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演講致辭(通用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W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演講致辭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爲認真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的重要批示精神,用心倡導勤儉節約、禮貌用餐理念,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黨委學生工作部、團委、後勤管理二處、研究生會、學生會共同發起節儉倡議——“光盤行動”。

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餐桌禮貌是社會禮貌的縮影。小餐桌,承載的不僅僅僅是人類的生生不息,更傳承了自古以來禮貌有禮、誠信經營、節儉惜福、珍愛糧食的優良傳統。作爲當代大學生,就應在實行禮貌用餐、節儉消費、反對浪費等方面走在前列、示範帶頭,充分展現新時代大學生的禮貌素養和良好道德風尚。爲此,我們提出以下倡議:

1.禮貌用餐,厲行節約。

各學院、學生組織要加大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宣傳,廣大學生要自覺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營造禮貌用餐、理性消費、厲行節約的良好校園風尚。

2.適量選餐,以“光盤”爲榮,以“浪費”爲恥。

要樹立“適量選餐、不夠再添、絕不浪費”的消費理念,努力做到不剩飯、不剩菜,珍惜每一粒糧食,尊重他人勞動成果。

3.身先示範,倡樹新風。

青年學生不但要爭當勤儉節約的行動表率,而且要用我們的身體力行、用我們的引導感召、影響和帶動家人、同事、朋友及身邊的每一個人加入節約行列,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節約資源、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助推“勤儉節約”成爲時代徽標、“儉約生活”成爲社會時尚。

同學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節約資源從你我做起。禮貌從“食尚”起步,節約從“光盤”開始,勤儉節約、反對浪費、你我有責。讓我們用心行動起來,從一日三餐做起,從自身做起,從此刻做起,尊重勞動,節約光榮,摒棄陋習,努力爭做禮貌用餐、節儉消費的倡導者、先行者、示範者,爲營造良好社會道德新風尚作出自己的貢獻。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演講致辭 篇2

——關心糧食和蔬菜,接力成爲“光盤”一族

一場“光盤行動”正在我們身邊進行。它是北京市一家民間公益組織推行的公益活動。該活動的主題是:從我做起,今天不剩飯。公益組織的志願者倡議市民在飯店就餐打包剩飯,“光盤”離開,形成人人節約糧食的好風氣。據活動組織者介紹,未來他們將繼續在不同城市開展這個公益活動。

許多人其實都應該問問自己:在家或外出就餐時,我有多久沒有剩過飯菜或打包?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會對類似的問題不屑一顧,因爲在他們看來,這早已是遠離飢餓與食不裹腹的年代,已不必再去對所謂的剩菜剩飯斤斤計較。而正在發起的“光盤行動”,顯然是在試圖提醒與告誡我們:飢餓感距離我們仍並不遙遠,而即便時至今日,尊重糧食仍是需要被奉行的古老美德之一。

是的,較之相當部分的城市居民來說,飢餓感並不現實地存在,給他們帶來更大煩惱的,反而是如何來平衡飲食以保證個體健康的難題。但我們真的就可以說節儉在當下也是一種可有可無的公共品質嗎?回溯到30多年前,飢餓感還與許多中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困繞着他們的腸與胃。就算是到了今天,不少偏遠山區的居民,食物依舊單調,糧食依舊匱乏。不時曝出的相關新聞讓人心痛,也會讓我們知道,對待糧食的大手大腳還不免太奢侈與誇張。

我們真的需要拒絕一種“舌尖上的浪費”,事實上,這也是在爲我們儲存下明天所需要的糧食。有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消費者每年僅餐飲浪費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別達800萬噸和300萬噸,最少倒掉了約2億人一年的口糧。你隨意的對剩菜剩飯的倒掉,很可能是2億人的口糧——在這樣觸目驚心的日常數據疊加後,你還能爲自己對食物的漠不在意而心安理得嗎?普通公民鋪張浪費的飲食習慣必須要改變,而制度,更需要爲制止過度的公款吃喝樹立起“防火牆”。20__年的世界糧食日裏,國家糧食局首次向全國糧食幹部職工發起倡議,倡導自願參加24小時飢餓體驗活動,以更好地警醒世人“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每個人當然不必都去重新體驗飢餓,但我們的確要找回一種對於糧食的溫暖與敬意。詩人海子曾經說,從明天起,讓我們關心糧食與蔬菜。我們也不妨這樣趕緊行動起來,接力成爲“光盤”一族。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演講致辭 篇3

本來熱鬧的春節應該是團圓的日子,可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一下子牽動着億萬人民的心。

這注定是一個不一樣的春節。那些奮筆寫下“請戰書”的白衣天使,開建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施工人員,日夜馳援運送物資的駕駛員……他們用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大愛無疆,萬衆一心,共同“戰疫”。 那些白衣天使,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工作現場。他們逆行而上奔向疫情最前線,他們堅守崗位,用血肉之軀盡綿薄之力救援同胞,他們挑燈夜戰用中國速度與疫情奔跑。無數的“追光者”們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做出無怨無悔的選擇,用一個個鮮紅而又堅定的手印表達着火熱的擔當和承諾。他們用自己的行動,書寫着人生最精彩、最壯麗的韶華篇章! 無數“追光者”們團結一心,衆志成城。醫務人員衝上去,他們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同病魔奮力搏擊;科技人員衝上去,他們夜以繼日,合力攻關,力圖早日攻克病毒的難關;工廠的工人衝上去,他們忠於職守,製造口罩和防護服,爲奮戰在一線的“追光者”們提供更多的物資…… 從98年抗洪到03年非典,從08年抗震到如今的疫情,只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戰疫”。 加油武漢!加油中國!我們相信病毒這條毒蛇,終究會在不久被消滅,春花依然會燦爛盛開。

爲了抗擊疫情,我們改變了生活習慣,羣衆們積極配合儘量減少外出,原來對外開放的大門,如今卻掛着“謝絕外來人員入內”的牌子;網絡上開展衛生知識講座課,內容是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社區,單位,家庭進行全面大消毒,機關單位組織市民、學生們舉行抗擊疫情徵文、繪畫比賽,使大家在娛樂和學習中知道預防疫情的重要性,鼓舞大家堅定抗擊疫情的信心。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演講致辭 篇4

在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校長劉欣看來,千方百計“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落實到自己的學校,就是要“咬定青山不放鬆”,踏踏實實地找準自己的定位,堅守培養“工匠之師”的培養目標。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是伴隨改革開放誕生的全國第一所以培養職教師資爲主要職能的普通高等師範院校。學校成立近40年來,面對一輪又一輪“綜合性”“研究型”的“升級”浪潮,始終不改初心,堅持把“動手動腦,全面發展”作爲育人特色,兢兢業業用“工匠精神”培養“工匠之師”。尤爲難能可貴的是,這一辦學“初心”已成爲該校師生的價值認同、情感認同,成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際行動的動力。

1 不忘初心,傳承“工匠精神”

“你們兩個小女生,真是汽車修理專業的嗎?”這是汽車與交通學院學生張曉芳和薛建秀“頂崗實習”第一天受到的質疑。

迎着懷疑的目光,這兩位“小老師”徑直走到實訓車間的發動機前,麻利地拿起工具一邊檢修,一邊不厭其煩地給學生講解、答疑……貴陽一所中職學校的校長站在一旁,神情從開始的漫不經心漸漸變得專注起來,最後心悅誠服地挑起了大拇指。

20xx年9月11日,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第4批赴貴州省“頂崗實習”的75名應屆畢業班學生來到貴陽,在40所中高職學校裏擔任2個月的專業教師,在“全真環境”下體驗作爲一名職業院校“工匠之師”的光榮與夢想。實際上,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都經歷了和張曉芳、薛建秀幾乎相同的“第一天”。

爲國家培養出“既能上講臺,又能上機臺”的職業教育師資,這是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建校時的“初心”。因此,學校培養的合格人才不僅需要掌握紮實的理論基礎,而且要適應職業院校對於實際操作能力的特殊要求,“當講師學生信服,當技師同行佩服”。

然而,堅守“初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近年來職教師資培養體系存在弱化傾向;另一方面,民衆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也亟須提高。我國職教師資的體系化培養始於改革開放初期,到20世紀末,由8所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和普通高校二級學院共擔的職教師資培養培訓體系逐步形成。時至今日,“老8所”雖然還在培養職教師範生,但“職教”的印記卻不同程度地淡化了。它們的校名也大多棄“職”而去。20xx年年初,教育部官方網站上發佈的21所“新設本科學校”中,有16所學校在“申請建校名稱”中去除了原來的“職業”或“技術”內容。與此同時,考生也覺得報考了“職業技術”類院校“丟面子”“沒前途”。

因此,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讓他們發自內心地熱愛所學專業,就成了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教師每年面對新學生的“第一堂課”。國家的需要有高居不下的“就業率”爲佐證,個人的成纔有數不勝數的“國家級大師”爲楷模,在老師們“情理交融”的引導下,“學一行、愛一行、鑽一行”逐漸成爲大學生的專業信念。“愛是教育的靈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着“天津市教學名師”稱號的張國香老師對此深有體會:現爲海南三亞技師學院副院長的張曉輝,1988年踏入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正是在張國香老師的言傳身教下,他將“工匠之師”作爲自己一生的追求,如今他所主持的“張曉輝國家級大師工作室”已經成爲海南省職業教育的一張名片。當他4年前幫助兒子張珩填報大學聯考志願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母校電氣技術教育專業。“母校有像張國香老師一樣獻身職業教育的好老師,我們要把這一寶貴的初心代代傳承下去。”張曉輝如是說。

陳駿華是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信息技術工程學院的畢業生,按照協議,畢業後他回到廣西一所中職學校任教。他說:“從哪裏來,回哪裏去,能爲家鄉做點貢獻,我感到很幸運。”從20xx年起,學校響應國家精準扶貧的號召,創新開展“中職免費師範生”教育,在“政府出資、需求引導、擇優錄取、定向就業”這一模式下,新疆、西藏、貴州、廣西等12個省區市的1600名學子來到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就讀,在此接受“工匠精神”薰陶。如今,這些畢業生也都成了“工匠之師”。

20xx年3月起,學校派出首批131名大學生赴新疆和田地區實習支教。信息技術工程學院應屆畢業生馬順武憑藉過硬專業素養,贏得了當地師生的認可。在完成爲期三個半月的“實習支教”工作後,他做出一個重要決定:留在新疆工作!“請母校放心,我會把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奉獻給美麗的新疆,不忘初心,發揮所長!”這是他發自肺腑的心聲。

如今,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的畢業生猶如芬芳的桃李,廣泛分佈在全國職業教育的各個領域,將“工匠精神”發揚光大。

2 精益求精,塑造“工匠之師”

讓“中國製造”成爲“金字招牌”,需要成千上萬的“大國工匠”;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大國工匠”,更需要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的“工匠之師”。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不僅講解書本知識,而且傳授職業技能;不僅引導學生服務國家、服務社會,而且培育學生修煉匠心、格物致知。有人把教師比作靈魂工程師,這裏的師生努力成爲“中國製造”卓越雕塑師。

讓每個學生都掌握一門讓人信服的過硬技能——這是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給每一位教師下達的教學目標,實際上也是每一位教師內心自覺的追求。“每一名學生都有成才的志向和發展的潛質,只要我們堅持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帶領學生勤學苦練,就一定能讓他們學到真知識、練就真本事。”這是汽車與交通學院汽車維修高級技師劉臣富老師掛在嘴邊的“育人經”。

在“徐國勝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裏,徐老師正在與學生研製尺寸精度達到3微米的陀螺振子,這個精度相當於一根頭髮絲的1/23。自1996年留校任教以來,徐國勝老師已經與數控機牀打了20多年交道,如今已是國家級技能大師、天津市十大“津門工匠”。他對學生最常說的話就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工藝上來不得半點馬虎。”“以前我們的操作標準可能要求90%的精度,隨着產業升級、經濟轉型,我們現在必須做到100%!”徐國勝說,“有‘匠心’纔能有質量。培養學生的‘匠心’,首先要培養他們堅守職業教育的‘初心’,只有這樣才能在不懈的努力中掌握精湛的技術技能。”而他自己的“初心”就是:言傳身教,培養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大國工匠”。

“我們特別愛聽王老師講課,很多枯燥的專業技術知識從他的口中說出來,頓時讓人興趣盎然。”機械工程學院的學生們這樣評價王金城副教授。作爲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首屆畢業生,數控高級技師王金城副教授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教學第一線,“精心備課”“將每堂課講成精品”是他的座右銘。因爲他堅信:只有用“工匠精神”去傳授知識技能,纔對得起這份崇高的職業。

“當其他選手還沉睡在夢鄉的時候,我們就早早起牀了,把酒店的牀鋪拼在一起做成比賽擂臺,針對賽場變化情況研究制定參賽策略,修改、調試操作程序……”在“20xx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獲得一等獎的本科生劉佔宇告訴記者,正是植根於自己心中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陪伴着他們在世界級的賽場上攻堅克難,勇攀高峯。

正是因爲有了以王金城、徐國勝爲代表的一代代教師對“工匠精神”的堅守,學校的教學質量纔有了根本的保障;有了劉佔宇這些青年學子的赤心傳承,“工匠之師”的榮耀也一定能賡續不絕。

3 黨建引領,創新“工匠教育”

在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40年的辦學歷史上,“工匠教育”成了一個響亮的品牌。他們創立“雙證書制”人才培養模式,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針對國家急需,推出“本科+技師”創新課,榮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探索“雙導師、雙基地、雙證書”研究生培養途徑,獲得第3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特別獎;他們還培養出我國首批“雙師型”碩士研究生和“雙證書”留學生碩士。

不負“中國培養職教師資的搖籃”的美譽,如今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正在以黨建爲引領,堅持問題導向,在改革創新的路上大步向前。

傅興是該校藝術學院的一名專業教師,這些日子他正在集中精力設計製作學院的文化展示牆。“這是我們學院黨建活動的一個載體,大家一起碰撞思想、動腦動手,形式生動活潑,很受歡迎。”從20xx年起,學校黨委實施了“黨建創新立項工程”,以項目爲載體,聚焦教師黨員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勵大家爭先創新創優。藝術學院以《藝術設計學科青年教師培養機制與實踐研究》爲課題,通過文化展示牆集思廣益,探討青年教師的成長成才途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此爲樣板,學校各基層黨組織均建立了各具特色的黨建項目計劃和實施方案。學校還爲所有黨員教師搭建了素質提升平臺,通過“教師素養提升計劃”“一校一品建設計劃”“廣泛開展調查研究計劃”等專項活動,以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爲先導,聚焦教學、科研、社會實踐等教育渠道,充分發掘和弘揚“工匠精神”的豐富內涵,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從而樹立教育自信和教學自信。

郝立果是學校工程實訓中心的一名教師,自20xx年作爲學校首批“本科+技師”留校任教後,他一直帶領學生奮鬥在學生科技創新第一線。他在多個學生科技社團中既當政治思想“導師”,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也當技術上的“師傅”,指導他們實現“工匠之師”的理想。電子科學技術專業的柴芳政在校期間就創辦了“小柴創客工作室”,爲了幫助這個工作室儘快發展壯大,郝立果不辭辛苦,經常夜以繼日地和同學們一起籌劃。柴芳政感嘆道:“郝老師工作起來,簡直就像個永不停歇的陀螺。”他在工作室創作的第一件作品上鐫刻下“質量之魂,存於匠心”的文字,以此向郝立果這樣的老師致敬。

徐國勝老師曾用五軸加工中心製作“蜘蛛”的過程,來比喻培養複合型人才的規律:在用數控車牀加工出作品的輪廓後,還要輔之以鏨子剔、銼刀磨等後期精細的人工打磨,才能最終生產出合格的工藝品。他認爲,在對學生的培養上,“立德”就是要保證人才培養的正確方向,只有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上,讓他們掌握堅實的科技知識和過硬的技術技能,才能鍛造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從而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充分展現人生價值。全國技術能手、加工中心高級技師譚積明深有同感,他說,培養“工匠之師”就是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作品,精心打磨、雕琢,再用實際行動去感染、帶動他們。

走進新時代,實現新跨越。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的師生正在努力踐行“工匠精神”,立志創造中國“工匠教育”的新輝煌。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演講致辭 篇5

金秋十月,走進江蘇東臺市樑垛鎮張倪村花卉種植家庭農場,一棟棟智能大棚內,百花爭豔。近年來,張倪村黨總支組織黨員幹部帶頭髮展花卉種植,採取“合作社+訂單+農戶”模式,帶動周邊130多個農戶增收致富。目前,該村花卉種植基地已打造成爲集生產銷售、科普教育、科技示範、休閒觀光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吸引市內外遊客近萬人參觀遊覽。

發生在張倪村的故事,只是東臺市基層黨建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市堅持把黨建引領融入脫貧攻堅中去,通過選樹25個鄉村振興試點村,開展“黨建領航”行動,探索“一鎮一品”“一村一韻”的黨建工作載體,促進基層黨組織進一步提升組織力,以組織振興帶動鄉村振興,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融合發展 理念植入

該市牢固樹立融合式黨建理念,積極探索黨建與鎮村工作在思路、方法、機制等方面的融合點,通過抓好“一室——黨羣服務中心、一品——黨建小品、一榜——黨員先鋒榜、一戶——先鋒家庭戶、一廊——先鋒長廊、一品牌——黨建品牌化”建設,促使黨建資源轉化爲鄉村發展資源、黨建成果轉化爲鄉村發展成果。

安豐鎮紅安村注重把黨員特點與項目工作相結合,推行“一強五帶”工作法,即強戰鬥堡壘,帶產業興旺,帶生態宜居,帶鄉風文明,帶治理有效,帶生活富裕,通過“掛牌亮戶先鋒行”“黨員先鋒家庭評”,促進黨員最大程度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頭竈鎮永紅村在開發項目實施前期,落實黨員聯戶聯心制度,順利推進聚寶湖農園650畝建設用地的政策處理工作。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該市在實施“黨建領航”行動過程中,突出問題導向,既注重每個村個性化問題的解決,也注重鎮區普遍問題的重點研究,對症下藥出實招破難題。

針對村黨員居住分散、組織學習難等問題,樑垛鎮臨塔村,通過劃分設置黨小組,擇優選擇一戶黨員家庭,建立黨員學習“微陣地”,開展微公益、微講堂、微演出等“微”系列活動,集聚鄉村振興活力。

作爲經濟薄弱村,唐洋鎮紅花村爲增加扶貧戶收入,積極推進“黨建領航 電商扶貧”行動,在相對成熟的農產品營銷產業鏈上組建網絡黨支部,建立“黨組織+黨員大戶+貧困戶”的產業組織體系。

面對農村黨員教育基地較少的實際,該市打通鎮與鎮之間的壁壘,按紅色教育類、廉政教育類、社會發展類等不同類別,選樹14個黨員教育實境課堂示範點,實現黨建資源開放融合、共建共享,爲廣大黨員接受教育提供身邊課堂。

頭雁集羣 示範引領

該市以打造“頭雁集羣”爲抓手,選準用好鄉村振興急需的各類人才,使村黨組織成爲引領農村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

今年3月,該市組織實施基層“領頭雁”工程,通過“三選一培”,即選派機關幹部任實職、選聘退役士兵扛重擔、選拔年輕同志輸活血、培訓骨幹力量提素能舉措,集中選派30名機關事業單位幹部脫產到村任職2年,選聘202名退役士兵任職村書記助理或主任助理,從大學生村官、返鄉創業青年中選拔7名骨幹任村兩委正職,並設立“村書記講堂”,分類分批進行培訓。該市還實施“定製村官”計劃,從今年起,用3年時間,採取“定點招生、定向培養、協議就業”方式,委託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等,每年在參加大學聯考學生中招收30名左右全日制學員,培養具備現代農業生產和村務管理能力的人才,作爲村級後備幹部培養使用。

爲錘鍊過硬黨員隊伍,近年來,該市實施基層黨組織“統一活動日”制度,每月20日組織黨員參加支部活動。市委組織部每月對活動主題、重點內容等提出指導性意見,既強調共性要求,又注重分類指導,將基層黨組織“統一活動日”打造爲黨員修養教育日、觀摩學習提升日、黨羣結對聯繫日、黨務村務議事日、爲民服務奉獻日。同時,在農村黨員中開展“學習新黨章,爭創先鋒家庭,投身鄉村振興”主題活動,選樹一批基層先進典型,採取報告會、現場觀摩、正面典型互學互看等形式,教育引導黨員在服務人民羣衆、建設良好家風、推動鄉村振興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演講致辭 篇6

各位來賓、各位家長、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美高集團20~~年度愛心助學儀式。我謹代表區委、區政府,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向李家女姑村本屆中、大學聯考取得優異成績的同學表示熱烈的祝賀!對長期支持我區各項公益事業建設的美高集團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幾年,美高集團在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關注教育、文化事業,每年拿出大量資金用於支持教育,獎學助困,爲全區企業樹立了好的榜樣,對我區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教育現代化品牌的打造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意義深遠,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學習。

發展文化教育事業需要全社會的力量,企業的鼎力支持是一條非常重要的渠道;同時支持文化教育事業也是企業回報社會,提高企業聲譽,樹立企業形象,促進企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作爲一傢俱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美高集團和李永兆董事長在這方面帶了個好頭,希望今後有更多有實力有遠見的企業、企業家參與到社會文化公益事業中來,在自身發展的同時,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同學們,有了黨和政府的關懷、社會各界的支持,你們要奮發學習,自強自立,將感激之情轉化成努力學習的巨大動力,爭取早日學成,報效祖國,回報社會。

最後,預祝在座的學子們學業有成,祝各位來賓、家長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祝美高集團取得新的、更高的成績。

謝謝大家!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演講致辭 篇7

老師們,同學們:

上午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不能忘記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摺合糧食約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約2億人一年的口糧。

2020__年底,隨着全國主流媒體對“舌尖上的浪費”大加撻伐,一項倡導將盤中餐吃光、喝淨、帶走的“光盤行動”正在全國興起,並得到許多民衆的熱烈響應。所謂“光盤行動”,指就餐時倡導人們不浪費糧食,吃光盤子裏的東西,在外就餐時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走。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光盤行動”,我們先行,要從點滴做起,從用餐開始,將口號變爲行動,將行動化爲習慣,不剩飯,不浪費,吃多少,打多少。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公共場合,都要文明消費、節約用餐,避免過度飲食或剩菜剩飯,養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

同時,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是一種責任,一種品質。因此,大家不但要爭當勤儉節約的行動表率,更要結合光盤活動的開展,積極倡導節約文化,廣泛宣傳,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用我們的身體力行感召、影響和帶動家人、同學、朋友及身邊的每一個人加入節約行列,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節約資源、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助推“勤儉節約”成爲時代徽標、“儉約生活”成爲社會時尚。

老師們,同學們,我們既要做“光盤行動”的實踐者,也要做“光盤行動”的推動者。讓更多的人瞭解“光盤行動”,參與“光盤行動”,共同增強節約意識,杜絕鋪張浪費,從生活習慣開始,從細微處做起,從節約糧食做起,讓我們節約的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度電,讓勤儉節約的精神滲透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爲建設節約型校園、節約型社會發揮自己的正能量!

謝謝大家!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演講致辭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光盤行動》。

所謂光盤,就是吃光碗裏的最後一粒米、盤中的最後一棵菜,餐畢盤光,珍惜糧食,拒絕浪費!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在享受“舌尖上的美味”的同時,也要厲行節約,狠剎“舌尖上的浪費”之風。農業學家袁隆平說:“我們國家人口這麼多,耕地又這樣少,人均耕地這麼少,好不容易國家投入很大,每年都增加科技投入,我們每年辛辛苦苦來鑽研,提高產量,我們的水稻產量,每畝提高十斤五斤都是艱難的,提高了單產之後呢?又浪費了。”顯而易見,我們的浪費建立他人腦力和勞力的辛勤耕耘之上;我們到下的是自己碗中的剩飯,而流走的卻是他人辛勞的汗水。

全球平均每年有1千萬人因飢餓喪生,每6秒就有1名兒童因飢餓而死亡。中國每年浪費糧食約500億公斤,約佔總產量的十分之一,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字啊!如果我們人人都反對浪費,不忘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那麼我們可以救活多少飢餓的人口啊!

我們以“光盤”爲榮,以“剩宴”爲恥。“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需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用文明演繹生活,用行動展示形象!我們要做“光盤行動”的實踐者,也要做“光盤行動”的推動者,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和朋友宣傳節約糧食,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

在家庭餐桌上,我們倡議根據營養學合理搭配葷素菜比例,按需買菜、燒菜、做飯,以每頓飯家庭成員剛好吃完、吃飽爲準,做到不扔剩飯剩菜,不可避免有剩餘的,用於餐桌二次供應,爭取吃光碗裏的最後一粒米、盤中的最後一棵菜。拒絕浪費,珍惜糧食。

在職工食堂,我們倡議按量取食,吃多少,盛多少,“吃光盤中餐,今天不剩飯”;提倡自帶飯盒,剩菜剩飯要打包,環保又節約,低碳又健康。

在外就餐時,我們倡議點菜要適度適量,吃飽爲好。實在吃不了,記得打包兜着走,減少奢侈浪費,不攀比,以節約爲榮,浪費爲恥。

或許有的人說:“我吃飯花自己的錢,想要多少就要多少,吃不完也是我用錢買的。”是的,我們是花自己的錢,可我們浪費的卻是社會的資源。我們要對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負責,所以我們要行動起來,做節約的大使,作浪費的殺手。

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積滿籮。我們的節約,僅在觀念一瞬間,節約的是糧食,拯救的卻是他人的生命;我們節約一小步,卻文明一大步。

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讓我們一起:不剩飯,不浪費,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兜着走!加入光盤族,一起對“浪費”SayNo!

讓節約引領風尚,共同爲建設文明、和諧、環保的社會環境作出應有的貢獻!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演講致辭 篇9

20__年來了然而這個20__年並沒有小時候作文裏寫得一樣美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疫情牽動着國人的心,每日增長的確診人數,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羣衆的焦慮。

最近,一直堅守在一線的鐘南山再次接受採訪:“勁頭上來了,很多東西都能解決的。大家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說完這句話,鍾南山爺爺難掩內心的心痛,哭了。“爲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猶記得,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候,他還警告全國人民:“沒事不要去武漢。”可84歲的他自己,不還是拖着年邁的身軀,緊急搭上了去武漢的那趟列車嗎?在災難面前他們是偉大的逆行者!

在這次疫情面前有許許多多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在爲武漢在爲中國加油鼓勁。

著名歌手韓紅截至1月26日,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共募集善款達1150萬人民幣。聽說了武漢疫情,阿里巴巴果斷出手,捐款10億,眼睛眨都沒眨一下;美的又有多低調呢?他們不僅迅速捐款1億,還主動承包了雷神山醫院所有電器的費用;其他的知名企業,百度、騰訊、網易、美團等,也都在疫情爆發之初,迅速成立了專項基金,爲武漢人民送溫暖。到現在,大大小小的企業,力援武漢的款項,已經超過了45億。不僅如此,那些可以直接幫忙的企業,也都加入了“雪中送炭”的隊列裏。京東、德邦、順豐等十多家快遞企業宣佈:所有全國各地馳援武漢的救援物資,免費運輸!80家藥用企業紛紛出力:武漢人民!別怕!防護服,口罩,藥品,呼吸機等都已經在路上了!平安保險與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合作:白衣天使們,希望你們用不上,但這份專屬風險保障,還是能作爲你們的後盾……

還有許許多多無名的人他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爲國家作貢獻。有些人買了許多的口罩發給不認識的路人,一些在國外的同胞買空了店裏的口罩和目鏡寄回國內,還有一些學生黨也把自己的零花錢捐了,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所有人都應當承擔起社會責任,積極投身抗擊疫情的各條戰線,才能打贏這場沒有銷煙的戰爭。只要萬衆一心,就沒有翻不過的山;只要衆志成城,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待到春花燦爛之時,全國人民都會去武漢吃熱乾麪,去賞櫻花。加油,武漢!加油中國!這場戰爭我們一定能勝利,因爲我們一直在一起……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演講致辭 篇10

日前,中國石化印發《集團公司黨組成員所在黨支部、聯繫黨支部“雙示範”創建實施意見》,着力把黨組成員所在黨支部建成全面過硬的示範黨支部,把黨組成員聯繫黨支部建成全面進步的示範黨支部,在全系統營造抓黨建促發展、抓基層促發展的濃厚氛圍。

“雙示範”黨支部創建的具體內容包括:黨組成員所在的機關黨支部在政治功能過硬、基礎工作過硬、本領能力過硬、工作業績過硬、紀律作風過硬等五方面下功夫,努力在全系統基層黨支部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黨組成員聯繫黨支部在政治引領進步、“三基”工作進步、凝聚羣衆進步、推動發展進步、紀律作風進步等五方面下功夫,切實發揮戰鬥堡壘作用。

根據《實施意見》,黨組成員要把“雙示範”創建納入“一崗雙責”責任體系,嚴格落實雙重組織生活,做實領導幹部聯繫點工作,抓業務與抓黨建統籌推進,深入支部抓支部,身體力行指導推動支部工作,以實際行動影響帶動黨員羣衆;黨組成員所在黨支部、聯繫黨支部要對照目標、強化落實,不斷整改提升,努力爭創示範;機關和基層黨支部要協同創建,通過送黨課、送管理、送技術、送服務等形式加強交流。“雙示範”創建工作還將納入總部機關和基層聯繫單位黨建考覈和黨組成員年度述職內容。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演講致辭 篇11

衆所周知,自“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目前已進入了抗擊疫情蔓延的關鍵期。當前,湖北和武漢疫情形勢仍然十分嚴峻,所以也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更是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勝之地。

“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要理。因此要採取更大的力度、更果斷的措施,堅決把疫情擴散蔓延勢頭遏制住。這是黨和人民對自身的起碼要求,也是對外界各方的一種責任擔當。我們心裏有信心,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我們更知道要落實在具體措施上,纔是抗疫成功的關鍵所在。

要堅決做到應收盡收,全力做好救治工作。控制源頭、切斷傳播途徑,是傳染病防控的治本之策。要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如:儘快增加醫療機構牀位,用好方艙醫院,通過徵用賓館、培訓中心等增加隔離牀位,盡最大努力收治病患者。要全力做好救治工作。如: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不斷優化診療方案,堅持中西醫結合,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加快篩選研發具有較好臨牀療效的藥物。這樣兼顧了標本的救治措施,纔是完全之策。

要全面加強社會管控,及時發佈權威信息。要加強社會治理,妥善處理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各項工作要周密細緻,把生活保障、醫療救治、心理干預等工作做到位,維護社會大局穩定。要加強輿論引導工作。深入宣傳黨中央決策部署、對湖北和武漢的關心重視;宣傳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精神;宣傳一線醫務人員、基層幹部、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志願者等的感人事蹟。展現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的堅強意志。要及時發佈權威信息,公開透明迴應羣衆關切,增強輿情引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加大對傳染病防治法和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引導全社會依法防控,提高人民羣衆自我防護能力。這樣,社會層面的穩定,權威信息的透明,爲武漢、甚至全國的抗疫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石。

要加強疫情防控統籌,切實做到突出重點。要全面落實黨中央要求,突出抓好重點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各地特別是疫情重點區聯防聯控機制要加強協調調度,應優先保障疫情嚴重地區的防控工作。上級指導組對重點區域防控工作既要進行指導,也要加強督查。重點抗疫地區要把疫情防控作爲當前頭等大事,統籌加強各區市縣鄉村(社區)防疫工作,健全指揮體系特別要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阻擊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加強社區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使所有社區成爲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在此過程中,我們的反應要果斷迅速,運轉要高效有序,執行要堅決有力。唯如此,我們心中期待的勝利曙光不會太遙遠!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演講致辭 篇1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文明就餐光盤行動”是一種大衆自發認識到節約糧食,倡導節約糧食資源的一種方式。它首先是由國土資源報社的副社長徐志軍先生提出來的,進而由北京市一家民間公益組織推行的活動,經過媒體傳播行成的一種社會羣體的“文明就餐光盤行動”。

“文明就餐光盤行動”的出現,是一個符合當前社會的現象。在21世紀的年代裏,已經不再是30多年前的那種食不果腹,到處飢餓的社會了。人們不再爲了一點糧食而去感到可惜,越來越多的浪費糧食的現象蔚然成風。人們在飯店裏有時爲了一時氣派,不惜花錢買許多吃不了的東西,只是爲了排面上的奢華,他們只以爲自己的賺的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他們並沒有意識到節約糧食的重要性。其實,尊重糧食也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大傳統美德。

根據可靠數據,每年消費者僅餐飲方面浪費蛋白質和脂肪800萬噸和300萬噸,最少倒掉了約2億人的口糧。“全世界飢餓人口超過10億。全球平均每年,因飢餓死亡的人數達1000萬,每6秒鐘就有1名兒童因飢餓而死亡!如果我們每天的食物減少浪費5%,就可救活超過400萬的饑民!”這是“光盤行動”宣傳單上的話。相信無論任何人看到這樣的驚人的數字,都會感到驚恐,都會啞口無言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光盤行動”的要求,都要有自覺的節約資源意識。

每個人都有節約資源,節約糧食的義務。世界是屬於全人類的,人類就必須保護不必要浪費的資源。資源是有限的,而我們的生活是長遠的。我們不能只爲了當前的生活的舒適,而去浪費糧食,要知道,誰也無法預測自然災害會在什麼時候發生,我們要養成節約糧食的良好習慣。日常生活中,我們能吃多少就做多少,點多少,吃不完的能打包就打包,不要因爲麻煩就倒進垃圾桶裏。如果我們都能做到不浪費一點糧食,那麼我們就等於會拯救很多將會餓死的人。我們不只是爲了我們自己活着,更是爲了我們的後代活着。

我們的行爲將會影響我們的下一代。尤其,已經作爲父母的人,孩子還是在學習事物的過程,父母自然要做一個好榜樣。如果帶自己的孩子去飯店點一堆東西,只是爲了讓孩子吃的開心,然後浪費一堆食物,那麼這種行爲將會在孩子的腦海裏留下深深地印象,自然以後就自然而然的也做了跟家長同樣的事情。但是,如果反之,我們每次,每天都會教育孩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那麼我們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節約,更加富有。

我們更要監督用公款海吃海喝的行爲,這是很厲害的一種浪費行爲,國家更要進一步落實這樣的政策。我們是現代文明人,就要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行爲修養,文明修養。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考慮後果。“光盤行動”的出現就是證明現在浪費行爲已經很嚴重,所以每個人務必節制自己不好的浪費行爲,爲自己,爲後人,爲國家,爲世界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要明白,保護好我們地球的資源,沒有一點壞處。

“從我做起,今天不剩飯!”這是光盤行動的口號。正如,海子說的“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是啊!就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爲“光盤”一族吧!世界是我們的,我們屬於世界,關心我們身邊寶貴的糧食吧,它是我們人類的珍寶!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演講致辭 篇1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們不能忘記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更不能忘記全國仍有1億多貧困人口。我們倡議,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有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摺合糧食約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約2億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糧。與此同時,飢餓卻仍是人類的頭號殺手。全球平均每年有1千萬人因飢餓喪生,每6秒就有1名兒童因飢餓而死亡。

浪費糧食的現象比比皆是,據報道數據顯示,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__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舌尖上的浪費”已到亟須遏制的地步。沒有經受過飢餓的人們常常以爲,剩飯剩菜是很常見的了,不足爲奇。可是,這只是“君不曾處於饑荒之中,不曾受過飢餓之苦。”世界上還有太多的災民,食不果腹,一日不進米飯,不說是米飯,連稀粥都喝不上。不愁三餐的我們,又怎麼能體會到飢餓難耐的痛苦?又怎麼懂得米飯的粒粒珍貴。更何況,現在還有公款吃喝、商務宴請的,一頓飯不知浪費多少汗水。我們說,一頓飯吃不掉一頭牛,但一頓飯必須點價值一頭牛的食物的大有人在,這已經超越了我們一般認爲的“舌尖上的浪費”了。

從古至今,吃飯,只有在飢腸轆轆的人那裏,纔是一種生理需要。很多時候,國人賦予了吃飯諸多不同的文化深意。比如,到哪個時令、節日吃哪種食物,國人均會寄寓別樣的希冀和祝福;不同的美食佳餚,也可以折射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甚至可以從中看到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質。但是,另一層“文化深意”是食物與身份、地位、感情的潛在捆綁。比如,吃昂貴的食物,才能顯示身份的高貴;只有浪費一些食物,才能說明主人大方、不吝嗇。

遏制“舌尖上的浪費”,需要剔除那些消極的“舌尖上的文化”,培育全新的“光盤文化”。從細節上講,吃多少點多少,不要眼寬肚窄,有句話說得有點過,但是也有道理,“要麼少點餐,要麼吃不完兜着走。”總之,做到消費而不浪費。

拒絕浪費,從我做起,一起向浪費說“不”,爭做節約達人,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所謂光盤,就是吃“光”你“盤”子裏的東西。任重而道遠,唯有制度保障、人人蔘與、廣泛發動、長期堅持,“光盤”才能成爲水到渠成的自覺之舉。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勤儉不是吃苦,而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從今天午飯開始,讓我們一起:不剩飯,不浪費,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兜着走!加入光盤族,一起對浪費說不!光盤行動體現的是居民品質和責任。我們都是社會的主人,都要從現在做起從生活習慣開始從細微處做起從節約糧食做起爭做節約糧食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範者。

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節約糧食的行動中來,讓節約引領風尚,共同爲建設文明、和諧、環保的社會環境作出應有的貢獻!

還記得那句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光盤行動滿滿的正能量,讓節儉歷久彌新。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演講致辭 篇14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爲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西藏自治區尤其是山南市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都積累了豐富的革命遺存,但由於挖掘不深、宣傳不廣、利用不足等問題,還不能適應新時代黨性教育的新要求。有效整合紅色資源,打造具有中國邊疆特色的黨性教育基地,必將爲全面從嚴治黨、全面推進山南市乃至整個西藏自治區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

挖掘整合紅色資源,彰顯其“執政資源”功能

紅色資源作爲我們黨建立以來,領導廣大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形成的承載革命歷史、革命事蹟和革命精神的載體等歷史痕跡和精神瑰寶,不僅是共產黨人精神與文化的象徵,更是代表我們黨歷史合法性的重要執政資源。挖掘整合紅色資源,將其作爲開展愛國主義和黨性教育的生動教材,可以幫助廣大黨員幹部深刻理解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必然性,進一步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爲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鬥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西藏自治區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但目前在衆多革命遺存中,全區僅克鬆村作爲西藏自治區民主改革第一村陳列館進入“共產黨員網”黨性教育基地網上展館。事實上,山南市還有很多資源未被挖掘利用,如,被毛澤東高度肯定的張國華將軍對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前線指揮所遺址紀念館,在給隆子縣牧民回信中稱讚爲“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的玉麥鄉,1989年8月就被國務院批准爲“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的山南烈士陵園,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書寫“愚公移山”傳奇的列麥鄉,以及隆子人幾十年堅持不懈孕育出赤手與風沙作鬥爭的“沙棘林精神”基地,等等。這些紅色基地彰顯的先進思想、高尚精神、優良作風,都是優質的黨性教育資源,要將其打造成過硬的黨建品牌,彰顯其應有的價值。

在xx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西藏豐富的紅色資源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新西藏的最有力證明,也是自治區黨委深入開展黨性教育的有效載體,要做艱苦細緻的研究整合工作,讓紅色資源成爲“弘揚培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課堂”。

充分發揮紅色資源的黨性教育作用

執政資源既來自適應時勢發展、在動態執政過程中不斷開拓挖掘的新資源,更來自於對傳統資源的堅守、整合與再生,從而不斷提升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厚植我們黨長期執政的根基。正視山南紅色資源的“執政資源”屬性,將其間以愛國主義、艱苦奮鬥和團結奉獻爲核心的“老西藏”精神,以頑強拼搏、甘當路石爲核心的“兩路精神”,以守邊固邊、忠誠奉獻爲核心的“玉麥精神”,以自力更生、不怕苦累爲核心的“列麥精神”,以苦幹實幹、造福後代爲核心的“沙棘精神”等作爲代表我們黨紅色基因的有機載體以及歷史合法性的重要執政資源,對於不斷激勵新時代廣大幹部積極投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工作都具有特殊意義。

打造紅色基地,深入推動“三位一體”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山南代表性衆多、黨建資源豐富的優勢,成立中國西藏邊疆特色黨性教育研究會,實現基地、黨校、研究會“三位一體”融合發展。採取課堂教學、現場教學、場館教學、情景教學、互動教學等形式,通過展現鮮活事例、聆聽感人事蹟、發掘崇高精神,開展理想信念、宗旨意識、羣衆路線、革命傳統、科學發展、清正廉潔、基層黨建等內容培訓,立足山南、服務全區、輻射全國,讓廣大黨員幹部在感知感動感悟中觸動靈魂,提升境界。

傳承紅色基因,着力實現“六個基地”有機統一。以“愛國守邊、忠誠奉獻、不怕苦累、建設家園”總精神爲紅線統領,系統打造“六大基地”,實現有機銜接、運轉協調。一是全區規模最大、內存資料最多、保存最完整的烈士陵園基地,應着力凸顯其不同於一般烈士陵園的特殊性:這裏安葬的革命先烈以及陳列的烈士事蹟遺物乃是老西藏精神在歲月的變遷中孕育、發展、昇華不斷繼承發展的最好見證。正是靠着這種精神,一代又一代老西藏面對生與死、苦與樂、榮與辱的考驗,不改初衷,默默奉獻,勝利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對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搶險救災、對口援藏等一系列光榮而艱鉅的歷史重任,譜寫出一曲曲氣壯山河的英雄凱歌。今天繼承發揚這筆無價精神財富,將激勵廣大黨員幹部與全國人民一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奮勇前進。二是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的克鬆村基地。應着力凸顯其作爲全區5000多個村縮影的“西藏第一個基層黨支部”的核心位置,重點體現我們黨率先在此建立黨組織、有力領導西藏民主改革運動、極大解放西藏生產力、推動西藏社會向前發展的寶貴經驗,幫助黨員幹部紮實推進全區基層黨建工作。三是張國華對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前線指揮基地。深切感受當時全體指戰員在艱苦的環境和生活條件下發揚高度愛國主義、英雄主義革命氣概,邊防部隊在驅趕外敵中不怕犧牲、英勇善戰取得的英雄業績,更加堅定地繼承發揚此戰中鑄造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精神,更加堅定信念、珍惜現在、開創未來。四是稱爲“愛國守邊精神”的玉麥基地。深刻感受在所轄面積3644平方公里、海拔3600多米的曾經“三人鄉”,多年來每年都要經歷200多天的雨雪天氣、每粒糧食果蔬都需步行幾百公里、穿越五座大山趕在雪季前儲存的艱辛;深刻感受對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打響後,全鄉青壯牧民往返於後方前線之間運送彈藥給養,協助驅逐入侵印軍的英勇……在全面回顧玉麥雄壯歷史脈絡的同時,切實把玉麥精神貫穿到西藏改革發展穩定全過程。五是書寫“愚公移山”傳奇的列麥基地。列麥人民20世紀60年代中期,面對碎石遍地、土層堅硬、雜草叢生,在沒有任何先進生產工具的艱苦條件下,憑藉苦幹實幹精神,用牛耕、用十字鎬刨、鐵鍬翻、肩挑背扛,“叫河水改道、向荒山要糧”,硬生生地將荒壩變成糧田。通過參觀紀念館、徒步“革命壩”、考察“幸福渠”,重走當代愚公之路,充分汲取自強不已、奮鬥不息的精神食糧。六是在艱苦環境中赤手拼搏的沙棘林基地。從1966年開始,在長達50多年的時間裏,一代又一代隆子人每年春夏奮戰在隆子河谷,歷經無數次失敗,鑄成今天藏南谷地面積40多萬畝、綿延40多公里的沙棘林,形成不怕苦、不怕累、苦幹實幹、赤手與風沙作鬥爭的“沙棘林”精神。繼承發揚這一精神,將切實增強廣大幹部羣衆幹事創業的歷史擔當和歷史責任,奮力在廣闊的農牧區、在拼搏和奉獻的火熱實踐中實現人生價值。

由此,方能推動靜態的紅色資源轉化爲生動的黨性錘鍊,使黨員幹部黨性教育更加觸動靈魂,指導實踐更爲有效,達到政治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演講致辭 篇15

各位 領導 、同志們:

大家好!

今年10月26日是AA市第十一屆環衛工人節,也是我和楊書記進入區市容環衛系統迎來的第一個環衛工人節,作爲一個普通勞動者,我們和大家在這裏共度自己的節日,心情十分激動和高興。AA市“環衛工人節”的設立,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市容環衛工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充分體現出廣大人民羣衆對環衛工人的尊重,因此,我們必須以自己的不懈努力,以更加出色的成績感謝各級 領導 和社會各界的厚愛,現在,我受局領導班子委託,對一年來的工作作一個簡單的彙報:

一、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按照中央和省、市、區的部署,我局積極組織學習關於“八榮八恥”教育 講話 精神,在全系統迅速掀起了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熱潮。區執法大隊在教育活動中,堅持弘揚“爭先進位”的團隊精神,確立“隊榮我榮,隊恥我恥”的榮辱觀,充分調動每一名隊員積極爲團隊爭光添彩;在各鎮街執法中隊廣泛開展的“AA美麗我光榮,AA發展我驕傲”活動,把整治“四亂”工作作爲“榮辱觀”教育實踐內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黨風廉政建設中,成立了以局黨委書記負總責的黨風廉政建設領導小組,定期組織活動,針對區紀委對我局黨風廉政檢查的反饋意見,進行逐項任務分解抓落實。基層各支部也相應成立組織,切實提高管理工作效能。順利完成了春節、五一、國慶、市黨代會期間等重大活動保障任務,展現出“敢於奉獻,敢於吃苦”的行業精神風貌。

二、 積極開展機關“效能”建設,提高工作效率

今年是機關效能建設年,我局以機關“效能革命”爲重點,優化大環境,促進大發展,以提高效率爲前提,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區城管執法大隊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執法隊員AB崗工作制,局市容科以“審批提速,服務先行”爲內容開展效能建設活動,建立健全了審批工作“AB”崗制、限時辦結制、一次性告知制等規章制度,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基層和羣衆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三、積極推進用人制度改革,激發工作活力

嚴格按照《黨政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要求,切實把握“知榮辱、擔重任、願付出、經風浪、甘清廉”的用人標準,從制度上體現出幹多幹少不一樣,幹好幹壞不一樣,讓想幹事、能幹事、會幹事、幹成事的人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今年4月21日,我們對區城管行政執法大隊班子調整中,採取公開 競聘 的方式,使四名同志脫穎而出,走上了副大隊長和副教導員的領導崗位。6月6日,我局又對二級機構黨政領導層幹部進行了合理調整,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下,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通過用人制度改革,努力建設一支素質高、業務精、能力強、作風正、羣衆認可的幹部隊伍。

四、堅持依法行政,打造靚麗

(一)整治“四亂”工作,成效顯著

今年2月份以來,我局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關於開展整治“四亂”工作的號召,在區委、區政府、區文明委的統一部署下,全區主次幹道和重要場所設立了23個宣傳點,對“四亂”行爲進行勸導、執法、處罰。在整治工作呈現出五大特色。一是思想認識有高度。在思想上把整治工作作爲塑造省會城市形象、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全民素質、創建文明城市、規範執法行爲,優化投資環境的高度來抓。二是宣傳教育有廣度。全局整治“四亂”工作實施方案和宣傳方案目標明確、職責到位、標準嚴謹、操作易行,通過系統內的廣泛教育,在全區區直機關中率先使整治“四亂”工作的知曉率達 100%。整治“四亂”宣傳報道工作在全市處於領先位置;三是組織領導有力度。實行整治“四亂”包聯制,每位副局長與各隊辦包聯,將整治“四亂”工作覆蓋全區。在整治工作的每一個關鍵環節,局領導都能深入現場、靠前指揮;四是整治工作有強度。率先向社會各界發出倡議:移風易俗、文明殯葬。對送殯隊伍“亂撒紙錢、亂放鞭炮、亂放哀樂”行爲強化源頭管理,建立途徑轄區送殯隊伍全方位監控,執法人員全程跟蹤制度,在全市率先達到無“亂撒紙錢”行爲目標的行政區。結合整治“四亂”工作開展的“夜鷹系列”行動,專項查處夜間亂倒垃圾行爲,取得了明顯成效。國際購物廣場宣傳執法點多次被市區兩級文明委通報表彰,被列爲全市優秀執法站點。五是實施獎懲有硬度。嚴格獎懲,強力推行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對整治工作中一絲不苟、盡心盡力的執法隊員給予通報表彰和物質獎勵。對工作不力、敷衍了事的執法人員嚴肅追究責任。截止到6月底,我局共對6個先進站點,6個先進個人給予通報表彰,頒發獎金7800元。爲推進整治“四亂”工作的長效管理,4月29日,我局開展了萬人萬店“愛我,清潔家園”活動,清理沿街立面,清除綠化帶內積存泥沙,贏得了沿街單位的廣泛支持和參與,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二)“門前五包一監督”工作穩步推進

在抓好“門前三包”工作落實的基礎上,加大了對薄弱地段和薄弱時段的督查頻率,強化產權單位的責任意識,認真做好思想工作,達到了簽約率100%、垃圾袋裝率95%以上的工作目標。針對商業網點亂倒垃圾、出店經營和倚門設攤等問題,局市容科協調鎮、街和區執法大隊,加大宣傳和監管力度,每週組織1~2次的集中整治行動,對於問題多發地段採取定人、定崗、定責管理制度。不僅如此,我們還根據區情管理工作發展態勢,大膽進行 “門前五包一監督”推廣工作。

(三)打擊亂塗亂寫亂刻劃,措施有力

我局進一步加大了對“牛皮癬”的清理整治力度。一是抓清理覆蓋,實行全區聯動,組織機關幹部、清潔工人、轄區部隊、在校學生和專業人員進行專項清理。發現一處,同色覆蓋一處,檢查一處,及時清理一處的工作狀態;二是抓現行打擊,對抓獲“制癬者”的有功人員進行精神、物質獎勵。上半年共安排“4050”人員30人專門從事“牛皮癬”清理工作,共清除19097處,耗資上萬元。抓獲違法人員14人,行拘8人,初步達到扼制“牛皮癬”回潮的目標。

(四)主次幹道攤點整治,效果明顯

突出長效管理,在取締流動攤點、店外店工作中,將集中整治與鎮、街日常管理相結合,在充分做好沿街店面規範性經營和流動攤點進場規範經營的宣傳工作基礎上,堅持“以人爲本”的原則,切實解決經營戶的實際困難,爲他們合法經營創造良好環境。據統計,大隊在區公安分局配合下,對轄區佔道攤點、店外店進行整治,出動人員3800餘人次,車輛950餘臺次,取締流動攤點、店外店980餘處,處罰亂塗痰227人,處罰亂倒垃圾48起。

(五)沿街“店招標牌”整治工作,富有實效

根據市局的統一安排,我局從3月20日起,開展了店招標牌集中整治工作,經過四十餘天的緊張努力,在5月30日前共拆除違規店招標牌3636塊,提前完成了市局佈置的拆除任務,目前,店招標牌拆除整治方向已延伸到小街巷,已拆除小街巷店招標牌1129塊,全區完成規範店招標牌製作1314塊,青陽南路因整治工作出色、多次受到市局和區政府的表揚。梅山路精品路段的店招設計富有特色和創意,成爲一大亮點。針對市局在5月25日將戶外廣告審批權下放以後的空擋期,局市容科不等不靠、主動介入,迅速做好市、區兩級戶外廣告審批權限調整的銜接工作,確保整體工作不斷檔、狀態不下降。

(六)實施瓜農“進城新政”戰略,贏得好評

根據蜀政辦[20xx]19號《關於做好季節性瓜果進小區進市場銷售的通知》文件精神,20xx年夏季瓜果市場管理要求有所轉變,即主次幹道嚴禁擺設瓜果攤點,引導瓜農進入農貿市場、居民小區和超市經營。我局適時調整工作思路,堅持“給方便,不給隨便”的原則,積極協調安排居民小區銷售點116處,組織了120多名進點銷售引導員,引導瓜農進小區、進市場、進背街小巷,同時,本着人性化和“以人爲本”的理念,不向瓜農收取任何費用。積極爲瓜農送茶水、送盒飯、送太陽傘、送防暑降溫用品、購買“愛心瓜”等活動。我局與國際購物廣場聯合向瓜農贈送遮陽傘的做法被《人民日報》、《安徽日報》等衆多媒體相繼報道,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五、認真開展作風紀律整頓,鑄造一流執法隊伍

根據市市容局的統一部署,區城管行政執法大隊針對隊伍中存在的“懶、散、粗、油”問題,有 計劃 、有步驟、有目標地開展作風紀律整頓,堅持每週組織一次全體隊員參加的軍事訓練。對20名協管員進行了專門業務培訓,有18名同志順利通過執法資格考試。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大隊以“作風過硬、紀律嚴明、高效務實、羣衆滿意”作爲隊伍建設的目標,制訂出《渣土督察制度》、《監察隊員職業道德規範》、《監察隊員獎懲辦法》等規章制度,規範執法行爲。區委、區政府投資40多萬元,爲市容管理和城管執法隊伍添置了80輛電動車,65部對講機,25部攝錄機等裝備,在全市率先實現裝備提擋、形象提升,效能提速的目標,爲建成網格化管理試點區奠定了基礎。

六、突出重點難點,全局上下聯動、形成合力

渣土管理工作一直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難點和焦點。針對夜間渣土管理工作特點,即從事渣土運輸行爲的人員複雜,多在夜間工作,不易管理的特點,局機關和執法大隊羣策羣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的措施和方法:一是請相關部門配合,實行全區渣土管理聯動,嚴厲打擊夜間渣土運輸違規行爲。二是採取源頭督查制度,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和情況及時處理,控制轄區路面衛生。三是採取對全區建築工地進行文明施工上門宣傳、服務,不定期召開工地負責人會議,增強其衛生意識。由於措施得力、方法得當,我局渣土運輸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4月27日,市市容局在我區“安高工地”召開渣土運輸管理工作現場會,得到了市市容局的充分肯定,有力地推進了我區渣土運輸長效管理運行機制。

局重點路段辦公室相繼對金寨路、長江西路、潛山南路進行了集中整治,卓有成效地開展了整治“四亂”、規範設置店招標牌、引導瓜農進點進店銷售、門前管理責任制落實工作。

清潔一隊和清潔二隊積極開展爭做“城市美容師”活動,以構建“和諧”爲思路,以履行職責、規範作業爲重點,強化班組長負責制,強化內部管理,對新增路段進行集中清理,使道路周邊環境得到明顯好轉,圓滿完成了全年的各項任務。

汽車隊全年車輛、轉運設備的安全運行無事故,確保了全區生活垃圾的日產日清。被省建設廳表彰爲全省系統“十五”勞動競賽先進集體。

爲加快我區的市容環衛設施建設,努力解決“入廁”難的問題,上半年公廁改造(旱改水)全部完成,新建的三座公廁即將投入使用。

區收費辦利用多種渠道宣傳徵收生活垃圾處置費政策和規定,成立了街、鎮收費專業隊伍,使全區的收費工作在全市處於領先位置。

七、堅持思想領先,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工作

今年,我局進一步加大了宣傳力度,增強了廣大市民對城市管理和支持,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的知曉率和滿意度方面取得明顯成績。截止9月30日,全系統在全國性的報刊、雜誌採用稿件8篇,市級以上新聞媒體採用稿件312篇,擴大了城管的知名度。

認真做好人民羣衆來信、來訪工作。上半年共受理市長熱線38件,區長熱線3件,投訴案件70件,沒有一件複議案,做到了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落實,辦結率100%,羣衆滿意率在98%以上。通過對信訪件的認真調查反饋,解決了羣衆關心的一些熱點和難點問題。

當然,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在過去的工作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如城市管理工作反覆性大,離市、區領導的要求和羣衆的期望尚有一定的差距;流動攤點、跨門經營、牛皮癬等“三老”問題,短期內還很難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個別住宅區和城鄉結合部,管理缺乏長效機制,死角死麪,髒、亂、差現象沒有徹底根除;市容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和“雙達標”工作需進一步抓好落實;各項管理規章還需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嚴格執法與文明執法的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今後工作中高度重視,切實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演講致辭 篇16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光盤行動》。爲什麼要講光盤行動,因爲中國的食用油的80%以上都依賴進口原料加工。據網上資料,僅去年一年中國的進口黃豆就多達6000萬噸,按中國13億人計算,摺合到每個人頭上是一年將近100斤,這是多麼大的數字啊。這裏還不說它是轉基因,對我們的身體有多大的傷害,(轉基因的傷害要二十年後才一般人才可能看得出來)還能夠整治嗎?做做樣子安撫老百姓可以,認真可不行。只要認真,市場立馬蕭條,立馬大亂,立馬要餓死人,大規模的餓死人。爲什麼?很簡單,只要認真,市場將會無物可供,到哪裏去找那麼多的、天然健康無害的食物?

爲什麼,先看種子問題。現在農民手中已經很少有可以自然留種的種子了。以前種子都是在各家各戶的農民手中,農民年年留種,這家沒有那家有,是安全的。現在不是了,都是年年去種子公司購買,種子公司購買的種子只能夠種一季,是不能夠留種的,否則長出來的是草。種子公司的種子會出問題嗎?只有天知道。但真出問題了,農民哪怕有地也沒有種子下地了,多麼恐怖!更何況,據報道,我們國家的種業公司一半以上都被控制在外資手裏,或被控制在洋人手中。

那麼國家糧庫裏還有多少糧?我不知道,我不是統計局的。但我知道,這麼多年來我們年年吃的都是新糧,我也知道就是農民家裏也不留儲備糧了。因此合理的估計是,糧食的生產週期是一年,我們的糧庫裏面,糧食也就最多是一年左右。也就是說,我們的糧食儲備,不具備對抗能力。據統計中國有一半以上的種子公司被美國資本家控制,還有多少種子公司幕後被美國特工控制,不得而知!中國農民手裏幾乎沒有可做種子的糧食,中國人已經很難吃到真正的非轉基因食品,未來註定會有很多疾病等待著我們,中國人餓肚子已經很難避免,爲了我們的未來少生疾病,少餓肚子,爲了父母,爲了社會,爲了未來,恭請大家一起來參加光盤行動!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演講致辭 篇17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光盤行動,從我做起》。一幅湘西農村國小生的畫,被製作成公益廣告,感動了很多人。廣告中冒着炊煙的廚房邊,扎小辮子的女孩高興地說:“我有午飯吃了”……孩子們對午餐的熱盼,折射“光盤行動”的現實意義:我國仍有超過1億的貧困人口。“舌尖上的浪費”理當再少些,推動餐桌文明,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參與。現實的中國基本國情,人類的環境資源責任,都警示我們,可以有消費的自由,但沒有浪費的權利。“光盤行動”之所以引來廣泛共鳴,正因爲它承載着現代公民的責任擔當。從這個角度看,吃光盤中餐,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

有關數據顯示,飢餓是人類的頭號殺手,每6秒就有1名兒童因飢餓死亡,平均每年奪去1000萬人的生命;我國仍有1億多貧困人口。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組數據:中國社科院統計,我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摺合糧食約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如果每天浪費的糧食回收5%,就可以多救活四百萬饑民,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

近日,隨着全國主流媒體對“舌尖上的浪費”大加撻伐,一項倡導將盤中餐吃光、喝淨、帶走的“光盤行動”正在全國興起,並得到許多民衆、餐飲業經營者、公益組織的熱烈響應。爲此,我們號召全體同學積極參加到“光盤行動”中來。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不能忘記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更不能忘記全國仍有1億多貧困人口。

我們倡議,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我們倡議,家庭餐桌上,根據營養學合理搭配葷素菜比例,按需買菜、煮菜,以每頓飯家庭成員剛好吃完、吃飽爲準。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吃光碗裏的最後一粒米、盤中的最後一棵菜。

我們倡議,以“光盤”爲榮,“剩宴”爲恥。就餐點菜時,適度適量,吃飽爲好。實在吃不了,記得兜着走。剩飯要打包,減少奢侈浪費,不攀比,以節約爲榮,浪費爲恥。

我們倡議,同學們既要做“光盤行動”的實踐者,也要做“光盤行動”的推動者。讓更多的人瞭解“光盤行動”,參與“光盤行動”,用省下來的錢,多做好事,多做公益。提醒身邊的人,積極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節約糧食。

“光盤行動”體現的是居民品質和責任。我們都是社會的主人,每個市民都要從現在做起,從生活習慣開始,從細微處做起,從節約糧食做起,爭做節約糧食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範者,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節約糧食的行動中來,讓節約引領風尚,共同爲建設文明、和諧、環保的社會環境作出應有的貢獻!

同學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勤儉不是吃苦,而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從今天午飯開始,讓我們一起:不剩飯,不浪費。加入光盤族,一起對“浪費”說不!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演講致辭 篇18

同學們:

當我們沉醉在優美旋律中的時候,當我們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的時候,當我們在操場上歡快遊戲的時候……你可曾想到在我們生活的這片藍天下,還生活着一個特殊而困難的羣體——殘疾人。

在如皋市特殊教育學校,生活着一百多個殘疾學生,他們絕大部分來自農村貧困家庭,有的兄妹幾個都是殘疾人,有的生活在單親家庭,有的是孤兒,他們有耳不能聽,有口不能言,有腿難以行(腦癱)……每一位殘疾人心中都有一段辛酸的故事,每一個殘疾人家庭都籠罩着一抹驅不散的愁雲。

然而他們不因生理的殘疾而自暴自棄,不因家庭的貧困而哀嘆抱怨,他們在無聲的世界裏奮力拼搏,他們在坎坷的人生路上艱難前行;他們憑着刻苦的精神、堅強的意志、驚人的毅力,開拓着人生之路。多少同學在逆境中付出比常人多幾倍的心血,取得一次又一次成功;多少同學以優異的成績跨入了高校的大門。他們當中有品學兼優的江蘇省優秀少先隊員,有江蘇省技術能手新秀,有全國書畫大賽中多次獲獎的未來畫家,有跟邰麗華一樣舞姿婀娜的舞蹈之星……

同學們,傷殘的幼苗需要扶持,殘缺的花朵需要澆灌,弱勢的羣體需要關愛。理解、尊重、關心和幫助殘疾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道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前幾年的“助殘獻愛心”活動中,涌現了許多感人的事蹟:有不少同學走近殘疾人,瞭解他們、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有的同學省下零花錢,有的同學拿出壓歲錢,向殘疾姐弟們表達了自己誠摯的愛心。正是我們的愛使得殘疾兒童走出了生活的陰影;正是我們的愛,使得這些殘疾貧困的兒童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今年的5月16日是第二十個法定全國助殘日,以“關愛幫扶農村貧困殘疾人”爲主題。在此,我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每人每天節約一分錢,扶弱助殘獻愛心;讓我們手牽手、心連心,用溫情點燃殘疾學生的心靈之光;讓我們傾情施愛,使身邊的每一個殘疾孩子都能沐浴溫暖的陽光,共享美好生活。

同學們,殘疾兒童能自強不息,我們更需努力,讓我們攜起手來,在付出愛心的同時,勤奮學習,奮力拼搏,讓今日滿園的桃李,成爲明天的棟樑!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演講致辭 篇19

深秋時節,全省各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現場一派火熱景象,數萬名施工作業人員堅守項目一線,與時間賽跑,全力推進工程建設,確保貧困羣衆早日住上新房。

20xx年,湖南建工集團承建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497個,分佈在61個縣(市、區),建設規模約377萬平方米。

如何將安置點建設任務同步有序推進?湖南建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葉新平說,只有依靠黨組織把施工現場廣大黨員組織起來,才能形成更強大的戰鬥力。爲此,集團黨委在每個項目成立了黨支部, 讓黨員幹部“亮身份、表態度、見行動”,發揮黨支部凝聚人心、促進生產的目的,實現黨建與項目建設同頻共振。

作爲一家有66年曆史的省屬國企,湖南建工集團現有黨員10171人,黨支部590個,項目遍佈國內外。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工地和項目分散,黨員管理難度大。如何做好新時期黨建工作,成爲擺在集團黨委面前的一道難題。

“黨建工作是國有企業的政治優勢,我們堅持市場開拓與黨的組織建設同步開展,把支部建在項目工地上,將黨建優勢轉化爲市場競爭和企業發展優勢。”葉新平介紹,集團黨委堅持項目黨建“三同步”,黨支部建立與項目部的成立同步,黨支部班子與項目班子組建同步,黨組織管理與項目管理同步,基本做到了“哪裏有項目,哪裏就有黨支部”,充分發揮了“一個支部一座堡壘”的作用。

黨員幹部始終衝在第一線

20xx年12月,湖南建工集團西藏玉麥小康鄉村建設項目部,開工伊始就與當地縣鄉政府成立聯合黨支部,集團副總經理談毅兼任聯合黨支部書記,黨支部團結帶領162名“湖南建工人”,在離家4000多公里的雪域高原上,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爬冰臥雪,合力攻堅,爲順利推進項目建設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越是艱難的環境,越是鍛鍊隊伍的時刻。共產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精神,在雪域高原表現得淋漓盡致。”談毅介紹,無論下多大的雪、條件有多艱苦,黨員幹部始終衝在第一線,不畏艱辛,堅守崗位,加班加點搶進度搶節點。預計到10月底,項目將基本建成。

今年7月,項目黨支部被授予“湖南省國資委系統黨支部 ‘五化’建設示範點”,8名入黨積極分子在項目一線光榮入黨。

黨支部始終是攻堅克難的“主心骨”

把支部建在項目上,黨員幹部身先士卒,對每位員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模範和榜樣所帶來的無窮力量對項目建設起着極大的促進作用。湖南建工集團承建的港珠澳大橋、援塞內加爾競技摔跤場等重大建設項目,黨支部始終是攻堅克難的“主心骨”,黨員幹部始終是工地上的排頭兵。

爲了把黨建工作由虛做實,給流動黨員安個“家”,湖南建工集團黨委要求每個項目開設流動黨員培訓“四堂課”,即學習教育課、徵求意見課、信息交流課與組織談心課,保證流動黨員“離鄉不離黨”。

“500多個黨支部近20xx個黨小組建在項目一線,就像一個個強有力的‘紅色引擎’,形成澎湃的驅動力量,推動集團健康快速發展。”葉新平表示,黨建工作是國有企業發展的“根”和“魂”,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演講致辭 篇20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孝親敬老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從古至今,從偉人到平民百姓再到我們身邊的同齡人,有多少人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

大家聽說過《二十四孝》中臥冰求鯉的故事嗎?王祥年少的時候母親就過世了。繼母對王祥非常不好,屢次挑撥他跟父親的關係。年幼的王祥受盡了委屈,後母還對他百般的挑剔刁難。

一天,後母病了,想吃魚,就命王祥去抓魚。可是,江河都凍結了,哪裏還有魚呢?爲了滿足母親的願望,王祥頂着嚴寒來到河邊,他脫掉衣服,希望用體溫化冰,得到鯉魚。

想一想我們自己!平時母親叫洗一雙筷子、洗一個碗,可能都不願意做。叫掃個地,可能也會不高興。但後母如此難做難爲的要求,王祥都毫無怨言,一心只祈求能捉到魚,帶回去奉養母親。這麼純厚的孝心,怎會不令人感動呢?

據說就在這個時候,冰突然自己裂開,竟然有兩條鯉魚躍了出來,凍得渾身發抖的王祥如願以償。

是什麼力量支撐王祥這樣做呢?唯有一個“孝”字,也正是王祥的一顆孝心感動了後母。

有的同學也許會說,這個故事未必是真的。翻開歷史看看,感恩的故事還少嗎?黃香九歲溫席,李密陳情報祖母,花木蘭替父從軍,赫赫有名的陳毅元帥親手爲生病的母親洗尿褲,失去父親的8歲的唐銀花安慰失明的母親說:“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

熱門標籤