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資源 制定清單 建立城市黨建(精選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3W

整合資源 制定清單 建立城市黨建(精選15篇)

整合資源 制定清單 建立城市黨建 篇1

“北溝村之所以獲得今天的榮譽,最重要的是種好了黨建這顆梧桐樹。”9月27日,在北京懷柔區舉辦的村支書論壇上,渤海鎮北溝村黨支部書記王全說起北溝村的發展成果,自信滿滿。這是全市首個爲村支書開辦的論壇。

論壇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爲主題,共分爲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建設美麗鄉村和鄉村治理四個模塊,每個模塊分別有3位村支書發言,隨後分別由2名專家點評。論壇還邀請國家、市級基層黨建及農村建設等方面專家學者,圍繞農村發展、建設、振興等內容,爲村支書提供意見。

北溝村黨支部書記王全以“讓黨旗在基層陣地高高飄揚”爲主題發言。他說,村裏採取“黨建引領人居環境”的治理模式,實施柴草進院、旱廁改造、修建步道、栽花種草、治理河道等,環境一天比一天好。還把村規民約落實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出了獨特的鄉村治理體系。

渤海鎮六渡河村黨支部書記王富坤說起農村產業的發展如數家珍。六渡河村是老民俗村,新業態旅遊的衝擊讓村子的遊客日漸減少。20xx年,村裏一位幹了近50年木匠,轉型經營起了“老木匠”特色民宿。在這個成功案例的啓發下,王富坤帶領大家開始對民俗旅遊產業進行轉型升級。如今,高端民宿已經成爲了六渡河村的標誌。“我們不僅要讓老百姓有錢賺,還要讓來我們村的客人們,順着農旅結合的新路線,感受青山綠水人家的美景,感受中國最美鄉村的獨特魅力。”王富坤向村支書介紹。

“我們就是想用村書記論壇的方式,展示全區新農村建設成果,凝聚美麗鄉村的建設共識,爲鄉村治理提供更多的參考。”懷柔區相關負責人說。

整合資源 制定清單 建立城市黨建 篇2

近日,雲南印發《關於實行紀檢監察工作提示預警制度的通知》,明確各州市、派駐紀檢組出現對上級部門有關文件要求、會議精神、工作部署、領導批示貫徹落實不力,監督執紀問責和審查調查處置各項工作中指標排名靠後、差距較大等情形將作提示預警。

爲強化廉政風險預警防控管理,規範權力運行,今年以來,雲南積極探索預腐防變的有效途徑,扎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籠子。雲南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不斷創新舉措,探索紀檢監察工作提示預警制度,構建馬上就辦、跟蹤問效的督促機制。

全面查找廉政風險點,遏制引發腐敗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

A級風險點92個,B級風險點198個,C級風險點242個,細化各類防控措施578條……今年初,雲南曲靖市麒麟區紀委駐區農業局紀檢組採取走訪、談話、參會、查看、互議等方式,建立起廉政風險防控臺賬。

爲加強廉政風險預警防控管理,從今年開始,麒麟區紀委監委對全區2150名公職人員開展了廉政風險點排查。通過全面清理和規範單位、部門和崗位權力事項,逐項審覈確定權力事項的類別、行使依據、責任主體,從思想道德、制度機制、崗位職責三方面對存在的廉政風險點進行梳理。

“對查找出來的風險,根據該崗位(單位、部門)承擔責任大小、權力使用頻率、腐敗現象發生的機率等因素,按照A、B、C三個等級進行評定。”麒麟區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楊家瑞說,“把查找出來的廉政風險登記彙總,建立臺賬,形成廉政風險信息檔案,實行集中規範管理。”據介紹,在掌握排查的情況後,還會綜合廉政風險排查、執法監察、幹部考察、輿論監督、審計、巡察等各方面信息,在涉及領域會採取專題教育、談話提醒等方式,有效進行風險化解和及時處置。

緊盯重要時間節點,打好廉潔“預防針”,成爲預警形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今年中、大學聯考前期,昆明市官渡區就排查出51名黨員領導幹部的子女要參加升學考試的具體情況。針對該情況,官渡區紀委監委啓動廉政風險預警,要求相關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和派駐紀檢組負責人對這51名黨員幹部進行“一對一”提醒談話,組織簽訂“杜絕違規操辦和參加升學宴謝師宴承諾書”,要求黨員幹部率先垂範,杜絕借子女升學之機收受禮金等行爲,自覺抵制“升學宴”等不正之風。

“小洞不補,大洞吃苦。要強化監督第一職責、補齊監督第一短板,把功夫用在平時,挺紀在前,加強日常監督管理,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咬耳扯袖、紅臉出汗。”雲南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代主任馮志禮說。

建立部門協同監督機制,提升黨風廉政風險預警防控水平

合同管理存在部分問題、審計質量不高、項目徵地資金使用存在風險……今年上半年,以廉政風險預警防控聯席會議爲載體,雲南交投集團紀委向7個部門發出了《廉政風險提醒函》,對監督執紀過程中發現的16個廉政問題和隱患進行風險提示。

針對不同部門的問題“量身定製”風險提醒,這得益於集團部門協同監督機制的建立。之前,集團黨委出臺規定,在集團公司內部建立部門協同監督機制,促進黨內監督與其他監督形式的有機結合,形成紀委與監事會等監督部門協同監督的格局。

據云南交投集團紀委書記劉成志介紹,監督部門協同配合機制,在原有的廉政風險預警防控聯席會議制度基礎上逐步完善形成,並增加了問題線索(情況)移送制度、辦理結果反饋制度、集中監督檢查的支持配合制度及責任追究制度,形成了各部門、各崗位全覆蓋、同參與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

根據部門協同監督機制,各監督部門在各自職權範圍內履職盡責並相互協作配合,發現羣衆信訪舉報多、意見大,管理混亂、紀律鬆弛、工作推進不力等情況的,通過聯席會議通報、函件等方式與其他監督部門交流通報,對發現的問題,需要其他部門協作支持的及時商請協作支持;不屬於本部門職權範圍內的及時移送其他部門辦理,接到協作配合請求和移送辦理問題的部門需積極協作配合。

“把過去的單一監督變成了多部門的協同監督,更有利於真正地將責任清單細化到具體的部門、具體的崗位、具體的責任人,通過加強縱向監督、過程管控和全面覆蓋力度,細化監督職責和主要內容。”劉成志說,“這不僅是一個協同監督的機制,更是個信息共享的平臺,形成了監督閉環,讓風險管控機制更加高效運轉,持續提升黨風廉政風險預警防控水平。”

信息化管理“拉緊”責任鏈條,“紅色預警”倒逼幹部履職擔當

走進曲靖市沾益區政府大樓,滾動播放的LED屏幕引人注目。滾動播放的督辦事項、完成時限、責任人、完成情況等一目瞭然。“現在幹部遲到早退的基本沒有了,都被任務催着走,庸懶散拖的毛病被‘沾益督辦’APP‘治’好了。”區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幹部李紅星說。

爲加強督辦督查的時效,實現跟蹤問效的有序管理,沾益區在實地督查、明察暗訪、痕跡材料督查等傳統督查督辦體系基礎上,打造信息化管理平臺。在“沾益督辦”APP上,督辦事項清晰地分爲“待辦理”“辦理中”“超時”3個模塊,每個事項都明確具體的牽頭領導、責任領導、責任部門、完成時限及備註要求,以臺賬形式“掛”到網上,實現實時“直播”。

“沾益督辦”APP之所以“療效”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紅色預警。

每項工作任務都有明確的完成時限和責任人,到點未完成就要被約談,甚至被追責。在距完成時限2日內,系統會自動發送督辦短信至責任領導手機,超時未完成事項通過政府大樓督辦系統LED顯示大屏紅牌警示。“全區幹部都可以通過APP看到自己手裏的工作完沒完成,要是被紅牌警示了,臉上也掛不住。”一位幹部坦言。

“要搭平臺、建機制、促工作,使工作主題化、主題載體化、載體平臺化、多樣化,提高信息化在紀檢監察工作中的貢獻度,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馮志禮表示。

整合資源 制定清單 建立城市黨建 篇3

“工作這麼多年,對組織講這麼多話還是頭一次,不少積壓在心裏的話都講了出來。”江蘇連雲港市交通運輸局一位剛參加民主測評會議的幹部說。

針對幹部考察沒有常態化機制、數據不客觀、畫像不準確等問題,連雲港市改進幹部考覈方式,對全市103家市管領導班子及班子成員開展日常考覈,綜合研判、系統瞭解班子運行狀況和幹部德才表現,進一步提高精準識人科學化水平。

連雲港在日常考覈中,堅持以高質發展論英雄、憑實績實效看幹部,重點通過自評自查、實地印證、績效考覈、徵求上級對口部門意見等方式,發現和掌握政治素質過硬、滿足高質量發展需要的好乾部,甄別一批不擔當不作爲的幹部。

針對此前考察談話時間較緊、考察掌握信息不全面真實等情況,連雲港市日常考覈工作在人員構成、談話對象、時間、內容、方式等方面均作了改進。連雲港市設立12個幹部考察責任區,相對固定聯繫103家市管單位,責任區工作組組長由市委組織部部務會成員擔任,部機關幹部全員參與,未抽調其他單位一兵一卒,進一步打消被考覈單位幹部的疑慮。

每次談話前,考察組都注意瞭解談話對象的基本信息,針對性地設計談話提綱,從幹部熟悉的領域談起,進一步拉近與談話對象的距離。每次談話人均安排約半個小時,有的多達兩個小時,爲把各類情況談深談透創造了寬鬆環境。

據統計,在今年的日常考覈過程中,個別談話多達2300餘人,實現了市管領導班子成員、部門中層正職、下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全覆蓋。

民主測評是組織部門考察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重要手段。爲把民意真正反映出來,考察組從排座位、設計測評表格、留足填票時間等細節入手,精心設計,保證了測評結果的公平公正、客觀真實。

“民主測評能夠有效反映單位風氣、幹部隊伍狀態,但影響測評的因素也很多,不能以偏概全,需要多渠道收集意見,作出綜合判斷。”一位考察組組長說。日常考覈中,連雲港市不僅組織本單位本系統幹部參與民主測評,還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瞭解基層單位、服務對象的意見,借鑑運用第三方滿意度評價結果,把幹部的羣衆口碑瞭解透、掌握準。

爲把考察中瞭解掌握的大量信息篩選運用好,連雲港市創新辦法,完善研判程序,在考察組綜合評估、組織部部務會研究的基礎上,由市委書記逐一聽取研判情況,接着召開專題會研究綜合研判結果,經過多輪分析研判,力求更加全面精準。

整合資源 制定清單 建立城市黨建 篇4

“小個專”黨建不但爲流動黨員找到了“家”,更爲他們搭建了創業創新、發揮作用的平臺。新華社發

在市場主體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專業市場(以下簡稱“小個專”)數量龐大、領域廣泛,從業人員衆多,是我們黨執政的重要羣衆基礎。“小個專”市場主體具有規模小、分佈散、類型多、變化快的特點,黨建工作不能簡單照搬照抄規模以上企業的方式方法。

近年來,廣東省東莞市貫徹落實國家非公黨建工作部署,積極推進“小個專”黨建工作,擴大兩個覆蓋面,將黨建與市場監管融合發展,成功串起散落的“紅色珍珠”,形成了具有東莞特色的“小個專”黨建新格局,其工作思路與實踐探索值得思考、借鑑。

1、破解“小個專”黨建難題

東莞市非公企業黨組織覆蓋率達91.5%,剩下的8.5%主要是黨員數量相對稀少的“小個專”經濟組織,一定程度上講,“小個專”黨建是東莞市非公黨建的短板。截至20xx年3月中旬,東莞共有小微企業323269戶,個體工商戶602671戶,專業市場345個,佔全市市場主體的89.53%。爲有效打開工作局面,東莞市探索建立起“黨委統一領導,工商部門具體指導,屬地協同推進”的“小個專”黨建工作機制,取得了紮實成效。

“小個專”黨建工作量多面廣,類型複雜、任務繁重,東莞市積極探索建立適合“小個專”特點的組織管理模式,破解“小個專”黨員發現難、組織難、管理難的問題,主要做法有:

創新改設黨總支。開創性地將33個鎮(街)工商分局黨支部全部按規定改設爲黨總支,直接領導下轄的分局機關黨支部、新成立的“小個專”黨支部以及個私協會黨支部,原歸屬爲村(社區)“兩新”組織黨總支(黨委)管理的“小個專”黨組織及黨員,組織管理關係不變,接受工商分局黨總支的業務指導,實現了對“小個專”黨員直接溝通、直接教育、直接管理。

“三管齊下”摸底數、建臺賬。自主設計印製《“小個專”黨建情況調查表》《黨員信息登記表》,在工商登記窗口進行信息採集。調取工商登記業務系統有黨員記錄的“小個專”經營戶,逐一上門走訪。比對“兩新”組織黨員信息,發動村(社區)協管員隊伍和市場開辦者,對“小個專”經營戶走訪普查,“三管齊下”摸清“小個專”黨員底數。將流動黨員全部編入黨組織、納入管理,各工商分局均建立“小個專”經營戶臺賬、“小個專”黨員信息臺賬、“小個專”黨組織臺賬等三套工作臺賬,初步搭建起全市“小個專”黨建基本數據庫。

創新推行“1+3”組建模式。採取“1+3”分類組建模式,即堅持“黨員便於活動、黨組織利於發揮作用”這一原則,“單獨建”“聯合建”“掛靠建”三種形式相結合,對有3名以上黨員、符合單獨組建條件的,引導單獨建立黨組織;對不符合“單獨建”條件的,按就近組建、方便管理、多個聯合的思路,聯合組建黨組織;對專業市場、集羣註冊企業、電商園等“小個專”聚集區域,將其分散的黨員集中掛靠到市場開辦者、託管公司、個私協會等建立黨組織,33個鎮(街)個私協會全部成立黨支部,吸納零散黨員,做到應建盡建,不留空白點。

以樣板帶動建設。制定“小個專”黨支部建設規範,統一陣地建設標準,並在此基礎上,按照“五個一”的標準(即建成一個高規格黨員活動室、建立一套黨員管理和組織生活制度、建立一套黨建工作臺賬、建立一個互動宣傳陣地、建成一條黨建展示長廊),建成57個樣板支部,實現一鎮至少一樣板,以樣板帶動“小個專”黨支部的全面高質量組建。

2、展示黨建促發展的紅色力量

按照引導一批、帶動一批、影響一批的思路,東莞市將“小個專”黨組織作用與企業發展、黨員創業、社會管理結合起來,打造經濟發展的“紅色引擎”。

配強兩支隊伍促提升。爲工商分局黨總支配備專職副書記,以公務員、退休幹部、“兩委”幹部等爲對象,邀請制與聘任制相結合建立黨建指導員隊伍;以企業負責人、出資人、管理人爲重點,選優配強“小個專”黨支部書記,組織全市首次大規模的“小個專”黨支部書記專題培訓,發揮黨務工作者的主心骨引領作用。

推動黨建與監管相融合。以支部帶黨員、黨員帶羣衆爲紐帶,探索“小個專”黨建融入與市場監管。引導“小個專”黨建主體設立消費維權服務站、簽訂誠信經營責任書、建立健全黨員企業信用檔案、自覺抵制製假售假、在企業設立“黨員工作崗”“黨員示範崗”、以專業市場黨支部爲試點開展網絡化管理實踐等,帶動、影響更多的“小個專”黨建主體自覺加入自治自律行列,參與社會治理,成爲市場監管的重要細胞和有力補充。

實現了“小個專”黨組織的迅速覆蓋。短短兩年時間,東莞市新組建“小個專”黨支部164個,其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支部126個,專業市場(農貿市場)支部38個,個私協會黨支部21個,“小個專”黨員數由原來的425人增加到1725人。新建“小個專”黨支部數量位居全省前列,“小個專”黨支部覆蓋全市33個鎮(街),消除了東莞市“小個專”黨建工作的空白點。

夯實了黨建基礎。新組建的“小個專”黨組織通過有“情味”的組織管理、有“黨味”的引領服務,團結凝聚“小個專”黨員,黨員的自豪感和責任感明顯增強,在各個工作崗位上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共產黨員”成爲企業的金字招牌,吸引更多的羣衆嚮往加入黨組織,越來越多的經營者認識到黨建促發展的力量,自發加入到支持黨建、推動黨建的行列,不少“小個專”經營戶主動前來了解諮詢、表達希望加入黨組織的訴求,黨組織和黨員的“聲音”越來越響,黨執政的羣衆基礎和社會影響明顯增強。

服務了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小個專”黨建不但爲流動黨員找到了“家”,更爲他們搭建了創業就業、發揮作用的平臺,幫助黨員羣衆體現價值、增收致富,將黨支部、黨員、員工緊緊擰成一股繩,轉化成核心競爭力,牽引着“小個專”煥發出勃勃生機,更加堅定了企業和黨員等優質人才在東莞市投資發展的決心和信心。近年來,東莞市先後涌現了全國個私協系統先進單位、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等先進典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充分肯定。

3、黨建合力和保障支撐仍須繼續加強

緊貼企業發展和黨員創業需求,東莞市在“小個專”經濟組織中舉辦全程電子化登記、年報、商標培育、“守合同重信用”活動等工商特色政策講座,組織“三亮”活動、志願者服務、誠信經營先鋒、重溫革命路等各類主題實踐活動,黨組織的號召力和凝聚力明顯增強。

但要看到,東莞市“小個專”黨建基礎仍較薄弱,建議進一步加強黨建合力。相比規模企業,“小個專”存在着“小”“散”“變”的特點,即企業黨員人數少、較難單獨組建黨組織,企業分佈相對分散、人員地點分散,給黨建工作帶來不便,且企業生產經營變化快,這些特殊性一定程度制約了企業主對黨建工作的熱情和投入。建議在進一步加大宣傳的同時,以組織部門爲帶動,推動落實財政對“小個專”黨組織的專項補貼和黨費全額返撥制度,指導加強對“小個專”黨員尤其是支部書記的黨務知識培訓。同時,進一步整合發揮稅務、科技、教育等與“小個專”經營發展和流動黨員創業發展密切相關職能部門的黨建資源,在稅收、優惠扶持等方面爲“小個專”黨組織及其黨建主體提供黨務政務服務,給予更有力的政策支持,讓企業和黨員更切身體會到實現“黨建強、發展強”,激發其參與黨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一步夯實黨建工作基礎。

保障體系仍較匱乏,建議東莞市進一步加強“小個專”黨建管理的保障支撐。一方面,“小個專”黨員流動性較大,不少流動黨員剛納入組織管理就已辭職,且去向難以掌握,僅靠工商部門有限的人力摸查、檔案管理模式,難以有效跟蹤管理,迫切需要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支撐。另一方面,目前東莞市各非公企業入黨名額有限,且絕大多數均向規模性非公企業黨支部傾斜,“小個專”黨支部存在羣衆入黨意願高,但入黨名額少的困境。建議充分發揮信息化作用,如進一步完善東莞市智慧黨建系統,實現對“小個專”黨支部和黨員的動態管理。

同時,將“小個專”黨建納入鎮(街)基層黨建工作考評,通過科學確定考評指標,引導鎮街組織部門,將新黨員發展指標適當向“小個專”傾斜,並在覈實流動黨員身份方面,加強與工商部門的配合,提高覈實效率,支持鼓勵“小個專”進步員工入黨,壯大“小個專”黨組織力量,推動東莞市“小個專”黨建工作再上新臺階,積極爲全國“小個專”黨建摸索經驗。

整合資源 制定清單 建立城市黨建 篇5

爲破解城市基層黨建中各領域黨組織整合資源不足、共駐共建不夠等問題,西寧市探索建立“夏都城市黨建聯盟”,將轄區內所有社區,駐區省、市、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統籌聯合在一起,形成了城區內各類黨組織黨員共管、組織共建、資源共享、事業共創、羣衆共惠的新格局。

據悉,西寧市組織所轄四區確定了“打造城市黨建聯合體”工作目標和“1+4+N”運行機制,制定了實施意見,結合實際,梳理工作措施,以4個“社區黨建核心區”爲基礎,按照“1+4+N”的思路,建立了1個總聯盟,4個子聯盟和N個成員單位的城市黨建聯盟架構。目前,聯盟已覆蓋省、市、區、街道、社區五級226個成員單位。

同時,西寧市整合優勢促融合,市、區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爲各子聯盟制定黨建責任清單,在子聯盟辦公室的指導下,相關社區牽頭,聯合各類黨組織共同“領單”,分工完成年度黨建工作任務,保障工作順利開展。西寧市在各區投入資金近1000萬元建設19個活動場所,市級層面打造30個城市基層黨建區域化活動陣地,供聯盟內無活動場所黨組織使用。各子聯盟統籌選聘41名黨建工作指導員,推動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

整合資源 制定清單 建立城市黨建 篇6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着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

20xx年7月以來,山西省長治市在農村黨組織中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抓嚴抓細抓實支部工作,實現了黨員教育管理嚴起來、實起來、硬起來,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嚴肅組織生活的“課程表”

“20xx年沒發展過一名新黨員,9年沒開過一次黨組織生活會,村務公開欄的信息是20xx年的。”談起前些年的糟糕狀況,屯留縣常金村村民言語中透露着失望。

與常金村一樣,部分農村黨組織政治功能不強,開展黨的組織生活不嚴肅、不規範,“兩委”班子不團結,黨羣聯繫不緊密等突出問題,一直是困擾長治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突出問題。

“三步四循環”的推行,爲解決這一問題帶來了希望。“三步四循環”工作法,即“一月一步驟、月月有主題,三步一週期、一年四循環”。第一步:每季度第一個月召開支委會會議,村委向村黨支部報告工作,共商村務;第二步:每季度第二個月召開支委會會議,村黨支部向鄉鎮黨委彙報工作,共解難題;第三步:每季度第三個月召開支部黨員大會,對村“兩委”工作進行民主評議,共議發展。

“會要怎麼開?課要怎麼上?通過‘三步’的嚴格落實,實現黨的組織生活‘量變積累’;通過‘四循環’的鞏固提升,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質變升級’。”長治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文這樣解釋“三步四循環”工作法。

一個簡單的規範組合,給長治市帶來意想不到的新氣象。“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後,每季度組織對支村‘兩委’幹部進行民主評議,以評樹優、亮短、促改。不好好幹,到時候老百姓要戳脊梁骨,咱可丟不起這臉。”常金村黨支部書記陳輝芳說。

“現在大不一樣了,全村黨員人人有責任、個個有事做,遇事就開會、‘三務’都公開,支部有了號召力。”常金村老黨員王金安眉開眼笑。

“三步四循環”一推行就顯現出了強大活力,很快在長治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壺關縣東井嶺鄉常行村黨支部開展“黨員亮身份、五包包到底”、“黨員之星”評選等活動,黨員工作有了目標、奮鬥有了方向。如今,“每次開展組織生活,黨員們都爭先恐後地參加,一塊兒學習、討論、走訪,這纔是個黨員的樣子!”

襄垣縣夏店村黨支部,探索了“三路三化”工作模式。襄垣縣夏店村的黨員感嘆:“擱以前,活也幹了、力也出了,上下不溝通、不透明,幹得窩氣;現在組織生活有了‘課程表’,咱幹活也有了‘路線圖’。”

“黨建客廳”裏解難題

幾張簡易的長條桌、幾把修補過的舊椅子、一個超大號熱水壺、十幾個大小不一的水杯,武鄉縣豐州鎮代照嶺村村委會一間面積不大、擺設簡單的小屋,成爲全村人氣最旺、關注最多的地方。全村22名黨員和351名村民,親切地稱這裏爲“黨建客廳”。

時值盛夏,“黨建客廳”裏裏外外擠滿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商量着村裏的大事小情。

“萬頭豬場主體工程已完工,目前正與電力、水利部門溝通。大夥兒加把勁,該跑腿的跑腿,能出力的出力,早一天通水、通電,豬崽兒就能早一天進欄,對不?”

“過兩天俺就把村裏旋耕機、播種機使用記錄、收費明細提交村委會並公示,請大家監督!”

代照嶺村以“黨建客廳”形式建立起學習交流制度,是長治市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緊盯薄弱環節,着眼問題關鍵,破解基層黨建難題的一個生動實踐。

爲解決黨員參加組織生活不積極、不主動,參會率低的問題,代照嶺村建立了組織生活“一年早知道”制度,年初將“三會一課”的時間、形式、內容,以公開欄、書面通知、電話、微信等方式通知黨員。爲解決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發揮不夠的問題,代照嶺村建立黨員亮身份制度,通過黨員佩戴黨徽、承諾踐諾、結對幫扶等形式,教育引導黨員主動亮身份、亮承諾。爲解決黨組織引領力、號召力不強問題,建立“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制度,教育引導黨員增強黨性意識,牢記宗旨意識。

長治市通過健全制度,破解了部分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幹部“人難選”、後進班子“整治難”、黨員作用“發揮難”等問題,提高了黨員參與度,增強了支部凝聚力,激活了發展動力源。

整合資源 制定清單 建立城市黨建 篇7

核心閱讀

文山會海、材料報表、無謂考覈,不僅無益於工作推進,而且擠佔了幹部抓落實的時間,導致工作空轉、效率低下。爲調動幹事熱情,山東日前召開“擔當作爲、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針對不擔當不作爲等問題,削減文山會海,構建獎懲體系,探索精準督查,讓更多的幹部深入一線抓好落實。

“美好藍圖不是喊出來、等出來的,而是幹出來、拼出來的。”2月11日,山東召開“擔當作爲、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吹響“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的衝鋒號。

“不能撲下身子抓落實,一切只能是‘空中樓閣’‘鏡花水月’。”山東省委主要負責人說,要把藍圖變現實,就要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把“時間表”變成“計程表”,擔當作爲、狠抓落實。

減 負

精簡會議文件,壓減報表材料,讓更多幹部深入一線抓落實

“開個會,發個文,就算工作落實了,問題解決了。”有地方幹部曾向記者吐槽,“這樣的會議文件太多,擠佔了真正落實工作的時間。”

山東下決心砍掉不必要的會議,精簡文件,讓幹部從“文山會海”中解脫出來。今年,山東各級各部門會議數量將減少1/3以上,各級制發文件數量將減少1/3以上,各級簡報將壓減1/3以上,基層上報的報表材料一律壓減一半以上。

山東提出,事關拍板定事、研究政策、解決問題的會議,要及時開,開精開好。不開沒有實質性內容的會議。提倡開短會,不得要求無關人員層層陪會;提倡發短文,不發沒有實質性內容的文件。不得將“全國”“全省”改成“全市”“全縣”,制定出所謂的“新”下發文件,搞“上下一般粗”。文件要務實管用,原則上不超過3000字。

過度依賴材料報表調度工作,必然加重基層負擔。山東規定,嚴格控制各種總結和報告,各級黨委和政府每年除了按中央規定、省委省政府要求向上級報告工作外,其他一律不報。對基層反映強烈的“空頭政策”“無效文件”,將倒查部門責任。今年3月底前,山東省直各部門要梳理近兩年下發的政策性文件,責任不明確的,補充下發責任清單。今後出臺政策性文件,一律逐條明確部門責任。

山東省委主要負責人強調,“抓落實的‘崗位’不在辦公室、會議室,不在文件堆、資料堆裏,也不在網絡和微信羣裏。去哪裏抓落實?基層一線!”問題要在一線發現,政策要在一線實施,工作要在一線推進。

山東省委決定,省委常委和副省級以上領導幹部,每年在基層調研不少於2個月,採用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四不兩直”方式,掌握第一手情況。

領導幹部要用“身影”指揮,不能用“聲音”指揮。山東省市兩級部門,凡有項目審批、資源管理、民生服務、社會治理等職能的,每月要有1周左右時間在一線,強化過程指導和服務。山東還將開通“省級領導直通車”“廳長直通車”,及時解決工作中的瓶頸制約。

激 勵

構建獎懲體系,調動幹事熱情,大膽使用“李雲龍式”幹部

落實就要擔當,幹事可能會得罪人。有些幹部遇到問題,往上交、往下壓、往外推、往後拖,導致一些工作“空轉”。

山東省委調研發現,現在,基層仍有“等靠要拖”現象,遇事“等”上級的意見,“靠”上面推着幹,“要”條件講價錢,能“拖”則拖,好像工作與己無關。

山東規定,對任何工作,都要有功論功、有過追過,獎章要掛在具體人“胸前”,獎金要發到具體人“手裏”,板子要打在具體人“身上”。山東將探索創設“攻堅克難獎”“勇於創新獎”等,對重點工作、重大項目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

山東省委主要負責人說:“要大膽使用《亮劍》中‘李雲龍式’的幹部。這類幹部政治可靠、對黨忠誠、能打勝仗,但不見得受個別領導‘待見’;敢抓敢管、敢於碰硬,但容易‘得罪人’,直來直去、個性鮮明,可能會被認爲‘不靈活’‘不成熟’。這類幹部推薦時即使‘得票’不最高,也要爲他們撐腰鼓勁,放到重要崗位,爲山東多造就一些攻堅克難的闖將、干將。”

爲此,山東從今年起,組織部門考察幹部,要探索設置“落實力考察評價”項目,對善抓落實的幹部,給予特別關注。要大膽使用在基層紮實歷練、在吃勁崗位和艱苦地區經受磨鍊、表現優秀的幹部,讓擔當有爲的幹部有平臺、有空間、有盼頭、有奔頭。

有些擔當任事的幹部,往往衝在前面,因無意過失絆倒了、摔了一身傷。按照“三個區分開來”的原則,山東建立激勵幹部擔當作爲的責任分擔制度,不能搞“泛化問責”,絕不允許用問責代替管理、以問責推卸責任,避免“幹事多出錯多、不幹事不出事”的逆向懲罰。

考 核

改進督查方式,不搞“一刀切”,側重考量重點領域、重點內容

對於河道治理、整治加油站等任務,有的地方把責任全部壓給鄉鎮,而有執法權的部門只負責督導問責。針對這類現象,山東提出,落實責任要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不能簡單以“屬地管理”名義把責任層層下移,搞“降格落實”“懸空落實”,最後都壓給鄉鎮和村居。今年5月底前,山東將制定出具體意見,完善主體責任清單和配合責任清單。

督查要重實地、察實情、見實況,不能依靠看照片、看資料、看臺賬,更不能以“留痕”多少來評價工作好壞。比如,督查“雙招雙引”,不能只看簽了多少協議或合同,要看到位資金、看項目開工率、看落地項目實物工作量。山東將構建創新“精準督查”機制,改進督查方式,克服督查表象化、無序化、多頭化,從嚴控制總量,未經批准,部門嚴禁以黨委政府名義開展督查,各類督查減少50%以上。

過去,有的縣屬於重點生態保護區,有的鄉鎮是純農業鄉鎮,卻同樣考覈工業項目、GDP增速。山東提出,考覈重在看發展、看變化,以實績論英雄,科學設置考覈指標,講究差異化,不搞“一刀切”。

山東對各市黨委和政府綜合考覈,突出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創新驅動、“三大攻堅戰”等重點領域、重點內容。比如,“雙招雙引”專項考覈,對象是16市書記和市長,前三名重獎,後三名約談,連續落後要有說法;考覈前三名的市,公務員優秀等次比例增加1個百分點,後三名降1個百分點。

據介紹,今年山東將推行“電視問政”“網絡問政”,每週安排一名省直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公開向社會和羣衆答疑。省直部門和各市主要負責同志,每年初要對自己的本職工作、省裏安排的重點任務,在新聞媒體上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

此外,山東還將針對不擔當不作爲“庸懶散”問題、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民生領域侵害羣衆利益問題、營商環境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等5個方面,開展專項整治。

整合資源 制定清單 建立城市黨建 篇8

近年來,吉林省圖們市通過實施“非公黨建提升工程”,全力補齊工作短板,全方位推進非公黨建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雙提高”、活動場所和黨建活動“雙規範”、黨員隊伍和黨務工作者素質“雙增強”,黨內生活和工作經費“雙保障”,促非公組織全面健康發展。

加強組織建設,非公黨組織組建率和覆蓋率逐年提高。發揮非公黨建成員單位職能作用,通過實施“雙覆蓋”提升工程,採取屬地管理抓獨建、行業管理抓聯建、部門管理抓派建、備案管理抓融建的“四管四建”組建方式,對有3名以上黨員的非公組織單獨建立黨組織,沒有黨員的非公組織成立15個派駐黨支部,引導非公組織組建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羣團組織36個,爲建立黨組織創造條件。20xx年以來,新組建黨組織59個,覆蓋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178個,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組建率均達到55%,黨組織覆蓋率均提高到95%以上。

加強陣地打造,活動場所和黨建活動日趨規範。建設1200平方米的市非公黨建指導中心、2200平方米的園區黨羣活動服務中心和10個具有“一企一品”特色的非公黨建示範點,形成“一主一副十輔助”標準化規範化黨建活動陣地規模,發揮集羣連帶效應,連點成線、聚線成面,輻射帶動周邊非公組織。按照活動中心黨建展示、黨性教育、會議培訓、創業孵化、文體活動五大功能,打造“四融四化”黨建模式,實現共享共聯共建、互融互通互助的非公黨建格局。組織開展黨性教育、黨務培訓、主題黨日、休閒健身等活動,4000餘人次黨員羣衆參與。

加強黨員管理,黨員隊伍和黨務工作者素質不斷提高。3年來,通過大力實施“火種計劃”、招聘黨員職工、黨建帶羣建、挖掘“空袋”黨員、尋找失聯黨員等舉措,爲非公組織增加和培養黨員95名。每年組織不少於兩次黨務工作者培訓,採取域內和域外相結合、黨務與業務相結合的方式,提高黨務工作者能力素質,激發幹事創業熱情。針對全市無黨員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選派45名兼職黨建指導員開展黨建指導工作,有效加強監督管理,促進黨建指導員發揮幫帶作用。結合“新時代e支部”管理和使用要求,全市非公組織黨員納入平臺黨員積分制管理系統,黨內組織生活進一步規範,黨員隊伍素質明顯提高。

加強制度落實,黨內生活和工作經費得到有效保障。創新開展固定學習日和黨日輪值“雙日並行”特色載體活動,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納入支部日常管理範圍。建立“周調度、月彙報、季總結、半年考、年終評”監管體系,有效監督指導黨內政治生活開展情況。落實黨組織書記補貼、黨建工作經費、黨費返還、黨建經費稅前列支等政策,市財政每年列支30萬元用於非公黨建工作經費,保障黨組織正常開展黨建活動,增強非公組織凝聚力、吸引力,提升組織力。

整合資源 制定清單 建立城市黨建 篇9

甘肅省靜寧縣緊緊圍繞關於加強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和全省開展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的政治要求,認真學習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牢固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以提升組織力爲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標準化建設理念貫穿到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各方面、全過程,主動在立標、對標、達標、評標四個方面做文章、下功夫,爲每一個基層黨支部打上了“標準化”的醒目標籤。

立標:跟時間賽跑,把剛性準則樹起來

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既是一項創新舉措,也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在省、市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部署啓動會結束之後,該縣積極推行第一時間學習貫徹、第一時間專題研究、第一時間成立機構、第一時間考察學習、第一時間制定方案、第一時間安排部署、第一時間開展培訓、第一時間試點先行的“八個第一時間”要求,把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作爲一項政治任務抓在手上,扛在肩上。

“這次外出考察學習安排的非常及時,村級黨員“積分制”管理、班子成員“駕照式”量化扣分管理、黨性體檢清單、黨員“紅黃榜”等經驗做法,對我們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具有現實的指導和借鑑意義。”該縣界石鋪鎮黨委書記張亁龍在基層黨建標準化建設考察學習心得體會中這樣寫到。

先學先行、以學促幹。爲紮實推進標準化建設工作,該縣安排組織部長帶領有關鄉鎮、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及黨務幹部赴安徽考察基層黨建標準化建設工作,學習先進理念,借鑑成功經驗,確定20個農村、機關黨支部開展前期試點工作。同時,重點從推動實現黨支部政治建設、組織設置、班子隊伍建設、黨內組織生活、黨員教育管理、基礎保障、考覈評價機制等七個方面制定了科學有效、務實管用的規範標準和實施方案,研究制定《支部建設標準化行事曆》,分階段量化、細化爲43項具體目標任務,策劃製作“一圖看懂”和《成紀先鋒微報》,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提供了遵循和標尺。

對標:與基層接軌,把差距短板找出來

有了標準,就要實施標準,實施標準,就是要樹立標準化意識和理念,突出問題導向和破題指向,按照標準來查擺問題、整改提升、推動落實。近年來,該縣一些黨支部不同程度出現政治功能弱化,抓黨建責任體系不健全,黨內組織生活開展不經常規範,出現職責盲區和制度漏洞,工作“浮在面上,停在紙上”“自我空轉”“兩張皮”等頑疾,成爲目前亟須破解的一道道新命題。

“只有在深入調研、找準問題癥結的基礎上,才能制定科學實用的標準規範,推動支部建設對標開展、對標衡量、對標督查、對標問責,才能增強抓黨建的意識和動力,提高抓黨建的能力和水平。”該縣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實施方案起草小組負責人在方案討論會上強調。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正是基於這樣的初衷,在推動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中,該縣各級黨組織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立足自身實際,依據標準全方位、全領域、全流程查擺問題不足和差距短板,農村黨組織對照8項標準50條規範,機關黨組織對照8項標準39條規範,國有企業黨組織對照6項標準26條規範,釐清規範事項,逐一對照檢查,分清哪些達標,哪些未達標,查找具體原因,逐條逐項建立問題、任務、責任清單,對標對錶,補短板、強弱項、促規範。各級黨組織對照手冊,清理所屬支部不達標的項目共計3245條,層層建立工作臺賬,結合“溫馨提示”配套任務清單,實時掌握工作動態,逐項對賬銷號達標,目前已整改到位2571條。

達標:和問題較真,把工作質量提起來

如何處理好標準與質量的關係,是開展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的核心所在。“推行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不是在以前工作基礎上重構體系、另起爐竈,要結合實施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把黨支部日常工作納入標準化體系,用標準矯正、匡正以前不夠規範、不夠嚴謹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提升工作的質量。” 該縣縣委書記王曉軍在參加全市黨建統領“一強三創”理論研討會上發言時說。

在解決問題上較真。針對對標環節查擺的問題不足,該縣推行黨委統領牽總抓、書記負責率先抓、班子成員齊心抓、黨務幹部全程抓、嚴督實導跟蹤抓、宣傳推介引導抓“六抓”模式,建立分類指導機制,40名縣級黨員領導幹部按照“1+3”、各黨(工)委書記、黨建辦主任(分管領導)按照“1+1” 分類指導模式,包抓聯繫190個基層黨支部,每月對“責任田”聯繫指導不少於1次,並每月通過抓黨建“溫馨提示”將存在問題及時反饋給包抓領導,從而形成縣級黨員領導主動幫抓和指導分管領域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的引領效應,示範帶動各級黨組織主動認清問題短板,逐環節規範、逐問題整改,形成了自上而下聚力抓標準化工作的全新格局。

標準化離不開信息化。該縣積極推進標準化與信息化有序銜接,依託“成紀先鋒”智慧黨建平臺和“一大一微”黨員教育管理平臺,開發建設集基礎信息錄入、分析評估、動態監測、達標驗收、成果展示等爲一體的黨支部建設標準化管理系統。全面推行積分管理和痕跡管理,科學設置黨員合格指數量化考評標準,積極整合開發基層黨建信息網絡資源,管好用活“一大一微”“一站一眼”“一雲一號”和空中課堂等黨建網絡平臺,爲支部標準化工作提速推進裝上了“助力器”。

評標:拿效果說話,把優劣高低篩出來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如果不沉下身子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那麼,對照高標準,有沒有實現高質量,工作成效就是最好“試金石”。

“結合我縣基層黨建實際,在承接省、市標準的基礎上,研究提出了‘一大一微’、新時代農民講習所運行管理,城鄉支部結對共建,‘溫馨提示’和督查通報,黨員積分管理,‘三個帶頭人’隊伍管理等一系列標準規範,這裏的每一項標準、每一個指標我們都要盯緊抓實,加強過程管理和考評結果運用,確保每一項標準、每一個規範都能落到實處。”該縣組織部主要負責人在全縣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部署啓動會上這樣要求。

爲確保每一個標準都能在基層支部得到實踐檢驗,該縣堅持標準要求,建立定期自查問缺、隨機抽查問實、季度巡查問效、年度考查問責的“四查四問”常態指導督導工作機制,加強督促檢查、嚴格考覈評定、堅決兌現獎罰,採取月報告、季調度、隨機抽查、觀摩交流、召開現場會等形式抓好平時督查考覈,採取“第三方”參與和交叉檢查等方式,進行科學評估、抽查驗收和評定等次,一個支部一個支部考、一個標準一個標準過,確保等次評定真實準確,真正讓好的、差的對號入座。

獎優罰劣,讓優者更優,也要讓劣者變優。該縣採取“四不兩直”方式,由8名縣級黨員領導帶隊,對42個黨(工)委168個黨(總)支部標準化工作進行專項督查,對督查結果見人見事下發通報,對排位靠後的8個黨(工)委、16個黨支部負責人進行約談。制定黨支部建設標準化“星級評定”和“紅黃榜”制度,堅持每季度對考覈中排名靠後的黨支部懸掛黃旗進行公示,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共對排名靠後的14個黨支部懸掛了黃旗,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爲推進標準化工作落實的有力武器。

整合資源 制定清單 建立城市黨建 篇10

轄區面積佔南京市近四分之一的江寧區,從打造週末休閒的“盆景”到統籌全域旅遊的大景區,從建設美麗宜居田園到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江寧區以“兩山理論”爲內核,以“四變五新”爲抓手,推動鄉村振興,讓農村展現富裕、文明、和諧的新面貌。

改造提升:扮靚鄉村容顏

距離南京市區30公里的江寧街道牌坊社區黃龍峴村是知名美麗鄉村,每逢週末,遊客絡繹不絕。

五六年前,這裏污水橫流、環境髒亂差。由於交通不便,出產的茶葉要託人找關係才能賣掉。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外面的人很少到村裏來。

20xx年,黃龍峴區、街、村三級聯動,對村莊環境、基礎設施進行了整體改造提升,民房煥然一新,道路、排水、垃圾收運等設施完備了。年輕人紛紛回鄉開飯店、搞農家樂,遊客越來越多。

孟墓社區七坊村也是江寧區打造的美麗鄉村之一。村裏有東漢藏龍寺、青龍橋等歷史遺蹟,還有豆腐坊、油坊、茶坊等傳統手工藝作坊,但因環境髒亂、設施薄弱,旅遊資源無法發揮作用。

美麗鄉村建設中,政府投入4000多萬元整修道路、改水改廁,還把七坊的廣告牌從滬寧高速一路掛到村頭。從此,七坊成爲許多南京人乃至外地遊客休閒旅遊的首選。

建設美麗鄉村後,七坊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一倍,達5.54萬元,集體經營性收入、大學生和本地農戶創業人數迅速增長,古村落煥發出蓬勃活力。

“集羣效應”:綿延鄉村之美

江寧農村點多面廣,再美也只是零星的盆景。爲把盆景變成百花園,江寧區從20xx年開始,擴大鄉村整治範圍。從實施“千村整治,百村示範”到推進“四變”工程:盆景變百花園、農村變大景區、大學生變創業者、農民變富裕戶。美麗鄉村建設不斷升級。

“農村美先要基礎好,我們努力像打造園區一樣建設農村設施。”江寧區農工委副書記劉權說,重視農村規劃發展,就要把農村像產業園區一樣精心打造。

集羣效應“放大”了江寧鄉村之美。如今,從南京市中心出發,10多公里外就是江寧的美麗鄉村大花園,一直綿延到江蘇與安徽交界處。

據統計,到20xx年底,江寧區已創建市級以上美麗鄉村116個,覆蓋率達70%。形成年接待遊客超千萬人次、旅遊收入近50億元的鄉村旅遊規模。美麗鄉村與農業發展相得益彰,帶動農業現代化水平躍居至全省第三位。

黨建引領:實現“五新強村”

走進七坊村,可以看到一個矗立的頗具現代感的標誌——一個綴着五角星和黨徽的紅色字母“e”,立在“爲人民服務”石碑上。這是七坊發展的寫照:黨員帶領羣衆通過電商共同致富。

七坊村黨員羣衆活動中心,被村民們稱爲“黨羣微家”。黨羣微家維繫了一個“黨支部+合作社+黨員+鄉賢+農戶+經營戶+志願者”的“7+”黨建模式,引領七坊村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實現“五新強村”。

劉權說,“五新”是爲了進一步深化“四變”,目標包括:加快培育新主體、打造新田園、發展新業態、營造新風尚、促進新融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整合資源 制定清單 建立城市黨建 篇11

近年來,江蘇鹽城市大豐區通過建立制度、定製流程、督促加壓、培育樣板等四項措施,着力推進黨支部規範化建設,努力把全區基層2200多個黨支部建設成堅強戰鬥堡壘。

建立制度體系,讓支部建設有“硬約束”。堅持把制度建設作爲支部建設的根本,抓實黨支部的管理、運行、考評、保障等方面的制度規範。建立黨建工作責任制,堅持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相結合,把黨建責任傳遞到每個支部,落實到每名支部委員。制定支部委員會議事規則,認真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項廣泛徵求意見和開展調查研究,按照支部書記末位發言、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決定決策。建立黨支部按期換屆提醒機制,開展支部換屆“回頭看”,對每個黨支部逐一梳理,確保黨支部任期制度、換屆選舉制度落實到位。制定基層黨建工作考覈細則,按照農村、社區、“兩新”組織、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5大類別對基層黨支部進行分類考覈,日常考覈與集會考覈相結合,強化考覈結果運用。

定製標準流程,讓支部建設有“硬質量”。針對基層黨務工作者流動性大、業務不熟的實際情況,編印基層黨務“掌上寶典”。按照條目化、標準化、程序化的原則,通過圖表、案例、答問等淺顯易懂的形式,對基層黨支部日常工作進行提煉、概括、展現,方便基層黨務工作者學有參照、用有對照。在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中,將學習教育的規定動作分解成28項具體項目,以圖解形式在當地黨報專版刊發,爲各黨支部抓“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提供“路線圖”“時間表”。印製黨組織活動記載簿,加插特別提醒頁,對黨的組織生活10項基本制度進行簡明扼要地解讀,指導基層黨支部集中記錄“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黨支部活動有關內容,促進基層黨支部正常開展活動,如實記錄活動內容。

實施專項行動,讓支部建設有“硬任務”。結合階段工作和重點任務,有針對性地實施專項行動,在強弱項、補短板方面下功夫,以重點任務的落實全面提升基層黨支部整體工作水平。實施村黨羣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工程,通過“爭取一點、補助一點、自籌一點”的方法籌集資金,統一規劃建設“七室兩超市一廣場”,配備一名專職管理員、一套遠程教育設備、一臺社保自助終端,解決好個別農村黨支部陣地設施落後、設備老化等問題。開展“機關+農村”支部聯建活動,組織區級機關黨支部結對幫扶掛鉤村黨支部,常態指導農村黨建工作,幫助爭取協調資金扶持、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化解矛盾糾紛。開展省委巡視反饋基層黨建問題專項督查,組成8個督查組現場查看黨建活動陣地、黨建信息化設備及黨建臺賬資料,列出整改清單,督促有關黨支部限時整改到位。

打造樣板工程,讓支部建設有“硬標杆”。注重發揮各領域先進黨支部的示範帶動作用,積極挖掘培育一批叫得響、立得住、可帶動、羣衆認可的先進個人和案例典型。組織尋找“老書記精神”活動,經過羣衆投票、基層黨委推薦和組織部門審覈,評選產生了李元祥、王正洪、施國林等12名優秀老支書,通過“上屏幕、上報紙、上講臺”等,把優秀老支書的經驗做法推廣開來、傳播出去。注重用好本地紅色資源,圍繞八路軍新四軍白駒獅子口會師歷史事件,充分挖掘會師事件中蘊含忠誠精神、擔當精神和進取精神,通過整合史料、圖片展覽、影像再現等舉措,建成白駒獅子口黨性教育基地,入選省級黨員教育實境課堂。探索試行社會力量參與園區黨建,對原有黨建資源、硬件資源、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建成城南新區黨員之家,爲黨員職工教育管理、學習交流提供固定場所,打造了園區黨建“樣板房”。

整合資源 制定清單 建立城市黨建 篇12

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虎山路街道下轄19個社區,社區種類多樣,人員構成複雜,居民社區事務參與度不高。對此,街道黨工委積極借鑑“楓橋新經驗”,本着民情協商有載體、解決問題有平臺、溝通交流有渠道、建強支部有方向的工作目標,着力打造“有事商量”民主協商品牌,探索街道黨工委統一領導下的綜治之路,打開社區治理新局面。

把社區黨建帶起來

虎山路街道是李滄區所轄社區最多的街道。工作中,街道黨工委區分情況、分類指導,充分發揮一線指揮部作用,把社區黨支部的戰鬥堡壘搞堅強、黨小組的前沿組織完善好、黨員的示範帶動作用發揮好,維護羣衆利益,凝聚發展力量,使民主協商在基層落地生根。一是充分發揮黨支部在民主協商中的核心統領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於社區協商各個環節,不斷加強協商的組織建設、制度建設,以黨內民主帶動和促進社區民主協商發展,提出“有事您說不怕煩,搭建平臺找資源;定準方向服務好,商討研究解民難;量化問題常回訪,畫好黨羣同心圓”工作理念,確保協商中支部作用的有效發揮,確保社區協商的正確方向。二是充分發揮黨小組在民主協商中的前沿組織作用。組織動員居民和各方力量廣泛參與社區協商實踐,切實保障協商各方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找到滿足居民意願與法規要求的最大公約數。三是充分發揮黨員在協商民主中的示範帶動作用。以黨內民主帶動和促進社區民主協商發展,發揮好黨代表密切聯繫社區居民的積極作用,帶動居民共同參與到民主協商中來。四是充分發揮居民在協商民主中的主動參與作用。設立“百姓議事員”,深入居民區收集彙總居民反映的問題和意見,形成社區公共事務議題。通過“自下而上”的社區公共事務議題產生機制,把居民生活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爲協商議題,使社區內的協商民主更接地氣、更具實效,激發居民參與社區議事的內生動力,讓居民主動參與進來。

把協商平臺搭起來

街道黨工委從社區實際出發,全方位統籌,立體式謀劃,盤活傳統儲備,整合新式資源,搭建多元化的社區公共議事平臺,使民情協商多維度開展、高效率運行。一是搭建陣地平臺。街道成立“民情協商俱樂部”,以專業社會組織爲支撐,盤活“法律諮詢”“人民調解”“政務講解”“維權保護”“社工增能”“心理幫扶”等多支隊伍,爲矛盾調處提供針對性服務,並對社區反饋上來的一些大問題進行集中解決。在社區成立“睦鄰中心”,依託專業社會組織培養社區骨幹,尋找社區能人,發展社區熱心居民參與到社區治理中;運用“五老隊伍”“社區律師”“居民代表”對社區事務進行協商,瞭解居民需求,化解鄰里矛盾。二是整合資源平臺。探索社區民主協商“6+”模式,整合轄區企業、駐地單位、物業管理、社會組織、專業隊伍以及社區骨幹等協商議事主體,積極引導轄區資源參與民情協商,並邀請利益相關方,定期組織開展社區事務協商座談會、社區協商議題成效評估會等,加強社區協商框架的完善和社區治理創新,推進社區協商主體多元化。三是建立網絡平臺。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既促進居民廣泛、充分參與,又避免“人情因素”對協商效果的影響。製作“民情協商”小程序,使在外的社區居民隨時可以網上協商,產生歸屬感。規劃網上“學習角”,定期發佈常用的法律法規讓居民自學增強素質。將成功案例拍攝成“微課”,讓身邊典型現身說法,增強代入感和民情協商的說服力。

把難點問題匯起來

通過實地走訪、社區訪談、科學評估等形式,對街道居民訴求和社區問題進行梳理分類和彙總,明確“五類”問題事項,按照“老社區用老鄰居處理老問題、新社區用新隊伍解決新矛盾、專業事找專業人專業手法解決”的方式梯次處理,促進問題多渠道、模塊化解決。一是建立重大事項協商機制。充分發揮社區區域化黨建聯動平臺作用,針對社區重大事項,在黨組織主導下,聯動物業、駐社區單位、黨員代表、少數民族代表等進行廣泛協商,讓居民決策,並建立決策諮詢機制,邀請民主黨派作爲評估員,提供智力支持和資源支持,爲其保駕護航。二是建立難事協調解決機制。針對社區難點、熱點問題,完善合作共建機制,在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的基礎上,邀請民主黨派作爲協調監督員,組織相關利益方進行協商討論,促進社區難事能夠合理、科學、規範的解決。三是建立急事快速應對機制。在完善“定人、定責、定時、定效”工作法的基礎上,啓動快速應急系統,動員黨員、民主黨派、羣衆積極開展協商,制定完善應對方案,及時有效解決社區急事。四是建立愁事專業匹配機制。根據專業匹配原則,發揮社會組織專業優勢和民主黨派資源優勢,加強對社區內“愁事”的專業解決。五是建立雜事多元推進機制。發揮資源優勢和社會組織的動員優勢,建立完善社區服務體系網絡,針對社區雜事、小事等事項,根據問題的特性調配資源進行有效處理,將鄰里之間的小情緒、小火苗消除在源頭,成爲矛盾糾紛的“減壓閥”和“滅火器”。

把協商過程管起來

爲保障社區協商民主的規範化和有效化,進一步優化關鍵環節,街道黨工委加強與社區負責人、民主黨派、社會組織、黨員代表等主體進行溝通協商,繪製完善協商流程圖和痕跡管理,開展標準化治理,提供人性化服務。一是明確協商流程,優化關鍵環節。結合街道、社區的情況,繪製《民情協商流程圖》,細化“列出議題、確定主題、會前公告、開展協商、制定方案、運用實施、回訪評估”七個環節,從會前、會中、會後三個方面明確協商時間、議事範圍、議事程序等事項,細化街道、社區、民主黨派、社會組織等主體職責,推動協商議事的規範化建設。二是創新工作方法,明確責任分工。實行“定人、定責、定時、定效”工作法,使“民情協商”明確分工,責任到人。根據議題定人。安排合理的牽頭人負責議題的跟進、協調,同時在每一環節明確負責人,並邀請民主黨派、社會組織、專業人士組成“議題諮詢團”,凝聚共識,形成合力。根據內容定責。合理制定工作職責,完善街道、社區、民主黨派、社會組織、駐社區單位等主體協作內容,確保其有效落實,在某一環節出現問題可以直接追責到人。根據緩急定時。充分發揮社區協商議事平臺作用,深化社區黨委、民主黨派、社會組織、專業人士、少數民族代表等的溝通協商,明確完成或落實時間,推進其有步驟、有條理的開展工作。根據反饋定效。組建由社區黨委、民主黨派、黨員代表、少數民族代表、居民骨幹構成的“評估團”,評估其協商成果是否落實、議事成效是否到位、人性化服務是否滿意,真正做到社區事務由居民自決、居民自評。三是制定相應措施,加強痕跡管理。採取留痕工作法,圍繞協商議事各個環節,明確協商進度,設計研發協商進度表格,實行協商全程痕跡管理,使協商方案在落實過程中可操作、可查詢、可追溯、可評議。通過協商將處理辦法形成制度,納入居民公約,並在社區宣傳欄進行公示。

把協商隊伍建起來

民情協商,關鍵在人。高素質的協商隊伍,能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爲推動社區發展的強大力量。一是聚集優秀人才。把人才作爲第一資源,根據協商實際,緊緊抓住培養、吸引、用好人才三個環節,進一步完善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形成與人才成長和發展相適應的管理體制、政策法規、市場機制和社會氛圍,努力把各類優秀人才集聚到爲基層工作排憂解難中來。二是建好服務隊伍。建好“專家隊伍”,如法律諮詢、人民調解、心理諮詢等,爲社區百姓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建好“社工隊伍”,通過社會組織整合、鏈接資源,推進問題的解決進程。建好“鄉賢隊伍”,彙集社區有威望、有能力的人以及“五老”隊伍成立“鄉賢理事會”,通過拉家常、講道理的方式將一些小矛盾、小糾紛、小隱患化解在平常,消除在無形。三是增強工作能力。在學習方面,重點是組織定期學習社區工作理論,加強專業性培訓和重難點問題的集智攻關。在實踐方面,主要是做到“雙向協商”和“六必訪”。“雙向協商”,不僅對社區建設建言獻策等“好事”要商量,對社區建設出現的問題以及服務保障不到位等“壞事”也要商量;不僅對居民提出的問題、產生的矛盾要商量,對居民沒有主動提出的也要通過走訪、調研發現問題進行商量;不僅羣衆遇到困難找幹部商量,幹部開展工作也要找羣衆商量。“六必訪”,困難羣衆、獨居老人、殘疾家庭、流動人員、老黨員、幫扶對象必須走訪到位。通過多項舉措,把“好事”辦得更好,將“壞事”一一化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支部,大事不出黨委,矛盾不上交,就地能化解”。

整合資源 制定清單 建立城市黨建 篇13

1983年,當20歲的木匠陳慶文擔着自己親手做的貨郎擔,與舅舅一起出發“雞毛換糖”的時候,方圓百里的義烏城,基本沒有像樣的建築,日後知名的篁園市場還是一片廣袤的農田。

如今,陳慶文坐在浙江義烏小商品城一期四層的辦公室裏,向記者講述他的創業史。義烏小商品城集納了26個大類、180萬種商品,已經在全國專業市場的頭把交椅上穩坐20xx年,被聯合國、世界銀行等權威機構稱爲“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

距此1000多公里外,湖南醴陵的趙石毛有着和陳慶文相似的創業史。在後者“雞毛換糖”的年紀,趙石毛是一名中學英語教師。爲了償還蓋房子所欠的4000塊錢,他兼職擺地攤,每天的夢想是早餐有一碗肉絲米粉,肉很多米粉少一點。“到今天,我在湖南、江西一共開了大大小小27個店鋪,真是做夢都想不到。”

20xx年,改革開放走過40個年頭。截至10月,全國實有個體工商戶7137.2萬戶、私營企業3067.4萬戶,分別比1978年登記數增長了500多倍和338倍。據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每戶小型企業能帶動7到8人就業,一戶個體工商戶帶動2.9人就業。“小個專”(即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專業市場)的成熟與成長,成爲中國市場經濟活力與創造力的象徵。

記者在湖南、湖北和浙江的多個“小個專”企業採訪中發現,黨建,成爲“小個專”企業葆有精氣神的關鍵詞。

黨建資源轉化爲市場優勢

10月21日,在第24屆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標準)博覽會開幕式上,一份數據報告成爲博覽會的一大亮點。這份名爲《了不起的義烏——今日頭條數“讀”義烏》的城市數據報告顯示,電商是義烏最受關注的行業,熱度指數高達199850455次,“義烏進出口”“義烏商貿”“義烏外商”等緊隨其後,也是關於義烏的搜索熱詞。

這份數據,與中美經貿摩擦後義烏對美國出口不升反降的基本態勢吻合。今年前三季度,義烏實體市場穩步增長,對美國出口快速增長,同比增長24.4%,佔出口額的4.85%;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快速增長,同比增長12.71%,佔出口額的49.63%。從客流看,入境外商穩中有升,達39.7萬人次,同比增長1.44%。

臨事能有靜氣,背後必是久久爲功的堅持。義烏最重要的經驗,就是將紅色優勢轉化成市場優勢,把黨建資源轉化爲信用資源,以黨建引領發展。義烏小商品城的經營攤位有7.5萬個,下轄黨支部31個,在冊黨員465人,流動黨員1500餘人。“我們始終遵循市場建在哪裏,黨組織就覆蓋到哪裏。”小商品城黨委書記王鬆兵說。

寬敞明亮的市場,紅色元素處處可見。不少商鋪門口都懸掛着“共產黨員示範崗”的紅色牌匾;市場內的信用查詢系統、手機上的市場信用APP和“義烏購”商鋪主界面上,胸口佩戴黨徽的黨員商戶尤爲醒目。“顧客看到我們胸口的黨徽,都覺得特別踏實與信任,生意做起來也格外順暢。”義烏小商品城第一黨支部書記龔俊明說。

把黨建資源轉化爲市場優勢,趙石毛也嚐到過甜頭。在十幾年的經商生涯中,趙石毛深深感受到了黨領導下的政府組織的務實與高效,“我的店鋪起火,工商和個協的同志主動上門,不但送來慰問金而且還免了一年的稅收;勞動局的同志親自上門爲員工上課講解勞動法,打消他們購買養老保險的顧慮;甚至連我們商會中的孩子要上學,工商局的同志都會主動陪我們與學校溝通。他們讓我打開了眼界與格局,也讓我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更多的瞭解與親近。”20xx年,趙石毛得償夙願,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入黨20xx年,趙石毛時刻提醒自己共產黨員的身份。在他大大小小27家店鋪中,黨員售貨員成爲亮點,深得顧客信賴。老顧客點名要黨員售貨員爲其服務。“營業額都能比普通營業員高一大截。”趙石毛笑言。

凝聚人心 帶動創新

41歲的羅明黨齡20xx年。從20xx年一家不到40平方米的小藥店,到形成全醫藥產業鏈的高新技術企業長江醫藥集團,羅明用了20xx年。

在長江醫藥公司大堂,赫然可見這樣的標語:“小成功靠個人,大成功靠團隊,長久成功必須跟黨走。”這是羅明創業路上的切身體悟。羅明掛在嘴邊的一個詞是執行力,在他看來,黨員的執行力比一般人要強很多。每月一次的黨員活動日除了能夠學習黨的最新理論、方針與政策,還是企業凝聚人心,探索管理方法的最好時機。羅明慨嘆:“中國共產黨自1920xx年成立以來,篳路藍縷,是中國最大最成功的創業團隊,它的經驗與方法論對於任何企業都是極其寶貴的經驗。”

在黨的組織生活中,發現新創意、新點子的還有90後郭長滿。20xx年他從中國美院畢業後留在浙江創業,主要爲電商做設計服務。“義烏的市場氛圍好,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對電商服務行業需求很大。”作爲流動黨員,郭長滿主動融入義烏小商品市場網商支部參加組織生活,黨組織學習不僅有助於提高自身覺悟,經營戶的交流碰撞也不斷催生新合作。“瞭解到園區內部分電商對義烏傳統特色紅糖包裝推介的需求,我們經過設計和包裝打造出幾款爆款產品,既爲客戶帶來利潤,也摸索出一條針對傳統產品的設計之路。”郭長滿的創業團隊不僅擁有多項專利,還取得業內含金量極高的站酷設計大獎。

郭長滿的日常工作,除了要關注客戶需求,也要時刻注意黨員十二分制的要求,這是義烏市場對黨員的特別約束,是一種特別激勵。十二分制,即把市場黨員的組織生活、志願服務、遵章守紀、誠信經營等情況納入評分項目,得分作爲黨員星級評定的重要依據,與個人信用、信貸和攤位信譽“三掛鉤”,最終在市場信用APP上公開展示。幾個月前,巴西華商陳先生來義烏採購電訊器材,便是通過這個APP找到五星級的黨員商戶,迅速下單。

黨員創業者的精氣神

地窮人密、山水貧瘠,40年來,義烏何以打了個漂亮翻身仗?電視劇《雞毛飛上天》中或許能找到一點線索。這部20xx年首播便拿下52城收視第一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講述了義烏人從“雞毛換糖”到創造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年代傳奇。

陳慶文,是這個傳奇裏的萬千主人公之一。15歲高中畢業,他便幹起了木匠。幾年後,舅舅要出去“雞毛換糖”,讓他打一副扁擔,陳慶文默默打了兩副,跟着舅舅開始了創業路。從擺地攤、挨家挨戶推銷小商品,到打造飾品品牌,再到建立義烏國際商貿城中的歐美國家商品館,身爲義烏小商品城黨委委員、轉型發展先鋒隊隊長的陳慶文,不斷走着轉型升級的道路,也帶動周邊經營戶樹立了品牌意識:“義烏的轉型升級就是要打造品牌,讓義烏的企業能夠走出去。”

有人曾用16個字來評價義烏的發展:無中生有、無奇不有、莫名其妙、點石成金。這背後,是義烏人順應時代潮流,充分合理地運用自身優勢、挖掘羣衆潛能,最終換回世界第一大小商品市場的偉大創造力與精氣神。

這樣的精氣神在羅明身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你看我一天就睡4個小時,但我總覺得有用不完的力氣,幹不完的活。”日常經營工作之外,羅明帶領集團黨員積極承擔幫助周邊脫貧攻堅的任務。20xx年,子公司長江星遷址湖北十堰鄖陽區,將當地128名貧困對象招錄爲產業園工人,實現“吸納就業一人,脫貧致富一家”的目標;隨即公司又與周邊1700多家貧困戶簽訂中藥材收購合同,流轉土地3800畝,以保底收購實行產業扶貧,貧困羣衆每人每年能增收8000元以上。

無論是陳慶文還是羅明,都相信,下一個40年,更大的天地等着他們。

整合資源 制定清單 建立城市黨建 篇14

組織引領:從“自由分散”轉爲“有效覆蓋”

“我大學畢業以後,黨組織關係從學校轉到了村裏,參加黨組織活動極不方便,現在園區裏有了黨組織,可以參加雙重組織生活,困擾我多年的難題解決了!”鎮江京口區“e創”小鎮名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黨員遲雲飛說。

在互聯網企業比較集中的開發園區新成立14個黨羣服務中心;在網絡遊戲、軟件開發等重要產業鏈的骨幹互聯網企業新建6個黨羣綜合體;整合優化90餘個小微互聯網企業黨支部,吸納1235名流動黨員參加雙重組織生活……鎮江市通過開展“百日攻堅”集中規範行動,使原來互聯網企業組織覆蓋“自由分散”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據介紹,爲更好地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鎮江市結合實際,綜合運用了五種方法:單獨組建,凡正式黨員三人以上的均成立單獨黨組織;派員組建,有一至兩名黨員的,由企業所在鄉鎮(街道、園區)選派黨建指導員成立黨組織;聯合組建,凡有流動黨員的,納入就近黨羣服務中心聯合黨組織參加雙重組織生活;引員組建,每年組織一場非公企業黨員職工招聘會,注重黨員職工招聘和培育;帶動組建,沒有黨員的全部建立工、青、婦等羣團組織。據瞭解,截至今年6月底,鎮江市正常繳納社保1人以上的互聯網企業已普遍建立黨組織,黨的工作覆蓋率保持100%。

人才引領:讓“業務骨幹”煉成“先鋒大V”

在鎮江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李健看來,隨着新媒體、網絡“大V”異軍突起,一些網絡“大V”的粉絲衆多。營造網絡清朗空間,首先就是要抓好意見領袖、網絡“大V”這個羣體。實施“先鋒+大V”培育工程是鎮江市推進互聯網企業黨建的又一探索。

“先鋒+大V”培育工程,主要是抓好互聯網企業負責人、業務骨幹和黨員這三支隊伍建設,把網絡“大V”培育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負責人和業務骨幹,把黨員負責人和業務骨幹培養成思想政治素質好、信息技術好、網絡人氣高、駕馭新媒體效能好的網絡“先鋒大V”。在組織架構上,鎮江市創新建立互聯網“先鋒大V”聯盟,搭建了網絡“大V”領導和管理平臺;在制度設計上,建立網絡“大V”積分管理制度,以積分考覈的形式鼓勵網絡“大V”立足崗位創先爭優。目前,互聯網“先鋒大V”聯盟有成員單位35個,培育入黨積極分子70名,培育黨員負責人、業務骨幹18名。

“‘先鋒大V’們充滿了正能量,在網絡空間充當了矛盾調和劑,也成了網絡善舉的帶頭人。”句容市聯盛網絡黨支部書記畢慶波說:“比如去年很多網友反映‘城西異味污染,環保部門不作爲’‘城區部分道路夏季夜晚亮燈遲’‘交警部門亂貼罰單’等問題,點擊率較高,一片罵聲。‘大V’聯盟建立以後,我們專門組織‘先鋒大V’們赴環保、交通、公安等部門去調查覈實,通過溝通協商,‘先鋒大V’們把處理情況進行網絡發帖,對輿論觀點進行恰當引導,取得了很好效果。”

活動引領:將“紅色基因”注入“網絡文化”

推行開機五分鐘黨課、設立網上黨員示範崗、開展網上志願服務、網絡黨建知識競賽活動……在鎮江市互聯網企業,這些都是能看到的實實在在的黨建舉措。

建設互聯網企業網上組織生活館,是鎮江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兩新”工委書記馬振兵的“書記項目”,他說實施這個“書記項目”的初衷,就是考慮到互聯網正加速傳導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方面,互聯網企業、網絡社會組織裏的黨員高度依賴互聯網,但他們遊離於常規的黨組織之外,缺少體驗組織生活的途徑。

今年3月,鎮江市互聯網企業網上組織生活館正式上線,該館分3D和網頁兩個版本,通過設置黨性提升教育區、組織生活體驗區、典型示範互動區等功能模塊,爲互聯網行業從業黨員提供入黨宣誓、組織生活會、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支部“三會一課”、黨組織換屆選舉、黨組織“統一活動日”、談心談話、發展黨員、民主評議黨員、繳納黨費等組織生活的實境體驗,以互聯網技術手段搭建互聯網企業黨建服務平臺,開闢出一條適應互聯網行業從業黨員教育管理的新路徑。

“虛擬的組織生活形式將黨員的教育活動從線下開展到線上,黨員只要動動手指就可盡享‘指尖上的組織生活’,營造了‘打開電腦、點擊鼠標、輕鬆學習’的氛圍,很好地激發了黨員羣衆的學習興趣,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鎮江市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負責人霍超表示:“在我們網絡社會組織中,一些在外地活動或者因身體原因不方便參與集中活動的黨員,也可以通過網上組織生活館參與到黨組織的學習和活動中來。”

整合資源 制定清單 建立城市黨建 篇15

“建制度”:堅持上級要求與本地實際相結合,建立健全意識形態工作制度機制。郴州市依據中央、省委關於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有關要求,結合實際,建立“兩大類、十八項”工作制度機制體系,解決意識形態工作“誰來管”“怎麼管”的問題。建好九項意識形態工作運行機制,即主體責任定期報告、聯席會議、分析研判、輿情風險評估、重大問題處置、情況通報、教育培訓、督查考覈、問責等九項機制。細化九項陣地管理制度,即:突發事件新聞應急處置、媒體記者採訪接待管理、新聞發佈申報審批、社科理論類論壇備案審批、社科團體和資助研究項目管理、重大網絡輿情應急處置、新媒體登記備案、新媒體管理巡查、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問責等九項制度。各縣市區委、市直各單位黨委(黨組)對照要求,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建章立制,進一步把意識形態工作責任細化、量化、具體化。如宜章縣出臺了《宜章縣基層黨組織落實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工作指南》,永興縣制定了《永興縣意識形態工作權利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彙編》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