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旗下對人生的感悟發言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4W

讓自己的生命爲他人開一朵花,爲他人燦爛一片心地,增加一縷溫馨,添一分生存下來的理由,多一些堅韌與執着,也就提高了自己生存的質量。那麼,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的是關於國旗下講話稿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國旗下對人生的感悟發言

【國旗下講話稿】一

曾經年少也追夢,如今年過不惑,我開始知道隨緣,少年時的許多固守漸漸釋然,然而,對於書籍的熱望卻依然執着。世間千般樂,書香最迷人!

早年身居陋室,讀孟子後,手書一條幅:“養我浩然正氣”掛於室內,並自名陋室爲“養氣軒”。在集客廳、廚房、臥室等多功能於一體的一間斗室,最大的家當就是書桌、書櫃。那時,書生意氣正濃,讀書幾乎是唯一的業餘生活。夜,靜悄悄的,明月臨窗,書香入夢,“三更有夢書當枕”“半牀明月半牀書”,生活如此清貧卻又如此浪漫!

而今房子是夠住了,但書仍是滿屋子堆放,“無事亂翻書”已成習慣。

我讀書很雜,什麼都讀,從中外名著到哲學經典,從理工農醫到軍政史冊,從諸子百家到現代科技,從厚重歷史到輕鬆隨筆……甚至一本英文原著我也會抱着啃幾天。出差在外最不會少帶的是書,工作之餘總有一卷在手,即使隨手一張報紙,也可讓我“又得浮生半日閒”!

古人云:“書中自有千鍾粟”,而我,讀書不爲稻粱謀!

我讀書,爲了不辱職責,不誤蒼生。我的底子薄,原始學歷是“文革”時的國中畢業,七年半的學校生活大約只把我領進了讀寫算的門。走上講臺,也純是偶然,開始的時候,心裏滿是愧疚與忐忑!學高爲師,我不夠資格;傳道授業,我無法勝任。然而,在當時我別無選擇!子曰“教學相長”“學而不厭”,兩千年優良的師德傳統對我具有極其現實的指導意義,我惟有手不釋卷,拼命讀書。

1986年,在獲得自學考試的專科文憑之後,我又開始了本科的學習,讀到一半,因爲種種原因而中斷,沒想到年過40,竟還有熱情去續考,於是,在間隔20xx年之後,我又去報了名。一些熟人碰到我,感到很不解,問我現在還要這一紙文憑幹什麼?看到和許多差不多是晚輩的後生同堂考試的時候,我也覺得有些不適時宜,其實,我只是爲了找一個讀書的理由而已。去年,完成了全部課程的學習,去湖北大學報名參加畢業考覈的時候,呈交的結業證書有幾個是20xx年前的,工作人員感到很驚訝,看了看我,笑着說:“你這證書再過幾年可以成爲文物了。”我笑着回答說:“是啊,一個本科讀了20xx年,我這算是終身學習的典範呢!”

我讀書,還爲不落伍。西方曾有名人說過:“如果今天我們不能生活在未來,明天我們將生活在過去。”我擔心自己有一天也會生活在過去,所以努力通過學習讓自己活在現在或將來。當互聯網延伸到浠水的時候,我是第一批接入的用戶。我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了電腦及網絡一般應用,技術水平逐步由菜鳥升級到小蝦!互聯網在我面前開了一個瞭解世界的新窗口,讓我們多了一條獲取知識與信息的途徑,我的閱讀也因此多了一種方式——讀網!

我讀書,也爲滿足一種興趣。當年對電子技術的狂熱其實並沒有明確的目標,純粹興趣而已。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麼漫不經心地學着,竟也達到了不低的水平,在生活圈子,我的電子維修技術曾一度小有名氣,某家電維修培訓班還鄭重聘請我前去兼課。今天,隨着教育現代化的快速推進,我的電子技術居然大有用武之地。

我讀書,還把它作爲一種修養功夫。夜闌人寂,燈下漫讀,讓心跨越時空,思接千載,神遊萬里,與古今中外大師進行心靈對話,感覺靈魂得到徹底的解放;課間小憩,寄情典籍,在喧囂的塵世間,給流浪的心靈尋一個寓所;閒暇假日,展卷安坐,排除世俗的紛擾,體會五柳先生“結廬在人境”“心遠地自偏”的感覺……

讀書的感覺真好。肖川博士曾有過精彩的描述:人生許多感悟,就在捧卷細讀之時——感謝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茶煙輕揚,書香浮動,風塵僕僕的心靈終於可以回家了。抑或在那幽靜的夜晚,守在小窗前,望着那燦爛的星空,憧憬着美妙的人生境界,吟詠着自己寬廣而又溫柔的心靈。久而久之,我們的身心都與那廣闊的星空、美妙的境界融爲了一體,實現着人生的超越。

古人說:開卷有益。許多年的積累,讓我感覺工作生活不再沉重,人也有了更多自信。

近幾年,教育信息化、實施新課程,教育改革浪潮一浪高過一浪,而我,依靠孜孜不倦地學習,緊緊跟隨時代潮流。我承擔的中央電教館十五規劃課題順利通過中央電教館學術委員會結題鑑定,研究成果得到專家高度評價;我兩次應邀去北京參加教育部組織的“中國教育信息化建設與發展論壇”,登上了國內學術交流的大雅之堂;教學研究成果近40件獲市級以上獎勵或發表;在省市大型專業研討會上,我多次登臺……今天到市教科院開會,又混回了一個頭銜——特聘專家!

我還有一些社會兼職,爲了不辱使命,我深入調研,積極撰文,爲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獻計、吶喊!

隨着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構建學習型組織,爭做學習型職工”呼聲高漲,學習已成爲時代的迫切要求。學習型組織理論認爲:自我超越、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等是組織內每個成員都應重視的修煉。我並不滿足自己的學習,在學校率先提出“打造書香校園”的口號,親自起草了《構建學習型學校實施方案》,宣傳“培訓是最大的福利”,在全校教師中組織了系列學習培訓活動,掀起了讀書熱潮。辯論會上,辯手們口若懸河,針鋒相對,理直氣自壯,理屈詞不窮;演講賽上,選手們引經據典,縱橫捭闔,慷慨陳詞,聲情並茂;讀書報告會場場精彩,引人入勝;專家講座聽衆雲集,掌聲不絕;教學觀摩異彩紛呈,發人深省;校本培訓形式多樣,自成體系。教職工學習蔚然成風,一大批教師茁壯成長。許多到過我們學校的領導和教師都說:“實驗國小是一塊沃土,只要你是一顆有生命力的種子,你就可能在這裏長成參天大樹。”

在濃郁的書香氛圍中,中年教師在成名,青年教師在成長,更多的老師在成熟,他們正引領着孩子們全面發展,推動着我們學校邁向輝煌!

孔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我的快樂在學習中,在爲教師的學習服務中!漫漫人生路,書香伴我行!

謝謝大家!

【國旗下講話稿】二

一代偉人毛澤東同志曾這樣讚揚雷鋒同志:“一個人,一輩子做一件好事很容易,但像雷鋒同志那樣做一輩子的好事卻很難。”十多年的幼教生涯也讓我悟出了同樣的道理:一名幼兒教師要想獲得一點進步很容易,但要做到天天進步,確實不容易。

十多年前,我還是一名剛從南師大幼師畢業的學生。那時的我還是個涉世未深的少女,不善於與人交流。同事、家長稱我“老師”時總感到害羞。對待教育教學工作很認真,每一節課我都能認真設計詳實教案,然後把它背得滾瓜爛熟。可是到了課堂上,卻是另一番局面。遊戲結束,我很難讓孩子們安靜下來學習,課堂紀律混亂。要麼是我把課停下來整頓紀律,要麼是我十分吃力地上完一節課。

說實話,工作的第一年總的感受就是累,那種累是身心俱累。我一參加工作,就接了剛入園的小班。幼兒哭的哭,鬧的鬧。有些蠻橫無理的小傢伙還對你拳腳相加,我的額頭還被個別調皮的孩子用積木砸傷過。那時,我真沒辦法使他們安靜下來。但是,我沒有氣餒,也沒有放棄。每天,我都抽出時間向園裏的骨幹教師學習,細心觀察他們如何管理班級幼兒的生活等等。我在認真觀察比較的基礎上,發現問題主要出在師幼互動上。上課時,我只顧自己完成教學任務,被事先制定的教案牽着鼻子走,我與孩子之間缺乏語言的溝通和眼神的交流,完全像演員一樣地揹着“臺詞”。發現這一問題後,我便主動改進,每天都堅持聽同行的一節課,寫一篇工作心得。課前我認真備教材、教法與學法,製作教玩具。課後反思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失敗,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總結成功的經驗。這說起來是件簡單容易的事,但難在堅持,持之以恆。我深知自己算不上天資聰慧,但我懂得勤能補拙的道理。

三年後,我基本能靈活地駕馭課堂教學了,班級管理的能力也增強了。園裏與我結對子的師傅也表揚我工作能“獨當一面”了。看到自己的進步,我並不沾沾自喜。作爲幼教戰線的新兵,我仍在不斷努力。一個偶然的機會,學校裏組織教師就《學前教育》上的每月話題“尷尬”寫出自己的想法,園長提醒大家向報刊投稿。於是,我抱着試試看的態度寄出了我的文章。幾個月後,那篇文章發表了。儘管字數不多,但讓我信心倍增,我初次嚐到了堅持寫工作反思的甜頭。從我的個人經歷來看,我覺得教師的成功最需要的是恆心。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纔會讓我們更睿智。我對自己的要求是:今天比昨天要更堅強,今天比昨天要更懂得愛與寬容,今天比昨天要更富有智慧。這就是我工作的準則,也是我的工作態度。從工作的第五年起至今,我已在各類幼教雜誌上獨立發表二十多篇文章。

近兩年來,我當了母親,有了自己的孩子,也更懂得愛孩子了,工作中更能站在一個家長的角度換位思考了,但卻出現了新的問題。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白天要上班,面對班裏的幾十個孩子,晚上則要照顧剛剛出生幾個月的小寶寶。孩子不滿一週歲的時候,我也出現了輕微的職業倦怠。雖然行動上還算得上認真,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但那種工作狀態卻是痛苦的,是身體的疲憊和心理的厭倦。

爲了能早日走出職業倦怠的泥潭,當自己心情特別不好時,我就給自己換一種髮型、換一身新裝。週末我也抽出時間到野外呼吸呼吸新鮮空氣,約幾個好友去登山,對着大山吶喊,訴說工作與生活的煩惱,發泄心中的不快。在繁瑣的工作與家庭事務中,我尋找到一個支點,那就是“樂觀”。很快,我從消極被動的工作狀態中走出,克服了自身的情緒化狀態,又能愉快地投人工作了。

雖然我不是最聰明的幼兒教師,但我可以最勤奮;雖然我也不是最出色的幼教工作者,但我可以用實際行動讓自己的教育生活變得更充實。這一祕訣就是:堅持!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學會了用眼睛仔細地觀察點滴小事,用頭腦冷靜地思考遇到的問題,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爲,更重要的是要及時記錄和總結。工作富有創意,認真思考寫下的東西一定很有價值。寫總結一定要及時、快速。因爲我們的工作比較繁雜而瑣碎,稍不留意,就容易遺忘。每天堅持記錄自己的教育足跡、思想歷程,既是自己和自己的對話,又能讓點點滴滴的積累在多年以後成爲一筆寶貴的教育財富。生機盎然的春天總會在寒冷漫長的冬天之後來臨,秋天收穫的累累碩果也是要歷經春的播種、夏的耕耘,甚至更長時間的等待。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陽光總在風雨後,只要不怕吃苦,不怕失敗,充滿熱情地工作,耐心地對待孩子,堅持、堅持、再堅持,終會收穫一個又一個希望。

【國旗下講話稿】三

我坐在老屋的大門口,看屋檐角滴下的雨點,彷彿看見了時間的身影。人生命的長短是用時間來衡量的,誰都希望長壽,但時間總是不答應,它依然按照自己的節拍行走,且從來不失卻公平。

年輕時,時間的步子要慢得多,尤其是童年,總是留下比較多的回憶。年歲越高,日子過得越快,才知道要節約。可是,卻挽不住時間匆匆的腳步。時間是高利貸者,如果你要時間預先支付,他日必會付出最昂貴的代價。簡單地說,人一宿不睡覺,並不是睡一宿就能還清的。

最好是不緊不慢。站在橋下,看江水奔流,一邊是現在,一邊是過去。只有橋是現在。逝者如斯夫!人不免要感到悲哀。可是話說回來,真要是有大把的閒暇,無所事事,又覺得無聊的侵襲。閒暇對忙碌者是沙漠的甘泉,對無聊者是折磨的負累。

人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因而印象深刻。對重複的東西,熟視無睹,不願調動更多的精力予以關注。人們總認爲時光在加速行進,不過是一種錯覺罷了。童年慢,老年快,童年做加法,老年做減法,對誰都是一樣。

和時間賽跑,只會受到時間的嘲笑。把時間當海綿用力擠壓,實際上是一種透支。信貸消費花明天的錢,過今天的日子,時間可不可以信貸呢?或者把現在切割得很細小,塞滿人生的悲歡離合?時間可以任你切割,但它的長度和節奏你無法更改。

你可以向別人借金錢,卻不可以借時間。如果你強行剝奪別人的時間,就等於謀財害命。謀財害命也不能增加自己的時間,這又何必呢?

不管世界上的事物有多麼複雜,在時間的面前,他們都是運轉的鐘。太陽是鍾,日出日落分出白天黑夜。樹木是鍾,一枯一榮就是寒暑更替。人就是鍾,一生一世記錄不同時代的生活。人在旅途,含辛茹苦,時間會使我們瞭解事物,看事物很清楚嗎?

科學上的時間是慢不下來的,心理上的時間卻能夠調整。讓日子像童年那般新鮮!讓生命像樹木一樣生長!

【國旗下講話稿】四

若按70歲計算,人生也不過兩萬五千多天,可是我還是要“計算”:

有一位朋友問我一個問題,並要求我不假思索地答出。他說:“人的一生有沒有5萬天?”

我說肯定有吧。我想,5萬元錢一天就可掙回,一天也可花掉。人的一生豈能沒有5萬天?可朋友說:“否。”

於是細算,果然:人生七十古來稀,若按70歲計算,人生也不過兩萬五千多天,連3萬天都不到!難怪羅大佑的《凡人歌》唱道:“人生何其短,何必苦留戀。”

生命如此短促,我們每個人不過是一顆流星。算一算,出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的我,如果能戰勝七病八災有幸終老,死後墓誌銘上最多寫上這麼一段:1969~2050年。前面是古人,後面是來者,我與他們無緣謀面。

生命來之不易,而又魅力無窮。每個生命的孕育都經過了與幾億個對手的競爭,每個都曾是他雙親懷裏的至愛。忙碌的人生就像一輛快速奔跑的戰車,疾病、痛苦、嫉妒、詛咒……都是兩旁嗖嗖作響的子彈。可我們不能停止,還要頑強地活下來,最終站到勝利的山巔與尊嚴握手。

這本身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但生命是有長度的,它因人而異。我確信生命的長度取決於它的密度。--想到這一點,我才明白我之所以羨慕那些藝術家的原因:他們總是更醉心於關注他人和自己的人生和命運,他們也更樂於表現、展示、美化、創造那些富於個性魅力和共同命運的人生,他們其中甚至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以自己僅有的一次生命深投其中,無怨無悔。像海明威、巴爾扎克、貝多芬、凡·高……他們生命的密度因此而加大,閃爍出金剛鑽般堅韌的光澤,而被他們賦予靈魂的藝術則更接近於永恆。

還有那些終日勤勉於工作的人。那些也許並不懂得美學和藝術而樸素誠實的人,誰能說他們的生命沒有意義,是空虛的外殼呢?

你我皆凡人,但我們的生命仍然可以“加密”.當我們最大限度地投入我們的智慧和熱情,讓我們的身體和靈魂都像果實飽滿的莊稼;當我們積極地面對人生種種不測,執着於信仰;我們又何嘗要擔憂歲月的轉瞬即逝,又何嘗不可能驕傲地說,我愛過,夢想過,生活過呢?

珍惜生命,死而無憾。

【國旗下講話稿】五

一位父親去拜訪他在一家公司的好朋友。下面是他們之間的對話:

“你還是這家公司的副總裁嗎?”

“是啊,怎麼了?”

“我兒子剛剛畢業,我希望讓他接受點鍛鍊,豐富一下人生經歷,同時開始賺點小錢。”

“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幫忙。”

“當然。我希望他能從點點滴滴做起,對勞動和金錢形成正確的看法。”

“那好……我想可以讓他去當總經理。總經理不需要做任何具體的事情,我讓他來的時候他來一下,隨便說些無關痛癢的廢話。工資每月8萬比索,有獎金,公司還負責報銷一些日常花銷。可以嗎?”

“嗯……不好,那可是一大筆錢啊,而且職位太高了。還有別的嗎?”

“那就項目主管吧。工作就是批示一下下級交上來的彙報書以及做一些別的瑣事,工資每月5萬比索,有獎金,還有餐飲和差旅補貼。”

“也不好,要知道他剛參加工作,還有低些的職位嗎?”

“那……部門經理吧。每天給員工下達些指令,訓訓話什麼的,每月工資3、8萬比索,有獎金和差旅費,還有帶薪休假。”

“嗯……還有更低層些的嗎?”

“項目負責人或是主管分析師、財務執行官也可以。工資每月3、2萬比索,還有獎金。做的事情也很簡單:打幾個電話,時不時地同來訪的客戶聊聊天。”

“不,我想讓他多學點東西,珍惜勞動。還有別的嗎?”

“哦,這樣吧,我讓他去當辦公室副主任,幫助辦公室主任管理下面的分析員,監督他們工作。每月工資2、2萬比索,工作時間朝九晚五。你覺得呢?”

“算了。還有更基層的工作嗎?”

“那就只剩工程人員和會計了。這兩個職位需要掌握很多金融和規劃方面的知識,整天同經理、項目主管和客戶打交道。加班是家常便飯,沒有加班費,成績還往往是別人的。工資是最低的8500比索,每天辛苦工作12到13個小時,只有半小時的時間可以用來吃飯,而且每天都要拿工作回家幹。”

“噢……這些活真是費力不討好,不過,的確可以讓我兒子從中學點東西。能讓我兒子幹這活嗎?”

“不可能!做這件事的人,他必須最起碼是碩士,會講流利的英語和法語,還要有足夠的相關工作經驗才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