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案優質(精選1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4W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案優質 篇1

1.使學生會口算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商一位數)。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案優質(精選18篇)

2.使學生掌握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3.使學生經歷探索過程,瞭解商的變化規律。

4.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除法估算,並說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材說明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國小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後階段,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容有:口算除法、筆算除法。本單元教材內容的編排加大了教學步子,例題從原義務教材的16個減少爲6個,留給學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的空間。

教材內容安排如下:

用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同時又是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筆算除法的重要基礎。因此教材仍保留了原義務教材這部分口算內容,並把它安排在筆算之前教學。

學生在前面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時,已經掌握了筆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過程中要看被除數的前一位或前兩位,商的書寫位置、餘數必須比除數小等。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原理與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相同,只是試商的難度加大。在用一位數除時,利用乘法口訣就可以求出一位恰當的商。而在用兩位數除的過程中,要確定一位商是幾,不僅和除法十位上的數有關,而且還和除數個位上的數有關,計算過程比較複雜有時需要試兩三次才能求出一位恰當的商。因此,學習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關鍵是引導學生掌握試商方法,這也是本單元教學的難點。

爲了解決試商這個關鍵問題,教材按照計算的難易程度分兩段編排:①商是一位數。主要解決商的書寫位置、除的順序、突出基本的試商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②商兩位數。讓學生將除的過程、試商方法遷移至此。

對於試商的方法,本單元主要採用“四捨五入”法,即用“四捨五入”的方法把除數看着與它接近的整十數去試除被除數。這種試商方法學生比較容易掌握,並且在大多數情況下,試一兩次就能確定出一位商。在教學一般的試商方法的基礎上,教材還注意教學在特殊情況下,靈活地運用試商方法。

本單元加強了“解決問題”的教學。首先,把計算內容置於實際生活的情境之中,如給書打包、看書、餵豬,寄特快專遞等。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探討計算方法。之後,爲學生提供豐富、有趣、有意義的、聯繫生活的情境材料,讓學生髮現、提出問題,並運用所學計算方法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同時培養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建議

1.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探索計算方法。

計算知識是人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逐步發展起來的,原本是十分生動的數學活動。把計算教學置入現實情境之中,把探討計算方法的活動與解決實際問題融於一體,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經歷除法計算方法形成的過程,還數學以本來面目,這正是促進學生的發展所需要的教學。教材爲學生學習除法計算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學時,應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或結合當地實際選擇學生熟悉的事例,創設生動的具體情境,讓學生經歷發現、提出數學問題、探索計算方法,解決所提數學問題的全過程,使計算教學成爲學生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這樣,既有利於學生理解、掌握計算方法,又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有利於培養學生從數量觀察身邊事物的興趣和習慣,促使學生形成計算意識。

2.讓學生主動探索計算方法。

以往的計算教學,把總結、記憶計算法則作爲重要環節。當前的數學課程改革,強調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則,避免死記硬背。本單元教材不僅爲學生提供了探索除法口算、筆算的現實問題情境,而且爲學生創設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教學時,要放手讓學生嘗試、探討口算、筆算方法。在此基礎上,適時組織討論、交流,提升學生對計算過程的認識,完善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學生在主動探索中經歷除法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既可以加深對計算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解決問題。給學生創設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的空間,爲學生蠃得不斷體驗成功的機會,將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本單元可用15課時進行教學。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案優質 篇2

第1課時 口算除法

教學內容:教材第71 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用整十數除商是一位數的口算、估算方法。

2、培養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通過觀察,引導學生髮 現規律,發展學生的思維。

3、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掌握用整十數除的口算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20×3= 7×50= 6×3= 20×5= 24÷6= 8÷2=

12÷3= 42÷6=

二、創設情境。

學校要最近舉行數學節,打算裝扮學校。

(1)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給幾個班?)

(2)有150面彩旗,每班50面。(可以分給幾個班?)根據每小題的兩條信息,你能提出數學的問題,並列出算式嗎?

引出意義:爲什麼這兩道題都用除法計算?(都是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

三、探究新知。

(一)探索口算方法。 1、80÷20=

(1讓學生自己先想一想,再把想法說給同桌聽一聽。

(2)生彙報交流,重點說一說怎麼想的。

學生可能以下的方法:

方法一:20×4=80 80÷20=4

方法二:8÷2=4 80÷20=4

方法三:80÷2=40 80÷20=4

方法四:8個十除以2個十等於4,80÷20=4。

(2)你最喜歡哪種算法?

在後面的練習中,大家可以有意識的運用這幾種不同的算法來試試,比一比到底哪一種纔是最簡便的!

2、150÷50=

(1)學生獨立解答後,小組內互想說一說:你是用什麼方法算出來的?

(2)集體彙報方法,適時表揚。

3、總結,揭題。

總結:上面兩題,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口算除法有相同的地方?(都可以用乘法口訣來解決)有什麼不同的地方?(除數是兩位數而且是整十數的除法)得出課題:除數是兩位數的口算除法

(二)鞏固練習。

教科書P71相關的“做一做”。重點讓學生說一說是計算方法。

(三)探索估算方法。

1、運用80÷20=4,嘗試解決83÷20≈ 80÷19≈

學生嘗試計算,說出方法。

2、運用120÷30=4,嘗試解決122÷30≈ 120÷28≈

3、拓展:由120÷30=4你能聯想到哪幾道估算的題目呢?這些題目的想法都一樣嗎?

4、總結估算方法。

四、鞏固練習。

1、教科書P72相關的“做一做”。重點讓學生說一說計算方法。

2、計算問題。(練習十二的第1題)

讓學生獨立解答,師巡視指導,集體訂正,重點讓學生說說算法。

2、乘船問題。(練習十三的第5題)

師分析題意,讓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重點讓學生說說算法。

3、估算。(練習十三的第6題) 生獨立完成。

第2課時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

教學內容:教材第73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筆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經歷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筆算過程,體驗遷移的思想方法。

3.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試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確定商的正確書寫位置。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1.(出示口算卡)口算:

60÷30= 120÷20= 160÷80= 240÷40=

122÷30≈ 720÷81≈ 320 ÷43≈ 143÷70≈

能說說143÷70≈2, 你是怎樣想的嗎?

2.筆算: 136÷8

邊寫邊說它的計算過程,學生完成後指名說計算過程.

二、探究新知,理解歸納。

(一)故事引入新知

1.課件出示書本主題圖,收集信息.

2.根據條件提出問題。

3.要求可以分給幾個班,應怎樣列式。

4.爲什麼用除法計算?

(二)探索計算92÷30的方法。

1.探索計算92÷30的方法。

(1)你能用我們已有的方法計算這道題嗎?試試看,請把你的方法寫在練習本上。

(2)學生在練習本上寫方法。

(3)展示學生的多種算法:

①估算

②分小棒:圈一圈

(1)學生獨立解答後,小組內互想說一說:你是用什麼方法算出來的?

(2)集體彙報方法,適時表揚。

③用豎式計算。

在展示學生的豎式時議一議:商應寫在什麼位置上?說說你的理由。

(4)學生說計算過程,老師板書

(5)幫助老師解除疑惑:商是2,不是也可以嗎?餘下的數能你30大嗎?爲什麼?那爲什麼不想成是4?

(6)練一練:書本第73頁的做一做。

能說說你是怎樣想到64÷10的最合適的商的?能把最後一道題的計算過程說給全班同學聽嗎?

2.小組合作、共同探究178÷30的計算方法

(1)回憶探索計算92÷30的方法,課件出示:

①估一估②圈一圈③算一算

(2)小組共同探究計算178÷30

(3)小組彙報學習情況.

(4)想一想:

①爲什麼92÷30的被除數是兩位數,商寫在個位上,現在被除數是三位數了,商仍寫在個位上呢?

②怎麼不把商想成6呢?6×30=180不是更接近於178嗎?

(5) 練一練:書本第73頁的做一做 :

能說說你是怎樣想到565÷80的最合適的商的?能把這道題的計算過程說給全班同學聽嗎? 3.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總結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以及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筆算方法與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筆算方法的異同。

三、應用新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實際問題要用到筆算除法來解決。

1、第74頁的第3題。

2、第74頁的第4題。

3、計算比賽:第74頁的第6題

第3課時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練習課1

教學內容:教材第74-75頁練習十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並鞏固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2、通過本節內容的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估計商所在區間的能力。

教學重點:筆算除數是整十數除法思維過程和確定商的位置。

教學難點: 理解算理,確定商的位置。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主體調動

1、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進行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練習,看看今天誰表現得好,誰的收穫多?

2、板書課題: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練習

二、基本練習

1、括號裏最大能填幾?

60×( )<132 ( )×30<142

50×( )<460 80×( )<460

師:這些題對我們做除法有什麼幫助呢?

板書“商我們把這裏的幾十看作幾個十,再想幾的乘法口訣 想乘做除,乘法口訣可真是我們做除法的好幫手!

2、看誰反應快:請說出商的首位在哪一位上?首商是幾? 90 )550 3 )468 40 )840

師:誰能說一說怎樣確定首商的位置呢?

通過剛纔的練習我們知道了如何準確快速地確定首商的位置、利用口訣估出商是幾?下面我們就來完整地筆算兩題,看誰寫得又快又好。

3、筆算: 78÷20 197÷80

師:誰願意說一說這一道題你是怎樣做的呢?

同學們做得都很好,老師這兒收集了幾道題,請同學幫忙檢查一下?

4、火眼金睛辨對錯,把不對的改正過來。(指名說說今後要注意什麼)

師:學好除法不僅可以提高計算能力,還能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

三、指導練習

1、解決問題⑴:張老師帶83元錢,可以買幾個計算器,還剩多少錢?(計算器20元/個

要求看清題中信息和問題,再獨立完成,指名演板。檢查反饋時強調格式及書寫完整。83÷20=4(個)„„3(元)

答:可以買4個計算器,還剩3元。

2、解決問題⑵:國小四年級476名同學到科技館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要租幾輛車呢?(60人/輛)

要求讀題並指出數據,再獨立完成,指名演板。

學生可能有兩種做法:

① 474÷60=7(輛)„„54(人)

答:一共要租7輛車,還剩54人。

② 474÷60=7(輛)„„54(人)

7 1=8(輛)

答:一共要租8輛車。

讓第二種做法的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7輛車不能裝完476個同學,餘下的54個同學也要坐上車,所以7 1=8(輛)肯定這種結合實際靈活解題的做法。

四、全課小結,暢談收穫 請同學們來說說自己今天有什麼收穫?

第4課時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練習課2

教學內容:教材第75頁練習十三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筆算方法。

2、能正確確定商的書寫位置。

3、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培養認真細心的計算品質。

教學重難點

1、加深對算理的理解,掌握筆算方法,能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2、掌握被除數、除數、商和餘數之間的關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前面我們學習了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筆算除法。這節課,我們就來練習這些內容,齊讀課題。 希望通過今天的練習,每個同學都能正確、快速地計算 這類除法,形成計算技能,並能運用知識解決相關問題。

二、基本練習

1、口算

(1)先來練習口算,請同學們一排一排地開火車!

(2)以360÷40爲例,說說你口算的方法是什麼?

(3)小結評價:口算除法掌握得真不錯!

2、估算 學生做,指名彙報。

小結方法:在結算除法時,我們可以把被除數或者除數估成什麼樣的數?

3、筆算 一個罐頭20元,媽媽有115元,最多可買多少個罐頭?還剩多少元?

(1)該題列式,爲什麼用除法算?

(2)大家一起來筆算這題道。

a、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先看被除數的前幾位?如果前兩位不夠除,就看?b、要想很快知道商幾,我們可以怎樣想?想:20×( )最接近並小於115。20×6行嗎?只有商5,5寫在哪個數位上?爲什麼?c、最後,對餘數要比除數小。

所以,115÷20=50(個)„„15(元),強調單位,商和餘數表示的意義是什麼,單位就是什麼。

三、深化練習

1、李大爺家6頭豬每天要吃30千克飼料,一袋100千克的飼料夠喂幾天?還剩多少千克? (1)讀題,理解題目意思。重點問30千克是指幾頭豬幾天吃的飼料?

(2)列式解合。

(3)指名彙報。

(4)小結:6頭豬是個多餘條件。同學們一定要根據問題,選擇有效信息和正確的方法進行解答。

2、劉老師帶了460元,王老師帶了170元,他倆準備合買90元一幅的羽毛球拍,可以買多少幅?

(460 170)÷90=7(幅)

答:可以買7幅。

教師重點詢問每一步求的是什麼?

3、下面是一塊長方形綠地,綠地長是30米,面積是240平方米,現在綠地的長增加到60米,寬不變,擴大後綠地面積是多少?

(1)思考並列式解答。

(2)你還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嗎?

(3)彙報交流: a、240÷30=8(米) b、60÷30=2

8×60=480(平方米) 2×240=480(平方米)

答:擴大後的綠地面積是480平方米。

第5課時 除數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

教學內容:教材第76頁例3、77頁例4

教學目標:

1、會用四捨五入法把除數看成整十數試商,從而能夠正確的計算除數接 近整十數的兩位數除法。

2、經歷試商和調商的過程,體驗試商的方法。

3、在數學學習的活動中,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和探究的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試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確定商的正確書寫位置。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引入

(一)複習

師:請快速搶答出括號裏最大能填幾?

20×( )﹤85 40×( )﹤316

70×( )﹤165 50×( )﹤408

(二)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請獨立完成完成下面這一題。 735÷90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訂正。

(三)引入新課 師: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同學們會算了,如果除數不是整十數,又該怎樣計算呢?(只問不答)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筆算除法》(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學例2

(1) 1、提出問題。

師:現在我們跟着王老師到書店去看一看她們遇到了怎樣的數學問題。請同學們看屏幕。(出示主題圖)從圖中你們瞭解到了什麼數學信息。

生:王老師在書店買了21本《作文選》,付了84元。

師:根據這兩個數學信息,大家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呢?

生:一本《作文選》多少元?師:怎樣列式呢?

生:84÷21(教師板書)

師:爲什麼用除法計算?(生)

師:這道題和昨天學習的知識有什麼不同?(除數不是整十數)這道題你會算嗎?請你算一算。

2、解決問題。

學生獨立試算後,教師引導反饋算法。

師:誰能說說你用的什麼方法計算?商是幾?(生:想乘法、口算、估算、豎式計算)

師:今天我們重點來講講豎式計算。(展示學生的作業)

提問:你能說說你是怎麼算的?(學生說計算過程)

師:現我們就以(84÷21)這道題爲例來重點學習試商的方法。(板書豎式 試商)

3、引導探究試商方法

師:首先在解決除數不是整十數的兩位數的筆算除法時,我們可以利用上一節課的知識,把除數看成與它比較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這道題我們把21看成多少來試商呢?

(生:20)想20乘幾最接近84,但又小於84,(商4)接下來該幹什麼?(算乘)

用誰去乘誰?(4乘21)這裏要用4與原來的除數21相乘,千萬不能用4與看成的這個20去乘,因爲20實際是不存在的。4與21的乘積是多少?(84)乘得的積寫在哪裏?(被除數的下面)最後怎樣?(再減)等於多少?(0)說明什麼問題?(剛好商對了,沒有餘數) 教師引導學生集體口答這道題。

4、小結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在做筆算除法時,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計算呢?(一商、二乘、三減、 四比)

在這道題中我們還學了用什麼方法幫助我們做筆算除法呢?(試商)

5、生獨立完成例4

三、鞏固練習

1、書上76頁做一做。

2、書上77頁做一做

第6課時 除數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練習課

教學內容:教材第78、79頁練習十四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除數接近整十數除法的筆算方法及豎式的書寫格式,能正確 熟練地進行筆算。

2、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能正確熟練地確定首商、估商。

教學重點和難點:熟練掌握“四捨五入”法試商的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主體調動

1、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四捨五入”法試商,首先一 起來回顧一下試商的過程。

小組交流,教師指導彙報。

2、板書課題:除數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練習課

二、基本練習

1、下面最大能填幾

20×( )<84 30×( )<140

40×( )<307 50×( )<410

(1)實物投影展示,讓學生獨立完成。

(2)個別彙報,說一說是怎麼想的? 教師小結得出:這些題對我們做除法有什麼幫助(板書商), 把幾十年作幾個十,想幾的乘法口訣,想乘做除。(強調 這也是試商的過程)

2、說一說下面各題商的最高位寫在哪一位上?

70÷3 71÷50 362÷90 174÷2 600÷70

(學生同桌間說一說,小組彙報,學生回答後,

小結: 對於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筆算時,首先要確定商的位置, 看被除數前兩位,前兩位不夠則看前三位,除到哪位商就 寫在哪位的上面)

3、男女生比賽 198÷23= 396÷58

二、綜合練習。

錯例分析

火眼金睛

也可根據學生的前測及作業上的錯題,讓學生學會在錯誤中來學習知識。展示錯例,讓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及應該怎樣去改正。

(小組內討論,分析錯因及如何改正。提醒同學們在筆算過程中

三、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3題。

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9題。

指名學生讀題,分析題意。

根據“總價÷單價=數量”列式計算。

教師講解,全班集體訂正。

第7課時 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

教學內容:教材第81頁例5

教學目標:

1、掌握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兩位數筆算除法的試商方法。

2、經歷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兩位數筆算除法的靈活試商過程,體會算法 多樣化。

3、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活動中去,尊重個人觀點、態度和獨特的見解,在知、情、意諸方面得到發展。

教學重點:掌握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兩位數筆算除法的特殊試商方法, 學會靈活試商。

教學難點:根據算式特點進行靈活地試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激情引入

教師引導:同學們,之前幾節課我們一直在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筆算除法。首先我們先來比一比誰做的又快又對!

100÷26 120÷21 140÷68 200÷26 25÷4=

15÷4= 35÷5= 25÷6=

二、體驗感知,合作探討

預設:240 ÷26= 教師提問:大家能解決這個問題嗎?現在請同學們在自己的作業本上用自己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預設: 我把26估成30,試商8,8乘26等於208,餘32,比26大,所以我改商9,。9乘26等於234,餘6.(板書思考過程)

教師提問:你爲什麼把26估成30?

預設:我用“五入”的方法把26估成30. 教師提問:試商8,8寫在哪位上?

預設:個位 教師提問:餘數32裏有幾個26?

預設:32裏有1個26,所以改商9.

教師提問:下面有沒有同學和他用了一樣的計算方法,來說一說你的思考過程。

預設:想10個26個是260,,10個26是260,比240多20,可以商9.

預設:把26看作25試商,4個25是100,8個25是200.餘下的40裏還有1個25,商9.

三、作業設計

1、 小試牛刀 96÷16 200÷25 104÷26

2、 更上一層 植樹節,學校組織了種樹活動。一共有200棵樹苗,每行種27棵,可以種多少行,還剩幾棵?

3、 勇攀高峯 爸爸去商店買衣服,商店正在打折。衣服一件26元,買兩件49元。現在爸爸又185元,最多可以買幾件?還剩多少錢?

四、拓展延伸,反思總結

教師提問: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預設:我學到了不僅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進行試商,還可以將“26”這樣的數估成“25”(只要學生說的合理即可)

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的探索,學生髮現並掌握了除數不接近整十數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案優質 篇3

【教學內容】

四(上)第9~10頁例題、想想做做1~4。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教材是按照“提出問題------獨立解決----產生矛盾-----互動交流-------解決問題”這樣一個思路進行教材編排的,學生在學習這一課以前,已經學會了運用五入法進行試商,同時,學生在運用四舍法試商時,發現初商偏大,知道要調小,有了這些知識基礎和方法經驗作爲支撐,學生在解決今天的例題時難度不是很大。本節課的難點在於1、學生在做“五入調商法”這一類題時,速度相當慢。2、當“四舍調商法”和“五入調商法”放在一起時,學生搞不清調大還是調小。針對這一難點,在本節課的設計中,也有了較好地突破,在實際教學中,效果也較好。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能夠在具體的情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探索出五入法的調商方法。

2、 使學生通過四舍調商法和五入調商法的對比,體會到初商偏大要調小,初商偏小要調大,掌握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

3、 使學生在探索地過程中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探索出“五入法”的調商方法。

【教學難點】

調商速度很慢,與四舍調商法混在一起,部分學生搞不清調大還是調小。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自主探索

1、 (創設情境)同學們,四(2)班的兩位小小圖書管理員去圖書館借書了,我們我和他們一起去圖書館看看吧。(出示掛圖)提問:從圖中你獲取了哪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一個什麼問題呢?要解決這個問題,該如何列算式呢?爲什麼用除法?

2、 (獨立解決)提問:252÷ 36等於多少呢?你能在自備本上算一算嗎?

3、 (產生矛盾)在算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問題?(餘數和除數一樣大)

4、 (互動交流)餘數和除數一樣大,說明了什麼?如何才能使餘數比除數小,請你和小組裏的同學討論討論。(集體交流)請一位同學說說解決問題的方法。

5、 (解決問題)接下來,你會做了嗎?請你把這道題做完。(學生做完以後,請一位同學說一說如何做的,教師板演過程,完成單位名稱,答句。)

6、 (強化練習)想想做做第一題:仔細觀察這些豎式的初商,出現了什麼問題?你怎麼知道的?(指名回答)準確的商是多少?同桌相互說一說?(集體交流)

設計說明:計算教學相對比較枯燥,思維含量不高,但是本片段在充分領會教材意圖的基礎上,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獨立解決------產生矛盾------互動交流-----解決問題-----強化練習,這幾個環節層層遞進,環環相扣,使學生經歷了探索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解決了問題,同時體驗瞭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較好地訓練。

二、 回顧反思,對比歸納

1、 回顧我們今天學的豎式計算,我們採用了什麼方法進行試商?(五入法試商)五入法試商初商可能會怎麼樣?(偏小)爲什麼?(把除數看大了)初商偏小怎麼辦?(調大)

教師板書:五入法試商-----除數看大了------初商可能偏小----初商調大

2、 出示“四舍調商法”例題,回憶一下,“四舍法試商”的過程,你能象上面這樣說一說嗎?(同桌說一說)

教師板書:五入法試商-----除數看大了------初商可能偏小----初商調大

四舍法試商-----除數看小了------初商可能偏大----初商調小

3、 出示“四舍試商”和“五入試商”兩道例題,你覺得哪道題更容易看出初商是否合適?(四舍法在檢驗時就可以看出初商是否合適,而五入法要在餘數算出來以後才能看出初商是否合適,所以四舍更容易看出初商是否合適。)

4、 有沒有辦法使我們在用五入法試商時,也能在檢驗時就看出初商是否合適呢?同桌討論,交流。

設計說明:用五入法試商時,可以採用“初商+1”的辦法進行試商。例如,252÷36,初商時6,我就直接寫商7,如果7合適,那正好,如果7不合適,在檢驗的時候就已經發現偏大,再調小1變成6。

設計說明:五入法試商採用“初商+1”進行試商,有這樣兩個好處:1、提高了試商的速度,學生在檢驗的時候就可以看出“初商+1”的那個商是否合適。2、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更簡潔的認知結構,採用“初商+1”法試商,出現的問題都是在檢驗時被除數不夠減,說明“初商+1”的那個商偏大,調小就可以了,這和四舍法試商出現的問題是一致的,體現了知識與知識、方法與方法之間的內在聯繫。

三、 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 出示想想做做第三題,提問:這裏的豎式都要採用什麼試商法?(五入法),五入法就可以採用“初商+1”法進行試商,運用這個辦法,試一試,方便嗎?(每人選擇兩題算一算。)

2、 想想做做第四題。

3、 說明:用“初商+1”法試商的確很方便,但是,在用這個方法之前你一定要看清楚這個題是否適合“初商+1”法,這是關鍵,那什麼時候才能用“初商+1”法呢?(五入法)

四、 歸納總結,提煉精華。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案優質 篇4

一、情感與態度

1、對周圍環境中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夠主動參與教師組織的數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與引導下,能積極地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有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對自己得到的結果正確與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學習中可以取得不斷的進步。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藉助數學方法來解決,並可以藉助數學語言來表述和交流。

4、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推斷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5、對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觀點有提出疑問的意識,並願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發現錯誤能及時改正。

二、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本單元是在3年級下冊學習“元、角、分和小數”的基礎上,擴展對小數的認識,把小數和分數初步聯繫起來,進一步瞭解小數的意義,並能比較小數的大小;結合具體情境,學習小數加減法和加減混合運算,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2、第三單元“小數乘法”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經歷探索小數乘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運用小數乘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第五單元“小數除法”本單元包括小數除法、積商近似值、循環小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等內容。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經歷探索小數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體驗轉化的數學思想;瞭解在生活中有時需要求積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養估計意識;初步瞭解循環小數;會運用小數四則運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4、第七單元“認識方程”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初步瞭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數;能根據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列出方程;通過遊戲活動,瞭解等式性質,並能用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能用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認識圖形”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通過動手操作,瞭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平行四邊形不穩定性及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會畫以上三種圖形的高;通過對三角形分類,瞭解各類三角形特點;通過操作,發現三角形三個內角和等於180°,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會運用學過的圖形設計一些簡單的圖案。

2、第四單元“觀察物體”通過實際觀察,使學生體會到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畫面不同;能辨認從不同位置拍攝的相應照片的先後順序;觀察由5個小正方體搭成的物體,能畫出從正面、側面、上面看到的形狀。

(三)統計與概率第六單元“遊戲公平”通過遊戲,使學生初步體驗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能設計簡單的遊戲規則,使遊戲對雙方公平。

(四)綜合應用本冊教材在每一單元的教學內容中,配有題材具有現實性、趣味性、呈現形式多樣化的應用問題和實踐活動。除此之外,還安排了“數圖形中的學問”“ji情奧運”“圖形中的規律”三個專題活動,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案優質 篇5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47頁及相應練習

教材分析

該課內容爲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第一課時,在三年級學生已經學過多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本節課是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基礎上學習的,其乘法算理是一樣的。該課也是國小階段整數乘法的最後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知識的遷移,自主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算理,掌握三位數乘兩位的筆算方法。

2.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體驗知識遷移的過程,培養學生類推能力和概括能力。

3.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認真計算並養成驗算的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能夠正確進行筆算。

教學難點

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原理。

教具準備

學生用計算器

教學過程

課前2分鐘口算練習

一、情境導入

播放北京標誌性景點的圖片。

教師:同學們,暑假你們都去哪裏玩了呢?王叔叔、李叔叔暑假去了首都北京旅遊,他們乘車所用的時間都是12小時,想知道他們是怎麼去的呢?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

王叔叔

旅遊大巴

平均78千米/時

李叔叔

火車

平均145千米/時

教師:他們是從同一個城市去的麼?

教師:根據提供的信息,你能算出王叔叔所在城市到北京多少千米麼?指明學生列出算式:78×12

學生列豎式計算,交流、彙報。

二、探究新知

李叔叔所在的城市離北京又有多少千米呢?如何計算呢?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145×12

1.運用估算

能不能估一估李叔叔住的城市離北京大約有多少千米呢?

說一說估得方法。

要想知道準確結果,還得用筆算。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板書課題)

2.探究算理

學生嘗試筆算,教師巡視,挑選出幾種不同思路的算法到黑板板演。我們先請剛纔板演的同學說一說他是怎麼算的吧,每一步的算理。(根據學生彙報,演示)

1 4 5

× 1 2

2 9 0 ——表示什麼?(表示2小時行的路程,即290個1)

1 4 5 —表示什麼?(表示10小時行的路程,即145個10)

1 7 4 0

我們想知道這個結果是否正確,有什麼好辦法呢?(一是與估算結果比較,二是通過驗算。)

3.討論交流

大家四人一組討論一下,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是什麼樣的,互相說一說。

4.學生彙報。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47頁做一做橫着第一排。

學生獨立計算完成,教師巡視發現典型現象,請其板演。

集體訂正。

2.算理選擇題

(1)在計算234×35的時候,2×5表示( )

A. 2×5 B. 20×5 C. 200×5 D. 200×50

(2)下面( )算式中2×5表示的意思是200×50

A. 209×15 B. 205×52 C.325×52 D. 152×5

3.不計算,選擇答案。

425×19=( )

A.3825 B. 8020 C. 8075 D.46325

425×219=( )

A.93075 B.68000 C.46325 D.80000

4.練習八第1.2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呢?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案優質 篇6

一、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在教學實踐中形成新課堂教學改革的方法、策略,並不斷提煉爲基本的教學模式,積極開展新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活動。

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措施:

1、將深入學習、借鑑目標嘗試教學的教學模式的一些做法和教學案例,積極參加市局和學校組織的新課改教學教研經驗交流、案例研究、專題研討、課堂教學觀摩等活動,大膽嘗試課堂教學改革。

2、充分備課、精心上課。以新課程理念爲指導,認真鑽研教材,深入瞭解學生,精心選擇教法學法,優化教學設計;上課前要對教材知識點、難點突破方法、學法、教學程序、訓練習題等充分內化,準備好課件、教學用具或儀器等。在課堂上要機智靈活,突出重點,精講少講,學生多動。

3、認真解讀數學課程標準,解析並把握國小數學新課程的內容要點,把握教材所體現的理念精心挖掘教材內部的創造性因素。開展專題研究,重點研究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以及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機制,本學期繼續完善評價體系,注重學生成長過程的評價,注重評價的激勵作用,加強多元化全方位的評價嘗試,更多的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堅持評價方式的多樣化,評價內容的多維化,改變單純以學生考試成績來評價教師的教育教學業績。

4、積極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吸取好的經驗爲我所用。繼續參加上課、觀課、議課、思課活動,促進教學水平提高,同學科、跨年級互相聽課與交流,自覺進行反思,及時寫下教學隨筆、教學案例及教育故事,分析課改中的成敗得失,相互借鑑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5、關注習慣養成,培養能仁學子。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要從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爲主抓手,加強基本知識和能力培養的示範引領,全面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爲習慣和學習習慣。一個班級的班風學風,學生的學習習慣直接制約着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本學期根據班級學生實際,各自學科特點,共同制定出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措施計劃,進而形成階段性重點培養目標。力爭學期結束時,每個學生都能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爲教育質量的提升保駕護航。

總之,教學改革是一項長遠的工作,在此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挑戰,我將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追求,將課改之路堅持走下去。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案優質 篇7

做一名好老師是許多老師一生所追求的目標,也是我的目標,四年級數學課改工作計劃。自踏入教育這個崗位以來,我始終以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態度來對待我的工作,以師德規範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以當一名好老師作爲自己工作的座右銘。本學期已盡尾聲,現將一學期的課改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轉變觀念

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是實踐的先導,教育觀念的轉變是課程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正確、先進的教育觀念,就不會有自覺而有效的實踐,一切先進的教育改革都是從先進的教育觀念中生髮出來的,而先進的教育觀念來自不斷的學習,因此,我把加強學習,轉變教育觀念作爲我自己進行新課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課程理念作爲一切工作的指導。我對照新課程的要求,對自己的教學行爲進行討論反思。通過學習、討論和反思,提高了認識,深刻地感到: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是與21世紀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必由之路。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貫徹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實現五個轉變:1、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變,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還要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生存;2、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教師不僅要精心設計怎樣教,更要精心研究學生怎樣學;3、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教師不但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培養學生會學4、由居高臨下的權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轉變,師生相互溝通,相互啓發,相互補充,達到共識、共享、共進的目的;5、由教材的接受和傳遞向教材的開發和創造轉變,教師不再是教材忠實的闡述者和傳授者,而是教材開發者了創造者。

教與學的方式的根本轉變,是此次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傳統的教與學,就是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師是知識的主宰者和闡述者,學生是知識的接收者和儲存者,沒有教師對知識的輸出,學生就接收不到知識,學生沒有自由選擇和自主學習的權利和機會,完全處於單一的、被動的接受狀態,失去了自主性和獨立性。所以,在課改實驗中,我狠抓課堂教學,努力實現師生角色的轉變,教師由課堂的主宰者,向學生學習引導者轉變;由高高在上的權威,向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轉移;由單一的知識的傳遞者向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促進者轉變。學生要從被動的接受者向主動參與者轉變,由學習的主體轉變。要創設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的學習環境,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營造自由、民主、寬鬆的學習氛圍,真正達到師生交往,平等對話,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目的。經過實踐,我和學生的關係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居高臨下地要學生接受學習,而是放下架子,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情感交流,與學生交朋友,成爲完成學習任務的合作伙伴,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也不再是學習的被動者和接受者,而是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來,成爲學習的主動者和合作者,把學生參與教學,探究知識貫穿於整個課堂。小組學習時,讓小組長當小老師檢查、輔導本組學生,並選出學習好的小組到前邊講臺教全班學生讀寫等等。課堂上師生配合緊密協調,關係融洽和諧,一種平等,互動的新型師生關係正在消然形成。

二、注重方法,培養能力

在知識大爆炸的今天,傳授給學生多少知識已經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教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和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因此,要求教師從舊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提倡自主、探究、使用學習,着眼於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問題情境-共同探究-多項交流-實踐應用的課堂教學的結構模式,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平等和諧的學習環境。例如:爲了便於學生多感官接受和傳遞信息,增加動腦、動口、動手的機會,便於學生之間相互切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我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小組學習互相交流。

三、掌握教材,靈活使用

以往教學,教師都是一成不變的使用教材,不管教材內容是否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心理,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成爲教材內容的忠實的闡述者和傳遞者,而現在我領會了新課改理念後,才用了新的做法,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領會教材編寫的意圖,然後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身邊找例子,靈活的處理教材,展開課堂教學。通過一段時間的實驗,老師能把學生的生活引進課堂,讓學生感到生活離不開學生,學習也離不開生活。這種方法更容易達到增強學生興趣、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

四、認真總結,不斷思考,充分做好今後實驗工作

從開展課程改革實驗以來,我的工作思路就是:實驗-反思-調整-改進-再實驗。對實驗的每一步,我都要作認真總結,反思,思考,詳細分析,成功之點,作爲經驗,繼續發揚;失敗之處,作爲教訓,改進調整,繼續前進,並把這些總結的經驗教訓作爲一個專題課改小結記錄在在自己的教案上。這樣,不但積累了經驗,也使我對今後的實驗工作始終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明確的思路。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案優質 篇8

一、指導思想:

七年級數學是國中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學期的教學,要使學生學會適應日常生活,參加生產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須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運算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良好個性品質及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二、情況分析:

本人本學期擔任七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根據國小升國中考試的情況來分析沒有尖子生,學習的自覺性不高。

根據上述情況本期的工作重點將扭轉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基本的數學技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爭取能讓大多數同學順利接受基本的數學知識,同時兼顧對優生的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反對死記硬背,以推動數學教學中學生素質的培養。本學期要力爭使及格人數增多,形成良好學風,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三、具體教學措施:

1、本期數學的能力要求

基本技能:能夠按照一定的程序與步驟進行運算、作圖或畫圖,進行簡單的推理。邏輯思維能力:會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會用歸納、演繹和類比進行推理;會準確地闡述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運算能力:不僅會根據法則、公式等正確地進行運算,而且理解運算的算理,能夠根據題目條件尋求合理、簡捷的運算途徑。

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是指解決帶有實際意義的和相關學科中的數學問題,以及解決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形成用數學的意識。

2、教學策略

1)教材是教學質量的保證,是教學的基礎設施。在教學中必須依綱靠本,以教學大綱爲指導,以教材爲依據鑽研教材抓好重點。

2)在課堂中儘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及教師的指導作用。

3)設計好的開頭儘量以引趣的形式引入課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教學中以“練”爲主。

4)要扭轉學生的厭學現象。在平時的課堂中多給予提問,給後進生樹立信心。對優生要嚴格要求,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抑制他們產生驕傲情緒。

5)樹立榜樣,以點帶面,以先進帶後進,讓後進生自動自覺向先進看齊,從而發揮榜樣的力量。

6)堅持因材施教原則,逐步實施分層教學,向基礎不同的學生提出相應的要求,力求使中下層的學生吃得上,中等層次的學生吃得下,智力程度好的同學吃得飽,即課堂練習、作業及要求等進行分層即課堂練習、作業及要求等進行分層。

7)在課堂教學中將嚴抓課堂紀律使學生形成自學遵守紀律的習慣,要求他們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言,作業認真完成。但同時又不死板,給時間讓學生討論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案優質 篇9

一、指導思想

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爲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爲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

二、學情分析

1、大部分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所任教的四年級,共有學生86人。在經過了三年半的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一定的興趣,大部分學生樂於參與學習活動。特別是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對本班的學生,我認爲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地保持,並逐步引導到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培養本班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應是本學期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

2、學困生基本情況分析

個別的學生由於基礎不好,存有知識斷層,學習的自律性比較差,學習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學習目的不明確,對學習也提不起興趣。在他們當中有的是父母對子女的學習關心,指導,督促不夠;有的是父母對子女過於溺愛,過於遷就;有的是由於不好的學習習慣影響了他的學習成績。上述原因形成惡性循環,使他們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後進生。也有幾位學生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所以,繼續加強學困生的轉化也將是我本學期工作的重點。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位置與方向,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

2、本冊教材主要特點

總體上看,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教材努力體現新的教材觀、教學觀和學習觀,具有創新、實用、開放的特點。既注意體現新理念,又注意繼承傳統數學教育的內涵,使教材具有基礎性、豐富性和發展性。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案優質 篇10

教學目標

1、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能把簡單的複式條形圖補充完整。根據複式條形統計圖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能發現信息並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3、培養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以及與他人討論、交流的能力。

課前學習

根據閱讀材料,幫助學生回顧複式統計表的必要性和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繪製方法及其分析方法。

課上交流

把我們課前的有關內容相互交流一下

1、你選擇了哪一個統計表,爲什麼這樣選?

2、介紹統計圖的各部分名稱,怎樣畫好直條?(要準確反映數量、還要注意美觀。複習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繪製方法)這是我們以前學習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注意:如果縱軸上是以一代十,如何較準確的反映數量,舉例說明。明確:只有準確繪製,才能準確反映現狀。

3、你在圖中得到哪些信息?

自主探索

1、設置懸念,用認知矛盾凸現複式條形統計圖的必要性;

如果用一個統計圖來反映該縣的人口狀況,你準備利用哪一個統計圖?爲什麼?用一個直條表示兩種不同的數量顯然是不行的,怎麼解決?

2、探索複式條形統計圖的繪製方法:

(1)、如果讓你來幫他們完善,你準備怎麼做?(討論)以1985年爲例子小組討論、交流:怎麼表示?注意什麼?注意區分兩種數量,什麼方法區分?

(2)、把剩下的繪製完成。明確:從外觀上看,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麼相同之處?又有什麼區別呢?揭題——複式條形統計圖

3、分析研究複式條形統計圖,看圖回答問題:

(1)、哪年城鎮人口 數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鄉村人口數最多?哪年最少?

(3)、哪年城鄉人口總數最多?哪年最少?

(4)、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能反映剛纔單式條形統計圖的信息嗎?除了這些,還能看出什麼信息?小組討論交流。

全班交流,明確:城市人口逐漸增多,鄉村人口逐漸減少,城市和鄉村的人口數量差距逐年增大,人口總數逐年增加。

進一步引導學生:這些信息能說明什麼問題呢?隨着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質量提高,鄉村人口不斷轉爲城鎮人口,所以鄉村人口不斷減少,城鎮人口不斷增加,所以城鄉人口差距逐年增大。

4、突出複式條形統計圖的意義:

以上這些信息都是在單式統計圖中看不到的。複式統計圖使我們更加完整的表達了文章所表達的意思。通過對這個統計圖的描述和分析,發現了很多的信息,瞭解了很多情況,複式條形統計圖有着更大的作用和意義。

5、社會問題的滲透:

通過分析這個複式條形統計圖,我們發現該縣的人口總數逐年增加。人口總數不斷增加是人口問題。人口問題是個嚴峻的社會問題,不僅是我國,也是世界性的問題,需要引起社會的關注。

介入一段簡短的文字,顯示世界人口問題

世界人口的數量以驚人的速度在增長。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25億,到1987年,達50億,經短短6年,到1999年增加到60億,今年7月,聯合國發表最新的世界人口報告,全球人口達到67億,相當於把現在世界上的人一個接一個地排列起來,可以從地球排到月球排20次。人口數量急劇膨脹,意味着地球資源、能源的過度消耗,意味着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破壞,意味着地球生態系統受到威脅。地球是我們的家園,到地球資源被消耗殆盡的時候,人類將何以爲家?

我們國家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就是爲了控制人口增長,而現在能做的就是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節約使用資源。

課後作業

上網查詢25屆——29屆奧運會中國和美國的金牌數,完成複式條形統計圖,並回答問題:

(1)、你從這個統計圖中得到什麼信息?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案優質 篇11

第一課時:口算乘法(例1)

一、教學內容:課文第45的例1,相應的“做一做”,及練習六的第1-3題。

二、教學流程圖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讓學生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使學生會口算兩位數、幾百幾十乘一位數(積在1000以內的進位乘法)。

2、技能目標

會口算兩位數、幾百幾十乘一位數(積在1000以內的進位乘法)。

3、情感目標

(1)感受數學探索活動的樂趣。

(2)通過交流、討論,學生學會協助與合作,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合作學習的意識得到進一步加強。

四、教學重點

在具體情境中探索並初步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五、教學難點

通過交流、討論,學生學會協助與合作,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合作學習的意識得到進一步加強。

六、教學策略

1、本單元內容以啓發式教學、實踐活動、探究、檢驗等方法進行教學,通過各種形式讓學生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使學生會口算兩位數、幾百幾十乘一位數(積在1000以內的進位乘法)。

2、輔助手段:製作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能夠創造較爲真實的模擬情景,產生“身臨其境”的直觀效果,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實用性。

3、準備材料:多媒體課件、卡片、學生上課的練習題。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懶羊羊要去旅遊,可以坐什麼交通工具去呢?(它想同學們給它一些建議)

2、你們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運行速度嗎?

(出示六種交通工具的時速的圖片)

【設計意圖】

以學生們喜愛的動畫片中的人物喜羊羊創設情景,能迅速吸引學生,引起他們的注意。

(二)探索計算方法

1、 出示例1:

故事情節:懶羊羊出發時給灰太郎看見了,於是灰太郎去追喜羊羊。

我們來看看灰太郎能不能追上懶羊羊。

出示:灰太郎騎自行車追,1小時約行16千米。

懶羊羊坐在特快列車上,1小時約行160千米。

師:同學們能追上嗎?

(1)灰太郎騎自行車3小時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問:計算這道題時怎樣想?怎樣列式?如何計算?

小組交流討論。小組彙報

問:30小時行多少千米?

(2)懶羊羊坐特快列車上,3小時行多少千米?

提問:計算這道題時怎樣想?怎樣列式?如何計算?

小組交流討論。小組彙報

問:30小時行多少千米?

(3)灰太郎馬上回家,改坐飛機。(飛機每小時飛800千米)

灰太郎3小時可以飛行多少千米?

提問:計算這道題時怎樣想?怎樣列式?如何計算?

小組交流討論。小組彙報

問:30小時行多少千米?

(4)最後灰太郎抓住了懶羊羊。

2、小結:三位數乘兩位數口算方法。(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還是以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動畫中的人物,情節吸引學生進行枯燥的計算,目的使枯燥的計算學習變得有趣。

另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把兩位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遷移到新課三位數乘兩位數中去。

(三)嘗試練習。

1、懶羊羊給灰太郎抓住的消息傳到喜羊羊那,於是喜羊羊馬上出發去營救。它來到灰太郎的家。可是門鎖着。要打開這把密碼鎖必須要同學們幫忙。同學們願意嗎?

出示P46做一做(密碼就是這些題目的答案)

同學們完成後展示多煤體把灰太郎的房子門打開。

2、門開後經過花園,花園裏的花朵擋住了喜羊羊的路,喜羊羊須要同學們幫忙。

P47練習六第1題(每算完一棵花,就倒下讓路)

【設計意圖】

有了上面例題的講解和訓練,也因爲有了舊知識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乘法,所以教師把練習的重點放在引起學生興趣方面做,讓學生在計算學習、練習中減少枯燥的情緒。

(四)鞏固新知

1、經過花園,前面就是關着懶羊羊的房間,在但是前面共有三個房間,同學們我們一起找,好嗎?

(一起完成P47練習六第2、3題)

【設計意圖】

鞏固練習通過具體的各種情境,讓學生對本節課所學進行鞏固,感受我們所學的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繫。也讓知識得到一個昇華。

(五)課堂作業

調查我們身邊各種交通工具的速度,體會三們數乘兩位數口算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設計意圖】

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情境,讓學生對本節課所學進行鞏固,感受我們所學的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八、教學檢測安排

教師準備的口算練習題

九、相關練習

書本上練一練和練習六中相關練習題

十、板書設計

(三位數乘兩位數)口算乘法

灰太郎:

16×3 =48 800×3 =2400

16×30 =480 800×30 =24000

懶羊羊:

160×3=480

160×30=4800

第二課:時口算乘法練習課

一、教學內容:P47練習六,第4、5、6、7、8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熟練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或整十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2、技能目標

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口算習慣。

3、情感目標

(1)感受數學計算的樂趣。

(2)通過交流、討論,學生學會協助與合作,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合作學習的意識得到進一步加強。

三、教學重點

會口算兩位數、幾百幾十乘一位數(積在1000以內的進位乘法)。

四、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口算習慣。

五、教學策略

1、本節課內容主要以比賽形式完成。吸引學生計算的興趣。

2、輔助手段:製作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補充一部分的練習 。

3、準備材料:多媒體課件、學生上課的練習題

六、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完成書本P47練習六,第4題。

揭示課題:口算乘法練習課。

2、P48第5題。

【設計意圖】

複習上節的內容,作到溫故知新的作用,做到鞏固的作用。

(二)理解提高

1、第6、7題

【設計意圖】

通過這兩題的練習讓學生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意義與以前所學的乘法意義相同。加強鞏固乘法意義的學習和理解。對今後乘法應用掌握有良好作用。

(三)拓展練習

第8題和思考題

【設計意圖】這兩題是提高題,不要求所有的同學都能掌握,所以教師講解分析針對在課堂教學中“吃不飽”的同學。

(四)課堂作業

教師準備的口算練習。

【設計意圖】

鞏固本節課所學,並作爲檢測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的手段。

(五)板書設計

(板書有關的練習題解答)

第三課時: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

板芙鎮板芙國小 彭亞燕

【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49頁例1

【教學目標】

1、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推出並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通過兩位數乘兩位數到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的遷移,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繫,培養遷移類推的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激發探索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

【教學重點】探索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並掌握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1.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

2. 正確規範地計算和書寫乘法豎式。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舊知鋪墊,憶舊引新

列豎式計算: (1)145×2=(2)45×12=

學生先說一說列豎式計算乘法要注意哪些問題?再計算。最後再說說計算這兩道題時分別運用了哪些舊知識?計算這兩道題時有什麼不同之處?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舊知,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與體驗,從類結構上爲實現新舊知識的遷移教學做鋪墊。)

二、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教學例1

(一) 課件呈現題目:李叔叔從某城市乘火車去北京用了12小時,火車每小時約行145千米,該城市到北京大約有多少千米?

提問: 該城市離北京有多遠?怎樣列式?

(二)、估算。

你能運用估算知識估一估:該城市離北京大約有多遠嗎?

(三)、探究筆算算理和過程。

1、學生獨自嘗試筆算。

2、學生小組交流:(1)要先算什麼?積的末位數要寫在什麼位置?

(2)再算什麼?積的末位數要寫在什麼位置?

(3)最後算什麼?

3、指名學生上黑板,邊講解計算過程邊完成板書。

4、找出學生一對一錯的例子,進行正反對比辨析,明確需要注意的問題。

5、溝通聯繫,歸納算法。

比較一下,三位數乘兩位數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設計意圖:遷移類推的辦法,不僅是一種有益的聯想,也是解決問題時經常採用的一種思路。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並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繫,培養學生類比遷移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練習鞏固,拓展提高。

1、翻牌遊戲:找找紅色的兩個數字相乘的末位數字藏在哪張牌下面。

2、三級跳:列豎式計算163×21時,要先算( ),再算( ),最後算( )。

3、筆算競技:比一比,哪組算得又快又準。

134×12 25×116

241×23 217×42

4、 火眼金睛:先判斷對錯,再改正。

5、 腦筋急轉彎:不列式計算,你能很快找到正確答案嗎?

(設計意圖:新課程使課堂具有活力與溫度,但課堂教學要想保持持久的活力與溫度,練習題設計還必須有一定的層次性和趣味性,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對數學本身感興趣。)

四、課堂總結,課外延伸。

1、今天我們學會了什麼?計算時要注意什麼?

2、如果讓你計算四位數乘兩位數,你有辦法嗎?下課試試看。

(設計意圖:四位數乘兩位數表面看只是對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計算的一次拓展,但實質是對學生是否掌握計算法則的一次檢測,是對學生遷移類推能力的再次訓練。)

第四課時:《因數中間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學設計

板芙鎮板芙國小 楊忠華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53頁。

【教學目標】

1、 探索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及簡便寫法,進一步認識0在乘法運算中的特殊性,培養遷移類推及概括等能力。

2、 能用簡便的豎式寫法正確地計算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養成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3、 會選擇合適的算法來計算和解決生活中的有關問題,逐步形成優化意識。

【教學重難點】

探索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及簡便寫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 觀察下列算式中兩個因數有什麼特點?

出示:60×50  240×20 (板書:因數末尾有0)

2、 你能口算嗎?你是怎樣算的?

生: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數一數兩個因數中一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3、學生猜一下,我們能不能用口算的方法進行筆算呢?請看以下例題。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舊知,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與體驗,從類結構上爲實現新舊知識的遷移教學做鋪墊。)

二、運算知識遷移,構建新知

1、 出示材料,特快列車每小時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車每小時可行106千米。

讀材料,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鼓勵學生提的問題,並評價,抓住有用資源引出問題。)

老師能提一個問題嗎?大家思考老師的問題包含了幾個問題啊。

出示例題問題:它們30小時各行了多少千米?(重點讓學生理解“各”字在問題中的意義)板書子問題:特快列車30小時行了多少千米?普通列車30小時行了多少千米?

2、交流“特快列車30小時行了多少千米”的算法。

(1)、怎樣列式?

(2)、怎樣計算?

(3)、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

A、寫豎式時,如何處理“0”和非“0”數字的對位?

B、怎樣確定積的末尾的“0”的個數?

(4)通過對比,你喜歡哪種方法?爲什麼?

(設計意圖:遷移類推的辦法,不僅是一種有益的聯想,也是解決問題時經常採用的一種思路。讓學生經歷探索因數末尾有零的筆算方法的過程,並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繫,培養學生類比遷移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交流“普通列車30小時行多少千米”算法。

(1)學生獨立列式,用豎式的簡便寫法怎麼寫?因數有什麼特點?(板書:因數中間有“0”)

①3爲什麼和6對齊?

②十位3和十位0相乘這一步可以省略不寫嗎?

③明明3×0=0,百位上卻寫1,爲什麼?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交流和探索;在交流和探究的過程中,碰撞思維,學會表達;在不同思維的表達與碰撞中,收穫和發展;在收穫和發展中,進一步學會學習與思考。)

(2)同學們這麼聰明,我們就來練一練。

220×40 106×60 360×25 580×12

三、鞏固計算,提升技能

1、完成教材練習八第3題。

先獨立完成,再集體修正。修正時,可以讓學生說說解題的思路。

3、 課件出示課前的交通工具時速集合圖片,讓學生自主選擇素材,提出相關問題,同桌互考互查。

(設計意圖:新課程使課堂具有活力與溫度,但課堂教學要想保持持久的活力與溫度,練習題設計還必須有一定的層次性和趣味性,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對數學本身感興趣。)

四、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學到什麼技巧嗎?你今天學得開心嗎?

六、佈置作業

完成課本練習八的第2、4題。

第五課時: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係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54頁的內容,練習八的5—10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讓學生理解速度的含義,學會用複合單位表示速度,並學會用統一符號來表示速度。

2、使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時間、速度和路程之間的關係,並能用它解決問題。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讓學生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感受數學來源於生活,在交流評價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科技事業的情感。

【教學重點】掌握速度、時間與路程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理解速度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看搭載天宮一號火箭發射實況,讓學生感知速度.

師:近段時間發生在中國的航天科技大事是什麼?

9月29日21時16分,搭載着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的長征二號FT1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科學家們經過精確的數學計算,把天宮一號準確的送到太空。我們用數學的眼光看這個短篇,火箭的速度快嗎?

(觀看視頻)。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學生的認知視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科技事業的情感。】

2、關於速度,你知道些什麼?

【設計意圖:瞭解學生的學習起點】

3、揭示課題(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係)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學習內容】

二、探究新知

1、 速度的含義

出示圖片,介紹交通工具的運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動物的運動速度等等。

引導學生說出速度包括每分、每時、每秒、每天等時間單位,還要有在這些時間裏行的路程。(單位時間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驗可以用速度來比較快慢,建立時間單位的表象,再通過交流每一個速度分別可以表示什麼,深刻理解速度的含義。】

2、速度的統一表示

(1)小組討論:速度的寫法,讀法。

10米/秒 讀作:10米每秒 10米/時 讀作:10米每時

(2)瞭解在生活中的速度。

獵豹 (圖片)追捕獵物時的速度是120千米∕時.

火車(圖片)全速行駛的速度高達2千米∕分

長征三號甲火箭(真實圖片)的速度是8千米∕秒

嫦娥一號(真實圖片)的飛行速度是8000米/秒

光的速度是298000千米∕秒(打雷時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見聲音)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體會出學習速度的統一寫法的必要性。而不是把速度的統一寫法直接的灌輸給學生。】

3、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係

出示例3:(1)一輛汽車的速度是80千米/時,2小時可行多少千米?

(2)李老師騎自行車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鐘可行米?

學生先獨立理解題意,獨立解答。

學生彙報交流自己的解答方法。

(1)80×2=160(千米)

(2)225×10=2250(米)

【設計意圖:從現實情景入手,探究求時間和路程的數量關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總結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係式

在題(1)中,80千米/小時叫速度,2小時叫時間,行的距離叫路程,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它們之間的關係嗎?

學生先在小組內說一說,然後彙報交流。

引導學生總結出:速度×時間=路程

怎樣求時間?(路程÷速度=時間)

怎樣求速度?(路程÷時間=速度)

教師講解:有關速度、時間、路程之間關係的問題,叫行程問題,今天我們研究的就是行程問題。

【設計意圖:梳理、小結知識點,讓學生思路更清晰。】

三、鞏固新知

1、練習八的第5題

(1)、獵豹奔跑的速度可達每小時110千米,可寫作( )。

(2)、蝴蝶的速度每分鐘500米,寫作( )。

(3)、聲音傳播的速度是每秒鐘340米,寫作( )。

2、練習八第8、9題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加深學生對速度的理解,鞏固速度×時間=路程這組數量關係,並應用它去解決問題。】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都學會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設計意圖:梳理、總結知識點,讓學生思路更清晰。】

五、佈置作業

1、用統一符號表示下列速度

(1)天蛾是一種昆蟲,它飛行的速度每小時可達53千米,可以寫作 。

(2)飛行速度最快的鳥叫尖尾雨燕,它的飛行速度每小時可達120千米,可以寫作 。

2、小強每天早上跑步15千米,他的速度大約是120米/分,小強每天大約跑步多少米?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做作業,加深學生對速度的理解,鞏固速度×時間=路程這組數量關係,並應用它去解決問題。】

板書設計

例3 (1)一輛汽車的速度是80千米/時,2小時可行多少千米?

80×2=160(千米)

答:2小時可行160千米。

(2)李老師騎自行車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鐘可行米?

225×10=2250(米)

答:10分鐘可行2250米。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總評】路程、時間與速度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是學生今後學習行程問題應用題的基礎。通過本課時的教學,把學生原有一些感性認識和一些生活經驗進行概括總結,讓學生理解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相互關係,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的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相互關係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本節課教學,先讓學生看嫦娥一號飛行的實況錄象,讓學生感知速度。再比較小軍和小剛的速度及瞭解生活中的速度理解速度,總結出求速度的數量關係。讓學生自己研究出速度統一寫法的必要性。通過比較不同的速度,讓學生舉例生活中知道的速度,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加深對速度的理解。

對於這節課,學生已經對速度有一定的認識,這節課主要是結合實際情境,讓學生理解速度與路程、時間的關係。四年級屬國小中年級學段,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學更感興趣,本課學習內容安排與呈現都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在教學中很注重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和積極的學習情感,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很適應合作學習,也很注重老師的評價。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學生在發展上也是存在差異的,有的學生善於形象思維,有的善於邏輯推理,有的善於動手操作,分組活動、分工合作的學習方式更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的體驗。

第六課時: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內容】人教課標版《數學》四年級 上冊第58頁例四,59頁練習九。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探索並掌握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積也乘(或除以)幾的變化規律;能將這規律恰當地運用於實際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初步獲得探索和發現數學規律的基本方法和經驗。

3、通過學習活動的參與,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4、培養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觀察事物的辨證思想。

【教學重點】發現並運用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積的變化規律的探究策略。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玩遊戲?請聽遊戲規則:老師說第一句,你們說第二句。看誰的腦子轉得快!(開火車形式)

師:1只青蛙 生:4條腿。

師:2只青蛙 生:8條腿。

師:( )只青蛙 生:( )條腿。

…… …

2、那麼在遊戲中藏着什麼數學知識呢?讓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吧。剛纔同學們是怎麼算出2只青蛙8條腿的?誰能列式?(4×1=4,4×2=8,4×3=12。。。。。。)

3、等號左邊的兩個數叫什麼?等號右邊的數又叫什麼?(因數、因數 積)

[設計意圖]: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創設青蛙“對對子”遊戲這一情境出發,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使學生行爲產生強大的內張力,並以高昂的情緒投入學習。接着得出的這組算式,是給學困生表現的機會,給他們成功的體驗。

二、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1、出示例4

6×2= 20×4=

6×20= 10×4=

6×200= 5×4=

2、通過觀察算式找出積的變化規律: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積也會乘幾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除以幾,積也除以幾。

[設計意圖]:在學生探究規律的過程中,我主要採用的是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小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在學生彙報交流時,我運用多媒體課件來展示學生的推理過程,從而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思維的條理性,接下來讓學生舉例驗證規律,在驗證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思維更趨於嚴謹與理性,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素養。

3、學生舉例子,驗證規律。

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討論、交流、概括,激發學生積極探索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對積的變化規律進行整理,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相應的問題,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設計意圖]:讓學生舉例驗證規律,在驗證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思維更趨於嚴謹與理性,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素養。

3、嘗試練習:

(1)在4×5=20中,如果4不變,5乘 2倍,那麼積也(     )。

(2)在6×8=48中,如果8不變,6除以 3倍,那麼積也( )。

[設計意圖]:對積的變化規律進行應用,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相應的問題,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三、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1、做一做:根據8×50=400,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積。

16×50= 32×50= 8×25=

2、根據積的變化規律,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積。

4×13=52 24×300=7200

4×130= 24×30=

4×1300= 24×3=

40×13= 12×300=

400×13= 6×300=

[設計意圖]:練習設計訓練學生應用積的變化規律,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說一說變化的規律,訓練學生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3、大貨車在普通公路上以40千米/時的速度行駛,4小時可以行( )千米。小轎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速度是大貨車的2倍,小轎車用同樣的時間可行( )千米。

4、下面這塊長方形綠地的寬要增加到24米,長不變。擴大後的綠地面積是多少?

5、算一算,想一想。你發現什麼規律?

18×24=432

(18÷2)×(24×2)=

(18×2)×(24÷2)=

規律:一個因數乘幾,另一個因數除以幾,積不變。

四、課堂小結: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本課知識點進行歸納小結,對重點知識進行回顧和思考。

五、作業佈置:練習九第3題

板書設計:

積的變化規律

一個因數 另一個因數 積

不變 乘幾 也會乘幾

: 不變 除以幾 也除以幾

乘幾 除以幾 積不變

(0除外)

第七課時《乘法估算》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解決具體問題的情境中能應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養成估算的習慣。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靈活運用估算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解釋估算過程,並能對估算結果做出合理性的判斷。

3、情感目標: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提高他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根據要解決的具體問題,選擇適當的估算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要解決的具體問題,選擇適當的估算方法。

【教具】主題圖、課件、遊樂項目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鋪墊孕伏

師:學校將要組織同學們去秋遊。你想去嗎?在秋遊前,學校安排老師去買一些飲料和水果。(出示圖片)

問:誰能用一句話表達圖中的數學信息。

生:“老師買酸奶用去153元,買果汁用去102元;買蘋果用去101元”。

請同學們估算一下:買飲料和水果大約用了多少錢?

生:153+102+101≈350

150 100 100

師:如果老師剛好帶350元,你認爲夠了嗎?指名生說理由。

師:剛剛我們在計算時是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問題的(加法估算)?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還會常常遇到一些需要用乘法估算來解決的問題(板書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怎樣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此環節的設計意圖:1、讓學生回憶加法估算的方法;2、初步理解估算結果的意義。)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學例5。

師:這次秋遊,我們將要乘車去遊樂場玩(出示課本60頁主題圖)請大家仔細觀察主題圖,從圖中你瞭解到什麼數學信息?(每套車票和門票49元,四年級一共需要104套票)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準備多少錢買票比較合適?)(此環節的設計意圖:1、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2、準確把握題意。)

師:誰來把這道題完整地給大家說一說。(指名學生讀)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用估算,算式是:49×104)

2、學生自主探究估算方法。

師:下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一種估算方法算一算,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並作指導。

(2)指名學生彙報交流,反饋學生不同的計算方法。

師:哪位同學願意把自己的估算情況與大家交流一下。

學生可能的回答有:

方法一:49 × 104 ≈ 5000(元)

50 100

方法二:49 × 104 ≈ 5500(元)

50 110

方法三:49 × 104 ≈ 5250(元)(此種情況較少出現)

50 105

3、引導學生開展課堂討論。

師:肯定同學們的方法之後拋出問題:你認爲哪一種方法更切合本題題意?爲什麼?請你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意見。(此環節目的在於:1、培養學生比較、分析的能力;2、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3、培養學生針對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

4、指名學生彙報交流,並說明理由。

師:哪個小組的同學願意把你們組討論的情況跟大家交流一下。

(生A:我認爲第一種方法比較適合本題,因爲它把第一個因數看成整十數、把第二個因數看成整百數,計算又快又簡便。生B:我認爲第三種方法好,因爲把104看成105,估算出來的錢數更接近準確值。生C:我認爲第二種方法比第三種方法好,因爲它把104看成105,不便於計算。生D:我認爲第二種方法比較適合本道題目。由於把104估成110,這樣算出來的5500元肯定超過準確值,如果學生在活動中發生意外,或者想玩其它的遊樂項目,老師還可以應付得了。這個同學考慮問題真周到,大家給他鼓鼓掌)

師:剛纔兩位同學都說到了準確值。那麼我想知道準確值是多少?(5096)請同學們自己算一算。

5、教師對學生的交流進行評價,歸納總結。

師:現在大家明白爲什麼比較多的同學都認同第二種方法了嗎?原因非常簡單。(因爲第一種方法估算出來的錢數比準確值小,錢帶少了就有同學上不了車,去不到遊樂場,第二、第三種方法由於把兩個因數都看大了,估算出來的錢數肯定夠,但這兩種方法中,第二種方法比第三種方法計算更簡便。今天我們所學的乘法估算就是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最合適的估算方法解決問題。所以,以後我們再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什麼時候應估大些,什麼時候應估小些,應視實際情況而定,不一定非得采用四捨五入來取近似數。這個道理你弄明白了嗎?

三、創設情境,輕鬆一刻

師:門票和車票的問題終於解決了,我們趕快走進遊樂場吧。(出示圖片)這些是遊樂場部分的遊玩項目,有摩天輪••••••,你喜歡玩哪一個?

指名學生彙報交流。(此環節的設計依據是:1、四年級學生高度注意保持的時間是有限的,課中要注意調節;2、四年級學生仍然傾向於直觀、形象的事物,對抽象的東西不感興趣。)

四、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解決遊玩中的數學問題。

師:既然大家都想玩這些遊樂項目,你們的願望馬上就可以實現!

(1)必答題:摩天輪最大載重量4000千克,四年級學生平均體重是28千克,四年級104名學生可以同時乘坐摩天輪嗎?

師:摩天輪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選擇你喜歡的遊樂項目,並從中選擇一道數學問題,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解決。

(2)自選題。

A:旋轉鞦韆一次可以乘坐48名遊客(滿坐),上午運行19次,上午玩旋轉鞦韆的遊客大約有多少人?

B:玩超速風車每人每次需要18元,四年級104名學生,需要準備多少錢買票?

2、解決返程的數學問題。

師:秋遊活動即將結束,我們準備乘車返回學校,請同學們算一算:從遊樂場到學校的路程是125千米,同學們乘車返回時,客車每小時行63千米,3小時能否返回學校。

五、反思回顧,自主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參與了“秋遊活動”,請大家談一談你有哪些收穫?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案優質 篇12

第1課時 條形統計圖(1)

【教學內容】:教材第94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整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1個單位)和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圖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初步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

難點:能用條形圖表示數,並能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例1主題圖。

這是北京市20__年8月的天氣情況,從圖上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

同學們知道的信息真多呀!能不能把這些天氣情況進行歸類,把每種天氣各有多少天清楚地表示出來呢?小組內互相議一議,交流自己的方法,小組代表彙報並展示自己的方法,教師將兩種主要的方法展示在一起,並提問:同學們有的用統計表表示,有的畫○表示每種天氣各有多少天,這兩種方法把數據都表示清楚了嗎?(統計表把數據都表示清楚了;畫○的有的要數數才知道是多少,但是能看出哪種天數多,哪種天數少)

教師:還有一種方法表示每種天氣各有多少天,同學們想知道嗎?

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條形統計圖。

(板書課題:條形統計圖)

二、教學新課

課件出示例1的條形統計圖。

1.向學生說明這就是條形統計圖,用塗了顏色的豎條來表示每種天氣各有多少天。

2.提問:仔細觀察這個統計圖,你能知道些什麼信息?

小組內討論交流。

3.指名回答,教師將學生所知道的信息進行整理歸納。

4.比較。

(1)剛纔畫○的方法和條形統計圖相比,哪種表示得更清楚?

(2)條形圖和統計表各有什麼特點?

5.歸納小結。

條形統計圖左邊豎線上標出的數據表示的是天數(1格表示1天),下邊橫線上標出的是幾種天氣。每種天氣所對的塗色的豎條佔了幾格就表示幾天,也可以看相對的塗色豎條最上面對着左邊的數字幾就是幾天,從條形統計圖上不但能看出具體的數據,還能看出誰多誰少。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第95頁“做一做”。

教師出示本班學生出生月份的記錄表,先統計各月份出生的人數,然後完成條形統計圖,小組交流,合作完成,再獨立填寫在教材上。

2.教材“練習十九”第1、2題。

教師先引導學生調查,然後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統計,完成統計圖,小組彙報後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新的收穫嗎?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案優質 篇13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繼續任教四(3)、四(6)兩個班共94人的數學教學。部分學生能正確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能按正確學習方法學數學,平時能遵守課堂常規,認真完成作業;少數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不太好,課堂上不能專心致志,注意力會分散、思想開小差,學習目的性不夠明確,也不能保持最基本的紀律;個別學生在課堂上不願開口,發言不積極。

所以,學生良好學習行爲習慣的培養和有效開展課堂討論和提高學習效果將是本學期要工作努力的方向。從上學期考試成績分析,學生的基礎的知識、概念、定義掌握比較牢固,口算、筆算驗算及脫式計算基本掌握,少數學生粗心大意,靈活性不夠,應用能力不夠強。部分學生接受能力較強,學習態度較端正;也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等,對於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裏,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高成績。

少數學生自覺性不夠,缺乏刻苦鑽研的精神,總想偷懶,作業馬虎。今後首先還是加強學習習慣培養,如學前的自習、課後的複習等。在書寫上還要繼續提高要求,只有讓學生在認真書寫的基礎上纔有可能認真思考。其次,這學期整數的計算(簡便計算)佔了極大一塊內容,所以培養他們的計算能力是關鍵。另外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是本學期的重點,在教學中加強數學數量關係的分析,讓學生學會分析,學會審題,提高解題能力。最後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多尋找方法,使他們樂學,願學,努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平移、旋轉和軸對稱、認識多位數、三位數乘兩位數、用計算器計算、解決問題的策略、運算律、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確定位置、整理和複習等內容。

本冊教材主要特點:本冊教材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已有經驗與生活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靈活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教材努力體現新的教學觀念和學習觀念,具有創新、實用、開放的特點。本教材既注意體現教育新理念,又注意繼承傳統的數學教育內涵,使我們的實驗教材具有基礎性、豐富性和發展性。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認識多位數,三位數乘兩位數,用計算器計算和運算律。本冊這些知識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學會用較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流,掌握較大數範圍內的計算技能,進一步發展數感;另一方面通過十進制計數法的學習,對有關數概念的各方面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融會貫通,爲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數學認知結構奠定基礎;併爲進一步學習小數、分數及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平移、旋轉和軸對稱、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和確定位置三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解決問題方面:一方面在現實情景中提出與數學有關的問題,運用掌握的知識或規律解決問題。另一方面能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能有效地與同伴合作,在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提高數學表達水平,進一步學習反思評價,感受數學的魅力。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應用數學的綜合應用——“★多邊形的內角和”、“●一億有多大”和“●數字與信息”,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調查瞭解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案優質 篇14

一、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經歷了一年的科學學習,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比如,對周邊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學認識;初步掌握了科學學習的方法,尤其是觀察的方法;學生的求知慾和參與科學活動的願望明顯增強。因此,這一學年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四年級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學習積極性很高,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課堂紀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愛動手,愛發言。通過觀察,學生對科學課的知識掌握程度差異較大,部分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不強。本學期,需要在科學課堂常規養成,科學學習興趣,動手實驗操作等方面加強教學,獲得進步。

二、教材分析:

1、本冊內容情況:

《科學》四年級上冊由“動物與運動”“位置與運動”“力與運動”“晝與夜”和“交通運輸”五個單元組成。在三年級上、下冊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將繼續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本冊教材以“運動”爲主線,通過與運動有關的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內容的學習幫助學生開始意識到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不斷運動的世界,從而爲下學期學習“變化的世界”奠定基礎。

2、本冊單元目標:

(1)動物的運動

引導學生從多種途徑觀察並模仿動物運動的多種方式,逐漸養成堅持進行合理體育鍛煉的習慣,能利用類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動物身體結構與運動功能的聯繫,並鼓勵學生大膽設計仿生產品。

(2)位置與運動

通過學生親歷各種活動,能選擇參照物,定性的描述一個給定物體的相對位置,認識地圖圖例,幫助學生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並能利用簡單工具測量物體運動過程中不同時刻所經過的距離,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3)力與運動

探究力與運動的關係,體驗各種力作用的不同結果,通過實驗幫助學生意識到力能改變物體運動狀態。

(4)晝與夜

幫助學生用觀察、實驗、查閱資料等探究方法認識地球運動的有關現象。幫助學生探究太陽和影子的關係、晝夜交替現象和原因,以及晝夜變化對生物的影響等問題。同時幫助學生了解人類探索地球的歷程。

(5)交通運輸

鼓勵學生對常見的交通工具分類,通過蒐集資料瞭解交通工具的發展史,體會到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大膽設計未來的交通工具,以主人翁的精神分析生活中的交通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3、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爲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4、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案優質 篇15

一、 指導思想

遵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思想,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數學與現實的聯繫,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數學,促進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展現知識的產生和應用過程,形成“問題情境——建立模式——解釋與應用”的基本敘述模式,引導學生逐步形成多樣化的、科學合理的學習方式。並以數學活動爲線索安排教材內容,促進學生自主的參與、探索和交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使學生從中體會到數學在社會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二、 教學目標

1、 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 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結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 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編、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直到三角形任意兩遍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及三角形內角合是180度。

4、 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認識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分析

(一)、數與代數

1、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本單元是學生在三年級下冊學習“元、角、分與小數”的基礎上,擴展對小數的認識,把小數和分數初步聯繫起來,進一步瞭解小數的意義。結合具體情境,學習小數加減法和加減混合運算,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2、 小數乘法。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經歷探索小數乘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運用小數乘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小數除法。本單元包括小數除法、積商的近似值、循環小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等內容。結合具體情境,學生將經歷探索小數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體驗轉化的數學思想;瞭解在生活中有時只需要求積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養估算意識;初步瞭解循環小數;會運用小數四則運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4、認識方程。結合生活情境,學生初步瞭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數;通過直觀模型,初步瞭解方程;通過遊戲活動,初步瞭解等式性質,並能用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二)空間與圖形

1、認識圖形。通過分類活動,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瞭解梯形的特徵;通過對三角形分類,瞭解各類三角形的特點;通過操作,探索並發現三角形三個角的度數和等於180度,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會運用學過的圖形設計一些簡單的圖案。

2、觀察物體。通過實際觀察,學生體會到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景物,看到的畫面不同;能辨認從不同位置拍攝的相應照片和先後順序;能辨認從觀察點高低、遠近拍攝到的相應照片和先後順序。

(三)統計與概率

1、遊戲公平。通過遊戲,學生初步體驗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能設計公平的簡單遊戲規則。

四、具體措施

1.瞭解學生原來的學習情況,從實際出發,讓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多鼓勵學生,提高學生學習。提供密切聯繫學生現實生活的學習素材,使學生能借助直觀形象的材料更好地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

2、創設探索數學規律的情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探索數學規律的意識。重視在多種活動中培養空間觀念,發展空間觀念。

3、多利用課餘時間,給其進行查漏補缺,釋疑解難,充分發揮班乾的帶頭作用,以優扶差。

4、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在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學中,結合課後練習的一些帶思考性的題目,引導學生啓動思維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掌握科學、靈活的方法。

5、深入鑽研教材,精心計劃教案,優化課堂結構,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加強實際操作,只管教學,發揮學生的空間觀念,多加強實際操作,直觀教學,發揮學生的空間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抽象概念能力,判斷、推理、遷移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繫,探索規律,總結規律,使他們自發性創造性地學習。

五、教學進度表

周次 時間 內容

1 9、1——9、2 一、認識更大的數

2 9、5——9、9 一、認識更大的數

3 9、12——9、16 二、線與角

4 9、19——9、23 二、線與角

5 9、26——9、30 三、乘法

6 10、3——10、7 國慶節

7 10、10——10、14 三、乘法、整理與複習(一)

8 10、17——10、21 四、圖形的變換

9 10、24——10、28 期中複習

10 10、31——11、4 期會考試

11 11、7——11、11 五、除法

12 11、14——11、18 五、除法

13 11、21——11、25 五、除法

14 11、28——12、2 六、方向與位置

15 12、5——12、9 七、生活中的負數

16 12、12——12、16 整理與複習(二)

17 12、19——12、23 八、統計

18 12、26——12、30 總複習

19 1、2——1、6 期末總複習

20 1、9——1、13 期末考試

以上課時安排,將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作適當的調整。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案優質 篇1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能力目標:讓學生通過兩位數乘兩位數到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的遷移,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繫,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目標:讓學生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的計算問題的體會,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並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讓學生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中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積的末尾應寫在什麼位置上。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

1. 激情導入

孩子們,在今天上課之前,請孩子們仔細看大屏幕上的題,你們會計算嗎?大屏幕呈現45×12

誰來列豎式計算出結果呢?你們計算對了嗎?

這是一道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我們讓他來說說它的計算過程。說的很清楚,值得表揚!

你們是這樣想的嗎?這是我們三年級學過的內容,現在稍作改動,你還會嗎?板書145×12

這兩道題有什麼區別?

這節課,我們就在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基礎上討論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 明確目標

請看今天的學習目標:

(1) 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並正確計算。

(2) 養成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我們找一名同學來讀今天的學習目標。

3. 預期效果

通過剛纔的表現,我相信你們一定能達成今天的目標,你們有信心嗎?

二、 民主導學

1.任務呈現

請看任務一

師:根據題目中的數學信息,如何列算式呢?

生:145×12

師:爲什麼要這麼列算式呢?

生:火車每小時行145千米,從該城市到北京用了12小時,求該城市到北京的距離,就是求12個145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

師:你的表達很清楚,讓大家一聽就懂。誰來說一下145×12大約是多少呢?

生1:150×12=1800

生2:150×10=1500

生3:145×10=1450

師:看來145×12的積大約在1500至1800之間,更接近於1800.那麼145×12的準確答案是多少呢?面對新問題,我相信同學們各有高招,現在進行小組討論,用我們以前學過的方法準確的算出計算結果來。好,開始吧!

2.小組討論。

3.展示交流。

師:今天的討論很激烈,小組意識很強,參與的人數很多,老師爲你們有這樣的表現感到驕傲。下面我們先請最先舉手的小組來說。

組1:我們是組,下面由我代表我們小組來彙報。我們是這樣算出來的。把12拆分成10和2。計算結果如下:

145×10=1450 145×2=290 1450+290=1740

師:你們組的創意很獨特,把掌聲送給你們組。其它組還有嗎?

組2:我們是組,下面由我代表我們小組來彙報。我們是這樣算出來的。把12寫成2×6的形式。計算結果如下:

145×2=290 290×6=1740

師:你真聰明,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解決了今天的問題。還有嗎?

組3:我們是組,下面由我代表我們小組來彙報。我們是這樣算出來的。把12寫成3×4的形式。計算結果如下:

145×3=435 435×4=1740

師:你們組的想法很妙,我很佩服你們。

組4:我們是組,下面由我代表我們小組來彙報。我們是這樣算出來的。把100拆分成100+45,計算結果如下:

45×12=540 100×12=1200 1200+540=1740

師:你們的表述很清楚。還有嗎?

組5:我們是用列豎式的方法寫出來的

你能說說你的計算過程嗎?

師:同學們挺清楚了嗎?哪位同學也看着豎式說說計算過程呢?生說。

師:你真勇敢。大家看着這道題把計算過程說給同桌聽,好嗎?

師:一道題,大家想出了這麼多的解法,你們真是一羣愛動腦筋的孩子。這麼多的算法,你更喜歡哪一種呢?

法2和法3是有侷限性的,有的兩位數就拆不成兩個數相乘的形式。比如137×13,這樣的算式很多。

法1實際上和法5是有聯繫的。

列豎式的好處是方便,好用。在國小階段學習的筆算,通常是列豎式來計算的。

你聽清楚了嗎?

要想知道大家算的結果對不對?我們可以用計算器先來算一下。下面老師請一位同學當正人,用計算器算出結果。

看來大家筆算的結果都很準確,我們再做較大數的運算時,可用計算器來驗算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實際上,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式非常多,誰來舉個例子。生說。

列豎式計算以上題目,觀察積是幾位數?可以找其中的一道算式的計算過程講給大家聽嗎?想想計算時應注意什麼?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積可能是幾位數。

現在開始覈對答案。我們找一個小組說說他們的結論。

任務二

實際上,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在生活中的用處還是蠻多的,大部分同學瞭解摩天輪,其實摩天輪裏也有數學問題,請看任務二。

大家通過剛纔的練習,大家掌握的都不錯。這節課馬上接近尾聲了,你敢不敢接受老師的挑戰呢?

三、 檢測導結

1. 目標檢測。請拿出檢測題卡,時間爲3分鐘。

2. 結果反饋。現在同桌互換,覈對答案。全對請舉手。錯的知道自己哪兒錯了嗎?不會的請對的同學幫忙。

3. 反思總結。

課已結束,現在說說你這節課的收穫吧!短短的四十分鐘,同學們的收穫可真不少。希望大家帶着自己的收穫去數學王國裏追尋屬於自己的樂園!好這節課就上到這裏。下課。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案優質 篇17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我校四年級共有47名學生。21名女生,26名男同學。結合我這十幾天的教學,我認爲這些學生大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基本上就是在應付教師。上課缺乏積極性,課後作業完成的效果很不理想,特別有名學生每天都不能按時完成家庭作業,而是需要在第二天返校後,在教師的監督下完成相應的功課,可是根據我的觀察,這些學生的智力並沒有問題,而是懶惰成性了。

同樣在這些學生中,有10名左右的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完成教師佈置的各項作業,特別還有些人,主動做一些課外練習,並能夠在完成後,主動找老師批改,由於自己接班的時間不長,對於有些學生的瞭解不夠深入,需要在教學中進一步的去讀懂學生,爲每個學生做出必要的診斷,並找到指導學生進步的好方法。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捨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運籌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建議:

1、關於第一單元大數認識這部分知識,學生已比較熟悉,或說已經有了比較好的基礎,準備放手讓學生來探討。我會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理解,大數產生的必要性。

2、對於第二單元角的度量採取適宜方式如:動手操作幫助學生直觀理解所學概念。並對一些結論性的知識,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來概括。

3、對於計算的教學,我準備加強算理的引導,例如第三單元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進行類推遷移的方法,使學生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對於第四單元的除法是兩位數的除法,更加加強對舊知識的.複習,在一定的基礎上總結新的方法,並能真正的理解算理。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案優質 篇18

一、所教年級學生現狀分析:

四年級共有1個教學班,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年接觸科學課的時間,有一定的科學知識,對自然科學知識已經具備初步的觀察、實驗的能力;以年齡結構的心理特徵來看,學生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有較強的求知慾,在教師的引導下基本能主動的開展探究活動。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的能力比較薄弱,能主動開展學習的學生比較少,比較依賴教師的教。學生用自己擅長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觀以及合作研究學習的能力與意識比較薄弱。本學期要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選擇教學內容,注重內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加強生活、生產、社會實際的聯繫。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處理好內容的深度廣度,做到難易適度,分量適當。注意發展兒童的智力,培養兒童動腦和動手的能力。積極地發展學生探究學習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過程。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願意用自己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認識與觀點。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與結構:

本冊教科書共有24課,其中第23、24課是活動課。以知識的內容分爲五部分。

1、我們吃什麼(1---5課):通過學生對食物的分類,讓學生明白大自然爲我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對營養的觀察實驗,學會檢驗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以及動手與動腦相結合,懂得合理飲食的重要性。最終了解珍惜食物,科學飲食,保持身體健康。

2、水裏有什麼(4---7課)本單元是在繼第一冊“水裏的科學”單元后,又一次以水作爲探究對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質,水與其他物體的混合和分離及特點的單元。在第一冊“水的科學”單元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科學探究。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會發現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積極合作交流,體驗成功的樂趣,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嘗試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進一步提高實驗,蒐集整理信息,分析實驗數據的能力,爲今後進一步探究有關水的其他特徵奠定基礎。

3、植物的生活(8---12課)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種器官的作用,使學生感受植物世界的豐富多彩。本單元從整體上遵循了從一般到特殊,由整體到部分認識事物的規律。

4、空氣和水的力(13---17課):本單元以水和空氣作爲探究對象,探究空氣彈力、反衝力、大氣壓力、水力等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主設計,對比實驗及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嘗試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5、熱的傳遞(18---22課):瞭解熱在固體、氣體、液體中的傳遞方式。知道保溫與散熱的知識,通過學生的猜想和假設,對比實驗,觀察研究及動手製作活動,使學生對太陽能的利用建立初學認識。

6、探究與實踐:選擇與本冊探究活動密切相關的問題。食物裏的有害物質;太陽能熱水器的發展與使用。通過調查研究,提示生活中的現象,發現科技產品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培養與人合作,交往的膽量與能力,增強自主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