制度和家校聯動制度);創造性地開展“減負”專項改革實驗,有效推進義務教育“輕負擔高質量”;倡導有效教學,開展分層教學研究和實踐,強化科研引領,突出研究新大學聯考改革趨勢;舉辦教育教學論壇,統籌安排各類論文評選;評選學年度教學質量獎,完善質量監控評估方案;以績效工資爲槓桿,努力實施優績優酬,全面促進中國小校教學質量提升。

10.深化平安校園建設。做好安全宣傳教育,完善應急預案,加大預案演練力度;落實校園安全工作責任制,加強安全檢查,排除各種隱患;重點抓好寄宿制學校、民辦學校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校的安全工作;規範學校護衛隊伍建設和管理,加大學校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的力度;嚴格師生外出審批制度,加強春秋遊安全管理,規範學生接送車;完善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和體制機制,切實做好教育系統穩定工作;以人爲本,大力創建“平安校園”和“綠色校園”,力爭使全市中國小生環境教育普及率達到100%。

(四)提升教師隊伍水平,滿足教育事業發展需要。

11.優化教師隊伍管理。放眼全國,多方面、多層次吸收優秀人才進入我市教師隊伍,招聘重點大學優秀碩士研究生若干名;嚴格教師准入制度,規範公正招錄師範類畢業生,規範教師資格證考試,建立健全教師轉崗、退出機制;科學均衡調配教師,完善職稱評審,規範編制管理,科學合理設置崗位,公開招聘,競爭上崗,逐步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健全收入分配製度,推進對教師的分類管理,完善獎勵性績效工資發放辦法,發揮教師評價作用;完善在職教師合理流動調配,繼續實行綜合量化評估考覈機制,引導市區優秀幹部、教師到農村山區學校任職、任教。

12.加強師德業務培訓。繼續加強師德教育和師德考覈制度,引導每位教師做學生喜愛的“魅力型”教師;充分發揮績效工資的激勵導向作用,激勵他們教書育人積極性;充分發揮各級教育工會職能,關愛教師生活和專業成長,健全困難教師幫扶中心,深入開展“送溫暖”活動、文體活動;完善建設教工活動中心,推進教師健康工程,吸納更多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深化教師教育改革創新,舉辦教育教學論壇,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統籌安排各類教師培訓活動,改革完善培訓機制,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益;以實施領雁工程爲載體,強化以校(園)爲本的培訓制度,實施“三個一”教師培養計劃,積極完成“十二五”培訓計劃目標任務;加大對民辦幼兒園教師培訓力度,創建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基地學校,配備義務(學前)段專兼職師訓員,創新培訓項目教師自主選擇方式。

13.加大名優教師培養力度。建立健全有利於骨幹教師脫穎而出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和規範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三個層次評選工作,搭建名師、名校長、骨幹教師示範平臺,首開中國小幼兒園教師“三壇”(教壇新秀、教壇中堅、教壇宿將)評比;完善中國小校校長負責、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教職工代表大會和工會參與民主管理與監督的制度; 建立校級幹部後備人才庫,積極探索校長任期制度和校長公開選拔制度,校長年度考覈注重校長個人努力;組織校長論壇、校長辦學思想研討會,舉辦校長後備力量培訓班;探索“名校長+優秀團隊”的辦學班子建設模式;繼續實施班主任全員培訓計劃,發揮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領軍、示範和輻射作用。

(五)探索有效管理機制,大力發揮瑞安教育潛力。

14.加強教育督導工作。進一步加強督學隊伍和督導機構建設,提高教育督導隊伍水平,完善督導工作和督學責任區制度,突出督政,強化督學;全面開展中國小辦學水平督導評估,積極推進學校發展性評價工作,繼續抓好義務教育階段“減負”、師德師風、校園安全、教育經費使用管理等專項督查,充分發揮教育督導作用;強化督導科研工作,建立教育督導公報制度,依法保護師生合法權益,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15.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積極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實施學校黨建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落實黨風廉政和行風建設責任制,進一步轉變機關職能,強化服務意識和宏觀指導能力,規範各類檢查工作,主動服務基層、服務學校、服務師生;切實轉變機關工作作風,做好教育審批服務工作,打造陽光窗口;加強紀檢監察審計工作;做好離退休幹部工作;做好計生、檔案管理、語言文字、信訪、工會組織建設等工作;加大教育宣傳力度,重點加強教育宣傳信息隊伍和陣地建設,動員和鼓勵全社會共同關心和支持教育發展,努力營造優先發展教育的優良社會輿論環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