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家風家訓家規國旗下講話稿(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8.33K

有關家風家訓家規國旗下講話稿(精選5篇)

有關家風家訓家規國旗下講話稿 篇1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還好嗎?”聽着這首熟悉的旋律,我的思緒被拉回到從前……少時求學在外,書信成爲我和父母溝通聯繫的主要方式,有一年回家我特意把讀書期間的家書稱了稱,足足3斤6兩。曾幾何時,鴻雁傳書成爲我的期盼,那種“接到信的欣喜若狂、讀完信的酣暢淋漓、寫完信的如釋重負”之感而今卻不再有。放下鋤頭,拿起筆頭,家書記錄的是父母對孩子成人成長成才的殷殷期盼。重讀家書,我讀出了父母的爲人、讀出他們的樸實……

究竟如何度過大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天性靦腆,性格內向,不太熱衷集體活動。剛入學,爸爸就來信:“大學是一個小社會,處理好老師和同學的關係很重要,對老師尊敬,對同學熱情,對朋友誠實,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積極參加一些班務活動,也算是步入社會的熱身吧。”正是這種鼓勵,引導我突破個人舒適圈,慢慢走出自我世界。當然期間自己也面臨諸多的挫折和迷茫,書信成爲我心靈強大的加油站,“要善於和同學交朋友,不要有自卑感,爲什麼要低人一等呢?”紛至沓來的家書不斷給我打氣充電。

學習是父母來信關心的重點。那年考研的衝刺時刻,我得了重感冒,頭昏眼花,四肢無力,幾欲放棄考試,父親的來信成爲我戰勝病魔、積極備考的動力,“你是一個普通農民的孩子,你能夠考上大學已經很不容易了……沒有多長時間就考研了,希望你能正確對待,考上就上,考不上就工作,一定要心平氣和,要像魯能泰山對大連實德12月2號的比賽一樣,放下包袱,但是在考試過程中要認真對待,做好每一題,要一分一分的爭取,這樣你纔會勝利”。是家書陪伴我度過了那段難熬的時光。

家書往往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我寫信容易進入狀態,往往有種一氣呵成、一揮而就的痛快,完全是直抒衷腸、有感而發,從不斟酌推敲,有錯別字也不在乎。父親說,他也是這種感覺,信裏主要的意思是他和娘商量的,由他來執筆。那年我整個暑假都在勤工儉學,沒有回家,父母很是惆悵了一陣,聽說娘還偷偷抹過眼淚,但信中的口氣完全不一樣:“假期沒回來,我和你娘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爲你這種爲家着想的做法感到高興,思鄉之心人人都有,同樣父母也想念不能回家的兒女。”至今我仍然記得當時讀到這段話時內心那種酸楚的感覺。

在外求學多年,離鄉又離土,但父母始終教育我,要走正道,不忘本:“你來自農村,父母都是農民,沒有多高的文化,往上數三代,咱家纔出了你們弟兄兩個大學生,從上國小,父母就教育你們努力學習,好好做人,將來能成爲一個有用之人,你們沒有愧對我們,但也要清醒的認識,這只是開頭,如果沾沾自喜,不思上進,也會栽跟斗,鄉親們也會用一種眼光看你們。”這種告誡如芒在背,對於年少的我不啻爲一劑知敬畏的清醒良藥。

溝通是兩代人共同的話題,有時候學業忙了、事情多了、心思懶了,久不寫信,家裏就來催了:“有段時間沒有寫信了,要經常給家裏寫信,要把寫家信當作一種休閒,你們的家信是我們的精神力量,每逢接到你們的信,力量倍增一份精神一份財,精神不在財不來。做父母的所牽掛的就是在外求學的你們,看到你們努力了,進步了,我們怎能不高興呢?從來沒有寫過這麼長的信,希望你們能夠理解父母的心情”、“你們的書信對於我和你娘來說非常珍貴,閒來無事,我們就讀一讀你們的來信,從中得到很大鼓舞。”從信中我讀懂父母心思,臉不由地一紅,於是拿起筆來回信。

如今電話、QQ、微信通訊方式日趨多元,但我依然認爲:書信在傳遞情感的作用不可替代。“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漂泊在外,我就像天空中高高飛翔的風箏,無論飛多高、跑多遠,都不會偏離父母的期望,家書就是連接我和父母的風箏線。普通的家書於尺寸之間,哺育給我最充分的精神滋養,傳承給我最樸實的人間道理,使我少時不迷茫、困時不頹廢、難時不移志,其精神價值不可估量,雖萬金吾不與也!

有關家風家訓家規國旗下講話稿 篇2

小時候,老家門前有個很大院子,院子裏種着許多棵桃樹、李子樹、石榴樹、枇杷樹和桂花樹,還有小菜園。奶奶告訴我,這些樹是我老太太那一輩種下的。奶奶說她那時一年中三個季節有自己家的水果吃。奶奶是村上最後一個裹腳女人,也算得上是個能人。奶奶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在老家鄰里之間相處非常好。在家裏,奶奶是“一把手”,操持着內外家事。

奶奶養過豬,靠賣小豬給家裏增加收入,養育孩子們。後來,院子裏的樹先後被砍掉,剩下的一棵桂花樹。所以,那棵桂花樹就像奶奶一樣飽經滄桑,見證着我們長大。於是,每年的中秋時分,在老家最快之事,就是在這個時節的賞桂了。記得在讀高中的時候,因爲每週回家一次,所以每次回到家就坐在院子裏的桂花樹底下看書、聽故事,就好像小時候躺在奶奶的懷裏一樣。尤其是9月份,和弟弟們擠在一起,一邊看書,一邊在桂香飄逸的氛圍裏,陶醉在桂香之中。

雖然家境並不怎麼富裕,每逢中秋節的晚上,奶奶和母親總會千方百計弄點兒肉來包湯糰吃,並在吃完湯糰後,給我們兄妹五人各發一份小月餅。聞着濃濃的桂花香,分享着傳統的美味,享受着人間天倫之樂,可能是奶奶最開心的日子。那時候商品緊缺,記得有一次在四川工作的叔叔回家探親,帶回來兩個烤麪包。那時,我們兄妹5人加上鄰居3小孩,奶奶平均分了我們一份,像是過年一樣。在桂香四溢的樹下,講述平常人家的尋常故事。

月圓之後的幾天,我就和奶奶、母親們一起“打桂”了。這“打桂”是我們自己的叫法,就是採桂花。因爲難採,所以在採之前用毛竹枝做的像掃把一樣的東西作爲工具,“打”桂花,把一顆顆桂花粒打下,樹底下面攤着塑料薄膜應接打下來的桂花,每次都會吸引許多人來看。我和弟弟們在樹下喊着“下桂花雨嘍”。“打”完之後,母親就爬到樹上去採,多時還會叫幾個鄰居來幫工,完了,奶奶總會大大方方地每人送上一大瓶的“桂花醬”。“桂花醬”是用桂花風乾後,配上白糖裝在瓶子裏,然後放在竈頭上燻烤而成,是奶奶專門的“釀造”。

後來,我隨父親去了外地,全家都離開了老家,那棵桂花樹依然在那裏。每年中秋之後,大伯都會寄來那香甜的“桂花醬”,既有一份對奶奶的思念,更有一份那源於傳承的良好家風。

去年過年前,老家的堂弟打來電話說,得趕快回家看看,說馬上要搬遷了。作爲省、市重點工程的九峯水庫工程規劃涉及移民10個行政村,近5000人,其中我的老家在內。前些天匆忙去了老家一次,老家樸實善良的老鄉們,以建設水庫福澤更多的大利於社會及後人爲重,以“移民”的身份在同意搬遷協議書上籤了字。離開老家的時候,我徘徊在桂花樹底下想起了許多兒時的記憶,這裏發生的一切,這裏曾經留下的歡歌笑語,撫摸那蒼老而仍然充滿生機的桂花樹,感慨萬分。堂弟告訴我說,由於搬遷,不能把桂花樹移到新居地。我與家人一起在桂花樹下合影,作爲我永存的紀念。桂花樹永遠在心裏。

有關家風家訓家規國旗下講話稿 篇3

家,是我們生命最初的落腳地,是我們心靈成長的港灣,是我們行走千里之外的牽掛……家,是我們一切溫暖和力量的源泉。

我的父母都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最高學歷都是國中。父親出生在哈密地區農場,是土生土長的哈密人,自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就在哈密地區農場從事汽車駕駛工作.母親出生在甘肅省武威地區,少年時期隨外公來到哈密地區伊吾縣,母親嫁給父親後就來到地區農場成爲一名農工。父母親生育了我們姊妹四人,在父母親的身上,我們看到人性的真善美,父母親用樸實無華的言行,在無形與無聲中,教育我們成人。

“孝”字傳美名

爺爺去世早,父母親結婚後,奶奶與父母生活在一起。奶奶雖然養育了六兒兩女,但在我們的記憶中,奶奶一直與我們生活在一起。奶奶的身體不是很好,幾乎做不了什麼家務,母親的勞動是辛苦的,但無論春夏秋冬,無論嚴寒酷暑,母親從不應付做飯。春節有春節的油餅油果餃子,驚蟄有驚蟄的炒麪油煎雞蛋,端午節有端午的米糕糖稀,奶奶生日有生日的長壽麪……所有的飯,第一碗都是盛給奶奶的,或由父親或由我們端過去。在農活空閒的時候,母親就幫奶奶梳頭辮辮子盤頭,或者給奶奶換洗衣服。奶奶雖然年事已高,但在父母親的精心照料下,奶奶一直收拾得很精神。

父親作爲汽車駕駛員,出車頻率很高,早出晚歸、風餐露宿是平常,但再忙再苦,父親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奶奶問安,陪奶奶說話,有空閒時也時常陪在奶奶身邊。在我上國小四年級的時候,因二伯去世,年過八旬的奶奶受到巨大的打擊,日漸消瘦,眼睛也哭瞎了,日常起居都成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把上班之餘更多的時間花在照料奶奶上。

“勤”字寫人生

父母的人生信條中,“勤”是很重要的。勤奮、勤勞、勤學……在上世紀70年代初,很多人事想不到的是,父親所開的汽車是父親與其師傅兩人組裝出來的,在當時環境條件下,以父親與其師傅的文化水平,組裝一輛汽車是何其艱難,車的大部件是買來的,有些小部件基本是父親與師傅兩人自制的。有組裝車的基礎,父親在從事20多年的汽車駕駛員工作時,車輛自己維修,困難自己解決。也基於這種勤奮勤勞勤學的良好品質,父親一生學會許多工種技術,木工、鉗工、電工……母親是家中的獨女,在未成家以前,母親很少做飯,更不會做衣服。但有了我們以後,母親學會了縫紉,我們從小到大的衣服,家裏的窗簾、牀單、被套、沙發墊……都是母親的傑作;包子、餃子、涼皮、米糕、拉條子、燜餅子、抓飯……母親的飯做得相當好。

在我國小時,農場冬天舉辦掃盲班,上課的地方離家三公里,天寒地凍不說,還要翻越鐵路。母親是國中畢業生,在當時文化水平算不錯了,加上奶奶和爸爸不太同意母親去上課,但母親堅持要去。中學時,班主任老師知道我的母親後,很認真地告訴我,她曾擔任過母親掃盲班的語文老師,我的母親在掃盲班是學習最認真的。當母親從事園藝種植葡萄後,母親又勤學成爲場裏最早的農民技術員,爲農工們指導傳授葡萄種植和修剪技術。

“嚴”字教子女

父母親的“嚴”體現在對我們的教育上。父母親的錢放在哪裏,我們都知道但沒人去動它。但弟弟一年級的暑假裏,自己拿了父母的五元錢,第一次上城和同學們去了火車站新華書店。火車站距離家有十多公里,弟弟與夥伴們爲抄近道沿火車道跑去,印象中曾有孩子被火車捲進鐵軌碾壓而死。弟弟他們早上出發,午後便返回到家,沒有捨得花錢吃東西,買了些鉛筆小人書,還專門爲母親買了條圍巾。當弟弟欣喜地讓母親看他買的東西時,母親拿樹枝當我們的面抽爛了弟弟的手心,讓弟弟自己找錯誤,以此教育我們知道“什麼可爲”、“什麼不可爲”。

農場的教學無論從條件和師資,都不能與城市相比。進入國中後,父母想辦法將姐姐、我和弟弟送進城市的國中上學。我們騎着自行車早出晚歸,父母比我們起得更早、睡得更晚,清晨六七點鐘吃拉條子的日子在我們家是很常見的,父母總怕離家求學的我們餓肚子。後來,我們寄住在親戚家裏,學習的日子沒有那麼累了,但父母的辛苦辛勞,我們看在眼裏、疼在心裏。我們時常有回農場上學的打算,但父母嚴厲地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努力學習,再苦再累他們也心甘。在父母的嚴教下,我們姊妹四個,弟弟上了大學,姐姐上了大專,我和妹妹也上了中專,先後走出農場進入城市工作。

“敬”字促家和

父親20多年從事駕駛員工作,早出晚歸辛勞,40多歲就患了冠心病。父親在醫學院做冠心病手術,母親陪伴了一個多月,悉心照料.父親手術後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母親堅強地扛起家裏的重活,父親也學會做許多家常飯、做許多家務活幫助母親,父母就這樣互敬互愛着。當我們都走上工作崗位時,家裏的生活日漸好轉,但父親又被查出“鼻咽癌”,在腫瘤醫院一做放療就是三個月。剛剛查清病時,父親一度想放棄治療,他覺得一生都虧欠對母親的照料,沒有讓母親享過一天福,臨近晚年,還讓母親爲他操勞。但母親覺得,苦難來時,夫妻共同面對,堅強挺過去,日子總會好起來,父母的互敬互愛讓同病房的病友感動。有母親精神上的極力支持和生活上的悉心照料,父親挺過了艱難的治療期,父親的病漸漸好了起來。

父親退休了,父母一同前往蘇州,爲剛剛開始創業的姐姐帶孩子管家;我的女兒快出生了,父親回到哈密爲我悉心調理伙食;弟弟的兒子出生了,父母將遠在上海的孫子抱回哈密,精心照看。在父親的思想中,雖然身患癌症,但享受了人生的許多幸福,看子女成家,看孫子孫女出生,享天倫之樂;在母親的思想中,只要父親的身體好起來、家裏的孩子工作順利、孫子們健康成長,就好。父親60歲時因心梗去世,走得很平靜,沒有癌症復發的痛苦。父母風雨同舟的40年,相互尊敬,相互關愛。在我的印象中,深刻着那樣的影像,父親爲母親拔去早生的華髮,母親載着父親去地裏勞作。

父母用最平凡的“孝、勤、嚴、敬”的言與行,教育和感召我們,如何寫好大寫的“人”字,如何做好我們身爲父母的責任,如何成就生命中的真善美!我爲有這樣的父母而感到十分的欣慰!也願意上行下效,爲自己這個小家“孝、勤、嚴、敬”家風傳承做護花春泥。

有關家風家訓家規國旗下講話稿 篇4

多次強調,“領導幹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領導幹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作風的重要體現”。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是社會的價值縮影,是一族一家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處事方法和精神風貌。它如同無言的教育、無聲的力量、無影的磁場,在每一位家庭成員身上打上深深的家族烙印。因此,每個共產黨員都要牢記黨的宗旨,樹立良好家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爲黨旗增光添彩。

家庭建設的重要內容就是樹立良好的家教、培育良好的家風。在中國的傳統中,家庭中往往傳承着祖輩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立業的一些教誨。“國”與“家”緊密相連,“家”是“國”的細胞,家和萬事興,治國先從治家開始。家教是家庭中有力的戒律,家風是無聲的教化。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正,則社稷興。黨員幹部的好家風與作風甚至黨風相連,黨員幹部不僅要嚴守黨紀國法,還應該養成嚴格的家教,形成良好的家風,管好配偶、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每個黨員幹部都應該先從搞好家風做起,以正家風帶動正黨風。現實生活中,某些領導幹部之所以貪污腐化,與其家教不嚴、家風不正有很大關係,家屬親屬相互影響、惡性循環,形成家族式腐敗,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對領導幹部來說,良好的家教家風無疑是抵禦腐敗的重要防線。因此,黨風廉潔建設需要黨員幹部注重自身的家風建設。

作爲黨員幹部一旦放鬆了理論武裝,思想就會起草長毛,個人前進的目標與行動就會偏離黨的事業,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因此,黨員幹部要堅定理想信念,嚴格按照黨章辦事,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時時事事處處做遵紀守法的模範。要自覺履行好黨員幹部的基本要求,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踏踏實實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在平時生活和工作中,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一言一行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舉手投足維護自身良好形象。在金錢和物質利益的誘惑下,要切實築牢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侵蝕影響的精神防線,提高明是非、知榮辱、守規矩的認識水平,增強“拒腐蝕、永不沾”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經常進行政治理論學習,特別要加強法規法紀知識的學習,常常用法規敲敲警鐘,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鑑別力。要撲下身子,盡心盡責地幹工作,堅決摒棄形式主義和弄虛作假,不給腐敗創造機會,只有堅守家教道德防線、廉潔從政底線、黨紀國法紅線,踏踏實實幹事創業,兢兢業業爲民謀利,才能真正成爲一個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優秀黨員領導幹部。因此,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在任職期間,時刻對自己家人要在思想、情感上給予正確引導,經常向家人宣傳黨的紀律和政策法規,幫助家人劃清是非、美醜、榮辱界限,立好家規、正好家風、管好家人、理好家事,自覺把好家風貫穿於家庭生活之中,形成遵守公序良俗的行爲自覺。一旦發現有不好的苗頭出現時,要及時制止,給予批評指正。同時每一名黨員幹部都應當堅持不懈地加強道德修養,遵規守法,堅決抵制各種誘惑,始終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與革命氣節,珍惜自己的名節,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努力做到潔身自好、公道正派,做一個乾乾淨淨的人,做一個清清白白的人。家風不良、親情錯位,最終導致了家族式腐敗,既毀了自己又毀了親人。因此,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就要以共產黨人的品行標準,嚴於律己、以身作則。

黨員幹部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既是人民的公僕,又是家庭主心骨,要在工作、生活中,注重把家風建設融入各項工作中去,不斷展現家風家訓的時代價值。因此,每個黨員幹部在生活待遇上不超標準。在社會交往中不闖“紅燈”,自覺抵制“酒綠燈紅”的影響,潔身自好。在工作崗位上不謀私利,認真履行職責,勤奮爲黨工作,爲人民掌好權、用好權,當好人民的公僕,要像焦裕祿、孔繁森同志那樣,時刻把人民羣衆的冷暖放在心上,努力解決羣衆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做到爲官一任,振興一方。廣大黨員幹部要帶頭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正好家風、管好家人、處好家事。黨員幹部要拿起紀律戒尺,嚴格自我約束,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爲上明確界限,在行動上當好表率;家庭成員要進一步強化廉潔自律意識,積極建設崇尚廉潔、反對腐敗、學習先進的家庭廉政文化,帶頭抵制各種不良風氣,爲淨化家庭環境、營造廉潔家風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有關家風家訓家規國旗下講話稿 篇5

良好家風,如詩似畫,溫暖撫心。乃高地,也流水。乃清風,也正氣。乃善良,也節儉。乃陽光,也月魂。良好家風是舉止投足。一年四季,吟唱不斷……

在春天裏,良好家風是一幅待舒展的彩墨畫,春暖花開,鳥語花香,處處啼唱。“一年之計在於春”,老人們已經爲春耕抽出了一圈又一圈的甜美菸圈,一抖菸灰,別在腰間,力揮右手,年青們的腳步跟了上來,踩出了一道充滿希望的泥土印。婆嬸嫂姑,嘰嘰喳喳,就如屋檐下的小燕子不停忙着,專注着手中的活兒,大家的臉上洋溢着甜美的笑容。二嫂後背上的二娃嘴裏含着奶嘴,胖胖的小手搖着響鈴,在空着拉出了一曲又一曲的幸福歌。大妞要去上學了,穿上了學校新發的校服,背上了漂亮的書包,喝着清晨的牛奶,蹦蹦跳跳去約鄰居胖子一起上學去。良好家風在春天裏,點綴的是“勤勞”、“和睦”、“活潑”、“好學”的靚麗影子。每個人的心裏,都是暖烘烘的,充滿朝氣,充滿陽光,充滿期盼。

炎熱夏天,良好家風,在樹上的蟬子的歌唱中,慢慢飛濺起如火熱情。鄰居的二叔,已經鋪開了他家豐收的紅龍果網上銷售之忙,鍵盤的歡悅聲不斷敲響。二嫂熬了一碗蓮子百合湯,催二叔快快喝了。奶奶想再次打掃一下庭院的落葉,二嫂馬上走過去,拿起掃把,說:“媽,你就歇會吧,我來……”庭院裏響起了溫馨的沙沙聲。大叔開着他新買的小車,停在二叔家門口,手裏提着一大袋補品,沉重的很!還未入二叔門檻,就大聲叫開:“媽?!吃飯沒?”二叔迎了上去,說:“又買這麼多?!”大叔說:“這是給媽的補品,這個給二嫂,這是給大妞的,這是給二娃的……還有這是買車時借你的3萬塊,二娃要吃好點……”倆兄弟將這疊鈔票推來推去。“不急不急……”“快拿着,我現在手頭鬆得多了……”大叔快出門口時,又說了一句:“媽,等二娃大點就快回我那住啊……”良好家風在溫暖的陽光中,閃爍出“恩愛”、“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的亮光。鳥兒成羣飛過,人們在工地上忙碌着,旁邊的高樓拔地而起,汽車的笛聲歡快地比賽着……

金秋時節,良好的家風伴隨着田埂裏彎腰的飽滿稻穗,再一次涼爽了人們的心。西瓜地裏,剛大學畢業的小吳正指揮着工人們收割西瓜。他通過手機不斷叮囑夥計:“買多點飲料回來給工人,天氣太熱!”魚市場上,西北街的黃嫂拿着一大沓鈔票,找上剛好休息的賣魚林老闆娘,說:“水果剛剛賣了,這是今年來欠你的魚錢!感謝感謝啦!”林老闆娘連說:“誰家都有孩子讀書的,都有困難時候……”鎮上賣米的李老闆,忙了一天了,吃晚飯時還跟老婆商量着,如何給員工小孫那生病的爺爺買點像樣的禮品。“多虧了小孫他們啊,我們今年生意才忙得過來!”趁着國慶假期,公務員小蘇全家從省城回趟鄉下,給全村的10多位孤寡老人送上點心意,每人送一個100元的利是封。“感謝!感謝!多虧你們以前那麼鼓勵我讀書,我纔有今天的好生活!”小蘇握住老人們的手,眼眶裏的淚水在打滾。新婚不久的民警小宋跟老婆正在逛街,老婆發現了一件羊毛大衣,說:“老公,你如果穿上這件大衣一定很好看的……”“別試了,單位發的警服夠穿了,節省點……”良好家風的味道,有點汗味,有點魚味,有點米香,更有老人們粗糙手掌的農田味。“收穫”、“濟困”、“感恩”、“熱心”、“節儉”,是這個金秋的主題曲,在每家每戶的窗口悠悠飄出來,輕輕地貼在人們的心頭,滋潤了大家的心田。

冬天的日子,人們忙碌的腳步,不停。良好的家風,是再忙也要多給家人電話的問候,是再煩也要聽老年人嘮叨的耐心,是再累也要給老人婦幼讓座的自覺,是再急開車時也要先讓行人走過的遵守。二叔跟二嫂商量着,今年存在的這幾萬塊錢,是投資新生意好,還是賣一部小車方便生活好?還是給大妞買個人身兼讀書保險?村裏的父老們,計劃着一年的收益,跟一羣年輕人商議着,“明年後山種什麼最賺錢?”大家討論得火熱朝天,紛紛拿起手機查看最新資訊。村子裏學校的鄭老師,正多方打聽考取在職研究生的有關事項。“沒辦法,現在的知識更新得快,不學,自己當老師也會落後的!”他扶了扶眼鏡,思考着。遠處開始不時響起了零零星星的爆竹聲,春節的腳步似乎就要到了。人們期盼着快點回家過年,最希望,全家人圍着都坐在飯桌旁,吃着除夕夜可口可香的團圓飯!良好的家風,是“關愛”,是“謙讓”;是“計劃”,是“上進”;是“團圓”,是“幸福”。將伴隨着團年飯的香味,在空氣中飛舞、歌唱、瀰漫、延伸……

一年四季,四季家風,家風如歌、似畫。譜一曲良曲,繪一幅好圖,須用心,須專心,於春天播種、呵護;須耕耘,須勤奮,於夏天澆水、施肥;須追求,須創新,於秋天收穫、分享;須高瞻,須遠矚,於冬天謀劃、展望。家風之曲譜良調,成良曲;家風之圖塗好顏,成上品。黨員幹部如此,各行各業也須。四季不斷,源遠流長,造一股良好家風,鑄一個上進家族,贏一方響亮美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