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六一兒童節校園廣播稿

來源:瑞文範文網 8.56K

:有一個節日在六月,它是一隻新鮮的蘋果;它採集太陽的顏色,汲取大地的汁液,切開它吧,讓蜜汁淌進我們的心窩。

精選六一兒童節校園廣播稿

:有一個節日在六月,它是一隻小小的鳥兒;鳥兒的鳴叫斟滿酒杯,快分給我們吧,讓我們痛飲這新鮮的歡樂。

:“六一”的歌聲,是這樣動聽。“六一”的舞蹈,是這樣多情。“六一”的氣氛,是這樣歡騰……在這裏小廣播提前祝大家節日快樂。

:在剛剛結束的經典誦讀和合唱比賽中,各班都表現出了超強的團隊凝聚力,每位同學也都表現出了很強的集體榮譽感,展現出自己最亮麗的風采。可能有些班級的同學會感覺一絲遺憾,其實比賽的結果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參與了這樣一個過程,積累了一次經驗,以後再遇到類似活動,我們就能把遺憾減到最少。明天我們又將迎來本屆藝術節的閉幕演出,在我們的節日裏盡情釋放我們的快樂,歌唱我們金色的童年。你聽,在校園綠茵茵的草地上,傳來了同學們愉快的歌聲:……(音樂)

1這首歌就叫《金色的童年》。作曲家嚴金萱奶奶,她的童年是在舊社會度過的,童年留給她的是一片黑色的惡夢。大家都讀過《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童話,在嚴奶奶生活的時代,這樣的事屢見不鮮。有一年冬天,西北風揚起鵝毛大雪,第二天上海街頭就凍死了800多個窮孩子。這些可憐的孩子,從生下來就沒穿過一件新衣裳,吃過一頓飽飯,連死後都沒人知道他們的姓名!所以,嚴奶奶很早就參加了革命,決心爲下一代創造一個金色的童年。解放後,她的理想實現了。她親眼看到少年朋友像快樂的小鳥,無憂無慮,在溫暖的陽光下茁壯成長,就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首《金色的童年》。這首歌的基調,明朗得像灑在身上的金色陽光,高低起伏的曲調時而像陽光下淙淙的小溪流水,時而又像和煦的春風在吹拂。

2(放音樂):《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50多年來一直流傳,描繪了新中國的花朵們在灑滿陽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盡情遊玩、愉快歌唱的歡樂景象。我們的爸爸媽媽也是唱着這支歌長大的。婉轉抒情的旋律,富於動感的節奏,將我們引入到小船盪漾、水波連綿的畫境之中。(繼續放音樂)這首歌是由喬羽作詞,音樂家劉熾譜曲的。1955年7月,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導演,帶領《祖國的花朵》攝製組成員和一羣小演員來到萬壽山下,在頤和園中嬉戲,到昆明湖上划船……電影的曲作者劉熾爺爺也來了。當孩子們上了船,他卻站在湖邊犯難了。上吧,深深的湖水,看着頭就暈;不上吧,怎麼熟悉水上的感覺和孩子們划船的情趣呢?沒有這些感受,又怎能下筆作曲呢?在小夥伴們的催促下,他上了船。他和孩子們打水仗、賽船、脫下鞋坐在舷邊打水泡。船在水上漂,人在船中笑。他在風浪中尋找歌中的節奏,就這樣,短短20分鐘就完成了這首歌的獨唱和合唱。這首歌作爲電影《祖國的花朵》中的插曲,一直流傳到現在。

3(放音樂)《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這首曲調優美動聽、感情真摯、敘事性強的少兒歌曲,發表在1958年《兒童音樂》創刊號上。它是由詞作家管樺和作曲家瞿希賢創作的。這首歌可以獨唱,也可以齊唱。曲調親切優美、婉轉抒情。(音樂)

歌曲第一段生動地描繪了一幅甜美的農村夜景:明月當空,孩子們圍坐在豐收的谷堆旁,傾聽媽媽講故事。曲調優美寧靜,節奏舒展。中段敘述了舊社會的痛苦生活,曲調起伏較大,表現了一種悲憤控訴的情緒。這首歌在1980年全國第二次少兒歌曲評選中獲一等獎,曾被音樂家改編成小提琴曲演奏。

4(放音樂):1933年,音樂家聶耳在上海聯華影片公司工作期間,與一個10歲左右的小姑娘小毛頭交上了朋友。小毛頭每天不等天明就要排隊等派報,一直賣報到深夜,賣不完就要影響全家的生活。小毛頭的遭遇給聶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與著名詞作家安娥合作,以小毛頭爲原型,寫成了這首深得兒童喜愛的歌曲。

1934年,《揚子江暴風雨》一劇在上海公演時,聶耳還特地請小毛頭扮演該劇中的報童,並在戲中演唱了這首歌。《賣報歌》從此就傳唱開了。這首歌曲節奏跳躍,音調活潑,生動地描繪出一個天真可愛的報童形象;情緒樂觀向上,對明天充滿着希望。歌雖短小,但具有很深的社會意義。

5《義勇軍進行曲》音樂(漸小)

每當你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高舉起右手,向莊嚴的五星紅旗敬禮時,你一定想知道有關這首歌的故事吧!這首歌是音樂家聶耳在1934年創作的,當時叫《義勇軍進行曲》。聶耳,原名聶守信,雲南玉溪人。他自幼勤奮好學,多才多藝,會演奏多種民族樂器。18歲時聶耳考入上海明月歌舞團,受進步思想影響,參加了左翼文藝工作。他先後創作了41部作品,集中反映了工農羣衆在階級壓迫下的苦難和鬥爭。

1934年,日本帝國主義強佔了我國的東北三省。人民遭受了日寇鐵蹄的蹂躪,紛紛奔赴抗日前線,抗戰吼聲響徹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進步的文藝工作者目睹國土淪喪、人民受難的情景,個個義憤填膺,紛紛拿起筆來,創作了一批鼓舞人民進行抗戰的作品。當時著名作家田漢創作了一個電影劇本《風雲兒女》,其中的一首主題歌就是《義勇軍進行曲》。田漢寫完影片故事後,就被反動派關進了蘇州監獄。這首歌曲的詞是他在被捕前,倉促地寫在一張香菸的錫紙襯底上的,後來由夏衍交給了聶耳。當聶耳看到這首充滿愛國主義情感的歌詞,全身熱血沸騰,無數次地朗讀歌詞,他的腦海中閃現出一個個畫面,彷彿看見:日本帝國主義在屠殺中國同胞,英雄的中華兒女在炮火紛飛的戰場上,奮勇地衝向前方……激情化成了一個個鏗鏘有力的音符。

聶耳的革命活動,引起了反動派的注意,黨爲了聶耳的安全,便安排他出國學習,他帶着未完成的曲譜,登上了東去的輪船。洶涌的海浪,澎湃的心潮,陣陣海風,使他彷彿聽到祖國在哭泣。他徹夜不眠,終於完成了這首《義勇軍進行曲》,並於1935年夏,寄回祖國。這是聶耳一生中完成的最後一首歌,也是他“最後的吼聲”,它給了中華兒女極大的精神鼓舞和戰鬥力量。無數革命先烈就是高唱着這首戰歌,用自己的胸膛衝向敵人的槍口,迎接着祖國的解放。

1949年,毛主席和周總理在北京籌備新中國的開國大典,國旗、國徽都制定好了,就是國歌確定不下來。著名畫家徐悲鴻建議:《義勇軍進行曲》在中國人民爭取自由解放的革命鬥爭中,起過巨大的鼓舞作用,應爲我國國歌。周總理立即表示支持,毛主席也同意。於是,在1949年9月27日,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正式通過,《義勇軍進行曲》就成爲《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1978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又通過正式成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每當我們聽到莊嚴雄壯的國歌,就想到偉大的祖國,經過了多少驚濤駭浪、艱難險阻,有多少革命先烈爲之奮鬥獻身,它的成立,是多麼不容易啊!國歌是祖國的象徵,它像戰鬥的號角,永遠召喚着我們“前進!前進!前進!”

6(放音樂):這首活潑樂觀的《游擊隊歌》,大家也都聽過吧,你知道它是怎樣產生的嗎?1937年底,抗日戰爭爆發不久,著名作曲家賀綠汀參加了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劇隊,來到山西臨汾八路軍總部所在地,進行抗日宣傳活動。當時,日本飛機經常來臨汾空襲,警報一響,老百姓就躲進了防空洞,游擊隊員們也埋伏在青紗帳裏,準備阻擊敵人。看到這些情景,賀綠汀就在防空洞裏開始醞釀着爲游擊隊寫歌。他反覆琢磨游擊隊員的音樂形象。一天,有個八路軍戰士敲響了小軍鼓,短促而激烈的鼓聲迴響在賀綠汀耳邊,頓時,他得到了靈感,立刻將這一富有彈性和活力的節奏貫穿在游擊隊歌的樂曲中。幾乎同時,那富有戰鬥氣息的歌詞也產生了。後來,賀綠汀在廣泛聽取大家意見的基礎上,又作了反覆修改。就這樣,一首生氣勃勃、反映游擊隊員樂觀主義精神的歌曲,終於誕生了。

在八路軍高級將領會議上。當朱德總司令聽到這首歌,高興得連聲說好。從此以後,《游擊隊歌》就像插上了翅膀,迅速飛遍了八路軍各部隊和羣衆之間.鼓舞着千百萬軍民勇敢戰鬥。這首歌曲輕快流暢、生動活潑,以富於彈性小軍鼓的節奏貫穿全曲。音樂與歌詞結合得協調一致,使游擊隊員機智靈活、勇敢頑強、緊張愉快的形象躍然譜上。

(放音樂)這首《我的祖國》是50年代詩人喬羽和作曲家劉熾chì爲影片《上甘嶺》寫的插曲。作品採用抒情和激情相結合的筆調,表達了志願軍戰士熱愛祖國的感情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放音樂)抒情的女高音帶給我們一種波涌而來的思鄉之情,使人彷彿看到祖國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飄香的美麗景色。後一部分用混聲合唱形式,與前段形成鮮明的對比,唱出了“這是美麗的祖國”的主題,激情澎湃,氣勢磅礴。(放音樂)

同學們,聽了這麼多老歌,我想你們從歌聲中感受到了祖國的變化,人民生活的變化,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甲:很快六年級的哥哥姐姐們將要離開母校,跨入高一級學府學習,讓我們預祝他們前程似錦,也希望我們都能揮灑手中的畫筆,去描繪各自燦爛的明天,這學期小廣播又要和你說再見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