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部編版七年級上冊 《遠古的傳說》教案(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3W

國中部編版七年級上冊 《遠古的傳說》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國中部編版七年級上冊 《遠古的傳說》教案(精選5篇)

識記與理解:記住遠 古 傳說中的重要人物,記住漢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和黃帝與農業起源關係的傳說的實質,理解“禪讓”的含義和實質。

能力和方法:培養從傳說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以傳說印證歷史的基本方法 。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華夏族形成的歷史,培養崇敬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瞭解以禹爲代表的遠古居民的優秀品行,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體驗禹治水的艱 辛並瞭解其業績,體會人生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重點:農業起源的傳說 和華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傳說。

難點:部落、部落聯盟的構成和性質。“禪讓”的含義和實質。

【課前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黃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傳說故事。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學生讀引言。

2.教師引入:歷史講究真實可靠,傳說難免誇張虛構。但不少傳說生動地反映了人類的歷史,包含着極有價值的內容。上一課 時,我們從 考古發掘的物證來學習了原始農耕文化,本課時要通過傳說來認識農耕文化。看看那些流傳久遠的傳說中,包含了有關遠古農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歷史信息?

二、新課講授

(一)二、炎帝和黃帝的傳說

中國人都自稱是炎黃子孫,你知道是怎麼來的嗎?

講解“炎”、“黃”之意及其傳說(或抽學生來講)

整理出華夏族的來歷:

從中知道了哪些有關農耕文化的重要信息?談後世祭祀炎、黃(談兩碑上的字),黃帝、炎帝被稱爲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禪讓的傳說

1.簡要講: 黃帝以後很久,堯禪舜、舜讓禹。要求學生概括其過程的共同點。然後得出結論,讓學生理解禪讓的含義。

2.讓學生簡單發表一下關於如何看“禪讓制”的看法。

(三)治水的傳說

1.禹之所以在 舜死後出任部落聯盟的首領。必定是他的德才出衆、威望很高。何以見得?還是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禹治水的傳說。

2.要求學生講述大禹治水的傳說。然後問,禹治水爲 什麼能夠取得成功?然後小結:禹治水成功,樹立了崇高的威望。

3.處理輔欄的讀讀、說說。

(四)情感昇華

學習了本課內容,我們從他們身上學習什麼?(生答,教師簡評),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將其發揚光大。

(五)學習測評

完成課後學習測評題

國中部編版七年級上冊 《遠古的傳說》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瞭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農業的產生,使學生知道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進而認識其發展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2、過程與方法

蒐集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資料,講述相關傳說故事,思考和認識傳說與史實的區別。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我們的祖先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所作的貢獻;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體驗作爲炎黃子孫的驕傲和自豪;學習大禹的創新精神和奉獻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傳說中炎帝和黃帝的發明。

難點:炎黃聯盟;禪讓制。

教學方法

情景導入法、講授法

學生學法

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法

導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

學習了前兩課後,伴隨着考古發掘和歷史學家的研究推斷,我們瞭解了一些史前社會先民們的生產與生活狀況。然而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由於人們還沒有創造文字,當時的人們還不能以文字來記錄他們的生產和生活情況,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口口相傳講述着他們前輩的故事,就慢慢地形成了傳說故事。今天,我們進入第3課的學習,從歷史傳說中進一步瞭解史前社會。

(二)自我研學 生成新知

一、炎黃聯盟

1、阪泉之戰:黃帝打敗炎帝,炎黃聯盟形成。

2、涿鹿之戰:炎黃部落打敗蚩尤部落。

3、影響:華夏族逐漸形成,炎帝、黃帝被尊崇爲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傳說中炎帝和黃帝的發明——反映了我國原始社會晚期的社會發展水平。

1、炎帝——教民開墾耕種,製作生產工具,種植五穀和蔬菜;製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通商交換。製作樂器琴瑟,有最早的圖文和曆法知識。

2、黃帝——建造宮室,製作衣裳,挖掘水井,製造船隻,教人煉銅,發明了弓箭和指南車。

3、黃帝時期:倉頡創造文字,伶倫製作音律,隸首發明算盤,嫘祖擅長紡織並會繅絲。

三、堯、舜、禹的禪讓

1、禪讓制的含義:將部落首領位子傳給賢德之人(德才兼備,以身作則);

2、繼黃帝之後,用“禪讓制”推舉出的首領有堯、舜、禹。

3、禹的高貴品質:無私奉獻、勇往直前、不畏艱難。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炎黃聯盟

1.課堂活動:(1)課前學生分組合作蒐集有關人類起源或早期社會的神話與傳說;(2)課上分組講述;(3)評比講述精彩的傳說故事。

2.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瞭解歸納部落聯盟時期的主要人物和部落戰爭。

3.問題思考:華夏族的由來?誰被尊稱爲人文始祖?

4.教師講述:(1)炎黃在阪泉大戰,炎帝失敗,歸順黃帝,兩大部落聯盟。(2)炎黃部落與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戰,蚩尤戰敗,黃帝被推舉爲部落聯盟首領。(3)這一部落聯盟以後逐漸形成爲華夏族,因此後人尊稱炎帝和黃帝爲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探究二:傳說中炎帝和黃帝的發明

1.圖片展示:湖南炎陵縣炎帝陵廟(左爲外景,右爲內景)

2.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瞭解歸納炎帝的一系列發明,感知炎帝對中華早期文明所作的貢獻。

提示:(1)生產—耕種、製作工具、種植;(2)生活—製陶、紡織、煮鹽、通商、製作樂器等。

3.圖片展示:多媒體鏈接相關圖片

4.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教材歸納黃帝的貢獻。

提示:造船、鍊銅、發明弓箭等。

5.教師講述:傳說難免有神祕色彩,但透過其神祕的外殼,我們可以得到關於真實歷史的很多信息。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也更多地印證了傳說的內容,我們要學會通過了解到的歷史史實,提取傳說中的真實歷史成分。

探究三:堯舜禹的禪讓

1.課堂活動:學生通過小品自編自導自演堯舜禹禪讓過程,形象地瞭解禪讓制。

2.圖片展示:堯、舜、禹

3.教師提問:禪讓制要經過哪幾個步驟?

提示:徵求各部族首領意見,推舉品行高尚的人做繼承人。

4.教師提問:禪讓制最突出的特徵(或實質)是什麼?思考禪讓制對我國今天的社會主義建設有什麼借鑑意義?

提示:是史前時代的一種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被推舉的部落首領沒有任何特權。選舉賢能、重用人才等。

5.材料展示:《史記·夏本紀》記載的禹治水的傳說:“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

我們可以從大禹身上看出中華民族祖先有哪些優秀的品質?

提示:創新精神,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鬥爭精神,無私奉獻精神,敬業精神,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等。

(四)歸納總結 整體感知

(五)課堂檢測 鞏固新知

1.“華夏民族,非一族所成。諸侯(指遠古時期的部落)錯居,……各去小異而存大同,漸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後世所謂諸夏是也。”傳說中,使華夏的民族合成一族的是(  )

A.堯、舜、禹

B.炎帝、黃帝

C.河姆渡、半坡居民

D.秦始皇

2.在梁啓超《飲冰室合集》中是這樣描述華夏族的形成:“華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來,諸族錯居,接觸交通,各去小異而大同,漸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後世所謂諸夏是也。”據此材料,華夏族(  )

A.融合多民族而成

B.和諸夏沒有淵源

C.由單一民族形成

D.近代以來才形成

3.(20__黔西南州)黃帝和炎帝被奉爲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他們生活在我國古代的(  )

A.長江流域

B.淮河流域

C.黃河流域

D.珠江流域

4.(20__廣東)《周易•繫辭下》記載,“黃帝、堯、舜……舟楫之利以濟不通”。以下考古發現能夠印證記載中“舟楫”的是(  )

A.遼寧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B.河南舞陽出土的七孔骨笛

C.重慶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陝西寶雞出土的船形彩陶壺

參考答案:1.B 2.A 3.C 4.D

教學反思

通過圖片資料幫助學生了解炎帝和黃帝的貢獻,是全課的重點。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探究問題,正確認識堯舜禹的禪讓的含義和實質。通過圖片,讓學生對傳說中的炎帝、黃帝和堯舜禹有直觀瞭解;設計了小組討論的環節,培養學生初步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整節課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理念。

國中部編版七年級上冊 《遠古的傳說》教案 篇3

【課標要求】

知道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瞭解傳說和史實的區別。

【教材分析】

《遠古的傳說》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史前時期:中國境內人類的活動》中的第3課。這一單元是中國歷史的開篇,講述中華文明的起源。第1課《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北京人》和第2課《原始農耕生活》主要是通過考古成就來反映我國遠古居民和原始農耕生活的歷史。而第3課《遠古的傳說》,主要是從傳說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印證原始農耕文化的成就與特點,同時通過中華人文始祖、禪讓和大禹治水的傳說,一方面讓學生感受中華文明的豐富多彩和源遠流長,同時,讓學生從傳說中提取歷史信息,認識傳說和史實的區別與聯繫。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對本課內容的興趣較濃。教學內容中所涉及到的傳說故事,學生或多或少都聽過,有些甚至很熟悉,這有利於教學。同時,也由於是七年級學生,歷史素養總體比較欠缺,大多數不具備分析歷史的能力。對於傳說故事只限於“知道”而已,對傳說中所蘊藏的歷史信息、傳說與史實的區別等問題,他們很少去思考過。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說出炎黃聯盟的形成、涿鹿之戰,簡述炎帝和黃帝部落聯盟構成了華夏族的主幹。

2、瞭解黃帝、炎帝的發明,簡述炎帝、黃帝對中華文明的貢獻。

3、理解“禪讓”的含義,講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二、過程與方法

1、培養從傳說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傳說印證史實的方法。

2、回憶已學知識並聯系資料,結合傳話遊戲,理解傳說與歷史間的關係。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學習歷史興趣。

2、瞭解華夏族形成歷史,培養崇敬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3、學習大禹的創新精神和奉獻精神。

【重點難點】

一、重點:

1、炎黃聯盟2、傳說中的炎帝和黃帝的發明

二、難點:

禪讓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方法】 講解法、講述法、歸納法、圖示法、比較法和討論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播放《黃帝頌》,出示圖片。首先,看這幅圖,有沒有同學知道這張圖講的是什麼?在舉行祭祀黃帝盛大的儀式。我們再看這幅圖,20__年5月6日,中國臺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率領大陸訪問團祭祀黃帝陵。我們知道,祭祀黃帝和炎帝,其實不止海峽兩岸的人,在世界各地,很多華人都會定期來祭祀黃帝和炎帝,看第三張圖。黃帝和炎帝是距今約4000多年的歷史人物,爲什麼到現在我們還要紀念他們呢?他們對歷史有怎樣的貢獻?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第三課,遠古的傳說。

(出示課題)第3課 遠古的傳說

講授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遠古傳說?

學生回答後,教師展示學習目標

一、炎黃聯盟

出示圖片《歷史傳說時期地域示意圖》,大約在4000多年前,我國大地上分佈着許多部落。相傳,黃河流域較大的部落有炎帝、黃帝和蚩尤等部落。在戰爭中各個部落逐漸融合在一起,促進了華夏族的形成。學生閱讀課文第一目,分組討論歸納華夏族是如何形成的。

學生回答問題後,出示課件介紹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

課件展示:華夏族的形成過程示意圖,學生根據示意圖簡述華夏族形成的過程。

炎黃部落聯盟不斷融合其他民族,成爲華夏族的主幹。華夏族即是漢族的前身,故我們自稱“炎黃子孫”、“華夏兒女”。炎帝、黃帝也因此被尊奉爲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受到世世代代華夏兒女的尊敬和紀念,在湖南的炎帝陵和陝西的黃帝陵是華夏族的祖陵,是世界各地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聖地,千百年來掃墓祭祖的人絡繹不絕。(出示圖片)

中華民族共同把炎帝和黃帝尊奉爲人文始祖。除了他們推動了華夏族形成之外,就是炎帝黃帝對原始農業和中華文明的起源作出了巨大貢獻。讓我們一起走進傳說中的炎帝和黃帝。

二、傳說中炎帝和黃帝的發明

出示炎帝畫像和兩段史料,分析從材料中可看出炎帝有哪些發明?

學生閱讀課文後,介紹炎帝的發明。

出示黃帝誕生圖和黃帝畫像,介紹黃帝出生的傳說故事,學生根據課本介紹有關黃帝的發明。

這些發明真是炎帝和黃帝的嗎?

合作探究:說說遠古傳說與真實歷史之間的區別和聯繫,結合所學舉例說明。

進行傳話遊戲體驗傳說,進一步理解傳說與史實間的關係。

總結:原始農業是由採集發展來的。正是由於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發現了某些植物的生長規律,在住處附近栽培這些植物,纔出現了原始的農業。遠古時候的任何一件發明或改進,都是積無數人力,經歷漫長歲月摸索的結果,絕不是一個人短時的功勞。但是,後人在追述歷史時,總愛將一些發明創造集中附會在他們的傑出代表身上。除炎帝外,黃帝也是這樣。

在黃帝之後黃河流域又涌現出了許多傑出的部落聯盟首領。其中堯舜禹及其“禪讓”的傳說最爲著名。(教師強調“禪”的讀音))

三、堯舜禹的禪讓

(展示傳說中堯舜禹的畫像)

播放視頻《堯舜禪讓》的故事,同時思考三個問題。

1、堯爲什麼將部落首領的位置傳給了舜而不是自己的兒子丹朱?

2、舜接替堯經過了哪幾個步驟?他爲什麼能夠擔任部落聯盟的首領?

3.在你看來什麼是“禪讓制”?“禪讓制”最突出的特徵(或實質)是什麼?

禪讓制其實就是通過部落首領民主推薦賢能的、能爲各部落接受的人擔任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它的特點就是民主,大家在書上把這兩個字標記一下。舜以其高尚品質得到部落首領的信任被舉薦擔任部落聯盟的首領,禹則因爲治水有功被推薦爲部落聯盟首領,讓我們一同來了解大禹治水的傳說。

四、治水的傳說

展示《大禹治水圖》和《史記·夏本紀》中禹治水的傳說,指導學生閱讀課本,講述大禹治水的傳說

思考:對比鯀和大禹治水的方法和結果,你得到了什麼啓示?

學生分組討論回答。

【課堂小結】

這堂課我們一起了解了大量遠古傳說中關於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傳說雖然難免誇張虛構,但不少傳說生動地反映了人類歷史發展狀況,包含了極有價值的內容。從中也能找到一些重要的信息和遠古的農耕文化相印證。

【板書設計】

炎帝、黃帝的傳說 華夏族的形成 →人文始祖

炎帝黃帝的發明

遠古的傳說

堯舜禹禪讓的傳說 禪讓制

大禹治水

國中部編版七年級上冊 《遠古的傳說》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瞭解遠古傳說時代中華文明起源:黃帝其人及他對華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貢獻;堯舜禹的“禪讓”和原始社會走向終結的有關史實。

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感知歷史的形象思維能力;全面、系統地思考問題和追蹤歷史發展線索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樹立正確的社會發展觀,激發愛國之情,增強民族意識。

【教學重難點】

瞭解黃帝──“人文初祖”是全課的重點。

正確認識堯舜禹的“禪讓”的含義是難點。

【導學過程】

教師講解與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

【情景導入】

以江丙坤鬱慕明清明祭拜黃帝陵冢的視頻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黃帝是什麼樣的人呢?爲什麼清明節會有那麼多人祭拜黃帝陵呢?今天我們就帶着這些問題去學習第3課,遠古的傳說

【自主預習】

1、讀課文結合課件圖片瞭解本文內容。

2、小組討論華夏族的由來,人文初祖,禪讓制等知識。

(一)炎黃戰蚩尤

結合課文內容及課件圖畫歸納出華夏族,炎黃子孫名稱的由來,知道涿鹿之戰。明確黃帝所進行的戰爭打破了氏族之間狹隘的界限,促進了相互間的交流和融合爲華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因而被尊爲華夏族的祖先。

(二)黃帝--人文初祖

結合課文內容及課件圖畫知道黃帝對於人類的貢獻。明白他被人們稱爲人文初祖的原因。

(三)堯舜禹的“禪讓”

瞭解什麼是禪讓以及禪讓的本質,堯舜禹的事蹟。瞭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及夏王朝的建立等有關知識。

【合作探究】

1、你對神話(即黃帝時期有關發明的各種神話傳說)有什麼看法?認爲哪些是可信的?

哪些帶有神話色彩?怎樣看才更爲科學?

2、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是從什麼時候算起?後世爲什麼稱黃帝爲人文初祖?

3、你還聽過哪些有關炎帝、黃帝、和堯舜禹

的傳說?什麼樣的人才能被選爲部落首領?

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識。

【小結提升】

國中部編版七年級上冊 《遠古的傳說》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識記遠古傳說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漢族的前身和始祖

2.理解炎帝、黃帝與農業起源傳說的實質

3.理解“禪讓”的含義和實質

4.培養從傳說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傳說印證史實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

1.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熱愛歷史的情感

2.瞭解華夏族形成歷史,培養崇敬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3.體會以禹爲代表的遠古居民的優秀品行,培養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信心和決心,進一步確立科學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重點

1.農業起源的傳說和華夏族的形成

2.禹治理水的方法及其可貴的品行

3.“禪讓”的含義和實質

教學難點

1.部落、部落聯盟的構成和性質以及他們之間的戰爭與融合

2.“禪讓”的含義和實質

教師準備

炎、黃帝的肖像掛圖、對二人陵墓的簡介課件、祭奠活動的圖片、禹治理水的幻燈、佈置學生收集我國曆史上的傳說

學生準備

瞭解、收集我國古代的傳說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

1.同學們都應該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你們知道我國一共有多少個民族嗎?

2.肯定補充學生的回答,在56個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佔了九成還要多一些,而你們知道漢族的由來嗎?

3.根據學生的表現引出內容:簡要敘述漢族的由來(重點抱握幾個轉換:漢族的前身是華夏族,而華夏族是由炎黃部落的組合發展而來的。告訴學生,在歷史發展、人類演進的進程中,華夏族不斷融合周邊的民族,逐步發展壯大,才形成了今天的民族局面,因此,漢族和其她少數民族的出現絕不是偶然的

二、炎黃的鬥爭與融合

1.談話轉承:剛纔我們將到了漢族的由來,下面就讓我們具體去了解一下緣故時期的部落是這樣一步一步融合成今天的漢族的。大家都知道,在遠古時代,人類是以部落爲單位羣居的,而由於生存等方面的需要,部落與部落之間結成聯盟,聯盟中會推舉出一位德才兼備的人作領導。大約四千多年前,我國黃河流域出現了兩位著名的部落首領,這就是炎帝和黃帝。

(積極叫學生思考炎帝和黃帝就是古代的皇帝嗎?)

2.答疑:炎帝和黃帝不是古代的皇帝,至於原因我們會在以後的學習中慢慢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出示炎帝和黃帝的掛圖,講:這兩位就是炎帝和黃帝,他們是我們共同的祖先。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他們分別領導了黃河流域的部落,由開始的鬥爭到後來的聯合,再到後來的不斷融合。最終成爲了漢族的前身(華夏族)。古往今來很多華夏兒女都以各種形式祭奠自己的祖先。

4.播放課件,講述:這就是爲了紀念他們而修建的陵墓。炎陵在湖南,黃陵在陝西。每年清明節或者是其她重大的節日,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會回來祭奠我們的祖先。

5.播放陝西祭奠活動的記錄片,向學生作介紹。

6.設疑:同學們看到的是今年在陝西舉辦的祭祀盛況,那麼,老師請教你們一個問題,爲什麼人民會如此虔誠地懷念遠去的炎帝和黃帝,他們究竟做了哪些貢獻?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看教材上是怎麼介紹的。

7.鼓勵學生彙報閱讀收穫,並適時補充引導,讓學生認識炎帝和黃帝在華夏子孫心中的崇高地位。

彙報閱讀收穫:A.炎帝:改進農具、發明醫藥、是中華原始農業和醫藥的創始人,號稱神農氏;發明陶器,開闢集市。B.黃帝:創制曆法,指導人民生產;發明了加工穀物和蒸煮食物的工具;還發明瞭車船、銅器等;C.他們都是傑出的部落首領,爲人們所愛戴。

三、組織討論

A.炎帝和黃帝的貢獻、他們的精神、他們給後人留下的精神財富及其在華夏兒女心中的地位,還應包括學習體會等。(教師)

B.與同學充分討論把今天學習的知識和自己在生活中的有關見聞結合起來,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和體會,使自己在學習知識、瞭解傳說的過程中受到傳統道德的薰陶和情感的教育。

第二課時

一、講解傳說引入新課

1.激發方式講:盤古開天、女媧補天等傳說,引發學生的興趣,引出大禹治水的傳說,告訴學生,早期的人類幾乎住在大江大河邊,就爲水患埋下了伏筆,也是大禹治水的傳說提供了依據。

2.設疑:爲什麼是大禹治水而不是其她人呢,大禹有什麼特別的能耐嗎?(這都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大禹治水與“禪讓制”

1.出示大禹的頭像圖片,講解大禹治水的經過及其相關知識,包括治水的方法、所用的時間、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精神。

2.設疑:同學們還不知道吧,大禹治水是舜給她的一個鍛鍊的機會,鍛鍊什麼呢?辦事能力啊。在那個時候,部落首領都是大家民主推選出來的,這種推選產生首領的方法,歷史上稱爲“禪讓”。這個制度大概興起於黃帝以後的很多年,首先是堯擔任首領,接着是舜,後來就是禹。

三、討論小結

1.引導:傳說畢竟是傳說,因爲它無從考證,它是人們在口頭流傳的,但卻也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以及思想認識等情況,反映了當時人類的良好願望,但由於認知水平有限,世界上的傳說大都帶有神學的色彩,也就是把人都神化了。儘管如此,傳說對於我們仍然有一些學習和了解的價值。象大禹治理水的這個傳說,他的智慧、毅力、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無不是我們學習的好素材,所以,現在你們就瞭解到的大禹的故事,大膽的發表你的意見和看法。

(明白傳說有利有弊,但是值得大家學習的仍然很多,利用傳說也很重要)

2.巡查、傾聽、融入學生的討論活動

3.小結本課,佈置作業。

板書設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