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來源:瑞文範文網 3.98K

一、學生知識現狀: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本班共有學生44人,男生25人,女生19人。通過一學年的教學瞭解到本班絕大多數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有着濃厚的興趣,學習態度較端正。部分學生能較熟練地掌握漢語拼音,能正確拼讀音節,能借助拼音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初步學會結合詞語理解詞義,掌握常用漢字數量大,初步學會辨別學過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認讀學過的多音字。初步學會按部首、音序查字典,檢索漢字,看懂意思。能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參與學習,掌握了基本的學習方,初步學會獨立識字。能運用學過的詞語造句說話,會給部分學過的詞語找出近義詞和反義詞。能聽懂別人講的一件事,邊聽邊記住主要內容,並能複述。能正確朗讀課文,會默讀課文,能說出一個自然段主要講什麼,理解課文,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大部分學生對短文能靜下心來認真細讀,對文中的詞句能有意識地深入的體會和理解,知道抓住關鍵詞句感情其內涵。

但因爲學生學習態度,接受能力等差異較大,因此學習情況參差不齊。個別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欠培養,書寫馬虎,學習懶惰,怕吃苦,依賴思想嚴重,學習方法不夠科學。特別是習作能力有待提高。從整體來說,動筆前的構思還不夠,作文缺少創意。行文中,出現不具體、不生動,沒有個性的張揚,公式化較嚴重。個別文章空洞無味,後進生的習作語句不通、不連貫,作文水平還停留在一、二年級。因此在這學期,我將積極尋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習作上一個臺階,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維空間,使學生的習作求真、求實、求新。

二、教學的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課本,共分四個部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習作、課文和單元練習。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共2課。

2、“課文”共安排23課,分爲7個單元。

3、“習作”共安排了7課。

4、“單元練習”共7個。

三、教材簡析: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課本,共分四個部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習作、課文和單元練習。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共3課,指導學生讀書要有選擇,學會作讀書記號,留心觀察事物。

2、“課文”共安排23課,分爲7個單元。選文題材廣泛,體裁多樣,爲學生學習祖國語文,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促進全面和諧的發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本冊生字均安排在課文裏。繼續採用“識寫分流”的辦法。課文後的練習設計簡約、實用。一是朗讀、背誦、默讀、複述;二是要求學生用鋼筆描紅;三是讀、抄常用詞語,鞏固複習所學生字;四是聯繫語境理解詞語、句子,學習課文中常見的構段方式等,學習分析自然段,學習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等方面的練習;五是根據課文特點相機安排的“小練筆”,讓學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寫法等,進行局部仿寫練習,以便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3、“習作”共安排了7課,“以貼近學生生活,注重實踐、體驗“爲宗旨,在內容安排上富有兒童情趣,在呈現形式上力求靈活多樣,在操作練習上提供多各選擇,以利學生能夠輕鬆愉快地習作,並在習作的過程中不斷增強自信心和創新意識。

4、“單元練習”共7個,以綜合性爲主,包括字詞句方面、朗讀背誦方面、寫字方面和口語交際。意在豐富語言教育的內涵,提高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

本學期的教學目的:

(一)思想教育。

1、在知識傳授和能力訓練過程中,堅持對學生進行良好的道德品質教育,從小樹立遠大目標,刻苦學習文化科學知識。

2、在激發兒童學習興趣的同時,激發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

3、在語文學習和實踐中,引導孩子瞭解社會、認識自然,受到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薰陶,從中領悟一些人生哲理,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二)語文教學。

1、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2)繼續掌握正確的寫鉛筆字的方法;繼續培養積極發言,專心聽講的習慣。

(3)繼續培養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閱讀的習慣。

(4)繼續培養勤查實際典,主動識字的習慣。

(5)繼續培養認真寫鋼筆字,毛筆字的習慣。

(6)繼續培養自主預習複習、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7)能夠有選擇地閱讀課外書籍,培養讀書做記號和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2、漢語拼音。

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

3、識字寫字。

(1)能準確認讀366個生字。

(2)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默寫生字220個,能按字的結構特點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3)繼續練習用鋼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繼續練習寫毛筆字,寫得端正紙面乾淨。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或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就所聽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4)能當衆說話,願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態度大方,有禮貌。

(5)討論問題能主動發言,說清楚自己的意思。

5、閱讀。

(1)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解色朗讀課文。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

(3)能聯繫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4)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5)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6)能閱讀程度合適的少年兒童讀物,瞭解主要內容。

6、習作。

(1)留心周圍的事物,開始學習習作,樂於書面表達。

(2)能把自己看到、聽到、想到、做過的寫明白。

(3)學會寫“留言條”、“請假條”,學寫書信

(4)能夠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初步學習使用冒號、引號、頓號。

四、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一)教學重點:

1、能夠有選擇地閱讀課外書籍,培養讀書做記號和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2、能準確認讀366個生字,按筆順正確書寫、默寫220個生字。能按字的結構特點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3、留心周圍事物,開始習作,能把自己看到、聽到、想到、做過的寫明白。學會寫“留言條”、“請假條”,書信。

4、能聯繫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複述指定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5、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6、能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學習生詞,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7、能當衆說話,願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態度大方。討論問題能主動發言,說清楚自己的意思。

(二)教學難點:

1、能夠有選擇地閱讀課外書籍,培養讀書做記號和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2、留心周圍事物,開始習作,能把自己看到、聽到、想到、做過的寫明白。學會寫“留言條”、“請假條”,書信。

3、能聯繫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複述指定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4、能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學習生詞,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5、能當衆說話,願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態度大方。討論問題能主動發言,說清楚自己的意思。

五、 教學措施:

1、抓好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學習

(1)聯繫上下文是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

國小生理解課文中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是以感知課文所描述的形象爲手段的,進行抽象的定義解釋和邏輯分析都是不足取的。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其突出特點是以句(文)解詞,以句(文)解句,即讀書時要瞻前顧後,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詞語、句子或段落來理解要解釋的詞語或句子。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前後聯繫。如對《蘋果裏的五角星》中“循規蹈矩”的理解,可以先引導學生讀課文第4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找出表示“循規蹈矩”意思的語句。當學生找出“循規蹈矩”就是“按通常的切法”,“卻未”用過“另一種切法”後,再引導學生讀3、4兩個自然段,具體說說“循規蹈矩”的切法是怎麼切的,爲什麼說小男孩的切法不是“循規蹈矩”的?這樣把“循規蹈矩”與人的具體行爲做法聯繫起來,既大大地化解了理解的難度,又使這個詞語形象地積累在學生的腦海中。二是歸類組合。詞語歸類,特別是意思相近的詞語歸類,是以詞解詞的最好辦法。不少教師在教學中採用了這種方法,特別是於永正老師教《小稻秧脫險記》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範例。他先引導學生把描寫雜草“蠻不講理”、“氣勢洶洶”地搶奪小稻秧養料的詞語找出來,再引導學生通過表演,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聯繫生活是閱讀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基礎。母語學習離不開生活。閱讀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要以生活爲基礎,學生只有藉助已有經驗和積累進行閱讀理解,才能對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有深切的感受,纔有助於學生對這些詞句的積累和內化。

(3)字、詞典是閱讀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重要工具。對於國小生來說,隨着年級的升高,在閱讀中使用工具書的頻率和要求也要逐步提高,因爲這是自學能力的重要標誌之一。本冊的課後練習設計,對此予以了應有的重視。如《三顧茅廬》第三題,“先說說帶點的字的意思,再解釋詞語”;《黃河的主人》第四題,“查字典,先解釋帶點的字,再理解詞語的意思”等。

2、抓好“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學習。

“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學段閱讀教學的核心工程,是學生閱讀能力的綜合體現。學生只有具備了“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才能順利地進行高年級的閱讀學習。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中進一步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呢?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1)抓住聯繫點,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一篇課文是一個緊密聯繫的統一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必須從整體入手。過去的繁瑣分析,“牽着學生鼻子走”的方法,不但把文章肢解得支離破碎,無助於學生對文章主要內容的整體把握,而且也剝奪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權,影響了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激發學生自主讀書的積極性,就必須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抓住課文的聯繫點,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步步深入地“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抓課題。課題是文章的眼睛。閱讀時從課題入手,通過審題提出問題。通過閱讀解決問題。這樣的閱讀思路,可以收到“提領而頓,百毛皆順”的效果。

抓關鍵詞(句)。課文中的關鍵詞句,是指概括文章內容,提示文章中心,能統領全文的總起句、總結句或中心句(詞)等。因爲是關鍵詞句,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如果抓住它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地閱讀課文,就可以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

抓課後問題。本冊課後問題大體分爲寫字、朗讀和背誦(複述)、詞語積累和運用、閱讀思考和探究、遷移運用和資料蒐集等類型。編者在設計這類問題時,力求爲老師們選擇最佳的教學切入口,並能通過這個問題的提示,引領學生潛心會文,深刻地思考,在準確地“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深入地探討課文的內涵,深刻地“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抓住動情點,真切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文章不是無情物”。教學時,老師要引導學生捕捉課文中的動情點,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深層“對話”,真切地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課文中的主人公及其作者產生強烈的共鳴,如《第一次抱母親》中“母親竟然這麼輕,我心裏很難過”就是課文動情點之一。

3、抓好默讀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默讀習慣。

4、抓好“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的學習。閱讀就是吸收。而國小生閱讀最

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積累語言。因此,抓好“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的學習,也應該是國小中年段閱讀教學的基礎工程之一,必須充分重視。

(1)課後的讀寫詞語訓練要落在實處。“課後的讀寫詞語訓練”,雖然只是要求讀讀寫寫,但不能只進行抄抄寫寫的機械訓練,更不能擠到課外不管,而應該貫穿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之中,進行綜合性的訓練。主要形式有:一是在閱讀中體會、吸收;二是在讀寫練習中鞏固、積累;三是在遷移運用中內化、吸收。

(2)養成閱讀摘記的好習慣。“閱讀摘記”是“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國小生寫讀書筆記的主要內容之一。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既要教給學生閱讀摘記的方法,又要培養學生閱讀摘記的好習慣。

(3)朗讀背誦仍是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除了重視抓好上述的兩種形式的訓練外,朗讀背誦訓練仍是主要渠道。因爲學生通過課文,不但積累了“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而且積累了這些優美詞句所在的優美語境,儲備了一些語言模式和語言圖式,使學生在大腦中形成一個良好的語文反應機制,有助於增強學生的語感。因此,朗讀背誦訓練仍然是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

六、教學進度表

周次

教 學 內 容 及 課 時 安 排

備註

1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2-3) 走,我們去植樹(2)第一朵杏花(3)

2

燕子(2)

古詩兩首(2) 習作1(4)

3

練習1(3)蘋果裏的五角星(2) 最佳路徑(2)

4

最佳路徑(2)人類的“老師”(3) 習作2(2)

5

習作2(2) 練習2(3) 三顧茅廬(3)

6

祁黃羊(2) 公儀休拒收禮物(2)

7

習作3(2) 練習3(3) 作3(2)

8

永遠的白衣戰士(3)“番茄太陽”(3)第一次抱母親(3)

9

我不是最弱小的(2)習作4(4)

10

練習4(3) 期中測試(2)

11

期中測試卷面分析 鳥語(3) 天鵝的故事(3)

12

生命的壯歌(3) 習作五(2)

13

習作五(2) 練習5(3)沙漠中的綠洲(2)

14

沙漠中的綠洲(1)雲雀的心願(3)

15

古詩兩首(2)習作6(3)練習6(3)

16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3)宋慶齡故居的樟樹(2)

17

黃河的主人(2) 習作7(2) 練習7(3)

18

習作7(2) 期末複習

19-20

期末複習、檢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