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創新思政工作實效五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7W

從建立至今,中國共產黨歷經了無數的風雨,是我們最最敬愛的黨員先烈們用自己的血肉身軀保家衛國,捍衛了中華大地不敗的魄氣,換來了今日的絢麗七彩虹!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的是關於黨委黨建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探索創新思政工作實效五篇

【黨委黨建範文】一

20xx年6月,湖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在華中科技大學召開全省高校“五個思政”建設現場推進會。與會人員觀摩了華中科技大學“深度中國”課程教學。課堂採取主持加兩人同臺辯論的教學形式,同時運用了微助教、Hi現場等教輔軟件,得到師生一致好評。

兩年來,湖北省不斷創新思政工作推進機制,建立省委常委和副省長聯繫高校制度,領導幹部學生同上思政課,開展“五級五類”大調研大督查,不斷豐富學生思政、教師思政、課程思政、學科思政、環境思政“五個思政”的內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省委高校工委書記王豔玲認爲,面對新形勢,湖北不斷創新教育系統思政工作的方式方法和途徑,將“五個思政”作爲落實“三全育人”理念的具體工作抓手,重點突出思政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

探索拓展思政工作途徑

十九大以來,湖北省委高校工委結合自身優勢,積極探索開展“三個一百”試點工作,即百名輔導員到市州高校“校園巡講”“網絡巡禮”,百名高校馬克思主義學者專家到縣市和企業“理論宣講”“入戶宣講”,百所高校對口聯繫百縣面對面宣講。廣大師生通過深入一線接地氣、沾泥土、帶露珠的面對面宣講交流,“四個意識”牢固樹立,“四個自信”不斷增強。

“學生是輔導員最好的名片,激勵我一路向前。”武漢理工大學文法學院輔導員靳敏回憶,20xx年11月,作爲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她先後前往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參加“校園巡講”“網絡巡禮”。在拉薩,早年畢業的學生聞訊趕來,在他駐守的布達拉宮腳下的武警總隊前,和她留下了珍貴的合影。從事一線輔導員工作20xx年的靳敏,曾把處於退學邊緣的藏族學生培養成爲屢建戰功的武警戰士,引導性格自閉的學生成爲“學生最喜愛的思政課教師”。

湖北高校專家學者,將宣講報告從會議室搬到了庭院裏、操作間、打穀場,說百姓話、議百姓事,解困惑、出主意,實現理論宣講、科技服務、協同育人的有機結合。宜昌市西陵區四方堰社區黨員童顯模說:“專家進社區,話說到了我們的心坎上,大夥幹事的勁頭更足了。”

創新實施思政工作責任

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陶宏強調,我們要把黨的領導貫穿於辦學治校各方面、全過程。

“湖北教育系統強調履行履實‘一崗三責’,即黨的建設、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維護安全穩定。”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方向榮介紹,湖北省建立並實施高校落實黨委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測評體系,率先在全國高校開展意識形態測評。20xx年,湖北省委約談了排名靠後的7所高校黨委書記。

爲了形成思政工作的力量,湖北省委高校工委成立安全穩定工作、深化改革、宣傳信息工作等領導小組和綜合調研專班,形成了統分結合的工作推進機制。據瞭解,17個廳級領導聯繫省內128所高校。

此外,湖北建立了從高校黨委到基層支部的黨建工作主體責任體系。特別是推進高校選配教師黨支部書記黨建帶頭人、學術帶頭人“雙帶頭人”和大學生黨支部書記思想政治引領、成長成才引領“雙引領人”,很好地發揮了“頭雁效應”。目前,“雙帶頭人”實現全覆蓋,“雙引領人”覆蓋率超過90%。

湖北堅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融合,各門課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構建了“知行合一”的實踐育人體系,通過實踐教學、主題教育活動、組建創新創業教育聯盟等途徑,讓思想政治教育下課不下線。武漢大學《思政慕課》“六院士同上一門課”等已形成示範效應。

【黨委黨建範文】二

江蘇句容市推動農村基層黨建標準化建設,着力打造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

句容市出臺農村黨建活動陣地建設規範,統一建築外觀、黨旗黨徽等4大類20項形象內容;梳理整合諮詢、調解等6大類30項爲民服務事項,形成清單並明確辦事流程;編制村幹部隊伍建設5年規劃,建立公開招考和調整退出兩項機制;分級開展村幹部集中培訓,利用“葡萄夜校”“田間課堂”等載體,每年輪訓村黨支部書記不低於10天,輪訓其他幹部不低於5天;出臺《村幹部激勵保障實施辦法》,讓村幹部勞有所得、退有所養、幹有所盼。

句容市建立5大類77項黨建任務清單,編制《標準化操作規範手冊》,採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建立市鎮村三級農村基層黨建標準化即時管理系統,形成“任務統一發布、活動據實管理、結果實時監測、自動考覈評分”閉環工作流程。

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基層治理、富民增收等5個重點方面,句容市推動開展“標準化+”品牌創建。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實施“強村富民”工程,並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

【黨委黨建範文】三

近年來,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縣立足事業發展需求和科級領導班子實際,通過“三個着力”切實加強年輕幹部培養選拔,爲全縣科級領導幹部隊伍注入了更多生機和活力。

以羣衆公認爲導向,着力拓寬選人用人渠道。注重發揮幹部羣衆公認度在發現和儲備年輕幹部、拓寬選人用人渠道中的作用,切實走好選人用人“羣衆路線”。定期開展後備幹部推薦,建立了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專業齊全的後備幹部隊伍,20xx年共推薦科級後備幹部453名,其中公務員359人、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94人。通過領導班子定期分析、幹部考察考覈、工作調研督查、脫貧攻堅等多渠道、立體式地考察和發現優秀年輕幹部,將幹部羣衆公認的優秀年輕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大學生村官、村(社區)幹部納入組織視野。實行優秀年輕幹部推薦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以按照相關規定負責任地向組織推薦優秀年輕幹部。

以提升質量爲手段,着力加強幹部培養鍛鍊。注重教育培訓提素質,紮實開展“萬名黨員進黨校”活動,實現了全縣年輕幹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覆蓋;制定年度幹部教育培訓計劃,培訓內容涵蓋政治理論、政策法規、業務知識、專業技能等方方面面;積極爭取省州幹部調訓,組織優秀年輕幹部到省內外學習培訓、考察交流,增長見識、開闊眼界。注重實踐鍛鍊提能力,把年輕幹部安排到項目建設、徵地拆遷、脫貧攻堅、綜治維穩等重點難點工作中接受考驗,通過“壓擔子”幫助他們磨鍊意志、增長才幹;讓年輕幹部到生產和基層一線學習鍛鍊,通過直接接觸實際工作、接觸羣衆,不斷提高工作本領,增進與羣衆的感情。注重加強管理改作風,定期與年輕幹部所在單位聯繫溝通,掌握其各方表現情況,通過“優備劣汰”的方式加強年輕後備幹部隊伍動態管理,壓實單位的年輕幹部培養主體責任。

以德才兼備爲標準,着力加大幹部選拔力度。採取“備”與“用”相結合的方式,着力加大對優秀年輕幹部的選拔力度,着力疏通領導幹部“下”的通道,讓能力平庸、無心幹事創業的幹部“騰出位子”,爲年輕幹部提供更多擔當幹事的空間和展示能力的舞臺。細心求證與大膽使用相結合,利用領導班子換屆和領導職數空缺等時機,將經過組織細緻考察的優秀年輕幹部大膽地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20xx年至今全縣共提拔幹部242人次,其中,提拔時年齡在35歲以下的幹部有140人,佔提拔人數的57.85%。在現有470人的科級實職領導幹部隊伍中,35歲以下幹部有93人,約佔總數的19.8%。

【黨委黨建範文】四

學習新思想,必須做到維護核心、不忘初心、提振信心、凝聚人心……”不久前,遼寧大連中山區社會組織黨組織通過微信公號推送的系列“初心”黨課,吸引了轄區廣大黨員羣衆的關注收聽。這是中山區社會組織黨組織開展學習活動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中山區委針對社會組織形態差異大、成員多元化,黨組織組建難、黨員發展難等實際情況,對轄區內社會組織逐一研判,因勢利導,推進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工作。目前已組建黨總支、黨支部20家。同時,創新構建區非公黨工委、街道非公綜合黨委、社會組織主管部門黨組織、社會組織黨組織多方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協同推進機制,通過“三支撐四同步”模式,有效整合紅色資源,夯實黨建基礎。

“三支撐”即:項目支撐,對有利於黨建服務和社會服務的項目給予經費支持;陣地支撐,爲社會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提供基礎設施服務;人才支撐,爲規模較大的社會組織選派組織委員、黨建指導員,抓好黨建工作。“四同步”即:社會組織入駐與發展黨員同步;孵化服務與黨建指導同步;社會組織服務與黨組織成熟同步;社會組織評選與社會組織黨組織評定同步。

工作推進過程中,各級黨組織創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式,努力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的推動力,切實增強黨建工作的凝聚力。區民政局黨委積極構建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智慧化樞紐型平臺,爲轄區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黨員服務管理、彙集資源服務居民羣衆和助力行業發展提供“一站式”服務和“全過程”保障。各級黨組織還積極引導多元力量參與黨建工作創新與實踐,先後打造義倉手工坊、社會組織訓練營、社會組織微黨校等19項黨建特色品牌;量身定製案例分享、書記講壇、現場教學、團隊體驗等基層黨建培訓,轄區160多家社會組織參加學習;對接社區需求開展服務活動400餘次。全區多次組織召開社區公益項目對接會,促成社會組織和愛心人士對接52個社區300多個公益項目,惠及全區10萬居民羣衆,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凝聚人心的積極作用。

【黨委黨建範文】五

今年5月以來,遼寧凌海市山神村喜事連連:全村畝均成本比去年節省106元,擴種的5000畝水稻找到了婆家,完成產權制度改革,增加集體收入36萬元。

過去組織羣衆底氣不足,服務羣衆腰板不硬,號召羣衆說話不靈的偏僻小村何以出現驚人之變?

村支書郝永德感慨地說:“有了黨建聯合體,幹啥工作都順利。”

近年來,錦州市綜合考慮組織相鄰、產業相關、地緣相近等因素,以村黨組織爲核心,黨羣服務站爲龍頭,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合作組織爲支撐,各種經濟服務組織和村民自治服務組織爲紐帶,黨員先鋒服務團隊和志願服務組織爲輔助,圍繞佈局網絡化、陣地標準化、要素配套化、功能綜合化、服務便捷化、管理規範化,合理“拼圖”,打造組織設置“統抓”、資源整合“統籌”、民生事務“統管”、互聯互通“統做”的村級黨建聯合體1133個。

提升組織力的“發動機”

“處處有組織,時時有活動,人人受教育,事事當先鋒”,這是黑山縣五臺子村黨建聯合體建立後出現的生動局面。

近年來,該村投入42萬元,建成400平方米黨建聯合體之家,合力開展黨務服務、生產服務、科技服務、信息服務、文化服務、法律服務、便民服務,610多個生產生活中的“卡脖子”難題,解決在了羣衆家門口。全村新發展特色高效農業4500多畝,211戶有2項以上致富項目,集體收入達到120萬元,人均純收入猛增到1.35萬元。

黨建聯合體的建立,使錦州市的村級黨組織猶如換了一部大功率的馬達,全面提升了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3067名擔當作爲好乾部和產業領軍人物及村級後備幹部,在黨建聯合體中挑大樑——升級改造活動場所727個,黨建主題廣場843個,黨羣服務平臺和站點8709個;建立產業融合型、項目帶動型、村社共建型、村企結對型、股份合作型、商貿流通型、服務樞紐型黨組織472個,各類村集體經濟,村民自治和村務監督、勞動保障等組織4630多個;設立黨員先鋒崗4200多個,黨員責任區和先鋒項目2100多個,黨的組織和工作在所有行政村得到全地域、全領域、全要素、全時段、全功能有效覆蓋。

強村富民的“保障部”

“如今,咱們的日子是芝麻開花節節高!”義縣郜家溝村謝成利說起黨建聯合體帶來的變化如數家珍,“53名黨員領建養羊小區和菸葉種植基地,治理小流域1500畝,栽植生態林200畝,投資580餘萬元建立合作社,擴建溫室大棚44棟,增加集體經濟收入11萬元,戶均增收1萬元。”

在凌海市,新莊子鎮5個黨支部與遼河油田歡喜嶺採油廠5個企業黨支部以組織建設互促、黨員教育互動、黨建載體互用、陣地建設互助、軟件信息互享“五共建”形式打造了新型黨建聯合體。一批有影響力和牽動力的實事,帶着效率和溫度快速落地——鄉村公路建設項目完成規劃,5個黨建陣地升級改造“竣工”,服裝加工廠、勞務輸出、產業扶貧、村級集體經濟“造血”等強村富民項目全面啓動。新修1個村部和1個3000平方米黨建主題廣場,100名企業幹部與100名貧困生結對助學全部對接。

去年,全市黨建聯合體孵化帶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支柱型產業基地450多個,2.3萬名勞動力成爲工薪族,“一村一品”專業村發展到739個,年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增加到393個,61個貧困村銷號、2.4萬貧困人口脫貧。

凝聚黨心民心的“強磁場”

連續20xx年實現無刑事案件、無上訪人員、無黃賭毒醜惡現象、無邪教組織活動、無違法犯罪人員、無治安安全事故,被授予全省平安基層示範單位的北鎮市正二村,黨建聯合體實現了“組織全覆蓋、服務全響應”,爲村民追討拖欠工資29萬元,爲35名孤寡老人提供全天候“四助兩防”,241名留守兒童建起“留守兒童之家”。

黨建聯合體的建立打通了工作落實中的“中梗阻”和“斷頭路”。兩年來,全市9.6萬戶飲水安全工程、1.4萬條背街小巷改造、3300公里村內道路硬化、13萬公頃土地流轉等如期順利完成。2327個法律援助點和民調組織,1.91萬名專兼職網格長,補齊了鄉村治理中“社會協同、公衆參與”的短板。

黨建聯合體實現了“民情直訪、民意直通、民事直辦”常態化,黨羣幹羣關係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廣大農民黨員義務獻工2萬多件,就地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600多起,包辦、聯辦、代辦民生事務8400多件,爲羣衆直接節省生產成本支出30%,形成品牌服務項目156個,涌現出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贏”的新農村建設示範村573個,先進服務型黨組織441個。

“地基固則大廈堅,地基鬆則大廈傾。”錦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李向毅說,“要幹字當頭、實字爲先、效字以求,以組織力的高質量提升,凝聚起錦州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