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講奉獻有作爲發言稿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1W

個人生活在社會之中,不管他的能力大小,也不管職位高低,都要積極爲社會做出貢獻。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了大學生講奉獻有作爲發言稿,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大學生講奉獻有作爲發言稿

大學老師講奉獻有作爲演講稿

**年9月,我9年的學生生涯正式結束,來到了上海大學經濟學院,踏上工作崗位,成爲了一名研究生輔導員。很多人都覺得很疑惑甚至不乏當面質疑,爲什麼我讀了博士還要做輔導員,是否浪費人才。然而,我自己不這麼認爲,以往的兼職輔導員經歷讓我瞭解這個職業並愛上了它。誠然,高校工作薪資不高,輔導員工作零碎繁瑣,甚至有時還要承擔較大責任,但我享受高校自由包容的氛圍,喜歡和老師、學生交流分享的過程,追求純粹的精神交流和獲取,這是我個人的價值追求,也是我認爲作爲一個擁有20xx年黨齡的共產黨員應有的精神境界。

每每參加學生支部的黨組織生活,和他們討論時事熱點話題,探尋人生價值和生命真諦,我都能感受到他們年輕跳躍的心態和與時俱進、灑脫自由的張力,這讓我的思想和觀念並不因年齡的增長、生活的打磨而消退和落後。相反,我能以一個共產黨員和高校思政工作者的身份參與到中國社會和中國共產黨不斷創新進步的浪潮之中,在我看來這纔是令人激動不已的“工作福利”。

朱熹說:“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而xxxx也曾在文章中提到:“對待本職工作,應常懷敬畏之心,專心、守職、盡責,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盡心竭力、全身心地投入。要精其術,不拘泥於以往的經驗,不照搬別人的做法,力求做得更好,成爲本行業的行家裏手。人生不滿百年,做的也就是那麼些事。做一件事情,幹一項工作,應該創造一流,力爭優秀。要竭其力,對待事業要有愚公移山的意志,有老黃牛吃苦耐勞的精神,着眼於大局,立足於小事,真抓實幹,務求實效,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要樂其業,對工作有熱情、激情,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把承受挫折、克服困難當作是對自己人生的挑戰和考驗,在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中提升能力和水平,在履行職責中實現自身的價值,在對事業的執著追求中享受工作帶來的愉悅和樂趣。”

以上這些,也正是我一個基層的普通教育工作者,一個新任思政輔導員對自己的基本要求。面對紛繁複雜的思政工作和學生事務,一方面按照校院兩級的安排,不斷規範學生黨員發展過程的各類要求,深入對學生黨支部活動的指導,“以活動促專業,以專業促志趣”,將人才培養、思政教育和黨建緊密聯繫在一起;另一方面,我堅持耐心、細心、熱心爲學生服務的宗旨,幫助他們完成從入學到離校的各類流程和手續,對優秀的和有潛力的學生重點培養、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對於後進學生則不斷關注、解決其現實問題。同時,我還發揮優勢,承接相關思政課題,開展調研,爲高校思政工作的不斷髮展貢獻微薄之力。

雖然實際工作不足一年,也曾遇到了一些困難和挫折,所幸有周圍老師和同學的支持,所幸我堅守作爲共產黨員和思政工作者的操守和底線,我才能夠嚴守黨的紀律、踐行黨的宗旨、完成黨賦予的任務,不斷髮揮優勢、取得好的成績。僅從20xx年9月至今,我帶領的學生團隊和學生獲得了上海市暑期社會實踐優秀項目、上海市寶山區“自強杯”大學生創業大賽二等獎、“創青春”上海市大學生創業大賽銀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上海大學十佳團支書等獎項和榮譽。今後,我將繼續用共產黨員“四講四有”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立足崗位、盡職履責、發揮作用,做合格黨員,爭優創先,不斷進步!大學老師講奉獻有作爲演講稿範文

一、憑良心做人

良心是正直之心;良心是誠信之心;良心是善良之心;良心是感恩之心;良心是豁達之心;良心是敬業之心。

就“敬業之心”,特別向老師們推薦了兩個自問:“如果離開現在的單位或教師這個崗位,我還能去哪裏?”“如果我能去哪裏,那麼我真有勇氣離開嗎?”

二、憑信念做事

信仰、信念、信心是安身立命的“壓艙石”;能力、動力、定力是站穩走好的“支撐點”;能幹、能處、能賞是進步前行的“階梯”;想法、說法、辦法是能力高低的“三級跳”;學識、見識、膽識是成大器者的“法寶”;知足、知不足、不知足是人生航程的“校正儀”。

認爲,做這個單位教師、做教育事,關鍵在人生的價值取向。做人民教師知足、做這個單位教師知不足、做學校事不知足,這樣纔會不折騰、不陶醉、不停步,纔會真正拿到了人生價值的“金鑰匙”。

三、“把做人做事的底線劃出來”

與大家一起重溫了xxxx在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強調的,黨員、黨員幹部要“把做人做事的底線劃出來”,有法律底線,紀律底線,政策底線,道德底線。

“德才兼備、以德爲先”,介紹了一生以“教育爲公,以達天下爲公”爲奮鬥目標的陶行知,他曾說:“這個國家以農立國,人們十之八九生活在鄉下,所以中國的教育就是到農村去的教育,就是到鄉下去的教育,因爲農村如果沒有改觀,國家就沒有希望。”他這麼說,然而就這麼做。他移居到南京郊外一個極爲落後貧困的中國普通村落,他漸漸有了一個看上去不可實現的願望,那就是爲中國培養一百萬農村教師!

希望每位教師做到“五個不讓”:不讓飄揚的師旗在我身邊耷拉;不讓和諧的校歌在我嘴邊走音;不讓學校的工作在我手上延誤;不讓業務差錯在我崗位出現;不讓學生的呼聲在我這裏受冷落。

特別向老師們推介了一篇文章:《善待你所在的單位》與大家共勉。

四、“學到老,更精彩地活到老”

通過學習所獲得的知識並不一定增加我們的財富,但是豐富了我們老師的思想和知識內涵,掌握了爲人民服務的本領,我們個人發展的機會也就隨之增多,實現自身價值的可能性就越大。爲此,首先,要有學習的急迫感;其次,掌握學習的方法;再次,快樂中學習。古語:“活到老,學到老”,我們對待學的理念是:“學到老,更精彩地活到老”

大學生講奉獻有作爲心得體會

奉獻是一種責任。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之中,不管他的能力大小,也不管職位高低,都要積極爲社會做出貢獻。人生的價值並不以時間地點爲砝碼,而是看他是否有過奉獻,是否承擔起對社會的責任。近年來,志願服務活動作爲一項崇高的事業被世人所推崇,就在於志願者通過志願服務所凝結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上,其中奉獻更是志願服務精神的精髓。這些志願者在不計回報、不求名利、不要特權的前提下,把奉獻當作自己至高無上的追求,勇擔責任,滿懷熱情地爲他人服務、爲社會獻力。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崇高、什麼是可敬,爲社會匯聚溫暖的陽光和向上的正能量。

中華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時時刻刻都上演着關於奉獻的感人故事。從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式的真誠關愛,到陶行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式的不圖回報,無不顯示人們把奉獻當作一種責任來追求。當前,受經濟利益的影響,社會上一些人對奉獻精神嗤之以鼻,失去了做人應擔的責任。從面對跌倒的老人無人去扶,到湖北荊州“天價撈屍”事件……雖然是個別現象,但也爲我們敲響了警鐘。可喜的是,近年來我國涌現出許多奉獻愛心的模範,從“積善成德鑄大愛,涓滴匯海灑真情”的郭明義、爲愛留在新疆的“全國最美鄉村教師”周麗娜,到“那一刻,我只想着救人”的潛水員官東、車輪下勇救三歲幼童的周美玲……他們的行爲激發了社會向善的力量,讓生活變得溫暖明亮。

責任是一種偉大的品格,奉獻一是種崇高的道德情操。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奉獻呢?首先要有一顆友愛之心。一個人不管對社會、對他人奉獻的是什麼,歸根結底是出自於他的愛心。我們每個人不可能都做到轟轟烈烈、驚天動地,也不可能複製和郭明義、周麗娜等模範同樣的人生軌跡。古人云,“上善如水”。最高尚的行爲莫過於能處於平凡位置而不平凡。只要我們能擁有一顆愛心,做一個把奉獻當責任的志願者,你就能塑造自己的無悔人生。其次奉獻要有甘於犧牲的勇氣。奉獻是不求回報的無私給予,不管是對社會還是對他人,志願服務中的奉獻都是無償的。這就需要我們犧牲自己的財力、物力、時間,甚至自己的生命,爲他人帶來幸福。再次要有一種傳承的精神。奉獻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暫時由我們拿着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後交給下一代的人們。只有更多的人投入到志願服務活動中來,才能讓獻精神永遠熠熠生輝。

實現偉大中國民族復興夢需要全心全意的奉獻意識。只有通過弘揚志願者精神,把奉獻作爲一種責任,積極帶動更多的人投身到志願者奉獻服務之中,才能讓每個人都共享人生的精彩時刻,從而凝聚起追夢圓夢的巨大力量

大學生講奉獻有作爲心得體會

講奉獻、有作爲是黨員的義務和時代要求。奉獻就是“能吃苦、能吃虧、能吃氣”,要有吃苦的品格,甘爲人梯的精神,海納百川的胸襟。感恩是奉獻的動力、實幹是奉獻的基礎、進取是奉獻的需要。作爲就是人在事業中的建樹與成就,體現在本職崗位上默默付出,勤勉敬業,精心謀事、潛心幹事、專心做事。講奉獻、有作爲是爲黨之基,是黨內法規的要求,是中國共產黨性質所決定的。我們講奉獻、有作爲不能停留在嘴上,必須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要從本職崗位上做出佳績來體現對黨的忠誠,對審判事業熱愛和執着。要立足崗位奉獻,踐行爲民宗旨,勇於擔當盡職,始終保持幹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氣神。要直面司法改革,投身改革,積極參與支持改革,法院的發展靠我們法官去堅守和奉獻,我們必須義無反顧、砥礪前行。

講奉獻、有作爲是黨員的責任擔當。責任擔當是黨員的基本素質、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精神品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爲官避事平生恥”,高度概括了擔當精神。作爲黨員我們必須要具有擔當的素質,挺起脊樑爲黨的事業去奮鬥。當前,在國家各級機關中存在着不講責任擔的“爲官不爲”現象,由過去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變成了現在的“門好進”、“臉好看”、“事不辦”消極不作爲的懶政、怠政。 概括爲三種情況,即能力不足而“不能爲”,動力不足而“不想爲”,擔當不足而“不敢爲”。上述情況,我院黨員幹警中也多多少少存在諸如缺乏責任心、工作不主動、務虛不務實等擔當不夠的問題。如何克服和改變擔當不夠的問題,應當通過“三個教育”,打牢“三個基礎”來實現:一是加強黨性教育,爲講奉獻有作爲敢擔當打牢思想基礎;二是加強學習教育,爲講奉獻有作爲敢擔當打牢能力基礎;三是加強宗旨教育,爲講奉獻有作爲敢擔當打牢精神基礎。

做合格黨員法官要帶頭講奉獻、有作爲。我們絕大多數幹警既是黨員又是法官,必須要把“做合格黨員”與“做合格法官”結合起來,既要以合格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又要以合格法官的標準來約束自己,要帶頭講奉獻、有作爲,對黨忠誠,對審判事業負責,牢固樹立核心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看齊意識,不辱使命。具體來說,講奉獻、有作爲,必須要有全身心投入的精神、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廢寢忘食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必須堅守法律信仰,加強黨性修養,提升司法能力。只有這樣,講奉獻、有作爲在工作中能夠得到踐行和昇華,心繫黨、心繫國家、心繫羣衆,“努力讓人民羣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就會實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