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防災減災宣傳週活動總結(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W

國小防災減災宣傳週活動總結 篇1

日前,根據上級工作安排我校積極、主動、科學、有效地開展豐富多彩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營造濃厚的宣傳教育氛圍,動員全校師生共同參與防災減災活動,不斷提高全校師生的安全意識和應對突發事件的避險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現就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國小防災減災宣傳週活動總結(精選5篇)

一、大力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

全體老師充分認識到開展好“防災減災”活動的重要意義,將其作爲推動平安校園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1、利用國旗下講話對全校師生開展一次防災減災教育,增強學生的應急避險能力和安全防患意識。

2、開展一次防災減災的主題班會,觀看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片;

3、利用黑板報、校園LED進行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

4、利用廣播宣傳防災減災的相關知識。

二、大力開展防災減災應急避險演練

組織了一次地震應急疏散演練,學生採取了平常演練的方法,迅速而又有序的到達指定安全地帶。正是因爲日常的各類應急疏散演練的開展,師生做到臨危不亂,掌握了應急避險知識技能和逃生疏散路徑,確保在突發事件來臨時,學校的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師生的生命安全,減少災害損失。

三、大力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

組織隱患排查,完善應急預案,組織應急演練。我校經常性地針對雷雨、地震、消防等自然災害,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本週對學校的設施設備進行了一次安全大檢查,查找安全隱患,針對校園門、窗、欄杆、圍欄、教室、實驗室、電腦室可能存在的問題認真排查,做好記錄,發現隱患,及時解決。

四、取得效果

防災減災系列活動的開展,有助於學生掌握避災自救的基本常識、專業知識和技能技巧,提高學生綜合減災能力,增強師生防災減災意識,最大程度防止災害的發生,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確保校園安全穩定,收效明顯。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校還將一如既往地要求將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強生命教育,讓學生安全、健康、快樂的成長。

國小防災減災宣傳週活動總結 篇2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九個“防災減災日”,宿遷市教育局以“減輕災害風險,提升減災能力”爲主題,在全市中國小中集中開展“防災減災日”主題宣傳活動。活動期間,全市教育教育系統開展各類應急演練780餘場(次),做到了各級各類學校的全覆蓋,切實增強了廣大師生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

一是積極開展防災減災教育活動。

全市教育系統通過組織安全教育課、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黑板報、宣傳欄、防災減災知識講座、演講等多種形式開展防災減災專題宣傳教育活動,培養中國小生避險自救互救基本技能,提高他們的防災減災素養。用以“減輕災害風險,提升減災能力”爲主題,邀請地震、應急等部門的專家舉辦應急知識專題講座670餘場次;召開主題班(隊)會3500多場次;組織學生專題演講390多場次;發放主題宣傳資料30萬餘份。

二是不斷豐富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內容。

各地各學校通過閱讀一本關於防災減災的書籍、觀看一部涉及災害的影視作品或者聽一堂防災減災知識講座、分享一次避險經歷、進行一場專題展覽、開展一次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的家庭災害風險隱患排查等活動,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推動防災減災知識進學校。很多學校創新宣傳教育形式,通過互聯網、微信、app等新興媒體豐富宣傳教育內容,切實提升中國小生的自救互救技能,確保宣傳教育取得實效。

三是紮實推進學校安全隱患排查和集中整治。

各地各學校將此次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與“互助互查·對標治理”活動緊密結合,對校園開展全面的安全隱患大排查,尤其是對校舍、廁所、圍牆以及消防、避雷、用水、用電和校園周邊設施的安全隱患進行認真排查,及時整改,消除各類安全隱患。活動期間,全市中國小校發現隱患問題970多項,已整改932項,整改率96%。

四是完善學校安全工作應急預案。

“5.12”前後,全市各地各學校集中開展了一次防汛、防震、防雷、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應急演練活動,提高綜合防災減災能力,據統計,全市教育系統共開展各類應急演練780餘次,參加的師生人數達80萬人。結合近年來發生自然災害實際和預案演練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修訂完善演練預案,進一步明確應急工作程序、管理職責、協調機制,各類專項應急預案內容完備、職責明確、程序清楚、可操作性強。

此次宣傳活動的開展受到廣大師生和社會好評,使防災減災知識得到了普及,通過“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大大提高了廣大師生對災害風險的識別能力和安全意識,提升了面對災害的自救自護能力。

國小防災減災宣傳週活動總結 篇3

那一年,雪爲患,阻歸途。

那一年,震爲災,山河破。

那一年,雷爲孽,人車毀。

……

這些年,我們經過了太多的風雨,受過太多的磨難。災難在冥冥之中降臨,接着便是一張張悲痛的臉龐,隨一縷白布過後,我們不得不學會堅強,學會絕處逢生。古人云:謀事在人。所以要絕處逢生,關鍵還是在人,一則在於自己,幾位“在己”,二則在於別人,即爲“在人”。

首先說“在己”。風雪再強,歸家的心不滅;地震再無情,求生的慾望不倒。這就是在己,絕處逢生就要求每一個受災者都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敢於與天災人禍搏鬥,不被災難嚇倒。

曾經讀過一個小故事。一頭驢不小心掉到一口枯井裏,它哀憐地叫喊求救,期待主人把他救出去。驢主人召集數位親鄰出謀劃策,卻想不出好辦法。大家到是認定,反正驢已經老了,“人道毀滅”也不爲過,況且,這口枯井遲早要填上。於是,人們拿起鏟子開始填井。當第1鏟泥土落到井中時,他叫得更恐怖了,他顯然明白了人的意圖。又一鏟泥土落到枯井中,驢卻出乎意料的安靜了。人們發現,此後每一鏟泥土打在他背上的時候,驢都在做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他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踩在腳下,把自己墊高一點兒。人們不斷的把泥土往枯井裏鏟,驢就不停的抖落打在背上的那些泥土,使自己再升高一點。就這樣,驢慢慢的升到枯井口,在人們驚奇的目光中,瀟瀟灑灑,溜溜達達地走出了枯井。

動物姑且這樣,人就更應該積極向上了不是。當你面臨生死一線間時,當下的你所做的每一個動作將決定你的生死,積極向上的人會出於本能的尋求生的希望,而消極者則或許是坐以待斃。

一公司職工搭乘電梯,就遇上了電梯突然斷電,雖然緊急供電系統幾秒後就開始作用,可是電梯還是從13 樓迅速往下墜。還好當時記起曾經看過電視教的,趕快把每一層樓的按鍵都按下, 好在電梯在五樓終於停止了... 撿回一條命感覺!   生活中,難免會坐到電梯,平常人或許可能產生一個念頭,站在電梯裏隨它吧,然後也就失去了這條命。所以我們要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尋求最大的努力去搏回屬於自己的命。當然這公司職員也是萬幸。

曾看到一個電梯下墜時保護自己的非常好的急救辦法:第一、 ( 不論有幾層樓 )趕快把每一層樓的按鍵都按下,因爲當緊急電源啓動時,電梯可以馬上停止繼續下墜。第二、如果電梯內有手把,請一隻手緊握手把,這樣可以固定你人所在的位子,以致於你不會因爲重心不穩而摔傷。第三、整個背部跟頭部緊貼電梯內牆,呈一直線,運用電梯牆壁作爲脊椎的防護。第四、膝蓋呈彎曲姿勢,以借用膝蓋彎曲來承受重擊壓力。其次說“在人”。災難總是那麼無情,讓受災者總是即使求生的心再強也無力自救,就需要援助之手,這就是我說的“在人”。從小方面說,就是一隻手的援助,從大的方面談,就昇華爲一個社會乃至一個民族的援助。雪災無情,路阻了,電斷了,全國解放軍紛紛響應,抗擊冰雪。地震來了,災區人民處於水生火熱。這時全國上下紛紛行動起來,捐錢的捐錢,捐物的捐物。如今再看那災區景象,以煥然一新。當別人處於困境時,我們伸出援助之手,幫人解圍,這又何嘗不是中華文化之精髓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就是“在人”。

太多的磨難,我們成長了許多。太多的磨難讓我們知道絕境逢生要靠自己,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敢於與災難搏鬥。太多的磨難讓我們知道要絕境逢生單靠自己還遠遠不夠,我們需要援助之手,一個民族的援助之手。

那一年,遊子思情不曾滅,軍民同心抗冰雪。

那一年,蜀地香魂隨風散,衆志成城與天搏。

那一年,動車脫軌人心穩,上下一心齊救援。

這一年,我們在災難中成長:自己學會了在堅強中積極向上,別人學會了在悲痛中伸出援助之手。

國小防災減災宣傳週活動總結 篇4

從20__年的南方雪災到到08年的汶川地震,從09年的南方大旱到10年的玉樹地震,似乎在這樣短短的時間裏,我們目睹了太多太多的天災,面對如此巨大的災難,我們人類頓時顯得是那麼的渺小。在天災降臨的時候,我們總是素手無策的,但是,我們真的是這樣麼?我們真的只能妥協麼,真的只能沉浸在無邊的痛苦中嗎?當看到南方的遊子重新踏上回家的路時,當感動於在汶川地震中,有一所學校——中江縣職業中專學校——全校6000餘人,無一名傷亡的奇蹟的瞬間。那種戰勝災難甚至的防範災難的自信是不是又重新點燃我們的希望呢?人們總是祈福自己能平平安安,但是我們忘記了在災難未降臨的時候,提前來保護自己。

我相信,人定勝天並不是一句口號,它是一種信念,更多的是一種未雨綢繆的行動。倘若等災難的撲面而來的時候,我們才積極的投入到賑災中,那種無法換回的東西終究是一去不復還的,即便我們傾盡自己的所有,也只是亡羊補牢罷了。中江縣職業中專學校所創造的奇蹟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們在平時積極的做好一切應付災難的準備,每天都將逃生的訓練進行一次演練,或許在很多人眼中這終究是有點無法理解的,或許還有點浪費時間之嫌。但是,在那一剎那,看到全校師生一個都不少的齊刷刷的站在我們的面前的時候,我們還有多少理由來斥責他們平時的訓練呢?現在,當我們回望過去,想着那麼多人並不是沒有能力而是不知道如何去應對進而失去自己生命的時候,我們何止用一聲悲嘆來掩飾所有懊惱呢?

我相信,任何災難是不會來懲罰一個有準備的人的。或許是我們安於現狀了,沒有居安思危的念想。現在的我們,將更多的精力和時候放在我們學習和工作中,而忽略了一個很基本的信念——生存。是的,我們都忘記了在這樣一個多變的社會裏,應該怎麼樣去生存的問題。特別是對青少年,他們幾乎沒有一個很完整的自我保護的意識,這是很可怕的。道理很簡單,一個不懂得在多變社會中生存的人,又何談立足社會,爭取更好的發展呢?當然多變的社會並不僅僅侷限在自然災難,還包括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安全問題。不管是哪種形式的災難,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這對社會,對家長們包括學生來說都是一個迫在眉睫的亟待完成的任務。

對於社會,我們應該是大力宣傳相關的信息,時刻提醒人們注意,讓他們樹立一種防災的意識,同時多進行一些相關的實踐演練,向人們演示一些簡單的能及時採用的措施,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請一些普通人蔘與,親身體驗,增強其印象。最好將一些必要的基本的防災知識簡化後向學校進行推廣,培養學生這面的能力和意識。

學校是開展這方面活動,推廣這方面影響的最好的地方,可以開設一些課程,用一種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育,還可以定期舉行一些相關的活動,這樣不僅可以檢測一下學生學習的情況,同是可以從中發現不足,以便得到及時的補充和糾正,更重要的是,可以將學習的得要訓練,是指成爲一種習慣,在情況出現時,能很好的去應對。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教會孩子生存是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更是家長最基本的義務。在平時,家長應該將其注意力從孩子的學習中轉移一點點到孩子的基本生活上來,培養孩子基本的自給自足,自立自強的能力是必要的。學習知識固然重要,但生存是立命之本,我們沒有理由來放棄和忽略。在日常的生活中,時刻傳授孩子,怎樣使用家電,遇到煤氣泄漏,房間失火時我們應該怎樣及時採取行動等等,家長是不能永遠守護在孩子身邊的,總有一天孩子要獨自去面對很多東西,所以我們應該明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我相信,防災於未然是每個人的願望,因爲它是我們美好生活的保證,但這不是一個立竿見影的行動,它是需要我們大家長期的去經營的工程。

國小防災減災宣傳週活動總結 篇5

地震是一種經常在世界各地出現的自然現象。根據統計,地球上每年發生地震約五萬多次,七級以上破壞性地震平均有十幾次。

看了宣傳片後,我也學會了很多防震知識,例如:地震發生前,動物們都會有預兆,牛馬會瘋狂地往外跑;蜜蜂會驚飛、逃竄;狗會狂吠……這些預兆都可以讓人們提前知道將要發生地震,

如果地震時,你在家裏,或在學校上課,那麼,應立即撤離,來不及時,可以找一個結實的物體擋着,或者找一個牆角、能形成三角架的地點緊挨着。

我相信,只要地震來臨時,同學們有條不紊,沉着冷靜地應對,就一定能渡過難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