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性的基本內容(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8.96K

黨性的基本內容 篇1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掌握黨性修養的科學內涵,是加強黨員幹部黨性修養的前提。在第xx屆中央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明確指出,我們黨的幹部標準是德才兼備、以德爲先,“德”的核心就是黨性。他對領導幹部首次提出了“政治堅定、作風優良、紀律嚴明、勤政爲民、恪盡職守、清正廉潔”二十四個字的要求,是對領導幹部“德”的基本內涵的精闢概括,是黨中央對領導幹部黨性修養和作風養成明確提出的目標和要求。我們認爲,黨性修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黨性的基本內容(精選5篇)

1、政治修養。作爲黨員領導幹部要不斷增強政治警覺性和政治辨別力,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明確的政治方向。首先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它是一個人的政治信仰在奮鬥目標上的具體體現。作爲黨員領導幹部必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動搖;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不動搖;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同時,要切實加強政治理論修養, 政治上的清醒與堅定,精神上的高尚與亮節,來源於理論上的深刻與徹底。要解決好認識模糊、學風浮躁等問題,就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準確把握科學理論的科學體系和精神實質,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與解決問題,指導工作實踐。

2、宗旨觀念。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羣衆,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嚴重脫離羣衆。能不能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不僅是衡量領導幹部是否合格的根本標尺,也是檢驗黨性是否堅強的首要標準。黨員領導幹部必須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擺在第一位,堅持以人爲本,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爲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的願望和需求作爲決策的根本依據,自覺做到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作爲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正確的政績觀是黨性強的集中表現,錯誤的政績觀是沒有黨性乃至違反黨性的表現。樹立正確政績觀,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積極進取,量力而行,多辦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

3、優良作風。黨員領導幹部作風問題,說到底是黨性問題。黨性純潔則作風端正,黨性不純則作風不正。黨性是作風的內在根據,作風是黨性修養強弱的外在表現。執政黨的黨風關係黨的生死存亡,因此我們黨始終強調通過加強黨性修養來樹立和弘揚良好作風,使黨始終保持旺盛的生機活力。這是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重要內容,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保證,是每個領導幹部改造主觀世界的終生課題。我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這是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永不枯謁的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爲領導幹部,要充分認識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嚴格按照“八個堅持、八個反對”要求,按照大力倡導八個方面良好風氣要求,樹立和弘揚優良作風,在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等方面做好表率。

4、紀律觀念。黨的紀律是黨的性質的重要體現,組織紀律觀念是黨員黨性觀念的外在表現。紀律嚴明是我們黨不斷髮展壯大的重要保證,也是黨的重要政治和組織優勢,加強黨性修養,嚴守黨的紀律,是對黨員領導幹部的基本要求。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要自覺學習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嚴格遵守黨內法規制度和國家法律法規,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黨的組織紀律、黨的經濟工作紀律和黨的羣衆工作紀律,自覺同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確保中央政令暢通。同時,要樹立正確的利益觀,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要崇尚公平正義,堅持原則,堅決維護人民羣總的正當權益;要嚴於律己,清正廉潔,做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的模範。

5、道德修養。這是黨性修養的主體部分。加強道德修養,很重要的內容是吸取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依照共產主義道德原則和道德規範而進行反省,檢查批判和糾錯,在工作實踐中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人品官德是一個人思想品質、道德水平、精神境界的綜合反映。高尚的人品,既是對共產黨員黨性修養的最起碼要求,也是黨員領導幹部爲官做人的基礎。

黨性的基本內容 篇2

黨的作風建設是一項經常的、長期的、艱鉅的任務。這是因爲黨的優良作風不是自發形成的,其產生既要有客觀階級基礎,又要有先進理論的指導,還要靠全黨同志的共同努力。只有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集中工人階級的高尚品質,把黨員分散表現出來的好的作風加以總結、提高,並將其作爲規範,在全黨宣傳推廣,使之爲全黨多數人所認識和接受,從而成爲全黨範圍內比較穩固的自覺行爲和風尚,而不只是個別黨員的模範行動。這樣,纔可以說有了全黨性的優良作風。

不僅如此,黨的優良作風是在同各種不良作風的鬥爭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共產黨人生活在現實社會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來自外部的剝削階級思想作風以及各種舊習氣的影響和侵蝕,而且黨內由於認識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思想和作風。黨內正確的思想作風與錯誤的思想作風的鬥爭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和認識根源,這種鬥爭將會貫穿於黨的發展過程的始終。只有不斷克服各種不良的作風,黨的優良作風才能夠形成、鞏固和發展。還必須看到,黨的作風建設是隨着無產階級事業的發展而不斷髮展的。客觀形勢的變化,向黨提出了新的任務,也對黨的作風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無產階級政黨的優良作風不是凝固僵化,停滯不前的,它不能固定在某一水平上,而是要與時俱進,不斷髮揚光大,不斷提高發展,才能適應客觀形勢發展的需要。黨的作風建設又是一項現實而緊迫的工作,在樹立常抓不懈思想觀念的同時,又要在一段時間裏,抓住一些突出問題、重點問題,集中加以解決,使局面爲之改觀,真正取信於民。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抓住的重點問題和突出問題,就是《決定》中所提出“八個堅持、八個反對"。即: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反對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反對照抄照搬、本本主義;堅持密切聯繫羣衆,反對形勢主義、官僚主義;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反對獨斷專行、軟弱渙散;堅持黨的紀律,反對自由主義;堅持清正廉潔,反對以權謀私;堅持艱苦奮鬥,反對享樂主義;堅持任人唯賢,反對用人上的不正之風。

黨的作風的實質是世界觀問題。就一個黨員而言,只有當他用科學世界觀指導行動,並把這種世界觀反覆體現在自己行動中的時候,才能形成他的優良作風。因此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必須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全黨。恩格斯說過,共產黨員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有一個新的科學的世界觀作爲理論的基礎。科學的世界觀就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也即無產階級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用這個世界觀作爲黨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是共產黨既區別於資產階級建設的一切舊政黨,又區別於其它工人政黨的根本標誌。所以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指導,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緊密結合實際,對全體黨員加強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加強“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加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教育,加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黨在現階段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教育,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以及講修養、講道德、講廉恥的教育。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思想作風,做到"老祖宗"不能丟,又要說新話;經典著作認真讀,又要寫出新篇章;優良傳統要弘揚,又要創造新方法。要突出一個創新,即堅持勇於追求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以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和奮發有爲的精神狀態,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要弘揚一種學風,即大力發揚理論聯繫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堅決糾正輕視理論、忽視學習的錯誤傾向,堅決反對照抄照搬、照本宣科、做表面文章的本本主義傾向,不斷提高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創造一種環境,即在全黨進一步造成鼓勵解放思想、實事求事的生動局面,使解放思想、勇於創新在全黨蔚然成風。

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最大危險,就是脫離羣衆。這是因爲人心向背,歷來是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興亡的根本性因素,黨風、政風廉潔,歷來是贏得民心、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繁榮的重要一環。人民羣衆認識一個政黨,最直接、最簡便的途徑就是看它的作風如何,從其行動中得出對它的感性認識,從而作出它是否代表自己利益的判斷,作出擁護與否的選擇。中國共產黨是全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黨的惟一宗旨。這就必然要求黨把人民謀利益作爲自己全部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把一切爲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作爲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基本依據;要求全體黨員堅持尊重社會規律與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堅持爲崇高理想奮鬥與爲最廣大民利益的一致性,堅持完成黨的各項工作與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牢牢記住與人民羣衆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堅信羣衆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從而在工作決策?,必須以大多數羣衆是否贊成,是否受益爲依據,讓羣衆及時得到應該得到的實惠;在工作擺位上,必須以大多數羣衆的呼聲和意願爲第一信號,把大多數羣衆關心的熱點和生活中的難點做爲工作的重點;在工作方法上,必須尊重大多數羣衆的首創精神,善於集中羣衆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羣衆的積極性;在工作作風上,必須深入基層、深入羣衆,及時體察羣衆的疾苦,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保持與大多數羣衆的緊密聯繫,更好地團結和帶領人民把我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各級領導幹部的模範作用至關重要。黨的各級領導幹部是黨的事業的中堅和骨幹,是實現黨的領導、鞏固黨的組織、調動廣大黨員羣衆積極性、充分發揮黨的戰鬥力的決定性力量。領導幹部在黨的作風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領導幹部在黨和國家的事業中所處的極其重要地位所決定的,主要表現在:領導幹部在制定黨的作風建設的路線、方針、政策中起主導作用,在決策中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黨的各級領導幹部對黨員羣衆起組織領導作用,在黨的領導機關和羣衆之間起橋樑作用,在黨風建設中起模範作用。黨的領導幹部遍及黨的組織、國家政權組織以及經濟、文化、教育、軍事等各條戰線,他們的言行與作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黨的作風,影響着整個社會風氣。因此,新時期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首先必須高度重視領導幹部的作風建設。黨的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身體力行,率先垂範。既要立言,更要立行。要求下級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示黨員做到的,領導首先做到。一級帶一級,一級抓一級,作出榜樣,抓住成效。檢驗黨的作風建設成效,最根本的標準是人民羣衆的滿意程度。這樣,我們黨的作風建設就一定會收到"黨風正、民心順、國家興、事業旺"的效果。

黨性的基本內容 篇3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黨的思想路線隨着時代的前進而不斷髮展的科學結晶,具有豐富的時代內涵和鮮明的時代特色。實事求是是其基本點,解放思想是其關節點,與時俱進是其根本點,求真務實是其聚焦點。

解放思想以其作爲黨的思想路線發展的內在動力、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中心環節、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所在,成爲黨的思想路線的關節點。把“解放思想”作爲重要內容納入黨的思想路線,是對思想路線的重大發展。

實事求是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新時期黨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是豐富和發展黨的思想路線的歷史起點和邏輯起點,是堅持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準則,也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實質和核心。與時俱進賦予新時期黨的思想路線以全新的時代內涵,是對黨的思想路線的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它體現了黨的思想路線的根本目的,反映了黨的思想路線的根本要求,揭示了黨的思想路線的根本方法。求真務實作爲思想路線的一個新概括,既是黨的思想路線精神實質的集中體現,也凝聚着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是新時期黨的思想路線的聚焦點。在黨的思想路線中,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和實質,在黨的歷史上,有很多實事求是的事件,也有很多違背實事求是的事件。如:結束文化大革命, 開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討論活動, 平反冤假錯案,改革開放,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科學發展觀等都是體現實事求是的例子。

除此之外,中國歷史上,也存在着違背實事求是的事件,如“大躍進”,反右派鬥爭嚴重擴大化,文化大革命,人民公社化運動,大鍊鋼鐵,三大改造急於求成,兩個凡是的提出等都屬於違背實事求是的例子。大量事實證明,違背實事求是,會造成社會的動亂,影響社會的發展,顯然是不可取的,所以,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對推進我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已經在過去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的各個時期閃爍出了無比的光輝。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一個接一個的新勝利,關鍵的就是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和貫徹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才能保證黨的方針政策始終符合中國的實際,才能永葆黨的先進性和戰鬥力,才能實現黨發展爲了人民的願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年之際,該思想路線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對於總結黨的歷史和經驗具有重要意義。繼續堅持該思想路線,對於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相信,堅持黨的思想路線,中國會越來越發展,越來越強大的。

黨性的基本內容 篇4

我們黨歷來十分重視加強思想作風建設。作爲一個無產階級政黨,要保持自己的革命性、先進性,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就必須首先抓好思想作風建設。這是我們黨提高自身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重要保證。黨的思想作風建設既是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又是黨的其他方面建設的重要基礎和保證,是黨保持先進性和提高戰鬥力的重要條件。各級黨組織只有搞好黨的思想作風建設,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才能正確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各種複雜的局勢中保持清醒的頭腦,抵禦各種錯誤觀點和腐朽思想的侵蝕,從而使我們黨成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把思想作風建設擺在第一位,會推動黨的全面建設,爲黨的各項工作提供牢固的思想基礎和可靠的作風保證。

黨的思想作風與黨的思想路線是密切相關的。沒有正確的思想路線,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思想作風;沒有良好的思想作風,正確的思想路線也不可能得以堅持和貫徹。堅持黨的思想路線,改進黨的思想作風,最本質、最關鍵的,就是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黨的xx屆五中全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這是我們認識新事物、適應新形勢、完成新任務的根本思想武器。”20多年來我國改革和發展的歷史表明,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探索創新,這是我們的事業不斷前進的思想保證和動力源泉。如果沒有全黨的思想解放,實事求是,就不可能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系列新方針、新政策,也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好局面。在新的歷史時期,努力加強黨的思想作風建設,是一個現實而緊迫的問題,是我們黨實現新世紀宏偉目標的需要。我們黨要解決好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就必須在廣大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中切實加強思想作風建設,大力倡導堅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作風,同時努力培育新的作風。一切不符合黨的事業發展要求、不符合人民利益的不良風氣,都應堅決克服。

我們黨之所以強調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特別是強調把思想作風建設擺在第一位,是因爲面對自己肩負的歷史重任,面對國際國內各種複雜因素的影響和各種風險的考驗,我們的黨、我們的黨員幹部在作風建設特別是思想作風建設方面,還有不少不相適應的地方。比如,我們黨一再強調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但思想僵化、因循守舊、不思進取的觀念和作風依然存在;我們黨一再強調要密切聯繫羣衆,但嚴重損害黨羣關係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仍然普遍存在;我們黨一再強調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立黨爲公,執政爲民,但濫用權力,以權謀私,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風和消極腐敗現象仍屢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損害了黨的形象,敗壞了黨的聲譽,對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造成嚴重危害。我們必須正視這個現實,必須下決心解決這些與黨的性質、宗旨和任務相違背的問題。

也就是說,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把思想作風建設作爲黨的作風建設的首要任務來抓,使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作風有一個大的轉變。這樣,才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

應當看到,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社會組織形式和社會生活方式、就業崗位和就業方式日趨多樣化,給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帶來這樣那樣的影響,包括一些消極影響;國內外各種思想文化、道德觀念相互激盪,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思潮對人們造成極大的衝擊;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一些腐朽落後的東西,如“官本位”觀念、“家長制”作風等,在我們黨內和國家政治生活中仍然存在;西方有些人總是要把他們那一套思想觀點和社會政治模式強加於人,以各種手段和方式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企圖顛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這些都不可避免地會反映到我們黨內來,對一些黨員幹部的思想和行爲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正是在這樣的影響下,我們的一些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思想作風出了問題。大量事實證明,思想作風不端正,不加強世界觀改造,各種錯誤的腐朽的思想觀念就會乘虛而入,使一些黨員幹部逐步喪失共產黨人的品質和氣節,由思想作風上的蛻變開始,陷入違法違紀的泥坑,成爲剝削階級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俘虜。問題的嚴重性就在於,各種不良的思想作風在很大程度上是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誘因和土壤,兩者互爲因果,沆瀣一氣,發展下去必然危及我們黨和國家政權。如果我們不高度重視這個問題,不大力加強思想作風建設和堅定不移地反腐敗,確實有亡黨亡國的危險。

黨性的基本內容 篇5

毛澤東同志把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概括爲“實事求是”。鄧小平同志從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際出發,把解放思想融入實事求是之中,形成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根據新世紀的新形勢、新任務,提出要與時俱進。指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必須使全黨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針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的艱鉅任務,指出求真務實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是我們黨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也是黨的優良傳統和共產黨人應該具備的政治品格。這就賦予了黨的思想路線以新的時代內涵。

中國共產黨人是具有馬克思主義寬廣眼界、勇於實踐探索、勇於思考總結、富於理論創新的黨。把求真務實作爲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是以爲的黨中央的重大理論創新,提出的求真務實的新要求,不僅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一脈相承,而且是對黨的思想路線的新認識、新概括、新提升。求真務實包含着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求真,就是要求我們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認識能力。務實,就是要理論聯繫實際,用發展着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不斷創新着的實踐,真抓實幹,紮實工作。而且,求真務實,突出強調了實踐第一的觀點,突出強調在認識世界的同時着力改造世界,賦予黨的思想路線深刻的實踐內涵。正如所指出,在全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關鍵是引導全黨同志不斷求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之真,務堅持長期艱苦奮鬥之實;求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之真,務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之實;求人民羣衆的歷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務發展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實;求共產黨執政規律之真,務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之實。這些論述充分表明,全黨全國人民在現階段和今後一個時期所要求的“真”是基本國情、“三大規律”和人民羣衆的歷史地位和作用;所要務的“實”是“艱苦奮鬥”、“發展”、“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和“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這既把求真務實的內容具體化了,又充分體現了求真務實的時代性,從而賦予了黨的思想路線以嶄新的時代內涵和深刻豐富的實踐性。

堅持黨的思想路線,在任何意義上說,都必須保持共產黨人應具有的政治品格。而作爲共產黨人應具有的求真務實的政治品格,既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一脈相承,又豐富拓展了其內涵。求真務實要求我們必須從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出發,做好堅持長期艱苦奮鬥的思想準備。對於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來說,有沒有強烈的使命意識和憂患意識,能不能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精神和作風,直接關係到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與否,關係到黨的事業的興衰成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生產力有了很大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的任務依然十分艱鉅,需要幾代人長期艱苦奮鬥。長期保持艱苦奮鬥的精神和作風,是共產黨人求真務實政治品格的應有之義。求真務實爲我們提供了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現實途徑。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一定要切實加強主觀世界的改造。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解決好上述“六觀”問題,實質上就是解決好如何對待羣衆的問題。這是在全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的內在必然要求。

清談誤國,實幹興邦。一個社會能否求真務實關乎整個社會發展的命運。把求真務實作爲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對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有重大意義,是對黨的思想路線內涵的拓展、深化和重要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